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医药与保健杂志社电话

医药与保健杂志社电话

发布时间:

医药与保健杂志社电话

《中国医药实践杂志》原名《中国超声诊断》,1997年7月经中央新闻出版署与科技部批准出版。它是国内医学临床方面的国家级专业性科技刊物,主要报道医学临床诊断临床应用新成果、新技术与新进展,内容包括临床研究、临床经验及综述、病例报告、专题讲座、课题研究、国内外学术活动信息等,由于本刊报道内容实用性较强,特别适用于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各类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医院,有及县、乡、镇以下的卫生院、诊所、保健院、计生指导站等医疗保健单位,还可用于医学仪器的生产企业及与超声诊断有关的研究单位、学校,凡从事医学诊断专业的集体、个人均可订阅。 ——————————————————————————————————————— 系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月刊,每月5日出版) 主管单位:科技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社 长:王建勋 主 编:张道勤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南四环东路一号 邮政编码:100001 免费电话:400-6575-060 电子邮件: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8380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485/R 邮发代号:2-729 单 价:12 定 价:144 网站地址:

中国保健杂志(中旬刊)08-09年现征集论文《中国保健》杂志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协办,中旬刊全年12期,大16开本,160页,每月16日出版。本刊系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2720,国内统一刊号:CN11-3377/R,邮发代号:82-618(国内),4510M(国外)。广告经营许可证:京西工商广字第0039号(8-2)。栏目设置:论著、实验研究、临床、护理、管理研究、医学新进展、专家笔谈、综述与讲座、经验交流、临床报道、病例报告、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误诊误治、护理园地、药物与临床、影像与临床、检验与临床、病理与临床、等栏目投稿请按已下方式联系。投稿邮箱:责任采编电话:联系人:胡老师

《医药与保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原西安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国家级医药卫生期刊。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8650,国内统一刊号CN 61-1246/R,邮发代号52-207,每月01日出版,每期 元,全年定价元。《医药与保健》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中国保健杂志社电话

不是核心期刊,普通期刊

这广告也太明显了吧

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电话:,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创刊于1992年,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综合学术刊物。 《中国保健营养》以广大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中国保健营养》办刊宗旨: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医学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本刊欢迎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医学工作者积极投稿。

《中国保健营养》目前是国家级别的医学期刊,属于遴选核心。投稿邮箱

医药保健杂志

医药保健品这个行业最好的杂志就是《东方医药》杂志 ,他们的发行量很大,影响面也很广,他们一般都在 药交会上免费发放的,几乎药交会上人人都手拿一本。所以如果要招商的话应该要选择《 东方医药》。

深夜,当你即将入眠

却突然有一阵噪音袭来

是不是马上变得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如果这种噪音长时间伴随

更是让人烦躁不已

它就是—— 耳鸣

耳鸣,是指在外界没有声源传入耳朵时,却能感到耳内有响声的一种主观感觉。

人能够听到声音,是声波经过外耳、耳膜、中耳、内耳、听觉神经再到大脑中枢,这个路径叫做听觉通路,在这条路上,哪个环节出点问题,都可能会出现“无声自响”的耳鸣症状。

耳鸣的生理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明确,近来关于耳鸣发病机制理论认为,不是来源于自身体内的音源(血管搏动、动脉杂音等),可以被认为是产生或者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与神经活动抑制丧失导致,还有一些理论把耳鸣比作“听觉性癫痫”。

除了生理因素,耳鸣还被认为和多种疾病息息相关。

会产生耳鸣症状的疾病,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耳源性疾病和非耳源性疾病。 (耳鸣症状常先于其他症状,有一定预示疾病的作用)

▶ 耳部原发疾病

耳内异物、炎症导致耳内肿胀发生阻塞;耳膜充血、穿孔;中耳积液或感染、耳硬化等疾病,可能会发生传导性耳鸣。

特点: 多为单侧,音调较低,有节律性,如“隆隆声”,“轰轰声”。

如果有内耳、耳蜗疾病,或发生内耳震荡、水肿,听神经痛等疾病,可能会刺激耳蜗而发生感应性耳鸣。

特点: 常呈高音调,如 蝉呜 音、嘶嘶声、汽笛声等,有间歇性。

▶ 病毒性耳鸣

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流感、脑膜炎、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可能会损害听觉神经。

特点: 蝉呜 样耳鸣,这类耳鸣一般发生在前置疾病痊愈之后。

▶ 外伤性耳鸣

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耳内组织或听觉神经受损,也会产生耳鸣症状。

特点: 常有头痛感,有的时候会和外界的声音共鸣,高调低调可能同时出现。

▶ 噪音损伤

短暂的强噪声(比如爆炸)或长期反复的噪声(比如迪斯科音乐),都可以导致听力下降并伴随耳鸣和眩晕。

特点: 这类耳鸣多数可自行减弱消退。

▶ 耳毒性药物中毒

大剂量奎宁、奎尼丁、氯喹等药物均可引起剧烈耳鸣 。 常用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对听神经及前庭神经均有毒害作用。其中早期可出现耳鸣。

特点: 往往是高音调,呈双侧性,初期有嗜睡的感觉,停药后有好转趋势。

【非耳源性疾病】

▶ 颈部疾病

颈部肿痛或颈椎病等其它颈部疾病,可能导致颈动脉受压,被压住的动脉一侧可能出现耳鸣。

特点: 有持续性,低音调,耳鸣的程度可随体位的变化而变化。

▶ 颅脑疾病

脑内血管瘤、颅脑肿瘤有时可能会压迫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导致耳鸣产生。

特点: 常有夜间加剧、音调高而刺耳的特点。

▶ 全身性疾病

肝肾疾病、糖尿病、结核病、内分泌紊乱等疾病,可能会导致全身功能紊乱出现耳鸣。

特点: 常为高音调,双侧性。

耳鸣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耳与心血管的神经分布在大脑和脊髓及其通路上有许多 共通点 ,耳蜗对缺血、缺氧比心肌敏感。因此, 耳鸣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标志。

▶ 心理障碍

耳鸣还与 社会 环境、心理因素明显有关。当人的情绪忧郁、焦虑不安时,也可出现耳鸣。

特点: 音调高低不定,多为双侧性,夜间加剧。并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症状。

耳鸣实际上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因此治疗耳鸣常常要先解决导致耳鸣的病因。

出现耳鸣症状,首先应该前往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常规检查、听力学检查、耳鸣测试等,有时甚至要做一些必要的神经科、全身性疾病的检查。

确定了病因,治疗好导致耳鸣的疾病,耳鸣自然也就会好转、消失。

而针对一些病因不明的耳鸣,或疾病痊愈后的遗留耳鸣,就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了,如:习服疗法、掩蔽疗法、松弛训练、药物疗法等。

对症治疗的主要原则就是, 减轻耳鸣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帮助患者适应、习惯耳鸣,学会与耳鸣共处。

耳鸣不是病

但它可能预示着一些疾病

需要引起重视哦!

参考文献:

1.宗和. 耳鸣:疾病的早期信号[J]. 医药保健杂志, 2008(2):6-7.

2.蒋子栋. 耳鸣别忘排除外颅脑疾病[J]. 医药与保健, 2012(5):8-9.

流鼻血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流鼻血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止血吗?流鼻血怎么办这个问题由我来为您解答!

鼻出血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引起鼻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气候干燥、水土不服等都会引起鼻出血。下面请看鼻出血后如何快速止血。

冷敷法

用冷水或冰块将毛巾浸湿,敷在鼻根、前额中部或后颈部,反复数次。这样可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压迫法

用拇指或食指在患者头部前发际下中3~ 7厘米处进行旋转式加压按摩,持续数分钟。

举手法

手向上直举过头,左鼻出血举右手,右鼻出血举左手,双侧出血举双手。血止后稍待片刻再将手慢慢放下。

塞鼻法

麻黄素、肾上腺素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中药三七粉、云南白药、小蓟等也是良好的止血药。用于棉球蘸取上述药物塞入鼻孔内,或取小蓟鲜汁适量,用干棉球蘸取鲜汁少许塞入鼻孔,均可起到止血作用。

浸足法

患者将双足浸入水中,有时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贴蒜法

生蒜3瓣捣成泥,涂在布上,外敷足心涌泉穴处。右鼻出血敷右脚,左鼻出血敷左脚,两侧出血敷双脚。对阴虚火旺、血不循经者有效。

艾灸法

可用艾条灸两手大拇指桡侧指甲角外约1分许的少商穴,一般悬灸5~10分钟。若无艾条时,用点燃的香烟代替也可。

治疗流鼻血土方法一

吃猪尾巴,猪尾巴含丰富的胶原蛋白质和胶质,含钙也较多。具有补阴益髓的效果,很多有经验的老人看见小孩流鼻血,就弄猪尾巴炖汤给小孩吃,很多小孩流鼻血都是吃猪尾巴汤吃好的。

治疗流鼻血土方法二

把自己的头发烧成灰,用鲜地黄煮汤送服下去(中药店卖生地黄也可以),疗效神奇。头发烧成灰就是发余炭,止血效果特好,鲜地黄,能滋阴、降火、凉血,完全符合中医治疗流鼻血的理论。

治疗流鼻血土方法三

用白鸡冠花(中药铺有卖),每次30克+猪精瘦肉+水,隔水蒸熟,喝汤吃肉,3-5次可以断根。功效: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治疗流鼻血土方法四

柏树叶烧成灰,拌白糖口服,每日吃几勺,连吃几天就可以完全治愈。 中医认为:柏树叶能凉血止血,烧成灰止血效果更好,白糖能补血、降火、缓急。

治疗流鼻血土方法五

吃白公鸡,一定要白的而且是土鸡。等到它长到一定的时间,把它给阉了,在阉的地方洒上白糖,然后让它继续长吧!在你认为它够分量食用的时候,那就吃吧!要自己一个人吃哦!那样效果会更好。烹饪方法:煲汤吃!对间断性流鼻血,不能断根者,有很好的疗效。

治疗流鼻血土方法六

白鸡冠花冲鸡蛋吃,有降肺火、凉血止血、滋阴养血之功。

治疗流鼻血土方法七

用水牛的角磨水喝。方法简单,效果神奇,如果能弄点犀牛角磨水喝,疗效更神。中医认为,犀牛角凉血止血,降火效果最强。

1.牙龈止血也止鼻血

《中国保健营养》载:当鼻子出血时,掐住鼻子,身子向后倾斜,是个很管用的办法。不过,一个更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拿一些棉花抵在你的上牙龈上。因为,大多数鼻出血都是由于鼻隔膜前部血管破裂引起的,只要用棉花抵住这里就可以有效控制鼻子出血。

2.独特止鼻血法

《医药保健杂志》载:勾中指能快速止鼻血。只要自己双手中指互相一勾,即可再数十秒内止血。如果是小孩子不会用双手中指互勾,大人可用自己两中指勾住幼儿的左右中指,同样可止血。

香油可防治鼻血。每晚睡觉之前,用棉签蘸点香油,涂于鼻孔内壁,涂抹时最好慢慢向鼻后部位,尤其是鼻中隔处必须涂到,因为此处血管丰富,粘膜很薄,容易出血。

3.食物也能治疗流鼻血

《家庭医生报》载:糖水蛋清法,采集两枚鸡蛋的蛋清,白糖50克,调匀,以沸水冲熟,一次食完,每日服两次。本方适用于小儿鼻出血。

韭菜汁,韭菜250克,捣烂取汁,分3次温服。常服此方,对经常鼻出血者有效。

葱叶:鲜嫩葱叶一根,剖开,用棉球反复摩擦葱叶内膜,使葱液渗湿棉球,然后将棉球塞入出血鼻孔,即可止血。

4.葱汁治流鼻血

《家庭健康》载:用葱汁涂抹于鼻腔内止血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葱汁味辛,性温滑无毒,即可散淤血又可止流血。方法是,用大葱的葱汁,特别是葱里面的年夜治疗,把葱洗干净,然后用棉球蘸取黏液后分别塞入两个鼻孔,连用几次就有明显效果。同时,注意多食青菜、水果,多饮水,少吃辛辣、干燥食品,不挖鼻孔等。

5.小招数止鼻血

医药与保健杂志官网

不是。还有更好的!

中国临床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学术期刊。要求预注册才能投稿

《医药与保健》是正规期刊,但是不在北京。北京的有可能是假冒的,从新闻出版总署查,该期刊在西安。详情如下:期刊名称 医药与保健 期刊CN号 61-1246/R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文种 发行范围 公开 出版状态

家庭医药杂志社电话

金色年华杂志社 地址:古城路4号

《家庭医药》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家庭医药》定位准确,稿件一律约知名专撰写,权威实用,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服务性。家庭医药杂志办刊宗旨:本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养生医学实际,研究我国养生理论,探索养生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的客观规律,总结交流养生资源管理实践经验,报道专题研究成果,繁荣学术、沟通信息、指导工作,为养生医学发展服务,为保障人民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服务。立足养生医学政策,传递养生发展信息,传播养生科技知识,交流养生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各方面的管理经验和养生成果。以“展示养生医疗风采,提高养生医疗水平”为宗旨厥功甚伟,为繁荣学术、扶植新人、推进当代养生专家的薪火相传,取得了医学界公认的成绩。家庭医药杂志栏目设置:主要栏目:特别策划、询诊热线、名医谈病、专家评药、选药指南、专家门诊、医药新知、养生之道。《家庭医药》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家庭医药》定位准确,稿件一律约知名专撰写,权威实用,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服务性。家庭医药杂志办刊宗旨:本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养生医学实际,研究我国养生理论,探索养生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的客观规律,总结交流养生资源管理实践经验,报道专题研究成果,繁荣学术、沟通信息、指导工作,为养生医学发展服务,为保障人民健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服务。立足养生医学政策,传递养生发展信息,传播养生科技知识,交流养生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各方面的管理经验和养生成果。以“展示养生医疗风采,提高养生医疗水平”为宗旨厥功甚伟,为繁荣学术、扶植新人、推进当代养生专家的薪火相传,取得了医学界公认的成绩。家庭医药杂志栏目设置:主要栏目:特别策划、询诊热线、名医谈病、专家评药、选药指南、专家门诊、医药新知、养生之道。

从新闻出版总署可以查到这个杂志!属于正规期刊!投稿邮 箱:jtyyzzs @

zhōng yī yào kān wù

中医药刊物是系指有关中医药学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继续出版物,是中医药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医药期刊出现于近现代,据统计,截至1949年10月以前,我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四百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年),其编辑大旨是“奥词显义,统为求教,长篇短节,并曰无拘”,内容已包括有当时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定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

中医药期刊开始较多出现是在辛亥革命(1911年) 前后。现知较早的中医药期刊有上海医学公报社蔡小香等所编的《医学报》(创刊于1904年4月),神州医药学会绍兴分会何廉臣等所编的《绍兴医药学报》(1908年6月),广州梁慎余等所编的《医学卫生报》(1908年7月),宁波徐友函等所编的《卫生杂志》(1911年),神州医药书报社余伯陶等编的《神州医药学报》(1913年5月)等。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反映了中医药学界锐意革新的思潮,在内容上则中西兼备,在研究探讨中医学术的同时,对西医学知识也多有介绍。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中医期刊编撰者有蔡小香、丁甘仁、周雪樵、王问樵、梁慎余、唐乃安、袁桂生、顾宾秋、丁福保、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徐友函、余伯陶、包识生等。

“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以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普遍开展,以及由于中医药学界联合起来反对对各届 *** 所采取的歧视、压迫、消灭中医等政策的坚决斗争,在斗争中中医药学界学术风气活跃,中医药期刊也显著增多。据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250种以上,其中在上海出版者最多,达90余种,其次则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当时中医药期刊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上海中医学会所编的《中医杂志》(1912年12月),上海中华医药书局所编的《医界春秋》(1926年5月),杭州三三医报社所编的《三三医报》(1923年5月),广州杏林医学社所编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山西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所编的《医学杂志》(1921年6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也多办有中医药期刊,如《医药月刊》(新加坡)(1930年2月),《菲律宾医药会刊》(1930年4月)等。这一时期的中药医期刊,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中医药学术团体机关刊物,如中央国医馆及各地分馆所编的《国医公报》;神州医药学会各分会所编的《神州医药学报》以及中医院校所编的院刊等等。

这一类期刊多为各学术团体人撰稿。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且多报告了各团体的机构、成员、沿革及动向等。其二是中医药界同人刊物。如上海中国医学月刊社所编的《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10月),广州岭南医林一锷社所编《医林一锷》(1931年1月)等,这类期刊的内容广泛,思想较为活跃。其三是中医普及性刊物,如上海中医书局所编的《家庭医药杂志》(1930年1月),健康报馆所编的《学医门径月刊》(1930年5月),广州大众医刊社所编《大众医刊》(1931年4月)等,此外,当时各地报刊如上海《申报》、《新闻报》等,多编有医学卫生副刊,其中亦有特刊中医内容者。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宣传中医药卫生知识,读者面大,影响广泛。这一时期中医期刊的内容,一般都是有社论或言论栏。多反映当时中医界讨论中西医关系,如何整理中医学术,中医教育,医学道德等问题; 学说栏多连载篇幅较长的著作和讲义;药物栏介绍各种中药的研究;医讯栏报告各地医疗法令,医学团体情况;问答栏多解答读者学医、治病的各种问疑; 此外还有随诊笔记,医林文艺,杂俎等。这一时期比较活跃的编撰者有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樵铁樵、陆渊雷、周学海、章臣鹰、张赞臣、秦伯未、范行准、祝味菊、杨 *** 、刘民叔、余无言、赵燏黄、陈邦贤、陈无咎、张山雷、吴汉仙、陆士谔、谢利恒、张锡纯、朱仁康、杨志一、张子英、杨医亚、朱振声等。

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出版的期刊大约有六十余种。除上海及江浙等沿海各省外,各地新刊的中医期刊增多。如重庆出版有《国医月刊》(1939年4月),成都出版有《国医改进月刊》(1941年3月),桂林出版有《复兴医药杂志》(1941年4月),西安出版有《平民医学周报》(1943年6月)等。由于时局动乱,此时中医药期刊一般刊行年代不长。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出版的《国医砥柱》。

  • 索引序列
  • 医药与保健杂志社电话
  • 中国保健杂志社电话
  • 医药保健杂志
  • 医药与保健杂志官网
  • 家庭医药杂志社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