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东西方管理思想对比研究论文

东西方管理思想对比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东西方管理思想对比研究论文

看来现在再回答你的问题实在是太晚了~~~~21世纪.是管理学理论全新发展的一个阶段.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合作的日益频繁.也使得东西方管理思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冲突和融合.一. 注重文化与伦理引导的东方管理思想的回归东方的管理思想是以中华传统管理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管理理论.非常注重文化和伦理的引导.在17世纪之前.这种管理思想给东方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繁荣和昌盛.但近代东方的衰落与西方的迅速崛起.使管理学理论成长的落脚点一直停留在西方的管理思想体系之中.随着东西方之间经济的不断融合.东方的管理思想必然会在世纪之交的管理学理论中得到回归.1. 东方管理思想:基于文化与伦理的约束和激励东方的管理思想是在中华管理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理论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以及<周易>和佛学等众多学术流派.这些思想包括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人性之善".[修己安人",以道家学派为代表的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墨家为代表的[兼爱".[利人",以法家为代表的[唯法为治",以兵家为代表的[运筹定计".[知人善任",以<周易>为代表的[刚柔相济".[崇德广业",以佛家为代表的[以善为本"等.东方的管理思想有其独特的思想魅力.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其主要特征表现为:(1) 通过文化和伦理引导人性.从而规范个体行为东方对于人性假设在初期就有不同.但以人性本善为主流思想.以儒家为代表.儒家文化认为人生而性善.孟子在<告子上>中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还进一步指出:仁.义.礼.智这[四心"是人皆有之的善性.并且认为人的善性可以通过教育.修养和德化保持.因此主张德治.强调教育的作用.人的管理是可以通过保持和发展这种善端而达到的.是可以通过人本身的内在的而非外在的制度和刺激而达到的.置于文化.伦理基础上的东方人性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努力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氛围.重整体.倡导群体的凝聚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道德.注意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以道德作为管理的基础.把人性和伦理结合起来.通过文化氛围.道德舆论.伦理规范的引导.达到规范个体行为的目的.(2) 强化道德观和责任感的约束与激励东方管理思想在人性本善的假设前提下.其管理方法表现为[仁政".[信民"和道德感化.更关注个体的情感需求.强调心治.重视精神激励与精神塑造.主张通过教育来造就有理想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通过各个方面不断强化个体道德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舍生取义"等.约束和激励更多的表现为正向性.侧重于[软管理"手段.2. 东方管理思想的回归与现实意义近20年来.经济的全球化不断加强.英美等国进入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时期.而日本等国家在东方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却迅速崛起.世界经济格局的这种变化使得主流的管理思想已经开始把重心转向东方[软管理".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特别是强调人的精神因素和主观能动因素.重视企业文化.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人本理念兴起.学习型组织被提出并应用.这些迹象都在不断证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一种更为先进的管理理论的指导.主流的西方管理思想因过于强调[理性"和[效率".在包容性.人本性.柔和性.服务性等方面存在不足.而东方管理思想正在这些方面显示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内涵.东方的管理思想的回归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东方管理理论的精髓和创新在于[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人"是东方管理哲学的核心.包括两大层面:一是要求管理者为他人着想.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通过自身的道德威望感召和示范.在无形中影响被管理者.从而使社会与人际关系处于最佳状态.达到最佳的管理绩效.就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另一方面:[人为为人".作为东方管理文化的本质特征.[人为为人"揭示了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激励与服务的综合体现.强调自身行为的激励和修养.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够持久地处于激发状态下工作.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与人互相联系.并且可以转化.对任何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有一个从个人行为逐步向为他人服务转化的过程.即从[人为"向[为人"转变的过程.从而达到群体和谐.随着柔性管理时代的到来.东方管理中的人本管理和群体和谐思想必然是未来管理的重点与方向.二. 强调科学与效率的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与创新1. 人性假设与科学管理人性假设对于管理理论和方法有重要意义.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涉及和措施的采取.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看法和理解为基础.可是说没有对人性的理解就没有对人的管理.多年来.西方学者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关于人性的各种看法.其中.泰勒.薛恩.波特.麦格雷戈等学者的人性假设最具有代表性.他们的观点构成了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轨迹.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到复杂人的转变.这些人性假设成为不同时代背景下管理者采取措施的必要前提.西方的人性理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充实.为企业发展而提出.以效益为目标.其发展经历了[对工作与组织的研究→对人与组织的研究→对生产与营运过程的研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对以人为本的研究→对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知识管理的研究"的过程.西方管理思想代表的当时时代的需要.侧重于方法意识和技术层面.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采用[任务管理"的方法.制定恰当的工作定额.这一定额是通过精确的[时间-动作"研究而确定的.这是一种制度化.标准化.定量化的科学式管理.热衷于追求管理的数字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即使是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的Y理论时期.或者以[文化人"假设为基础的超Y理论时期.这种制度化的.标准化的.定量化的方法论意识并未偏离.只是在此主流之外.西方开始重视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作用.员工自我发展的价值.管理员工方法的差异性等作为辅线发展.而科学管理一直是西方管理思想的主流.也是西方核心的管理方法.2.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与创新西方管理原创建立了一整套管理科学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使管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并成为今天管理发展发展的基础.无论管理学如何发展.都抛弃不了它的基本框架体系和概念范畴.以及一些根本性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西方管理思想对管理的理性分析格外重视.企业依靠严密的组织机构.健全的控制手段实施管理.随着管理思想的不断完善.企业文化越来越被重视.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人本理念兴起.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建立虚拟企业动态协作团队和知识联盟理念.建立知识型企业的理念.重视知识管理的理念等.无疑.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即是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过程的产物.三. 东西方管理思想在碰撞中走向融合注重文化与伦理引导的东方管理思想和强调科学与效率的西方管理思想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向性.即:东方管理追求和谐.西方管理追求卓越.和谐和卓越是两者追求方向上的主次差别.并不存在根本性冲突.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现实状况下.卓越和和谐的逐步统一已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西方管理思想的问题是如何在管理操作的过程中配置伦理价值观念和人际(人伦)关系,而中国当代的管理思想的问题则是如何在伦理价值上建立操作行为体系.如何认清操作规范行为的重要性.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随着经济全球化思潮影响的深入.文明的冲突.交流与合作.成为全球化进程永恒的主体和旋律.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文化间的沟通对话与和谐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未来管理学发展的主要取向应以东方管理文化为核心.吸收西方管理文化的科科学成果.以丰富管理科学的理论宝库.从而促进东西方管理文化的大融合.

中西文化冲突下的管理论文 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顾名思义,中西文化冲突是泛指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冲突(这里,西方文化并非特指当代西方哪一个国家的文化,而是针对西方文化的整体而言)。 大家知道,从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不管泰罗的“科学管理"还是现代的管理过程理论、人类行为理论、决策理论等等,管理研究的焦点都在于企业运行的经济因素。80年代以后,西方企业界、管理界出现了一个令人注目的重大变化,研究的重点转向非经济因素,注重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进行比较研究,出现了“文化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跨国经营的蓬勃发展,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也在加强。当企业跨国经营时,各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决策方式、控制程序已基本趋同,但员工的不同文化背景使文化差异成为一个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给管理者的管理提供了难度。国外许多管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跨国经营中凡是大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所招致的结果。 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的所长霍夫斯坦特(G·Hofstente),根据他对40个国家的企业工作人员所作大量问卷调查,写了《文化的结局》(《Culture’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一书,提出了描述文化差异的四指标说,即:权力差距(Power Distance)、防止不肯定性(Uncertainty Avoidance)、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男性化与女性化(Masculinity Dimension)。 在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以下我试以中国的合资经营企业为例,谈一谈在文化冲突下如何管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从现象上看,是不同国家的资本、技术、商品、劳务、管理的结合,而其更深的内涵则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撞击、冲突和融合。也就是说,东西方文化既有冲突的一面,又有融合的一面。对于管理者来说,关键就在于如何跨越文化差异的障碍,在两种文化的结合点上,寻求和创立一种双方都能认同和接纳的,发挥两种文化优势的管理模式。因此,我认为: 一、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观,是一种比较持久的信念,它可以确定人的行为模式、交往准则,以及何以判别是非、好坏、爱憎等。这里我所讲的“文化差异”也主要是指以价值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的差异,它更容易引起文化冲突。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人们总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充满自豪,大多数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文化视为正统,而认为外国人的言行举止总是稀奇古怪的,而事实上,这些看似古怪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对该国人民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消除这种种族优越感,对方的文化尊重和理解,以平等的态度交流。在此基础上,找到两种文化的结合点,发挥两种文化的优势,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观。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指出“我们观察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它们主张什么,并认真地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标准。事实上,如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明确,我们很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企业必须形成集体的力量,才能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建立共同价值观,可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人们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时,往往忽视导致冲突的因素。 二、进行跨文化培训接受跨文化的培训是防治和解决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作为中外合资企业,要解决好文化差异问题,搞好跨文化管理有赖于一批高素质的跨文化管理人员。因此,双方在选派管理人员时,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外,还必须思想灵活,不守成规,有较强的移情能力和应变能力;尊重、平等意识强,能够容忍不同意见,善于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友好合作;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是选择那些在多文化环境中经受过锻炼的人及懂得对方语言的人。 当前我国合资企业中,绝大多数都偏重对员工的纯技术培训,却忽视了对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跨文化培训。而跨文化培训恰恰是解决文化差异,搞好跨文化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通常来讲,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对对方民族文化及原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2)文化的敏感性、适应性的培训;(3)语言培训;(4)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5)对于中方人员来讲,还需接收对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经营理念的培训。 三、管理本土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意识到本地化对于在异国投资取得成功的重要性。IBM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徐振芳说:“人才本地化是公司目前的政策和方向,并不是虚伪的假话而已。”1992年IBM年中国公司成立时不到200人,现在已增加到1500人,发展速度相当快。本地化战略除了包括尽可能雇用本地员工,培养他们对公司的忠诚之外,最重要的是聘用能够胜任的本地经理,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文化冲突,顺利开展业务。1996年IBM中国公司在本地一线经理人员不到40个,一年以后已达到80个,三洋电机有限公司是日本在广东蛇口的独资公司,董事长新保克司认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活力之源,而外商到中国投资办企业,管理人才本地化是成功的大前提。只有根据中国的国情,依靠中国员工实行本地化管理,让本地的优秀人才参与各种管理活动,并不断地提供机会提高这些人才的管理能力,公司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三洋中国有限公司本地员工约4500人,其中,高中层经营管理干部104人,基层督导301人,为了加快对高级人才本地化进程,公司每年都要选派厂长级、主任级干部去日本三洋研修中心接受培训。ABB公司也是实施本地化战略的典范。尽管它在世界各地拥有1300家子公司,但它却自称是一家“多国籍”的公司,它鼓励其子公司淡化其母公司的民族背景,完全按东道国本地公司的方式运作。 四、立足长期,实行双惠,不损害当地利益合资企业的投资双方要有长期办好企业的共同目标,不能“捞一把就走”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种目光短浅的短期行为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要立足长期,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合资企业生命周期内的“长期”。合资企业合营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组织实体,在其合营期内制订的战略决策必然是长期的,否则会有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在管理中,双方需从企业的长期出发来考虑。尽管一开始企业可能处于亏损或稍有微利,但立足长期发展最终是会有丰厚回报的;其次,是指超越单个合资企业生命周期的“长期”。对于外方来说,中国是个开发潜力很大的市场,是个有利可图的市场,要想开发这个大市场,获得丰厚利润,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对于中方来说,成功兴办合资企业有利于进一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知识,有利于吸引外资,也可以使我国获得长远利益。企业不仅要立足长期,还要实行双惠。合资企业内并不是一方的所得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相反企业兴旺,双方都会受益,而企业败落,谁也捞不着好处。因此在经营活动中强调合作双方的相互利益非常重要。外国投资者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中国的做法是极不明智的。双方应该为了共同的利益,精诚合作,从整体利益出发,兼顾双方的需求,从而实现“双赢”目标。 总之,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下,企业要想获得大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差异。在相互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以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从人本思想看中西管理文化 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发端于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个商业城邦,古希腊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使人的个体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形成了人类早期文明独特的人文精神。古希腊最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戈拉明确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8页)从而把个人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个人作为评判万物的标准,正是基于这样的人文精神,使当时古希腊人在生产交往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极为灿烂的西方古典文明。 即使在中世纪,个人消融在教会的集体之中,个性被完全抹杀,但在经院哲学内部,一批唯名论者力求摆脱正统神学的禁锢,大力宣扬只有个别才是真实存在,而一般(或共相)只不过是名称而已。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基于古希腊独立人格基础上的人文主义得以恢复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文艺复兴所宣扬的人文主义思潮和宗教改革所兴起的新教伦理所体现出来的追求个人精神生活的自由解放和个人成就需要的价值取向,使西方人摆脱了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精神枷锁,个人主义成了一种社会思潮。 17世纪以后,个人主义被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了,通过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与发展,使西方人本主义对人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其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经济人”的思想。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无不以追求自己最大经济利益为动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为社会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并不是出于某种仁慈的考虑,而是因为自利的打算。 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和西方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发展的推动下,孕育产生了20世纪初以美国人泰罗等人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思想同亚当.斯密的认识一样,把职工看成只为个人经济利益需要而工作的“经济人”,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基于这种思想,泰罗把管理重点放在对人的控制上,他突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金钱激励,认为金钱的激励是在于满足“经济人”的物质追求,保持行为动力,而严格管理则可使人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性,这就是所谓的X管理理论。这一管理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以蓝领为主的第二产业企业管理中确实发挥了作用,但是随着资本主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X理论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即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情感因素的忽视。 1924-1932年,美籍澳大利亚人梅奥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开创了西方管理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由此产生了行为主义的管理理论。梅奥认为,工人不是把金钱当做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的“经济人”,而是除了追求物质利益外还有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以及需要实现其社会价值的“社会人”。“社会人”的观点比“经济人”的观点进了一大步,它强调了人的社会性需求,突出了人际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与之相应的管理理论是“参与管理”即Y理论。Y理论也曾一度在西方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当时仍把对人的激励看成是管理手段,而不是目的。 战后西方出现了以广泛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为特征的管理科学学派,进入了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所说的“管理丛林”阶段,这个阶段的里程碑是美国人莫尔斯和洛希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超Y理 论基础上产生的“权变理论”,他们认为“经济人”、“社会人”理论,对人性的假设都有很大的片面性,而且未考虑人的个性、需求的差异和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等,认为人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而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人的需求因所处环境、时间、地点而异,没有一套对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阶级都适用的万能管理方法。因此,运筹学等数学研究方法被大量地应用于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技术,推进了管理手段与方法的现代化。但实践表明,尽管现代管理技术是有效的,却不能代替管理思想现代化和人生的现代化。 随着日本在二战后经济上的迅速崛起,美国企业界及管理理论界人士在挖掘日本企业的管理的奥秘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发表了大量的以人本管理与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论著,从而把西方人本管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进入了西方管理文化的第四个阶段,即文化管理阶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是美籍日本人威廉.大内于1979年出版的《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二是美国人艾伦.肯尼迪和特伦斯.迪尔于1982年合著的《公司文化》等,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他们一致认为,企业不应把获取利润作为最终目标,应把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应建设以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从而把人本主义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财富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标志着人本管理理论进入了立意更高,角度更新,内容更丰富的更新更高阶段。在这一阶段,提出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提出了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的理论,提出了更多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可以说,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 综观西方管理文化的发展,关于人的管理一直是其核心,对人的认识出现了“经济人”、“社会人”和“复杂人”等逐渐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管理则逐渐从对人的行为管理过渡到对人性的管理。不论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不论X理论还是Y理论,其实质都是注重个人经济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满足,以此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所以,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是以个人为中心,是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管理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文化中过于注重个人的人本思想在现实中受到了愈来愈多的冲击,从而使得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在同东方管理文化注重集体和谐的人本思想的相互交流中发生一定程度上的转向。 二 在中国哲学史上,管仲是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家,他说:“夫霸王之所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如果治国不可以人为本则会出乱。由此可见,管仲对人的价值及人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孔子更重视人和强调人的价值,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表现了对人的自我价值的张扬。他提倡人本精神内在深层的含义是“仁”,“仁者爱人”,表现了重视人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倾向。自从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书”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取得了绝对统治的地位,儒家的人本思想也自然就成为中国管理文化的主流思想。 先秦儒家把“安人”和“安百姓”作为国家管理的根本任务,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形成了关于人本思想的学说体系。从总体上看,儒家人本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为人之道上,要求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做到“德”与“贤”,做到“修己安人”;在待人之道上,要求做到“仁”(爱 人)与“和”(与人友善、和谐);在治人之道上,要求推行“仁政”,藏富于民,并进行人伦教化。 儒家人本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儒家诸子的学说之中。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在《论语.阳货》中:“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恭是恭敬、庄重,能得到人尊重而不会受侮辱;宽是宽厚,宽厚能得到大众的拥护;信是诚信,诚信会得到别人的信任;敏是勤敏,勤敏会使工作效率高,贡献大;惠是爱护、关心,爱护关心他人并给予帮助,别人就能为你出力。 孟子在君与民的关系上,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本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又说:“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人君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孟子.王制》)。在性善论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学说,在他看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虽然反对性善论,提倡性恶论,但在人本思想这一点上与孟子的观点是一致的。荀子说:“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荀子.富国》)意思是说,百姓组成的社会结构,要依靠统治者的管理活动而得到协调,他还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生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荀子的人本思想充分体现在他的“爱民、裕民、富民”主张上。 儒家人本思想认为,统治者要关心民众疾苦,保护人民利益,否则就会失去民心,最终丧失对民众的统治权,为了保护民众利益,维系民心,统治者一方面要推行仁政,藏富于民,使人们“乐年终生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另一方面要对人民进行教育,使人们明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论语.颜渊》)。这就是说,先要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这是人得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还要通过教育,让人们的精神有所寄托,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可靠保证。即先要使民“足食”“富之”,而后“教之”(《论语.子路》)。按照孟子的说法,就是要“教民稼穑”,教民“治河驱兽”,“教以人伦”,即分别满足人民的物质、安全和社会性需要。 但是,儒家人本管理的前提在于承认封建的等级制度和维护封建君主制度。人本思想并不否定君主的统治,只要求君主关心民众疾苦,对人民不要太苛刻,在君主的关系上,民只不过是被怜悯被同情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本思想是一种子民哲学思想,“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荀子这里讲的君主应当做万民的保护神,应当视民如子,君是君父,民是子民,君与民仍然是地位不同的两极,君父与子民之间没有平等而言,君主“爱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牧民”,人本思想的核心是为民做主,而非由民做主。 所以,儒家的人本思想虽然在维护社会安定、减轻人民负担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例如,它培养了人的服从性和顺从性,人们不思进取,不求创新和进步,延缓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正因为过分追求社会组织结构的和谐性和稳定性,并以之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最佳境界,当组织的“和”(和谐、稳定)与效率发生冲突时,宁可放弃效率也要“和”,当这种以“和”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成为主体意识形态之后,对一代代中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中国封建社会表现出来的超稳定性、保守性和封闭性,无不与这种思想有关。但是,儒家文化作为一种人本文化,重人际关系协调,重人的价值的实现,并注重个体对群体的责任、奉献和服务,带有群体和谐特点,这种人本思想,对中华 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面对我国和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以及西方强大的思想冲击,反思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发展和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管理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本思想和西方的管理文化之中的人本思想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来研究和分析两者的不同,及各自的优势,力求在发扬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优点上,找出一种适合我国民族特征和文化要求的管理模式,以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由于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东西方管理必然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差异,中国文化属伦理型文化,中国管理属伦理型管理,注重于情感投资,长于协调人际关系,追求群体和谐,对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得比较重,强调的是社会人格,强调个体对群体的义务和贡献。但是,传统的中国社会缺乏独立人格,不承认个性的奋斗,忽视或轻视个人个性的张扬和满足,过分重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而轻视个人自我需要的满足,造成了我国历史上个人的发展一直处于受压抑的状态,甚至出现了把追求个人利益看成是“资本主义的苗”,把维护集体利益视作“社会主义的草”的极“左”现象,其后果是使我国社会长期难以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西方的传统文化强调人是宇宙中心,周边一切皆“备于我”,人不应当贬视自己,而应当追求自身价值与幸福,在这种独立人格基础上形成的西方社会,只能是契约社会,即人与人之间不形成宗法伦理、等级关系,而是平等基础上的契约,当社会发展需要把这种契约关系用某种法定形式规范下来时,西方社会就形成了法制社会,它在管理上的表现就是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和条理管理,即在管理中特别注重建立规章制度和条例,严格按规则办事,追求制度效益,从而实现管理的有序化和有效化,但是,过于注重科学理性和个人主义价值倾向的西方管理文化也给西方社会造成了科学主义的泛滥和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偏重于对人做整体的探讨和把握,而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更精于对人的个体的理解和重视,这样就使得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趋向于一种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趋向于一种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西方管理文化的基础之一是科学技术,因而其发展迅速,成绩巨大,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基础主要来自于人生哲学,因而其发展较慢,但潜力较大。与西方管理文化中的“经济人”和“社会人”假设及其制度管理不同,中国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则体现了“道德人”假设和德政思想,在现代社会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所以,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东西方管理文化却有趋向于同一的倾向。西方管理文化强调个体价值的人本思想开始注重其整体作用的发挥,而东方管理文化强调社会人价值的同时,已注重其个体价值的实现。随着现代管理的发展,东西管理文化的互动与转型,将最终奠定未来管理的文化基础,未来的管理应既强调群体,又强调个体,强调个体必须服从于群体利益,又强调绩效考核的重要地位。产生于农业文明的中国传统管理文化,要同现代管理文明接轨,必须首先完成自身内部基因的变革,这就是接受西方的科学文化、商品文明和法制精神,从而完成自身文化的更新。 一、 企业哲学框架下的核心价值观 1、 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企业哲学的第三层是“企业如何生存”,即“怎样,how”,即核心价值观( value )的问题。如果说愿景与使命是解决方向的问题,而核心价值观则是共同行为模式的具体指导原则。这里既包括对企业行为的指导,也包括对企业个体行为的指导。什么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简而言之,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在企业哲学的统率下,为追求愿景、实现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指导企业上下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用以判断企业运行当中大是大非的根本原则,是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赏什么、批判什么的真实写照。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motto、principal)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如企业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等的看法或态度,它是企业表明企业如何生存的主张。如宝洁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领导才能leadership、主人翁精神ownership、诚实正直integrity、积极求胜passion for winning和信任trust。这里我们要强调的一点是,在目前的国内企业文化建设中,在漫天飞舞的企业文化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难以界定清楚的关于价值观的表述,包含但不限于企业精神、企业风格、企业宗旨、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企业原则、经营思想、质量理念、人才理念等等。第一是杂乱无章的堆砌,可能企业自己都说不清楚那些到底是什么。第二是层次不分,难以形成对企业员工的有效指导作用。我们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企业的价值观可以有很多,当企业面对企业管理的各层面时,都可以有价值观的判别问题,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只能有一条,能够将这一条细化固化并且坚持不懈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我们认为关键之处要重点将核心价值观单独提炼出来,同时围绕核心价值观再进行分解,形成在核心价值观支持下的能够对职能层文化、业务层文化及亚文化形成指导的各个价值观体系。中国企业真正按照企业性质运作的时间很短,能够建立起并恪守其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就更是寥寥可数,与西方具有一百多年的企业相比,虽然在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出来之前它们并没有叫做企业文化或核心价值观,但它们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运作体系,并且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以及执着足以令中国大多数企业家汗颜。正如惠普公司共同创始人威廉.休利特所说的:“回顾一生的辛劳,我最自豪的,很可能是协助创设一家以价值观、做事方法和成就,对世界各地企业管理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公司。” 由此可见,西方企业家对如何建立企业的核心观深有体会,特别是核心价值观对企业的影响更是认识深刻。与此相反,中国许多企业家并不知道什么是核心价值观,或者以为核心价值观就是将一些时尚流行的管理哲理或警世名言贴在墙上或写在纸上就行了,要不然就罗列出一

孔孟思想对比研究论文分析方法

(一)治民思想比较 孔子认为,上对下的基本原则是“君使臣以礼”(《八佾》孔子语)。所谓礼,即孔子所谓“周因于殷礼”、“殷因于夏礼”的礼(见《为政》),亦即夏代草创、殷代发展、周初成熟的宗法制度。孔子主张“克己复礼”(《颜渊》)也就是维护、恢复周初的宗法制度。它的关键有两条:一是各级统治者世袭,即所谓“大人世及以为礼”;二是上级领属下级,长辈领属晚辈,即孔子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这是治民法宝。 在“大人世及”的前提下,”君君,臣臣”,等级森然,则是孔子思想和一生言行的大纲。而贯彻这个大纲的方法则是“正名”。为此,他还曾跟子路吵过架:“野哉由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孔子如此重视的“名”,就是爵位、官阶、身份、名号,它和当时习称为“器”的政权同等重要,他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左传·成二年》)。 有了“大人世及”和“正名”这两件治民法宝,就不至于争天下、乱名分、动干戈。至于大人们是否圣明,小人们是否能活下去,那就只好听天由命了。不过,孔子力求完善,对统治阶级提了好多高雅的建议,设计了一套居高临下的治民手段。 1.王侯们要行德政。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2.当政者以身作则。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3.政刑与德礼并用,德礼是上策,政刑是下策。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4.对下民要先“富之”,后“教之”(《子路》),目的是为了“使之”。他说:“小人学道则易使”(《阳货》)。 5.役使人民要合乎义理,适于时令。他说:“其使民也义”(《公冶长》),又说:“使民以时”(《学而》)。 孔子的这些劝谏如果确能生效,则周室将代代如文武周公,年景也一如“小康”,可惜当权者殊不爱可怜穷人,故厉王暴政有之,幽王淫政有之,小康之治亦成画饼,且孔子奔走呼号一生也无济于事。孟子因其教训,则政论有所改观。 孟子先将孔子的礼治学说改造为“仁政”主张。礼治的躯壳是宗法制度,礼治的目的在“君君”,即以忠君为目的,以亲民为手段。历史的经验是忠君之民常有,而亲民之君罕见。于是孟子在战国时代的君主社会中,率先屏弃了以责民为主的礼治口号,提出了以责君为主的仁政主张,表现了宗主社会意识形态转变为君主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 “仁”在孔子的学说中是一个普遍的道德范畴,以“爱人”为主要内容。孔子认为仁人少见,连自己也不敢称仁;孟子则硬要把仁塞给当政者,并设计了一套祥云救旱的仁政方案: 1.恢复井田制,轻摇薄赋,什一而税。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膝文公上》)。果能这样,自然是周初的小康世界;但在战国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孟子为梁惠王设计的是另一种方案: 2.控制民人的产业,使百姓能活下去,他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王上》)。这样的要求往往也难于实现,于是孟子又降低了标准: 3.不要杀人,要收揽民心。他说:“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矣”(《梁惠王上》)。得了民心还要妥善管理,于是孟子又提出了行政细则: 4.选贤任能,明赏信罚。他说:“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公孙丑上》)。 孟子的治民思想如得以实现,战国则成了“理想国”,然而人君却以他的言论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荀列传》),让他永远飘在天上,“仁政”则未之有也。 孔子主张以责民为主的礼治,孟子主张以责君为主的“仁政”;外表相差甚远,本质却大致相同,即孟子所说的“劳心者治人”,真是殊途而同归的典范。 殊途而同归是阶级社会中所有政治流派的大趋势。孔子的治民主张符合宗主社会农奴主阶级的需要,为恢复和苟延周王室的政权服务;孟子的治民主张符合君主社会地主阶级的需要,为巩固和发展各个新兴的君主政权服务,这是殊途。孔孟的治民主张都维护剥削阶级对劳动阶级的统治,这是同归。 (二)事君思想比较 孔孟都是忠君论者,他们主张臣民应当对君主敬且忠。孔子曰:“臣事君以忠”(《八佾》);孟子曰“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滕文公下》)。但是他们所说的都是理想化的君,如文武周公一样的君,是“亲民”的君,对不肖之君和暴君,他们则有不同的态度。 孔子把事君和事父母看作是一回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子罕》),孔子认为是人之大伦。君父有了错误、丑行,孔子认为首先要替他们隐瞒起来,他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孔子将这个父子互相包庇的原则也用于事君。鲁昭公娶同姓的吴女,于周礼为大恶,孔子却对学生说昭公知礼(见《述而》)。孔子作《春秋》,屡用曲笔,《公羊传》指出孔子“为尊者讳,为亲者违,为贤者讳”(《闵公元年》),《谷梁传》指出孔子“为尊者违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违疾”(《成公九年》)。孔子为君长隐恶的目的,一则是怕招祸而明哲保身;二则是避免小民仇君慢长而叛乱。 在为君长隐恶的前提下,孔子认为忠君应当犯颜直谏,以正君行。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宪问》),意思是说不要欺瞒君主,应当知无不言,犯颜直谏。他称赞殷纣王的三个忠臣能不顾个人安危荣辱而谏君:“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这三个人的忠诚态度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微子谏而不听则走,实在算不上真忠,但孔子则给了最高的评价“仁”,说明孔子的忠君思想是有限度的。他的行为也说明了这点。据《孔子世家》载,齐赠鲁女乐、文马,鲁君与季桓子三日不听政,孔子乃不谏弃官而走。走则可也,弑君则万万不可。陈恒杀齐简公,孔子沐浴而朝,请鲁哀公出兵讨伐(见《宪问》),这说明孔子在忠的理论方面,虽小德有所出入,但“大德不逾闲”(《子张》)。 然而,为出仕的理想能实现,孔子却不免于图谋不轨。阳虎叛乱,劝孔子出仕,孔子曰:“诺,吾将仕矣”;“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佛肸以中牟叛,“召,子欲往”(《阳货》)。这说明孔子的忠君思想必须在顽强的节制下才能维持贞操。或曰:孔子想参加叛乱的理由是“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然而这却是借口,孔子周游列国求仕,唯独不求周天子;孔子谋叛的真正目的被子路问出来了,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阳货》),孔子也要吃饭哪! 孔子事君思想的要点是:忠于贤明的君主,劝谏不肖之君,离弃不纳谏之君,隐君之恶,救君之危,尽量不叛君。孔子一生忍辱负重,清心寡欲,力求言行一致,终于没有失大节。孟子虽秉承师教,却并不如此斯文。 孟子对当时贫富悬殊、攻诚略地的社会现象深恶痛绝,他指斥当时的君主是“率土地而食人”、“率兽而食人”(《梁惠王上》)。他认为“春秋无义战”(《尽心下》),当然可以引申为春秋无义君。孟子对这些不肖之君的态度略同于孔子,他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万章下》);而对那些暴君,孟子则一反孔子的温和态度而异常激烈:“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万章下》)。迫君易位,一般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但孟子为他找到了依据,他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毫”(《万章上》)。允许不肖之君改过复位,是伊尹的创造,孟子则把它发展成为理论,表现了孟子还没有离开忠的轨道。但对那些不可救药的暴君,孟子就要造反杀君了。齐宣王问武王伐纣杀君可否,孟子回答说:“赋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孟子对这样的暴君,不但主张杀,还主张剥夺其名号,谥之曰独夫民赋,与孔子的观点比较可谓小同而大异。小同,是指忠君归宿相同,大异,是指忠君的途经殊异。 然而孟子决不是反对等级制,他仅是主张等级差别不要太悬殊,穷人也能活下去而已;活下去是为了供养上等人,维持社会的繁荣,他曾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又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他自己也是这种精神的典型体现者。孟子游学稷下,领爵大夫,生活奢华,其母之丧,“棺椁衣衾之美”,连鲁君都眼红(见《公孙丑下》),孟子却舍不得分财减少一下“野有饿殍”(《梁惠王》孟子语)。在孟子看来,糟糠梁肉各得其所,正是所以事君之道。 孟子的事君思想显然比孔子进步了。孔子的事君思想局限于礼的模式、规范,教条死板;孟子的事君思想则生动活泼,表现出开放的倾向、重民的倾向、竞争的倾向——谁好忠于谁。这些倾向显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三)上下互制思想比较 孔孟都认为上下级应当互相制约。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其言外之意便是:君使臣不以礼,臣事君便不以忠;臣事君不以忠,君使臣便不以礼。孟子的态度则更明朗,更激烈,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这种等价交换的人际关系原则,就是一种社会约束。 孔子的约束器是礼。礼本是一个伦理学范畴,当礼作为一个政治学范畴,作为一种约束器来维系君臣民关系时,孔子也称之为“度”。据《左传·昭廿九年》记载,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所受之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今弃是度,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孔子认为贵贱不愆,名分不乱就是度,和礼的内涵一致,所以度就是礼。在孔子看来,唯有度是君臣民以序遵守的;举国上下都行之以度,谦恭好礼,等级森严,贵有业守,贱有劳作,自然国祚长久。在孔子看来,刑法不是君臣民和衷共济的约束器;因为贵人不用守法,贱人守法尊刑鼎而不尊贵人,所以刑法不能调和君臣民的关系。孔子为实现他的小康政治理想,便在伦理学的旗帜下大讲其礼,以礼代度求治。他要人们“克已复礼”,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他要臣民和君主都讲礼行礼,他包罗万象地说:“为国以礼”(《先进》)。但孔子的礼实在太无能了,就在孔子的家乡、礼乐之邦的鲁国,昭公失礼,三桓政变,国君奔死它乡;继而三桓失势,陪臣擅权,阳虎、公山不狃叛乱;民间则有“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以至孔子奋斗一生也未能改变“礼崩乐坏”的局面。于是孟子改弦更张,以“仁”作为君臣民的共同约束器。 孟子首先把仁分给每个人一份,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告子上》);又说:“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尽心上》)。这样,孟子就给每个人找到了行仁的理由,并且找出了求仁的捷经——勉之强之以行忠、宽、恕之道。剩下的就是人们能不能勉强行仁的问题。于是孟子又提出了行仁的好处:“仁者无敌”(《梁惠王上》),“行仁政而王”、“仁则荣”(《公孙丑上》)。孟子又指出不行仁政的坏处:“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离娄上》)。孟子期望这样周密的说教会使贵人、贱人一起守仁,互相约束;岂不知人们发现强权和暴力比仁更奏效,于是孟子的约束器“仁”,便被束之高阁。 孔孟不同的约束器反映了他们师徒不同的性格,也反映了两个时代不同的社会风尚。礼是客观的东西,孔子尊重客观,反映了他谦虚谨慎、屈从现实的性格,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对传统现实流连因循、对新生潮流徘徊观望的社会风尚。仁是主观的东西,孟子尊重主观,反映了他自信自强、追求维新的性格,反映了战国时代人们对新政流弊怀疑挑剔、对未来幻景跃跃欲试的追求精神。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决定的,春秋时代生产力相对落后,故人们的心理怯懦保守;战国时代生产力相对提高,故人们的思想开放大胆。 两种风尚,两种性格,两种约束器,标志着两个古代哲人的殊途;维持社会秩序、约束人际关系的共同目的可谓同归。再三殊途同归的逻辑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四)儒家政治的基本规律 孔孟是儒家学派的先师,他们的政治思想在君主社会中始终占统治地位。中国君主社会的政治可以说是儒家政治,或者说是儒学为主的政治。孔孟政治学说及其演变、对比,能大致体现出儒家政治的基本规律: 1.人主至上。孔孟二人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不知道自己分属宗主社会和君主社会,他们只是简单地知道人要有王有主,人主至上,天经地义。孟子虽然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见《尽心下》);但这仅是一个动听的口号,“贵”和“轻”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民之所以“贵”,是因为“保民而王”(《梁惠王上》),是因为没有民就没有至高无上的王。这比君“贵”的民少交一点赋税孟子都不让。据《告子下》记载,白圭欲二十取一,孟子则认为这样钱不够花,“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这就说明孟子政治思想的总纲还是人主至上。在这种人主至上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君主社会皇帝至尊,主宰一切,形成了一条基本政治规律。 2.笼络大多数。孔孟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不知道什么是阶级,他们只是简单地知道王之下有君子和小人,知道“小人学道则易使”(《阳货》),“无野人莫养君子”(《滕文公上》),“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正因为他们知道小人的份量,所以很注重收揽人心,笼络大多数。孔子主张“泛爱众”(《学而》),孟子主张“善教得民心”(《尽心上》)。在这种重民思想的指导下,历代皇帝都知道笼络大多数,如设立科举、捐纳,发放赈济等等;以至许多农民起义军“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可见这笼络大多数是儒家政治的又一条基本规律。 3.民本思想诱导着社会前进。在孔子的言论中,已隐隐约约地表现了一些民本思想的萌芽。孟子的民本思想则相对浓厚。正是在这种进步的思想潮流中,出现了人人思奋、百家争鸣的局面。此后,儒家每每以民本思想约束独裁、指斥暴政,民众则每每以等贵贱均贫富的平等思想聚众起义,这也是民本思想生息、运动的效应。中国历史发展表明,民本的意识始终在诱导着社会前进。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1】

摘 要:在东方的教育发展史上,孔子是不可不提及到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产生影响。

解读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教育具有启发和教育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孔子 《论语》因材施教仁 教学思想 启示

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这些思想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孔子的教育思想从多方位的分析和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了解他的思想,对于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据记载,孔子门生三千,而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教育沿袭着“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被贵族子弟垄断,平民子弟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

之所以有这么多学生,是因为孔子首次提出“由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无论贫贱之人,还是富贵之人,都有接受的权利。

孔子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束修”是一条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

这并非孔子受他的礼,而愿意教他学习,只是“束�”是当时人们都能承担的,任何人均可到他们下接受学习。

这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故事跟能说明孔子对待受教育者资格的要求。

有一个名为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

互乡一童子求见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门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只要一个人肯进取,不管其曾经怎样,只要现在能洁身自爱,以求获得教育机会,我们就不可以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

充分说明了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

二、教育方法,内容和目标

1.教育方法

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是教育的基本方法。

因材施教,根据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子路》)这就体现了孔子对学生的了解。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雍也》第21章)意思是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

此举虽无“因材施教”四字,但在朱熹的《四书集注》中“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充分说明孔子教人,因材施教。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指:一个人不到他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

不到他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

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句中一“启”一“发”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这个方法对当代教育具有启示的作用。

2.教育内容

孔子教育内容:“孔子教学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其中道德教育内容:仁与礼、孝悌、忠信。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意指:人心若没有了仁,把礼来如何运用,人心若没有了仁,把乐来如何运用。说明仁礼在教学的重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意指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

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

这是孝悌充分体现。

子曰:“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意指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

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强调忠信在教育上重要性。

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儒学思想中教学内容后又增加“六艺”,包括为礼、乐、射、御、书、数。

包含了道德修养、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和训练。

孔子教学不以书本为学习全部资料,而是在书本学习同时,在生活中也同时学习。

这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3.教育目标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意指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

这体现了孔子在教育人学习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而在培养目标上,孔子注重“举贤才”为国家培养人才也是孔子教育的目标。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与孔子的举贤才是一致的,从这句话中就体现了孔子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

孔子告诫学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孔子推荐学生担当政治事务,在举荐人才时有原则,首先,学习不优异,不可做官:其次,要在国家政治开明时才可做官,否则宁可隐退。

所以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只有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和“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思想对历史的贡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展了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重视文化的传承,对教材进行建设,为后世儒家奠定了进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更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通过他自己证明了这一说法,对教育的启示:在教学中,教师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思想,从而选择适合学生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从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教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文献:

[1] 朱熹(宋).《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2] 刘嘉铭.《教育公共基础笔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论文期刊:

[3] 曲红艳.《孔子教育思想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21期

孔子教育思想研究【2】

[摘要]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我针对孔子著名的“有教无类”、 “乐学”、 “因材施教”以及一些比较具有参考价值的教育思想进行浅析。

[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乐学”“因材施教”“变通”

正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只靠政令、刑律去治理国家,百姓只能被动地去遵纪守法,而不能够有廉耻之心,不懂得为什么要自觉地去遵纪守法,是不能够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的。

如果用教育的'方法去教育人民,使人民能够用礼法去约束自己,懂得言行的规范,就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那么国家就能够得到治理,孔子认为政令、刑律都不如教育更加有效,因而孔子一生开私塾,广收弟子三千,有才能者就有七十二人,因而孔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发展,他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我在这里仅仅就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点进行分析。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

又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

这在当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仅仅是王孙贵族,普通人的子女也可以接受教育,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孔子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他认为人的素质都是一样的,只因为环境与教育的不同,才使人有了差别,尽管当时孔子已被人尊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是学而后知的。

由此可见,他认为任何人只要受到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他强调学而后知,不仅是谦虚,也是他的信念。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后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了他的主张,在他的弟子中就有各式各样的人,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也有像颜渊那样的贫穷的人。

孔子教导学生要注重提高道德素质,也提倡老师要讲究职业道德。

从以上可以看出,孔子把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如果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只懂搞教育,而不懂道德要求,那么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一个有很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学家,却助纣为虐,为战争贩子研制杀人武器;一个掌握有高超印刷技术的科研人员却研究和大量印刷假币,严重干扰和威胁国家经济,这样的人于百姓、于国家、于社会有何益呢?值得欣慰的是,现在有许多有识之士已开始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点是道德教育。

在学习态度方面,孔子推崇的是使学生“乐学”。

《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要使学生愿意学习和乐意学习,他从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迷上了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他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还对别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从这些议论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所以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学好,首先要让学生“乐学”。

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 "因材施教"。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见《论语·先进》)这个故事就是比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

如上面所说,孔子的学生之所以各有所长,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结果。

孔子能熟练运用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学生想弄明白而不能弄明白的时候,不去点拨;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清楚时,不去启发。

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孔子的教育方法灵活多变,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除了以上关于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贡献以外,孔子还难能可贵地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

他现身说法地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年龄阶段的限制。

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不仅成为千百年来鼓舞中国广大知识分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光辉榜样,而且在当代被进一步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最有价值、最富于创造性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思想。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目前我们还有相当部分教师还没有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状况必须下大力气扭转。

哲学告诉我们:变,才是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变就不能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参考文献:

[1]《论语》

[2]《论语名言解析》

[3]讨论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广西教育》

[4]语文课程改革应当反思的几个问题 《语文建设》

孔子的是原创版..孟子的是升级版..

孔子,他的思想主要是在礼。而孟子的思想主要是在政治。这是他身上最大的差异。

一、孔孟思想的不同点

作为处于思想比较活跃、学术性比较强的时代的教育家来说,不同的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不尽相同的,他们都有着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看法和观点。

二、孔孟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同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有着很多的相似或相同之处。

1、他们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属于平民阶层,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模式,使得教育对象不断扩大,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2、他们都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人的自身的特长,抬高了人的价值,冲破了当时巫、鬼的限制。

3、他们的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孔子继承了周公的“德”、周朝的礼法,创立了自己的“仁”的思想。

孟子主要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仁”,他指出人应该具有侧隐(仁)、羞恶(义)、恭敬(礼)、辞让(智)四心。荀子主要继承发扬了孔子关于“礼”对于人和社会的意义,强调后天教化的重要性,也就是对“礼”的重视。

扩展资料

礼、政治这两者都是十分的重要,但是在实行政治上的仁义时,却是时常抛弃了礼乐,二者都处于一个极端,都是不可得兼的,所以二人的思想都只是专注于一点。孔子他为复兴周礼而做出的贡献。这是为了激发人的善,而孟子他在政治上做出变革。

他主要是为了大体而想。这两者最容易成功的远远是孟子。因为它将大众看成了一个整体。而孔子是将所有人都看作独立的个体。两者都没有错,但是实行起来还是一个整体比较容易。

中外管理思想比较研究论文目录

中外基础教育课堂管理方式比较研究

论文关键词:基础;课堂方式;比较

论文摘要: 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比中外课堂管理方式,指出我国基础教育课堂管理现存状况和国外基础教育课堂管理方式的特点,进而明析国外基拙教育课堂管理方式对我国课堂管理改革的启示。

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可以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约束控制有碍学习的违纪行为,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我国基础教育课堂管理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中,部分教师仍拥有绝对的权威,课堂基本上成为教师进行单独表演的场所,学生被动服从。客观地说,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管理在教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种传统课堂管理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管理原则:部分教师倾向于专制独断

课堂管理一般分为放任型、型和专制型三种。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基础教育课堂管理较多的是停留在专制型向民主型过度阶段,仍然偏向于专制型管理。在课堂管理中,教师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总是亲近一部分,疏远一部分。依据自己的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等级。同样的问题行为由成绩差的学生做出,受惩罚的可能性就大,处罚程度也重。这种偏见不但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为课堂上学生问题行为有效处理设下了障碍。

管理风格:部分教师倾向于任务中心

根据管理科学的“四分图”理论,教师的课堂管理风格依其对完成教学任务重视程度,分为低关心学生、低关心任务的放任型;低关心学生、高关心任务的任务型;高关心学生、高关心任务的综合型;高关心学生、低关心任务等四种。一般而言,除低关心学生、低关心任务的放任型外,很难说那一种风格绝对好些,一切以具体教学情况灵活决定。但是,审视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其管理风格多为低关心学生、高关心任务的任务型的,教师始终把注意中心放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格及生命意义的关注。

管理效率:相对底下

部分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受到个别学生干扰时,为了控制课堂秩序,常常不顾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种类,动辄中断正常教学过程,对学生违反纪律的问题,进行冗长而频繁的训斥,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的时间去进行的“转化教育”。对此,学生厌烦并产生逆反,结果不仅老间题未解决,反而产生了新的课堂问题和“病原体传染效应”,增长了学生对纪律的淡漠与厌烦情绪,也使教师成为一个失败的管理者。

2.国外基础教育管理方式的特点

管理观念:以人为本

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在课堂管理观念上一直秉承“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作为课堂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尺度。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可以建立自然、和谐的教学生态。多关注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从而营造出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重视班级、心理和生理建设,努力创建在情感上互相支持、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课堂微观生态环境。

管理技能:运用有效沟通技能和交流方式

倾听技巧:西方当代课堂理论认为,有效的沟通技能不但有助于增进师生关系,也是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善于倾听是表达尊重的标志,是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及安全感需求的最重要的途径,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合理运用肢体:通过眼神接触,教师能读懂每个学生的要求和反应,握整个课堂情境,学生不良行为发生;身体接近,只须轻轻地拍一下,什么也不必说,就能使学生行为端正;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即教师以此辅佐“说话”,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师生关系:平等

国外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课堂上,师生的人格与地位是平等的,学生可随时与教师对话、讨论甚至争辩。并在活动、游戏、讨论、实验等各环节中学会动脑分析、动手操作,还拥有与人相处的团队精神。

3.国外基础课堂管理的启示

转变管理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课堂管理的核心是人,对作为既是管理客体也是管理主体的人的管理,达到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的目的。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管理活动场所中首先应建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教育管理理念,坚持将学生的自然属性、属性、精神属性辨证统一。

坚持民主平等的管理理念

虽然教师是课堂管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教师一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而师生共建的集体的力量却是无穷的。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管理,共同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管理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管理。在处理课堂问题时,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提高教师的管理技能

教师自身的管理

教师是学生心志的培育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著名学者艾普尔认为“如果教师所具备知识不足以胜任教师的工作,也就很难谈及对教学和学生的有效管理。对学生来讲,教师乃是知识的化身,他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期望”。因此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朝着学生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教师一方面要维护课堂纪律,另一方面还要切实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行为。教育和管理的结果就是要形成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使人成为“自治”的人。教师的管理是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步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过度,使学生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会自我计划、自我调节,自觉地维持课堂纪律。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管理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它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管理过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技能,不断创造新的管理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应作到课前精心准备、课上合理传授、课后全面。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欣赏学生,平等友好。另一方面,又要允许学生犯成长性的错误。因为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既有闪光的一面,又有失误犯错的时候,并且每一个人又都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中总结经验、成长进步。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犯错后明白一个道理,懂得自己总结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应该不跑题,成本核算偏一点会计方面,不过大的方向上肯定没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F-001、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00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F-003、现代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F-004、西方管理思想流变研究F-005、企业无形资产研究F-006、企业文化纵横谈F-007、精神劳动与精神产品生产的管理F-008、人本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F-009、科学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F-010、中外管理思想比较研究F-011、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管理研究F-012、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研究F-013、中国股市发展研究F-014、当前宏观政策的变动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F-015、民营银行发展的难点与对策F-016、民营经济的产业选择F-017、民营经济的制度创新F-018、民营企业与技术创新F-019、资本运营研究F-020、居民投资问题研究F-021、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F-022、企业商标保护战略研究F-023、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F-024、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F-025、反不正当竞争难点与对策F-026、广告管理问题研究F-027、科学发展观与绿色经济F-028、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F-029、科学发展观与绿色科技F-030、企业营销战略F-031、企业产品创新F-032、产品定价策划F-033、营销渠道策划F-034、广告策划F-035、企业战略策划F-036、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F-037、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F-038、企业战略策划F-039、企业市场研究F-040、市场经济研究F-041、农民增收问题研究F-042、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F-043、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发展F-044、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决策支持F-045、6Sigma管理方法在现代企业管理的运用F-046、电子商务环境下顾客忠诚度的培养F-047、中国企业品牌管理研究F-048、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F-049、建立企业全程信用管理系统研究F-050、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对策F-051、企业人本管理研究F-052、电子商务条件下供应链管理的研究F-053、试论电子商务对第三方物流的要求F-054、试析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F-055、关于福建省发展物流业的几点思考F-05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探讨F-057、我国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F-058、在线广告模式研究F-059、试析电子商务激活展会经济F-060、第四方物流在中国的发展现状F-061、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F-062、3PL和4PL的协调发展F-063、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F-064、新经济下的人力资源管理F-065、浅谈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F-066、民营企业如何吸引、保留优秀人才F-067、对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题的思考F-068、我国培训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F-069、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F-070、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进程及新趋势F-071、“入世”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挑战及对策F-072、企业如何开展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工作F-073、企业变革中的阻力F-074、企业信息化中的组织问题F-075、企业信息化中的文化问题F-076、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F-077、如何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F-078、有效克服信息化中的阻力F-079、高新技术企业的营销特点F-080、网络经济中的品牌F-081、企业生产过程中逆向物流管理F-082、电子商务时代网络物流建设F-083、电子商务产权问题F-084、精益生产模式在我国企业中的作用F-085、企业人本管理讨F-086、浅谈企业经营中的信用建设F-087、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F-088、企业网络促销F-089、WTO下企业电子商务的营销管理创新F-090、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F-091、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F-092、电子商务与网上书店F-093、中国企业实施营销战略的现实意义F-094、中小企业的广告策划分析F-095、便利商店营销优势探析F-096、针对年轻人产品的广告心理分析F-097、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的选择F-098、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F-099、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竞争力研究F-100、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F-101、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F-102、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F-103、公司治理机制研究F-104、人力资本理论与经营者激励F-105、跨国公司竞争力研究F-106、绿色会计问题研究F-107、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F-108、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F-109、绿色壁垒问题研究F-110、环境税收问题研究F-111、税收制度改革F-112、品牌经营F-113、知识产权滥用问题研究F-114、企业公民的培育F-115、广告策略F-116、网络诚信问题研究F-117、网络信用建设问题研究F-118、网络文明建设问题研究F-119、网络道德建设问题研究F-120、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F-121、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影响F-122、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F-123、企业信息化与营销创新F-124、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F-125、WTO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影响F-126、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F-127、企业电子化与商务整合策略研究F-128、决策支持系统在电子化企业中的应用F-129、企业间信息系统平台的开发与构建F-130、物流管理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实施F-131、谈电子交易之中的CA认证F-132、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投资决策F-133、谈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F-134、论海峡西岸物流建设F-135、试论电子物流的发展F-136、浅议物流信息化建设F-137、加快我省物流发展的思考F-138、高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F-139、入世后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思考F-140、入世后我国商业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F-141、我国农村零售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F-142、我国社区零售商业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策略F-143、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零售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F-144、商业企业零售战略研究F-145、论我国城市新居民区零售业的发展F-146、特许经营的风险及防范F-147、关于发展我国商业连锁经营的思考F-148、我国发展特许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F-149、我国百货店的经营现状及创新研究F-150、我国会展经济研究F-151、我国专业市场创新研究F-152、我国区域商业规划研究F-153、台湾商圈研究F-154、台湾特许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F-155、台湾零售业的发展F-156、台湾百货店的经营现状及创新研究F-157、企业价值链管理研究F-158、产业集群与企业价值链管理F-159、企业社会资本研究F-160、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问题F-161、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研究F-162、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制度创新F-163、闽台经贸合作研究F-164、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F-165、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研究F-166、福建中小企业发展研究F-167、台湾农业发展研究F-168、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F-169、民营企业的投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F-170、福建省供货商与超市的关系研究F-171、福建省民营企业创品牌的做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F-172、企业的空间结构与空间行为研究F-173、从商业流通形式的发展谈福建发展商品流通的举措F-174、试论能源瓶颈制约下的工业发展思路F-175、发展资本市场推动福建民营企业的国际化F-176、谈国有股减持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F-177、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儒学管理F-178、企业中“跳槽”现象的原因及举措分析补:1、我国企业人力资本开发研究2、我国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研究3、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研究4、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流动问题研究5、经营者薪酬结构问题研究6、县域经济问题研究7、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问题研究8、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9、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问题研究10、西方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我国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研究2、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研究3、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研究4、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研究5、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研究6、论家族式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转变的途径7、我国经营者年薪制问题研究8、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9、企业并构中的政府行为分析10、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关系探析 这些都是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题目哦。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西方文艺理论对比研究论文

文化差异进行论述: 一、物质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物质文化上的差异主要是指...由于中国与西方生产生活习性的不同,中国人吃饭用的餐具是"筷子",西方人则用"刀子和叉子",且中西方饮食中的主食构成不...

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源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剖析其不同的自然观、世界观,寻求不同意识形态的表征语言。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西文化对比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西禁忌文化对比研究

摘 要: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障碍,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禁忌的对比研究,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避免交际冲突和失败,以此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禁忌;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

禁忌(taboo) 源于太平洋汤加群岛的Togan(汤加语),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指通过禁止人们实施某种行为或者回避某些话语表达对神灵的敬畏或达到消灾避祸目的的规范。由于文化不同,各国间的禁忌习俗也不尽相同。

禁忌是世界各国共有的文化现象,只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禁忌几乎无处不在,按照禁忌的范畴来分,可分为宗教禁忌和生活禁忌,其中生活禁忌包含其中生活禁忌包含饮食禁忌、服饰禁忌、婚姻禁忌、丧葬禁忌等方面,本文主要从宗教和生活禁忌两个方面探讨各国文化的异同。

一、宗教禁忌

世界各国人民都有不同的信仰,英语国家的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另外还有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中国的宗教的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宗教不同,禁忌也有很大差异。

1.基督教禁忌

基督教忌讳拜除上帝以外的偶像,进入教堂要严肃,保持安静,以表达对神的敬意。忌食带血的食物,忌衣冠不整和在聚会或礼拜中吸烟等。同时,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人们都记得耶稣被叛徒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因此在耶稣受难日的当天,绝对不能从事与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有象征性联系的事情,如:理发、钉马蹄,钉钉子等。

2.天主教禁忌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教派之一,除基督教的某些禁忌外,天主教还有自身独特的禁忌。如:天主教的主教、修女和神父是不能结婚的,因此他们的相关隐私如子女问题是不能问及的。参加丧礼忌穿色泽艳丽的衣服,忌说笑;丧礼后两三星期死者亲属忌见客人,一年内忌参加大型宴会或舞会等。

3.佛教禁忌

佛教禁忌包含身体行为方面的禁忌如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语言方面的禁忌如不妄语,不恶口;意识方面的禁忌如不贪欲等。因此,信奉佛教的人忌吃荤食、不结婚、不蓄财。僧侣和教徒非常注重头部,忌讳别人提着物品从头部经过,忌随便抚摸小孩子的头部。忌当着僧侣的面杀生,喝酒,吃肉。女士面对僧侣忌穿着暴露;对于女信徒,在生理期间不得进入寺院朝拜,以免亵渎神像。

4.伊斯兰教禁忌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奉者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饮食方面,信仰者忌吃自死和非正常死亡的动物,忌饮酒。妇女忌外出工作,忌与男子相互观看,妇女在陌生人面前要带面纱。(《中国实用禁忌大全》,1991)①他们认为妇女除双手、双足和面部外,其余身体部位,不能显露给丈夫以外的男子观看。在卫生方面,禁止用右手处理污秽事物,如大小便均需用左,忌讳用左手给人传递物品尤其是事物。

二、生活禁忌

生活中禁忌很多,比如在英国,避免问他人私事,不能插队,忌购物时讨价还价等。下面着重谈一下饮食和饮酒方面的禁忌。

1.饮食禁忌

饮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禁忌包含饮食内容和饮食方式两个方面。中国人的饮食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规矩而不是饮食内容上。中国人几乎什么都吃,包括动物的头脚和内脏。英语国家的人忌吃肥肉、粘骨,忌食动物的头脚或内脏制成的食品。忌食狗肉、蛇肉等特殊动物制成的食品。忌食大蒜等有酸辣味道的食品。在饮食规矩方面他们也有一些禁忌,如喝汤时忌出声,进餐时忌狼吞虎咽,用刀叉进菜时忌叮当作响。餐毕,刀叉忌乱放。忌当众挑牙,口中有食物时讲话。

2.饮酒禁忌

中国和英语国家在饮酒禁忌方面有较大差异。西方酒类繁多,讲究不同场合,不同饭菜配不同的酒。比如,饭前喝开胃酒,饭中喝佐餐酒,饭后喝鸡尾酒或威士忌酒等。隆重的宴会上,他们会一道菜换一种酒,有时会把几种酒参在一起混饮。而中国人主张隆重场合喝一种酒,混饮现象更是少见。西方人喝酒忌畅饮,一醉方休,而中国人忌牛饮或急饮。主人给客人斟酒宜勤,但忌浅、忌溢。

三、社交禁忌

在英语国家里,拜访某人需提前预约,否则会打乱别人的安排,造成不便。突然造访被视为粗鲁无礼的表现。以前中国人除了大事没有预约访客的习惯,但随着社会节奏的较快,预约访客逐渐开始实行,但没有那么严格。在预约到达时间上,中西方也存在差异。在西方晚到十分钟被视为正常现象,美国人习惯晚到3-5分钟,因为一般情况下女主人忙于饭菜,饭前5分钟才有时间换衣服,早到会使主人感到尴尬。在中国,人们习惯于提前4-5分钟到达以示尊敬。

在西方国家,隐私是最大的禁忌。与西方人交谈时切忌谈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如年龄、收入、婚姻等。而在中国上述问题则被作为关注的话题加以讨论。中国人也有忌谈的东西如涉及个人尊严、缺点、短处等方面的事情。

在英语国家,有一火不点三支烟的忌讳。也就是说点一次火只能连续给两个人点烟,如果给第三个人点烟时需重新点火,否则会给其中一个人带来不便。

英语国家的人们在传统的节日互送小礼品是常有的事儿,但忌送重礼,重礼被认为是一种行贿行为。在美国,忌讳在公共场合或者业务交往过程中送礼,忌讳送有公司标志的东西(好像是在为公司做广告)。在英语国家,毫无缘由的送礼会使受礼者感到莫名其妙,这和中国相似。

四、其他禁忌

关于颜色的忌讳。在欧美国家,尽量少用黑色,比利时人忌讳蓝色,巴西人忌讳黄色。在中国,忌用红笔写自己的名字和写信。

关于数字的忌讳。西方人把“十三”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公共场合尽量避免使用这个数字。“星期五”在西方被视为黑色星期五。据说耶稣是在这一天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亚当夏娃是在这一天偷吃禁果的,大洪水也是在这一天爆发的。

中国人忌讳使用“四”和“三”(散的谐音),在喜庆场合避免使用这些数字。

由此可见,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禁忌,不了解对方国家的禁忌就会导致友谊破裂,交际失败,种族冲突等严重问题。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要想达到交际成功,避免文化冲突,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禁忌。通过深入的对比研究,提高文化意识,减少文化冲突,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杨宗、聂嘉恩、郭全胜,《中国实用禁忌大全》,1991,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 胡文中、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1998,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李建军、李贵苍,《跨文化交际》,2011,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对比

摘 要: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了解西方的餐桌礼仪文化对于了解西方文化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餐具摆放及使用方面介绍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来比较中西文方餐桌礼仪禁忌的差异,并剖析这些差异背景,加深我们的了解。

关键词:禁忌;餐桌;礼仪;中西方

一、引言

餐桌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自然也不可小觑。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主要由入席离席、餐具使用与摆放、上菜顺序及品酒四个方面组成。本文旨在介绍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差异,主要从餐具摆放及使用这一方面来比较中西文方餐桌礼仪禁忌的差异,并剖析这些差异背景,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二、问卷的数据分析

通过对问卷进行发放,采访被调查者,我们了解到大家对中西方餐桌礼仪禁忌的认识很局限,并且极少数人对其后的文化背景进行过探析,下面是我们分析问卷的详细情况。下面是我们分析问卷的详细情况,通过分析问卷,我们可以得出被调查者中大二的较多,占有效百分比为;大一占,大三占,而大四的最少,占有效百分比为。被调查者中英语类所占比例为,非英语类占,英语类和非英语类所占比例几乎相当。通过这些问卷的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禁忌了解程度一般,而相当一部分人对此不了解。

具体分析问卷得出,大家对于极少数禁忌了解比较深,但是却很少有几个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渊源,对于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礼仪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强。因此,我们将主要从中西文化餐桌的餐具使用及摆放这方面的对比和背景进行分析,系统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礼仪并究其根源。

三、正 文

餐桌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餐具的摆放及使用

(1)筷子的摆放、使用及禁忌(忌讳、讲究)

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国筷子的摆放应该放在饭碗的右侧,并且一定要两端对齐的整齐地摆放。如果是就餐期间使用筷子夹完菜之后,但是并没有连续进食,筷子则应整齐地竖向饭碗的正中间。

在中国餐桌上会看到一些这样的场景,客人拿起筷子夹菜时会举棋不定,不知道夹什么好,这种现象被称为“疑筷”,在正式的场合中疑这是较为忌讳的,在非正式的场合中则不是很严格。在夹菜时一些客人用筷子在菜盘里来来回回扒拉到底要夹什么菜,这种现象被称为“脏筷”。脏筷从浅层意义上来讲是不礼貌的。有时候大家会在中国的餐桌上看到两个人同时夹同一道菜时,不小心筷子撞在一起的情形,这一现象被称之为“抢筷”。为避免尴尬,人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巧妙地半开玩笑地说一句:“让我来帮你夹怎么样?”或者一方表示谦让地让对方来先夹。一般在连续就进餐时,筷子上仍然留着吃上一道菜留下的残迹就去夹菜的情况被称之为“粘筷”,这是忌讳的,所以在打算夹菜时要轻轻小嘬筷子,来避免夹别的菜时筷子上还粘着东西。

在吃放间隙聊天的时候,筷子的一大禁忌就是“指筷”,及用筷子指人。在用餐之时,最为忌讳的是“供筷”,就是将筷子插在饭菜上或者自己的饭碗中央。在中国的传统当中,一般在祭奠去世的人会上香叩拜,如果将筷子插在饭菜中央就与这一情形及其相似,因此,供筷不论在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中国餐桌上都是最大的禁忌之一。

除了以上描述的之外,中餐当中使用筷子的禁忌还有忌“刺筷”,即在夹不起菜的时候将筷子当叉子用,扎着夹;忌“别筷”,就是拿筷子当刀使用,用筷子撕扯肉类菜;忌“泪筷”,即在夹菜的时候使菜上有的汤汁淋了一桌;忌“敲筷子”。在等待就餐时,不能坐在桌边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盏或茶杯。忌“叉筷”。 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不能一根大头,一根小头。用餐完毕,筷子应整齐地搁在靠碗右边的桌上。

(2)西方餐具的摆放、使用以及禁忌

相对于中餐,西餐的餐具则更为复杂。狭义上的西餐餐具有:刀、叉、匙三大件。刀子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刀口有锯齿,用以切牛排、猪排等)、黄油刀和水果刀。叉子分为食用叉、鱼叉、肉叉和虾叉。匙子则有汤匙、甜食匙、茶匙。公用刀、叉、匙的规格明显大于餐用刀叉。而广义上的西餐餐具则包含:刀、叉、匙、盘、杯、餐巾等。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

在餐具摆放中,各个西方国家摆放西餐餐具遵循的共同规则是:“垫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具体的规则有:“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如果在宾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盘子里放某些物品,餐巾就放在盘子旁边。

西餐用餐餐具摆放为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暂时休息片刻,可将刀叉分话盘中,刀头与叉尖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还是继续吃。用餐结束的摆置方式有两种:用餐结束后中,可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侧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上。在宴会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对摆在面前的刀叉,是从外侧依次向内取用,因为刀叉摆放的顺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顺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结束了。刀与叉除了将料理切开送入口中之外,还有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功用:刀叉的摆置方式传达出“用餐中”或是“结束用餐”之讯息,而服务生是利用这种方式判断客人的用餐情形,刀叉柄朝向自己并列放在盘子里,则表示这一道菜已经用好,服务员就会把盘子撤去。

参考文献:

[1]蔡德贵、田辰山.三极世界文化差异(上)――筷子、手指和刀叉的视角[J],东方论坛,2007(02)

[2]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背景:外语教学与研究社,1999

[4]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

[5]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谈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6]林美泳,吴晓芳,吴家铭.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2009(16)

[7]林丽端.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2009(18).

[8]杜莉, 孙俊秀. 西方餐饮文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西方人格观念的差异造成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从而产生差异。中国文化传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即人与客体对象的融合,从而达到无我无对象的水平;西方文化传统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分析,达到控制自然的目的,为我所用。要达到中国文化所尊崇的至高境界,其负载形式通常都是比较柔和的“琴棋书画”等“高雅”技术。而排斥经世致用的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2、 思想文化所带来的差异。中国一直受儒家思想所左右,它对于中国从古到今的影响都是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儒家宣传“万般皆下品思想,唯有读书高”,但它所宣扬的书是四书五经,那些爱搞发明创造的人被称做是奇技淫巧,并被归类到地位低下的工匠行列中去。中国有许多古话,什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等等,所以有聪明才学的人都不以科技方面有所长为荣,那些不钻研做官技术而钻研科技技术的人永远不会得到荣誉,也进入不了上流社会。那些有文化的人无不沉迷于士大夫阶层所讲求的风流文雅,把时间花在风花雪月,吹拉弹唱,弹琴下棋,饮酒赋诗上。他们追求的是儒家所谓自己高尚的精神境界,才不会想到如何用自己的学问去帮助泥腿子们生产劳动。政府也对技术改进和发明没有任何的推动作用,不在这些方面有所鼓励。在西方却不太一样,基督教讲究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谁能创造财富,并施舍帮助穷人,谁就能进入天堂。基督徒是“一批指甲上沾着污垢的知识分子”,这种劳动与知识的结合、以及没有权威、人人平等的精神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自从汉武帝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就再也没出过什么大思想家,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都出现在先秦时代,到了明清就更无足取,以后的中国学者,最擅长的是就前人的经典做文章,从书本到书本。这就说明了独尊儒术政策的实施,对于人们思想的控制到了何种地步,而需要创新精神、挑战精神的科学就更加被深深地扼死了。3、 宗教文化所带来的差异西方社会在中世纪宗教独尊独统太深,反抗的力量就大,许多有识之士要研究科学以破除神学的迷信。比如培根,他就尖锐地抨击经院哲学蔑视自然、扼杀自然科学真理的情形,所以他提出的新理论是主张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他后来成为西方哲学和科学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积极思考,为了给科学争取一块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提出了“二重真理说”,也就是科学与宗教互不干扰的学说。他提出了科学的复兴的论点,指出科学发展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还有笛卡尔,他主张提出理性主义反对经院哲学的信仰主义,提介以具体的科学研究反对经院哲学和形式主义,为了对经院哲学进行批判和清算,他主张人们在认识之前,要用“理性”对过去接受的思想进行审查,这种精神垫定了西方科学精神的基石。希腊的观念以一个永恒的第一动因或外在的造物主为特点,所以希腊自然科学的动力就是去发现造物主设下的宇宙秩序的规律。而西方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宗教统治也合乎这样的观点,许多文艺复兴时的科学家一开始都是神学家,他们甚至是为了在天空中找寻上帝而去研究星空的,但最后他们通过自已的研究却证明了上帝的不存在,于是反抗的力量就更大的。而中国的学者没有这种要破除迷信神学的动力,因为自古宗教在中国就没有完全占据过统治地位,同时,由于中国一向丰衣足食,人们的崇神思想没有那么重,当然同时,改革社会生产力的动力也没那么大,而农业在当时的情况下也不太需要太多的科技帮助就已可以达到不错的收获,这一切都造成了中国后期的科技进展缓慢的结果。西方宗教独尊的黑暗还影响到教育的改革,14世纪,当文艺复兴开始时,青年们都聚集到可以解释古典名著的学者周围,这些学者通过开办学校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来与原来的宗教教育对抗,这就开了西方新式教育的先河,西方在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教育成为正规教育一部分。而中国没有这种要破除黑暗的宗教统治的情形,学者们都沿着老路在走,只教儒学,所以没有新式教育的出现。西方的宗教是一个扩张的宗教,他们的传教士到全世界去,要把他们的宗教强加给全世界的人民,而中国从来没有这种传统。我们的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什么时候见到道士们跑遍全世界把自已的宗教观点硬性贯输给人家?西方的宗教扩张甚至用军队来扩张,不接受他们的宗教的就杀光,中国的宗教可曾做过这样的事?道士们都是住在深山中,有人上门肯求加入还要左挑右剔,轻易不肯接受。同时,这些搞宗教扩张的传教士们却在加强勾通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年马可波罗的往来就是受教庭之托,而1698年法国的海神号第一次往来与法中之间,也是由神父们向路易十四送上了康熙帝的礼物,包括法国人从来没有见过的绚丽多彩的绸缎、瓷器、茶叶。当时的法国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些,茶被他们称为神奇的叶子,认为它可以包治百病,并很快在欧州掀起了饮茶的热潮。科学是交流的产物,在许多情况下科学发明和发现都是靠触类旁通的方法产生,所以西方的这种宗教扩张也起到了一些它原来没有想到的作用。

东西方文学对比论文主题

你要的是这个吗?外国文学论文论题1.重读《美狄亚》2.重释列那狐形象3.重评希斯克厉夫(《呼啸山庄》)4.对《日瓦戈医生》的再认识5.解读凯尔泰斯·伊姆雷的《无命运的人生》6.解读君特•格拉斯的《剥洋葱》7.解读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鱼》8.解读君特•格拉斯的《母鼠》9.解读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10.解读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11.解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象征内涵12.解读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13.解读亨利希•伯尔的《莱妮和他们》14.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形象15.简论契诃夫笔下的女性世界16.屠格涅夫笔下的农民形象17.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形象18.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19.君特·格拉斯小说中的诗歌21..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形象分析22.探析《钦差大臣》的狂欢化23.从《小癞子》看流浪汉小说结构模式24.论《断头台》的复调性(艾特玛托夫)25.分析杜拉斯的《情人》的叙事技巧26.如何理解困扰当代西方的“荒诞”观?27.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人的异化问题28.从悲剧《禁闭》看萨特的哲学思想29.论萨特的《局外人》的现代意识30.奈保尔的“殖民地文学”反映了被殖民者怎样复杂的思想?31.论卡夫卡对现代派文学创作的贡献。32.《钢琴教师》中主人公埃里卡的自残说明了什么?33.解读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的现实意义。34.谈谈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哲学启示。35.论君特•格拉斯小说的忏悔情结36.关于勒·克莱齐奥①勒·克莱齐奥与中国②勒·克莱齐奥创作中的乌托邦情结③勒·克莱齐奥创作的文化解读④勒·克莱齐奥作品的叙事艺术38.布克奖、俄语布克奖39.果戈理与中国(果戈理诞辰一百周年)40.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心理结构看潜意识的作用41.中世纪文学与基督教的关系42.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形象比较研究。43.试论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矛盾。44.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宗教问题研究。45.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46.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47.论《俄狄浦斯王》的冲突艺术美48.《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形象49.《傲慢与偏见》的戏剧叙述50.《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与结构艺术51.劳伦斯小说艺术的现代倾向52.从《愤怒的葡萄》看斯坦倍克与基督教文化53.论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意识54.茨威格小说人物精神世界探幽55.卡夫卡及其作品中的荒诞意识56.论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乡土情结57.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与自由58.艾特玛托夫小说中的神话模式 60.沉默与爆发的魅力——试论苔丝悲剧中的性格因素61.从海丝特的悲剧看《红字》对清教思想的批判62.中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63.探析“雷雨”的审美内涵--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与曹禺《雷雨》之比较64.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比较研究65.东西方戏剧“弃妇”形象比较研究66.西方文学与宗教神话原型67.中国近代戏剧形式与外来文化68.中国的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比较研究69.《雷雨》与《娜拉》比较研究70.《雷雨》中的宗教文化色彩71.繁漪和伯莎比较研究72安娜和娜拉比较研究73.由简•爱、娜拉和安娜的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74《鲁滨逊漂流记》的基督教色彩75.西方宗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76.中西长篇小说的结构差异比较研究77.梁启超文学创作中的外来文化因素78.黄遵宪诗文创作中的外来影响79.徐志摩诗歌中的英国形象80.朱生豪译品中的英国形象81.英国浪漫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82.屠格涅夫和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自然人文景观比较研究83.林黛玉与简爱形象比较84.复仇母题研究---《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呼啸山庄》、《赵氏孤儿》等相关作品比较研究85.陈白露与茶花女悲剧比较86.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心理描写比较87.拜伦的《该隐》与鲁迅的《狂人日记》比较88.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安娜与繁漪比较研究89.安娜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比较研究90.阿Q与堂吉诃德比较研究91.郝思嘉与王熙凤比较研究92.《俄狄浦斯王》与《雷雨》艺术魅力比较93.郁达夫的“零余人”与西方文学的“多余人”比较94.中西爱情诗比较研究95.中西文学中的“负心汉”形象比较96.中西“风尘女子”形象比较97.屠格涅夫对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影响98.中西文学中的“异化”母题比较研究 99.中西文学中的“死亡结局”对比研究100.余华的《活着》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形象比较研究101.屠格涅夫对中国文学作家的影响102.尼采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103.中西十四行诗比较研究104.“恋母情结”母题在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对比研究

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源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剖析其不同的自然观、世界观,寻求不同意识形态的表征语言。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西文化对比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西禁忌文化对比研究

摘 要: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障碍,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禁忌的对比研究,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避免交际冲突和失败,以此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禁忌;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

禁忌(taboo) 源于太平洋汤加群岛的Togan(汤加语),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指通过禁止人们实施某种行为或者回避某些话语表达对神灵的敬畏或达到消灾避祸目的的规范。由于文化不同,各国间的禁忌习俗也不尽相同。

禁忌是世界各国共有的文化现象,只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禁忌几乎无处不在,按照禁忌的范畴来分,可分为宗教禁忌和生活禁忌,其中生活禁忌包含其中生活禁忌包含饮食禁忌、服饰禁忌、婚姻禁忌、丧葬禁忌等方面,本文主要从宗教和生活禁忌两个方面探讨各国文化的异同。

一、宗教禁忌

世界各国人民都有不同的信仰,英语国家的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另外还有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中国的宗教的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宗教不同,禁忌也有很大差异。

1.基督教禁忌

基督教忌讳拜除上帝以外的偶像,进入教堂要严肃,保持安静,以表达对神的敬意。忌食带血的食物,忌衣冠不整和在聚会或礼拜中吸烟等。同时,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人们都记得耶稣被叛徒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因此在耶稣受难日的当天,绝对不能从事与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有象征性联系的事情,如:理发、钉马蹄,钉钉子等。

2.天主教禁忌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教派之一,除基督教的某些禁忌外,天主教还有自身独特的禁忌。如:天主教的主教、修女和神父是不能结婚的,因此他们的相关隐私如子女问题是不能问及的。参加丧礼忌穿色泽艳丽的衣服,忌说笑;丧礼后两三星期死者亲属忌见客人,一年内忌参加大型宴会或舞会等。

3.佛教禁忌

佛教禁忌包含身体行为方面的禁忌如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语言方面的禁忌如不妄语,不恶口;意识方面的禁忌如不贪欲等。因此,信奉佛教的人忌吃荤食、不结婚、不蓄财。僧侣和教徒非常注重头部,忌讳别人提着物品从头部经过,忌随便抚摸小孩子的头部。忌当着僧侣的面杀生,喝酒,吃肉。女士面对僧侣忌穿着暴露;对于女信徒,在生理期间不得进入寺院朝拜,以免亵渎神像。

4.伊斯兰教禁忌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奉者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饮食方面,信仰者忌吃自死和非正常死亡的动物,忌饮酒。妇女忌外出工作,忌与男子相互观看,妇女在陌生人面前要带面纱。(《中国实用禁忌大全》,1991)①他们认为妇女除双手、双足和面部外,其余身体部位,不能显露给丈夫以外的男子观看。在卫生方面,禁止用右手处理污秽事物,如大小便均需用左,忌讳用左手给人传递物品尤其是事物。

二、生活禁忌

生活中禁忌很多,比如在英国,避免问他人私事,不能插队,忌购物时讨价还价等。下面着重谈一下饮食和饮酒方面的禁忌。

1.饮食禁忌

饮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禁忌包含饮食内容和饮食方式两个方面。中国人的饮食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规矩而不是饮食内容上。中国人几乎什么都吃,包括动物的头脚和内脏。英语国家的人忌吃肥肉、粘骨,忌食动物的头脚或内脏制成的食品。忌食狗肉、蛇肉等特殊动物制成的食品。忌食大蒜等有酸辣味道的食品。在饮食规矩方面他们也有一些禁忌,如喝汤时忌出声,进餐时忌狼吞虎咽,用刀叉进菜时忌叮当作响。餐毕,刀叉忌乱放。忌当众挑牙,口中有食物时讲话。

2.饮酒禁忌

中国和英语国家在饮酒禁忌方面有较大差异。西方酒类繁多,讲究不同场合,不同饭菜配不同的酒。比如,饭前喝开胃酒,饭中喝佐餐酒,饭后喝鸡尾酒或威士忌酒等。隆重的宴会上,他们会一道菜换一种酒,有时会把几种酒参在一起混饮。而中国人主张隆重场合喝一种酒,混饮现象更是少见。西方人喝酒忌畅饮,一醉方休,而中国人忌牛饮或急饮。主人给客人斟酒宜勤,但忌浅、忌溢。

三、社交禁忌

在英语国家里,拜访某人需提前预约,否则会打乱别人的安排,造成不便。突然造访被视为粗鲁无礼的表现。以前中国人除了大事没有预约访客的习惯,但随着社会节奏的较快,预约访客逐渐开始实行,但没有那么严格。在预约到达时间上,中西方也存在差异。在西方晚到十分钟被视为正常现象,美国人习惯晚到3-5分钟,因为一般情况下女主人忙于饭菜,饭前5分钟才有时间换衣服,早到会使主人感到尴尬。在中国,人们习惯于提前4-5分钟到达以示尊敬。

在西方国家,隐私是最大的禁忌。与西方人交谈时切忌谈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如年龄、收入、婚姻等。而在中国上述问题则被作为关注的话题加以讨论。中国人也有忌谈的东西如涉及个人尊严、缺点、短处等方面的事情。

在英语国家,有一火不点三支烟的忌讳。也就是说点一次火只能连续给两个人点烟,如果给第三个人点烟时需重新点火,否则会给其中一个人带来不便。

英语国家的人们在传统的节日互送小礼品是常有的事儿,但忌送重礼,重礼被认为是一种行贿行为。在美国,忌讳在公共场合或者业务交往过程中送礼,忌讳送有公司标志的东西(好像是在为公司做广告)。在英语国家,毫无缘由的送礼会使受礼者感到莫名其妙,这和中国相似。

四、其他禁忌

关于颜色的忌讳。在欧美国家,尽量少用黑色,比利时人忌讳蓝色,巴西人忌讳黄色。在中国,忌用红笔写自己的名字和写信。

关于数字的忌讳。西方人把“十三”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公共场合尽量避免使用这个数字。“星期五”在西方被视为黑色星期五。据说耶稣是在这一天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亚当夏娃是在这一天偷吃禁果的,大洪水也是在这一天爆发的。

中国人忌讳使用“四”和“三”(散的谐音),在喜庆场合避免使用这些数字。

由此可见,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禁忌,不了解对方国家的禁忌就会导致友谊破裂,交际失败,种族冲突等严重问题。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要想达到交际成功,避免文化冲突,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禁忌。通过深入的对比研究,提高文化意识,减少文化冲突,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杨宗、聂嘉恩、郭全胜,《中国实用禁忌大全》,1991,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 胡文中、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1998,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李建军、李贵苍,《跨文化交际》,2011,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对比

摘 要: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了解西方的餐桌礼仪文化对于了解西方文化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餐具摆放及使用方面介绍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来比较中西文方餐桌礼仪禁忌的差异,并剖析这些差异背景,加深我们的了解。

关键词:禁忌;餐桌;礼仪;中西方

一、引言

餐桌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自然也不可小觑。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主要由入席离席、餐具使用与摆放、上菜顺序及品酒四个方面组成。本文旨在介绍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差异,主要从餐具摆放及使用这一方面来比较中西文方餐桌礼仪禁忌的差异,并剖析这些差异背景,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二、问卷的数据分析

通过对问卷进行发放,采访被调查者,我们了解到大家对中西方餐桌礼仪禁忌的认识很局限,并且极少数人对其后的文化背景进行过探析,下面是我们分析问卷的详细情况。下面是我们分析问卷的详细情况,通过分析问卷,我们可以得出被调查者中大二的较多,占有效百分比为;大一占,大三占,而大四的最少,占有效百分比为。被调查者中英语类所占比例为,非英语类占,英语类和非英语类所占比例几乎相当。通过这些问卷的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禁忌了解程度一般,而相当一部分人对此不了解。

具体分析问卷得出,大家对于极少数禁忌了解比较深,但是却很少有几个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渊源,对于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礼仪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强。因此,我们将主要从中西文化餐桌的餐具使用及摆放这方面的对比和背景进行分析,系统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礼仪并究其根源。

三、正 文

餐桌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餐具的摆放及使用

(1)筷子的摆放、使用及禁忌(忌讳、讲究)

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国筷子的摆放应该放在饭碗的右侧,并且一定要两端对齐的整齐地摆放。如果是就餐期间使用筷子夹完菜之后,但是并没有连续进食,筷子则应整齐地竖向饭碗的正中间。

在中国餐桌上会看到一些这样的场景,客人拿起筷子夹菜时会举棋不定,不知道夹什么好,这种现象被称为“疑筷”,在正式的场合中疑这是较为忌讳的,在非正式的场合中则不是很严格。在夹菜时一些客人用筷子在菜盘里来来回回扒拉到底要夹什么菜,这种现象被称为“脏筷”。脏筷从浅层意义上来讲是不礼貌的。有时候大家会在中国的餐桌上看到两个人同时夹同一道菜时,不小心筷子撞在一起的情形,这一现象被称之为“抢筷”。为避免尴尬,人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巧妙地半开玩笑地说一句:“让我来帮你夹怎么样?”或者一方表示谦让地让对方来先夹。一般在连续就进餐时,筷子上仍然留着吃上一道菜留下的残迹就去夹菜的情况被称之为“粘筷”,这是忌讳的,所以在打算夹菜时要轻轻小嘬筷子,来避免夹别的菜时筷子上还粘着东西。

在吃放间隙聊天的时候,筷子的一大禁忌就是“指筷”,及用筷子指人。在用餐之时,最为忌讳的是“供筷”,就是将筷子插在饭菜上或者自己的饭碗中央。在中国的传统当中,一般在祭奠去世的人会上香叩拜,如果将筷子插在饭菜中央就与这一情形及其相似,因此,供筷不论在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中国餐桌上都是最大的禁忌之一。

除了以上描述的之外,中餐当中使用筷子的禁忌还有忌“刺筷”,即在夹不起菜的时候将筷子当叉子用,扎着夹;忌“别筷”,就是拿筷子当刀使用,用筷子撕扯肉类菜;忌“泪筷”,即在夹菜的时候使菜上有的汤汁淋了一桌;忌“敲筷子”。在等待就餐时,不能坐在桌边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盏或茶杯。忌“叉筷”。 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不能一根大头,一根小头。用餐完毕,筷子应整齐地搁在靠碗右边的桌上。

(2)西方餐具的摆放、使用以及禁忌

相对于中餐,西餐的餐具则更为复杂。狭义上的西餐餐具有:刀、叉、匙三大件。刀子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刀口有锯齿,用以切牛排、猪排等)、黄油刀和水果刀。叉子分为食用叉、鱼叉、肉叉和虾叉。匙子则有汤匙、甜食匙、茶匙。公用刀、叉、匙的规格明显大于餐用刀叉。而广义上的西餐餐具则包含:刀、叉、匙、盘、杯、餐巾等。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

在餐具摆放中,各个西方国家摆放西餐餐具遵循的共同规则是:“垫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具体的规则有:“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如果在宾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盘子里放某些物品,餐巾就放在盘子旁边。

西餐用餐餐具摆放为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暂时休息片刻,可将刀叉分话盘中,刀头与叉尖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还是继续吃。用餐结束的摆置方式有两种:用餐结束后中,可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侧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上。在宴会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对摆在面前的刀叉,是从外侧依次向内取用,因为刀叉摆放的顺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顺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结束了。刀与叉除了将料理切开送入口中之外,还有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功用:刀叉的摆置方式传达出“用餐中”或是“结束用餐”之讯息,而服务生是利用这种方式判断客人的用餐情形,刀叉柄朝向自己并列放在盘子里,则表示这一道菜已经用好,服务员就会把盘子撤去。

参考文献:

[1]蔡德贵、田辰山.三极世界文化差异(上)――筷子、手指和刀叉的视角[J],东方论坛,2007(02)

[2]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背景:外语教学与研究社,1999

[4]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

[5]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谈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6]林美泳,吴晓芳,吴家铭.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2009(16)

[7]林丽端.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2009(18).

[8]杜莉, 孙俊秀. 西方餐饮文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从 文化 的角度看世界,世界史其实就是一部民族与文化的交融史和碰撞史。受影响的西方历史文化和受儒佛道影响的东方历史文化,自古以来体现出很多相融和冲突的地方,两种文明带来了两种不同的辉煌灿烂。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的相关 文章 ,欢迎阅读!

东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

摘要:从文化的角度看世界,世界史其实就是一部民族与文化的交融史和碰撞史。受影响的西方历史文化和受儒佛道影响的东方历史文化,自古以来体现出很多相融和冲突的地方,两种文明带来了两种不同的辉煌灿烂。本文从文化特质、思想观念、宗教观念等方面谈一谈世界历史进程中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宗教观念 伦理 文化差异

作者简介:沈树荣,女,汉族,生于重庆南充。现任重庆市铁路中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从西方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西方历史的源头――古希腊文明,就是一部灿烂的文化史,被作为整个西方文明的深厚根基。从东方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古代埃及文化、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古代中国古代印度文化三大文化圈也成为中古东方社会的源头。世界史从原始部落、氏族斗争,到奴隶制社会,再到后来帝国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展现出的就是一部博大的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的艰难历史。下面,我将从文化、思想观念、宗教观念等几方面谈谈世界史所体现出来的东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

一、东西文化各自的特质

1、东方文化特质。第一,东方文化呈现出多源性:古代埃及文化、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古代中印度文化,形成三大文化圈,成为中古东方的文化源头。第二,东方文化呈现出专制性、封闭性、保守性的特点。古代东方文化为大河文化、内陆文化和农业文化,文明成熟较早。马克思说过:“人类社会中有粗野的 儿童 ,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居于这一类,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东方民族属于早熟的儿童。早熟的原因。东方社会有较优越的自然条件,东方民族大都居住在大河流域,气候好,河流灌溉农田,农业和畜牧业得到发展,同时,东方民族勤劳勇敢,从而使东方社会最早进入文明社会。东方社会从奴隶制度发展到封建宗教社会制度,时间漫长。东方社会的国王大多是来自氏族贵族领袖,宣扬“君权神授”,他们是神的化身,如埃及法老。封建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重家族,重血缘,压抑个性,灭人欲,形成东方社会的专制性(主义)。宗法社会的小农经济性质又造成了东方社会的封闭性、保守性。第三,东方文化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和宗教色彩。东方社会是犹太教、、印度教、佛教、等主要宗教的发源地。东方文化渗透了宗教思想,并形成不同的宗教思想价值体系。第四,东方文化崇尚尚自然,具有“天人合一”思想和追求“仁爱”“牺牲”的精神。

2、西方文化特质。第一,西方文化源头只有公认的一个:古希腊文明。马克思说,“古希腊人是人类健全的儿童。”古希腊文明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奠基。希腊文明富于自由活泼之精神、视宇宙全体为优美之调合,注重现实世界具体之事物。第二,西方文化呈现出重理性、开放性的特点。从古希腊文明开始,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本位主义和理性主义、英雄主义体现得尤为突出,希腊人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功勋的建立,追求个人本位、享乐、情欲。第三,宗教色彩浓厚。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源于人们最初对自然神秘力量和社会神秘力量的盲目崇拜和信仰。费尔巴哈说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是人自我异化的结果。西方社会受宗教神权思想影响极为深刻,上帝在他们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其原罪观念特别泛滥。第四,西方人理性主义思想浓厚。西方人善用理智来思考问题,理性主义在西方泛滥,西方人思想观念里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法治、实利、利益的基础上,东方人则比较感性,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式建立在血缘、感情、道义的基础上。

二、东西文化的差异

东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西文化的源头和宗教信仰不同,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基督。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孔子。东方人信仰佛儒道,西方人信仰。从宗教观来看,东方宗教是解脱之宗教,宣扬脱俗、解脱,相信宿命,主张清静、寂灭。西方宗教是救赎之宗教,提倡人道主义和创化、救赎,上帝这个救世主形象在他们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宗教主张从生活中寻找生命,教导人们发现新生命,创造新生命的道理,其教义也是劝人奋斗不息,才获解救。比如《圣经》所体现出的救赎思想,被作为西方现实世界永恒的经典和文化的象征,成为整个欧洲文化的源头。“浮士德”的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也成为西方精神的象征。

2东方主静,西方主动。西洋民族以战争、个人、法治、实利为本位,东方民族以安息、感情、家族、虚文为本位。中国人好古,循环往复,西方人力今,强调进化。

西洋民族好战是其天性,宗教之战,政治之战,商业之战构成欧洲文明史。西洋民族要求维护个人自由权利和幸福,思想言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东洋民族自游牧社会进而为宗法社会,自酋长政治进而为封建政治。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而无个人权利,宗法社会讲求忠孝之道德。

3东方文化重视整体,而西方更重视个体。东方文化重 经验 、现实、功利的世界;西方神性与人性并重,追求超经验、超现实的真理和个人荣誉。东方文化的特色是重人际关系,重现实生活,不重形而上的问题。西方人则重视自己的权利、个人价值的实现,重形而上的理性生活。

4东西方自由观、发展观、中西民力、民智、民德不同。东方文化崇尚含蓄,而西方推崇直接开放。东方泛道德化,以德束人,而西方则法规化,重视个人权利而不是看重道德。东方人的伦理观以牺牲自我为本,西方则以满足自己为人生之本。因此东方的道德是以灭个性而维持,西方的道德是个性的解放。

5 思维方式 和处世态度不同,东方唯情,西方唯智,东方人讲求经验、感性,西方人重视推理、逻辑。东方人重感情、重道义,比较感性,像我们常说的意气用事及仁爱、宽容、忠孝、中庸的思想。而西方人讲究理性,用理智思考问题,追求理性主义和自我主义,重视个体价值的实现、理性胜于感性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6东方讲求艺术夸张,如敦煌莫高窟;而西方讲求科学,客观,提倡艺术真实,如蒙娜丽莎。梁漱溟认为西方是艺术科学化,东方是科学艺术化。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

  • 索引序列
  • 东西方管理思想对比研究论文
  • 孔孟思想对比研究论文分析方法
  • 中外管理思想比较研究论文目录
  • 中西方文艺理论对比研究论文
  • 东西方文学对比论文主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