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关于苏联的毕业论文

关于苏联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苏联的毕业论文

自1978年成为"文革"后首届苏联史专业研究生起,我治苏联东欧史已历时20余年。这20来年大体可以化为前后两个阶段:1981-1990年是以苏联史研究为主,这也是我学术研究和思想的形成期、积累期,通过案例、事件、人物以及民族文化、社会体制的研究,我建立了自己的苏联史研究体系,也为后来的苏联东欧现状与转轨进程研究打下了基础。 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谈过,我走上这条治学之路是偶然也是必然,每个阶段孤立地看,都是偶然因素造成的,但无形中前一阶段的结果却为下一阶段的起点作了准备。我父亲就是搞苏共党史的,为此他吃尽了苦。我曾发誓再也不走父亲的路,但在"文革"中文化极度贫乏的情况下,我能读到的也只有"抄家"后留下的马恩列斯全集和一些历史书籍。1969年初中毕业,我这个"黑五类子女"被剥夺了升学权利,下乡插队在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1974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使我以"可以教育好子女"的身份进入兰州大学外语系,毕业时听说要招研究生,当时离考试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临阵磨枪好像还是"家学"的那点底子管用,于是乎就像有上帝之手,我又走上了父亲的道路。读研时我的关注点在俄国史方面,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当时参与的科研任务都没有突破1917年,我心里有个小九九,不搞现代史。不光是父亲的遭遇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主要是我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搞搞考据、梳理清楚历史的来龙去脉还可以,一上升到"形而上"层面,理论功底的薄弱就会突显。仅从搞专业扬长避短的角度我好像也更适应"前段",何况我在读研期间对基辅罗斯社会形态、金帐汗国对罗斯文化的影响、俄国村社起源及其发展和19世纪各种思想论争,都有浓厚的兴趣,也写过一些习作。1982年到陕西师大工作以后想就沿着已有的思路走下去。但当时师大的重点在近现代史,不在古代、中世纪,我所在的苏联史研究室也是只搞"苏联",不搞"俄国"。我多次要求说,你们大家当桌面,我来续个桌子腿,干吗都挤在一条道上。未得应允,学科设置迫使我必须"转向",于是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我开始研究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农村问题。一 "新经济政策与俄国农民"是我进入的第一个领域。这不仅因为当时我国农村改革刚启动,农民问题已成为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首先突破的方向,而且也因为农业是苏联体制弊病最突出的领域。我从所接触的史料上感觉到当时苏联所谓的富农只不过是新经济政策下农民逐步富裕的必然现象,因而起了为所谓"富农"翻案的念头。在1982-1983年前后的这个时期,为集体化前成功的家庭农场与农户(所谓"富农")作整体性辩护,从性质上否定"消灭富农"运动(而不是仅仅指出其"扩大化"),这不仅在我国,而且在那时苏东国家的史学界都是第一次,为此不能不做大量的考证工作,因此那个阶段的文章都写得很长,由于涉及当时的敏感领域与前沿话题,论证不充分,不敢迈步,而论证充分了,篇幅又过长,好在我们自己办一份《苏联历史问题》的刊物,给我提供了发表的场地,让我能够从实证角度做大量论述。也正因为当时从每一个环节入手时都十分谨慎,反复核对我所有能见到的史料、文献,作了大量卡片,然后在分析论证。现在回头看来,在有关苏联模式真相的大量资料与研究滚滚而来的今天,这些当年的作品也并不过时。 1983年,我连续发表了一组关于新经济政策时期农村政策的演变与所谓"富农经济"的若干问题的文章,用大量统计材料考证了历来被称为"富农"的富裕农民商品经济在集体化前的几个发展阶段:1918年--1920年的地下经济阶段、1921年--1922年的半合法发展阶段、1922年--1925年的合法化阶段、1925年--1927年的相对极盛阶段及1927年--1929年的自行消灭阶段。通过对"富农"一词的含义在苏俄历史上的演变和苏联农村阶级分析方法的源流及发展的考察,指出了"富农"(库拉克)一词原来在俄语中的传统含义是"吝啬鬼"、"守财奴",是一句骂人的话,本无什么标准。只是后来民粹派把它定义为一个阶级即"年轻的农村资产阶级"。后来布尔什维克接过了这一概念,但直到"消灭富农"时为止这一概念仍然含糊不清。我根据所能见到的关于富农收入的统计资料对"相对极盛"时期的"富农经济"做了统计分析,认为即使在这个时期,"富农"阶层总收入中剥削所得只占,而劳动所得要占92。1%左右。据此,我认为说革命后的"富农"是农村资产阶级、是"最后的、最庞大的资产阶级"的传统看法不妥,如果说,革命前的富农尚未完全资产阶级化,尚未发展成一个经济政治上成熟的阶级,那么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富农"作为一个阶层而言,基本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小商品生产者,这样,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苏联20-30年代之交的那场"消灭富农"运动。 此后,我又在这一领域里继续深入,1984年发表了《论苏联1927-28年度的粮食危机》一文,对导致新经济政策崩溃、党内斗争激化、农村政策急剧左倾最后形成斯大林模式的"大转变"的关键事件--1927年底爆发的"粮食危机"进行了研究,认为危机时并不是农民商品粮"供"得太少,而是由于"超工业化"导致对商品粮"求"得太多,危机的原因既不是斯大林讲的"富农进攻",也不是所谓"小农经济的分散落后",而是苏联在工业化方面过分冒进,在农业政策方面的左倾失误。我认为剪刀差对粮食危机的影响主要表现于生产过程,而不是象传统所认为那样表现于流通过程,与其说农民因价格低而囤粮不售,不如说因价格低而影响了商品粮生产的发展。总的来说,粮食危机是当时工业化急于求成而导致的一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现象。由于急于工业化,经济上就使各种剪刀差与违反价值规律的价格体系得不到改善,政治上就产生唯恐农民富裕的左倾思想。由于这两者都没有改变,1928年后的种种反危机政策自然都难于收效。如所周知,粮食危机是后来苏联打击乃至消灭"富农"的主要借口,也是取消新经济政策的直接原因。对这一问题的澄清不仅加深了我对"富农"问题的系统看法,而且促使我进一步去研究新经济政策在苏联何以最后失败的更深的原因与教训。 1986后年我分别发表了《论苏联20年代关于农村分化问题的统计学研究》(《苏联历史问题》1986、1)《关于苏联阶级划分的统计学问题》(《史林》(1988年、1)二文,对苏联农村阶级分析方法的源流与发展作了系统分析,从革命前民粹派统计学、"自治局统计学家"到社会主义统计学者的发展,从革命前"动态研究"与"预算研究"两大统计学派的论证及其对革命后统计学界的影响,直到革命后的各种农村分化统计理论的兴衰演变,我都进行了大量接触。革命后初期农村统计中"动态研究"占主导,其代表是中央统计局系统的波波夫、赫里亚谢娃等,新经济政策时期新的"预算研究"学派兴起,其代表是共产主义科学院的克里茨曼、盖斯特尔等,到了新经济政策后期,以涅姆钦诺夫为代表的综合以上两派并有所扬弃的新统计学理论发展起来。但无论那种统计理论,在证明农村中存在严重"阶级分化"时都遇到了困难,以涅姆钦诺夫统计模式为例,在他做的调查中,经济中剥削成分在15%以上的农户只占全部农户的。这一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农村统计学中具有总结性的模式尽管仍有夸大资本主义的倾向,但即使如此它也证实了后来苏联对"富农危险"的估计是没有统计学根据、只从政治需要出发的一种错误判断。 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我感觉苏联史中的谬误太多,只要站在翔实实证和科学的基础上就会把很多问题搞清楚。1988年我发表了《苏联集体化前夕"富农经济"自行消灭问题》。专门分析了所谓"富农经济"在1927-1929年即大转变之前的状况,当时由于粮食危机和苏联一系列政策和经济气候的影响,农民商品经济急剧萎缩,即使按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标准,所谓"富农经济"在"消灭富农"运动发动以前就已经"自行消灭"而不存在了。这一时期的所谓"富农",无论经济规模、商品率还是经济中的剥削成分所占比重都与新经济政策兴盛时代的"中农"水平没有什么区别,与当时全体农户平均水平几乎一致,因此后来的"消灭富农"运动主要是出于政治需要、为强制推行集体化而发动的,它所消灭的实际上已不但不是真正的农村资产阶级,甚至也不是以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标准来衡量的富裕农民,而是那些反对强制集体化的人。全盘集体化就是要把农民编制起来提供"原始积累"。显然,它与农村中是否发生了贫富差异并没有什么关系,更与农村中是否有"资产阶级"毫不相干。哪怕当时的小农是"一拨齐"的全无差别,只要国家工业化需要"原始积累",他们就必须编制成集体农庄,而为了压制他们的反抗,并为集体农庄本身提供原始积累,"消灭富农"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这一时期我对苏联农业及农民问题的研究受苏联新经济政策思想、尤其是布哈林的思想影响很深,主要是在纠谬辩误、批判"左倾"上下功夫,着重在否认当时的苏联存在着所谓的资本主义威胁、富农威胁等等,并把斯大林那一套错误归结为过火、冒进、太急、太快、扩大化等等。但在逐步推进的研究中我发现这些看法有严重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深入的实证研究后我感到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新经济政策时的苏联国内确实不存在严重的资本主义威胁,但这并不意味这时的社会就是一幅"无矛盾"的理想图景,只是因为斯大林个人所作所为才使这幅图景遭到破坏。我日益觉得,最关键的已不是单纯的"批判",而是探讨这样的体制因何而生,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这使我把目光向"苏联模式"的前、后延伸。的确在"大转变"时俄国的"资本主义威胁"并不严重,但俄罗斯悠久的封建传统留下的深厚历史积淀却十分严重,它与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的现代化潮流、即市场经济、民主化和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的潮流形成了尖锐矛盾,从而使新经济政策时代的苏联从一开始就潜伏着危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政策的失败。在批判"全盘集体化"时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把集体化前的新经济政策理想化,正如批判斯大林时,人们往往把布哈林塑造成新的先知。然而历史总是连续的,苏联模式也有其传统之根。渲染集体化前的"富农-资产阶级"危险,固然是"左"的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那时没有比"资产阶级"更负面的东西。 二 对"新经济政策思想"、主要是布哈林、李可夫(20年代的人民委员会主席,主管经济工作)等人思想的重新评价是我在80年代搞"富农"问题的延伸和深化。我对布哈林思想最初的研究是从他对"富农"的看法与他关于社会主义多样性的理论开始的,1985-1987年先后发表了《布哈林与社会主义模式理论》(《苏联历史问题》1985年、3)《再论布哈林与社会主义模式:答高放先生》(《陕西师大学报》1987年、2)等文,这一时期主要是受对布哈林平反辨诬、重树丰碑之潮流的影响,从正面发掘与弘扬他的遗产。但是,随着我对苏联史宏观体系认识的深化,使我对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性质与失败的原因产生了新的看法,日益感到布哈林等人思想中历史局限性及其与新经济政策失败之间的联系。《论李可夫》(《苏联历史问题》1988年、3)与《论布哈林悲剧的理论根源》(《苏联历史问题》1989年、2)二文就是关于这方面思考的结果。 李可夫与布哈林二人的性格差异很大:学者出身、长期侨居国外的布哈林是个理论家,而农民出身、长期坚持国内工作的李可夫是个实干家,布哈林最初首先折服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逻辑上的完美而怀着爱智求真的愿望接受了它,而李可夫则主要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正义性与革命性,怀着解决社会问题的迫切愿望接受它的。布哈林在理念上或抽象思维的领域中一直是很"左"的,他在政策思想上的温和倾向,很大程度上是出自一种人道的感情,而李可夫则具有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他的温和既不是出自理念也不是出自感情,而只是出自一种现实的考虑。布哈林的商品经济理论基本上是一种"让步论",而李可夫则把商品经济基本上看作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在农村分化问题上,布哈林只认为"富农"并不可怕,而李可夫则把这些所谓的"富农"看成"苏联最好的当家人"予以褒奖。布哈林反对用行政手段压制富农,而李可夫则认为不仅不应当用行政手段去压制,也不必用经济手段去排挤,应当允许他们"自由积累"。布哈林与李可夫都对集体农庄缺乏热情而寄希望于合作制,但布哈林对合作制抱有浪漫的乐观情绪,李可夫则对合作制面临的困境忧心忡忡。在20年代的许多场合下,李可夫作为"右翼"代表人物的名气不下于布哈林,以至于在"左翼"反对派的一些文件中往往把李可夫、加里宁等列为"右派",而把布哈林与斯大林并列为"中派"。从20年代的历史画卷中可以看出,党内斗争固然有政见之争的一面,但在这个宗法传统浓厚的国家,党争中也含有无庸讳言的权力斗争或朋党斗争的因素,比如上述各派的组成就有复杂的人事背景,并不完全是以理论、政见的一致为基础的。在斯大林一派中,就既有尤里.拉林这样连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也嫌其"左"的理论上的"超左派",也有加里宁这样连李可夫也嫌其"右"的"超右派"。但相比之下,"右翼"的纯政见性质或非朋党性质则要强得多,当然他们在理论上也并不完全一致。 关于布哈林和布哈林理论是这一时期谈得很多的话题,整个学界有一种把布哈林理想化的趋势。我并不这么看,布哈林等人在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时的思想转变只是经验的与感情的,而不是理念的。他在社会主义方法论即"到社会主义之路"问题上是转变了,而在社会主义本体论即"社会主义是什么"的问题上并无变化。在理念世界里布哈林仍然维持着他当年在《过渡时期经济学》中构筑的体系。在那里,"无产阶级的超经济强制"、劳动军事化、命令-供给制经济以及对政治自由的否定仍然保持着逻辑上的完美与思维过程中无矛盾的和谐。从这一点上说,并不存在着什么社会主义的"布哈林模式",布哈林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基本上仍然是"斯大林模式"的那种社会主义,只是他希望通过一条痛苦较少的道路来走向它而已。 布哈林的新经济政策学说主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上,其一是哲学上的"平衡论",即认为新经济政策只是两次突变之间的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这不仅意味着这一政策在逻辑上只能是一种"喘息",它必然为"再次进攻"所取代。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平衡"的口号下抹杀了新经济政策本质上的民主革命性质。其二是政治上的"工农联盟论",实际上就是说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就其本质来说不需要商品经济,只是为了"联盟"的需要,为了争取农民的支持、照顾盟友的利益才有此一举。"平衡论"与"工农联盟论"作为哲学与政治学的观点在当时是有其合理性的,但若把它看作布哈林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支点,实际上就等于说新经济政策和"让步论"并无原则区别,而布哈林与"左派"的分歧也就仅在于"让"多少和"让"多久这一点。 布哈林在理论上一直把商品经济视为小生产的属性,并坚决认为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经济、没有市场、没有价值规律、没有货币与工资的"统一的单一的有机体"。他甚至认为过渡时期苏维埃经济中的工资等范畴也是一种不合理的虚假形式,是"小生产"污染的结果,是非社会主义成份从外部强加于国营企业的"资本主义工作方式"。他用"劳动消耗规律"论与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过渡时期"两个调节者"并存论对抗,而"劳动消耗规律论"本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特别流行的学说,在理论上它比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观点还"左"。 在理论上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势必导致在逻辑上"合理"的把新经济政策仅仅看成对商品经济死刑的"缓期执行"。布哈林提出的"在市场关系的基础上克服市场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在社会主义大工业(据认为它本性上是不要商品关系的)十分弱小而强敌四逼、外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一面利用市场关系争取农民的支持,一面使国营企业有可能通过与小农业的交换来求得自身发展,而工业化以后,社会主义在有力量抵抗外敌的同时也就有力量改造农民,使市场关系缩小乃至消失。对此"左""右"两派并无本质区别。他们都认为新经济政策只是没有工业化的国家在极落后的情况下才实行的政策,区别只在于:在工业化尚未成功而战争威胁严重起来时该怎么办?是争取农民支持(不惜再让步)重要呢,还是加速工业化(不惜开罪农民)更重要?布哈林持前一种观点,斯大林持后一种观点,如果仅就这一点而论,应该说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左派"的预见:二战中,苏联并不是靠向农民让步赢得他们的支持而胜利,而是靠以牺牲农民为代价的工业化成就取得胜利的。 由于在理论上布哈林仍认为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不相容,因而对新经济政策下的社会分化,他也像"左派"那样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两极分化,不同之处只在于他认为分化的速度与程度没有那么大而已。无论"左派""右派"都从农民是"小商品生产者",有劳动者与私有者的两重性并分别对应于革命与保守两种倾向,在市场经济中将分化为资产者与无产者等共同的理论逻辑出发来谈农民问题,区别只在于"左派"比较强调农民是私有者,而"右派"更强调农民是劳动者。然而实际上,当时俄国农村95%以上的是村社农民,当时与其说是"小商品生产者"的汪洋大海,勿宁说更多的是宗法村社的汪洋大海,俄国农民与其说是小资产阶级,毋宁说更多的是宗法共同体成员,其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属性与其说是"劳动者与私有者"的两重性,毋宁说是人的独立性与依附性、即民主性与宗法性的两重性。因此虽然当时的农村分化中确有资本主义分化的成分,但从主流说,它与其说是从"小资产阶级"中分化出了资产者与无产者,毋宁说是商品生产者从宗法农民中分化出来,成熟的个人从"狭隘人群的附属物"中分化出来。这种分化与其说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顽抗,毋宁说是市场经济对宗法自然经济的胜利。事实上,市场经济对于建立在广泛联系与发达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来说是一种内在需要和本质特征,其意义对于宗法村社农民来说十分重大。然而布哈林不可能理解这一点,于是市场经济对他来说不是"让步"、"后退"就是"迂回",总之不是走正道,而宗法因素的潜在威胁却在"联盟"、"平衡"、"妥协"的表象下被掩盖了。 有人说布哈林的弱点在于"只有理论而无实际对策",我认为布哈林之"无实际对策",正是其理论的局限性所至。有人说布哈林已经从理念上或逻辑上否定了苏联那种社会主义,然而因对它的终极信仰所支配而不能自拔,因此才有他的悲剧。我认为正好相反,是布哈林在理念上坚持那种社会主义的合理性,所以他的"让步"除了形势所迫外,就主要是出于一种终极关怀式的恻隐之心。他不像后来的奥斯卡.兰格、科尔奈等人那样经过理论重构之后的社会主义本体论中逻辑的推出他们的改革结论,而仅仅是从反对野蛮的"原始积累"的道义立场出发来行事的。在这一点上,他缺乏普列汉诺夫那种对俄国的透彻了解和大眼光,因此他不可能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也不可能正视它所面临的危机。他可以对关于"资本主义威胁"的宣传不以为然,却看不到前近代的封建体制威胁严重存在 ,他看到了个体农业还有很大潜力,却看不到村社农业正日暮途穷;他反对斯大林的"革命",却没有意识到当时苏联确实需要另一种意义上的"革命"。经过战时共产主义的挫折他懂了实现自己理念中构筑的那种社会主义是很不容易的,但对商品经济、市场却看的很简单,似乎认为商品经济是原来现成的"汪洋大海",社会主义之嫌其多,不怕其少,"消灭"它不易(所以要"让步"),"利用"它不难,只要"让步"、"松绑",不管在什么土壤上它都会如雨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发展市场经济仅仅是个宽容问题。然而,在一个权力-依附性社会中,"自由放任"的结果可以使中央集权变为领主林立,统一国家变为一盘散沙,却不能使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只能放出无数个地方势力和土围子,却不能放出一个企业家队伍来。"让步"政策曾经有效地把国民经济从战时共产主义的崩溃中挽救出来,但恢复时期一结束,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就凸显出来,而布哈林等人囿于理念上的传统框架,既不能把经济变革深入到政治、文化领域,又不能从农业的变革深入带动工业,甚至在农业上也只停留于"放宽限制",而没有对停留在经济深层的前近代关系进行清理,只幻想以"平衡"维持现状。结果是市场机制无法健全,农民经济自然萎缩,造成了新经济政策的危机。 布哈林理念上的社会主义本体论决定了他那"公"比"私"好的基本价值定向,他只把改造农民看成改造小私有者,如果他们不喜欢"公有",只好向他们"让步",但如果他们已待在共同体中,怎么能够设想发动他们冲破共同体去追求"私有制"呢?因此布哈林等人一方面反对对村社农民强制集体化,一方面又严厉谴责"用独立农庄的土地使用制"取代村社的企图,实际上走上了民粹派经济浪漫主义之路。 布哈林热情提倡合作制,然而却看不到作为商品生产者契约性联合体的合作制与宗法共同体水火不相容,在他乐观地描绘合作制前景时,实干家李可夫却对现实中的合作制危机一筹莫展。布哈林支持提高粮价以刺激生产,然而他不知道价格对生产的刺激作用要在市场机制下才能发挥,这恰恰是当时的苏联农村最忌讳和不具备的。粮食危机发生后,布哈林并不赞成"大转变",但他赞成搞临时性的"非常措施"强购粮食。在他看来,农民商品生产者的本性是"自发"的,只要一"松绑",就又会冒出来。殊不知村社农民并非亚当.斯密笔下的"经济人",他们的价值趋向并非利润最大化,而是宁谧、和谐和无分化、无竞争的日子,结果第一次"非常措施"取消后,商品性农业不但没有恢复元气,反而更加萧条,不得不再次实行"非常措施",到最后大转变的实行已无法避免了。 布哈林与斯大林最后公开决裂时,也并没有怀疑后者追求的模式是否正确,只是认为斯大林的方式无法追求到所要的目标。他断言斯大林的蠢举将导致"农民暴动","异常残酷的阶级斗争的结果是无产阶级专政被消灭",然而斯大林又一次显示了他比布哈林更了解俄国农民,他们毕竟不是美国农民,他们是可以被超经济强制的暴力所征服的。最后,布哈林在临终前留给"未来一代"的遗嘱中,把自己的冤狱仅仅归咎于斯大林的病态猜疑与内务部官员的卑鄙,而一个字也没有谈到制度、体制与模式问题。他叹息:"现在捷尔任斯基已不在人间,契卡的优良传统已成为过去"。但捷尔任斯基时代"红色恐怖"对公民权利、人的尊严的践踏,不正是布哈林等悲剧的根源吗?从布哈林对自己悲剧的认识中,我们难道不是看到了一个更大的悲剧--布哈林路线与布哈林理论的悲剧吗? 三 接下来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俄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冲突以及苏联史逻辑体系的重构上。我对俄罗斯传统的研究是从村社问题开始的,十月革命70周年时我发表了《农村公社与十月革命》的文章(《苏联历史问题》1987年、3)这是国内研究俄罗斯村社共同体在革命中、革命后的作用的首篇文章。十月革命的发生固然是由于俄国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发展,但它与俄国民族文化与社会的传统特点也有密切联系。其中作为俄国传统要素之一的村社,对十月革命的发生、进程与结果,都有明显影响。19世纪以来农民反对村社中世纪束缚、争取独立发展的斗争在1905年革命中达到高潮,但农民在斯托雷平改革后斗争的方向发生了转变。本来,1906年的斯托雷平改革是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历史大潮的,但其改革方式缺乏公正的社会规则,它是以权贵利益本位为出发点,这种不公正竞争的力量与反竞争的"公正"要求不断积累,终于导致十月革命爆发,这样的背景就使十月革命造成的历史巨变具有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在土地国有的名义下用农民的土地占有消灭了地主占有,为农民拥护政权奠定了基础,但另一方面也是常为人忽视的是:它又用传统村社消灭了独立农民,造成了村社复活,使俄国历史遂转向了相反的方向。如果说前一变化使俄国农村或作为农民国家的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之路的话,那么后一变化则决定了这种社会主义后来的发展形式。实际上,当时的俄国并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而是35万个宗法村社的汪洋大海,工农联盟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工人阶级与小资产阶级农民联合反对资产阶级的联盟,而是工人阶级与宗法农民(村社)联合反对小资产阶级(商品生产者农民)的联盟。本来在俄国这样的国家中,社会主义进程不仅要改造农民的私有性,更要改造农民的宗法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后一改造不仅被长期被忽视,反而被加以弘扬,致使宗法传统文化以极大的惯性使俄国走上了一条在马克思主义旗号下而有着许多旧俄国特征的道路,反映在村社问题上,就是党内普遍认为村社农民比独立农民好。如果说当时对村社也有批评(主要来自"左派")的话,这只是因为它扼杀商品经济还不够有力,还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倾向"。而对于村社的宗法共同体性质则无人抨击,甚至还把村社的宗法性视为克服农民私有性的有利因素加以强化,认为这是俄国的民族性中最值得称道之处。其结果,便使农民商品经济的潜力在宗法共同体躯壳下无法发挥,最终导致了危机和大转变。 从俄国道路的农民背景、苏联模式的传统之根对其发展的影响出发,我在1988年连续发表三篇阐述这方面思考的文章,《俄罗斯传统文化与斯大林模式》(世界史研究动态)1988年、1)、《对苏联史逻辑体系的重新思考》(《苏联历史问题》1988年、2)、《俄罗斯传统文化与苏联现代化进程的冲突》(《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4)这是我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分析俄苏历史发展中的新旧冲突的思考。我认为这和社会主义国家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反思运动是同步的。其第一阶段是批评领袖个人及个别政策的错误,

影响如下:1、小学我国解放前的小学是六年制,分初小、高小两段,入学年龄为六岁。解放后受苏联学制影响,定小学为五年一贯制(后为六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以七足岁为标准。2、业余(工农)教育苏联很重视干部的业余教育,特别是在革命初期,这种干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早在学制改革以前,1950年4月3日我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就在北京开学,至6月初,全国就开办了12所。这种类型的学校就是学习苏联高等学校中附设的工人系、农民系的做法而建成的。3、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大改革,也是在苏联高等教育体制影响下进行的。这次院系调整,自1952年从京津开始,陆续在华东、西南、中南、东北及西北等大行政区展开,到1953年基本结束。这次调整的重点是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发展专门学院,首先是工业学院和师范学院;其次调整高等学校地区的布局。高等学校的类型,基本上仿效苏联高等学校的类型,分为综合大学(只设文、理两类学科)及专门学院(按工、农、医、师范、财经、政法、艺术、语言、体育等学科分别设置)。1953年又进行了第二次院系调整,主要以中南行政区为重点。院系调整的主要目的是改变高等教育不能适应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调整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是: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11所。其中综合大学(至少拥有3个学科门类的学院或学系)49所,独立学院91所,专科学校71所。4、教学法采用苏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建国初期的我国教育不仅仿效苏联的教育制度,而且学习和采用他们的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1952年11月12日,教育部发出指示,要求各高等学校制订编译苏联教材的计划。指示要求首先翻译苏联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基础课的教材及某些必要并有条件解决的专业课教材,而后再逐步翻译其他各种课的教材。为组织全国各高等学校及有关人力,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这一工作,教育部于同年11月27日又发出《关于翻译苏联高等学校教材的暂行规定》,规定各校的翻译计划。译稿经教材编审委员会审查批准后,以“教育部推荐高等学校教材试用本”的名义出版。可见,建国初期,我国高等学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苏联的。5、教研室高等学校建立教研室,中小学教研组制度也是来自苏联。这是学校的教学基层单位。高等学校的教研室以专业为单位,所有教师都按照自己的专业被分配到相应的教研室,他们共同备课,讨论本专业的学术问题,编写教材。中小学教研组以学科为单位,教师以所授学科为依据,分别列人相应的教研组,共同备课,互相听课,集体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这种组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集体作用,保证教学质量,特别是能发挥老教师指导帮助青年教师的作用。但也有一些消极的作用,即助长有些教师的依赖心理,同时有时会抑制教师的创造性。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至今还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 6、学年制“三层楼”的课程结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是从苏联引进的教学方式。苏联把高等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反对通才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的学制较长,一般都需修业五年,工科院校五年半至六年。课程设置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次,所以我国俗称它为“三层楼”。基础课中特别强调政治理论课,必须学习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几门课程。所有课程都是必修课,不设选修课,实行学年制。毕业要求也较高,文理科需做毕业论文,工科需完成毕业设计,并通过国家考试合格,方能毕业。平时文理科需写学年论文,工科则作课程设计,教学要求极为严格。本科毕业生不设学位,只有专业人员的称谓。这种制度,在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之前,也一直延用着。7、中小学学习苏联的教学经验更为彻底。根据苏联的经验,中小学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这些都作为国家的文件,学校和教师无权更改。这种统一集中的领导,不仅抹杀了我国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性,而且使学校建设成为千人一面,办不出特色,学生的个性也得不到发展。8、在教学方法上,不仅引进了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的五段教学法,而且由苏联专家亲自指导。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所谓“红领巾”教学法。1953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到北京女六中进行教育实习,讲授“红领巾”一课。苏联专家普希金听了这堂课以后进行评议,提出上好一堂课的要求。《人民教育》7月号为此发表短评,认为普希金在评议会上的总结发言是“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改进语文教学的方向”。从此“红领巾”教学法传遍全国,对我国中小学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教学法规范了课堂教学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即把课堂教学程式化、僵化,不利于教师发挥创造性,学生发挥主动性。

俄语专业毕业论文最好写中俄对比之类的,好的题目就是成功了一半。最开始我也没计划不知道写啥,还是上届同学给的莫文网,有人帮助轻松好多试论俄语成语中的先例现象刍议中国俄语教学的发展俄语语用学的基本问题俄语语料库的新发展俄语在中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新时期高校俄语专业现状调查及专业改革发展方向苏联解体后的俄语(Ⅰ)黑龙江省高校俄语专业教育教学情况调研报告山东省高校俄语教育情况调研报告全国大学俄语教学情况调查俄语专业大学生学习情感障碍的原因及对策从онлайн的使用看俄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当代俄语中的英俄复合词构词模式及俄化方式浅析俄语语言对比研究新景观关于俄语教学改革的思考质量、效益、特色——谈俄语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再论俄语专业教学改革——兼谈俄罗斯学的建设俄语教学与互联网高校俄语专业学生俄语课堂焦虑状况研究俄语成语语义分类及语义中心研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影响很深远应该看到,加入世贸组织符合当今时代潮流,有利于俄罗斯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为有效解决俄国内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对于俄罗斯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首先,为俄罗斯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扫清了障碍。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多,有效保证本国商品不受歧视地进入国际市场也成为了俄对外经贸政策的关注重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俄罗斯融入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同时也消除了贸易歧视和技术壁垒,从而能够加快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发展。其次,有利于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当前,俄罗斯面临的国际贸易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俄罗斯不再被排除在调解贸易争端的现代机制之外,从而可以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内的协调机制来解决贸易纠纷。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机制是行之有效的。除此之外,俄罗斯可以提出对单独针对俄罗斯的反倾销措施加以修订或取消,从而大大减少因此而遭受的巨大经济损失。第三,有利于俄罗斯进行对外投资合作。世贸组织有关贸易投资的措施协议和服务贸易总协定,为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投资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俄罗斯企业进入外国市场提供了可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俄罗斯还可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产生影响,从而更好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维护其本国利益。第四,加入世贸组织将推动俄罗斯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为加入世贸组织,俄罗斯必须逐步对其相关贸易法规进行修改,使其与世界贸易组织法规和文件的精神相吻合。俄的投资政策和税收政策与国际接轨后,还可以为加大吸引外资和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后,俄罗斯可以更加便利地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本国工业的竞争力。

关于苏轼的毕业论文选题

《白鹿原》中男权宗法世界里女性生存困境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渡船”意象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女性分析论《啼笑姻缘》中沈凤喜的女性悲剧命运论阿城《棋王》中的“道禅”文化意蕴

对余华最新小说《第七天》进行解读,因为这个比较新,而且应该也有内涵可以挖掘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一、 现代汉语部分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14.代词的语用研究 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17.时下新词描写 18.句型的语用研究 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 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21.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 22.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 23.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 24.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 25.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26.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27.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28.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 29.意识流写法的魅力 30.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 31.文学创作情感论 32.论张洁小说的艺术 三、文学理论部分 1. 论艺术真实 2.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4.论艺术直觉 5. 论艺术虚构 6.论典型 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11. 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12.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 13.论审美变形 14.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15.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16.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 四、美学部分 1.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2.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 3.论朴素美 4.蔡仪美学思想述评 5.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6.评李泽厚美学思想 7.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8.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9.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10.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 11.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 12.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 13.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 14.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 15.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 16.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 17.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18.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19.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20.论审美现代性 21.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 22.论诗歌语言 五、现代文学部分 1.冰心小诗研究 2.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 3.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4.《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 5.《故事新编》研究 6.“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 7.《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 8.《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 9.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0.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 11.吴荪甫的悲剧特征 12.《腐蚀》的艺术特征 13.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14.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 15.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 16.《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17.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 18.《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19.《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 20.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 21.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 22.“五.四”乡土小说研究 23.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24.林语堂的散文艺术 25.新感觉派小说艺术 26.“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 27.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28.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29.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 30.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 31.胡风的诗和诗论 32.路翎小说艺术研究 33.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 34.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 35.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 36.瞿秋白杂文论 37.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 38.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 39.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 40.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 41.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 42.试论高觉新形象 43.《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 44.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45.苏青小说研究 46.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 47.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 48.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 49.论徐志摩的诗 50.论闻一多的诗 51.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 52.论穆旦的诗 53.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 54.论沈从文的《边城》 55.萧军小说研究 56.论田汉的戏剧 57.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58.丁玲小说研究 六、古代文学部分 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4.论《诗经》中的史诗 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6.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7.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8.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9.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10.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11.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12. 《吕氏春秋》与杂家 13.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 14.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15.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 16.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7. 《战国策》名篇研究 18. 老子的思想 19. 《老子》的艺术特色 20. 《庄子》的艺术特色 21.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22.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 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 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 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 26.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 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 28.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29. 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30. 曹操与诗文革新 31.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 32.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 33.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41.论曹丕的文学成就 42.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 43.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 44.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 45.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 46.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47.谢灵运与山水诗 48.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 49.《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50.《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51.《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52.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 53.论李白的自由精神 54.论李白的情感世界 55.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 56.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57.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 58.论王维的“诗中有画” 59.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 60.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 61.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 62.唐诗的精神风貌 6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 64.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 65.论李贺诗的怪诞 66.李贺诗与屈原赋 67.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 68.论白居易的新乐府 69.论白居易的感伤诗 70.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 71.杜牧的史论诗 72.论韩愈散文的“气” 73.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 74.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 75.唐传奇与佛教 76.唐传奇与道教 77.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 78.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 79.唐传奇的审美风格 80.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 81.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 82.唐传奇的叙事特征 83.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 84.唐传奇的抒情特征 85.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 86.唐代小说专书研究 87.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 88.唐代各体散文研究 90.唐代散文家研究 91.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 92.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 9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 94.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 95.苏洵散文研究 96.论苏轼的“超然” 97.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98.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99.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 100.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 101.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 102.论王安石的咏史诗 103.论杜牧的咏史诗 104.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 105.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 106.苏轼各体词研究 107.苏词的风格 108.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 109.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 110.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 111.论咏物诗 112.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 113.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 114.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 115.《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 116.《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 117.《三言》思想倾向研究 118.《三言》创作技巧研究 119.《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 120.《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121.《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 122.《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 123.明代散曲与民歌 124.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 125.《郁离子》研究 126.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 127.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 128.《花间集》风格论 129.《花间集》题材论 130.《花间集》与唐宋词史 131.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 132.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133.《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 134.《水浒传》风格论 135.《水浒传》接受史 136.《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 137.《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 138.《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139.《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 140.《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 141.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42.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143.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1.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 2.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3.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 4.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 5.《茶馆》简论 6.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 7.金庸小说主题论 8.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 9.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 10.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 11.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 12.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 13.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14.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 15.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 16.余华小说艺术探讨 17.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8.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 19.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20.《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 21.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 22.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 23.试论王安忆《长恨歌》 24.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 25.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 26.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27.张平《抉择》的意义 28.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 29.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 30.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 31.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32.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 33.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 34.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 35.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 36.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1.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 2.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 3.汉语词义的演变 4.××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 5.××话一般词汇的消长 6.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 7.试论词义的模糊性 8.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 9.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10.××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11.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 九、外国文学部分 1.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2.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 3.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4.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5.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 6.评普希金的抒情诗 7.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 8.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 9.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 10.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 11.评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 12.评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13.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 14.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 15.评《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 16.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17.评《简爱》的爱情主题 18.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 19.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20.评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21.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十、民间文学部分 1.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 2.当代社会顺口溜论 3.当代笑话论 4. 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 5.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 6.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 7.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8.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 9. 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 10. 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 11.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 12.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 13.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 14.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 15.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 16. 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 17. 论洪水神话 18. 论神话的艺术特征 19.论神话的影响 20.论×地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 21.论×地的人物传说 22.论×地的能工巧匠传说 23.论×地的英雄传说 24.论×地的历史传说 25.论×地的地方传说 26.论×地的风俗传说 27.论×地长工与地主的故事 28.论×地的劳动故事 29.论×地的家庭故事 30.论×地的爱情故事 31.论×地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 32.论×地的嘲讽笑话 33.论×地的幽默笑话 34.论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 35.论民间笑话的美学意义 36.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内容 37.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分类 38论×地的精灵童话(故事) 40.论×地的人物童话(故事) 41.论×地的童话的艺术特色 42.论×地的民谣 43.论×地的民歌 44.论×地的山歌 45.论×地的民间小调 46.论×族民歌 47.论×地的劳动歌 48.论×地的农民苦歌 49.论×地的长工歌谣 50.论×地的工人苦歌 51.论×地的妇女苦歌 52.论×地的讽刺歌谣 53.论×地的情歌 54.论×地的仪式歌 55.论×地的儿歌、童谣 56.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 57.论×地的政治谚语 58.论×地的劳动谚语 59.论×地的谚语的艺术特点 60.论谜语的历史 61.论×地的谜语内容 62.论×地的谜语分类 63.论地的谜语艺术特征 64.论×地歇后语分类 65.论×地民间长诗的艺术特色 66.论×地相声 67.论×地快书、快板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1.论汉字的性质 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许慎六书说论评 4.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11.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12.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13.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14.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15.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16.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17.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18.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19.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 20.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2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22.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23.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24.形声字起源试论 25.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26.《说文》省声研究 27.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28.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29.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30.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31.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32.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33.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34.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35.主谓间“之”字探源 3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3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1.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2.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 3.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 4.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 5.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6.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7.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 8.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9.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10.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 11.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 12.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 13.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 14.论阅读题型的设计 15.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 16.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 17.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 18.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 19.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 20.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 21.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 22.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 23.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 24.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类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16)论归有光的散文 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19)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 20)〈西游记〉的奇幼美与诙谐性 21)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22)〈金瓶梅〉人物论 23)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 24)“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5)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26)论纳兰性德词 27)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28)〈桃花扇〉人物论 29)秦观词的婉约风格 30)〈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31)〈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32)论易安体 33)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3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赞(101)评论转载(202)分享(116)复制地址编辑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创作及其艺术观念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认识和把握苏轼的艺术观念,并揭示这种观念形成的文化原因,探索苏轼在他的时代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对现代人生的价值取向与创作亦大有裨益。 在中国文化的天宇里,苏轼是一颗璀灿的星斗,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在中国文坛上影响深远的艺术巨匠。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在宋代艺术天地里独放异彩。他以聪慧的察赋才华、全面的艺术修养、坎坷的人生道路、超然的生活态度,对后代的文人及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值得我们不断去认识和思考,并帮助我们来把握自我、体悟人生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 苏轼不仅有丰富的艺术创造实践,而且对艺术的本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思考,形成他别具一格的艺观念。苏轼艺术观的核心是写意传神,当然写意传是中国艺术的传统理论,是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话语中重要的思想资源。苏轼的艺术观念所折射出来的人生态度,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意义,成为封建时代走向溃败时的所有正直文人普遍选择的一种处世原则。苏轼的时代,由于各种社会的、政治的、思想的原因,禅宗成为文人学士深为向往而趋之若鹜的精神归宿。苏轼对佛禅更是情有独钟。一生与禅宗有不解之缘。他和禅僧们有密切的交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积极进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主流形式,庄老玄学、魏晋风度,虽然提倡追虚尚无,但终古如斯、不生不灭,贯通天地人的“道”却是空不掉的,即使佛教,还有一个佛—大慈大悲的释迎牟尼,为了尘世的苦难而普渡众生。然而禅宗却把一切空掉了,自性清净,空诸所有,无善无恶,此岸就是彼岸,净土就是尘世,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砍柴打水,即是参惮悟道,人的解脱就是无念,无念就是般若。我们绝不是在苛求苏轼,无论怎样的天才,也不能超越时代而天马行空。中国诗的精神在唐达到高峰,在李杜的创作中得到高扬,然后就是退潮期的败落,苏轼的诗文正好真实地、全面地展现了这个过程,苏轼之后的中国诗坛也再没有出现与之比肩的诗人。社会生活里已缺乏诗意,剩下的都是市井情怀,琐事趣闻,“话本”这种文学形式应运而生了。所以说苏轼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中国诗的精神发展和溃败的一个征象。他的伟大绝不是因为他有大量传世的诗文,他的伟大还在于他的不足、缺憾,都是这个时代中孕育出来的,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乳汁养育成长的,他的一切是那个时代的精神的全息影像,真实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思想、情感、苦闷与无奈。他也为那个时代的人们找到了一条安身立命、自我解脱之路。苏轼清醒地看到社会的浑浊,官场的腐败,他可以退出官场,但他无法退出社会,所以庄禅思想使他能够在精神上超越生命的悲剧,“吾无往而不乐也,善游于物外也。”可以说这种空诸所有,独善其身的智慧选择,使他人生如梦的空幻感得以慰藉。从文化意义上看,苏轼的人生选择就是一种处世原则,一种人生态度,这也许是后来许多人推崇和喜爱他的原因。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以他非常喜爱的荷尔德林的一句诗来发问:“在一个贪困的时代,诗人何为?”这不仅是一个诗人应该思考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注的问题。

关于最美江苏的毕业论文

自己写吧,要不你怎么能做好呢

1/100在高速增长中寻求健康发展——江苏城市化的理性选择徐海贤[1] 邹军[2]城市规划.2007,31(3).-35-392/100江苏省县域城市化发展浅析王冉 陈玉华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25-66263/100快速城市化地区县级城市工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研究——以江苏省8个县级市为例段兆广[1] 张伟[2]城市问题.2007(4).-2-64/100江苏南通:创新机制 放宽政策 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无城乡建设.2007(4).-45-465/100关于农民失地问题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A市B区为例韩露露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1).-21-236/100浅析江苏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土地问题邹伟[1] 何孟飞[2] 吴群[1]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89-1927/100江苏省未来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效应的多情景模拟刘耀彬[1,2] 李仁东[3]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2).-61-64,798/100城市化进程中江苏省耕地资源非农化转化的实证分析许恒周 吴冠岑广东土地科学.2007,6(1).-44-489/100交通与城市化的耦合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孙爱军[1,2] 吴钧[2] 刘国光[2] 庞金亮[3]城市交通.2007,5(2).-42-4610/100江苏省吴江市芦墟实验小学——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教育硕果累累无上海教育科研.2007(3).-I0003-I000311/100江苏:产业化、市场化推进城市治污:大力推行产业化 促进污水处理事业健康发展徐学军城乡建设.2007(2).-6-912/100江苏“十五”时期城市发展的问题透视赵志凌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1).-50-5213/100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拟及调控策略——以江苏省为例刘耀彬[1] 陈斐[1] 李仁东[2]地理研究.2007,26(1).-187-19614/100江苏1546万农村劳动力成为“新市民”——江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做法李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4-815/100江苏节水制度研究顾向一江苏水利.2006(12).-23-2516/100江苏省城市化研究杜国平[1] 钟太洋[2]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05-660717/100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优化布局无中国农村教育.2006(12).-F0004-F000418/100江苏推广焚烧技术有效处理城市污泥王华城乡建设.2006(11).-38-3919/100江苏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李泽楼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5).-39-4120/100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刘耀彬[1,2]生产力研究.2006(10).-110-111,14121/100生产要素市场化与江苏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吴莉娅地理科学.2006,26(5).-529-53522/1001996年~2004年江苏省县市城市化水平空间演变分析欧向军[1] 吉婷婷[2] 蒋田南[3] 史冬防[3]规划师.2006,22(9).-56-5923/100关于中小型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的探讨——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杨二俊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0).-83-84,10824/100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马晓冬[1,2] 徐建刚[2]世界地理研究.2006,15(3).-68-7425/100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浙江义乌、江苏昆山为例饶宝红 徐维祥 陆央央 沈阳松经济问题探索.2006(9).-149-15226/100城市化进程中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创新机理探析——以江苏省无锡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为例陈志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76-8027/100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徐梦洁 孙雁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18-1928/100江苏、上海城市化战略的调整及对浙江的影响张才方今日浙江.2006(11).-38-4029/100城市化中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江苏无锡为个案志新求索.2006(5).-76-7830/100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机制——以江苏省为例刘耀彬[1,2]经济地理.2006,26(3).-456-46231/10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靠什么?——江苏省华西村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任博当代陕西.2006(5).-26-2732/100江苏全面小康指标无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6(1).-34-3433/100江苏省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相关性研究刘坚[1] 黄贤金[1] 赵彩艳[2] 翟文侠[1]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198-20134/100城中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以江苏无锡市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例陈志新江苏农村经济.2006(4).-48-4935/100基于SD的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情景分析宋学锋[1] 刘耀彬[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26(3).-124-13036/100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赵翠薇 濮励杰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2).-169-17337/100流动人口的数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黄润龙西北人口.2006(2).-15-18,2538/100江苏:投资450亿元用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无中国工程建设通讯.2006(4).-18-1839/100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刘耀彬[1] 宋学锋[2]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2).-182-187,19640/100江苏人口城市化空间结构研究周玉翠江苏商论.2006(2).-11-1241/100江苏省县市城市化水平差异研究欧向军现代城市研究.2006,21(3).-45-50,5542/100城市化背景下农村集体产权的界定——以江苏无锡市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例陈志新江苏农村经济.2006(1).-55-5743/100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刘耀彬[1] 李仁东[2]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47-5144/100浅谈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投资——以江苏省为例程征贵[1] 林子文[2]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2).-208-20945/100江苏村镇建设工作思路张泉小城镇建设.2005(12).-33-33,7746/100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张婷 杨山 梁丹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38-213947/100外资集聚效应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以江苏为例的研究程进上海经济研究.2005(11).-116-12148/100江苏省城市照明设施防盗情况综述罗庆道路照明.2005(4).-45-46,3949/100江苏城市化的科学发展观思维戴军 张京祥 曹荣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100-10450/100城市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分析陈志刚[1,2] 王青[2]生态经济.2005(11).-42-4451/100江苏省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分析判断无江苏楼市.2005(10).-8-1152/100透视当前江苏城市发展问题赵志凌江南论坛.2005(10).-10-1253/100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在江苏省政协九届九次常委会上呼吁:政府要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无前进论坛.2005(9).-10-1154/100江苏城市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白先春[1] 朱龙杰[2]江淮论坛.2005(5).-49-5355/100从德国城乡建设的经验看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傅阳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A01).-265-27156/100江苏小城镇发展构想王志强小城镇建设.2005(8).-91-9357/100全球化、外资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江苏个案研究吴莉娅[1] 顾朝林[2]城市规划.2005,29(7).-28-3358/100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动力研究王志强城市规划.2005,29(7).-34-3859/100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江苏省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及其人文驱动因素分析刘坚[1] 黄贤金[1] 翟文侠[1] 赵彩艳[2]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23(2).-223-22760/100小城镇唱响城市化的和谐主旋律——江苏吴江市震泽镇见闻徐得立 李坤民中国城市经济.2005(4).-72-7461/100江苏:今年城市化进程提高两个百分点无中国城市经济.2005(4).-83-8362/100江苏人大代表呼吁修改《土地管理法》无江苏农村经济.2005(4).-11-1163/100村庄建设与城乡统筹——江苏村庄如何建设?丁国华小城镇建设.2005(4).-100-100,2564/100城市化中的用地问题——一组来自江苏的报道——积极稳妥推进江苏沿江地区农村城市化王荣炳中国城市经济.2005(2).-8-1065/100江苏沿江开发中失地农民的出路与建议张启祥中国城市经济.2005(2).-16-1866/100江苏新一轮城市化形势分析与战略思考周游江海学刊.2005(2).-70-7567/100区域人口城市化的趋势分析——以江苏省为例白先春[1] 凌亢[1] 郭存芝[2]人口与经济.2005(1).-39-4368/100江苏城市竞争力的对比评价与提升途径方维慰学海.2005(1).-124-12769/100城市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_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为例白先春[1] 凌亢[1] 郭存芝[2]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6).-91-9570/100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欧名豪 李武艳 刘向南 谌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5).-408-41271/100苏南乡村经济精英流向城市现象考察——江苏扬中个案调查资料的定性分析姚俊社会.2004(5).-12-1672/100异地城市化——缩小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现实选择黄雪琴[1] 张士杰[2]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1).-21-2673/100江苏省城市化物元模型综合评价张丽霞 施国庆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210-21474/100江苏:以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两个率先”牟维旭 郭奔胜半月谈.2004(2).-27-2975/100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对策——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为例杜殷兴 陈谋勇 钱莉莉城乡建设.2004(2).-31-3276/100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差异及其特征分析孙亚范[1] 余海鹏[2]南京社会科学.2004(1).-91-9677/100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测度方法探讨——以江苏无锡市、泰州市为例李爱军[1] 谈志浩[2] 陆春锋[1] 张一飞[1]经济地理.2004,24(1).-43-4778/100江苏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发展研究王志宪 虞孝感经济地理.2004,24(1).-53-56,6679/100共创品牌 协同发展——访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瀚汪杨上海经济.2004(1).-10-1180/100农村人口转移的空间选择——以江苏南京为样本的研究报告赵小谛 郭霖唯实.2004(10).-25-2781/100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牛星 欧名豪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39(6).-729-73482/100海外华文媒体联袂解读江苏张圣荣华人时刊.2004(11).-2-283/100绿色江苏新亮点——发展江苏城市森林的思考谢友超[1] 王欢[2]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85-8884/100小城镇污水规划应因地制宜科学实施——以江苏无锡硕放镇为例周巍峰小城镇建设.2004(9).-98-9985/100未来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略论贺文瑾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47-5086/100当前江苏城市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赵志凌改革与开放.2004(7).-6-787/100规划引导,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江苏城市化周游中国改革.2004(5).-71-71,7388/100倾力打造文明进步的新江苏周描坤华人时刊.2004(5).-4-689/100城市化是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王芳[1] 王景东[2]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19(3).-61-6390/100城市化进程的实现途径与制度创新——以江苏南通为例刘建芳小城镇建设.2004(4).-45-4791/100小城镇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以江苏江都市邵伯镇为例张新华小城镇建设.2004(4).-52-5392/100江苏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研究陈彬 杜玉兰 封潇江苏商论.2004(3).-106-10893/100江苏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期黄卫城乡建设.2003(3).-42-4394/10021世纪初的江苏经济: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黄健江苏经济.2003(12).-8-995/100“第一方阵”勇争先——江苏与广东经济发展的比较吴权江苏经济.2003(9).-68-6996/100“绿化”江苏经济——江苏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综述徐山瀑 王鲁沛 余宏霞 马恩兵江苏经济.2003(8).-4-797/100关于江苏省中等城市发展的思考马继刚 沈正平 沈山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9(3).-117-12198/100江苏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的趋势和任务顾小平江苏建筑.2003(B11).-16-2199/100江苏省区域经济考察报告李勇 张文浩青海经济研究.2003(6).-11-15100/100江苏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严翅君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57-631/67发挥区域优势 加快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16次会议在宁举行无江苏改革.2003(11).-4-52/67江苏省城市外商投资环境的定量分析朱传耿现代经济探讨.2003(7).-61-633/67以信息化推动江苏城市化进程方维慰现代经济探讨.2003(1).-23-254/672002年江苏省国土资源工作回眸无江苏国土资源.2003(1).-8-125/67加快江苏城市化进程的对策措施黄卫城市规划.2003,27(6).-42-436/67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钟钰 孙雪峰农业经济.2003(10).-29-307/67江苏产业经济发展及其对策黄德春[1] 许长新[2]工业技术经济.2003,22(4).-14-188/67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对策——以江苏无锡市惠山区为例杜殷兴 陈谋勇 钱莉莉小城镇建设.2003(7).-24-269/67江苏城市化战略构思与政策调整取向郭忠兴 曲福田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5).-26-2910/67论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和江苏省城市化道路吴良镰[1] 吴唯佳[2] 武廷海[3]科技导报(北京).2003(9).-3-611/67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初步意见钱志新现代管理科学.2003(4).-3-4,612/67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人口城市化目标的实现许萍 陈锐现代管理科学.2003(3).-90-9113/67江苏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及发展模式探讨王志宪[1] 虞孝感[2]城市规划汇刊.2003(5).-86-8914/67量身定做 绘就“三圈”蓝图——江苏省全面完成三个都市圈规划王学锋建设科技(建设部).2003(2).-57-5715/67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思考邱建新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55-5816/67从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看江苏省城市化道路吴良镛[1] 吴唯佳[2] 武廷海[3]现代城市研究.2003,18(2).-50-5417/67江苏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赵晓谛学海.2003(2).-128-13318/67长三角与江苏区域发展战略张颢瀚江南论坛.2003(1).-23-2419/67对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思考于水[1] 严新明[2]理论月刊.2003(8).-64-6620/67工业化、市场化与江苏区域发展蒋伏心江苏经济.2003(1).-11-1121/67小城镇规划建设与土地利用的十大问题及对策——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陆华规划师.2003,19(10).-32-3622/67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探索和创新——《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回顾剖析王学锋规划师.2003,19(2).-72-7623/67江苏城市现代化思考张峰中外企业.2002(3).-102-10424/67美国城市化经验对江苏城市化战略的启示蓝绍敏唯实.2002(8).-144-15025/67论高速公路建设与江苏经济发展顾为东现代经济探讨.2002(12).-61-6326/67江苏经济呈现三大新亮点顾雷鸣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2(4).-F003-F00327/67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吴群 郭贯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25(3).-95-9928/67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推进次序—江苏的实践及其启示秦兴方[1] 吴进红[2] 等管理世界.2002(3).-101-10629/67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意愿考察—对江苏的实证分析蒋乃华[1] 封进[2]管理世界.2002(2).-24-28,7330/67江苏省轻道交通发展战略秦雁 李玉琦 等综合运输.2002(8).-24-2631/67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转用效率评价—以江苏省为例钟太洋[1] 蒋鹏[2] 等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1(2).-55-5932/67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与思考——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为例杜殷兴 陈谋勇城乡建设.2002(12).-21-2233/67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反思及战略构想汤茂林城市问题.2002(1).-23-2634/67对江苏城市化发展的思考李宗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24-2835/67三大亮点照亮江苏经济锦辑空运商务.2002(24).-28-2936/67与时俱进铸英师——江苏省消防总队队伍正规化、业务规范化建设写真李玉美 唐团结火警.2002(11).-3-837/67美国城市化经验对江苏城市化战略的启示蓝绍敏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6).-90-9538/67江苏城市现代化思考张峰中外企业.2002(59).-102-10439/67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无锡举办领导干部学习会无江南论坛.2002(8).-47-4840/67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与分析赵喜仓 吴继英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92-9641/67江苏省五大发展战略在苏北的实现途径朱传耿江苏社会科学.2002(1).-196-19842/67十三年辉煌看江苏汤以伦江苏经济.2002(11).-8-1343/67社会结构转型与江苏保险业刘政焕江苏经济.2002(11).-32-3344/67以入世为新动力推进江苏城市化仲红岩江苏改革.2002(9).-42-4345/67以入世为新动力 推进江苏城市化仲红岩江苏改革.2002(9).-42-4346/67江苏城市化水平再评估田伯平江苏改革.2002(3).-8-1047/67江苏省设立“江苏人居环境奖”潘胜室内设计与装修.2001(5).-9-948/67江苏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乡镇干部意愿的区域比较秦兴方 汤学俊 等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5).-3-849/67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生态型第三产业发展探讨——以江苏省吴县市、邗江县、邳州盛静芬[1] 邹欣庆[2] 等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1).-104-10850/67加快江苏城市化进程的实现途径与制度创新王雪非[1] 范朝礼[2] 张小林[3]江海学刊.2001(5).-25-2951/67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的思考与建议张伟新 崔广柏生态经济.2001(4).-31-3352/67江苏城市化发展新阶段的问题与对策徐琴[1] 娄欣[2]现代经济探讨.2001(12).-19-2153/67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薛力城市规划.2001(6).-8-1354/67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的分析向俊波 陈雯中国经济问题.2001(4).-44-4855/67江苏商业与经济发展分析胡荣华 晏维龙江苏商论.2001(3).-30-3356/67江苏省乡村人聚环境建设的空间分异及其对策探讨薛力 吴明伟城市规划汇刊.2001(1).-41-4557/67世纪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江苏的启示汤茂林现代城市研究.2001(4).-55-5858/67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集团的行动逻辑:以江苏为例秦兴方中国农村观察.2001(5).-69-7459/67江苏城市化道路的分析与对策建议杨根平江苏社会科学.2001(4).-187-19060/67城市化: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张二震 方勇 等江苏社会科学.2001(2).-181-18561/67促进江苏沿江地区协调发展顾朝林江苏经济.2001(8).-50-5062/67营造江苏城市整体优势顾松年江苏经济.2001(3).-31-3363/67江苏新经济增长极的塑战略刘志彪[1] 王建优[2]江苏改革.2001(5).-17-2064/67江苏城市化优先战略选择张鸿雁江苏改革.2001(4).-14-1565/67加快江苏城市伦建设的几个问题王雪非 范朝礼 等江苏改革.2001(1).-24-2566/67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以江苏省为例萧竞华南京社会科学.2001(11).-79-8467/6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为何不导致城市化--江苏省城市化滞后原因实证分析吴力子南京社会科学.2001(7).-64-68

就是用Jsp、asp或做一个应用系统或者网站,然后再写一篇论文,建议用做,比较简单,你可以到上面去看看你那你就出点钱买一个现成的,像这种管理类软件很多毕业设计,一两百块钱就可以了,买个asp或做的,买了以后自己看懂,毕业答辩的时候也可以

关于苏州拙政园的毕业论文

拙政园是我国江南文人园林的代表,其主要特色是“疏朗”和“淡泊”。本论文试图从:1.拙政园造园要素空间特征的量化研究;2.拙政园环境要素特征的量化研究;3.拙政园意境宜人的主要特点与营造方法;4.从拙政园造园和环境要素的量化数据特征或关系及应用等方面,研究一代名园“环境”、“意境”宜人的设计方法及其理论依据,以便古为今用,传承遗产精髓,服务于现代人居环境空间设计。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或成果如下: 一、拙政园造园要素空间特征的量化研究 1.造园要素:水体、山体、建筑、其他(游路、平台)的“形式美”,或“精在体宜”的合适“比例与尺度”约为2:1:1:。 2.重要景点间距离应控制在“清晰视距离”范围,在能“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距离范围,即在25m~50m范围内。 3.园林主体建筑要实现与园内其他建筑或与整体园景的“形式美”与“精在体宜”,前者在“尺度与比例”上的数值约为7:100,后者在“尺度与比例”上的数值约为1:100。 4.主要建筑景点围绕主体建筑周边布置的合适水平视角约为30°~60°;园中主要赏景点与其主要对景点立面布局的合适垂直视角应在25°~29°之间。 5.拙政园的山水布局风格为:以水为主的山水园,主水浩淼,辅水星罗旗布;主山烘托水面,辅山衬托主山。这类风格的园林山水要素平面布局主要量化数据特征是:山、水比例各占、31%,两者共占约47%;辅山与主山的面积比值约为1:;散水与聚水的面积比值约为1:;主山与聚水的面积比值为1:。 6.园林主入口赏景轴线上的景点平面布局,既要在轴线所在视觉通道上,轴线又不宜穿过景点的中线,拙政园的处理偏离角度数值是3°;轴线分割山体(开门见山)的合适比值约为1:3;轴线视觉通道的视觉落点应位于轴线末端景点的主体部位上。 7.植物配置的主要特点有:常绿树种无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上都远远少于落叶树种;选择树种上注重乡土树种,如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朴树Celtissinensis Pers.、榆树Ulmus pumila L.、梧桐Firmiana simplex (L.)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等;在意境文化涵蕴上注重选用赋予农耕文化承载的树种,如榉树、梅花Prunus mume .、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梧桐等,以便巧用造园要素营造主题意境空间;在平面布置上三五成丛、疏密有致,以不等边三角形构图,立体构图上参差错落。 二、拙政园环境要素特征的量化研究 1.拙政园绿地系统配置方法形成的五种植物群落,在夏季,群落的透光率与冠下层空间的降温效应总体上呈负相关,降温率在之间,能使冠下层空间环境温度有效降低℃~℃;在冬季,群落的透光率与室内环境升温效应总体上呈平缓的正相关趋势,增温率在,能使同空间的室内环境温度有效升高1℃~4℃。这一生态温度效应的设计方法主要是绿地系统植物群落配置的植物种类、数量、结构:或依据于空间的主题意境为主进行植物群落配置;或依据于空间实用性为主进行植物群落配置。这种园林绿地系统植物群落设计方法通过获得与空间设计目标要求相一致的透光率和郁闭度,从而获得宜人的环境温度效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拙政园绿地系统植物群落的设计与布置,在夏冬季,具有“天然空调”调节环境温度的效应。 2.水面对空间环境的相对湿度RH值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当景点的郁闭性和遮荫效应一定时,与水面距离越近,则空气相对湿度RH值越大;离水面越低时,空气相对湿度RH值越大,离水面越高,空气相对湿度RH值越小。拙政园夏季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RH值在之间,而冬季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RH值在之间。夏冬季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RH变化值在范围内;而园外的苏州大环境夏冬季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RH变化值约在40%左右。这一生态湿度效应的设计方法主要是:拙政园中部景区的水体贯穿全园,使各景点的空气相对湿度RH值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范围,保持人体在四季感到舒适的合适范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拙政园中部景区水体设计与布局,在夏冬季,具有“天然空气调湿器”调节环境相对湿度RH值的效应。 三、拙政园意境宜人的主要特点与营造方法 拙政园在营造艺术手法上非常注重:“景因境活,境因景存”,两者实虚结合,互为表里,由“景”入情,由情入“境”;由“境”入心,以人文本。对于私家宅园而言,“宅”如“人”,“园”亦如“人”,“宅、园、人”,虽然三者的主体对象属性不同,但在拙政园的规划设计中却达到了完美统一。 四、拙政园造园和环境要素的量化数据特征或关系及应用 本论文还对拙政园造园要素个性、共性量化数据特征或量化数据关系及应用;拙政园宜人环境的综合特征;拙政园夏季环境的量化数据特征及应用;拙政园冬季环境的量化数据特征及应用等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目的是对拙政园造园要素、环境要素的表现特征,及产生这些特征的设计方法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以便这些能产生良好生态效应的设计方法,能在今后园林实践,特别是现代人居环境设计项目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苏州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换的画面。全市现有园林60多个,其中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与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分别于97年12月和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镇同里、周庄、角直正在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寺观名刹,遍布城乡;文物古迹,交相辉映。加以文人墨客题咏铭记,作画书联,更使之名扬中外。灵岩、天平、洞庭东山西山、邓尉、虞山、玉山等处,都是天然的风景胜地。古镇周庄和苏州乐园、太湖乐园等现代旅游设施业也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苏州现建有戏曲、民俗、碑刻、丝绸、苏绣、钱币、园林、佛教等10个博物馆,已成为旅游新热点。另有工艺美术博物馆正在筹建之中。拙政园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78号,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份。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小飞虹、枇杷园等。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主要景点有:卅六鸳鸯馆、倒影楼、与谁同坐轩、水廊等。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巾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园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为奇观。咸宁年间,苏州诸园颇多毁损,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园。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叫个景区。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留园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丰间刘比。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留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末年被刘恕所得,扩建后改名寒碧山庄,时称“刘园”。光绪初年,官绅盛康买下此园,吸取苏州各园之长,重新扩建修葺,改名为留园。留园共分中、东、西、北4个景区,景区间由700多米长的曲廊连接,长廊两壁上嵌有历代名家书法石刻300多方,人称“留园法帖”。廊檐下有粉白花墙漏窗,图案精美。从花墙望去,山池亭台在花树中若隐若现,有如丹青画卷,别有情趣。西园寺:位于苏州金门外下塘街,留园西侧不远处,西园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园放生池的总称。该寺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本名归源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观音殿和藏经楼等建筑。其中罗汉堂特点突出,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在它不远处,还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个不同面相的脸,据说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堂内还塑有大肚弥勒像,寒山、拾得像,关公、韦驮像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疯僧”、“济公”两像,其传神与妙趣横生令人惊叹不已,堪称杰作。西花园的放生池同样引人入胜,池内有很多鱼和鳖,大都是佛教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鲤鱼可与杭州玉泉媲美。池中还有一只三百多岁的大鼋,只有在炎热天气才出水一现。

江南园林不仅在风格上与北方园林不同,在使用要求上也有些区别。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正文部分: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苏州和天堂联络起来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苏州那数目庞大的封建古典园林的存在。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那里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古典园林,苏州园林艺术之悠久,数量之庞大,造园艺术之高超都在全国首屈一指,据考证已有1500多年的治园历史,至今保持完好的有69处之多。现在,苏州园林的含义已不仅仅是位于苏州的园林,更是作为江南私家花园的总代称。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些园林大致分为三类,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这些园林多为一些文人雅士,官宦富商所建,精致优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大规模,多角度的集中展现。苏州的著名园林有:拙政园,留园,退思园,耦园,网师园,怡园,艺园以及环秀山庄。 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是人类文化艺术水平的良好传承,它包含了人文艺术,建筑艺术,诗词画作,以及中国古典哲学思维。从平面来看,苏州园林就是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从立体来看,虽非迷幻莫测的空中楼阁,却倒也有一番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在旅游者眼里,苏州园林是最好的自然博物馆。 在此,依据苏州园林的造园特点和根据我所了解的资料,重点介绍苏州园林艺术中的两朵奇葩——拙政园和留园。 拙政园和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园林。起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所,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的退隐居所,他修补残缺,植树种草,取“拙者之为政”之意命名该园。曾也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全园分为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样式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已辟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平快明朗,以平岗远山和松林、草坪、竹屋和池水为主。主要景点有:雪堂、兰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等。中部乃拙政园精华所在,以水为主,池水面积占据约三分之一,水碧树茂,景色自然,形体不一,主次分明,并非西方园林建筑中处处所体现的棱角分明,于“无形”中体现著东方艺术的哲学性,体现著“有形”。 中部的主要景观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红楼、小飞虹、枇杷园等。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型,其特点为台馆对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装饰华美而又不失情趣,主要景点有:鸳鸯馆、倒影楼、谁与同坐楼、水廊等。 留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园中可分为四个风景区,中部以山池为主,风景明净静幽;东部则厅堂明朗轩敞,重楼叠嶂,给游人带来一种大气舒畅之感觉;西部是土山枫林,景色自然清秀;北部是田园风采,让人返朴归真。全园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在建筑物布局处理方面当居苏州园林之首。 留园占地30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与园林为一身,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艺术手段,来吸收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有致,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科举制度下最后一位状元俞樾在其著作《留园记》中称留园为“吴下名园之冠”。全园曲廊贯穿,依势曲折,长达六七百米,廊壁上有历代书法名家的书法石刻300余篇,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董刻二王贴,为明嘉靖年间松陵人董汉策所刻,历时达25年之久,至万历十三年才刻成。留园有三绝,分别为:冠云峰、楠木殿、鱼化石。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旦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节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即可获得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资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释、道、儒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 文学,对古典园林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栖息于游赏之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储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审美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对研究我国古代江南人民生活习俗和礼仪方式,都是重要的一手资料。 苏州园林在美化居住环境,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等方面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都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苏州园林造园特点 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苏州园林模拟自然景色, 利用水面、奇石和花木,吸收了文学、国画、书法、雕刻、工艺美术等技巧手法,通过理水、叠山、绿化、建筑、陈设、装饰等形成建筑为中心的综合艺术,创造诗情画意的城市咫尺山林意境,具有独特风格,集中表现出我国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其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在当今世界上为任何地区所少见,苏州园林不仅是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宝。 由于园林空间多样而又富于变化,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景、框景、透景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均居于三大地方风格之首席。 1、置石特点 苏州盛产石料,苏州园林叠山石料的品种很多,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石的用量很大,大型假山石多于土,小型假山几乎全部叠石而成。能够模拟山之脉络气势,或模拟山之一角创为平岗小埠。 以狮子林为例,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起舞之状。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狮子林为诸峰之首。 2、植物配置 江南气候温和溼润,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花木的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的有机结合,讲究与山石、水面、房屋的协调统一。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都以自然式为主,又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同一种类植物的群植,如沧浪亭山边的箬竹满坡,苍翠欲滴。留园西部的漫山枫林,入秋时有万山红遍的奇景。怡园中锄月轩前的牡丹,可赏“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色彩纷呈。 第二类是计划总不同的植物丛植,与山石配合,以白色景墙为底,就像在宣纸上绘画一般,有诗情画意、寓情于景之感。 3、建筑营造 建筑的形式极其多样丰富.江南园林建筑的个体形象玲珑轻盈,具有一种柔媚的气质。室内外空间通透,露明木构件一般髹饰为赭黑色灰砖青瓦,白粉墙垣配以水石花木组成的园林景观, 能显示出恬淡雅致有若水墨渲染画的艺术格调.木装修、家俱、各种砖雕、木雕、漏窗、洞门、匾联、花街铺地, 均表现及精致的工艺水平。 亭、台、楼、阁、厅、堂、轩、廊的人文景观为苏州园林建筑的特色。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曲廊环绕,另有匾额、碑文题词。 4、理水特点 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 苏州园林的意义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资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储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产生于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它们建筑型别齐全,储存完整。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但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它们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俱、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苏州园林在美化居住环境,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等方面达到了历史的高度,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公元前514年,吴大夫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为吴王建造阖闾大城。四周城墙开有八座陆门,以象天之八风,八座水门,以法地之八卦。古城遗址至今依稀可寻。城内府衙、兵营、库房、作坊、市场、民居、和娱乐地布置井然。古城面积约为14平方公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整体呈长方形双棋盘式。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景色宜人。隋开皇九年,始名苏州。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流经苏州,给东方威尼斯增添了新的魅力。此名自隋唐沿用至今。苏州城形成 早、规模大、变迁小,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古城区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罕见。故而苏州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有关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迹。 苏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上溯到七千年前。在吴县唯亭镇北2公里,阳澄湖南岸的草鞋山发掘出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发现陶、石、骨、玉等生活、生产和装饰用品1100多件。尤其重要的是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纺织残品(葛),表明苏州一带是中国纺织的发祥地之一。 苏州现有69座古典园林,其中网师园、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最著名。苏州园林藏而不露,为退避尘嚣的场所。它们揉合了道、释、孔三教的思想,以山石、水流、花木、和建筑等基本要素再造了大自然的缩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苏州园林艺术充分代表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其造诣之高,世无伦比。 苏州是个得天独厚的地方。得天独厚不完全是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还在于她的文化积淀的深厚;地理的优势是得于天,文化的优势是得于人,天人合一形成了苏州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关于苏轼词的毕业论文题目

1. 关于苏轼诗句的作文题目 关于苏轼诗句的作文题目 1.关于苏轼作文的标题 <;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苏轼《定风波》里的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句就是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 我以前也用这个题目写过,个人觉得蛮不错的 希望楼主采纳! 2.关于苏轼的作文(题目为苏轼我读懂了你800字) 悠悠百年,别来无恙。昨日,读前辈《记承天寺夜游》,让晚生体会到了您心中的无比郁闷,故写书与您,和您作一个隔着时空的对话,希望不会因此打扰您庭院漫步,月下沉思的清净和宁静吧。 晚生十分理解前辈此时的心情。您正当壮年,本应是大展宏图,为国家、为江山社稷 出力之时,却无奈官场黑暗,处处明枪暗箭、争权夺利才使您贬官黄州,无限豪情壮志被埋没于此,保家卫国的远大抱负也只能空留于心。您这种愤恨的情感不言而喻,令晚生在同情之余也忧愤无比。 看唐代文豪柳宗元、宋朝诗人陆游,哪一个不是和您相似,满腹才华,无处施展。官场上处处勾心斗角,防不胜防,与那“荷塘月色”比起来,才是无聊至极。虽然您被贬于此,但能与知己好友张怀民共赏明月,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如今您官低权微,事务清闲,但雅兴却丝毫不减,因此,在下以为您与怀民不如真正做个“闲人”,不要汲汲于名利,请放下心中的恩恩怨怨,与知己一起中秋赏月、清明踏青,共赏良辰美景,从容流恋光景,岂不快哉。 我不知道您当时的心情是忧伤,失落,或是更多情感的百感交集。但是我知道您在这些情感的左右下并没有失去自我和朋友。 ——有了自我,才能把握好周遭带来的一切,或喜,或悲,或喧哗,或宁静…… ——有了朋友,才能分享自己对周遭事物的感悟,或简单,或深奥,或通俗,或哲理…… 您可能不知道,晚辈现在所处的社会,人们的心态普遍浮躁,往往在压力下会失去自我,再加上竞争的激烈,更不会在乎身边的朋友。遇到挫折,就幻想一个桃源胜地去摆脱烦恼,还有人去网吧,登录虚拟世界,因而迷失了自我。看来,在如何从容面对名利、挫折等不利因素方面,您真的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呢。 东坡老前辈,今天我有幸拜读您的大作,心中有无数感慨,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淡雅的月光把您带到了一个充满意境的世界,我也在你凝练的文笔中得到了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升华。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此刻又是月色入户,您一定又欣然起行。看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望您仍然能时刻保持一颗开朗的心。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有了自我的把握和与朋友的分享,月和竹柏才会是人生的精彩! 出言放肆,尚请见谅。 篇苏轼写的古诗(有题目,有诗句)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减字木兰花 春月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茜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麦少〕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浣溪沙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 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月明千里照平沙。 浣溪沙 寓意炙手无人傍屋头,萧萧晚雨脱梧楸。 谁怜季子敝貂裘。顾我已无当世望,似君须向古人求。 岁寒松柏肯惊秋。 浣溪沙 即事画隼横江喜再游,老鱼跳槛识青讴。 流年未肯付东流。黄菊篱边无怅望,白云乡里有温柔。 挽回霜鬓莫教休。 西江月 重九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西江月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阮郎归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醉落魄 离京口作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南乡子 送述古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座客无毡醉不知。 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南乡子 自述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定风波 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密州上元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 4.以我心中的苏轼为题目的作文 苏轼是一个豁达的人,喜欢游山玩水.苏轼每到一个贬戍的地方,就放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走下河滩,寻找一种解脱.与其说游山玩水不如说是为了一种解脱.在山水间,不仅仅看见的是美丽和寂然,而是寻找心中的寄托和独自的思.不断的思考人生的问题,着使得他能够忘记或暂存痛苦,寻求解脱.其中从孤傲到成熟就是在山水中得到实现. 接受佛教思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自从出生到圆寂到成佛总是带有神秘的色彩.当然佛教的理念力量也一直影响着世人.佛教叫人向善,追求直着.不去介绍佛家思想了.苏轼在流放的路上寻访高僧,接受了佛家思想,逐渐佛理化了自己哀愁和痛楚.就是说佛家思想再人生最绝望的时候是最有效果,当然大文豪也是如此.苏轼也叫苏居士,所谓居士不是指文人而是指接受佛家思想的俗家弟子.苏轼作居士近半生,许多的诗词都是有丰富的哲理.正是这种接受的佛家思想他才寻找到了自己的解脱,作到所谓的乐观,豁达. 喜交朋友,不论出身,而且赤子之心.流放到哪里就会朋友遍地,从农民到文人到侠客官员.还有许多的朋友长途跋涉到海南寻找他.可见其赤子之心.交朋友在乎信任,他信任朋友不猜疑,深的朋友信任爱戴.因此再危难的时候总有许多人帮助他,他也能够快乐的度过艰苦的生活. 以上是苏轼的豁达之道.从某个角度分析,文人是矛盾的,苏轼也是.接受了佛家思想的人,对待名利淡泊但是心中会存有丝丝消极.这与佛家思想的趋向不无关系.所以表面淡然豁达,内心虔诚淡泊,消极.似乎矛盾但是实质上是相通相容的.接受佛家思想的人必然有佛性的趋势或遵循佛家的理念,所以必然产生淡泊名利,但是也就产生了消极的概念.总之苏轼的豁达是矛盾的综合体,豁达是外显出来的,消极淡泊在心中. 5.求作文,题目是 我与苏东坡 600字,谢谢 我最初对苏东坡的了解来源于课本上的诗、词、游记。几首诗词,几篇文章而已。约略知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父兄同列唐宋八大家。他是四川眉山人,有个儿子叫苏迈,要去当德兴县县尉,知道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游庐山诗,知道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的诗,知道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仅此而已,似乎再没有什么理解了。 很久以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忘记了从那本书上看到,林语堂先生写过一本《苏东坡传》,林语堂对苏东坡十分推崇,说他是千古第一才子,说他是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引起了我的兴趣,就想找一本看,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兴趣可能竟和鲁迅先生有关:鲁迅是我们了解比较多的人之一,鲁迅和林语堂打过文架,想来,有资格和鲁迅先生吵架的人应该也不一般,应该不一般的人如此推崇苏东坡,就想了解一下他。没想到文学艺术成就如东坡先生这样的人,竟然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了我的头脑。 遗憾的是,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感谢现在网络书店的技术,没想到大概是2005年左右,还真淘到了一本。后来又陆续看过一些关于苏东坡的数据和传记,如孔凡利的《苏轼年谱》、李一冰的《苏东坡传》等。看过之后,了解了苏东坡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子在诗、词、散文、绘画、书法、饮食、医药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了解了苏东坡中进士的故事、入狱的故事、与王安石的故事、与司马光的故事,甚至与高俅的故事,了解了苏东坡在杭州、徐州、密州、颍州、扬州当过官,并且很有政绩,了解了苏东坡曾经两次被贬官等等。 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苏东坡一生到过的地方太多了,四川出生,出蜀后,到开封赶考,凤翔为官,回京述职,通判杭州,移知密州、徐州、湖州,回京入狱,贬谪黄州,移知汝州,游庐山,常州居住,回京任官,贬惠州,贬海南,回广州,回常州,足迹遍布大半个北宋。很想有一天能把他的足迹、他的事迹、他的文学成就在地图上展示出来,基于视角重新审视一下苏东坡的一生。 6.苏轼的诗有哪些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洒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西湖的雨》,《千年的苏子》,《跨越千年的真心英雄》,《杭州的诗魂》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因如此,宋后历代以来,人们论词,必提苏轼 ;若提苏词,亦必提其“豪放”之风。这几乎是一个规律了。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他的一系列豪放词是北宋豪放词派形成的重要标志,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刘辰翁就曾说过:“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词作是比较丰富的,据统计现存三百四十多首。苏词风格多样,既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也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本文想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结合几首苏轼有代表性的“豪放词”,简单论述一下苏词中被历代论家所忽略的豪放中透露出来的悲壮、凄凉、哀婉甚至一丝浅浅的“消极避世”的审美特征。苏轼词由“纯粹的豪放”到“豪中见悲”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词中“悲”的成分明显加深有两个较为显著的标志。一是在他45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一是在他59岁被贬往惠州时。其中后一次给素食的影响更为强烈。苏轼在其自题画像中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话一般被认为是苏轼的“自嘲”,实是苏轼对自己人生、创作道路回顾后做出的一个深刻认识和总结,这起码说明,在苏轼自己看来,他在这三个地方的经历与创与其以前时是有很大不同的。他在此时的诗词创作中融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只是这种变化显得很微弱,较难被读者体察而已。朱弁在《风月堂诗话》中有云:“东坡文章,至黄州以后人莫能及,为黄鲁直诗时可以抗衡。晚年过海,则虽鲁直亦瞠若乎其后矣。或谓东坡过海虽为不幸,乃鲁直之大不幸也。”这又从一个侧面说明,苏轼的文学创作再贬至黄州尤其过海之后,发生了一定变化,其成就更为突出了。这是从人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角度而言的。我的想法是,素此在经历了两次重大挫折之后,词作更倾向于表达自己内心伸出的那种悲哀和痛楚,更倾向于表达一些个人性的感情了。而表达着种人生悲壮的东西更能打动人心,更能切近读者,这也许是苏轼被后来历代文人尤其是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失意文人所推崇的一个原因吧。这些凝聚了了苏轼太多无奈的叹息制作,故不失其豪放达观之人生态度,然实是和着他血和泪写成的,是将人生的痛感转化成了审美的快感。只是作者高超娴熟的技艺及其中更多的乐观成分几乎掩盖了那份悲凉,让我们难以体察而已。我以为,苏轼的纯豪放词的代表作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而非那首公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且看他早期的这首江城子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作者以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读来自有一种豪迈之感。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的哀伤。可见此时的苏轼满腔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去丝毫不在意,即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在稍早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中,作者还表达了自己“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时代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在此将此词录出,读者诸君可与后面的几首词作一比较,会发现与他被贬黄州后是有较大区别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乌台诗案”后,苏轼开始更加真切而深刻的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不定。个人不幸命运开始更多地融入词作,其悲剧性也因此明显加深(需要仔细体会方能感觉出来)。在当时那种社会背景下,苏轼有些想法是不敢直接言说的,只好非常含蓄隐曲地表达(不知大家还记得否,柳三变因一首《鹤冲天》:“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惹怒宋仁宗,称其“此人花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而“奉旨填词”了几十年。这件事就发生在苏轼之前一段时间,一苏轼之博闻,应当很是清楚。);再者,尽管苏轼一次次的感受到“人生如梦”这个命题(具体论述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五章),但他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越,始终保持着乐观顽强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所以词中“悲性”的表达既隐曲又微弱,不易发觉。这种现象在他被贬黄州以后尤为明显,故我在此选了他被贬黄州及此后的作品自认最具代表性的三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和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来做一分析。下面结合前人对这几首词的分析及自己的理解,简述苏词中“悲”的气息。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应是苏轼词向内心世界转向的一个重要标志(个人观点,有待商榷,欢迎质疑)。读这首词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像到一个孤苦的老人,在雨中蹒跚而行,竹杖芒鞋真能胜过骑马吗?那只是无奈的自我安慰罢了。闭上眼睛设想一下,那位老人突然转过身来,坚定的眼眸中怎能不流露出一丝凄凉或者悲哀呢?眼角流出的,谁知道是雨水,还是酸涩的泪水?斜照相迎,更多的知识老人的一厢情愿吧。下面的这首临江仙将这种感情升级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历来论家称赞全词风格为“清旷而飘逸”,却独不见其悲。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上阙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上阙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阙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下阙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重中之重,枢纽所在。以上两句精粹议论,是化用了庄子的“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无限的大自然之中。“夜阑风静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之后,“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根本未去“江海寄余生”。这则传说,生动地反映了苏轼求超脱而未能的人生遭际。其词作之悲蕴含的人生不遇之辈正在于此。还有这首卜算子: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一般认为,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我表示赞同。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我想到了他的门生黄庭坚所对此词的评价:“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一个叫黄苏的人也曾评论道:“格奇而语隽”。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固然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苏轼“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选景叙事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此句来自百度贴吧苏轼吧,我以为说得很好,故而录于此)是一般词人所不能的。但苏轼心中不会有一层难以言说的悲凉?“有恨无人省”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吗?“人不知而不愠”是非常难做到的,苏轼虽然做到了,但内心还是存在着一种困苦,只能“拣尽寒枝不肯栖”了,但寂寞沙洲上的寒冷,确是挥之不去!不妨再简单提一下那首还是作于黄州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这首词中,素食已经流露出较多对自己部位朝廷所用的郁郁了。他对年纪尚轻就已功成名就的周瑜特特别钦慕,由此而慨叹自己年岁老大而遭遇坎坷,空有济世之才、报国之志却不得施展,积极地人生态度之外显现了一丝不易觉察的悲哀,与前面提到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不一样了。所以,我选择用“苍凉悲壮”四个字来形容这首词。如果还不能让大家信服我以上的论述,大家还可以参考苏轼其他大量的诗、古文、辞赋等,那里有很多作品都可以说明苏轼在经历众多生活磨砺之后,人生态度、创作风格所出现的细微变化,即悲叹人生成分的增加。在几首词作分析之后,我想在这引用苏轼《谢量移汝州表》中的一段话,让我们体味一下这位大师的悲哀:“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憔悴非人,张狂失志。妻孥之所窃笑,亲友至于绝交。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为已死;饥寒并日,臣亦自厌其余生。”不知道这份人生的悲凉您体味到了没有。有这种感情,必然会在诗词创作上有所体现的。综上可见,苏轼后期所作多是为“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了。“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的苏轼,似乎也只能如此了。总的说来,“豪中见悲”是苏轼众多豪放词的一个总体审美特征,但历来为人所不注意。一种比较接近的说法是“在(苏轼)词的背后有一种宏观的视角,再观照人生的悲哀不幸时常能加已超越,从而不同于晚唐五代词的一位陈免于感伤。”再申明一点,大关的人生态度和豪迈的创作风格是苏轼一生的主流,“悲”只是其此做种含蓄流露出来的一小部分内容而已,这根本掩盖不了苏词昂扬乐观的主题。这里的“悲”乃发自生命最深处的悲叹,亦绝非一个“悲哀”所能形容的,更不等同于“悲观”。豪中见悲,悲而不厌世,这是我对苏轼豪放词的一个整体理解。苏轼即便再达观,再超然,他还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的人,是一个虽受佛理、道家思想广泛影响,但他毕竟还是有大才气、一腔济世之志的儒士、文人。因此,苏词尽管颇多豪放之作,但时而流露出一份悲凉则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不会影响苏轼的人品及文学成就,反而能够加强他在我们普通人心目中的地位,更加拉近它与我们的距离。中国古代文人中,我最敬佩的还是苏轼。

大江东去-苏轼的豪放词

  • 索引序列
  • 关于苏联的毕业论文
  • 关于苏轼的毕业论文选题
  • 关于最美江苏的毕业论文
  • 关于苏州拙政园的毕业论文
  • 关于苏轼词的毕业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