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宇文所安汉学研究的论文

宇文所安汉学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宇文所安汉学研究的论文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哈佛大学教授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是很有胸襟的举动,它实际上是让我们看“西方人如何看中国文论”。这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英译同时又进行跨文化阐释的书。一是宇文所安所选择的文论本文。本书开篇选的是《论语·为政》中的“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宇文所安认为它“直接引发了中国传统文学思想的关注中心”,“孔子所提出的问题关系到如何在具体的个案中识别善,而不是认识‘善’这个概念。中国文学正是围绕着这个‘知’的问题发展而来的,它是一种关于‘知人’或者‘知世’的‘知’。”他认为中国传统诗学“产生于中国人对这种解释学的关注”。这和中国本土多数文论选本所走的进路不一样。中国本土文论选开篇常常会选《尚书》,《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说常常被中国文论选家看成是中国文论的发源之论。上述分歧表现了宇文所安和中国文论选家对中国古代文论逻辑起点的不同认识。宇文所安的认识是否正确自可讨论,但是宇文所安给认识中国文论带来的新的视角却是不言自明的,他发掘了《论语·为政》的文论学意义,让在我们传统视域中被遮蔽的本文放出了生机。这种情况同样在他对《原诗》的重视中表现了出来,中国传统文论选家不大重视《原诗》,但是,宇文所安却给了《原诗》一百页左右的篇幅。为什么呢?因为宇文所安更重视文论本身的内在逻辑性、自恰性、体系性。二是宇文所安对中国文论的解读。宇文所安遵循以本文为中心的思路,从文本出发认识中国古代文论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不是用不同的观点来武装文论史,而是相反,用不同的本文来原生态地“建构”文论史,展示了中国古代文论生动的细节性和丰富的多解性。

前言 一直以来,研究中国文学的西方专著为数尚不算少,但在相比之下,以西方语言处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作品却并不多见。直至一九七五年,美籍华裔学者刘若愚才推出他那本被称作「第一本以当代西方方法分析中国文学理论的作品」:《中国文学理论》(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1}此后当然也曾有过有关中国文论的西方专著,但最具规模地全面探讨传统中国文论的还要算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中国文学思想选读》(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宇文所安可算是一位在西方学术体制中受训的典型美籍汉学家。他以对韩愈及孟郊的专论起家,继而又出版过《初唐诗》(The Poetry of Early T'ang)及《盛唐诗》(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The High T'ang)两册巨集,奠定了其中国诗学专家的位置。他后来相继出版了《传统中国诗及诗学》(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回忆》(Remembrances)、《迷楼》(Mi-lou: Poetry and the Labyrinth of Desire)等有关传统中国诗学的作品。{2}对研究中国文学的西方学者来说,从专家诗到诗学到文学理论其实可算是一种相当顺理成章的发展。{3}虽然《中国文学思想选读》是以辑译中国文论为主,{4}但在这厚达六百多页的作品中,作者冠上了详细的导论,并对每段选文作出评论及附上术语汇要。我们大可从这些论述瞥见作者对中国文论的一些洞见与不见。导论:从「导论」谈起 《中国文学思想选读》全书共分十一章(包括了从先秦到清代的文论选译及评论),并辅以导论、术语汇要、详细的中西著作的参考书目及索引。宇文所安在「导论」中点出了三种处理中国文论的方法:一/.如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般以一个理论架构将中国文论系统化;二/.如韦思达(John Timothy Wixted)般探索某种诗体的流变;三/.如余宝琳(Pauline Yu)般探讨某个课题在诗学传统的发展。{5}宇文所安认为自己则是尝试按第四种方式去补足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研究:以选读的方式,通过文本去诉说中国文学思想的故事。(页 13){6} 作者显然了解到选读之不足,因此便开宗明义地声明不求全面。虽然如此,作者所选的文论包括了从先秦直至清代的重要著作,俨然是一部历代文论选。其实宇文所安在经过了如《回忆》及《迷楼》般较富创作性的作品之后,在《中国文学思想选读》中可说重拾《初唐诗》及《盛唐诗》时代的典型汉学研究方式。当然,今次他将论述层次推展至文论,更加巩固他作为研究中国阅读传统的西方专家之特殊身分。宇文所安也曾作有关比较文学的论述,但往往只是以英文谈论中国文学,而忽略了一些无可避免的比较问题。{7}他也因此一再受到比较文学家的抨击。也许因此他在书中重申他所预设的读者FC63为「对非西方的文学思想传统感兴趣的西方学者及开始研读传统中国文学的学生」。(页 12)虽然没有标明,但他所说的学生自然是西方学生(或在西方学术体制中的中国学生)。对读者FC63的圈定无疑避免了不少比较文学的问题,但我们无法否认以英文分析中国文论根本必然会带出比较的问题。 再者,宇文所安在「前言」中又承认他可能遗漏了一些别人认为不可或缺的作品。他声称他是希望将此书设计为「开放」的文本,期望日后他自己或其他人能够加以补充。(页 viii)既然作者宣称其选读是开放式的,我们也不必执拗他所选的文论是否合适。我反而希望尝试从「前言」及「导论」中的「女娲」式论点中翻出一些问题。对西方读者那可能是修补无缺的青天,但对中国读者而言,中国文本可能变成了鍊石补青天的材料。我们也许可以通过进入宇文所安的文本的隙缝,从而开拓出对中国读者有设身关系的论述课题,并将此书创造性地转化为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选读」的问题 毋容置疑,任何选读也难以避免有以管窥天之敝。宇文所安在前言中所提出的「开放式」结构可说是十分合理的对策。然而,他企图将没有收入书中的文本也「隐喻式」的纳入其文本之内,从而呈现出中国批评传统的欲望却叫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无论中国或西方读者也不应忽略的。 在「早期文本」的一章,宇文所安只选译了一段《庄子》作为道家文学思想的代表。〈天道〉中轮扁的故事固然能够带出道家文学思想的特点?罗根泽所言之「书文糟粕论」。{8}宇文所安主要是以这故事作为《孟子.万章章句下》中「颂其诗」及「读其书」的对比。他认为儒家经典大致上都强调语言在作为作者表现其内在生命及周遭之社会世界的媒介来说是称职的,而早期的道家文本则往往反证语言是不足的。(页 8-9)道家对语言之不信任自不待言,但儒家也曾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系辞传》)之说。(宇文所安也有选译这段文字,见页 31。)既然圣人也强调「立象以尽意」,儒家文学思想看来并非如宇文所安所言般完全相信言可尽意。将儒道思想在言意问题之上的取向简化为一种对立变相压抑了问题的重要性。比方,道家思想便被单纯地视作儒家思想的反证。当然,道家在很多问题之上也是抗衡儒家的。然而,诚如徐复观先生所言,作为中国文艺史的重要支柱之道家思想的「出发点及其归宿点,依然是落实於现实人生之上」。{9}我们在宇文所安的译文及评论中却似乎只能感到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对的其中一面,使道家思想看来只为传统中国文论的个别流派,而忽略了它对整个中国文论传统的深远影响。若然如此,我恐怕我们难以理解宇文所安也有选译的那些深受道家影响之作品(如《文赋》、《二十四诗品》及《沧浪诗话》等)中的言意观。「共鸣」的压抑 正由於上述的原因,宇文所安似乎对某些中国批评术语之翻译(也就是理解)有所偏差。由於篇幅所限,我打算只按上文的脉络详细讨论「意」的问题。宇文所安在导论中已承认翻译中国批评术语十分困难,因为有些技术性词语几乎是不能翻译的。比方,他宁将「气」音译为“ch'i”。可是,他却倾向将「意」翻作 “concept”(大概是「概念」的意思)。{10} 无可否认,翻译的困难主要来自中国文评传统并不热衷於追求概括性的定义,而对这一点宇文所安也有其见解: 在西方传统中经常存在著追求精确定义和不同文学词语的「共鸣」(即在不同指涉境况中有不同的应用,与精确定义背道而驰)这两种欲望之间的张力,而中国传统则只认为「共鸣」有价值。(页 5)可惜,宇文所安将「意」翻为“concept”的做法却有将「不同指涉境况中的不同应用」同质化之嫌。且让我以陆机《文赋》中「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意」为例子去开始分析这个问题。宇文所安也有引述郭绍虞先生对《文赋》的「意」之不同解释,{11}并且同意郭绍虞的说法,指出「意」以下的特点: 我们在某特定作品中所见到的不是普遍的「概念」或「意」,而是作者的「个人风格」所显露的一种特定理解方式。(页 81)可是,他仍然如在其他脉络般将之翻为“conception”。(页 81)郭绍虞也曾指出陆机强调的是「通过构思所形成的意,是意和辞的统一」。{12}宇文所安以构思前的「概念」作为「意」的做法似乎忽略了意辞统一的重要性。 为方便进一步讨论起见,且让我先译出宇文所安在「术语汇要」的部分对「意」的解释: 意:概念、想法、意义。「意」也许是诗学中最难翻译的技术性词语,因为它以难以估计的方式跨越了很不相同的英文概念。「意」有著很广泛的用途,从对某些东西的精辟诠释(如后民艺复兴时期的 concetto)至普遍个案(某些特定观感之立足点或其所引出之推断),甚至「含义」(import)及「意味」(significance)。我们通常将「意」看作是存於思想中,而非现实世界中的。它又是一种将不同感官所获得的资料加以联系的行为。比方,诗人可能看到盛放的花朵及感受到和煦的微风:从这两种感官的事实推展至暮春的花落或同类的事物便是「意」,即是一种感官资料的诠释性联系。「意」可以说是从如暮春般的个别事例推展而成的普遍类别。然而,诗歌可能只会提及花朵及微风,而读者从此便可领会诗人的「意」。「意」有时是「意向」(intention)或「意愿」(will),而在文学用法中它经常带有意向性(intentionalty)的因素。其他时候「意」也可被广泛地用作某人想及事物的方式。与此有关的复合词有「古意」。(页 594)从「术语汇要」中对「意」的解释来看,宇文所安似乎倾向意向性,并企图将「意」归返到「概念」的范畴。其实宇文所安在此提出之意向性是现代西方诠释学的常用观念。他在上面的引文所用的例子与许施(E. D. Hirsch)讨论意义(meaning)与意味(significance)的分别时所用的也几乎如出一辙。{13}查现代诠释学有著两个几乎完全相对的学派:由许施代表的一派坚持文本中的意义可按作者的意向性决定,并且是不变的;而以葛特玛(Hans-Georg Gadamer)为首的一派「哲学诠释学」则认定由於理解必定带有先见(preunderstanding),因而会因人而异,故意义是不可决定及常变的。许施自己的话正可总结了两者的差异:「我们最大的分歧在於葛特玛论定意义必然有差异性(differentness),而我则坚持意义的同一性(sameness)是可能的。」{14}其实许施的诠释学深受胡塞尔(Edmund Husserl)有关人类意识的意向理论影响,坚信意向可以作为决定文本中的不变意义的指标。他所谓「意义」是指「本文字面上的全部意思」,而「意味」则是「本文意义与较大脉络的关系」。{15}虽然他在〈意义与意味再析〉一文中扩阔了意义的范围,将新的范例(即宇文所安上面所说的「诠释性联系」)也视作意义的一部分,但其论点仍无法准确解释中国传统中的「意」。诚如徐复观所言,钟嵘《诗品》中「文有尽而意有余」的「意」「决不是『意义』的意,而只是『意味』的意。」{16} 宇文所安在《中国文学思想选读》中并没有选译钟嵘的《诗品》,但当他翻译可说与「文有尽而意有余」一脉相承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时,他是将「意」翻作“meaning”(意义)的。(页 406)从此可见他仍因为倾向意向性而偏执於意义之范畴,忽略了中国传统是以意味为重的。因此他无法领略《二十四诗品》那种批评与创作,以及表现与再现的统一,而只能相当印象式而有欠公允的将《二十四诗品》称为「真正印象式」的作品。(页 299) 当然我并不是要针对宇文所安翻译的不准确,其实所有翻译都难免有不完善的地方(文学理论的翻译问题也许更甚)。我主要是想以这个例子去点出宇文所安在认定中国传统重视共鸣,而又不追求精确定义之时,他本身却倾向可确定的意义。他的做法又会否变相压抑了「意」在不同指涉境况中的共鸣呢?比方,假若我们将严羽的「意」圈死在意义的可决定性之中的话,「言有尽而意无穷」那种无迹可寻的意味便无法活泼的自我衍生。这种对共鸣的压抑其实可以归结到两种批评论述的差异之上。追求精确定义的西方论述难免将追求共鸣的中国论述「定义」,因此翻译便往往会把本来的意味暴力地诠释为某种特定意义。 我已曾另文指出宇文所安亦注意到中西论述之间的不等性,但他却企图将问题「边缘化」(如将之放在注释中)。{17}在正文中不提西方理论决不等如解决了问题。我们可以察觉到在宇文所安的论述中到处也渗透著西方论述的影响(如“meaning”, “concept”, “intention”等字眼在现代诠释学中的意蕴是十分复杂的)。在《中国文学思想选读》中他却仍然将这个问题压抑下去。汉学家的焦虑? 对於宇文所安之回避中西批评论述之间的问题,我们可诉诸他对北岛的批评来作进一步分析。宇文所安曾批评北岛的诗作,认为他的作品可以轻易地译成英文;那即是说北岛的作品不能再使人感受到作者的民族文化,而是几乎已经完全「国际化」(即英文化及论述上的商品化)。{18}周蕾曾大力批评宇文所安,指斥他对北岛的批评是源於他「对自己作为汉学家的学术位置的焦虑。」{19}换言之,在作为汉学家的宇文所安的心中早就有FBF3对「中国」的特定印象,而那形象有FBF3一种只有专家才能了解的神秘素质。如今北岛的诗几乎可以直译,彷佛打破了从前那个神秘而难以理解的神话。这种「解除神秘」会严重的侵犯宇文所安作为汉学家的身分。{20} 这种「汉学家的焦虑」在《中国文学思想选读》中昭然可见。否则宇文所安也不会在肯定中国和西方批评传统的差异(共鸣和精确定义)之后,却又在其翻译中暗中将差异压抑下去,并回避中西论述之不等性的问题。这种做法给人的感觉是宇文所安因为占据了汉学家的优越位置,於是便可随意决定在甚麼地方将差异凸显,又在甚麼地方将差异压抑。最讽刺的是这种随意收放又可掉过来巩固他本身的位置。小结 无论如何,如《中国文学思想选读》般针对中国文论传统的西方作品实不多见,作者的野心还是叫人钦佩的。虽然很多比较文学家曾批评宇文所安在比较批评上的不见,但《中国文学思想选读》对中国文论的国际化之贡献是不容否认的。当然,中国文论的英译并非国际化的必然或唯一媒界。我想中国学者对当今批评论述共同关心的课题作出创建性回应,振起中西论述之间的「共鸣」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认清贡献的两方面。正面的贡献可说是将中国文论传统以西方读者所能理解的方式有系统地引介到西方文坛,为中西文论的对话铺路。对中国读者而言,它的贡献则可能更在於「反面」。在今日这个不能再固步自封地作研究的时代,阅读西方作品对我们的传统之分析能助我们从跨文化的更广阔视野去审视自己的传统,也更能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性论述中的形象作出匡谬正俗的工夫。《中国文学思想选读》能够开展出不少中西论述不协调的问题,自我呈现出从西方阅读中国文论的困境。这不单能为中国文论提供更多论述空间,也可作为其他中国文史哲论述的国际化的范例。当然,我们更冀望宇文所安自己能对其选读作出批判性的阅读,推展出一套中西文化之间的文学批评理论。注释:{1}Jeanette L. Faurot,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转引自 James Liu, 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的封底。{2}Stephen Owen, The Poetry of Han Yu and Meng Chiao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2); The Poetry of Early T'ang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The High T'ang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 Omen of the World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5); Remembranc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Mi-lou: Poetry and the Labyrinth of Desi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3}宇文所安也曾写过有关中国诠释理论的文章:``The Historicity of Understanding''〈理解的历史性〉,收在 Tamkang Review 14 (1983-4): . 他亦曾指导过这方面的博士论文:Steven Van Zoeren, Poetry and Personality: A Study of the Hermeneutics of `The Classic of Odes','' 《诗与个性:〈诗经〉诠释学研究》(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1986)后来改写为 Poetry and Personality: Reading, Exegesis and Hermeneutics in Traditional China《诗与个性:传统中国中的阅读、注解与诠释》(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4}其实专门辑译中国文论的作品也不多见,其中较重要的可算黄兆杰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Wong Siu-kit, Early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Hong Kong: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1983).{5}Stephen Owen, 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 下文对此书的引述将只标明页数。宇文所安所举的三个范例依次为 James Liu, 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 John Timothy Wixted, Poems on Poetry: Literary Criticism by Yuan Hao-wen (1190-1257)《咏诗诗:元好问的文学批评》(Wiesbaden: Franz Steiner Verlag, 1982); Pauline Yu, The Reading of Imagery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阅读中国传统中的意象》(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6}我们要明白宇文所安有一个颇为奇怪的论点:他一直认为文本会预设对其本身的诠释,因而文本可自我呈现出它自己那个传统的阅读成规。参见 Owen, ``The Historicity of Understanding.''{7}参见拙文 ``Rea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ics from the West: Three Exemplary Positions,'' in Tsing-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ew Series XXIII(Sept 1993): pp. 308-320. 中文版本〈从西方阅读传统中国诗学〉收在拙著《后东方主义:中西文化批评论述策略》(板桥:骆驼出版社,1994)。{8}此语转引自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页 61。{9}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台北:学生书局,1967),页 46。{10}宇文所安在导论中也承认这一点;参见页 17。{11}有关郭绍虞先生对《文赋》的「意」之不同解释,参见郭绍虞:〈论陆机《文赋》中所谓「意」〉,《文学评论》(1964 年 1 月),页 8-14;收入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2}郭绍虞:〈论陆机《文赋》中所谓「意」〉,页 9。{13}参见 E. D. Hirsch, The Aims of Interpretation《诠释的目的》(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 我借用了徐复观先生的字眼来将“meaning”翻作意义,“significance”翻作意味。见徐复观:〈释诗的比兴��奂s奠定中国诗的欣赏基础〉,收於其《中国文学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76),页 91-117。{14}E. D. Hirsch,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Reinterpreted'' 〈意义与意味再析〉,收在 Critical Inquiry 11(Autumn 1984), . 有关葛特玛的诠释学主要可参阅 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真理与方法〉(New York: Seabury Press, 1975)。中文的导论作品可参阅殷鼎:《理解的命运》(北京:三联书店,1988)。{15}Hirsch, The Aims of Interpretation, .{16}徐复观:〈释诗的比与��奂s奠定中国诗的欣赏基础〉,页 114。{17}参见拙文 ``Rea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ics from the West: Three Exemplary Positions,'' pp. 308-320.{18}参阅 Stephen Owen, ``The Anxiety of Global Influence: What is World Poetry?'' 〈世界性影响的焦虑:何谓世界诗歌?〉in The New Republic(Nov 1990), . 他在文中主要是针对北岛的作品及麦道歌对其作品的英译;见 Bonnie S. McDougall, The August Sleepwalker(London: Anvil Press, 1988).{19}Rey Chow,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3), .{20}我并不完全同意周氏的论点,因为以下两个问题其实是可以同时并存的:汉学家的焦虑与现今的文学创作在论述上的商品化(即迁就主导论述的兴趣)。

名人故事:宇文所安 近年,费正清、高罗佩、顾彬、孔飞力、魏斐德、史景迁、王斯福、崔瑞德等汉学家的著作已寻常可见,宇文所安异军突起,尤其是他散播的唐诗流韵深入人心,包括2012年由三联书店推出的《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晚唐:九世纪中叶的中国诗歌》,行家也赞叹不已。 一个人一生的安排,也许就是源自一次刻骨的“相遇”,在洋人看来,就是一次洗筋泛髓的神启。宇文所安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来自中国的古典诗词魅力在他幼年的阅读时光中翩然君临,自此欲罢不能,沉迷其间,以至于他父亲担心他的研究嗜好会让他饿肚皮。但宇文十分聪颖,他由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者逐渐成为了一代大家,这不能不归结于他的高度敏感,他善于在范式里发掘异样的情愫,并从庸常的见解背后提炼出卓见。这就意味着,宇文不仅仅是敏感的,他更有在邈远山水、草木当中感知诗者命运、悲欢、沉浮的古典情怀。在我看来,宇文已经金钩银画,是汉语的宇文所安,这很容易让我们模糊那个遥远的斯蒂芬·欧文。 宇文从1973年出版博士论文《韩愈与孟郊的诗》以来,他的研究领域从作家研究推向诗歌史、诗歌理论、文学史、文学理论,在研究领域扩大的同时,开始对中国文学的深层结构予以全方位考量。随着他的《追忆》《迷楼》《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以及自选集《他山的石头记》先后在大陆翻译出版,赞美之余,让我们发现他治学重心的最显著变化,是从“诗史”到“诗学”的挪移。他在古典氤氲中的转身,还让学界中人深切意识到,“一位优秀学者的基本素质,除了勤奋和颖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对自己的工作保持不断的反省能力,始终意识到自己的局限——研究类型和自身能力两方面的局限,并对成功的模式具有高度的警觉和随时准备摆脱它的决心。” 诗人就是世界的命名者。因此,说出就是照亮。基于对现实的难以言说,因而今天的诗人们正在失去命名的能力,但总有人试图恢复诗人往昔的光荣。记得我最早阅读宇文的作品是《迷楼》。书名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命名,正如它的副标题“诗与欲望的迷宫”所显示的,是诗歌中对欲望的呈现。诗歌是欲望的语感,而欲望几乎就是诗歌的语境。用迷宫对应于西方诗歌,用迷楼来指称中国古典诗词,可谓相得益彰。对这样一种命名风格的偏爱甚至迷恋,在宇文所安来说已是根性。 迷宫里的事物总是被赋予了超现实的光晕。当代中国人对迷宫产生迷恋,主要是源自置身庞大图书馆和时间深处的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认为迷宫根本没有出路,那些错综复杂的“假路”,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可能,但世界即在迷宫之中。其实在希腊神话里,米诺斯迷宫就成为了一种极端复杂的隐喻。忒修斯到了米诺斯王宫,公主艾丽阿德涅对他一见钟情,公主送他一团线球和一炳魔剑,叫他将线头系在入口处,放线进入迷宫,忒修斯在迷宫深处找到了米诺陶洛斯,经过一场殊死搏斗,终于杀死了米诺陶洛斯。可见,这是一个有解的迷宫,是一个有出路的迷宫,理性主义的睿智洞悉秋毫,迷宫不迷,我们不妨称之为一种“线性迷宫”。 那么,中国式的迷宫——迷楼,是否有解?或者对有些人来说,迷楼正是保护自我的超级堡垒。 “迷楼”原指隋炀帝在7世纪初建造的一座供其恣意享乐的宫殿,其本义就是“让人迷失的宫殿”。无论是谁,只要进入迷楼,就会迷而忘返。在我看来,其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力走出迷楼,还有一种是根本不愿意出去。那么,无论作为时间纠结的迷楼还是作为空间回环的迷楼,作者似乎忽略了有关迷楼的另外一个说法:唐代颜师古的《大业拾遗记》记载说:“帝尝宰昭明文选楼,车驾未至,先命宫娥数千人升楼迎侍。微风东来,宫娥衣被风绰,直泊肩项,帝睹之,色荒愈炽,因此乃建迷楼。”此乃目迷五色之“迷”,色迷迷,更多体现了迷楼的情色空间性质。尽管如此,宇文用以打量迷楼的手电筒,就是隐喻。 正如《迷楼》的翻译者程章灿先生指出的那样,宇文对两类系列的隐喻情有独钟:一个是有关行走、路途、岔道、迷路之类的隐喻,如《绪论》中提到的临阵脱跳,第一章中的离开爱尔兰、进出于舞圈,招引走上歧路、岔道,第二章中的牧女与蚕娘的途中遭遇、陌路的荡子,《结语》最后的走向他方,等等;另一个是有关建筑的各种隐喻,如第一章中的“马拉美内室”,第三章中的“相邻秘室,“里尔克之室”,第四章中的“回廊”,第五章中的“前厅”,《结语》中的“假出口”、“此路不通”等。可见,书名中的迷楼和迷宫不仅隐喻本书的论述对象,也同样隐喻本书的结构特点和论述方式,是兼具客体和主体双重指向的隐喻。这里凝集了作者的精细和深微用意。 那么,以隐喻照亮隐喻,以修辞的隐喻来“澄清”认知的隐喻,也许会让事情进一步“迷楼化”。中国古典诗歌表达的远不止是一种人生/写作经验,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诗歌还揭示了更加重要的东西,它帮助个人确定他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当然,作为纸上迷楼的建筑者,宇文可能比读者更清楚一个用意:他在以“隐喻诠释学”行走于诗歌中,他留在诗歌巷道中的身影,也是一种隐喻。这就像一个古物的修复者,他的复原主义努力,恐怕也有不少粉饰成分。这自然让我产生了如下臆想:古人的诗文,真有如此繁奥吗? 宇文所安作出了一种富有生机的解释,意味着他给出了一种他的理解。这姑且叫做“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但他显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尝试“抛开固定的期待”,经常给出完全相反的解释,颇有启迪人心之处。宇文所安实际上将古典文学中的作家还原成了具备普遍人性的普通人——《回忆的诱引》对于李清照之潜在的怨恨情绪的发掘,将这种还原推向了极致。所以,《迷楼》的成功,不在于提出了什么观念结构,而在于这些诗歌经过他的复原,给我们带来了簇新的愉悦。 宇文所安的作品文笔卷舒,开合自如,所谓深得事物中元的抒写,在宏大叙事为主导的学院派话语中别具一格。他所偏爱的“文本细读”,最为和洽的言路,就现代汉语而言,更应归属于随笔,而不是散文。 所谓“真正的断片,是举隅物,是时间的宠物。”宇文所安认为《论语》储存了大量的断片,没有说出来的话远远多于说出来的话,“当你能够从只有经验丰富的眼睛才能勉强辨认出的地方,得到作品的表明拒绝提供给你的那种智慧和深沉的感情时,你就得到了为‘含蓄’设立的奖品。”其实,断片正是汉语随笔最突出的一个特征。 断片并非碎片,更非整体的碎屑。断片是对思想的深犁。从高处着眼,断片就是个体思想者逾越天堑与宏大叙事的一根钢丝。常识告诉我们,思想必须通过它最“对位”的文体来表达。文体之变,宛如兵器之于技艺的重要。显然,文体意识是由文本在读写过程中的自有功能所决定的。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为写作提供了编码程序;为阅读暗示了解码方式。我再提示一个如下的言路:思想往往是在思者毫无准备的情形下光临的,它总是以缓慢的姿态出现,让思者松弛下来,准备好盛接它的器皿。它以一个形象、一个反诘、一个断片的彰显来还原我们渴求的形象。时间被劝化了,空间柔软而浑圆,思想得以打开,使黑暗进一步黑下去,黑得雪亮;思想使光进一步纯粹,就像刃口上飘过的细雪…… 宇文所安超拔于庸常研究的言路和精深,为汉语文学打开了簇新的视域。这意味着并非读书人都可以自称为“读者”,必须是如宇文所安的词语“追忆”,才称得上是“读者中的读者”。退到文字深处的古人,他们的文字,其实就是为宇文所安这样的人而准备的苦茶。 ;

武汉研究所论文

地质大学武汉的研究

不是的,一般文章较好的就上传到网上了知网链接

是的,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需要导师和论文作者签字,还有签那个原创性声明,然后以电子版、打印版交给所在院系和图书馆。至于图书馆是否上传到知网,是否公开,看学校和知网的协议。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王天宇论文

1. 《化学通报》(网络版) 自1997年1月9日创办以来,已在Internet出版了20多期。作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化学会第一个全文内容上网的学术期刊,它受到了科技出版界和化学化工界的关注。对化学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和学术见解,进行介绍和评述,帮助读者了解化学及其交叉学科的最新进展、动向和意义。 2. 《化学学报》 (Acta Chimica Sinica) 创刊于1933年,原名《中国化学会会志》(Journal of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1955年改为《化学学报》。刊载化学学科、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成果,稿件分研究论文和研究通讯两类。刊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攀登计划、“863”项目及其它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的文章数量达95%以上。 《化学学报》与二十一家国外单位建立交换关系。刊文长期被国内外20多种著名检索刊物和文献数据库摘引和收录。自1998年第1期 开始正式进入SCI(ScienceCitation Index)。 3. 《中国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中国化学》系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英文版化学刊物。所载论文涉及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各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研究成果。该刊被定为中国化学会及中国科协的核心期刊,是中国化学会最重要的英文期刊之一。 被SCI收录。4.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承办的集中反映中国有机化学界最新科研成果,当今研究动态以及发展趋势的优秀学术刊物。5. 国际网上化学学报国际性化学学术期刊。6. CAS 美国化学会出版物主页,提供了大量的化工新闻及热门文章,供用户阅读,并且把由化学会出版的34本刊物也放在了该WWW服务器上,以供免费使用。7. PhysChemComm(English) 物理化学通讯, 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办,内容含盖物理化学、化学物理、以及生物化学的内容。8. Chemical Week

以前有机所是很牛的 但是现在人员流失比较严重···只剩下几个大牛还在撑场面···不过底蕴还是很雄厚的···可以考虑···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研究生还是非常不错的,教学水平很高,出来后也好找工作。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英文: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上海有机所,是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3月,有机所共获得各种科研成果奖354项,包括国家三大奖7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合作2项)、二等奖19项(合作1项)。

国家创造发明奖3项(合作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4项(合作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合作)、一等奖1项(合作)、二等奖11项(合作5项)。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145项,其中一等奖28项;上海市科技成果奖86项,其中一等奖19项;获授权专利595项(其中PCT18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466余篇。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基于学生与学校发展需求的大学先修课程建设实践论文

大学先修课程,是指在高中阶段开设的、由部分高中生选修的、具有大学水平的学术性课程,它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学理事会提出的一个允许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的项目,其旨在拓宽高中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完成大学学业。20××年7月,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规定我国高中教育要积极探索多样化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形式和发展途径,随后全国各学校与机构纷纷积极推进大学先修课程的实践。大学先修课程由此成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我校从20××年开始探索、筹备大学先修课程,于20××年1月开设了大学化学、微积分、高级英语三门课程;于20××年1月新增开了大学物理课程。本文将对我校大学先修课程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与分析。

一、大学先修课程是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高中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高中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及高中课程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所以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来看,我校开设的大学先修课程不仅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在高中阶段选修大学课程,试着接受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享受到契合其学习兴趣、符合其真实能力水平的教育,从而为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它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发现自己的学科特长,为其将来选择大学专业乃至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建设大学先修课程是践行课程改革,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先修课程定位于中学与大学的`衔接

大学先修课程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学术性课程,它的难度一定得高于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我校的大学先修课程强调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注重让学生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帮助其领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会介绍该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并进行探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大学课堂的氛围和大学学习的思维方式。不过还应意识到的是,大学先修课程毕竟是在普通高中开设的、面向高中生的课程,其知识结构也不能过高。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大学先修课程是一种在高中基础上开展的拓展类课程,它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性课程。基础教育主要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而高等教育则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提供引导和帮助。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界限,两者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还是在管理方式和学业要求上,均有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大学先修课程应既能体现大学课程的学术性价值,又要兼顾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所以衔接是大学先修课程的重要特征和价值所在,也是我校将大学先修课程更名为“大学衔接课程”的首要原因。基于这一认识与定位,我校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更加明晰。以我校的“化学衔接课程”为例,课程定位为基于高考和化学竞赛的大学衔接课程,其中的化学竞赛指的是上海市高中学生“华理化工杯”化学竞赛和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华理化工杯’’化学竞赛的基本要求是以《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为基本范围,着重考查参赛者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综合运用化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全国化学联赛的基本要求则与大学化学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专业课要求相近,这无疑更贴近大学先修课程对于课程内容学术性的要求。由此,我校根据这两个竞赛的不同特点,设计了衔接高中与大学的大学先修课程。当然,大学先修课程不同于竞赛课程,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应用公式进行解题,它更注重对学生知识逻辑结构的构建,从而培育他们的化学学科素养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所以我校的“化学衔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1)学生通过化学基本原理的学习,初步了解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满足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3)通过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思维和方法的训练,来满足学生进行拓展性、研究性学习,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

三、大学先修课程的设计应关注学情

我校在大学先修课程的设计过程中非常关注学情,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选择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下面以我校“大学化学衔接课程”中“物质结构中原子结构”的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我校对大学先修课程与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物质结构中原子结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详情见下表)。其中,大学先修课程以北京大学化学先修课程的要求为范本,高中化学课程以《上海市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为范本。

根据下面表格,高中与大学关于该知识点的异同之处可谓一目了然,所以在教学时,我校能根据此表来有效研究学情,从而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第一轮次授课时,教师发现学生很难理解量子化模型所揭示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难以理解薛定谔方程的形式,自然就无法通过求解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来理解波函数、量子数等概念。因此在第二轮次授课时,我校及时根据学情删除了有关薛定谔方程及波函数的概念,从高中生比较熟悉的电子云、电子层、电子亚层的伸展方向以及电子自旋等内容切入,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共价键的相关理论,此时教师发现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接受速度大大提高。

四、课程实施中注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

我校大学先修课程的实施,主要采用教研组合作与课程内容模块化结合的方式。还是以“大学化学衔接课程”为例,其主要内容分为物质结构基础、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元素化学、有机化学五大模块,每个模块由专门教师负责,课程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设置则通过教研组集体研讨完成,以确保各模块间的逻辑衔接与统一性。

在课程内容的实施过程中,我校主要采用常规讲授、慕课学习、项目式学习三种方式。对于较难的知识,主要以常规讲授为主,并注重课程内容与高中知识的衔接。对于相对容易理解的概念,则采用慕课学习、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目前,由清华大学领衔的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程(MOOCAP)已经上线,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一课外优质资源进行自学,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来预设一些问题,供他们在网上学习时思考。此外,对于在讲课时未能完全理解的内容,他们也可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辅助学习,此类“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协同教学,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

经过多年实践,我校认为大学先修课程无论是从教育改革、学校发展,还是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言,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教学领域。如何应对未来形势,开发出更多符合我国国情,契合学生、学校发展需求的大学先修课程,并为此建设一个课程体系,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任务。

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先修课程“物质结构中原子结构”知识点的比较表

模块高中化学大学化学先修课程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结构,原子、离子符号、结构示意图,质量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的概念,电子云概念,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从电子层j电子亚层、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和电子自旋解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子式、电子排布式书写(仅限1N 18号元素),短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主族元素及短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模型,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电子运动的特点,电子运动的波函数与原子轨道(电子运动的波函数与原子轨道、量子数的取值与原子轨道、自旋量子数的取值规则),核外电子排布(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电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学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岩土工程学报》(包括《岩土力学》)是岩土界的3大王牌期刊。据我投稿经验:录用难易程度《岩土力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是本行业最权威的学报。

甜心速沙发上班了吗啡色狼?岁月不饶人呀你们那里可以预约?

袁建新,1930年1月26日出生于江西省波阳县一个小商贩家庭。青少年时代,家境贫寒,生活清苦。1936年,袁建新进入波阳县芝阳中学附小并念完了小学和中学。少年袁建新聪明好学,成绩优良。1948年高中毕业,同年考入国立台湾大学土木系,1952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随后进入台湾电力公司土木处任助理工程师,不久便代理研究组长。1956年入美国路易维尔大学土木系,1957年获硕士学位并受聘于美国波音飞机公司任副工程师,从事飞机结构的设计工作,此间参加了著名的波音707飞机的设计工作。1958年底,袁建新通过印度驻华盛顿大使馆与中国国务院取得了联系,并向美国移民局提出返回中国大陆的申请。他冲破了重重阻挠,终于经香港于1959年元月抵达祖国。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中南力学研究所(1962年改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武汉大学副教授,主讲结构力学。1960年兼任湖北科技大学副教授,1978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土力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员、副所长,1984年任所长,1986年任博士主导师。1979年以来历任湖北省暨武汉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 《力学学报》编委、《固体力学学报》编委、 《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岩土力学及计算机杂志》编委会委员。1991年被选入国际地力学计算方法与进展协会(IAG-MAG)理事会并任理事。1979年任湖北省政协委员。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袁建新1959年回国以后,长期从事岩土力学的研究工作,他是较早地将国外先进的计算方法有限元法引进岩土力学研究的先驱之一,在土的本构理论及固结特性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

EI工程索引期刊列表,期刊影响因子1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工业大学 10348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北京科技大学 150533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 18143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大连理工大学 248895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大学 247326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 259877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防科技大学 118828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8379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哈尔滨工业大学 2704210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大学 1523611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 231341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优先出版期刊华中科技大学 4415813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优先出版期刊吉林大学 1177114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苏大学 1298715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解放军理工大学 511516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理工大学 1076517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清华大学 573471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 4070019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深圳大学 311220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四川大学 1367021 天津大学学报 天津大学 1785322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 3777423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西安交通大学 3315224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西北工业大学 1128125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西南交通大学 1960626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优先出版期刊浙江大学 2497727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南大学 1641328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山大学 2274729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7208230 爆炸与冲击 中国力学学会;四川省力学学会;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1199331 固体力学学报 中国力学学会 959532 计算力学学报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力学学会 1752133 力学学报 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2361534 振动与冲击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1. 高压物理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 450236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中国光学学会 3741337 光学学报 中国光学学会 1. 光子学报 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769039 计算物理 中国核学会 668140 声学学报(中文版)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中国声学学会 1507141 中国激光 中国光学学会 2949742 人工晶体学报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908143 测绘学报 中国测绘学会 2007944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武汉大学 2723045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中国地质大学 2777346 矿物岩石 成都理工大学 901047 农业工程学报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6646048 农业机械学报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3268349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北京林业大学 3794350 工程力学 中国力学学会 2693851 振动工程学报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1703452 材料工程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1514553 材料研究学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1556754 复合材料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1939655 功能材料 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 3187856 无机材料学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3137457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中国真空学会 583658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中国矿业大学 1. 煤炭学报 中国煤炭学会 2600060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石油大学 2154161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 1901562 石油勘探与开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866863 石油学报 中国石油学会 3439764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中国石油学会 923765 材料科学与工艺 优先出版期刊哈尔滨工业大学 1161266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750967 焊接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1613368 金属学报 中国金属学会 3702169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1942970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1. 光学精密工程 优先出版期刊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1982272 机械工程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4601373 摩擦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693974 仪器仪表学报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3611275 振动.测试与诊断 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研究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97276 兵工学报 中国兵工学会 1042277 弹道学报 中国兵工学会 429378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599279 内燃机工程 中国内燃机学会 975880 内燃机学报 中国内燃机学会 1473281 燃烧科学与技术 天津大学 784782 太阳能学报 中国太阳能学会 2053383 核动力工程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548284 强激光与粒子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学会;四川省核学会 1779985 原子能科学技术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652586 电工技术学报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2663287 电机与控制学报 哈尔滨理工大学 872188 电力系统自动化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2. 电力自动化设备 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 2189390 高电压技术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1.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11851492 半导体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电子学会 1469393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北京邮电大学 829294 电波科学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967295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科技大学 1451996 电子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7392397 电子与信息学报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 2101998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中电科技集团公司第55所) 363599 光电子.激光 天津理工大学 14853100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中国光学学会 1. 通信学报 中国通信学会 307661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5032103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36575104 机器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252010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中国计算机学会 38391106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办公室;中国兵器工业210研究所 39070107 计算机学报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62317108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 56723109 控制理论与应用 优先出版期刊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31260110 控制与决策 东北大学 41428111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中国自动化学会;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3022112 软件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2. 自动化学报 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35255114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川大学 38249115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 12632116 化工学报 中国化工学会 32509117 硅酸盐学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35168118 燃料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1. 新型炭材料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9132120 中国造纸 中国造纸学会;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院 12149121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重庆大学 14824122 建筑材料学报 同济大学 9252123 建筑结构学报 中国建筑学会 1. 土木工程学报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4721212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89626126 岩土工程学报 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75588127 岩土力学 优先出版期刊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48473128 水科学进展 优先出版期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学会 26924129 水力发电学报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10723130 水利学报 中国水利学会 65957131 铁道学报 中国铁道学会 21133132 中国铁道科学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14381133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公路学会 28908134 船舶力学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 4643135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大连海事大学 894313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179137 固体火箭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中国宇航学会推进专业委员会 5740138 航空材料学报 中国航空协会 5219139 航空动力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中国航空学会 11516140 航空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中国航空学会 23164141 空气动力学学报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 766814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4565143 实验流体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 3228144 推进技术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11375145 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 & Astonomy 中国科学院 423146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1538147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院 202148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800149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科技部863联办;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160150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141151 Chinese Optics Letters 中国光学学会 1705152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11153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工程学会 689154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上海大学 1020155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2511156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中国科学院 780157 Rare Metals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624158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武汉理工大学 280159 Journal of Rare Earths 中国稀土学会 1359160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243161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科学院金属所 537162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704163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东华大学 314164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矿业大学 409165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化工学会 1078166 China Welding 中国焊接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162167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中国金属学会 448168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清华大学 634169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天津大学 429170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15171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962172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浙江大学 51017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北京科技大学 617174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19175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东南大学 818176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上海交通大学 165177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优先出版期刊哈尔滨工业大学 355178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中南大学 811179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北京理工大学 686180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771181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中国航空学会 672182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5232183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天津大学 1093184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北京邮电大学 176185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中国航空机电集团第二研究院 387186 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华南理工大学 217187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69

武汉研究所冠状病毒论文

关于石正丽的论文解析如下:

《自然》论文提到,石正丽团队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序列与一种蝙蝠冠状病毒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相似度高达96%,表明蝙蝠可能是该冠状病毒的来源。这一结论,与该团队1月23日公布在论文预印网站上的结果一致。

冠状病毒是人类传染病流行的一个来源,过去20年里,冠状病毒已经引发2次大规模的流行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此前已有研究发出提示,主要存在于蝙蝠体内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可能会导致未来疾病的爆发。

此次论文显示,石正丽及其同事分析了7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样本,其中6人为武汉海鲜市场内的工人,该海鲜市场在2019年12月已首次发现病例。研究团队发现在其中5名病人身上获取的全长度基因组序列,彼此之间几乎完全一致——相似度超过,与SARS冠状病毒有的序列一致。

研究团队进一步将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与实验室早期检测的冠状病毒的部分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该病毒与来源于中国菊头蝠样本的一株冠状病毒(RaTG13 )的基因相似,两种病毒序列一致性高达。

同时,研究团队确认了新型冠状病毒进入细胞的路径与SARS冠状病毒一样,即通过ACE2细胞受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体内的抗体显示出在低血清稀释度下中和病毒的潜力,但是抗SARS病毒抗体是否能与新型冠状病毒交叉反应,仍需用从SARS病毒感染中痊愈的病人的血清来确认。

此外,研究团队还开发出了一种可以将新型冠状病毒与其他所有人类冠状病毒区分开的测试,并展示在最初的口腔拭子样本中检测到了新型冠状病毒,但随后(大约十天后)采集的样本没有显示阳性病毒结果。

这项发现表明,最有可能的病毒传播途径是通过个体的呼吸道,不过研究团队也指出其他途径亦不无可能,仍需更多患者数据来进一步研究传播途径。

近期,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又流传着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一些猜测,诸如“新冠病毒人造论”“新冠病毒起源于实验室”等。然而,国际权威机构及多数病毒学、免疫学领域学者均表示,这些猜测缺乏科学支持,迄今为止所有证据都表明新冠病毒并非人为制造。首先,现有科学证据已表明新冠病毒的特征是人为操作不可能达到的,只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机构参与的国际团队3月17日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分析比对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多种冠状病毒基因组数据认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与人体细胞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效率之高,是人类基因工程所无法达到的。此外,新冠病毒独有的分子架构也排除了它是实验室合成的可能,因为人们找不到一个类似的已知病毒分子架构来构建这种新病毒。“通过将(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与(其他)已知的冠状病毒毒株相比较,我们可以确定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过程。”领衔研究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副教授克里斯蒂安·安德森在一份公报中说。其次,新冠病毒某些进化特征并非独有,科研人员在自然界可以找到相似进化事件,也进一步支持了它起源于自然的结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3月发布的一篇预印本论文说,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两个蛋白质亚基S1和S2之间的裂解位点有多个氨基酸插入,他们从云南蝙蝠体内所获冠状病毒毒株的S1和S2亚基之间也存在类似插入,这表明自然界完全可能出现此类插入。第三,科学家已在野生动物体内找到了与新冠病毒十分接近的冠状病毒毒株,表明这类病毒存在自然界宿主。迄今已知的与新冠病毒亲缘关系最近的冠状病毒是从云南蝙蝠体内分离的RaTG13毒株,与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一致性达96%;此外有研究显示,穿山甲携带的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亲缘关系也比较相近,尤其是在帮助病毒入侵细胞的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上与新冠病毒相似度高达,表明穿山甲可能参与了新冠病毒的进化与传播。参与前述国际研究团队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病毒学研究人员爱德华·霍姆斯日前发表声明说,冠状病毒通常存在于野生动物中,并经常“跃迁”到新的宿主身上,这是对新冠病毒起源最可能的解释。他说,野生动物中冠状病毒的数量、多样性和进化情况均支持新冠病毒是自然进化产物的观点,确定新冠病毒的确切来源需要对自然界中的动物进行大规模采样检测。此外,认为新冠病毒源于实验室的理由也很牵强。法国发展研究所热带病毒学专家埃里克·勒鲁瓦说,法国病毒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吕克·蒙塔尼耶等人认为新冠病毒源于实验室的理由是,新冠病毒基因组的某些片段与艾滋病病毒基因组的片段一样,但实际上某种病毒与其他病毒携有同样的微小基因片段很常见,因为基因组非常庞大。勒鲁瓦介绍,他们通过特定算法对比新冠病毒与其他病毒的基因组后发现,如果所关注的基因片段越微小,就越会发现新冠病毒与关系很远的病毒携有相似的片段。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法德拉·沙伊卜21日说,世卫组织目前正与两种“大流行”斗争,分别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虚假信息大流行”。多名专家也强调,要警惕“新冠病毒人造论”“新冠病毒起源于实验室”等谬论背后的政治目的。法国免疫学家、新冠疫情科学委员会负责人让-弗朗索瓦·德尔弗雷西表示,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的假设是“一种不属于真正科学范畴的阴谋论观点”。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流行病学副教授哈桑·瓦利指出,有些人出于政治目的利用有关谣言,“我们必须小心,不要给谣言生存空间”。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下属“帕斯捷尔”流行病与微生物学科研所副所长亚历山大·谢苗诺夫认为,有些人声称新冠病毒源自人工制造“是为了掩盖其卫生系统的无能或抵御疫情方面的过错”,这类说法实际上欲盖弥彰。

  • 索引序列
  • 宇文所安汉学研究的论文
  • 武汉研究所论文
  •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王天宇论文
  •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学报
  • 武汉研究所冠状病毒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