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有关巴赫十二平均律研究论文

有关巴赫十二平均律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有关巴赫十二平均律研究论文

交响音乐中的人文思想首先对标题中的两个名词作一下解释。这篇小文中使用的“人问思想”的含义即: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兴起的,以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为起源的人文思想,也称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宣扬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博爱、法治、天赋人权等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专制的锐利武器。本文中主要就是对一些典型的包含少数思想的音乐作品作一些分析和小结,借以阐释交响音乐中的人文思想。所以,对标题中的另一个名词,“交响音乐”的具体含义在本文中即是指所举的几个典型例子,由于笔者能力的局限性,对交响音乐中的人文思想作整体的、大规模的阐释只能略略带过,而是试图从典型、熟悉的作品中得到一般性的规律。一、人文思想对交响音乐的影响西方音乐的发展史也是重要音乐家个人发展的历史。这不像在中国,许多流传甚广的音乐作品都是民间智慧,即使有名的音乐家,作品也不丰富。所以,先从“西方音乐之父”巴赫说起。虽然巴赫手重没有直接诞生交响乐,但他的十二平均律及《平均律钢琴曲集》是整个西方音乐,包括交响音乐,的基础。在巴赫生活的年代,文艺复兴的运动已席卷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其中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理性的思维深深地影响了巴赫。巴赫古钢琴进行实验,按照十二平均律调音,使之可以自由转调。《平均律钢琴曲集》的音乐结构很严密,表现出巴赫音乐思维的逻辑性,这与他崇尚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分不开的。在人文思想发展的初期,西方音乐就开始与之交汇在一起了。当发展到贝多芬的时代时,他从“莫扎特的手中继承海顿”,交响音乐这种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贝多芬所处的时代距文艺复兴时期已过了几百年,但这一运动注重人性发展的根本思想却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扎了根。18世纪末,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吹响了向封建统治进军的总号角,人问主义思想演化成了“自由、平等、博爱”,而这种思想发展的脉络,则始终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贝多芬在写《第三(英雄)交响曲》这部作品时,从一些法国朋友的口中得知了许多大革命的详细情况及当时所进行的社会、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变革措施,此时,贝多芬的心中已有了一个偶像,那就是带领军队向封建王朝进攻且战功赫赫的拿破仑,交响曲写好后,贝多芬得知了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愤怒之下,他撕毁了题献给拿破仑的封面。另一部贝多芬的作品《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集中反映了英雄主义精神和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思想。创作《d小调第九交响曲》时,正值法国大革命失败,革命的成果被带资产阶级窃夺的时期,但贝多芬没有丧失信心,再一次以英雄性的斗争主题宣扬和展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理想和人文主义精神。在人文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它逐渐成为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也发展成如“自由”、“民主”、“平等”等具体的思想,人文思想的这些发展也深刻地影响了交响音乐,交响音乐几乎同时地,也蕴涵和表现了这些思想。到了20世纪、21世纪,人文思想呈多元化,天家了许多新锐的思想,此时交响音乐也深受其影响,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更加标新立异。二、交响音乐是人文思想发展的印记如前面所论述的,在交响音乐的与人文思想的发展中,二者一定程度上契合在一起,人文思想深深影响了交响音乐的创作与表现;而与此同时,交响音乐中也有人文思想发展的烙印。这种印记有代表前进的,如上述贝多芬的几部作品,也有反映人文思想发展中的黑暗时期的。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第五交响曲》以剑拔弩张的旋律、繁衍多变的节奏、辉煌的音响效果奠定了作曲家的风格,不仅为肖斯塔科维奇赢来了广泛的好评,获得了官方的承认,还正式确立了作曲家本人在前苏联音乐界的地位。但细心聆听,我们还能感觉到,那种痛苦的悲剧性气愤,第四乐章的“苍白”,是“最假的”,喜悦是故意“制造出来的”。正如作曲家自己所说的:“那里面的欢欣是被逼出来的,是在威胁下制造出来的。那就好像有人用棍子打着你说:‘你的职责是欣喜,你的职责是欣喜。’于是你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一边向前走,一边喃喃自语:‘我们的职责是欣喜,我们的职责是欣喜。’”这部作品里面作者的真实意图被表面的欢欣所掩盖,可以多重地去理解作品,成为那个特定时代人文思想的印记。前苏联的那个时代,很类似于我们国家的“文化大革命”,以人为本的思想被残酷地压抑。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则是那个时代人文思想生动、深刻的印记,成为一个时代思想的标本。文章写到这里,写了那么多西方交响音乐和他们的人文思想,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音乐和它的思想。中国的音乐是缺少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的,这在古代近现代都与中国的体制有关,这个体制本身并不自由、并不平等,于是那些人文思想也难以从音乐中体现出来。其次,在中国的音乐哲学中,古代音乐一直都不是一种“独立的美”,没有主客分离而是天人合一,这样的音乐哲学缺乏思考,难以发展人文思想。然而《粱祝》是一个例外,展现民族风格的同时,更是饱含着反抗压迫、追寻美和自由的人文思想。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爱好者,真心希望能有更多这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蕴涵人文思想也充实人文思想。

“十二平均律”是世界乐律学史上一个重大的发明创造。它最早是由我国明代的大乐律家朱载育提出的。 朱载育兴趣广泛,尤其爱好乐律,经过长期的的刻苦学习,他精通了乐律、历学、度量衡、舞蹈等学科,为他在乐律学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潜心于乐律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于1584年写成了《津学新就》一书,提出和创造了现今乐器上使用的新律制——十二平均律。又经过阐明了十二平均律的问题。 我国早在商朝以前就有五声,即宫、商、角、徵、羽。后来,又增加了变徵和变宫两个半音,形了七声音阶,在七声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十二律,但这些都不是平均律,其相邻两间律间的音程不一致,因而不利于音乐的转调,也不利于乐器的演奏和制造, 朱载育以公比为12√2的等比级数分配音律,使任何两个相邻音律间的频率比都是12√2,从而彻底地解决了旧律制所遇到的困难。由于相邻各音律间的等程性,使这种乐律对任何曲调都能应用,且转调自如,极利于曲调的创作和乐器的制造

巴赫在音乐律制方面的巨大贡献——《平均律钢琴曲集》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以创作实践来证明十二平均律的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的划时代作品,常被称为“全部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而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则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在此以前,键盘乐器大多按“中庸律”调音,能够演奏而不会走调的音阶,只有降B,F,C,G,D,A等大调和g,d,a等小调,因此作曲家在选调和转调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采用了十二平均律,就可以自由选用大小二十四个调,并自由转调。所以说,没有巴赫对平均律的实践,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要延迟很长一个时期。巴赫很早就把自己的键盘乐器调成十二平均律,并写了《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包含以大小二十四调为序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1722年)。晚年在莱比锡又写了第二集,包含另外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1744年)。巴赫写作《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受了先辈作曲家费歇尔(约1665—1746)的启发。费歇尔在1702年出版了《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包含二十首前奏曲和赋格曲,分属二十个不同的调。这部作品的标题起源于希腊神话,阿莉阿德尼是古典神话中克里特岛国王米诺斯的女儿,她的母亲帕西法厄生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斯把它幽禁在一座迷宫里,并命令雅典人民每年进贡七对童男童女喂养这个怪物。雅典王子忒修斯发誓为民除害,依仗阿莉阿德尼给他的线球和魔刀,钉死了这个怪物,然后顺上路的线走出了迷宫。“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意思就是指示风琴演奏家通过五花八门的大小调迷宫的引路人(因此西方有句成语“阿莉阿德尼的线”来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部作品用了大小二十四调中的十九个调,只有升C和升F大调,降e,降b和升g小调没有用,而e小调用了两次。所有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都是很短小的乐曲,主题和《平均律钢琴集》中的主题很相似。巴赫吸收前人经验谱成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运用全部大小二十四调,写成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是音乐史上的第一例。很多人谈论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必然想到他的音乐结构,巴赫的音乐织体和对位有精密的数学比例,对配器的发挥,亦是给演奏者加深难度。巴赫的音乐深深地影响整个欧洲乐坛,他一生写过很多教堂音乐。人们爱把巴赫的精神象徵对上帝的奉献,他的音乐艰深、神圣、严肃,心灵与上帝同在。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就有这样的说法:「巴赫被基督教精神束缚,常常匍匐在神的脚下呼号,忏悔,诚惶诚恐的祈求。」这是傅雷对巴赫的偏见。巴赫的与贝多芬的音乐,同样是「力」的表现,巴赫的「力」,建立在高度与深度,心灵与上帝同在的同时,亦把人生的七情六欲,苦难、恐惧与痛苦升华。苦中有欢乐,有疲倦,而更大的精神是明知生命之苦,而仍得坚持。贝多芬的音乐,纵横交错,乐句与乐句之间并发出的「力」,气魄磅薄,完全是大宇宙,大人生,他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所以连痛苦都是大人生的痛苦。很多乐章,都流露出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本色。说巴赫的音乐太富哲理,太多宗教思想,那倒不如说巴赫经历了人间的极苦以及看破官场虚伪。然而,他把这些大是大非都升华了。他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BWV1041写于1720年,据说是巴赫写给他自己的,三十五岁的他,意气丰盛,却遭受生活之苦与家人的死亡之痛。巴赫一共生有十二个儿女,排在前面八个,其中有六个死于孩提时候。第一任妻子死于一七二○年夏天。乐曲分三部份,第一快板,第二行板,第三部份是非常快板,全个作品很富乐思乐味,是对巴赫作深入了解的一个乐章。

十二平均律的毕业论文

十二平均律 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早在古代希腊时便有人提出了,但并未加以科学的计算。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朝大音乐家朱载(土育)(1854年)。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八度内包括有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 在音列的基本音级中间,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余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 在钢琴上,相邻的两个琴键(包括黑键)都构成半音,隔开一个琴键的两个音则都构成全音。 五度相生律 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年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例如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和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不同的。 虽然EF、BC之间亦为半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要小。其余相邻两音级之间虽然亦为全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要大。这种音高的差异就是由于定律方法的不同而产生的。 纯 律 纯律是于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构成和弦形式。这样便产生了七个基本音级。 根据纯律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又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 它的EF、BC之间的半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半音要大。全音的情况有两种:CD、FG、AB为大全音,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全音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大。ED、GA为小全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全音都小。 前面简略地谈到了各种律制产生的方法和结果,但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定律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现以e1为例,用纯律和五度相生律的定律方法来进行一次计算。 我们已知纯律是以复合音的第二分音、第三分音和第五分音作为生律要素的,也就是说纯律大三度的振动数比应是5/4。已知振动数比,再由振动数比求得音的振动数是很容易的。 五度相生律是以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为基础,按照纯五度(3/2)的关系连续相生而得。关于十二平均律,我们已知它是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而成,因此,除一度和八度外,其他各律的音高与纯律和五度相生律皆不相同。 三种律制在实际的应用上各有长处,五度相生律是根据纯五度定律的,因此在音的先后结合上自然协调,适用于单音音乐。纯律是根据自然三和弦而定律,因此在和弦音的同时结合上纯正而和谐,适用于多声音乐。 但随着多声部音乐的发展,转调的频繁,加上键盘乐器在演奏纯律上的困难,因而受到很大限制。十二平均律在音的先后结合和同时结合上都不是那么纯正自然,但由于它转调方便,在键盘乐器的演奏和制造上有着许多优点,因此近百年来被广泛采用。 最近一直在听Bach的音乐,尤其沉迷于十二平均律,发一篇介绍的文字。 十二平均律, 顾名思义便是将一个音级分成12个相等半音的调律,每半音间的频率差2开12次方HZ, 当初主要是以教育目的所写. 此名词最早被承认及运用是在西元1691年Andreas Werckmeister写的一篇论文题为 "Musical Temperament or .. mathematical instruction on how to produce..well-tempered intonation on the clavier",接著Johann Caspar Ferdinand Fischer 在他的"Ariadne Musica"中进一步宣传十二平均律, 而Johann Mattheson在1719年更为每一个调写了24个不同的例子. 巴洛克时期最大的成就是复音音乐, 作曲家以赋格形式作曲就如同唐宋文人以诗词格式创作一般, 巴赫赋格的艺术技巧困难几乎没人敢演奏, 只能当艺术品欣赏, 赞叹其天才. 古今中外能把赋格写得够好听的也实在不多, 十二平均律曲集号称钢琴曲目旧约圣经, 其地位可见一斑. 第一册是在1722年开始,存于巴赫的原稿中, 第二册于1740至1744年间完成,分散在一些手稿里,是大师将从前的作品再加以改编或移调写成,从这些手稿中可看到许多不同的记谱方式及不断修改的地方, 由此可见巴赫作曲的严谨.这些未编定前的手稿现大多存放在大英博物馆中.有人说巴洛克时期音乐是天堂的声音,伟大钢琴家李希特(Richter)到了老年更是爱不释手,宝藏全在里头, 选个早晨弹听巴赫平均律曲集,享受心灵清静的感觉吧! 巴赫也为推广平均律尽心尽力, 于是十二平均律曲集(Well - Tempered Clavier or Wohltemperiertes Klavier) 便这样出现了,分上下两册, 其编排方式为: 第一组C 大调, 第二组 c小调, 再来就依序升C 大调, 升c 小调, D 大调, d 小调..每个调都有一首前奏曲(Prelude)和一首赋格(Fuga)为一整首, 前奏曲赋格各24曲共48首. 前奏曲流动快速给人练习曲感觉, 其性格与赋格相关但有时相反.前奏曲可分为: 一. 快速音型式. 使用分解和弦或音阶, 有些像触技曲(Toccata)即兴式风格.二. 舞曲式.就是与某些舞曲性格相似,如阿勒曼舞曲(Allemande),库朗舞曲(Courante), 萨拉邦舞曲(Sarabande) ..等等 三. 对位式. 有时前奏曲反而比赋格更多对位. 前奏曲可让演奏者技巧充分发挥. 谈到赋格就得从对位法说起, 对位的定义是: 两条或以上的旋律同时存在, 各自独立同等重要, 但不会互相产生不协和或和声上的错误. 对位分一对一; 一对二; 一对四;一对多; 以及自由对位, 各有各的规则且相当繁琐, 对位法是作曲者创作方式之一,可整曲或部份应用, 而赋格是集对位法大成所产生的曲种. 赋格在德文是追赶之意, 一个主题单独呈示后在高或低五度重现,作曲者运用各种方式将主题发展,如倒影 (上行变下行或上跳变下跳);增值减值 (节奏上或音程上).未等主题完毕另一声部就出现追赶,其长度不一定, 可能很小也可能很长, 之后另一声部又再重现, 一次又一次看作曲者要写几声部, 越多声部越困难, 最后可加可不加一个尾奏 (coda) 或小尾奏(Codatta)结束. 赋格根据主题数量可分为:『单主题赋格』; 『双主题赋格』或『多主题赋格』等.

骨笛遐想——浅析小提琴发声、调音的物理原理一.选题意义据我国最早的物理史学家吴南薰先生考证,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制作的物理仪器就是在兽骨或竹管上挖孔并能吹出声音来的笛子。这既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声学仪器;我国古代对共鸣、弦的振动、管的音调的研究等都是通过乐器来进行的;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了琴弦的长短与音高有一定的关系;从近代物理学发展来看,声学依旧占据着相当重要的部分,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同学都会演奏一些乐器,但对于弦乐器的调试却无从下手。我们结合已经学过的振动学知识,浅析西洋擦弦乐器——小提琴的发声原理,并为演奏者检音、调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结果参考。二.相关物理知识实际的乐音由基频、谐波(泛音)、分音三部分组成。每一个乐音即周期性的振动都可以分解为许多不同频率、不同相位、不同振幅的简谐振动的叠加。简单的简谐振动即正弦振动或余弦振动的传播产生的声波叫做纯音,实际的乐音如歌唱声、乐器声等都不是简单的纯音,而是许多的纯音的叠加。在这些简谐振动中,频率最低的叫做基频,基频的能量往往是最大的。频率是基频整数倍的叫做谐波,其余的高频振动叫做分音。现代的分析中表明,还有低于基频的次声。因此,从物理上讲,音乐声应由三部分组成:乐音、在音乐中使用的噪声(如锣、鼓、沙锤、梆子等没有固定音调的打击乐器和海涛、流水、风声等效果声音)以及对音色有影响的在谐波中存在的一部分超声。一般来说,发生体振动的频率越高,人们听起来音调也越高;发生体的振动频率越低,人们听起来音调就越低。但音调与频率之间并不是严格按比例对应的。一般认为,频率每增高一倍,音调听起来就高一个八度,这仅仅限于中频段。在高音部分,听感偏低,即频率增加一倍,听起来不到高八度,而是偏低,于是要把频率调高些,以适应人的听觉。低音段则听感偏高,于是需要把频率调低些。乐音听起来有一定的强弱,即音的响度,这是乐音的第二个主观量。声音的能量越大,声强越大,听起来响度就越大。但是,这二者也不是按比例一一对应的。至于音色,更是一种主观感觉了。从传统来讲,决定音色的主要因素是频谱,所以常常根据频谱模仿各种音色。但据资料显示,实践表明:音的起始与结尾的瞬间状况,即“音头”和“音尾”,也同音色大有关系。音色不仅与频谱的组成(即基频、谐波和分音的数目、长短、相对强度、分音的不谐和程度及瞬态)有关,还与基频和谐波在听音区的位置有关,这是由于人耳对于多种频率的响度反映不同。音色也与听者距声源的距离有关,这是因为一个音中的各种成分的衰减不同。三.相关音乐知识音程,就是两个音音高之间的距离。在音乐上,音程用“度”表示。几度就是把起始音算在内,沿着音阶数有几个音名。钢琴上相邻两个键(包括黑键)之间差半音,两个半音等于一个全音。这也是一种表示音程的方法。音程与频率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把两个相差八度音程之间的音顺次排列,就成为音阶。规定音阶中各个音的由来及其精确音高的数学方法叫做律制。最常用的三种律制是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和纯律。音阶中的各个音都有音名,由于生律的方法不同,不同律制生成音律中的同名音(例如都是 )其频率是不一样的。十二平均律是我国明代科学家朱载堉最先发明的,比西欧早了几十年。他将一个八度音程(频率比为2)按等比数列均分为十二份,得十二律。当前的钢琴和所有键盘乐器以及带“品”的弦乐器等,用的都是这种律制。数学表示:相邻两音之间的频率比均为: 即从任何一个音开始,比该音高半音的音,其频率是该音的频率乘 ;比该音低半音的音,其频率是该音的频率乘 ;以此类推,可得出所有音的频率。十二平均律有许多优点,比如它易于转调,简化了不同调的升、降半音之间的关系。在小提琴中,假如以 音的弦长为基准,那么小字一组(其中的 比 高两个八度) 、 、 、 、 、 、 对应的弦长之间按照十二平均律可由频率关系确定一组固定比值。四.研究与实验小提琴的弦是一根两端固定的细钢丝。在拨、擦弦线时产生的波列经两固定端反射,叠加后形成驻波,但其中包含有许多频率的波。在这里,我们只对决定音调高低的基频振动做出分析研究。驻波的基频振动所对应的为波长最长的振动,即弦长 。提琴弦线与指板之间的距离很小,用手指在指板上压紧琴弦不同位置而使得弦产生的形变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可认为弦上张力 ,及弦的质量线密度 保持不变,可得弦线中波速 近似恒定。因此,可认为有如下比例关系成立: 实验过程:一把小提琴,经专业乐师调音后,定下 音,再由一位有多年演奏经验的同学拨奏单音,多位乐感敏锐、受过专业训练的同学一起听辨,配合其他乐器校对各音高。记录及计算数据如下表。表中的k值定义如下:相差一个半音的两个音高对应 相差一个全音的两个音高对应 序号n 音高音名 比下音程差 弦长/mm 总长: 上述k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计算值 理论值 误差率1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其中弦长一栏为小提琴 弦(四根弦由粗到细依次叫作 、 、 、 弦,指的是该弦的空弦音)上对应各音高压指与琴码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即参加振动的部分弦长。如上数据显示,平均误差率为,基本符合前文理论分析。五.结论我们总结出对于一把小提琴(邻弦相差五度)的自我调试方法:以一根弦,例如 弦,的空弦音 为标准,按音高关系计算出同一根弦上 所对应的弦的长度。取 音高即与 弦空弦音等高(这是小提琴的制作要求)。依次调整 弦的松紧、长度后,再算出 弦上 的音高,作为 弦的空弦音。……同理进行下去。此种方法适用于各类提琴及吉他等擦、拨弦乐器,但须注意:①对于比空弦音高出许多的音,计算方法误差较大。实验中在一根弦上进行多组数据测量只是为了便于计算、对比,得出结论;实际操作中应对各相邻琴弦依次校对。②大提琴与吉他相邻的弦空弦音相差四度,计算时应注意数据与小提琴不同。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对广大演奏弦乐器的音乐爱好者提供帮助。

朱载堉是世界上第一位创立“十二平均律”的数理和音准的科学家,是我国伟大的音乐理论家、教学家和天文学家

巴赫在音乐律制方面的巨大贡献——《平均律钢琴曲集》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以创作实践来证明十二平均律的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的划时代作品,常被称为“全部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而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则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在此以前,键盘乐器大多按“中庸律”调音,能够演奏而不会走调的音阶,只有降B,F,C,G,D,A等大调和g,d,a等小调,因此作曲家在选调和转调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采用了十二平均律,就可以自由选用大小二十四个调,并自由转调。所以说,没有巴赫对平均律的实践,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要延迟很长一个时期。巴赫很早就把自己的键盘乐器调成十二平均律,并写了《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包含以大小二十四调为序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1722年)。晚年在莱比锡又写了第二集,包含另外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1744年)。巴赫写作《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受了先辈作曲家费歇尔(约1665—1746)的启发。费歇尔在1702年出版了《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包含二十首前奏曲和赋格曲,分属二十个不同的调。这部作品的标题起源于希腊神话,阿莉阿德尼是古典神话中克里特岛国王米诺斯的女儿,她的母亲帕西法厄生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斯把它幽禁在一座迷宫里,并命令雅典人民每年进贡七对童男童女喂养这个怪物。雅典王子忒修斯发誓为民除害,依仗阿莉阿德尼给他的线球和魔刀,钉死了这个怪物,然后顺上路的线走出了迷宫。“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意思就是指示风琴演奏家通过五花八门的大小调迷宫的引路人(因此西方有句成语“阿莉阿德尼的线”来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部作品用了大小二十四调中的十九个调,只有升C和升F大调,降e,降b和升g小调没有用,而e小调用了两次。所有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都是很短小的乐曲,主题和《平均律钢琴集》中的主题很相似。巴赫吸收前人经验谱成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运用全部大小二十四调,写成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是音乐史上的第一例。很多人谈论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必然想到他的音乐结构,巴赫的音乐织体和对位有精密的数学比例,对配器的发挥,亦是给演奏者加深难度。巴赫的音乐深深地影响整个欧洲乐坛,他一生写过很多教堂音乐。人们爱把巴赫的精神象徵对上帝的奉献,他的音乐艰深、神圣、严肃,心灵与上帝同在。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就有这样的说法:「巴赫被基督教精神束缚,常常匍匐在神的脚下呼号,忏悔,诚惶诚恐的祈求。」这是傅雷对巴赫的偏见。巴赫的与贝多芬的音乐,同样是「力」的表现,巴赫的「力」,建立在高度与深度,心灵与上帝同在的同时,亦把人生的七情六欲,苦难、恐惧与痛苦升华。苦中有欢乐,有疲倦,而更大的精神是明知生命之苦,而仍得坚持。贝多芬的音乐,纵横交错,乐句与乐句之间并发出的「力」,气魄磅薄,完全是大宇宙,大人生,他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所以连痛苦都是大人生的痛苦。很多乐章,都流露出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本色。说巴赫的音乐太富哲理,太多宗教思想,那倒不如说巴赫经历了人间的极苦以及看破官场虚伪。然而,他把这些大是大非都升华了。他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BWV1041写于1720年,据说是巴赫写给他自己的,三十五岁的他,意气丰盛,却遭受生活之苦与家人的死亡之痛。巴赫一共生有十二个儿女,排在前面八个,其中有六个死于孩提时候。第一任妻子死于一七二○年夏天。乐曲分三部份,第一快板,第二行板,第三部份是非常快板,全个作品很富乐思乐味,是对巴赫作深入了解的一个乐章。

关于巴赫的论文题目

就写老师给的

如何发给你?

巴洛克(Baroque),本义是指结构复杂、形式怪样的。其起源有如下两种。一是意大利B.克罗齐等人认为源出于Baroco,原本是逻辑学中三段论式的一个专门术语;另一说认为源出于葡萄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为各种外形不规则的珍珠,引申为“不合常规”。巴洛克运用于艺术评论,最早出现在16世纪下半期。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也就是离经叛道的事物。18世纪用作贬义,指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一直到19世纪中叶都是用于贬义而非艺术风格的名称。1888年H.韦尔夫林发表《文艺复兴运动与巴洛克》一书,对巴洛克风格作了系统论述,从此确定了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概念。 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是从1600年至1750年,从蒙特威尔地到巴赫和亨德尔。典型的巴洛克表现手法是声乐风格与器乐风格的交替进行。16世纪在反宗教改革的意大利,巴洛克音乐凭借着教会强有力的支持,逐渐兴起。这种色彩强烈始于宗教之外,最终被宗教所利用而为其服务的音乐风格,随着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出现而推向顶峰。巴洛克艺术也因意大利的强盛而不断向外传播,对整个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到1750巴赫的与世长辞,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终结。期间典型的代表作有巴赫的《马太受难乐》、亨德尔德《弥赛亚神曲》、维瓦尔蒂的《四季》等。据现代学者研究巴洛克音乐每分钟60~70拍的节奏与α脑电波一致,因此在阅读的时候配上巴洛克音乐会让你大脑活跃,灵感不断,也能增强记忆力。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洛可可风格,就是在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ZHAI) 不管是音乐还是建筑,巴洛克风格有如下的一些特点:一、豪华,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迈巴赫销售策略研究论文

在2020年的今天,迈巴赫已经停产距今已经七年了,我们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迈巴赫这个品牌及其车型,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迈巴赫这款车,迈巴赫为何会成为奔驰品牌的子品牌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销售遇冷,迈巴赫这个品牌的知名度不高,不像BBA那三大品牌,如果不是车迷很少人认得这个牌子,迈巴赫这个品牌从建立之初,目标就定位到了豪华车的市场。迈巴赫的竞争对手一直都是劳斯莱斯和宾利这些奢侈品牌。苦于迈巴赫不重视品牌推广这一方面,不仅知名度低,其销量也不尽人意,停产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2014年末,奔驰推出了奔驰S轿车迈巴赫版本,迈巴赫才真正的为广大民众所知。

迈巴赫是一个有着很悠久历史的汽车品牌,迈巴赫最初在1921年时在德国创办,从诞生开始,迈巴赫就一直经营着高端汽车产品。从1921年至1940年,一直都是活跃在欧洲的超豪华品牌。到了1941年,因为战争的缘故导致了迈巴赫停产了。一个称霸高端汽车的品牌就此沉睡,一直到2000年左右,被戴勒姆克莱斯勒集团收购并推出迈巴赫概念车,才让沉睡多年的迈巴赫重新苏醒过来。

迈巴赫最让人记住的就是它超长的车身和超千万的售价,就像在上世纪时所定的产品定位一样,活跃在高端车的市场。但销量一直上不去,似乎和劳斯莱斯这些高端品牌已经渐行渐远了,不过在奔驰降级处理之后,有所回转。现在的迈巴赫已经转变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奔了,奔驰也将迈巴赫的车标改为了奔驰的车标,不过经过了奔驰收购后这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回暖了。

1909年,迈巴赫为著名的齐柏林飞艇设计了高性能且经久耐用的发动机;1919年,他的儿子卡尔·迈巴赫开始设计并制造豪华轿车;1921年,第一辆迈巴赫轿车W1问世。迈巴赫是汽车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品牌,巧夺天工的设计和无与伦比的精湛的制造技术使它在上个世纪初成为代表德国汽车工业最高水平的杰作。如果不是60年前的那场战争,迈巴赫恐怕早已成为与劳斯莱斯齐名的世界顶级豪华车,今天,德国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艺使这一古老品牌得以重生。迈巴赫(MAYBACH)品牌首创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誉为“设计之王”的威廉.迈巴赫(wilhelm maybach)不但是戴姆勒-奔驰公司(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前身)的三位主要创始人之一,更是世界首辆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的发明者之一。1919年,难舍汽车梦想的威廉.迈巴赫与其子卡尔.迈巴赫(carl maybach)共同缔造了“迈巴赫”这一传奇品牌——个象征着完美和昂贵的轿车。 具有传奇色彩的品牌标志由2个交叉的M,围绕在一个球面三角形里组成。品牌创建伊始的2个M代表的是maybach motorenbau的缩写,而现在2个M代表的是maybach manufaktur的缩写。 要了解迈巴赫的历史,首先就得从威廉.迈巴赫父子的汽车人生谈起。迈巴赫与迈巴赫父子[编辑本段]要了解迈巴赫的历史,首先就得从威廉.迈巴赫父子的汽车人生谈起。1846年2月9日,威廉.迈巴赫出生于德国的海尔布隆(heilbronn),他有4个兄弟姐妹,后来全家搬到了斯图加特(stuttgart)。在威廉.迈巴赫10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小小的他成为了一个孤儿。幸运的是,在威廉.迈巴赫面临生活困难的时候,一家慈善机构在stuttgarter anzeiger报上看到领养启事并答应照顾他。在reutlinger bruderhaus和gustav werner上学期间,学校的创建者和负责人发现了威廉?迈巴赫在技术方面的天赋并很好地培养了他,这为威廉.迈巴赫日后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1865年在小城鲁特林根(reutlingen),威廉.迈巴赫与“汽车鼻祖”之称的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在bruderhaus的车间内初次见面。年仅19岁的威廉.迈巴赫凭借自己在绘图方面非凡的天分,很快引起了戴姆勒的注意。相同的兴趣和爱好架起了威廉.迈巴赫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友谊的桥梁,两人成为亲密无间的挚友。 1869年威廉.迈巴赫接受戴姆勒的邀请来到了gasmotorenfabrik deutz公司,担任技术制图员的工作。1872年,戴姆勒作为技术主管进入由尼古拉斯.奥托创建的gasmotorenfabrik工厂。在奥托工厂着手四冲程发动机的研发工作,而年仅27岁的迈巴赫也被任命为设计室主管。戈特利布.戴姆勒因与奥托本人在设计理念上的冲突愈演愈烈,在1882年离开了gasmotorenfabrik deutz,来到斯图加特附近的巴特坎施塔特(bad cannstatt)并购买了一处宽大且拥有一座房子的地产,其中一处小的花园被改造成了他的工作间。这年的10月份,威廉.迈巴赫也来到这里,并开始与戴姆勒着手研究和开发轻型高速内燃引擎。经过细致广泛的研究,威廉.迈巴赫发明了不规则热管点火系统,该系统是研发高速引擎的重要部分。但这一发明已被一位名叫沃特生的英国人申请过专利。于是不得不放弃这一成果,转而对市场上原有的内燃机进行技术改进,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发动机的转速得到大大的提升,这些发明专利为后来的商业化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继1883年的卧式引擎之后,一种配置垂直固定汽缸的叫做“老爷钟 (grandfather clock)的轻小型引擎问世,这种体积小、转速高的引擎前景被人们广泛看好。1885年这种新的引擎被第一次应用到自行车上,这实际上就是摩托车的先驱。并且在1886年,发动机首次被装在四轮马车上,成为著名的“汽油马车”。但是威廉.迈巴赫显然不满意将他的发明仅仅用在四轮马车上,他设想的第一个产物是一辆钢轮汽车。威廉.迈巴赫成功地在这辆车上装上滑动小齿轮的4速齿轮传动装置,从此滑动齿轮系统正式引入汽车制造中。这辆“齿轮传动轿车”出现在了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用户的广泛好评是对这项技术的最好验证。当戴姆勒与duttenhofer 和lorenz在1890年建立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公司时,迈巴赫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并于当年研发出蜂窝式散热器,这一有效的引擎冷却系统为现代汽车的发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法国人称呼他为“roides constructeurs”(发明大王)。然而,在1891年2月他以不能接受合同条款为由离开了公司。在随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威廉.迈巴赫继续在他的车间里进行设计工作,但是在资金方面由戴姆勒赞助。1892年这年秋天,在hermann酒店宣布了威廉.迈巴赫在这期间的一些重要的设计发明,包括喷嘴化油器,菲尼克斯引擎和对带传动系统的改进。英国实业家弗雷德里克-西蒙司对dmg公司施压最后使威廉.迈巴赫在1895年的10月份重新被任命为公司的技术主管。回到原来的职位后,威廉.迈巴赫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科技成就,例如,他发明了第一个四缸汽车引擎,在1898年到1899年间他发明了能产生6至23马力动力的五种不同型号的引擎。在威廉.迈巴赫所有的设计发明中,最为杰出的一项就是在戴姆勒于1900年去世后发明的第一辆“梅赛德斯”汽车,并在1901年3月的“nice week”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辆车的诞生即归功于威廉.迈巴赫又归功于埃米尔.耶利内克(emil jellinek)。 “梅赛德斯”名字的由来也有一段小小的插曲。埃米尔.耶利内克时任奥地利驻法国尼斯(nice)的领事,是戴姆勒汽车的热情支持者,曾在1899年驾驶戴姆勒制造的凤凰牌轿车(phoenix)在法国尼斯汽车大赛上取得冠军。他给赛车起名叫“梅赛德斯(mercedes)”,这是他的小女儿的名字。他认为是这美丽的名字和美丽的女儿为他在比赛中带来了好运,于是建议戴姆勒用这个名字作为汽车的商标。戴姆勒为了感谢这个热心的支持者,便将这个名字装在了他的汽车上,果然销路很好。这辆车是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dmg)公司以前所从未制造过的,并使世界从马车时代走入了汽车时代。同时,这一历史上“真正”汽车的设计概念为汽车工业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开启了汽车工业设计之门。从那时开始,流线型轮廓,高性能,蜂窝式散热器,低发动机罩,长轴距,定位板式换挡机构,斜置转向系统,尺寸几乎相同的前后车轮,以及轻量化,都已经成了汽车工程设计的关键因素。尽管奔驰车在随后的年头里获得很大的成功,但威廉.迈巴赫显然成了公司内部利益争夺的受害者。他的总工程师的职位被别人取代,并且他的工作活动也被限制。于是他在1907年愤然离开dmg公司。当齐帕林(zeppelin)lz 4飞艇于1908年的8月5日遭遇风暴后坠毁在echterdingen,威廉.迈巴赫答应给格拉夫.齐帕林(graf zeppelin)建造一个新的、改进后的飞艇引擎。后来,也就是在1909年3月23日他建立了luftfahrzeug-motorenbau-gmbh bissingen公司,技术主管就是他的儿子,同时也是迈巴赫创始人之一的卡尔.迈巴赫。卡尔.迈巴赫也参与了设计新引擎的工作。时至1919年,迈巴赫父子在4个梅赛德斯轿车的底盘上建造了第一辆试验车w1,并进行了全面的实地测试,这就是第一辆迈巴赫轿车。随后他们又着手开发了w2型汽车发动机,该发动机缸径为95毫米,行程为135毫米,共有6个汽缸,最大输出功率为70马力(2200转/分)。1921年,卡尔.迈巴赫在柏林车展上公开表示:“我要造最昂贵的轿车”,从而正式确立了迈巴赫的市场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迈巴赫也成为汽车家族中最璀璨、最耀眼的一颗星。柏林车展之后,新款轿车所取得的成就极大地鼓舞了迈巴赫团队。1926年末,迈巴赫推出了w5型轿车,该轿车装备6缸直列式发动机,排量为6992毫升,功率高达120马力。稍后,该车的改进型(w5 sg)更装配了当时非常先进的带超速挡的变速器。当卡尔.迈巴赫45岁生日时,威廉.迈巴赫送给他儿子一件生日礼物——黄金手表,以表示对儿子成绩的认可。这块手表最早是埃米尔.耶利内克送给威廉.迈巴赫的,以鼓励其在汽车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而卡尔.迈巴赫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为了始终保持其品牌的绝对优势,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着手开发12缸轿车发动机。凭借在航空行业中积累的多缸发动机制造经验,卡尔.迈巴赫于1929年制造出采用150马力的7升v12发动机的迈巴赫“12型”。这就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著名的迈巴赫“齐柏林”ds 8的前身ds 7,它与“齐柏林”采用同样的发动机和双超速挡变速器。具有特殊意义的是,“齐柏林”轿车还是卡尔.迈巴赫送给父亲的一件厚礼。1929年,威廉.迈巴赫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但他心中仍然有着一个执着的梦想——创造出一个马力强劲的顶级豪华轿车。为了让父亲能够得尝夙愿,与父亲有着浓厚感情的卡尔.迈巴赫将原用于飞艇的发动机不断改进,终于在父亲临终前研发出齐柏林轿车。1931年,“齐帕林”ds 8问世,它的长度约为米,采用功率为200马力的8升发动机。作为迈巴赫的旗舰车型,“齐柏林”轿车代表了豪华轿车的巅峰,是当时声望最高的德国轿车:以无与伦比的 典雅风范和动力性能征服了世界。当然,拥有“齐柏林”轿车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该车的售价高达36,000德国马克,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这笔费用足以用来购买3幢独立式住宅。然而卡尔.迈巴赫并没有满足现状,他曾经表示:“对于那些品味非凡的客户而言,在为其定制车架、悬架、发动机、变速器、散热器、前围板和其他组件时,完美的技术细节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不论在车身制造方面,还是内部装饰及车身涂装方面,迈巴赫始终坚持只与该领域最优秀的配套厂及专家合作,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与消费者自身形象相得益彰的出色产品。1941年,迈巴赫由于战争原因而被迫停产,从此进入到一个长达60年的沉睡期。截至1941年,这种高级轿车生产了1800辆左右,其车身完全按照顾客的要求精心设计和装备而成。当时,艺术品般的迈巴赫产品包括堂皇的豪华轿车、高贵的普尔曼轿车(pullman)、动感的2~7座跑车、时尚的敞篷车,以及运动型活顶轿车等。每辆迈巴赫轿车的内饰都各具特色,包括精美的皮革和织物内饰,精选的木材和油漆,以及众多的精致附件,这使得每一辆带有“mm”徽标的轿车看上去都各不相同。而今,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超级品牌,已经在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强力支持下复出。不同于引领时尚的梅赛德斯-奔驰品牌,迈巴赫是作为该集团庞大产品金字塔中的最高端品牌展示在世人面前的。尽管沉寂了60余年之久,复苏后的迈巴赫不但魅力丝毫未减,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梅赛德斯汽车集团全球市场销售执行副总裁施密特教授表示:“迈巴赫品牌代表着无与伦比的优秀品质,匠心独运的制作工艺,不断突破的科技水平,以及卓尔不群的尊贵气质。这个传奇品牌再现市场,势必成为超级豪华轿车领域的新典范。” 经过半个世纪的沉默,这个历经沧桑的豪华品牌在2002年末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时至今日,迈巴赫的品牌已经远远超出了顶级豪华车的意义,正以无其左右的气势席卷着豪华车领域。有人将复苏后的迈巴赫定义为“德国的劳斯莱斯”。这句话虽有道理但不确切。因为,劳斯莱斯这个英国汽车界的骄傲,已经归入德国宝马集团而成为“地地道道”的德国货。而另一个超豪华品牌宾利也已加入了德国大众集团。在这种背景下,不愿输给“老对手”的戴姆勒集团此时推出迈巴赫汽车,显然是一种战略考虑,它将迈巴赫作为超豪华车市场上的一把尖刀,而不让宝马独享这个市场。以产品本身来论,劳斯莱斯和迈巴赫应是旗鼓相当。况且,对于此类轿车来说,品牌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将远比车子本身的品质更为重要。 迈巴赫的高性能展示车Exelero 昨天下午在柏林首次向世界亮相。迈巴赫Exelero是一辆双门两座的跑车,装配由Fulda Reifenwerke提供的独有V12双涡轮增压引擎,可以爆发出惊人的700匹马力。此外,迈巴赫还配备了最新开发的宽体轮胎。德国的设计这宣称,这辆特别的豪华跑车的设计灵感 来源自二十世纪30年代流行的设计风格。迈巴赫Exelero可以反映出迈巴赫公司最高的生产设计水准,并且进一步说明了迈巴赫公司为客户打造个性化产品的策略。最初在意大利的Nardo进行的最高 车速测试,迈巴赫 Exelero曾跑出了公里/小时(FIA标准测量法)的最高速度。这款车的设计曾有普福尔茨海姆学院的学生参与,并且迈巴赫 Exelero原型车是在意大利的都灵打造出来的。不过,目前迈巴赫还没有计划量Exelero的计划。现在量产的是57,57s,62,62s Landaulet 。Landaulet更是目前迈巴赫最贵的量产车,含税价达到惊人的2548万元人民币。迈巴赫 Exelero数据引擎:12缸V型排列双涡轮增压排量:5908CC引擎最大输出:515千瓦/700匹马力在5000转最大扭距:1020/2500转轴距:3390毫米长:5,890毫米宽:2140毫米高:1390毫米油箱容量:110升整车重量:2660千克

因为现在社会不是所有的品牌都能做高端的,既然没有办法塑造出一个顶级品牌,被收购也是一项非常正确的决断。

曾和劳斯莱斯,迈巴赫并称超豪华三巨头,如今为何惨遭停产?

研究平均数的论文

心理学大部分实验都是平均数差异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等都是,关键看你的要求啦~

医学统计论文

医学统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医学研究对象的数据和作出推断的一门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是医学统计论文,仅供参考。

摘要: 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均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应用的条件,研究者在书写医学论文时应根据论文设计及资料的类型进行合理的试验设计,选择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切记勿盲目套用。同时,还应注意得出的结果和结论应满足设计的要求。医学统计方法的正确运用,是充分利用试验研究获得的数据,也是最终得出科学、可信的结论的必要条件。

关 键词 :医学统计;方法;运用;原理;选择

一、统计学方法简介

统计学方法包括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方法以及检验水准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医学论文中常提到检验水准即α,它是用来表示组间实际无差别而统计结果判断有差别,犯这类错误的概率。实际工作中常取α=,当研究数据计算的P值小于时,组间差异比较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和假设检验两个方面的内容。统计描述是指根据资料及原始数据分布的类型,选择正确的指标来描叙资料及数据的特征。而假设检验即组间差异性检验,是医学论文中最常用的统计学方法。资料类型则包括能用具体数据表示的定量资料与不能用具体数值表示但能反映被观察对象某一特征的定性资料。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包括率、相对比和构成比。而参数法及非参数法是常用的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参数法一般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法常用的有秩和检验。

二、试验设计中的统计学原理

合理的试验设计与统计处理的可信度存在直接联系,研究者在编写医学论文时应对医学研究设计方法进行说明。在进行试验设计时应遵循随机、对照、均衡和重复四大原则。在进行试验设计的时候通常会涉及到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对象的分组及选择合理的检测指标三个方面的内容。

医学论文就是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进行推断总体,找出其共性,得出结论。因此研究者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应注意选择样本应具有一定数量,能反映出该事物的规律性特征,但又应注意例数不能太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选择的原则就是在保证试验结果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最少的样本例数。研究者在选择样本对象后应对其基本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比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期、疾病诊断的标准等。此外在试验中所用到的试剂、仪器的型号、规格等都应作出说明,以供读者借鉴和做出判断。选定好研究对象后就要对其进行分组。在进行分组时研究者一般遵循统计学中的“随机分配”、“设立对照”以及“均衡”、“重复”的原则。随机化原则是提高组间均衡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资料分析时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有对照才有比较,在进行组间比较时,应确定好处理因素与实验效应的关系。均衡性则是要使得对结果产生影响的非处理因素尽可能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对照的结果让人信服。观察实验效应的.指标主要有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正所谓主观指标就是通过问答的方式调查受试者自己判断的主观感受;而客观指标则是通过仪器来检验和测量所得出的结果。在进行试验设计时应选择客观性较强、高灵敏性和精确性的指标。

三、统计学方法的选择

统计学方法的正确选择是直接影响到论文结论可信度的重要依据,因此研究者在编写论文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应用的范围不同。研究者在编写医学论文时常根据论文研究的目的、资料类型、试验设计的方案、样品大小、水平数、特定条件、数据分布特征以及综合分析等来选择对应的统计方法,同时还要根据专业知识与资料的实际情况,结合统计学原则,灵活地选择。当定性资料正态分布时,研究者一般用均数和标准差来表示统计描述指标;当定性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时,则可选用中位数及级差来表示;当定量资料正态分布且组间方差齐时一般选用参数法,反之则选用非参数法。t检验一般适用于小样本(n<50)的定量资料且方差齐的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其特点是在均方差不知道的情况下,可以检验样本平均数的显著性,大样本(n≥50)采用u检验;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则用方差分析,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采用q检验;Dunnett检验则适用于多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的比较。定性资料中,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分为二分类和多类反应,如治疗结果为显著和好转的人数等,该种资料可选用字检验,大样本(n≥50)时采用u检验。如:患者的治疗结果评定为痊愈、显著有效、好转、无效或死亡。该种资料可选用秩和检验或u检验。总之,不论论文中选用的是哪种统计学方法,都要计算出检验值,然后再根据统计量值来判定P值的大小,结论一般描述为“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四、常见统计学方法的误用分析及对策

1.统计方法误用。最常见统计方法误用是对等级资料进行比较时应用秩和检验而误用卡方检验。例如:在评价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的两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疗效中,治疗组显著有效、有效、无效三种分型分别为15例、10例、8例,对照组分别为14例、11例、9例。本资料例数较少,应选用等级比较的秩和检验,而有些作者却认为只要是率的比较就可以采用字检验。研究者在选择统计学方法时应根据相应的原则,对文章研究目的、资料类型、样品大小、水平数、数据分布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后,再来选择对应的统计方法。

2.选用检验方法错误。在有些论文中,作者常将本应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的误用t检验。t检验一般适用于小样本(n<50)定量资料且方差齐的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而方差分析及q检验主要用于对多个样本均数进行比较,几种不同治疗或处理方法等的同时比较。例如:在讨论中、西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时,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三组患者的一些指标变化。组间多重比较应用q检验,但文中作者采用的是t检验,对三组均数进行两两比较。这不仅造成了资料的利用率低,也增加了假阳性的概率,降低了试验结果的可信度。

五、结论表述中的统计学应用

资料的统计处理不是医学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而是通过统计学分析为研究结论提供依据或者线索。因此,在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后应把握统计学术语,对结论做出科学的分析跟解释。在根据统计结果得出专业结论时研究者应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统计结论都是概率性的,不能绝对地肯定或否定。研究者习惯上将“P<”称为显著性,不应误解为差别很大或者在医学上有显著的价值。统计推断是以一定的概率界值为依据,说明来自同一总体的可能性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试验中的差异不能用抽象误差进行解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试验既定的条件下,差异可能是因抽象误差引起的,在增加样本数量的情况下,差异可能变成“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19):2563.

[2]关红阳,郭轶男.医学统计t检验的分析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0):114.

注重将统计学的方法、技术与心理学研究设计紧密结合,突显统计学为心理学研究服务的意识。注重将统计学技术的分析与SPSS软件的使用紧密结合,将SPSS软件的操作方法直接。方法必须使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当然方差分析方法亦适用于两按照显著性水平P005分成3列,三者之间有着显著性差异factor1factor2,三种药物作用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数据为凋亡率,要分析药物作用后是不是凋亡率显著升高,且各组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是不是用方差分析中的SNK法呢?用SPSS如何。 体育锻炼调查分析该研究用SPSS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005为明显差异,p001为非常明显差异例如,留守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越差,留守学生身体健康,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eowny数据分析技能提升谁有SPSS?期货伊江更多推荐博文热闹烦恼用来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总体均数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心血管病分组变量探索性分析磁疗效果显著性差异分析spss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的简称,SPSS中数据差异的显著性分析如何实现谢谢![标签spss,数据差异的显着谢谢!是一家服装销售公司,然后面试说他们是进行数据差异的显著性分析具体的。 先,分别把这两组数据分别设为x和y打开SPSS,点击左下角的能否利用一种分析方法完成这两类差异显著性分析呢?答复都可以用配对样本T检验。

不等式中经常用来比较大小的几何平均和算数平均好说啊,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中线和边的几何意义平方平均数与积也就四倍关系 主要来说应该是利用齐次换元的应用

  • 索引序列
  • 有关巴赫十二平均律研究论文
  • 十二平均律的毕业论文
  • 关于巴赫的论文题目
  • 迈巴赫销售策略研究论文
  • 研究平均数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