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村级组织换届制度的研究论文

村级组织换届制度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村级组织换届制度的研究论文

农村换届工作总结(通用5篇)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匆匆溜走,我们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我们要做好回顾和梳理,写好工作总结哦。那么写工作总结真的很难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农村换届工作总结(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村第x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于20xx年9月3日圆满结束。本次换届选举工作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上级文件,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组织、发动宣传

在xx乡选举工作指导组统一安排部署下,xx村村代表于8月2日选举产生“xx村第x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委员会”。换届选举委员会全面组织本届换届选举工作,拟定xx村第x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并于8月4日分派到全村23个村民组召开村民会议,学习宣传《村委会组织法》、《xx省组织法实施细则》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推选新一届村民代表。经村民推选产生第x届村民代表共52人,其中女代表18人。

二、选举情况

根据换届选举委员会安排,按照《村委会组织法》,我村于20xx年8月19日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候选人2人、委员候选人4人,9月3日进行了正式选举,选举设中心投票站1处(村委会办公楼中心会场)和投票分站8处:大小郭、上涝组分站,下涝、草河、山河分站,元、范、高村分站,大小汪、高滩、张院组分站,高树、山湾、孟山组分站,赵冲、方村、塔埂组分站,刘家、荷花分站,高渡、田屋分站既流动票箱8个。

三、选举结果

本次选举全村选民共计3004名,其中参加投票选民共计3002人,共发出选票3004张,收回选票3002张,其中有效票2986张,无效票16张。选举结果如下:

主任:叶常青2894票

委员:张先有2033票,金菊花1780票,

根据选举结果,叶常青同志当选为xx村第x届村委会主任;张先有和金菊花二位同志当选为xx村第x届村委会委员。

四、选举效果

本次选举我村严格《村委会组织法》以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坚持公开、公正直接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的原则,选出了村民满意的村官,选出的村官政治思想坚定,勇于开拓、公正廉洁、一心为民,xx村第x届村委会向村民承诺如下:

一是提高理论素养,要有新的思想素质、新的发展本领;

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农村规划多功能及基础实施建设,从生活居住环境、交通、供电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水平;

三是加大xx美好乡村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新农村附属设施建设,使xx村新农村整体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四是扎实推进当前各项工作。

新一届村委会将继续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挑重担、奋力前行,以崭新的风貌、良好的作风、出色的工作、一流的成绩,向乡党委政府、向全体党员、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xx镇突出“五个到位”,确保全镇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到5月12日止,全镇各村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已接近尾声,20个村中,已有19个村党支部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据统计,全镇已选举产生村党支部成员64人,女性干部6人,其中女支部书记1名,原来没有担任过村支两委干部的11名,实现村支两委交叉任职23人,实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5人。

一、强化领导,组织到位

xxxx为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为成员的龙潭镇村支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四个工作组,分别由分管组织、民政的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各片片长任工作组组长,负责选举各项工作。同时,精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换届选举工作方案,预算安排了换届选举工作经费,确保整个换届选举工作组织领导到位。

二、强化宣传,认识到位

为搞好换届选举工作,镇党委、政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有力的宣传。一是利用会议宣传。3月21日召开了村四大柱头会议,既传达上级精神,又部署工作。同时,指导督促各村召开了党员组长以上干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选举委员会成员会议。进行层层宣传发动,统一思想。二是出动宣传车宣传。三是利用标语、墙报宣传。全镇共张贴标语2100多条,出宣传刊90多期。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发动,提高了广大选民的民主认识,树立了“人民干部人民选,选好干部为人民”的思想。

三、理解透彻,指导到位

换届选举工作是一项时间性、政策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为确保换届选举成功,镇党委、政府举办了一系列的培训班。先后培训了镇换届选举工作人员,原村支两委干部,村选举委员会成员。共办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达287人次。通过培训,使镇村选举工作人员熟练地掌握了有关选举工作的法律法规,从而较好的指导换届选举工作,为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严格依法,程序到位

在这次村支委换届选举中,我镇严格按照《xx》、《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湖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应的程序进行。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全部实行了“两推一选”。不管是从选举委员会的成立,还是到村民代表推选;不管是从选民的登记和公布,还是到村委会职数的确定;不管是从海选提名村委会初步候选人,还是到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不管是从候选人的介绍,还是到正式投票选举;不管是从村委会成员到支委交叉任职,还是从支委成员到村委交叉任职;整个换届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是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的。到目前为止,全镇还没有出现一起因换届选举工作不依法不依程序而上访的。

五、排查深入,矛盾化解到位

在换届选举中,落先的支部书记4名,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前届工作无起色;二是个人自愿;三是群众呼声。由于农村民主法制意识还不很强,个别村房头思想作怪,部分落选干部不能正确对待群众的挑选,个别干部当选后仍然没有满足个人愿望等等,不稳定因素大有抬头之势。针对这种情况,镇党委、政府当机立断,采取果断措施,切实成立了四个纠纷矛盾排查化解组(即思想工作组、纠纷调处组、信访接待组、应急处置组),深入全镇20个村,进行全面的纠纷矛盾排查和处置。据统计,全镇共排查各类纠纷苗头和各类矛盾68起,成功化解68起。

在下段工作中,我镇党委将加大对新一届村支委干部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更快更好的进入工作角色,为村里经济社会发展、村民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的有关规定和团县委基层团组织换届选举的统一安排,我乡团委高度重视,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完善制度为重点,积极优化基层团组织班子,切实改进团干部考察工作,进一步扩大团内民主,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方针贯穿于乡团组织换届工作的始终,统一了基层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顺利选举产生了结构更加合理、思想更加解放、开拓能力更强的新一届乡团委班子,截止8月13日,我乡已圆满完成团委换届选举工作。

一、基本情况

8月13日我镇召开了共青团则**乡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委领导班子,选举产生13名团委委员。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1名,兼职副书记3名,总体来看,换届选举结果符合有关要求。

二、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在换届工作中、特别是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团乡委始终把统一思想、吃透精神、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作为确保换届选举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严肃规范、扎实有效推进的重要前提,及时传达学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暂行)》等有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到这次集中换届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切实做好这次换届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坚持原则,全面调整团组织班子。为了确保则黑乡团组织结构需要,确保则黑乡团组织换届选举顺利进行,团乡委在具体酝酿推荐过程中,本着“德才兼备、锻炼培养、优化结构、提高能力”的原则,对基层年轻后备干部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比较客观准确地掌握了年轻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乡党委对拟任的团委书记、副书记人选进行了考察,通过述职、民主测评及民主推荐等方式,充分掌握了拟任人选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三)严格要求,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严格工作程序,稳步推进我乡团组织集中换届选举工作各项筹备工作。认真做好换届考察工作,主要采取召开动员会、领导班子及成员述职、民主测评及民主推荐等方式进行,对团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全面考察,了解、掌握了团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同时,严格执行换届的有关规定,按照差额20%的比例,对新一届团委班子成员人选进行了民主推荐。

(四)严肃纪律,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团乡委把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作为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强化换届工作的组织人事纪律,坚持了“三个明确要求”,即明确要求注意掌握影响换届选举公正、公平进行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一经发现必须认真核查,果断处理;明确要求工作人员要立足岗位,履行职责,不准随意简化工作程序;明确要求团委书记、副书记严格遵守换届工作中的相关组织人事纪律,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为全乡换届选举做出榜样。

(五)严密组织,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开好团代会,是换届选举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为顺利完成团代会各项任务,确保团代会圆满成功,团乡委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安排部署到位、组织措施到位,抓好了每个工作环节的落实。一是加强组织引导,大会期间,在各代表团中组织与会代表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每一位代表明确了团代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代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运用民主方式和法定程序,积极引导代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履行好自己职责,把代表的积极性引导到工作上来,引导到依法办事上来,确保了组织意图得到充分实现。二是严格规范程序,根据团内换届选举的有关规定,各级团组织都拟定了具体的工作细则,把每个环节的工作事项都想透做细,不折不扣地按规定程序办事,切实做到了应有的程序一点不变,该走的步骤一步不减,不怕麻烦、不图省事,确保了团代会有序进行。三是做好思想工作,各级团组织对在换届选举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认识上、行动上高度重视,教育与会代表顾大局、识大体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选举结果。由于组织严密,工作措施到位,圆满完成了团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使组织意图得以顺利实现。

三、工作成效

由于思想认识统一,组织措施得力,则黑乡团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顺利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委班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优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与上届相比,新一届团委班子在年龄、知识等方面的结构均有了明显改善,团组织班子的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是统一了思想认识,奠定了加快发展的思想基矗通过换届选举工作的圆满完成,实事求是地回顾总结上次团代会以来工作成绩的同时,结合我乡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任务,使广大团员青年树立了信心,增强了发展意识,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合力。

三是强化了团员意识教育,掀起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换届选举是对团员青年一次团员意识和团的民主集中制的再教育,通过换届顺利选举产生了一个团结干事、奋发向上,能带领团员青年加快发展的团组织班子,团结带领全乡团员青年,奋发进取,扎实工作。

自今年x月中旬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操作,在xxxx年x月xx日,全面完成了全镇xxx个村(社区)的支、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出了xx名德才兼备的支、村两委干部,并全部实行支、村两委一肩挑制度。班子成员中,男性xx名,占xx%;女性xx名,占xx%。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xx名,占xx%;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39名,占5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22名,占xx%。xx岁以下的有x名,占8%;xx—xx岁的有xx名,占xx%;xx—xx岁的有xx名,占xx%;xx—xx岁的有xx名,占xx%;xx—xx岁的'有xx名,占x%;xx岁以上的有x名,占x%。具体作法主要有:

一、及时研究,深入动员

一是成立机构。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我镇于x月xx日和xx日召开党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制定好实施细则,成立选举领导机构,抽调基层经验丰富的人员成立驻村指导组,深入各村(社区)指导开展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二是明确要求。为便于实施,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三关”、“两明确”的原则,“三关”即一关为审计关:在2月29日全面完成任期财务审计工作,未完成的村不得开展换届选举工作;二关为程序关:先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再进行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三关为资格关:除上级规定的六种情况外,镇党委、政府明确规定,凡与村级经济往来未结清者不得成为支、村两委的候选人。“两明确”即一是全镇17个村(社区)全部实行支、村两委“一肩挑”,设一名副书记;二是全镇3月28日前必须完成支、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3月25日为全镇村委会换届选举日。为确保工作的连续,对年龄方面的规定为:57岁以上者原则上不再担任支、村两委成员;新进人员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xx岁以下。同时,对到龄的和落选的现任村干部补助问题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后确定,根据我镇目前的财力情况,正职按200元/年,副职按150元/年予以补助。三是大力动员。镇党委、政府于2月24日组织召开了全镇村级换届选举动员大会,将村级换届选举的精神认真贯彻下去。全镇17个村(社区)相继于2月27日前召开了党员、组长、党小组长、村级骨干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动员会议,将上级的精神及时传达到群众当中。四是加强宣传。在镇域交通要道悬挂宣传横幅6条,镇有线台于每天下午18:00—18:30分全面宣传村级换届选举知识,各村(社区)也采取张贴宣传标语、书写榜报、发放宣传画册的形式积极做好村级换届选举的宣传工作,使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二、发扬民主,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一)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到位。

一是确定职数。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村干部职数设置为:xxx人以下的村配备职数4名,xxxx——xxxx人的村配备职数5名,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配备职数6名。二是重点村增派力量。针对本次换届选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驻村指导组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特别对部分“重点村”、“难点村”、容易产生“后遗症”的村逐个排查,增派力量,制定针对性措施,把突出问题、难点问题解决在换届选举之前,为顺利搞好换届选举作好铺垫。三是搞好财务审计。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即财务问题,认真搞好财务审计工作,根据镇党委、政府制定的日程安排表,2月25日——29日为财务审计阶段,全镇17个村(社区)在驻村指导组和镇经管站的协助下,按期完成了任期财务审计工作。四是选准村选举委员会成员。要全面完成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选举委员会的合法产生是选举合法的第一关。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我们采用由村民推选的方法,统一印制了推选票,并通过海选的方式选出村选举委员会。并于3月2日组织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和选举委员会主任进行业务培训。五是做好选民登记和调查走访工作。在成立选举委员会后,认真做好选民登记工作。全镇的选民登记于3月5日前全部公布。

(二)坚持原则不动摇。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不动摇。镇党委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换届选举工作全过程,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从政治上领导,思想上引导,工作上指导,正确处理好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关系,深入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重难点问题,及时摸排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和倾向性苗头,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将党委的意图与人民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确保既符合组织意图,又顺乎民意,合乎民声。各村(社区)党支部,既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又切实保障村民群众享有自治权利,开展自治活动。二是坚持依法办事原则不动摇。严格防止和及时纠正一切违法行为和不正常活动,对于没有按程序办事,不符合法律要求,造成不良后果,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坚持依法依规重来。三是坚持扩大民主原则。从选民登记到投票选举等各种环节,都充分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防止和杜绝搞假民主、走过场、欺群众、侵犯村民民主权利现象的发生。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履行应尽的义务,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三)确保程序不走样。

村委选举工作是一项法律性非常强的工作,为确保整个选举过程的顺利进行,全镇17个村(社区)都在镇选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依照规定的要求和程序,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本次换届选举工作,我们在认真总结以前换届选举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做到法定的程序一点也不截留,规定的步聚一步也不少走。按上级要求,本次选举原则上必须先选村委会,再选支委会。对于全县面积最大的乡镇而言,难度非常之大。为此,镇党委、政府先后十余次召开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和驻村指导组成员会议,认真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难题。特别是对换届当中情况较复杂的6个重点村,更是书记、镇长一齐上,到这几个村召开专题的会议,调查走访重点对象和人群,并分组召开户主会议,积极开展正面的宣传和引导,确保了选举工作的圆满成功。

(四)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

当前正值全面建设“两型社会”和“打造大河西”的关键时期,我镇将面临新一轮发展的大机遇,为进一步焕发村级活力,为村级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我镇用发展的眼光引导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拓宽视野,不拘一格选人才,将有经济头脑,会当家、会管理的能人选到村干部职位上来,激发村级活力,促进更好地发展。按照上级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我镇把选经济能人和知识分子当家作为重点来抓,成效显著。一是选年轻知识分子当家。xx村新当选的支部书记、村主任xxx,现年xx岁,xxx年从长沙民政学院毕业,大专学历,对农村工作满腔热情,群众基础好,自愿回家当村官,在这次换届选举中顺利当选。二是继续巩固老一批经济能人在村级的地位。我镇xxx村原支部书记xxxx,系xxxx印刷厂厂长;东塘村支部原副书记xxxx,系xxx新型砖厂法人代表、联湖路石厂股东;龙洞村原党支部书记、主任xxx既是xxxx有线台台长,又从事基建工作,他们都是当地的经济能人,本次都高票当选为以上三个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在他们的领导下,该三个村管理民主、运转良好,各项工作都走在全镇前列。三是引导新的经济能人参与村级建设。在今年的换届选举工作中,我镇xxx村有两名经济能人,一位名叫xxxx,原xxxx水泥厂负责人,经镇党委、政府联系后,回乡创业,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现为xxxx采石场法人代表;一位名叫xxxx,系xxxx移动公司负责人,该两同志一直非常关心地方建设,积极支持公益事业,在群众中口碑很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镇党委、政府得知他们有建设家乡的决心和想法后,多次上门做其思想工作,积极引导他们参与村级建设,根据群众和党员的意见,xxxx当选为村委会委员,xxxx当选为党支部副书记。我们期待,在这两位经济能人的带领下,龙台村的工作将出现崭新的局面。

总之,通过一个半月的努力工作,我镇全面完成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选出了一批能建设和谐xxxx的当家人。我们期待,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xxxx镇第七届支村两委将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xxxx的明天会更美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XX社区居委会在XX街道办事处的换届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和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履行着每步流程,具体做法如下:

一、宣传阶段

本着街道换届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确定为2月X日为换届选举工作的宣传阶段,XX社区通过板报和悬挂横额的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社区换届是加强社区建设的有利途径,也使社区换届意思在广大居民中家喻户晓,从而让老百姓了解社区换届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二、换届工作的准备阶段

1、审核并确定选民资格,认真做好选民登记。通过各式的宣传,号召广大居民积极参与,踊跃登记,行使自已的权力。并告之居民,根据本社区的居住人口数量已达到6152户,16552人。所以采取居民代表参加的形式进行选举。宣传内容严重强调了具备选民资格的条件是年满十八周岁,享有政治权利,具有表达自己意思,行使选举权利行为能力的居民积极参加选举民登记。对特殊情况的,户籍和居住均不在本社区的社区工作者,经本人申请,社区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予以选民登记,对人户分离的居民,愿意参加户口所在地或居住所在地选举的,尊重其自主选择的权利,但不得重复登记,对居住在本社区一年以上的外来人员愿意参加本社区选举的,经社区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予以选民登记,对驻社区单位物业公司等,可选派代表1-2人,凭单位委托书进行选民登记。2月15日开始正式选民登记。

2、推选并产生社区居民换届选举委员。第八届社区党委召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共同研究推选出社区换届选举委员会成员。并确定选举委员会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委员四名。XX西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为换届选举委员会主任,社区干事XXX为副主任,其他四名委员分别是,XXX,XXX,XXX,XXX。换届选举委员会旦生后,开始了全面的换届准备工作。最后由选举委员会成员共同审核确定本次换届选举居民代表人数为XX人。于2月28日张贴居民代表名单,并加盖选举委员会章。公示时间为15天。如居民对选民名单有异议者,可在选举名单公布日后3日内向选举委员会提出,选举委员会应在2日内作出解释或调整。

3、推选正式候选人,明确选举时间地点。本着换届选举工作的流程,选举委员会于3月3日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并由第八届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居民代表大会选举出七名社区工作者为正式候选人,她们分别为;主任候选人;XX、XX。委员候选人;XX、XXX、XXX、XXX、XX。会上这七名同志分别做了演讲。会后当日即公示了七名候选人的名单。同时签了候选人公正竞选行为规范承诺书。并确定3月XX日早上9点30分开始正式选举。选举大会前5天,即3月XX日早上张贴了开会通知。

三、选举阶段

1、推选出监、计票人。由选举委员会推选出选举大会的主持人一名,总监票人一名,监票人两名,计票人两名。经推选产生主持人为XXX,总监票人XXX,监票人XXX、XXX,计票人XXX、XXX。

2、大会进行时。XX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大会于3月XX日早上9点即时召开。XXX主持大会。首先由第八届居委会主任XX做了上届三年的工作报告。其次由总监票人XXX宣读了选举办法,并由大会代表举手表决通过。第三步;由总监票人XXX主持选举工作;先由大会举手通过了选举大会的两名监票人XXX和XXX,两名计票人XXX和XXX。第四步;主持人XXX先把投票箱向大家展示了确定是空箱,然后在她的指挥下,总监票人和监票人先后投完票后,全体代表们顺时针开始投票。第五步;由监票人XXX和XXX,计票人XXX和XXX开始工作,通过画“正”字形式在白板上公然唱票。最后由计票人填写每个人的得结果报告单,计算出每个人的赞成票数量和反对票数量,交给总监票人,再由总监票人XXX填写每个的得票结果报告单,按照得票最高数量排序填写当选结果报告单交给大会主持人,大会主持人XXX最终当选结果为,主任:XX,委员,XXX,XX,XX,XXX。

3、选举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这是大会的最后一项议程,由新一届社成员代表以推选出了协商议事委员会成员。共十一名,大会主持人分别介绍了十一名成员的自然情,并与代表见面。最终推选出协商议事委员主任为XX,委员为XXXXX老总XXX、XXXXXX老总XXX、政协委员XXX、党代表XXX、XX物业项目经理XXX、XXXX物业经理XX、社区退休党员XXX、社区退休党员XXX、社区退休党员XXX、社区居民志愿者XXX。

最后,XX社区第九届居委会选举大会在紧张有序的进程中愉快而圆满地结束了。当日张贴了公告三,即居委会成员名单,公告四,即协商议事委员会成员名单。同时将大会选举产生的四份报告单及选票一拼封档上报了街道办事处。

希望通过这次换届选举,能给XX社区队伍增添新的活力和生机,从每位居民为我们投上的真诚一票的霎那间,我们的心被震撼了,那每一张票上都寄托了百姓对我们的厚厚的期待和深深的信任。这将是我们无怨无悔,鞠躬尽瘁服务百姓的不竭动力。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在村民民主自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依法对村民委员会实行换届选举是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是我整理的换届选举支部书记 总结 ,仅供参考。 换届选举支部书记总结篇一: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 工作总结 根据中共前进街党工委文件的有关精神,我社区党支部积极开展了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1.制定换届选举工作 实施方案 。社区党支部书记召集支委会委员召开会议传达了前进党工委关于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关精神,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与严格依章依规办事结合起来,坚持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商量讨论了我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的工作实施方案。 2. 周密部署,严格按章办事。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做到客观、公正地进行推荐,切实把能够代表社区居民利益、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的优秀党员推荐为候选人预备人选。做到规定的程序不变通,规定的步骤不减少,严肃选举工作纪律。尊重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尊重党员和群众的意愿,保证党员和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3.及时采写换届选举动态信息。对换届选举进行多方面的正面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天河信息网和社区博客、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宣传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激发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使换届选举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做好换届选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由于宣传思想工作到位,确保了社区班子换届选举的平稳和谐安定。 4.提出“五个不准”原则。即不准拉票、贿选,不准拉帮结派,不准搞人身攻击,不准搞小圈子、小动作,不准违反组织纪律、组织原则,用严明的纪律保证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换届选举工作稳步推进 1.向党员讲“三推一评一选”、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 三月初,社区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结合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向党员讲“三推一评一选”的内容。张书记说:“三推一评一选”是十七大以后为了加强基层民主的一种新做法,“三推”就是组织提名推荐、党员群众联名推荐、个人自我推荐。“一评”就是民主测评,“一选”就是党内选举。希望广大党员充分享受自己的权利,履行党员的义务,协助支部把本届换届选举工作做好。 张碧娟书记说,解放思想是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法宝。只有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大胆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赢得主动。我们社区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随着属地化管理的推行,很多工作都往社区这个“针”上穿,尤其是随着城市管理任务的日益加重,党支部面临着人员人手不足与工作繁杂、任务繁重的矛盾。面对这种局面,通过将多项工作绑捆起来结合推进、将多种资源整合使用、将管理和服务并重,充分争取居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辖区内各种资源的作用,确保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召开社区支部换届选举组织提名推荐会 4月17日下午美林湖畔社区党支部召开了党支部换届选举组织提名推荐会,对上届党支部委员会委员进行民主评议和换届选举的“三推”活动(组织提名推荐、党员群众联名推荐、个人自我推荐)。前进街道党政办主任杨献浪同志、街挂点干部黎祖垣同志、社区党建指导员许红霞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梁燕芳同志主持。党支部书记张碧娟同志作了 述职 报告 。 美林湖畔社区党支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和全体同事,切实转变观念,投身于社区建设改革实践,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经过组织提名推荐,不记名投票,张碧娟、黄立新、梁燕芳、林丽、张新潮、陈凤梅等六人成为初步候选人。 通过解放思想学习和换届选举组织提名推荐会,美林党支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切实做到更新思想观念,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3.召开社区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民主测评会 4月22日下午,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严格按照“三推一评一选”程序进行社区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民主测评会。对候选人初步人选张碧娟、黄立新、梁燕芳、林丽、张新潮、陈凤梅进行民主评议。拟定张碧娟、黄立新、梁燕芳、林丽为新一届候选人预备人选。 4.召开换届选举党员大会 5月7日晚8:00,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严格按照“三推一评一选”和“双直选”程序,进行党内选举,经过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委员和书记。由张碧娟任党支部书记,梁燕芳、黄立新任委员。新的党支部将以创建首善社区为新目标、新定位引领党建工作新实践,努力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创建首善社区提供根本保证。 至此我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圆满结束。 换届选举支部书记总结篇二:单位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单位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于8月底正式启动,至11月底圆满结束。在选举工作中,根据上级指导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行广泛宣传动员,严格组织程序,充分保障党员权利,确保选举工作顺利完成。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 总体概况 我单位共设 个党支部,截至 月底, 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接到上级下发的文件后,单位党委高度重视,把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召开党委会,研究有关事项,下发通知,部署换届选举有关工作。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指定政治处专人负责有关具体事务。党委成员深入联系点,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指导监督换届选举工作。切实把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作为加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以此为契机,选好配强党支部班子,激发党支部班子活力,进一步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单位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严密组织,精心指导。 为使选举工作顺利平稳进行,根据党委的统一部署和指示精神,政工部门对选举工作进行认真谋划,严密组织实施。一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由临时指定党支部负责人为选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党支部确定1名具体联系人,负责选举工作的日常联系。二是及时召开党支部负责人会议,就换届选举工作具体要求进行再部署、再强调。三是强化培训,加强业务指导。把《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列入学习内容,要求广大党员学习;根据上级举办的知识培训班讲授的关于换届选举工作知识,结合上级下发的文件精神,对党支部换届的所有工作程序及相关要求进行整理,形成书面材料印发,逐条对照解释,对所有支部负责人进行培训;对工作过程中的所有文字材料进行统一规定,制定参考蓝本发至党支部,力求指导明确具体,确保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程序严谨、材料规范。 (三)严格程序,保障权利。 此次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条例》和上级文件规定进行。从党支部上报换届选举的请示后到党委研究后批复,从党支部组织酝酿上报候选人预备人选到党委审核同意后批复,从支部选举工作的各项准备到召开党员大会正式实行选举,每个细节都注重确保组织程序的严谨性和合法性,确保党员权利的充分行使,保障广大党员意愿的充分表达。政工部门加强与党支部的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党委指示精神,确保党支部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保证选举结果与组织意图的一致性。 (四)注重引导,统一思想。 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换届选举工作始终,注重做好思想的引导和 教育 。一是引导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广大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引导广大党员正确行使行权利,本着实事求是、对组织负责、对单位事业负责的态度,严肃对待选举工作。三是注重做好落选侯选人的思想工作。 三、关于换届选举工作的几点体会 第一、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前提。党支部按期换届选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制度。单位党委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换届选举的前提。单位党委把党支部的换届选举抓实抓细,既强化广大党员的身份意识,保障权利的行使,更促进党支部工作走上规范化、常态化。 第二、各党支部的精心准备是重点。各党支部迅速贯彻党委的部署,精心准备换届选举工作。不论是前期的酝酿讨论、征求意见,还是支部 工作报告 、党费收缴情况报告等文字材料的撰写,党支部都认真准备,为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广大党员的认真参与是关键。此次支部换届选举,广大党员大力支持、认真参与,能够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着对组织负责、对他人负责的态度,正确行使选举权,确保选举工作的有序进行,选举结果也基本体现了组织意图,体现了广大党员严肃的纪律意识和高度的党性意识。 第四、做好党员的思想教育是保证。始终注重对广大党员及时进行思想引导,保证选举顺利进行的同时,又通过及时的交流谈心做好落选人员的思想工作,体现组织的关心和尊重,使落选人员消除心结,正确对待,做到工作热情不减,敬业精神不退。 (一) 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措施 一是个别党支部班子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前期的酝酿不到位,征求意见工作不够深入细致。 二是个别党员对换届选举工作认识不正确,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认识,认为只是走过场,没有实质意义。 三是个别党支部对台帐资料的重视不够,有些文字材料尚不规范。 改进措施: 第一、加强培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除单位自办的培训班以外,建议上级多举行组织工作知识培训班,对基层党支部班子成员着重进行组织工作的规范性培训。 第二、加强考核,夯实日常基础工作。以示范党支部的创建活动为抓手,强化日常考核,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的规范化。 第三、深入调研,准确了解掌握情况。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充分了解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换届选举支部书记总结篇三:镇村级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为了加强我镇村级组织建设,增强村级党支部的群众基础,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扩大群众参与权、推荐权和监督权,使党内公认与党外公认有机结合,按照市委发[2005]45号文件的要求,根据东塍试点 经验 结合桃渚实际,在全镇村级党支部采用“两推一选”办法进行换届选举。截止5月28日,全镇78个村党支部(除暂缓选举的南洋村与龙头口村)的换届选举工作顺利结束,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一)基本情况 桃渚镇共有80个行政村党支部,农村党员1742名,本次参加党内民主推荐的党员数1365名,推荐候选人初步人选499名,参加党外测评的群众1279名,得票1/3以上的党员数439名。党内民主选举产生党支部委员(除两个暂缓选举的村)269名;平均年龄岁,比上届减少了岁;女性委员12名,占,比上届多了9名;35周岁以下委员19名,占;高中、中专以上 文化 程度67名,占;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02名,占。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主持工作的副书记或支部负责人48周岁以下45名,占;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22名,占;初中文化程度56名,占。通过“两推一选”,新一届支部委员共调整了书记及支部负责人33名,支委106名。无论从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还是信任度、满意度上,均有了较大的提高,一些政治坚定、有能力、有水平的年青党员脱颖而出进入了村党支部领导班子,提高了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二)主要做法 1、成立组织抓氛围。镇党委在全市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动员大会后,迅速行动,于5月11日上午召开党政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我镇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政策业务组、宣传报道组、治安稳定组、后勤保障组及办公室明确责任分工。制定下发了桃渚镇[2005]24号文件《关于做好全镇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5月12日下午,召开全镇生产队长以上干部参加的换届选举动员大会,以会代训,周密部署我镇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各项工作。5月13日上午,召开全镇村党支部书记、文书、农村工作指导员以及全体镇机关干部参加的培训会议。为提高机关干部及农村工作指导员依法按章办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专门进行了政策业务培训,下发了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汇编材料。为加强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在整个换届选举工作中,镇党委着眼于教育,立足于宣传,注重于引导,始终把宣传发动群众,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选举工作全过程。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宣传车、有线广播、张贴 标语 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两推一选”的目的、意义、原则、程序和 方法 ,利用村务公开栏公布村党组织班子成员职数、任职条件和党员基本情况,动员广大党员、村民积极参与这项工作。针对村级财务、宅基地审批等 热点 难点问题走访调查并对症下药,化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为换届选举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2、发扬民主抓推荐。根据镇党委统一部署,各行政村于5月14日—18日进行了各村支委会组成人员推荐。镇党委在“两推”中紧紧把握政策,把民主推荐的人选作为确定候选人的重要参考依据,在认真广泛地听取广大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察,确定新一届支部班子预备候选人,并进行公示。在党内选举结束后,组织原村支委、现任支委和各级人大代表,镇党委对三类的17个村所选举的支委成员进行测评,按得票高低来提出书记、支委任职建议名单。 3、规范选举抓程序。在整个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的程序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调查摸底到位。镇党委在换届选举前期已经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二是评议推荐到位。尤其是群众推荐、评议,我们都采用固定票箱形式进行了推荐,较好地体现了广泛性和群众性;三是组织考察到位。对于党内外推荐出来的人选,镇党委认真细致负责地做好考察工作,集体研究确定预备候选人;四是选举环节到位。在支部选举前集中精力,分工负责,认真做好选举前的准备工作,提高党员到会率,确保大会选举成功。在具 体操 作上,严格把握“三关”:一是严把人选确定关。在确定支部候选人时,按组织程序从党员和群众推荐得票较多的人中确定初步候选人,并听取党员群众代表意见,组织审查、考察公示,进行岗位书面承诺等程序,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既尊重了党员群众意愿,又体现了组织意图。二是严把选票填写关。在进行无记名填写选票时,积极创造宽松严肃的环境,设立单独的划票室,确保每个参加选举的党员都能充分行使个人的民主权利。三是严把唱票计票关。所有的选票都在镇党委工作组的指导下,在监票人的监督下进行公开唱票、计票,不搞暗箱操作。 (三)几点体会 在这次村级党支部换届选举中,无论是过程还是选举结果,都基本达到“党委满意,党员干部满意,群众满意”,基本达到了马书记提出的“不出事,高质量”的要求,我们的体会是: 一是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换届选举成功的前提。在这次选举过程中,我们分类对待,有针对性对每个村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摸底,逐个进行分析,掌握实情。把全村80个行政村分成好、中、差三类。对党员整体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派系斗争复杂,无人可选的珊瑚村党支部进行下派;对党员内部矛盾较深,选举易产生矛盾激化,引起社会不稳定的南洋村和龙头口村实行暂缓选举;对班子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的村党支部采取有力措施,把年富力强,文化素质较高,群众中具有较好影响的年轻干部选拔到村党支部班子中来。在这次选举中我们对60周岁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一律不留任,并重点突出女性候选人的职数。在整个选举过程中党政班子成员和各村指导员经常到村督促工作落实情况,确保此次选举工作的顺利开展,整个选举非常平稳。 二是宣传透彻,广泛动员是换届选举成功的基础。在这次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中,镇党委、村党支部做了广泛的宣传发动,使“两推一选”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方法、程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对在调查摸底中发现的突出矛盾,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把握好手中的民主权利,保证了党委的主张变成广大党员的意志,选出了组织满意、群众拥护的新一届党支部班子。 三是抓好培训,提高素质是换届选举成功的关键。这次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要求高、政策性强,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章程和规定有序地进行,工作人员的业务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换届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镇党委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工作任务、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要求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工作人员对每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和工作安排部署及时进行汇报,相互交流,使每个工作人员对选举的整个操作程序做到心中有数、任务明确,确保实际选举过程中不违规。 四是严格依法,按章办事是换届选举成功的保证。一是镇党委结合各村实际在换届选举前制定了便于操作的党支部换届选举 工作计划 ,规范选举程序,使党员能认真负责地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二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确定候选人过程中,进行组织审查考察并进行公示,既充分发扬民主,又严格按章办事。在整个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中,严格按党内程序进行选举,坚持“两推一选”的办法,对 其它 一切影响、干扰和破坏选举工作的行为,严肃查处,及时纠正,保证支部换届工作健康地开展。三是端正换届落选人员思想。对105名落选原村支部班子成员进行一次以上的谈心疏导,以工作片为单位,工作片总支书记负总责,联村干部分村包干,下村入户,主动上门谈心,重点对21名落选的原村书记谈心,尽力化解他们思想认识问题,为村级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划上圆满句号。

筹备工作,主要对象是会议或展览之类的活动,比较具体而琐碎。。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换届选举筹备工作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换届选举筹备工作报告(一)

我们镇自3月份开展乡镇换届选举工作以来,扎实有效地开展组织宣传工作,围绕县政府的工作指示及国家有关选举办法,公正、透明、高效地完成了选举工作,现将选举工作总结如下:

一、换届工作的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xx镇按照省、市、有关社区党组织和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要求,稳步推进社区换届工作,历时两个月时间,分别于2012年3月20日和4月19日圆满完成了社区党组织和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任务。本次社区换届,共选举产生社区党总支委员45名,党总支书记8名,副书记8名,社区居民委员会委员30名,居委会主任8名,副主任8名,选举成功率达100%。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党总支委员平均年龄42 岁,女委员比例占5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49%,大学生村官进党总支委员1名,女党总支书记4名,占50%;社区居民委员会委员平均年龄43岁,女委员比例占5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20%,大学生村官进居委会委员2名,女居委会主任3名,占。居委会选举中,代表参选率达。居民小组共选举产生社区居民代表402人,选举产生78名,选举产生居民小组组长78名。

二、换届工作的主要做法

镇党委结合全镇社区实际,坚持统一推进的原则,注重超前谋划,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政策界限,严格工作程序,狠抓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统筹推进换届选举工作,确保换届工作稳步、顺利、有序推进。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加强对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镇党委成立了社区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镇组织办,抽调了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具体负责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的日常业务,同时组建成立了业务指导、财务审计、来信来访三个工作组,分别负责换届选举的具体业务指导、财务离任审计、选举工作中的群众信访案件查处、落实和回复。各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好本辖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全镇社区党组织按照镇党委的统一部署,把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周密部署。党组织书记亲自挂帅,其它委员紧密配合,共同做好选举中的有关具体工作,确保了工作时间、领导精力和干部力量“三集中”,认真扎实抓好换届选举工作。同时,实行镇党员领导班子成员挂钩指导制度,组成八个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具体负责对各社区开展选举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

(二)迅速行动,认真筹备。在全县社区党组织和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后,xx镇就及时组织召开了全镇社区党组织和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动员培训大会,提前界入,全面启动开展了全镇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一是搞好调查摸底。各社区党总支有意识地了解党员、群众对社区领导干部及其成员的反映,准确掌握党员和群众的心态。组织镇纪委、财政、农经等部门工作人员对第三届社区干部在任期内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财务收支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与此同时,重点摸清党员数(居民数)、有选举权的居民数、长期外出和短期外出的党员数(居民数),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有选举权的党员(居民)如期参加选举会议,保证选举会议达到规定人数。二是搞好宣传发动。各社区党总支采取标语、黑板报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社区换届工作的目的、意义、程序、方法、要求和纪律,特别是广泛宣传社区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取得的工作成就,为换届工作营造浓厚的氛围,从而促进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结合《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政策和各级要求,经过党委会反复修改论证,研究制定出了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对换届选举的时间、方法、步骤和要求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为选举依法、规范进行奠定了基础。四是认真起草好相关材料。为便于社区换届选举工作顺利、有序开展,促进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的规范化运作,镇党委提前安排精干力量负责起草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办法草案(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办法草案)、主持词、选举结果报告单等多个社区换届选举相关材料,并经镇党委会反复修改把关,最后交由社区。

换届选举筹备工作报告(二)

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前,应做好以下筹备工作:

1.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研究换届选举的有关事宜,并向上级党组织呈报换届选举的请示(党的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可以由支部委员会负责人直接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支部委员会讨论研究的情况)。

2.换届选举的请示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即可发出换届选举的通知,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3.起草换届选举的有关文件,主要有: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大会选举办法。

4.组织酝酿推荐下届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等候选人预备人选,并呈报上级党组织审查批准。

5.做好各项会务工作,包括:印制选票和相关证件、表格,布置会场等。

6.召开党代表大会换届选举的,党的委员会还应按规定组织指导代表的选举审查工作,并提出大会领导机构及其组成人员的讨论名单等。

换届选举筹备工作报告(三)

了确保搞好今年村“两委”换届工作,镇党委、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本着“抓早抓实抓好”的原则,积极做好换届选举各项准备工作,现在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小沙镇辖6个社区7个村,共有6520户,总人口16582人。7个党总支,42个党支部,在册党员1029人。其中建村制党员574

人,村级党14个。

共有村两委班子36人,其中村支委班子31人,村民委员会班子30人,其中13名成员为交叉兼任,女性11名。在31名村支委班子中,57周岁以上的有5人,占16%;35周岁以下的仅有2人,文化程度在中专以上的有13人,占42%。在30名村委会班子中,57周岁以上的有6人,占20%,35周岁以下的有3人;文化程度在中专以上的有8人,占27%;村级后备干部24名,平均年龄30岁,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7名(其中3名是大

学生进社区),高中及中专的17名。

我镇对社区(村)党支部换届选举采用“二推一选”(即党员民主推荐、群众推荐测评、党内民主选举)的办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由有选举权的村民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差额选举产生。先进行社区(村)党支部换届,再进行村民委员会换届。村民委员

会换届选举日统一定为2008年5月8日。 二、前期准备工作

1、加强领导,准备充分。为高质、高效地完成好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做到早动员、早部署,精心组织,提前做了准备。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先后召开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制定下发了《小沙镇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为组员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各班子成员对负责的村换届工作进行直接领导,负总责。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各项

工作的落实,多次到全镇六个社区七个村督促检查指导工作,掌握换届工作的最新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从而确保了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目前除增辉社区和毛峙村

存在不稳定因素,其他社区换届选举都能够平稳行。 2、深入联系,责任落实。该镇明确镇党委书记是换届选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管区区长是直接责任人。建立和落实镇领导干部包片联村的工作责任制,要求每个镇领导班子成员具体联系一个管区的换届选举工作,每名机关干部负责联系1个社区(村),加强沟通联系。深入所包村对社区(村)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

4、宣传到位,注意引导。村“两委”换届选举涉及到家家户户,牵连到老老少少,时间短、任务重、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取得广大选民信任支持,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是村“两委”换届选举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为此,我镇始终把宣传动员,激发选民参与民主选举贯穿到整个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两推一选”的目的、意义、原则、程序和方法,利用村务公开栏公布村党组织班子成员职数、任职条件和党员基本情况,动员广大党员、村民积极参与这项工作,为换届选举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5、加大培训,精心指导。为了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小沙镇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对整个换届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工作。全镇参加两委换届的包村干部共60多人,为了尽快熟悉选举工作流程,更好的指导换届选举工作,镇党委对参与选举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举办了一期由镇全体机关干部共80多人参加的培训班,集中学习《组织法》及修订后的《山东省村委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换届选举的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和各阶段的工作任务,使参与换届的工作人员做到业务精通,指导有力,依法依规按时完成这次换届工作。

6、严格程序,把好关口。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具有较强的法律性,为保证能依法依规进行,我镇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调查摸底到位。镇党委在换届选举前期已做好调查摸底工作,

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二是民主评议到位。在换届选举前,我镇已做好党员民主测评及党员星级管理,镇党委把民主推荐的人选作为确定候选人的重要参考依据,在认真广泛地听取广大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察,积

极引导他们依法循章参加竞选。

三是组织考察到位。对于党内外推荐出来的人选,镇党委认真细致负责地做好考察工作,集体研究确定预备候选人;四是选举指导到位。在支部选举前集中精力,分工负责,认真做好选举前的准备工作,提高党员到会率,确保大会选举成功。在具体操作上,镇党委将严格把握“三关”:一是严把人选确定关。在确定支部候选人时,按组织程序从党员和群众推荐得票较多的人中确定初步候选人,并听取党员、村民代表意见,组织审查、考察公示、竞职演说,进行岗位书面承诺等程序,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既尊重了党员群众意愿,又体现了组织意图。二是严把选票填写关。在进行无记名填写选票时,积极创造宽松严肃的环境,我镇将采取固定票箱集中投票,并辅助流动票箱,集中投票场所设秘密写票处。三是严把唱票计票关。所有的选票都在镇党委工作组的指导下,在党员代表的监督下进行公开唱票、计票,不搞暗箱操作。在选举中,每一阶段都按法定程序和法定时间严格执行,对于一些影响、干扰和破坏选举工作的行为,按情况、分类别,把握界限,进行及时纠正。对个别恶意破坏选举的行为

进行严肃查处,保证了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问题及不安定因素

通过前期摸排调查发现换届选举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⑴部分村干部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思想也较陈旧、不适应于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要求,思路不开阔,方法无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级经济的发展。

(2)部分后备干部的条件和人数与党员和群众的意愿可能会有一定的出入,造成有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

通过调查走访,部分村村民对参与村委会换届缺乏热情,不配合、不参与选举工作,可能阻碍选举工作顺利开展。目前我镇二个社区存在可能影响选举的不安定因素。

(一)增辉社区:增辉社区由光辉和峙岙塘两个村组成,由于两个经济合作社的收入差异较大,干部之间相处不是很融洽。特别是原来的峙岙塘要有渔业村、增光、团结三个小村合并而成,再加上现在的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群众想进入村两委比较迫切,

可能会影响村级换届选举。

(二)滨海社区毛峙村:由于在上次换届竞争比较激烈,干部之间的团结受到一定的影响,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同时原来毛峙村的党员,村民民主意识较强,而该村又没有合适的人选,因此

本次换届情况比较复杂。 四、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1、认真研究和分析解决选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把握和引导好党员和选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切实担负起选举的责任。我镇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检查与指导,要经常深入一线,随时掌握工作动态,及时研

究改进工作措施,把握好全局,坚决负起责任。

2、认真做好社区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目前,我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按照《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规程》,做到规定的程序一步不简化,规定的时间一刻不拖延,规定的标

准一点不降低,确保选一个,成功一个。

3、对选举工作中存在问题比较多,难度比较大的村,要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共同研究,分别落实责任,涉及哪一级的问题,由哪一级来协调解决,尽快拿出方案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因为个别村而影响到整体的进度。 此外,对离任的干部,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妥善安排。要落实好他们离任后的待遇问题;对年轻的要鼓励他们落选不落志,帮助新当选的村干部做好村内工

作。

农村党组织研究论文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求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选举办法,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领导和支持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和乡镇企业工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工作。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加强农民工中党的工作。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抓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两年内覆盖全部行政村。

一件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桩桩由于处置不当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出现,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沉地思考。为什么长期形成的工作方式、方法顷刻间不灵了?为什么具有群众工作优势的党组织,在群体性事件面前却显得招架无力?为什么平时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业绩考核名列前茅的党组织,面对突发事件却乱了阵脚?为什么理应具有先进性的党员、党员干部,有的会成为群体性上访事件的骨干力量?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坏事,同时也是一件好事,它暴露出了基层党建工作上的“软肋”,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深层次的反思。 思考之一:在追求与上级保持一致的同时,不能忽略针对实际情况解决本单位问题。基层党组织的价值追求如果只图上级满意,忽视了联系实际、针对问题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忽视了民生问题的解决,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其结果往往是,有的党组织年终考核业绩优良,但一遇棘手问题束手无策,或希望上级党组织拿出办法,企冀拿着“上方宝剑”去压服群众。保持高度一致与独立自主开展工作,辩证地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是基层党组织迫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思考之二:在强调政治高度、政治责任的同时,不能忽略根本问题的解决。“稳定压倒一切”,已是当下各级党组织对下级组织考核和业绩衡量的重要标准。近年来,由于稳定的任务越来越重,对稳定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把稳定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用“零上访”作为基层党组织业绩考核一票否决的先决指标。这种看似高度重视的政治要求,一旦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基层党组织为了不突破“零”指标而煞费苦心,采用的手段要么是非法的、违反人权的,要么是无限止地迁就上访者,以小恩小惠求得暂时的太平,“不求事解决,但求不出事”。于是,对基层党组织的导向就变成了一切工作围绕确保“零指标”的实现,应付于一时,治标不治本,而对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却撇到一边了。 思考之三:在注重党员骨干带头作用的同时,不能忽略党员的权益维护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很长一段时间内,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较多,而对党员的权益关注较少,只强调党员的带头作用,忽略了党员的自身需求。在企业改革调整时期,强调党员要带头下岗,带头为企业分忧解难,一批党员下岗冲在前头,而下岗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有的企业在实施成建制关停并转过程中,片面强调党员骨干率先下岗,结果造成群体性上访出现后没人做工作的局面,有的党员甚至还成了群体性事件的幕后组织者和策划者。党员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作用与需求的统一,先进性与平凡性的统一,是必须把握好的几对关系,不能偏废也不能过头。 思考之四:在重视按法律法规办事的同时,不能忽略必要的人文关怀。按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路;引导上访者走司法解决渠道,是减少或降低上访率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刚起步,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健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尚不完善,因此,仅止于此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有的基层单位领导,认为司法已处理了,就可以不管了,最后导致重复上访、矛盾激化的事态发生。还有的则剑走偏锋,游走于法律法规的边缘,在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上,虽合法、合理,但不合情,使职工无法维护自已的权益,只能吃闷亏,将怨气积攒在心底,一旦有机会便瞬间爆发。依法办事固然不错,但人民内部矛盾仅用法律手段还不够。在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发扬党组织善于做人的工作的优势,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法律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党的工作以人为本的重要基点。 思考之五:在依赖于制度惩罚机制的同时,不能忽略固本培元工作。据了解,有的企业发生的信访矛盾,约有55%左右是由于领导干部或管理者工作方法不当、作风粗暴所引起的。由此,看似是“突发”的群体性事件,而原因恐怕还得从平时工作中去寻找。如果过多依赖于制度惩罚,忽视实际工作中薄弱环节的修正;一味陶醉于制度高压下的风平浪静,忽略矛盾问题的真正解决,那么在一定的气候下,必定会酿成急风暴雨式的危机。抓好基层、基础工作,注重固本培元,是从源头上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环节。 群体性事件的出现,给我们上了一课,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如何适应、改进和加强?形势迫使我们站在新的基点上,面对新的突出问题,思考和研究强化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提高“能办事、办得成事”的本领的新路径。 第一,提高在非常态时掌控复杂局面的本领。面对群情激昂的非常局面,党组织出面做工作能否“镇”得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委书记的人格魅力。一个单位的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平时有较高的威望,群众比较信得过,此时说话就有一定的份量。倘若平时工作平平淡淡,让群众并不感到你党组织的存在,那么,在关键时刻一定是掌控不了局面的。诚然,处置突发事件有其一定的规律和技巧,但“功夫在诗外”的道理却是断然不能忽略的。 第二,提高在矛盾冲突中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改变程式化的话语系统,营造与群众具有共同语言的对话语境。首先,要听得懂。要听得出群众话中的主要诉求;要辨得明哪些需求是合理的,哪些是过头的或是无理取闹的。能明了群众话语中反映出的实质性问题。其次,要讲得出。用群众习惯的语言与其对话,创造相互交流的良好基础,从对话交流中拉近距离,打开工作的切入点。再次,要说得上。你说得话,群众能听得进去,接受得了。若群众能以你的观点和思路重新考虑自己的诉求,这时,工作就有了成功的可能。 第三,提高在新形势下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正确处理这些矛盾,须抓好几个环节。一是及时发现。联系群众的各项渠道十分畅通,一些苗头性信息、倾向性问题才能及时地反映上来。二是充分释放。群众有气要有机会和场合让其释放出来,防患于未然。经济手段的运用不能以堵塞言路为代价,看不到鸦雀无声下人们的心理扭曲,其后果只能是积重难返。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平时的小震释放了,才能避免灾难性的大地震。三是妥善化解。对初露端倪的矛盾一定要高度重视,特别是对初信初访反映的问题绝不能小觑。四是适时调节。人民内部矛盾说到底是利益的分配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十分有效的前瞻性的手段,就是适时调节各利益群体间的关系。 第四,提高在艰难环境里发现培养“能办事”干部的本领。目前,选拔培养干部的渠道、途径很多,对干部任职的条件和要求也越来越具体,总起来说,面面俱到,标准不可谓不严,要求不可谓不高,程序不可谓不全。但是,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往往是以数字、指标、经济效益的优劣来衡量干部,致使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和单位较容易出干部,其业绩政绩也能比较多地被重视和发现。而一些条件比较差的企业和单位,由于问题较多,各种矛盾较大,常常出不了政绩,也不容易得到培养和提拔的机会。结果,一些干部一帆风顺地被层层提拔上来,经历的台阶和岗位也不少,但是,真正实际处理和解决危机的经历却不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遇到过任何复杂的局面,这样的干部只能是“温室里的花朵”,一旦遇到风浪,便束手无策。 第五,提高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创新活动机制的本领。党组织的创新活动必须体现服务功能。为群众服务、为党员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离开服务功能的活动,很难会有真正的实效性。党组织的创新活动必须体现维权功能。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时期,各种利益的博弈不时出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保证人民群众正常的权益不受侵犯,是党组织的重要职责。能体现维护功能的创新活动,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群众基础。党组织的创新活动必须体现安抚功能。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有人得益,有人受伤,而受伤的往往都是些平民百姓。以组织的温暖关注利益受侵的群体,以组织的优势扶携生活困苦的人们,平时能“以我心换人心”,待到危机来临时还怕与群众说不上话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具体步骤。这项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对于推动党的组织和队伍建设有长期的指导作用。新时期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吸取先进性教育的成果,从提高领导改革发展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密切党群关系等方面,不断践行先进性,开辟组织建设的新路子。要在提高发展能力中体现先进性。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才干,体现作用,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以先进性教育成果来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一是要转变观念,提高基层党组织抓发展的自觉性。各级基层党组织要从加强思想建设入手,进一步树立发展意识,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机遇意识,带领党员积极投身到全民创业、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来。二是要加强学习,提高基层党组织抓发展的实效性。要以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为目标,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构建党员终身学习体系。要结合发展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对基层党员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带领组织党员发展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要创新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抓发展的创造性。从基层党组织内部来讲,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决策机制、分工机制和执行机制,形成抓发展的合力,凝聚抓发展的动力。相关部门和上级组织要为基层党组织带领党员创业提供服务,优化环境,为基层党组织在发展中发挥作用提供保证。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践先进性。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科学设置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尤其要注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其他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民间团体、流动人口中开展和加强党建工作,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及时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基层党组织应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重视提高服务和协调能力、推进基层民主的能力、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当前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在农村,要围绕“三农”问题,深入开展农村党组织的建设,整顿软弱涣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稳定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畅通农民群众表达心声的渠道,建立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加强村组织阵地建设,办好农村公益事业,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二是在街道社区,面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城镇化进程,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抓好社区党的建设,突出社会关怀和利益调整功能,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关心帮助城市弱势群体,维护安定祥和的社区秩序,共同创建“和谐社区”。三是在企业,要围绕企业效益最大化开展工作。协调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矛盾纠纷,积极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努力做到为企业所需要、为投资者所理解、为党员所欢迎、为员工所拥护。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要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中巩固先进性。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做法,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坚持”(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勤奋学习、坚持党的宗旨、坚持勤奋工作、坚持党的纪律、坚持“两个务必”)的基本要求,根据不同对象制定具体标准要求,达到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目标,并且要通过长效机制稳定下来。当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建立使党员长期受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健全党内“三会一课”制度,建立以日常定期学习教育与阶段性不定期专题培训相结合的长效教育培训机制,使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要不断创新学习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增强教育效果,以扎实有效的教育工作来确保广大基层党员的思想认识能跟上工作和发展的步伐。二是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要通过建立客观、科学、符合各基层党组织实际的考核评价机制,正确引导和推动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的内容主要依照广大党员在“先进性标准大讨论”活动中提出的“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从政治素质、思想作风、团结协作和工作业绩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要探索建立党员的考核评价制度,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党员评议和征求党外职工群众意见等好的做法,纳入对党员定期进行考核评价的制度,结合召开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考核。三是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经过考核评出的好班子、好党支部和好党员,在进行广泛宣传、精神鼓励的同时,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对一些无所作为、失职渎职,并对工作造成损害的党员和党员干部,必须给予教育,做到好坏公论、奖惩分明,以达到鼓励先进、惩戒落后的目的,真正做到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要在密切党群关系中发挥先进性。基层党组织要以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为重点,积极研究和掌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规律特点,用实际行动为群众立典范、树形象,面对面与群众接触,心贴心与群众交流,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好群众。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群携手共同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局面。二要办实事好事,服务好群众。要根据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的新需求,创新为群众所欢迎的服务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服务载体和办法,帮助群众解决发展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要加强宣传,引导好群众。要结合“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个群众的心坎上。

农村基层信息化管理是以基层农村数字化为目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基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 浅析基层农村水利建设管理 》

摘 要:农村水利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国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相关项目的开展。但是不可否认,农田水利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部分设施老化失修的现象依然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即以昌乐县农村水利为研究对象,对农村水利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农村;水利;改革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农村水利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意义重大,不仅是农业增产增收的保证,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须组成部分。党和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为进一步加快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国家从2009年开始,开展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被列为小农水重点的县(市、区),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连续建设3a,每县每年总投资在2000万元左右(包括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农民投工投劳),建设内容主要是已纳入县级农村水利综合规划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包括塘坝(容积小于10万m3)、小型灌溉泵站(装机小于75kW)、引水堰闸(流量小于1m3/s)、灌溉机井、 雨水 集蓄利用工程(容积小于500m3)等小型水源工程;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流量小于1m3/s)、小型灌区渠系、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小型排水泵站(装机容量小于75kW)、控制面积2000hm2以下的排水沟道等。但是不可否认,农田水利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部分设施老化失修的现象依然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即以昌乐县农村水利为研究对象,对农村水利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若干建议。

1 昌乐县农村水利建设现状

昌乐县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185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68m3,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00m3,昌乐县占全国的1/8,处于极度缺水状态,水资源严重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609mm,受季风性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影响,降雨时间和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年降雨量的70%集中在6~9月份,致使汛期局部地区洪水成灾,干旱季度用水又极为紧张。

为了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解决干旱缺水,克服水资源短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在历届县委到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建起了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103座,塘坝407座,扬水站560处,机电井7550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hm2,节水灌溉面积万hm2,旱涝保收田达万hm2。近年来,我们按照新时期治水思路,大搞水利工程建设,完成3座大中型、102座小型病险除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是全市3个提前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的县(市、区)之一;已建成高崖水库向城区10万t供水工程、马宋水库向城区供水工程,初步解决了城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59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进行了高崖水库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开展了魏家沟、荆山水库、桂河及火山口等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水利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资源支撑和防洪安全保障。

2 昌乐县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水利设施抗旱能力不足

昌乐县现有的农田水利 措施 虽然已经在近年来得到了大幅建设和整改,但是主体依然是20世纪7、80年代所修建的,工程质量标准不高,老化比较严重,很多地方的水利设施甚至已经坍塌而遭到废弃。由于降雨不均衡,干旱期对昌乐农业发展是一次严重的考验。2011年,昌乐县遭遇90a难得一见的干旱,部分村镇减产严重,甚至村民饮用水也出现了危机,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农村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昌乐县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力度,利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总投资2698万元,在营丘镇建设高效节水管道灌溉工程2000hm2;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2438万元,涉及营丘镇、五图街道95个村;全国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昌乐县2011年田间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建设稳产粮田2400hm2,涉及营丘镇31个村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总投资2343万元;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包括丹河道治理,总投资2880万元,于河治理总投资480万元;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改造工程,总投资3720万元;河道疏浚清障工程,依法清除河道内影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及高秆作物和各类垃圾,堵复河堤缺口,完善河道堤防,恢复和达到河流的设计过流能力;田间排水工程,建成功能完善、排水顺畅的农田排水工程体系等。虽然总投资规模较大,但是分配到个人上则相对不足。

农村水环境破坏严重

受到部分城镇工业化发展的影响,一些农村水环境受到污染,此外,居民生活垃圾的无序排放等也破坏了一些水资源,再加上化肥、农药等的过量使用,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水体的污染情况不容乐观。

3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建议

创新投融资体制

重点拓宽融资 渠道 。金融部门要制定针一对性的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支持民营水利,为其提供宽松的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投入。除注重城镇防洪等公益性工程建设投入外,政府要重点扶持农村饮水工程、小型蓄水工程和灌区渠系配套、抗旱排涝工程,增强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

推进农村小型水利改革

明晰产权,创新建设体制。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可实行农民“自建、自管、自用、自有”,政府适当补助的方式,视作私人财产,发给产权证,受法律保护。鼓励农户间按照互利互惠原则,调剂用水余缺,发挥工程和水资源最佳效益。

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

大力整治农村非点源污染、垃圾围村和生活污水乱流问题,同时对危害城乡水源地的乡镇企业,实行限期关、停、并、转、迁;严格控制养殖业发展规模。同时加大对水环境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杨敏.农田水利建设问题探析[J].水利天地,2012(09).

[2] 刘邦利.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8).

[3] 李本启,王洪新,向爱云.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存在问题及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现代农业,2012(10).

[4] 颜凤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4).

《 基层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与分析 》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农村水利建设的力度成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农村水利建设工程数量的逐年增多,给施工单位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那么水利建设的管理就显得日趋紧迫了。本文着重探讨基层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层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面对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特别是农耕灌溉要消耗大约70%的淡水资源,这就意味着,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农村的经济状况有限,而水利工程是一项大型的建设工程,不但占地面积大,而且工程复杂,虽然国家对于农村建设加大了力度,但是在具 体操 作上往往会有建设管理问题的出现。这不但会影响到农业的发展,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一、基层农村水利工程现状

基层农村所建设的水电站,一般都属于是以农耕用水主的小型水电站。整个农村水利工程的投资,除了国家扶持一部分资金之外,还是以农村自主投资为主,所以农村水电站建设的规模、质量与基层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提倡国家倡导的新农村建设,提高低碳环保意识,以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农民出资建设的小型水电站数量越来越多,而同时,也出现了各种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基层农村水利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

中国进入到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民的经济竞争意识也逐渐地增强。使农民对于农业的经济收入越来越敏感,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集体观念逐渐淡薄了。这就容易使农民对于与自己不存在直接关系的事物持以漠不关心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农田灌溉和水利工程的维护两个方面

1.农田灌溉

即便是利用水利工程可以实现节水灌溉,但是在实际操作用,由于管理混乱,导致各种水资源浪费现象层出不穷。有些农民利用水库周边水资源丰富的环境条件而为自己开辟了属于个人的领地,乱耕乱种的现象随处可见,又开辟了很多的鱼塘。而在农田灌溉区,用水没有统一指挥,也不按照有关的规定,随意防水用水。水利工程的作用因此而被大大地削减了。

2.水利工程维护

基层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是以农田灌溉利用为主,同时起到了排水和防洪涝的作用。那么,在这些区域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是以小型的水库为主,并利用各种的方便条件随处修建,并没有统一的规划和部署。这就导致了农村水利工程分布不具有科学性,形成了造成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混乱的主要因素。水利工程建设缺乏统筹性,没有整体性的规划,在水利工程的运行上,也容易形成很多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一些农村水电站还没有达到使用期限就因质量问题而无法运行,甚至还存在一些水利工程还没有达到使用的寿命,就不得不报废了。

例如在某区域的农村地区,水利建设数量之多,本可以满足地方的农田灌溉需要了。但是,用于农村灌溉的机电提灌设施因为出现故障而无法运营的已经超过了60座之多,而且还有10多座已经报废了。能够正常使用的灌溉设施还不超过30座,并且分布散乱,很难于实现全部农田的均匀灌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做好水利设施的维护工作,导致了各种设施出现故障。因此而造成的输水损失已经超过了200万立方米,农田灌溉面积也因此而减少。

(二)基层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滞后

在一些农村地区,水利工程还是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建设的,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时代变迁,无论是水利工程的应用技术还是修建质量,都无法与新型的水利工程相比。特别是防洪抗涝能力大大地减弱了。而农民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节水意识淡薄,为自己开辟了各种便利条件,随意地堵坝、截留、开沟放水,而且还任意地开采地下水。不但将水利工程的供水功能破坏了,而且还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危机到了本区域的生态环境。比如在某农村地区,出现渗漏现象的渠道已经超过了总数的一半以上,小部分已经基本报废,而正在运行使用的水利设施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病险,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维护,也要面临着报废的危险。这种状况,对于本地区的建立建设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从水利工程的生态角度来分析,水利设施出现质量问题,对于其周边的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由于水土流失严重,使得植被越来越少,加之清淤能力甚微,为洪灾埋下了隐患。

(三)农村基层的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伴随着机构改革,一些基层的水利站被撤除,被合并到相关部门,而对于这些基层水利工程采取了间接管理的措施。因为缺少了直接责任人,也就不存在可以承担主要责任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近些年来,随着水利设施建设越来越多,规模逐渐增大,而且工程设计不断复杂化,使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已经无法再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基层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农村水利工程,是保障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其不但可以改善农业的生产,而且还为农民的增收创造了条件。对于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主要指导思想,将水资源建设结合到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当中,以动态的方式来设计水利工程管理方向,并开辟各种途径来实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目的。

(一)建立基层农村水利建设的科学化管理模式

按照传统的观念,对于农村水利建设往往是以建设为主,而忽视了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没有从管理中体现出其经济性。为了使农村的水利建设管理到位,就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功能性采取切合实际需要的管理措施,使水利工程在科学的管理之下,创造出经济效益。

(二)提高水利工程人员的整体素质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建设在高端科技的推动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水利工程建设已经不再局限于工程技术本身,而是涉及到水文、气候生态、地质等等方方面面知识。那么,水利工作人员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之上,还要将知识面扩展到更宽阔的领域,以适应要求越来越高的岗位需求。

另外,水管部门也要定期地组织一些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接受培训,以将水利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新的技术知识普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水利职工的整体素质应实际的需要而有所提高,同时还要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对于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尽心尽责,并能够独当一面。

总结 :

综上所述,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需要把握住农村发展的命脉。经济发展,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基础。而水利工程,正是农村发展的命脉。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对工程建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管理,以推动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义美.试析我国农村现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措[J].新农村,2010(04).

[2]郑丽娜.浅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2012(16).

[3]刘娟.浅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对策[J].新农村,2012(03).

《 浅谈农村基层 财务管理 工作 》

摘要: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是整个农村基层工作的重点内容,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是农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党、干、群关系是否融洽,农村基层组织能否正常运转,与农村基层改革发展稳定息息相关。为加强农村基层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公平公开、程序严谨的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制度。

关键词:财务管理 基层组织 经济发展 基层建设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巩固和发展农村基层集体经济的基础,但目前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财务工作不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混乱等,这就严重阻碍了农村基层经济发展。为改善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落实和完善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的各项政策,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努力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一)资金、票据等管理混乱

现金方面,很多地方存在超额储备现金现象,没有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部分地方甚至以白条抵库挪用现金。如个别干部利用自己的职权,长时间借支大额现金,侵占集体财产。银行方面,违反银行结算制度,如套取银行信用等。

票据在原始凭证合法性的审核力度不够,大量使用白条入账或者自制凭证,情节严重的甚至利用自制原始凭证来“冒领”,这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明显失职之处。

(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相对一大部分农村地区的财务工作人员都是由村长等干部直接指定,部分地区的财务人员甚至由村干部兼任,往往村委会换届,财务人员也会随着换届,因此无法保证财务人员的稳定性,导致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不少财务工作人员甚至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无证上岗,而且长期疏于管理,财务制度难以落实。

(三)村级债务

农村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加之有很多村子都是撤并以后的大村,人口规模很大,财务遗留问题也随之增加,很多村子都成了空壳,再加上近几年为建设新农村如通村水泥路,村民娱乐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实施,更加加负了各村债务,致使财务工作难以运转。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落后

部分村干部只重视款物发放,不重视监督管理。认为只要自己没有私吞款物,发放给了农民,农民心里明白,就不用做账了,也不管合理不合理,检查不检查,只要发给了老百姓就是完成任务了。还有的村干部只重视事后补救,不会用制度去约束财务人员,只知道不计后果的用钱,只要在应付上级对财务检查审计时才会例行公事般的过问,对财务放任自流。

(二)财务监督形式化

一般农村长期的监督都要靠村民理财小组和群众共同监督,主管部门的设计监督只是阶段性的。然而一般的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大部分都是村干部,少有的群众代表又因为没有报酬等不同原因形同虚设,根本不了解村上财务的各种情况,对审核单据工作根本不用心也不计后果,没有原则,起不到监督作用。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监督,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导致财务管理混乱。

(三)财务人员更换过于频繁

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多由村长直接指定,随着村委会换届,财务人员往往也会随之换届。新的财务人员对之前财务上的制度和管理 方法 不熟悉,加之换届以后的村长或许会指定一套新的财务工作制度,前后衔接不紧,财务上的问题愈发明显。

三、加强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对农村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基层干部是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奔赴小康,建设新农村的骨干,必须要发挥好自己的基层干部作用,要提高自己对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把自己的认识落实到工作中,对属下各级人员都要进行关于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 教育 指导,教育各级干部认清违法违纪行为并予以处理,整顿财务制度,使农村基层财务制度迈向正轨。

(二)加强资金、票务等管理

财务工作人员需不畏强权,坚持原则,抵制超额储备现金现象,不允许以白条抵库挪用现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票据应由财务工作人员集中和跟踪管理,非财务工作人员不得参与,每笔收入都必须缴入财政专户,从源头上防止资金流失。

(三)稳定财务工作团队,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各村应对财务人员的任用调换履行考核报批手续,不得私自指定财务人员,坚持任人唯贤,保持财务工作团伍的相对稳定,同时要加强对各村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指导。要防止农村基层职务犯罪的发生,保障农村基层财务没有漏洞,只有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全面落实财务公开,健全财务制度

设立固定的公告栏,按月或季度及时、明确、清晰、完整的公布村财务信息,包括财务的各项收支、土地补偿、转移支付、代扣代缴等费用明细,使农民群众对各项开支都明白,方便群众对村财务的监督。在农民提出意见时,及时整理,快速反馈。对于专项资金,要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这是缓和群众与干部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从而提高村民与村干部的合作,共同建设新农村。

在落实财务公开的基础上,要抓好财政服务机制的创新,健全财务工作的 规章制度 ,坚持财政服务农村,不断发展农村经济。

四、结束语

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目前正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基层财务工作团队稳定性较弱,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强大,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绊脚石。今后各基层干部应着力于完善农村财务工作的相关制度、监督及团队稳定工作,深入发展农村经济,以加大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志强.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确保农村基层政权稳定[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2(17):502

[2]任存法.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4)

[3]马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中小 企业管理 与科技(下旬刊),2012(2)

[4]范社民.建立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新机制的探索[J].前言,2012

有关农村基层管理论文推荐:

1. 农村社区管理论文

2. 关于农村干部毕业论文

3. 浅谈农村基层党建论文

4. 浅谈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5. 有关企业基层管理论文

6.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与公民素质培养论文

中国的农村制度研究论文

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法规政策是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效开展和有序进行的保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业政策与法规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学习掌握并切实贯彻实施我国农村基本政策和法律,对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村政策与法规;教学方法;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效果

为了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 文化 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公布施行,奠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首要地位。自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9年将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并不断出台了有关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临夏农校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求,提升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将单一的中专 教育 转变为农业中专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农民短期培训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并将《农村政策与法规》作为主要课程之一。但如何上好这门课程,让学员在工作实际中发挥更大的主体作用,本人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农村政策与法规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一般来说,《农村政策与法规》的授课教师,没有进行专门的学历教育,或者说在大学没有进行该专业的深造研修,而是从农业专业教师或政治专业教师中派生出的,对农业和政策的掌握与理解难免偏颇。而农村政策与法规的制定、颁布、实施和完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多学科的一门课程。所以,要上好该课程,要求教师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潜心学习农村政策与法规的相关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农村政策与法规不仅涉及到农学、社会学、心理学,也涉及到我国农业法、土地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及其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等诸多学科领域,而且,新的 政策法规 又不断出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广泛学习各门学科相关知识及 其它 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同时,必须掌握农村政策与法规的最新动态,给学员讲授最新政策,切实指导实际工作。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与农村政策有关的师资培训,加强交流和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任课教师要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农业、农民、农村中对国家出台的相关农业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该问题的原因,寻求更好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为农村贯彻执行政策法规提供参考和建议,以提高自身专业实践水平。

2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是提升农村政策与法规教学效果的有效 措施

采用参与式教学,加强师生沟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参与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要求做到“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双向互动”。笔者在对村干部学员讲授农村土地经营权这一章节时,根据村干部生产 经验 丰富,整体素质高的特点,本人大胆采用了参与式教学法。先让学员分组讨论当地农村土地的经营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学员纷纷发言。比如:一家一户的生产规模小,劳动力生产效率低;土地条块分割很细,农业机械很难使用;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土地撂荒,同时也有农民无地可种;城郊农村土地被强行开发修建商品房而补偿很低等等,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又提出了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答案五花八门。这时我提出了有一项政策能较好的解决这些矛盾,那就是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给学员讲解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含义、流转方式,以及安徽省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涌现出全国种粮大户的典型案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有所提高。更是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应用换位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换位教学法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临时充当和扮演教师的角色,走上讲台讲课,老师坐在学生座位听课,学生讲完后,由讲课学生先做 自我评价 ,然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 总结 。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利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思考、自我实践、自我激励,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在村干部大专班的教学中,本人选取了关于如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与学生直接相关的主题,采用了师生换位法教学,将七县一市的学员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员代表,通过小组讨论、代表主讲、大家评定、老师总结四个环节,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使本人对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村干部带头致富的急切心理有更多的理解,使我对服务三农更加坚定了决心和信心。同时也发现个别村干部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严重障碍,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锻炼和提高学员全方位的能力。参与式教学不但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挖掘学生潜能的作用,而且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展示了学员才能,加强了同学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升了学员的组织表达能力。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农业发展成果,提高学员的带头创新意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国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在讲授现代农业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员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取得的成绩,讲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要素,通过图片展示了国内外现代农业的模式和类型,使空洞的说教变得有声有色,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作为村干部,不但要承担起农村政策的执行落实,也要成为现代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力军,更要成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带头人。

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提升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学中,本人介绍了近年来中共中央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让学员了解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系统讲述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阐述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及其内在联系。在干部进修班和大专班都布置了作业――根据当地实际,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两周的深入调查,村干部提出了许多好思路、好办法,而对 调研 报告 的撰写很吃力,进修班学员倒是完成了任务但是内容大多都比较空洞,甚至只是从网上下载打印的。对此状况本人经过反复思考,在村干部大专班讲授了调研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并让各县乡的进修干部与该乡村的村干部组合结对,使宏观政策与具体措施相结合、县乡规划与农村实际相结合,撰写出了一篇篇有骨有肉的优秀调研报告。通过这次活动,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了沟通,使学员发挥了专长,弥补了不足,使两个班学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开阔眼界和思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措施。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既要立足当地实际,更要放眼世界发展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型产业,本人了解不全面不系统,就邀请省上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系统讲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和类型,同时介绍了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当地开展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这次专题讲座,不但让学员清楚了怎样去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更是为教师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摘 要:本文解析了韩国、美国和欧盟的农业政策,以期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政策;国外;粮食安全;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12 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城镇化应该着眼以下3个问题,即发展重点为中小城市;将新生代农民工等已经在城市就业的农民视为主体;解决就业、社保、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农民工的主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城镇化的推进不能以损害农业这一国民根基为前提,而应该以发展好农业为前提。因此,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特别是农业政策上应该重点考虑到城镇化与农业如何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如何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供给安全问题等等。国家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着眼,应该将重点放在价格政策、补贴政策和金融 保险 政策上。如果从改革的方面来讲,应该从以下方面着眼,即深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新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解决农业从业者日趋减少的问题。在欧美和韩国等国家,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其农业政策法规或许对我国的农业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启示,本文将对其进行概述。

1 韩国农业政策法规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不但依靠工业的腾飞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实现了农业的较快发展。早在1950年,韩国就开始制定计划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并加快了将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速度。韩国农业现在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生产水平都可以同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较。

韩国国土面积小,且农业人口大规模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一个需急切解决的问题。韩国农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实现现代化,主要是5方面的合力造成的,即流通体系、农业科技、新村运动、农业政策和土地制度。

在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为了避免耕地分散带来的弊端,在尊重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促使土地联合使用。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了法律来保护农地的流转,从而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韩国农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保护本国农业,从环境政策、价格政策和生产政策入手,综合运用补贴等手段,确立了稻米作为生产政策的最核心部分;新村运动通过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激发其建设农村的积极性;在农业科技方面,60%以上的农业科技人员属于国家政府人员,从而保证了科技队伍的稳定性;通过建立完善的流通体系,将销售同生产充分结合起来,保证了生产和流通效率。

应该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性的宏观管理;完善市场经济,保证农村经济的活力;确保农业科技队伍的稳定性,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推动力。

2 美国农业政策法规分析

作为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农业政策是紧跟市场的。农场主会根据相应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以利润最大化为指导原则,这是其农业发展的主基调。美国政府会根据其中存在的不足,出台相应政策来弥补市场的不足,主要是宏观方面的政策调整。美国政府对于农业的调控从原先的流通领域拓展到了生产领域,这是基于美国农业巨大的生产力导致粮食生产过剩的情况。罗斯福新政开始后,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与农产品生产缩减政策。随后开始了缩减生产金融政策,进而设立了土地银行,为休耕土地提供补助金。这些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农产品过剩可能导致的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从现在的效果来看,达成了宏观调控的目的。

从1985年~1995年这段时间,美国的农业政策开始调整向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这是因为欧洲农业快速发展导致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变动,而且美元开始大幅度升值,引发了其农产品竞争力下降的状况。随后,美国政府不断地削减其预算支出,降低受补贴面积,让农场主根据自身状况与市场状况自主调整 种植 面积与种植品种,从而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不但如此,美国还积极开展农业方面的关税与贸易谈判,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随后的《1990年食品、农业、资源保护和贸易法》更是继续放松对生产的管控,推进了农业的市场化。从1996年以后,政府干预农业生产进一步减少。但是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开始重视农场安全,建立了一系列措施,如反周期支付与农作物平均收入选择计划等,并为农业灾害提供救援等等,构建起来一个完善的农场安全网络。

对于农业支持的手段应该更加多元化;集中财力重点补助粮食生产;农业支持政策应该网络化和体系化,避免盲目出台政策;对于农业的支持不应该只停留在行政层次,更应该法律化,进而实现项目化。

3 欧盟农业政策法规分析

在欧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共同农业政策是很重要的一环,虽然备受争议,但是欧盟农业的发展成果却是有目共睹的,其在奶制品、禽肉和糖的出口量上已经超过了美国,摆脱了主要农产品处于净进口的不利状态。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正在转化重点方向,走农业与农村并重的道路,将关注焦点投向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上。《建立农产品统一市场折中协议》着眼于提升农业效率并达成农业市场稳定的目的,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在1992年共同农业政策变动中,开始强调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在《走向2020共同农业政策―应对未来粮食、自然资源和区域挑战》中,提出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最优化管理,进而维持农村发展的平衡。欧盟开始利用多种措施对农业支持,如价格支持、农业发展支持以及收入补贴等,并进一步提升其农产品市场的自由度。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放弃了原来的封闭状态,进入到开放状态。

必须以粮食自给为核心制定农业政策;立足于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多功能农业;基于多边贸易协议框架,加大对国内粮食产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适当放弃一些低效且处于垄断状态的农业生产领域,来获得农业谈判的主动权;学习欧盟的双边合作策略。

4 总结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政策对于农业发展的走向至关重要。虽然我国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应借鉴世界农业先进国家的经验,汲取精华,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制定最合理的农业政策。

参考文献

[1] 白文周,吴义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及实现途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8,5: 52-55.

[2] 蔡海龙.美国农业政策支持水平变化特点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3,

25(5): 1124-1129.

关于农业政策与法规的论文相关 文章 :

1. 探讨我国农业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论文

2. 中国农业贸易政策论文

3.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分析论文

4. 农业法律论文

5. 关于新农村建设论文

新时期如何推进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发展及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农村发展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 浅析农村经济的发展 》

摘要: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30多年的时间里,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和农村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农村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功,不但使我国用占世界不到7%的土地解决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使农民奔向小康,走向富裕。在这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增长迅速。本文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农村 经济 发展

1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源自农民的自发选择,但在这一制度变迁的力量释放之后,市场为什么没能引导农民进行新的发展选择?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中国城乡分割的体制是导致市场无法起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还是从农民自身的视角来审视中国三十年来的乡村发展 经验 更为恰当,即农民在其所卷入的农业生产与市场交易过程中的规则安排及其相关控制权问题才是至为关键的,而这一点显然是需要在国家农业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去理解和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变化的起点和背景是国家与地方政府对农民控制政策的放松与农民群体的行业分化,农民从主要从事粮食 种植 业、畜牧业的传统中逐步分化拓展到经济作物、科学畜牧以及非农产业的各个部门领域之中,并且深深地参与到市场经济交易过程中。中国的农业改革过程正是一个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变动过程中农民应对上述自然 、经济、社会与政治风险的能力及其相关权利变化的过程。以农民权利扩张及其面临的调整作为线索,重新评估中国农业与农村改革的历程显然是值得尝试的。

系统地展现几十年来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变迁的文献还不多。具有代表性文献如林毅夫(1994)的论文集研究了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尤其是对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作了出色的研究;科林•卡特、钟甫宁等人(1991)系统地描述了经济改革中的中国农业经济全貌。但是,总体而言,现有的文献还缺乏一个对中国农村三十年以来经济社会变迁做出系统的和逻辑一致性的解释。

2农村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近年来,全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一轮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1)中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农业经济运行的宏观政策背景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在市场农业的发育以及市场机制对农业的调节作用大为增强,传统农业正在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业内部结构向合理化方向调整。受社会需求和市场价格的作用,畜牧业、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9年与2008年相比,其比重分别由和8%上升为和。粮食作物种植中,高产优质作物品种种植面积明显增加。

(2)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稳定增长的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行业高速增长,对推动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和农村工业总产值均比上年有较大增长。交通运输业总产值,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总产也增长较快值。农村非农行业发展规模日益增大,科技进步作用大大提高,特别是全国各区域农村非农企业增长推动因素不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东部地区加大了农村非农行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中西部地区农民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些企业使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资源潜力不断被挖掘,形成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

(3)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特点:一是农民从事家庭经营生产活动仍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乡镇企业职工报酬收入继续增长;三是农民低收入比重下降,高收入人口比重上升。

3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

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农村政策

改革是改变农村面貌的必由之路。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是必由之路,不改革就要落后。目前,农村和你们仍然占我国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农村和你们没有得到大发展,其他发展也最终难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所以,必须加大农村的土地和金融等一系列的改革,我农村经济快速、持速、稳定、高效、科学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努力落实中央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 措施 ,帮助农村加快发展。

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非经济因素”的探索与研究

当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正成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切人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而不断取得可喜变化。实际上,在经济运动过程中,除了经济因素本身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外,还有大量的非经济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非经济因素作为一种隐性因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着各地区,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且在某些时候还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全局,成为阻碍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顽固积瘤。以非经济因素作为分析视角充分研究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消费

把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促进农村消费的关键举措。扩大内需增长空间,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去年以来,国家实施的多项政策在农村地区初见成效,尤其是农村消费品市场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农村快于城市局面,这是扩内需、促消费的战果。农村市场的新变化,反映 出国 家实施的强农、惠农、扩大农村消费等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效果,也表明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大有可为。此外,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农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从而起到了拉动内需、繁荣经济的作用。

坚持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按照统筹兼顾原则,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取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和社区股份合作等 “三大合作”,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加强农业机械装备建设 ,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 。抓好农田水利建设。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农业机械化 ,尽快改变农村抗灾能力弱的局面。加快高标准农 田建设 ,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这些举措将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农村 教育 ,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公共 文化 体系建设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 制度,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代替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提升生产力的过程,离不开金融强有力的支持。农村金融就是建立现代农业的核心,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都将起着极其重要的支持作用。在新的历史阶段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加涉农贷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满足率,扩大覆盖面,健全服务功能,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农村金融的服务能力 ,以促进农村经济的更大发展。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没有高素质的村民,就不可能有农村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按照“农民提需求、部门供资源、远教来培训”的要求,进一步整合涉农部门的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培训平台作用,进一步拓展农村远程教育覆盖面,广泛开展集中学习、专题培训、课件下载、光盘刻录、现场指导、基地示范等培训活动。要强化农村中学初、高中 毕业 生劳动技能课程的安排和学习,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续力量打好基础,为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家庭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多 渠道 就业

要做好农民种养结构调整的引导工作和服务工作,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形成有特色的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加强农村经济和技术的服务指导工作,解决农村和农民经济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因此,需要我们的有关部门从城市下到农村和农民家里去服务。同时,要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卫星传输宽带网,扩大村民组播放点建设规模,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农村种养结构调整和农村市场开拓提供信息保障。

中国是农业大国,有8亿人属于“农民”的范畴,农民的就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状态。2010年,国家为了提高农民就业的竞争能力,将继续大力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推进新农村建设,巩固劳务输出、稳定企业促进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另外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处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同时,要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工农、城乡之间的差别。要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广大农民尽快步入小康[6]。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强化干部队伍,夯实执政基础

有一支领导能力强、工作业绩好、服务水平高的干部队伍是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根本保障。要进一步加强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特别是加强农村科技推广干部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机制,加大农村干部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他们的领导、发展和管理农村经济的能力。继续搞好大学生村官选派工作与管理工作。完善村干部的考核评价工作机制,奖惩结合,解决好干部“沉下去”的问题,让基层干部真正为农村和农民的经济发展尽到应有的职责。

借鉴先进经验,壮大本地经济

过去几十年,我们向沿海输送了大批年轻劳动力,包括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劳动力。经过多年的学习,他们多数已经掌握了技术和管理,以及有了一定的资金储备。他们有相当一部分希望回来创业当老板。这应该是我们利用他们发展内地农村经济的好机会。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主动联系他们,并且从政策和制度等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包括办农民工创业园,农民工创业一条龙服务等,让他们回家开厂、办公司,这将是内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

参考文献:

[1]赵德余.以权利看待发展:中国农业改与农村经济社会之变迁.学术月刊.(42).

[2]黎东升,马敬桂.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04-O1.

[3]谭芝灵.新时期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问题研究进展.经济纵横.2010(5)24-28.

《 农村科技协会的发展 》

摘要:充分发挥农技协自身优势,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转变,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农村科技协会农民致富领头雁

温在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与甘肃代表团的代表一起审议政府 工作 报告 时,谈到对甘肃惦记的事情很多,重点讲了关于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努力改善民生四件,这四件事都是与“三农”有关,其核心是老百姓的生活,盼望老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的好起来,他“真心希望经过5年的努力,使甘肃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现在全国的平均水平。”从温对甘肃惦记的事情不难看出,一方面,我们甘肃还很落后,特别是农牧民的生活还很困难,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这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提出了艰巨任务,要积极谋划出台促进甘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不论何种有效措施都必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群众,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要靠广大人民群众自己来实现,要切实调动农民积极参与。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来担当政府与农民、市场与农户的桥梁纽带的重任呢?本人认为,不论从历史发展,还是从实践来看,在甘肃这个欠发达的省份,其重任只能由农村科技协会等服务组织来承担。

甘肃自1984年在天水以农民为主体,依托“土专家”和“田秀才”,在自愿互利基础上建立起来我省第一个农技协会――武山县洛门镇蔬菜协会以来,依托农村致富带头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村科技工作者发展形成的农村科技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全省各级农技协会已有5117个,拥有会员41,6万人,并实现了由单项农技协会向甘肃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的跨越,涌现出了“临洮县花卉协会”等全省十佳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榆中县洋芋营销协会”等五十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技协会在推广普及农村实用技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推动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仅2000年至2005年,全省农技协会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1640个,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7118期,受训农民228万人。因为这些协会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的,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也代表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

农技协会是改革开放新形式下,农村广大群众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而组建的新型农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是探索农村经济社会化的组织形式,是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其特点:一是“民办、民管、民受益”;二是组织形式多样、活动方式灵活广泛;三是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因此,必须把加快农技协发展,做好农技协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措施,真正抓出成效。具体将做好如下五项工作:

1、鼓励和支持农民建立形式多样的专业技术协会。积极探索加快农技协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结合本地实际,通过扶持引导,鼓励有技术、有经济实力、有开拓能力的农民牵头创办农技协:要依托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开发创办农技协;要引导乡镇机构发挥人才优势和组织优势领办农技协;要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兴办农技协。其发展模式可以是能人带动型、民办官助型、中介服务型、股份合作型、经济实体型等。通过创办各类专业协会,切实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运输、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的服务,建立为农民服务的市场网络体系。

2、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的运行机制和规范化建设。农技协作为农民的自发组织,要坚持走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路子。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引导,适时加以规范,使之逐步走上机制完备、管理科学的轨道。农技协要建设好班子,完善协会章程和 规章制度 ,明确组织的宗旨、任务、体制和会员权利义务。要实行组织会员制、民主办会制,建立健全有效的利益联接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真正把农技协办成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具有较强辐射功能和竞争能力的市场主体。要加强对协会的登记注册、整顿规范,加强内部管理,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成立联合会,发展团体会员,走联合之路,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网络体系。

3、加强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扶持指导力度。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形成支持农技协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农业、科技、财政、计划、扶贫、民政、工商、税务、金融等有关部门要提高服务质量,对农技协给予大力支持。在贷款、科技开发、项目、经营销售等方面应给予支持和政策优惠,优先帮助解决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办技术经济实体、发展专业化生产、建立专业化生产基地等方面的资金困难,帮助争取组织实施好国家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各级星火计划等科技、产业发展、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对农技协开展科技咨询、科技开发、科技培训、技术服务等活动,应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享受国家给予民办科研单位的扶持政策。对于条件具备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工商管理部门取得独立的经济法人地位,要求其依法经营,按章办事,并努力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侵犯,使他们在平等自由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农技协乱摊派、乱集资,不得干预农技协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县科协作为农技协的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支持农技协工作,做农技协的坚强后盾,推动农技协健康发展。

4、加大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技术支持。要向专业技术协会选派科技特派员,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及有关部门向农技协传播先进的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帮助农技协挂靠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努力提高农技协的科技水平,促进农技协与市场的对接。要发挥农技协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中的作用,支持开展科技咨询、科技开发、科技培训和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技协骨干和会员进行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技协骨干力量。培训内容要有实用技术、 市场营销 知识、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懂技术、信息灵、跑市场的经纪人、懂民主管理的农技协骨干队伍。农业、科技、劳动人事部门要加快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技术职称的评定工作进度,由试点向全省推进,并落实有关政策待遇。

5、引导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不断提升协会档次。为了适应专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除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外,还要将服务范围向资金融通、销售供应、加工储藏等领域延伸,不断引进新技术,改进传统产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市场空间,依靠卓有成效的服务,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面,推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向合作制经济组织、集团化方向等高层次发展,培育地方特色典型群体。

总之,通过加快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使广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承担起农村科学普及、信息传播、成果推广、科技服务、技术交流、销售服务、发展经济、政策宣传、法律普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牵引点,农村普及科学技术的依托点,带动农民走致富道路的支撑点和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有关浅谈农村发展的论文推荐:

1.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

2. 浅谈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论文

3. 浅谈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4. 浅谈农村基层党建论文

5. 关于农村发展的论文

6. 新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在加快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的整体框架中,对土地流转及其方式的研究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发达的农村土地市场有利于拓宽农村的投融资渠道从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土地信托正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土地流转方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国外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研究。下面拟对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加以概括以作为我们的借鉴。 国外关于农村土地信托问题的研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关于土地信托的实现基础 信托形式的运用需要以明晰的产权界定和权利的可转让性为基础,土地信托也不例外。国外在研究土地信托问题时也离不开这样的基础。 首先,在土地产权界定方面,一开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以私有制为前提,认为只有完全的私有产权,才能促使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下的合理流转;只有土地私有制才能实现土地信托。在土地私有条件下,土地市场的建立受其他要素和商品市场变化的影响,农村非农劳动力市场的产生使得农业人力资本要素处于边际生产状态的农民放弃土地。当金融市场认可土地的担保功能时,利用土地信托将成为农业资金要素的重要来源。 但是,西方的土地产权理论演变,经历了一个从重“所有”到重“利用”的转变。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在经济关系上,土地所有权表现为“单纯的土地所有权”;在立法上,改变了以往把土地归属放在首位的做法,开始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土地的开发;土地所有权开始逐步证券化[1]。同时,土地利用要符合宏观效率的思想逐步兴起。一些学者积极倡导社会和团体主义的土地所有权理论,以取代土地所有权绝对性理论。如德国耶林在《法律的目的论》中指出:所有权行使的目的,不应当仅仅为“个人利益”,应同时为“社会利益”。法国学者迪吉则主张“社会连带说”,认为“土地所有权并非为土地所有人之利益而存在,仅为增进人类之共同需要而赋予保有土地者之社会机能而己”。随着所谓的“现代土地问题”的产生,“个人和社会协调”的所有权思想开始出现,澳大利亚的麦克尔森(Miehaelson)指出:“所有权只是独占性的权利,而不是一个不受干涉的个人权利”。也有的学者把所有权概括为“一种排他的权利而不作为一种绝对的权利”。 西方学者还认为: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作用就是通过激励机制诱导农业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决策,并进一步影响农业经济活动的绩效。或者说,有什么样的土地产权制度,理性人就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映。诺斯指出:“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对于不稳定的产权,实施很差的法律,进入壁垒以及垄断性限制,利润最大化企业倾向于具有较短时间中较少的固定资本,并将倾向于较小的规模。最为有利可图的业务可能是在贸易再分配活动或黑市上。这一组合很难导向生产性的效率”[2]。 可见,西方关于土地信托的研究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前提下的,这与中国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农户只有使用权的国情不同,但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为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产权的一部分,明确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仍然可以建立所谓的“有保障的产权制度”,从而作为土地流转的基础应用于土地信托。 其次,在土地的可转让性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对转型国家的调研。因为这些国家的土地产权不够明晰,使用权的转让受到诸多限制,土地无法在市场机制下合理流转,从而给完全市场机制下的土地信托形成障碍。这些研究对指导中国的农地制度改革很有启发意义。美国的罗伊·普罗斯特曼(1996)[3]通过实地调查,对中国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做了认真研究,认为土地使用权权属不充分,权能不明确。土地使用权属不充分,使土地使用权流转无法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而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转移会使资源配置更有效,并刺激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投资,减少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同时还提出:“一些地方采取行政手段推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2期2007年第2期(总第146期)岳意定,刘志仁等:国外农村土地信托:研究现状及借鉴行规模经营,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集体组织为了便于控制农村土地,便于转为非农业用地。” 而俄罗斯讨论了农业用地可转让性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分歧:对潜在土地所有者的技术要求,对非居民土地所有权的限制,在信贷违约的情况下向抵押权人转让土地的限制,个人土地所有权的上限,土地股份及其转让的方式。该研究提出应在俄罗斯实行这样的转变:土地股份可通过购买或租赁的方式转让,而后者更为适用。一份土地股份就是一种选择权,可以被出售、购买、继承等。股份的所有者对分配土地有绝对权利。这种机制使得法人实体希望获得大面积的农业用地以累积所需数目的股份然后用于分配。研究还指出,租赁是农村地区的一种特别补充机制,所有者更偏好于租赁土地股份而非实物土地。 补充: 世界银行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土地管理改革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提出了“市场导向的耕地改革”(MLAR)计划以及自愿土地流转机制,并要求实行土地书名与登记制度,明确土地的所有权。但国外的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些措施虽有一定作用,但并不一定能保证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首先,这种土地书名与登记制度虽然大量减少了无主土地并促进了带有可转让财产权的土地的供给,但这无法保证土地产权市场的发展。因为对于追求利润的贷款者来说,所有权证明并非获得贷款的充分条件,稳定的土地收入水平才是更重要的决定因素。更有甚者,农户可能不愿意用其土地所有权作为抵押品。从而得出结论,土地所有权并不是获得使用权保障的唯一方法,应参照不同的背景和地方偏好,建立更加灵活的体系(Dwniz Baharaglu,2002)[5]。此外最近还有学者(Saturnino JR,2005)[6]以菲律宾为例,用实证方法检验了与市场导向的耕地改革以及自愿土地流转机制有关的变量,得出一个预测结果:MLAR模型用于菲律宾不仅无法促进分配改革,而且会破坏潜在的国家主导的土地改革政策。这也映证了Dwniz Baharaglu的 结论。 从国外的这些研究可以看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土地信托,实现土地的有效流转,土地使用权必须实现可转让,当然,在中国的特殊背景下,这种转让性的实现形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关于土地信托的目的和作用 由于西方国家土地的私有制和自由流转性,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农村土地的使用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不断从农业用地转变成非农用地。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国外很多学者对于农村土地用途的控制进行了研究,如Donald M. Mcleod等(1999)[7]就根据美国西部农村的实际提出了土地使用控制的三种方式:分区制、购买发展权、集群式发展,并建立了土地使用控制方式的选择模型。土地信托方式就是出于保护土地资源和公众利益的目的用于实 践的 。 在美国和英国,无论是局部性的、地域性的还是全国性的土地信托都是一种很有影响的非盈利组织,它和私有土地主们一同来保护他们的土地以达到保护和利用土地或者其他公众利益的目的。它们保护土地的工作对于他们所从事或者协助土地交易的社区和地域非常重要。这些交易包括土地的获取、保护、管理协定,或者其他的能够从土地上获取的实际资产的一些利益。 补充: 此后,西方学者们就对这种土地流转形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且建立了各种决策模型:其中Philip J. Bacon等(2002)[8]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贝叶斯网络理论建立了一个BN模型,该模型主要是为了保证农村土地使用的可持续性。这个模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人员的观点、土地类型、土地使用的选择、成本和利益的标准。这个BN模型不是最优化模型,而是帮助专家分析有关土地的数据。该模型的使用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关于土地类型的标准和土地使用的选择,这个阶段是为了评估对现在的土地使用的满意度;第二个阶段是关于改变土地使用的成本,改变成本需要考虑风险和银行利息、管理、财产的让渡等因素,这可用一个模型来评价土地管理者改变土地使用后的满意度,即: 在成本支付期内改变的满意度=长期预期的满意度-总的改变成本/成本支付期 而Julie Ann Gustanski(1999) [9]基于伦理经济学建立了一个土地信托保护决策支持模型(ILCOS),他认为土地的使用方式是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的反映。尽管土地信托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保护土地资源,但是每一个土地信托机构都有自己的设置和地域。所以,他对伦理经济学政策模式在土地信托保护方面的整个过程给出了一个总体的概念,从而总结出土地信托的决策支持的环境模型。这个模型由5个大块组成:土地的使用和环境、社会经济、计划与获取的评估、决策制定的方法、积极的决策制定。该模型主要提出和检验了美国和英国的土地信托与保护私有土地因果关系上的模式,以开发一种可行的决策支持工具。此外,Roger Coupal和Any Seidl(2003)[10]还研究了在税收基础上的土地使用选择的影响,分析了发展农业用地和农村居住用地的相关成本及其对财政结构的影响。 追问: 请问这位大哥,标题是什么?引言是哪些?

组织论文研究

信息组织是指对由原子构成的实体资源的组织,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关于信息组织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对新信息环境下信息组织的解读

[摘要]在介绍传统世界的信息 组织模式的基础上,从传统世界信息组织的缺陷入手,比较分析数字世界的信息组织在检索 语言、元数据、分类方式、组织理念上的变革和优势。从不同角度论证传统世界的信息组织存在的必然性,进而探讨新信息 环境中信息组织的 发展趋势,指出信息组织应沿着传统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 社会 网络和知识关联方向发展。

[关键词]信息组织传统世界数字世界发展趋势

[分类号]G203

1传统世界的信息组织

传统世界的信息组织是指对由原子构成的实体资源的组织,包括简单的安排事物——如餐具如何在橱柜中摆放,商品如何在货架中排放。但是,其最重要的组织对象是附着于各种载体上的信息,即文献信息的组织。是一种线型模式,如图1所示:

其中信息标引、信息描述、信息排序是关键的三个阶段。信息标引是指在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一定规则给信息的内容属性以标识,并作出描述的过程;信息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势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信息排序是在信息标引后,按一定规则和方法把所有信息描述记录组织排列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在传统世界中,庞杂、无序的文献信息群经过选择、标引、描述、排序后,很好地实现了有序化,保证了原子世界中的每个实体在一定空间内的唯一性,这种机制,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用户检索信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由于传统世界的信息组织对象是原子所构成的物质,而原子的运行是遵循特定规律的: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不稳定,纸张会泛黄和分解,照片底片会溶化,所以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让大自然的作用偏离它的轨道;②原子构成的物质需要占据空间,为了节省空间,必须为物质安排唯一的位置,同时要建立目录、索引等检索工具来指示物质的位置,但是这些检索工具不可能记录某个实体信息资源的所有信息,当实体信息资源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即便是引用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信息的查找利用也很难做到高效、准确。在传统世界中,无论采用何种信息组织方式,都要受其信息组织对象自身以及环境的限制,毕竟在一个图书馆中,很难会把一本书放在它可以归属的多个书架上,因为这样太浪费空间。

2数字世界的信息组织

与传统世界相比,数字世界的信息组织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内容被数字化成比特;信息组织的范围更为广泛,不再停留在对文献特征的描述,而是深入到了知识单元;信息组织的空间更为广阔,它不再需要如传统世界那般就单一的信息组织框架体系达成一致。随着的深入发展,信息组织在检索语言、元数据、分类方式、组织理念上蓬勃发展,展现出全新的特征,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变革,更是理念上的颠覆。

检索语言的发展——标签语言

标签语言是一种纯自然语言,它的语词来自于一个平面的命名空间,不受任何预先制定的词汇间的关系限制。以受控语言为基础的传统分类法和主题法主要 应用于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组织中,这类信息资源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同质性,即由原子构成,由于实体空间的限制,它们一般是集中分布、规模有限、增长速度可控的;同时用户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信息检索的查全率与查准率要求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受控语言的分类法和主题法可以通过较为严密的机制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对于数字世界中由用户产生的海量、动态、异质的信息资源,由一个采用受控语言的系统集中控制和组织的难度加大、成本增加,而标签语言的优势恰好可以解决这些困难。

多维度揭示信息资源标签既不同于分类法的类目,也不同于主题法的主题词,它是在对信息进行概括和理解基础上产生的,是基于对信息内容个人理解上的私人标注,可以是针对主题,也可以是与文章主题无关的语词,因此标签的设定要比主题词自由、方便,它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揭示信息内容,从多个语境来丰富其含义,例如,一张以长城为背景的照片,可能拥有“长城”、“艳阳高照”、“旅行”、“恐高”等标签。

具有大众性传统世界的信息组织需要专业人员或计算机来完成信息标引、描述 工作,而标签语言没有采用预先定义的分类法和词表,不需要用户拥有分类法或者本体相关的知识。这样,用户可以在几乎不需要任何学习和使用成本的情况下独立、轻松的完成信息的标注和分类。

元数据的发展——任何信息都是元数据

元数据一股被认为是“关于数据的数据(date a—bout date)”,它由专家制定,具有严格的规范性,以信息内容为出发点。其实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已广泛应用于传统世界的信息组织当中了,像图书中的版权页说明、图书馆中的目录卡片等都是元数据。元数据经过了10余年的发展,其标准越来越复杂,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增长,信息类型越来越多样化,任何标准都面临着“滞后”的风险,同时其严格的规范性也限制了用户的使用。

在数字世界中,元数据正在打破那些严格的限制,也在挑战传统的元数据的概念。如果你记不清罗贯中某部著作的名称,可以求助于Google图书的搜索框,输入“罗贯中”,就可以看到一张罗贯中著作列表。只要点击《三国演义》的链接,你就可以查到全文,其中包括那句经典的原文:“滚滚长江东逝水”。相反,如果你想知道“滚滚长江东逝水”这句话的出处,只要将这句话输入Google图书的搜索框,就能够看到《三国演义》被列出来。在第一个例子中,是用罗贯中的名字作为元数据来找到书中的内容,而在第二个例子中,是用书中部分内容作为元数据来找到作者和书名。可以说,在多元的数字世界中,不仅一本书中的每一个词都可以被看做元数据,而且链接到这本书的每一种信息也是如此,元数据和数据的唯一区别就是,元数据是你已经了解的信息,而数据是你试图找出来的信息。

分类方法的发展——Folksonomy

分类在传统世界的信息组织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世界对信息的分类主要采用等级分类法。等级分类法将类目体系组织成一个树状结构,其结构显示直观,类目设置比较均衡,非常适和文献的分类排架。但是,这种树形结构必须以牺牲丰富性和深度为代价来达成广泛性,它构建的基础就是一遍又一遍地使用隶属关系:“B是A的一种”,或者“B应该向A 报告”,又或者“B是A的孩子”。无论各个分支体系是何种关系,这种关系都太过简单化了,根本不能体现事物自身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

在数字世界中,信息空间更为广阔,由下而上的Folksonomy正在崛起。与传统的树形分类结构相比,Folksonomy拥有立体化的、非等级结构的类目体系。如果把等级分类法比喻成一颗树,那么Folksonomy可视为一堆离散分布在一个立体空间中的树叶。在这里,利用Folksonomy对“索尼照相机”这一类目进行组

织,以明晰其组织原理。首先,对“索尼照相机’’这一类目进行分析,由用户对“索尼照相机”添加各式各样的标签,标签完全不受限制,包括照相机、索尼产品、生日礼物、旅行用品等。这样“索尼照相机”就分散在多个类目下,将一片叶子挂在了属于它的多个枝头上,用户可以更方便地找到它;另外,这种标签立体图揭示的关系更为丰富多彩,例如,“索尼笔记本”、“索尼手机”这两个类别同样可能被标上“索尼产品”这个标签,然后“索尼笔记本”、“索尼手机”、“索尼照相机”就通过“索尼产品”这个标签形成了聚类,同样,通过“照相机”、“生日礼物”、“旅行用品”这些标签又可以与其他的多个类别、多个事物形成联系,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密集的信息网络,就如同漫天飘舞的树叶,而且,这些飘散的树叶又是智能的,通过一个叶片可以联系到多个叶片,只是叶片之间的联系是潜在的,等待着用户去发掘和创造而已,如图2所示:

信息组织理念的发展——用户中心论

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它与现实世界一样的广博,没有哪个个体能够完全理解它。因此,需要有人利用他们积累的知识、经验来行使信息过滤器的职能,这些人被称为专家。在传统世界中,由他们负责选择、筛选信息,制定元数据的标准,完成信息的标引与描述工作。从这个角度看,用户能看到什么信息,能找到什么信息,都是由专家决定的,信息的控制权牢牢的掌握在他们手里。与此同时,专家们在信息组织过程中无形的把“以用户为中心”与“以文献信息为中心”等同了起来,认为只要实现了文献信息资源的有序化就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殊不知,在对信息施以选择、分析、排序等程序虽然有利于文献信息的有序化,但这种有序化依靠的是文献信息本身的意义与他们自己的判断力来完成的,它虽然利于信息组织工作本身,但无法充分的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毕竟专家们也无法预测每个人到底对什么感兴趣,每条信息对用户将会有什么意义。

数字世界的信息组织以构建主义哲学和自由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构建主义哲学思想认为:信息从本质上来说是主观的东西,无论是被记载下来的信息(信息1)还是人脑中的信息(信息2)都不可能是现实世界的如实的、客观的反映,它们永远只能是外部世界的片面的反映。认识的这种不完整性就决定了特定用户在特定背景需要寻求特定的信息来填补认识上的空白。而要满足这样的信息需求,信息组织应该关注的不是信息本身,而应该是用户的个体性以及他的具体背景,因为每个用户及其背景都是独特的,因而其信息需求也是独特的。自由主义哲学思想认为:所有的人都有权按自己的意志安排生活,都有能力为自己的需要做出适当的选择(包括信息的选择)。所以,信息组织不应该是替用户选择信息,不应该以各种权威来制约用户,信息的所有者应该主动的把信息组织的控制权转交到用户手里,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式的架构,让用户自己来选择、组织信息。

3新信息环境下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传统世界的信息组织不会消亡

首先,从哲学的角度看,在传统世界中,我们对实体信息资源的组织实际上是由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指导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要了解一件事物,就必须看穿它的本质,并且不被恰巧符合其特点的表象所迷惑、误导。而对于这些“本质”的定义就决定了哪些东西属于一类,解释了为什么这些东西属于该类别而另外一些则不属于,这样归拢和分割的结果就是一棵分类树,其中的各个枝叶都既与一些东西聚合又与其他东西分离。这种树形结构对于理解事物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当有人告诉你某种动物属于鸟类时,你不需要更多解释就会明白它是动物,是有脊类的,可以繁殖,会死亡,是实物……以及其他一些信息,更重要的是,你不需要在每次看到一只鸟的时候才会考虑所有这些信息,只要是在需要的时候,你随时都可以调用这些类别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和树形结构一次次体现在各种组织体系中,比如各种传统分类法,将一本书分成章节和次级标题,越来越专业化的机构部门,菜单上菜品的安排等。这一切都源自于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中离不开原子物质,这种物质形态必然产生一种与之相适合的意识形态,理性主义正是其产物之一,而由理性主义指导的传统的信息组织必然是与传统世界相匹配的信息组织形态。

其次,从传统世界的信息组织所依存的实体看。纸质文献是其主要对象,图书馆是其依存的主要机构。关于纸质文献和图书馆是否会被取代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然而,纸质文献、图书馆在电子文献和电子图书馆的挑战下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呈上升趋势发展。显然,不能仅凭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就认定纸质文献和图书馆的消亡,其存在的社会和政治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数字时代给我们造成了“谁都可以及时地、自由自在地纵览世界各地的信息”的柏拉图式的印象,实际上,它却加深了数字鸿沟,而图书馆在保证信息自由和公平中具有的潜在和巨大的作用更有利于消除数字鸿沟。

可见,在当前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中,传统世界的信息组织纵然有诸多缺陷,但它并不会消亡。

新信息环境下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传统世界的信息组织与数字世界的信息组织的融合数字世界的信息组织也有诸如标签模糊、滥标等缺陷,需要传统世界的信息组织来校正。所以,信息组织的发展不应该是简单的替代的关系,而应该是两者之间的融合关系。这种融合可以通过网站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与图书馆的连接来实现,比如,把图书馆书目数据嵌入到豆瓣网,用户在浏览一本图书相关评论的同时也可以查找哪些图书馆藏有这本书;反过来,也可以把个性化的信息组织方式引入到图书馆中,提高书目数据信息的丰富性和可利用性。除去上面两种简单的连接方式外,更值得研究的是利用的原理和理念来架构图书馆信息网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如图3所示:

基于社会网络的信息组织社会网络普遍存在于传统世界与数字世界中,只不过在传统世界中,由于时空等多方面的限制,由个体之间形成一个群体,由群体形成社区面对着诸多困难。而在数字世界中,个体之间通过社会性网络软件,打破时空限制,建立更加紧密的社会关联,由此产生的各种相关的信息通过多种交互关系而联系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紧凑型与松散型网络社区。这种社会网络以交互为基础,包括个体间的小范围的交互,也包括群体间、社区间的大范围的交互,在交互的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会以“话题”为标准形成具有一定方向性的聚合。同时,基于社会网络的信息组织伴随着信息流的多向运动,它是对处于即时运动、变化中的信息的组织,而非以往的对静态信息的组织,而且,其深受社会关系的影响与控制。可见,基于社会网络的信息组织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境,而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有效的信息组织机制仍需继续探索。

知识关联任何形式的信息组织都是基于信息元素之间一定的关联性而存在的,只不过传统世界的信息组织是基于文献实体关联,数字世界的信息组织则基于知识关联,而研究和揭示知识之间相互关联的规律又是有效组织、检索和管理知识的基础。目前,各种知识组织方式,无论是语词的还是符号的,大都是基于概括知识内容的概念之间的关联性来组织、存储的,这种关联性体现的是一种概念逻辑,但是,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是多样的,概念逻辑仅是其中的一种,显然,加强对那些潜在的、隐含的知识关联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组织的发展方向不应该是仅仅简单实现信息、知识的整序、存储,而应该是根据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通过融合分析、归纳、推理等方式来实现知识创造、知识挖掘和知识发现。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信息组织论文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的几个步骤3个,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步骤: 1、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应根据现行规范标准,工程项目特点编制有针对性、有指导性、有可操作性的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完成编制、审批手续; 3、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

关于高盛组织文化研究论文

1、引言

2、高盛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一方面凸显了公司的个性化特点,加强了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客户基础,很有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味道,客户往往与公司有着相同的宗教、文化背景[2]。高盛集团的组织文化与其核心价值观——客户至上、团队合作、注重长远利益是相互协调的。高盛重视培养人才,凭借多元化的员工迎接以下种种挑战:代表着多元文化的全球客户群体,24小时全天候运转的市场,以及需要非常规解决方案的新型金融问题[3]。在高盛从来不要说“我”而只能说“我们”,如果不能够净化自我的本位思想或是不能同别人协调工作,那就意味着该被辞退了[4]。高盛希望员工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贡献者而不是仅仅作为雇员,鼓励员工不断创新业务,追求“长远上的贪婪”。

创新VS稳健

由一个小小家族企业发展成行业巨擘的过程中,高盛鼓励员工进行业务创新,根据变化的市场需求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公司发展初期,高盛 在高盛交易公司和宾州中铁项目中得到惨痛教训,由此形成一套有效的风险评估制度。在高盛,每一个项目都会被仔细评估并实现风险可控。稳健的企业文化源自高盛创立之初。20世纪70年代,利维和怀特黑德引入了创新文化。稳健的创新是公司的最爱。

团队取向

进取心

高盛鼓励员工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努力营造一种团队合作的轻松愉快氛围。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好不仅是为了高薪酬,更是为了得到团队成员的尊重和认同。这种内在的激励机制使员工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简洁高效、积极进取是高盛所提倡的传统之一。强调进取心并将其转化为公司文化的是格斯.利维。他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强势领导者,讨厌浪费时间和不确定性,简洁明确是他的做事风格。他说:“我们精神百倍的上班,热衷于抢着做业务并得到快乐。我想让高盛在每个员工心中仅次于他的妻子和家庭,是紧随其后第二位。”他注重效率,在给其他人施压的同时也给自己施加更大的压力。在他的领导下,积极进取、高效工作成为高盛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3、组织文化维系

组织文化是高盛的灵魂。在高盛130多年紧跟市场需求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有利的文化元素被引入到高盛组织文化中,而一系列制度则保证了公司文化的传承性。

薪酬制度

高盛不向任何员工保证未来的薪酬,也不按交易员赚取的利润给他们提成。怀特黑德很早就意识到利益分配可能会带来内部不和。他在薪酬方面建立了一套双赢的办法。他鼓励员工在团队这个密集型组织内高效的工作。每次交易完成后,一份内部报告会详细评估每个团队成员的贡献,每个人也可以看到其他人的贡献。员工对获得认同和尊重的重视有时甚至超过了多金钱的关注。与其他投行关注交易量和交易金额不同,高盛投行部门员工薪金的一半取决于团队中其他人对某人对提高团队绩效的贡献的评价,这使每个员工考虑如何将团体运转得更好。

多元化员工招聘

“多元化是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以及为股东谋取最大回报的核心要素。它在支持和加强公司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我们作为业内外最佳雇主的声誉。”高盛CEO劳尔德?贝兰克梵说[7]。员工的多元化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创造力、改善与客户交往的能力,而且还能为公司带来商机。高盛认为一流公司必须拥有一流的员工,而这些员工必须从范围最广的申请者中挑选。只有利用各类员工的才能和判断力才能最好地为客户利益服务。怀特黑德曾多次带人去哈佛商学院招聘员工。高盛也鼓励招聘竞争对手最优秀的人才,认为招聘竞争对手最优秀的人才往往比失去某个交易更为重要。高素质的员工保证了高盛文化能得到很好地传承和发展。

员工培训计划

为了给全球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做好的服务,高盛有着为客户提供全天候优质服务的工作团队。高盛强调为每个工作岗位找到最佳人选,并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怀特黑德认为高盛独特的文化是其成长和成功的关键所在,要在多元化的员工中成功传递其企业文化。他拟定了《我们的业务原则》发给员工和他们的家人。高盛每年的年报都会提及这些业务原则,多年以来这些原则都被坚持下来并成为员工的精神支柱。这些原则不仅是宏观战略,还为具体的经营方案提供指导。在大量的培训和和实习中,这些员工逐渐了解高盛的组织文化和公司历史上脍炙人口的经典案例。高盛要求员工接受其核心企业价值观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践行这些原则。对于高盛来说,员工的专业技能不是最重要的,融入公司、认同并实践高盛的组织文化才是高盛不断发展壮大的最大推力。

4、结语

在高盛发展历程中,企业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格斯利维将积极、敬业引入公司文化,怀特黑德确立了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观。传承性的的组织文化让高盛拥有了一股不断开拓发展的巨大推力。

组织学研究一个组织的论文怎么写

同学你好,毕业了就需要面临写论文,对于行政组织学方面的论文不知道你是否确定选题,确定选题了接下来你需要根据选题去查阅前辈们的相关论文,看看人家是怎么规划论文整体框架的;其次就是需要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了,进而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论文框架;最后就是按照框架去组织论文了。需要参考资料我提供给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如何从分析企业文化入手写组织行为学我给你 ...如何从分析企业文化入手写...如何从分析企业文化入手写组织行为学 ...麻烦以以下材料帮我写篇论文 25分...

对于 企业管理 来说,企业组织架构管理的创新,可以充分提升企业整体协调能力,改变企业内部沟通方式,让企业在沟通过程中更加高效和迅速,提升企业协同工作的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企业组织结构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 企业战略 导向下的组织结构设计 》

战略为先,结构后行,这是设计一个企业组织结构的科学 方法 。联想集团正是以这种思考方式行事,并在不同阶段制定出了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以此帮助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效利用资源,达成战略目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日益加剧,中国的企业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国近年来新创民营企业数量惊人,然而优质企业数量有限。主要反映出战略制定失误,组织结构紊乱,资源使用低效等问题,本文从组织结构角度出发,剖析成功企业的发展之路,为民营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一、联想面临的环境分析

(一)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自2011年开始实行“十二五”规划,并在纲要“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指导,对于信息产业的发展更是意义重大。联想集团作为中国IT产业中的微机领先者,更要顺应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并结合本企业特色,做好产业升级与产品研发,为国家和人民提供优质服务。与此同时,在纲要“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国家鼓励地区和企业积极参与区域化合作,并深化统筹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这对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企业来说,即是机遇又是挑战。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分析环境发展动态,为企业的继续发展明确方向。

(二)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造成环境不确定性的因素很多,但是竞争在整个环境变动中影响显著。他们的一个创新可能会改变整个行业的动态,争夺本来属于企业的机会。而一个失误,又会给别的企业创造机会。那么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是仅以为竞争为导向,还是既竞争又合作,这对于一个企业的战略选择至关重要。

1.国内竞争对手分析

联想在国内微机市场中处于领先水平,但是也必须注重如方正、神舟等企业的发展动态。

在国内台式电脑市场,仅次于联想的方正电脑,其具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 对联 想集团的扩大发展造成了一定困扰。所以想要保持住领先水平,联想集团对来自国内竞争者的挑战不可轻视。

2.国际竞争对手分析

对于联想进军国际市场的趋势,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手做出一定的分析。现在微机的发展趋于平板时代,联想虽有乐pad等产品,但平板电脑的国际领头羊——苹果,凭借iPad系列却征服了无数世界人民的心。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却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如此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对联想进军广阔的平板电脑市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11年10月5日,苹果教父乔布斯去世,乔布斯时代的终结,会给苹果公司制造出危机,还是让世界人民更加坚定对乔布斯及苹果的忠诚,这一点有待分析。

二、联想战略导向下的组织结构分析

钱德勒首次分析了环境——战略——组织结构的关系,并提出“管理方式必须服从组织战略,战略决定组织结构”的理论。钱德勒的战略导向理论,为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提供了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为何要科学的设计组织结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经有过经典描述,“有效地开发社会资源的第一个条件是有效的组织结构”。下面本文将通过对联想集团战略导向下的组织结构分析,阐述组织结构设计的相关原理,目的是帮助相关民营企业做好组织结构设计。

(一)“平底快船”结构——直线型结构(1984—1987)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11月1日,成立之初,采用直线型的组织结构,服务于快速进入市场的战略目标。这种组织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权利等级少等特点,非常适合初创企业采用。随后联想集团结合组织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船员 文化 ”,在IT行业内走过数十年风雨。但是不久企业内部便出现了诸多的管理问题。如工作岗位划分不清晰,部门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困扰着当时的联想,阻碍了联想的发展。

直线型结构因其指挥链清晰、短小,从而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另外该结构维持成本较低,责任划分比较明确,适合组织规模较小的企业使用。但直线型结构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权利过于集中。这种过于依赖个人决策的行为具有高风险性。并且直线型结构也过于简单,很多职务无法分配归类,因而不能

满足规模扩张后的企业需要。

(二)“舰队结构”——事业部

型结构(1993—2000)

联想于1993年开始尝试事业部型结构,并在不同阶段战略的指向下调整组织结构。他们联系时代发展趋势,准确的于1994年制定出微机开发战略。同时在组织结构内加入微机事业部,年仅29岁的杨元庆担任微机事业部总经理,带领整个企业进军微机领域。正是因为联想集团契合时机的组织结构调整,为其后续的微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事业部型结构优势分析

事业部型结构作为一种传统的组织结构,通过对企业组织分层、归类,可以有效的对资源进行整合、分配,从而提高企业价值。所以常被资源丰富的大型企业所采用。同时事业部型结构还帮助企业集中精力做好产品战略决策,强调以结果为导向,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提供强大支持。另外理论和实践也证明,对组织架构合理的分层归类,还会加速信息流动,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

2.事业部型结构劣势分析

事业部型结构虽是现行大型企业常用的组织结构,但是如果部门设置不合理,资源重复配置将导致成本上升,工作效率降低,同时部门过多也会导致整个企业反应滞后。事业部型结构具有明显的垂直及水平边界。垂直边界的嵌入,使整个企业的管理制度森严,不利于 创新思维 的激发;而水平边界的存在则严重阻碍了各部门间有效的沟通,部门内部易形成利益小集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凝聚力的加固,影响了整个企业任务的完成情况。

(四)矩阵结构引入(2000年)

联想集团于2000年为开发产品,提升企业综合能力,依托不同产品项目引入矩阵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门沟通困难的问题,也使利益纠纷得到了适度缓解。最主要的是矩阵结构以产品为依托,集合了来自各部门专业人士的力量,极大地提升了联想集团产品的技术含量。

矩阵型结构依托项目需求组合各方专业人士,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另外流动性和灵活性也使组织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另外矩阵型结构蕴含着双重指挥链的隐患,造成了任务分配和人员管理上的困难,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五)“航空母舰结构”——事业部的海外集团型创新(2003年至今)

2003年收购IBM,对于联想集团的海外扩展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联想集团依据战略目标,在原有部门基础上,开设海外办事处,并将海外市场进行区域性分类,并派专门的人员进行海外事业的拓展。现今的联想集团正被制度和繁琐的组织部门所桎梏,庞大的组织结构不仅导致联想集团各部门协调困难,内部矛盾不断,并且降低了集团对外部市场的敏感性,尤其将整个决策层置于权利的顶峰,隔绝了其对市场的接触。俨然这种结构是不能适应现行环境的,联想集团面临着极严峻的竞争环境,想要更好地实施国际化战略,必须要对现行组织结构进行科学化的改良。下面本文将联系联想集团的海外拓展战略,对其组织结构的继续发展做出趋势分析。

(六)联想集团组织结构趋势分析

1.扁平化趋势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是通过减少组织层级,扩大部门跨度,丰富管理内容,以此来简化组织结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 企业运营 状况。对此有人提出质疑,联想集团现阶段面临的情况如此复杂,简化的组织结构根本无法适应环境,所以这种对结构的扁平化处理是一种倒退式的行为。但是本文认为,首先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并不是复杂组织结构的倒退,相反是以一种更加精细的内控性来应对复杂的环境。联想集团应该继续创新组织结构,并可通过对各部门重新的排列组合,融入新时代特征,压缩或删除一些不重要的部门,不断调整企业与环境的外围,强化企业组织结构的张力及收缩性。

2.柔性化趋势

探索自然界的奥妙,我们不得不惊叹其包罗万象的伟大。而极具柔性优势于一身的水则带给我们更多启示,正因为其几乎无棱角的特质柔化了世界的万物,所以水的 文化得以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类似于此,联想集团整合优势开拓海外事业,不能孤立地分析不同区域的业务,而是要结合本土特色,不断吸纳当地的风俗、文化、人员。但固化的 组织结构不能完成未来阶段的任务,所以本文认为具有弹性和柔性的结构才能博采众长,铺垫联想前行之路。

3.模块化趋势

信息化产业因其具有低替代性而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而致力于在信息产业上蓬勃 发展的联想集团,专业化的技术是奠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模块化的组织结构帮助企业将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产品项目上,以此更好地进行产品开发。联想可依据其产品类型分为不同的项目模块,分析产品的生命周期,把整个项目组像拼积木一般,在合适的时间、场所搭建起坚挺的“城堡”。

4. 网络化趋势

全球 经济一体化大趋势强调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而对位于整个价值链中间环节的制造型企业来说,更要处理好与上下游间的关系。同时 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将整个价值链 编织 构造,从而呈现出现今如此复杂的网状

价值链。本文认为联想集团想要在国际化趋势下游刃有余,必须要准确定位本企业,并依据阶段战略,将供应商、竞争者、消费者、内部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纳入到组织结构中来,重新定义组织角色与边界,整体构造网络化组织结构。然后将利益相关者有机地分配到网络的节点上去,从而与其共同完成价值创造,进而共享价值链。

三、结语

反观联想集团不同时期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发展,并分析联想在现阶段国际化战略下的组织结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战略导向下的组织设计更具科学性,该理论帮助企业从分析环境出发,分析自身竞争优势劣势,制定出符合发展的战略目标。然后依据制定出的战略,使用不同特点的组织结构,科学合理地分配企业资源,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帮助企业完成不同阶段的 工作。

  • 索引序列
  • 村级组织换届制度的研究论文
  • 农村党组织研究论文
  • 中国的农村制度研究论文
  • 组织论文研究
  • 组织学研究一个组织的论文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