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中国法学》总编辑

《中国法学》总编辑

发布时间:

《中国法学》总编辑

国内诉讼法学界的如常怡、樊崇义、陈卫东、左卫民、江伟、陈桂明 民法学界:佟柔 (已故) 王家福、梁彗星、江平、王利明、 刑法学界:高铭暄、马克昌、赵秉志、陈兴良 法理学界:沈宗灵、张文显、陈景辉、孙国华、葛洪义、王启富、李步云、谢晖 宪法学泰斗:吴家麟、许崇德、廉希圣 行政法学:应松年 经济法学泰斗:李昌麒 、 漆多俊、芮沐百 国际法:韩德培、王铁崖

以下是中国法学界的泰斗(排名不分先后):

1、高铭暄:泰斗加学术(刑法界的祖师爷)

高铭暄()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人。1951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53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荣誉一级教授 ,兼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

2、曾宪义:泰斗

曾宪义,山东济宁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兼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法律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港澳法律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中日法律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中方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3、王利明:半泰斗加学术(民法全能型人才)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师从著名民法学者佟柔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许崇德:泰斗

许崇德江苏省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宪法学泰斗。1951年复旦大学法律系(今复旦大学法学院)毕业,入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71年调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任教。1980年调回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5、张新宝:学术(侵权法研究国内第一)

张新宝,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总编辑。1961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198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硕士学位(1987)(师从中国民法先生佟柔老师)。

1991年—1993年赴美国锡拉秋兹大学(雪城大学)进修美国侵权行为法,199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学博士学位。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和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访问研究。

6、杨立新:学术(侵权法国内第二)

杨立新,1957年8月1日出生于北京,1975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1991年因《半边楼》呼延东一角,正式踏入娱乐圈 。1999年,因《愁眉笑脸》获得小百花奖特别表演奖。2003年,获文化部第二十届梅花奖。北京市第一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10年,参演《楚留香传奇》饰演左轻侯。2012年,参演《我家的春秋冬夏》饰演秦有天 。2013年,参演《正阳门下》饰演杨书记。

7、刘俊海:学术(公司法基本第一)

刘俊海,民商法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顾问。

兼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宣部司法部与中国法学会“六五”普法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导师、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届上诉复核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证券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委员会副主任、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主编、《资本市场法治网》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与河北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等。

8、韩大元:学术(宪法理论前三名左右,与林来梵、莫纪宏并列前三)

韩大元 ,男,朝鲜族,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9、朱景文:学术(法理学成就名列国内第五左右)

朱景文,男,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10、贺卫方:学术(司法改革先锋)

男,1960年7月生,山东省牟平县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85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并主持《比较法研究》季刊编辑工作。

1995年调至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任教。1992年被聘为副教授,1999年被聘为教授。1993年6-7月美国密执安大学、1996年6月-1997年1月哈佛法学院访问学者。担任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中国法治网总编辑

起诉一年多怎么还不开庭

中国法治是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主管主办[1]的国家级法治类新媒体,致力于法律实践性研究、宣传、建言、监督。中国法治新媒体以关注国计民生、展开法学争鸣、促进社会公正、推动法治进程为现代传媒理念,本着知识、资讯、权威、全面的宗旨,致力于中国法律体系的全面实施,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推动全国法治进程。[2]编委会编委会主任:[3]刘家琛副主任委员:马宝善 卓泽渊 江必新 李文燕 田明海 王建明 戴玉忠 樊崇义 付子堂马怀德 沈国明 何家弘 林喆编辑部顾 问: 马宝善 毛新宇 张树海王福如 刘德馨 苏毅然 赵志浩[4]孟庆丰段绪永 王瑞璞 黄孚京 李定坤 解海波总 编 辑: 谭振平副 总 编:苏 秦 毛文志 张一彬 翟瑞锋 孙昌文 谭成山[4]总 监:张爱武通联部长:曹卫国办公室主任:张春[4]办公室副主任:何乐通联副主任:陈哲外宣部长:陶丽秀艺术总监:陈恺良总编助理:王德臣 黄开堂编 辑: 廖曜中曾 义 李 威 左 浪 廖卫湘 廖伟明 高 山张蓥蓥 陈恒安[4]参考资料[1] 中国行为法学会简介.中国行为法学会官网.2015-1-1 [引用日期2017-05-19][2] 中国法治简介.中国法治官网.2015-1-1 [引用日期2017-05-16][3] 中国行为法学会下属机构.中国行为法学会官网.2015-1-1 [引用日期2017-05-19]

据查,中国百姓法制网的副总编是孟庆国,曾任黑龙江省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党委政法办主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现为中国法学会会员,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特刊部主任记者,21世纪教育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郭道晖出身湖南“世代书香”之家,父亲郭德垂是湖南著名的化学教员,郭德垂的祖父郭仑焘,与其大伯祖父郭嵩焘和二伯祖父郭昆焘,并称“湘阴郭氏三杰”。郭家世代的祖训是:“世家先立本,道德与文章。”郭嵩焘是晚清的进士、近代中国派驻英国和法国的首任公使,积极倡导学习西方政治法律制度,被当今学界评价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思想先驱,但也因此备受当朝保守人士的攻讦。至今讲起郭嵩焘,郭道晖仍然佩服他面对非议坚持真理,坚守德操,毫不妥协。“我后来的经历就和郭嵩焘有点像。”他若有所思地感慨道。郭嵩焘反对郭氏子弟“习为诗文无实之言”,认为只有“经世务实”才是当务之急。所以,自郭道晖父亲郭德垂一辈起,子孙大都是工科出身。郭德垂是湖南教育界著名的化学教员。那时,家里七个孩子的吃穿用度完全依靠他菲薄的工资,兄弟姊妹都靠勤工俭学或奖学金,才得以升学,郭道晖回忆。家庭教育熏陶,养成了郭道晖正直耿介、富有正义感的性格和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1944年夏,郭道晖和弟弟随家逃难至广西,为了不中断学业,同时也为了“找个有饭吃的地方”,双双考进桂林国立汉民中学。1944年秋,郭道晖在汉中刚读了一个月,日寇进逼,桂林大疏散。郭道晖的父母亲和妹妹急忙挤火车逃到贵阳,沿途尝尽惊恐苦楚和疾病折磨,他和弟弟则跟随学校去广西百寿。那时桂林车站人山人海,一片混乱。车厢上下左右,里三层,外两层(车顶上和车轮与车底之间),塞满了人。郭道晖和弟弟抢到了车顶的一块地方,坐在行李上。为防止夜里打瞌睡,掉下火车,他们在眼睛周围擦“万金油”提神,嘴里还唱着:“流亡到哪里,逃难到何方……”跋山涉水辗转数千里的路程,既让年纪轻轻的郭道晖生活上得到锻炼,也使他看到了老百姓的苦难,看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在思想上受到一次很大的磨练,从此立志要“拯救人民于水火”。“我的思想在那时就发生了变化,希望见到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中国。”郭道晖回忆,他中学时代主编壁报,抨击时局,揭露旧社会丑恶,在全校壁报比赛中获冠军,并获“笔扫千军”的锦旗。17岁的他开始以“斗非”(与“道晖”谐音)为笔名,给报纸写些杂文和政论。并同弟弟一起参与策划了1947年的湖南省立一中反内战、反饥饿大游行。由于郭氏家族倡导“实学”即经世致用之学的家训,虽然郭道晖自幼喜欢并长于文思,但还是坚持学理工,考取了清华大学电机系,以求实现“工业救国”的壮志。1947年夏考入清华大学后,学校严谨认真的学风让郭道晖刻苦自励、不敢怠慢。上课时,他总喜欢抢坐前排,认真听讲。解放前,清华大学实行“通才教育”,文理并重。郭道晖记住了建筑系教授梁思成著作中的一段话———只会理工,不懂人文,只能算“半个人”,要“反对半个人的世界”。在这里,郭道晖在“为学”与“为人”方面都努力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进入清华这个具有浓厚民主自由空气的学府,郭道晖却转入了另一段人生征途。一到清华,郭道晖就积极投入到学生运动中,每次游行与集会都必参加。他加入共产党领导的进步壁报《清华人》,发表《论觉醒》万言论文,又与同室的湖南同学合编《晓露》油印报,意指在黎明前以它催花润草,而在太阳出来(意指解放)后,就完成历史任务,自行消失。“工业救国的幻想在当时革命风雨飘摇的时刻看起来是不可能了,只有革命才能救国”,郭道晖的思想逐渐发生转变。与此同时,郭道晖上课听讲的位子,也一步步往后移,最后躲在一个角落里,一边似听非听地听老师讲课,一边却在偷看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列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等马克思主义原著和毛泽东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1948年,郭道晖先后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和中共地下党组织,担任电机系党组织负责人之一和新青联分部书记,解放初任清华大学理工学院党支部委员和电机系党支部副书记。在1957年那场“反右”运动中,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和校报总编辑的郭道晖由于坚持抵制“阳谋”、反对“反右”,而被打入另册,沦为“贱民”。这一冤案一直延续到1979年,郭道晖在年过半百之时,迎来了人生新的转折点,也迎来了他事业的第二个蓬勃春天。 半路遁入“法门”197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刚建立,缺乏干部。时任办公室主任的王汉斌为把郭道晖调去,多次找他做工作。一开始,郭道晖对年届半百时改行学法“并不感兴趣”。最后郭道晖经不住多次劝说,加上他个人对中国缺民主、无法治所带来的痛苦也有着切身的感受,于是,下定决心前往一试,“要看看国家机器是怎么运转的”。“他只要转一行就能钻一行。”郭道晖的夫人张静娴这样评价他。郭道晖甚至发誓要在未来的岁月中,追回自己被耽误了20年的青春,竭尽余力,做些真正有益于人民的事。在法工委,郭道晖历任理论组处长、国家法民法室处长、研究室副主任。“开会的时候,我会把觉得有意思的观点和案例记在卡片上,认真琢磨,日后备用。”他说。在法工委工作8年多,郭道晖“白天从事公务,晚上写作、学习”,夜以继日。他一边参加立法实务,一边关注与钻研一些有关民主与法治的基本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并撰写出版了两本专著。1987年9月,郭道晖被调往中国法学会,任研究部主任。1989年离休后,旋即返聘为《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辑、编审,又干了9年。在这20多年中,著有个人专著7本,主编或与他人合著的书有10余本。在80高龄前后,他还接连出版了两部独著———《法理学精要》和《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我是一个爱动脑、勤动手、闲不住、不愿得过且过、好作杞忧、不平则鸣的人。现仍担任一些学术职务和学会工作,继续作些学术研究,力图‘写不断,理不乱’。老来还能赶时髦,写作不再是‘爬格子’,而是‘敲键盘’,学习在因特网上驰骋。”郭道晖如此评价自己。 郭道晖立论行文,中心思想只有一条:“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要竭力为人民的权力和权利鼓与呼。以“为人民争权利,为国家行法治,为社会求正义”,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改革开放初期,法学禁区林立,但郭道晖担任《中国法学》总编辑期间,以其特立独行的精神,敢于突破学术禁区,开展一系列有现实针对性但亦十分敏感性的问题讨论。《中国法学》也因此被称赞为“担负起了引导一个东方大国法学研究方向的重任”,“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学术风格和办刊风格”。著名法理学家李步云教授如此评价郭道晖:“一是他的思想充满人文关怀;二是他的观念总是力求紧跟时代的步伐;三是他的观点大多是来自对社会生活与法制实践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而很少有土教条与洋教条;四是他的见解往往具有现实感,决不无病呻吟;往往具有针对性,决不无的放矢。”而敢说真话,敢说朴素的真理,白发的郭道晖在法学界仍然显得硬骨铮铮。“我有这样的历史使命感,我也相信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夫人张静娴教授一直都是郭道晖的文章的第一个读者,并“给他把把关”。张静娴的稳重、细密与郭道晖的活跃、锋芒相得益彰。郭道晖在《法的时代精神》自序中说:“老而益坚,不坠上下求索志;桑榆非晚,犹献春蚕未尽丝。”他说既然已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本性难移,此志不改。

法学研究总编辑

以下是中国法学界的泰斗(排名不分先后):1、.高铭暄-泰斗加学术(刑法界的祖师爷,其名下四大博士享誉华夏:87年新中国首届刑法学博士毕业生陈兴良、赵秉志,89年博士毕业生姜伟——曾为最高检公诉厅厅长、现为黑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89年毕业2000年获博士学位的刑法奇才邱兴隆)2、曾宪义-泰斗3、王利明-半泰斗加学术(民法全能型人才)4、许崇德-泰斗5、张新宝-学术(侵权法研究国内第一)6、杨立新-学术(侵权法国内第二)7、刘俊海-学术(公司法基本第一)8、韩大元-学术(宪法理论前三名左右,与林来梵、莫纪宏并列前三)9、朱景文-学术(法理学成就名列国内第五左右)10、贺卫方-学术(司法改革先锋)11、罗豪才-泰斗12、魏振瀛-泰斗13、姜明安-半泰斗半学术14、吴志攀-半泰斗半学术15、陈兴良-泰斗加学术(刑法学排名第一)16、苏力-学术(法社会学全国一流)17、周旺生-学术(立法学排名第一)18、尹田-学术(合同法国内领先)19、张千帆-学术(北大双料教授,专供宪政)20、张晋藩-泰斗加学术(国内中法史学排名第一)21、江平-泰斗加学术(国内现存三大民法泰斗之一)22、陈光中-泰斗加学术(刑诉第一人)23、潘汉典-泰斗(比较法专家、法学翻译家)24、樊崇义——半泰斗加学术25、徐显明-半泰斗加学术(国内人权法学研究的先行者和权威)26、何秉松-半泰斗加学术27、马怀德-学术(行政法泰斗应松年的弟子)28、张中秋-学术(中西法文化领域泰斗)29、王卫国-学术30、米健-学术(罗马法)

,黄源,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原浙江省文化局局长 ,王玖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黑格尔全集》中文版编委会副主委 ,施南池,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中国名画观摩记》的作者 ,戚雅仙,越剧表演艺术家、原上海静安越剧团团长 ,李凤鸣,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研究员、原《民主与科学》主编 ,马三立,生前是相声界辈分最大、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表演艺术家 ,吴大英,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戴所长、《法学研究》主编 ,孙伯癸,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孙泰,原上海杂技家协会主席、口技表演艺术家 ,柳升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葛炎,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电影作曲家 ,齐啸云,“中国第一女花脸” ,李国梁,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原《北方论丛》主编 ,张国荣,香港著名电影人 ,吴祖光,原中国剧协副主席 ,戴康生,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 ,龚一飞,著名滑稽演员 ,李慎之,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美国研究所所长 ,董易,原燕京大学国文系主任董鲁安之子、《中国青年》副总编 ,陈崧,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谢怀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终身研究员 ,王少楼,周信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新华京剧团团长 ,张亦工,《历史研究》主编 ,菡子,原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编审 ,费在山,原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州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 ,秦纪文,生前是评弹界年事最高的表演艺术家 ,贺崇寅,原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 ,潘树广,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侨联副主席 ,严迪昌, 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允和,周有光之妻,北京昆曲研习社社长 ,沈颂金,《考古学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作者 ,张素英,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琴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周劭,上海老作家 ,倪征日奥,国际法研究院院士、中国首任驻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 ,顾平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楹联学会会长 ,梅益,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第一书记、秘书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朱家溍,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段若川,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 ,钱太初,原苏州市书法工作者协会会长 ,穆青,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原新华社社长 ,董锡麟,上海芭蕾舞团副团长、芭蕾舞表演艺术家 ,袁荃猷,王世襄夫人 ,胡道静,原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审、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组员 ,沈乙孙,沈曾植之孙 ,潘景郑,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顾问 ,林振强,香港著名填词人,林燕妮之弟,香港流行词坛“两林一黄”(林夕、林振强、黄伟文)之一 ,时萌,原常熟高专中文系主任 ,施蛰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岳石尘,岳飞二十八世孙,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嘉兴市文联副主席 ,钱仲联,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顾问、中国韵文学会名誉会长,苏州大学终身教授

以下是中国法学界的泰斗(排名不分先后):

1、高铭暄:泰斗加学术(刑法界的祖师爷)

高铭暄()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人。1951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53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荣誉一级教授 ,兼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

2、曾宪义:泰斗

曾宪义,山东济宁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兼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法律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港澳法律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中日法律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中方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3、王利明:半泰斗加学术(民法全能型人才)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师从著名民法学者佟柔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许崇德:泰斗

许崇德江苏省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宪法学泰斗。1951年复旦大学法律系(今复旦大学法学院)毕业,入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71年调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任教。1980年调回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5、张新宝:学术(侵权法研究国内第一)

张新宝,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总编辑。1961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198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硕士学位(1987)(师从中国民法先生佟柔老师)。

1991年—1993年赴美国锡拉秋兹大学(雪城大学)进修美国侵权行为法,199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学博士学位。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和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访问研究。

6、杨立新:学术(侵权法国内第二)

杨立新,1957年8月1日出生于北京,1975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1991年因《半边楼》呼延东一角,正式踏入娱乐圈 。1999年,因《愁眉笑脸》获得小百花奖特别表演奖。2003年,获文化部第二十届梅花奖。北京市第一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10年,参演《楚留香传奇》饰演左轻侯。2012年,参演《我家的春秋冬夏》饰演秦有天 。2013年,参演《正阳门下》饰演杨书记。

7、刘俊海:学术(公司法基本第一)

刘俊海,民商法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顾问。

兼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宣部司法部与中国法学会“六五”普法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导师、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届上诉复核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证券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委员会副主任、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主编、《资本市场法治网》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与河北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等。

8、韩大元:学术(宪法理论前三名左右,与林来梵、莫纪宏并列前三)

韩大元 ,男,朝鲜族,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9、朱景文:学术(法理学成就名列国内第五左右)

朱景文,男,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10、贺卫方:学术(司法改革先锋)

男,1960年7月生,山东省牟平县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85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并主持《比较法研究》季刊编辑工作。

1995年调至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任教。1992年被聘为副教授,1999年被聘为教授。1993年6-7月美国密执安大学、1996年6月-1997年1月哈佛法学院访问学者。担任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你好,华政法学期刊主编是李秀清 李秀清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浙江临海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1990年留校任教,先后主讲宪法学、外国法制史、比较公法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法律史、比较法。曾在日本、英国、美国等地生活或访学。发表专业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合著、译著十余部,担任“中国近代法学译丛”编委。2010年获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3年获评“上海市领军人才”。

中国国家地理总编辑

都很好!!!!!!!!!!!!!!!!!!!!!!《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作为中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 现任杂志社社长为李栓科(1997年至今)总编辑为单之蔷。 《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创办的九个月后即开始发行。现在国家地理杂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以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 杂志每年发行12次(一月一次),但偶尔有特版发布则不在此限。杂志的内容为高质量的关于社会、历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图片之质量标准也为人们所称道。这也使得这本杂志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新闻记者们梦想发布自己照片的地方。早在20世纪初期,国家地理杂志即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当时罕见的彩色照片。 杂志的另一特色是经常提供高质量地图。国家地理学会的地图档案曾经为美国联邦政府所采用以弥补美国军方地图资源的不足。2001年国家地理发布了一套8张CD的合集,内容包括从1888年至2000年12月的所有杂志地图。杂志订阅者对这本杂志的收藏爱好也是其与众不同之处(大部分其他种类的旧杂志一般人都是看完就扔),订阅者也可以选择全年合集购买。 1915年一月号国家地理杂志封面1960年开始, 杂志开始在其封面刊登照片(原先只有文字)。接下来的几年,杂志去掉了封面上那著名的橡树叶饰纹。 1985年有一张封面描述的是阿富汗难民——一位用刺骨的绿眼看着镜头的年轻阿富汗小女孩。她的照片后来变得非常著名。在美军击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国家地理杂志第二次发起人力寻找她。2002年,普什图族妇女Sharbat Gula被认出就是当年的那位女孩。她的故事被刊登在2003年三月号的国家地理杂志上。 综合杂志《华夏地理》 本/16元(订阅价)20元人民币(零售价) 寰宇新知 全球同步 ※创刊于2001年2月,涉及地理、生物、科技、考古等各方面内容,从多种角度深度报道不同主题。 ※每月特许精选美国《国家地理》专稿,与全球28个国际版本同步刊出 ※中国最具实力的期刊出版集团 “时尚”是我们的强力后盾 ※使用美国《国家地理》的全球统一版式(高*宽=254*175mm) 2007年7月开始,《华夏地理》杂志与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建立了正式的版权合作关系。创刊已有119 年历史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长期以顶尖的编辑品质成为世界期刊的典范,每个月为全球数以千万计的读者提供了来自地球、甚至更远的角落的信息与体验,那封面上的黄色方框代表着一扇探索的窗口,通往我们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中国大陆的读者终于也可以加入这全球探索的行列了。与《国家地理》版权合作以后,我们不仅在杂志的内容上能更加深入汲取这丰富的地理知识泉源,同时也将引进更多的活动与教育资源,在“增进与普及地理知识”上为中国读者尽一份力量。 另一方面,改版之后的《华夏地理》仍然将一贯地坚持关注中国的人与土地,从本地的角度为我们的读者提供最亲切和深刻的报道。中国广袤的土地有太多值得报道的素材、太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太多应该挖掘的事物,作为一本中国杂志我们会继续为满足中国读者的需求而努力。 因此,在我们封面上的那扇黄色的窗口其实是个双向的门户,它带领读者迈向更广阔的世界,也探索更深入的中国。

可以打印。1、《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2、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3、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现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为李栓科社长1997年至今,总编辑2000年10月至今,杂志社地址北京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4、《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当时整本杂志祗有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

《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作为中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 现任杂志社社长为李栓科(1997年至今)总编辑为单之蔷。《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创办的九个月后即开始发行。现在国家地理杂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以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 杂志每年发行12次(一月一次),但偶尔有特版发布则不在此限。杂志的内容为高质量的关于社会、历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图片之质量标准也为人们所称道。这也使得这本杂志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新闻记者们梦想发布自己照片的地方。早在20世纪初期,国家地理杂志即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当时罕见的彩色照片。 杂志的另一特色是经常提供高质量地图。国家地理学会的地图档案曾经为美国联邦政府所采用以弥补美国军方地图资源的不足。2001年国家地理发布了一套8张CD的合集,内容包括从1888年至2000年12月的所有杂志地图。杂志订阅者对这本杂志的收藏爱好也是其与众不同之处(大部分其他种类的旧杂志一般人都是看完就扔),订阅者也可以选择全年合集购买。 1915年一月号国家地理杂志封面1960年开始, 杂志开始在其封面刊登照片(原先只有文字)。接下来的几年,杂志去掉了封面上那著名的橡树叶饰纹。 1985年有一张封面描述的是阿富汗难民——一位用刺骨的绿眼看着镜头的年轻阿富汗小女孩。她的照片后来变得非常著名。在美军击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国家地理杂志第二次发起人力寻找她。2002年,普什图族妇女Sharbat Gula被认出就是当年的那位女孩。她的故事被刊登在2003年三月号的国家地理杂志上。综合杂志《华夏地理》 本/16元(订阅价)20元人民币(零售价) 寰宇新知 全球同步 ※创刊于2001年2月,涉及地理、生物、科技、考古等各方面内容,从多种角度深度报道不同主题。 ※每月特许精选美国《国家地理》专稿,与全球28个国际版本同步刊出 ※中国最具实力的期刊出版集团 “时尚”是我们的强力后盾 ※使用美国《国家地理》的全球统一版式(高*宽=254*175mm) 2007年7月开始,《华夏地理》杂志与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建立了正式的版权合作关系。创刊已有119 年历史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长期以顶尖的编辑品质成为世界期刊的典范,每个月为全球数以千万计的读者提供了来自地球、甚至更远的角落的信息与体验,那封面上的黄色方框代表着一扇探索的窗口,通往我们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中国大陆的读者终于也可以加入这全球探索的行列了。与《国家地理》版权合作以后,我们不仅在杂志的内容上能更加深入汲取这丰富的地理知识泉源,同时也将引进更多的活动与教育资源,在“增进与普及地理知识”上为中国读者尽一份力量。 另一方面,改版之后的《华夏地理》仍然将一贯地坚持关注中国的人与土地,从本地的角度为我们的读者提供最亲切和深刻的报道。中国广袤的土地有太多值得报道的素材、太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太多应该挖掘的事物,作为一本中国杂志我们会继续为满足中国读者的需求而努力。 因此,在我们封面上的那扇黄色的窗口其实是个双向的门户,它带领读者迈向更广阔的世界,也探索更深入的中国。

中国国家地理是讲国内地理和乡土文化,国家地理应该是讲各个国家的地理,华夏地理是世界的一些风景等等,一般报刊亭卖的都是中国国家地理。

和谐中国网总编辑

李姓历史有代表性的名人●李世民,李姓最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朝皇帝,任用贤良,虚心纳谏,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使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史称“贞观之治”。●李悝,中国最早的法典《法经》的作者。战国初期著名政治家。●李时珍,是中国医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明朝著名医学家。驰名中外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的作者。其分类方法为世界分类学之创举,比欧洲公认的植物分类学家林耐的《自然系统》还早175年。其经27年艰苦劳动所著成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祖国医药学的一份宝贵遗产。●李吉甫,中国最早撰写地理志的,即第一部全国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唐宪宗元和年间的著名宰相。●李清照,中国历史上李姓最著名女词人。南宋人。在诗、词、散文方面都很有成就,堪称中国女性的第一词人。●李诫,中国建筑史上最早的科技书、第一部内容丰富的建筑技术专著《营造法式》的作者。北宋最杰出的建筑专家。●李善兰,中国最早的自然科学教授。他是中国近代著名数学家,188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同文馆算学总教习。●李宝嘉,中国历史上最早创办小报的人。清末著名小说家,创作著名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1897年,在上海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小报《游戏报》,以风趣的游戏文字来达到“觉世”的严肃目的。●李白,李姓最早成名的唐代大诗人。其诗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再高峰。●李烛尘,李姓有骨气的名人。清末秀才,后从事民族工商业。华北被日本侵占而沦陷时,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轻工业部长,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68年在北京病逝,终年87岁。●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北京大学教授。十月革命胜利后,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领导“五四”运动。1920年在北京组织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北方党的工作。●巴金,原名李尧棠,一代文学巨匠,李姓历代名人中的寿星。1904年11月25日出生,2005年10月17日逝世。其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其《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丰碑。杰出的出版家、编辑家。20世纪30至40年代,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14年,培育了大批文学青年。晚年的大作是:5卷本的《随想录》和一座中国现代文学馆。全国人大代表,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从1981年起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百岁生日时,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光荣称号。●李政道,李姓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从事物理研究。主要成就是与杨振宁合作发表了关于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奖金。●李元哲,李姓著名化学家。美籍华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与李政道同、杨振宁是当今世界一流科学家。●李之龙,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海军将领。●李夫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位著名女画家。五代十国后期后唐谋士郭崇韬之妻。●李贞,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早的女将军。出生于客家聚居地浏阳县,18岁参加当地妇女组织,1927年加入中共。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和保卫大西北的战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李汉,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最早击落敌机的人。1951年1月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大队长李汉在战友配合下,击落侵略朝鲜的美军飞机一架,击伤一架。从此,年轻的人民空军揭开了战胜美国“空中强盗”的序幕。●李林甫,最著名的“口蜜腹剑”的唐朝宰相。任唐玄宗的宰相长达19年,为了保住相位,交结宦官,巴结嫔妃,探听皇帝动静,迎合唐玄宗意图,怂恿唐玄宗享乐奢侈。为了排斥异己,对人表面友好,而暗中加以陷害。重用安禄山等,以致酿成“安史之乱”。●李鸿章,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代表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名人●李先念(红安籍)●李济深(苍梧籍,原国民党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李 达(汝城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李 涛,开国上将。●李天佑,开国上将。●李志民(浏阳籍),开国上将。●李克农,开国上将。●李聚奎,开国上将。●李德生,开国少将。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开国中将:李天焕(红安籍)、李成芳(麻城籍)、李作鹏(吉安籍。任过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委。因是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被撤职,开除党籍)、李耀、李寿轩、李雪三。●开国少将:李佐玉(兴国籍)、李致远(于都籍)、李良汉(兴国籍)、李士才(兴国籍)、李呈瑞(兴国籍)、李长暐(信丰籍)、李元(吉安籍)、李元(平江籍)、李平(上杭籍)、李改(茶陵籍)、李治(永新籍)、李信(浏阳籍)、李真(永新籍)、李贞(浏阳籍)、李基(平江籍)、李铨(吉安籍)、李夫克(莲花籍)、李木生(吉安籍)、李中权(达县籍)、李水清(吉水籍)、李世焱(红安籍)、李光辉(平江籍)、李庆柳(麻城籍)、李定灼(红安籍)、李俭珠(茶陵籍)、李桂林(平江籍)、李振声(茶陵籍)、李彬山(平江籍)、李梓斌(平江籍)、李辉高(浏阳籍)、李景瑞(吉水籍)、李道之(吉水籍)等98人。以上1/3强出自客家聚居地。《黄埔军校三百名将》列有李弥(国民党中将)、李之龙(原国民革命军中将)、李天柱(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长)、李及兰(阳山籍,国民党中将)、李玉堂(国民党中将)、李世璋(原国民革命军少将)、李汉藩(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李仙洲(原国民党中将)、李延年(国民党中将)、李青云(红十五军军长)、李鸣珂(中共四川省委军委书记)、李宗仁(国民党一级上将)、李运昌(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副司令)、李铁军(梅县籍,国民党中将)、李逸民(解放军少将)、李富春(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李超时(红十四军政治委员)、李默庵(原国民党中将)等23人。历史名人李利贞李姓得姓始祖李火德南方李氏大始祖李君怀泉州李氏始祖李耳,即老子,《道德经》作者、道家学说始祖李冰,战国时代都江堰建造者李悝,(生卒年待考),又名李克,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李牧,战国时代赵国将军。李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李斯,著名秦国政治家。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被称之为“飞将军”。李陵,西汉军事家。李广之孙,多次出击匈奴,后被俘与匈奴公主结为夫妻。被俘后众人皆指责李陵,唯有司马迁为李陵申辩结果触怒汉武帝,被宫刑。李儒,东汉三国时期董卓谋士。李傕,东汉三国时权臣、军阀;原本是董卓部将,董卓死后成为凉州军的首领。李登,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李春,隋朝著名工匠。设计修建了赵州桥。李密,隋末割据势力之一李渊,唐高祖,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唐太宗李泰,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贞观十年(636年)被封为魏王。李隆基,唐玄宗李商隐,晚唐诗人李贺,中唐诗人李靖,初唐将领李晟,中唐将领,平朱沘之乱李诉,中唐将领,雪夜入蔡州,平吴元济之乱李白,盛唐诗人李煜,南唐后主,词人李元昊,即拓跋元昊,建立西夏与辽、北宋鼎立李栋,宋代官员,李氏入粤始祖李诫,宋朝著名的工匠。著有《营造法式》一书 。李师师,古代十大青楼名妓李清照,南宋时著名女词人李如松,明朝抗日名将李自成,明末起义军首领,建立大顺政权李时珍,医学家,《本草纲目》作者李鸿章,清末北洋大臣李秀成,太平天国忠王李文茂,清未天地会领袖,攻广西建大成国李大钊,中国共产党创立人之一李铁拐,八仙之一李祹,韩国世宗大王。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汝珍,清朝作家,著有《镜花缘》。李宝嘉,清朝作家,著有《官场现形记》。唐代还有诗人:李绅、李乔、李颀、李益、李贺、李商隐、李群玉,文学家、书法家 李阳冰,书法家李邕(YONG),画家李昭道、李思训,小说家李复言,史学家李百药,学者李筌、李善,军事家李靖。五代时有词人李对、李景(南唐中主)、李煜(李后主),画家李成。北宋有文学家李方,书法家李建中,画家李公麟,营造专家李诫,名臣李纲。南宋有学者李侗,史学家李心传,女词人李清照,画家李唐、李迪、李嵩,名将李显忠。元代有戏曲作家李直夫,画家李衍,数学家李冶,大将李恒。明代有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经27年艰苦劳动所着成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祖国医药学的一分宝贵遗产。明代还有思想家、文学家李蛰,戏曲家、文学家李开先,文学家、画家李留芳文学家李梦阳、李攀龙,画家李在,诗人李东阳。明末清初有哲学家李颗,戏曲作家李玉。清代有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李调元,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地理学家、文学家李兆洛,文学家李慈铭,画家李方膺、李鲜,小说家李汝珍、李宝嘉,数学家李善兰,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李世贤、李秀成,义和团首领之一李来中。近现代,李氏更是人才济济,主要有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水利专家李仪祉,地质学家李四光,植物学家李继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济深,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李先念等。作者/来源:百家宗祠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弟子规》是一本三言韵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作者简介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的人生经历平实,性情温和豁达,因而缺少传奇故事。史料记载,在年轻的时候,李毓秀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游学近二十年。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300年后,和谐中国网总编辑、台湾孔子学院教授李耀君先生,对《弟子规》进行了现代修订,2006年以来,李耀君先生深入党政机关、企业、学校、监狱及传统文化论坛等讲授《弟子规》数百场。

弓克,教授,博士,新国学---《明学》创始人。中国文化书院国学院 “国学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明学》是什么?“明”, 源自于《易经》之“易” ,明为易明。《明学》,国学精华之精辟概括,为人办事之基本准则,人生纲常之深刻提炼,心灵生活之根本原理,人生信仰之独创观点,企业文化之核心理念。《明学》是对传统国学的创新,是对现代国学形态的新探索,是“新国学”。《明学》,延续传统纲常论,再造当代纲常论,构建心灵纲常,融铸人生信仰,建设心灵家园,引导人生成功,确保一生平安幸福。《明学》,做人做事的根本,成人成才必读,成功成家必读。弓克教授的一本书、一场报告能破解人们困惑多年的许多心灵误区,使人心灵遗憾,茅塞顿开。正如一高校党委书记所说,“弓克教授的一场报告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弓克教授,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广博的实践经验、深刻的理论研究,令人信服地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试图回答人生、事业上的一些重大难题。弓克教授走上社会,曾“三次从零开始,形成三重本质”:当过农民,小学教师、副校长、村长,形成“农民”的本质;当过军人,战士、班长、文书、书记、排长、副指导员,形成“军人”的本质;当过教师,吉林大学哲学系教师(整10年),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形成“知识分子”的本质。在吉林大学哲学系讲授过五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哲学思想、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原著选读、黑格尔《逻辑学》。弓克教授现任吉林省人大常委,国际易学应用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华周易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吉林省孔子学会会长,吉林省孔子学院院长,吉林省周易学会名誉会长,长春市周易学会会长、吉林省作家企业家联合会名誉会长,吉林省东北亚经济促进会副会长。弓克教授为美国普来斯顿大学博士,吉林大学教授,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易经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弓克教授曾任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吉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宣传部长、校办副主任、党办主任,吉林省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付主席,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东城区委副书记。弓克教授勤奋刻苦,学识渊博,视野宽阔,思想深刻,理论功底深厚。他长期从事理论研究,不断坚持理论创新,提出很多新思想、新观点,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吉林日报》、《新长征》等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有5篇论文为《新华文摘》转载,有1篇获全国“五个一工程”理论文章奖;发表著作《主题论》等10多部。获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已结项,独立完成《现代生产理论研究》,两人合作完成《语言哲学研究》,正在独立进行一项《明学---“一元六本十德”》研究。弓克教授曾20多次在全国性或跨省论坛作专题报告:第二届全国县(市)改革论坛”、中国“三农”论坛、第二届全国民营企业家创新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青年学者学术报告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武夷山两岸三地国学研讨会,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北京大学哲学所中国企业家哲学管理研修班、清华大学长三角学院人力资源高级研修班、辽宁省百场名人系列报告起动仪式暨首场报告、山东青岛国学高级研讨班、河北邯郸政企领导干部国学高级研修班、全国经典诵读组委会国学专题报告会、沈阳市企业家国学高级研修班、世纪教育大讲堂、上海东晨集团、辽宁省桓仁县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学习型东北企业家高端论坛、青岛“首届和文化高端论坛”等,作关于创新思维、国学概说、易经概论、纲常新论、明学、中国改革开放、企业文化、民营经济发展、“三农”问题、如何提升“二度一心”、情商与成功、国学智慧与女性成功、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国学智慧与企业文化、国学智慧与人本管理、“新国学”-《明学》等专题报告。弓克教授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业已走上国际学术讲坛。他已10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或跨国作专题报告:国际儒学联合会召开的“儒学、儒教与宗教学高峰论坛”、国际儒学联合会与德国联合举办的“孔子儒学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十回世界易经大会、第十九届国际易学大会、日本立命馆孔子学院、韩国京仁日报社、第三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教育论坛、孔子思想与和谐世界国际论坛、第三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经验交流会、2008科特勒(中国)战略营销年会等,在大会作专题报告---《易经》思维模式、《易经》原理、儒学的生命力与中国的现代化、现代人心灵的困惑与出路、明学---“一元六本十德”、和谐世界的心灵原理、国学智慧与成功、现代战略营销等。弓克教授被世界易经大会评为“世界易学文化和谐大使”(共17人)、“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名易学人物”。《吉林日报》专门为弓克教授个人设一专栏---《白山晨语》,发表其人生哲学随笔,很受社会各界欢迎。 “党报” 为一个人设一专栏,弓克教授是全国第一人(《吉林日报》); “晚报”为一个人设一专栏,全国第一人是邓拓(《北京晚报》)。弓克教授被《和谐中国网》聘为“和谐文化大讲堂”首位“心灵导师”,被吉林大学聘为“人生导师”。弓克教授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深受广大民众欢迎的行之有效的简明的修养心灵、树立信仰、塑造人格、成功人生的理论和方法。弓克教授受其恩师全国著名《易经》专家、先秦史专家、国学大师、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吕绍纲先生指导和影响,长期学习、研究《易经》及其他国学经典( 机缘巧合:弓克教授与吕绍纲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住过吉林大学解放大路学生宿舍正对门,各一间房米,吕家4口人,弓单身,多受吕老的教育、指点、引导、启发,结下深厚师生情义 )。弓克教授“国学概说”,吉林省国学大讲堂、河北邯郸党政干部国学高级研修班讲,发表在《国学大讲堂》一书,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易经》概说”,吉林省周易学会讲座;“《易经》思想原理初探”,第十回世界易经大会发言,“第六届中华易学大会暨全球华人易学学者泰山论易”论文集发表;“《易经》思维模式研究”,第十九届国际易经大会发言,新加坡易经学会论文集、《吉林大学学报》发表。弓克教授立足现实社会需要,从人性出发,在总结提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传统美德精华、国学精华的基础上,多年独立思考研究,创立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新国学”--“明学”---“纲常新论”---“一元六本十德”,为《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中国周刊》、《社会科学战线》、《新长征》、《新文化报》、《今日浙江》、《黑龙江经济日报》、《黑龙江人风采》、《文摘旬刊》等媒体刊登转载。“弓克教授《明论》研讨会”,于2008年8月28日在长春举行。研讨会由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吉林省哲学学会、吉林省孔子学会三家联合举办,80多人参加。发言者为全省、全国学术名人、领导干部、企业家--孙正聿、邴正、杨廷玉、郎毅怀、付佰臣、孙利天、陈秉公、胡海波、康学伟、张连良、韩秋红、赵超等12人。主持人和《新文化报》: “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吉林省哲学学会为一个人、一个学术思想举办研讨会,这在吉林省还是第一人。”《吉林日报》、《新长征》、《新文化报》、《吉林省电视台》、《长春电视台》、《长春日报》等报道了这一消息。“弓克教授 ‘新国学’ -《明学》研讨会”,于2009年9月15日在长春举行。研讨会由吉林省伦理学会、吉林省孔子学会主办。弓克教授的《明学》已实现“八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进军队、进特殊人群。“国学大讲堂”首场报告、第一百场报告,省纪检委、省委宣传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省水利厅、省建设厅、地震局、省地税局、省森工集团、龙嘉机场、省网通公司、商业银行、省社保公司、省统计局、省政法委、延边洲、辽源市、长岭县、抚松县、省医药设计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省武警总队、省边防总队、46师、装甲兵4师等专场报告,社会反响热烈,反馈信400多封。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委秘书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作出批示,一些专家学者作出评语,对《明学》充分肯定、支持,高度评价。应日本国外务省特别邀请(外务省次官会见),弓克教授到日本“立命馆孔子学院”讲学,作《明论》---“一元六本十德”专题报告。院长周玮生评价说:“《明论》---‘一元六本十德’是对传统文化的精辟概括和总结,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听了弓克教授的报告,有相当多的共呜。”韩国《京仁日报》报道称:“新纲常论”是对断层的中华传统纲常思想的重建。”“弓克会长创立‘中国明学’。” “《明学》‘世界注目’。”“《明学》的创立是文化界的‘新的革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方克立先生评语:“《明论》---‘一元六本十德’,是一个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人生哲学理论体系,它从大本大源处讲清楚了如何做人做事的根本道理,对于构铸新时代人的心灵纲常、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塑造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格,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正聿先生评语:“创新时代呼唤创新哲学。弓克教授的《明论》---‘一元六本十德’,立足现实需要,依托于丰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智慧资源之精华,以多维度思维方式,构建了一个集伦理、哲学、信仰于一体的独创性、综合性的哲学思想体系。这无疑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当代哲学思想新模式,是很有意义的新探索。”吉林省委副书记王儒林同志批示:“创新难,思想文化创新更难。弓克同志的《明论》——‘一元六本十德’,是难得的思想文化创新,而且是十分可贵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明论》是既根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而又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创新思想;是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又具有严谨逻辑系统的理论体系;是既符合党和国家‘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大方向,而又具有广泛普适性的人生纲常。‘一元六本十德’,虽仅十七个字,然而其内涵却十分丰富深刻,为人们提供了人生纲常。人生应恪守心灵纲常——‘一元六本十德’。《明论》是面镜,能映照人心,心正、路正。《明论》应在全社会推广践行,以熔铸和谐心灵,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吴鹏举:弓克教授的《明学》是大学问,大手笔,大突破。“明学”引发了我的思考,同时,也对弓克教授有了新的认识。有一天,我心中萌生了三个概念来评价弓克教授:哲学家、理论家、思想家。弓克教授以其《明学》,集哲学家、理论家、思想家于一炉,贯通历史,恢弘深邃,是对传统国学的创造性丰富和发展。我国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急需明学。《明学》是当代形态的新国学,是具有普世社会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新国学。《明学》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历史与现实的融会贯通,是建设道德规范及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吉林省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扬廷玉:“我之所以对《明论》感兴趣, 是因为《明论》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启示。我从《明论》中吸取了思想营养。《明论》中有最崇高的东西,有终极关怀,有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东西,有世界本原的东西。《明论》讲了人本身的问题,人心的问题,人性的问题,人的根本的问题,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明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结晶。《明论》是中西优秀文化结合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转换生成,是转换生成中的结晶。《明学》是中华文化重建的一种尝试,甚至于是卓有成效的一种可见的文化重建的伟大工程。”杨廷玉为弓克教授提词:“学贯中西, 融汇今古,德佩纲常,心游万仞。”时任吉林省省经济发展中心主任郎毅怀在《新文化报》发表《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对接---弓克“纲常新论”刍议》,称之为“弓克体系”。“弓克《纲常新论》是有很大理论突破的作品。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纲常新论》的重大贡献就在于站在现时代的文化高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精要作一个总的概括,形成一个体系,‘一元六本十德’,我们可以把它称作‘弓克体系’。有了这样一个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骨架、脉络、精神在我们的意向中就变得清晰起来,我们对它的学习、继承和研究也就有了‘抓手’。所以,这是一项功德无量的贡献。”时任吉林省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陈德才在《新文化报》发表《浅谈“纲常新论”的时代意义》:“弓克《纲常新论》是是一篇气势恢弘的力作。作者打开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经过一番苦心搜求、清理、剔抉与整合,形成了一个包容儒、道、释、异、法各家精华的独到体系,。这一体系是以现代的视角,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并对之加以科学的改造和提升,是一项高度复杂而艰巨的创造性劳动。”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那么历史上李姓的名人有哪些呢?2011年最新百家姓排名,李姓为中国第一大姓。 作为中国姓氏占据佼佼者的姓氏,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的李姓名人吧。 1、李耳: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即老子,字聃,亦称老聃 。 楚国苦县 (河南鹿邑)人。 传说是东周王室管理典籍之史官。 孔子曾向其问礼。 著《道德经》五千言。 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本原。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儒家“仁义”观和墨家“尚贤”说,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史记》称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隐君子也”。 是见于史书记载的李姓第一人。 2、李斯: (?-前208),秦代政治家。 楚上蔡 (今河南上蔡西)人。 少时为郡小吏,后受业于荀卿。

  • 索引序列
  • 《中国法学》总编辑
  • 中国法治网总编辑
  • 法学研究总编辑
  • 中国国家地理总编辑
  • 和谐中国网总编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