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时间: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你好,东北农业大学是211,但不是985

211哦,东北农业大学非985

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东北农业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黑龙江有4所211大学,1所985大学,目前985和211大学建设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东北农业大学(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EAU),简称为“东北农大”,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省属特色高水平大学,“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设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拥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487人,全日制在校生31107人,其中研究生6436人、本科生24340人、外国留学生251人。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设75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3月,学校专任教师1417人,其中教授333人、副教授48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1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09人。现有“万人计划”入选者15人(含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1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7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8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龙江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22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植物学课程教学团队(2009年,胡宝忠)、兽医临床教学团队(2008年,王洪斌)国家级教学名师:王洪斌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洪斌“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向文胜、付强、刘忠华、姜毓君、张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向文胜、张颖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向文胜、张颖、付强、刘忠华、姜毓君、王相晶、韩英鹏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杨德光、向文胜、张颖、张淑珍黑龙江省级教学团队:应用化学教学团队(2009,,叶非)、农科数学课程群教学团队(2010,孟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教学团队(2009,赵奎军)、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团队(2010,雷国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2008)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重点专业30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黑龙江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2项(涵盖8个专业),黑龙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学、生物技术、农业水利工程、园艺、动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拔尖创新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农学、园艺、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乳品工程“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动物科学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农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乳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东北农业大学-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兰西县种猪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绥化大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大宗蔬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兰西生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西甜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兽医外科学、动物生物化学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保险与生活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乳与健康、生命教育(1~7讲)、大豆与人类健康(1~5讲)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外科学教学成果2017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3月,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个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群(二级学科),10个黑龙江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草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乳品工业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重点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畜牧学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基础兽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二级学科):蔬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临床兽医学农业部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群:新型农业装备制造产业、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黑龙江省级一级重点学科: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园艺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学位授予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草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兽医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草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植物保护、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点:工程(生物工程)、兽医、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农业(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推广、农业资源利用)、金融等科研平台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区域试验站,3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农业部科研基地,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是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批建设院校之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寒地小浆果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乳酸菌代谢调控与发酵剂制造技术、大豆遗传育种与分子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寒地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生理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鸡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区域试验站:农业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东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东北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农业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级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北方寒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动物疾病防控技术与制剂创制、北方寒地园艺作物遗传育种与设施栽培重点实验室、牧草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小浆果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高寒地区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实验动物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监控重点实验室、北方寒地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寒地农业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寒地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饲料营养重点实验室、生物乳业重点实验室、动物群发性疾病监测和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寒地作物品种改良与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寒地黑土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寒地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功能基因重点实验室、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其他省部级研究中心: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乳品标准化中心、全国乳品信息中心、农业部农业生物基因检测中心、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黑龙江省农业生物基因检测中心、黑龙江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研发平台研究成果截至2019年3月,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2项。学术资源截至2019年3月,学校主办的期刊有:《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农业经济与管理》《大豆科技》。《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CABI、CA、CSCD等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曾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等奖项。馆藏资源据2019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数据显示,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有各类文献资源200余万册,其中印刷版文献140余万册,电子图书66万余册。印刷本文献中含中外文图书近120万册,中外文学术期刊及报纸2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个。订阅中外文学术期刊刊及报纸2000余种。馆藏中有文渊阁版《四库全书》一套,《续修四库全书》一套。馆藏文献已经形成以学校重点学科和研究型文献为主,电子文献资源覆盖相关学科的馆藏体系。先后购买清华同方、北京万方和重庆维普等中文数据库,Agricola、FSTA、EBSC0、Springer、CA等外文数据库,购买书生、超星电子图书66万册,自建了“大豆”、“奶牛乳业”、“学位论文”等特色数据库。合作交流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设有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校长论坛中方秘书处单位,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60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1、科研课题:已经主持完成各级各类课题40多项,包括:国际合作项目2个、国家级课题4个、省部级课题16个、横向课题20多个。现正在主持课题9项:(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效应的机制研究(30760048)”(2)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3S”技术的农田土壤碳库演变机制研究(0630050)”(3)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江西省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潜力评价研究”(4)省部合作项目“鄱阳湖经济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5)农业部项目“江西省耕地地力评价研究”(6)其他有关农业信息技术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横向课题5个。2、科研奖励:(1)2002,获国土资源部土地规划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个:“江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临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浮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均排名第二)。(2)区域土地质量评价,赵小敏、郭熙等,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2007年(3)“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2007年获农业部的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一)3、发表论文: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其中近期的有59篇:(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国土地科学,2003,(5),第1作者(2)鄱阳湖地区沙地遥感调查及治理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3,(4),第1作者(3)鄱阳湖地区湖滩草洲遥感调查与综合利用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1),第1作者(4)基于GIS的江西中低产田等级评价和改造研究,江西农业大学,2003,(3),第1作者(5)洞庭湖洪涝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研究,生态学杂志,2003,(6),第2作者(6)作物生长模型WOFOST在华北平原的适应性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003,(5),第3作者(7)鄱阳湖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及其保护对策,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6),第二作者(8)精确农业信息系统设计及其在农地整理规划中的应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5).第2作者(9)土地整理中的土地权属调整——以山东省阳信县为例,李敏赵小敏,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0)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经济效的途径,李敏赵小敏,农业工程学报,2004,20(3).-262-265(11)土地收益模型在基准地价评估中的应用,江立武赵小敏,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0-33(12)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优化与完善,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二作者.2004,2(3).-22-25,(13)江苏省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对策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二作者.2004,3(4)(1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思路探讨,国土资源,第二作者.2004(11).-24-27(15)GPS实时动态(RTK)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第二作者.2005,27(1)(16)理想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中的应用,农业工程学报,第二作者.2005,21(2)(17)县域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以新建县为例,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第二作者(18)Toxicityofcadmiumtosoilmicrobialbiomassanditsactivity:EffectofincubationtimeonCdecologicaldoseinapaddysoil,浙江大学学报:B卷英文版-2005年5期,第三作者(19)郝仕龙、李壁成、赵小敏,黄土丘陵小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分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年2期,第三作者(20)汤江龙、赵小敏等,我国城市用地水平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4期(21)汤江龙、赵小敏,土地利用规划中人口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2期(22)郝仕龙、赵世伟、赵小敏,半干旱区雨水集流工程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3期(23)段萍、徐咏文、赵小敏,鄱阳湖地区洪涝灾害遥感分析,地理空间信息-2005年4期(24)江西省耕地地力等级评价研究,邵华、赵小敏等,2006,(6),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5)数理统计法在城市土地级别验证中的实践研究,江立武、赵小敏等,2006,(6),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6)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策研究,邓建宇、赵小敏等,2006,(4),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7)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夏敏、赵小敏等,2006,(4),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8)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以南京市讲宁区为例,夏敏、赵小敏等,2006,(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9)江西省50年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李江华、赵小敏等,2006,(3),江西农业大学学报(30)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研究,邵建英、赵小敏等,2006,(3),江西农业大学学报(3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述评,于少康、赵小敏等,2006,(2),国土资源科技管理(3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失灵及其对策思考,郭宏慧、赵小敏等,2006,(2),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3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陈文波、赵小敏等,2006,(1),江西农业大学学报(34)江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余敦、赵小敏,2007,(32),安徽农业科学(35)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蔡海生、赵小敏等,2007,(11),生态学报(3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社会影响度研究,建平、赵小敏等,2007,(5),中国土地科学(37)南昌市郊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评价,朱美英、赵小敏等,2007,(18),安徽农业科学(38)浅谈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黄茜、赵小敏等,2007,(3),安徽农业科学(39)补充耕地约束体系研究,任青达、赵小敏等,2007,(3),国土资源科技管理(40)农用地定级中样地法和修正法的比较研究,罗璇、赵小敏等,2007,(3),江西农业大学学报(41)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分析,夏敏、赵小敏等,2007,(2),江西农业大学学报(42)对江西省赣州市政项目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思考,邓建宇、赵小敏等,2007,(2),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43)鄱阳湖湿地整理与可持续管理探讨,蔡海生、赵小敏等,2007,(2),人民长江(44)鄱阳湖区土地整理潜力分析,蔡海生、赵小敏等,2007,(2),中国农业大学学报(45)基于GIS技术的多目标土壤资源适宜性评价,胡国瑞、赵小敏等,2008,(9),农业工程学报(EI)(46)农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模式的构建,孙雁、赵小敏等,2008,(1),农业工程学报(EI)(47)GIS在环保型养猪业区域规划中的应用,赵小敏等,2006,(9),农业工程学报(EI)(48)江西省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余敦、赵小敏,2006,(6),农业工程学报(EI)(49)铬Cr^6+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卢志红、赵小敏等,2008,第3期,中国土壤与肥料(50)对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建设的初步探讨,周雪华、赵小敏,2008,(2),资源与产业(51)江西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估算与空间分布特征,袁芳、赵小敏等,2008,(2),生态环境(52)铅对旱地红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罗运阔、赵小敏等,2008,(14),安徽农业科学(5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林建平、赵小敏等,2008,(2),国土资源科技管理(54)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探讨,林建平、赵小敏等,2008,(1),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55)GIS支持下的江西省地震潜在危险度评价,林建平、赵小敏等,2008,(1),江西农业大学学报(56)基于GIS的江西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邵华、赵小敏等,2008,(6),江西农业大学学报(57)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马春花,2009,37(5),安徽农业科学赵小敏(58)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耕地多适宜性评价,付清,200925(2),农业工程学报赵小敏(59)基于GIS的县域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以奉新县为例,龙惠芳、郭熙、赵小敏,中国园艺文摘,2009年1期(60)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若干问题探讨——以吉安市为例,张俞、赵小敏等,《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8卷第2期4.专著和教材(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技术方法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主编(1)(2)农地整理项目设计及后评价,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1)(3)区域土地质量评价,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主编(1)(4)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地质出版社,2006,主编(1)(5)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格局特征与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主编(2)(6)地质与地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5月,副主编(1)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省部共建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入选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建校以来,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农村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个,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

你好,东北农业大学是211,但不是985

东北农业大学是211学校。

有两个版本,社会科学版的不是中文核心期刊。另一个是,在中国知网上一查就知道了。是的话就有2008年核心期刊字样。

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2008年)(1)本科教学: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时①民法学、必修课,42学时。(2)硕士研究生教学: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时,授课时间,授课对象(专业,年级)①比较法、必修课,24学时,2003年至现在一直讲授,授课对象包括2002级、2003级、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2008级、2009级;②民法学、必修课,32学时,2001年到现在一直讲授,授课对象包括2002级、2003级、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2008级、2009级法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和2007级法学专业本科生。(3)教材:成果名称(证书编号),出版社,出版时间(年月),作者排序①民法学(ISBN7-80114-6/),九州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作者。三、科研情况(2003-2008年)(1)编、著:成果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年月),作者排序①日本民法的精神(译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作者。②民法学专题研究(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作者。③比较法研究(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作者。④装备工业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对策研究(国家重点课题)(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5月,第五作者。⑤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重点课题)(著),新华出版社,2006年12月,第八作者。(2)论文:成果名称,期刊名称,发表时间(?年第?期),作者排序,页码范围,是否为核心期刊或CSSCI来源期刊1.构建企业规范化、法制化的人才管理机制,发表于《党政干部学刊》2005年第1期,独著,18-19页,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41-42页。2.日本中小企业政策法律支持体系的特点及借鉴,发表于《亚太经济》,2007年第5期,独著,73-76页,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3.设立立法监督委员会,完善立法监督机制,发表于《党政论坛》,2003年第11期,独著,21-22页,核心期刊。4.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及其法律援助,发表于《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63-67页,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5.论确认信用权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发表于《扬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一作者,47-50页,核心期刊。6.全面认识理解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发表于《扬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一作者,57-62页,核心期刊。7.论警卫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发表于《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第二作者,205-207页。8.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价值原则及途径选择,发表于《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独著,42-44页。9.论信用立法的价值取向,发表于《理论界》,2003年第6期,独著,126页、157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10.人事人才管理也要有法律观念,发表于《理论界》,2005年第5期,第一作者,222-223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11.论西方发达国家区域扶持政策,发表于《科技和产业》,2005年第7期,独著,41-43、56页。12.论独有商业技术信息的法律保护,发表于《科技和产业》,2005年第8期,独著,45-47页。13. 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发表于《化工管理》,2005年第1-2期,独著,52-53页。14. 中小企业要增强合同意识,发表于《企业技术进步》,2005年第2期,独著,28页。15. 健全法律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发表于《企业技术进步》,2004年第11期,34页。16. 日本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发表于《企业技术进步》,2004年第7期,独著,第一作者,37-38页。17.论企业人才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发表于《企业技术进步》,2005年第3期,独著,28页。18.营造良好政策法律环境,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表于《企业技术进步》,第二作者,32页。19.人的尊严和男女平等的展望——日本男女平等运动的发展历程,发表于《北京妇女》,2005年第2期,独著,29-31页。20.日本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对辽宁的启示,发表于《辽宁经贸》,2008年第6期,第一作者,26-27页。21.完善我国立法监督模式的原则设想,发表于《党政干部学刊》,2003年第11期,独著,14-15页。22.非典事件与生命健康权,发表于《党政干部学刊》,2003年第7期,独著,30页。23.依法治党,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学习十六大关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体会,发表于《党政干部学刊》,2003年第3期,独著,14-15页。24.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途径选择,发表于《党政干部学刊》,2004年第4期,第一作者,14-15页。25.日本中小企业政策法律支持体系的特点及借鉴,发表于《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10期,独著,31-32页。26.强化法律意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发表于《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48-49页。27.“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经济区、开发区的地方立法研究,发表于《辽宁经贸》,2008年第9期,第一作者,32-33页。28.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预防及应对机制,发表于《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10期,第一作者,50-51页。29.中日中小企业政策法律支持体系比较研究,发表于《比较法在中国》,2008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8月,独著,291-300页。30.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发表于《党的执政与和谐社会构建》,法律出版社,2007年全国党校政治学、法学年会论文集,第一作者,40-49页。31.私人古建筑的修缮要规范化、程序化(国家文物局课题),中国文物报,③32.诚信乃打造名牌之本,中国知识产权报,④33.中小企业要增强合同意识,中国乡镇企业报,③34.规范化、法制化:企业人才管理的必由之路,中国人事报,③35.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改造,发表于《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年第4期,独著,20-21页,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核心期刊。36. 日本中小企业的政府扶持政策,发表于《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年第4期,第一作者,58-59页,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核心期刊。(3)主持项目:项目、课题名称(项目号),项目来源(全称),项目起止时间,人员配备(专业技术职务,人数),科研经费①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20040002),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本人为副教授,4人,3000元。②人事工作法制化研究(LRY040053),辽宁省人事人才科研计划课题2004-2005年项目,,本人为教授,2人,3000元。③日本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及对辽宁的启示(2007LSLKTJJX-184),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07年度研究课题,本人为教授,4人,2000元。④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扶持(批准号:2009lslktfx-21)为2009年度辽宁社会科学联合会一般课题,本人为教授,6人,2000元。(4)科研获奖:成果名称(证书编号),获奖名称、等级、时间(年月),获奖成员排序①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LNSKJ-(2005-2006)-2-20-2,获辽宁省2005—200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2月,第八作者。②加快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2006jl383),获辽宁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度结项课题成果奖,一等奖,第三作者。③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扶持(批准号:2009lslktfx-21)2010年获省社科联结项二等奖,第一作者。④辽宁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的途径与对策(批准号:lnskj-(2007-2008)-2-79-6)获第十一届(2007-2008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7月,第五作者。⑤《日本中小企业政策法律支持体系的特点及借鉴》一文获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09年度十大精品优秀科研成果奖,第一作者,2009年12月。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99年创刊,双月刊,每期96页。本刊依托东北大学优越的教学、科研环境,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宗旨,致力于交流和传播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成果,促进东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结合,加速学科建设的综合化与人才素质的完善化。主要栏目有:科技哲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法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教育研究等。“科技哲学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和重点栏目,在2006年和2010年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比中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和“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该专栏依托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刊载国内外科技哲学研究方面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开设10年来已发表论文200多篇,被转载率达40%。近年来,该栏目已有数十篇论文被国内三大权威文摘转载。其中,刘大椿教授的论文《技术何以决定人之本质》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王子彦教授的论文《值得重视的城市蔓延问题》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1期转载;周春彦博士的论文《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4期转载;陈凡教授的论文《论工程伦理学研究的趋势与路径》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转载;王玲博士的论文《科技与奥运契合过程及特征的历史解析》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全文转载;斯文·欧威·汉森的论文《技术哲学视阈中的风险和安全》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等等。本刊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据2011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2010年社会科学版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为,在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673种)中排名22;期刊影响因子为。《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双月刊,大16开,每期96页,国内定价10元/册,全年6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758国内统一刊号:CN 21-1413/G4国内邮发代号:8-123国际邮发代号:BM7815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399信箱)国内读者可在当地邮局订阅。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地 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号巷11号主编:左良编辑部主任:徐用吉 主任委员(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丁烈云副主任委员(Vice 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左良委员(Members):于立邓大松王建平王前王铭玉叶平朱葆伟庄新田陈凡汪同三李兆友李凯张明国张雷肖峰迟福林林木西欧阳康周光辉金启军钟田丽娄成武洪晓楠赵雯徐用吉郭亚军魏江主编(Chief Editor):左良副主编(Vice Chief Editor):徐用吉 左良:主编徐用吉: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全面负责本刊编辑出版工作。李新根:主任助理,协助主任负责本刊编辑出版工作,并负责科技哲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王薇:责任编辑,负责经济与管理研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题、法学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付示威:责任编辑,负责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 1.来稿要求观点鲜明并有创新,论证严谨,数据准确,语言流畅,文字简洁,篇幅以6000~9000字为宜(包括图表,中英文摘要,即计算机统计中“字数”),正文用A4纸五号宋体倍行间距排版,大标题用小二或三号字,二级标题用四号字。2.来稿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少于20字)、姓名、作者单位(单位全称、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查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正文、参考文献以及英文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英文部分另排一页,2倍行间距。3.摘要应说明文章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不使用“本文”、“笔者”等第一人称作主语,字数200~250字。4.作者简介置于篇首页地脚,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省略)、出生地(籍贯),单位、职称,学位(硕士或博士)。只介绍第一作者及非第一作者中的教授。5.参考文献只列入最主要且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引用处用“[序号]”标注,并按在文中出现的次序依次编排。几种主要类型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含标点符号)如下。期刊:[序号]著者.题名[J].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数):起止页码.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文集:[序号]著者.引用的具体文章题名[M]//文集著者.文集名. 出版地(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著者. 论文名[D]. 保存地(城市名):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6.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应在首页地脚处注明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7.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只接受在学报网站投稿系统投稿。请在系统注册时准确填写作者尤其是通讯作者的联系地址、电话、E-mail等信息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科技哲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法学研究教育研究语言文学研究

.投学报要有心理准备,因为每个领域所能分配到的文章数有限,所以即便录用,可能要等很久;2.东北大学学报我投过两次,收稿期感觉有一点久,可能要等上快一个月左右,这大家要有耐心,不要沉不住气骂他们,3.外审时间很难控制,我第一次投的时候,被严重拖延(而且被退稿),这次就好很多4.东北大学学报的校内稿比例不至于到夸张的程度,外校只要质量好,一样有希望5.他们的投稿系统绝对有在使用,这大家放心;不像有些刊物的投稿系统是架设好看的6.编辑部老师态度极为严谨,从录用修改、排版、校正,一遍一遍,不厌其烦,非常令人感动7.版面费合理,不到1000元,如果你的稿件被他们编辑那么细心处理过,当你体会到之后,你会被感动地付得心甘情愿,真的!!有一点点稿费返还,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万维

博士、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学系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秘书长。2004年-2006年在海尔集团工作,担任海尔商学院执行副院长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访问学者(2007年),在多家企业兼任管理顾问。人物评价:李自杰教授讲课风趣幽默,学识渊博,善于援引生活实例印证经济学理论,深受学生爱戴,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名师之一。教授课程 管理学、管理经济学、国际企业管理、宏观经济学、战略经济学等相关课程 2012-20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路径研究” 2010-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转轨经济下中外合资企业控制权动态演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项目编号:70902034)项目负责人2010-2012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合资企业知识获取与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选择:基于控制能力的视角”(项目编号:09YJ790039) 项目负责人2002-2009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博弈论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应用” (项目编号:02JD790007) 项目负责人2009-201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项目“入世后中外合资企业控制权演变的实证分析” (项目编号:73300017) 项目负责人2004-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学习战略研究——中国的实践和印度的经验” (项目编号:70572077) 项目组核心成员2007-20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制造’的技术发展路径与自主创新研究” (项目编号:NCET-07-0189) 项目组核心成员2000-2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0年代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项目组核心成员 李自杰等,“新兴国家企业持续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经验驱动——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forthcoming 第一作者 李自杰等,“Modeling the Strategic Mutation of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nsights from 494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SSCI) 2013年第3期 第一作者 李自杰等,“THE CONTINGENT VALUE OF CEO POLITICAL CONNECTIONS: A STUDY ON IPO PERFORMANCE IN CHINA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SSCI)2012年4月 联合第一作者 李自杰等,“制度环境与国际合资企业战略突变” 《管理世界》 2011年10月 第一作者 中外合资企业控制权的动态演进研究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年9月 独著管理经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 独著新管理经济学 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8年1月 第二作者交易成本经济学 人民出版社 2008年1月 第一译者罗宾斯MBA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4月 第一译者信任对知识获取的影响机制 管理世界 2010年8月 第一作者市场环境、控制能力与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 管理世界 2005年8月 第一作者基于知识属性的合资企业动态演进研究: 以华晨宝马为例 中国工业经济 2009年2月 第一作者竞争战略的产权观点 中国工业经济 2006年9月 第一作者国际化经验与走向全球化——基于中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 2010年9月 第一作者管理控制与合资企业绩效:信任与沟通的调节作用 经济科学 2010年第5期(双月刊) 第一作者国家文化差异、组织文化差异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外合资企业的实证研究 财贸经济 2010年9月 第一作者竞争密度、合法性与外资企业生存——基于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的研究经济科学 2009年第5期 第二作者Knowledge complexity,learning capability and joint venture instability MASS 2009 2009年9月 第一作者International Expansion Strategy of Firms i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ICSSSM ’10 2010年6月 第一作者Joining an e-marketplace: The role of resource and structural dependence MASS 2009 2009年9月 第二作者The Key Drivers of Use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QZONE in perspective of Users MASS 2009 2009年9月 第四作者Customer Innovation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Industry: An Empirical Study in Perspective of Suppliers ICSSSM ’10 2010年6月 第三作者Legitimacy and the Financing of Chinese Technological Start-ups ICSSSM ’10 2010年6月 第四作者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n China MASS 2010 2010年8月 第一作者Cluster density, external search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ZGC Science Park MASS 2010 2010年8月 第三作者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问题及对策研究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双月刊) 第一作者中国区域开放战略的演变与反思云南社会科学 2010年第3期(双月刊) 第一作者战略管理的产权分析框架 管理现代化 2010年第1期(双月刊) 第一作者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问题探索 2010年4月 第一作者合资企业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管理现代化 2008年第4期(双月刊) 第一作者创新行为、企业绩效与资本结构 经济问题探索 2007年6月 第一作者娃哈哈达能之弈:基于关键性资源动态演进的考察 经济导刊 2008年7-8期 第一作者我国技术开放战略的转变与深化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9年第1期(双月刊) 第二作者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回顾与展望 国际贸易 2008年9月 第二作者动态环境与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问题 2008年5月 第二作者信息、激励和市场链 山东社会科学 2006年6月 第二作者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与展望科学决策 2010年8月 第一作者冲破思维定势 北大商业评论 2007年2月 第一作者Developing global competitiveness: the case of Haier Group,In Kevin H. Zhang(ed.), China as the World Factory Routledge of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6年6月 第一作者

学术期刊。《东北大学学报》创刊于1955年,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分为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两个版本。

科技哲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张学良研究语言文学研究教育管理研究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好发么

审稿时间:1-3个月产品参数: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东北大学出版地方:辽宁快捷分类:科学国际刊号:1005-3026国内刊号:21-1344/T邮发代号:8-120创刊时间:1955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99年创刊,双月刊,每期96页。本刊依托东北大学优越的教学、科研环境,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宗旨,致力于交流和传播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成果,促进东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结合,加速学科建设的综合化与人才素质的完善化。主要栏目有:科技哲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法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教育研究等。“科技哲学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和重点栏目,在2006年和2010年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比中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和“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该专栏依托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刊载国内外科技哲学研究方面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开设10年来已发表论文200多篇,被转载率达40%。近年来,该栏目已有数十篇论文被国内三大权威文摘转载。其中,刘大椿教授的论文《技术何以决定人之本质》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王子彦教授的论文《值得重视的城市蔓延问题》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1期转载;周春彦博士的论文《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4期转载;陈凡教授的论文《论工程伦理学研究的趋势与路径》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转载;王玲博士的论文《科技与奥运契合过程及特征的历史解析》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全文转载;斯文·欧威·汉森的论文《技术哲学视阈中的风险和安全》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等等。本刊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据2011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2010年社会科学版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为,在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673种)中排名22;期刊影响因子为。《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双月刊,大16开,每期96页,国内定价10元/册,全年6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758国内统一刊号:CN 21-1413/G4国内邮发代号:8-123国际邮发代号:BM7815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399信箱)国内读者可在当地邮局订阅。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地 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号巷11号主编:左良编辑部主任:徐用吉 主任委员(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丁烈云副主任委员(Vice 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左良委员(Members):于立邓大松王建平王前王铭玉叶平朱葆伟庄新田陈凡汪同三李兆友李凯张明国张雷肖峰迟福林林木西欧阳康周光辉金启军钟田丽娄成武洪晓楠赵雯徐用吉郭亚军魏江主编(Chief Editor):左良副主编(Vice Chief Editor):徐用吉 左良:主编徐用吉: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全面负责本刊编辑出版工作。李新根:主任助理,协助主任负责本刊编辑出版工作,并负责科技哲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王薇:责任编辑,负责经济与管理研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题、法学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付示威:责任编辑,负责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 1.来稿要求观点鲜明并有创新,论证严谨,数据准确,语言流畅,文字简洁,篇幅以6000~9000字为宜(包括图表,中英文摘要,即计算机统计中“字数”),正文用A4纸五号宋体倍行间距排版,大标题用小二或三号字,二级标题用四号字。2.来稿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少于20字)、姓名、作者单位(单位全称、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查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正文、参考文献以及英文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英文部分另排一页,2倍行间距。3.摘要应说明文章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不使用“本文”、“笔者”等第一人称作主语,字数200~250字。4.作者简介置于篇首页地脚,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省略)、出生地(籍贯),单位、职称,学位(硕士或博士)。只介绍第一作者及非第一作者中的教授。5.参考文献只列入最主要且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引用处用“[序号]”标注,并按在文中出现的次序依次编排。几种主要类型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含标点符号)如下。期刊:[序号]著者.题名[J].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数):起止页码.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文集:[序号]著者.引用的具体文章题名[M]//文集著者.文集名. 出版地(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著者. 论文名[D]. 保存地(城市名):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6.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应在首页地脚处注明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7.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只接受在学报网站投稿系统投稿。请在系统注册时准确填写作者尤其是通讯作者的联系地址、电话、E-mail等信息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科技哲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法学研究教育研究语言文学研究

  • 索引序列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万维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好发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