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论文百科> 正文

关于医学起源与发展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05:29:39

关于中国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论文

一、汉字的起源汉字起源于图画,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或“图画文字”,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就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符号用来记事,后来图画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象形的汉字。二、汉字演变的过程:1、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雏形,其发现是在动物的骨头上,故而得名;2、金文:是商周青铜器时代铸造在青铜器皿上的铭文;3、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具有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是秦国时期的通用文字,是大篆的简体;4、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起源于战国时期,对后代的书法有很大的影响力;5、楷书:字形简化,字体端正,是现在汉字的正体字;6、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行书的出现弥补了楷书的书写缓慢和草书字体不易辨认潦草,在实用性和艺术性都高于楷书和草书。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这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的。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从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国考古工作者多次发掘了半坡遗址(今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北),发现了早在6000年左右半坡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文字性质的劾划符号和绘画、雕塑、装饰品等艺术作品。半坡人的刻划符号多保留在彩陶上,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中国文字。 近年来,中国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处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墓葬(距今已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一些陶尊上各刻有一个图象文字,共发现了10多个单字。这些文字是按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所以称为“象形字”。字体的结构与甲骨文上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因此,“象形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已具有了文字的特征。 汉字的构成主要有三种方法: 象形法 这是形成汉字的最早方法,因此创造了最原始的文字,例:“日”写成,“月”写成,水写成,牛写成等等。这些象形字经过逐渐的演变,到后来都改变了原字的形体,变成了后来方正的字体,有的笔画减少了,有的笔画增添了,由不规则变成了有规则的字体。 会意法 象形字比较容易看出造字的道理,但它们不能表达抽象的意思。古人便创造了另一种造字法——会意法。就是用不同的符号或借用“象形字”加上一些符号来表达一个抽象的意思。例:“明”字写成,意为“日”和“月”带来光明。“旦”字写成,(意为太阳出地平线而升起。 形声法 象形字和会意字都能从字形上看出字的意义,但却不能读出声音。因此又创造了形声法来造字。把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意义的形旁搭配起来,组成很多新字。例:“爸”字是表音的“巴”字和表形的“父”字的结合;“芭”字是由“巴”和“++”搭配而成。这样文字越造越多,据统计,形声字占汉字的90%左右。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适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茶的起源与发展论文

茶的起源:一、时代起源说1、神农说唐朝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2、西周说晋朝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3、秦汉说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4、六朝说中国饮茶起于六朝的说法,有人认为起于“孙皓以茶代酒”,有人认为系“王肃茗饮”而始,日本、印度则流传饮茶系起于“达摩禅定”的说法。然而秦汉说具有史料证据确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说的正确性。二、功能起源说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尝食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本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5、交际说:《载敬堂集》载:“茶,或归于瑶草,或归于嘉木,为植物中珍品。稽古分名槚蔎茗荈。《尔雅·释木》曰:‘檟,苦茶。’蔎,香草也,茶含香,故名蔎。茗荈,皆茶之晚采者也。茗又为茶之通称。茶之用,非单功于药食,亦为款客之上需也。”有《客来》诗云:“客来正月九,庭迸鹅黄柳。对坐细论文,烹茶香胜酒。”此说从理论上把茶引入待人接物的轨畴,突显了交际场合的一种雅好,开饮茶成因之“交际说”之端。扩展资料茶树品种从分类上认定,它们分属于四个系:1、五宝茶系:广西茶、大苞茶、广南茶、五室茶、疏齿茶2、五柱茶系:厚轴茶、五柱茶、老黑茶、大理茶、滇缅茶、园基茶、皱叶茶、马关茶、哈尼茶、多瓣茶。3、秃房茶系:勐腊茶、德宏茶、突肋茶、拟细萼茶、假突房茶、榕江茶、紫果茶、多脉茶。4、茶系:茶、苦茶(变种)、白毛茶(变种)、普洱茶、多萼茶、拟细萼茶,元江茶、高树茶。茶叶品种根据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的分类法,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

1、概述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②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瘛⑸缁嶙饔谩?br> ③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经》是个里程碑。干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④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⑤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⑥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和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2、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3、饮茶发源地点的考证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4、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1.祭品: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5、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 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晋张华《博物志》也同样有“饮真茶,令人少眠”的说法。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茗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其实对丹丘子饮茶的记载还有早于此的汉代的《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栖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丹丘子为汉代“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个道家人物,历史上的余姚瀑布山为产茶名山。因此“大茗”与“仙茗”的记载亦完全一致。这几则记录中的“荼”与“茗”,也就是今天的茶。更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早在晋代郭璞在注解《尔雅》时,即解说:(茶)树小如栀子,冬生叶,一名葬,蜀人名之苦茶。此中所谓“蜀人”之记载,即可视为饮茶习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还有西汉壶居士在《食忌》中所说:“苦荼,久食羽化。”都说明茶开始时被利用是和药联系起来的。  唐代陆羽(728—804)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在神农时代(约在公元前2737年),即已经发现了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神农本草经》曾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反映的就是古代发现茶治病的起源,这说明中国利用茶叶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是西汉时代一些儒生托名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搜集了自古以来劳动人民所积累的药物知识,编辑而成的药物学典籍。  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如在汉代《赵飞燕别传》中,有一节关于饮茶的记载。汉成帝崩,“后(即帝后)寝惊啼甚久,侍者呼问,方觉,乃言曰:适吾梦中见帝,帝自云中赐吾坐,帝命进茶。左右奏帝,后向日侍帝不谨,不合吸此茶。”这就说明在当时,茶已成为皇室中的一种饮料了。  西晋到隋朝,茶逐渐成为普通饮料。关于饮茶的记载也日益增多。《广陵吾老传》中载有:“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若,往市留之,市人竞买”之句,说明茶已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至唐、宋时代,茶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

茶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我国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但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刘源长《茶史》卷一)。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不足为据。《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谓“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为饮茶(即茗)始于春秋时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齐晏婴所作,根本难以成立。且万蔚亭辑《困学纪闻集证》卷八下云:“(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览》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载入茗事中……”虽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饮之茗。故茗饮之事不见于经。世又以诗之“谁为茶苦”,为饮茶之证,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张冠李戴。似此春秋战国恐无饮茶之风,故《周礼·天官·家宰第一》言浆人供王之六饮,一曰水,二日浆,三曰醴,四曰凉,五曰医,六曰酉①。尚未见饮茶。自汉以后,饮茶之记载,时有所闻,三国时吴孙皓每饮群臣酒,率以七升为限,韦曜不过两升,或为裁减,或赐茶茗以当酒(《三国志·吴志·韦曜传》),以时茶茗,恐已为招待宾客之用,不然,宴会中,何以有茶? 晋张华尝谓“饮真茶,令人少眠”(张华《博物志》),是晋亦有饮茶之风,所以茶茗之起,由来已久,宋裴汉《茶述》谓:“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宋朝)。”固误。《洛阳伽蓝记》谓饮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尤误。所谓饮茶之风,开始于汉魏则可,盛行于汉魏则不可,因南北朝时,此风尚未普遍,何论于汉魏,关此《茶史杂录》引逸事两则如下:  齐王萧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浆,常饭鲜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萧一饮一斗,号为漏卮,后与高祖会食羊肉酪粥,高祖怪问之,对日,羊是陆畜之宗,鱼是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唯茗不中,与酪作奴,高祖大笑,因号茗饮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献谓萧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荼莒之餐(即鱼)亦有酪奴。”  萧正德归降时,元义欲为设茗,先问卿于水厄多少,正德不晓其意,答日:下官生于水乡,立身以来,未遭阳侯之难,坐客大笑。  由前之说,北朝后魏京师士子,见齐王萧饮茶,引为怪异,号为漏卮;由后之说,尤养特欲为萧正德备茶,则一为少见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证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鲜卑族用物,此时饮茶,恐限于某地,行于某阶级,实非普及民众,故只能谓为饮茶之开始时期。而饮茶风气之兴,始于唐代。唐代民众喝茶成癖。东坡诗云:“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这世。”乃以今之茶为荼。自唐以来,茶以清头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饮数碗,确成风矣。(摘自 黄现璠 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注①:原字是酉旁加也,既左酉右也。来源:康永盛世文化传播  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 茶 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颜师古注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彩纷呈,对同一事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 饮茶 的习惯。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 非洲 。  1823年,一个 英国 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 印度 。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 茶树 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 甘肃 、 湖南 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 云南 的 西双版纳 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记载。

会计的起源与发展论文

中国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公社制时代,人们已用“刻记记数”和“结绳记事”等方法,反映渔猎收获数量及其他收支。这是最原始的会计活动。   到奴隶制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立,为适应统治阶级管理经济的需要,官厅会计部门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西周设置了专门负责会计工作的"司会"官职,它与专门负责财物保管工作的官职“小宰”有明确的分工。会计部门内部设“司书”、“职内”、“职岁”、“职币”四种官职分别执掌财务与出纳。周朝还制定了一些财计管理制度,如收支报告制度、交互考核制度,以及宰夫所行使的就地稽察制度等。在周代,会计一词已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即所谓“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周代的官厅会计,不仅采用了类似凭证(当时的“书契”、“官契”等)、帐簿(当时的“籍书”)和“三柱结算法”等专门方法,而且有了叙事式会计报告(如《周礼》中讲的"日成"、“月要”和“岁会”报告)。   随着封建经济关系的产生、发展,中国会计有了长足的发展。战国至秦汉时期,官厅财计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构成一个经济管理系统。以"编户制度"、“上计制度”以及国家财政收支和皇室收支分别管理制为主干的财计制度的建立,以及秦汉御史监察制度的建立,是封建国家经济集权的重要体现。以“入、出”为记帐符号,以上入下出为基本特征的单式入、出记帐法的形成,以“入-出=余”为基本公式的三柱结算法的普及运用,以及在战国中后期会计帐簿设置分为“恒籍”(汇总登记的会计籍书)、“?籍”(专门登记粮草的会计籍书)、“苑籍”(专门登记厩苑的会计籍书)进行分类核算等,奠定了中式会计方法的基础。秦汉时,还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采用了以“收、付”为记帐符号,以上收下付为基本特征的单式收付记帐法,并对一部分收支以钱币为计量单位进行核算。这是中式会计获得初步发展的重要标志。编辑本段隋唐至宋代  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会计、审计和国库组织发展到较为完备的程度。会计与出纳、会计与国库、现金出纳与实物出纳、签证单位与财物发放单位,以及审计与会计之间都有了明确的分工,各由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唐代的“度支部”和宋代的“总计司”、“会计司”等专门组织的设置,表明了当时对会计的重视。唐代建立起来的独立的审计组织机构──比部,和行使财计监察的御史台及御史监察制度,以及后来宋代的“审计司”、“审计院”的设置,都反映了当时对经济监督工作的重视。唐宋时期计算各项赋税收入的计帐户籍制度,以“量入为出”为原则的岁入岁出预算制度,财物出纳保管制度,要求自下而上逐级呈递“上计簿”的上计制度,以及监察制度等,已成为封建统治者加强经济控制的基本财计制度。唐宋时期出现了“四柱结算法”和“四柱清册”。“四柱结算法”是按照“旧管”(上期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这“四柱”特定的格式,定期结算帐目的一种会计方法。“四柱清册”是以“四柱”为基本格式,以“四柱结算法”为基本方法所编制的一种会计报告。“四柱结算法”的创立、运用和发展,“四柱清册”编报形式的产生、运用,是唐宋时代在会计方法方面的重大贡献。“四柱结算法”是系统反映国家经济和私人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科学方法,它集中归结了中式会计的基本原理,是中式会计方法体系的核心与精髓,为中国会计从单式帐法向复式帐法的演变奠定了初步基础。从世界范围讲,“四柱结算法”中的“四柱平衡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和“四柱差额平衡公式”(新收-开除=实在-旧管)的建立、运用,比西式簿记中的平衡结算法的出现要早得多。在唐宋时代,会计分析工作也有了进展,如在唐朝的《元和国计簿》和宋朝的《元佑会计录》中,就有计帐、户籍的分析,国家财政收支的对比分析,以及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的专门分析。宋代的《太平经国之书》和《玉海》,则是汇集会计史料的重要著作。在这一时期,中国民间会计也得到了发展,中国早期的金融业──柜坊,典当业──质库,以及为商业服务的货栈──邸店等行业也运用四柱结算法。编辑本段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单式簿记的持续发展和复式簿记产生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和产生,在民间商界产生了中国固有的复式帐法:①“龙门帐”。它把全部经济事项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和资本)四大类,遵循“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处理帐目。龙门帐的特色表现在年终“合龙”结算方面。凡进项减去缴项等于存项减去该项者,为“龙门相合”,否则为“龙门不合”。②“四脚帐”,又名“天地合帐”。此种帐法有两种结册编制,一为“彩项结册”,相当于近代的“损益计算表”;一为“存除结册”,相当于近代的“资产负债表”。“四脚帐”的试算平衡,勾稽全部帐目是在“存该结册”上进行的,该册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称为天方,下部称为地方。凡上、下两部分数额吻合谓之“天地符合”,否则为“天地不合”。在当时,这两种帐法代表着中国会计的先进水平。编辑本段近代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会计出现了中式会计的改良和借贷复式簿记的引进同时并存的局面。清末,蔡锡勇(?~ 1896)《连环帐谱》(1905)一书,为中国引进借贷复式簿记之开端;谢霖(1885~1969)与孟森合著的《银行簿记学》(1907)一书,为引进借贷复式簿记创造了条件。1908年大清银行创办之时,即采用现金收付复式记帐法,为中国改良中式簿记之先声。编辑本段中华民国时期  大型工商企业一般采用借贷复式簿记,中小型工商企业一般采用中式收付簿记。30年代会计师徐永祚(1891~1959)发起了改良中式簿记运动,拟订《改良中式簿记方案》(1933),但未能广泛推行。与此同时,会计师潘序伦(1893~1985)通过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图书用品社编著、出版多种会计书刊,使借贷复式簿记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此外,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先后颁布过会计法及其他一些会计法规,但未能贯彻执行。   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从此,中国会计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随着劳动者在生产当中,不断的发展,有了记帐的说法,所以产生了会if。

中国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公社制时代,人们已用“刻记记数”和“结绳记事”等方法,反映渔猎收获数量及其他收支。这是最原始的会计活动。   到奴隶制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立,为适应统治阶级管理经济的需要,官厅会计部门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西周设置了专门负责会计工作的"司会"官职,它与专门负责财物保管工作的官职“小宰”有明确的分工。会计部门内部设“司书”、“职内”、“职岁”、“职币”四种官职分别执掌财务与出纳。周朝还制定了一些财计管理制度,如收支报告制度、交互考核制度,以及宰夫所行使的就地稽察制度等。在周代,会计一词已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即所谓“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周代的官厅会计,不仅采用了类似凭证(当时的“书契”、“官契”等)、帐簿(当时的“籍书”)和“三柱结算法”等专门方法,而且有了叙事式会计报告(如《周礼》中讲的"日成"、“月要”和“岁会”报告)。   随着封建经济关系的产生、发展,中国会计有了长足的发展。战国至秦汉时期,官厅财计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构成一个经济管理系统。以"编户制度"、“上计制度”以及国家财政收支和皇室收支分别管理制为主干的财计制度的建立,以及秦汉御史监察制度的建立,是封建国家经济集权的重要体现。以“入、出”为记帐符号,以上入下出为基本特征的单式入、出记帐法的形成,以“入-出=余”为基本公式的三柱结算法的普及运用,以及在战国中后期会计帐簿设置分为“恒籍”(汇总登记的会计籍书)、“?籍”(专门登记粮草的会计籍书)、“苑籍”(专门登记厩苑的会计籍书)进行分类核算等,奠定了中式会计方法的基础。秦汉时,还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采用了以“收、付”为记帐符号,以上收下付为基本特征的单式收付记帐法,并对一部分收支以钱币为计量单位进行核算。这是中式会计获得初步发展的重要标志。编辑本段隋唐至宋代  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会计、审计和国库组织发展到较为完备的程度。会计与出纳、会计与国库、现金出纳与实物出纳、签证单位与财物发放单位,以及审计与会计之间都有了明确的分工,各由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唐代的“度支部”和宋代的“总计司”、“会计司”等专门组织的设置,表明了当时对会计的重视。唐代建立起来的独立的审计组织机构──比部,和行使财计监察的御史台及御史监察制度,以及后来宋代的“审计司”、“审计院”的设置,都反映了当时对经济监督工作的重视。唐宋时期计算各项赋税收入的计帐户籍制度,以“量入为出”为原则的岁入岁出预算制度,财物出纳保管制度,要求自下而上逐级呈递“上计簿”的上计制度,以及监察制度等,已成为封建统治者加强经济控制的基本财计制度。唐宋时期出现了“四柱结算法”和“四柱清册”。“四柱结算法”是按照“旧管”(上期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这“四柱”特定的格式,定期结算帐目的一种会计方法。“四柱清册”是以“四柱”为基本格式,以“四柱结算法”为基本方法所编制的一种会计报告。“四柱结算法”的创立、运用和发展,“四柱清册”编报形式的产生、运用,是唐宋时代在会计方法方面的重大贡献。“四柱结算法”是系统反映国家经济和私人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科学方法,它集中归结了中式会计的基本原理,是中式会计方法体系的核心与精髓,为中国会计从单式帐法向复式帐法的演变奠定了初步基础。从世界范围讲,“四柱结算法”中的“四柱平衡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和“四柱差额平衡公式”(新收-开除=实在-旧管)的建立、运用,比西式簿记中的平衡结算法的出现要早得多。在唐宋时代,会计分析工作也有了进展,如在唐朝的《元和国计簿》和宋朝的《元佑会计录》中,就有计帐、户籍的分析,国家财政收支的对比分析,以及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的专门分析。宋代的《太平经国之书》和《玉海》,则是汇集会计史料的重要著作。在这一时期,中国民间会计也得到了发展,中国早期的金融业──柜坊,典当业──质库,以及为商业服务的货栈──邸店等行业也运用四柱结算法。编辑本段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单式簿记的持续发展和复式簿记产生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和产生,在民间商界产生了中国固有的复式帐法:①“龙门帐”。它把全部经济事项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和资本)四大类,遵循“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处理帐目。龙门帐的特色表现在年终“合龙”结算方面。凡进项减去缴项等于存项减去该项者,为“龙门相合”,否则为“龙门不合”。②“四脚帐”,又名“天地合帐”。此种帐法有两种结册编制,一为“彩项结册”,相当于近代的“损益计算表”;一为“存除结册”,相当于近代的“资产负债表”。“四脚帐”的试算平衡,勾稽全部帐目是在“存该结册”上进行的,该册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称为天方,下部称为地方。凡上、下两部分数额吻合谓之“天地符合”,否则为“天地不合”。在当时,这两种帐法代表着中国会计的先进水平。编辑本段近代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会计出现了中式会计的改良和借贷复式簿记的引进同时并存的局面。清末,蔡锡勇(?~ 1896)《连环帐谱》(1905)一书,为中国引进借贷复式簿记之开端;谢霖(1885~1969)与孟森合著的《银行簿记学》(1907)一书,为引进借贷复式簿记创造了条件。1908年大清银行创办之时,即采用现金收付复式记帐法,为中国改良中式簿记之先声。编辑本段中华民国时期  大型工商企业一般采用借贷复式簿记,中小型工商企业一般采用中式收付簿记。30年代会计师徐永祚(1891~1959)发起了改良中式簿记运动,拟订《改良中式簿记方案》(1933),但未能广泛推行。与此同时,会计师潘序伦(1893~1985)通过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图书用品社编著、出版多种会计书刊,使借贷复式簿记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此外,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先后颁布过会计法及其他一些会计法规,但未能贯彻执行。   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从此,中国会计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珠算的起源与发展论文

我国珠心算是是从1979年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后得到重视和实验教学的,如果说起珠心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明清时期,我国大约14世纪珠心算已经产生,如有关于明代唐顺之、清代的时曰醇善算的记载可以证明。而较早得到重视并得推广的就应该是日本了。玉置哲二,石桥梅吉《珠算精义》1913虽是珠算书,却记述了“珠算式暗算” ,没有作为专节论述只是附带提到,1932八木了卫《珠算教授原论》出版,才专文论述“珠算式暗算”的基础、根据和教学法。(日本将珠心算称为珠算式暗算)

商代甲骨文中出现的十进制记数法,是珠算算理算法形成的基础。周代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珠算的形成。从秦汉至隋唐五代的1000多年里,主要计算工具筹算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兴盛时期,其经济、商业、对外贸易、科技等都得到了较快发展。集市无数,财税完善,贸币改革,经济昌盛,对珠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算盘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如下: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分时期,关羽所发明,据说我国当时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个算珠串成一组,一组组排列好,放入框内,然后迅速拨动算珠进行计算。算盘(abacus)是一种手动操作计算辅助工具形式。它起源于中国,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发展历程:在计算机还未横空出世之前,算盘在农业、商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乃至被英国近代学者李约瑟誉为“第五大发明”。

算盘最早是由东汉末数学家徐岳发明的。  “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所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大意是: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后称之为“档”。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珠每珠当一。  我国的算盘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筹算”就是运用一种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唐代末年,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15世纪中期,《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算盘的规格。由于算盘普及,论述算盘的著作也随之产生,流行最久的珠算书是1593年明代程大位所辑的《算法统宗》。  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陶瓷的起源与发展论文

中国陶瓷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始制造各类日用陶器,自从火发明后,烧造出各种汲水器、炊煮器和储藏器,并设计出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各式不同器皿造型,还创造了绳纹、划纹、蓖纹、压印纹、指甲纹、锥刺纹以及堆贴、彩绘、镂空等装饰手法,便陶器在器皿的基础上,发展为原始社会灿烂的艺术之花。黄河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已发现的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夏、周、商三代文化,灰陶占制陶工艺的主流,商代原始瓷器的出现,为陶占制陶工艺的主流,商代原始陶器的出现,为发展到瓷的实际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此陶和瓷形成了各自发展的两个支流。采用纯白的高岭土造器皿,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由战国至秦汉600多年间中过出现了第一个文化高潮(陕西兵马俑)。到了汉代有了彩绘陶壶,东汉晚期创造性烧成了青瓷,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国时期越窑青瓷造型质朴,纹饰单纯。 南北朝北朝白瓷的烧成,是陶瓷史上又一件大事,其中白瓷莲瓣罐是后来彩绘瓷发展的基础,也是邢窑、定窑名瓷的先驱。隋、唐、宋时期,正处于中国陶瓷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在继承的基础,唐代的青瓷、白瓷都进入成熟阶段,釉下装饰开始出现,斑驳炫烂的三彩陶开始大量生产。宋代是我过陶瓷发展史上的高峰期,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各有特色的陶瓷制品名扬天下。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陶瓷美术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元代的青化瓷器在中国制瓷史占有一席之地,我过制瓷工艺发展到明代,已进入到以彩瓷为住的灿烂的黄金时期。景德镇瓷窑已成为"天下窑器所聚",其生产的精美陶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愧宝,是我们的骄傲。清代陶瓷的产地你叫广,且中国陶瓷输出量很大。 19世纪后半叶以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国内陶瓷手工业开始走下坡路。总之,我国陶瓷生产已有800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我国的陶工和科技专业人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陶瓷技艺的奇迹,流传于海内外。陶瓷器生产创作始终绵延不断,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是近年来国陶艺发展走在了我国的前面。现在是我们重振瓷雄风的时候了!

我国的陶瓷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尤其是瓷器,它是我国的伟大的发明之一。陶瓷的生产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细、由无釉到施釉、由低温到高温的过程。我国最早的陶器是在距今8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陶器之一。距今约三千多年的商周时代,已出现了白陶和釉陶,釉的发明,可以看成是我国陶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飞跃。至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曾以大量的砖瓦修建长城和阿房宫,将陶器的应用进一步扩大到建筑方面。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大批形似真人真马的陶俑,充分证明了当时制陶工艺及陶俑装饰方面的高超技艺。两汉时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根据考古发现,两汉时期已成功地烧制出铅釉陶,而且釉陶的色彩也更丰富,出现了翠绿、浅绿、茶黄等多种不同的色釉,足见当时已经开始利用Fe2O3和CuO作着色剂配釉。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文化鼎盛时期。瓷器逐渐代替了铜器等,饮茶风尚又推动了瓷质茶具的研制,大大促进了各种瓷器的生产,陶瓷产区分布很广,并正式出现了“窑”的专称。“唐三彩”则是盛唐时期制陶工艺和艺术上的一个重要成就。此外,长沙窑发现的釉下彩也是当时陶瓷装饰技艺发展的成就之一。宋代是我国瓷业全面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时期。陶瓷产区遍及大江南北及黄河流域,出现了产品风格各异的几大瓷窑体系,其中以五大名窑(钧窑、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闻名于世。元代除著名的龙泉窑、钧窑、磁州窑、德化窑得到进一步发展之外,景德镇凭借资源和技术优势,在全国的制瓷业中,逐渐取得工艺和装饰方面的突出成就,为瓷器彩釉装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据文献记载,景德镇自汉代开始生产陶器,唐代已能烧制瓷器,到宋代以生产白瓷、影青瓷而闻名。明代,在传统的基础上制瓷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景德镇的瓷器生产进入了全盛时期。当时,景德镇瓷业不仅在产品的产量、国内外销量上,而且在制瓷工艺技术以及装饰艺术等方面都代表了全国的最高水平,因而使景德镇逐渐确定了中国瓷都的地位。此外,被誉名为我国陶都的江苏宜兴,其紫砂器自宋代创制以来至明代已形成独特风格,在造型和装饰方面都取得了世人赞赏的成就。清代我国的制瓷工艺进入了一个十分成熟的阶段。景德镇仍为我国瓷业生产中心,其制品种类十分丰富,在造型装饰方面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创造了粉彩、珐琅彩和各种高低温颜色釉。我国陶瓷业在历史上对世界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有关资料表明,远在唐代中国瓷器就进入了国际市场,历宋、元、明、清诸代,陶瓷的销量不断增加。15世纪末,西欧国家的一些商人来到中国,又使我国瓷器经过大西洋输入欧洲。随着产品外销,我国的制瓷技术也先后传到朝鲜、日本等亚洲国家。我国的陶瓷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对人类文化和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人类文化艺术史上辉煌的一页。但近百年来由于封建社会的腐朽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统治的压迫,我国的陶瓷制造业受到严重的摧残,生产落后,加之科学技术不被重视,因此,长期处于萧条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陶瓷生产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已逐渐形成了十几个较大的陶瓷产区,如景德镇、醴陵、唐山、邯郸、佛山、宜兴、淄博、德化等。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建筑陶瓷行业飞速发展,各种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各种布料机的研发和应用,新型窑炉、压机、抛光设备的国产化、大型化、自动化生产,丝网、胶辊印花机的普及,以及近年来喷墨打印机的推广,都为建筑陶瓷行业的工艺技术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金属釉、全抛釉、抛光砖、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轻质砖、薄板砖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也极大地丰富了陶瓷产品的品种。我国建筑陶瓷的产量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二十年保持世界第一,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建筑陶瓷的制造大国。

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已发现距今约10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为10800~9700年的遗物。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们早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不但开始可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时间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尤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使用于食器、装饰上外,陶瓷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有各种创意的应用。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扩展资料:陶瓷的故事: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奥古斯都,就曾用一队龙骑兵来与波斯国交换过48件瓷器花瓶。无论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但奥古斯都确实拥有过大量的东方陶瓷收藏品,并且花了很多钱在购买中国瓷器。 历史上把陶瓷记录成一种高级的化学工艺品,但是就像在人类历史上的许多事件一样,它也有人类奋斗和尔虞我诈的因素在内。 陶器的制造是许许多多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大多数早期陶器实用但无甚审美价值。我们中华民族是最早开始生产具有审美价值瓷器的。我们的先辈们利用高温窑烧制法,使瓷器装饰并发出光彩。 陶制品的重要性,已从我国2000多年前的陕西成阳秦始皇陵周围出土的兵马俑看出。在公元三四世纪期间,用高温浇制的青色器皿逐渐取代了用于吃饭、饮酒洗涮用的漆器、竹器和低温烧制的陶器。以后人们又利用专业化的原料和更多的高效窑。从而导致了我国初唐时期精制白瓷的出现。白瓷是陶瓷的最佳境界。然而,准确地说明陶瓷是有困难的。 瓷器这一术语通常是指硬而白色及纯正、高贵、透明的陶瓷。因为陶土不透明的特性,所以在瓷器的烧制过程中出现的化学变化也是异乎寻常的。当我国精制的透明瓷器最初被传到欧洲时,引起了轰动。 那些给欧洲人带来极大嫉妒和贪婪欲的瓷器,是公元960年――1279年我国宋代南方,今天的江西省景德镇生产的。 宋代是我国古代瓷器生产鼎盛时期。宋代以后的朝代也曾生产过美妙绝伦的瓷器制品。 后来,景德镇生产的瓷器除能满足国内需用以外,还通过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将瓷器销往世界各地,中国瓷器以蓝白相间的最为著名。最早大概生产于公元14世纪。 这些瓷器被出口至中东,那里的人曾下工夫仿制这些瓷器。瓷器上色的钴蓝资料则是从如今伊朗进口的。 那些使景德镇瓷器获得成功的原因,就是一种称之为瓷石的岩石。这种岩石包括一种主要陶瓷矿物质,丝云母以及铝硅矿长石和石英。丝云母颗粒十分精细。使用这种岩石加常规的粘土更具韧性。在经加工后,这些岩石被压成了细小白瓷砖,叫做瓷泥。这一词西方人称为“白铜瓷”。随着瓷器制造业的发展,瓷石与许多各种各样的瓷土混合。粘土中富含高岭石。当瓷土中加入添加物时,需要烧制瓷器的温度就越来越高。但是增加了温度范围,这种材料加温烧制过程中,也增进了所生产制品的光滑度。 到18世纪,瓷器便开始用含50%的白瓷土材料来生产了。欧洲人早期开始仿制中国瓷器的尝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少与瓷石类似的材料。 除了瓷石以外,我国还具有高温瓷窑的优势,这种瓷窑可以使窑温达到1350摄氏度。龙窑长而低,沿山脚而建成,在较低处的尽头装有烧木柴炉子膛,凭风箱便足以让上万个物件立刻烧制。在明代末期景德镇出现了卵形的瓷窑。不过,欧洲人的瓷器制造始于德国炼丹术士的活动。据说有位木工叫约翰・弗里德里希・伯特格曾是一位药房学徒。最初在柏林传闻他发现了神秘的哲学家的石头――点金石,这些流言蜚语使他不得不逃出柏林,先来到威登堡大学,在那里他学习自然科学,后来到梅林开始开发几种新兴的产业。在一位玻璃制品监制人的建议下,伯特格开始制造瓷器,在经过多次试验和历经艰辛后,他于1708年1月15日进行了第一次成功的烧制,制成了一种白而透明的瓷。 他的发现于1709年3月28日公布于众,最后终于促成了著名的梅森瓷器工厂的建立。 伯特格利用一种当地的可溶化的岩石来获取瓷石混合一种瓷土。大概他已了解到中国人的这种制作工艺。他在当地的沉积岩中寻找到两三种成分。他所获得的成功大概是因为其在持之以恒的用当地矿物进行实验并检验了它们的性能。 伯特格一直对此加以保密。但是,瓷器的制造业还是在欧洲各地开始了,梅林一直是处于欧洲瓷器之都的地位,直到1756年7月战争开始之时,才为德累斯登所替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