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王阳明心学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王阳明心学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王阳明心学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王阳明哲学思想著作是《传习录》。

《传习录》是王阳明心学之经典,王门之圣书。心学主张有为,以知行合一之说让人放下空想在实践中磨炼,又用良知为行动掌舵,成为修身的最好指引,而“诚意”不啻为其中要旨。

虽无法解决认识冲突的问题,但为个人自觉自省、实事求是、发奋图强指出了光明大道,对当下思虑过多、选择过剩却困于行动的我们是最好的一剂良药。

内容简介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又重游开先寺题壁》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 尚为妻孥守俸钱,到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开先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 君不见, 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醒须五斗。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迹何有! 《龙潭夜坐》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履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心学”精髓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全集 卷一 知行录 知行录之一 传习录上 知行录之二 传习录中 知行录之三 传习录下 知行录之四 公移一 知行录之五 公移二 知行录之六 公移三 知行录之七 三征公移逸稿 知行录之八 征藩公移 卷二 静心录 静心录之一 文录一 静心录之二 文录二 静心录之三 文录三 静心录之四 外集三 静心录之五 续编二 静心录之六 续编二 静心录之七 外集一 静心录之八 外集二 静心录之九 诰命·祭文 增补·传记·增补 静心录之十 序说·序跋增补 卷三 悟真录 悟真录之一 文录四 悟真录之二 文录五 悟真录之三 外集四 悟真录之四 外集五 悟真录之五 外集六 悟真录之六 外集七 悟真录之七 续编一 悟真录之八 续编三 悟真录之九 续编四 悟真录之十 补 录 悟真录之十一 世德纪 悟真录之十二 世德纪 附录 卷四 顺生录 顺生录之一 别录一 顺生录之二 别录二 顺生录之三 别录三 顺生录之四 别录四 顺生录之五 别录五 顺生录之六 别录六 顺生录之七 别录七 顺生录之八 年谱一 顺生录之九 年谱二 顺生录之十 年谱三 顺生录之十一 年谱附录一 顺生录之十二 年谱附录

王阳明的著作:

一、文学

《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守仁的名篇《瘗旅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

二、著作

《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

三、诗歌

《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

拓展资料

1、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2、功绩: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3、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资料来源:王阳明——百度百科)

王阳明心学论文题目

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的心本来是没有善也没有恶的,首先是起心。起心之后就有了识别的善恶之分。【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一)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王守仁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一般说来,儿童性情好动,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受到拘束和禁锢,就象草木刚刚萌芽,顺其自然就会使它长得枝叶茂盛,摧挠它则很快会使它衰败枯萎。因此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注意顺导儿童性情,使它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这样进步自然不会停止,就像春风滋润草木花卉,没有不生机勃发的,自然而然的一天天长大。反之,如同遭遇冰霜的花木,“生意萧索,日就枯槁”。(二)教育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量力施教王守仁认为,教育者必须根据儿童这种“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成长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不可揠苗助长。循序渐进的原则应用到教学中,必然要求教育者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注意量力而施,符合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儿童良知发展到何等水平,教学就只能进行到什么水平。同时他又指出:“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为此,他要求指导儿童读书不能读得过多。如果教学内容过多,要求过量,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会加重学生负担,使其视学习为“厌苦”之事而不乐为,而且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教育应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王守仁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认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教育者对儿童施教,不仅要考虑儿童认识发展水平的共性特征,而且还要注意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像良医之治病,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王守仁认为,因材施教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各成其材”,他说“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长处,教育者如能就其长处加以培养,就可以使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得到发展。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的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具有自然主义教育倾向,这是难能可贵的。

王阳明(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名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曾筑室于故乡绍兴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阳明心学有三大核心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以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王阳明在陆九渊的思想上,提出了“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理念。所谓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正所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也,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深层解析:王阳明当年在贵州龙场悟道,他所顿悟的“道”,是“吾心之道”。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一颗“本心”,这一本心实际上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我们之所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能通过人的六种感觉:眼、耳、鼻、舌、身、意去认识世界,去分辨善恶,去做出各种是非判断和复杂推理,就在于我们具有这样一个“本心”。所以说,圣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个人心中,心外无理,故不必向心外去求什么,“吾心即道”。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

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是如下:

1、 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2、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

3、致良知。

《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4、明镜说(与神秀的说法存在差异)。

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5、培根说。

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6、立诚说。

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7、知行合一。

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

王阳明心学研究经典论文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如下: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3、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

4、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5、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6、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7、且于动处加工,勿使间断。动无不和,即静无不中。

8、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9、知行合一之学,吾侪但口说耳,何尝知行合一邪。

10、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

11、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不要做缩头乌龟,否则就是活千年,不过是千年的禽兽。

12、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13、天下之事,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

14、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所有善恶全是人强加给它的。

15、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看了很多答案。不是比较扯,就是瞎编故弄玄虚。接下来我将揭示心学的真正奥义。懂得人懂,不懂的人尽管点反对。另外睡前忍不住手机打字,有错别字莫怪。心学的核心奥义,就在于四个字「知行合一」。有人看到这,可能要关了。心想废话需要你说么。别着急。我分享下我的理解,看能不能让你的心思幡然一震。「知行合一」既不是,知了就要去做,也不是说做了就代表知了,又或者说不做就是不知,也不是定义为不知结果做了也相当于不知。它的真正含义是:知行一体。解释一下:即知和行是一回事。心学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揭示了这一真理。自古以来,大家都认为,知是知,行是行。虽然两者有关联,但是毕竟是两个方面。很简单,今天吃肉啊还是吃素啊,两个知,去这个公司上班还是去那个公司上班啊,两个知,甚至十几个知,你可以分析各种情况,最后采取行动。在这样的很自然的理解中,你以为知可以是知,行可以是行,知指导行,然而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后发现,大部分我们认为的知是实践得来的,或者通过他人的讲述也就是知识的传播得来的。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真正的知,是一种包装了的知,这种知指导你的行动,你的行动也非真正你想要的行动。举个栗子,你吃饭喜欢说话,别人叫你不要说,因为不礼貌,影响别人。于是你得了这个知,不说话了。这个知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就在于你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罢了,而他人的这种感受是主观的东西。很显然就有人并不在乎这个,所以类似这样的知都是虚无的, 它的唯一意义就在于人际关系的应用,不是真知。又,你通过分析发现选某个工作更好,那这些分析是基于什么样的知呢?待遇好,晋升快,有钱景,这些知也是别人给予你的知,不是真知。龙场悟道的核心关键就是发现了找真知的路径。那真正的知怎么来呢?王阳明发现在于心,那心是什么?良心吗?王阳明怕你们不懂,只能大概这样说。良心只是一个词,一个代表而且是大家熟悉的代表,因为大家知道孟子嘛,所以他搞个代表搞个大家熟悉的概念方便大家理解。实际上心完全不是仅仅局限这个意思。这就是为什么王阳明一死,流派四起争论不休,在古代学习奥义,师傅都不说破,其原因有二:1.掌握最终解释权。2.方便传道。第一点是因为愚蠢之辈太多,第二点是虚妄之辈太多。说清楚了,他觉得不就是这样嘛,于是不学了,又或者太蠢只掌握了一层意思,所以就觉得懂了悟了可以装逼了。所以但凡懂了心学的人,绝对不会再去探究良知或者良心是什么。那我不是王阳明,我不需要传道也不需要最终解释权。所以我就直接说出来,这个良心良知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一心向善,就是圣人

王阳明论文素材

阳明先生的典故的确有很多,但不知你的作文是个什么主题?我记忆力不好,能想到的不是很多。历史上最著名的阳明先生的事例是“阳明格竹”,是阳明先生年轻时候,遵照朱子的格物致知理论进行个人实践的一个典型例子。当然,格的结果,是毫无收获。证明了单纯的“格物”其实是格不出“理”的。这个例子为先生后期到了贵州当驿馆小吏最终参悟出“心学”有一定的意义。可以说没有前面格竹子的失败,也就没有后面心学的诞生。阳明先生的第二个典型贡献就是平息明藩王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是他的心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检验,也是先生个人理想(他崇拜的是诸葛孔明)的实现。他的“知行合一”在这次评判中得到了检验。这也是他的“心学”大获光明的例子。并让先生与其他的大儒有了一个质的区别:其他的大儒多是纸上谈兵,有理论无实践,是纯粹的儒学学术大儒;而先生已经突破了这个境界,变成了真正的“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内圣外王”的大儒。其他的事例我也知道的不多。工作太忙,一直没有系统地学习心学,甚至我还没有你了解的多呢。希望这些能帮助你。

我以前高考的时候经常用的有两个例子。一个是王阳明格物致知精神,就是课本里学过的那个格竹子格出来高深的道理的,就是他。还有一个就是王阳明在艰苦的环境下依旧坚持思想,最终龙场悟道(并且是在一个很破败的棺材里面哦!具体你可以百度),最终他明白了“天人合一”,也因此成为了伟大的心理学家以及思想家。这两个例子一个是语文书里面就能够找到的,还有一个是我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记住的。写作文的时候经常用。王先生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古人呢!祝你考试顺利~

良知是我们山上最微弱的力量,良知通常不出声,不大声喧哗,不指手画脚,更不盛气凌人。有关良知的 作文 怎么写?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有关良知的 作文素材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良知作文素材一 教育 家陶行之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成为非作恶愈大。”如果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么良知便是道德的根本,每个人都要坚守良知。 苏武牧羊19年,吞毡啮雪、历尽艰辛,拒绝敌人的威逼利诱,终成千古佳话。人民警察任长霞尽忠职守,最终为了自己心中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她的名字,将永远牢牢镌刻在人们的心中。尾山宏:一位70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是什么让他们顶着如此巨大的压力,也要孤注一掷呢?只因那胸中的一抹良知。因有良知,李白怒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因有良知,于谦 呐喊“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因有良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随处凡尘,心境却高,操而能守,质朴情真。陶渊明身处东晋乱世之秋,官场腐败,民心不稳,作为读书人的代表陶渊明,却能处乱世而操守情,由于看不惯官场腐败,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田,返璞归真,恪守了中国 古代知识 分子的骨气和气节,实在是难能可贵。 陶渊明能旁无他物,坚守情操,贵在心态平和,能心远地自偏。坚守良知,不为富贵所淫,实在是后世学习之楷模。一生贫穷的陶渊明,不愿同流合污,归隐山田,其精神境界又是何等豁达。目视今日,又有多少人能有如此超凡脱俗,身居庙堂之高而不思百姓之疾苦,读万卷书却不能为百姓而立言者,又是何其之多! 然而,当今社会,良知缺失,道德败坏之事亦是屡见不鲜。“范跑跑”在四川大地震中,不顾学生的生命危险“临阵脱逃”,这种行为不仅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一种良知的丧失!不良产家见利忘义,制造假货坑害消费者。最有名的当属“三鹿奶粉事件”了,只是因为这些假奶粉,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剧!。 郭沫若先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而现在,难道我们已经濒临“沦亡”了吗?不!我们要找回那缺失了的良知。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希望,让心中常存一分热情,让素养多留一分宽容,让记忆焕发一分快乐,让岁月留驻一些感叹! 良知作文素材二 有一贼大笑说自己没有良知,王阳明让他脱掉自己的裤子,他犹豫了,可见,这个贼也有良知。其实,每个人都有良知,即使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他的内心也有良知。守住良知,世上的温暖多一分,阴暗少一分。(简括材料,提出观点) 良知即为人的良心,人对自己所做之事的自省。一个人拥有良知并不代表不会犯错,在犯错后能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这也是良知。法律是有形的而良知是无形的,良知于无形中给我们的道德规范画上了一道底线。这份良知,这条道德底线,使我们明白应该做的是什么,不应该做的又是什么,使整个社会充满人情味。(定义“良知”是什么) 人人都有良知。荀子尊崇“性恶论”,而我更相信孟子的“性善论”。每个人生来便有良知,有怜悯之心,只是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而致使它们的标准有所不同而已。有的人的良知被遮盖,所以他们会伤害别人,会犯罪,但这并不证明他们无药可救,当他们的良知被唤醒后,就会认识到自己极大的错误。被称为恶魔的药家鑫,撞倒张妙后还连带捅了她几刀,他的极端行为是失去良知的,在那一瞬间他只想到了自己。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恶魔”,在柴静的《看见》中,有着不同的样子。他关爱关爱小动物,不愿杀生,甚至在他被执行死刑前,有想捐献眼角膜帮助盲人的想法。由此可见,人人都有良知,那些失掉良知,犯罪的人,并不是一直没有良知,只是他们的良知暂时被遮盖起来,相信到了他们的触发点,他们的良知就会被重新拾回。小悦悦事件的十八个路人,漠视她的伤痛,无情地走过,但事后他们全部都站出来公开致歉。孟子曾说,舍生取义,“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句话用在良知上又有何不可呢?(人人都有良知,但贤者勿丧耳) 守住良知,就是守住道德的最后一代防线,一旦防线被击破,道德就会崩塌。有良知,才有恻隐之心。希特勒失去了良知,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妄图成为世界霸主,杀人无数,麻木不仁。他是可怕的,亦是可悲的,后人记住的永远是被标上“恶魔”的希特勒。在浮躁不安的社会中,很多人迷惘不安,但愿大家守住心中的良知,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样,社会便会和睦些,美好些。(守住良知的意义) 在犯错时及时改正,在愤怒时保持冷静不要伤人,在法律面前公正守法,在道德面前无愧于心,这些都是一些关于良知的浅薄的见解,但谁能否定它们所具有的意义呢?守住良知,就是守住内心的净土;守住良知,就是守住社会的安定!(如何做到守住良知) 良知作文素材三 发生在上海的特大火灾,由于伤亡者众多,引起了上海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这两天,上海市民纷纷前往出事大楼的废墟下献花,或者向遇难者家属捐款捐物。上海的媒体也已公开发文,建议上海市政府设立公众哀悼日,以表达和寄托上海市民对罹难者的怀念和哀思。这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脉脉温情。 但是,在火灾初起之时,网上出现了一段视频,它记录了火灾现场附近一幢大楼里的一群年轻白领面对火灾所作的议论。现代化的传播设备使全民都可成为记者,它的真实记录也使我们看到了在灾难面前一些人丑恶的一面。虽然视频上看不到这些年轻人的形象,但通过他们谈笑风生的话语,每一个善良的人的良知都被深深地刺痛了。视频时间不长,对话也只有寥寥数语,用的大都是上海的吴侬软语,我把它翻译成普通话,实录于下: 视频开始播出,远处的天空中飘出浓烟。女声甲(上海话):“哟,这个厉害了。”女声乙(上海味的普通话):“这是什么楼啊?”女声甲(上海话):“这是哪里?”女声乙(上海味的普通话):“这个不是那个花园吗?达安花园。对吗?”女声甲(上海话):“这个烧得厉害的,怎么爬上去啊?爬不上去。”男声(上海话):“爬不上去,这爬不上去的。哟,这个扎劲啊,居然被我看到了,扎劲啊!”女声甲(上海话):“烧得这么快啊!”女声乙(上海味的普通话):“送点烤鸭过去。”女声甲(上海话):“这个地方是什么路啦?”女声丙(上海话):“应该是江宁路吧?”一声电话铃响,视频结束。 这段视频中出现的“扎劲”一词,是上海方言词,意思是使人振奋,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来劲”。看到一场大火,那个“男声”居然会感到振奋,为自己目睹了火灾而感到庆幸。而那个说着带有上海味的普通话的“女声乙”,居然声称要“送点烤鸭过去”,说她幸灾乐祸也许有点言重,但说她怀着一种看西洋景的心态在观赏这场大火,却是恰如其分的。 为什么面对这样一场令人痛心的大火,一些同样是身处高楼中的年轻人会感到莫名的兴奋,以至于连呼“扎劲”?这场火灾初发时,也许他们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无法预知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但高楼火灾的发生,意味着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大威胁,这是常识。这段对话,表明这几个年轻人缺乏对生命的敬畏,缺乏对他人不幸遭遇的同情。 这几个年轻白领,当然不能代表整个上海年轻人群体的形象。但是,我们从中也可看出,由于长期以来人文教育的空白,为数不少的年轻人,他们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良知正在钙化。他们的心灵,已经被商业社会激烈的“丛林法则”所填充,他们也许掌握了现代的商业竞争技巧,他们也许都有不错的 职场 业绩,但是,他们只知道无限度地攫取利益,而不知道对他人谦让,已经没有了恻隐之心。那么,看到一场大火,只要与自己无关,出现“扎劲”的情绪便是理所当然的了。 缺乏人文支撑的商业竞争已经使现实社会成为适者生存的“狼图腾”,难道我们就只能沿着这条不归路继续走下去吗?

研究王阳明的论文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心学”作为新儒学(宋明理学)的重要一脉,究其源,正如研究者所普遍认可的,可以追溯到南宋的陆九渊。不过与陆九渊相比,阳明乃至整个阳明后心学显然面对的问题要更多。若以新儒学乃至整个儒学的体系看,其形而上的理论架构的真正建立者在于朱熹。而后起的阳明学恰恰不得不面对朱熹这一形而上的显学文本,无论是从历史的渊源、语词的使用还是体系的建立上,都是如此。这是作者本人对“心学”与新儒学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此观点贯彻于本论文的始终。因此,本论文始终坚持这样一种方法,即在横向的义理陈述中,始终保持着纵向的历史观察,于传承、变化中阐明不同的心学家的全新的提问方式、思考方式。就阳明文本讲,既有与新儒学体系割舍不断的历史因缘,同时其自身又有前期、后期的不同阶段。本论文所采用的阳明心学前期、后期的阶段划分,是以“致良知”宗旨的提出为分水岭的,这与以前的研究者有较大不同。王阳明之开悟“致良知”宗旨,其一个重大的转变在于提问方式的转变。就其早期(开悟“致良知”宗旨以前)讲,两个核心的命题是“心即理”(如展开了讲,则是“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理也。”)与“存天理,去人欲”。“心体”、“性”与“天理”诸范畴的表述方式恰恰是对宋儒的表述方式的继承,就其特征言,是“预设”。宋儒对“心体”、“性”与“天理”的“预设”的陈述有一个“客观”的方式,在王阳明,此“客观”的方式没有了,但诸范畴作为“预设”却被现成地继承下来。因此,在回答“心体”、“性”与“天理”是什么的问题上,王阳明的表述方式无疑就欠缺了一些东西,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开悟“致良知”宗旨后所提出的“理障”、“无善无恶”的问题,正是对早期“心体”、“性”与“天理”的“预设”的悬搁。而“良知”的最大特征是由“预设”走上“现成”,是人在道德践履之感应中的当下呈现。就整体上讲,良知是一个“知情合一”的范畴,不过,阳明既以“知”命名它,则“知”的意义的彰显是阳明良知说的特色。“知”的意义可就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情感的自觉,可以说是“情觉”;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感应之契机,即“能视听言动的”(所谓感应正是在“视听言动”中实现的),可以说是“知觉”。不过,阳明对早期的“体”的预设的悬搁是不彻底的,故“体”可以由“情”(包括“情觉”)与“知”(即“知觉”)上溯去讲。由“情”(包括“情觉”)上溯讲“体”,则所谓“无善无恶”可以看作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善”的表述方式,其境界则展现在“拔本塞源”论与《大学问》的“万物一体”观中。由“知”(即“知觉”)上溯讲“体”,则“无善无恶”只具有消极的意义,其境界亦可展现为感应中的“万物一体”,但此“一体”却只是痛痒无关的不作“障碍”。从后者讲,则阳明有失儒者矩镬。由“预设”到“现成”,王阳明所带给我们的最富有启发意义的是中国心灵哲学的整体性特征的缺憾,心灵主体的分裂、解构已不可避免,否则,不仅仅认知理性无法开出,道德理性精神也不能挺立。这些,进一步表现在阳明后心学之“荡越”、演化过程中。于阳明后心学,本论文择王畿、王艮、颜钧、何心隐、罗近溪、刘宗周与黄宗羲七人而言,并于王畿后附论聂豹。择此七八人,以其各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阳明文本本身的一些问题,有些并提出了自己的非常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其最著者为颜钧,为何心隐,为罗近溪,为刘宗周。如颜钧“神道设教”之玄虚,何心隐道德他律之冷峻,罗近溪由“理念”而“信念”(对于“善”)的淳朴,刘宗周于“体”上探寻“过”、“恶”的因子。他们各自凭借对儒家道德哲学的敏锐的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法虽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但无疑是富有启发意义的。此四人中,三人隶属泰州,以王艮开其端也。王艮于阳明弟子中,可谓半路出家,而出身卑微,故其学说中绝少超越意识,即有超越意识,亦多属不自得处,是依样画葫芦。王艮之开泰州,可以说得之无心,然其后确实一代高似一代,至刘宗周,泰州已成为新一代的“显学”文本。当刘宗周欲重新于泰州之“荡越”中树立儒家的道德性命之学时,不得不面对泰州的“显学”文本,故表现为其义理,则过恶由隐微之“几”(所谓“意根”、“独体”都可以此“几”字当之)上见,工夫之“主静”却在于“善补过”。而王畿作为阳明“亲承末命”的得意弟子,于阳明自有其“调适上遂”的一面,但承阳明于“知”(即“知觉”)上溯言“体”之“弊”发挥下去,就最终脱离儒者之矩。黄宗羲以江右可补救龙溪之“弊”,依我看,此江右如其包括聂豹(黄宗羲也确实是以聂豹忝居其一),则不足补龙溪之弊。聂豹之“归寂”正是阳明由“知”(即“知觉”)上溯言“体”之“归谬”。黄宗羲作为哲学史家,自有其观察问题的敏锐处,亦不可避免其唐突。以哲学史家敏锐的眼光,能于义理上简单清楚地讲出理学家所要说明的问题,但问题的简化却带来了一些结论的唐突。就这一点讲,黄宗羲显然不如其师刘宗周深刻。

道德心理学来源于西方心理学,具有高度的经验性和综合性,是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交叉学科。道德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的研究、道德情感的研究和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三方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道德心理学理论浅述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心理学理论综述》

[摘要]道德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的研究、道德情感的研究和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三方面。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理论和柯尔伯格的三阶段六水平理论为道德认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艾森伯格从亲社会的独特视角研究了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理论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良知理论和移情理论是该领域的重要理论: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主要探讨道德的心理机制和道德行为的形成。

[关键词]道德心理理论;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作者简介]刘亚娟,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江苏苏州,215123;吴荣先,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江苏苏州,215123

道德心理是指人类道德言行的心理状态、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凡是涉及道德问题的心理现象都属于道德心理的范畴。人类对道德心理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国外最早可追溯到休谟和达尔文,国内最早可追溯到荀子和孟子。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道德心理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从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算起,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道德心理学理论发展到今天有很多理论出现。道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成分组成。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道德心理学理论进行论述,旨在为道德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争论的平台。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的发展是道德心理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心理学家、道德学家们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而且形成了很多有体系的理论,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

(一)皮亚杰的三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经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前道德阶段(0~5岁)。此时儿童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对道德的概念还很模糊。第二阶段是他律道德阶段(5—8岁)。此阶段儿童对道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看法,但也只是认为道德即规范和规则,遵守规范和规则便是符合道德的,反之就是违反道德的,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因此他又称此阶段是道德现实主义;此时的道德就是服从权威。第三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8岁以后)。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体验到了规范之外的东西,如责任、公正、动机等,因此皮亚杰又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此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本质区别就是儿童逐渐形成了“良心”,对道德的认知和判断已经升华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皮亚杰是第一个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人,也是第一个应用实证的方法对道德认知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的人,这是其最大的贡献。但由于皮亚杰对儿童道德观念的研究是从属于他对一般人类认识发展问题的研究的,因而他不可能对儿童道德教育所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模型理论

柯尔伯格在1980年提出了他最新的、最全面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他认为,道德发展经历三水平六阶段: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规则中的是非善恶观念十分敏感,依据行为的实际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否道德。这一水平分两个阶段。阶段一: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的人是自我中心的,所谓对就是绝对服从权威而避免惩罚的,他不考虑他人的动机和利益,把自己的观点和权威观点混淆。阶段二:相对的快乐主义道德定向阶段。所谓对就是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利益,他能把自己的、权威的、和别人的利益及观点区别开来。水平二: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认为规则是正确的,有维护秩序的内在愿望,行为价值是以遵循规则的秩序为依据的。阶段三: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与他人维持良好关系的观点。阶段四: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此时人把社会观点与人际关系或动机相区别,依据自身在社会制度中的地位来确定人际关系。水平三:后习俗水平。此时个体认为道德决策不仅取决于原则、利益、动机,还必须为社会所赞同,社会是按公平和仁慈来运作的。阶段五: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人采纳的是一种超越的社会观点,理性的个体意识到权利和价值优于社会依附和契约的观点。阶段六: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人真正懂得了道德本质,将用于社会治理的普遍伦理内化为一种道德的崇高境界。

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道德的发展做了系统的研究,其理论源于皮亚杰但又发展并超越了皮亚杰,他整合了传统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在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外他还进行追踪研究,不仅有对美国本土被试的追踪研究,还有对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的跨文化的追踪研究,这使得他的研究更具普遍性。

(三)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发展理论

艾森伯格对道德心理的研究是从亲社会道德情景方面开始的,她认为“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之间作出选择”,也就是说个人利益和需要帮助的人利益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艾森伯格认为儿童亲社会道德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阶段一:自我关注的享乐主义推理;阶段二:需要取向的推理;阶段三:赞许和人际赞许的定型取向推理;阶段四:包含有两个小阶段,即自我投射的移情推理阶段和过度阶段;阶段五:深度内化推理。

艾森伯格开辟了道德研究的一个新的通道,即从亲社会道德方面做了理论研究,弥补了前人单一研究的不足,特别是弥补了柯尔伯格从道德禁令方面研究的不足。但是她的研究多是通过对儿童的口头报告分析得到的,可靠性值得置疑。另外她的研究因为是在亲社会的情景下进行的,所以难以在一般情景下推广。

二、道德情感理论

道德情感是个体对社会道德现象是否符合自身的道德知识经验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主体有意识的评价性的心理反应。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来说,可表述为:心理激动—分析评价一形成定势。

(一)孟子的道德情感理论

孟子认为,凡人皆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里的“心”首先含有情感之义。恻隐之心,一般表现为同情心,羞恶之心表现为一种羞耻感与憎恨之情,辞让之心表现为一种宽容大度之情,是非之心更多表现为对善恶的情感认同与拒斥。有鉴于此,朱熹认为,孟子“所谓四端者,皆情也”。“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在善恶分析中,不仅有

理性的分辨,而且有情感的认同:好善恶恶已不单纯是理性判断,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接受或拒斥。正是德性所蕴含的情感之维,从一个方面构成了向善的内在动因,并为知转化为行提供了一个过渡平台。

孟子对最基本的人性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对道德情感的朦胧的描述,这些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道德情感中最基本的四种。人只有形成了这些情感,才会去做道德的事情。

(二)王阳明的理论

王阳明主张“无心则无身”,强调道德主体的情感品格;主张“心外无善”,注重道德行为的情感驱动;主张“致极良知”,开发道德自律的情感机制,由此形成了他系统的道德情感理论。王阳明注重内心体验,强调精神生活优越于知识性活动;强调直觉,而不是分析;强调人的情感本质。

王阳明在宋明理学繁盛时期提出的道德情感理论,是理论界的一朵奇葩,改变了中国当时理性研究独占鳌头的局面。他的“心外无善”是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即道德已经内化到人心中,做事只需随“心”。此心是道德化了的,它有自己的原则。“致极良知”是指在个体心中已形成了良知,道德情感具有“悲天悯人”的特点,具有一种彻底的人道主义的情怀。

(三)霍夫曼的移情理论

霍夫曼的道德情感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移情。他认为,移情在道德情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他提出了移情的四种水平,即普遍移情、自我中心的移情、对另外个体的移情和超越情景的移情。霍夫曼还解释了内疚在移情性苦恼中的作用,并将它与惩罚的焦虑和弗洛伊德的内疚做了区分。另外还试图确定移情和道德原则的关系,认为移情情感的唤起可以激活道德原则。 霍夫曼的研究解释了移情的产生和发展,阐释了内疚和移情情感的关系以及移情与道德原则的关系。他第一次对道德情感理论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研究,然而,他没有解释儿童如何学会在对他人的关心和自私自利动机之间平衡。

三、道德行为理论

道德行为是在个体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自觉认识基础上,自由选择后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就是说,道德行为包含两个基本含义:一是面对利益时的道德冲突;二是面对冲突时的道德选择。

有道德冲突才有道德行为的选择问题,道德冲突的大小同所选择的道德行为价值是成正比的,道德冲突越大,所选择的善的行为价值就越高。

道德行为过程一般分为发动、进行和终结三个基本阶段。与此相适应,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可分为道德心理的激活、道德心理持续和道德心理平衡三个过程。在道德境遇的外在诱因和道德情感的内在驱动下,道德行为被激活,而道德行为是一个持续的活动,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行为的持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行为完成以后,道德冲突解除,道德动机得到了实现,此时道德心理重新平衡,道德行为终结。因此也可以说,道德行为是解决个体内心冲突、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了道德行为成分,他认为道德行为是习得的,儿童的道德行为是观察学习和模仿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儿童会模仿社会榜样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但是这种只强调模仿学习的理论,使得道德行为好似失去了主体的能动性。而道德行为是由个体内心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识发动的。不过社会学习理论对道德行为的形成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这点是道德行为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

道德行为是道德心理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它不仅和道德认知有关,还和道德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前提,道德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道德行为。另外道德行为还和环境因素、个人目标等外界因素有关。目前中外对道德行为的理论研究还仅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观点水平上,很少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出现,这是道德心理理论研究的空缺。

综观中外对道德心理的研究,道德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特别是对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研究。另外我们不应该仅停留在研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水平上,还应该进一步对这三个维度细分,应该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目前对三者关系的研究仅仅是一些简单的阐述,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模型。道德心理是很复杂的,它不仅与个体有关,还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道德心理的研究还要与社会环境相联系。总之,道德心理学理论研究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道德心理学理论浅述论文

  • 索引序列
  • 王阳明心学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 王阳明心学论文题目
  • 王阳明心学研究经典论文
  • 王阳明论文素材
  • 研究王阳明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