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淮阳伏羲庙会文化研究论文

淮阳伏羲庙会文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淮阳伏羲庙会文化研究论文

太昊伏羲氏是我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个远古时期的圣明帝王,位于河南省淮阳县的太昊陵就是其陵庙。如今,淮阳太昊陵已形成南北中轴线长约750米占地约575亩的巨大陵区,依次分为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陵庙内几十座建筑主要贯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轴线上,如果把中轴线各个建筑的大门依次层层打开,从南面第一道门的地方就可以直接看到园内紫禁城中太昊伏羲氏的的巨大陵墓。太昊作为“三皇之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其陵庙也被称为“天下第一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作为太昊伏羲陵民俗艺术传统文化,恐怕最重要的还是太昊陵庙会了,淮阳太昊陵人祖庙会是融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盛会。淮阳县的太昊陵人祖庙会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和集大成者。具有历史悠久、影响巨大、参与者众、时间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最具影响并且辐射周边省区,甚或在全国乃至世界华人界的文化场所和人文景观。淮阳县太昊陵人祖庙会的生殖崇拜和神秘主义色彩而广为专家学者所推崇和称道,更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在汉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庙会”始终作为一种为人民群众尤其是普通老百姓寻求精神寄托和慰藉、寄托对美好生活向往并进而促进社会稳定、传承人类文明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其它精神文化消费形式相比,具有自发性、大规模、多样性和长期性、稳定性等特征,从而具有不可替代性。河南省传统庙会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是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群众基础深厚,区域特征和时代特征鲜明。传统庙会文化所依附的习俗和仪式与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心理有着很大关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是广大民众皈依先祖、置放灵魂、寄托希望、维系憧憬的园地。这对于民众心理的自我调节、建立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产生年代的久远,淮阳人祖庙会并无明显的外来宗教观念、宗教意识的融入,一直延续着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的原始意识,一直保持着文化形态的一体化,是最原始、最具民族性的庙会,这是淮阳人祖庙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价值。伏羲庙会文化内涵深厚,丰富多彩。例如祭祀仪式,祭祀性和民众性乐舞,具有“劝善”意义的“守宫说唱”,保留着“人类童年”意识的汉族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关于伏羲、女娲的诸如“抟土造人”之类的故事传说,“八卦文化”散落汉族民间形成的习俗等等。祭祀仪式每年举办,不仅吸引当地民众、周围数县民众,而且吸引大量海外游子,具有祭祀性的“担经挑”舞蹈,保留着原始的“巫舞”形态,舞蹈者相信,通过舞蹈可以实现与人祖爷的心灵沟通。汉族民间美术泥泥狗造型古朴,具有明显的生殖崇拜意识。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里延续至今的不少文化活动都能在《山海经》、《太平御览》、《史记》等古代典籍中找到契合依据。所以,庙会的任何一个文化类型都反映了汉民族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意识,对它的每一种文化形态的保护和研究都有具有重大意义。

庙会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庙会所代表的不仅仅是集会,更是古代经济、社会组织形态、古代意识流的集中体现。

民间的庙会有自己的核心特征,即在经济技术方面是百货交易;在社会组织方面是“社”或“会”;在意识形成方面是礼神娱神。这便是我国庙会能够长期传承的经济基础和民俗惯制。

庙会是把寺庙的节日变成了地方性的节日,把宗教的节日变成了世俗的节日。所以,那些独特的地方性求神活动、非宗教性的娱乐休息活动及集市活动才得以自然而然的融入庙会。因此,与其说庙会是宗教活动倒不如说庙会是地方性民众节日活动,更能准确地反映庙会的本质属性。所以说准确地讲这种多内涵型庙会可称为节日型庙会。

庙会还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关系到宗教信仰、商业民俗、文艺娱乐等诸多方面。这是由各地的历史地理物质条件、民俗传统和人们的审美标准决定的。各地的庙会又各有其特点,在几个方面各有所侧重,这就形成了各种庙会互不相同的生活美,但都分别表现了当时当地条件下人们认为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随着时代变化,古老的庙会亦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借庙会之时洽谈生意等,但展示民俗一直是庙会最主要的特色。内容有舞狮、传统民族花会、现代舞、北京民俗人物造型、传统商业“幌子”展、老北京老照片展、民间手工艺展、特价书市和京剧、武术、杂技专场等。庙会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传统民族特色。

庙会的风俗

在庙会上,有不少民俗活动,诸如:摸石猴、窝风桥打金钱眼等。在白云观庙门内的弧形石雕下方,有一石猴浮雕,老百姓认为摸一下石猴可以去病消灾、延年益寿,于是竞相触摸;窝风桥下的桥洞里吊着一枚大铜钱,铜钱孔中有一只小铜钟,上书“钟响兆福”四字,你若是能用手中的硬币投中铜钟,就能心想事成。下面两项是庙会上最热闹的活动。

祭神仪式

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需要举行祭神仪式。例如“行像”活动。“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

祈子活动

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这是围绕“庙”和"会"祭之神而展开的活动,是传统庙会的主题。其中带有巫术意味的祈子活动,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是由中国农业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子孙后代的繁衍成为千百年来的头等大事。所以,祈子这种远古的巫术形式,便会附着于各种集会形式展现出来。

淮阳祭祀女娲和太昊伏羲的人祖庙会可以说是最具有原始宗教和巫术意味的庙会了。淮阳城北的人祖庙,是传说中埋藏太昊和伏羲头骨的地方,因此也称太昊陵。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二日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人祖庙会,其主要活动是祭拜人祖和“拴娃娃”。已婚未育的妇女,都要在庙会期间掏象征生育之门的“子孙窑”,并买回一些当地的泥玩具“泥泥狗”,以求早日得子。这些用黄土捏成的泥玩具,有造型各异的“人面猴”,当地人称为“人祖猴”,也有各种怪异有趣的动物玩具如兜肚猴、猴头燕、双头虎、牛、猪、马、羊等。妇女们除了用它们供祭人祖外,还将它们拿回家给孩子们当玩具。

庙会简介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潮。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举行。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庙会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

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久而久之,“庙会”演变成了如今人们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

庙会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故名庙会。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古代,“日中为市”,进行集市贸易。至南北朝时,统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庙,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乃应运而生,商贩为供应游人信徒,百货云集,遂成庙市。北宋时开封大相国寺庙会极有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女词人李清照曾与其夫赵明诚相偕至庙会!

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陵墓位于淮阳县城以北的蔡河边.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庙,是我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原占地面积875亩,是一座气势磅薄、规模雄伟、殿图豪华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 太昊陵庙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建筑——午朝门、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 朱总理题的羲皇故都 坛、太昊伏羲陵墓、蓍草园等构成的主景区,以及附属景点:独秀园(原剪枝公园)、碑林、西四观、岳忠武祠、同根园、博物馆等几部分组成.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几百万人涌向淮阳县太昊陵庙朝圣伏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太昊陵庙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陈州府志》记载:太昊陵在春秋时已有陵,汉以前有祠.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630年(贞观四年)颁诏“禁民刍牧”.公元954年(五代周世宗显德元年)禁民樵采耕犁.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置守陵户,诏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公元966年(乾德四年)诏立陵庙,置守陵户五,春秋祀以太牢,御书祝版;公元971年(开宝四年)又增守陵户二,以朱襄、昊英配祀.此后,陵与庙祀.日见崇隆并有御祭.元朝,祀事不修,庙貌渐毁,至元末已荡然无存.宋以前的建筑仅留下一块传为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巾书的墓碑. 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朱元璋访求帝王陵寝,太昊陵首列第一,四年,驾幸陈(今淮阳),御制祝文致祭.八年,遣官行视陵寝.九年,复置守陵户.公元1448年(明英宗正统十三年),知州张志道奏立寝殿、廊庑、戟门、厨库、宰牲等房;公元1462年(天顺六年),复加修葺,立后殿、钟鼓楼、斋宿房,又作三清观;公元1470年(成化六年)增高钟鼓楼、彩绘殿宇;公元1576年(万历四年),输币三千金,又大修之;公元1745年(清乾隆十年),发帑银八千两,大为修葺.至此,内外城垣,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定成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1949年成立了羲陵保管委员会,1962年、1963年先后被县、省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建太昊陵文物保管所,1984年建太昊陵派出所,1985年建淮阳县博物馆,馆址设在太昊陵.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编辑本段陵庙建筑 渡善桥 太昊陵南临碧波荡漾的万亩龙湖.沿湖滨北行70米,是一道宽约25米的蔡河,即太昊陵的南部边界.鸟瞰全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横跨蔡河的11米宽的石桥,名曰“渡善桥”,俗称“面桥”,意思是朝祖进香的善男信女和游客,来到这里已和“人祖爷”见面了.应万心归善.桥全长25米,敞肩式青石桥,桥头四石狮护卫. 午朝门 过桥30米,便是太昊陵的第一道大门———午朝门.此门建于明代.通高米,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红门金钉,中门为9排9路,两侧均为7排9路,属帝王规制.前有台,台前有三连体五级垂带式踏跺,两侧有硬山式“八”字墙,门上方悬有“太昊陵”、“午朝门”、“开天立极”匾额.它的东西两侧相距24米左右,有馒头式卷棚顶东天门和西天门. 道仪门 过了午朝门,只见中轴线上主甬道青石铺墁,两旁古柏参天,庄严肃穆.距午朝门约30米,有一条小河,叫玉带河,河上有三座敞肩式石拱桥.分别与午朝门、东天门、西天门对应.玉带河穿过东西两侧陵墙,通往蔡河,在陵墙外侧河岸,各有一口井,名叫“玉带扣”.过玉带桥前行不远,是穿堂式的“道仪门”,旧称通德门,群众称之为“三门”,通高8米,与午朝门相距126米,单檐硬山式,面阔三间,内有券门三,是太昊陵的第二道大门. 先天门 四象门 穿过道仪门约106米,迎面是一座高台建筑,上悬一石匾,名为“先天门”,通高米,是清代建筑,与道仪门一样,都是为歌颂伏羲功德而命名.台上建有飞翠高阁三间,灰筒瓦覆顶,周匝回廊,台正中有一砖砌拱门.此门原无登临阶梯,70年代为方便游人,在两旁建了旋梯,游人可凭阁远眺. 太极门广场 过先天门为太极门广场.广场南北长73米,东西宽66米.中间有玉带路横贯东西,东通内城的“三才门”和外城的“东华门”,西通内城的“五行门”和外城的“西华门”.广场北面与先天门相对为“太极门”,旧称太极坊或戟门.它是太昊陵东西南北的中心,与“两仪门”、“四象门”、“三才门”、“五行门”等都是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数理而定名的.此门在古建筑中属三间三楼柱不出头式木牌楼,通高米,筑于高台之上,台高五级.东有角门名“仰观”,西有角门名“俯察”,以示太昊伏羲氏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中观万物,创先天八卦,肇始华夏文明. 过太极门为太昊陵的中心大院.大院东南角有钟楼,西南角有鼓楼.二楼通高米,东西对峙,均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周匝回廊,重檐歇山式建筑,下部为直壁式台基,上部为灰色筒瓦覆盖,楼内有木梯可达上层.钟楼上悬有明铸巨钟一口,撞之,其声悠扬.鼓楼内挂有大鼓一面,敲之,其音悦耳.钟鼓二楼,层檐凌空,昭穆对峙,晨钟暮鼓,响彻陵区. 统天殿 与太极门相对应,迎面为“统天殿”,俗称“大殿”,建于明代,通高米,是陵庙内体量最大、等 统天殿 级最高的重点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龙凤大脊,屋面覆以黄色琉璃瓦,脊上装饰考究:中为三节彩釉吉星陶楼,楼下有一龛,龛内书有“太昊伏羲殿”五字,左右配以28宿代表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座;殿四挑角为四绝人(庞涓、子都、韩信、罗成)等吻兽.殿内有“丈八木龛”,雕工精细,造型庄重.龛内塑有伏羲像,头生双角,腰着虎皮,肩披树叶,手托八卦,赤脚袒腹.左右配享朱襄、昊英.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殿内墙壁上嵌有高米、长36米的青石浮雕《伏羲圣迹图》,分别为履巨人迹、伏羲出世、都于宛丘、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定姓氏、制嫁娶、画八卦、刻书契、作甲历、兴礼乐、造干戈、诸夷归服、以龙纪官、崩葬于陈.殿前有月台,面积300多平方米.这里是历代举行祭祖大典的中心场所.殿、台周围有青石栏杆,它和《伏羲圣迹图》均为1998年大修时新增设. 环统天殿、钟鼓二楼,为东西廊房,共42间,呈曲尺状,前有回廊、棂子门窗、花砖大脊、吻兽装饰、彩绘檐椽、红柱绿窗.东廊房北段有通外城的“两仪门”,西廊房北段有通外城的“四象门”,两门东西相对. 显仁殿 下得统天殿后门台阶36.2米,便是等级仅次于统天殿的“显仁殿”,俗称“二殿”.该殿通高16.4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高台走廊,周围巨柱林立,结构朴实、端庄、严谨. 太始门 与显仁殿相距7米是太始门,又称“寝殿”,为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筑,通高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周匝回廊,灰筒瓦覆顶.该殿下为古城门式门洞,门洞上方嵌有阴刻楷书“太始门”三字,右悬“继天立极”,左悬“赞神明”铁匾.上筑寝殿,两厢有台阶、角门,可以绕殿循游,因此又称“转厢楼”.整座建筑始建于明代,分三次垒砌而成.楼内立有 公元1513年(明正德八年)御碑一通,故又称“御碑亭”.它是太昊陵现存古碑中有年款的最早者.碑文开头有“洪武四年”字样,故有传说现在所看到的太昊陵格局是明朝洪武四年仿照南京皇宫建造的.民间传说是: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兵起义,打了个败仗,只剩他孤身一人,又后有追兵,在走投无路之时,跑到了太昊伏羲的小庙内,祈祷说:“人祖爷若能保我平安无事,今后一旦得天下,一定依照我的宫殿,替你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说也奇怪,他话音刚落,一只蜘蛛立即在庙门口飞快地结起了蛛网.元兵追到庙前,见蛛网封门,便追向别处.后来,朱元璋得天下建立明朝,于洪武四年便派他的大臣徐达前来,重修了太昊陵. 太昊陵古碑 古碑 太昊陵内现存古碑有二百余通,碑文大多是为伏羲歌功颂德的,还有一部分是记述对陵内建筑重修或增修的经过,最多的是各地民众来“朝祖进香”的纪念碑.而皇帝派大臣来祭祀的,则名曰“御祭碑”,后已所剩无几. 先天八卦坛 寝殿后面是“先天八卦坛”.该坛与寝殿相距米,青砖垒砌,为直壁式等边八角形,径米,高米,周有青石压条.坛面以青砖砌先天八卦图,卦序为乾(三三)、兑(三三)、离(三三)、震(三三)、巽(三二)、坎(三三)、艮(三三)、坤(三三).中为一八角形凹槽,上原有一尊“龙马负图”,俗称“四不象”.据传,这四不象为古代一个精通八卦的高道所立.他看到世人对先天八卦各执一词,争讼不已,没有一个能说到底蕴之处,把先天八卦弄成了“四不象”,便出资铸造了一只四不象立于此坛中,用以警示后来人. 紫禁城 先天八卦坛之后便是紫禁城,城内是伏羲氏的巨型陵墓,“陵高十寻”(一寻相当于今8市尺).方座边长182米,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陵墓前竖有一块巨型墓碑,高米,宽80厘米,字大径尺,既无题跋又无年款.因此,关于碑文书者与年代,其说不一.《淮阳县志》上说:碑文为“太昊伏羲氏之陵”,但最后一字“似陵又似陇”,又说“相传此碑为苏文忠女弟巾书或以为苏长公.”还有人说是魏晋人所书.不过关于苏东坡女弟苏小妹巾书传说较广.说是宋神宗年间,重修陵庙,工将竣,欲于陵墓前建一丰碑,以壮观瞻.知苏东坡在其弟如舟署里住着,便派人前往,请他书写“太昊伏羲氏之陵”七个大字.纸墨字条送到如舟署里,适值东坡出城游玩未归,其女弟苏小妹偕女仆同到书室,见桌上墨纸齐全,书兴大发,因无大笔,就用她的汗巾,一气把“太昊伏羲氏之陵”七个大字写完.东坡回来见了,喜出望外,认为苍老古劲,可传千古.求书者来取,东坡即付之.此外还有传为“太昊伏羲氏之莫”的.说苏东坡游玩回来,见苏小妹前面六字写得苍劲有力,却把“墓”错写成“莫”,甚为惋惜,苏小妹在一旁则只笑不语.苏东坡望着小妹的得意之情,忽然醒悟,连连称赞:“妙,妙”.原来,苏小妹是以大地为土.此三说不知究以何说为是,或三说均非,因年代久远,风化日晒,后一字已模糊不清,所以无可考证. 蓍草园 蓍草园 陵墓的后面是“蓍草园”.《淮阳县志》记载:“太昊陵后有蓍草园,墙高九尺,方广八十步.”此为淮阳的八景之一——“蓍草春荣”.传说伏羲就是根据白龟龟背图案,采来蓍草“揲蓍画卦”,创下了先天八卦,所以被称为“神蓍”.据说全国只三处生长此草:一为山东曲阜,一为山西晋祠,再就是太昊陵了.因此草稀有,历代帝王每当春秋二季派大员前采朝拜人祖,返京复命时都必须带回一束蓍草作为到了太昊陵的信物. 其他建筑 太昊陵除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外,在统天殿和显仁殿之间的外侧,东有三观:岳飞观、老君观、元都观.另有火神台;西有四观:女蜗观、玉皇观、天仙观、三清观.这七观,现仅存岳飞观,其它六观有待恢复.在太昊陵,传说中的各神不说,就连玉皇大帝也只能配享香火. 另外,三才门外有更衣亭五间,外城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午门西侧的东天门前有石牌坊,曰开物成务,西天门前有石牌坊,曰继天立极.这些也有待恢复.[2] 编辑本段陵区景观 古柏 陵区有古柏108株,古槐2株,古檀3株,新植松柏数千株.在陵区的东南隅,有一座被称为“淮阳独秀”、“华夏一绝”的松柏造型公园.1996年6月,中央电视台在一、二、四套节目《九州神韵》栏,均作了专题报道,题目为《松柏造型天下奇》.该公园建于1957年,有各种松柏造型200余种.是太昊陵的另一景观. 太昊陵以其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令人肃然起敬,叹为观止.清人雷方晓在一首诗里写道;“宛上龙蟠面碧湖,岿然岳峙一陵孤;功开天地规模大,道冠皇王气象殊.”年逾八旬的台胞方雅初先生无限感慨地赋诗:“朝思暮想妻子女,梦里同游太昊陵.”[2] 编辑本段朝祖盛会 史书记载,伏羲氏是一个人,他教大家捕鱼打猎,饲养牲畜,烤煮食物,初创婚姻制度,书八卦,制乐器,结束了原始时代生活方式.后人为追念他的功德,尊他为中华民族的先祖,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都在太昊陵举办“朝祖进香”庙会.人称“人祖庙会”,当地人又称“二月会”. 在太昊陵显仁殿东北角的青石台基上,有一个圆空,游人香客称之为“窑”.凡是来太昊陵的游人,尤其是女性,都要用手摸一摸这个“窑”,以祈求子孙兴旺、健康.所以称为“子孙窑”. 相传“子孙窑”在伏羲氏的时候就有了.伏羲氏有十大功绩,其中一个居功至伟的功绩就是制嫁娶匹配夫妻.其婚配的方法是:每年仲春之月,打破氏族的观念,用“会”的形式,把青年男女召集到一块,会场中央放一块带“窑空”的大石头,男女如果互相有意,就都用水摸一摸“窑”,说明两人有了感情,愿意成为夫妻,就把婚配固定下来.从此,人类结束了群婚和族内婚的历史.太昊陵春二月庙会由此延续下来,后来逐步发展成朝祖进香的性质.人们每年二月二到三月三到太昊陵来求神拜祖、祈求伏羲神灵的庇护保佑、祈福儿女子孙兴旺. 太昊陵庙会的朝拜礼仪很多.有各种艺班的演出,马戏、梆子戏、龙灯等.“担经挑”,又叫“担花篮”,是必不可少的.“担经挑”是一种颂扬伏羲功德的原始巫舞,舞者全身穿黑色服装,黑鞋绣花,黑头纱长约五尺.舞姿大致有三种:剪子股、铁索链、蛇蜕皮.这三种队型有一个共同特点,舞蹈者走到中间一定要靠背而过,身后的黑纱长尾碰绕在一起.担经挑传女不传男,是远古时“花龙会”流传下来的.花龙指伏羲女娲,伏羲为大龙,女娲为小龙;花,指以担花篮形式兴起的祭祖活动. 后来的太昊陵庙会,规模更加宏大.庙会期间,每天有十数万人,最多可达20几万.人们在朝祖进香的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文化、物资交流,如今,朝圣者已经遍及全国各地,不少国际学者在此期间也来太昊陵探古寻幽,研究古老的东方文明.港、澳、台同胞以及侨居国外的华夏子孙,每年都组团到此朝拜,以示不忘祖先. [3]

伏羲文化研究论文

中国的上古文明是以农业的产生与发展为基础的文明。因之,成熟农业的出现,应当是确立中国古文明的首要条件。2010年4月《科学通报》发表的“甘肃大地湾遗址距今6万年来的考古记录与旱作农业起源”论文指出:“第5层炭屑的AMS14C测年结果接近于距今8000年,与此前报道的大地湾一期的测年结果基本一致。炭化黍遗存和狗的骨胳同位素显示,黍可能在此时已被驯化……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黍或粟遗存大量出现,说明植物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农业经济日渐成为人类经常生活中的主体……人骨和动物骨胳同同位素研究表明,大量的农作物和少量驯养动物是人类食谱的主要内容,从侧面说明农作物产量可能大大增加,较成熟的农业经济已经基本建立”。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成果。成熟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会相应创造出完美的上古文化。该论文还指出:大地湾的先民在从先进采集狩猎、早期农作物裁培,到成熟农业出现,历时50个世纪。在这个漫长的时期,大地湾先民的生产与生活工具由细石器制品发展到陶器与彩陶器物,大地湾一期陶纺锤的出现,说明已经有了毛或麻的粗纺织物;陶埙、陶鼓和彩陶绘画器物的出现,说明已经有了丰富的音乐、舞蹈、美术等娱乐活动;陶制的计量器物的出现,说明数与数学已经在先民的生产与生活中广泛应用。8000年前在古成纪地域诞生了伏羲。伏羲的伟大在于他总结前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了以刻划(画)符号组成示意文字,并以刻画的图与形,取代了实物记事,引导先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伏羲与他所建立的伏羲氏部落的历代先贤们,在继承实物记事的基础上创造了以“先天易学”为核心的伏羲文化。伏羲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是8000年前在大地湾已经出现的成熟的农业经济。这就是大地湾一期文化与伏羲文化在时间与空间上都相重合的历史必然,这是中华大地上现已发掘出的7000多个新石器遗址中的唯一!而静宁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根本没有出土这么多的文化遗存,而且与伏羲女娲的传说很难联系起来。8000年前,伏羲运用最早的农业文明成果,创始“易与天地准”的伏羲文化。之后,伏羲和伏羲氏部落的族人,从古成纪出发,沿渭河、黄河东进,历经千百年的艰辛跋涉到达黄淮平原,把已经成熟的农业文明与先进的文化,传播到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以文化魅力与天下的大多数部落相融合,以“龙师”命名的方式组成多个部落联盟。散布于中华大地的多元文明渐次归于伏羲文化,大家有了共同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一体”格局就此形成。伏羲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呢?引用著名人类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一段话说明:“中华文化的传统里一直推重《易经》这部经典著作,而《易经》主要是讲阴阳相合而成统一的太极,太极就是我们近世所说的宇宙。二合为一是个基本公式,‘天人合一’就是这个宇宙观的一种说法。中华文化总的来说是反对分立而主张统一的,大一统的概念就是这‘天人合一’的一种表述,我们一向反对‘天人对立’,反对无止境地用功利主义态度,片面地改造自然来适应人的需要,而主张人尽可能地适应自然”。伏羲始创“先天易学”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朴素辨证思维,是传承了8000年之久的东方哲学的根源,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基因。《甘肃新通志》中也有“开天明道帝庖羲实作之首帝,诞于成纪,成纪今秦安也”的记述。成纪是甘肃见于史籍的最早地名,它远远早于成纪县。它最早是以一个与伏羲出生地紧密相关的古地名出现的,因此,一般文献通称秦安县为古成纪或“羲皇故里”。在伏羲故里的大地湾发掘出了不少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以大量史前的出土文物给人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遁甲开山图》以“大庭氏”为伏羲名号的开始,这个称谓说明伏羲氏以建筑大房子为特征。大地湾遗址中的F901房址面积高达420平方米,这种超大房子在全国古遗址中则是绝无仅有,因此传说中的大庭氏无疑就是伏羲氏。从大地湾出土的糜子、油菜子的碳测年代和出土的猪、狗、羊、等兽及蚌壳、蚌珠等装饰品来看说明早在7800年前,伏羲氏族就已在清水河流域(古名略阳川)定居下来,除从事很原始的农耕生活外,还从事渔猎和饲养业。这与伏羲时代人们“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牲以充庖厨”相一致。大地湾晚期第九区地层中出土的残陶祖,这是男性生殖崇拜的物证,说明了人尖最早的性文化崇拜,反映了先民对人祖的纪念和崇敬,这与传说伏羲和女娲兄妹婚诞生了人类密切相关。除了大地湾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物证外,在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秦安县境内有关纪念伏羲、女娲的祠庙、姓氏和传说相当多,秦州区有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伏羲庙,麦积区有伏羲画卦的卦台山、龙马洞、分心石,甘谷县有风台、风茔,秦安城东侧的凤山上很早就塑有三皇的尊像(今已无存),还有著名的女娲祠,秦安县境内的安伏乡,距离大地湾较近,是一个用“伏”字作姓、作地名非常多,且十分集中的乡镇。据古籍记载,伏、风、宓本是一姓。风姓于今渺然无闻,宓姓也寥寥无几,唯有伏姓尚散居全国各地,而聚居地仍在今秦安县北,安伏乡为最多。

摘  要:为能找到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彝族文化的亲缘关系,本文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观点用古彝文对刻划陶文进行比较,解读出大地湾彩绘陶文、陶器图案与彝文化具有同源性,提出大地湾考古发现的刻划不是符号是文字的结论,并认为这些刻划陶文或许就是古籍文献记载的伏羲“造书契”的真实再现,有力地证实了彝文化与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是一脉相承,一母所生的同根同源文化。关键词:彝族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刻划陶文;解读;关系 夏商周断代工程确立了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这遭到西方学者和国内一些学者的反对,反对的理由是文明社会标准的“文字”条件不足,他们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距今仅有3600多年的历史,与5000年文明史还相差1400年,这与文明构成要素“文字”的时间长度是不对称的。由于考古发现大地湾、西安半坡、甘肃马家窑、陕西临潼、青海乐都、浙江良诸、江西清江吴城、威宁中水等遗址的刻划陶文,引起了考古学、文字学、民族学、历史学及相关学科的关注,众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去破译这些神秘的刻划陶文,想找到这些刻划陶文就是文字的答案,但最终也未找到打开这道神秘之门的钥匙,只是肯定这些刻划陶文就是初创文字的观点。本文从大地湾刻划陶文是伏羲“造书契”的真实再现,古彝文解读考古遗址陶文,大地湾遗址刻划陶文的外延发展和传承,彝文化解析大地湾刻划陶文文化内涵等方面入手,提出这些刻划不是符号而是文字的结论,且认为这些刻划陶文就是古籍文献记载中伏羲“造书契”的再现,从而得到彝文化与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同源异流文化,这对探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一、大地湾刻划陶文或许是伏羲“造书契”的真实再现根据大地湾博物馆陈列图片资料及马振栋老师的介绍,结合张津梁主编的《伏羲文化研究论文选编》,宋进喜著的《大地湾文化概说》,周宜兴著的《中华文明8000年》和周子博 周宜兴合著的《中国上古时代的文字‘二进制计数与六十四卦’》等著作,笔者认为,大地湾文化与伏羲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是重叠的,这与周宜兴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2017年6月,贵州省彝学研究代表团在甘肃天水参加“中华伏羲、女娲龙根文化精英论坛暨新中国第一部易学教材编撰工作会议”时考察了大地湾遗址,王子国、王继超两位彝学泰斗现场用古彝文解读了大地湾博物馆36个刻划陶文,直接破解了被学术界称为天书的刻划陶文是文字的事实。2019年6月22日,笔者在大地湾博物馆看到彩绘陶片实物上的陶文,其结构、形态与古彝文没有差别,馆内陈列的彩陶图案与考察组随行人员身着服饰图案元素基本相同,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地湾彩陶图案符号与彝族图腾、彝族服饰、彝族建筑文化元素符号具有相同性、相似性。笔者认为把大地湾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彩绘陶器、炭化种子、兽骨骨骼等与彝族文化、伏羲文化结合起来研究,或许能得出这些刻划陶文是不是最早的文字,彩绘陶器是不是中国最早的彩陶,炭化种子是不是中国农业的起源,兽骨骨骼是不是原始畜牧业兴起等问题的答案。史书记载,伏羲诞生于古成纪,东治陈(春秋、战国时因秦人在陈地建有粮仓,后世称陈醋地为陈仓,今陕西宝鸡),最后袭“陈”于河南淮阳。[0]《尚书·序》曰:“伏羲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这说明了伏羲所“造书契”一直引领着先民们进入文明时代。根据伏羲文化研究相关文献表明,一是伏羲大概生活在7000—8000年左右,这与大地湾考古一期测定时限7800—7300年基本相符;二是伏羲生活地域与大地湾考古发现地域相同。这说明大地湾文化与伏羲文化在地域上位于同一区域,时间上处于同一时期,两者在空间上、时间上具有双双的重叠性。据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伏羲“造书契”就在大地湾呢?不然古籍文献记载的伏羲“造书契”究竟在什么地方?所造的“书契”又是什么样子?显然,大地湾遗址发现的彩绘陶文极有可能就是当年伏羲“造书契”的再现,只是研究者们把这些彩绘陶文看作是初始文字,用甲骨文去无法解读后认定为初始文字,更没有把这些彩绘陶文与伏羲“造书契”联系起来思考,也忽略从民族学的视野去寻求答案,导致研究者们尚不知道如何破译这些有字的“天书”。令人无法想象的是,西南地区彝族一直使用的古彝文字,不但解读了大地湾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同样能解读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等地刻划陶文,这说明彝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马名驹认为:“原始语言文字,如出土的陶器图案符号、岩画符号等,是先民们最早的原始文字,伏羲造书契,就是指伏羲时代的原始文字;美术图案及饰品文化,在伏羲时代出土的彩陶器物上发现了大量的美术图案,鱼纹、三角平行纹、半圆纹、鱼鸟花纹、蛙纹、连续旋纹等图案,示意着当时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1]笔者认为,伏羲“造书契”绝不是说伏羲创造了文字,而是伏羲把已经使用了很久的文字进行了一次收集、整理、提升的过程,他对文字的创新发展作出了贡献。可以肯定的是,大地湾考古发现刻划陶文已经是成熟的刻划文字,在伏羲“造书契”之前,刻划文字至少历经了3000—4000年的发展历程。关于文字产生万年以上的发展源头信息,可以从彝族文献当中找到一些答案,本文在此不作赘述。如果大地湾文化与伏羲文化在空间上、时间上的重叠性成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大地湾就是古籍文献记载的伏羲“造书契”的地方,我们所看到的刻划陶文就是伏羲“造书契”的真实再现。二、古彝文解读考古遗址刻划陶文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笔者尚未看到有研究者把大地湾、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等地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进行完整地、系统地比较解读,除彝文化研究者用古彝文解读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外,也未看到其它现有文字对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进行比较。早在80年代,彝学专家们就用古彝文对这些刻划陶文进行过解读,如中国社科院冯时先生用古彝文破译了山东丁公村出土的陶符,湖南省株洲工学院刘志一先生考证了从湖南彭头山遗址出土的“饰符图片,认为这个古彝文距今已有九千年以上的历史,加上其初创时期已有万年以上的历史”,于是他大胆立论:“古彝文是世界文字始祖”,这一结论比大地湾刻划陶文要早2000年左右。王子尧(已故)在《古夷人史迹遗物与三星堆始源文化理论研究》一文中说:“在彝族世居的云南呈贡金宝山彝区距今12000年—10000年前的古人遗址,也出土了三个陶符,用彝文破译为“么夺织”,是彝族古代对竹崇拜社会的遗物。”[2]也就是说,金宝山出土的12000年—10000年前的刻划彝文不但记录历法,还服务于宗教祭祀活动。据悉,这三个陶符经考古专家测定有10000—12000年的历史,比具有9000多年的贾湖遗址还早3000年,比大地湾彩绘陶文早4000年。我国历史学家、文字学家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古文字之辩证发展》中说:“这些刻划符号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杆或族徽之类”。在谈到西安半坡刻划符号时说:“彩陶上的这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说就是中国文字(汉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中国秘书史》第一章说:“最早的文字产生于约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李孝定《从几种史前及有史早期陶文的观察蠡测中国文字的起源》中提出:“半坡文是已知的最早的中国文字,与甲骨文同一系统。”[3]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中提出:“这种陶器上的简单文字,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的文字。”[4]但是,这些刻划陶文还是无法用“甲骨文”解读。笔者撰写了几篇拙文《试析彝文字产生的源头》《彝文揭开8000年前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的神秘面纱》《彝族文化与大地湾刻划符号的同源关系》,特别是《彝族文化与大地湾刻划符号的同源关系》一文,引起各界不同的反响,得到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院原副院长王彬先生的重视,并通过微信将文章转发给《天水晚报》总编辑王若冰先生,认为此文对中国文字源流进行比较研究,很有新意,对大地湾文化研究也很有价值,推荐该文在《天水晚报》用四个整版进行全文登载。为能直观、简洁地向读者展示古彝文解读各地刻划陶文,笔者将古彝文解读大地湾、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刻划符号图片进行展示,旨在说明古彝文的发展至少与最久远的刻划文字是同源文字,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刻划不是符号是文字的结论,也证明了中国古老方块字即彝汉文字是同宗同源的文化体系,只是这个源头还在更久远的年代。(一)古彝文释读大地湾刻划陶文上述图1—1至1—8是古彝文解读大地湾刻划陶文,2—1至2—5释读西安半坡刻划陶文,3—1至3—6释读马家窑陶文,4—1至4—5释读马厂刻划陶文。通过比较解读,在大地湾、西安半坡刻划陶文比较中,两地至少有13个刻划陶文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两地刻划陶文之间具有同源性、传承性,是一脉相承的文字体系;再往后比较研究中发现,西半坡刻划陶文中有3个传承发展到马家“图片图片图片”刻划陶文中,在马家窑与马厂刻划陶文中,至少有10个刻划陶文相同。特别是刻划陶文“图片”,在大地湾、西安半坡遗址、马家窑、马厂等四地都出现,这表明这些刻划陶文之间存在传承发展的轨迹。为什么这些刻划陶文会在不同的地点出现呢?这说明了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迁移发展而发展,从而使同源文化在不同空间和时间里出现,进一步说明了彝族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之间具有同根性、同源性。 为进一步证实刻划文字、古彝文之间的关系,笔者从考古遗址、遗址距今年代、遗址刻划陶文比较等三个方面研究发现,这些刻划陶文之间如锁链一样环环相扣,形成大地湾→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刻划陶文的文字发展传承轨迹,从而得出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等刻划陶文是大地湾刻划陶文的延续发展结论。此外,这些刻划陶文还与浙江良诸、江西清江吴城、青海乐都、河南偃师二里头等遗址刻划陶文有着紧密的传承发展痕迹。让人难于理解的是,一直在西南彝区使用的古彝文却破解了被学界称为难解的“天书”,解答了考古发现的刻划不是符号,是文字的结论。图片图5—1大地湾、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刻划陶文比较三、大地湾刻划陶文的外延发展和传承轨迹笔者研究发现,大地湾一期刻划陶文“图片”在西安半坡、浙江良诸、河南偃师二里头、江西清江吴城出土的刻划陶文中都出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在彝文中“图片”读作“SƐ33 、tɑ21”,有两个义项,即树(从偏旁);一(单)。该符号根据各地考古发现测定时间为,大地湾“7800—7300年”,西安半坡“7000—6000年”,浙江良诸“5800—440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4000—3400年”,江西清江吴城“3800年”;五地刻划陶文时间相差依次为“800年、2000年、3800年、4000年”,这说明刻划陶文“图片”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中出现,说明了人类迁移发展把文化基因带到不同区域传承,故五地方的刻划陶文才形成延续发展的轨迹。图片图6—1刻划陶文外延发展轨迹大地湾“图片”在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浙江良诸、青海乐都、河南偃师二里头中都出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相互之间时间相差“800年、1800年、2000年、3400年、3800年”,且这五个地方出现的刻划陶文,在彝文里写作“图片”,读作“SƐ33”,意为“木、神(五行木)”,图7—2是大地湾二期彩绘陶文与彝文比较解读的图片。图片图7—1  各地考古遗址刻划陶文发展轨迹图片图7—2 大地湾二期彩陶刻划陶文与彝文比较图8—2中“图片”陶文,是大地湾彩绘陶器、彩陶残片上不同方向的相同陶文,该陶文在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浙江良诸、河南偃师二里头中都同时出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在古彝文中,这个彝文字图片读作“ʣɿ33 、dƲ21、 dƲ21”,其意为“畜,钱财;(产)生、孔、癸(天干数);翅膀等”。根据考古发现,四地相互间时间跨度为“1000年、1200年、3000年”。图片图8—1 各地考古遗址刻划陶文外延轨迹图片图8—2  大地湾二期刻划陶文与彝文比较再如西安半坡考古发现的“图片”刻划陶文作字例,该陶文在浙江良诸、马家窑、马厂、青海乐都、河南偃师、江西清江吴城都有,其形态为“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同样,在甲骨文、古彝文中也有这个文字,甲骨文中图片释为“又”;在古彝文中与“图片”相近的有四个,可读作“zu21、tʂo13、 go21、gu21”,其意为“由(来);转;回、归;处所等。这说明了“甲骨文”、“古彝文”与上述六地刻划陶文是同一文化体系,一脉相承,他们在文化上具有同源性、同一性。图片图9—1各地考古遗址刻划陶文发展轨迹图10—2是大地湾考古出土彩绘陶器上的刻划陶文,特别是大地湾刻划陶文“图片”,在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浙江良诸、马家窑、马厂、青海乐都、河南偃师等地方都出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从未间断,该字符在考古遗址刻划陶文中的发现率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当然,这个刻划陶文“图片”在甲骨文和古彝文中同样存在,在甲骨文中“图片”释为“甲、十”,在彝文中“图片”可读作“sэ21、kƐ55 、kЩ21 ”,其意为“鱼鳞壳;贵;交配、生育魂等。”图片图10—1各地考古遗址刻划陶文发展轨迹图片图10—2  大地湾二期刻划陶文与彝文比较四、彝文化解析大地湾刻划陶文文化内涵为更多地挖掘大地湾遗址考古发现彩绘陶文信息,笔者从36个大地湾刻划陶文列表中,选取部分字符进行分析推测,探索彝族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之间的更多文化信息。曾有人问我,能否解读出一句完整的句子或是词语之意,其产生的意义重大深远,但因获得的刻划陶文样本都是单个的彩陶残片和一些不算完善的考古信息,很难从单个的刻划陶文中解答出完整的句义,更何况尚未找到完整的彩陶上刻有连贯的刻划陶文,这肯定是难上加难。就从解读甲骨文来看,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来,从发现的15万片甲骨上整理出甲骨文单字约4500个,经过100多年的解读,到目前为止,甲骨文也只解读出1500个左右单字,所以才有了“认出一个字,奖励10万元?”的破解文明密码的“攻坚战”,试想难度之大,不言而喻。下面是笔者根据彝文古籍文献中常出现的句例,结合考古资料,尝试从刻划陶文中解读出更多的文化内涵。(一)对大地湾彩绘陶文“图片”的分析推测一是从彝文古籍文献中常出现的句例分析“图片”的文化内涵。上图1-1是大地湾彩绘陶文总表,表中第31个陶文来源于下图6—1陶片样本F709:p15,这个彩绘陶文图片,在彝文中有三个字形与之相近,即图片、图片、图片,彝语依次读作mƲ21、bⅰ13 、bu33,其义分别为“母、阴、大,(偶蹄动物的)蹄子,始”。根据伏羲文化研究表明,伏羲氏是一位远古时代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由渔猎畜牧向农耕文明进化,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的历史阶段的创世英雄。伏羲时代虽然是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但人们还普遍存在对母性的崇拜。根据彝文献记载,彝族同样也从漫长的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父为阳,母为阴,故彩陶残片上的陶文“图片”与古彝文“图片”对应,其义可选择“母、阴、大”之义。图片图11—1  大地湾出土彩陶刻划陶文如果将“图片”与图1—1中第12个符号“图片”结合起来,就能得到一个完成的意思。古彝文中与大地湾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图片”相近的有三个字符。一是“图片”与大地湾“图片”相近,在古彝文中“图片”读作za13 ,意为“下、降 ”;二是“图片”在古彝文中读作ndo13,意为“居住”;三是“图片”在古彝文中读作 ʈɿ55,义为解,放。笔者认为,大地湾遗址中的“图片”选取“下、降”之意最为恰当。因为在彝文古籍《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等文献中,常常出现“图片”与“图片”在一起结合出现“图片图片”,在彝语翻译中直译为“母降”,意译为“阴降”。另在古籍文献中也常看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意为“阴阳升降”或“阳升阴降”。二是从大地湾考古发现动物骨骼分析彩绘陶文“图片”的文化内涵。正如所述“图片”在彝文中有相近字三个“图片”“图片”“图片”,分别读作mƲ21 、bⅰ13 、pi33,释义分别为“母、阴、大,(偶蹄动物的)蹄子,始。”之义。再结合大地湾一期发掘出土的灰坑、房址、墓葬中发现的猪、狗、鹿、羊和其他动物骨骼分析,三个形近的古彝文中“图片”读作bⅰ13 ,意为(偶蹄动物的)蹄子,这与大地湾考古发现的猪、狗、鹿、羊的骨骼来分析是吻合的。通过分析推测,大地湾彩绘陶文“图片”得到两个结论,一个是根据彝文古籍文献中常出现的句例,义为“母、阴、大”之义,另一个根据大地湾考古动物骨骼考古分析推测为(偶蹄动物的)蹄子,至于选择那个结果更为恰当,这需要更多学者结合大地湾8000年前的地理环境及生活轨迹进行判断探索,选择出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文字内涵。图片图11—2 大地湾博物馆家畜训养图片(二)大地湾第一期彩绘陶文“图片”的文化内涵图1—1中第4个陶文,是第一期A类彩绘符号H3114“图片”,如下图12—1为大地湾第一期彩绘陶片图片,根据大地湾遗址中植物木炭的出土分析,表明当时大地湾以针叶和阔叶混交林为主,其植物树种以冷杉、榆树、榛木、白蜡树、铁木、槲栎(青冈)、花楸、槭木(枫)等,分别属于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其中亚热带树种有槲栎和铁木两种。结合这些遗址中的植物木炭分析,“图片”所表达的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植物树种,而在古彝文中,“图片”、“图片”“图片”与“图片”在结构上相似或相近,在古彝文中“图片”,读作Po33 ,纬(线)之意;图片读作Po33,义为钻、捅;“图片”读作“so13 ”,义为“松、杉或小麦”。结合大地湾遗址植物木炭考古分析,“图片”彩绘陶文所表达的意思应是下图12-2植物树种中的第一种冷杉,笔者认为他就是古彝文中“图片”读作“so13 ”,义为“松、杉或小麦”。图片图12—1 大地湾第一期彩绘陶文图片图片图12—2大地湾考古植物木炭图片当然,以大地湾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刻划陶文能用古彝文释读外,大地湾、马家窑等地发现的彩陶图案在彝族图腾、彝族服饰、彝族建筑、雕刻、绘画中常常出现,如火镰纹、如意纹、图腾纹、螺旋纹、几何纹、动物纹、八卦纹、植物纹、犬齿纹等,这种高密度的文化信息重合,说明古彝文解读大地湾等地刻划陶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也更加有力的证明了古彝文化与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的同源性、同根性关系。结  语:通过多角度分析探索,惊人地发现越古老的文化越往上追溯,其文化的同源性、同根性、同一性特征更为明显,在核心价值观上更是一脉相承。从古彝文解读大地湾等地彩绘陶文,明确得出大地湾彩绘刻划不是符号而是文字,进一步阐释了彝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是一脉相承,一母所生的同根同源文化,用彝文化解读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无疑是一把打开文明源头的金钥匙,是破解文明要素“文字”难关的突破口,这对探寻中华文明源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①宋进喜著《大地湾文化概说》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8年9月第1版。②张津梁主编《伏羲文化研究论文选编》2019年6月印。③王子国编著《彝文字释》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9年11月第1次印刷。④毕节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编《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17年9月第1版。⑤丁诗建 王继超 李玉平编《明清彝文书法汇辑》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年11月第1版。⑥贵州省彝学研究会 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语文办公室 贵州民族学院彝文文献研究所 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编《简明彝汉字典》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1年9月。⑦滇川黔桂彝文协作组编《彝文字集》贵州民族出版社 四川民族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4年6月第1版。 ⑧周宜兴著《中华文明800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年11月第1版。⑨周子博 周宜兴著《中国上古时代的文字‘二进制计数与六十四卦’》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8年6月第1版。【附: 1、荣氏《开山图注》曰:“伏羲生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徙治陈仓(今陕西宝鸡,与天水为邻”。郑椎《通志》也有:“伏羲,生于成纪,作都于陈”的记载。《绎史》卷三亦云:“伏牺生成纪,徙治陈仓”。《帝王世纪》云:“庖牺氏(伏羲)称太昊,都陈”。 [1] .张津梁编《伏羲文化研究论文选编》第60页《关于伏羲文化内涵和外延的思考》。 [2] .毕节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编《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17年9月第1版,第95页。[3] .李孝定《从几种史前及有史早期陶文的观察蠡测中国文字的起源》。[4] .《文物》1973年02期。】

【神话概述】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编辑本段]【神话故事的内容及思想】神话故事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它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人以刀斧、弓箭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变成以这种工具武装起来的英雄。神话中的主人公被想象为超人的,但有时也要遇到挫折和厄运。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透过神话幻想的折光,从神话人物的作为和斗争,可以约略看到当时的人的作为和斗争。[编辑本段]【神话的来源】神话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推理和想象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但是由于这时的认识水平非常低下,因此经常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神话是人们借助于幻想企图征服自然的表现。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神话中的人物大多来自原始人类的自身形象。狩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神话中的英雄也以刀斧、弓箭为武器。从神话中,可以看到先民的一些事迹。[编辑本段]【神话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论是世界文明发生最早地区的原始社会民族,还是当今世界上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民族,他们流传的许多神话故事都大同小异。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文明或者民族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话含义。但是,在全球各地,也出现过对同一种现象充满惊人相似性描述的神话。例如关于上万年前的全球大洪水的神话在许多地区的同一时期都有类似的描述。[编辑本段]【神话的分类】神话一般大致分为三类,创世神话、神佛神话、英雄神话。其中尤其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所谓创世神话,专指时间设定在人类原始时期,记载事物、制度起源的神话。其中一般还粗分为世界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和文化起源神话等三种。所谓世界起源神话,指的是记述「世界」、「宇宙」起源的神话。就拿《圣经》为例,其中的〈创世记〉便属于这一类神话。因为内容论及了大地、太阳、月亮等等宇宙现象的起源。不过,并不是所有民族的神话都包含有世界起源神话。好比说美国印地安人的神话,就是一部以宇宙已经存在为前提的神话。另外还有一些民族的神话,不只世界起源,就连文化的起源也只字未提。可是尽管如此,不论是何种神话,所有神话在开宗明义时,都有一个共通的大主题,那就是宇宙是从「混沌初开」演进到「秩序规则」的。几乎所有神话的基本形式都是由混沌中产生大地山河。日本神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世界起源神话范例。在日本神话中提到,大神用长矛搅拌著泥淖般的宇宙,然后大地生成、山河成形。类似的神话,同样出现在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神话当中。至于所谓的人类起源神话,通常所叙述的,是人类逐渐与动物区隔,然后逐渐成为世界上一个特殊物种的整个过程。比方说叙述人类如何学会使用语言的神话、人类如何懂得用火的神话、人类如何开始筑巢架屋的神话、人类如何与动物发生区隔的神话。而这些神话,其实都是一种世界秩序与规则的开始。透过以上这些神话,人们对世界的历史演进会有清楚的认识,了解到世界是如何由混沌无知,演变成无数的秩序与规则。相对于创世神话的纪录宇宙演化,神佛神话与英雄神话则较具戏剧性,所纪录的是神佛与英雄们的种种事迹。一般来说,越是文明的地区,创世神话的比例就越少,而相对的神佛神话和英雄神话比例则会反比例增加。这是一种自然趋势,不过意思并不是说创世神话的内容就因此而减少,而是说因为神佛神话与英雄神话的内容不断扩增,相形之下,创世神话所占的比例就少了许多。希腊神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希腊神话中,创世神话的比例很小,而大量的神佛与英雄故事则经过长期的累积,成为希腊神话中绝大部分的故事。由于文明地区所流传的神话比较广为人知,所以不少人认为所谓的神话,就是指这些神佛与英雄的故事。不过很可惜的是,这类拥有大量神佛与英雄的神话,其实只占了世界神话中极小的部分;换句话说,这类神话不过是世界神话中的特例,而非常态。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神佛神话其实是文明地区知识分子对创世历史失去了兴趣,转而开始信奉神明的阶段性产物。在这个过度阶段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所谓的英雄叙事诗。因为随后知识分子又逐渐对神明失去了兴趣,于是转而崇拜身边的英雄人物,而英雄神话与英雄叙事诗于焉盛行。现代人对《圣经》中的〈创世记〉兴致缺缺,而仅多在使徒间流传。一般认为,这和神话故事演变的理论如出一辙。(当然〈创世记〉被编入旧约《圣经》也是另一个主要原因。)[编辑本段]【各地的神话】亚洲:●中国神话 ●越南神话 ● 日本神话 ●印度神话 ●泰国神话 ●柬埔寨神话 ●古巴比伦神话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欧洲:●北欧神话 ●凯尔特神话 ●罗马神话 ●希腊神话 ●斯拉夫神话非洲:●埃及神话 ●非洲神话 美洲: ●印第安神话 ●玛雅神话 ●阿兹特克神话 ●印加神话[编辑本段]【神话的比较】关于神话的说法有很多种,分门别类,先来说明比较古老的三种凯尔特神话:凯尔特神话是在被罗马统治时期诞生的,所以有关英雄与反抗的故事是凯尔特神话的主体。令人觉得遗憾的是,凯尔特神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口口流传的,因此流失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别的国家神话中,国王是神的儿子,而在凯尔特神话中英勇的国王将成为神,亚瑟王传说是最著名的凯尔特神话,除了圆桌武士的故事外,还围绕着亚瑟王的一口大锅衍生出圣杯故事。有此神话影子的电影有《亚瑟王之剑》、《阿瓦隆传奇》、《战狼》、《高地人》、《贝奥武莆与格伦德尔》希腊神话:希腊神话发源于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内容包括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稍晚的偶像崇拜。除了奥林匹斯山的十二主神外,希腊神话中还有许多地位低下的神,古代希腊人就在众神的包围下生活。希腊神话中的神并不完美,他们有时会嫉妒、暴怒、自私,乱伦也是家常便饭。每一代主神都靠背叛父亲获得王位:乌拉诺斯被克洛诺斯又被宙斯放逐;宙斯因此害怕子女用同样的方式对付自己,所以吞下怀孕的狄美斯,但是最后不得不剖开脑袋让雅典娜出来。有此神话影子的电影有:《伊阿宋和金羊毛》、《纳尼亚年代记》北欧神话:北欧神话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出于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反映,北欧神话中的神与英雄,有着世界上最强的斗争精神。狂暴战士和英雄死后,会进入瓦尔哈拉神殿,白天喝酒作乐,夜晚操练不息,准备跟恶魔的最后决战。不过斗争的结果是让人绝望的——他们知道自己将要在世界末日时死去,包括主神奥丁,也将被芬瑞尔狼吞吃,但是却没有神或英雄愿意屈服于命运,明知必死无疑,却依然奋战到底。让人稍感安慰的是,世界末日不是一切的终结,北欧神话中有一棵生命树,它会带来新的生命和文明,守护世界的大雕也将继续盘旋在最高处。有此神话影子的电影有:《第十三武士》、《变相怪杰之子》、《魔兽归来》。[编辑本段]【神话的研究】「神话」这门学问历史悠久。早在希腊时代就有神话方面的研究。最初期的神话学分成两派学说;一派视神话为「寓言」,另一派则认为神话是在反映时代的历史事实,也就是著名的「神话史实说(euhemerism)」。由此可见,在希腊时代,人们已经对神话的传播、散布习以为常。之后,神话的研究停滞了一段很长的时间,一直到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前半,才出现了几位近代神话学的先驱。之后到了十九世纪后半,伴随著比较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比较神话学」便应运而生。当时最著名的学说是马克斯·缪勒(Muller Friedrich Max)的「自然神话学派」。不过这个学派专门以神话中的暴风、太阳等特定对象为研究的目标,并未深入扩及到所有神话研究的范畴。当时与自然神话学派相抗衡的,则是所谓的「人类学派」。代表人物是苏格兰学者兰格(Andrew Lang)。兰格以当时的文化演化论为基础,研究发现神话是未开化民族野蛮习俗的根源,同时他也首次确认了神话并不是印欧语族特有的产物,而是世界各地都有的文化实像。进入二十世纪后,神话学的研究方法变得更多样化了。起初神话学界流行所谓的「礼仪说」。许多学者导入了早期的人类学说,假设所有的神话都是礼仪的母体。礼仪说就是神话学者解说这个假设而形成的一个学派理论。在礼仪说的著作中,最著名的是詹姆士.弗莱哲(James George Frazer)的《金枝》(The Golden Bough)。可是经过后世研究调查的结果证明,这个学说的假设根本完全错误。不过就《金枝》书中所搜集的大量对后世研究颇具价值的神话范例而言,至今礼仪说仍旧有它一定的学术意义。至今依然沿用某些「方法论」的方法来作为神话的研究理论。首先是历史民族学的研究方法;这个方法是先确定全世界的神话分布,然后再根据所属的区域寻找出它们在文化史中的定位。这样的研究方法,显然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田野调查,于是对早期的自然神话学派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但是之后的阿道夫.詹森(Adolf Jensen)在他的初期栽培文化之世界整理研究中,已经从文化史的定位转移到人类文化史的定位了。其次是所谓「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望文生义,这个研究方法专注在寻找神话的功能,也就是在寻求神话故事对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最终目的。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在他对美拉尼西亚神话所进行的调查中发现,神话的目的是为了给予社会制度一个正当性的根据。他举例指出,决定拉比亚村(Rabia)四个宗族位阶的,正是神话中四个宗族祖先从石窟中迸出时所做出的举动。另外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弘(Clyde Kluckhohn)则引用了纳瓦荷印地安人(Navaho Indian)的例子下了这样的结论。所谓文化,就是教导人们何谓超自然现象的威胁,然后进而教导大家面对这些超自然现象威胁的方法。而神话与礼仪的功能,与文化本身的意义其实并无一致。虽然纳瓦荷印地安人没有所谓的成文法(法律),也没有一位具有绝对权威的酋长,但是这个部落却能长期维持团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所有的成员,拥有共同的神话和礼仪。接著是李维史陀 (Claude Levi-Strauss)所倡导的「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结构主义打破了过去所有的方法论,它不拘泥在神话中哪些特定的构成要素,而是做全面的整体研究。可想而知,结构主义为神话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与冲击。以往的比较神话都将重心放在内容的相似性上,但是自李维史陀以后,即使原本看似不同的地方,却因为综观整体而产生了全新的见解。正因如此,神话的研究与分析变得更具深度和广度了。有别于李维史陀为神话研究带来的巨大变革,法国比较神话学家乔志.杜梅吉尔(Georges Dumezil)则持续致力于印欧语族的神话比较,提出所谓「三元体系」的结构模式。乔志.杜梅吉尔认为王者、战士、生产者三者,是神话最基本的三个意识形态。除此之外,还有从「心理学」切入的神话研究方法,也就是在精神分析学上大放异彩的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佛洛依德有一本神话研究的著作《图腾与禁忌》,书中的研究结果虽然未被学会所认可,但是他所提出的「无意识」的重要性,却为后来的神话学家造成了相当的影响。除了佛洛依德,另一位心理学家容格(Carl Jung)则是透过许多梦境的分析,找出希腊神话中像狄蜜特这类的大地母神与她们所相对的作梦者之间,有著非常规律性的互动原则。容格并且将这个原则命名为「原型(archetype)」。[编辑本段]【世界起源神话的类型】世界起源神话大致分为以下六种:1.造物者的无中生有2.由原始人类(巨人)的尸体中产生3.从宇宙蛋中诞生4.由原初的父母所生5.在宇宙不断的进化中自然产生6.由某种动物从海底带上岸的泥土而生除了这六种之外,其实还有一些特例,譬如说包含上述两种以上的复合型起源神话。第一种造物者无中生有的神话,最著名的莫过于《旧约圣经》。《旧约圣经》中的世界是从「有光」开始,这就是典型的「无中生有」。第二种由原始人类尸体中产生,最著名的应属《爱达经》(Edda)的原始人类伊米尔(Ymir)。另外还有美所不达米亚的《创世神话》(Enuma Elish)中的善神马尔杜克杀死了恶神蒂亚玛特之后,撕裂了蒂雅玛特的身体,将它创造成天地。另外例如中国的盘古开天其实也同属这类尸体诞生的神话。第三种从宇宙蛋中诞生,最好的例子就是芬兰的《卡勒瓦拉》(Kalevala)。在这部神话中,天、地、太阳等都是从大鹰的蛋中生出来的。在希腊神话中的世界起源神话,其实也属于这一类。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根源之神(爱神)厄洛斯。第四种由原初的父母所生。通常所谓的「原初的父母」就是两位大神,他们先是结为连理,然后创造世界。在日本神话中,也有「伊耶那岐之命」和「伊耶那美之命」两位大神。根据日本神话的纪录,日本就是在他们成婚后诞生的。在非洲尤罗巴族(Yoruba)的神话中,先是由天上至高之神奥路昆(Olokun)和地上原水之神奥罗伦(Olorun)结为连理,生出两位原神,然后由其中一位原神用一把泥土创造了全世界(这段神话是第四种与第六种的复合型神话)。第五种则是在演化中自然产生,朝鲜半岛的创世神话便是其中的典型,不过这部神话一向鲜为人知。第六种是由海底泥土而生,这类神话在美洲的印地安神话中尤其丰富。在休伦族(Hurons)的神话中,就有虾蟆从海地带著泥土上岸,之后这泥土就转化成了宇宙天地。在其他部族的神话中,则还有由小鷿鹈(Podiceps ruficollis)或海龟等等各类鸟兽潜入海中带泥上岸来的故事。[编辑本段]【其他共通的主题】除了世界的起源,在各民族的起源神话间还存在著许多其他共通的主题。在「人类起源神话」中,有神明创造世界的创造神话,也有神明以外的生物创造神话。前者又分为由造物者独立创造出人类的神话、造物主藉助某位助手的力量创造人类的神话,或者由造物主与他的助手彼此争斗之后才创造出了人类的神话。后者又可分为由原始巨人的尸体产生人类的神话、由动物演化而产生人类的神话,以及由一颗神圣的大蛋产生出人类的神话。在「毁灭型神话」中,也可粗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先是原始洪水型神话。这类神话多半与世界起源神话中的第六种,宇宙由海底泥土而生的神话相连结。其次是宇宙大战洪水型神话。简单的说,就是一场洪水起因于两位神明彼此的争斗。这类神话通常结局会出现一对劫后余生的亲兄妹,经过近亲通婚之后让人类重新繁衍。再者是宇宙洪水型神话。这类神话通常不会交代洪水的起因,只知道洪水发生,人类几乎灭亡。至于洪水的结果,通常也会出现一对劫后余生的亲兄妹。最后则是惩罚型洪水神话。洪水的起因是天神决定毁灭万恶不赦的人类。看到这类神话,一般人总会联想到诺亚方舟,事实上这类神话遍布世界各地,好比说印尼半岛上也流传著同样类型的神话传说。除此之外,例如死亡的起源、火的起源、作物的起源、女性的起源、作乱精灵(Trickster)、文化英雄、王权的起源等等,也都是许多神话共通的主题。[编辑本段]中国神话故事包括的人物盘古 (传说中是整个宇宙第一个诞生的生物开天以后死亡了)女娲 (在盘古以后突然出现创造了人类)其中还有鸿钧(不知道在女娲前还是在女娲后)共工 撞断天柱的为西北的洪水之神,传说他与黄帝族的颛顼发生战争,不胜,怒而头触不周山,使天地为之倾斜。刑天 猛志常在的刑天与天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因此 ,刑天常被后人称颂为不屈的英雄。东晋诗人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即咏此事,借寓抱负。蚩尤 铜头铁额的《龙鱼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伏羲 发明八卦的伏羲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又相传他是古代东夷部落的杰出首领。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制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编辑本段]《中国神话故事》合集图书作 者: 薇薇夫人 编出 版 社: 希望出版社[1]出版时间: 2009-8-1版 次: 2页 数: 118印刷时间: 2009-8-1开 本: 16开印 次: 2纸 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7930307包 装: 平装所属分类: 图书 >> 少儿 >> 儿童文学 >> 寓言 传说定价:¥内容简介精选中国神话故事,使小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形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文笔隽永,画风独到,深受海峡两岸小读者的喜爱。作者简介薇薇夫人,台湾《联合报》专栏作家,华视“今天”节目制作人及主持人,台湾极有影响的女作家。目录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伏羲兄妹伏羲氏钻木取火有巢氏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伏羲文化即是民族始祖太昊伏羲及中华本源文化 一、伏羲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相传为伏羲生日。这一天,天水市民众自发集会到祭奠“人宗爷”(按:天水人习惯将伏羲称为“人宗爷”),乞求幸福安详,新年好运气。 除了民间祭祀,天水还在每年举行盛大的公祭活动。 据《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于庖厨”。伏羲通过仰观俯察,了解自然万物,所画八卦是用8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利用八卦占卜吉凶,正是这种对世界初步认识和把握方式,并孕育着的萌芽,这也是后来《周易》的思想基础。此外,伏羲还立九部、设九佐,以龙纪官,号龙师。禅于伯牛,,教民熟食;制,定节气,消息祝福,以测吉凶,尝百药,制九针,以拯天疾,开创了中华最早的文明。 1、伏羲民族始祖地位的确立 木本乎根,人本乎祖。民族始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也是神圣血缘观念的具体表现。一个民族始祖地位的确立,有历史的因素,政治的因素,同时也是多种文化相互融汇的结果。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始祖是国人历经千百年反复审慎地选择而确立起来的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的代表。 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的本身也是历史性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民族先祖的认定,是从远古的传说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渐确立起来的。“”为中华民族的,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战国到已逐步确立。“”的世系之中,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居神农、黄帝之前的中华民族的。 关于太昊伏羲的文字记载至迟在即已出现,《左传》、《管子》、《周易》、《庄子》、、《列子》、《战国策》、《国语》、《世本》、《》、《山海经》等先秦典籍都有关于太昊伏羲的表述。《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作,……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这段话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伏羲功业和始祖地位,影响甚大。 在正史中,司马迁《史记》从五帝之首的黄帝记起,未为伏羲立传,但他在《》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文化贡献。到了东汉的《汉书》,则突破《史记》的界限,将上古帝王世系从黄帝推至伏羲,伏羲开始登上官定正史。《汉书·古今人表》中首叙伏羲,次列炎、黄;《汉书·律历志序》引《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朝”诸语,认为“稽之于《易》,炮牺、神农、黄帝相继之世可知。”并以太昊伏羲为历史源头,确定他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这就是说,在古帝王系统中,只有太昊伏羲氏是“继天而王”的,因而他是百王之先,炎、黄诸帝继伏羲而王。 晋代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是一部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三皇首列伏羲,次为女娲、。梁代肖绮《〈拾遗记〉序》中说:“文起羲、炎”。其后唐高祖《修六代史诏》和唐太宗《修晋书诏》均以伏羲为中华文化的肇始者,所谓“伏羲以降,因秦斯及,两汉继绪,三国并命,迄于晋宋,载笔备焉”。至唐开元间,司马贞为《史记》补写《三皇本纪》,综述、补充前世有关伏羲的文献材料,成一篇较为完备的史传。至此,伏羲在历史古代典籍中历史化的过程全部完成。 2、伏羲在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方面的贡献 现代学者在解释“民族”的意义时,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从种族血缘和文化传统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我们在讨论民族始祖的确认过程时,要同时看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历代典籍对伏羲的文化贡献所载甚多,这些贡献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 首先,从民族文化的形成上来说,传说伏羲始画八卦,开启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源。《周易》、《史记》等典籍记载了伏羲“作八卦”的重要贡献。《论衡·齐世》:“故夫宓牺之前,人民至质朴,卧者居居,坐者于于,群居聚处,知其母不识其父。至宓牺时,人民颇文,智欲诈愚,勇欲恐怯,强欲凌弱,众欲暴寡,故宓牺作八卦以治之。”描述了伏羲时代的社会状况。《礼记·礼运篇》注引《中侯握河纪》谈到与伏羲关系密切的“河图洛书”以及八卦:“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我们民族思想方式的基础。所以,可以说,伏羲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先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另外,传说伏羲确立了;发明网罟,教民渔猎;养六畜以充庖厨;造琴瑟,作音乐等。这些均反映了伏羲在文明和文化初创时的贡献。 与中华民族另外两个重要始祖和黄帝相比,是农业文明之初的代表,主要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黄帝是农业文明进化时期的代表,主要是华夏各族政治和制度上统一的象征。而伏羲所代表的是比炎黄二帝更早的渔猎文明时期,是中华文化最早的源头,是文明初始的象征。 其次,从民族血缘的凝聚上说,伏羲时代是一个部族融合的时期,史载伏羲“正姓氏,制嫁娶”。《路史》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之本,而民始不渎。”姓氏的主要作用就是明血缘、别婚姻,纯正血统。不同部族的人分别有不同的姓氏,“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各个部族相互通婚混血,从而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基础。这是伏羲在民族血缘方面的伟大贡献。 太昊伏羲氏还赋予了我们民族以总徽号——龙。《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均证明,伏羲“人首蛇躯”。蛇是伏羲氏的图腾。中华民族的总图腾“龙”,正是以蛇为基础,汇合了多民族图腾而成的。闻一多在《伏羲考》一文中指出,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因部落的兼并面产生的混合的图腾”。龙图腾的形成,象征了中华民族主体血脉的汇聚和文化的奠基。从此,普天下的中国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共同尊奉同一个祖先——伏羲。在伏羲的旗帜下,多民族团结和合,统一为中华一家。太昊伏羲因此而成为中华民族血缘和文化的广泛代表。 二、伏羲文化 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每个民族都有自已民族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已民族的文化精典;每个民族都有自已民族的文明,每个民族都有自已民族的文明精典。中华文化其根是伏羲文化,博大包容,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因此,伏羲文化可谓中华文化的精典,可谓中华文明的精典。 如果说历史的前进与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文化,那么,人类文明则是文化的精典。“文化”者,“文”而“化之”,只用“文”才能推动历史的进程,才能创造人类文明。利用武力,不论其多么强大,都不能创造世界文明,只能破坏世界文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是中华各民族的基石。 什么是中华文化?其实,中华文化就是伏羲文化。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伏羲文化不仅构筑了中华文化的主要框架,是中华文化的脊梁。同时,伏羲文化也是远古文明的一个缩影。 伏羲在六千多年前,所创造成的王业可谓昊昊然皇皇然矣!这些王业是世界的物质的精神的?是古文化是古文明? 马克思认为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而狭义的文化只包括精神一个方面。而伏羲的王业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如创网罟、始六畜等,其精神方面的如始建都、龙图腾、画八封、制嫁娶、正姓氏、创书契、始熟食、创音乐、创炙针等。现在,我们看来,上所列述的十一条,不论表面是属于物质的创造,还是属于精神方面的创造,都是属于大文化,属于广义的文化。伏羲的发明,在人类的野蛮时代,上述不论哪一项,都是了不起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大事件,都牵涉到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伏羲画八卦,揭示了天道“”的大宇宙科学观,这不仅是当代科学的“高科技”,龙的子孙后人,六千年来把其视为“无字天书”,今天仍旧不失“高科技”之称呼。其确切的定义,是中华远古文化,还是中华远古文明? 关于文明与文明时代的概念与区分,美国人L。H。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首先使用“文明时代”。他根据人类“生存技术”的进步,将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与文明时代。文明时代属于标音字母的出现和文字的出现,直至现代。分为古文明阶段与现代文明阶段。的标准有城市、贸易、简单的机械出现、古代艺术、科学、国家、军队、基督教等。 伏羲被称为中华民族始祖的“百王先”、“三皇之首”、“上上圣人”,“都”于,1984年发掘出了羲皇故都,方广百亩。被誉为近代地下发掘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地下古城址。“城市”出现了吧!伏羲创网罟,执伏牺牲养成六畜,开创人类的畜牧时代,结束了茹毛饮血,开始吃熟食,也是一项人类的重大文明吧!伏羲制嫁娶,结束了群婚、乱婚,方始“一夫一妻”的对偶婚,正姓氏,别血缘,提高了人类的自身质量,又是一项关系人类的重大发明吧!不论许慎的《说文解字》,还是其它关于考证中国文字的典藉,皆说八卦的八个符号,是中国方块字的“祖先”。中华原始文字出现了吧!特别是伏羲画了八卦,伏羲在六千年前竟创画了今天仍旧视为科学的“高科技”八卦,在伏羲时代竟出现了“高科技”? 在两千多年前,晚于司马迁《史记》125年的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世历千古,人更三圣”。三圣者伏羲、周文王与孔子也。在汉武帝“”之后,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支柱和统治基础。OL]q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个优秀的文化。我们一般地说,中华文化是指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释家文化。实际上,这“三家”是“一家”,三元归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教归易”。相传,伏羲在六千多年前画了八卦。八卦是天道大宇宙观的集中体现,是《易经》的理论纲领,古来被子称为“群经之首”。可以这样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理论纲领。 在《史记。孔子列传》说:孔子“读易苇编三绝”。这位儒家创始人在他的学说中,无不充满《易经》理论思想的灿烂光华。《易经》博大精深,其蕴藏的宇宙全息理论、自控理论、控它理论等,包含了天道、地道与人道。《易经》最高境界是“中和”。这里所说的所谓“中”,在阴阳思想里,它既不阴,也不是阳,这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形而上的无形的东西,才叫“中”;而“和”则是表现出来形而下的有形的东西,才叫“和”。这个最高境界里,正如《老子》开篇所说:“道可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其道有其道,无其名有其名,这是一个和平的世界,安乐的世界,祥和的世界。可见“中”的境界之崇高了。 孔子“读易苇编三绝”,终于悟出了《易经》蕴藏的宇宙大道,创立了儒家学说,提出了的最高思想理想境界——“”。全部内容基本上可以用就是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忠恕”,而“忠恕”的表现形式是“仁”。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仁”,孔子的回答说:“爱人。”孔子这种“爱人”的思想依据是什么呢?孔子在《中庸》里这样回答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郭店楚墓书简.五行》说:“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爱人,仁也。”《唐虞之道》说:“孝之放,爱天下之民。”《语丛》说:“爱,仁也。”“爱生于性。” 这几典都说明儒家的“爱人”不止是爱“亲亲”,不止是爱自已的亲人,而是“推已及人”,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之幼”。这个德行是人的最高境界呀,做到并不容易啊!孔子又提出了他的“”作为“仁”准则,这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要把“仁”推广到天下社会,这就是孔子的“克已复礼曰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在这里,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是在“克已复礼”基础上的“复礼”,才叫着“仁”。“仁”基于“爱”,“爱生于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礼”是规范人的行为外在的礼仪制度,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和平相处,“礼之用,和为贵。”于此同时,孔子又要求人必须自觉地遵守礼仪制度,只有这样才符合“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为仁出已,而由人乎?”具体说,这就要求人们要报本返始,敬天祭祖,爱自已的父母,重孝思,重师道;不仅如此,而且还要推已及人,爱天下所有的人,有爱心,爱人人。因此说,“礼”是“仁”的前提,没有“礼”就没有“仁”可言。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礼崩乐坏”,那么天下必然要大乱,人世间就不会和谐,就要发生战争,就要相互倾轧,就一定要失去和平。社会就永远没有安宁了,人世间就发生灾难。所以,孔子说“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天下归“仁”了,人世间就会永远充满“仁”,就会永远充满“爱”,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孔子所向往的“理想社会”了。 孔子要求人人要有“仁”的思想基础,人人要向往“仁”,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了。孔子这里把《易经》的宇宙全息理论、自控理论控它理论等运用到人类社会了。这就孔夫子的高明,圣人之所在。八卦的“中和理论”运用到人类社会,把儒家学说思想推向了人类思想境界的顶峰。`S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第一位大圣人,那么,孟子则是第二位大圣人。孟子《告子上》这样说道:“知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如果说孔夫子是儒家学说的第一位大圣人,孟子是儒家学说的第二位大圣人,那么,朱熹则儒家学说的第三位大圣人。 朱熹在《朱子文集》中这样说道:仁者,“在天地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天心”本乎“人心”,“人心”与“天心”是相通的、一致的、统一的。所以,《中庸》这样说道:“诚者,天之道;诚者,人之道。”这就是儒家学就的“理论”。天诚则和,人诚则安,道诚则尚。,道出了人类和平的真谛。 儒家学说这位创始人孔老夫子把《易经》融会贯通了,他了发现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惊人的一致性,他发现了社会科学源本于自然科学吧!“天机”戮破了,他发现人社会原来是宇宙大世界的一个缩影,或者说是宇宙大世界的“苍海之一栗”。古今中外任何大圣人,他们提出的不管是什么学说,他们都不是发明而是发现了什么,只是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发现就了不得了!孔夫子这个伟大的发现,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的,竟在中华文化中两千五百多年! 在二十一世纪西方最受崇拜的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史》中说:“笛卡尔的哲学......完成了或者说极近乎完成了由开端,而主要因为宗教上的理由,经基督教哲学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体系提出来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两个平等而彼此独立的世界,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 可惜这位西方伟大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是天人二分,从根本上与宇宙大道背道而驰而驰了!因他是单纯的研究一点,而忽视了另一点,人的一只手长在人身上,另一只手也长在人身上,只研究左手,而忽视了右手,忘记了人本身,怎能全面研究人呢?只研究一个,不研究相关的一个,怎么能全面呢?这样的理论简直如工程兵开凿山洞一样,只有钻出了他打的山洞后,他才豁然开朗,才知道洞口外的。话说到这里,我们并无否定西方文化价值的想法。 中华文化则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中华文化的基本理论是“天人合一理论”,也就是就研究天道,不能不研究人道;而研究人道,不能孤立地研究人道,必须要研究天道,这样才有本有未,叫做全面。人离不开天,离开了天,离开了自然,离开了宇宙,那就偏面了,必然会发生谬误。很简单的普通道理,人离开了天,没有天赐的一口气,何谈人之存在?那就要一命呜呼了。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天。”这说明天与人的关系,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只能顺天,不能逆天,因此人类社会,不论研究自然也好,研究人类社会也也,只能光大天道,必须要立足于宇宙大世界观。 朱熹在《》中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也;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此话说得绝妙极了,表面上说的是人离不天,天离不开人,实质上说的是“天是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天中有人,人中有天。” 天是什么?一般的说,大家看到的是苍天。具体的说是宇宙。在中国典藉《尚书。虞书》中有“皇天上帝”记载,在《诗经。大雅》中有“皇矣上帝”的说法。中国古来称天为“上帝”,俗称“爷”,又称“老天爷”。这位不仅是地球上的“老爷子”,而且是整个宇宙的“老爷子”。地球在他的宇宙大家族中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个“小孙儿”。因为太阳系在宇宙中是“沧海之一栗”。地球在太阳系中,又是太阳系中“沧海之一栗”。这位“老爷子”的“上帝”,能一统整个没有时空的大宇宙,而且又是那样的井然有序,各星有各星的轨道,不论有生命的,不论没生命的,不论大的,不论小的,各式各样的,都相安和平。对于地球,地球围绕太阳转,月亮围绕地球转,人来到了地球上,有喝的水,有吃的植物,植物土中生,而且又是那样的神秘,随四时有序的生长枯稿生长循规蹈矩有序,让像一个无形的金色锁链,让人类享受不尽,生生不息。人也是那样的神秘,生死亡没,也同样的生生不息。所以,《易经。易大传》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厚载万物。”“君子自强不息”为什么自强不息?这位“君子”仅仅是指人吗?上帝为什么在大地上“厚载万物”?天有生命吗?有理性吗?有目的吗?为什么有“天道”?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确实存在的“天道”是怎么产生的?耐人思索啊! 《论语.泰伯》中说:“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天生人,天有性。所以,人称天为“上帝”或者“老天爷”。爷有什么基因,孙子应当有什么基因。人虽然说有性,这个“人性”,因为来自于天的因子,就是“天性”俗语说“你这个人天性不改”,说的就是这个。如果说天与人的关系,或者说天道与人性的关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孔子在《中庸》中曾经这样说道:“天命之谓性。”孔夫子说的是人性是有天赋予的,即是人性是先天固有的。 在《郭店楚简》中有这样一句话,“性自命出,命由天降。”这里的“命”是指天之命,命是由天而降的,命是由天决定的。这正像草长草枯一样,全是天生天杀。人也是如此。认为天是外,对于人有一种超越力量,同时,又是一种支配于人的一种支柱力量。这个力量是庞大的,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是什么力量也改变不了的。不仅是力理,而且,又有规律。所以,孟子在《孟子.尽心上篇》说:“存其心,养成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正因为此,孔子有“五十而知天命”之说。孔夫子所说的“天命”,其实,是天道,即宇宙大道,即宇宙规律。人到了五十岁,知天所为,知人所为,然后知道,知道然后知命。人,是社会的一员,是社会的一部分,人生需符合社会规律,才无往而不顺。若不符合,就难于生存了。而社会规律来源于何处?什么样的社会规律是正确的?原来社会规律来源于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就是宇宙规律,或者说源自宇宙规律。社会规律必须符合宇宙规律,人类必须照自然规律办事。否则,人类就要受到惩罚,人类社会就会不太平。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学说的高明了。 王夫之在《正蒙注》中对儒家学说的“天人合一理论”的诠释非常高明。他这样说道: “抑考君主之道,自汉以后,皆涉猎故迹,而不知圣学为人道之本。然濂溪周子首为太极图说,以究天人合一之源,所以明夫子之生也,天命流行之实,而以其神化之精粹为性。乃以为事物当然之理,无非阴阳变化自然之秩序,而不可违。” 这里,王夫之把儒家学“天人合一理论”中的天道与人道、天与人的关系,解释得维妙维肖:“人道”的“日用事物当然之理”,乃是“阴阳变化自然之道”,“人道”离不开“天道”,人离不开天。 儒家学术的基本理论“天人合一理论”源自《易经》。伏羲一画开天,开物成雾画八卦,一卦之三爻,上爻是天,初爻是地,中爻是人。这就是说,天在上,地在下,人在。同时,也说明天生人,地养人,方成世界。没有人不成世界,没有天也就没有人。 早于孔子的中国伟大哲学家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的“无为理论”。“自然”是什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天指的是宇宙,地自然厚载万物,这像一个金色的锁链道出了宇宙生生不息图。“无为理论”是什么?“无为”指的是自然规律,或者说指的是宇宙规律。老子琢透了宇宙大道,同时,他也琢磨透了人类社会。他提示人类,要遵循这么一条规律:人应当效发地,地应当效发天,天应当效发“道”,“道”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规律,即宇宙规律。自然无为,法道自然,太和万物,这就是老子理论的全内容。道家理论的其本其根是天道。老子的理论基础之源,同儒家学说“天人合一理论”,不谋而合,同源自《易经》的核心理论八卦。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华姓氏的博大内涵。我们说伏羲正姓氏,是正天道,正天性,正宇宙生生不息之大道。 同时,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敬天祭祖”的博大内涵,天为什么可敬?天有“性”,人之本也。为什么要祭祖?人之源也。人知本源,方才能生生不息。 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灿烂丰彩。在六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太昊伏羲画出了八卦,八卦揭示了自然大道,揭示了宇宙大道,结束了千古,使人类开始了“以卦治天下”,也就是以数治天下,也就是以“中和理论”治天下。自伏羲第一代起,历十五代而至炎帝,牛羊等享、工具公有,人人平等,人人相爱,千余年没有战争,这是一“天苍苍,地茫茫,低头风吹见牛羊”的太平远古畜牧世界。 伏羲画八卦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国历史传说时代了不起的大事件,它使人类古文明暴发了一次大的“革命”。作为人类的古文明,太昊伏羲始“正姓氏”,是人类古文明的一个重大方面。“正姓氏”的“别血缘”,其实质提示人类要返本报祖,正本正祖,遵循天道,即遵循宇宙规律。人们天天呼唤你,警示你的姓氏,呼唤你的姓氏,要你不忘八卦的最高境界中与和,不忘生生不息,要相安和平,保持一个康宁的世界。 天、祖、人三者合一,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伏羲首先是人,又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人类把宇宙视为上帝,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是上帝创造了人。同时,把祖先视为人世间的上帝。把天俗称呼为“天爷”,把伏羲称为“人祖爷”。

传统坛庙文化研究论文

礼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约制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它带有强制化、规范化、普遍化、世俗化的特点,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深深地制约着活动的诸多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礼制对中国古建筑的深远影响。关键词:礼制 等级制度 等级差别 形制 中国古代建筑《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礼在儒家的心目中是维系天地人论上下尊卑的宇宙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准则。《礼记。曲礼》说得很清楚:“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礼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左传》说“夫礼,天之精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荀子》“礼者,智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礼记。经解》“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这些表明,礼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约制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易传》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左传》说:“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其核心是宗法和等级制度,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都存在着等级森严的人伦关系。在古代社会长期发展中,礼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等级分配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思想体系和制度”。这个被提得极高的尊卑意识、名分观念和等级制度,不仅贯穿于人际的政治待遇、社会特权、家族地位,而且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在建筑方面,它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与标志,大到城市、建筑组群、坛庙、宫堂、门阙、庭院、台基、屋顶形式、建筑面阔和进深,小到斗拱、门钉、装饰色彩等,都纳入礼的规制。辨尊卑、辨贵贱的功能成了建筑被突出强调的社会功能。从周代开始,已经出现了建筑的等级差别,以下将分为几个方面阐述。一、城制等级《考工记》记述了西周的城邑等级,将城邑分为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和宗室与卿大夫的都城三个级别,规定王城的城墙高九雉(每雉为一丈,共高九丈),诸侯城楼高七雉,而都城城楼只能高五雉。三个等级的城邑的道路宽度也有规定,王城的经涂(南北向道路)款九轨(九辆车的宽度),诸侯城的经涂按王城环涂(环城的道路)之制,宽九轨,都城道路宽五轨。到汉武帝时,《考工记》补作《周礼。冬官》成为儒家经典,这种营建制度的等级观念自然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二、组群规划等级《礼记。王制》中讲:“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唐朝的《营缮令》中规定:都城每座城门可以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而县城的门只能开一个门洞。这是建筑组成和建筑布局上的等级要求。诸如“天子五门”,“前朝后寝”,“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等,都属于这类等级的限定。三、礼制性建筑礼制性建筑的地位,远高于实用性建筑;礼对建筑的制约,首先表现在建筑类型上形成了一整套庞大的礼制性建筑系列,而且把这些礼制性建筑摆到建筑活动的首位。礼制性建筑起源早、延续久、形制尊、数量多、规模大、艺术成就高,从建筑类型看,坛、庙、宗祠;明堂;陵墓;朝堂;阙、华表、牌坊等为礼制性建筑的五个类别。由于祭祀在古代被列为立国治人之本,排在国家大事之首列,因此祭祀天神、日月、山川的坛,祭祀圣贤的庙以及祭祀祖先的宗祠在建筑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明堂作为最独特的礼制性建筑,早期是天子召见诸侯的礼仪场所,后来衍生成诸多礼制功能的综合体,不难看出“礼”的理想模式在明堂建筑中的充分体现。在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支配下,丧葬成了行孝道的重要环节,丧葬之礼也就成了礼制的重要组成,因此陵墓也成了礼制性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朝是宫城中帝王进行政务活动和礼仪庆典的行政区,在于显示帝王的唯我独尊、显示皇权的统一天下、显示封建统治的江山永固;堂是渗透在第宅中的礼制性空间,是传统第宅空间布局的核心和重点,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都在这里举行。此外,礼制性建筑还有阙、华表、牌坊等建筑小品;阙,一方面起着“标表”的作用,用来标示建筑组群的隆重性质和等级名分,另一方面起着强化威仪的作用,有效地渲染建筑组群入口和神道的壮观气势,唐宋以后演化成宫廷广场的礼制性门楼;华表,两汉是称桓表,起源于原始社会部落的图腾竿子,以后演变为立于亭隅、桥头、墓前起标志作用的东西,是一种建筑化的仪仗,有效地起到表崇遵规、显示隆重和强化威仪的作用;牌坊可算是最突出的礼制性建筑小品,它由具有防范功能的实用性牌门脱胎演变成了标志性、表彰性的存精神功能的牌坊,既用于离宫、苑囿、寺观、祠庙、陵墓等大型建筑组群的入口前导,起显示尊贵身份,组织门面空间,丰富组群层次,强化隆重气氛等作用,也用于街市的起点、十字路口、桥梁端头,起标志位置、丰富街景、突出界域的作用。四、单体建筑在单体建筑中,等级制突出地表现在间架、屋顶、台基和构架做法上。《明会典》中规定:公侯,前厅七间或五间,中堂七间,后堂七间;一品、二品官,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官,后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官,厅堂三间七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间”指的是房屋的宽度,两根立柱中间算一间,问数越多,面宽越大:“架”指的是房屋的深度,架数越多,房屋越深。这是对于单体建筑平面和体量的限定。《礼记》记载:“天子之堂九尺,诸侯启齿,大夫五尺,士三尺。”这里的“堂”,指的是“台基”。这说明台基的高度很早就列入等级限定。台基中衍生出一种高等级的须弥座台基,用于宫殿、坛庙、陵墓和寺庙的高等级建筑。须弥座台基本身又有一重、二重、三重的区别,用以在高等级建筑之间作进一步的区分。屋顶的等级限制十分严格,从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庑殿、歇山、攒尖、悬山、到最低等级的硬山顶,形成了完整的等级系列,对于不同建筑的等级面貌,起到了十分触目的标志作用。结构形式和构造做法也被纳入等级的限定,在宋《营造法式》中主要表现在殿堂结构与厅堂结构的区分,即殿堂、厅堂、余屋、亭榭四类,殿堂等级最高,厅堂、余屋依次减低;它们在规模大小、质量高低和结构形式上都有区别。在清《工程作法》中,主要表现在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的区别,把这两种做法作为建筑等级差别的宏观标志,然后在大式做法中再细分等次;这两种做法不仅在间架、屋顶上有明确限定,而且在出廊形制、斗拱有无、才分规格和具体构造上有一系列的区别。等级的限定深深地渗透到技术性的细枝末节。五、装修。装饰色彩等级等级制对内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枋彩绘、庭院摆设、室内陈设都有严格的限定。甚至对门上的零件—— 门环,也硬性规定了铜环、锡环、铁环三级,按等级采用。对建筑物的装饰色彩也有等级划分,总的说以黄色为尊,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调,而民居却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基于礼的需要而形成的建筑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现象,它对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两点:一是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的形制化。不同类型的建筑,突出的不是它的功能特色,而是它的等级形制。凡是同一等级的建筑,就用同一形制。如太和殿、乾清宫、太庙正殿和明长陵祾恩殿,建筑性质各异,基于等级的最高体制,用的都是重檐庑殿顶。二是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程式化。严密的等级制度,把建筑布局、规模组成、间架、屋顶做法,以致细部装饰都纳入等级的限定,形成固定的形制。这种固定形制在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使得建筑单体以至庭院整体越来越趋向固定的程式,整个建筑体系呈现出建筑形式和技术工艺的高度规范化;程式化、规范化保证了建筑体系发展的持续性、独特性,保证了建筑整体的统一性、协调性,保证了建筑普遍达到不低于规范的标准水平。但是也成为建筑发展的枷锁,严重束缚了建筑设计的创新和技术的革新,加剧了中国建筑体系发展的延缓性。[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李允苏。《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台北:铭文书局。[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令亿万中华儿女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中华文明历经数千载,经历多次朝代更迭和外族入侵,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饱经沧桑,虽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地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下面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篇,供大家借鉴参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第一篇:新媒体环境下汉中传统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探析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探索新媒体技术支持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文以汉中地区为切入点,借助新媒体技术,探讨汉中历史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与传承的问题。分析汉中地区的经典成语故事、古代文学作品、传统戏剧、以及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创新与传播,探索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传承,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公众的民族情怀与人文素养的有效路径。关键词:新媒体; 中国传统文化; 汉中历史文化遗产; 现代化转化与传承;1 研究背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其意义就在于对传统文化进行新时期背景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证明:人们只有在已有的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传统和传统文化才能承承相因、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发扬光大。”[1]“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传统文化是人民辛勤工作和智慧的结晶。我们必须从历史的延续和文化发展的继承出发,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进行创新。”[2]因此,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化,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同时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一种使命。新媒体是一种新生的媒体形式,它是继传统的报刊、广播、户外、电视后出现的“第五媒体”。其功能强大,主要借助于当今发达且成熟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移动网络、区域无线网等技术渠道以及互联网、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的终端,实现海量信息资讯和娱乐体系的在线共享。新媒体技术使得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接收者实现了平等和对等,人们既可以发布和传播信息,也可以接收和享用信息,并与周围的人和事物以及世界实现互动。“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3]新时期,保护和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历史性任务。将新媒体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结合起来,使得两者相辅相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着重要意义。2 汉中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简介“截止到2011年6月,汉中已经拥有国家级名录6项,省级名录39项,市级名录59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泛,种类多样,既有体现历史文化的故事传说及民间戏曲,又有贴近百姓生活的各种民俗活动。”[4]其中比较知名的有蔡伦造纸传说、洋县佛教音乐、镇巴民歌、汉调桄桄、洋县架花焰火技艺、洋县悬台社火等,两汉三国时期遗存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丰富了汉中的地方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急需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进行现代转换与传承。3 汉中地方传统文化新媒体形式的现代转化与传承(1)汉中经典成语故事及传说新媒体形式的转化与传承。成语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一页。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包含着一段令人回味的历史烟云,其中蕴含着很丰富的人文哲理与生活经验。汉中历史悠久,两汉三国历史文化比较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流传下了许多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及历史传说,比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萧何月下追韩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骞故事传说、廉泉让水、褒姒传说等。对经典成语故事及传说进行整理和编排,标注拼音,制作成为电子书样式,并配上真人语音以及名家讲读的音频;还可制作成幻灯片PPT的形式,配上相应的图片,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使用GIF动态图片,这样更具吸引力。此外,将文化典故以动画的方式进行呈现,或制作音频节目,将文本转化为音视频以满足受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借助手机APP在线功能推广和宣传,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2)汉中地区传统手工技艺新媒体形式的转化与传承。千百年来,中国的传统工艺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工具与材料,人们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经验和认识,以相对稳定的造型、图式、技艺和文化等要素凝结在器物之中。[5]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由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氛围,汉中本地保留下来了一些传统的手工技艺,例如,汉中面皮的制作技艺、蔡伦造纸工艺、汉中张氏摩崖石刻拓印技艺、洋县蓑衣编制技艺、城固泥塑、洋县架火烟花、谢村黄酒酿造技艺、西乡松花蛋制作技艺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地方手工技艺急需得到关注和保护。在今天这个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大众传媒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来进行宣传与推广,使传统技艺能够被广大的人们所认知和了解。因此,对汉中本土传统手工技艺进行视频加工,将诸如蔡伦造纸技艺、汉中面皮、谢村黄酒的制作过程完整的拍摄记录下来,对其中的加工环节进行细致和完美的展现,能够引发受众的感知欲和好奇心。通过拍摄纪录片或微电影形式,配以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让观众在观赏这些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与放松,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3)汉中传统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新媒体形式的转化与传承。历经千秋的历史典故,家喻户晓的民俗活动,见证了汉中地区历史的进步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开放,相比陕南地区其他区域所特有的自然风光,汉中地区的民俗文化更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是汉中的民俗文化,即在汉中境内的民间地区所形成和保留下来的民间艺术,例如汉调桄桄、镇巴民歌、洋县佛教音乐、端公戏等。进行新媒体形式的转化,可以请一些老艺人和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民间艺术家进行现场演绎,通过现场录制和后期制作的方式形成音视频作品,通过各大视频媒体以及网络平台进行投送,也可以由当地政府着手操作,在地方台以及各大公共场所的LED屏幕上进行滚动循环播放。其次是汉中的民俗活动,汉中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种类丰富,如南郑协税社火高跷、南郑新集采莲船表演、略阳羌族羊皮鼓舞、洋县杖头木偶戏、洋县悬台社火、老君庙会、春官说春发放春贴、勉县武侯墓清明祭祀活动等。这些精彩纷呈的传统民俗活动展示了汉中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要对其进行新媒体形式的转化与传播,可以借助一些官方和非官方网络进行传播,充分挖掘民间传播的力度。例如,可以邀请知名视频网站的主播,比如哔哩哔哩、Ac Fun、斗鱼、抖音等,现场参与活动并进行实时直播与互动,借助主播个人的影响力和自媒体视频平台的强大扩散力,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汉中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此外,借助微信,建立汉中民俗活动的公益性宣传公众号,向广大的在线用户进行推送,有一定的宣传与展示效果。(4)VR技术与汉中文化旅游景点的线上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能使用户沉浸到环境中。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还拥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即各种文化旅游景点。其中,两汉三国时期的石门栈道、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武侯墓、张良庙等。需要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聘请专业的技术团队,对这些文化旅游景点进行精准的测绘,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3D立体建模,建立线上文化博物馆。还可在城市内的各大公共场所建立市文化旅游景点的VR体验馆,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不用亲临景区,借助VR设备,进行在线漫游,体验立体沉浸式虚拟游览,并能与景点内的物体进行互动,从而获得立体式全感官的综合性体验。这种新的游览方式与以往的游客进入景区实地游玩体验相比,在保持景点全部区域各种参数与信息完整收录与提供的同时,还降低了参与体验的门槛,能够让游客获得多倍的感受与身心的全面满足,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思维与设计理念。4 结束语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汉中历史文化遗产的转化与传承的可行性策略,提出借助在线网络媒体技术和各种视频平台,以及VR技术,对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进行视频化和立体化的制作的发展路径。此设想的实现需要政府的帮助与支持,加大新媒体传播的力度,使汉中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得到普及并深入人心。参考文献[1] 吴增礼,王梦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维度和限度[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1):1-7.[2] 侍舒玮.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戏剧之家,2019(12):219+221.[3] 张婕,苗思雨,逯鹏祥,等.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与对策研究[J].城市党报研究,2020(03):90-92.[4] 潘秀梅,张慨.浅析陕西汉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保护现状[J].美与时代(上),2013(07):43-45.[5] 贺超海.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8.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

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四大文明古国,形成了人类最早时期的文明。追溯中国历史,至今已有5000年文化积淀,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经过了多种字体的演变,并由此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承了下来。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引以自豪,而且要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和智慧,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的学科,也是文史类和师范类院校必开的一门课程,目的是让广大莘莘学子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悠久的古老文化,将这种文明与思想继承下去,影响更多的人。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广义上来讲,中国的文艺理论和汉语言文学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各种形态的文学思想皆与中国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玄学等古代哲学密不可分,构成了中国最丰富的古代文化组成部分。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整体文化,对学习中国古汉字、音乐、舞蹈、宗教等文化具有一定帮助。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校开设最早的课程之一,该专业注重学生文学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开设与中国社会变革是联系在一起的。随着90年代全民经商大潮的兴起,文坛上百花齐放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文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少,90后一代更热衷于现代西方文化,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虽讲述的是古典文化和艺术,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影响教师采用高新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视频、声音于一体的方式还原当时历史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影像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佛学等文化。

除此以外,通过实地考察和开设孔子学院,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普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汉语言文学是古老而又具有系统性的一门学科,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能力,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通晓中国古今文化的文坛之士。

两汉时期的经学、隋唐时期的佛学、宋明时期的理学、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等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全面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身为中华儿女感到自豪。

新时代的大学生同时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任务,可利用多媒体或互联网工具,将中国悠久且古老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3)清初: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同步导学中国古代对治国思想的选择: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活原始粗放,民风淳朴,没有私有观念,人人平等相亲,过着一种美好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事务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靠部落联盟首领的智慧和美德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随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了宗法等级制度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一方面以武力作为统治的后盾。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西汉建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农民流亡,经济凋弊,府库空虚。鉴于这种形势与秦之败亡,汉初统治者便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以巩固统治。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奖励耕织”以及缓刑等政策,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在当时郡国并行的制度下,对地方诸侯王采取不过多干涉的政策,以巩固封建统治。与这种形势相适应,黄老思想也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对中国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响。每当大的政治动乱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道家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以蓄国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除汉初以外,唐、宋初年也有相似的做法。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法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需要理解的是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范文二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涉及宗教、教育、书法、思想、音乐、文学等方方面面。自古至今无一人可统一而论,又岂我一凡夫俗子可为之!凡事必有线索或言核心。 五千年来,经济最繁华时莫过于唐朝,军事鼎盛时当属元朝。其主要不分都是封建王朝,他们奉行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如罢黜百家,独尊儒学。此时也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仁者爱人,修身崇德;贵和尚中,推崇和谐……这些宝贵的文化精神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关于伏羲女娲论文范文资料

伏羲和女娲被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传说上古时代,洪荒遍野,万户灭绝。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居住在昆仑山上,为了繁衍后代,缔造人类,两人产生了结为夫妻的念头。但女娲又有点害羞,兄妹怎么可以结为夫妇呢?不过左思右想,要保存人类的宗脉相传,好像也找不到别的办法。于是两人各自升起堆篝火,并且对天祷告:“如果老天认为我们的结合是合理的话,那就请让这两堆火合在一块。”话音刚落,两堆篝火所冒出的青烟已合成一堆。女娲还有顾忌,又说,两人不妨各拣一块石头,从山顶一起往下滚去,如若两块石头也能结合在一起,那才是真正的天意。说也奇怪,两块石头在山坡上翻滚,到了山下竟撞在一块,发出轰天巨响,牢牢的融为一体了。于是两人结为夫妻。但有意思的是,两人成亲后,生下来的竟是一个肉包,伏羲气坏了,用石头把肉包砸了个稀巴烂,没想到砸开的肉渣却纷纷变化成人,于是人就开始繁衍了。女娲最早的形象是人面蛇身的,至今保存的汉代画像上还有女娲、伏羲蛇体交缠的图案。关于女娲,更出名的传说是她抟黄土造人

女娲号称娲皇,也叫女希,是一位充满传奇神秘色彩的始母形象。

女娲氏族发源地,文献不见记载,但根据伏羲与女娲的关系,女娲故里也应在古成纪范围内。郦道元《水经注》在讲到渭河支流葫芦河时特别提到该地古老的女娲祠。在葫芦河畔,与大地湾相距不远的秦安陇城镇,有女娲洞,又有女娲庙,祭祀女娲 ,陇城又称“娲皇故里”。女娲也以风为姓,至今其地有风台、风莹、凤尾村等地名,均与女娲氏有关。

女娲神话分为两个系统,第一系统中的女娲并无配偶,先人类而生。她的功业一是造人,二是补天。相传女娲依照自己的形状,捏黄土造人,造好后就会说话,成了活人,后来女娲造人累了,便用藤条抽打黄泥,甩了的泥点子也变成了人,会咿咿呀呀的说话。因为她是用黄土造人,所以中国人是黄皮肤。

并且,黄土中最养人的地方就在天水,所以从传说中也可以得出中国北方文明,起源于西北地区,而后向东,向南传播。另一个是补天。天为什么破了原因很多,但是女娲真是一位伟大的工程师母亲,不辞辛劳,烧炼了数万颗五彩石,补在天的破洞上,使她的子民有一个舒服的生存环境。甚至剩下的一块五彩石,又被曹雪芹演化出一本奇书《红楼梦》来。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又断鳌足以立天四极,功勋卓著。最后积劳成疾,一睡而逝。

第二则神话故事梗概,中西方都有。在远古时代,发生了一次大洪水。原因是人心逐渐被物欲侵害,不敬神灵上帝。于是降灾于人类。造成的后果在古埃及、以及古巴比伦都有流传。不过,西方的是挪亚方舟,并且不时有人声称在土耳其的亚拉腊山上找到了挪亚方舟的残片。

高比走后,雷公做出十分痛苦的样子讨水喝,水的数量由一碗变成一口,伏羲和女娲还是不同意。最后雷公说“那么请去把涮锅水给几滴也好,我快渴死了!”小兄妹犹豫片刻,决定用涮锅的涮把蘸几滴涮锅水,给雷公喝。

第三天,风云突变,飞沙走石,暴雨从天而降。一时山洪暴发,洪水淹没了<平原、丘陵。高比钻进了大船,小兄妹俩却钻进了葫芦。洪水越涨越高,高比驾着大船,一直到达天门。他用手敲天门,敲门声响彻天空,天神害怕了,急性喝令水神退水,倾刻间,雨止风停,洪水一落千丈,大地露了出来。高比的大船从天空跌落在地上,摔得粉碎,高比也牺牲了。

葫芦落在了昆仑山上。昆仑山,即现在甘肃东南部的西秦岭山区。昆仑山的名称一直向西走,祁连山也曾被说成是昆仑山。兄妹俩从葫芦里出来,埋藏了父亲就在一起生活了。大地经历了这次洪水,人类被消灭了,小兄妹俩却靠辛勤的劳动,无忧无虑的生活着。

时光苒荏,转眼间他们都长大成人。他们感到很孤独,因为再没有其他人跟他俩说话,并且如果他俩死了后,世上就没有了人,那么,这么美好的世界让谁看呢?于是伏羲提出和女娲结婚,繁衍人类,但妹妹却不同意,说“我们是亲兄妹,怎么可以结婚呢?”伏羲说:“如果我们不结婚,世上就不会再有人类了。”女娲一想也有道理,但是还想再看一看天意如何。就商量向上天占卜。占卜共进行了三次,第一次伏羲女娲在南北山上各点一堆火,如果升在空中的姻绞合在一直,就可以结婚。火着起来后,烟便绞在了一起。第二次兄妹俩在南北两山往河谷地带滚石磨盘,到河谷后如果两块磨盘贴合了,就表示可以结婚。磨盘也贴合了。第三次占卜更像现在的考验。妹妹提出一个问题,说:我在前面跑,你在后面追,如果追到我,咱俩就结婚,如果追不到就不能结婚。于是兄妹俩绕树跑了起来。妹妹机灵敏捷,追了好久总追不到。伏羲智慧过人,他追着追着,猛不防把身一转,气喘吁吁的妹妹就一头撞进哥哥的怀里,再也挣脱不了。于是他们就结婚。

兄妹成亲不久妹妹就生下了一个血红的肉球。夫妇俩觉得好奇,便拿刀子肉球切成细小的碎块,把它包起来,带上天梯去玩。刚到半空,一阵大风吹来,把肉末吹得雪片似的飞向大地。更令夫妻俩惊讶的是这些肉末落到地上都便成了人,落到什么地方,便以那地方事物的名称为姓氏。就这样,世界上又有了人类。

伏羲女娲兄妹结亲,变为夫妻,这个故事在中国土地上,不论南北东西都有不同的版本。湖南瑶山古歌在叙述时尤有趣味:

妹打主意难哥哥,各一爬上一高坡。

对山烧火火烟绞,两烟相绞把亲合。

两股火烟相绞了,妹妹还是不愿合。

妹想合亲急出火,出点主意逗哥哥。

隔河梳头隔河拜,头发绞合亲也合。

哥哥下水就过河,哥上一坡妹一坡。

隔河梳头隔河拜,哥妹头发绞成坨。

头发成坨妹又变,看哥硬石几经磨。

隔河种竹隔河拜,竹屋相交把亲合。

哥也拜来妹也拜,两根竹尾绞成坨。

哥哥你莫欢喜早,我的主意有蛮多。

对门石岭对过坡,各把磨石滚下坡。

两扇磨石叠合起,磨石相合人也合。

妹妹对山滚石磨,果然磨石叠合了。

两扇磨石合拢了,看妹主意有好多?

磨石合了我不合,围着大树绕圈捉。

伏羲和女娲是中国的神话人物,布依族、瑶族均有“伏羲兄妹”传说。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伏羲和女娲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从前,天地是相连的,东过了东洋大海,西过了昆仑山,就到了天河的两头,曰南方和北方,各有一座关卡,叫作南天门和北天门。谁要是过了天河,或者进了南尧北天门,就到了天神们的世界里去了。

有一天,玉皇身子不太舒服。王母急忙离了瑶池,到玉皇宫里去探病。只见玉皇双眉蹙成了个野八字,唉声叹气不止,便问玉皇哪里不爽快。

玉皇说“唉! 你看凡人越来越灵泛(聪明) 了,总有一天我这天帝位子会坐不成!”

王母安慰玉皇“你不要多心过虑,凡人东渡不过大海,西翻不过高山,南有司天圣帝守关,北有真武大帝把卡,他们如何上得天?

“我的十盏天灯(太阳),被他们射黑了九盏,说不定哪天,他们会将箭射到我灵霄殿来的。”

“凡人五百年要遭一次劫,天神五百年要临一次凡。我替你到凡间去一趟吧!”

王母告辞了玉皇来到人间,变成一个叫化婆婆,要试试凡人的善恶,看看玉皇是不是自寻烦恼瞎操心。她讨到东家,东家骂,讨到西家,西家嫌。上屋里老倌子拿拐棍赶她,下屋里细伢子使恶狗咬她。她叹了一口气说“凡间世上果然没有一个好人,凡人真的要遭劫了!”

她走到河边,遇到两个没有父母没有家的兄妹,哥哥叫伏羲,妹妹叫女娲。他们住在船上,靠叉鱼为生。伏羲见叫化婆婆可怜,要留她做自己兄妹的姆妈,女娲见叫化婆婆可怜,拿米饭和鲜鱼款待她。她又叹了一口气说“凡间还是有好人,人应该遭劫,但是不应该绝种。”

她告诉兄妹两个说“天要降灾了,你们快把柴米准备足,躲在船上莫下来。天灾来了的时候,你们只能救畜牲,不能救人,记住,记住!”嘱咐完了,她就离开了伏羲女娲兄妹,来到困龙山。

困龙山洞里睡了一条大黑龙,它一觉要睡五百年,一醒就要闯大祸。王母叫醒了它,命令它快去收尽世上的人,再回来睡觉。黑龙被吵醒了瞌睡,一肚子脾气当面不敢发,等王母走了,

一下冲出洞来,驾起乌云,来到天河边上洗了个澡。一尾巴把天河打缺了一个口子,憋着口气,又回山洞里睡觉去了。伏羲和女娲刚装满一船柴米,大雨就接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洪水淹齐了天河缺口。小船在洪水中漂荡,有一个人漂到船边,兄妹两个见他可怜,不顾王母的嘱咐,把他救上船来了。后来还救了一只乌龟和一条狗。小船漂到了困龙山下,兄妹两个叫救出的那个人守船,自己带着乌龟和狗,上山去找个安身的地方。那个守船的人是个没良心的家伙,等伏羲尧女娲上了山,就偷偷地把船开走了。

兄妹俩拿着鱼叉,东寻西找,找到了困龙山洞,认为是个安身的好地方,正打算下去把柴米搬进洞来。狗的鼻子灵,闻到了洞里有股怪味,就低声向兄妹说“进去除妖怪吧,不杀了它,莫说我们住山洞,就连活也活不成。”

兄妹转身进了洞,见黑龙睡得鼾鼾的。两把鱼叉一齐下,女娲的叉刺进了黑龙的喉嗓,伏羲的叉挑开了黑龙的肚皮。黑龙受了致命伤,负痛冲出洞来,向东南方滚去。霎时山摇地动,黑龙滚过的地方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泥水河,洪水随着这条河,流进了东洋大海。黑龙滚下海里死了,王母说的“凡人五百年要遭一次劫”的话,不能兑现了。这条河,就是有名的黄河。

兄妹两个下山来搬柴米,哪晓得洪水不见了,小船也不见了。兄妹两个以为那个守船的被黑龙害死了,女娲还大哭了一场。然后,他们带了乌龟和狗住进了山洞,靠上山打猎,下河叉鱼过日子。衣服破得不能穿了,热天就用树叶子遮丑,冷天就用野兽皮御寒。

一天,伏羲对女娲说“世上没别的人了,人会绝种的,我们成亲吧!”

女娲说“我是妹来你是兄,兄妹同胞一母生,哪怕世人会绝种,兄妹不可结成亲。”

兄妹两个争不清,就叫狗来评理。

狗说“两朵花开分雌雄,一条藤子一条根,要想开花能结果,兄妹应该结成亲。”

女娲不服,又把乌龟喊来问。

乌龟说“天上起云雨落地,草木开花有生机,父是天来母是地,兄妹应该成夫妻。”

女娲还是不服,对伏羲说“我们围着一座小山跑,你抓得到我,我就做你的妻子。”

女娲在前面跑,伏羲在后面追,从太阳升起追到日头偏西,还没追得上。乌龟对伏羲道“她跑你也跑,从少追到老。她跑你不跑,一把抓住了。”

伏羲信了乌龟的话,躲在山石后面不追了。等女娲跑近身边,就钻出来一把抓住女娲。兄妹两个成了亲。所以,现在很多地方的夫妻们还是以兄妹相称。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却单单没有人类。这世界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70次。有一天,女娲走在这片苍莽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变得富有生气。

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她一时也想不出来。

她一直走呀走呀,走得有些疲倦了,于是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皱皱眉头,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皱眉头。她猛然醒悟了,这天地之间不就是少了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吗?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这个世界呢?

这样想着,她顺手从池边抓起一团黄泥,搀和了水,在手里揉捏着,揉捏成了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奇迹出现了,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拥有了生命,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接着就是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对于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乐在心头,喜上眉梢。她给她创造的这可爱的小东西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更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

女娲对于自己这优美的作品,感到十分满意。于是,她又继续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欢呼跳跃,嘴里总是喊着:“妈妈!妈妈!”这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和寂寞了。

于是,她又继续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她一直忙碌着,直到晚霞布满了天空,星星和月亮照耀着大地。夜深了,她只能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她的工作。

她一心想用这些灵敏的小生物来充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广阔了,靠她一个人捏泥人,速度太慢,而她也已经忙碌得有些疲倦了。得想出一个提高效率的办法。想了好久,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根枯藤,伸入泥潭里,将水搅浑成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小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没有两样。“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许多新的人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还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类终究是要死亡的,怎样才能让人类长久地生活在大地上呢,难道要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结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这样,人类的种子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在增多。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神奇的人物叫“伏羲”(xī)。伏羲的出生就很神秘。据说远古时候有一片大水泽叫雷泽,里面住着人头龙身的雷神。有一次,雷泽中出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脚印,据说就是那个雷神留下的。当时有个叫华胥(xū)氏的部族中有个女子,她偶然踩上了这个大脚印,就怀孕了。过了十三年以后,生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伏羲。这样看来,伏羲可能就是人头龙身的雷神和华胥氏女子的孩子。

伏羲的样子也很不一般,他人头蛇身,身上长着鳞片。这样特殊的相貌,足见他是一位不一般的神人。果然,伏羲长大后有圣明的德行,做了天下的君王。他向上观察天上的日月星辰,向下观察地上的山川地理,向周围观察鸟兽的花纹足迹,画出了八种符号,用来标志天下的万事万物,这八种符号被后来的人称为八卦。也有人说,八卦是伏羲坐在一个方形的土台上,听着八方吹来的风的声气画出来的。还有一种更神奇的说法,说是伏羲做天下之王的时候,忽然从黄河水中冒出一匹龙马,背上驮着一幅图,伏羲就效法龙马背上的图画出了八卦。伏羲还创制了婚姻嫁娶的礼法规矩,用成对的鹿皮作为嫁娶时的礼物。伏羲发明了瑟这种乐器,瑟长七尺二寸,有二十七根弦,也有人说有三十五根弦;他还创作了《驾辩》、《扶来》等美妙的乐曲。总之,传说中的伏羲发明了很多有用的事物,使人类从愚昧一步步走向文明,受到了后世人们的景仰。

伏羲是雷神之子,女娲由天地间产生。不是亲兄妹。

孔庙研究论文

论孔庙的儒家文化特征

《优入圣域》(黄进兴)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优入圣域

作者:黄进兴

豆瓣评分: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10-3

页数:404

内容简介:

我不是儒家的,但对孔子有很高的敬意。我在孔子墓前三鞠躬,结果闹了个小风波。因为周围的人都在围观,把带我去的那个教授搞得很窘。他说:“你鞠一个躬就够了。”很多人以为我在拍电影。

我们常讲一些很抽象的“道统”、“治统”,你把这些概念放到具体的祭祀制度里,轮廓就出来了。两千年中国怎么样变化,儒生集团跟统治集团怎么较劲,一目了然,都记录在孔庙发展史上。

它还写了统治集团所认同的思想是什么,因为能够进孔庙一定经过皇帝的批核。这样做出来的中国思想史,跟我们以前所想象的就有些不一致。每一次儒生推举哪个人可以进孔庙都有一连串的理由,从地方、社会到学术,你可以看到很丰富的东西。现在为什么这么多人研究孔庙,因为可以解答经济、政治的很多问题。

——摘自《时代周报》第42期黄进兴访谈

目录

目次

新版序

原序:孔庙因缘

壹 个人观点

一、所谓“道德自主性”:以西方观念解释中国思想之限制

的例证

二、“道德自主性”与“责任伦理”:康德与韦伯的分歧点

三、孟子的“四端说”与“道德感说”

四、十年之后:后记

五、韦伯论中国的宗教:一个“比较研究”的典范

六、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迷思或事实?

贰 皇帝、儒生与孔庙

七、清初政权意识型态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统观()

八、道统与治统之间:从明嘉靖九年(1530)孔庙改制论皇权与祭祀礼仪

九、权力与信仰:孔庙祭祀制度的形成

十、学术与信仰:论孔庙从祀制与儒家道统意识

十一、孔庙的解构与重组:转化传统文化所衍生的困境

叁 理学、考据学与政治

十二、“朱陆异同”:一个哲学诠释(池胜昌译)

十三、理学、考据学与政治:以《大学》改本的发展为例证

十四、“学案”体裁产生的思想背景:从李绂的《陆子学谱》谈起

十五、“学案”体裁补论

肆 附录

十六、荀子:孔庙从祀的缺席者?

十七、以序为书:评介《朱熹的历史世界》

新版序

从1981年初次造访台北孔庙,至2001年旁及武庙而收笔,自己摸索孔庙文化整整二十年。

对这样一个“封建制度”,人们不禁浮起一个疑问:耗费如许的时间是否值得?答案却是肯定的。就学术而言,确是丰富之旅。以今日的眼光回溯,重印《优入圣域》倘还有些许学术意义的话,大概是攸关“孔庙”的研究。它所彰显的“国家宗教”(state religion)的性格,别具意义。

过去数十年的宗教史与人类学都集中在“民间宗教”(popular religion)、“民俗信仰”(folk beliefs)、或“原始宗教”(primitive religion)的研究,并且取得十分丰硕的成果。反观“国家宗教”或“帝国祭典”却乏人闻问,其原因存于传统社会里,“国家宗教”与政治脱离不了关系。因此一旦帝制崩解,作为“国家宗教”的孔庙祭典遂无所依托;而后尤受政治情势的拖累,人们视之为专制政体的文化象征,喻为万恶的渊薮。民初“打倒孔家店”的激情,以及文革“批孔”的浪潮,便是此一心结的表征。

然而时过境迁,今日我们容可以较超然的观点(detached view),来审视儒教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文化意义。尤其在制度性的实践层次,孔庙祭典确是极佳的具体指标。

要之,在帝制中国,孔庙祭典概由人君与士人统治阶层所笼断。它不但为官方所主导,并且展现“公共宗教”(public religion)的特质。惟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缘浸淫于西式“私人宗教”(private religion)的范式,反而习焉不察,无从捉摸其独特的宗教性格;从而判定儒教非为宗教。针对此一盲点,重启孔庙的探讨适可发掘历史的原貌,进而厘清传统中国信仰的多元面相。

惟拙作主要聚焦于上层政治与文化力量的较劲,较少顾及地方的特色。其实,各处孔庙的状态均略有出入;譬如:南京孔庙,除了政教象征,环绕其间尚有商业聚落的现象;而台北孔庙,则由地方士绅集资兴建,成为民间修筑孔庙的特例。凡此,均难一概而论。

此外,孔庙的数据蕴藏有丰富的历史讯息,足可解答传统社会诸多的提问。举其例:山东曲阜档案已发表的文献,即载有清代的物价、文字狱,或者明代以降,中央政府与地方(曲阜一域)的互动、人君与自视“天下第一家”孔府的紧张性等等。

记得1995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孔庙研讨会,会场爆满,远远超过其所能容纳的人员,多数人竟只能席地而坐。与会学者从礼制、社会、思想、音乐、建筑各方面进行严肃的探讨,所有论文后来由哈佛大学出版社集结成册。近年,从历史、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各领域出发,探讨孔庙文化更不在少数。简之,孔庙经历多年的冷漠,今日能重获青睐,何其有幸。这与传统孔庙“门前车马稀”,恰成鲜明地对比。

另外尚值一提的,1994年拙作《孟子的“四端说”与“道德感说”》始揭孟子伦理与西方“道德感说”颇有相契之处。原初的做法只不过是项“思想的实验”(thought experiment),拟举证西方18世纪的“道德感说”,较康德的伦理更契合儒家伦理,借此证明新儒家援康德入儒的局限。不意近日看到施若特教授(Michael Slote)也援引休谟(Hume)的“道德感说”(moral sentimentalism)疏通孟子伦理,图欲表彰“德性伦理”(virtue ethics)的特色。令人惊奇万分,盖“闭门造车,出则合辙”,委实不易。而我自己则全然同意儒家伦理较接近“德性伦理”的类型,而不类康德的伦理(Kantian ethics)或效益论(consequentialism)者。

末了,感谢北京中华书局愿意再次为拙作刊行较为理想的读本,这种严谨的出版态度,令人敬佩。此一改版删除了原繁体字版的“附录”部分,另增录《孔庙从祀的缺席者》和《以序为书》二文,希冀较贴近原书的意旨。

黄进兴

志于南港中研院史语所

2008年11月

作者简介:

黄进兴,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余英时先生的学生,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与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2008年荣任中研院院士。主要论著有《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优入圣域》、《圣贤与圣徒——历史与宗教论文集》、《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哈佛琐记》、《半世纪的奋斗》等。

作者近十年的研究聚焦在宗教文化史与史学理论两个项目。首先,在宗教文化史方面,基于以往孔庙研究的基础,从事比较研究与儒教宗教性质的探讨。在“优入圣域”的阶段,孔庙被视为传统中国里政治与文化力量的汇聚点,以分析统治者与儒生集团在历史上的互动。在“圣贤与圣徒”阶段,则进而拓展此一成果,除了由概念上借着儒、释、道三教互比,厘清儒教的宗教性质,并且挪用孔庙从祀制与基督教封圣制(canonization)进行跨文化的比较。另外旁及其他武庙、通俗小说、像设与毁像的探讨。其次,在史学理论方面,则取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作为关注对象,检讨当下史学研究的因应对策。作者以前现代的治学精神,做后现代的事业:透过大量直接阅读后现代的名家,进而梳理出与史学的关联,必要时且切入中国史学的议题,达致交相切磋、知己知彼的效果。攸关的论文,则结集成册为《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

作者主要学术著作均被引入大陆,简体字版如下:

《优入圣域》 陕西师范大学,1998

《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 陕西师范大学,2002

《圣贤与圣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三联书店,2008

孔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 索引序列
  • 淮阳伏羲庙会文化研究论文
  • 伏羲文化研究论文
  • 传统坛庙文化研究论文
  • 关于伏羲女娲论文范文资料
  • 孔庙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