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免疫学杂志期刊缩写

免疫学杂志期刊缩写

发布时间:

免疫学杂志期刊缩写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SCI收录期刊,研究领域主要是在医学方面。该杂志 在 IMMUNOLOGY (免疫学) 同类期刊中的影响因子排名第 5 位, 在 MEDICINE, RESEARCH & EXPERIMENTAL (医学进展) 同类期刊中的影响因子排名第 2 位。(部分资料详见丁香园PUB MED)

“英文缩写?”不知道你想问啥,我是学免疫的研,你想知道什么可以直接问我。

IA immune adherent 免疫粘连IAHS infecto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感染相关嗜血细胞综合征IC immune complex免疫复合物ICAM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细胞间粘附分子ICD immunocomplex disease免疫复合物病IEF isoelectric focusing 等电聚焦IEH immunoenzwnatic histochemistry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IEM immune electron microscopy免疫电镜术IEP immunoelectrophoresis 免疫电泳IEX ion exchange 离子交换IFA i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不完全福氏佐剂IFA(IIF)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免疫荧光分析IFEP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免疫固定电泳IFN interferon 干扰素IFT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c免疫荧光技术Ig immunoglobulin免疫球蛋白IGFs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H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免疫球蛋白重链IgMs IgM subset IgM亚单位IGS immunogold staining免疫金染色法IGSS immunogold-silver staining 免疫金-银染色法IHA(PHA) indirect(passive)hemagglutination 间接(被动)血凝试验IHC immunohistochemistry免疫组织化学IIF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method 间接免疫荧光法IL interleukin 细胞介素IL immune liposome免疫脂质体

免疫学:immunology

期刊杂志缩写

1 单词缩写应省略在辅音之后,元音之前。英文单词缩写一般以辅音结尾,而不以元音结尾.如 American 省略为 Am,而不省略为 Ame 或 Amer ,Medicine 或 Medical 缩写为 Med,European 缩写为 Eur 等.但 Science 例外,缩写为 Sci,可能是因为元音 I 之后又是元音 E 的缘故.缩写刊名每个词首字母必须大写,而不可全部都用大写或小写 。2 压缩字母法仅个别单词采用压缩字母方式缩写,如 Japanese 缩写为 Jpn 而不是 Jan,National 应缩写为 Natl 而不是 Nat 等.经常有读者将 Japanese 写成 Jan 是参考文献著录中常见的错误.如 Japa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应缩写为 Jpn J Ophthalmol,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Research Report 缩写为 Natl Cancer Inst Res Rep。而 Nat 是 Nature 和 Natural 的缩写,如 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 分别缩写为 Nat Med,Nat Biotechnol.另外 CN 是中国的国别代码,期刊缩写刊名中,China,Chinese 不得缩写为 CN ,而应缩写为 Chin.采用压缩写法是为了避免与其他常用缩写混淆.如 Japanese 不能缩写为 Jan,可能是 Jan 是 January 的固定缩写形式,National 缩写为 Natl 而不缩写为 Nat,可能是 Nat 是 Nature 和 Natural 的缩写。3 学科名称缩写刊名中学科名称缩写很常见,因而了解学科名缩写规则非常必要.凡以 -ogy 结尾的单词,一律将词尾 -ogy 去掉,如 Cardiology 缩写为 Cariol ,Biology 缩写为 Biol,以 -ics 结尾的学科名词,缩写时将 -ics 或连同其前面若干字母略去.如 Physics,缩写为 Phys,以 -try 结尾的词,缩写时将 -try 连同前面若干字母略去.如 chemistry 缩写为 Chem,其中也包括其他形容词的缩写。4 刊名中常用词和特殊单词的缩写期刊名中有些常用单词可以缩写为一个字母,如Journal缩写为J,Quarterly缩写为Q,Royal缩写为R,New缩写为N,South缩写为S等。5 刊名首字母组合\x0d有些杂志名称缩写采用首字母组合,而且已被固定下来,一般都是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期刊,并得到国际上众多索引性检索工具的认同.如Th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缩写为JAMA,British Medical Journal缩写为BMJ等。6 国家名称的缩写刊名中国家名称的缩写分为两种情况.如国家名称为单个词汇,缩写时常略去词尾或词的后部分若干字母.如American缩写为Am,British缩写为Br,Chinese缩写为Chin等.而国家名称由多个词组组成时,常取每个词的首字母,如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为USA或US。7 虚词一律省略有许多虚词,如the,of,for,and,on,from,to等,在缩写时均省去。

JCR缩写或ISO缩写。1、JCR缩写: J CONTROL RELEASE;2、ISO缩写: J. Control. Release。期刊,也称杂志,辞海中期刊的定义是:由多位作者撰写的不同题材的作品构成的定期出版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英文缩写

Ag抗原,Ig免疫球蛋白,C是补体,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cytokine细胞因子,CD分化群

分别是抗原,免疫球蛋白,C不知道,组织相容性抗原,后面的两个忘了。

Ag是抗原,为任何可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Ig是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

MHC是一组编码动物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的统称。

C对应的东西太多,如果是C2、C3这样的,则是complement补体。

cytokine,细胞因子,是机体细胞分泌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介质,对造血系统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的通讯起关键作用,其影响白细胞各方面功能,包括分化、生长、激活和迁移。

扩展资料

原理

为了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防止肿瘤发生,机体的许多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许多种微量的多肽类因子。

它们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异常情况下也有可能引起发烧、炎症、休克等病理过程。

这样一大类因子已发现的有上百种,统称为细胞因子,包括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单核细胞产生的单核因子、各种生长因子等。

许多细胞因子是根据它们的功能命名的,如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CSF)、肿瘤坏死因子(TNF)、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cytokine细胞因子cd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分化簇C你这对应的东西太多,如果是C2 C3这样的则是complement补体

免疫学杂志顶刊immunity

(资料图/图) 人人都有过瘙痒的经历,皮肤干燥、被蚊虫叮咬、过敏都会引发瘙痒。对大多数人来说,瘙痒可能只是一种短暂的刺激,但于临床医生和研究科学家而言,他们看到更多的是慢性瘙痒所带来的长期痛苦。如果你曾经有过挥之不去的痒感,就会知道不停地抓挠却无法缓解瘙痒是多么难以忍受。皮肤瘙痒会刺激神经,经历者会把自己抓伤,有些人甚至在睡觉时也会不自觉抓痒。瘙痒有许多的原因和机制,其中有不少尚不清楚。科学家们正在解析其生物学基础,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1660年,德国医生塞缪尔·哈芬弗雷(Samuel Hafenreffer)提出了瘙痒症状的第一个定义,即“一种不愉快的挠痒欲望”。蚊虫叮咬的急性瘙痒是短暂的,但慢性瘙痒每年可能困扰全球约7%的人。为了摆脱瘙痒,大多数人会用抓挠来缓解。虽然这感觉很好,但当手触碰皮肤的那一刻,所谓的搔痒-抓伤周期就被触发了,我们会陷入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痒痛并存的死循环。许多人抓痒的最终结果就是将皮肤抓破,让痛感掩盖痒感,但这可能会增加额外的痛苦,严重的抓伤甚至会导致出血和感染,也会导致抑郁、睡眠不足和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 疼痛和瘙痒的神经和路径似乎是深深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缺乏对这两种反应如何连接到身体的清晰理解。所以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瘙痒曾一度被认为是疼痛的低级版本。直到2007年,认为瘙痒只是疼痛的一个子集的想法开始瓦解,发表在《自然》(Nature)上的一篇论文报道了第一种专门的瘙痒受体——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上的一种蛋白质,它专门对瘙痒做出反应,但对疼痛无感。而经过基因改造而缺乏这种受体的老鼠在接受瘙痒实验中,仍然能感觉到疼痛但几乎感觉不到痒,这表明这种感觉可能会通过它自己的单独通道进入大脑,自此瘙痒的感觉终于从痛苦的阴影中剥离出来。2013年,同样发表在《自然》(Nature)上的另一篇文章也发现,瘙痒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感觉,它有一个专门的神经回路,将身体外围的细胞连接到大脑。 为了停止不断抓挠头皮、背部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许多人越来越渴望进一步知道到底哪些机制引发了瘙痒以及如何制定进一步阻断瘙痒的治疗方案。简单地说,瘙痒是因为皮肤上有一种叫做瘙痒感受器的瘙痒神经末节,它们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瘙痒的感觉。瘙痒症虽然令人讨厌,但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感觉和自我保护机制,可以提醒我们注意有害的外部因素,帮助生物体抓去外部威胁。但挠痒本身会诱发一种免疫反应,从而导致更痒,但如果不加以治疗,就会变得难以忍受。 瘙痒发生的机制复杂,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瘙痒可能起源于从皮肤到大脑的不同的神经回路。发痒途径有很多,目前比较公认的引发痒觉的特异性神经通路至少包括组胺依赖性神经通路和组胺非依赖性神经通路。2018年发表在《过敏与免疫临床综述》(Clinical Review in Allergy and Immunology)上的综述文章详细分析了引发瘙痒的两个途径:组胺途径和非组胺途径。组胺途径主要与急性瘙痒有关,当蚊子叮咬等触发物刺激人体免疫系统释放组胺,它命令我们的瘙痒神经将信息传递到脊髓,在那里进行处理,然后快速传递到大脑。抓挠可以通过打断神经冲动的节奏或对神经造成短暂的损伤来暂时缓解瘙痒。持续的抓挠会导致皮肤发红、丘疹和结痂。非组胺瘙痒可由各种各样的内部和外部诱因引起,包括免疫系统分子,如细胞因子、蛋白酶等。综合来看,当一个触发器激活任一路径中的受体后,酶被激活,刺激离子通道的打开,促使神经激活,并将瘙痒信号发送到脊髓和大脑,从而刺激摩擦或抓痒反射。 然而,组胺并不是体内唯一引起恼人的刺痛感的化学物质。2019年4月《免疫学》(Immunity)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就揭示了非组胺途径引发的过敏瘙痒机制,这就解释了抗组胺剂为何不能总是有效地治疗过敏。自2007年,第一个瘙痒受体被发现后,研究人员发现了更多参与慢性瘙痒的细胞,急性瘙痒和慢性瘙痒的引发机制逐渐被区分开来。现在已经知道,慢性瘙痒和急性瘙痒是由不同组的神经元传递的,这些神经元在神经系统中沿着各自的专用轨道发送信号。 持续时间超过6周的瘙痒被定义为慢性瘙痒。慢性瘙痒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从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到神经紊乱,在很多情况下,病因和治疗方法大都是未知的。现在,医学界普遍认为,慢性瘙痒是多种皮肤病的基础反应,如特应性皮炎(湿疹)、接触性皮炎和牛皮癣。除皮肤外,瘙痒还与多种系统性疾病有关,包括但不限于慢性肾脏疾病、肝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各种感染,甚至精神疾病。最近的科学进展揭示了以前未被认识的瘙痒特异性途径,这些途径是由特定介质调控的,包括神经递质、药理学介质和炎症细胞因子。 以湿疹为例,它是一种让人发痒、有斑点的皮疹,据统计,全球大约有20%的儿童和3%的成年人深受其困扰。目前湿疹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抑制免疫系统疗法,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得到缓解。2020年2月一项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发现,一种在老鼠身上增强免疫系统和增强一种被称为自然杀伤细胞的免疫细胞的用药策略,可以有效地治疗湿疹。在动物体内,自然杀伤细胞在攻击免疫系统识别的外来细胞(包括一些肿瘤细胞)时起着特殊的作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增强自然杀伤细胞也能有效治疗老鼠的湿疹。而另一项2020年8月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发现,KIF3A基因中两种相对常见的变异导致了皮肤屏障受损、使皮肤水分流失增加、促进发展成湿疹。KIF3A是一种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该蛋白参与从细胞外到细胞内产生的信号,它是复杂感觉器官的一部分。这项研究确定了后代会增加湿疹风险的遗传因素,对于生命早期预防和治疗湿疹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瘙痒产生的机制在不断被揭开,但是目前专门针对慢性瘙痒作为一种病理实体的治疗方法仍不可行。患有慢性瘙痒的病人有很多复杂的情况,目前来看,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粒药丸或一种药膏,更多的是需要大量的耐心和关心。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祝叶华

免疫学杂志。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文章可以投《免疫学杂志》。《免疫学杂志》月刊,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CSCD核心、科技核心,刊物级别非常高,外审阶段在20天左右,确定录用后可以在3-4个月内刊登出来。

臧敬五博士自2007年转入创新药物研发领域,曾担任GSK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研发中心总裁,创建了GSK中国研发中心,负责公司在神经免疫系统的全球新药研发。在发展高峰期,臧敬五负责约500人的全球研发团队,将早期实验室研发成果推进至临床一期及二期阶段,为中国,特别是上海培养了一批国际化的创新药物研发人才。

《免疫学杂志》由中国免疫学会和第三军医大学主办,1985年创刊,现为月刊,A4开本,内文92页,铜板纸、彩图随文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8861,国内统一刊号:CN51—1332/R。本刊坚持以交流学术信息、开展学术争鸣、繁荣学术园地为其办刊办刊宗旨;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读者充实理论、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服务为其目的。主要栏目有免疫学进展、专家论坛、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短篇报道等。1989年以来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文数据库”等国内外10多家重要数据库及检索刊物作为来源期刊收录。《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1年第1版、1996年第2版、2000年第3版和2004年第4版均将《免疫学杂志》列为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1990年获四川省首届科技期刊评比编辑加工奖;1995年获重庆市首届优秀期刊评选二等奖;1997年获重庆市优秀期刊一等奖;1997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二等奖;1997年获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9年获重庆市高校优秀学报(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奖;2000年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奖。2005年被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评为重庆市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本刊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订阅,国外读者可向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邮编:100044)订阅;国内代号:78-32,国外代号:BM4316;每本订价15元,全年90元。也可直接来信邮购。编辑部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第三军医大学,邮政编码:400038。 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综述与讲座短篇报道简讯 中国科协优秀期刊三等奖全军医学期刊评比优秀奖重庆优秀期刊一等奖 主管单位:第三军医大学主办单位: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免疫学会主编:吴玉章ISSN:1000-8861CN:51-1332/R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邮政编码:400038

中国免疫学杂志是几类期刊

期刊名称 中国疫苗和免疫 周期: 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6-916XCN: 11-3744/R主管单位 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行范围 公开 此刊属于国家一级期刊期刊级别分类一般为:国家部级单位主管为国家一级 国家学会或协会等主管为国家二级省厅主管为省一级 省学会或协会等主管为省二级且此刊为统计源核心期刊,影响因子还是非常高的(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一般每期收录25~30篇文章左右,对文章要求也是满高的,审稿还是很严格的呢。

《免疫学杂志》由中国免疫学会和第三军医大学主办,1985年创刊,现为月刊,A4开本,内文92页,铜板纸、彩图随文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8861,国内统一刊号:CN51—1332/R。本刊坚持以交流学术信息、开展学术争鸣、繁荣学术园地为其办刊办刊宗旨;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读者充实理论、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服务为其目的。主要栏目有免疫学进展、专家论坛、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短篇报道等。1989年以来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文数据库”等国内外10多家重要数据库及检索刊物作为来源期刊收录。《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1年第1版、1996年第2版、2000年第3版和2004年第4版均将《免疫学杂志》列为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1990年获四川省首届科技期刊评比编辑加工奖;1995年获重庆市首届优秀期刊评选二等奖;1997年获重庆市优秀期刊一等奖;1997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二等奖;1997年获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9年获重庆市高校优秀学报(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奖;2000年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奖。2005年被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评为重庆市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本刊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订阅,国外读者可向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邮编:100044)订阅;国内代号:78-32,国外代号:BM4316;每本订价15元,全年90元。也可直接来信邮购。编辑部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第三军医大学,邮政编码:400038。 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综述与讲座短篇报道简讯 中国科协优秀期刊三等奖全军医学期刊评比优秀奖重庆优秀期刊一等奖 主管单位:第三军医大学主办单位: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免疫学会主编:吴玉章ISSN:1000-8861CN:51-1332/R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邮政编码:400038

是核心期刊,中文核心与医学类核心,双核心。

  • 索引序列
  • 免疫学杂志期刊缩写
  • 期刊杂志缩写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英文缩写
  • 免疫学杂志顶刊immunity
  • 中国免疫学杂志是几类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