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有关赏识教育的课题研究论文

有关赏识教育的课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有关赏识教育的课题研究论文

《家庭赏识教育研究》

内容摘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提倡以鼓励、宽容为基本态度的教育方法,现已被应用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分析,阐述了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此提出了家庭中赏识教育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赏识教育 家庭

近些年来,“赏识教育”在全国各地崛起,教育家们对此各执一词,褒贬不一。在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中,“赏识教育”这一观念也得到了很多的反响和实施,教师们也各自对实践的检验对这一教育态度谈论了自己的看法和如何将其合理应用到教育中的意见。然而,对其进行关注的也多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群,以学校教育为主要载体。但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到教育的地方,如何看待“赏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该如何取舍“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和作用,此方面的研究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阐述和归纳性的总结。因此,本文将对赏识教育做一些个人的理解和评价,并对其如何在家庭中得到实施提供一些建议。

一、赏识教育所谓何物

1.周弘与“赏识教育”

提到“赏识教育”,就不得不说到周弘。现今对赏识教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成功的家庭教育者,大多数人都认为赏识教育正是源于这个父亲对教育的感悟。周弘是南京的一位普通工人,面对双耳全聋的残疾女儿周婷婷,他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就此放松对孩子的教育,用心的培养。2001年周婷婷进入美国最好的聋人大学盖特劳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在2002年成为2001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的杰出女性之一。周弘认为,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家长的心态,从心灵深处物无条件的相信孩子“行”!他坚信对孩子就是要赞扬、肯定、夸奖,批评和否定是孩子的“杀手”,对于孩子要竖起大拇指,说“你能行”,“你真棒”,甚至要“无中生有”,他反复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大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并称其为“赏识教育”。

周弘的这一观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且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甚至有人宣称“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称周弘为“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对于此,笔者并不认同,认为下如此大的定论还是需要深思和考量的:

首先,对于赏识教育的想法,并非是最近才有的,我国很早也有诸如“寓教于乐”之类的说法。清代颜元,他在四百年前就有过一句至理名言:“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不难看出,这已是典型的“赏识”方法。在国外,斯宾塞也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主张让儿童在快乐的情绪中掌握知识,认为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个性和智力的发展,而要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就需要父母给予肯定和支持,让家庭营造出一种和睦愉悦的气氛,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都是“赏识教育”先例。既然如此,怎么能说赏识教育是由周弘创始的呢?更无从谈起教育理念的“发明”。

其次,关于“教育理念”一说,是否得当也值得商榷,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所说,“教育理念”是一整套教育理论,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东西,需要经过长期和反复的验证和实践研究,现今所谓的“赏识教育”,只是一个父亲对自己残障孩子教育的经历总结,顶多可算作是一种个人的教育经验或是体会,何以上升到理念的层面,又如何能够如此轻易的就将其推广到所有普通的孩子身上?笔者认为,关于现今流行的“赏识教育”的观念,是周弘自己通过实践对其进行的一种理解,代表着他自己的思想,而“赏识”这一概念本身,这一教育观念本身,每一位学者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不能将这一古已有之的教育方法因一人之说而定义,“赏识”本身所涵盖的教育思想是宽广的博大的,不能以偏盖全。

2.关于“赏识”的教育思想

《辞海》对赏识的定义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和赞扬。赏识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爱,是一种心态,不仅是教育的方法和观念,更应成为一种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心态。赏识教育即是提倡以信任代替怀疑,以宽容和耐心代替焦虑,以关爱和容纳代替不停的指责和贬低。它要求教育者无论是孩子表现与否都能够给予孩子信任,看得起。赏识孩子不是停留在行为和表面,也不仅限于一方对另一方,而是要传递给孩子一种信念,通过他人的赏识让孩子学会自己爱自己,学会肯定自己,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不灰心却也不骄傲,成长在一个快乐积极的心态之下。

很多人片面的把赏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表扬和赞同,认为赏识就是等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称赞或是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也给予肯定。孩子的心中自有一个天平,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自身的评价,不需要家长盲目的或是敷衍的给予肯定和表扬。赏识教育的精髓在于唤醒和解放孩子自身的力量,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一个优秀的、被他人尊重和需要的人,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的人,而不是渴望父母或是师长表浅的夸赞。赏识教育并不是等同于一种技术或是行为本身,而是一种教育的情怀和修养。教育的成功是让孩子内心形成一种强大的自我,使其能够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这才是赏识的目的,而非单纯的对与他人肯定和赞扬的追求。

二、赏识教育的儿童心理学基础

1.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

青少年期的儿童在生理发育上十分迅速,2―3年内即可达到成熟水平,但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使得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的状态,容易引发种种的心理矛盾出现。与此同时,青春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期,对他人的评价十分的敏感,强烈的我向关注,以及很强的自尊心都使得青少年期的孩子迫切的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广为常见的情绪困扰之一就是自卑感,自我评价过低,常常处于一种既敏感又掩饰和否认自身缺陷的状态,有时还表现出来较强的虚荣心。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矛盾,例如焦虑、抑郁、孤独等等。因此在青春期阶段,家庭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更加需要注意帮助其处理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及时的给予孩子肯定和赞赏,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机制。

2.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

精神分析学派十分重视人的早期经验,尤其是儿童时期在原生家庭所拥有的早期经验,他们认为成年之后的许多心理问题都可追溯到早期孩童时期所有过的创伤或是特殊经历。由此可见家庭的成长环境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来说有着不可泯灭的强大作用。与家庭内部成员的感情,家庭的和谐相处,成长环境的健康和积极,都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家庭内部,不仅是对待孩子,成员之间学会互相赏识,营造一个温馨宽容的氛围,对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十分有意义的,适当的肯定与及时的称赞都会为儿童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机制、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其之后的发展都会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

3.从行为主义的理论角度

无论是幼年时期的孩童还是青春期的少年,都有着人类拥有的共性。行为主义学派的研究表明,观念和习惯的形成都需要强化。儿童做出了正确的举动,家长予奖赏性的强化刺激,就会使得他今后做选择时倾向与这个正确的举动;同样的,当儿童做出错误的行为,家长予以惩罚即负面的强化,就会使得儿童对这一行为予以回避,今后避免再犯。而“赏识”无疑也是心理强化的一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孩子取得进步或是表现优秀时,家长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赞扬和反馈,这样能够促使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这同时也要求一个“赏识有度”的原则,行为主义学派的实验证明,当强化一再出现进行刺激时,所起到的作用就会渐渐变弱,因此,“赏识”也需要一个正确的强度与途径,关于此笔者将在后面的实施措施中予以补充。

三、关于正确赏识的建议

1.“先识后赏”,有原则,不盲目

“赏识”,只有在“识”的基础上去“赏”,才是真正的赞赏。教育终究是一种理性的事业,只是为了夸奖而夸奖就是让孩子觉得不真切,不诚恳,从而引起反感。讨好的赞扬只能让孩子感到家长的虚伪,这反而会刺激到孩子的自尊心,收不到好的效果。赏识并不等于溺爱和无条件的迁就。赏识不需要一味的顺从和宽容,而是应该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缺乏的东西,发自内心的去肯定,针对于某个具体的方面,而不是泛泛的说一些“你真乖”“真棒”之类的空洞表扬。

家庭是孩子接触时间最久状态也最为放松的成长环境,父母一步步看着孩子成长,有责任也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内心,多沟通从而观察到他们真正的想法。相对于学校环境来说,家庭里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然而家长是可以的,那么在家庭中对孩子的赞扬和肯定就更应有具体性。如果一个孩子很少受到家长的赞扬,那么家长突然性的转变,随口就夸,只会让孩子觉得虚假,无所适从。还有些家长为了赞赏而赞赏,孩子还未取得成功,就敷衍的夸奖以示鼓励,往往得到相反的效果,让孩子不再信任所谓的夸奖。大多数的孩子都有较为正确的自我评判能力,无论是来自于老师还是同学的,都会对自己做出的成绩有一个综合的评价,只有真挚的,确得其所的称赞才能直入人心,让孩子感动并建立自信。

2.接受差异,信任和尊重

前面已提及,周弘在对赏识教育做宣传时强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大师!”,对于这一点,笔者并不太认同。首先,不能够奢求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大师,都是天才,这是不切实际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十指尚有长短,更何况人呢?同在一个班学习的孩子,必然有好有坏,即使将来从事了自己所喜欢的行业,也未必每一个人都能走到领域的尖端。其次,难道赏识孩子是因为抱着每个孩子都是大师,都是天才的信念?笔者认为并非如此,赏识就是单纯的对其值得肯定的行为予以夸赞,即使他仍不如人,每一点由努力而来的小的进步都是值得去赏识的。

3.张弛有度,过犹不及

“赏识”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切忌用过了头。现今的媒体和教育界,为何总用独生子女的种种做文章,总是发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道德问题,就是由于在中国这么一个计划生育的特殊背景下,家庭教育应运而生的种种问题。事实上,当今的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在“赏识”孩子这方面做的不错,却是误解了“赏识”的真正含义,认为爱孩子就是顺从,支持孩子就是有求必应,每当孩子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就大肆的宣扬和夸奖,甚至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长此以往,怎能让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正所谓“过犹不及”,赏识教育就像孩子的甜品佳肴,食之适当为好,用的过量必然会带来恶性后果,更不能让其成为“唯一”。

4.身教大于言传

心理学之所以强调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耳濡目染对孩子的影响。无论是幼儿时期的孩童,还是青春期的少年,学习速度和同化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人生观、价值观又都处于十分不稳定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家庭作为孩子长期所处的环境,其成员的性格、行为都是一直在孩子眼里心里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忽视。

5.在批评中“赏识”

很多关于赏识教育的文章都将赏识归结为表扬、称赞,认为批评就不是赏识,其实这不能一概而论。学生被老师批评也可能是带着赏识的批评。“合理批评”也是“赏识”教育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批评的方式和态度,家长应尤其注意的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批评和惩罚要有理有据,针对某一件事情,让孩子能够信服,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对孩子其人格本身大打击一通。另外,对孩子进行了批评和惩罚之后,要以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孩子改变,允许出现反复或是需要时间,正如教育研究者们所讲“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毕竟,家庭是孩子能够获得宽容的最后保障地,他需要被接纳,需要时间去改正、进步。

四、总结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发展至今并非新生事物;其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不仅仅是能由某一个教育经验或是某一个成功的方式方法就能予以说明的,它值得教育者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下去。现今的“赏识教育”热让很多家庭和教师对这个教育思想烂熟于心,但却未必理解了其真正的含义和精髓。笔者本着对“赏识”这种教育的态度表达了一些看法和实施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家庭教育起到帮助作用。另外,本文只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去看待赏识教育态度的应用,虽然关于赏识教育在学校的实施和教师该如何实现的措施已经有很多研究文章,但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或是对比或是调和为一致,此类的研究并未多见,比较欠缺,因此,今后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也可朝向这方面发展和深入下去,以达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

参考文献

[1]欧阳维建.呼吁符合人性的家庭教育[J].南方周末(文摘博览),2002,12

[2]许传利.糊涂父母“糊涂的爱”[J].家长学校(家教误区),2006:21

[3]易小平.家庭教育中的“七忌七重”[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5(9):52

[4]刘晓红.家庭教育中的儿童赏识教育探讨[J].江西师范大学报,2008,6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赏识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我的赏识教育》

【摘要】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赏识教育让孩子永远生活在希望和幸福之中。

【关键词】赏识教育 有效手段 学会自我赏识

引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摘自《周宏赏识教育理论》

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赏识教育是我做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也是我近几年作为教师的感受。下面两则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胆小心细的学习委员――刘雨思

1、基本情况:刘雨思,东街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学习委员。性格内向,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名列前茅。爱好广泛,喜欢读书,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2、老师评语:刘雨思同学:你是一个积极上进,勤奋好学的女孩子。你思想纯朴,待人随和、诚恳,处事稳重;同学关系好,热爱集体,乐意助人。你纯真可爱,对待同学热情大方,思维灵活,记忆力好,自学能力较强。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写作业的速度令人惊讶,而且作业本干净,每当我看到你工工整整的作业,就忍不住停下来欣赏,刻苦踏实的学习精神也很让我喜欢。看着你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老师为你高兴、为你自豪。你是一名优秀的班干部,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尤其负责,收发作业,认真及时。你总是默默地为班集体的每一项活动增添光彩。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老师祝你更上一层楼。

3、案例背景:在开学初,我就宣布,本学期由学生们自由竞争小班干部,竞争时要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演讲,说出自己的优势,并表明如果选上了会怎么做。在准备期间,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书里夹着一个信封。打开一看,原来是我班刘雨思同学给我写的“一封信”。意思是,她非常愿意竞选班干部,并给我做了保证。可是又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优点,不敢去演讲。因此给我写了这封信,想请求我的帮助。

4、案例分析:赏识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赏识自己。赏识自己是自信的基础,要让孩子从小就感觉到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自己有很多优点。老师要善于给孩子创造赏识自己的氛围和机会,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作为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赏识,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他们就会从潜意识当中发现自己有着很优秀的一面,从而带动了其他方面的进取心,并且相信自己在其他方面也会做得非常好。

5、辅导策略及成效:看过信后,我分析:她由于弱小,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此才表现为缺乏自信。于是,我当天下午就找到她,诚恳地对她说:“好多同学都告诉我,你的字写得非常好,而且每次做卫生还非常积极,你为什么不竞选小队长?”可是她还是说:“我太想当了,就是不敢在同学们面前说。”我说;“你给我写的信就是一篇非常好的演讲稿,你就把它背下来吧,我相信到时你一定会说得特别好。”得到了我的鼓励,她非常高兴,一再表示一定要背得熟熟的。到了竞选那天,看到不少同学都发了言,于是我暗暗给她使眼色。开始她红着脸犹豫着,当第九名同学说完之后,她一咬嘴唇站起来走到讲台前,大声地说:“大家好,我叫刘雨思……”一串精彩的演说之后,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最后,刘雨思成了第二小组组长。后来她的胆子越来越大,学习成绩提高的很快,到期末考试,竟然取得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二个学期,竞选班干部,当选为学习委员。在语文课教学中我经常把刘雨思的作业本拿到课堂上当样本让大家学习,,在办公室里我还让其他老师欣赏雨思的漂亮的硬笔书法,赢得了同事的赞许的眼光,我还在课堂上把这些事告诉雨思及全班同学,雨思听了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同学听了露出羡慕的神情。在县举办的硬笔书法比赛中获一等奖。

6、案例感悟:在和学生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很注意观察他们,努力寻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被赏识就是被信任,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盼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努力。“赏识教育”就是要求教育者要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紧紧抓住被教育者发展方向上表现出来的优点、进步客观公正的肯定和赏识,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被教育者在“我能行”、“我是好学生”的感觉中走向成功。

捣蛋大王劳动委员――李高强

1、基本情况:李高强,东街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劳动委员。性格开朗,生性好动,学习成绩一般。不遵守纪律。爱好唱歌,擅长跳街舞。崇拜迈克尔.乔丹。

2、老师评语:李高强同学:课堂上,你总是聚精会神;从你上课高举的手中,老师看到了你的自信。六一汇演中你使尽浑身解数为大家表演了街舞赢得大家的掌声,老师为你自豪。但是,你身上还有诸多的毛病,例如自习课爱说笑话,课间爱和同学打闹,老爱给老师惹事,老让同学告你的状,出现问题老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你是个小小男子汉,聪明、勤劳、热爱集体、尊敬老师。如果你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爱学习,不贪玩,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发挥出来,你一定让大家刮目相看。试试吧,你一定行!如果你在学习上再刻苦一些,大胆一些,认真把字练好,你一定是个优秀的学生。

3、案例背景:李高强是我们班上有名的捣蛋大王,调皮,多话,喜欢说些乱七八糟的话引起大家注意;而且经常缺交作业,上课不专心等。经常惹事、找事,大家多不喜欢他,都不愿意和他做同桌,班会上几乎变成了批判他的专题大会,为此我很头痛,我经常找他谈话,有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有时大发雷霆,怒发冲冠,指着他的鼻子一顿臭骂,他无动于衷,脸皮很厚。完不成作业,家长也请不来,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人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基本素质,建议他改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这个故事人们称之为“瓦拉赫效应”。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如果我们打破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像那位化学老师好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必能收到“铁树也开花”的显著成效。可见,在德育工作过程中,赏识教育的魅力是神奇的、无穷的。一、走进学生的心灵——发现闪光点教育家陶知行这样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从老师那儿得到尊重、宽容和教诲。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的热情,倾听他们的心声,从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促进他们的品德养成。生命之花在赏识中开放,在抱怨中枯萎。教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健康特长都要给予肯定,帮助其发展,而不要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要用辩证的观点全方位、多角度欣赏自己的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要热忱地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被缺点湮没了的闪光点,看到优点就表扬,有了进步就鼓励,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道期待的目光、一个会意微笑,都会让他们感到无限的温暖,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平淡质朴、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有了心理依靠,产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乐于让教师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同他们一起感受快乐与忧愁。并以此作为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秘密武器,通过心理暗示,使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反之,如果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生一无是处,便会使他们自暴自弃,失去上进的动力。正如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所言,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这,就是新课程“教即导”的思想理念所需要的赏识。二、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潜能力我国赏识教育家周弘曾说:“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心理学研究表明,受到鼓励和赞美是人的高级需要,一个经常受到肯定和鼓励的人,其自尊心会增强,其潜能会被充分发挥,就会积极、愉快、高效地学习和工作,不断取得成功。因而,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作为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错误和失败,让学生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要求十全十美,不允许学生犯错误,那么你会痛心疾首地发现留给学生全是负面影响。因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知行语)。”这些科学家小时候在大家的眼里学习成绩都非常差,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某方面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正是教师尊重了他们的个性差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扬其长,避其短,使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后来他们才会成为出色的科学家。由此可见,赏识教育既能控制浮躁的情绪,又能呵护脆弱的心灵;既能激发内在的潜质,又能创造意外的奇迹,从而实现师生互动共进的双赢局面。这,就是新课程“多元评价”的思想理念所需要的赏识。三、肯定学生的进步——树立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心理学研究发现,当学生某种良好行为出现后,如能及时得到肯定的强化,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的努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这张画卷并非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真正缺少的倒是欣赏的目光,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愿我们的教师面对一张张生命的画卷,不是一味地去挑剔、埋怨、责备,而是更多地去发现、去鼓励、去赞美,“赞美最细小的进步,而且是赞美每一次的进步(戴尔·卡耐基语)”; 以欣赏的心态体会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不仅有积极进取的决心,而且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进一步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同时,在学生自尊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的养成过程中,还能够感召、影响和带动他人,形成团队精神,树立合作意识,营造出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氛围。这,就是新课程“人人可成才”的思想理念所需要的赏识。总而言之,赏识教育就是生命教育,就是发展教育,就是成功教育。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心理,运用心理策略,用赏识教育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智慧之门和希望之门。

有关赏识教育的议论文题目

小学教师论文的选题题目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师论文的选题题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亲历、探究、感悟——指导学生西瓜栽培的实验案例

2、学生喜欢语文书,却不喜欢语文课——一次发书后的反思与实践

3、让语文作业与“大头贴”同具魅力

4、“蝴蝶”飞起来了——浅议一堂新课标下的自然课

5、培养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浅谈写“数学日记”的意义

6、沉默是金,此时无声胜有声——浅谈静思默想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7、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特殊的葬礼》教学随想

8、感悟评优课《神秘的地下宫殿》

9、让学生变成“读书郎”——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初步尝试

10、“课改热”后的“冷思考”

11、德育,需要教师“共同遭遇”

1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

13、自编教材,其乐无穷——记一次数学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14、大拇指教育的智慧——浅析赏识教育

15、掀起你的盖头来——是是非非话“奥数”

16、沟通,预约语文教学的和谐有效——一次特殊的语文回家作业引起的思考

17、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18、数学课堂的生命——走进学生生活——低年级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19、不急着演——苏教版第八期《推敲》教学片断反思

20、诗意地栖居,幸福地享受——浅谈语文课堂诗意地追求

21、让考试的感觉象春天——小学体育学科考核评价的探索

22、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运动场——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

23、情感元素,让德育课堂洋溢生命的气息——从执教《有多少人为了我……》谈起

24、让你不再“听”数学——浅谈提高探究有效性的三点做法

25、小组合作,你准备好了吗?

26、论小学教育中的“赏”与“罚”

27、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艺术课《猜猜我是谁》教学案例与反思

28、书山有路“疑”为径

29、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收获

30、课堂:因朴实而精彩!

31、关注学生:从现象走向本质

32、透视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

33、用爱心营造阳光——刍议“新时期孤离学生”与教育的急功近利

34、当数学课遇上网络——从一堂数学网络课说开去

35、让“作业”和“自由”共舞

36、错误,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

37、教育随笔——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38、羽化课堂生命

3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解读

40、感悟快乐的课堂情绪——谈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

41、给孩子一个金话筒——浅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42、收放·适度·并重·反思——三年级乘除法竖法计算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43、寻回教学目标在教师心中的位置

44、爱可以这样表达——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探讨

45、“做数学”,让智慧出在指尖上

46、让童心在校本课程学习中浸润和飞扬——浅谈校本课程的开放和使用

47、在缘情会文中还“语文味”于课堂

48、老调需重弹,钻研是真经

49、活起来的“精彩”——作文课教案从“有”到“无”的思考

50、数学离生活究竟有多远?——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创设高效合理的数学课堂

51、太仓市小学体育教师教科研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52、构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脚手架

53、让爱“导航”,请严“护航”——试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严”

54、在文本中成长——《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55、优化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谈《角》的教学

56、绿色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57、语文教育呼唤人文性

58、让批评充满人情味

59、让阅读课“写”起来

60、“协商”——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61、亲近“白纸黑字”:谨防阅读教学平面化

62、爱的吐蕊

63、从错别字现象反思小学识字教学

64、校本课程“识字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的生成和实施

65、融入生活,超越文本,碰撞情感——我对《品德与生活》学科的初浅认识

66、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67、一颗被丢弃的红五星

68、儿童心理问题的个案研究和反思

69、多渠道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70、感悟——语文教学活的灵魂!

71、构建绿色音乐课堂,把音乐课上到孩子们的心里

72、让作文充满生命的绿色——浅谈小学生个性写作的培养

73、让语文教学走向智慧

74、从新的视角探究儿童画教学的指导方法

75、低年级语文课引导学生“倾吐”的`做法和体会

76、用语文细节创设书香四溢的班级文化点滴谈

77、读书——永远的情怀

78、小学教师课堂困境成因的社会性探析

79、晨会,一道可口的精神早餐——通过晨会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80、我们怎样开始上课——关于“上课开始方式”的调查与思考

81、体验:让阅读教学课堂绽放生命之花

82、对“生活英语”打假

83、丑小鸭在这里变成天鹅——浅谈一年级新生任务意识及规则意识的培养

84、浅议教学难点与难点教学

85、“温柔”是一剂良药——对学生错误行为的人性化教育例谈

86、给学生一对能遨游书海的翅膀——浅谈小学快速阅读教学

87、课堂,让语言与能力同构共生——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88、我和秋天有个约会——小学语文《秋游》教学例谈

89、课堂:师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小学语文学科个性化教学的研究

90、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塑音乐新课堂——浅谈师生角色互融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91、给予什么

92、别让精彩与课堂擦肩而过——例谈语文教学中生成资源的利用

93、论师生交往中理解关系的缺失与重建

94、理解:语文课堂生活的诗意状态

95、三思“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

96、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97、有效教学,源于“适度精彩”——对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若干过度现象的反思

98、基于理解的朗读才有生命力——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三引领”

99、回归生活,紧贴教学,触及心灵——“构建生活课堂,实施生活德育”研究初探

100、让每一片花瓣都散发芬芳-案例研究四则

101、还学生言语的权力

102、短信,让心灵“零距离”

103、数学学习中的“听、说、读、写”

104、打造校本教研文化,提升课程实施品质

105、一个都不能少——浅谈教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106、成就真而美的课堂——美术公开课教学本质的突围与坚守

107、真实,在过程中凸显——堰桥中心小学校本教研阶段性回顾总结

108、增强生活体验,让学生享受“绿色作文”

109、生成:课堂教学的本质与诗意所在

110、谈谈小学生的数学阅读

111、智慧在这里徜徉

112、智慧课堂:让课改向理性深处漫溯——关注课堂教学的实践智慧之文化书写

113、从纠缠到和谐——与品德学科的两组课程对话

114、生命之花在文化严霜的摧残下凋谢——应试教育对生命的摧残及其文化归因

115、终极关怀:现代教育应有的视界

116、从课本、课堂、课程的基本含义看教育的三种境界

117、数学教学应突出学生的数学思考——兼对课改实践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118、新课改,让数学课本默默地离开?

119、音乐,让美术课堂更多彩——浅谈美术教学的情趣教育

120、善待错误,点“石”成“金”

121、作文,要说爱你也容易

122、我的一堂标点教学课

123、赢在起点——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及实施策略探究

124、数学游戏是儿童获取数学礼物的最佳方式

125、煎、炸、烹、妙——美味英语课

126、小学生社会交往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对策的浅析

127、关注生成,保留课堂真实本色

128、直面心理惩罚

129、让“流行”的课堂多一点理性的思考

130、抓契机,重渗透——谈小学低段作文意识的培养

131、让学生在日记中获得精神的成长——新课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32、让计算教学“活”起来

133、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

134、若想取之,必先予之——谈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

135、教师成长:滴水穿石的守望

136、口语交际教学的再思考——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症结及对策

137、学名师上课

138、学海泛舟心有舵——课堂生成问题处理的导向

139、真诚对话,让阅读充满人性关怀

140、作业“变脸”,价值提升

141、教学资源:从“被动使用”到“有效开发”

142、听的精彩,听的收获——培养学生听力阅读的心路历程

143、我们在对话中成长——校本教研案例一则

144、悟出语文学习的灵性和情趣,练出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价值

145、让课间活动成为孩子生命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146、换一种评价——小议“即时性学生评语”

147、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相关政策分析

148、从“文本”到“人本”——谈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149、痛着,并成长着——我对挫折教育的一点认识

150、打造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底气

151、当前小学骨干教师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152、课改不需要作秀——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问题

153、学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

154、让智慧奔涌在笔端——学生撰写“流动日记”随笔

155、让学生的“自主”不浮于表面

156、花开有声——关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早恋”情结

157、倡导有生活意义的语文对话

158、语文,再语文些

159、课改,盲目跟风要不得

160、慎防“泡沫改革”

161、用文化的力量引领教师的发展

162、课堂,激情的旅程——浅谈语文课堂中有关动态生成的几个问题

163、开启思维之窗,让风自然流动——语文学科思维训练之我见

164、过程——数学课堂因你而精彩

165、授“语”以“渔”——谈如何拓展中年段学生言语实践的空间

166、自己摘的果实最有味儿

167、反思,魅力无穷——记《观察物体》一课某一片断的改进过程

168、课改,更应演绎常态课的精彩

169、谁为我们的成长负责——教师成长的困惑与反思

170、让孩子真正拥有“权”

171、二次讨论,打开语文课堂一扇窗

172、守住文本价值的底线

173、低年级学生也能成为数学问题的解决者

174、“得寸进尺效应”给我们的思考——我对转化“差生”的一点想法

175、期待的美丽——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176、合作时机选择:从“随手拈来”到“恰到好处”

177、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五大突破

178、警惕评价中的负面效应——对低年级语文教学评价现状的思考

179、小学生职业志向的调查研究

180、用对话式教学重构语文课堂

181、别忘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对私拿他人物品行为的个案干预

182、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执教《摆的研究》一课后心得体会

183、我爱我的读书卡——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组织形式的思考与实践

184、切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从一个案例谈课堂活动

185、在文本价值与独特体验之间寻求平衡

186、面对“麻烦学生”的教育反思

187、沉浸在发现的喜悦中——从一堂识字课看探究学习

188、教学的成功从“课前预设”开始

189、感悟不能,让训练走开

190、“读”占鳌头

191、赏出“水”来,品到“渠”成

192、梅花香自苦寒来——抓校本教研,促教师成长

193、少讲新奇典型,但求平常真实——谈学生习作的取材

194、浅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人文关怀

195、小学作文教学中“档案袋”使用的研究

196、领悟语文教学的春天——浅谈构建语文新课堂

197、在课改中重建我们的校本科研文化

198、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199、“学生插嘴现象”的理性思考与应对策略

200、从视觉文化角度看课文插图的现代教育价值

201、几经风雨,初见彩虹——开发校本课程《小公民》的实践与思考

202、“教学机智”的养成与实践

203、于细微处解读学校团队精神

204、数学课中“挑战性问题”设计之初探

205、“预设”诚可贵,“生成”价更高

206、数学学习别“冷落”了课本

207、在“传统”与“现代”间寻求平衡——谈新课程下的课堂常规

208、让孩子拥有阅读的三大礼物:兴趣,方法,习惯

209、数学阅读:引领学生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

210、让课堂流程在动态生成中“变奏”——谈《长方体的体积》的两种不同教学方法

211、网络教学热的冷思考

212、让“别样的声音”变得精彩

213、“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实施有效教学,关注预设与生成

214、情感,还朗读美丽的容颜——从学生的朗读谈朗读教学

215、莫让“人文”虚化了语文——教《印度洋上生死夜》一文有感

216、什么样的数学吸引学生?——《角的认识》教学片断及反思

217、追求真实的课堂教学——对公开课的一些思考

218、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

219、让语文走向生活

220、“孩子,别趴下!”——防止“差生”向“接受失败者”转化的策略

221、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化追求

222、将新闻引入语文课堂的尝试

223、校长追求什么?——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

224、以意逆志,活化对话——新课程视野下阅读对话的价值审视

225、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浅谈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

226、对话——生命因你而精彩

227、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三“心”二“意”

228、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回归

229、渗透数学文化,丰富教学内涵

230、让孩子过有道德的网络生活

231、自主参与,探索创新,享受学习,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232、让学生插上“积累”的翅膀——浅谈新课程下小学生语言积累的实践

233、建立记录袋,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234、给小草开花的时间——谈课堂教学中“皮格马利翁”效应

235、生命化教育:对“流行的激励”的理性思考与追问

236、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堂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37、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

238、思维——课堂教学的不竭动力——几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对比思考

239、数学课堂,我们迷失了什么?

240、通过对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天游峰的扫路人》反思与评析

241、要给孩子的学习补充心理营养

242、再现生活,享受快乐——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43、班级特色文化——学校德育的新天地

244、以“境”促“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在低年级实施“创设情境,主动参与,体验成功”模式

245、沟通与交往从容,谈吐与智慧齐飞——谈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46、让数学和文学联姻

247、《小班探究性阅读教学片断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结题报告

248、给我一个“支架”,我将……——浅谈“支架式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49、“亲近母语,快乐阅读”——低年段“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阶段性研究报告

250、让音乐课堂在“人文评价”中前行

251、在数学教学细节中体味多元评价的魅力

252、表扬或批评,我们应该持怎样一种态度?

253、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价值

254、浅谈小学校本人力资源的管理

255、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果分析

256、浅谈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策略

257、陶行知的经验论及其现代启示

258、一切从“心”开始——创设小学低年级数学的生命课堂

259、小学思品课旧大纲与新标准之比较研究

26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关于农村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261、心灵相约——做一位教育的艺术家

262、不可低估的动漫魅力——将动漫引进美术课堂中

263、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孩子?——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思考

264、实践“对话”课堂

265、从对话的理想到理想的对话——由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对话想开去

266、一次交换试卷的风波

267、童真,童趣,童心——童谣与儿童美术教学的研究

268、《小学语文生活化导学片段的设计与实施》结题报告

269、巧妙运用“相似论”提高教学有效性

270、让“问题教学”彰显新课程理念

271、新课程下,寻找数学教育的平衡点

272、心与心相连,情与情相牵——打造“心心相印”的班集体过程中心理学知识的应用策略

273、追寻最美的阳光仙——由心理辅导访谈带来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思考

274、音乐始于人自身内——有感于柯达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275、语文创造力构成的心理因素及培养

276、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把低年级数学教学童趣化的几点做法

277、“诺亚方舟”是否有我们的风吹过——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的研究与对策

278、当心,别让表扬变为美丽的“谎言”——论表扬孩子的误区

279、精彩源于学生的“错”

280、基础教育场域中教师对学生的“新”评价

281、理性思考,诗意创作——从创作《月光启蒙》看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282、课前调查——你开始了吗?

283、蓄情·体情·抒情——浅谈阅读教学的情感流程

284、别“伤”着孩子——当今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隐性伤害”的一点思考

285、用“延时评价”点击学生心灵的鼠标

286、让课外阅读成为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餐后甜点”

287、今夜没有暴风雨

288、让课堂变“水平如镜”为“波澜起伏”

289、创设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亲”数学

290、自觉进行“知识教学的革命”

291、以生活为本,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

292、我会和一年级小朋友说话了——浅谈教师口语的艺术表达

293、创设“听”的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294、《小学“学习地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95、晨会,您有效利用了吗?——晨会活动开展现状剖析及整改策略

296、在学生眼前悬一把“青草”——让“草香”飘逸在课堂始终

297、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诗意的栖居”

298、沟通往来于文字之间——谈谈数学作业的批阅方式

299、别让文本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300、不该小视的——课堂“小结”——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小结环节的设计

301、让作文评语成为学生爱上写作的理由——从作文评语入手指导学生写作

302、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诗意的栖居

303、“亲情、和谐、创新”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304、对新理念下阅读教学的几种误区的诊断及治疗

305、演绎数学文化,倾注人文关怀,构建生态课堂——为数学课堂画上文化的坐标轴

306、潜心开发课程资源,优化动态生成过程

307、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308、论学校形象的审美设计

309、数学“生态课堂”建构刍议

310、演绎数学文化,倾注人文关怀——为数学课堂画上文化的坐标轴

311、议教学中学生的从众行为

312、“数”山有路巧激趣,学海无涯“乐”作舟

313、小学语文课上渗透人格教育——浅谈学生自信培养

314、关注课堂生态,构筑生态和谐课堂——由教室中出现的“中间地带”说开去

315、金玉当作外,败絮勿为中——浅谈合作学习之“橘”

316、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初探

317、从“必然”中求得“自为”——班主任工作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的深入研讨

318、让儿童的“梦”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回归

319、《小学班级特殊学生心理监护系统的构建与运作》研究报告

小学教育主要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社会、政治、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的基础教育,对儿童后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基础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才。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小学教育论文题目有哪些?1、自媒体背景下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内容体系研究2、小学英语教育理论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的有效结合3、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4、小学科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5、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衔接与贯通研究6、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协同教育需求分析7、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素养教育8、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9、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10、拉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11、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12、整合网络教育资源 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13、临沂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14、教育公平视角下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为例15、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育影响研究16、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17、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初探18、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团体干预研究19、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效应20、民汉合校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2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高实效性的尝试22、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2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24、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探索25、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26、信息技术对小学教育的影响27、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28、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29、小学低年级在新课改中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30、家庭系统治疗对小学行为问题学生教育的启示31、小学教学过程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32、小学常规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33、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以广州市桂花岗小学为例3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35、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36、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37、小学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38、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39、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相关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作用40、远程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41、新常态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优化研究42、探索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新思路43、探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4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45、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46、探研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整合小学思想品德课堂47、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教育发展方向探讨48、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技术优化探寻49、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革新50、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研究5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52、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小学音乐教学5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实施途径54、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5、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翻转课堂实践研究56、新课改中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57、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农村小学心理辅导的启示58、我省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59、建寄宿制小学促教育均衡发展60、探索微课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61、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62、认知神经科学青春期研究理论对小学高学段教育的启示63、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6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研究65、小学思想品德课中Flash教育动画的开发与教学应用66、基于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以山东省牡丹区第五小学为例67、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谈68、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以贵州省安龙县毛草坪小学为例69、对改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的思考--基于北京市A小学的调研70、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以江西省南昌市小学为例71、本土化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育功能发挥探索72、省内财政分权与“新机制”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73、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行为在父母教育卷入及学习成绩的中介作用74、宿迁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南蔡中心小学为例75、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探讨76、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77、朋辈心理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78、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79、漫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80、用多媒体技术助飞农村小学语文教育81、浅谈小学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82、正确应用现代教育设备于小学语文教学中83、信息网络环境对小学科学教育方法的影响研究8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探究85、小学教育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与完善86、媒体技术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87、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浅谈88、现代教育技术视域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索89、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淮安市中小学家校协同教育研究90、广西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考91、从教育技术视角探讨克服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92、教育质量“资本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93、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新探94、信息技术“同步共享” 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95、积极心理学对开展小学生涯教育的启发9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策略探究97、情感教育现状评析--基于云南XX小学调查98、普通小学特殊儿童心理教育初探99、浅谈小学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00、中加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类课程教学比较研究101、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102、“微翻转”学习方式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促进103、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相关方法104、探小学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105、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106、薄议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107、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看教育公平108、浅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109、浅谈心理咨询在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价值110、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字化教育游戏影响因素分析及设计策略探析111、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112、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113、义务制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四川省12所农村小学实地调查报告114、例谈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求115、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优越性116、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价值体现117、农村小学有效运用教育技术装备的探索118、活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119、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少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小学教育这个专业致力于研究学习儿童心理、儿童教育方面。主要是心理学、教育学;并侧重于儿童心理,儿童教育。以上小学教育论文题目只是给大家作一个参考。希望大家顺利写出满意的小学教育论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学会赏识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也许你现在是让人不屑一顾的“丑小鸭”,也许你现在没有出口成章的口才,也许你平庸而又渺小,也许你许多方面不如他人,其实这并不可怕。谁没有缺点和弱点?不要害怕自己的弱点,只要你拥有一颗坚强而不是脆弱的心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发现别人不具有的品质,从而好好得赏识自己。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凡有一技之长者,断不敢轻视。”你如果有多项甚或是一项特长,人家就不敢小视你,你更不应该看轻自己,一定要充分发掘并展示你卓尔不凡的特长,不管是画画,还是写作。

说到学习,每个人不一定都能考取高中,上得了大学。这也没关系,人才不一定都是大学造就的。有道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不要在一条路上走到黑,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不要把现实中的自己与理想中的自我作比较。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是用来提醒那些自以为是、过于自负的人的。实际上,自卑、怯懦的人,更需要以此来警示自己。只看到自己不足的人和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都只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罢了。毋庸置疑,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它既源于遗传,也源于后天的学习。因此,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人生的道路。

从现在开始认真地认识一下你自己吧,赏识一下你自己吧!抛弃自责、自卑,拾起自信、自强,成功就会想你招手!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大,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消沉。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每一个老师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抱以宽容和赞赏的态度,那么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传统的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教育体制改革被提上了日程.新课程中指出教育的使命和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从小有良好的心态,学会自信,学会欣赏自己。在新课程改革面前,无论是社会、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改变观念,把表扬带给每一位学生。

赏识,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助人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怎样学会赏识

一、相信他们能行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幼小的生命,爱惜生命的每一项内容。把孩子看圆了,孩子就象打足了气的轮胎,一跃千里;把孩子看扁了,孩子就泄了气,无力跬步。

二、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只要老师善于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一定会还给老师许多惊喜。

三、理解并宽容学生。

· 特雷尔物说过:“任何一样看似愚蠢的东西,都有他值得喝彩的地方,赏识作文。”赏识似乎只是家长和老师应该做的,但有没有人想过,我们也有责任呢?

· 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而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赏识。

· 既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胸怀宽广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明锐,气度从容的体现。赏识,同样也是做人的道理。一个人如果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小学一年级作文《赏识作文》。 对待他人,我们都应该学会赏识。一个人的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为他人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为他人找回失落已久的自信,可以为他人校正迷失的价值追求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可以为他人提供走向成功的动力。 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只有以平和的心态,宽广的胸襟,接纳的态度,才能聆听到别人心底最真挚的心语,才能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成功之光。

你自己就是一匹千里马,挖掘你内心的清泉——赏识自我,你一定会在芸芸众生中出类拔萃,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赏识是什么呢?是从茫茫人海中来寻找一个个有着奇才的人,挖掘人才,造就人才。

赏识别人,有的人说:“赏识别人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有的人说:“赏识别人是取长补短。”为什么要学会赏识?赏识能让一个国家由衰转胜。汉武帝就位时,正是因为看到两位人才,一位是卫青,另一位是霍去病,这两位名人用才能把匈奴给打败。反之,人不会学会赏识,会使国家由胜转衰。《马说》提到千里马因为不被马主看中,所以最后的命运是死于曹梧之手。宋皇帝正是没有看中鼎鼎大名的苏轼这一位人才,反之没有去理会他,把苏轼贬到偏远之地,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 ,所以宋朝才会一步又一步衰退。

学会赏识,听起来好像是很难办到,但做起来其实很简单。,就看你有没有“慧眼”。陈寅恪,他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硕士学位,就连大学文凭也没有拿到。为什么会变成清华园里的一名鼎鼎大名的教授呢?是因为梁启超慧眼识珠,才使得陈寅恪这位旷世奇才没有遗于野。但是曹格这一个人只看重一个人有没有学位,有没有著作,曹格知道陈寅格没有博士和著作,就准备不让他当教授,但是梁启超赞赏陈寅格写的几百个字比他的著作好。因此来推荐陈寅格。

怎么才能赏识一个人?要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赏识不同事物,不同性格的人,发现他们的长处,从而来陪养他们的长处,使他们从普通人变成一匹千里马。

我认为学会赏识是能促进一个社会的发展,只要人人都学会赏识,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进步。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去学会赏识别人。这能使我们取长补短。

赏识,让每一朵花灿烂绽放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赏识,让每一朵花灿烂绽放》。在演讲之前,允许我先给大家讲个《四块糖》的故事: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一名男生用小石块砸同学,便当即制止了他,命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陶行知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并且一直在这里等我。”男同学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砸人时,你立刻停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同学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男同学感动地流着泪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砸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你能够主动认错,应该再得到一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陶行知先生对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让我深受启发。陶先生正是抓住了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用“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赏识教育的关键是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肯定与赞美,让其闪光点更亮,以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四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一面,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言语的激励,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罗森塔尔“期待效应”实验也表明:如果老师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 大学毕业至今,我已经当了5年多的班主任,期间学生成绩不好,学生顽皮不听话,打人打架等负面事件时常发生,曾经觉得做班主任是那么苦那么累的一件事,原来毛病在自己身上:因为自己总是用显微镜寻找学生的缺点,用有色眼镜观察孩子的优点,用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时不时地批评他们,可班上的“歪风邪气”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知道后来,我采用了“赏识教育”,班级风貌有了明显改善。班级凝聚力也越来越强。师生关系也日渐和谐: 一、赏识每一个学生,树立其自尊、自信 赏识学生首先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入手,让学生增加自信。当你用放大镜去找寻孩子们的优点时,你会发现孩子们是如此可爱,那么纯真!你会发现,全校闻名的捣蛋鬼,居然趁午休的时候修理了班中的破扫把;你会看到那个沉默的小孩颤颤巍巍地举起了小手;你会发现那个爱打架的男孩自觉地清扫起同学的呕吐物;班里从不爱做作业的孩子,近来破天荒地进步了;春游时,孩子们纷纷把食物递给那个可怜的没带食物的男孩„„原来孩子的心那么美好!赏识教育对于特殊学生的转化尤为明显。 那年班上来了个插班生叫吴玮,沉默不爱说话,一说话带着浓厚的家乡音,学生们一听就笑,他变得更不爱说话了。他把所有人都当成敌人,像个刺猬一样保护着自己,没有朋友,成绩也一直跟不上去。后来我发现每次扫地,他都是最利索最干净的一个,第二天的晨会上我就表扬了他,当全班小朋友都为他鼓掌的时候,他的眼里分明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此后的日子我尽可能的关注他表扬他,朗读时虽然发音不标准但我夸他:真棒,你勇敢地举手了,你跨出了第一步;考试考了81分,我鼓励他:你的卷面真整洁;对他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我都进行公开表扬。在我的带领下,许多同学都觉得吴玮是个好同学,并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吴玮变得渐渐开朗起来,还乐于助人,后来还成了班干部,成绩扶摇直上,听说现在在低塘中学也处于前5名。当然,或许吴玮的底子并不十分差,只是一开始没适应,但其实对于差生也是一样的。只要老师会赏识差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差生重塑形象,他们同样会转化自己,至少在原有的基础上会进步许多! 二、赏识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 以前,在晨会或班会课上,我喜欢指出班中存在的种种不足,而对于班中存在的好形象却轻描淡写。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学生就会越完善。但学生只会做表面功夫。后来,每周班会课时,我都对那些做了好事、表现良好、为班争得荣誉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做能给学生一种感觉: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集体凝聚力。每年的运动会,班上的孩子都齐心协力,我们的加油声永远是最整齐最响亮的,因此还受到了校长的表扬。 我对学生的赏识激励着学生向我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样,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良性循环,使我们的相处变得民主、和谐。去年,我在带的毕业班上执教一堂区域公开课《毕业赠言》。赠送留言环节时,就有学生跑到我跟前,流着泪向我诉说:感谢我多年来对他们的理解和照顾,不管去到哪里都会做一个老师所希望的好孩子。课后很多孩子都把他们写的心形卡片送到了我手上,看着诚恳的话语,我幸福地流泪了„„这批孩子已经是初中生,去年的教师节正好是周末,我收到了他们很多问候,打电话的、短信的、卡片的,也有孩子周五我下班前特地赶到学校来看我,我想:如果不当班主任,是享受不到这么多快乐的,而这些快乐也源自我快乐的赏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足交汇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有关赏识教育议论文的题目

卡尔威特:天才教育法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的教师,对教育富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的理论实践于自己的儿子卡尔威特,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该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MS斯特娜:自然教育法MS斯特娜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法教授,毕业于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在推崇卡尔威特教育法的同时,提倡根据孩子自身的习性,用自然的方法教育孩子,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于1914年写成《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一书,在书中,她结合自己教育女儿的亲身经历,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蒙台梭利1870年8月出生在意大利安科地区的基亚拉瓦莱,自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1907年开始在各地建立蒙台梭利儿童之家,致力于为孩子提供发展机会环境的教育方法,她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还是著名的科学家,一生为了儿童和人类精神的复兴奉献了一生。著有《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手册》、《教育人类法》、《高级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等书。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铃木镇一出生于1898年的古屋,其父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工厂。22岁赴德国学习音乐,回国后对如何通过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他抱着每孩子的能力成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信念,立志于对孩子天才教育。培养出大批的天才儿童,为了进一步发扬才能教育法,著有《早期教育和能力培养》一书。多湖辉:实践教育法多湖辉是日本二战以后的杰出的教育家,对儿童心理和脑力开发研究造诣颇深。与许多以理论见长的学者不一样,多湖辉的教育思想更具实践性。直指儿童教育的具体实际问题,认为增强孩子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父母成为教育的实践者。著有《母爱促进身心健康》、《管理孩子的技巧》、《使孩子聪明的心理战术》、《学习指导法》等书。周弘:赏识教育周弘是中国南京市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用赏识教育法教育自己全聋的女儿,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用赏识教育法培养了一批早慧儿童,也改变了成千上万健全孩子的命运。起著有《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一出版即风靡全国。方法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幼儿教育不单单是幼儿园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可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赏识教育呢?爱 “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而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就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爱,是人类所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老师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责任获得爱,爱才是老师最美的语言。赏识——成功“赏识——成功”教育的核心含义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方法。“赏识”体现了父母教孩子说话时的最大奥秘——承认差异;而“成功”则体现了父母教孩子走路时的最大奥秘——允许失败。多方引导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悦纳自我,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幼儿形成自信心、培养幼儿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针对幼儿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则是培养幼儿自赏能力、树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径。家园同步家庭教育,必须与幼儿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家长们聚在一起,总爱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会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自己“不会教孩子“而感到愧疚。实践证明,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幼儿园通过举办专家讲座、个别交流、家访、家园互动等形式,可以帮助家长掌握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专家魏建惠:国际赏识教育学会副会长;赏识教育首席咨询师;中央电视台特邀亲子教育专家;新加坡国家电台特邀婚姻关系专家。魏建惠老师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和探索“亲子教育与婚姻关系”的规律,将赏识教育核心理念与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有效结合,解决家长亲子关系及婚姻关系中的各类困惑与问题,咨询个案成千上万,为无数身处教育困境的家庭带去了方法和希望。魏老师长期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家长分享亲子教育、婚姻关系的智慧理念及具体实操方法,帮助众多海外家庭走向和谐与幸福。他曾应邀为新加坡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举办青少年辅导员专业培训,成功运用赏识理念推动新加坡主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蒋湘渝:赏识教育金牌讲师;资深亲子、婚姻咨询专家;国内知名教育品牌推广专家;国际(中国)赏识教育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助理。蒋湘渝老师多年从事教育事业,长年追随赏识教育首倡者周弘老师,受邀赴全国各地为中小学校、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开展讲学上千场活动,期间不断与周弘老师探讨、交流教育思想,持续内化赏识理念,深入研究亲子教育、婚姻关系的规律,帮助企业家和众多家长解决亲子教育和婚姻关系的疑难问题,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独到的咨询经验。其讲学风格亲切、稳重、大气,善于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让听众在感动中接受心灵洗礼,获得思想启迪,从此一通百通,全家和谐,幸福终生。李海弘:赏识教育资深讲师;亲子、婚姻咨询专家;赏识教育演讲班主导讲师。李海弘老师是民主党派人士、作家、诗人。在90年代早期便开始传播卡耐基的成功原则和方法,先后为许多大型企业、学校、公司做过演讲和人际关系培训,深受欢迎。更是积累了丰富的演讲实战经验,他探索出的快速有效当众讲话的训练模式,帮助很多人学会了当众讲话,提升了自信心。其语言风格诙谐、幽默、大气、充满睿智。成果《成功学与当代素质教育》、《成功教育》、《感恩教育》、《挑战人生》、《罗明成功学》、《成功素质教育》、《基础教育需要成功学》、《素质教育需要成功学》、《中学生成功学》、《规划人生》。

从前,有一匹奄奄一息的千里马,在翻越太行山时由于感激伯乐对它的赏识和体贴,竟能一跃而起,嘶声直抵云霄!这就是千里马遇伯乐的故事.由此我从故事中有一所感——世间“千里马”再多,也需要“伯乐”去发现,并且对待它们要“策之以其道,食之要能尽其材,鸣之要能通其意.”这样“千里马”的日行千里之能才能表现出来.唐代韩愈通过《马说》强调了一个观点:千里马需要伯乐去发现.恰巧在当时,作者就是一匹没被发现的“千里马”.他在初登仕途时,就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然而,宰相没有“伯乐”慧眼识英才的能力,更没有伯乐一样的胸怀,终于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在《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而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明主的遭遇,实在再恰当不过了.联想当时,正如作者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像李白、杜甫等一批怀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千里马”最终却落得“浪迹天涯”,也不得不感叹道:“天生我才亦无用”!虽然早在隋朝就推行了科举考试,广纳人才为国效劳,可是在腐败的统治之下,又有多少“千里马”能被“伯乐”相中呢?像作者一样的“千里马”也只被埋没在庸愚的“食马者”手上,而真正像“伯乐”一样能慧眼识英才的明主又有几人呢?他们不但不能识别良驹,还妄自感叹:“天下无马矣!”这是何等的荒唐!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联系现实,不难看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的确有无数的“千里马”得到“伯乐”的赏识,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发挥,例如现行的各行各业的机构改革、结构调整,它就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形成了能者居之的大好形势.给了“千里马”以施展的空间,还有许许多多的“伯乐”——大公司、企业和国家科研机关等也在求贤若渴地招募“千里马”.例如,最近西安某单位就辞去了那些有资格而没有能力的工人,而不惜重金去聘请那些虽无资历却很有能力的人员.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有像韩愈一样的有日行千里之能的千里马不遇“伯乐”的现象.但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更多存在的是博学多才的“千里马”得不到“伯乐”的赏识;而那些不学无术的富家公子及高门权贵子弟却能凭着金钱权势在官场上谋得个“一官半职”!这是为何?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社会进步”吗?——由原始社会进步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以至将来的共产主义!难道社会就是这样进步的吗?不!这只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少量的心灵被腐蚀了的“食马者”,他们面对金钱的诱惑,会对国家利益、前途视若无睹,以谋求物质上的优越;面对“权力的压迫”,他们也会“不得已”而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同时,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的浅薄愚妄的“食马者”.他们总是怀着“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思想到处去“访贤”.如此的“食马者”安能觅到“千里马”?即使找到了所谓的“千里马”,那一定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酒囊饭袋.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就需要更多的“千里马”为她的繁荣富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中间就需要更多“伯乐”去慧眼识英才,所以,我真心的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能有更多的“千里马”能在“伯乐”的发掘下,真能“日行千里”也!

这个可以去专门的作文网上寻找。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而言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和说明文则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议论文题目分为论题,论点,寓意型。论题型为作者观点但以简洁为主,所以中心论点一般不能直接抄论题,论点型,论点型一般没有观点倾向性,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寓意型一般与论题论点并存且不能直接作为中心论点要还原本意。

赏识,让每一朵花灿烂绽放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赏识,让每一朵花灿烂绽放》。在演讲之前,允许我先给大家讲个《四块糖》的故事: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一名男生用小石块砸同学,便当即制止了他,命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陶行知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并且一直在这里等我。”男同学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砸人时,你立刻停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同学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男同学感动地流着泪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砸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你能够主动认错,应该再得到一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陶行知先生对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让我深受启发。陶先生正是抓住了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用“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赏识教育的关键是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肯定与赞美,让其闪光点更亮,以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四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一面,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言语的激励,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罗森塔尔“期待效应”实验也表明:如果老师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 大学毕业至今,我已经当了5年多的班主任,期间学生成绩不好,学生顽皮不听话,打人打架等负面事件时常发生,曾经觉得做班主任是那么苦那么累的一件事,原来毛病在自己身上:因为自己总是用显微镜寻找学生的缺点,用有色眼镜观察孩子的优点,用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时不时地批评他们,可班上的“歪风邪气”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知道后来,我采用了“赏识教育”,班级风貌有了明显改善。班级凝聚力也越来越强。师生关系也日渐和谐: 一、赏识每一个学生,树立其自尊、自信 赏识学生首先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入手,让学生增加自信。当你用放大镜去找寻孩子们的优点时,你会发现孩子们是如此可爱,那么纯真!你会发现,全校闻名的捣蛋鬼,居然趁午休的时候修理了班中的破扫把;你会看到那个沉默的小孩颤颤巍巍地举起了小手;你会发现那个爱打架的男孩自觉地清扫起同学的呕吐物;班里从不爱做作业的孩子,近来破天荒地进步了;春游时,孩子们纷纷把食物递给那个可怜的没带食物的男孩„„原来孩子的心那么美好!赏识教育对于特殊学生的转化尤为明显。 那年班上来了个插班生叫吴玮,沉默不爱说话,一说话带着浓厚的家乡音,学生们一听就笑,他变得更不爱说话了。他把所有人都当成敌人,像个刺猬一样保护着自己,没有朋友,成绩也一直跟不上去。后来我发现每次扫地,他都是最利索最干净的一个,第二天的晨会上我就表扬了他,当全班小朋友都为他鼓掌的时候,他的眼里分明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此后的日子我尽可能的关注他表扬他,朗读时虽然发音不标准但我夸他:真棒,你勇敢地举手了,你跨出了第一步;考试考了81分,我鼓励他:你的卷面真整洁;对他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我都进行公开表扬。在我的带领下,许多同学都觉得吴玮是个好同学,并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吴玮变得渐渐开朗起来,还乐于助人,后来还成了班干部,成绩扶摇直上,听说现在在低塘中学也处于前5名。当然,或许吴玮的底子并不十分差,只是一开始没适应,但其实对于差生也是一样的。只要老师会赏识差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差生重塑形象,他们同样会转化自己,至少在原有的基础上会进步许多! 二、赏识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 以前,在晨会或班会课上,我喜欢指出班中存在的种种不足,而对于班中存在的好形象却轻描淡写。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学生就会越完善。但学生只会做表面功夫。后来,每周班会课时,我都对那些做了好事、表现良好、为班争得荣誉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做能给学生一种感觉: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集体凝聚力。每年的运动会,班上的孩子都齐心协力,我们的加油声永远是最整齐最响亮的,因此还受到了校长的表扬。 我对学生的赏识激励着学生向我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样,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良性循环,使我们的相处变得民主、和谐。去年,我在带的毕业班上执教一堂区域公开课《毕业赠言》。赠送留言环节时,就有学生跑到我跟前,流着泪向我诉说:感谢我多年来对他们的理解和照顾,不管去到哪里都会做一个老师所希望的好孩子。课后很多孩子都把他们写的心形卡片送到了我手上,看着诚恳的话语,我幸福地流泪了„„这批孩子已经是初中生,去年的教师节正好是周末,我收到了他们很多问候,打电话的、短信的、卡片的,也有孩子周五我下班前特地赶到学校来看我,我想:如果不当班主任,是享受不到这么多快乐的,而这些快乐也源自我快乐的赏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足交汇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赏识教育的文章

小学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篇一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父母把孩子生下,不光要把他们养育长大,更负有教育他们成人的重责。 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是天生的教育家,所以我觉得父母应该主动地通过书籍学习一些育儿的知识和方法,或者经常和别的家长交流学习他们成功的育儿 经验 。当然孩子是有个性差异的,一些成功的育儿经验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却未必有用。记得杰杰上幼儿园的时候有学扬琴的培训班,我问他喜不喜欢扬琴,他说喜欢,于是报了名,可是没多久他就不愿意去了。教扬琴的老师教给我一个方法:预先准备一个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告诉他必须认真听老师讲、跟老师做才可以得到,但是结果是无效。后来在孩子学扬琴这件事上我分析是孩子不感兴趣,理智地放弃了。所以家长更要学会在和孩子相处的生活点滴中去体会、分析、 总结 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经验。 父母还应注意:自己平时的 言行举止 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的身上有父母的影子,不仅仅有遗传的因素,还有就是父母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一个笑话:妈妈问儿子:“明明,你的练习本是哪来的?”儿子回答说:“学校办公室没人时顺手拿了两本。”妈妈很生气,骂儿子:“谁叫你偷的?我从办公室拿回来的还不够你用吗?”所以父母在因为孩子的不良言行举止责骂他们时,要想想自己有没有责任。当然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诸多优良品质,那么父母就应该做好榜样,言传不如身教。 在孩子生活、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上我觉得贵在坚持。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的孩子有很多坏习惯,比如邋遢、做事拖拉、自理能力差等等,这都是我的责任,等发现问题要改变过来那是相当的困难。所以我自认为不是个成功的母亲,不过孩子有两个优点是我至今都为之骄傲的:一是善良。善是为人根本,我鼓励孩子的善举,让他感知与人为善是美好的。二是爱读书。孩子小的时候我陪他一起看书,等他自己识文解字了,需要我当听众的时候我从不吝啬我的时间和赞扬。 以上是我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点个人心得。什么是好的育儿方法没有现成的标准,我觉得孩子的成长给了我们大人重新学习的机会,为人父母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小学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篇二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儿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感骄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欣赏教育。欣赏孩子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个孩子,其最可人之处不在于他的聪明活泼,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有助于他现在与将来勇敢地面对来自学业和 其它 一切方面的挑战。培养自信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无形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赞扬,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强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勇气。当儿子主动帮我们做家务时……我们都会奖给他一句“你真棒”并传递一个欣赏的眼神。我们的孩子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成长着。对于父母亲来说,爱孩子是天性,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但知道怎样爱孩子,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无数次的育儿实践,使我们懂得了“爱孩子就必须懂得欣赏孩子”的道理,激励和表扬的效果远胜斥责和打骂。 互相尊重。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父母,有助于孩子自觉矫正自己的日常行为。老师和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人。树立老师、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使孩子自觉地、发自内心地按照老师和父母的要求矫正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是小孩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让孩子学会尊重老师,要求家长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尊重自己的老师,更要尊重孩子的老师。凡是老师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目的就是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信。让孩子从小遵守诺言,懂得什么是“一诺千金”。一方面有利于树立家长的威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有一句 名言 叫“蹲下来看孩子”,我们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家长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引导教育。“父望子成龙、母望女成凤”,这是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但如果这种期望超过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变成孩子的负担,就妨碍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我们不想让儿子为父母的期望而活着。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始终如一坚持的原则。但自由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和父母是他的领航员。在他不自觉的时候,我们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检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及时进行指导。同时,我们注重发现他的不足、特长和兴趣,有针对性开展引导。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他成名成家,我们只希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体味生活的乐趣! 以上是我育儿的三点粗浅心得,我们深知,儿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诚感谢帮助我儿子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小学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篇三 有人说:“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我很赞同这个观点。那么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我认为家长不仅要有良好的育儿心态,更要讲究育儿方法。下面我来谈谈自己教育儿子的 心得体会 : 1、作为家长,首先要调整好心态,要清楚懂得自己的孩子性格特点与优缺点。面对孩子教育我们应当有稳定的情绪,健康的情感。哪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不等于纵容,做父母的一定不要事事顺着孩子,要学会怎么拒绝孩子,要让他知道,你为什么要拒绝他,你的拒绝理由是什么?要让他知道有时对他的拒绝也是对他的一种爱,人生漫长的路上不一定都会事事如意,就算不如意,他也懂得怎么做。 2、要重视品德教育。做父母的要想清楚自己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家长应该知道 “先学做人,后成才” 的道理。只有一个品行优良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尊敬。所以我们比较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常把理想、信念和爱心做为主要教育目标,由始至终贯穿在孩子的教育中。 3、我们应当多与孩子沟通,认真倾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一般我还是挺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我称之为闲聊。例如:你今天在学校、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开心与不开心的。但是闲聊并不是唠叨,我们如果能把唠叨化为闲聊,同时给以孩子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无论孩子的优点多么微小,我们都应给予肯定与表扬,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有益的。当然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对孩子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家庭和睦能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长。 4、注意开拓思维,要求全面发展。孩子的兴趣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经常变换的。要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合理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开拓思维,让他尽量多学一些知识。同时家长也应顺应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及时补充和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以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我认为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即家长要多参与孩子的活动。 5、多鼓励,少训斥。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她“笨”“不乖”“没出息”等之类的话。因为现在的小孩自尊心都很强,这样你的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受到伤害的。其实当你责备她不争气的时候,你可以蹲下身子用鼓励的口吻,鼓励他。 6、寓教育于实践中。要多给孩子以练习的机会,而不要直接加以指责。比如说常让孩子去买盐、香皂之类的东西。开始,孩子可能会算错帐,这时我们不要责备他,然后再让他去买一次回来。几次之后,孩子再买东西时一般会很少再出错。这种不责备孩子的失败,而是想办法让孩子反复练习、实践、体验的方法,总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应该操之过急,而应该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给以孩子更多的耐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小学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篇四 我的孩子性格较为内向,略显胆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忙碌并快乐着。孩子的成长有赖于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降临最先接触到的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养育孩子既是一种负担、一种责任,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以下是我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的心得: 首先,让孩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的睡眠需要,早睡早起,准时送到幼儿园,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去接受老师们的教育,家里的作息时间要与幼儿园的相辅相承。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一生都有好处,但这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家长要有耐心。 第二,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坚韧的意志。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适时给予引导。当孩子说“我自己来”的时候,都有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调动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晚餐前的准备,让孩子一起参与,他会觉得自己在劳动中得到肯定,让进餐由被动变为主动。在他摔倒时,我们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夸他很勇敢,是个男子汉,他便乐呵呵地又开心地玩去了。 第三,多与孩子沟通,尊重、理解孩子,增进家长和孩子的互相了解。做到教育的一致性,不要一个管一个护。和孩子建立友谊,让孩子把你当成朋友,愿意跟你交流;多换位思考,不要一味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尊重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同样会尊重你。 第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独立看书的习惯。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习惯在临睡前跟他讲个小 故事 ,讲完后我就让他独自看书,当然,我也以身作则,专心看书。上了幼儿园一段时间后,在老师们的教育引导下,他不但能独立看书,还能提问题了,这得益于幼儿园老师们的悉心教育。 第五,树立正确的理念,加强和老师、阿姨的沟通,这点我觉得是最关键的。在幼儿园这段期间,家长应该意识到上幼儿园并不是让孩子学多少本领,而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树立良好品格的关键时期,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 以上是我的一些育儿体会,养育孩子的同时,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成长,当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通过老师、阿姨的帮助,让我学习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更多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篇五 学校和我们家长都一样,都希望孩子们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好好读书,认真做人,所以给每位一年级同学的家长开办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这个平台,我们更充分地感受到了学校追求一流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努力。 记得第一次参加家长学校的开学典礼时,还带着不少的疑惑:家长学校------多么陌生的词语!可当一堂课听下来才明白其中的奥秘,原来这是针对我们这些年轻父母专门开办的学校,也是让我们认识到 家庭教育 在推进素质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更是让我们明白做人远比分数重要的一所好学校。所以,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下面结合在家长学校听课后的感受和所受到的启发谈几点自己教育孩子的体会,同时也与各位老师和家长共同交流与探讨: 一、赏识教育 关于赏识教育,我还特地买过碟子来看过,后来也在家长学校的讲座里听老师提起。我们发现并赏识孩子的进步,不仅影响到孩子学习和做事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对学习和做事的态度。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进步不听、不看、不肯定、不赞扬,孩子的 学习态度 肯定会受到打击。所以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微笑和表扬,常给他们鼓励:“你很棒!我真替你感到骄傲!”当然,赏识教育并不意味道着拒绝批评,只是别忘了在批评他们过后仍记得给他们一个拥抱,让他们知道我们有多爱他们! 二、学会宽容,拒绝自私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相信众多的家长对此都深有体会。独生子女的家庭往往以孩子为中心,从小到大,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无须其操心,因为父母会把一切安排的妥妥贴贴,有什么好东西都是一个人拥有独享。做错了事,打不得,说不得,由此一来就养成孩子自私的性格,不懂宽容。所以我们就要培训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懂得与别人分享快乐,懂得谦让、懂得尊重、懂得团队精神,更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我常常告诉儿子,在班上多交朋友,要时常帮助别人。或者在接受了同学的帮助时,要懂得谢谢和感恩! 都说独生子女是自私的一代,象他们这样从小缺少必要的磨练和经历,显然是人生一大缺憾和危机,而这很容易造成其个人性格思想上的缺陷和不足,确实很难想象将来步入社会会有怎样的表现和姿态。 三、接受挫折和失败 对于自己的儿子,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做得非常差。从他出生到现在,几乎没受过挫折,也没经历过失败。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儿子在学校由于不小心把同学撞倒了,从没被老师批评过的他由于太紧张而脸色大变,反倒把老师吓倒。由此可见,过于的呵护备至让他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没有承受能力,所以适当的让孩子出温室见风雨是有必要的。有一天儿子回来后告诉我说他今天被老师罚站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上课讲话,在我还没来得及发表评论时他说:“妈妈,你不是说要让我接受挫折教育吗?被老师罚站了算是接受挫折了吧!当时我就笑了,是啊,也许偶尔犯一下错误被老师批评未必不是好事。 四、承受委屈 承受委屈是坚强、勇敢的表现,是更为成熟更为深沉的勇敢。而这种承受或者这种承受力正是我们孩子身上所缺少的。也许将来我们不会为他们的学习担心,不会为他们的成绩担心,但却会为他们如何走向社会?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又如何迅速融入和适应这个复杂而多变的社会而担心?! 那么孩子在学校或是其他地方受了委屈,就告诉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相处就要互相谦让,这种谦让与委屈不会让他失去什么。而我们更要教育他在勇敢地承受委屈的同时更要勇敢地站立起来,保持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 五、养成良好的习惯 能改变我们一生的,也许就是一些良好的习惯!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种习惯;对孩子而言,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受用终生。父母的言传教也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和影响着孩子。所以在我们要求孩子别这样别那样,要这样要那样时请问问自己是否这样做了。而良好的习惯都是在一些琐碎和细微的小事中培养和形成的。都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那么希望通过努力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他们将来在寻找成功时不至于两手空空。 六、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有朋友跟我说小学的孩子应该是在玩耍中度过,不应该整天学习。也许这话不错。能让孩子在他的童年想多快乐就多快乐,在他还是无忧少年时尽情享受快乐时光。可是,现实的教育却让我们不能这样。面对如此竟争激烈的社会,真恨不得教会孩子七十二变的本领,所以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为了帮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的地寻找幸福,作家长的只能是让他们学会更多的东西。当然,拨苗助长也不好,孩子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而那些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实施“开放式”管理的家长,你只有付出了,才有可能获得你想要的结果。 记得有这样一段话: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那就让他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吧,他一样可以给你带来春天的美丽;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一片汪洋,那就让他做一朵最小的浪花吧,他同样可以带给你跳动的喜悦;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一位名人,那就让他做一个平凡的人,无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或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也无论是一名军人还是一位商人,只要他诚实、正直、善良、上进,为父母者都应感到骄傲,只要他是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足够了。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家长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孩子,理解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同时作为家长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温馨、快乐的环境里健康成长、轻松学习。 小学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篇六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你们好!很荣幸今天能代表家长们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我女儿一同成长的故事。俗话说:“女儿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这话一点也不为过。在和女儿相处的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有辛苦,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快乐。 我是一名高中教师,平日里工作特别忙,一周陪伴女儿的时间也只有三个晚上。但我格外珍惜与她相处的点点时光。一有空,我就会找出书本,给女儿念故事。女儿也非常喜爱听故事,总是听了一个后,又要听一个。通过念故事,我也掌握了部分普通话的发音,和女儿对话时也能够随时纠正她在说话时的不标准发音。在家里平时我们也注意用普通话和女儿对话,以方便女儿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能掌握正确的读音,对以后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给女儿讲故事还能丰富她的知识储备。我给女儿买了一套 十万个为什么 ,里面的知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每天不间断的给她灌输科学知识及做人的道理,她想不提高就难。另外,我们平时对她单纯的说教可能作用并不是很大,但通过故事,她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起到了教育她的作用。比如通过听讲卫生的故事,她就很自觉地讲起卫生来,注意洗手,不乱丢东西。通过听一些 文明礼仪 方面的故事,她就懂得了和其他人打招呼要讲礼貌,懂得要和别人分享。 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不能走极端。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就让孩子不停地看电视,也不去管她。还有的家长觉得看电视影响视力,干脆就不让孩子看电视。其实,两种都是不可取的。我的做法是:尽量先和孩子沟通,限定所看的集数。看之前,我就会和女儿商量,我们看几集呀,她通常会说看两集,好,两集看完后,我会果断地把电视关掉,开始,她是有点不乐意,但是形成习惯后,两集到后,她甚至自己会关电视,然后说,现在是讲故事的时间到了,或者玩玩具的时间到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培养她说话算话的习惯,以及自律的习惯。 另外,家长对孩子所看的内容也要有意识的引导。我常常在电脑和手机里下载一些科普性强的故事来引导孩子去看,比如《十万个万什么》《朵拉》《蓝猫淘气三百问》等,通过这些故事能增长孩子们的知识,并且可以自己随时控制时间,避免电视一集接一集地放,往往二三十分钟就可以结束两集,从而避免她成天地坐在电视机前看个不停。 为了培养小孩子自立的能力,我有意识的向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自己的事情自已做。一般情况下,她能做的,我坚决不做。比如,穿衣,拿水,穿鞋等。开始,她经常会喊:“爸爸,快帮我拿一下水,快帮我穿一下鞋。”等等,我常常告诉她,你不是已经长大了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哟。甚至她摔倒在地,我也装作没看见,让她自己起来,反正她能做的我坚决不管,几次下来,她也不喊我了,会自己去做了。我呢乐得个当个懒爸爸,女儿呢相反变得勤快起来,甚至还帮我们收拾桌子。 在培养女儿 逻辑思维 方面,我们利用了一个叫做逻辑狗的游戏,每天和孩子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目前我们买了两个系列,共十四本。里面有数学,思维,归类,联想,生活等方面的知识。里面还有插图,女儿很爱玩这个游戏。睡前必玩这个游戏,开始我们还要引导她,给她讲解其中的规则,后面只要给她读一遍题目,她立即能做出正确的答案来。甚至有一次,我们几个大人硬是没搞懂图画的意思,包括她上高中的姐姐。但她一看一下子就把答案标上去了,我们一翻后面的答案,竟然全对。 生活中,我也常常利用一切机会来教她的加减运算。我们住在五楼,我就教他减法,比如上到二楼问她还有几层楼,她马上答还有三层,我告诉她这就是五减二等于三,每天上下楼的时候就是我们练习加减法的时候,所以现在她能很快地说出五以内的加减法,十以内的加法,我教她用手指去数,她往往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女儿 记忆力 还可以,很久以前的事情都能记得,答应她的事情也会一直记得。她奶奶有时为了哄她,往往给她承诺一些事情,结果过了很久,奶奶都忘记了。可是她还记得,还会去向奶奶要。所以,我们现在都不敢给她一些承诺,如果我答应她了,我也一定会去做到,否则,我不会轻易去为了哄她,去答应一些办不到的事情。女儿呢,也养成了一种说到做到的好习惯。她自己承诺完成几件事,她也会信守承诺去完成。比如,晚上我们会和她商量好,讲几个故事,玩几个逻辑狗游戏,喝一瓶奶,完成后,她就不会再提要求了,也显得非常听话。 女儿也有不听话的时候,从出生以后,我拍过她两次屁股,事后感觉非常后悔。其实,每个小孩子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但是犯错误后,不惩罚肯定会纵容她的一些坏习惯,惩罚吧,又怕掌握不了这个度,伤害了她幼小的心灵。所以,后来,我尽量多采取剥夺性的惩罚,少采取一些施与性的惩罚。其实施与性的惩罚比如打骂,打多了,骂多了,最后反而没有什么效果了,对她们的心灵的健康成长也造成一种不良的影响。所以,女儿犯错误后,我会告诉她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对这种行为我要剥夺你的一些权利,比如看电视,讲故事,比如每天晚上带你出去玩等。女儿很快就明白了,不按规矩是会付出一些代价的,所以类似的错误很少再犯。 猜你喜欢: 1. 家长育儿心得 2. 育儿心得文章 3. 家庭亲子阅读心得体会 4.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范文 5.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日记 6.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范文

从前,有一匹奄奄一息的千里马,在翻越太行山时由于感激伯乐对它的赏识和体贴,竟能一跃而起,嘶声直抵云霄!这就是千里马遇伯乐的故事.由此我从故事中有一所感——世间“千里马”再多,也需要“伯乐”去发现,并且对待它们要“策之以其道,食之要能尽其材,鸣之要能通其意.”这样“千里马”的日行千里之能才能表现出来.唐代韩愈通过《马说》强调了一个观点:千里马需要伯乐去发现.恰巧在当时,作者就是一匹没被发现的“千里马”.他在初登仕途时,就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然而,宰相没有“伯乐”慧眼识英才的能力,更没有伯乐一样的胸怀,终于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在《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而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明主的遭遇,实在再恰当不过了.联想当时,正如作者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像李白、杜甫等一批怀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千里马”最终却落得“浪迹天涯”,也不得不感叹道:“天生我才亦无用”!虽然早在隋朝就推行了科举考试,广纳人才为国效劳,可是在腐败的统治之下,又有多少“千里马”能被“伯乐”相中呢?像作者一样的“千里马”也只被埋没在庸愚的“食马者”手上,而真正像“伯乐”一样能慧眼识英才的明主又有几人呢?他们不但不能识别良驹,还妄自感叹:“天下无马矣!”这是何等的荒唐!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联系现实,不难看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的确有无数的“千里马”得到“伯乐”的赏识,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发挥,例如现行的各行各业的机构改革、结构调整,它就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形成了能者居之的大好形势.给了“千里马”以施展的空间,还有许许多多的“伯乐”——大公司、企业和国家科研机关等也在求贤若渴地招募“千里马”.例如,最近西安某单位就辞去了那些有资格而没有能力的工人,而不惜重金去聘请那些虽无资历却很有能力的人员.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有像韩愈一样的有日行千里之能的千里马不遇“伯乐”的现象.但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更多存在的是博学多才的“千里马”得不到“伯乐”的赏识;而那些不学无术的富家公子及高门权贵子弟却能凭着金钱权势在官场上谋得个“一官半职”!这是为何?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社会进步”吗?——由原始社会进步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以至将来的共产主义!难道社会就是这样进步的吗?不!这只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少量的心灵被腐蚀了的“食马者”,他们面对金钱的诱惑,会对国家利益、前途视若无睹,以谋求物质上的优越;面对“权力的压迫”,他们也会“不得已”而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同时,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的浅薄愚妄的“食马者”.他们总是怀着“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思想到处去“访贤”.如此的“食马者”安能觅到“千里马”?即使找到了所谓的“千里马”,那一定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酒囊饭袋.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就需要更多的“千里马”为她的繁荣富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中间就需要更多“伯乐”去慧眼识英才,所以,我真心的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能有更多的“千里马”能在“伯乐”的发掘下,真能“日行千里”也!

读赏识你的孩子的心得 范文 篇1

拜读了周弘的教育著作《赏识你的孩子》,对他提出的一些观点很感兴趣,看了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是一部对家长深受启发的 家庭教育 著作,同时对我们教师也是一部很好的教育参考书。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问题是你有没有唤醒这种潜能。作者说,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行时,老师家长都一味地指责孩子,却很少想想自己做得怎样。其实每个个体都是有差异的,承认差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绝不会责怪牡丹为什么不香,梅花为什么不如牡丹大,葡萄藤上为什么不长西瓜,于是才有了这万紫千红的世界。而我们对孩子,期望值过于单一,总希望每朵花都开成牡丹,自然觉得很多花不合格;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总想让每棵苗都快速地成为参天大树。其实这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只能扼杀正常生长的生机,从而往往断送可能达到的辉煌。

当孩子刚学走路时,哪怕他摔十次跤,一百次跤,我们都会鼓励孩子站起来,我们都坚信孩子将来肯定能稳稳地走路。此时我们所有的人都能用赏识的目光对待孩子的一切,甚至包括他的失败,孩子就是在这充分信任的目光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从失败走向成功。作者说得对,预约失败,接受失败,孩子就不会被失败绊倒,就能透过失败看到成功。

当我们用赏识的目光去凝视孩子时,就会多了许多耐心和爱心,自然也就少了很多埋怨甚至暴怒。当孩子未作作业时,我们会耐心地倾听;当孩子成绩不好时,我们会不断 反思 ,进一步优化自己的 教学 方法 ,怎样让孩子轻松些,知识掌握的牢固些。用赏识的目光凝视孩子时,就会觉得每个孩子都有优点。

我特别欣赏周弘老师在文中说的这段话:“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而是从自身寻找原因。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这段话告诉我们,孩子的命运决定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在赏识教育的环境中,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阻力的强大动力。当然,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

目前教育界正在提倡建立二是一世纪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我能行”“我真棒”的活动极力学生培养自信心,让中等生和差生也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顺其自然,这些孩子才可能长的好。每一个人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应该占有的一席之地。《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对我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作为母亲,更作为一名教师,我愿意遵循书中的精髓。用爱与赏识贯穿自己的工作,因为有了赏识,才会有尊重;有了赏识,才会让受伤的心灵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有了赏识,才让一朵朵跳跃的浪花汇成永不干涸的海洋!

读赏识你的孩子的心得范文篇2

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孩子成长的潜力有多大,怎样发现这些潜力,怎样把这些潜力释放出来?作者以他的实践从一个角度做了回答:从赏识入手。

看了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的成功在于不能轻言放弃,而是要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前进,克服一切困难地前进,不断为孩子的每一个细小进步加油。

如果你是当父母的或是作为一名教师,生活在这个常让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五千年文明古国里,望子成龙毫无疑问地会成为你的期待,你的重任。虽然,结果从一开始就显得那么遥遥不可期。可是,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才能创造奇迹,才能让你的企盼成真?周弘,这位南京市普通的工厂技术员,将他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材的 故事 ,无疑是给我们开启了成功的素质教育的大门。那大门上的箴言便是:赏识你的孩子。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这是因女儿聋哑而痛苦地羡慕天下父亲的周弘的感悟和信念。凭着这信念和对女儿的爱,周弘将双耳全聋、智商平常的女儿周婷婷惊人地培养成材:6岁认识了两千多个汉字,进普通小学,并跳了两级;8岁背诵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打破了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10岁发表了6万字的幻想小说;11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16岁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细读《赏识你的孩子》,没有人不为周弘那伟大的父爱所震撼,这爱不仅让“千年铁树开了花,聋哑女儿说了话”,让周婷婷成为一个自信自立、能感受美好生活的大学生,这爱也让周弘这个普通的工厂技术员变成聋哑学校的校长,成为改变千千万万个家庭命运、孩子命运的教育专家。

孩子成材的路千条万条,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在周弘眼里,最好的教育方式便是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原则下的赏识教育,它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孩子与自己的生命和谐,与周围人的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生命成长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赏识教育,来源于周弘亲自教育女儿成材做人的过程,更来源于周弘自己的生命成长。

赏识的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有了爱,才会有成功的教育。

读赏识你的孩子的心得范文篇3

假期选一本好书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首先应该归功于学校给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让年轻的我们成长!

周泓老师写的《赏识你的孩子》—— 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这本书。周婷婷——中国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的成才之路,我被这个孩子能以坚强的意志获取幸福人生而感到高兴,为伟大的父爱而感动,更为周泓老师用实践有力诠释赏识教育的魅力而折服。婷婷是不幸的,三岁就成了一个聋哑女孩,但她又是幸运的,伟大的父爱促使父亲走出了一条发挥女儿视觉优势,及早学习书面语言,以书面语言系统做支撑,带动口头语言系统形成的新路子。婷婷由一个自卑自怜、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成长为一名自信自立、处处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大学生,父亲又由一个普通的、曾经羡慕所有父亲的父亲,成长为改变了千千万万家庭命运、孩子命运的教育专家。

作为老师,从我进入我们这所学校开始,最常听到李校长说的一句话:“辣椒没有冬瓜大,冬瓜没有辣椒红。”在学校,我们崇尚根雕艺术,就是首先要看到每个孩子的长处。所以,赏识孩子很重要。

马克﹒吐温说过:“别人说我一句好话,我会乐上两个月。”赞美对于成功人士能够有如此神效的作用,更何况我们普通百姓了。尤其是那些急需阳光哺育的小树——孩子,他们更渴望着成人的赞美、欣赏和关爱。

家长和老师怎样对待孩子,决定着孩子的命运。周弘的不幸在于他的女儿聋哑。周弘的成功在于他不轻言放弃,而是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前进,克服一切困难地前进,不断地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他把这个方法推广到教育其他孩子,也同样取得了成功。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普通的凡人而非圣人。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长处——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赏识,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个发挥优点和潜能的机会,让他们看到新的目标,产生征服的力量,发挥自己能够发挥的作用,才能找到自己应拥有的一席之地,他们才快乐,才会懂得奋斗本身就是其乐无穷,他们就能够笑迎困难,笑迎挑战,笑着去克服自身的的弱点和缺点,勇敢地去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一位心理学家到一所中学做调查,他让学生每人说出自己的优点。想不到谁也说不出来。这位心理学家以为孩子是不好意思说,再三启发动员,孩子们还是说不出。当然孩子不可能没有优点。心理学家换了一种做法,让同学们互相说他人的优点,果然就说出了不少条,问被说的同学,大体上也能得到认可。为什么他们自己说不出呢?这位心理学家找同学个别谈话,他们说,平常听见父母说的话净是:“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个都不会?”“你看某某的孩子那一点多好!”“我小的时候比你强多了!”还有一些更难听的话。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听到过父母说孩子有什么优点。在一片责怪、不满之声中,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优点了。

人各有长短,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人都可能有某些方面的短处,也必然有某些方面的长处。要把所有的长处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是不切实际的,做不到的。即使是长处那一点,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也总有可能有人更胜一筹。永远绝对的世界冠军、世界纪录也是不存在的。可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别的人怎么办?他们也想“出人头地”,结果还是同别人差不多。在中国的 传说 中,龙生九子,九子也各有不同的形象和能力。有的能呼风,有的能唤雨,有的力大无比,有的食量惊人。如果对这九个龙子各以他们不具备的本领要求他们,责怪他们,而不发挥它们的特长,这九个龙子也都不能成材,何况我们的家长们多数自己也还不是“龙”。

赏识本身是孩子最渴望的精神需求。而家长在实际的操作中,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加鼓励,于是走进了误区——为赏识而赏识,结果是得不偿失。

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大胆地批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贵礼物,孩子会以感激的心态乐于接受这份礼物的。

读赏识你的孩子的心得范文篇4

教育孩子,没有爱不行;但只有爱也不行。只有爱,那是“老母鸡”都会的爱,是溺爱,是摧残,一定会很多的无奈。读过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你会懂得——爱孩子,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而且更是一种能力,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就是这样一部能够让你我懂得怎样去爱孩子、怎样科学的去爱孩子、怎样艺术的去爱孩子、怎样成功的去爱孩子的好书。

在这本书里,周弘以他丰富、感人的教育实践与深刻、简明的 经验 总结 向我们系统阐述了 “赏识教育” 的一系列的具 体操 作方法,如“找感觉”、“尝甜头”、“树大拇指”、“拍肩膀”、“放大优点”等等,并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鞭辟入里的剖析了存在于我们日常家庭教育中的种.种根深蒂固、习以为常、屡见不鲜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如抱怨、谩骂、责罚、殴打直至心灵施暴等等,深入浅出的阐释了“赏识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如“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反而逐渐少”,“不是所谓超常的孩子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而是所谓正常的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赏识的奥秘是让孩子觉醒”等等,等等,给人以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如沐春风、耳目一新之感。

教育要成功必须首先找准起点。孩子在学走路、学说话时,因为家长都承认是零起点,所以心态是那么的平和,耐心是那么的充足,方法是那么的科学,孩子少有所成即满足,即肯定,即鼓励,即赞扬,而孩子也在家长的“满足、肯定、鼓励、赞扬”中学会起步奔走、开口言说。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家长的功利心、虚荣心也随之渐长,于是就随意的给孩子划定起跑线,无限的拔高孩子努力的目标,盲目的与别人进行攀比,专横的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孩子达不到要求就怨恨之、处罚之、谩骂之甚至责打之。孩子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长期受到强化的不是成功的喜悦,不是进步的快乐,不是恒久的自信,不是饱满的激情,而是失败,是打击,是挫折,是沮丧,那孩子怎么会成功呢?一句话,孩子的失败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其实是家长教育策略、教育方法、教育观念的失败。而周弘的成功即在于,他能够从我们身边这司空见惯的小事情中体悟、思考出其中蕴藏着的教育的大规律,从而创造了一个家庭教育的非凡奇迹。“赏识教育”的真谛,其实就是“会爱孩子”,它倡导的是沟通,是激励,是促进,是开掘,是培植,是平等,是宽容,是民主,是求实,是科学,是艺术。我们应该学会,学会像周弘一样去发现、去寻找生命的美丽与不平凡,真诚的呵护,精心的浇灌,静静的等待,让生命自己开花、结果,使生命自己成长、成材。周弘的成功告诉我们,给孩子一点阳光,孩子一定会还我们一片明媚的灿烂。

一套理论就是一套 思维方式 ,就是一整套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立场、视角和方法。我总认为,“赏识教育” 最为重要、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在于,它颠覆了我们国人千百年来在教育特别是在家庭教育领域中的思维方式,开启了一条实施教育特别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新途径。因此,不论是从教育学还是从方法论角度讲,《赏识你的孩子》都能给予我们很多、很深的启示。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在开展家庭教育甚至是开展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一切教育中都应该身体力行这样一项基本准则,那就是——一定要“看得起”孩子。要尊重孩子,要悦纳孩子,要给孩子鼓劲加油呐喊,要让孩子始终高扬着自信的风帆,在生活的风浪中,在成长的历程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奔向成功。《赏识你的孩子》能够使我们学会怎样观察孩子,怎样分析孩子,怎样解决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怎样做一个成功的家长,怎样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

是爱,使周弘创造了奇迹。是《赏识你的孩子》,使我们做家长的甚至是做老师的都懂得了——爱,更要会爱!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相关 文章 :

★ 赏识教育读书心得3篇

★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赏识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我的赏识教育》

【摘要】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赏识教育让孩子永远生活在希望和幸福之中。

【关键词】赏识教育 有效手段 学会自我赏识

引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摘自《周宏赏识教育理论》

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赏识教育是我做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也是我近几年作为教师的感受。下面两则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胆小心细的学习委员――刘雨思

1、基本情况:刘雨思,东街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学习委员。性格内向,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名列前茅。爱好广泛,喜欢读书,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2、老师评语:刘雨思同学:你是一个积极上进,勤奋好学的女孩子。你思想纯朴,待人随和、诚恳,处事稳重;同学关系好,热爱集体,乐意助人。你纯真可爱,对待同学热情大方,思维灵活,记忆力好,自学能力较强。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写作业的速度令人惊讶,而且作业本干净,每当我看到你工工整整的作业,就忍不住停下来欣赏,刻苦踏实的学习精神也很让我喜欢。看着你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老师为你高兴、为你自豪。你是一名优秀的班干部,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尤其负责,收发作业,认真及时。你总是默默地为班集体的每一项活动增添光彩。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老师祝你更上一层楼。

3、案例背景:在开学初,我就宣布,本学期由学生们自由竞争小班干部,竞争时要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演讲,说出自己的优势,并表明如果选上了会怎么做。在准备期间,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书里夹着一个信封。打开一看,原来是我班刘雨思同学给我写的“一封信”。意思是,她非常愿意竞选班干部,并给我做了保证。可是又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优点,不敢去演讲。因此给我写了这封信,想请求我的帮助。

4、案例分析:赏识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赏识自己。赏识自己是自信的基础,要让孩子从小就感觉到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自己有很多优点。老师要善于给孩子创造赏识自己的氛围和机会,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作为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赏识,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他们就会从潜意识当中发现自己有着很优秀的一面,从而带动了其他方面的进取心,并且相信自己在其他方面也会做得非常好。

5、辅导策略及成效:看过信后,我分析:她由于弱小,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此才表现为缺乏自信。于是,我当天下午就找到她,诚恳地对她说:“好多同学都告诉我,你的字写得非常好,而且每次做卫生还非常积极,你为什么不竞选小队长?”可是她还是说:“我太想当了,就是不敢在同学们面前说。”我说;“你给我写的信就是一篇非常好的演讲稿,你就把它背下来吧,我相信到时你一定会说得特别好。”得到了我的鼓励,她非常高兴,一再表示一定要背得熟熟的。到了竞选那天,看到不少同学都发了言,于是我暗暗给她使眼色。开始她红着脸犹豫着,当第九名同学说完之后,她一咬嘴唇站起来走到讲台前,大声地说:“大家好,我叫刘雨思……”一串精彩的演说之后,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最后,刘雨思成了第二小组组长。后来她的胆子越来越大,学习成绩提高的很快,到期末考试,竟然取得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二个学期,竞选班干部,当选为学习委员。在语文课教学中我经常把刘雨思的作业本拿到课堂上当样本让大家学习,,在办公室里我还让其他老师欣赏雨思的漂亮的硬笔书法,赢得了同事的赞许的眼光,我还在课堂上把这些事告诉雨思及全班同学,雨思听了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同学听了露出羡慕的神情。在县举办的硬笔书法比赛中获一等奖。

6、案例感悟:在和学生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很注意观察他们,努力寻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被赏识就是被信任,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盼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努力。“赏识教育”就是要求教育者要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紧紧抓住被教育者发展方向上表现出来的优点、进步客观公正的肯定和赏识,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被教育者在“我能行”、“我是好学生”的感觉中走向成功。

捣蛋大王劳动委员――李高强

1、基本情况:李高强,东街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劳动委员。性格开朗,生性好动,学习成绩一般。不遵守纪律。爱好唱歌,擅长跳街舞。崇拜迈克尔.乔丹。

2、老师评语:李高强同学:课堂上,你总是聚精会神;从你上课高举的手中,老师看到了你的自信。六一汇演中你使尽浑身解数为大家表演了街舞赢得大家的掌声,老师为你自豪。但是,你身上还有诸多的毛病,例如自习课爱说笑话,课间爱和同学打闹,老爱给老师惹事,老让同学告你的状,出现问题老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你是个小小男子汉,聪明、勤劳、热爱集体、尊敬老师。如果你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爱学习,不贪玩,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发挥出来,你一定让大家刮目相看。试试吧,你一定行!如果你在学习上再刻苦一些,大胆一些,认真把字练好,你一定是个优秀的学生。

3、案例背景:李高强是我们班上有名的捣蛋大王,调皮,多话,喜欢说些乱七八糟的话引起大家注意;而且经常缺交作业,上课不专心等。经常惹事、找事,大家多不喜欢他,都不愿意和他做同桌,班会上几乎变成了批判他的专题大会,为此我很头痛,我经常找他谈话,有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有时大发雷霆,怒发冲冠,指着他的鼻子一顿臭骂,他无动于衷,脸皮很厚。完不成作业,家长也请不来,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赏识教育主题论文

人们喜欢听好听的话,因为他们渴望被肯定,渴望自身的某处能出众。既然,你我彼此都希望被人赏识,哪我们为何不学会相互赏识呢?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教育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赏识,是被乌云笼罩的天空中透出的一缕阳光;赏识,是寂寞萧条的冬天里的一声鸟鸣;赏识,是美妙动人的乐谱里的一个音符。 学会赏识,能彼此相互赏识,换来的是辉煌的成就,自身的信心。福尔摩斯赏识华生的医学才能,华生赏识福尔摩斯的推理能力,他们相互赏识对方,才共同侦破很多案子;歌星周杰伦被吴忠宪赏识,被给予了机会,才能开启音乐成功之门。 我们要学会赏识。福尔摩斯说过:“笨蛋虽笨,但还有更笨的人为他们鼓掌。”所以,请不要自己否定自己,也不要认为他人愚笨而放弃去赏识他人。我认为,即便是再笨再坏的人,总有被他人赏识的地方!威廉·杰姆斯语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确实,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肯定和赏识。 学会赏识,赏识的东西并不一定要有很耀眼的外貌,不一定是很夺目的才华,也不一定是很富有的背景,一句让人感动的话语,一个动人的微笑,一个纯真的品格便足够。赏识他人,并不是奉承和讨好他们,那只是让他人的心灵得到一丝放松,安慰,让他们相信自己。赏识,不只有去赏识他人,还应该学会去自我赏识,挖掘自身潜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当然,这并不等同于自负与自大。赏识是自己给自己多一丝肯定,多一点勇气,多一些自信,把那个躲在阴暗角落的自己找出,带到一个阳光普照的庭院。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赏识,是为人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于是乎便像医生对患者一样,执著地“诊断”他人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冷眼、批评、讽刺以至呵斥。最终结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 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须知“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威廉杰姆斯语)。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你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为他人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为他人找回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为他人校正迷失的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可以为他人诱发心中创作冲动的萌芽。 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赏识弃绝“祖师爷”与“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平和宽广的心境、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听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造灵光。 赏识在于角度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靓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或者其外表还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却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我们何妨换个角度看一看,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 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完美的测标去审度他人,赏识便会失去家园。只要我们正确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看待他人,值得赏识的东西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优美的人情…… 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学会赏识,赏识者的胸襟才更显得博大,灵魂才更趋于崇高;有了赏识,世界便获得了求真、求美、求善的不竭动力。 “学会欣赏 请允许我自负一下吧——一个艺术造诣很高的女孩。当我看到毕加索的“鸽子”时,纯白无瑕的鸽子象征着和平,可是我国的军用飞机却遭到美国的侦察机撞毁,我很气愤,我想哭,因为鸽子有了黑斑。 当我看到一代国画家齐白石的“虾”时,栩栩如生,跃然于纸,可是家乡的小河变黑了,再也看不见活蹦乱跳的虾了,不禁令人发思,我们要保护这颗蔚蓝色的,迄今为止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地球。 欣赏,请学会欣赏,不要让错误再犯下去! 当在朦胧的月光下,听着贝多芬的“日光曲”,好美,神思遐想,我看到了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我倾听到了《魂断蓝桥》中男女主人公彼此呼唤,我感受到了《铁达尼号》中露丝与杰克浪漫的爱情旋律…… 当听到肖邦这位音乐奇才的钢琴独奏曲,我激情荡漾,我可以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意识,我可以想到陆游诗篇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意境,我可以领略他忠贞之志战死沙场的宏伟气魄…… 在音乐中,我学会了创造,写豪迈的诗歌,画情意绵绵的油画,写大笔挥毫的毛笔字。 是啊,请学会欣赏,它会让你的生活添加彩色,五彩斑斓,激情澎湃! 我会毫无保留地欣赏一幅画,一首歌,一行字,一幢建筑物,因为它们是创造者的结晶,是他们花了几天几夜甚至几年的心血,我尊重它,爱护它,更赞赏它。 请学会欣赏吧,它会让你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你尊重他人,爱护他人。 欣赏,它使我的生活灿烂,它让我有一颗美好的心,让我们共同学会欣赏彼此,欣赏美丽。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光有着美丽的风景,同样也有着不同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人格魅力的人。在漫漫的人生途中,你会相识相遇很多的人,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品质及魅力,欣赏、喜欢和爱,便成了我们最难把握的尺度。 有人说男人和女人最重要的是相知相爱,其实,在你的一生中真正能打动你的人远远不止一个,都去相爱吗?很不现实,爱是一种用心投入的狭隘的情感,它美好但独立而排他。 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便想完完整整的拥有他,包括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以及他整个人。但每一次的感动过后,你又能长久的拥有吗?没有永远不变的思想,也没有永远唯一的情感,所以重要的不是爱,而是欣赏。 优秀的人身上会分散着诱人的光彩,他不仅吸引你,同时也吸引着和你同样有着鉴赏能力的人。就象美丽的风景,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一座山,一片旷野,而是为了整个自然,是为了点缀这美丽的世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去品味、去陶醉其间。 不同的人,不同的品味会对同一幅景象产生不同的感觉,晶莹的雪山有着冰清玉洁的美,潺潺的小溪有着清秀自然的美,波澜壮阔的大海有着宽广豪放之美,每一种美都给人不同的震撼。 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 他们的身上同样散发着不同的美,每一种美好的品质都是诱人的。任何时候,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你周围的人,你便会更坦然地面对一切了。 人性的弱点就是想占有,想占有自己喜爱的一切东西,但人又是有思维 的,这种思维随时都在变,没有一种情感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不要奢望你能拥有很多,用一种平常心态去欣赏一个人,就象欣赏一幅画一样,你会很快乐,也会很坦然。 当你用一种平常的心境去认识一个人,结交一个人的时候,你便会没有了一些私情杂念,你们便可以自由随意的交往,心也便会一点点的交融,真正的朋友便会在你欣赏的眼光中向你走来。友情同样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你拥有了很多真心朋友的时候,你才会觉得生命的快乐。 拥有一个好朋友,比拥有一段感情要平实的多,在人的一生中,每一次用心的投入都是一种伤害。而朋友则不同,你可以在拥有朋友的同时体味到人性的纯美、真情的可贵。友情同样是一种爱,一种更高尚更至诚的爱。 用宽容的心去欣赏每一个人的优点,你会发现世界很美,阳光很灿烂,你的心也会很明媚,你的天空也会变得很蓝。 学会欣赏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从小我走向大我的高尚的精神之所在. 这世上树叶有千万片,这世上人有千万种,不一定都要相爱,不一定都要相守,只要学会欣赏! 上帝给了你一双眼睛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你视而不见;蓬莱文章,古今佳作,你望而生厌;巍巍泰山,绵绵长城,你忘而却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你嗤之以鼻…… 于是,上帝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为你的无知而悲,为美的埋没而叹。 朋友,快醒醒吧!睁开你的双眼――那是上帝赐予你的、本应充满灵气的双眼。大千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在等待着你去发现、去欣赏、去享受。 你被上帝的叹息惊醒了,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看了看眼前的世界,你吁了口气,有几分愧疚,又有几分高兴。你似乎明白了些什么,站起来,想用心去感知美的境界。 登上泰山,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愉悦,燃起你心中久熄的斗志;拥抱大海,感知“海纳百川”的胸襟,摒弃你心中久藏的郁闷;走进深山,融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找回你心中久违的宁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豪放洒脱,势不可挡;“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李清照的似水柔情,委婉细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浪漫飘逸,天马行空;“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的“人间寂苦,笔底波澜”…… 放下诗书,步入田园,你用心倾听着乡村的音符。良田美池,溪水潺潺;鸡鸣狗吠,牛羊相伴;蓝天白云,炊烟袅袅……先前的轻鄙荡然无存,你意识到了美的存在,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畅快淋漓;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欢天喜地;有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乐…… 感觉到了美的无处不在,你开始为自己拥有一双眼睛而庆幸、自豪;开始为大千世界的美所陶醉、感化。你将双手贴在胸口上,嘴里虔诚地默念着,你在感谢上帝的恩赐。 上帝笑了,笑得那么甜; 你也在笑,笑得那么满足! 亲爱的朋友,永远不要忘记,上帝给了你一双眼睛――这是摄取美的窗口。

这个可以去专门的作文网上寻找。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而言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和说明文则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议论文题目分为论题,论点,寓意型。论题型为作者观点但以简洁为主,所以中心论点一般不能直接抄论题,论点型,论点型一般没有观点倾向性,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寓意型一般与论题论点并存且不能直接作为中心论点要还原本意。

《家庭赏识教育研究》

内容摘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提倡以鼓励、宽容为基本态度的教育方法,现已被应用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分析,阐述了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此提出了家庭中赏识教育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赏识教育 家庭

近些年来,“赏识教育”在全国各地崛起,教育家们对此各执一词,褒贬不一。在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中,“赏识教育”这一观念也得到了很多的反响和实施,教师们也各自对实践的检验对这一教育态度谈论了自己的看法和如何将其合理应用到教育中的意见。然而,对其进行关注的也多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群,以学校教育为主要载体。但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到教育的地方,如何看待“赏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该如何取舍“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和作用,此方面的研究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阐述和归纳性的总结。因此,本文将对赏识教育做一些个人的理解和评价,并对其如何在家庭中得到实施提供一些建议。

一、赏识教育所谓何物

1.周弘与“赏识教育”

提到“赏识教育”,就不得不说到周弘。现今对赏识教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成功的家庭教育者,大多数人都认为赏识教育正是源于这个父亲对教育的感悟。周弘是南京的一位普通工人,面对双耳全聋的残疾女儿周婷婷,他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就此放松对孩子的教育,用心的培养。2001年周婷婷进入美国最好的聋人大学盖特劳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在2002年成为2001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的杰出女性之一。周弘认为,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家长的心态,从心灵深处物无条件的相信孩子“行”!他坚信对孩子就是要赞扬、肯定、夸奖,批评和否定是孩子的“杀手”,对于孩子要竖起大拇指,说“你能行”,“你真棒”,甚至要“无中生有”,他反复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大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并称其为“赏识教育”。

周弘的这一观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且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甚至有人宣称“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称周弘为“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对于此,笔者并不认同,认为下如此大的定论还是需要深思和考量的:

首先,对于赏识教育的想法,并非是最近才有的,我国很早也有诸如“寓教于乐”之类的说法。清代颜元,他在四百年前就有过一句至理名言:“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不难看出,这已是典型的“赏识”方法。在国外,斯宾塞也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主张让儿童在快乐的情绪中掌握知识,认为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个性和智力的发展,而要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就需要父母给予肯定和支持,让家庭营造出一种和睦愉悦的气氛,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都是“赏识教育”先例。既然如此,怎么能说赏识教育是由周弘创始的呢?更无从谈起教育理念的“发明”。

其次,关于“教育理念”一说,是否得当也值得商榷,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所说,“教育理念”是一整套教育理论,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东西,需要经过长期和反复的验证和实践研究,现今所谓的“赏识教育”,只是一个父亲对自己残障孩子教育的经历总结,顶多可算作是一种个人的教育经验或是体会,何以上升到理念的层面,又如何能够如此轻易的就将其推广到所有普通的孩子身上?笔者认为,关于现今流行的“赏识教育”的观念,是周弘自己通过实践对其进行的一种理解,代表着他自己的思想,而“赏识”这一概念本身,这一教育观念本身,每一位学者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不能将这一古已有之的教育方法因一人之说而定义,“赏识”本身所涵盖的教育思想是宽广的博大的,不能以偏盖全。

2.关于“赏识”的教育思想

《辞海》对赏识的定义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和赞扬。赏识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爱,是一种心态,不仅是教育的方法和观念,更应成为一种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心态。赏识教育即是提倡以信任代替怀疑,以宽容和耐心代替焦虑,以关爱和容纳代替不停的指责和贬低。它要求教育者无论是孩子表现与否都能够给予孩子信任,看得起。赏识孩子不是停留在行为和表面,也不仅限于一方对另一方,而是要传递给孩子一种信念,通过他人的赏识让孩子学会自己爱自己,学会肯定自己,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不灰心却也不骄傲,成长在一个快乐积极的心态之下。

很多人片面的把赏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表扬和赞同,认为赏识就是等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称赞或是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也给予肯定。孩子的心中自有一个天平,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自身的评价,不需要家长盲目的或是敷衍的给予肯定和表扬。赏识教育的精髓在于唤醒和解放孩子自身的力量,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一个优秀的、被他人尊重和需要的人,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的人,而不是渴望父母或是师长表浅的夸赞。赏识教育并不是等同于一种技术或是行为本身,而是一种教育的情怀和修养。教育的成功是让孩子内心形成一种强大的自我,使其能够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这才是赏识的目的,而非单纯的对与他人肯定和赞扬的追求。

二、赏识教育的儿童心理学基础

1.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

青少年期的儿童在生理发育上十分迅速,2―3年内即可达到成熟水平,但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使得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的状态,容易引发种种的心理矛盾出现。与此同时,青春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期,对他人的评价十分的敏感,强烈的我向关注,以及很强的自尊心都使得青少年期的孩子迫切的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广为常见的情绪困扰之一就是自卑感,自我评价过低,常常处于一种既敏感又掩饰和否认自身缺陷的状态,有时还表现出来较强的虚荣心。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矛盾,例如焦虑、抑郁、孤独等等。因此在青春期阶段,家庭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更加需要注意帮助其处理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及时的给予孩子肯定和赞赏,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机制。

2.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

精神分析学派十分重视人的早期经验,尤其是儿童时期在原生家庭所拥有的早期经验,他们认为成年之后的许多心理问题都可追溯到早期孩童时期所有过的创伤或是特殊经历。由此可见家庭的成长环境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来说有着不可泯灭的强大作用。与家庭内部成员的感情,家庭的和谐相处,成长环境的健康和积极,都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家庭内部,不仅是对待孩子,成员之间学会互相赏识,营造一个温馨宽容的氛围,对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十分有意义的,适当的肯定与及时的称赞都会为儿童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机制、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其之后的发展都会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

3.从行为主义的理论角度

无论是幼年时期的孩童还是青春期的少年,都有着人类拥有的共性。行为主义学派的研究表明,观念和习惯的形成都需要强化。儿童做出了正确的举动,家长予奖赏性的强化刺激,就会使得他今后做选择时倾向与这个正确的举动;同样的,当儿童做出错误的行为,家长予以惩罚即负面的强化,就会使得儿童对这一行为予以回避,今后避免再犯。而“赏识”无疑也是心理强化的一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孩子取得进步或是表现优秀时,家长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赞扬和反馈,这样能够促使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这同时也要求一个“赏识有度”的原则,行为主义学派的实验证明,当强化一再出现进行刺激时,所起到的作用就会渐渐变弱,因此,“赏识”也需要一个正确的强度与途径,关于此笔者将在后面的实施措施中予以补充。

三、关于正确赏识的建议

1.“先识后赏”,有原则,不盲目

“赏识”,只有在“识”的基础上去“赏”,才是真正的赞赏。教育终究是一种理性的事业,只是为了夸奖而夸奖就是让孩子觉得不真切,不诚恳,从而引起反感。讨好的赞扬只能让孩子感到家长的虚伪,这反而会刺激到孩子的自尊心,收不到好的效果。赏识并不等于溺爱和无条件的迁就。赏识不需要一味的顺从和宽容,而是应该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缺乏的东西,发自内心的去肯定,针对于某个具体的方面,而不是泛泛的说一些“你真乖”“真棒”之类的空洞表扬。

家庭是孩子接触时间最久状态也最为放松的成长环境,父母一步步看着孩子成长,有责任也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内心,多沟通从而观察到他们真正的想法。相对于学校环境来说,家庭里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然而家长是可以的,那么在家庭中对孩子的赞扬和肯定就更应有具体性。如果一个孩子很少受到家长的赞扬,那么家长突然性的转变,随口就夸,只会让孩子觉得虚假,无所适从。还有些家长为了赞赏而赞赏,孩子还未取得成功,就敷衍的夸奖以示鼓励,往往得到相反的效果,让孩子不再信任所谓的夸奖。大多数的孩子都有较为正确的自我评判能力,无论是来自于老师还是同学的,都会对自己做出的成绩有一个综合的评价,只有真挚的,确得其所的称赞才能直入人心,让孩子感动并建立自信。

2.接受差异,信任和尊重

前面已提及,周弘在对赏识教育做宣传时强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大师!”,对于这一点,笔者并不太认同。首先,不能够奢求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大师,都是天才,这是不切实际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十指尚有长短,更何况人呢?同在一个班学习的孩子,必然有好有坏,即使将来从事了自己所喜欢的行业,也未必每一个人都能走到领域的尖端。其次,难道赏识孩子是因为抱着每个孩子都是大师,都是天才的信念?笔者认为并非如此,赏识就是单纯的对其值得肯定的行为予以夸赞,即使他仍不如人,每一点由努力而来的小的进步都是值得去赏识的。

3.张弛有度,过犹不及

“赏识”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切忌用过了头。现今的媒体和教育界,为何总用独生子女的种种做文章,总是发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道德问题,就是由于在中国这么一个计划生育的特殊背景下,家庭教育应运而生的种种问题。事实上,当今的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在“赏识”孩子这方面做的不错,却是误解了“赏识”的真正含义,认为爱孩子就是顺从,支持孩子就是有求必应,每当孩子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就大肆的宣扬和夸奖,甚至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长此以往,怎能让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正所谓“过犹不及”,赏识教育就像孩子的甜品佳肴,食之适当为好,用的过量必然会带来恶性后果,更不能让其成为“唯一”。

4.身教大于言传

心理学之所以强调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耳濡目染对孩子的影响。无论是幼儿时期的孩童,还是青春期的少年,学习速度和同化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人生观、价值观又都处于十分不稳定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家庭作为孩子长期所处的环境,其成员的性格、行为都是一直在孩子眼里心里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忽视。

5.在批评中“赏识”

很多关于赏识教育的文章都将赏识归结为表扬、称赞,认为批评就不是赏识,其实这不能一概而论。学生被老师批评也可能是带着赏识的批评。“合理批评”也是“赏识”教育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批评的方式和态度,家长应尤其注意的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批评和惩罚要有理有据,针对某一件事情,让孩子能够信服,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对孩子其人格本身大打击一通。另外,对孩子进行了批评和惩罚之后,要以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孩子改变,允许出现反复或是需要时间,正如教育研究者们所讲“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毕竟,家庭是孩子能够获得宽容的最后保障地,他需要被接纳,需要时间去改正、进步。

四、总结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发展至今并非新生事物;其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不仅仅是能由某一个教育经验或是某一个成功的方式方法就能予以说明的,它值得教育者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下去。现今的“赏识教育”热让很多家庭和教师对这个教育思想烂熟于心,但却未必理解了其真正的含义和精髓。笔者本着对“赏识”这种教育的态度表达了一些看法和实施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家庭教育起到帮助作用。另外,本文只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去看待赏识教育态度的应用,虽然关于赏识教育在学校的实施和教师该如何实现的措施已经有很多研究文章,但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或是对比或是调和为一致,此类的研究并未多见,比较欠缺,因此,今后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也可朝向这方面发展和深入下去,以达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

参考文献

[1]欧阳维建.呼吁符合人性的家庭教育[J].南方周末(文摘博览),2002,12

[2]许传利.糊涂父母“糊涂的爱”[J].家长学校(家教误区),2006:21

[3]易小平.家庭教育中的“七忌七重”[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5(9):52

[4]刘晓红.家庭教育中的儿童赏识教育探讨[J].江西师范大学报,2008,6

  • 索引序列
  • 有关赏识教育的课题研究论文
  • 有关赏识教育的议论文题目
  • 有关赏识教育议论文的题目
  • 赏识教育的文章
  • 赏识教育主题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