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法学研究总编辑

法学研究总编辑

发布时间:

法学研究总编辑

以下是中国法学界的泰斗(排名不分先后):1、.高铭暄-泰斗加学术(刑法界的祖师爷,其名下四大博士享誉华夏:87年新中国首届刑法学博士毕业生陈兴良、赵秉志,89年博士毕业生姜伟——曾为最高检公诉厅厅长、现为黑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89年毕业2000年获博士学位的刑法奇才邱兴隆)2、曾宪义-泰斗3、王利明-半泰斗加学术(民法全能型人才)4、许崇德-泰斗5、张新宝-学术(侵权法研究国内第一)6、杨立新-学术(侵权法国内第二)7、刘俊海-学术(公司法基本第一)8、韩大元-学术(宪法理论前三名左右,与林来梵、莫纪宏并列前三)9、朱景文-学术(法理学成就名列国内第五左右)10、贺卫方-学术(司法改革先锋)11、罗豪才-泰斗12、魏振瀛-泰斗13、姜明安-半泰斗半学术14、吴志攀-半泰斗半学术15、陈兴良-泰斗加学术(刑法学排名第一)16、苏力-学术(法社会学全国一流)17、周旺生-学术(立法学排名第一)18、尹田-学术(合同法国内领先)19、张千帆-学术(北大双料教授,专供宪政)20、张晋藩-泰斗加学术(国内中法史学排名第一)21、江平-泰斗加学术(国内现存三大民法泰斗之一)22、陈光中-泰斗加学术(刑诉第一人)23、潘汉典-泰斗(比较法专家、法学翻译家)24、樊崇义——半泰斗加学术25、徐显明-半泰斗加学术(国内人权法学研究的先行者和权威)26、何秉松-半泰斗加学术27、马怀德-学术(行政法泰斗应松年的弟子)28、张中秋-学术(中西法文化领域泰斗)29、王卫国-学术30、米健-学术(罗马法)

,黄源,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原浙江省文化局局长 ,王玖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黑格尔全集》中文版编委会副主委 ,施南池,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中国名画观摩记》的作者 ,戚雅仙,越剧表演艺术家、原上海静安越剧团团长 ,李凤鸣,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研究员、原《民主与科学》主编 ,马三立,生前是相声界辈分最大、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表演艺术家 ,吴大英,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戴所长、《法学研究》主编 ,孙伯癸,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孙泰,原上海杂技家协会主席、口技表演艺术家 ,柳升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葛炎,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电影作曲家 ,齐啸云,“中国第一女花脸” ,李国梁,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原《北方论丛》主编 ,张国荣,香港著名电影人 ,吴祖光,原中国剧协副主席 ,戴康生,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 ,龚一飞,著名滑稽演员 ,李慎之,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美国研究所所长 ,董易,原燕京大学国文系主任董鲁安之子、《中国青年》副总编 ,陈崧,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谢怀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终身研究员 ,王少楼,周信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新华京剧团团长 ,张亦工,《历史研究》主编 ,菡子,原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编审 ,费在山,原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州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 ,秦纪文,生前是评弹界年事最高的表演艺术家 ,贺崇寅,原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 ,潘树广,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侨联副主席 ,严迪昌, 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允和,周有光之妻,北京昆曲研习社社长 ,沈颂金,《考古学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作者 ,张素英,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琴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周劭,上海老作家 ,倪征日奥,国际法研究院院士、中国首任驻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 ,顾平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楹联学会会长 ,梅益,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第一书记、秘书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朱家溍,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段若川,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 ,钱太初,原苏州市书法工作者协会会长 ,穆青,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原新华社社长 ,董锡麟,上海芭蕾舞团副团长、芭蕾舞表演艺术家 ,袁荃猷,王世襄夫人 ,胡道静,原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审、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组员 ,沈乙孙,沈曾植之孙 ,潘景郑,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顾问 ,林振强,香港著名填词人,林燕妮之弟,香港流行词坛“两林一黄”(林夕、林振强、黄伟文)之一 ,时萌,原常熟高专中文系主任 ,施蛰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岳石尘,岳飞二十八世孙,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嘉兴市文联副主席 ,钱仲联,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顾问、中国韵文学会名誉会长,苏州大学终身教授

以下是中国法学界的泰斗(排名不分先后):

1、高铭暄:泰斗加学术(刑法界的祖师爷)

高铭暄()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人。1951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53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荣誉一级教授 ,兼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

2、曾宪义:泰斗

曾宪义,山东济宁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兼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法律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港澳法律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中日法律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中方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3、王利明:半泰斗加学术(民法全能型人才)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师从著名民法学者佟柔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许崇德:泰斗

许崇德江苏省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宪法学泰斗。1951年复旦大学法律系(今复旦大学法学院)毕业,入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71年调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任教。1980年调回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5、张新宝:学术(侵权法研究国内第一)

张新宝,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总编辑。1961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198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硕士学位(1987)(师从中国民法先生佟柔老师)。

1991年—1993年赴美国锡拉秋兹大学(雪城大学)进修美国侵权行为法,199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学博士学位。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和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访问研究。

6、杨立新:学术(侵权法国内第二)

杨立新,1957年8月1日出生于北京,1975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1991年因《半边楼》呼延东一角,正式踏入娱乐圈 。1999年,因《愁眉笑脸》获得小百花奖特别表演奖。2003年,获文化部第二十届梅花奖。北京市第一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10年,参演《楚留香传奇》饰演左轻侯。2012年,参演《我家的春秋冬夏》饰演秦有天 。2013年,参演《正阳门下》饰演杨书记。

7、刘俊海:学术(公司法基本第一)

刘俊海,民商法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顾问。

兼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宣部司法部与中国法学会“六五”普法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导师、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届上诉复核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证券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委员会副主任、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主编、《资本市场法治网》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与河北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等。

8、韩大元:学术(宪法理论前三名左右,与林来梵、莫纪宏并列前三)

韩大元 ,男,朝鲜族,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9、朱景文:学术(法理学成就名列国内第五左右)

朱景文,男,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10、贺卫方:学术(司法改革先锋)

男,1960年7月生,山东省牟平县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85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并主持《比较法研究》季刊编辑工作。

1995年调至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任教。1992年被聘为副教授,1999年被聘为教授。1993年6-7月美国密执安大学、1996年6月-1997年1月哈佛法学院访问学者。担任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你好,华政法学期刊主编是李秀清 李秀清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浙江临海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1990年留校任教,先后主讲宪法学、外国法制史、比较公法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法律史、比较法。曾在日本、英国、美国等地生活或访学。发表专业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合著、译著十余部,担任“中国近代法学译丛”编委。2010年获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3年获评“上海市领军人才”。

《中国法学》总编辑

国内诉讼法学界的如常怡、樊崇义、陈卫东、左卫民、江伟、陈桂明 民法学界:佟柔 (已故) 王家福、梁彗星、江平、王利明、 刑法学界:高铭暄、马克昌、赵秉志、陈兴良 法理学界:沈宗灵、张文显、陈景辉、孙国华、葛洪义、王启富、李步云、谢晖 宪法学泰斗:吴家麟、许崇德、廉希圣 行政法学:应松年 经济法学泰斗:李昌麒 、 漆多俊、芮沐百 国际法:韩德培、王铁崖

以下是中国法学界的泰斗(排名不分先后):

1、高铭暄:泰斗加学术(刑法界的祖师爷)

高铭暄()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人。1951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53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荣誉一级教授 ,兼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

2、曾宪义:泰斗

曾宪义,山东济宁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兼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法律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港澳法律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中日法律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中方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3、王利明:半泰斗加学术(民法全能型人才)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师从著名民法学者佟柔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许崇德:泰斗

许崇德江苏省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宪法学泰斗。1951年复旦大学法律系(今复旦大学法学院)毕业,入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71年调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任教。1980年调回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5、张新宝:学术(侵权法研究国内第一)

张新宝,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总编辑。1961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198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硕士学位(1987)(师从中国民法先生佟柔老师)。

1991年—1993年赴美国锡拉秋兹大学(雪城大学)进修美国侵权行为法,199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学博士学位。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和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访问研究。

6、杨立新:学术(侵权法国内第二)

杨立新,1957年8月1日出生于北京,1975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1991年因《半边楼》呼延东一角,正式踏入娱乐圈 。1999年,因《愁眉笑脸》获得小百花奖特别表演奖。2003年,获文化部第二十届梅花奖。北京市第一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10年,参演《楚留香传奇》饰演左轻侯。2012年,参演《我家的春秋冬夏》饰演秦有天 。2013年,参演《正阳门下》饰演杨书记。

7、刘俊海:学术(公司法基本第一)

刘俊海,民商法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顾问。

兼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宣部司法部与中国法学会“六五”普法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导师、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届上诉复核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证券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委员会副主任、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主编、《资本市场法治网》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与河北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等。

8、韩大元:学术(宪法理论前三名左右,与林来梵、莫纪宏并列前三)

韩大元 ,男,朝鲜族,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9、朱景文:学术(法理学成就名列国内第五左右)

朱景文,男,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10、贺卫方:学术(司法改革先锋)

男,1960年7月生,山东省牟平县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85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并主持《比较法研究》季刊编辑工作。

1995年调至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任教。1992年被聘为副教授,1999年被聘为教授。1993年6-7月美国密执安大学、1996年6月-1997年1月哈佛法学院访问学者。担任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人民法治网总编辑

法制日报1、法制日报是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机关报,日常工作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管理,法制日报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向国内外发行、立足法制领域的中央级法制类综合性日报。1980年8月1日创刊于北京,时名《中国法制报》,为四开四版周一报;后改为周三刊、周六刊,进而又改为对开四版的日报;1988年1月1日更名为《法制日报》;1994年1月1日增扩为每日八版;2002年10月1日始,每周二、三、四的报纸由八版增扩为十二版。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计划单列市设立了三十六个记者站并建立了遍及全国的特约记者、通讯员网络,在亚洲、欧洲、美洲的十余个国家设立了记者站。建立完备的出版管理系统,在全国二十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分印点,日发行量达到三十多万份。2、办报宗旨: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喉舌,为法律职业群体和其他关心民主法治人群提供高水准的、专业的法制新闻资讯,提供重要的法制思想观念,用民主法制视角观察一切。3、办报目标:民主法制领域党和国家最重要的主流媒体,中国最大的法律资讯提供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法律专业传媒集团。设有要闻版、立法政法版、司法版、政府法治版、经济版、视点版、国际版、公司法务专刊、法律人专刊、中国律师专刊。报社内设新闻编辑中心、新闻采访中心、专刊中心、子报子刊中心、网络影视中心、运营中心和管理服务部门,建立了本报网站和中国普法网站等立体媒体,出版了《法制文萃报》、《世界报》、《法制早报》及《法人》、《法制与新闻》杂志,受司法部委托主办了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4、社长贾京平,总编辑雷晓路;

人民法治网执行总编辑:陈平副总编辑:林平 黄贵耕 高铭人民法治网---人民法治杂志人民法治网是有中国法学会主管、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的法治类新闻网站。《人民法治》(国内刊号:CN10-1277/D)杂志是由中国法学会主管、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的一份法治类综合性期刊。《人民法治》充分利用中国法学会、中国行为法学会聚合的权威专家资源,致力追求研究性、思想性、前瞻性、可读性,推进法治理论创新、法律制度创新和法治文化创新,促进法治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转化,为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从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国内诉讼法学界的如常怡、樊崇义、陈卫东、左卫民、江伟、陈桂明 民法学界:佟柔 (已故) 王家福、梁彗星、江平、王利明、 刑法学界:高铭暄、马克昌、赵秉志、陈兴良 法理学界:沈宗灵、张文显、陈景辉、孙国华、葛洪义、王启富、李步云、谢晖 宪法学泰斗:吴家麟、许崇德、廉希圣 行政法学:应松年 经济法学泰斗:李昌麒 、 漆多俊、芮沐百 国际法:韩德培、王铁崖

同意一楼的看法

中国法治网总编辑

起诉一年多怎么还不开庭

中国法治是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主管主办[1]的国家级法治类新媒体,致力于法律实践性研究、宣传、建言、监督。中国法治新媒体以关注国计民生、展开法学争鸣、促进社会公正、推动法治进程为现代传媒理念,本着知识、资讯、权威、全面的宗旨,致力于中国法律体系的全面实施,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推动全国法治进程。[2]编委会编委会主任:[3]刘家琛副主任委员:马宝善 卓泽渊 江必新 李文燕 田明海 王建明 戴玉忠 樊崇义 付子堂马怀德 沈国明 何家弘 林喆编辑部顾 问: 马宝善 毛新宇 张树海王福如 刘德馨 苏毅然 赵志浩[4]孟庆丰段绪永 王瑞璞 黄孚京 李定坤 解海波总 编 辑: 谭振平副 总 编:苏 秦 毛文志 张一彬 翟瑞锋 孙昌文 谭成山[4]总 监:张爱武通联部长:曹卫国办公室主任:张春[4]办公室副主任:何乐通联副主任:陈哲外宣部长:陶丽秀艺术总监:陈恺良总编助理:王德臣 黄开堂编 辑: 廖曜中曾 义 李 威 左 浪 廖卫湘 廖伟明 高 山张蓥蓥 陈恒安[4]参考资料[1] 中国行为法学会简介.中国行为法学会官网.2015-1-1 [引用日期2017-05-19][2] 中国法治简介.中国法治官网.2015-1-1 [引用日期2017-05-16][3] 中国行为法学会下属机构.中国行为法学会官网.2015-1-1 [引用日期2017-05-19]

据查,中国百姓法制网的副总编是孟庆国,曾任黑龙江省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党委政法办主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现为中国法学会会员,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特刊部主任记者,21世纪教育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郭道晖出身湖南“世代书香”之家,父亲郭德垂是湖南著名的化学教员,郭德垂的祖父郭仑焘,与其大伯祖父郭嵩焘和二伯祖父郭昆焘,并称“湘阴郭氏三杰”。郭家世代的祖训是:“世家先立本,道德与文章。”郭嵩焘是晚清的进士、近代中国派驻英国和法国的首任公使,积极倡导学习西方政治法律制度,被当今学界评价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思想先驱,但也因此备受当朝保守人士的攻讦。至今讲起郭嵩焘,郭道晖仍然佩服他面对非议坚持真理,坚守德操,毫不妥协。“我后来的经历就和郭嵩焘有点像。”他若有所思地感慨道。郭嵩焘反对郭氏子弟“习为诗文无实之言”,认为只有“经世务实”才是当务之急。所以,自郭道晖父亲郭德垂一辈起,子孙大都是工科出身。郭德垂是湖南教育界著名的化学教员。那时,家里七个孩子的吃穿用度完全依靠他菲薄的工资,兄弟姊妹都靠勤工俭学或奖学金,才得以升学,郭道晖回忆。家庭教育熏陶,养成了郭道晖正直耿介、富有正义感的性格和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1944年夏,郭道晖和弟弟随家逃难至广西,为了不中断学业,同时也为了“找个有饭吃的地方”,双双考进桂林国立汉民中学。1944年秋,郭道晖在汉中刚读了一个月,日寇进逼,桂林大疏散。郭道晖的父母亲和妹妹急忙挤火车逃到贵阳,沿途尝尽惊恐苦楚和疾病折磨,他和弟弟则跟随学校去广西百寿。那时桂林车站人山人海,一片混乱。车厢上下左右,里三层,外两层(车顶上和车轮与车底之间),塞满了人。郭道晖和弟弟抢到了车顶的一块地方,坐在行李上。为防止夜里打瞌睡,掉下火车,他们在眼睛周围擦“万金油”提神,嘴里还唱着:“流亡到哪里,逃难到何方……”跋山涉水辗转数千里的路程,既让年纪轻轻的郭道晖生活上得到锻炼,也使他看到了老百姓的苦难,看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在思想上受到一次很大的磨练,从此立志要“拯救人民于水火”。“我的思想在那时就发生了变化,希望见到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中国。”郭道晖回忆,他中学时代主编壁报,抨击时局,揭露旧社会丑恶,在全校壁报比赛中获冠军,并获“笔扫千军”的锦旗。17岁的他开始以“斗非”(与“道晖”谐音)为笔名,给报纸写些杂文和政论。并同弟弟一起参与策划了1947年的湖南省立一中反内战、反饥饿大游行。由于郭氏家族倡导“实学”即经世致用之学的家训,虽然郭道晖自幼喜欢并长于文思,但还是坚持学理工,考取了清华大学电机系,以求实现“工业救国”的壮志。1947年夏考入清华大学后,学校严谨认真的学风让郭道晖刻苦自励、不敢怠慢。上课时,他总喜欢抢坐前排,认真听讲。解放前,清华大学实行“通才教育”,文理并重。郭道晖记住了建筑系教授梁思成著作中的一段话———只会理工,不懂人文,只能算“半个人”,要“反对半个人的世界”。在这里,郭道晖在“为学”与“为人”方面都努力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进入清华这个具有浓厚民主自由空气的学府,郭道晖却转入了另一段人生征途。一到清华,郭道晖就积极投入到学生运动中,每次游行与集会都必参加。他加入共产党领导的进步壁报《清华人》,发表《论觉醒》万言论文,又与同室的湖南同学合编《晓露》油印报,意指在黎明前以它催花润草,而在太阳出来(意指解放)后,就完成历史任务,自行消失。“工业救国的幻想在当时革命风雨飘摇的时刻看起来是不可能了,只有革命才能救国”,郭道晖的思想逐渐发生转变。与此同时,郭道晖上课听讲的位子,也一步步往后移,最后躲在一个角落里,一边似听非听地听老师讲课,一边却在偷看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列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等马克思主义原著和毛泽东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1948年,郭道晖先后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和中共地下党组织,担任电机系党组织负责人之一和新青联分部书记,解放初任清华大学理工学院党支部委员和电机系党支部副书记。在1957年那场“反右”运动中,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和校报总编辑的郭道晖由于坚持抵制“阳谋”、反对“反右”,而被打入另册,沦为“贱民”。这一冤案一直延续到1979年,郭道晖在年过半百之时,迎来了人生新的转折点,也迎来了他事业的第二个蓬勃春天。 半路遁入“法门”197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刚建立,缺乏干部。时任办公室主任的王汉斌为把郭道晖调去,多次找他做工作。一开始,郭道晖对年届半百时改行学法“并不感兴趣”。最后郭道晖经不住多次劝说,加上他个人对中国缺民主、无法治所带来的痛苦也有着切身的感受,于是,下定决心前往一试,“要看看国家机器是怎么运转的”。“他只要转一行就能钻一行。”郭道晖的夫人张静娴这样评价他。郭道晖甚至发誓要在未来的岁月中,追回自己被耽误了20年的青春,竭尽余力,做些真正有益于人民的事。在法工委,郭道晖历任理论组处长、国家法民法室处长、研究室副主任。“开会的时候,我会把觉得有意思的观点和案例记在卡片上,认真琢磨,日后备用。”他说。在法工委工作8年多,郭道晖“白天从事公务,晚上写作、学习”,夜以继日。他一边参加立法实务,一边关注与钻研一些有关民主与法治的基本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并撰写出版了两本专著。1987年9月,郭道晖被调往中国法学会,任研究部主任。1989年离休后,旋即返聘为《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辑、编审,又干了9年。在这20多年中,著有个人专著7本,主编或与他人合著的书有10余本。在80高龄前后,他还接连出版了两部独著———《法理学精要》和《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我是一个爱动脑、勤动手、闲不住、不愿得过且过、好作杞忧、不平则鸣的人。现仍担任一些学术职务和学会工作,继续作些学术研究,力图‘写不断,理不乱’。老来还能赶时髦,写作不再是‘爬格子’,而是‘敲键盘’,学习在因特网上驰骋。”郭道晖如此评价自己。 郭道晖立论行文,中心思想只有一条:“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要竭力为人民的权力和权利鼓与呼。以“为人民争权利,为国家行法治,为社会求正义”,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改革开放初期,法学禁区林立,但郭道晖担任《中国法学》总编辑期间,以其特立独行的精神,敢于突破学术禁区,开展一系列有现实针对性但亦十分敏感性的问题讨论。《中国法学》也因此被称赞为“担负起了引导一个东方大国法学研究方向的重任”,“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学术风格和办刊风格”。著名法理学家李步云教授如此评价郭道晖:“一是他的思想充满人文关怀;二是他的观念总是力求紧跟时代的步伐;三是他的观点大多是来自对社会生活与法制实践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而很少有土教条与洋教条;四是他的见解往往具有现实感,决不无病呻吟;往往具有针对性,决不无的放矢。”而敢说真话,敢说朴素的真理,白发的郭道晖在法学界仍然显得硬骨铮铮。“我有这样的历史使命感,我也相信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夫人张静娴教授一直都是郭道晖的文章的第一个读者,并“给他把把关”。张静娴的稳重、细密与郭道晖的活跃、锋芒相得益彰。郭道晖在《法的时代精神》自序中说:“老而益坚,不坠上下求索志;桑榆非晚,犹献春蚕未尽丝。”他说既然已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本性难移,此志不改。

法制文萃报总编辑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喉舌,为法律职业群体和其他关心民主法治人群提供高水准的、专业的法制新闻资讯,提供重要的法制思想观念,用民主法制视角观察一切。办报目标:民主法制领域党和国家最重要的主流媒体,中国最大的法律资讯提供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法律专业传媒集团。设有要闻版、立法政法版、司法版、政府法治版、经济版、视点版、国际版、公司法务专刊、法律人专刊、中国律师专刊。报社内设新闻编辑中心、新闻采访中心、专刊中心、子报子刊中心、网络影视中心、运营中心和管理服务部门,建立了本报网站和中国普法网站等立体媒体,出版了《法制文萃报》、《世界报》、《法制日报.周末》及《法人》、《法制与新闻》杂志,受司法部委托主办了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社长贾京平,总编辑雷晓路;

同意一楼的看法

法制日报社是法制日报社主办并出版的报刊,有《法制日报》、《法制日报·社区版》、《法治周末》、《法制文萃报》、《法制与新闻》 、《法人》、《法制资讯》等报刊杂志。最初的《中国法制报》只是四开四版、每周一期的小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中国法制报》由周一刊改为周三刊、周六刊,进而又改为对开四版的日报。1988年1日1日,《中国法制报》正式更名为《法制日报》,彭真同志再次为《法制日报》题写了报头。1994年1日1日,《法制日报》又增扩为每日八版,2002年底,《法制日报》又增扩为每日十二版。《法制日报》的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在国外也拥有一批热心读者。在当今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目前发行量位列中央主要报刊前三位。1990年8月,在《法制日报》创刊十周年之际,邓小平同志为本报题写了“法制日报十周年”的题词。2000年,在《法制日报》创刊二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亲切会见本报总编辑并接受专访和题词;2001年8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视察《法制日报》社。

法制日报社是事业单位性质,社领导是公务员编制,一般工作人员事业编制,实行企业化管理。

  • 索引序列
  • 法学研究总编辑
  • 《中国法学》总编辑
  • 人民法治网总编辑
  • 中国法治网总编辑
  • 法制文萃报总编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