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通过对话的形式,实现了对于传统小说叙事方式的挑战。传统小说的线性结构模式,又称之为时间方式,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或主人公经历事件的因果关系来组织故事情节的。这种方式也被称之为“转喻”。
其小说结构就像“糖葫芦”:以主人公的经历串起一个个事件的“糠葫芦”。而且,只要竹签足够长,事件可以被无穷地串下去。因此.传统的线性结构模式的根基和底部是无数的事件。
主人公K与小说中人物的多重对话——尤其是较长篇的对话,如同给主人公K打开了一扇扇的窗子,让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我们“所见”的和所“经历”的一切。不仅如此,“对话”还扩展了《城堡》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城堡》以其占到小说一半以上篇幅的“长篇对话”,形成了对于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结构的挑战。这种独特的对话结构方式给我们打开了无限“隐喻”的空间,使得我们对于小说的线性结构形式的假想受到冲击。与此同时,对话也不再是传统小说所假设的消晰、连贯、统一的形式,而是在悖谬和相互矛盾中跟随K完成对“城堡”的立体的建构。
《城堡》以相当大的篇幅描写妇女的遭遇和命运,桥头客栈老板娘的自述,奥尔加叙述自己和阿玛利亚的故事,弗丽达的故事,各占了一整章甚至几章的篇幅,妇女的故事在一篇小说中占如此大的比例,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
扩展资料:
卡夫卡的《城堡》的主要内容:
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主人公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拉锯战。城堡就位于眼前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而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K。
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可又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面对这座强大的城堡,K很无奈,直到最后也没有进入城堡,也没见到城堡当权者。小说至此戛然而止。
据有关资料说, K在临死前终于接到城堡当局的传谕:K虽然缺乏在村中居住的合法依据,但考虑到某些原因,允许他在村中工作与居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堡
读卡夫卡的作品,本来是简明、纯粹的语言,传神处却叫人仿佛透过湿漉漉的水雾去看世界,在满脸的水珠中反而把世界看了个真切,超过晴凛之下的时空。那水雾、水珠就是卡夫卡的魂魄。泛泛知道一点《城堡》这部杰作的人,都知道该作写的是主人公K要进入一座城堡却始终不得的故事。不错,要进入而永远不得——这是作者卡夫卡写照科层社会的切入口。但凡等级差异社会,这照会的一面最难戳穿,对精神制约也最起作用。一旦戳穿,精神变化也最大。“城堡”是科层社会的核心。那么,城堡为什么恁般不可接近和进入呢?城堡里的权威,权力者为什么永远躲避K,既关注他、隐藏在他的身边、生活足迹的四周,又绝对不肯与他面对面地坦白碰撞呢?这是出于对待愚者、“不懂事”者,因为注定要陷入无法领悟的吊诡而永远不值得与其直接对峙、碰撞的永恒真理呢?还是害怕在与精神健全的觉悟者的K的直接碰撞中,使他们赖以统治的网(精神材料起关键作用)完全崩塌?说穿了,这个“回避”,是个利益占有道理的显现,实施剥削压迫宗旨的妙方。《城堡》这部未竟的伟大作品,读后为什么能让我自己感到获得对待世人的主心骨和血肉力量呢?我想,那是因为它教会了我与人的世界斗争和碰撞的方法:纠缠到底,摘取福星。如果K被获准与城堡里的老爷、统治整座村庄的权威克拉姆见面交谈,他将说些什么?也许,除了推翻这座城堡,他其实干脆无甚可讲。但是,新的世界也只能在旧世界的基础之上建立,我们无从逃避,要走入其中一见。也许,齐拉姆要说,世界就是这样的,这些村民只能如此管理。如果别人进入城堡坐上他的位置,也要这样。至于那些女人,她们的感受是被他选中是她们一生中最光彩幸福的一页。而K或许要说,村民过的并不好,他们本来靠自己的劳动为生,可以逐渐富足而幸福快乐,但一种无形的阴影压在头上,叫人人都心灵迷失,苦难郁悴不堪,如果需要教育和管理,他们也应该生活在另一种道理的管理下。如果城堡敞开,老爷们不再神神秘秘,摆出高人一等的架势,那些旧有的规则很快就会自然破灭。因为人人有感官,知觉,有劳动技能和智慧,有思考判断的能力,有生活的喜怒哀乐悟性和价值观。至于权利对于女人产生的性诱惑,可以解释为:黑暗具有诱惑力,但一旦跟暴利分离,那诱惑的魅力就如同被扒下皮的画皮鬼一样恶心,象被罩住的妖孽一样化为乌有。一 K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首先,K与城堡的关系是怎样的呢?K从何处而来,为什么要来到此地的城堡-村庄社会当中呢?他一到达,就被当地的人警惕查问——可见科层专制是依靠普遍的密集存在的社会心理作用的。真可谓专网恢恢,疏而不陋。为了不被雪夜驱逐,他谎称自己是城堡聘来的土地测量员。副城守的儿子立刻把他作为一个行迹可疑者向城堡的值班官员进行报告。而城堡敏锐的专制嗅觉,一下子就识别出这是一位对于制度的上门挑衅者,他们以主动、保持距离的强势接受了他,展开对垒战,因为专制者很清楚他们的天敌的必然存在——顺水推舟地正式承认K的土地测量员身份。于是,K的社会一面的生活将在一出荒谬的暗中对峙中展开。K明白这是城堡的挑战,毫不惧怕地接受了这个挑战,他没有逃走,而是要利用这一特殊身份获得更多机会跟城堡接触。然而这也只是被动中的权宜之计。如果不是一到村庄的当天晚上就被发现身份,K更愿意以普通劳动者中一员的身份被村庄收留。这样,他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更从容地出于内心的精神需要去接近城堡、探视城堡。而即使在已经成为被城堡警觉的对象,接到暗含挑战的委任书后,他还是想作一名真正的乡村工人,这样在跟城堡的对峙斗争中,他不至于被堵住从城堡获取特权之外的与普通民众社会接触的其它通道。接到荒谬的委任书后,K对城堡一无所求(从中可见与无物之阵对峙的空虚的一面)。但他在与村里酒吧间的姑娘弗丽达相爱之后,变开始竭力争取与克拉姆——城堡里的老爷、本地的主宰者、村中无数姑娘以及弗丽达的前情人——面对面地交谈一次。但始终无法被获准。从K与城堡的关系上,我们可以看到:专制统治的嗅觉是多么灵敏,对专制对象的精神的管制是多么严密,简直是专网恢恢,疏而不漏,让斗士没有安身之地、喘息之余;而斗士与专制者的斗争又是多么荒谬空虚,最终只是毫无所得,却要牺牲掉正常的生活,耗损掉整个人生;而科层社会那个支配一切的潜规则,又是多么实质鄙滥,机制虚无,因为违背自然而无法良性生长,又因为顽固,钻了历史吊诡的空隙,破坏了民众的神智,而威力无敌,贻患无穷。科层社会害怕面对面的精神交锋,而斗士必须要进行血肉搏击,意义独特的肉搏战!(现在,中国专制的破除,就需要底层民众、尤其是体制外人、农村人面对面的交锋的天然的优势力量。)K要留在这个城堡生活下去。他积极交友,“利用”每一个可利用的人,以求在此地安身扎根。城堡究竟可不可留呢?在K与弗丽达相爱、于村中陷入窘境之后,弗丽达要远走他乡,而K却坚持留下来。孰对孰错呢?也许,普天之下皆为城堡,率土之宾皆为专制的牺牲品,轻率逃离并不可取。可是,永远留下与城堡斗争又有什么意义呢?留下来,肉搏,难道是一种使命?或是科层社会下,反专制的战士的精神宿命?让我们再看一看K对于在城堡-乡村社会安身立命的理想打算。事情也可以静悄悄地进行,用不着闹的满城风雨。无论如何,不会有人知道他的情况,也不会对他有什么怀疑,至少有朝一日会毫不犹豫地把他当作一个迷途的流浪人来收容,他的左邻右舍也许会承认他的手艺灵巧和诚实可靠而为他传扬美名,他可能很快就会在什么地方找到一个类似仆役的食宿之处。这样,他就可以正常生活,体会人间无尽的快乐。至于K从一开始为看一眼城堡而到达此地,本来是要安身还是短留,小说交代的并不清楚。但一旦与城堡形成精神对峙阵势,尤其是与弗丽达相爱、被蒙上了克拉姆淫威罩下的阴影后,K就决定决不离开城堡,尽管处境艰涩,又受到弗丽达的怀疑,也就是说,在对手强而我弱的情势下(主要是精神桎梏),K也要斗争到底,决不放弃离开。这是为了他自己的基本健全生存,也似乎是为了一种更深远的使命。无论如何,人处世间,使他别无选择的那个理由是无法言说的,是精神处境的危机之所在,隐秘之痛的结果,他进入了人类无可摆脱的顽固精神关系中最糟糕的一种。在这场对峙中,K完全处于弱势。日常生活被这孤立单薄的抗争所毁,而他的理想处境,如前所述,如果不被人过早发现举报的话(而这是不可能的),可以以一名手艺灵巧、诚实可靠的劳动者隐居乡间,作一名“隐身斗士”,“变形超人”。而这个巧妙的理想的实现的可能性又何其渺小呢?试问如何隐身,如何变形?示弱,装傻,佯败,作癜,作老好人,作孺子牛(只干活而不争取利益),一切招数只能是设法改造自身为奴隶、顺民而已。只是对比堕落的奴隶,不扭曲自己的内心良知罢了。所以,K的艰难斗争之路,也许是唯一的正道。代价是他自己的正常生活,特别是他的爱情从此失去安身之地。二 现代科层社会下的爱情机理:那是违背直接的男女欢爱的好的文学作品是人世之镜,它让人有感而知的尽是生活。《城堡》被评为寓言小说,有象征内涵;但同样也是可贵地捕捉到、饱含了生活的机理的实在耐读的小说。K为一睹城堡而来,但同时也在这里自然而然地展开了他的私人生活。除了竭力在此地交友,爱憎真切,悲喜随生,他还很快意外地邂逅了酒吧侍女弗丽达并与之一见钟情堕入情网。同时,他还结识了村中饱受城堡权贵迫害而家道中落的另一户人家中的两个姑娘,奥尔加和阿玛利亚。K是一个三十岁上下的精壮青年,对三个姑娘的感受、评价和交往交谈,可以成为我们探索现代科层社会当中爱情道理的凭借。弗丽达谦和可亲,“头发很好看,一双含着哀愁的眼睛,凹陷的脸颊,”40 苗条美丽,使K对她一见钟情:“K和她的眼睛一对视,就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两个青年男女自然而然的感官相悦,神理相通的爱,真挚而牢固。但置于科层制社会下,爱情的发展没那么简单。在共同抵挡外界压迫、开拓生活的过程中,人性中源源不穷的面相又不断重新涌现出来。弗丽达曾是城堡老爷克拉姆的情妇,与K一见钟情当晚共欢的晚上,她就直言拒绝了克拉姆的再次求欢。对K的爱情使她对未来的爱情和生活忠贞不二并且充满希望。毫无疑问,她寻求尊严、爱情和光明,有勇气不慕权贵也不怕吃苦。但她对世界民众普遍的黑暗观念的认识不彻底,与种种污浊的精神撇不清,甚至还是其中的一员:当阿玛利亚得罪权贵之后,她可耻地扮演了散布者的角色,致使阿玛利亚全家受到村庄社会的普遍排挤。她的反抗过于单薄,精神过于脆弱,骨子里她与城堡民众的鄙贱软弱的蒙昧观念并未划清界限,不能完全脱离开,而是混沌一团,依靠情绪判断是非。她的主体性远未长成。她对克拉姆的拒绝和反抗十分干脆,但对于应付之后在城堡辐射下的村庄社会的种种劫难缺乏韧性,时常陷入消沉。特别是她屈辱的经历和灵魂历程(以作克拉姆情妇为显贵),使她无法洞明K的爱情,对K顾虑重重,怀疑其真情和忠诚。又因简单的缺乏现实主体性的心智理解不了K的策略意识,而否定其为人品性。最后,她对爱人毫无理解,而听信城堡所派来的专门从事干扰破坏的小人(名义上是K的助手)的谗言,痛苦地离开了K ,投入了颁布谗言的卑鄙者的怀抱,非常可悲。奥尔加与阿玛利亚是一个精干鞋匠的女儿,原本家境殷实。因为阿玛利亚愤怒地回绝了城堡里一个官员赤裸裸的性服务要求而使全家被排斥在村庄社会之外,导致父母老病,中断生计来源,全家陷入惨状。K开始来到这户人家时(由城堡委派的作为K与城堡之间的信使的阿纳巴斯带来),对这户破败人家和两个姐妹都无好感,他眼中的这两个姑娘的形象是:“两个黄发的姊妹长得挺相象,也挺象阿纳巴斯,只是外貌更结实,是两个高大的乡村妞儿”,这样的感觉自然不会产生爱情。奥尔加爱上K,但在K与弗丽达结合后她对K保持着友谊。由于要不断向阿纳巴斯追问城堡里的情况,K与奥尔加和阿玛利亚继续展开交往,二者的性格也随之继续在小说中得以发展。奥尔加持重,具有分析事理随机应变环境的能力,掌握环境,不自私,有策略,有可交流性。阿玛利亚看上去固执生硬,丝毫不叫K喜欢,她对待感情严肃,以至于对受她吸引的阿尔蒂尼老爷抱有一个晚上的幻想,以至于在翌日凌晨接到阿尔蒂尼派遣信使送来的污辱性信件时大怒撕毁信件,从而使全家陷入无法挽回的生存灾难。显然,她自尊,但不够持重缺乏韬晦。她内心清醒,坚忍能干,担起照顾父母的最重的担子。她向往自由,发挥劳动力和才干,看不起弟弟阿纳巴斯好不容易获得的担任城堡打杂的工作。阿玛利亚具有自然的真知灼见,反抗和眼光是彻底的,但在现实社会下由于不善随机应变,除了招致灾难,寸步难行。爱情是自然相悦的产物。然而,在科层社会中,仅有这一点似乎是不够的。弗丽达因为误解K而离去投入到无耻小人的怀抱。她从要求爱情的忠诚和怜悯弱者的高尚角度出发,却由于缺乏对世道人心的主体性认识而导致遭欺和操纵。小说写到弗丽达结束与K的谈话返身跑回到助手那里去就中断了,但我们——进入卡夫卡感受和创作的逻辑的读者,可以试想关于K的爱情生活的以下几种发展:1、 K凭借永不熄灭的对于弗丽达的爱和坚忍不拔的韧性找回了弗丽达。以K的执拗性格,只要他还爱着弗丽达就不会放手善罢甘休。2、弗丽达那么容易受人摆布,她属于乡村社会缺乏自主性的未完全觉醒的懵懂一族。她虽然具有纯洁的灵性、生活的聪颖和美貌,却缺乏心智上的识力和意志上的主心骨。她终究与K不是同一个世界中的人。K终于罢手与她分道扬镳。那么,可以总结:一个叫人心痛却必须接受的事实是,在科层制社会下,爱情仅凭自然相悦的吸引是不够的,是无法成活的。3、 K与弗丽达结束后,还可能爱上奥尔加。奥尔加虽然没有在初次见面的直觉上打动K,但她对K 的爱大度而不自我中心,她审视城堡-村庄社会的眼光冷静务实而有效,赋有策略,她的持重与策略跟K不谋而合,他们可以成为交谈对话的朋友,共同分析和应对外界环境,生存是爱情的基础,在险峻的城堡-村庄社会生存环境中,这些不是也可以成为相爱结合的基础吗?4、 也有可能,K与弗丽达难以心智相通相辅,而与奥尔加只限于理性的志同道合,而另外一个生硬直率的一直叫K感觉不舒服的阿玛利亚,随着交往的加长,她的决绝冷漠不也可以攻克K的挑战无物之阵的欲罢不能的空虚的焦灼吗?她的彻底精神、简化方式不正可以缓解K因为与城堡纠缠而遭受的精神中毒之苦吗?或许,她的冷漠沉滞所带来的不愉悦感也可为K注入而非消耗力量。最后,随着城堡阴霾的逐步瓦解,K越来越能够从她那里获得新的灵感和完好的活力。如果克拉姆接见K,并且给予K一个职位,K进入城堡工作,阿玛利亚会提醒K离开,于是他们在精神上大获全胜之后双双离开,开拓新的未来。“人需生活着,爱情才有附丽。”(鲁迅《伤逝》语)科层社会下寻求正常生活和光明未来的人,在爱情上的求索也可能导致层出不穷的结局。使得历史显现出最惊人的拆解转换组合能力,比造化更甚地愚弄着时光有限一去不返的芸芸众生。然而,志同道合也好,反力支持也好,却取代不了自然的两性相悦之爱。科层社会处处绝境,却也八面有圆,K的爱情将何去何从呢?可惜,小说进行到如下情节——K被叫去面见克拉姆的助手却要等候的空挡,见到弗丽达跑上前希望她回转,交谈中途K的助手、弗丽达现在的同居者的召唤使弗丽达转身便跑回到助手那里——就结束了。这次见面是怎样的呢?弗丽达与K的爱情结局是怎样的呢?永远的谜,《城堡》的遗憾胜过《红楼梦》。三 城堡-村庄社会《城堡》描写了一个科层社会。它凌驾于民众领域,城堡里的统治者将阴影投射到这个原本自然、开放的社会当中,强加给它一种在管理上没什么效力、对于毁损精神却绰绰有余的陌生异样的无形之物。它的结构是城堡-村庄。城堡是民众不能够接近的,封密的而非透明的,先知先觉者和战士更是永远都无法被获准靠近它。进入城堡的门径对民众是不存在的。而在村庄,城堡老爷们时不时现形的身影,构成了对这里居民灵魂的主宰。村庄里多数民众以获得青睐于城堡老爷为无上荣耀,生命的精神支柱,——如客栈老板娘。人们甘心俯首于城堡的权威,彼此却倾轧而不友好,对待与人群异样的先知者战士更是满怀动物神经反射般低级的敌意。他们实际上成为城堡专制必不可少的帮凶。还有官僚科层体制下的各级统治者,专制的工具,专制阴魂的载体,如村长教师,女教师,副城守的儿子,使得专制社会的粗糙顽砺变得无孔不入。社会成为异化人群的组合,这是专制的副产品,却比专制本身更为可怕。至于少数统治者,如克拉姆,小说只侧面暴露他们三个特点:一个是有着粗俗无耻丝毫不加自我节律的淫欲,他们现身村庄象进入餐厅点菜一样地指令女人作他们的情妇;另一个是他们极其敏锐小心翼翼地回避K的碰撞,他们开通了与K对垒的渠道——信使,但坚决不予K以谋面机会;三是他们依靠卑鄙小人使用非正面的伎俩进行统治和破坏。村庄里少数还保持自由之心和正常人情者,一旦获罪于城堡,必将难逃淫威丧失立锥之地,如阿纳巴斯一家。少数保持纯真本性的人,对这个社会也丝毫构不成警醒和威胁,如弗丽达只是不自觉地厌恶这个环境,只打算一走了之,根本不具备反抗能力。四 各种人物的主体间性这样,在城堡-村庄社会中,K是孤军奋战的。他具备先知先觉者战士的一切特点:与淫暴的统治者明确对立;不与民众的奴性、灰色思想作丝毫妥协;富有韧战精神,韬晦,策略,暧昧;爱憎分明,感情强烈,注重精神性——关注城堡统治者和村庄民众的精神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身处弱势者,面对精神的拘困,人格的威胁,不逃避,不妥协,勇于碰撞寻找答案。K是一名骚客-战士。他是旧世界中的先觉者,敢于正视世间的压迫和矛盾的存在。但他以他的生活热情和寻求生存的生命本能投入生活,与统治者、压迫者进行韧战,首先是活生生的生活着的人。他是忠诚、深情的爱者,既有情感血肉,又有见识力、思想力。作为科层社会当中的一介平民,毫无生存立锥之地的弱势者,他的战斗本身依靠的是真诚的灵魂、鲜热的血性、坚韧的力量。在险峻的、民众灵魂普遍扭曲的情势下,他唯以向往光明、自由、幸福的主体意志为灯盏和支撑,在严酷的难得丝毫喘息和栖息的境遇下争取生存、执着反抗。在斗争中,K突出的是策略和手段。他对于社会处境的残酷性认识的非常清醒。他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要与黑暗互相纠缠,依存,要通过以毒攻毒、魔高一丈才能真的摆脱困境,获取胜利。所以,K沉着机智,身处完全劣势而执着于周旋。运用说谎、抵赖种种手段,与黑暗紧密交缠,并擅于出“反掌”——通过黑暗挖掘思想。他要寻求本地居民的支持和帮助,与铁匠儿子的对话,被弗丽达误解为卑鄙地利用别人。他的战斗和反抗是在生活进行当中出于本能明暗交织的,也唯其如此才能充满血肉,也唯其如此,才是真正的战斗。卡夫卡笔力铮铮地塑造出K这个人格光彩焕发、极富鲜活主体性的骚客-战士形象。小说主要包含两个视角:K的视角(审视他人和K自身);全知的叙述视角(写K和其他人)。此外,以旁人的视角写K的也有几处,如同样富有主体性的老板娘珈达娜对K的背影斜睥时的所感所思。饭店老板娘珈达娜也具有“主体性”,她有思考、有办法、有坚持、有反对,——但那其实是一种固执性,是扭曲的、畸形的,依照奴性逻辑进行,使得主体及自己的家人尊严丧失、精神萎靡。二十年前她是克拉姆的情妇,对于很快就被抛弃的事实始终思索不清无法释怀(这一点也表现出属于她的生命韧性),她形成了符合不平等现实的浅显顽固的黑暗逻辑,在这个逻辑中:等级秩序是绝对的,克拉姆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老爷,被他赏识的人会获得无上的光荣,从而倍受村庄社会拥戴;而失宠的人只能黯然神伤,但被克拉姆宠爱的神恩还是被认为能增加其神秘的幸运力;而反抗他的人只能遭众人唾弃,因为反抗者胆敢大逆不道、破坏无形的秩序法则。任何人都没有道理与克拉姆一争高下,K的出现使她惊讶、恼怒,精神短路,进而为解除自身灵魂深处的困惑而与K谨慎地交换想法,坦开底牌。她的完全奴性使她虽然在科层社会中能获得安身的一席之地,但永远与幸福无缘。弗丽达也是一个反抗者。但她的反抗是出于纯真的本性的喜厌而进行的。她主情,天性率真,不泯灭良知;但缺乏理性思考,缺乏驾驭环境的能力。识力、韧性、意志的薄弱,使她的主体性不够健全。她近距离观察克拉姆觉得毫无了不起,她眼光明晰、没有惧怕,只是利用这位老爷并真心厌恶老爷;她爱上了K,冒村庄之大不韪大胆转投K的怀抱,拒绝了克拉姆,毫无犹豫,痛快十足;但她对是非的判断只以她模糊的感觉为依凭,与她亲近的老板娘的奴性阴暗思想因为符合表层现实而会时不时干扰她的情绪。她顺从感觉,一步步地被黑暗社会的病态现实所侵腐,毫无警觉,最后,她虽然克服了一步步的生活的艰难窘境,但却因为抵不住助手小人的挑拨而怀疑K的忠诚而弃K而去,彻底走向生活的迷失。她是感性之爱的化身,可因为稚弱、缺乏社会理性和成熟的意志而表现得软弱迷茫。于是,我们不得不无奈地总结,科层社会,仅凭纯真的感受和爱憎去把握人生方向是不够的。甚至会成为机制重重、险象环生社会的者,破损者和牺牲品。必须具有审视环境、审查人心、分析事理是非的能力、建立起社会生活的主体性,方可生存。五 《城堡》未竟,绝世遗憾《城堡》没有写完,这是二十世纪的绝响,也是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遗憾。社会结构方法上结束那种科层黑暗,不知曾几何时可得进一步的解剖。可以想像,对于作者,这解剖进行到一定时候,又有什么意思呢?写作的尽头看不到地上的乐园,那个卡夫卡给小女孩们买冰欺凌吃的地方。从写作意图上看,《城堡》就象是一部竭力回天的作品。作品中社会形状已备,人的灵魂的主体性已备,但小说写到交谈中弗丽达拒绝了回到K身边而跑回站在门口的助理那里、而K还要等着与克拉姆的助手见面就中断了。卡夫卡没有把它写下去。试想《城堡》下面会如何继续呢?可以有以下几种猜想:1、K还是无法与城堡进行实质性会面,他去寻找弗丽达,找回了她,他们一起离开了村庄;2、K无法被城堡接见,也找不回弗丽达或者厌倦再找,他与奥尔珈相爱了,继续争取进入城堡——但实际上,这在与弗丽达结束爱情关系后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3、 K被城堡老爷接见,并任命担任某个倒霉的职位,但他的城堡经历使他厌烦,阿玛利亚鼓励他离开另辟鼷径,他们双双离开城堡——但想想阿玛利亚给予他的怪异感,爱上她几乎是不可能的,看来自然是很难违背的,他还是只能爱弗丽达。“城堡”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这个专制阴魂的载体的内部世界,并没有被写完。卡夫卡为我们的献礼是我们生活在当今这个世界上的最大的慰籍。基于他的灌顶的才分,给与了这个世界最真实到位的描写,是真正的写作。
很想帮你,但他的文章不是能用简单几句就能说完的。在他那个时代,能了解kafka的内心的。就算是他最好的朋友,叫什么,忘了。。就是K去世后整理他的日记,小说并出版的那个朋友,也误解过K。我们只能仰慕这位现代文学大师,你应该用自己的理解去写,不能借用别人的思想。因为那样,我觉得只能永远触摸到他的影子。- -我很喜欢K
那个时期应还是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吧,抓住这个为重点:卢瓦尔河起于法国中部高原,全长1024公里。中世纪时,法国贵族和皇室为了躲避连年的战争袭扰,开始在该河中游河谷兴建城堡。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国国王从巴黎迁到了卢瓦尔河谷地区。近1个世纪,卢瓦尔河谷成为了法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及宫廷所在地。16世纪初,法王弗郎索瓦一世被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所折服,并盛情邀请了许多包括达·芬奇在内的才华横溢的意大利艺术家,营建自己的艺术王国。法国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文艺复兴时代。卢瓦尔河畔也曾是文化娱乐和节目盛会的场所,散发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芳香,其景观早已端现在法国作家拉贝莱和巴尔扎克的笔间和成为文人沙龙的诗歌背景。目前,在该河两岸苍翠的森林和一望无际的葡萄园间,点缀着大小不同、风格迥异的350多座城堡和15个公园。这一带旖旎的景致博得了“法兰西花园”雅号,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保护遗产名录。昂布瓦斯皇家城堡(是卢瓦尔河谷第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法国皇家城堡),兴建和复建于15和16世纪。从瓦卢瓦王朝开始,法国国王就在这里居住,皇室、贵族、大臣、骑士、艺术家等上万名达官贵人也随后相继定居在国王周围,很多影响法国乃至欧洲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弗郎索瓦一世国王(生于1494年,1515年登基,1547年去世)是该城堡复建的资助者,作为瓦卢瓦王朝的继承者,他在昂布瓦兹城堡出生,并长大成人。在1515年带兵亲征意大利时,这位本来就热衷于艺术的年轻国王被意大利辉煌的文艺复兴艺术彻底折服。于是在其左右总是簇拥着不少法国大文豪,如拉伯雷、比埃尔·德·龙萨、若阿西姆·杜·贝莱等,其中也不乏意大利知名艺术家拉斐尔、提香、达·芬奇。弗郎索瓦一世想通过艺术家的双手,把他的寝宫昂布瓦兹皇家城堡装点成一座意大利式的宫殿。城堡原先只是一个磨房,后由法王查理八世重新扩建。城堡建筑风格是当时盛行的哥特式,并引用卡特达拉装饰手法和充分运用自然光,属于建筑艺术的一大革新。查理八世和他的继承人路易十二,又先后建造了2个用于马车进出城堡的40米高的塔楼,是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建筑之一,现成为法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另一个因文艺复兴巨人达·芬奇而闻名的城堡就是克洛·吕斯城堡。1516年,时年64岁的达·芬奇应国王弗郎索瓦一世的邀请,来到昂布瓦兹,并接受了国王赠送给他的克洛·吕斯城堡和每月700金埃居的俸禄。弗郎索瓦一世要求他在昂布瓦兹自由地想像,无拘无束地创作。除了作画外,艺术大师还经常在森林里漫步,去周围的古堡、城镇旅行,他的灵感也随着其脚步来到了卢瓦尔河沿岸。达·芬奇大部分时间用在授课和创作上,主要涉及天文、物理、建筑学、医学、军民用设施以及宫殿和香堡的设计。另外,达·芬奇策划和组织晚会的才能也在昂布瓦兹皇家城堡得以发掘,1518年他策划完成了未来法国皇后的父母的婚礼晚会,名为“天堂节日”并博得国王赞誉,晚宴上还对天体运行进行了展示。达·芬奇和弗郎索瓦一世是忘年交,国王甚至称艺术大师为父亲。1519年5月2日,达·芬奇在昂布瓦兹去世。根据其遗愿,达·芬奇被安葬在昂布瓦兹皇家城堡。如今,他的墓被安置在城堡的圣·于拜皇家礼拜堂里。作为法国文化的传承地,卢瓦尔河畔城堡林立,风格各异,但最美丽和富传奇色彩的城堡无疑当属舍农索城堡。该城堡主体建筑坐落在卢瓦尔河支流的一座桥上,绿水掩映间极富浪漫情调。舍农索城堡是法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同时它又因历任主人都是法国历史上有名贵妇而得到“妇人城堡”的美誉,其中最出名的一位便是亨利二世的王后卡特琳娜·德·美第奇。由于曾发生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这里至今仍是法国姑娘们最喜欢参观的城堡。该城堡殷柔、典雅、高贵,富有魅力的建筑、装饰和浪漫的法式花园更使其成为卢瓦尔河谷最受青睐的城堡之一。此前,城堡雏形只是在卢瓦尔河分支的谢尔河床上和在古老水车旁边的一个方形建筑,后由法王路易十二和弗朗索瓦一世资助而扩建。舍农索城堡曾一度成为法国多个王朝的的重要活动中心之一,这首先与卡特琳·布理高勒密不可分的。卡特琳是诺曼底财政长官托马·波耶的妻子和财政大臣纪尧姆·布理高勒的女儿。这些人代表着王国财政管理的最高层。在卡特琳的影响下,城堡首次列入国家资助管理项下。由于个性强烈、修养高雅和财富丰厚,她对领地进行了全面的精心管理。卡特琳夫妇去世后,弗郎索瓦一世国王将城堡划到皇家名下,变成皇家财产。在亨利二世时期,该城堡又变为私有财产。亨利二世将城堡送给深受其宠爱的情妇戴安娜·德·普瓦捷(1499-1566)。戴安娜是法国宫廷主管大臣路易·德·普瓦捷的妻子,也是瓦伦天努瓦女公爵,还是王后的女官。她美丽、聪慧且具经营头脑,使得亨利二世对其宠爱有加。1547年,亨利二世为了感谢戴安娜的丈夫对王室的效忠,把舍农索城堡赠送给了戴安娜。城堡的新主人充分利用身边经验丰富的管理顾问不断巩固和扩大着她的财产,使得舍农索城堡最终成为符合她荣誉的完美之物。当时,舍农索城堡是法国最瑰丽最现代的城堡,尤其是栽种了各种花卉、树木和意式喷泉的花园令人羡慕不已。1559年,亨利二世在一场竞赛中被他的苏格兰卫队队长杀死,遗孀卡特琳娜·德·美第奇便从戴安娜手中重新夺回了舍农索城堡。入住舍农索城堡后,卡特琳娜·德·美第奇(1519-1589)进一步发展了前任主人的扩张风格,扩建蚕场、扩大纺丝规模,在奥尔良开创了风行一时的织品“王后面料”。另外,在经过重组组合农场、磨坊、森林等土地结构后,她还修建更加奢华的园林、引进柠檬树和桔树、繁殖小灌木林、增加岩洞、作坊和喷泉。其中,横跨谢尔河的华丽长廊就是她设计并主持修建的。当时受文艺复兴之风和达·芬奇的影响,卡特琳娜决定扩建城堡,一条极具弗罗伦萨风格的长廊在若干年后跃然立于卢瓦尔河支流歇尔河床之上,如今成为了舍农索城堡的点睛之笔。另外,当时大规模的宴会庆典活动也将城堡的艺术氛围带到了最高境界。而大仲马笔下名作《玛戈皇后》的母亲就是卡特琳娜。卡特琳娜是弗郎索瓦二世、查尔斯四世和亨利三世的母亲,她野心勃勃、独裁专政,聪明而狠毒,此间许多众所周知的政治纷争也因其而发。她是城堡的第3位女主人,也是最飞扬跋扈的一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卡特琳娜把舍农索城堡以及城堡生活推向奢华的顶峰。后来,卡特琳娜将城堡给了亨利三世的王后、她的儿媳妇路易斯。当亨利三世被暗害之后,路易斯王后便隐居在此,聊度余生,并终身为丈夫守孝,春夏秋冬只着法国王室的服丧白色衣饰,被称为“白衣夫人”。18世纪舍农索城堡的第5位女主人是19世纪法国著名女小说家乔治·桑的祖母路易丝·杜宾。杜宾夫人美丽、温柔,活了93岁,她乐于结交文人墨客,并在此接待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年轻的哲学家让·雅克·卢梭来到舍农索城堡后便爱上了城堡女主人,并在此完成了名著《爱弥尔》,可惜他的爱慕并未被接受。城堡的最后一位女主人是拜娄斯夫人。她于1864年购下城堡,并倾注全部精力和财力对之加以修复保护。她改进了卡特琳娜督建的部分花园,并保留由戴安娜设计的花园和石桥以及卡特琳娜在桥上建的双层拱廊。卢瓦尔河畔传承着法国厚重的文化,其城堡折射着法国文艺复兴史,众多城堡堪称杰作。2000年11月,卢瓦尔河畔的城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与长城、金字塔、巴黎圣母院等享有同样声誉。从此,与法国王室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遗产——卢瓦尔河畔城堡群得到了更加悉心保护。
嘻哈pop123 见习魔法师 二级(406) | 我的贡献 | 我的消息(0/0) | 百度首页 | 退出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添加到搜藏 返回百度百科首页 编辑词条围城目录 【词语原义】 【背景搜索】 【主题象征】 【内容提要】 【文化批判】 【人物形象】 【犀利讽刺】 【心理描写】 【精彩片段】1 【精彩片断】2 【阅读指导】 【电视剧 围城】 【电影围城】 【歌曲围城】 【精彩片段】1 【精彩片断】2 【阅读指导】 【电视剧 围城】 【电影围城】 【歌曲围城】 围城 wéi chéng 围城原为汉语中的词语名,但围城一词更多的是以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而著名,另外也有同名歌曲,同名电影和由钱钟书小说《围城》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编辑本段【词语原义】 (1)〖encircle a city;lay siege to a city〗包围城市,围攻城市。 “(宋江)猛然想起围城已久,不见有救军接应。”——《水浒传》第六四回 (2)〖be sieged city〗为敌军所包围的城市、城邑。 “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战国策·赵策三》 “他们的命运,如此地吸引着我们,仿佛就是在围城里派遣出去求救的送信人。”——田野《火烧岛》编辑本段【背景搜索】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其父是著名国学家钱基博,在父亲的影响和督责下,自幼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其后就读于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了两年英语。 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牛津留学。 1937年获副博士学位。然后到法国,进入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 1938年,清华大学破格聘他为教授,九、十月间回国,当时清华已并入西南联大,故从香港,转昆明前去任教。后在父亲要求下,到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担任英文系主任。 1941年暑假,他到上海小住,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困于上海,直到抗战胜利。在这沦陷的孤岛中,他迎来了一个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 1941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1942年写成中国古诗评论集《谈艺录》初稿, 1946年写成并发表了长篇小说《围城》,同年发表短篇小说《人·兽·鬼》。抗战及解放以后,先后担任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总纂、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主要进行翻译和中国文学的研究,出版了《宋诗选注》《旧闻四篇》《七缀集》以及《管锥编》等学术著作。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1947年由晨光出版公司印行。这是作者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的,小说“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比如方鸿渐取材于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擂。但两个人都没有方鸿渐的经历,倒是作者自己的经历,比如出国留学、担任大学教授,与作品有相合之处,作者可能从他们身上获得了些启示,但并不能对号入座。 小说问世之后,颇受欢迎,不到两年就出了三版。解放后,一度绝版30年,1980年再次重印,在青年中激起了强烈反响。编辑本段【主题象征】 《围城》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中引用的外国成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像“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égé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婚姻来谈“围城”困境,显然不是钱锺书的本意。“围城”困境是贯穿于人生各个层次的。后来方鸿渐又重提此事,并评论道:“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这就是点题之笔。钱锺书在全书安排了许多变奏,使得“围城”的象征意义超越婚姻层次,而形成多声部的共鸣。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围城”困境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妄的,这看起来好像很有点悲观,但骨子里却是个严肃的追求,热忱深埋在冷静之下,一如钱锺书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终极理想、终极目的的虚妄,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成为一种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义得以被认识和承认,使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的无止境而义无反顾,不再堕入虚无。 但钱锺书并不是要简单地演绎这个比喻,他还要下一转语,不时地消除“围城”的象征。钱锺书的夫人杨绛曾经说,如果让方鸿渐与理想中的爱人唐晓芙结婚,然后两人再积爱成怨,以至分手,才真正符合“围城”的字面原义;钱锺书在《谈艺录》中批评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误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方鸿渐想进入唐晓芙的围城却始终不得其门;苏文纨曾经以为已经进入了方鸿渐的围城,其实进入却等于是在外面,而当她与曹元朗结婚并过上真正的市侩生活时——那种生活在钱锺书看来是绝对应该逃离的,她却安之若素;她曾经似乎已经进入了文化的围城,但她只有在成为发国难财的官倒时,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之处,你用枪逼着她也不愿意出来的。方鸿渐并不想进入孙柔嘉的生活,可是他糊里糊涂地就进去了;结婚后,他也有想冲出来的冲动,但他是个被动的人,不敢行动,也不会行动。从表面上看,方鸿渐去三闾大学的经历与“围城”的比喻是最相吻合的,但实际上,方鸿渐之无法在三闾大学如鱼得水,是因为他还有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分子操守,或者说最基本的做人的操守。高松年、李梅亭、汪处厚,这些人在那里舍得出来么?编辑本段【内容提要】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2006年 ISBN:702002475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从印度洋上驶来的法国邮船白拉日隆子爵号在上海靠了岸。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一踏上阔别四年的故土,就接二连三地陷入了“围城”。 方鸿渐旅欧回国,正是一九三七年夏天。小说以他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映了那个时代某些知识分子(主要是部分欧美留学生、大学教授等等)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沉浮。他们不属于那个时代先进的知识分子行列,当抗战烽烟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们大都置身于这场伟大斗争的风暴之外,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继在湖南一个僻远的乡镇,围绕着生活、职业和婚姻恋爱等问题,进行着一场场勾心斗角的倾轧和角逐。这也是场战争,虽然不见硝烟,却处处闪现着旧社会你抢我夺的刀光剑影,腾跃着情场、名利场上的厮杀和火并;虽然没有肉体的伤亡,却时时看得到灰色的生活是怎样蚕食着人们的年华和生命,那恶浊的空气又是怎样腐化着人们的操守和灵魂。自然,这里也有真诚的友谊,善良的愿望;但这些在那个强大的旧社会壁垒面前,是显得多么软弱和无力。在那随处都可以陷入“鸟笼”或“围城”的人生道路上,哪里是这些还没有消磨尽人生锐气的知识分子的出路呢?这是这部深刻的现实主义小说留给人们深思的一个严肃问题。 长篇小说《围城》共分九章,大体可以划做四个单元。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一个单元,写方鸿渐在上海和家乡(江南某县)的生活情景,以写上海为主。在这个单元中,方鸿渐和苏文纨的“爱情”纠葛占了重要的分量。苏文纨的倾心相与和方鸿渐的另有所欢,使他们演出了不少半真半假、女真男假的滑稽戏。暴露了苏文纨官宦小姐矜持自负、自作多情、因而落得空对镜花水月的尴尬相,也暴露了方鸿渐纨袴子弟优柔寡断、不更世事而又玩世不恭的浮华相。围绕着他们,作者还写了十里洋场社交生活的各种人物,在美国人花旗洋行里做买办、喜欢人们唤他jimmy的张吉民,外表时髦、骨子里守旧的董斜川,“对雌雄性别,最有研究”的青年哲学家褚慎民,满肚子不老实、自我标榜是“新古典主义”的诗人曹元朗,以及暗中把方鸿渐当做情敌、枉费了心思的赵辛楣,甚至还有生得漂亮、头脑乖巧的唐晓芙等等,他们都在作者笔下显示了各自的性格和色相。他们宴饮会客、谈诗论文以及各种应酬交际是那样的内心空虚、百无聊赖以及庸俗不堪,这种生活不会培植健康的爱情,更不会培植健康的理想,本身就是一个有待冲破的“围城”。 第五章可以算作第二个单元,是“过渡性”或“衔接性”的。在这个单元中,在个人生活上分别吃了败仗的方鸿渐和赵辛楣,从“爱情”牢笼中冲了出来,他们由假想的情敌变为真正的挚友,共同到湖南平成三闾大学谋事。作者在这一单元里,还为下一单元的闹剧准备了新角色:未来三闾大学的训导长李梅亭,副教授顾尔谦和青年助教孙柔嘉。他们和方、赵结伴由沪启航南下,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小社会”。发生在这个“小社会”里的种种矛盾困扰和嬉戏调侃,以及沿途的所见所闻,构成了小说所描绘的现实主义画面的十分精彩的一部分。 第六、七章是第三个单元,主要描写三闾大学里的明争暗斗。我们这里所选的第六章是这个单元之中的重场戏。上自校长、训导长、各系主任,下至职员、学生、甚至还有家属,都卷入了一场令人头晕目眩的人事纠纷。职业上的排挤,情场上的竞争,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见不得人的谣诼诽谤、阴谋诡计,一时间三闾大学成了竞相逐鹿的舞台。一些学者文士粉墨登场,他们之中有李梅亭那样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半旧遗老,也有韩学愈那样外形木讷、内心龌龊、伪造学历、招摇撞的假洋博士;有高松年那样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却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也有汪处厚那样依附官僚、谋取职位、意在结党自固、终于自蹈覆辙的阿木林;有陆子潇、顾尔谦那样一心攀龙附凤、专事吹拍、浅薄猥琐的势利小人,也有范懿、汪太太那样虽然混迹学府、却只在情场上显露头角、推波助澜的名门女士。总之,活跃在这“新儒林”里的各色人等,虽然用不着再把八股文当做敲门砖,却都扯起一面自认为是最漂亮的旗帜,将真面目掩盖起来,施出周身解数去追求新的晋身之阶,仿佛自然界的动物蒙上保护色,追求自身的发展一样。自然,他们之中也还有没耗尽两肩正气的某些较好的人物,如虽则荒唐、孟浪,到底还有一些责任感的方鸿渐、赵辛楣,娇弱深沉、很有心计的孙柔嘉等等。这些人物,或像方鸿渐,不失为“可造之才”,或像赵辛楣,终竟有一技之长;或像孙柔嘉,是思虑周密、深藏韬略的女中强者——他们在好的社会里,完全有可能发展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但在那些乌烟瘴气的环境里,由于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倒像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那样,让社会的惰力抵消掉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第八、九章是第四个单元。方鸿渐和孙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结了婚。这对双方来说,都不能算做令人激动的结合,加以失业造成的对于前途的焦虑,使他们婚后不断发生争吵。这种争吵在返沪途中还较为单纯,定居上海后,由于双方家庭和亲族的介入,矛盾更复杂了;在婆媳、翁婿、妯娌、亲朋、乃至主仆之间,一度曾发生了一系列龃龉和纠纷。最后,方、孙的矛盾终因后者辞去报馆资料室主任而面临再次失业时激化了。方鸿渐刚刚建立起来的新家解体,他再次冲出一个“围城”,又来到一个“围城”的入口——他打算投奔在重庆当官的赵辛楣谋取职业,这肯定也是一条前途未卜的坎坷不平的道路。小说在一阵老式自鸣钟的“当、当……”声中结束。像过去一切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一样,它没有提供什么关于社会和人生出路的明确结论,但他描写的生活本身,“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节选自郭志刚《谈钱钟书的〈围城〉》, 《小说鉴赏文库·中国现代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编辑本段【文化批判】 《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但要理解《围城》,必须追溯到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大炮军舰之下,被迫地、却历史性地开始了与世界的接触,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冲突以至交汇、融合。这种文化现象在一大批留学生——钱锺书正是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上具体地、活生生地体现出来,因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意义。 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锺书几乎必然地要从文化上来认识“围城”的精神困境,从而产生深刻的孤独感和荒诞感,在全书的结束部分,方鸿渐在经历了教育、爱情、事业和家庭(婚姻)的失败后,这样感叹:在小乡镇时,他怕人家倾轧,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觉得倾轧还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条微生虫,也沾沾自喜,希望有人搁它在显微镜下放大了看的。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心灵也仿佛一个无凑畔的孤岛。(第324页)。 这里已经明显地引入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人生感叹。但这种文化困境、精神困境,却是发生在衰微积弱的老大中国与近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剧烈冲突中的,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令人深省的画面:经过一家外国面包店,厨窗里电灯雪亮,照耀各式糕点。窗外站一个短衣褴褛的老头子,目不转睛地看窗里的东西,臂上挽个篮,盛着粗拙的泥娃娃和蜡纸粘的风转。(第353页) 还有全书结尾处那只著名的祖传老钟,方鸿渐的爸爸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儿子儿媳的宝贝钟,每小时“只慢7分钟”的“很准”的钟,这会儿已经慢了5个钟头的钟: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第359页) 有些西方批评家说《围城》写了西方文化影响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也有中国批评家说表现了西方现代文明在中国的失败,从而证明了资本主义文明不救中国的主题。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钱锺书似乎并不是采取非此即彼的立场,他更着力于嘲讽伪文化人的可笑、可怜和可耻,更多地是要写出中西文化冲突中的尴尬、窘迫和困境。而从更广阔的文化意义上来体认,《围城》更主要的是写“围城”困境,其艺术概括和思想意蕴超出了狭隘的个人经验、民族的界限和时代的分野,体现了作者对整个现代文明、现代人生的深入思考,也凝结着作者对整个人类存在的基本状况和人类的基本根性的历史反思。编辑本段【人物形象】 在写《人·兽·鬼》的时候,钱锺书似乎还是着迷于讽刺嘲笑,着迷于妙语连珠,着迷于意蕴题旨,人物形象却都还模模糊糊。而《围城》则不然,不但有李梅亭、曹元郎、高松年、周经理、范小姐等廖廖勾勒几笔却给人深刻印象的漫画式人物系列,更值得珍视的是方鸿渐和孙柔嘉这两个独特的人物。 方鸿渐被有些批评家称为“围城人”。 方鸿渐是个被动的、无能的、意志不坚定的、经不住诱惑的人,更是一个失败的人,他的失败是因为他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也因为他还不算是个卑鄙的人,还有点自知之明,有时候还想保持一点做人的尊严。这不上不下的位置是尴尬的。很多学者把他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的形象联系起来,但“多余人”的悲剧在于思想上开始觉醒而缺乏行动的勇气和历史条件,而“围城人”的悲剧在于他的庸常。“多余人”会给人以时代的前卫和英雄的感觉,而“围城人”却跟我们一样,作为普通人徒劳于找寻解脱或依附。 就像一无用处的贾宝玉是《红楼梦》中几乎唯一的好男人一样,方鸿渐也是《围城》中最好的人——或许除掉唐晓芙。在整部小说里,只有一个唐晓芙,是纯洁而可爱的。这是因为她对方鸿渐来说,还是虚无缥缈的,无望不可即的,所以,她是一个幻象。而但凡有真实感的人,就都是可笑的、猥琐的、虚荣的、卑鄙的。方鸿渐优于里面的每一个人。我们知道,乱世是英雄或枭雄的天下,懦弱者是注定要失败的。所以,既不作恶也无英雄气概、既与世无争又于世无补的方鸿渐,是注定要失败的。方鸿渐的悲剧是现代社会人性异化的结果和对比。 但《围城》人物谱里更有独特意义的是孙柔嘉。这个怯生生的小女生,这个似乎没有什么主见的小女生,这个小鸟依人地交付方鸿渐照顾的小女生,却是个最工于心计的人。这种既柔又嘉、却暗自阴柔而且柔能克刚的人,就像一个甜蜜的圈套,却掌控着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命运,也掌控着方鸿渐的婚姻、生活和命运。这是一个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人物形象,中国道家文化中的所谓“阴柔”,中国政治文化中的所谓“权谋”,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影子。在钱锺书之前,甚至之后,似乎还没有人写出来过。但她不是一个文化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全部复杂性的人,当她掌控一切后,婚姻、生活和命运,却又似乎全都失控了,这个转折表达了另一个层面的“围城”困境,也使我们无法用三言两语来概括这个人,就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说不尽的一样,她也是说不尽的。编辑本段【犀利讽刺】 《围城》被很多人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是因为钱锺书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知识分子。这种讽刺基于时代的和人性的的原因,也基于钱锺书个体的原因。 先说个体的原因。钱锺书是个不世出的天才,同时,他也是最纯粹的学者,对学问怀着最深挚的虔诚,在学术上他不能容忍一丁点儿的虚伪和取巧。在这种目光注视下,一般的所谓“学者”,要不可笑也就很难了。比如他经常讽刺学者抄卡片,《围城》中的头号小丑李梅亭就有一个铁皮卡片箱。其实一个教书匠肯花力气抄卡片已经是颇为值得表扬的了,但在钱锺书看来,读书而没装在脑子里融会贯通,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围城》中的文化讽刺更多的是基于中西文化冲突、碰撞的历史平台,而这正是钱锺书的着力点之一。一是以现代文化观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弊端,如方鸿渐的父亲方老先生的迂腐,他推荐的线装书中“中国人品性方正所以说地是方的,洋人品性圆滑,所以主张地是圆的”之类。二是嘲讽对西方文化的生搬硬套,“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丁,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如曹元朗摹仿“爱利恶德”(艾略特)《荒原》的《拚盘姘伴》诗,又如买办张先生式的洋泾滨。三是探讨对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吸收中的荒诞,如方鸿渐在家乡中学演讲时所说的,“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吸收的西洋文明。”又如三闾大学中的“导师制”。 但《围城》中的讽刺更多的是基于对人性的解剖。比如方鸿渐著名的克莱登大学假博士,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欺诈、虚荣、软弱、对环境的无奈等等,又如李梅亭偷吃烤地瓜、陆子潇以国防部、外交部信封唬人、范小姐用不通的英文假冒作者赠书给自己等等,举不胜举。读者扪心自问,做过这些事的似乎不止这些人,有时也包括自己,就好像我们在阿Q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相貌特征一样。
《围城》的心理描写艺术 钱钟书的作品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尤其是长篇讽刺性小说《围城》妙语连珠,妙趣横生,人物刻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处处显示出学者的渊博和才情,颇具辛辣痛快和睿智幽默的风格,后被译成多种外文。 《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它是一部以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上层知识分子的空虚、虚伪、灰暗的精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书名《围城》取自法国的一句古语:"Fortresse assiegee"。其含义是:爱情、婚姻或某一种人生,好像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在作品中,作者借人物之口点出了这部小说的含义: 他引了一句英国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实际是象征性地指出,在巨大历史变革中,某些人们徘徊在人生之路,彷徨、茫然不能自主的苦闷处境,使人感到“人生万事,都有‘围城’之感,”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就深深陷入这“被围困的城堡”之中。 人生处处有“围城” 《围城》的主要成就,在于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所特有的部分中上层知识分子的生动群像,深刻剖析了他们空虚、卑琐的灵魂。这些,首先见之于对主人公方鸿渐生活遭际与人性的弱点的描述。方鸿渐出身于败落的绅士家庭,长期的封建家庭影响,形成了他气量狭小、软弱屈从的性格,家庭为他包办订了婚,但未婚妻夭折,他出于对岳父的怜悯、写信慰问,得到岳父的欢心,岳父便出巨资送他到欧洲留学。他在大学本是学中文的,却偏要出洋“深造”,此事未免滑稽,可在殖民化的旧中国却不失为时髦之举。在欧洲,他在四年间换过三个大学,兴趣虽广,却学无专长。他原本瞧不起留洋镀金的博士招牌。但迫于父亲和岳父的压力,不得不在回国前买了一张博士的假文凭,寄回去搪塞,不料,身为上海某银行经理的岳父立即将他的“博士照”登报,大肆吹嘘。这些文字看来是写主人公的经历和个性弱点,落笔却都巧妙地针砭了崇洋媚外、好尚虚荣的社会风习。当时,国内正是全民奋起抗日之时,然而,方鸿渐却陷入黑暗的“围城”,成为“情场”和“名利场”上的角逐者。 在“情场”和“名利场”的角逐中,方鸿渐屡次失败。若把结婚恋爱比作“围城”,那么方鸿渐就是陷入这座“围城”里最久的困兵。作品中写到他先后和四个女人发生过恋爱、婚姻关系,他曾冲进了“围城”,但终又逃了出来。一是和妖冶同流的鲍小姐鬼混过,最后才明白上当了;二是和谙于情场斗法的文学博士苏小姐的恋爱,结果被她害得身败名裂;三是遭到情场“后起之秀”唐小姐的拒绝;四是和三闾大学英语助教孙柔嘉的结婚,但孙柔嘉并非他真正的意中人,这位外表腼腆、稚弱的女子,内心却有主见,并且秉承了中国旧家庭中妇女传统的多疑善妒的品性。因此,伴随着这桩婚事而来的便是无穷无尽的争吵,使他陷入痛苦的“围城”。在“情场”、“名利场”的追逐中,他始终不能从“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中解脱出来,因而,在人生道路上,他只是个人茫然地冲撞。 方鸿渐固然不是那个时代的先进的知识分子,但比起那些思想极端**、灵魂无比卑鄙的“两足动物”来,他还不失为一个正直、有爱国进取心的青年。他还有点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思想,他鄙薄过“西方文明”;还拒绝过官僚小姐苏文纨的庸俗爱情;出于爱国心,他宁可失业,愤然离开被敌伪收买了的“新闻社”;他耻于去做“资本家走狗的走狗”,但他却到处碰壁,在社会上无法立足,在家庭中难以存身。真所谓人生处处有“围城”,归国轮船的舱房是“围城”,上海孤岛是“围城”,内地大学是“围城”,婚姻家庭也是“围城”,因而,方鸿渐在三闾大学受倾轧后如此说:“我还记得那一些褚慎明还是苏小姐讲的什么‘围城’。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当他在小家庭中受气之后,又如此想:“正像他去年懊悔到内地,他现在懊悔听了柔嘉的话回上海。在小乡镇,他怕人家倾轧,到了大城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觉得倾轧还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围城”一词,包含着作家浓郁的人生忧患意识,它象征着一个难以解开的阿芬克斯之谜,一个充满期待与懊悔、寻找与失落的悲喜人生连环结。方鸿渐的悲剧不仅在于隐入了爱情的伴侣情敌关系、家庭的夫妇亲友关系、学校的派系关系的“围城”中不能自拔,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勾心斗角的倾轧角逐中,无益地耗尽了可贵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 卑劣的灵魂 《围城》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它表现了一个特殊的人生领域,这个领域还从来没有被五四以后的现代作家们深入开掘过。作者借这个领域里人物命运的描写,淋漓尽至地揭露了造成这类人物命运的社会环境,从而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即将结束。作者在《序》中说:“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 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这可以说是全书内容和创作基调的提要,同时也表示着作者的严正的创作态度。还是看看作者是怎样以卓越的艺术才能为那些“无 毛两足动物”画像的吧!打开书,我们很快进入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知识分子世界,通过作者对那些极富有个性特征的心理和形体的刻画,确实会使读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儒林外史》中的人物。这是在20世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土壤上孳生起来的独特的知识分子群,他们之中有李梅亭那样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半旧遗老;也有韩学愈那样外形木讷、内心龌龊、伪造学历、招摇撞的假洋博士;有高松年那样道貌岸然、老奸巨滑、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却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也有汪处厚那样依附官僚、谋取职位、意在结党自固、终于自蹈覆辙的阿木林;有陆子潇、顾尔谦那样一心攀龙附凤、专事吹拍、浅薄猥琐的势力小人;也有苏文纨、范懿那样虽然混迹学界,却以情场上施展手段,争强斗狠为己任的大家闺秀……总之,活跃在这“新儒林”里的各色人等,虽然用不着再把八股文当作敲门砖,却都扯起一面自认为最漂亮的旗帜,将其面目掩盖起来,施出周身解数,去追求新的晋身之阶,仿佛自然界的动物,为了生存竞争,必须蒙上保护色,追求自身的发展一样。无怪乎作者要把这些人称为“无 毛两足动物”了。自然,他们之中也有没有耗尽人间正气的某些较好的人物,如虽则荒唐、孟浪,到底还有一点责任感的方鸿渐、赵辛楣,娇弱深沉、很有心计的孙柔嘉等等。这些人物,或者像方鸿渐,不失为“可造之才”,或者像赵辛楣,终究有一技之长,或者像孙柔嘉,是思虑周密、深藏韬略的女中强者,他们在好的社会里,完全有可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但在那个乌烟瘴气的社会环境里,由于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倒像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那样,让社会的惰力抵消掉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围城》的确是一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新的“儒林外史”。它对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在于,作者艺术地概括了20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的一代欧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基本特点。 杰出的讽刺艺术 面对畸形的世态和人事,作者不能隐忍他的鄙夷和憎恶,小说通篇充满着忧世的讽刺和深沉的感伤之情。但他的讽刺基于对社会洞幽烛微的精细观察和渊博的学识根柢,故显得从容自如而又充满睿智,可称之为机智幽默型的讽刺。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丑类而言,作者的幽默讽刺犹如一柄藏而不露的利刃,常会在笑语盈盈中脱颖而出;面对灰色平庸的灵魂,又犹如犀利灵活的手术刀,精于切开痈疽、剔析肌理;对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作者也往往在行文中随笔勾连,顺手一击——或在描绘人物经历、个性时插入现实生活中的片断画面,展示旧中国畸形世态,或在写人状物时借题发挥,类似杂文式的笔法针砭时弊,或通过人物间的“扯淡”议论时政,引出对现实政-治的讽刺嘲弄。比如作者写褚慎明这一崇洋症患者和不学无术的时,就运用了辛辣的讽刺手法。这位褚慎明,原名褚家宝,成名后,嫌“家宝”这名不合哲学家身份,以“慎思明辨”之意改为慎明,他本不学无术,却又自恃高明,他小学、中学、大学都没有毕业,是靠“翻外国哲学杂志,查出世界大哲学家的通信处”,然后给他们写信,在信中,把哲学杂志书评栏里赞美他们的话,改头换面为自己的意见,吹捧他们,以取回信。有的哲学家,还寄书给他。这样,褚慎明居然靠着三四十封这类回信,“吓倒了无数人”。有位阔官僚甚至要“花一万金送他出洋”。“他最恨女人、眼睛近视得厉害而从来不肯配眼镜,因为怕看清楚了女人的脸”,他出洋时,为方便起见,不得不戴眼镜,对女人的态度逐渐改变。褚慎明心里装满女人,研究数理逻辑的时候,看见aposteriori(注,拉丁语,从后果推测前因)那个名词会联想到posterior(注,英国,臀部),看见×记号会联想到kiss(英国,接吻)。作者用冷嘲热讽的笔法,剥下了这个哲学家堂皇华衮下的可鄙、可恨又可悲的灵魂和气质;写出了他在故作高贵中的浅陋,貌似风雅中的粗鄙愚蠢、道貌岸然和贪婪无耻、虚伪下流,一本正经的庸俗无聊和深入骨髓的卑鄙自私。另外,通过对话、细节等描写,尤其是写褚慎明在对话中,大量地将西方文字在汉语中的强行编码,生动地体现了殖民文化心理的奴性特征。 微妙细腻的心理描写 唐说:“我以为《围城》最大的成功是他的心理描写,钱钟书的主要风格也建立在这上面。”作者紧紧抓住对旧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劣根性进行剖析,从人物之间的关系中,从他们对待事情的态度上,从他们的语言、行动中,去捕捉他们的心绪、心态所构成的心理冲突,进行微妙的心理描写。但作者在描写人物心理时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心理描写手法。比如,其一是心态描写。这是一种直接对准人物心理进行剖析的描写方法。其中最大的一个“窍门”,就是作者钻进笔下人物心灵的深处,借助于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斗争。比如“唐小姐跟苏小姐的来往比从前减少了。可是方鸿渐迫于苏小姐的恩威并施,还不得不常向苏家走动。苏小姐只等他正式求爱,心里怪他太浮太慢。他只等机会向她声明并不爱,他恨自己的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丝的勇气”。苏文纨这个洋博士,一心追求方鸿渐,但方鸿渐此时已暗暗地恋上了唐小姐,但是他碍于面子,性格犹豫,欲说还休,不愿先捅破这层窗户纸,表明自己的态度。而苏小姐呢,正热昏了头,情意缱绻,深陷其中,乐以忘忧,做着美梦,想入非非呢!所以,两个人各有所思,各有所想,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因此,这里的心态描写,就见出了方鸿渐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和充满了矛盾的心理活动,也见出了苏小姐矜持自负,洋洋自得的心理。 其二言传心声。“言者,心之声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清·李渔《闲情偶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说什么样的话。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很多地方是借助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实现的。比如,苏小姐在方鸿渐面前说赵辛楣“三天两天写信给我,信上的话我也不必说,可是每封信都说他失眠,看了讨厌!谁叫他失眠的,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医生!”试想,在情人面前说另一个男人给自己写信,并假装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不是装乖卖傻,这是什么。我们透过苏小姐这似嗔实喜的语言表白,可以想见到她此时情场得意、沾沾自喜的心态。 其三是借形写神。人物的心理变化,随时表现在人物的外形上、表情上,正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所说:“一个人有时生气,有时专心,有时好奇,有时爱,有时恨,有时蔑视,有时高傲,有时叹赏;他心灵的每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既清楚又明显。”(《画论》)因此,钱钟书在很多地方都是抓住人物瞬息万变的心理活动,借助对人物肖像的描写来达到其写心的目的。比如,“褚哲学家害馋痨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珠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像‘手枪里弹出的子弹’,险的突破眼眶,迸碎眼镜”。“大眼珠险的突破眼眶”,就刻画了一个一向“最恨女人”,对雌雄最有研究的褚大哲学家此时见到楚楚动人的苏文纨时的卑鄙肮脏龌龊的心理,剥下了这个大哲学家的伪装,露出了丑恶的原形。由此看来,钱钟书探索人物心灵奥秘的手段并非独创,但他特别讲究一个“妙”字,正是这个“妙”字,才形成了这部小说在心理描写方面的独特风格。 谈边城的心理描写艺术谈起沈从文,必谈他的《边城》。 《边城》描述的是在三省交界的边城有两个兄弟同时爱上了一个摆渡船的孤孙女翠翠,但翠翠心中只爱二老傩送,父母却为大老天保先提了亲,兄弟俩决定以为翠翠唱歌来决定胜负,大老自知会输给弟弟,便出走了,在途中失事去世了。弟弟进退两难,也离家出走,只剩下翠翠一个人,在惆怅与期待中守着渡口。作品展现了淳朴的民风,表达了对人性美的呼唤。《边城》这部作品中,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个突出的特点——多用心理描写。作品中心理描写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人物的内心独白、自言自语、梦境等形式,也有景物烘托、话外音等形式,深入人物内心深处,使读者如同立于人物的内心之中,亲身接触人物周身环境之感,读来内心不觉随书中人物的心绪而跌宕起伏,神奇而美妙,亲切而自然。 沈从文曾经说:“我是天生就有一种理解女子的心。”我不禁感慨,沈从文是个男的,怎么能够把女孩子的心理刻画得如此细腻真切?小说中,作者在翠翠身上花的笔墨是最多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采用心理描写的形式,为读者展示一个天真乖巧、纯洁美丽的少女形象。这位少女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淳朴、天真、活泼。边城一个饱含自然气息的青春少女形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如“……(翠翠)平时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多么自然,多么活泼可爱的一位乡村少女!这一心理描写,立刻使我们勾勒出一位健康而又水灵灵的女孩子形象来。翠翠时不时地唱起歌来“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小姐派第一……大姐戴副金簪子,只有我三妹莫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你大仙,你大神,眼睛看看我们这里人!……”还时不时自己冒出个问题来,如“‘白鸡关真出老虎吗?’她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白鸡关”等等,有许多关于翠翠日常中脑海里突然冒出来的天真活泼的东西。这正是一位处于发育成长中的少女的心态。成天生活在绿树环绕的清幽的小山边,吃的是野菜,采的是野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非常淳朴,清新,稚嫩的心灵一尘不染。见到人家团总女儿戴着闪闪发光的银手镯“心中有点儿歆羡……望着这一行人中那个女孩身后发痴”。爱幻想,爱联想。思想容易随着事儿飞,静静发呆而不知所措。小说紧扣十五岁的山村女孩的心理特点,逼真地描绘出她特有的心态。 《边城》中还有许多出都写到了翠翠在初涉爱情是的矜持、害羞而又怦然心动的细微心理。在去看龙舟竞渡时,一听到说起“二老欢喜一个撑渡船的”,翠翠的脸开始发烧,在想到“谁是激动二老的黄花姑娘”时,翠翠心中不免有点儿乱,而这种“乱”在面对二老的问话时让她腼腆不安,她的脸还发着烧不便做声,心中却还想着碾坊陪嫁的事,于是不自觉地有了点烦恼、忧愁,又似乎有了点快乐,同时却又像是在生自己的气。这种爱情心理是十分含蓄而矛盾的。然而后来第一个来他家提亲的确实老大天保:“翠翠弄明白了,人来做媒的是大老!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的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翠翠的惊愕和极度失望、掩饰的心理过程,在看似随意的动作中暴露无遗。之后,“翠翠不做声,心中只想哭,可是也无理由可哭”,可是见了祖父眼中的一汪泪,她又惊又怕,“心中乱乱的,想赶去却不赶去”。翠翠的心意,祖父自然无法理解,连翠翠自己也觉得不明白。但正是这乱乱的心绪,反应了翠翠内心对于祖父的愧疚感、无人解怀的顾忌感以及梦中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一个青春少女躁动不安的心理。 在表现爷爷这个形象时,也多采用心理描写的方法。“那青年(大老)走后,祖父温习着那些出与一个男子口中的真话,实在又愁又喜。翠翠若应交把一个人,这个人是不是适宜于照料翠翠?当真交把了他,翠翠是不是愿意?” 爷孙俩相依为命度过了十多个年头,年老的对孤独的孙女的疼爱至深至诚。憨厚老实的爷爷不贪图在翠翠的未来中得到一点什么享受,只希望孙女有个好着落,自己方可安心离去。这是多么淳朴的人性之美! 《边城》为读者展现的是翠翠的形体美、灵魂美、人情美,爷爷淳朴的人性美,天保、傩送兄弟俩在爱情纠葛中的心灵美,宛如一幅人性的风俗画,充满了爱。
黑格尔认为:一切精神活动的目的都在于使人的主观意图与伦理世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结合,即它的自由,并且成为有意识的。由此可见,艺术的使命在于与现实调和,如果不能调和,则遁入其身。按照黑格儿的观点,对现代人来说,出路只有一条,即到主体的内心自由中寻找避难所。作为艺术,应该有各种表达其意义的手段,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亦不同。“《围城》比任何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优秀,”这是夏志清在《中国近代小说史》对《围城》一书的评论,我却不那么认为。一部好作品,至少应该在某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才能显示出作者的独特个性和品质。比如契诃夫的作品辛辣幽默,带着“含泪的微笑”;欧·亨利追求精巧的构思;茨威格擅长描写女性……《围城》所表现出来的是钱钟书的学者式的幽默讽刺。钱钟书的笔调和鲁迅的截然不同。鲁迅用的是锋利无比的匕首,一触见血,给人一种鲜血淋漓的感觉;钱钟书用的是尖锐的长针,乍看之下,对患部没什么用,但像针灸似地对准医疗部位刺下,刺得深,刺得透,一疼之后便觉舒畅无比,让人被刺得心服口服。鲁迅严肃地对待问题,钱钟书漫不经心地提出问题,但抨击人生病态,笑骂人性弱点的用心都是一样的。钱钟书的”愤世嫉俗“不是把不合适宜的老祖宗的话东引西摘地说教;而是通过诙谐、轻描淡写的笔调,把个个读过几本书的所谓的知识分子的龌龊灵魂一一勾画出来。(1)“‘——哼,高松年还要我写篇英文投到外国什志上去发表,让西洋人知道咱们也有牛津剑桥的学风,不知怎样,外国一切好东西到中国没有不走样的。’辛楣叹口气,不知道这正是中国的厉害,天下没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有些人怀疑中国是一个大染缸,无论什么外来的东西放进去就变了颜色,这未尝不是事实。(2)“有时候一个人,并不想说谎话,说话以后,环境转变,使他也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意向。办行政的人尤其难守信用,你只要看每天报上各国政府发言人的谈话就知道……”这是“言行不一致”的人的最好托词。(3)“那些学生虽然外国文不好,卷子上写的外国名字很神气,有的叫‘亚历山大’,有的叫‘伊利沙白’,有的叫‘迭克’,有的叫‘小花朵’(Florrie );有个人叫‘火腿’(Bacon), 因为他的中国名字叫‘培根’……”在语文水准日益低落的今天,这段嘲讽文字可说是现实最好的写照。(4)“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惟妙惟肖,比方鸿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他没读话剧,是话剧的不幸而是演员的大幸。”这样讥讽人类假动作的方式,既生动又有趣。上述几近诙谐笑闹的笔调,其实是极高水准的幽默和严肃的综合品,寓正于反的创作,不但含蓄、有趣,而且经得起咀嚼。“作为一个高明的讽刺家,应该是一个高明的刽子手,刀落处头颅已经离开了脖子,犯人尚不知觉”。钱钟书就属于具有这种风格的幽默大师。以上仅是我个人阅读的一些感想和意见,当然是主观大于客观。不过,由于相信绝对的客观不存在,更相信鉴赏文学作品,如果没有个人喜好,便没有文学趣味,那么,所有的文学作品,只不过是一大堆文字堆砌而已,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它是一部以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上层知识分子的空虚、虚伪、灰暗的精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书名《围城》取自法国的一句古语:"Fortresse assiegee"。其含义是:爱情、婚姻或某一种人生,好像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在作品中,作者借人物之口点出了这部小说的含义: 他引了一句英国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实际是象征性地指出,在巨大历史变革中,某些人们徘徊在人生之路,彷徨、茫然不能自主的苦闷处境,使人感到“人生万事,都有‘围城’之感,”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就深深陷入这“被围困的城堡”之中。 《边城》为读者展现的是翠翠的形体美、灵魂美、人情美,爷爷淳朴的人性美,天保、傩送兄弟俩在爱情纠葛中的心灵美,宛如一幅人性的风俗画,充满了爱。
卡米尔·克劳岱做梦都想成为一个像罗丹那样受人景仰的天才雕塑家。她与罗丹相识是在1885年的冬天。她的老师布歇先生在去罗马旅行前,把她这个学生托付给了罗丹。这是个被人议论纷纷的大师,听说他的模特儿和他都有艳事,女人们都迷上了他。还有人说他的某尊雕塑是从人体上直接拓下来的,因为它实在逼真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罗丹为这种中伤大哭了一场,卡米尔则毫不怀疑这种完美是天才忘我劳动的结晶。 卡米尔向罗丹先生要了一块大理石,她想为弟弟保罗刻一尊半身像。在这个家里,除了父亲,卡米尔最爱的就是弟弟保罗了,他虽然还很年轻,却能写出不同凡响的好诗。 爸爸克劳岱先生回来了,卡米尔去车站接他。进家门前,父亲塞给他最钟爱的女儿一些钱。可这一幕还是让站在楼上窗口张望的母亲看见了。她哭哭啼啼地把自己关进里屋,骂家里人合起来她,为了一个疯疯癫癫玩泥巴的傻瓜,大家一起受罪。 为了表示对老师的谢意,卡米尔雕刻了一只青筋微露的脚送给了罗丹,这个作品使罗丹当即决定,请卡米尔来做他的助手,参加美术馆纪念门厅的大型雕塑工作。 那天,卡米尔正在脚手架上工作,她无意中看见罗丹用一种暧昧的动作在摆弄着他眼前的体态丰腴白嫩的裸体女模特儿,卡米尔惊呆了,她的眼里不知怎么就蒙上了一层泪水。 夜晚,在保罗房里,卡米尔低位着对弟弟说,她不想再去罗丹那里了。保罗同情地望着姐姐。也许罗丹根本不知道她的心事。传奇式人物的行为都是不可想象的放荡不羁和独断专横。他所崇拜的雨果这样说过。 第二天一早,罗丹便打听有没有卡米尔的消息。他的助理摇摇头,建议另外雇一个。"不!"罗丹不加思索地拒绝了,他决定亲自去找卡米尔。桌上放着的那只雕刻的脚告诉他,她是个无可替代的助手,一个超群的雕塑天才。 罗丹的登门拜访使卡米尔心中的怨恨和委屈烟消云散。当卡米尔在为裸体女模特儿摆姿式时,罗丹看出,自己花了许多年才弄通的东西,卡米尔已经无师自通了。 雨果死了,人们奔走相告,不胜唏嘘。雨果的死使罗丹感觉到生命的枯竭,他茫然对着模特儿的裸体毫无灵感。于是,卡米尔第一次决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罗丹,她登上了模特儿的台基。裸体的卡米尔使大师看到了一个完美的夏娃。那丰润如白玉的肌肤和躯体,扰乱了罗丹的心神。他情不自禁地触摸、狂吻她。 克劳岱全家回乡下维洛夫度假。为了表示谢意,克劳岱不顾女儿反对邀请了罗丹夫妇来维洛夫。洛茜是罗丹没有正式结婚的妻子,她和他有个儿子。他这次接受邀请来维洛夫就是希望卡米尔能尽快返回巴黎。他要雕刻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像,怎样才能把各人的神韵反映到脸部呢?灵感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在和他捉迷藏。要完成这些工作他离不开卡米尔,只有她才能带给他源源不断的灵感。 姐姐和罗丹的热恋使保罗感到自已被冷落了,变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卡米尔住进了巴黎近郊罗丹新买下的佩安园。在这个更像工场的临时家里,她没日没夜地干活,疏远了家人和朋友,几乎与外界隔绝。灵感、热情、技巧和肉体,她把一切献给了罗丹。 罗丹的杰作眼看就要完成,克劳岱先生却不安地发现,女儿自从认识罗丹以后就不干自己的活了,她似乎仅仅为罗丹活着。可如果不展出自己的作品,她永远也不会得到承认。他提醒卡米尔,她的未来属于她自己,不该过多地和罗丹一起抛头露面,周围的闲言碎语足以扼杀一个天才。 卡米尔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孤独地留在佩安园中,整日的劳作使她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和一双像样的鞋子。罗丹除了周旋于美术界的朋友之间外,还要常常呆在身体有病的洛茜那里。洛茜找上门来大吵一场,卡米尔流产了。罗丹为此流泪三天。几天后,卡米尔突然不知去向。在她的工作室里,罗丹激动地发现了一尊雕得臻乎完美的自己的像。他决定把它展出。 当卡米尔重新出现时,她要求罗丹在她和洛茜之间作出选择,罗丹说他不能像打发仆人一样赶走洛茜。卡米尔突然意识到父亲的话是多么中肯,她日日夜夜为他工作,对自己考虑得太少了,她永远不会有别的女人所有的一切,而只有石头。 一无所有的卡米尔来到保罗那里,请求弟弟让她住一段时间。她终于答应离开罗丹,她的心碎了。 初愈后的卡米尔依然埋头于雕塑。弟弟远走他乡,父母也要回维洛夫了,当初全家是为了她和她的雕塑才迁来巴黎的,现在整个世界都弃她而去。他们彼此感到失望。卡米尔唯一拥有的,只有雕塑了。也只有雕塑才能把她和洛茜区别开来。 在音乐家德彪西等人的帮助下,卡米尔的作品展出了。她想拖着跛足重新飞翔。人们对她因为痛苦而表现出扭曲变形的作品毁誉参半。而赞誉却全都属于罗丹,因为她是他的学生,是他指点她找到了金子。生活整个成了一个十字架,保罗的话太透彻了,他早就对她说过:"罗丹做梦,你做工。"她似乎永远也无法走出罗丹的阴影。卡米尔比以前更加孤独地躲进自己的世界,她将成为雕塑。可即使是一座雕塑也不会这样被抛弃。 罗丹来了,可他被拒之门外,门里的卡米尔变得异常脆弱而易受伤害。巴尔扎克全身像的成功,使罗丹再次登门,因为卡米尔曾经给了他灵感。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久别后的会面却成了一次使彼此都受到伤害的谩骂。心理失去平衡的卡米尔陷入了疯狂,她怀疑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是由于罗丹在搞鬼。当房东提出要收回房子时,卡米尔悲愤地冲到罗丹家前,用石块砸他的门窗,吼叫道:"罗丹,从你的狗窝里给我滚出来,我究竟爱你什么呀!" 凄厉的哭声在黑夜中回荡。 一向被父亲忽视的保罗回到法国时,已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作家。卡米尔扑进父亲的怀里,为自己让他失望而无地自容。克劳岱先生发现,女儿漂亮的蓝眼睛失去了光泽。他搂着可怜的卡米尔,为她念保罗的诗。 报社记者朱迪为撰写罗丹的传记特来采访卡米尔。她告诉卡米尔,不少人已经认识到她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女艺术家。连罗丹也承认,他曾指引她找金子,可后来发现金子就在她自己身上。不管记者怎么说,卡米尔认定她是罗丹派来的,拒绝接受她的采访,"我和罗丹的关系是零。" 1913年秋天,在克劳岱先生的葬礼后不久,卡米尔经巴黎精神病院医生签名,证明她患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在被送上医院囚车的那一刻,卡米尔扒着车窗,紧握铁栏杆,眼里充满凄凉和恐惧。 在疯人院里,卡米尔一次次恳切地给弟弟保罗写信,希望能早日离开这个折磨人的地方:"别把我扔到这儿,我多么想回家和你们住在一起,看好我的东西不要落到罗丹手里,他很害怕我出去,并会千方百计地阻挠。我好想回家。你被流放的姐姐。" 1943年10月19日,卡米尔·克劳岱逝世于蒙特克朗收容所,终年80岁。 罗丹为卡米尔筑的。吻。以卡米尔为模特。 对卡米尔来说,艺术就是她的全部生活,代表了她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艺术就意味着欲望、爱情、命运,或者简单说是一出人生的悲喜剧。 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卡米尔的一生?我们首先要考虑到她当时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包括法国十九世纪的教育、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各种社会条件。卡米尔是一个女性雕塑家,在当时的法国,雕塑纯粹是男人的艺术,女性几乎没有接触雕塑艺术的权力。因此,卡米尔无法得到公众的认可,不被上流社会所容纳。甚至在其他女性艺术家聚集的活动中,她也因为不擅社交,和她同时代的人缺少联系和沟通而默默无闻。这些都是把她带入黑夜般死寂的原因之一。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奇怪为什么抑郁和伤感总是卡米尔的作品中潜在的主题。在这个天才的女艺术家甜美迷人的外表下面,是一个整天堆砌泥土的孤独的内心世界。 通过卡米尔晚年与弟弟和侄子的通信,我们可以看出,她非常怀念维尔纳夫的童年生活,想回到她年轻时候的村庄。正是在那里,她第一次体验到大自然的寂静、纯洁和安详。在那里,寂静和自然是她的启蒙老师,在她们的感召下,她得以从泥土、草垛和石头中发现美,从自然的神秘中发现快乐,她用自己的激情去穿透深邃的存在,抒发自己和整个人类内心最深沉的情感。的确,对于卡米尔这样的一位雕塑家而言,和平宁静的生活有助于她捕捉生命存在的鲜活的瞬间。 也正是从她对童年的记忆里,对爱的渴求、捕获与失去之中,卡米尔把她的经历转化为创作的动力。她用雕塑记录着生命的消逝与回归,寻找着生命、爱情和死亡的意义。在这里,她抒发着对生命的独白,将孤独感转化为对现实世界的赞美。 其次,对待卡米尔的雕塑艺术,我们应该明确,它们既能够也必须从罗丹的雕塑中分离出来,放在属于她自己的平台上进行思考。卡米尔的工作同时也是她的弟弟、诗人保罗语辞学艺术的一面镜子。他们都注意到了对立面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和谐共存。 在多变的现象背后,卡米尔的雕塑能够抓住不变的本质,犹如雕塑艺术中的《圣诗》,向我们展现了生命的痕迹和世界的多姿。它是从卡米尔与上帝和自然的无声对话中衍生出来的。正是这些内心世界的简约、心灵的纯洁、爱情的美好、被爱的快乐以及对死亡的顽强反抗,使卡米尔的艺术可以在多变的形式中保持不变的内涵,继而达到永恒。 忠贞、神秘、爱情、存在的终极意义,这些也都是卡米尔在她的作品中试图表现的主题,是她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找的素材。她的作品以表现对立面的和谐、普遍与特殊的互动、外在与内在的交融、眼睛与思想的沟通、时间与永恒的辨证、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而与众不同。 在评价卡米尔塑的保罗十三岁的胸像和十六岁的胸像时,艺术批评家阿斯兰先生曾经说过:“尽管不是同时雕塑完成的,模特儿也不是同一个年龄段的保罗,但是它们具有同样的眼神、同样的力量和同样的信念。这个女人的观察具有奇妙的穿透力。” 的确,卡米尔就是这样的一位雕塑家,她能够将这些不同的方面全部和谐地融汇起来,成为一个美好的整体,使她的作品达到简洁、平衡、睿智、永恒。《城堡小女主人》的雕塑就是一例,在这座雕塑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仿佛置身于时间之外。通过孩子的眼睛,卡米尔向我们传达了“生命就是一个奇迹“的主题。显然,卡米尔在维尔纳夫的童年经历能够帮助她来更好地理解这个奇迹。当她在那些原始的村庄和树林中漫步的时候,她体验到了自然运动的节奏,大地的呼吸,还有那些巨石、青草、蓝天……她总是怀着敬畏的心理去欣赏这广阔无垠的天地画布上美妙的风景。生命就是这样奇妙的东西! 她还试着去读解自然无声的语辞,感受这些由沉默和神秘构成的永恒的对话。她早期的创作《埃莱娜》就反映出了她对这对话的理解:埃莱娜的生命似乎已经被土地那压倒一切的寂静所吸收殆尽。她无言地等待着,好像已经看穿了生命的寂寞,看到了死亡正在向她走来。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卡米尔就清楚地知道,不管以后她会变成什么样子,缄默都将永远伴随着她。 从这些早期的雕塑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卡米尔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成为她雕塑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虽然卡米尔的雕塑既不代表她的时代,也不代表她所属的阶级,但是卡米尔跨越了那个时代女人与艺术之间似乎不可逾越的鸿沟,《沙恭达罗》就是这一跨越的最好说明。 卡米尔的雕塑作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在总体上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不总是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十九世纪法国雕塑家加以表现的。对卡米尔来说,和自然接触是指导她创作的基础。她赋予所有的事物以忠实、宁静与和谐。雕塑作品不是各种片段胡乱地聚集在一块儿,缺乏和谐与美感。她的工作是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沉稳宁静,出自纯洁天真的构想而绝不是混乱动荡的构思。在卡米尔的任何作品中,她的情感和智慧都表现在她对事物形体的把握和在选材、构思上的匠心独运。她在雕塑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块材料,都能巧妙地与整体相融合,展现出雕塑的美感和和谐。 卡米尔的作品不仅保留了现实中的物体,同时吸收并反射了思想的光明。正是这光明使她的作品的形式和主题趋于稳定和透明,具有时代感。世界上的美好与荣耀都在卡米尔的艺术中闪光,因此,我们应当怀着同样的爱、欢乐和诚挚的心情以及设身处地的孤独感来对她的作品加以欣赏和品味。对那些观赏和歌颂它们的人来说,这些艺术品为之提供了一个得以静心思考的空间,一份永恒的信念。它们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了生活赐予人们的苦难经历以及生命本身的缄默与奇迹。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持久的快乐的基础之上。 在这一点上,她和罗丹是完全不同的:罗丹注重的是对理念的表达,而这些理念可以和现实生活原型完全无关。他的作品以复杂、抽象、不稳定和模糊著称。正相反,卡米尔的艺术强调自发的统一、对立面的和谐组合,从不需要通过消解现实的形式来获取某种神秘感。在她的作品中,静默和语言,时间与永恒,肉体与灵魂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她的作品形式都是从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和意欲表现自然的情感中生发出来的。她的雕塑不着意于表现抽象的存在或者想像,而是着力于具体情感的书写,把我们从多变的世界带入另一个永恒不变的沉思中去。 卡米尔认为,她需要通过眼睛和大脑的观察与平衡,在她的作品中忠实地反映现实,而绝对不是抽象的符号。她坚信,艺术就是生活本身,就像生命本身具有存在的神秘感一样,艺术也要调整它的形式,来表现生命——上帝无声的语言。对她而言,时间可以拯救一切存在,因为它会使所有的事物最终归于它们的本源:缄默。卡米尔通过寂静作为观察的途径,来观察现实生活。孤独的感觉是那样真实,甚至已经让她遗忘了语词的表现力。 卡米尔用她的作品完成对真实世界和人们所观察到的世界的沟通。她注重的是多变与恒常、时间与永恒之间的关系。最终而言,卡米尔的作品释放出的是一种奥德赛式的人文精神:必须要逃离自身,才能理解自身。 想像、激情、崭新的和让人预料不到的事物,这些是一个优秀艺术家的思想的一部分。而卡米尔自己的思想就是这样:她回应着自然的美丽,回应着忠诚和爱情,她的头脑里充满了罗曼
罗丹从小就很喜欢做雕像,因此,他的姐姐偷偷的送她来到了美术工艺学,校她很开心,因为自也不用偷偷摸摸的干自己喜欢的事儿了,然后请听我的表演:馓龖耕·澎獭镰幽默风趣幽默笑话你这么晚还不睡呀呀呵呵呵呵矿愁人啊啊啊啊
他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钱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他14岁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走路的人》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双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奥古斯特·罗丹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你好,能否给我一个邮箱(百度hi我或者消息发送),我可以给你发送一些期刊论文或者学位论文。我专门为百度知道提问者提供论文,你可以看看我的回答记录,提供文献居多。需要时请百度hi我,我常在线,不在线时也可以发百度消息给我,但不要留言,我不常到空间去,希望对你有帮助!——百度知道 举手之劳团队 队长:晓斌11蓝猫
〔摘要〕 就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浅谈了教学改革思路和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改革应在哪些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课程体系;改革;成绩考核。
1教学研究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学时有限,不能将所有的专业类实验都在实验课教学中体现,特别是在专业基础课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在课程实验、实践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剩余的还较重要的实验内容如何安排?以及实验类型如何确定,这关系到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及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社会的问题;学生能力的发挥问题等。建立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改善目前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状态,以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
有利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的能力培养,是在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交叉渗透中,在课堂、实验室、实践实习基地、工厂等一个广义的“教室”中,在专业老师、实验和实践指导老师、师傅、经理、职员、官员、市民、工人等一批广义的“教师”共同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实验、实践教学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混乱无序的实验、实践教学是根本无法实现对学生“五种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将规范实验、实践教学,使实验、实践教学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助于彰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是基于其对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办学定位决定了其办学的基本特色。实验、实践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使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规范化,使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有了机制保障,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进而极大地彰显了学校的应用型特色。
2研究的主要思路
构建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指导思想
A、以构建实验、实践教学整体体系为纲领,以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主题,以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B、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学生的目的需要、能力拓展、知识结构为中心开展实验、实践教学,构建符合实际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C、坚持高起点、有突破,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学科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和应用型特色。
构建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基本原则
A.目标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应用型高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构建科学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出发点,也是评价实践教学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B.系统化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认识规律,结合专业特点,按照组成实践教学活动的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互相衔接,彼此连续的实践体系。C.一体化原则。不仅要做到实验、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还要从人才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要求出发,注意教学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强化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支撑和互相渗透,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使实践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同时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构建试验、实践教学体系还需在培养方案中规范实验、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目标体系要落实到每个课程和教师,落实到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之中。
3解决的主要问题
解决“四个突出”问题
一是解决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如何突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二是解决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如何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为学生构建创新环境、提供创新条件、引导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三是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如何突出交流能力培养问题;四是解决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问题。
解决四个教学模块问题
本科四年的实验、实践教学分别由多个教学单元或教学模块组成。解决好各个模块,特别是重点模块的问题,是实现实验、实践教学任务、目标的关键———通过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建立起基本实验教学模块、开放实验教学模块、校内实践教学模块、校外工程教学模块新的教学体系,为每个模块设定科学的任务、目标和要素。
搭建“平台”
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必须依赖一定物质条件和设施基础。实验、实践教学应具备什么样的教学条件是与教学目标、任务密切相关的,是应该经过科学论证、考量的———通过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解决好技能培训基地的建立,重点搭建起低年级的基本技能训练平台。
解决好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交叉渗透问题
理论教学是实验、实践教学的基础,实验、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割裂、脱节,应有机结合与交叉渗透———通过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解决好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与交叉渗透的基本要素问题。
解决好“五化”问题
一是解决好实验、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层化、特色化问题,改变目前教学内容走过程和一般化现象;二是解决好施教的个性化问题,改变目前的脱离对象和千篇一律现象;三是解决好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规范化问题,改变目前管理无序和混乱现象;四是解决好实验、实践教学设施、装备的现代化问题,改变目前设施、装备老化和落后现象;五是解决好实验、实践教学手段的信息化问题,改变目前教学手段单一现象。
解决好“大实践”教学观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看待和实施实验、实践教学呢?对此认识和共识度并不高,需要建立“大实践”教学观。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科学的实验、实践教学质量观,建立“以人为本”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合于应用型、创新型、技能型高级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观念。把四年的实验、实践教学,校内、校外的实验、实践教学,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当作一个整体;把各个实验、实践教学模块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把对实验、实践教学的投入看作对教学的重点投入一样重视;把实验、实践教学当作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来实施。总之,从社会的需求认识出发,通过调研,构建实验实践体系,并贯穿于整个四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各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的安排及有机配合,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各门课程开展开放性实验题目,规范实验室操作规程和管理;结合各类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消化理论知识,并将实验、实践教学有机相结合;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与社会、市场相结合,达到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能迅速上岗,独立工作,特别是在毕业设计工作中,选题起点结合实际,内容要求涉及专业主线,设计类与论文类分配合理,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科学思维方法论论文如下:
一、调整教材的编排体系 突出知识专题的讲练。
教学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材、教师、学生三元素组成的。其中,教材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蓝本,它限定了知识的范围,控制了教学的标高,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
实践证明,脱离教材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但教师完全照本宣科,即使学生把课本背得滚瓜烂熟,也无法适应培育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吃透教材的知识结构,合理地组编知识专题进行教学。
1、按知识的有序性调整章节顺序。
2、按知识的网络性组编知识专题。
二、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 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们获得理性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是化学能力结构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化学材料,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形成感觉、知觉和观念,进而通过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定律和学说,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如何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1、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三、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化学知识的特点是“多、乱、杂”。难学、难记,学生视为“第二门外语”。为了消除学生的这一心理障碍,我们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力求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微观知识宏观化;零乱知识条理化。使之循序渐进,强化掌握。
科学思维方法论论文内容解释:
科学方法论是“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简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体现,又对各门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它所涉及到的观察、实验、测定、数据处理、分类、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等步骤,正体现了化学研究方法的一般规律。
所以,科学方法论正确认识化学知识的重要理论依据,又培养解决化学问题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步骤。
一、 现实城堡:官僚机构的投影 之所以把城堡称为官僚机构的投影,是因为卡夫卡从始至终未让读者得见城堡真容。在小说中,城堡始终矗立远方,是一座可远观而不可近瞧的庞大建筑。读者对它的认知只能通过一些人的描述。 首先是信使巴纳巴斯眼中的城堡。 巴纳巴斯是城堡的信使,他来往于城堡与村子之间,给城堡官员克拉姆和土地测量员K传递信件。他到城堡去领任务时,要在公事房等待,他看到的是城堡的下层办事机构。这里的人好像都忙于自己的工作,但又不知在忙于何事。巴纳巴斯可能连着等几天也没有任何任务。所以在克拉姆给他分派任务之前,他得在那间观众厅里站上几小时,有时甚至是好几天。即使得到一个送信的任务,那封信也已发黄,好像是从故纸堆中抽出来的一样,城堡办事效率可见一斑。 在巴纳巴斯眼中还有个奇怪的现象,他看城堡的哪位官员都感觉似曾相识,但又不敢确认,即使曾打过交道,下次见面也不见得能认出来。他是专门给克拉姆送信的,但他却不敢确定自己见到的就是克拉姆。当他在村子里看到了克拉姆并自认为已记住他的长相,因此有了充分准备,一定能认出克拉姆了,可是后来他在城堡里走进公事房,别人指着几位官员中的一位对他说,那就是克拉姆,他却又不认识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社会中人的性格趋同性最传神的描绘。城堡官员身上的官僚习性使他们有了趋同性,外形上的相似让读者感知的是官员们的工作、心理状况。卡夫卡作为现代派作家不注重典型形象的塑造,而是通过外在的表象来表达本质的真实。城堡中的工作使官员们丧失了人的个性,整日忙于公务,人已异化为整部官僚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即使再以个体的形象出现也很难被认出来。 通过巴纳巴斯,读者了解城堡官员的工作状况、办公效率,以及官僚机器对人的异化,是卡夫卡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绝妙反讽。 其次,卡夫卡引领读者通过村中的女人来理解城堡。 在城堡与村子之间还有一个使者就是女人。通过女人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认识城堡以及城堡中的官员。村中的女人时刻准备着成为城堡官员的情人。官员可以随时看上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就不能不爱他,这对做了情人的女人来讲是一种荣耀,是身份的提高。就像克拉姆,他可以随时把自己看上的女人召来,也可以随时把她们赶走,跟谁都长不了,他叫她们走,就像叫她们来一样快。女人成了城堡官员泄欲的工具,并且这些女人除了顺从毫无办法,稍有抵抗其下场就会像阿玛丽亚那样受到惩罚,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由此可见,城堡不仅支配了村中人的生活,男人也支配了女人的一切,女人是男人的附庸,是第二性的,永远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还要对男人的眷顾感恩戴德。 通过这些女人的遭遇可见城堡官员生活的腐化堕落,他们高高在上的职位使女人丧失了平等争取爱情的权利,只能屈服于城堡的淫威之下,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在这里,城堡成为主宰力量,男人支配着女人。 再次,理解城堡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卡夫卡对城堡官员办公生活的描写。 K被召去与城堡官员谈话一段描写得尤为精彩。一边是人们在表扬这些官员如何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一边读者看到几乎每个官员的办公场所都是在床上,宽大的令人昏昏欲睡的床就是他们的最佳选择。被召来谈话的人只能站在走廊上等待着官员们醒来接见自己,万一回城堡的时间到了而官员们还没睡够,他们就只能白等了。那些铁面无私、秉公办事、严守职责的老爷们对当事人求之不得的最大关怀就在他们的睡梦中度过了。 跟班给城堡官员分发档案一节巧妙地反映出官员与官员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明争暗斗,其炫耀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发放档案捆儿的大小来表现自己的重要程度,档案多的老爷故意放在门口不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些同僚之间勾心斗角、斤斤计较,如果档案分发错了,想收回就难了,已拿到档案的不肯退回,认为那是对自己的污辱。该拿到档案的因不能及时拿到而大吵大闹。谁也不肯让步,苦的是那些分发档案的跟班们,哪位老爷都得罪不起,只能受尽两方的欺辱委曲求全来平息此事。跟班们小心翼翼地恭敬奉迎正好反衬出城堡官员们飞扬跋扈。 所以从“社会学的观点则认为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之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斯统治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
《城堡》通过对话的形式,实现了对于传统小说叙事方式的挑战。传统小说的线性结构模式,又称之为时间方式,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或主人公经历事件的因果关系来组织故事情节的。这种方式也被称之为“转喻”。
其小说结构就像“糖葫芦”:以主人公的经历串起一个个事件的“糠葫芦”。而且,只要竹签足够长,事件可以被无穷地串下去。因此.传统的线性结构模式的根基和底部是无数的事件。
主人公K与小说中人物的多重对话——尤其是较长篇的对话,如同给主人公K打开了一扇扇的窗子,让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我们“所见”的和所“经历”的一切。不仅如此,“对话”还扩展了《城堡》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城堡》以其占到小说一半以上篇幅的“长篇对话”,形成了对于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结构的挑战。这种独特的对话结构方式给我们打开了无限“隐喻”的空间,使得我们对于小说的线性结构形式的假想受到冲击。与此同时,对话也不再是传统小说所假设的消晰、连贯、统一的形式,而是在悖谬和相互矛盾中跟随K完成对“城堡”的立体的建构。
《城堡》以相当大的篇幅描写妇女的遭遇和命运,桥头客栈老板娘的自述,奥尔加叙述自己和阿玛利亚的故事,弗丽达的故事,各占了一整章甚至几章的篇幅,妇女的故事在一篇小说中占如此大的比例,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
扩展资料:
卡夫卡的《城堡》的主要内容:
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主人公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拉锯战。城堡就位于眼前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而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K。
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可又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面对这座强大的城堡,K很无奈,直到最后也没有进入城堡,也没见到城堡当权者。小说至此戛然而止。
据有关资料说, K在临死前终于接到城堡当局的传谕:K虽然缺乏在村中居住的合法依据,但考虑到某些原因,允许他在村中工作与居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堡
卡夫卡的作品多运用象征寓意的手法,将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有机结合,在描绘日常生活的同时语言严谨,使作品看起来真实又荒诞,揭露出残酷的现实。克拉姆秘书办公室里堆积如山的文件经常倒塌,象征着官僚体制和形式主义;城堡则象征着当时衰败的奥匈帝国。K.没有进入城堡,甚至在村子中都没有居住权,倾其一生除了“转身向东或向西,经历着日出与日落”外,什么也没有得到,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噩梦”。当我们谈论起这场“噩梦”时,不禁感叹、追问生活。大框架的虚幻与具体的现实相结合,梦幻与真实交织的创作,让人们在阅读时反观现代社会的弊病,卡夫卡的困境也正是现代人的困境。 二、权力与追求 关于“城堡”的寓意,许多学者都有自己的见解。马克斯·布洛德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是宗教式的神谕,城堡是“上帝恩宠的象征”,人类遭到不合理的待遇,是因为人类拥有的智慧和上帝安排给我们的智慧有所差距,人与上帝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上帝的旨意有时就像克拉姆秘书办公室里堆积如山的杂乱文件,随意而又不可改变,比如分配给K.的土地测量员文件、两个无意义的助手和态度敷衍的村长等,都体现了人类的挣扎在上帝安排面前是在做无用功。犹太作家布洛德认为,城堡是饱受欺压的犹太人一直在寻找的精神庇所。他说:“‘犹太人’这个词在《城堡》中没有出现。但显而易见,卡夫卡从他的犹太心灵出发,通过这么一个朴素的小说就今日犹太民族的整体处境所说的话超过了一百篇学术论文可以告诉我们内容。专门的犹太民族的阐释与人类普遍的阐释是手挽着手的,不存在一个排斥另一个或干扰另一个的问题。”(布洛德,1997:189)小说中主人公K.的遭遇是犹太人漂泊流离的生活写照,他们希望得到社会的地位认可,卡夫卡作为一个饱受排挤的犹太人,一直想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K.其实是作者卡夫卡的化身,K.的反抗精神、追求无果也正是卡夫卡在生活中挣扎流离遭受排挤的真实写照。 也有人说,“城堡”代表了卡夫卡的父亲,这本书体现出来的荒诞和矛盾是他们父子间关系的体现。卡夫卡的一生在社会的残酷与家庭的冷漠交杂中度过,他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希望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出色的男孩,所以在他自己事业有起色后,他开始毫无道理的看不起他,粗暴的对待他,他干涉他的学业、事业甚至爱情,他要求卡夫卡对他有绝对的臣服,对于这种近乎疯狂的“望子成龙”卡夫卡深感纠结,他既想冲破父亲对他的束缚,又在遇到困难时不得不需要父亲的帮助,他在《致父亲的信》中表达了对父亲教育方式的畏惧与不满,控诉了父亲对他冷漠的爱,卡夫卡曾说:“在这个世界上,他颇有被囚禁之感,他感到压抑,被笼罩在囚犯的悲伤、虚弱、疾病和妄想之中,任何安慰都不能使他感到心安,因为那只是安慰而已,只是面对作为囚犯这样的残酷现实的一点脆弱而令人反感的安慰。问他到底想要什么,他无以对答,因为他——这正是他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对自由这个概念一无所知。”卡夫卡父子间这种紧张的矛盾关系贯穿了卡夫卡的大部分作品。
二、 梦幻城堡:K的终极目标 《城堡》的主人公是K,小说讲述了K只身来到城堡脚下,并试图进入城堡而进行的各种努力。城堡并非壁垒森严,也非关隘重重,好似就在眼前,但却始终难以到达,卡夫卡在描写城堡时给读者营造了一种可望难即的梦幻之美。城堡的出场朦朦胧胧。当K抵达城堡时,天色已晚,城堡山笼罩在雾霭和夜色中毫无踪影,也没有一丝灯光显示巨大城堡的存在。K只能站在那儿仰视似乎虚无缥缈的空间,第一次谋面城堡就呈现出一种神秘的色彩。城堡的难以琢磨更在于它对K的无形控制,K刚到达村子,城堡里的人好像就已经掌握了他的一切必要情况。书中第二次描写城堡就更加神奇了。在冬天一个晴朗的早晨,K看到了山上的城堡,衬着蓝天,其轮廓很鲜明地显现出来。于是K就向城堡走去,他盯着城堡,此外他什么也不关心。可是路很长,并不直接通城堡山,它只是通到城堡附近,接着像是故意似的,改变了方向,即使并没有离城堡越来越远,但也没有靠近它。明明就在前面的城堡,却无论如何也走不到。这种神秘莫测更增添了城堡的梦幻感。但进入城堡却是K的努力方向,城堡的难以接近并没有使K绝望,自己走向城堡不能成功,那么他就转向借助外在力量实现自己的理想。 K有个信使叫巴纳巴斯,是他与城堡官员克拉姆之间的联系人。巴纳巴斯可以去城堡办事,于是K就想借助他的帮助去城堡。当他读完巴纳巴斯从城堡给他带来的信后就缠上了他。K以为巴纳巴斯要回城堡,于是就跟着他走,虽然他赶不上巴纳巴斯的步伐,还妨碍他的活动自由,但为了进入城堡,他能委曲求全,他发誓,不管路多么难走,甚至也不管自己对回去的路多么担心,他也决不停止前进。但最终他却发现巴纳巴斯只是回家而已,并不去城堡,这使K非常失望,但他没有绝望,他还在努力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法。 K在酒吧遇到了克拉姆的情人弗丽达,这使他眼前一亮,好像又看到了希望。弗丽达是克拉姆的情人,而克拉姆则是K无法见面的顶头上司。K要想在村子里住下去,要想进入城堡只有通过克拉姆来实现,他达到目的的过程也就是要见到克拉姆的过程,这就突显出弗丽达的重要性。K认为通向克拉姆的捷径就是结识弗丽达,因为在那个饭店里只有弗丽达才能接近克拉姆,所以K与弗丽达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关系与其说是男女间的情欲,还不如说是K为了达到自己进入城堡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在卡夫卡对他们的关系描写中,可以看到弗丽达积极主动,而K则默默无言、心不在焉。他只把这个女人当做可利用的工具而已,所以当K听到弗丽达拒绝克拉姆对她的召唤时,他意识到一切都已暴露,再也不能从弗丽达那儿得到什么了。在他与老板娘谈话中也表明他对弗丽达的利用,K曾说:“您,老板娘,凭您这么通达人情世故,还有弗丽达,昨天还是克拉姆的情妇……一定能够轻而易举地给我弄到一次同克拉姆谈话的机会……”无论他和弗丽达表现得如何恩爱,而最彰显的还是他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通过克拉姆的情人见到克拉姆本人,以便解决自己进入城堡的问题。而当弗丽达不再可能接近克拉姆时,K竟有了这样一种感觉:“与克拉姆亲近,使她具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力,正是这种诱惑力使K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现在她在他的怀抱中枯萎了。” 当弗丽达无法帮他实现愿望时,他就又去寻找新的解决办法。他接近奥尔加、阿玛丽亚、培枇,以及汉斯的母亲等女人无不缘于他渴望通过这些女人的帮助而进入城堡,因为这些女人都与城堡有关。即使一线希望他也不会放过,但最终还是失望了,于是他又转变了策略。他开始接受来自城堡官方的讯问,希望在与官员们的联络中实现他进入城堡的愿望,为了这个终极目的,他矢志不渝。虽然直至临终都不曾获准进入城堡,但得到了村中居住权。他的所作所为就像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为了自己恒定的目标在充满荒诞的世界上永不言弃地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