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人类学学报

人类学学报

发布时间:

人类学学报

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陈淳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他的写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他能诗文,擅书法,尤精绘画。陈淳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陈氏少年作画工细,中年后笔法放纵,自立门户。陈淳从师文徵明,在其门下声誉最高。擅长写意花卉,其作品虽表现一花半叶,却淋漓疏爽,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他是继沈周、唐寅之后对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画家。陈淳中年以后间作山水,技法学米友仁、高克恭,多以江南风景为题材,手法简练,极具文人生活情趣,文徵明曾微笑着说:“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存世作品有《红梨诗画图》、《山茶水仙图》、《葵石图》、《罨画图》等。其子陈括继承父风、擅花卉。他绘山水,效法米友仁、高克恭,水墨淋漓,颇得氤氲之气。他的泼墨之功,往往见于画烟云之中。在写意花卉方面,陈淳独得玄门,笔法挥洒自如,富有疏朗轻健的风姿,用墨设色,则如徐沁所谓“浅色淡墨之痕俱化矣!”王世贞在《州续稿》中说:“胜国(元朝)以来,写花卉者无如吾吴郡,而吴郡自沈启南(周)后,无如陈道确,陆叔平(治)”。近代画家如蒲华、吴昌硕,齐白石等,在诗文题书画中,都对陈淳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明万历年间即有人曾评价过陈淳在花卉方面的造诣和声誉都超过了文征明,成为继沈周之后的吴门大家。明清以来画家,尤其在花鸟画方面,受他的影响很深。他与徐渭齐名,人称“青藤,白阳”。现存的陈淳作品大部分均在博物馆收藏,民间甚少得见。作品价格 陈淳作品传世较多,国内几大博物馆多有收藏,流传海外的也不少,美国纽约是拍卖陈淳作品的地方,目前已见有6幅作品交付拍卖,价格较高,而且高低相 差不太 大,说明市场稳定,收藏家也看重陈淳作品。2.陈淳(1159~1223)是中国南宋理学家。字安卿,亦称北溪先生。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理学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阐发者。著作有《北溪全集》。其心理学思想主要见于《北溪字义》对心理概念的界说和疏释上。他从“理”生气、气化生万物出发,提出由理气结合而产生的“心”,天然地具有两种水平:“知觉从理上发来,便是道心”;“从形气上发来,便是人心。”(《北溪字义·心》)人性也是由理气形成的“天地之性”和“气禀之性”的结合体。“天地之性”和“道心”天然是善的“气禀之性”和“人心”有善与不善之分,为此,以“存天理,灭人欲”作为修心养性之道。提出:“意是心上发起一念,思量运用要恁地底”。“智是心中一个知觉处,知得是是非非恁地确定是智。”(《北溪字义·仁义礼智信》)把知与行看成是“交进而互相发”的关系,“知之明则行愈达,而行之力则所知益精矣。”(《严陵讲义·用功节目》)继承“情者,性之动”的传统说法,但认为从性中发出的情“便是善,更无不善”,而“感物欲而动,不从本性发来,便有个不善。”(《北溪字义·情》)把“志”界说为“心之所之”,又有“趋向,期必之意”(《北溪字义·志》)。认为才具有“才质,犹言才料质干”和“才能,是会做事底”(《北溪字义·才》)两种含义。依据禀气的清浊和赋质的纯杂交错搭配,把气质分为刚烈、软弱、躁暴、狡谲、性圆、愚拗等多种。在学习心理思想方面,提出要立志、虚心、下学与上达;批判了学习为求取功名而不求甚解的时弊。3.陈淳男,1950年4月21日出生,汉族,籍贯:北京市;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74年12月3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毕业于吉林市第五中学;1968-1970年,永吉县大绥河公社小绥河大队14小队集体户知青;1970年-1975年,吉林铁合金厂五车间工人,宣传干事、党办秘书;1976年-1979年,吉林市工交办路线教育办公室,揭批“四人帮”运动办公室;1979年-1983年,中共吉林市委研究室干事;1983年-1985年,中共吉林市委党校学习;1985年-1987年,中共吉林市委研究室干事,副处长;1987年-1989年,中共吉林市委办公厅综合处处长;1989年-1993年,中共吉林市委办公厅副主任;1993年-1995年,中共吉林市委研究室主任,市委副秘书长;1995年-1998年,中共吉林市委副秘书长;1998年-1999年,吉林市体改委副主任;1999年-现在,中共吉林市委副秘书长。陈淳同志获得的主要荣誉:2003年11月,在吉林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4月,在吉林市“学做创”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勤廉公仆”2005年3月18日,被评为2003-2004年度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工作者2006年6月,在吉林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第八次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标兵”2006年6月,在吉林省庆祝建党85周年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6月,被评为2005年吉林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攻坚工作先进个人4.陈淳,男,1948年5月生,汉族,浙江奉化人。1978-198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生,导师贾兰坡院士,获硕士学位。1982-1986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讲师。1986-1992 加拿大麦基尔(McGill)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92-1996 加拿大多伦多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1997-至今 复旦大学文博系副教授、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史前考古学研究,涉及领域包括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农业起源研究、国家与文明起源研究。兼任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1998年主持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河北阳原县小长梁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新一轮的发掘,该次发掘完全采用了国际上最新的方法,将卫星定位技术,电脑技术和实验方法首次引入考古的田野工作。发掘和研究报告分别于发表于1999年与2002年的《人类学学报》。2000年,承担复旦大学三年行动计划文科科研项目,从事《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探索》的研究课题。2000年获复旦大学研究生院100本研究生教材建设的特别资助,承担教材《考古学理论》一书的写作。2001年获国家教委文科科研基金资助,从事《中国国家探源的理论探索》的研究课题。教学情况 :共开设和教授6门课,本科的课程为《考古学通论》、《考古学思想史》和《专业英语》。研究生课程为《考古学理论》、《考古学专题》与《专业英语》。近年发表的著作、重要文章和奖项《当代考古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考古学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陈淳(译),《手》。约翰·内皮尔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复旦学报》,2005年第4期。二里头,夏与中国早期国家研究。《复旦学报》,2004年第4期。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复旦学报》,2003年第4期。酋邦与中国早期国家探源。《中国学术》,2003年总第14辑。小长梁石工业研究。《人类学学报》,2002年第1期。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问题。《东南文化》,2002年第3期。中国文明与国家探源的思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一书获2004年获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其他主要学术成果:1. 《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思考》《史学月刊》2002年1期2. 《小长梁石工业研究》《人类学学报》2002年1期3. 《中国文明与国家探源的思考》《复旦学报》2002年1期4. 《“操作链”与旧石器研究范例的变革》刊《第八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1年5. 《岭南史前研究的思考》《岭南考古论文集》2001年6. 《中国猿人》贾兰坡院士主编,陈淳著。7. 《河北阳原小长梁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1999年3期8. 《微痕研究的探索与实践》《考古》2001年7期9. 《聚落、居址与围墙、城址》《文物》1997年8期10.《酋邦的考古学观察》《文物》1998年7期11.《资源、神权与文明的兴衰》《东南文化》2000年5期12.《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昨天与今天》《第四纪研究》1999年2期13.《早期国家之黎明》《东南文化》1999年6期14.《中国文明起源探索的新视野》《科 学》1999年2期15.《两极法与piece esquillees》《人类学学报》1999年1期16.《考古学方法论的思考与借鉴》《东南文化》1997年4期17.《中石器时代的研究与思考》《农业考古》2000年1期18.《谈旧石器的精致加工》《人类学学报》1997年4期19.《再谈旧石器类型学》《人类学学报》1997年1期20.《旧石器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载《史前考古学的新进展——庆贺贾兰坡院士九十华诞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1999年科学出版社21.《城市起源之研究》《文物季刊》1998年2期22.《谈谈考古学的科学性》《文物世界》2000年4期23.《稻作、旱地农业与中华远古文明发展轨迹》《农业考古》1997年3期

山顶洞人的时间是距今一万一千年左右。最初根据同地点出土的一块兽骨做放射性碳素断代﹐曾推定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但根据另一块兽骨得出的年代是距今约一万一千年。两者的差距引发了学者们的怀疑。1980年经过对1930年代所作的兽骨出土编号的重新检视,发现第一块兽骨出于山顶洞下窨,其年代仅代表下窨的动物化石。而山顶洞人的年代,应为距今一万一千年左右。该结论于1983发表于《人类学学报》。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的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还发现了一些有孔的兽牙,海钳壳和磨光的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

他们当然是黄种人啦,跟我们一样啊。

广东与外国人通婚的多,犹其与黑人通婚的更多。他们的后代就是混血儿。所以看起来与内地人种是有差别的。

人类学学报难

1999年4月,金昌柱与工作组的专家们,又回到了人字洞。 自4月中旬开始的第3次发掘已进入了富集区,根据化石判定的哺乳动物化石的种类已经增加到七十多种,石器、骨器已增加到四十多件,一些以前从未见到过的灵长类的化石也陆续出现,似乎曙光就在眼前,眼看人字洞神秘的面纱最后就要揭开了。 这时,金昌柱与所有参与发掘的专家,都发现,用现有的常识,无法解释发掘现场各种动物化石是在按种群分布着: 乳齿象骨架和牙齿堆成一堆,马骨成堆,熊骨成一堆,貘又成一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化石成堆地堆积在一起?是洪水等自然原因还是其它所不知道的动力作用? 徐钦琦先生,我国天文、气候学研究的开创者,他提出了两种假设:人字洞是一处陡峭的山体裂隙,多年的自然作用形成了天然溶洞,背靠大山,前望平原,附近有长江流过,是人类居住的极佳环境,动物便是他们猎杀的堆积场地, 但有人对200多万年前古人类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持保留态度。 徐教授提出的另外一种假设是:一次巨大的洪水,把山上的所有动物,包括人类活动遗存在内都被冲了下来,说不定还有人类,一起掉进陡峭的裂隙,无处逃生,便在人字洞形成了丰富的化石堆积。 与当时国内所有考古发现出土的石器不同,人字洞出现了一些品位很高的铁矿石,这些打击点非常清楚的石块,显然是被古人用作刮削的石器的。这一发现,引起了著名旧石器专家张森水的极大兴趣,年近古稀的老先生亲自上山采集石器。 徐钦琦先生回忆: 张先生初到人字洞考察,天天上山,但几天都没有对出土的石器表态。而他则是把现场挖出来的石块一一清理,后来石器太多了,没有安全的地方存放,他就把它们放在枕头下面。 以铁矿石作为旧石器的原料,在全世界的古人类遗址中都未曾发现过,而铁与工具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人类进人文明 社会 以后,铁的利用程度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我们的古人居然在200多万年前就开始利用铁矿石了,这在专门研究石器的张老先生眼里,无疑也是一个新大陆,对研究工具的起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直到2000年8月,这份《繁昌人字洞旧石器遗址1998年发现的人工制品》的论文才发表在《人类学学报》第三期上。它得以让我们了解当年发掘的研究成果。 对1998年发现于安徽省繁昌县人字洞旧石器遗址的非灰岩石质标本进行了初步整理,从中选出59件石制品做了分类记述,其主要结果将载于本文中。对目前性质难定的非灰岩石质标本亦作了必要的记述,以备考。这些石制品打片用锤击法,无论从石片或石核上均可见转向打法,石器的主要类型是刮削器,加工粗糙,方式多样,以向背面修理为主,单层修疤,以深宽型的居多。同时被记述的还有几件骨制品。该遗址的地质时代,依同层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应归早更新世早期,可能在距今200万年前。 论文的摘要部分,肯定了人字洞发现的非灰岩石质标本为人工制品。 在这篇专业性极强的论文中,著作者列举了当时发掘的技术性的流程: 该遗址的发掘工作,严格按照考古操作规程进行。打格分方,每方为1 2m,每一水平层为,再以10cm厚的堆积为次一级水平层。挖完次级水平层堆积,绘制遗物分布平面图,接着继续往下发掘。1998年发掘的最大面积约为20m2。共发掘了9个水平层,相当于地质分层的第3—4层。不同层位发现的非灰岩石质标本,目前看不出差别,故未作分层研究。发掘出土的非灰岩石质标本共575件,并从碎骨中挑 出若干件骨制品。 而发现的铁矿石是后来争议最大的一个话题。当时人字洞发现的铁矿石质地至少有3种: 其一是质较疏松的鲕状铁矿石;其二是质较细的、颜色略深的铁矿石;其三是质细呈棕色的、类似燧石质的铁矿石。 经初步调查,在距遗址约5公里的长垄山上有铁矿石矿,海拔310m。铁矿石产地海拔虽高于遗址,但中间隔有几道山梁和沟,因此可排除被水搬运入洞的可能性, 已发现的这类标本的表面痕迹(见后)也支持上述看法。从该遗址地层里出土的非灰岩石质标本,约有三分之一表面没有磨蚀痕迹,岩面保存原貌,边棱锐利;约有60% 有轻度磨蚀的痕迹,在鲕状铁矿石的凸出部略变光,其他铁矿石和岩石边棱稍变钝; 只有少数几件标本磨蚀程度较重或严重,如号原料为质较细的铁矿石,边棱变得圆钝,呈烧熔状,发油脂光泽,它们是物理、化学风化还是水流冲磨的结果目前难以肯定,尚待研究。就不同种类的岩石表面的磨蚀程度而言,硅质泥岩多无磨蚀痕迹,其他岩石,特别是硅质岩类,磨蚀程度则有轻有重,无磨蚀者少。总之,从大多数标本表面痕迹看,没有经水流长期搬运留下的痕迹,更无因急流发生碰撞的标本,故可排除因这种动力搬运入洞的可能性。 这些标本从堆积物顶面向下220cm处开始出土,在发掘区内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主要分布于西偏南的地区,即发掘方A列向西偏南各方, B列向东偏北各方发现数量不多,前者亦以两端靠岩壁的发掘方比较密集。 对这批材料的处理存在一定难度,即作为主要原料的铁矿石,它的人工打击痕迹是否不同于其它岩石无现行资料可作比较,但我们考虑,既是以石击石的生产,应有其共性,用人工石制品最基本的要素(张森水, 1999)来鉴定它们,不会离实际太远。另外,我们已做了一点打击铁矿石的试验,对它的打击痕迹有些了解,但自感不充分,因此,将那些虽有一个或多个裂面、打击点不明显的标本暂不列入人工制品, 仅将那些打击点清楚、具有人工初级产品特点和有连续修疤或细疤的列为人工制品,计59件,对未列入的约90%的非灰岩石质标本也予以扼要的记述,以备考。此外, 在大量出土的碎骨中,找到若干件骨制品,将择要予以报道,以便窥其文化概貌。 【梦想的天花板之七十五 浮生之45篇】

北京猿人的发现 1929年12月2日,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在主持发掘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古人类遗址时,从洞穴堆积中发现一个完整的古代猿人头盖骨。随后,又陆续发现大量石器和用火遗迹。消息一出,震动了世界,极大地推动了对世界猿人的考古研究。北京猿人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1918年,瑞典学者安特生便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动物化石堆积。1921年他于龙骨山北坡发现后来闻名于世的北京人遗址。从1927年开始,中国学者陆续参加主持北京人的发掘。从1929年至1937年,共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5个。1937年因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而中断。这些头盖骨化石连同其他珍贵标本都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些标本下落不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恢复了在周口店的发掘工作。至今共发现40个以上个体的猿人化石。经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20万年前,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北京猿人头盖骨的特征是:头顶低平,前额后倾,眉骨粗大且左右相连,平均脑量为1043毫升,介于猿和现代人之间。下肢骨胳的大小、形状、比例基本上具有现代人的特征,表明北京猿人已能直立行走。上肢骨胳与现代人更接近,说明他们的上肢已能进行与现代人十分相似的活动。北京猿人身长156~157厘米。群居洞穴,从事狩猎和采集,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和骨器。北京猿人已经知道用火。1966年,一具北京猿人头盖骨再次出土,形态特征较以往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具有更为进步的性质研究进展跟比较北京猿人吃什么? 有更新的科学手段检验,他们不是食人族吗? 2003年非洲朊病毒DNA揭秘全球不同种族都有抗食人基因 2003年,美英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科林奇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发现了人类大脑中的一种朊病毒——当代食人族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库鲁病患者携带着它,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那里才终止了食人恶习,而人肉宴的主力军妇女儿童最易感染库鲁病;科林奇小组还发现,朊病毒的抗病基因同时也存在于3/4的当地妇女中。更令人震惊的是,世界各地不同种族的DNA样本中,都有对朊病毒的抗病基因——可谓抗食人基因。这说明,人类祖先确是食人族,人类是在抗击食人中成长起来的。科林奇小组今天正深入研究朊病毒,它与疯牛病病毒很相像。 2000年首次用DNA检验粪便化石提取出千年前北美人食人证据 2000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生物学教授马拉在《自然》杂志上公布,他从850年前至1000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印地安人粪便化石中,提取出了人类的肌红蛋白——粪便的主人肯定在排泄前的12小时至36小时内,吃了同类。最近又有地理学家报告:1000年前大峡谷曾发生过严重旱灾,曾经创造了先进农业文明的大峡谷人竟也沦落到残食同类的境地。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DNA生命科学的手段,检验出人吃人的物质证据。 1999年发掘出10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欧洲的最后冰河期气候恶劣人食人 1999年,法国和美国考古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法国阿尔代什省莫拉—古尔西的尼安德特人食人现象》,科学家们从莫拉—古尔西山洞里10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遗骨化石中发现,尼安德特人的头骨、腿骨上,都有V字型的石器划痕;在鹿骨化石中亦有同样的伤痕;而人的手骨脚骨却保存完好——这两处吸不出骨髓。此前在克罗地亚和法国发现的尼安德特人骨骼也有被打击的痕迹。科学家们推论:10万年前是欧洲最后一个冰河时期,尼安德特人急剧减少,恶劣的生态引发欧洲古人类也走向了自相残食,直至3万年前突然灭绝。 关注北京猿人头盖骨伤痕处1939年德国学者论证最早食人族 1939年,德国古人类学家魏敦瑞就在对北京猿人头盖骨进行研究中,做出了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的论证。1943年他在《中国猿人头盖骨》一书中写道:“猿人猎食自己的亲族,正像他猎食其他动物一样。因为古猿人意识到后脑较其他部位更易致人于死地,于是就用锋利的石器敲打头部,然后吸干脑髓,再慢慢割下其他部位的肉吃。” 魏敦瑞1935年到达北京协和医院,开始全面负责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发掘研究工作,1929年发现的第一颗北京猿人头骨顶骨表面,就有多处凿痕;他后来发现,1936年贾兰坡又发现了3颗北京猿人头盖骨,第一颗头盖骨的额骨左侧和顶骨上有很深的切痕;第二颗顶骨中部有一块陷下去的、大约厘米直径的、浅而不平的圆凹痕,凹痕处有发散状裂纹,似乎遭到了尖锐物打击并且其它地方也有类似情况;而第三颗头骨的顶骨竟然有着一个近3厘米的矢状深切痕!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多于躯干与被食的尼安德特人头颅情形相似 连续3年,魏敦瑞端详着这些裂纹和孔洞。 他清点着累计出土的北京猿人14件头盖骨部分(其中5个比较完整),14件肢骨残片,以及一些牙齿和下颌骨,曾发问:周口店出土的其它动物化石,都是躯干骨和四肢骨多于头骨,而北京猿人却相反,为什么?而与北京猿人同时期生存的史前鬣狗,体格甚至超过了今日东北虎,它的粪便化石中带有大量碎骨,吞食北京猿人时是不会单单留下人类头盖骨的。那么,是不是人类自己留下了同类的头盖骨? 1939年,意大利考古学家在罗马南部齐尔切奥小岛上,发现了一个20万年前的山洞。—山洞深处有一个用石块围成的圆圈,中心处底朝上摆放着一颗人的头颅。在离石圈不远的地方,仿佛陪葬似的,放着三堆动物的骨骼,分别是赤鹿、牛和猪。而那颗人头颅底部有一个大洞,整个头颅破裂严重,像是遭受过有力的打击。整个山洞中竟没有发现人体其余部位的任何骨骼。 这个发现和北京猿人在一点上非常相似:他们的头骨都受到打击,和肢骨数量的比例都极为不相称。研究人员测定这是20万年前欧洲史前人类尼安德特人的头骨,他头部的右侧明显遭到过凶狠的击打;很可能这个尼安德特人丧生在同类手下,还被残忍地割下头带回洞里,砸开颅底吸干了脑髓。缺少面部骨骼往往为食人族所为北京猿人头盖骨能是例外吗 意大利的这个发现为魏敦瑞的研究提供了佐证,而在当时,魏敦瑞进一步发现,在北京猿人遗骨中,可以辨认出年龄的22个人中,有70%的人14岁以前就死了,在15到50岁存活的有6人,占了将近30%,而能活到了50岁的只有一个女人。北京猿人的生存状况显然十分残酷。 就在这时,一个想法突然跳进了魏敦瑞的脑中:为什么挖掘出的这些头骨中有那么多头盖部分,却没有多少头颅面部和底部的骨骼呢?从结构上说,人的颅骨主要由前面的面颅和后上方的脑颅组成,而北京猿人都只剩下了头盖骨,绝对不正常。 1930年,荷兰古生物学家孔尼华在印尼挖掘出一批这样的头骨,所有的头骨都没有面骨,甚至只有两个具有脑颅后部。而这种状况和当时还在南太平洋区域流行的一种恐怖风俗非常相似,当地的土著总是将俘虏相对脆弱的面部砸碎,取食其脑髓,最后只留下了坚硬的头盖骨。 以后,缺少了面部骨骼的头骨往往被怀疑是有食人现象的人种。北京猿人是例外吗? 遗留下的北京猿人头盖骨是头脑发达的另类猿人猎物吗 50万年前,周口店已形成了如今华北地区的温带气候,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北京猿人吃什么?魏敦瑞再次盯上了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出土的北京猿人的头骨和肢骨发展极不平衡,北京猿人的头骨显然与猿头更加接近;他们的脑壳很厚,大约是现代人的一倍;尤其是下部膨大,上部收缩;而现代人恰恰相反,下部窄小,上部膨大。北京猿人的脑子不算大,只有现代人的一半。但是,他们的肢骨却和现代人的极为接近,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结构,完全可以像现代人一样行走甚至奔跑。 通常认为,在进化中,人大脑的发展应该走在肢体的前面,可是,北京猿人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那么,是不是在50万年前的周口店曾经同时生存着两类人:一类人头脑发达,另一类四肢发达却头脑简单;而这种大脑的差距可能导致了在饥饿状态时人吃人惨剧的发生,头脑简单的沦为了头脑发达的猿人猎物? 魏敦瑞这样疑惑地推论过。随着1941年战争进程和北京猿人头盖遗骨的丢失,他离开了北京,他所做的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的结论成了仅有的权威论证。北京猿人“食人论”证据不足(北京解释)国内学者认为头盖骨等疑点均可有合理解释 尽管当年的西方学术权威推论北京猿人是食人族,但是中国的学者们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反驳了魏敦瑞的论据,并推断北京猿人的食物来源应该是采集夹杂着狩猎。国内专家对北京人不是“食人族”基本达成共识,不过对于他们是否如这个雕塑表现的那样以打猎为生,尚有分歧。当年的学者用炉火烘干出土的北京人遗骨。 反驳1 头盖骨更容易保存 “认为北京猿人是食人族的原因,无非就是认为所发掘的北京猿人化石中,头骨较多,肢骨很少。”吴新智院士认为所谓的这一证据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北京猿人长期以来便被认为是开‘食人之风’的始祖,这种说法是魏敦瑞首先提出的,但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对此早就提出了疑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研究员如是表示。 黄万波是“巫山人”、“蓝田人”、“和县人”的发现者,也参与了近几年周口店的一些发掘工作。在他印象中,魏敦瑞在古人类学界享有权威地位,北京猿人是食人族的论点曾一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中国学者很早就曾撰文反驳过魏敦瑞的推论。 “其实在对古人类的考古发掘中,头骨多,肢骨少,是较为一般的现象。”黄万波指出在其对巫山人、和县人等考古发掘中,也出现此种现象。这是因为对比起来,在漫长的时间演化中,头骨更容易保存下来。 此外,黄万波还解释了另一个原因。那便是考古发掘现场往往是众物横陈,各种物种的遗骸都有可能,而人的头骨较为易识别。加之,动物对人的头骨也不太“感冒”,所以肢骨有可能落入动物之口,而人的头骨却有较大的几率避免这种危害。 认为北京猿人有吃人风气的根据还有:头骨的颅底部分破裂,是敲破取食造成的。黄万波指出尽管自己在考古发掘中,并未发现类似的古人类头盖骨,但是造成头骨颅底部分破裂、出现凿痕是由于颅底结构的弱点及保存条件的综合合力造成的。 颅底有许多供神经和血管通过的孔道,骨质厚薄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受压后易于破碎而解体。相较之下,头盖骨部分由于它的穹窿形,厚薄较为一致。即使受到了外来压力,也不容易破碎。即使破碎,也是裂成较大而平扁的骨片,比较容易被保存下来。同时,面骨部分也比较脆弱,容易破碎,因而在人类化石中也常缺损。 反驳2 体质形态发展存在不平衡 魏敦瑞在做出北京猿人是食人族的推论中,曾表示由于北京猿人头骨与肢骨进化程度的不同,曾推论存在两类人。 “其实在人类进化中,体质形态本来就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从事古人类研究得刘武研究员解释道。 现代人与古人类体质最大区别是,现代人纤细,而古人类粗壮,不仅是头骨形状,尺寸和厚度等的变化都符合总的人类进化规律。但这种体质进化的步伐在古人类史上,体现得并非完全一致。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首先是直立行走,四肢向现代人的方向发展,而后是脑的扩大和头骨的发展。所以猿人头骨的形态落后于四肢。因而,我们不难理解北京猿人的形态,像是猿的头配着近似现代人的身躯。吴汝康院士曾于1999年在《人类学学报》上发表论文详细论证,北京猿人的化石并不代表两种人,而只属于一种人,就是猿人。 反驳3 基因证据可有其他解释 那么,对于2003年美英科学家所发现的抗食人基因,又该如何解释呢? 2003年,《科学》杂志登出科林奇小组的论文后,很快便有科学家提出疑义。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的人类学家阿伦斯(WilliamArens)表示自己不太赞同科林奇的结论。阿伦斯认为,即使发现了这一抗食人基因,但由于没有人亲眼见过食人的风俗,所以无法断定出人类史前就有吃人的现象存在。 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现代人的变异普里昂蛋白基因并不能证明人类的祖先曾经有吃人的习惯,也可能存在着其他的解释。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专家索列格(Christoph Soligo)认为,有传染性的普里昂蛋白可能跨物种传播,吃受普里昂蛋白污染的动物也可能导致有保护作用基因的出现。因此,光从普里昂蛋白基因变异是无法推出人类史前存在吃人现象的。 对此,黄万波表示基因验证是需要很多假定的。近几年,国际上对一些部落食人的佐证,包括DNA分析、基因分析,都不能具体说明北京猿人的情况,每一种族之间还是有其个体的区别。北京猿人吃什么? 北京猿人并非是食人族,那么北京猿人当时吃什么呢?古生物学家普遍持有的观点是:采集狩猎。 黄万波指出在发掘出北京猿人的同时,考古发掘人员也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和其他几个地点发现了北京人制造和使用过的石器,已不下10万件,种类包括砍斫器、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石锤和石砧等。“根据日前已发现的石器,它的形制、用途,都可以表明北京猿人已经进入采集狩猎的阶段”,黄万波指出,一直以来,老一代科学家便持有此种见解。 另外,研究发掘人员曾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兽骨绝大部分是破碎的。他们认为这应当是北京人制作和使用过的骨器。例如截断的鹿角根部可以当锤子使用,鹿角尖则是良好的挖掘工具。 对此,吴新智认为北京猿人采集日前没有多大争议,但至于是否有狩猎行为还无法完全给出定论。 而在刘武看来,史前北京猿人究竟是怎样,他们的生活场景如何,现在我们只能通过所发掘的石器及其他遗物来推断。这些步骤便包括,所发掘的器物上是否留有猿人的痕迹?即使在50万年前,北京猿人已经有狩猎行为,那这种行为是主动狩猎,还是由于某种情况是非主动的……而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在辨识北京猿人当时生活习性时应该考虑的。

生物进化论告诉我们,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同一起源的,处在同一棵进化大树的枝枝蔓蔓上。人类这个群体也是这棵大树上的一部分,属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而实际上人科仅仅是为满足人类自以为超然的主观愿望而设的,人类根本只是猩猩科中的几个相近属,黑猩猩与人之间的差距相比其与大猩猩要近得多。所以人类的进化也是与其他生物的进化一样,符合生物进化论的普遍规律。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人类,究根探底都是同一起源的,这也是进化论的基本原则。现存的人类属於一个物种,使我们觉得人类很特别、很孤单。其实,从发现人类化石最早的440万年前起,人类谱系的演化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多元化的过程。至少有四个属17种人类物种先后出现,在180万年前的肯尼亚甚至同时有四个物种生存於同一区域内1。古人类学为我们建立了人类的总体粗线条谱系,最新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又使我们有能力著手构建现代人类的精细谱系,探究现存的人类是怎样产生、分化和演变的奥秘。图 1 根据人类化石推测的系统树一 多地区起源说是否一厢情愿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进化演变历程,从东非直立人(Homo ergaster)进化到早期智人(H. heidelbergensis, H. neanderthalensis),一直到约10万年前进化到晚期智人(H. sapiens sapiens),即今天的现代人类。最初的人类可能出现於500到700万年前的非洲,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没有太多争议2。然而,现代人类如何发展而来?这疑问一直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并且争论持续不断。目前关於现代人类起源最主要的两种观点分别是非洲起源学说和多地区起源学说。两种假说都认为直立人起源於非洲的东非直立人,然后大致在100万年前走出非洲,迁移到欧亚大陆。但非洲起源学说认为现代人类起源於10万年前非洲的第二次迁移,走出非洲以后完全取代了其他地区的古人种。多地区起源学说又称独立起源假说,认为世界各地的人类是独立起源,即由各地的非洲直立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东亚直立人各自独立进化到现代人类的几大人种(亚种)。 非洲起源学说自80年代末首次提出后,得到许多考古学证据支持。然而在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地区陆续出土了大量人类化石,这种化石存在形态一致性的延续和在地域上的广泛分布。因此许多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对非洲起源假说表示质疑,他们认为亚洲与非洲一样存在著「直立人→早期智人→现代人」的进化演变历程,因而认为现代人类起源是多地区的。1987年,卡恩(Rebecca Cann)等人运用母系遗传的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夏娃假说」,揭开了运用遗传学方法探索史前人类历史的序幕3。「夏娃假说」以及对欧洲尼安德特人的遗传学分析结果都支持非洲起源假说。於是此观点在考古学及古生物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样就使得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地区成为验证人类起源模式最受关注的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区起源说也很难解决进化论方面的悖论。生物进化中常常是在生存条件好的时期发生大量物种,当环境改变时则物种大量灭绝。所以淘汰的物种是绝大多数,存活的是极少数。这100万年来,亚欧大陆几段生存环境恶劣的时期足以淘汰与其他动物生存能力没多大差异的古人种,各地的人种为何都要存活下来了,而不是与其他生物一视同仁地遵循进化论的淘汰法则?两个物种在分开后,必然是随著时间的久远,差距越来越大。但是按多地区起源说,人类却很奇怪,即便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没有物种的差别,他们在这100万年里非但差距没有变大,而且还变小了,甚至100万年的差距还不足以使各人种产生生殖隔离。人类又特立独行地违反进化论的距离法则。我们不禁要问,多地区起源说为人类勾勒的进化路径,是否太一厢情愿了?二 源於非洲的现代人谱系 「夏娃学说」引起了许多争议,但是随著遗传学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些争议陆陆续续地尘埃落定。运用遗传学技术研究人类群体的进化,就是利用一些遗传标记来追溯人类群体起源迁移事件发生的大致时间及路线。目前研究早期人类进化和迁移最理想的遗传标记,公认是Y染色体拟常染色体非重组区段的SNP标记(NRY)4。这是由於人体内只存在一份父系遗传Y染色体非重组区,可以有效地排除交换重组的混血干扰;同时SNP突变率低更能稳定地遗传,可以忠实地记录进化事件;再由於以单倍体存在的Y染色体,其有效群体大小只有常染色体位点的1/4,所以易产生人群特异性的单倍型。 2001年斯坦福大学的昂德希尔(Peter A. Underhill)等人利用变性高效液相层析技术(DHPLC),分析得到了218个Y染色体非重组区(NRY)位点构成的131个单倍型,在对全球1,062个代表性个体考察结果显示明显的群体亲缘关系5。这是目前遗传学技术发展的可用於人类进化和起源研究最多的遗传标记,通过对这218个NRY在全世界各地区代表群体中多态性分布清晰展示了现代人类的种群大致聚类树。图 2 Y 染色体非重组区(NRY)单倍型系统树(最大简约法)图2展示的系统树从上到下代表了分支产生的早晚。很显然,最早的分支都发生在非洲人群中,而后再分出欧洲和亚洲。美洲和澳洲的分化都发生在亚洲的分化之下。这说明人类从非洲人群分出欧洲和亚洲人群,美洲和澳洲人群又起源於亚洲人群。这就是与「夏娃学说」相印证的「亚当学说」。根据突变的速率计算出来的非洲人群分化出欧亚人群的大致时间是十多万年。三 东亚现代人群起源 对东亚人群的起源,争议一直颇多。许多古人类学家至今坚持东亚也是现代人的一个发源地,但是遗传学的研究越来越不支持这种观点。 1998年褚嘉佑等人利用30个常染色体微卫星位点(Microsatellites)分析了28个东亚人群,包括汉族的南北人群的遗传结构,结果都支持现代中国人来源於非洲,并经由东南亚进入中国大陆6。由於微卫星位点突变率较高,对研究较久远的人类进化事件和人群迁移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来源东亚地区的资料并不能令人信服排除多地区起源的假说。 1999年宿兵等人7利用19个Y-SNP构成的一组Y染色体单倍型,这19个Y-SNP覆盖了所有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群体具有的单倍型,用这一套单倍型来系统研究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人群的起源和迁移。这一研究将克服褚嘉佑等人的研究因使用常染色体微卫星标记和样本量少带来的遗憾。研究的样本量为925份个体,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和各省份的汉族个体、东北亚群体、东南亚群体和来自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群体。图 3 东亚地区晚期智人迁移路线在由19个位点组成的16个单倍型中,一半为东亚人群特有的单倍型。这一明显的群体特异性为研究人群迁移和人群间基因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工具。研究发现南方人群的基因多样度高於北方人群,各人群的遗传多样度按东南亚非汉族人群、南方汉族人群、北方汉族人群、北方非汉族人群排列逐渐下降。而且南方的单倍型种类包括北方所有的种类。这种单一的梯度格局提示了一种重要的资讯,因为突变发生时间远早於迁徙事件,这些突变不是在迁徙后形成的,所以迁徙应该是顺著梯度下降的方向进行的。这揭示人类进入东亚始於南方。东南亚群体中的单倍型几乎涵盖全部中国和东亚的特异单倍型,因此东南亚可能是早期由非洲迁来的人群进入东亚的第一站,从那儿开始中国人的祖先从东南亚进入中国南方,而后越过长江进入北方地区。这一发现与线粒体DNA单倍型分布相符。 在东亚群体的Y染色体多态性分析时发现有两个关键的突变位点与东亚群体的非洲起源及随后的迁移密切相关。所有现代东亚人的Y-SNP单倍型均来自较晚发生的突变,更早的类型仅非洲群体所特有。因此研究认为在所有被观察的739个东亚个体全部来自非洲,这揭示走出非洲的群体有可能是完全代替东亚的当地群体,这种可能性只有进一步扩大东亚人群的研究样本量才能证实。诚然,东亚地区在地质史上是很特殊的,据认为冰川期气候在中国南方仍能适应大型哺乳动物生存繁衍,而中国古人类化石有连续性特徵。虽然这些证据仍有争议,但很难否认会有少数10万年之前的中国「原住民」(早期智人 Homo sapiens)与后来出於非洲经由东南亚进入中国的「新移民」(晚期智人)共同构成了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2000年柯越海等利用了M89、M130和YAP这三个古老的Y-SNP,对来自中国各地近12,000份男性随机样本进行了基因分型研究8。其目的就是在扩大东亚地区样本量的基础上看这种即使存在也贡献率极少的不完全取代的可能性。所选择的三个Y染色体多态型M89、M130和YAP是在M168突变型的基础上产生的三个突变类型。据认为M168是人类在非洲时产生的突变型,其原始型仅出现在东非人群,除非洲以外的现代人及部分非洲人都带有M168的突变型。M168是现代人类单一起源於非洲的最直接证据。非洲以外地区没有发现个体具有比M168更古老的突变型例子。该项研究结果显示万多份样品无一例外具有M89、M130和YAP这三种突变型之一,并没有发现个体携带有以上三种Y-SNP突变型之外的类型,也没有出现破化系统树的单向性的同时具有M89、M130和YAP突变的个体。这一结果与非洲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的基因分型结果是一致的。因此研究显示了Y染色体的证据并不支持即便是对中国现代人起源可能起著极小作用的多地区起源假说。 因此,遗传学研究尤其是Y染色体证明,东亚的现代人具有共同的非洲起源9,大致在距今18,000-60,000年前最早的一批走出非洲的现代人进入东亚的南部,然后随著东亚的冰川期结束,逐渐北进,进入东亚大陆。另一支迁移的路线从东南亚大陆开始,向东逐渐进入太平洋群岛。 至此,对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现代人群体的一系列遗传学研究,填补了过去在现代人类起源研究中缺乏东亚人群资料的情况,同时,通过线粒体、常染色体和Y染色体微卫星标记和单核酸多态性等多种遗传标记和分型手段对东亚群体的广泛研究,均表明现代东亚人群来自於非洲,支持非洲起源假说10。图 4 东亚地区发现的人类化石年代分布显示出的化石断层多地区起源假说对东亚地区提出质疑的依据是东亚尤其中国大陆发现的大量化石和考古学遗物11。然而在最重要的化石证据上确实出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的化石断层,而且是在现代人起源的关键时期,即4-10万年之间。遗传学的解释认为这种化石上出现的断层并非偶然,是由於东亚大陆在这一时期大量的生物物种灭绝造成了这种断层,因为6-1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断层与第四纪冰川期在该地区存在时间大体相符。解释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由於在距今5-1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的存在,使得这一时期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地区绝大多数的生物种类均难以存活。在冰川期结束后,非洲起源并经由东南亚由南及北进入中国大陆的现代人成了这块领地的新居民。四 分化年代估计——STR显示的遗传距离 为了估计早期现代人类进入中国的年代,宿兵等对含三个在汉族—藏缅民族中较多的单倍型(H6、H7和H8)的个体用三个微卫星标记位元点DYS389,DYS390和DYS391进行基因型分型12。这一研究共筛选并分析了160个携带有M122突变汉族特异性单倍型的个体。 根据祖先有效群体大小(Ne),微卫星标记的突变速率(μ),群体中积累的突变数目(V),对人群分化事件发生年代有一公式可以计算:t = -Ne ln(1-V/Ne μ) 该公式适用於经历了一次较强的瓶颈效应后产生快速增长的群体13,即从母群体中分化出一小部分人群,再增殖成子群体。对於公式中有效群体大小的估算,目前普遍接受的现代人男性的有效群体大小为5,000-10,000。因为考虑到亚洲群体比非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要小,亚洲男性群体的有效个数被定为750-2,000,突变率为,20年为一代。图 5 汉藏语系人群的起源及迁移示意图据此在全部研究过的含M122突变的群体中得出M122C突变发生的年代大致是在18,000-60,000年前,在汉族和藏缅民族的M122突变个体中计算得出两者的分野为5,000年(此年代由DYS390推算而得,是三个微卫星位点年代中最大的)。一般而言,单纯从遗传学角度对古代人类的群体迁移和基因突变年代的精确估算困难非常大,因为在上述公式中有效群体大小和突变率的估计带来的偏差直接影响结果,但作出这样的年代估算与体质形态学和考古学在齿型、石器和化石的发现相符。考古学研究表明涵盖中国北方地区的北亚人种特有的Sinodont齿型发生在18,000-25,000年前,而这种齿型是由东南亚地区的类Sinodont齿型演变形成的,这与我们用公式推算出的M122C发生年代下限是相符的。此外,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和阿尔泰地区近来的考古学研究表明,这一地区的人类石器文明出现在25,000-45,000年前。如果西伯利亚和整个东亚群体由非洲起源并经东南亚迁移而形成,那麼现代人类进入东亚地区应该在北亚出现石器文明之前。认为M122C突变估算年代的上限60,000年前更接近於事实了,因此研究认为18,000-60,000年是早期现代人迁入东亚所造成的瓶颈效应的年代。据此,该研究认为随著冰川期逐渐消亡,非洲起源的现代人约在六万年前从南方进入东亚,在以后的数万年中逐渐向北迁移,遍及中国大陆,北及西伯利亚。大约在8,500年前,在经历了漫长的蒙昧时期后,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最早的中华文明开始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萌芽。 研究者对於世界人群分化年代的估算也作了大量的工作。坦普尔顿(Alan R. Templeton)在今年3月的《自然》(Nature)总结了这方面的研究结果14。由於不同的遗传突变记录了不同的事件,他发现,现代人走出非洲并不只是一次。至少在84万年到42万年前就已经有少部分人走出非洲了。而以线粒体及Y染色体估算,绝大部分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是15万年到八万年前,之后又发生了几次人群的回流和进一步扩张。与现代人完全取代古人类不同的是,一批批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相互融合,构成现代的世界人群。五 精细的人群渊源分析 遗传学研究人类谱系达到较精细的程度,就会对发现复杂的人类群体很难找到头绪。语言学研究以其翔实的材料和客观严谨的方法把人群进行了系统分类,为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最理想的线索。东亚地区人群主要分为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侗台语系、苗瑶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南岛语系六个系统,其中汉藏语系无疑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关於汉藏语系的起源,以及汉语族与藏缅语族的关系问题,引起学术各界的广泛关注。钱亚屏等15和宿兵等16在2000年分别报导了对於汉藏语系不同群体的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汉藏语系群体的祖先最初来源於东亚的南部,在约20,000到40,000年前,一个携带Y染色体M122突变的群体最终到达了黄河中上游盆地,然后在约10,000年前,由於粟谷农业的出现,新石器文化开始在这个地区发展起来。人口的增长使群体必须扩增新的居住地,这样在约5,000-6,000年前出现了两个语族的分野。其中一个亚群,被称为前藏缅语族群体,离开黄河流域,向西及向南迁移,最后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居住下来。这次迁移就是沿著著名的「藏缅走廊」进行的,这条通道始於黄河上游地区,向西到达青海省,向南到达喜马拉雅山脉。其中景颇语支一直向南,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到达今天的缅甸、不丹、尼泊尔、印度东北及云南省的北部。在与一支来自中亚或西南西伯利亚带有YAP突变的群体发生大范围混合后,藏语支向喜马拉雅进发并最终扩散到整个西藏。缅彝及克伦语支向南到达云南西北部,最后到达越南、老挝及泰国。在这5,000年中,另一语族,即汉语族主要向东向南扩增,最后在中国各个地区居住下来。 南岛语系的起源问题也是学术界和大众都很关心的问题。这个语系的人群分布在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岛屿和大陆边缘。关於太平洋中群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群的起源,有两种流行的假说。第一种称为「快车」假说,认为4,000-5,000年前从南部中国向东的一次快速迁移,第一站到达台湾,然后到达包括波利尼西亚的太平洋群岛,即认为波利尼西亚起源於台湾。第二种假说认为附近的密克罗尼西亚是波利尼西亚起源地。2000年,宿兵等17利用Y染色体研究结果否定了以上两种假说,认为东南亚的现代人类有部分到达台湾,另有部分1,500年前进入太平洋群岛,到达波利尼西亚(这可能是在史前人类最远的一次迁移),两支迁徙毫无关系,在遗传向量距离上也截然相反。 最近的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群体的精细资料,使得东亚的六系人群之间的关系渐渐浮现。根据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中心的最新资料,这六个系统之间的亲疏关系很有可能符合下面的结构。图 6 东亚人群系统间可能的亲疏关系尽管对於澳大利亚土著群体和东亚人群(包括讲南岛语的太平洋群岛)的遗传关系依然不很清楚,但从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证据显示他们从非洲起源后独立迁移的两支群体。 由此可见,Y染色体研究可以分析许多精细的结构。相比之下,线粒体的资料就逊色得多了。线粒体上用得最多的两个区段是D-loop和Region V,但是两者的突变都太古老,在人类走出非洲之前就全有了。D-loop上CRS标准序列是欧洲人最常见的,但在我国南方也占到10%多的比例,其他序列类型也是只具有大致的人种分类意义。Region V中有9bp的重复,根据重复数分 I 型、II 型和 III 型,II型最多,III 型很少,I型的比例相对意义较大。在东亚人群中, I 型在北方较少,长江以南较多,向南又少,到太平洋又剧增,很难说明甚麼问题。故而,线粒体一般很少用作局部人群的结构分析。六 中亚人群向欧美的扩张 对於东亚以外的欧亚大陆其他地区及美洲群体的起源及迁移的遗传学研究,其中两个重要地区是中亚及西伯利亚。韦尔斯(R. Spencer Wells)18在对欧亚大陆的研究表明,中亚是欧亚大陆群体中遗传多样性最高的地区。这个地区是两次主要迁移浪潮的起源地,一次是向西进入欧洲的迁移,一次是向东进入美洲的迁移。在研究过的所有欧亚群体中,中亚群体是欧亚大陆上最古老的群体,它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尤其是乌兹别克群体,具有非常均一的各种单倍型频率。 中亚群体向北迁移至西伯利亚后,其中一支向东迁移至美洲。宿兵等19的研究认为,美洲群体的祖先是西伯利亚群体。西伯利亚的Y染色体类型的多样性比美洲高,这个发现与华莱士(Douglas C. Wallace)等1985年的研究结果一致。从西伯利亚向美洲的迁移有两次,第一次是从南西伯利亚进入美洲大部分地区,第二次是从东西伯利亚到北美,这可称之为两步模型。而格林伯格(J. )等1986年用语言、牙齿及遗传学证据提出了关於美洲人群起源的三步迁移模型,区分印第安、纳丁(Na-Dene)及爱斯基摩—阿留申群体的来源,线粒体的研究证据支持此模型。宿兵等202000年的研究发现M130T是一个亚洲特异等位基因,在东亚有广泛的分布,并在西伯利亚下阿穆尔河流域及鄂霍次克海地区达到最高频率。M130T是起源於东亚的南部群体,穿过中国大陆,在15,000年前到达西伯利亚,并最终进入美洲21。 中亚群体向北迁移至西伯利亚后,其中一支向西迁移至欧洲。普遍认为,欧洲现在群体是在旧石器时期(约45,000年前)及新石器时期(约10,000年前)这两个时期组成,从近东迁移至欧洲西部及北部22。 综上所述,一系列对欧亚大陆及美洲群体的研究表明,中亚地区是西伯利亚、美洲及部分欧洲地区群体的祖先。中亚群体向北迁移至西伯利亚后,一支向东迁移至美洲,另一支向西迁移至欧洲23。这些结论应进一步与线粒体、常染色体位元点的资料结果进行比较、验证。 七 结 语 虽然,诸多遗传学证据支持非洲起源假说,但对最终揭示现代人类起源和迁移问题依然有许多工作要做,仍需要许多化石方面的确凿证据来支持,需要解释考古学、古人类学方面的质疑。况且,遗传学本身对现代人类起源於非洲的问题仍有许多说法不一的观点和研究结论24。2000年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英曼(Max Ingman)等人通过线粒体DNA多样性研究了53名来自不同地区、种族、文化的群体,聚类分析发现现代人确实起源於非洲。但2001年1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索恩(Alan Thorne)等人研究显示,现代人类并非像普遍认为的那样直接起源於共同的非洲祖先,而是有可能由不同地区的古人类分别演化而来。研究是从1974年在澳东南部新南威尔士州蒙戈湖(Lake Mungo)附近的距今约六万年前人类遗骸成功提取了线粒体DNA,这是迄今为止从古人类遗体中提取出的年代最为久远的DNA。在对提取出的DNA线粒体进行分析后发现,它与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现的、据认为是源自非洲的早期现代人类的古老DNA在遗传上没有联系。这一结果表明,在澳大利亚出现的早期现代人,其演化路线独立於非洲古人类之外。英曼的新发现质疑了目前学术界流行的「走出非洲」理论。他们提出名为「地区连续性」的现代人类起源新理论认为,起源於非洲的直立人在过去150万年间不断迁徙到非洲以外的其他地区,并形成不同分支,这些分支通过混血繁衍,在10万到15万年前分别在非洲、欧洲、东亚和西亚等地进化为现代人。 由此看出,现代人类的起源可能要比想像中复杂得多,无论是遗传学界还是考古学界的学者都仍将在这一领域继续争论、不断地探索,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在不远的将来最终揭示史前波澜壮阔的人类历史的信心。 注释 1 Ian Tattersall:〈我们人类曾经并不孤独〉,《科学》,2000年第5期,页8-14。 2 Xinzhi Wu, et al., Human Evolution in Chin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Ann Gibbons, "Homo erectus in Java: A 250,000-Year Anachronism", Science 274, no. 5294 (1996): 1841-42;吴新智:〈20世纪的中国人类古生物学研究与展望〉,《人类学学报》,第18卷第3期(1999),页165-71;吴新智:〈中国远古人类的进化〉,《人类学学报》,第9卷第4期,页312-21。

怎么不帖个图片?

人类学学报编委

吴姓历来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大姓氏之一。追根溯源,吴姓是从上古周族生根发派的。古公亶父是上古周族的领袖,即周太王,传为后稷自发第博十二代孙,也就是周文王之祖父。相传古公亶父有3个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其子姬昌又自幼聪明过人,因此古公亶父打算让季历当继承人,以便将来传位给姬昌。太伯和仲雍明白父意,就自动让贤,到东南海去。他们带去先进的中原文化,在江苏一带建立了吴国。太伯、仲雍相继为君,以后仲雍的子孙世代相传。春秋后期,吴国逐渐强大起来,吴国君王阖闾任用子胥为相,孙武为将,一度攻破楚国。他的儿子夫差打破越国,战服齐军,北上与晋争霸,吴成为当时的强国。后来夫差骄傲自大,不听伍子胥的劝谏,贻误战机,结果被越王勾践打败,弄得国灭身亡。夫差的子孙流散四方,以国为姓,称吴氏,这便是吴姓的由来。吴襄,清代大臣,著作家,安徽青阳人,字七云,号悬水,1661年生。康熙52年(1713年)中进士,由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对诗文尤其喜爱,无书不读。晚年因患有眼疾,目难久视,常常令后人或者侍人为他朗诵。他曾任《明.史》.《八.旗通志》等书的编修总裁,并著有《锡老堂诗抄》15卷(安徽省图书馆藏通志馆抄本),《锡老堂文集》5卷,《畿辅河渠考略》2卷,1735年去.世。 六十一 .吴曙东,当.代林学家,教育家,安徽桐城人,1902年生,家庭十分贫.穷,在宗.族的资助下在桐城中学毕业。1921年去日.本.鹿.儿.岛高级农林学校攻读林业学,1925年回.国,先后任.浙江省林场技术员,浙江大学农学院,安徽学院皖南分院教员,教授,安徽东流高级农林学校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安徽大学,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林学系教授。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主要著作有:《森林苗圃学》(上海永祥印书馆,1952年),《造林学本论》,《森林经营学》,《农田防护林》,《城市公.害防治》等。1982年逝.世。 六十.吴德修,当代农学家,安徽宣城人,1926年生,194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农学专业,1953年后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历任安徽省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主持“淮北小麦大面积增产途径及栽培技术”课题研究,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主要著作有:《小麦栽培》(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治碱改地造良田》(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董建议谈养猪》(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另有《郑州一号高产栽培技术探讨》等数十篇论文发表。 五十九.伍蔚曾,现代外国语文学家,安徽定远人,1906年生,193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英文系。建.国.后,曾任四川大学外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现代英语简单陈述句的常用句型》.《英汉语法词典》.《英汉科技常用短语词典》等。 五十八.吴瑾光,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安徽歙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后在该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历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师,化学系教授,从事溶液络合物及萃取机理的研究,近年来,用傅立叶交换红光谱方法研究稀土络合物化学.萃取化学和生物无机络合物,开展稀土复合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萃取机理与稀土络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此论文获得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奖)等论文100多篇。 五十七.吴震生,清代戏曲家,安徽歙县人,号可堂,寄寓浙江杭州,1692年生。曾任刑.部主事,与历鹗交情很深。虽然为官刑.部,但是对戏曲独有情钟,创作了大量的戏曲作品。其主要著作有:传奇《换身荣》.《天福降》.《世外欢》.《秦洲乐》.《成双谱》.《乐安春》.《生平足》.《万年稀》.《闹华州》.《临濠喜》.《人难赛》.《三多全》.《地行仙》等,合称《玉屋书屋十三种传奇》,又名《太平乐府》,清代乾隆年间刻本刊印,现多家图书馆有收藏,1752年病.逝。 五十六.吴澄,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著名医学家,安徽歙县人,字鉴泉,号师郎。少年时期勤奋好学,熟读经书,特别喜爱《易经》。后因多次应试不中,随弃文学医。他关门闭户,攻读医书达十年之久,并拜师学习,能博采众长,结合临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医疗技术,治好的病人不可记数,一时名声大振。后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汇集各家学说,于乾隆四年(1739年)著成了五十卷的医书《不居集》,并刊行于世。这是一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直至今日,仍然是中医学不可不读的著作,并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作用。另外,他还留下《伤寒症治明条》,《推拿神书》,《易医会参》,《师朗医案》等著作。 五十五.吴蔚光,清代著作家,安徽休宁人,寄籍江苏常熟,字哲甫,号执虚,自号竹桥,别号湖田外史,1743年生,乾隆45年(1780年)中进士,官礼部主事,后因身体不佳,辞.官回归家乡(常熟),居家20多年,潜心读书著述,并将家中书楼命名为“素修堂”,擅长古文,诗词尤佳。主要著作有:《古金石斋诗前后集》六十卷,《素修堂文集》二十卷,《小湖田乐府》十四卷,《杜诗义法》八卷,《唐律六长》四卷,《寓物偶留》四卷,《毛诗臆见》四卷,《春秋去例》四卷,《读礼知意》四卷,《方言考据》二卷,《洪范音谐》二卷,《诗余辨讹》二卷等。1803年病势。 五十四.吴嘉棠,当代著作家,编辑学家,安徽歙县人,号自惜楼主,笔名楼自惜。1913年生,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1934年去美.国.密.苏.里大学新文学院留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上海英文报刊《大.陆报》编辑,总编辑;《大.美晚报》(英.文)执行编辑兼任《申报》采访主任。1949年去日.本,创办泛.亚.通.讯.社。1956年后,任香.港《英.文虎报》主编,《中..国邮.报》编辑;1967年任香.港贸易发展局北.美区代表,1983年在香港去世。 五十三.吴颖芳,清代著作家,安徽休宁人,,字西林。年幼时赴童.子.试,为衙役所训斥,后决心不再应试。与历鹗交游,从之学诗。为学宗守汉代章法,特别深于乐律,六书,音韵的研究,晚年学习佛.教,精心研究唯树论,自号树虚。闭户村居,不愿外人知晓,潜心著作,收获甚多。主要著作有:《吹幽录》五十卷(清代抄本,现藏北京图书馆),《金石文释》六卷,《说文理董后编》六卷,《临江乡人诗附拾遗》五卷等。 五十二.吴新智,当代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安徽合肥人。1928年生,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57年--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古人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解.剖学会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人类学学报》副主编等。主要著作有:《周口店山顶洞人化石人种类型的研究》.《陕.西大荔的早期智人古老类型的一个保存完好的头骨》,《中.国汉族髋骨的性别差异和判断》.《中国古人类的年代学》.《中国早.期智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人类》.《人体测量法》.《中国和欧.洲早期智人的比较研究》等。 五十一.吴景超,当.代.社.会.学家.,安徽歙县人,字北海。1901年生,1923年毕业于清.华,1923年--192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金陵大学教授兼任社会学系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社会学系主任,教务长;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新经济》.《社会研究》.《新略》等杂志主编。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大学的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主要著作有:《都市社会学》.《社会组织》.《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劫.后.灾.难》.《马.克.思.论.危.机》.《中国人口新论》.《中国社会学向何处去》等。1968年去世。 五十.吴敬梓,清代著名小说家,安徽全椒人,字敏轩,一字文木,康熙末诸生一七零一年生,吴敬梓十三岁丧母,跟随在江苏赣榆县任教谕的父亲吴霖起(康熙二十五年拨贡)生活,生性豪放,放荡不羁,曾畅游大江南北。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荐举博学宏词,不就,后屡次考场失意,心灰意冷,只好变卖家产,于三十三岁迁居金陵(今江苏南京),靠典当变卖衣物和朋友接济生活。一七五四年在贫困中去世。但是,他在贫困中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讽刺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五十卷,五十六回),另外还著有《文木山房集》四卷,《文木山房词集》一卷。新中国成立后,又发现吴敬梓诗文三十九篇。一九五四年在北京举行了吴敬梓逝世二百周年纪念大会;一九八一年在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举办了吴敬梓诞生二百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和《儒林外史》学术讨论会,编辑出版了《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如今,《儒林外史》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国内外出版,吴敬梓也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的文学家。 四十九.吴涫,明代著作家,安徽歙县人,字仲虚,隆庆年间进士。主要著作有:《唐诗纪》一百七十卷(明刊本,现北京国家图书馆收藏);《古今逸史》五十五种(校辑,现江苏南京图书馆藏三十一种九十九卷,安徽省图书馆藏六种十一卷);《合刻山海经水经》(明刊本,现北京国家图书馆收藏)。 四十八.吴道新,明代末官吏,诗人。安徽桐城人。字汤日,号无斋。天启七年举人,官至工部主事。明朝灭亡后,隐居白云山,人称无斋先生。主要著作有:《潜德居诗集》五十卷;《龙眠风雅》一卷(录诗七十五首);《桐旧集》一卷(录诗十七首);《潜德居文集》十卷;《浮山志》十卷。 四十七.吴谦,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医学家,安徽歙县人,字六吉。博学多才,精通各科。熟读今古医书,临床经验丰富,曾被誉为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官至太医院判供奉内廷。乾隆时与刘裕铎为总修官,主编综合性大型医学丛书《医宗金鉴》,包括医学各科共十五种九十卷,其中《订正伤寒论注》和《订正金匮要略注》为他自己撰写。全书注重临床实用,图说方论具备,附有汤头歌诀,曾作为太医院教本。由于简明扼要,切合实际,流传很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曾多次出版。 四十六.吴绮,清代官吏,词人,安徽歙县人,号丰南,又号红豆词人。顺治九年贡生,授中书舍人曾任湖州知府。主要著作有:《宋金元诗咏》二十卷补遗二卷;《林惠堂全集》二十六卷;《六怀词》一卷;《红豆记》一卷,《选声集附词韵简》四卷;《扬州吹鼓词序》一卷;《岭南风物记》一卷。 四十五.吴立真,当代地质学家,安徽省金寨县人,系吴氏阳山分支著名科学家。一九二八年生,高级工程师职称。一九四九年五月参军,在二野军政大学获一等学习模范称号;进军大西南后在昆明市政府工作。后去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学习,获得优秀学生称号。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大庆油田,江汉油田,海洋石油研究中心工作,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称号,并荣立三等功两次。在编写的众多报告中,有八篇在国家级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十多篇研究报告结集出版,参加了《中国陆相大油汽田》,《中国近海大海气田》两部专著,有中国石油出版社出版;撰写的《流花11-1大油田》一文,获得部级优秀论文奖,负责研究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个,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两个,中国海洋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个;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科技进步一等奖两个,并荣获全国第四届发明展览会金牌奖,与吉林大学合作研制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评价专家系统”,经专家评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他负责制定的勘探部署和方案中,经钻探有五个地区发现油田。现已经从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离休。 四十四.吴泰昌,当代文学评论家,作家。安徽当涂人,一九三七年生,一九六零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取该校文艺理论研究生。历任《河北文艺》《人民文学》编辑,《文艺报》文学评论组组长,副主编.副编审.编审,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散文世界》常务编委,《儿童文学》编委等。参加过《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等专著的编撰,出版的散文集和文学评论集有《八方集》,《艺文轶话》,《文学情思》,《文艺随笔>>,<<吴昌泰散文选>>,选编和主编的有<<阿英文集>>,<<十年散文选>>等。 四十三.吴勉学,明末清初著作家,刻书家。安徽歙县人,字肖愚,号师古。生卒年月不详。博学多识,家富藏书。明代万历年间,曾校刻经史子集及医学书籍数百种。其闻名于世的有:《二十二子全书》一百六十九卷,《初唐诗汇》七十卷另有目录十卷,《盛唐诗汇》一百二十四卷另有目录二十二卷,《河间六书》二十七卷,《类证活人书》二十一卷,《对类考注》二十卷,《唐乐府》十八卷,《十三经》.《四史》.《资治通鉴》.《性理大全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医学六种》.《痘症大全》.《师古斋汇聚简便单方》.《东垣十书》等。在刊刻这些书籍时,许多都有他进行校订,校注。 四十二.吴铠生,近代学者,著作家,安徽桐城人,号北江,字辟疆。吴汝纶之子。自幼随父亲习文,诗文继承父业,曾任大使幕僚。民国后,入总统府任秘监至终。主要著作有:《吴门弟子集》十四卷,《左传微》十二卷,《左传文法读本》八卷,《孟子文法读本》七卷,《北江先生文集》七卷,《北江先生诗集》五卷,《诗义会通》四卷,《汉碑文范》四卷,《晚清四十家诗抄》三卷,《尚书大义》二卷,《周易大义》二卷,《古文范》二卷。 四十一.吴昶,宋代学者,著作家,安徽歙县人,字叔夏,号友堂,生卒年月不详,师朱熹而友洪迈,程大昌。曾以征荐为郡校书,经史皆有著述,很得朱熹的喜爱和嘉勉。主要著作有:《吴友堂诗文》五十卷,《吴氏书说四十卷》(十分可惜的是此书已经失传),《易论》四十卷,《史评》七卷。 四十.吴柄南,当代作家,安徽泾县人,一九二九年生,一九四九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五零年进入华东军区文艺干部训练班学习,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七年跟随苏联专家学习戏剧理论,表演.导演,一九五七年后历任安徽省话剧团.安徽省文化局(厅)创作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政协委员,主要著作有:剧本《茶棚会》.《春》等十多部,电视剧本《大江潮》等,并有散文.随笔等近二百多篇文学作品发表。 三十九.吴建国,安徽省金寨县人,一九五五年生,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现任安徽省金寨县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安徽省图书馆学会理事,六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一九九八年晋升副研究馆员职称。曾三次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会议,其中一九九八年在全国第八届中青年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公共图书馆创收活动之反思》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论文奖;两次参加华东六省一市学术年会。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等文学作品六十余篇,图书馆专业学术论文十多篇,创作小品《兰兰的小红帽》,参加安徽省小品大赛演出,参与《吴氏阳山分支宗谱》(八修)的编撰工作并为之作序。 三十八.吴组湘,当代著名作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安徽泾县人,原名吴组襄,笔名寄谷,野松等。一九零八年生。一九二九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一九三一年参加社会科学研究会和中国人民反帝大同盟。一九三五年后任冯玉祥的国文教师和秘书,抗日战争期间中央大学国文系任教。曾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全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山洪》,《鸭嘴唠》;中短篇小说《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樊家铺》,《某日》;短篇小说集《西柳集》,《饭余集》;以及《吴组湘小说散文集》,《吴组湘选集》,《吴组湘全集》等。 三十七.吴绍青,当代医学家,安徽巢湖人,一八九五年生,一九二一年毕业于国立湘雅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九年赴美国讲学并进行医学研究,一九四六年回国,历任重庆中央医院副院长,上海医学院教授,解放后,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肺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结核病和呼吸》杂志副总编。一九五五年在第十四届国际结核病防治联合会年会上,发表《结核菌对异菸肼的耐药性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的学术论文,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主要著作有:《肺功能测验在临床上的应用》,《实用内科学》,《实用结核病治疗学》等,在国内外发表专业论文一百多篇(部)。一九八零年逝世 三十六.吴昆,明代著名医学家,藏书家,安徽歙县人,一五五二年生,字山甫,号鹤皋。生于书香门第,祖父吴正伦医名颇著,家有数世藏书。至吴昆时,家中藏书数万卷,其中以医书居多。他十五岁开始学医,除向祖父及家父学习外,还伯同乡余午亭为师,并悉读家中所有医书。成人后,又遍走江浙,宛陵(今安徽当涂).姑溪(今安徽和县)等今安徽大部分地区行医,结交名医,拜师七十多人,取各家之长,兼收并蓄,以致医术精湛,名声大振。主要著作有:《内经吴注》二十四卷,《素问注》二十四卷,《医方考》六卷,《针方六集》六卷,《脉语》二卷,《十三科证治》,《药纂》,《参黄论》等。 三十五.吴孟复,当代古籍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安徽庐江人,一九一九年生。别名吴常焘,吴山萝。一九三七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民革成员。一九三七年后,曾任上海政法学院.暨南大学副教授.教授,上海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编纂。一九五六年回安徽工作,历任合肥师范学院教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授.图书馆副馆长.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室主任,爱好教育学院教授,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安徽省语言学会.文学学会.考古学会。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训诂通论》,《古书读校法》,《唐宋八大家概述》,《宋词鉴赏词典》(合著)等。 三十四.吴承仕,近代经学家,教育家,安徽歙县人,字检斋,号茧斋,一八八四年生,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三岁参加殿试为一等第一名。章柄麟弟子。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精通音韵.训诂及古代名物制度,旁及群经.各史.诸子.佛经.道藏。三十年代初,接受马列主义,是中国第一个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经学的学者。曾在北平创办《文史》,《时代文化》等进步刊物,参加“一二九运动”,一九三六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天津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支持进步刊物,宣传抗日救亡运动。一九三九年因遭受汉奸迫害而逝世。主要著作有:《经典释文序录疏证》.《经籍旧音辨证》.《三礼名物》.《尚书古文辑录》.《礼服释例》.《淮南旧注校理》.《六书条例》.《唐写本尚书舜典释文》.《监狱解蔽篇》等。 三十三.吴肃公,清代学者,著作家,安徽宣城人,字雨若,号晴岩,别号街南,自署匏道人。从叔父吴垌学,又随同沈寿民游学。为学以明诚为宗,慎独为枢,其文章格调似韩愈而简洁,近似《左传》《史记》体裁。主要著作有:《街南文集》二十卷.《街南文集续集》七卷.《阐义》二十五卷.《明语林》十四卷.《读书论世》十六卷.《姑山事录》八卷。 三十二.吴学静,当代逻辑学家。安徽合肥人,一九三三年生,一九五八年华东政法学院政法系。曾先后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安徽省委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工作,担任过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系主任等职。兼任安徽省逻辑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形式逻辑》.《形式逻辑研究》.《逻辑学简明辞典.数理逻辑部分》.《形式逻辑学》等 三十一.吴定,清代文学家,安徽歙县人,字殿麟,号瞻泉,一七四四年生,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曾从方立中,李仲醇受经学,后与刘大魁由黟县教谕移主歙县问政书院,拜刘为师,学习古文辞,,刘归枞阳后,他五次渡江求教,并和姚鼐.任大椿十分相好,姚鼐凡有新作,总是与他先睹为快。晚年回归故里歙县,精心研究经学,特别是对《周易》.先秦诸子和《史记》研究颇有建树。主要著作有:《紫石泉山房文集》十二卷,《周易集注》八卷,《中庸注》二卷,《紫石泉山房诗抄》二卷。一八零九年去世。

应该是吴承根把它关非常大,现代书法家。

吴氏 006 历史来源 「吴」源出有三。 一 ;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出奔江南建都于梅里 (江苏无锡) 号称勾吴,武王灭商后太伯的三世孙周章为诸侯。至前473年为越王勾践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 二 ; 古公之子虞仲的后裔,虞通吴故为姓。 三 ; 齐鲁一带的吴姓,多为寿梦第四子吴季礼之后。 家族名人 吴王 吴起 (前440~前381) 战国时卫人。仕魏文侯,领兵击秦,拔五城,拜西河守。后被谮奔楚,为楚悼王相,楚日益强盛。因主张废公族之疏远者以养战士,遂招怨贵戚大臣,后被射死。李克亦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着有「吴子六篇」。 吴承恩 (?~公元1582)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淮安山阳人。约生于孝宗弘治十三年。性敏多慧,博极群书,诗文雅丽。嘉靖二十三年贡生,授长兴县丞,隆庆初,归山阳,放浪诗酒。身后诗文多散失,邑人邱正纲编纂成射阳存稿四卷,续稿一卷。复善谐剧,着杂记数种,名震一时,尤以《 西游记 》一书,为明人四大奇书之一,最为脍炙人口。 清朝时吴敬梓、吴其浚。新中国成立后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现代著名科学家吴有训;著名女子大学校长、江苏省副省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吴贻芳等等。

吴宗宪吴宇森吴淡如(台湾著名作家兼主持人)吴彦祖

人类学学报期刊

国内最主要的三大刊物:《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 第一任主编、副主编为夏鼐、 陈梦家。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简报,考古研究的一般性论述,考古工作简讯,考古技术工作,书刊译介,学术动态等。创刊于1955年,原名《考古通讯》。1955~1957年为双月刊,1958年为月刊。1959年改名《考古》,出至1966年第 5期停刊(其中1960年出10期)。自1972年复刊至1982年为双月刊,1983年改为月刊。《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主办的学术性、资料性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原名《文物参考资料》。创刊于1950年初,本是文物局资料室编辑的内部通讯性刊物,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博物馆和图书馆 3个方面。1951年,编者改为文物参考资料编辑委员会,并公开发行,但有关考古的内容仍然较少。从1956年开始,内容不再包括图书馆方面。1959年改名《文物》,有关考古的文章进一步增多。1966年6月停刊,至1972年复刊,内容改为专一于古代文物,不再刊载革命文物方面的文章。该刊与《考古》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刊登考古发现与研究外,还注重碑帖、书画、版刻和各种传世文物。《考古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季刊。出版地点北京。夏鼐主编。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的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它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36年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第 1册。该刊1947~1949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出版了第2~4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考古研究所编辑,于1952年出版了第5册。1953年改称《考古学报》,为半年刊,至1955年出版了第6~10册。1956~1960年改为季刊,1962~1965年复为半年刊。1960年下半年、1961年和1966~1971年停刊。1972年复刊至1977年为半年刊(其中1972年仅出1期),1978年起重新改为季刊。其他:刊名 创刊日期 出版频率 主办单位 附注考古与文物 1980年1月 双月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华夏考古 1987年7月 季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脊椎动物学报 1957年 1967-1972 年停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于1957年创刊英文版季刊,刊名为Vertebrata PalAsiatic, 1959年创刊中文版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两刊合并,刊名沿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停刊,1973年复刊(1966和1973年均只出版了两期),1984年起刊名改为《古脊椎动物学报》江汉考古 1980年4月 季刊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学会 农业考古 1981年 季刊 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史前研究 1986年4月20日 季刊,停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博物馆 人类学学报 1982年8月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化石 1972年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953年 年刊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编辑委员会 辽海文物学刊 1986年5月 半年刊 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辽宁省博物馆 江西文物 1989年8月 季刊 江西省文化厅 由《江西历史文物》与《江西革命文物》合并而成。1992年起改名《南方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79年 半年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方文物 1985年2月 季刊 黑龙江文物管理局 原名为《黑龙江文物丛刊》 黑龙江文物丛刊 1981年10月 1984年11月停刊 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 改名为《北方文物》 四川文物 1984年1月 双月刊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文物世界 1999年11月 季刊 山西省文物局 原名为《文物季刊》 文物季刊 1989年5月 季刊 山西省文化厅文物局 1999年11月改名为《文物世界》 中原文物 1981年3月 双月刊 河南博物院 原名为《河南文博通讯》 广东文物 1996年8月 半年刊 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58年 双月刊 故宫博物院 博物馆研究 1982年12月 季刊 吉林省博物馆学会,吉林省考古学会 东南文化 1985年10月 月刊 江苏省考古学会 原名为《文博通讯》 文博通讯 1975年5月 1984年停刊 南京博物院 1985年10月改名为《东南文化》 文博 1984年7月 双月刊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89年6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 鉴赏家 1995年5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鉴赏家》编辑部 收藏 1993年1月 月刊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疆文物 1985年 季刊 《新疆文物》编辑部 福建文博 1979年8月 半年刊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文博编辑组 故宫文物月刊 1983年4月 月刊 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2月 双月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原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中央十套可以看看

截至199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发表论文2663篇;截至2007年(1963—2007),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获院、部级以上的奖项38项。 2010至2014年,该所共发表论文935篇,SCI和SSCI论文517篇,其中33篇发表于Nature和Science上(第1完成单位19篇)。 2000~2007年度研究所发表文章情况统计年度 研究论文 专著 科普文章 SCI/SSCI Nature/Science 论文总数 1996 16 4 42 1997 19 3 46 1998 21 3 42 1999 21 8 69 2000 22 6 99 4 53 2001 40 6 109 6 81 2002 37 8 92 5 37 2003 38 4 82 2 28 2004 45 9 140 11 43 2005 47 4 99 3 44 2006 43 6 127 3 42 2007 40 1 92 3 43 备注:SCI/SSCI论文统计数字引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论文与引文统计》;1996-1999年论文总数的数字系引自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于人员流动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无法统计。参考资料: 2010~2014年度研究所发表文章情况统计年份 文章总数 SCI/SSCI 第一作者 Nature、Science总数 2010 188 77 58 9 2011 130 71 52 5 2012 156 80 58 2 2013 208 102 66 8 2014 252 187 80 9 参考资料: 获院、部级以上奖项一览表奖项类别 奖项等级 合计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国家级 国家自然科学奖 3 1 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 1 2 其他国家级奖 3 3 院级 中科院自然科学奖 6 4 6 16 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 1 3 2 6 中科院杰出成就奖 1 1 其他院级奖 4 4 其他 其他省部级奖 2 2 合 计 38 参考资料: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的刊物有《中国古生物志》(丙、丁种)、《古脊椎动物学报》、《人类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集刊》等专业杂志。●《古脊椎动物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登载内容涵盖与古脊椎动物学有关的所有领域。该刊目前登载的研究论文均附有详细的英文摘要,是中国及其他国家古脊椎动物学研究者必备的参考资料之一,在国际学术界影响较大,为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研究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200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2012年荣选“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人类学学报》《人类学学报》是中国唯一报道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国家级核心刊物,主要发表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原始研究报告及综合性学术论文,刊登的文章包括研究论文、发掘报告、简报、综述、书刊评介和消息与动态等。该刊主要报道:人类和灵长类的起源、进化、古病理、生物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的研究;史前人类技术、行为和文化研究;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报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层、古生物和环境研究;与人类学研究有关的新技术、新方法(如年代测定、DNA分析)等的应用及其成果。该刊被GeoRef (美国地质文摘)、Zoological Record Online (美国动物学记录)、 Ulrich’s (TM)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美>)等检索系统收录。

综合性大学的学报Q--综合性生物科学 1、生态学报 2、应用生态学报 3、生物多样性 4、生物工程学报 5、遗传 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7、微生物学报 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9、水生生物学报 10、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1、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2、生态学杂志 13、微生物学通报 14、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5、生物物理学报 16、古脊椎动物学报 17、古生物学报 18、微体古生物学报 19、生物数学学报 20、生物技术 21、生命的化学 22、实验生物学报(改名为: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3、生物技术通报 24、生命科学 25、生物学通报 Q94--植物学 1、植物生态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西北植物学报 4、植物分类学报 5、云南植物研究 6、植物学通报 7、武汉植物学研究 8、菌物学报 9、植物研究 10、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1、广西植物 Q95/96--动物学/昆虫学类 1、动物学报 2、昆虫学报 3、动物学研究 4、动物分类学报 5、兽类学报 6、动物学杂志 7、昆虫知识 8、昆虫分类学报 9、人类学学报 10、四川动物 下面还有一些是农业和食品的看能不能靠上第六编 农业科学S--综合性农业科学 1、中国农业科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华北农学报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6、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3、西南农业学报 14、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6、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安徽农业科学 18、上海农业学报 19、中国农学通报 20、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西北农业学报 22、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江苏农业科学 25、江苏农业学报 26、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浙江农业学报 29、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广东农业科学 31、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湖北农业科学 33、新疆农业科学 34、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6、贵州农业科学 37、河南农业科学 38、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 1、土壤学报 2、水土保持学报 3、土壤 4、土壤通报 5、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水土保持通报 7、水土保持研究 8、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9、生态环境 10、中国水土保持 11、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农业工程 1、农业工程学报 2、灌溉排水学报 3、农业机械学报 4、节水灌溉 5、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农机化研究 8、中国农机化 S3,5--农学、农作物 S4--植物保护 1、植物病理学报 2、中国生物防治 3、植物保护学报 4、植物保护 5、农药 6、昆虫天敌(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7、植物检疫 8、中国植保导刊 S6--园艺 1、园艺学报 2、果树学报 3、中国蔬菜 4、北方园艺 5、食用菌学报 6、中国果树 7、中国食用菌 8、中国南方果树 S7--林业 1、林业科学 2、林业科学研究 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4、 福建林学院学报 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6、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7、浙江林学院学报 8、西北林学院学报 9、世界林业研究 10、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11、竹子研究汇刊 12、中国森林病虫 13、林业资源管理 14、浙江林业科技 15、林业实用技术 S8--畜牧、动物医学 1、畜牧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学报 3、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4、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中国兽医科学) 5、中国兽医杂志 6、草业学报 7、中国草地(改名为:中国草地学报) 8、草地学报 9、动物营养学报 10、蚕业科学 11、黑龙江畜牧兽医 12、草业科学 13、中国家禽 14、动物医学进展 15、中国饲料 16、畜牧与兽医 17、饲料工业 18、中国畜牧杂志 19、饲料研究 20、中国畜牧兽医 S9--水产、渔业TS2--食品工业 1、食品科学 2、食品与发酵工业 3、食品工业科技 4、中国油脂 5、中国粮油学报 6、食品科技 7、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8、中国乳品工业 9、食品工业 10、茶叶科学 11、食品与机械 12、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中国调味品 14、粮食与油脂 15、粮食与饲料工业 16、中国食品添加剂 17、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改名为:粮油加工) 18、中国食品学报 19、中国酿造 20、食品研究与开发

人类学学报怎么买

现在知网收录的期刊,基本要求2-3个版面起发,算下来大概是3500-6000字符,版面费会在1千-2、3千的样子。具体实际情况还是要看刊物的。

像普刊的版面费,基本是和文章的字符数相关,字符数越多,自然版面费就越高!

对于普刊来说,大部分刊物在4000-8000字符左右,算足够了。

万方、龙源、维普、超星这些数据库收录的刊物,可以1版起发,1版的字符会在2000-3000左右,版面费几百元上下。

也有那种按篇算的,不过也是根据文章字符数来看。

学报一般是1000-3000元左右。核心期刊对文章的要求非常严格,而且需要长篇,基本费用以万为单位。

所以,由此可见,大部分期刊的费用是在200-1000元内。

期刊的价格,通常和期刊的质量成正比,不过这一点比较局限于普刊。不少核心是不要钱的,但对质量的要求很高。

像教育类跟医疗类的期刊比较抢手,价格会比其他专业方向的期刊贵一些。

论文写作中文献资料检索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论文写作中文献资料检索,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从有了文献便有了文献检索。当人们从中查找所需信息时,文献检索也就应运而生。只不过早期可检索的对象较少,因而检索是一个不自觉的过程。早期的文献检索主要是手工检索,人们通过“心想、手翻、眼看”的方式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献量的增加,人们逐渐认识到文献检索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现代文献检索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文献检索的应用中逐渐发展起来。

一、文献检索概述

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

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根据载体把其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根据不同出版形式及内容,可以分为:图书、连续性出版物、特种文献。

电子文献是以数字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储存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相关设备使用的记录有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电子书刊、数据库、电子公告等。

文献检索,就是从文献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文献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资料查寻。

二、纸质文献的检索

纸质文献的检索一般分为两种: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直接文献检索地目的是为了获取所需要的文献。因此,有时可以直接从报刊杂志中通过浏览的方法直接获得所需文献,称之为直接检索。它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适于浏览新到的书刊资料,有时是一种获得最新情报的方法,但同时又受到各种限制而漏查很多相关文献。因此,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检索方法。

间接文献检索是一个利用检索工具并从中查出特定文献的过程。这一过程就称为间接检索。它可以比较系统地、全面地获得相关课题的文献信息。我们需要掌握的就是这种利用检索工具的间接检索的方法。这也是文献检索的主要方式。它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弄清楚课题的性质及学科专业范围是什么,所需的文献类型,要求的文种、年代的限定、课题的关键词等等是检索的第一步。

(二)选择检索工具:根据检索课题的要求,选择最能满足检索要求的检索工具或数据库。首先必须对各种检索工具所覆盖的学科范围有清楚的了解,然后从文献的类型、文种、出版的时间等方面来考虑选用哪种检索工具最合适。

(三)确定检索策略:选用具体的检索工具后,就要考虑选择和确定检索方法,确定具体的检索点,是从分类途径还是从主题途径检索,所查找的文献要达到什么要求,选用什么检索词等,以便具体进行检索。

(四)使用检索工具:确定了具体的检索方法后,就要利用所用的检索工具,在一定的年代和文献范围内具体查找,以获得文献信息。手工检索时可以一边检索一边分析取舍,获得符合需要的文献。(五)获取原文:检索文献最终要获取原文,如果在馆藏文献中查不到,则可通过各类联合目录获得其他单位收藏的信息,再通过馆际互借等途径或方式获取原文。这样就完成了文献检索的全过程。

文献检索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追溯法(亦称滚雪球法):利用著者发表的文献后所列的参考文献为线索,由近及远,进行逐一追踪的查找办法,追查原文,再从这些原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逐一检索,象滚雪球似的获得一批批相关文献的方法。它是科研人员常喜欢用的一种简便的获得文献的途径。

(二)常用法:常用法也称工具法,就是直接利用各种文献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由于检索工具的种类繁多,一般应根据课题内容特点,首先利用综合性的检索工具,然后再使用专业性的检索工具,二者结合,才不致造成文献资料的漏检。常用法根据时间范围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三)循环法:循环法也称分段法、交替法或综合法,这是追溯法和常用法的结合。是将追溯法和常用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直到获得满意的相关文献为止。实际课题的检索选用何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是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二是视所能利用的检索工具和检索手段。在检索工具比较丰富的条件下,可以利用常用法;在获得针对性很强文献的条件下可利用追溯法获得相关性较强的文献;获悉研究课题出版文献较多的年代可利用抽查法。

三、电子文献的检索

随着计算机、数据库和互联网络技术的普及,电子化图书馆、文献资料网络化服务等正成为我们获取文献资料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科研的有力助手。利用好电子文献和检索工具,掌握好网络信息的搜索方法和策略对于获取信息是必要的。

传统的图书检索手段和方法对电子信息的检索作用有限。现代文献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声像资料、多媒体资料等。电子文献的检索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网络目录和搜索引擎

各种各样的Internet网络文献检索工具不计其数,根据提供检索与否,有网络目录和搜索引擎之分。

网络目录是按主题的等级排列的主题类目索引,类别目录按一定的主题分类体系组织,排列方法有字母顺序法、时序法、地序法、主题法等或是各种方法综合使用。用户通过逐层浏览类别目录、逐步细化的方式来寻找合适的类别直至具体资源。

搜索引擎则强调的是它的检索功能,能提供布尔逻辑检索、短语或邻近检索、模糊检索、自然语言检索等方式查询信息。各种资源进行标引,并为检索者提供检索的工具。基于搜索引擎的检索方法接近于通常所熟悉的检索方式,即输入检索词以及各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检索软件根据输入信息在索引库中搜索,获取检索结果,并输出给用户。

(二)联机馆藏目录

网络上有许多机构提供的馆藏书目信息、中外文期刊联合目录信息。其中包括各图书馆和信息机构提供(下转第137页)

(上接第36页)的公共联机检索(OPAC)馆藏书目、地区或行业的图书馆的联合目录等。

中国国家图书馆在网上提供图书目录在线检索,有题名、责任者、出版者、关键词、标准书刊号、分类号、出版地、出版国等10个检索途径。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提供61所高校的馆藏期刊、书目和学位论文联合查询。

(三)网络数据库

网络数据库包括综合性和专业性期刊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信息资源。这类信息资源可分为商业性和非商业性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由专门的信息机构或公司专业制作和维护,信息质量高,是专业领域内常用数据库。

非商业性数据库因为免费使用,用户以较低的成本可获得所需的信息,所以也有很高的吸引力。如:IBM公司的免费专利文献数据库,提供美国专利的免费检索,用户可检索到1971 年以来的美国专利说明书的内容,包括专利书目信息和专利项,浏览1974年以来的专利文献。

(四)电子出版物

由于网上信息传播速度快,越来越多的出版商注重网上报刊发行。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出版高和信息服务中介商介入电子出版行业。电子出版物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电子报纸。

(五)参考工具书

网络中许多参考资料是可以免费使用的,如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词典、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汉语词典、学校或企业名录、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等大型工具书已加入因特网。

文献检索和使用的工作贯穿了论文写作的全过程:我们往往是先确定写作的大致内容;其次根据这个大致内容确定文献搜集的范围;然后阅读了主要的文献后再确定研究写作的具体内容;最后根据具体内容全面检索原始文献, 搜得的文献又充实了论文写作的基础。

一、文献检索的意义

文献检索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文献检索就是从大量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出与特定的科学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文献检索在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文献检索便于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科研成果,避免重复研究

积累、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继承和借鉴就不可能有创新。毕业论文选题同科研选题、立项一样,必须通过文献信息检索或查新技术掌握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动态进展,从中吸收有益的启示或参考数据,掌握大量相关信息,或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论证依据。正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所说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指科研要熟悉别人的劳动成果,从前人研究的`“终点”中,找出自己研究的“起点”,从前人所用的研究方法、手段中受到启发,拓宽思路,分析研究所占有的资料,提炼出正确鲜明的观点。

2.文献检索有利于节省大学生查找文献时间,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信息时代文献资料的迅猛增长,使得文献资料的`检索困难重重。如能灵活运用文献检索的技能,缩减检索时间,即能延长论文的写作时间。同时,文献信息检索利用可为毕业论文的观点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大学生通过对文献信息检索分析比较后,才能从论题的创新性、内容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进而提高论文质量。

3.文献检索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研究能力

图书馆文献是过去知识经验的总结,也是未来知识发展的向导。在文献检索过程中与论题有关联的文献信息很容易激发、调动大学生的潜在知识和智能,并从中获得灵感。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可促进大学生以发散性思维思考分析问题,拓展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全面获取有关学科的文献信息,及时了解学科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理论和新观点。图书馆文献信息检索利用的过程就是提高大学生研究能力的过程

二、文献检索的途径与方法

1.分析研究课题,确定检索要求

在进行具体的文献检索前,首先要分析课题,抓住课题的本质和要求,掌握代表课题内容的主题概念及其相关事物。依据本课题主题词来选定相应的检索工具,并从中选定检索标志,确定检索途径。在这方面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具有不同的检索内容和要求。

2.选择检索工具

目前全世界有 2000 余种手工检索工具(书本型检索工具),还有联机检索、光盘数据库检索、Internet 网络检索等计算机检索工具。选择检索工具可利用“检索工具书指南”以及各种检索教材来了解检索工具书的收录情况。结合本课题,针对图书馆文献资料收藏情况,确定采用手工检索与机检相结合的方法。常用的检测工具包括以下几种:

书本检测工具:全国报刊索引、复印报刊资料、报刊资料索引、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题录、国外社会科学论文索引等。

光盘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等。

网络资源: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院校图书馆等。

3.文献检索的途径与方法

文献检索方法可分为常用法、追溯法和分段法三种。常用法是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有三种类型,一是顺查,是以检索课题起始年代为起点,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的查找文献的方法。二是倒查,是逆时间顺序由近及远的查找文献的方法。三是抽查,是针对学科发展的特点,抽出该学科发展迅速,发表文献比较集中的一段年代,抽查某几年的书籍和期刊、数据库。追溯法是利用已有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一般参考文献中的原文结尾都附有新的参考文献目录,可视需要一直追溯下去,从而获得足够的文献资料。利用这些资料特别要注意综述性的文献资料,因为这些资料已对某一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归纳整理,这样可以节约查找、阅读原始文献的时间。追溯法比较适合初写论文的大学生选用。分段法是将常用法与追溯法交替使用,既利用工具书检索,又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

另外,要检索重点资料,掌握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目前国内有 7 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1)“北大核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即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每四年修订一次,目前是 2012 版;

(2)“南大核心”: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于是他就向她走去。他忘记了自己的诺言,忘记了那头一个晚上。她在招手,在微笑。环绕在他周围的芬芳的气息越变越浓,竖琴也奏得更好听。在这长着知识之树的大厅里,现在似乎有好几个面孔在向他点头和歌唱,“大家应该知道,人类是世界的主人!”从知识树的叶子上滴下来的不再是血的眼泪;在他的眼中,这似乎是放亮的红星。“跟我来吧!跟我来吧!”一个颤抖的声音说。王子每走一步,就感到自己的面孔更灼热,血流得更快。“我一定来!”他说。“这不是罪过,这不可能是罪过!为什么不追求美和快乐呢?我要看看她的睡态!只要我不吻她,我就不会有什么损失。我决不做这事,我是坚强的,我有果断的意志!”仙女脱下耀眼的外衣,分开垂枝,不一会儿就藏进树枝里去了。“我还没有犯罪,”王子说,“而且我也决不会。”于是他把树枝向两边分开。她已经睡着了,只有天国花园里的仙女才能有她那样美丽。她在梦中发出微笑,他对她弯下腰来,他看见她的睫毛下有泪珠在颤抖。“你是在为我哭吗?”他柔声地说。“不要哭吧,你——美丽的女人!现在我可懂得天国的幸福了!这幸福现在在我的血液里流,在我的思想里流。在我这个凡人的身体里,我现在感到了安琪儿的力量,感到了永恒的生命。让这永恒的夜属于我吧,有这样的一分钟已经就够丰富了。”

舒服的税收往往是热门政治争论的来源。在1776年美国殖民地对英国税收的愤怒引发了美国革命。200多年以后,罗纳德?里根以大幅度降低个人所得税为号召当选总统,在他入主白宫的8年期间,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70%下降为28%。1992年,比尔?克林顿当选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总统乔治?布什没有遵守他在1988年大选中的诺言:“相信我的话:没有新税。”我们在第六章中开始研究税收。在那里我们说明了,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它的价格和销售量,以及供给和需求的力量如何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划分税收负担。在本章中,我们要扩大这种分析,并考察税收如何影响福利,即市场参与者的经济福利。乍看起来,税收对福利的影响似乎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征税是为了增加收入,而这种收入必然来自某人的口袋。正如我们在第六章中所说明的,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买者和卖者的状况都会变坏: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但为了更充分地理解税收如何影响经济福利,我们应该比较买者和卖者减少的福利和政府增加的收入量。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工具使我们可以进行这种比较。分析将表明,税收对买者和卖者的成本超过了政府增加的收入。

  • 索引序列
  • 人类学学报
  • 人类学学报难
  • 人类学学报编委
  • 人类学学报期刊
  • 人类学学报怎么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