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子Yulander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的心本来是没有善也没有恶的,首先是起心。起心之后就有了识别的善恶之分。【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一)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王守仁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一般说来,儿童性情好动,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受到拘束和禁锢,就象草木刚刚萌芽,顺其自然就会使它长得枝叶茂盛,摧挠它则很快会使它衰败枯萎。因此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注意顺导儿童性情,使它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这样进步自然不会停止,就像春风滋润草木花卉,没有不生机勃发的,自然而然的一天天长大。反之,如同遭遇冰霜的花木,“生意萧索,日就枯槁”。(二)教育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量力施教王守仁认为,教育者必须根据儿童这种“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成长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不可揠苗助长。循序渐进的原则应用到教学中,必然要求教育者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注意量力而施,符合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儿童良知发展到何等水平,教学就只能进行到什么水平。同时他又指出:“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为此,他要求指导儿童读书不能读得过多。如果教学内容过多,要求过量,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会加重学生负担,使其视学习为“厌苦”之事而不乐为,而且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教育应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王守仁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认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教育者对儿童施教,不仅要考虑儿童认识发展水平的共性特征,而且还要注意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像良医之治病,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王守仁认为,因材施教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各成其材”,他说“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长处,教育者如能就其长处加以培养,就可以使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得到发展。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的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具有自然主义教育倾向,这是难能可贵的。
最好的我~
王阳明(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名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曾筑室于故乡绍兴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阳明心学有三大核心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以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王阳明在陆九渊的思想上,提出了“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理念。所谓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正所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也,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深层解析:王阳明当年在贵州龙场悟道,他所顿悟的“道”,是“吾心之道”。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一颗“本心”,这一本心实际上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我们之所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能通过人的六种感觉:眼、耳、鼻、舌、身、意去认识世界,去分辨善恶,去做出各种是非判断和复杂推理,就在于我们具有这样一个“本心”。所以说,圣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个人心中,心外无理,故不必向心外去求什么,“吾心即道”。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
shangbabayue
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是如下:
1、 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2、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
3、致良知。
《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4、明镜说(与神秀的说法存在差异)。
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5、培根说。
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6、立诚说。
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7、知行合一。
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
老王09870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如下: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3、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 4、每个人与生
提问的意图何在?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满足生活的现状。能够保持一颗平衡的心态。能够阳光积极的面对生活。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