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谢飞毕业论文没过

谢飞毕业论文没过

发布时间:

谢飞毕业论文没过

有的,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任教在常州轻院,我是他的学生,他的书法水平很高,很佩服他

谢飞 :1981年生于四川省 民族:汉族 性别:男国籍:中国 职业:全壕门金融研究所所长广东全壕门投资首席分析师,资深分析师、财经媒体特约嘉宾、媒体特邀嘉宾、金牌分析师2000年上海财经学院毕业2001年赴加拿大哥伦比亚学院留学并获得了金融硕士学位曾受邀到中国教育台,贵州卫视,宁夏卫视,内蒙古卫视,山东教育台等做过财经节目,他的分析报告常被《中国证券报》引用!并在珠江电影频道,广东股市台Fm953与广东人民点评现货原油的投资优势。中央电视台“投资新思路”特约嘉宾。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西北的风土人情一直为人称道。

而和西北风土人情同样出色的,是从大西北走出的这些演员。

如今活跃在影视圈的这些演员们,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西北的。

尤其是在2020到2021年间的很多热剧里,西北演员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山海情》、《装台》、《扫黑风暴》、《乔家的儿女》、《燕云台》、《三十而已》,甚至就连大爆的网剧《司藤》里,西北演员都挑起了大梁

在演员中,大叔这一类型越来越受欢迎。

而这一类型演员的代表,西北演员尤其多。

张嘉益则是其中的翘楚。

张嘉益1970年出生,1987年考上了北电。

大三的时候,他就在电视剧《聂荣臻》里当上了主角。

1991年,张嘉益毕业,回到了家乡的西影厂。

那时候,不流行他这样的白面小生形象,于是他在西影厂呆了几年,拍了几部戏,但发展平平。

眼看这就要30岁了,不甘心的张嘉益抱着试一试的心从西北去了北京。

2002年,张嘉益扎根北京。

2004年,他终于有机会出演了《国家使命》凭借在其中的优秀表现,张嘉益开始崭露头角。

2006年,他和孙红雷陈小艺一起主演了《半路夫妻》。

之后他开始在电视剧中担任男一号。

但张嘉益声名鹊起的还是2009年的《蜗居》,在这部剧中,他扮演有钱有才还温柔多情的宋思明。

张嘉译的表演很有深度,硬是把出轨的宋思明演得可恨又可怜。

剧中的宋思明年纪在30-40岁之间,可以说正是张嘉益成功地塑造了宋思明这一角色,才有了后来的中年大叔热。

那之后,张嘉益好戏不断。

《借枪》《悬崖》《一仆二主》《白鹿原》《山海情》《装台》《少年派》等等好戏不断。

他也凭着在《借枪》《悬崖》《营盘镇警事》等作品将白玉兰、飞天、飞鹰以及华鼎奖揽入囊中。

2020年他主演的《装台》不仅在央视一台播出,收视还高居不下。

2021年他参演的《山海情》,更是掀起了收视狂潮。

而他之前拍摄备受好评的《少年派》后续《少年派2》9月23日也宣布正式开机。

看来,张嘉益又要为大家奉献一出好戏了。

张嘉益的同班同学刘奕君也是西北大叔天团里的颜值担当。

刘奕君在今年热播的电视剧《扫黑风暴》中扮演了有勇有谋的何勇一角。

同样是1970年出生刘奕君,大学时曾有过去剧组拍戏拍到一半,就被赶回去的经历。

那之后,一直到大学毕业,他都没有机会再演戏。

1991年和张嘉益一起分回西影后,他始终没有机会演戏。

于是他另辟蹊径,自学了编导,做起了导演。

他制作的8集短剧集《漫记人间》甚至还获得过全国星光杯的二等奖。

但对刘奕君来说,他心里始终有个属于表演的梦,因此1996年,他定居北京,开始重启演艺之路。

为了能有演出机会,刘奕君跑龙套,当配角什么都干。

一直熬到2000年,才有机会正式演出,此时离他毕业已经有10年了。

他抓住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凭借《生死兄弟情》的刘国强获得了金鹰男配的提名。

2002年,他参演了《摩登家庭》和《大染坊》等作品。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后,刘奕君陆续参加了很多影视剧的排摄,虽然不是主角,但他扮演的角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如《父母爱情》里的老欧,《北平无战事》里的刘云等等。

十年磨一剑,经过多年的磨练和打拼,刘奕君的演技已经日臻成熟。

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他都能信手拈来,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意味无穷。

2015年《伪装者》中心狠手辣的王天风让他出圈,并获得了白玉兰最佳男配提名。

紧接着《琅琊榜》中的侯爷谢玉又让他更上一层楼。

那之后,刘奕君的高光时刻就接连出现。

无论是《外科风云》的胸外科主任,还是《燕云台》中的宰相,这几年,他参与拍摄的几十部作品,每个角色他都完成得很出色。

但更让人吃惊的是,已经年过50的他整体状态保持得非常好。

眼神清澈,身姿挺拨,丝毫没有中年人的油腻感,与比自己小几十岁的女演员搭戏,也毫无违和感。

他可以只凭一个背影就上热搜。

这个英姿勃发的背影后面,是多年的自律和对事业的坚持。

他在最近热播的《双面神探》中也客串了一个角色。

而更让人惊喜的是,该片的主角之一王大雨的扮演者正是他的儿子刘怡潼。

刘怡潼1997年出生,眉宇间很多有几分刘奕君年轻时候的样子。

除了张嘉益、刘奕君这样最近比较活跃的演员。

尤志勇、巍子这些大家很熟悉的老戏骨也都是西北的大叔。

他们是年代戏中的主力军。

还有张涵予、富大龙、郭涛、陈建斌这些低调又有实力的老演员,也无一例外出自西北。

他们在古装戏和生活句中大放异彩。

段奕宏则是悬疑片里的常客。

就连《扫黑风暴》和《装台》中备受好评的客串歌手孙浩都是西北人。

随着《乔家的儿女》热播,白宇再度出圈了。

白宇去年的网剧《沉默的真相》创下了豆瓣分的高分。

白宇1990年出生,毕业于中戏。

2017年,因《镇魂》一剧声名鹊起。

但成名后,白宇却没有急着变现,而是沉淀下来慢慢磨练自己。

在沉默了很久之后,交出了《沉默的真相》这样优秀的答卷。

之后他客串了《山海情》,又主演了《乔家的儿女》这样优秀的作品。

在最近的釜山电影节上,《沉默的真相》入选了亚洲内容大奖5项内容。

其中就包括白宇的最佳男演员。

低调,不作妖,演技好,未来可期。

今年白玉兰奖,1985年出生的黄轩被提名了。

黄轩在《山海情》中

扮演的马德福,角色的时间跨度长达20年,他在一众老戏骨中,出色地完成了人物塑造。

黄轩自幼喜欢舞蹈,毕业于北舞,形体基本功非常扎实。

他曾经被选中参演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

但这也是黄轩演艺路上受到打击最沉重的一次。

当时剧本的设定是两兄弟,黄轩演弟弟,年纪19岁,这个年纪正好与黄轩一样大。

但后来,剧中的两兄弟改为三兄弟,周杰伦变成了二皇子,小皇子的年纪就由19岁变为14岁,黄轩就不合适了。

自己精心准备了半年,却最终落选,这种心情可想而知。

他为此还放弃了另外一部偶像剧的男二。

更悲催的是,在《黄金甲》的开幕式上,他还被拉去跳了开场舞。

但没想到,这只是开始。

这之后,他一直等到2007年才正式进入 娱乐 圈。

入行以来,他参演过《红楼梦》《无人驾驶》等,但始终没有太大的动静。

之后他陆续在《海洋天堂》等剧组拍摄时,都遇到过临时被换掉、或者是拍完被剪的一个镜头都不剩的事情。

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2014年,以前曾经合作过的娄烨倒是想到了他。

娄烨就是那个曾经把他的镜头剪得一刀都不剩的导演。

但当时黄轩的表演和气质还是给了他很深的印象。

之后,娄烨联系了黄轩。

他才有机会出现在了电影《推拿》里。

这是他征程的开始。

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用在黄轩身上不为过。

2014年,他主演的《推拿》和《黄金时代》同时上映。

人们发现了这个极具文艺气质可塑性又极强的演员。

他总算红了,这一年他已经29岁了。

再往后就顺理成章了。

大导演们纷纷向他递来了橄榄枝。

《芳华》《妖猫传》里都有他的身影。

他对来之不易的成功极为珍惜,为了拍摄一个镜头,可以光着身子站在雪地里将近1个小时。

从文艺片到商业片,从偶像剧到正剧,黄轩都表现得恰如其分。

他参演了由章子怡导演的《我和我的父辈》之《诗》,不久也将与观众见面。

黄轩已经成为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了。

2020大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有个著名的渣男许幻山,扮演者是李泽锋。

同年的《燕云台》男主角的扮演者是窦骁。

这些优秀的青年演员无一例外的都是西北人。

相比西北声势浩大的男演员队伍,西北籍的女演员相对少一些。

但也有像闫妮这样的重量级演员。

生活剧中,有闫妮就是品质的保证。

大爆的热剧《司藤》,女主角司藤的扮演者也是地地道道的西北女孩。

现在也是可以扛起时装剧大旗的女演员了。

最近热播的《刘墉追案》女主白冰也是西北的女演员。

其实西北的文化氛围一直都很浓。

最早的文艺座谈会就是在哪里召开的。

尤其是西影厂,在上世纪,几乎培养了中国电影界的半壁江山。

黄健中、滕文骥、吴天明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导演都来自西影厂。

《香魂女》、《本命年》、《棋王》还有张艺谋主演的《老井》这些最早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其实都是来自西影厂。

至于后来声名鹊起的张艺谋、田壮壮、陈凯歌、李少红、吴子牛、孙周、黄建新等导演,也都是来自西影厂。

而贾樟柯宁浩这些极具人文情怀的导演,最开始拍摄的片子也大都是西影的。

得过金熊奖的国内导演,除了李安之外,张艺谋、谢飞、王全安、刁亦男全都是来自西影厂。

刘奕君小时候,就住在西影厂旁边,当时的张艺谋在拍《古今大战秦俑情》的时候,他是端着饭碗,边看边吃的。

张嘉益家里亲戚也是西影厂的,她小时候也经常去西影厂看拍戏。

闫妮小时候也经常去看西影厂的电影。

这样的孩子在当时不计其数。

整体浓厚的文化氛围既是城市的经济和文化支柱,也对当地的年轻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好的影视作品需要有力的文学支撑。

西北有着浓厚的文学底蕴,在乡土文学的领域内,西北作家几乎一枝独秀。

而西北的作家们,几乎占据了一个时代,路遥、贾平凹、莫言、余华、陈忠实这些作家,每个人名字后面都是一连串响亮的作品。

就连大名鼎鼎的杂志《读者》其实也是西北的。

音乐方面,曾经红遍全国的“西北风”也曾在乐坛刮起过旋风。

编剧方面,有着中国第一编剧支撑的芦苇(作品《霸王别姬》、《图雅的婚事》《活着》等)、《菊豆》、《金陵十三钗》的编剧刘恒都是西北出来的。

有着悠久的 历史 ,有着无以伦比的艺术氛围,有着无以伦比的技术输出能力。

这样的西北,能产生出大量的具有文艺气质的演员也就并不奇怪了。

而西北特有的淳朴民风又让培育了这些演员踏实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个性。

所以,他们才能在荧幕上大放异彩。

不过,国内的好演员远不止西北的这些戏骨。

如果主要观察,就会发现来自于同一地区的演员多少会有些共性。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文化环境造就了演员自身独有的气质,并没有高下之分。

其他地区同样有着演技了得的好演员。

只是这次讲重点聚焦在了西北演员的身上。

大家喜欢这些西北演员的演员吗?

有啊这是资料呢:12月10日上午,谢飞个人书法展在我院阶梯广场举行。谢飞,男,1954年生,江苏常州市人。现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方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197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又入南京艺术学院深造,师从全国誉名书法篆刻家黄敦教授。擅长楷书和行书,书风清秀飘逸,风神萧散。谢飞是常州书坛较有实力和影响的代表书法家。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五、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一届正书展和全国第三届书坛新人作品展等国家级重大展览。书法作品荣获“第一届中韩书法家作品大赛”金奖,“第七届海内外书画大赛”银奖。书法作品及个人简介收录《当代中国书法家名人录》。有多篇论文和书法作品在书法专业报刊上发表,并出版了《谢飞书法作品集》一书。2005年3月,《书法导报》“精英出场”栏目整版介绍了谢飞的书法艺术及其作品。1996年5月,谢飞在常州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个人书法展,并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观看了展览,对谢飞的书法艺术给予了较高评价。本次谢飞副教授的个人书法展,是我院校园科技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览中,我院党委书记杨兴华,副书记张涛,副院长丁训言观看了书法作品,并与谢飞副教授进行了交流。在展览中,还展出了2005我院科技文化节学生书法大赛获奖作品,这些作品也得到了领导、老师、同学们的好评。据悉,谢飞个人书法作品展将在我院图书馆进行为期一周的展出。

谢菲尔德毕业论文没过

论文补交挂了可以提交申诉,不知道如何申诉的话可以找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指导后的成功率一般是挺高的。

因为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不达标。谢菲城市规划毕业论文会挂是因为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不达标,sheffiel谢菲尔德大学城市规划/设计和景观相关专业挺多的,并且sheffiel谢菲尔德大学景观专业在全英的地位不一般,国际声誉也不错。

人生没有回头路,你可以选择咨询一下在校教授,避免走弯路,祝你好运

英国留学生拿到了certificate无疑是挂科了或者论文没有过的情况下拿到的。certificate只是一个结业证书,正常情况下是认证不了的因为认证需要学位证书这个必要的材料之一。

谢飞毕业论文挂科

在英国留学读硕士,论文作业挂科了是非常令人沮丧的事情。但是,不要担心,你还有很多可以尝试的选择。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为你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首先,你需要了解学校的论文挂科政策。每所大学的政策略有所不同,你需要仔细研究学校的相关规定,确定挂科后的补救措施。在大部分英国大学,学生可以按规定时间内,申请重新提交作业或者参加额外考试,而不必重读整个学期并缴纳额外费用。此时,你需要联系指导老师或学科负责人,了解挂科后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流程。其次,你需要反思自己的论文作业,并找出挂科的原因。是因为理解不够深入,数据研究不可靠,引用不规范,还是疏忽大意导致语言表述问题?针对你挂科的具体原因,你可以向导师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让他们对你的论文进行审查,并提供反馈和建议。在下一次写论文作业时,根据此次经验,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避免重复犯错。第三,你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写作辅导的帮助。在英国许多大学都提供学生写作中心,帮助学生提高论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从而避免挂科的风险。一般来说,学生可以预约面对面的辅导、参加写作工作坊或者在线研讨会(比如英国翰思教育)。通过这些途径,你可以学习到写作中常见的陷阱,以及遵循正确写作规范的技巧。当然,你还可以寻找其他专业的写作辅导机构或个人,比如私人导师和写作服务公司。最后,不要过于自责和沮丧,挂科是大学生活中常见的挑战之一。相反,将此次经历当做一次宝贵的经验,积极应对困难挑战,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并努力追赶和超越其他同学。总之,在英国留学读硕士时,论文作业挂科是一种很常见的问题,但它并不是不可克服的。遵循学校的规定,反思自我,寻找帮助,并持续学习和努力,都是克服这种困难的最佳策略。

diploma是不能认证成degree的。因为diploma是论文挂科或是考试挂科少量的情况之下拿到的。而diploma只是一个文凭并不是学位,所以只是不能认证成degree。除此之外,英国留学生遇到以下情况也是不能办理学历认证的。1、有学历没有拿到任何文凭;2、所有认证材料不齐全;3、有学习经历,取得certificate想认证成degree;4、有几加几的合作项目没有备案;5、BTEC-HND

无法认证,首先要毕业,毕业了才有学历。

英国硕士阶段一般会拿到三种文凭:第一种:所有科目考试通过,论文通过修满180个学分即可拿到master degree;第二种:考试通过论文不过,或是考试少量挂科,论文通过达到120个学分即可拿到postgraduate diploma;第三种:挂科中等,论文不过,或是直接没有写论文机会,达到了90个学分即可拿到postgraduate certificate;根据每个院校的要求不一样,部分挂科较少的同学部分院校还会给到一次补考的机会,补考过了也就能顺利进入论文阶段的写作,还有机会争取到学位的机会,而部分挂科较多的同学部分院校是直接不会给补考的机会,则只好无论文无缘,那么也就与学位无缘了。另外像要求比较严格的院校如爱丁堡、格拉斯哥大学等无论你挂科多,还是少学校都不会给到补考的机会,也不没有写论文的资格。方案一:英国院校一般是不存在重修的,那么挂科之后拿不到学位的同学,则可以申请第二个硕士重读,因为一年制授课试硕士一般不存在转学,所以只有重新申请新的课程。方案二:实在不愿意出国的,也只有退而求其次,可以带有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也能辅助证明,在国外顺利毕业的,也能用于找工作。如果还想要解决学历认证问题,也只有再出国留学,只有在国外顺利毕业了,回国学历认证才是真金不怕火炼。

谢飞毕业论文重修

有啊这是资料呢:12月10日上午,谢飞个人书法展在我院阶梯广场举行。谢飞,男,1954年生,江苏常州市人。现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方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197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又入南京艺术学院深造,师从全国誉名书法篆刻家黄敦教授。擅长楷书和行书,书风清秀飘逸,风神萧散。谢飞是常州书坛较有实力和影响的代表书法家。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五、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一届正书展和全国第三届书坛新人作品展等国家级重大展览。书法作品荣获“第一届中韩书法家作品大赛”金奖,“第七届海内外书画大赛”银奖。书法作品及个人简介收录《当代中国书法家名人录》。有多篇论文和书法作品在书法专业报刊上发表,并出版了《谢飞书法作品集》一书。2005年3月,《书法导报》“精英出场”栏目整版介绍了谢飞的书法艺术及其作品。1996年5月,谢飞在常州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个人书法展,并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观看了展览,对谢飞的书法艺术给予了较高评价。本次谢飞副教授的个人书法展,是我院校园科技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览中,我院党委书记杨兴华,副书记张涛,副院长丁训言观看了书法作品,并与谢飞副教授进行了交流。在展览中,还展出了2005我院科技文化节学生书法大赛获奖作品,这些作品也得到了领导、老师、同学们的好评。据悉,谢飞个人书法作品展将在我院图书馆进行为期一周的展出。

姓 名:谢飞生 日:籍 贯:湖南宁乡职 业:导演 谢飞,著名电影导演,1942年8月14日出于陕西延安,原籍湖南宁乡。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留校任教,先后任导演系主任,副院长,并担任中国电影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国际影视学校中心",国际学术组织理事等职务。1986年-1987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讲学并考察,曾出任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第四届国际学生电影节的评委。 1978年,与人合作导演了故事片《火娃》,到今年,他的《益西卓玛》出品以后,谢飞已经拍摄了九部影片,几乎片片拿奖。今年在第九界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益西卓玛》一片也榜上有名。 从影三十多年来,谢飞不为风潮所动,不做追风赶潮之人,他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执著地追求自己选定的艺术目标,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他勤于学习,善于借鉴,这也是他屡获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谢飞不仅要教授学生,培养电影导演人才,还要继续拍片,并且还要经商,但他经商不是为了拍一些赶时麾的商业片,而是借于商人们的资助,支持中国的艺术电影。参与影片及所获奖项:益西卓玛(2000)《益西卓玛》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剧本特别奖,最佳女主角特别奖。 黑骏马(1995 )第十九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香魂女(1992 )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世界屋脊的太阳(1991 ) 本命年(1989 )1990年获第十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四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湘女萧萧(1986 )1988年获法国第四届蒙特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第二十六届西班牙圣塞巴斯提安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 我们的田野(1983 ) 向导(1979 )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 火娃(1978 )

提起刘少奇的第三任夫人谢飞,想必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会觉得很陌生。似乎在泱泱的 历史 长河中,这个名字并没有留下过痕迹。

但是,如果深入了解中国近代的革命 历史 ,谢飞这个名字,绝对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谢飞女士,不仅是完整的走完长征全程的三十个女红军之一,也是这些女英雄中为数不多的寿命过百岁人。

谢飞有很多的身份,她既是渔民的女儿、也是赤卫队长、更是归国华侨和女红军以及后来的法学专家。

但是她最为人所知的身份,还是刘少奇的第三任夫人。

1913年2月,谢飞出生在广东省文昌县湖山区茶园村的一个普通的渔民家庭。

由于谢飞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所以家人都称她为“阿尾”。

由于家里贫困,孩子众多,谢飞出生后一直也没有个正式的名字,一直到上小学时,父亲才给她取名谢琼香,此后人们都叫她“阿香”。

谢飞的父亲靠着打鱼为生,家境十分贫寒,因此谢飞5岁的时候,就要帮着家里到村后山坡上放牛、割草。

虽然家庭贫困,但谢飞一直十分的向往学习。

在父亲的支持下,1924年谢飞来到了海南公学读书,并开始受到革命思想熏陶,在这期间谢飞积极的参加学校的革命运动,并在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别看谢飞只是个女子,但却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学生,而是一个实打实的有理想、有行动的老革命。

对谢飞革命思想影响最深的人,是她的三哥谢冠洲。

在文昌县成立农民赤卫队的时候,谢冠洲任赤卫队指导员,而谢飞则是他的左膀右臂。

谢飞参加赤卫队后,率领全体队员挨家挨户动员华侨捐献枪支,积极准备武装起义。

同时,谢飞积极的发动当地妇女起来反抗,在她的教育启发下,文昌县的女子们争先恐后地参加革命运动,这对于当地的革命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谢飞和三哥的影响下,谢飞一家逐渐的都参加了农会和农军,投身革命,一家人在当地十分的有名。

但是,正因为如此,也使得谢飞一家人自然而然的成了国民党的眼中钉。为此国民党多次派人来抓捕他们,但是都没有能够成功,于是反动派一怒之下一把火烧了谢家房子,并扬言要杀掉谢家老小。

但是,面对敌人疯狂的报复,却没有动摇谢飞坚定的革命斗志。在这得看开,既然选择了革命这条路,就要为之奋斗终身。

但是为了保护谢飞的安全,省委还是将谢飞调离了赤卫队。

1928年10月,谢飞来到中共广东省委秘密机关当佣人。

虽然表面上谢飞只是个佣人,但是其实是当时省委的秘密交通员,执行了很多秘密的任务,这对于谢飞来讲是一种极好的历练和考验。

一年后,中共六大决定成立南洋临委,将革命的火种播种到南洋去。

但是由于南洋偏远,缺乏革命干部,因此就需要派人远渡重洋到南洋去开展工作。

这时候谢飞临危受命,孤身一人远渡重洋,来到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开展革命工作。

而此时的谢飞,年仅16岁。

在寻常人家来说,16岁的年纪一个女孩子基本做不了什么大事,多半就是在家中苦守着丈夫和孩子平淡的生活。

但是16岁谢飞却已经是一个意志坚定、经验丰富的革命战士了,足以担负起组织的重任。

谢飞这一去,就在南洋待了三年。

在南洋的三年,谢飞成长了很多。

到了1932年1月,根据上级组织的安排,谢飞离开南洋,奉命回国。回到国内后,谢飞迅速的融入了当地的环境,先后在福州、厦门开展工作。

1934年夏天,21岁的谢飞秘密的到达了中央苏区瑞金。

此时的苏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蒋介石50万军队大兵压境,而红军只有八万。

由于错误的战略,导致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遭受了重大的失利,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在长征的队伍里,有30名女红军,她们虽然是女儿身,但是个个是巾帼女杰,最小的钟月林19岁,最大的蔡畅34岁。

长征的路上,她们虽不直接参加战斗,但在那样的极端的环境下,同样面临生死考验。

对于长征的苦和难,我们很多人都从各种资料中了解过。

正所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长征路上的每一步,都是要付出血和汗的代价的。

在这场人类 历史 上最伟大的战略转移的背后,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思考和传承。长征,绝对是对于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的极限考验。

作为女子,在先天体力劣势的前提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谢飞和她的伙伴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艰辛苦困。

对于谢飞来讲,这个过程让她刻骨铭心。

在渡过泸定桥的时候,谢飞那时候正在发高烧,为了不脱离队伍,谢飞硬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紧跟队伍的步伐。

但是由于谢飞生病了,所以行动非常吃力,而此时渡河的时间又十分的紧张,所以当时部队想将谢飞留在当地休养。

但是,谢飞知道自己如果留下,可能以后就再也回不到队伍中了,于是硬是咬着牙紧跟队伍。

而就在快来到泸定桥的时候,谢飞实在走不动了,看着不远的泸定桥,谢飞咬着牙站起来走几步又跌倒。

看着此时不远处的大渡河,谢飞心里很难受,她 脑恨 自己为什么这个时候生病。但是如果渡过大渡河,那么就必然会脱离队伍。这是谢飞绝对不能接受的。

于是谢飞重新打起精神,每当她由低处向高处时,她就爬着走,而当她由高处向低处时,她就自然下滑,爬不动也滑不动时,她就将两手撑在地上,慢慢的往前磨。

就这样,谢飞足足爬了2个小时,才艰难的爬到桥边。

然后谢飞鼓足勇气,坦然地伏在大渡河的铁索上,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

就这样在咆哮的河水下,谢飞一点点的往前蹭,半个多小时后,谢飞终于蹭过了泸定桥。

此后,长征的队伍又翻过了人迹罕至的大雪山,穿过了满是泥沼的水草地,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谢飞的身影和脚步。

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终于在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此时的谢飞,再回看自己走过的每一寸土地,这个过程实在是艰辛无比,甚至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居然挺了过来。

但是经历过长征的洗礼之后,此时的谢飞已经是一身钢筋铁骨的战士了。

来到延安,虽然生活条件依旧很艰苦,但是大家终于有一个稳定的落脚点,终于安定了下来,这对于所有的女红军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慰藉。

随着在延安各项工作都逐渐的恢复正常,在很多大姐姐的眼中,谢飞这些单身女红军的婚姻大事也应该抓抓紧了。

此时,最小的姑娘都已经二十多岁了,在那个年代,寻常人家的女子到了这个年纪,孩子都有了好几个了。

于是在大姐们的热心牵线之下,渐渐地女红军们都各自有了小家。

刘英嫁给了张间天,钟日林嫁给了宋任穷。

而大姐姐们当然也没有忘记谢飞。

某一天,邓颖超邓大姐找到了谢飞,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交给了谢飞。

谢飞拿过信来一看,信是刘少奇写给邓颖超的。

大致的的意思是说,邓大姐曾许诺帮助刘少奇解决个人问题,然后刘少奇现在自己有了意中人,而这个意中人就是谢飞,于是想请邓大姐做媒来帮自己同谢飞来牵线。”

谢飞看信后,脸一下子就红了。

这位曾经的赤卫队长,虽然可以从容的面对任何敌人,但是在恋爱方面,这位“海南女杰”还真是没什么经验。

对于刘少奇的名字,其实早在谢飞在南洋的时候,她便已经听说过了。

后来在苏区第一次见到刘少奇的时候,两人也没有太多的交流。

谢飞和刘少奇的第一次正式的沟通是在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

那时候由于路程实在太难走了,几个女红军已经迈不动步子了,于是她们便想几个人合伙雇一个民工帮他们背着行李。

于是她们便推荐谢飞去找刘少奇请示。

谢飞虽然在中央苏区见过刘少奇同志,但和他直接接触还是第一次。

由于刘少奇平时都是一副十分严肃的面孔,因此当时很多人都十分的惧怕刘少奇,谢飞也不例外。

所以谢飞来到刘少奇处,看着刘少奇严肃的面孔,一紧张竟结结巴巴怎么也说不清她们的要求。

这时刘少奇看着谢飞。笑着问:“你们是不是想雇一个民工?”

谢飞连忙点头称“是”。

然后刘少奇哈哈一笑,爽快地答应了。

通过这第一次接触,谢飞才感觉到这个平时严肃刻板的工运领袖,其实是非常的平易近人。

在长征的路上,刘少奇对随行的同志都非常的关心,但是他对自己却要求严格。他有一匹老白马,但是为了减轻马的负担,刘少奇经常自己步行,只让马驮一些行李和干粮。

这些谢飞看在眼里,对于刘少奇又多了几分敬佩。

而在此后的长征途上,刘少奇也开始注意谢飞这个豪爽的女子,他看见谢飞经常不畏艰难,忙前忙后,因此经常称赞谢飞。

这一天,刘少奇又遇见了谢飞,而这时候谢飞正在生病。

刘少奇本来以为谢飞这样一个女同志,在生病的情况下可能走不动,会掉队的。但是万万没想到谢飞竟走在行军队伍的前头。

于是刘少奇惊奇地问:“阿香,你怎么走到前头来了,我还以为你会掉队呢!”

谢飞连忙回答:“首长,您好!我就是怕掉队,所以才走到前头来了。”刘少奇微笑着频频点头。

此时,看着刘少奇的这封信,谢飞回忆了起自己和刘少奇初次见面的场景,又回忆起刘少奇的为人做派,敬爱之心油然而生。

如今,邓大姐提出婚事,谢飞双颊飞红,在邓大姐的笑声中,谢飞害羞地点了点头,表示了同意。

两人的婚礼非常的简单,刘少奇和谢飞准备了一点酒和花生,在邓颖超主持下结为了夫妻。

在和少奇结婚后,谢琼香也正式改名谢飞,但人们仍习惯地叫她阿香。

瓦窑堡会议后,中央决定派刘少奇去华北主持工作,加强北方局的领导,而谢飞则陪同前往。

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设在天津法租界理惠兴的成衣铺楼上,来到天津后,这斗争环境相比较于延安,又更加严酷了一些。

在延安,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毕竟周围都是自己的同志,而在白区,地下工作环境险恶,随时有生命威胁。

当时在天津刘少奇公开身份是“周教授”,谢飞是“周太太”。

刘少奇总揽全局,管辖黄河以北的各省市党的工作,而谢飞则是刘少奇的好帮手。

每当刘少奇夜以继日地工作的时候,谢飞总会悄悄送上一杯新茶,而当刘少奇写完文章后,谢飞总是第一个读者。

在那时候,谢飞不仅要照顾刘少奇,还要负责管理机要文件,传递信件,更要保护刘少奇的安全。

有了谢飞的照顾,刘少奇免去了很多的后顾之忧,在他的领导下,华北抗日局面迅速打开,扩大了党的影响。

此时,看着刘少奇的工作干得风生水起,谢飞也非常的高兴。但是在她的心里,还有是有一些小失落。

由于参加革命比较早,谢飞没有在学校待太长的时间,因此她十分的想要继续去学习。但是眼看丈夫的工作如此繁忙,也没有办法开口。

终于在1937年11月,刘少奇接到了回延安开会的电报,谢飞陪同刘少奇回到了延安。

在刘少奇参加会议的时候,谢飞进入了中央党校进行学习,在中央党校期间,谢飞如饥似渴的学习各种理论知识。

然后在中央党校毕业后,又进入了马列学院进一步的深造。

此时的刘少奇已经抵达河南竹沟,着手开展组建中原局的工作。

不久,从马列学院毕业了的谢飞奔赴竹沟,任中原局组织科科长,协助刘少奇工作。

在河南,谢飞着力加强组织建设,开办党训班、组织发动群众、发展抗日武装、开展各种抗日救亡活动,迅速的打开了局面。

但是此时的谢飞,也在经历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磨难。

此时,谢飞和刘少奇结婚已经好几年了,但是一直没有孩子,这是因为在长征的途中,由于环境太过于恶劣,身体损耗过大,谢飞此时已经失去了生育的能力。

所以,每当听到别人祝他们早生贵子,子孙满堂的时候,谢飞的心里都非常的不是滋味。

另一方面,谢飞自从在延安学习归来以后,她感觉自己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想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此时的谢飞已经不再满足仅仅作为丈夫的助手而存在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夫妻两人逐渐的产生了矛盾。

最终,矛盾彻底爆发,谢飞跟刘少奇摊牌,自己要去新四军前线打鬼子,并让他另择佳偶。

1940年的秋天,谢飞主动请缨渡过长江到皖南军部去给项英送信。

但是由于日伪军封锁控制了交通要道,谢飞一过长江就回不来了,从此与刘少奇中断了联系。

而这一断,就再也没有恢复。

由于长期的分离,后来经过组织批准,刘少奇和谢飞,解除了婚姻关系。

对于两人的婚姻的分离,既有彼此性格上的问题,也有双方对于自己定位上的不同。

在刘少奇看来,婚后的谢飞,应该全力的协助自己,成为自己生活中的爱人,工作上的助手,家庭里的贤内助。

但在谢飞心中,自己是一个斗争多年,而且经历过长征的红军女战士,革命和战斗,才是自己的不懈追求和为之奉献终身的事业。

刘少奇和谢飞这两个人同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同样是信念无比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只是一个深沉如海,另一个却却热烈如火。

刘少奇的性格沉稳、内敛、寡言,而谢飞的性格却泼辣、直爽、快言快语。

在延安马列学院的时候,院长张闻天评价谢飞“八个理论家也比不上你的一张嘴”。

赤卫队长出身的她,行为干练、意志坚定,敢说敢做,敢作敢当,甚至为了内心的追求与信仰,宁为玉碎。

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此话用在谢飞身上,是一点都不假,这样刚烈和决绝的性格,注定了谢飞的命运。

在和刘少奇分开后,谢飞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革命斗争中。

这时候的谢飞,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羁绊,在 担任路东特委宣传部长兼江南社副社长的时候,谢飞带领江南社同志穿梭在水网地带,泛舟于芦苇荡中,躲避着敌人的追捕。

她和编辑们一起调查研究,亲自写评论,宣传中央抗战方针,报道抗日成果。

到了1942年底,根据组织安排,谢飞被派往浙东,担任余上县委书记、浙东纵队余上特务营政委。

此时,谢飞来到了对敌作战的第一线,在同日伪军的作战中指挥果断,有勇有谋。其中有一次战斗就消灭敌人100多人,俘虏顽军大队长以下30多人。

而谢飞麾下的特务营也由原来的200人,扩大为600多人,成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实力最强的部队。

至此,曾经的海南女孩儿“阿香”已经完全的成长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谢团长”。

建国后,谢飞已经不需要再拿着枪同敌人去战斗了。

而此时的谢飞开始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谢飞在1953年考取人大法律系研究生,谢飞研究生毕业,谢飞被周总理任命为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法学教育家。

对于谢飞来说,这又是一次新的战斗,她深知加强法治建设任重道远,这副担子无论多重也要挑,自己必须要出色的完成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

此后的岁月里,在政法公安教育战线上,谢飞呕心沥血、默默耕耘,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司法干部。

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当年的学员大多数成为公检法司领导骨干,国家建设的栋梁。

1982年,中国法学会成立,谢飞被选为第一届理事。她积极工作,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在法律学术刊物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晚年的谢飞仍然继续为革命忙碌着,1984年6月,年逾古稀的谢飞就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顾问。

1991年9月,为表彰谢飞对公安、法学教育工作作出的卓越贡献,公安部授予谢飞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奖章。

这是对于谢飞女士一生奉献最好的认可。

离开刘少奇的谢飞,终身没有再次组建家庭,也没有子女。

她将自己的生命全部的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上,谢飞选择了将自己的生命进行这样的升华。

2013年,2月14日凌晨,谢飞同志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101岁。一时间举国震动,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表示了沉痛的哀悼。

而谢飞老人的离世,也代表着红一方面军里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中全部都离开了人世。

从此,这些巾帼英杰,都成为了世世代代的传奇,永远的活在人民的心中。而我们,也将一直传颂她们的故事,直到永远。

有,我是他的学生

北师大谢飞毕业论文

有,我是他的学生

光绪三十年(1904),光复会成立之初,上海“复古会”、“对俄同志会”,东京“浙学会”、“军国民教育会”,其会员均加入光复会。在浙江,则由蔡元培、陶成章、徐锡麟等介绍商界、学界人士及会党领袖入会。其时,浙江会党有终南会、双龙会、白布会、伏虎会、平阳党、私贩党等,其会主入光复会,成员亦随之入会。绍兴以平阳党为光复会主要成员。稍后的大通师范学堂学生,多为光复会员。三十二至三十三年,秋瑾组织光复军,运动杭州浙江新军及弁目学堂、武备学堂部分学生起义,其多数皆参加了光复会。?蔡元培曾委托人密存光复会会员名录一份。以后陶成章也曾辗转携带一份。惜辛亥革命后皆不知下落。现将有资料可查的绍兴籍(含个别客籍)光复会员,按其入会先后,所作贡献及所存资料记载,分为三类,举录如下:本志《人物》卷立传32人:蔡元培 陶成章 徐锡麟 秋瑾(女)陈伯平 王金发 谢震 尹锐志(女)尹维峻(女)沈钧业 陈魏 孙德卿 王子余 周树人 陶冶公 陈威 许寿裳 裘吉生 陈仪 蒋尊簋 张伯岐 王晓籁 马逢伯 何燮侯 蒋智由 孙世伟 刘大白 周清 许铁崖 张载阳 斯烈 竺绍康生平事迹简介69人:孙晓云(1880~1965)女,字小云,上虞崧厦镇人。年轻时为反抗包办婚姻,离家至沪,结识尹锐志、盖仁志等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日,先入同盟会,又入光复会。宣统元年(1909),在东京与陶成章结婚。次年回国,参加光复会在国内的联络工作。武昌起义后,即与锐志姐妹组织女子光复军,参加光复上海之役。又组织女子剪辫队。民国元年(1912)1月,陶成章被刺于广慈医院,为防意外,怀抱幼儿避于贫民区。直至抗战时期才得与尹锐志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到人民政府的照顾与关怀,常与宋庆龄、何香凝往来。1965年在上海去世。赵汉卿(1887~1950)名建藩,字叔屏,号汉卿,山阴临浦(今萧山)人。毕业于中国公学,早年参加光复会,曾任陶成章机要秘书。宣统元年创办《越报》、增刊《越恨》,反清言词激烈。绍兴光复后,与周树人、王铎中等创办《越铎日报》。陶成章被刺后,为纪念陶成章,与周树人、蔡元培、王子余等创办成章女校,并任校董。后任浙江军政府参议,在杭州主办《浙事新闻》。又历任福建龙溪县知事、浙江省自治会议代表、江苏电报局长等职。民国16年(1927)“四·一二”政变后,随经子渊反蒋被捕,由蔡元培、邵力子保释,从此脱离政界,在上海银行工会任职,1950年去世。?陈挽澜(1887~1917)女,又名楣、沅,原名师敏,后改名挽澜,绍兴平水人。陈伯平之妹。能书、画、诗、文,誉称才女。由陈伯平介绍结识秋瑾等志士,遂由秋瑾介绍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瑾聘陈挽澜往上海,协办《中国女报》,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和革命联络工作。皖案后避走外地。宣统三年(1911),参加攻克上海、杭州之役,又参加女子北伐队,担任救护工作。民国成立后,随丈夫到广州铁路医院工作,民国6年(1917)去世。王振汉(1872~1926)女,原名王淑德,又名贞姑,绍兴柯桥王增卿长女。光绪十四年(1888),在东浦与徐锡麟结婚,支持徐锡麟奔走革命。三十一年,与秋瑾结识,加入光复会。同年冬随徐锡麟赴日,登记名为“徐振汉”。半年后回国,生子学文。三十二年十一月,又随徐锡麟到安庆,帮助筹备起义。三十三年五月初,带儿学文离安庆由沪转绍。三日后皖案发,王振汉被清政府通缉,由锡麟四弟徐锡骥帮助化装逃往日本,历经劫难。民国成立后回东浦。王金发督绍时,亲至东浦慰问振汉母子,并发给优厚的抚恤金。民国3年(1914),徐锡麟所办热诚学校遭火焚,王振汉将抚恤金2000元银洋悉数捐赠,重建校舍。由于逃亡期间伤感过度,致双目失明且多病,15年去世。吴惠秋(1886~1977)女,原名吴珉,后改名惠秋,吴兴县浔溪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浔溪女学读书,是秋瑾的学生。因抗婚离家,被秋瑾收留带回绍兴,住在和畅堂秋家,由秋介绍入光复会,成为秋瑾的机要秘书和得力助手。皖案发,即协助秋瑾处置起义计划及枪械等,沉着应变。初六日,秋瑾成仁后,吴历尽艰险逃赴上海,由徐寄尘帮助学医,以护士为掩护进行革命联络工作。宣统三年(1911),参加光复上海之役作救护。辛亥革命后在上海竞雄女学任教。1949年后任上海文史馆馆员。曹钦熙(1870~1908)字荔泉,绍兴东浦人。为许仲卿师长。许仲卿出资助徐锡麟,多受钦熙影响。光绪三十一年(1905),大通学堂成立之初,徐锡麟聘钦熙任总理,入光复会。不久随徐锡麟往北京,赴东北考察,帮助徐筹划武装起义。皖浙起义失败,曹遭清政府通缉,避走乡间,不久因忧愤致疾死。许仲卿(1880?~1907)原名克丞,字仲卿,绍兴党山村(今属萧山)人。父许在衡,为绍兴巨富,与徐锡麟交厚。许仲卿以徐锡麟为父执,由徐锡麟介绍入光复会,出资协办热诚学校及大通学堂,为徐锡麟捐纳道员。徐锡麟、秋瑾牺牲后,许受株连,惊恐致疾,未久去世,年二十余岁。陈子英(1883~1950)原名浚,又名志军、志骝,绍兴东浦人。与徐锡麟一起参加反清活动,加入光复会。同办热诚学校,任体操教员。光绪三十二年(1906)随徐锡麟捐官留学日本,求入陆军学校不成,改学政治。皖案后,被清政府通缉,逃往日本。宣统二年(1910),回绍任绍兴府中学堂监督。辛亥革命后参与创办《越铎日报》,后出任丝绸银行行长、县议会议员等职。民国22年(1933)起担任东浦镇(乡)长。姚麟(1869~1909)字定生,嵊县人。清末秀才。早年在嵊县城内开设新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留日,结识革命志士陶成章、龚宝铨等,参与反清革命,加入光复会。三十一年,应邀在绍兴大通学堂任教,三十二年任总理。又在绍兴创办震旦蚕业女校,自任校长。是年冬,离绍赴沪任光复会浙江旅沪学会文牍。曾参加保路运动,并准备举事。因革命受挫,同志相继遭难,姚麟忧愤交集,宣统元年(1909)五月九日(6月26日)晚,含恨自沉于嘉兴锦带河。程毅(1888~1909)字翘仙,河南怀庆府修武县人。光绪三十年(1904),入上海中国公学,结识秋瑾,入光复会。秋瑾聘为大通学堂教员,暂代学监,协助秋瑾筹备起义。皖案后,清兵包围大通学堂,程毅与秋瑾同时被捕,鞫讯数次,受尽酷刑,宁死不吐,定“监禁五年”。宣统元年(1909)夏,卒于狱,尸出,鳞伤遍体,见者酸鼻。黄怡(1883~1918)字竞难,小名宝书,又名春篪,绍兴斗门镇杨望村人。黄柏卿次子,因岳家在东浦,得以结识徐锡麟,加入光复会,并资助创办大通学堂,在校任教职。秋瑾接办大通学堂后,黄怡出任校长。皖案后,清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遣学生与黄怡等从后墙逃出,在墙外泅河时,腹部中弹,幸免一死,逃避至沪,后养伤隐匿在家。辛亥革命后,曾在斗门经营酒坊。民国7年(1918)因旧伤发作去世。龚宝铨(1886~1922)字味荪,嘉兴人。光复会创始人之一。光绪三十一年(1905),与陶成章、徐锡麟创办大通师范学堂,皖、浙案后被清政府通缉,避往日本、南洋等地。民国初年,曾任浙江图书馆馆长。陈燮枢(1874~1958)字赞卿,又作赞钦,绍兴东浦人。早年在东浦坐馆教书,后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协助徐锡麟办热诚学校,加入光复会,结识王金发等革命党人。曾任龙山法政学堂校长。绍兴光复后,任浙江临时议会议员、第一届众议院议员等,曾与杭辛斋等组织“研几学社”。解放后,致力于撰写辛亥革命史料。著有《辛亥绍兴光复见闻纪略》等。秋誉章(1873~1909)又名应奎,绍兴和畅堂(原籍福全山)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起,在大通学堂任教职,并入光复会,支持其妹秋瑾筹划起义。秋瑾就义后,誉章辗转藏匿于乡间。三十四年,外出谋生。宣统元年(1909),在天津去世。范爱农(1883~1912)名肇基,又名斯年,绍兴皇甫庄人。徐锡麟学生,由徐介绍参加光复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随徐留日,皖案后,被清廷通缉。后回国任绍兴府中学堂舍监,被排挤回乡教书。绍兴光复后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教务长,旋任《民兴日报》编辑。民国元年(1912)7月10日溺死。鲁迅有《范爱农》一文和《哀范君三章》。王心湛(?~1950)原名省三,绍兴下方桥人。全家结识平阳党人竺绍康、王金发等人,加入光复会,以开设绸缎庄资金资助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丁拜尧、陈楚青回绍主持讨袁斗争。事败,陈等7人被捕,王逃离赴沪,从章太炎学,后在沪任绍兴稽山中学分校语文教师。卢钟岳 字迎仙,诸暨人。大通学堂肄业,为徐锡麟所器重,加入光复会。由徐资助留学日本,学习警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结业,应徐召回国入皖,适逢徐锡麟起义牺牲,卢被清政府逮捕至狱审讯,不久释放。蔡元康字国卿(清),绍城笔飞弄人。蔡元培堂弟。光绪三十年(1904)冬,经蔡元培介绍入光复会。三十一年二月回绍,提议劫钱庄助军需之法,后不实行。辛亥革命后曾任山东高等审判厅厅长、杭州中国银行经理等职。黄介卿绍兴斗门镇杨望村人,黄柏卿之弟。由秋瑾介绍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大通学堂司帐。光复后,任绍兴军政分府总务科长,并协助王金发办大通陆军学校,为校董。后因王金发案牵连逃亡。袁世凯死,黄出任龙泉县知事。黄柏卿 绍兴斗门镇杨望村人,黄怡父亲。支持黄怡资助徐锡麟开办大通学堂,并入光复会。光复后,曾任绍兴军政分府财政科长。黄竞白又名宝箴,绍兴斗门镇杨望村人。黄柏卿长子。光复会员和同盟会员。光绪三十一至三十二年,曾与黄怡一起支持徐锡麟办大通学堂。光复后,任绍兴军政分府文书。后随谢飞麟参加讨袁斗争。民国时,曾任国民党党史馆馆长。徐伟(1876~1943)字仲荪,绍兴东浦镇孙家溇人。徐锡麟二弟。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光复会。三十三年六月,从日本回国,在汉口被清政府逮捕,监禁三年。辛亥革命后,从事教育工作与学术活动,曾组织国学研究会,并在上虞县春晖中学任教。徐锡麒(1878~1955)字叔荪,徐锡麟三弟,曾一同留日,加入光复会。皖案后,遭通缉。辛亥革命后曾任绍兴民团局长、商会会长等职。徐锡骥(1883~1953)字季荪,徐锡麟四弟,曾一同留日学制药,加入光复会。皖案后帮助徐锡麟夫人王振汉化装逃往日本。辛亥革命后从事药业。沈锡庆(1884~1936)字庆生,绍兴东浦人。徐锡麟表侄,曾助徐办热诚学堂,并加入光复会,后留学日本习司法。皖案后,徐锡麟弟徐伟被捕,沈营救甚力。辛亥革命后,曾任永嘉、吴县、上海等地方法院院长及浙江、江苏、湖南等省高等法院审判推事。许一飞绍兴城内人。大通学堂早期学生,加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大通学堂体育教员,与秋瑾一起筹划起义。二次革命时,参加谢飞麟组织的讨袁斗争,与黄介卿、黄竞白等负责策动绍兴、余姚一带会员发难,因事泄未成。范文济 字伯昂,绍兴城内锦麟桥人。范文澜兄。光绪三十三年(1907)初,入大通学堂,任学生分队长,光复会员。辛亥革命后曾任西北军将领杨虎城秘书。沈光烈字伯明(伯民),绍兴张墅村人。受教师蔡元培、徐锡麟影响,入光复会。绍兴光复后,曾任绍兴军政分府教育科长。沈克刚(?~1911)字佑子,绍兴城内凰仪桥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与孙德卿等在开元寺同善局设秘密机关,后加入光复会。辛亥革命时参与组织光复军,参加光复上海之役。因与友人王某试验枪械,枪弹误中腹部而死,国民党追为辛亥革命烈士。任元炳(1875~1943)字葆泉,号谷寅,绍兴东关(今属上虞)人。早年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由陈赞卿介绍入光复会。辛亥革命后,出任绍兴县议会议长。民国30年(1941)绍兴沦陷后,拒不出任东关镇维持会长。张光耀(?~1941)字伯涛,绍兴城内秋官第人。大通学堂琴歌教员,光复会员。民国30年(1941)绍城沦陷后,被日本侵略军作为反日嫌疑犯杀害。平智础 绍兴清凉桥人。与陶成章交好,入光复会。参加攻上海之役。辛亥革命后曾任浙江于潜县县长。徐乃普 字伯循,绍兴东浦人。徐锡麟族侄孙,清末秀才。协助徐锡麟创办热诚学校并任教,由徐介绍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入大通学堂学习。次年起,任热诚校长达三十年之久,民国26年(1937),因年老引退。张月楼字之梁,绍兴城内西小路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前后,在府学堂教书,与徐锡麟同事,曾与徐办《越郡公学》等,由徐介绍入光复会。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县立第一小学校长。王叔梅(1875~1941)字述曾,绍兴城内西营人。由蔡元康介绍入光复会。皖案后避走奉天。辛亥光复后,任绍兴县自治委员,此后历任福建、绍兴等地教职。民国30年(1941)在湖南辰溪去世。俞英崖(1877~1955)名骏,字英崖,绍兴容山人。曾任大通学堂教员,由蔡元康介绍入光复会,不久又经蔡元培介绍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吉林延吉县知事。民国7年(1918),在哈尔滨中东铁路局任职。后曾经商。“九·一八”事变后回关内谋职,后回绍兴任稽山中学教员,曾在绍兴县修志馆工作。庄肇先 字莼渔,绍兴城内太平桥人。与蔡元培同学,由蔡介绍入光复会。秋瑾主持大通学堂时,常有往来。?丁拜尧 原名丁嘉樨,字拜尧,绍兴马鞍人。曾留日,后加入光复会。与王心湛为友,并结识竺绍康、王金发等人。辛亥革命后,曾参加谢飞麟组织的讨袁斗争,回绍主持起事,事败避走。裘文高(1887~1909)嵊县石璜镇后白竹村人。原为乌带党首领,后与竺绍康王金发结识,共誓反清光复起义,加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裘文高不待期约起义,事败,退入仙居。九月,率起义军与清军战于白竹村。宣统元年(1909),被捕就义于嵊县。裘小高 (1888?-1909)裘文高弟,随同起义,被捕不屈而死。张岳云 (?-1909)嵊县人。裘文高助手,曾偕裘投入清营,充当哨弁,以酿事被斥归乡。后与裘文高一同起义,被捕,不屈而死。陈楚青(1891~1914)名炯,号斯乔,嵊县友谊乡陈村人。青年时就读于浙江武备学堂,参加光复会。曾赴广东、北京、汉口等地联络会党。宣统三年(1911),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元年(1912),任王金发办的大通陆军学校校长。2年,参加讨袁斗争,3年5月在上海被捕,就义于杭州。张竹笙(1875~1921)即张竹生,又名鸿,绍兴漓渚小步村人。姑母系秋瑾亲戚,得与秋瑾相识,受秋瑾影响较深,后加入光复会。宣统二年(1910),离家投身革命。辛亥革命期间,曾任作战参谋,都督府顾问,在沪说降清海军战舰。光复以后获嘉禾奖,投身京沪杭铁路建设。后改任萧绍清丈沙田总局局长、杭州官产科科长(管理修葺西湖风景区名胜古迹)、钱江义渡局局长等职。胡士俊(1878~1929)字啸郊,号笑樵,法名孝修,嵊县广利乡宋家墩村人。光绪三十年(1904),与谢飞麟、周志由等组织“大同学社”,立志反清抗洋。三十一年后,与王金发、竺绍康等赴绍兴大通学堂任职,加入光复会。不久,随徐锡麟赴日,又加入同盟会。三十三年,参加皖浙起义的光复军,失败后被通缉,避居山泽。宣统三年(1911),在嵊县起义。光复后,曾任嵊新茧捐委员等职。民国2年(1913),参加讨袁斗争,从上海运送炸弹到绍兴瓦窑头,准备举义,事泄失败。4年,再度辅佐谢飞麟讨袁。5年,袁世凯死,胡在杭州六通寺削发为僧。俞丹屏(1872~1942)名炜,号载熙,嵊县卮山乡前岗村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在杭州武备学堂肄业,后加入光复会。三十三年,协助秋瑾发展军界的光复会员,并在大通学堂训练会党骨干。宣统三年(1911),参加光复杭州、金陵之役。民国元年(1912)后,任省稽勋局局长及八十九团团长、混成旅旅长,授少将衔。5年,袁世凯死,俞离开军界经营实业。童杭时(1877~1949)字暄甫,号愚隐、枕溪,嵊县下王村人。曾入绍兴府学堂求学,深得徐锡麟赏识,介绍入光复会。宣统三年(1911),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元年(1912),任浙江法政学校校长。2年,参加讨袁斗争。后赴日学习法政,获学士学位。6年,回国,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从事立法工作,此后一直在司法界工作。历任最高法院民庭庭长、福建高等法院院长。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参与重组光复会,为副会长。童济时(1886~1943)又名德淼,字济川,号渠轩。与其兄童杭时均为绍兴府学堂学生,加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春,随徐锡麟联络会党。三十二年,留日学习警监。宣统三年(1911),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5年(1916),参加讨袁斗争。后长期在司法界作,曾代大理院院长。盛钟彦(1879~1913)字雨村,嵊县广利乡藏岗村人。宣统三年(1911),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元年(1912),任绍兴军政分府稽勋局局长,参加讨袁斗争。后被浙督朱瑞杀害。周亚卫(1889~1976)又名信文,字振家,号普文,嵊县普义乡白泥墩村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杭州弁目学堂,秋瑾介绍入光复会,并参加皖浙起义的准备联络工作。徐、秋遇难后,周潜回杭州,仍返新军,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元年(1912),考入北京陆军大学。5年,与尹锐志结婚。此后一直在国民党军队任职。35年12月,与尹锐志、童杭时等在重庆重建光复会,任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全国一届政协委员。马忠老(1881~1914)又名彝良,嵊县春联乡马仁村人。光复会员。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元年(1912),任绍兴军政分府都尉官。讨袁斗争时在嵊县助马逢伯举事。裘绍(1887~1920)字继美(济美),嵊县雅璜乡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浙江弁目学堂学习,由秋瑾介绍入光复会。皖浙案后被清廷通缉。宣统三年(1911),参加光复杭州、南京之役,后参加讨袁斗争,在去广东任护法军职时,在福建遇难。胡春霖(1876~1928)又名竞思,字亦安,嵊县广利乡宋家墩村人。清末秀才。参与组建大同学社,后入大通学堂。民国元年(1912),任绍兴军政分府总务科长。过显臣(1882~1935)又名樟根,外号“小铜匠”,嵊县宅前村人。与竺绍康、张伯岐知交,被介绍入光复会。参加清风岭拦路劫车,营救张伯岐。辛亥革命后,任镇海要塞炮台台长,后升任军事委员会上校侍从副官。余冠澄(1883~1942)字镜波(金波),嵊县剡源乡人。浙江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新军标统,参加光复杭州之役。随王金发组织绍兴军政分府,历任团长、师长。俞芝祥(1872~1952)字景朗,嵊县中南乡苍岩村人。清末秀才,绍兴知府熊起蟠招为门下士。与徐锡麟结识,资助徐创办大通学堂,入光复会。民国元年(1912),任绍兴军政分府执法处长,后历任绍兴、义乌、东阳等县民事长、县长。徐吟秋(1885~1967)女,又名秀英,字湘筠,昵称“三娘”,嵊县黄泽镇人。徐家与竺绍康素有往来,由竺介绍识秋瑾,加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三年,随秋瑾进入大通学堂,帮助掌管文书校务。曾伪装送殡,秘密运武器回嵊,并参加讨袁斗争。谢莲英(1894~1951)女,又名里隐,嵊县新市乡江夏村人。谢飞麟独女。少年时参加光复会,辛亥革命后进北师大,毕业后留学日本,抗战前夕回江夏村,抗战后曾任县妇女会理事长。裘振邦(1887~1970)字树香,嵊县崇仁镇一村人。浙江武备学堂毕业,参加光复杭州、南京之役,攻打天保山时受重伤致残。陈成(1891~1973)字志赓,嵊县城内人。追随王金发、谢飞麟,入光复会,参加光复杭州之役,参加讨袁斗争。后任遂昌县长、立法委员等职。陈大夏(?-1911) 字士辛,绍兴人。辛亥革命前在上海办爱国学校,因“苏报案”被牵连。后在上海任中学教职。宣统三年(1911)参加光复军,参与光复松江等地战斗。因内部遭忌被杀。王秉璋(?-1917)字伯常,绍兴里王村人。早年参加光复会,辛亥时参加光复南京之役。后参加反袁斗争,随蒋尊簋在宁波谋独立,事未成被害。沈仲九 绍兴人。光复会员。留日学生,陈仪内弟,随陈仪工作多年。孙采臣 绍兴人。早年与许仲卿等一起参加光复会。参加光复杭州之役。赵镜年 绍兴人。早年与许仲卿等一起参加光复会。参加光复杭州之役。卞鹤书(1867~1925)嵊县显潭乡山墩村人。王金发的姨表兄,随王参加革命,由王介绍入光复会。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军政分府禁烟局长。马德先(1867~1945)嵊县广利乡人。乌带党成员,后加入光复会。随胡士俊入大通学堂学习,一直随胡工作。胡去六通寺为僧后,马德先回乡务农。史萼庆(1868~1950)嵊县广利乡人。原为王金发家的管帐,后随王参加革命,加入光复会。民国元年(1912),任绍兴军政分府花捐局干事。周仲贞(1870~1933)字毓奇,号小颠,晚号复园老人。嵊县开元镇五村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与同宗族人开办开元蒙学堂、工艺学堂、农学社。三十三年,与徐锡麟结识并加入光复会。辛亥革命后,曾任绍兴军政分府盐茶局文牍科长,委查浙东盐场陋规。后又改任绍兴批验所监事长。徐琛(1883~1938)字献琛,又字颐臣,嵊县广利乡人。王金发的小舅父,光复会员。辛亥革命后曾任绍兴军政分府盐茶局长。

提起刘少奇的第三任夫人谢飞,想必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会觉得很陌生。似乎在泱泱的 历史 长河中,这个名字并没有留下过痕迹。

但是,如果深入了解中国近代的革命 历史 ,谢飞这个名字,绝对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谢飞女士,不仅是完整的走完长征全程的三十个女红军之一,也是这些女英雄中为数不多的寿命过百岁人。

谢飞有很多的身份,她既是渔民的女儿、也是赤卫队长、更是归国华侨和女红军以及后来的法学专家。

但是她最为人所知的身份,还是刘少奇的第三任夫人。

1913年2月,谢飞出生在广东省文昌县湖山区茶园村的一个普通的渔民家庭。

由于谢飞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所以家人都称她为“阿尾”。

由于家里贫困,孩子众多,谢飞出生后一直也没有个正式的名字,一直到上小学时,父亲才给她取名谢琼香,此后人们都叫她“阿香”。

谢飞的父亲靠着打鱼为生,家境十分贫寒,因此谢飞5岁的时候,就要帮着家里到村后山坡上放牛、割草。

虽然家庭贫困,但谢飞一直十分的向往学习。

在父亲的支持下,1924年谢飞来到了海南公学读书,并开始受到革命思想熏陶,在这期间谢飞积极的参加学校的革命运动,并在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别看谢飞只是个女子,但却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学生,而是一个实打实的有理想、有行动的老革命。

对谢飞革命思想影响最深的人,是她的三哥谢冠洲。

在文昌县成立农民赤卫队的时候,谢冠洲任赤卫队指导员,而谢飞则是他的左膀右臂。

谢飞参加赤卫队后,率领全体队员挨家挨户动员华侨捐献枪支,积极准备武装起义。

同时,谢飞积极的发动当地妇女起来反抗,在她的教育启发下,文昌县的女子们争先恐后地参加革命运动,这对于当地的革命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谢飞和三哥的影响下,谢飞一家逐渐的都参加了农会和农军,投身革命,一家人在当地十分的有名。

但是,正因为如此,也使得谢飞一家人自然而然的成了国民党的眼中钉。为此国民党多次派人来抓捕他们,但是都没有能够成功,于是反动派一怒之下一把火烧了谢家房子,并扬言要杀掉谢家老小。

但是,面对敌人疯狂的报复,却没有动摇谢飞坚定的革命斗志。在这得看开,既然选择了革命这条路,就要为之奋斗终身。

但是为了保护谢飞的安全,省委还是将谢飞调离了赤卫队。

1928年10月,谢飞来到中共广东省委秘密机关当佣人。

虽然表面上谢飞只是个佣人,但是其实是当时省委的秘密交通员,执行了很多秘密的任务,这对于谢飞来讲是一种极好的历练和考验。

一年后,中共六大决定成立南洋临委,将革命的火种播种到南洋去。

但是由于南洋偏远,缺乏革命干部,因此就需要派人远渡重洋到南洋去开展工作。

这时候谢飞临危受命,孤身一人远渡重洋,来到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开展革命工作。

而此时的谢飞,年仅16岁。

在寻常人家来说,16岁的年纪一个女孩子基本做不了什么大事,多半就是在家中苦守着丈夫和孩子平淡的生活。

但是16岁谢飞却已经是一个意志坚定、经验丰富的革命战士了,足以担负起组织的重任。

谢飞这一去,就在南洋待了三年。

在南洋的三年,谢飞成长了很多。

到了1932年1月,根据上级组织的安排,谢飞离开南洋,奉命回国。回到国内后,谢飞迅速的融入了当地的环境,先后在福州、厦门开展工作。

1934年夏天,21岁的谢飞秘密的到达了中央苏区瑞金。

此时的苏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蒋介石50万军队大兵压境,而红军只有八万。

由于错误的战略,导致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遭受了重大的失利,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在长征的队伍里,有30名女红军,她们虽然是女儿身,但是个个是巾帼女杰,最小的钟月林19岁,最大的蔡畅34岁。

长征的路上,她们虽不直接参加战斗,但在那样的极端的环境下,同样面临生死考验。

对于长征的苦和难,我们很多人都从各种资料中了解过。

正所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长征路上的每一步,都是要付出血和汗的代价的。

在这场人类 历史 上最伟大的战略转移的背后,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思考和传承。长征,绝对是对于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的极限考验。

作为女子,在先天体力劣势的前提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谢飞和她的伙伴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艰辛苦困。

对于谢飞来讲,这个过程让她刻骨铭心。

在渡过泸定桥的时候,谢飞那时候正在发高烧,为了不脱离队伍,谢飞硬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紧跟队伍的步伐。

但是由于谢飞生病了,所以行动非常吃力,而此时渡河的时间又十分的紧张,所以当时部队想将谢飞留在当地休养。

但是,谢飞知道自己如果留下,可能以后就再也回不到队伍中了,于是硬是咬着牙紧跟队伍。

而就在快来到泸定桥的时候,谢飞实在走不动了,看着不远的泸定桥,谢飞咬着牙站起来走几步又跌倒。

看着此时不远处的大渡河,谢飞心里很难受,她 脑恨 自己为什么这个时候生病。但是如果渡过大渡河,那么就必然会脱离队伍。这是谢飞绝对不能接受的。

于是谢飞重新打起精神,每当她由低处向高处时,她就爬着走,而当她由高处向低处时,她就自然下滑,爬不动也滑不动时,她就将两手撑在地上,慢慢的往前磨。

就这样,谢飞足足爬了2个小时,才艰难的爬到桥边。

然后谢飞鼓足勇气,坦然地伏在大渡河的铁索上,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

就这样在咆哮的河水下,谢飞一点点的往前蹭,半个多小时后,谢飞终于蹭过了泸定桥。

此后,长征的队伍又翻过了人迹罕至的大雪山,穿过了满是泥沼的水草地,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谢飞的身影和脚步。

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终于在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此时的谢飞,再回看自己走过的每一寸土地,这个过程实在是艰辛无比,甚至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居然挺了过来。

但是经历过长征的洗礼之后,此时的谢飞已经是一身钢筋铁骨的战士了。

来到延安,虽然生活条件依旧很艰苦,但是大家终于有一个稳定的落脚点,终于安定了下来,这对于所有的女红军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慰藉。

随着在延安各项工作都逐渐的恢复正常,在很多大姐姐的眼中,谢飞这些单身女红军的婚姻大事也应该抓抓紧了。

此时,最小的姑娘都已经二十多岁了,在那个年代,寻常人家的女子到了这个年纪,孩子都有了好几个了。

于是在大姐们的热心牵线之下,渐渐地女红军们都各自有了小家。

刘英嫁给了张间天,钟日林嫁给了宋任穷。

而大姐姐们当然也没有忘记谢飞。

某一天,邓颖超邓大姐找到了谢飞,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交给了谢飞。

谢飞拿过信来一看,信是刘少奇写给邓颖超的。

大致的的意思是说,邓大姐曾许诺帮助刘少奇解决个人问题,然后刘少奇现在自己有了意中人,而这个意中人就是谢飞,于是想请邓大姐做媒来帮自己同谢飞来牵线。”

谢飞看信后,脸一下子就红了。

这位曾经的赤卫队长,虽然可以从容的面对任何敌人,但是在恋爱方面,这位“海南女杰”还真是没什么经验。

对于刘少奇的名字,其实早在谢飞在南洋的时候,她便已经听说过了。

后来在苏区第一次见到刘少奇的时候,两人也没有太多的交流。

谢飞和刘少奇的第一次正式的沟通是在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

那时候由于路程实在太难走了,几个女红军已经迈不动步子了,于是她们便想几个人合伙雇一个民工帮他们背着行李。

于是她们便推荐谢飞去找刘少奇请示。

谢飞虽然在中央苏区见过刘少奇同志,但和他直接接触还是第一次。

由于刘少奇平时都是一副十分严肃的面孔,因此当时很多人都十分的惧怕刘少奇,谢飞也不例外。

所以谢飞来到刘少奇处,看着刘少奇严肃的面孔,一紧张竟结结巴巴怎么也说不清她们的要求。

这时刘少奇看着谢飞。笑着问:“你们是不是想雇一个民工?”

谢飞连忙点头称“是”。

然后刘少奇哈哈一笑,爽快地答应了。

通过这第一次接触,谢飞才感觉到这个平时严肃刻板的工运领袖,其实是非常的平易近人。

在长征的路上,刘少奇对随行的同志都非常的关心,但是他对自己却要求严格。他有一匹老白马,但是为了减轻马的负担,刘少奇经常自己步行,只让马驮一些行李和干粮。

这些谢飞看在眼里,对于刘少奇又多了几分敬佩。

而在此后的长征途上,刘少奇也开始注意谢飞这个豪爽的女子,他看见谢飞经常不畏艰难,忙前忙后,因此经常称赞谢飞。

这一天,刘少奇又遇见了谢飞,而这时候谢飞正在生病。

刘少奇本来以为谢飞这样一个女同志,在生病的情况下可能走不动,会掉队的。但是万万没想到谢飞竟走在行军队伍的前头。

于是刘少奇惊奇地问:“阿香,你怎么走到前头来了,我还以为你会掉队呢!”

谢飞连忙回答:“首长,您好!我就是怕掉队,所以才走到前头来了。”刘少奇微笑着频频点头。

此时,看着刘少奇的这封信,谢飞回忆了起自己和刘少奇初次见面的场景,又回忆起刘少奇的为人做派,敬爱之心油然而生。

如今,邓大姐提出婚事,谢飞双颊飞红,在邓大姐的笑声中,谢飞害羞地点了点头,表示了同意。

两人的婚礼非常的简单,刘少奇和谢飞准备了一点酒和花生,在邓颖超主持下结为了夫妻。

在和少奇结婚后,谢琼香也正式改名谢飞,但人们仍习惯地叫她阿香。

瓦窑堡会议后,中央决定派刘少奇去华北主持工作,加强北方局的领导,而谢飞则陪同前往。

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设在天津法租界理惠兴的成衣铺楼上,来到天津后,这斗争环境相比较于延安,又更加严酷了一些。

在延安,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毕竟周围都是自己的同志,而在白区,地下工作环境险恶,随时有生命威胁。

当时在天津刘少奇公开身份是“周教授”,谢飞是“周太太”。

刘少奇总揽全局,管辖黄河以北的各省市党的工作,而谢飞则是刘少奇的好帮手。

每当刘少奇夜以继日地工作的时候,谢飞总会悄悄送上一杯新茶,而当刘少奇写完文章后,谢飞总是第一个读者。

在那时候,谢飞不仅要照顾刘少奇,还要负责管理机要文件,传递信件,更要保护刘少奇的安全。

有了谢飞的照顾,刘少奇免去了很多的后顾之忧,在他的领导下,华北抗日局面迅速打开,扩大了党的影响。

此时,看着刘少奇的工作干得风生水起,谢飞也非常的高兴。但是在她的心里,还有是有一些小失落。

由于参加革命比较早,谢飞没有在学校待太长的时间,因此她十分的想要继续去学习。但是眼看丈夫的工作如此繁忙,也没有办法开口。

终于在1937年11月,刘少奇接到了回延安开会的电报,谢飞陪同刘少奇回到了延安。

在刘少奇参加会议的时候,谢飞进入了中央党校进行学习,在中央党校期间,谢飞如饥似渴的学习各种理论知识。

然后在中央党校毕业后,又进入了马列学院进一步的深造。

此时的刘少奇已经抵达河南竹沟,着手开展组建中原局的工作。

不久,从马列学院毕业了的谢飞奔赴竹沟,任中原局组织科科长,协助刘少奇工作。

在河南,谢飞着力加强组织建设,开办党训班、组织发动群众、发展抗日武装、开展各种抗日救亡活动,迅速的打开了局面。

但是此时的谢飞,也在经历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磨难。

此时,谢飞和刘少奇结婚已经好几年了,但是一直没有孩子,这是因为在长征的途中,由于环境太过于恶劣,身体损耗过大,谢飞此时已经失去了生育的能力。

所以,每当听到别人祝他们早生贵子,子孙满堂的时候,谢飞的心里都非常的不是滋味。

另一方面,谢飞自从在延安学习归来以后,她感觉自己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想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此时的谢飞已经不再满足仅仅作为丈夫的助手而存在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夫妻两人逐渐的产生了矛盾。

最终,矛盾彻底爆发,谢飞跟刘少奇摊牌,自己要去新四军前线打鬼子,并让他另择佳偶。

1940年的秋天,谢飞主动请缨渡过长江到皖南军部去给项英送信。

但是由于日伪军封锁控制了交通要道,谢飞一过长江就回不来了,从此与刘少奇中断了联系。

而这一断,就再也没有恢复。

由于长期的分离,后来经过组织批准,刘少奇和谢飞,解除了婚姻关系。

对于两人的婚姻的分离,既有彼此性格上的问题,也有双方对于自己定位上的不同。

在刘少奇看来,婚后的谢飞,应该全力的协助自己,成为自己生活中的爱人,工作上的助手,家庭里的贤内助。

但在谢飞心中,自己是一个斗争多年,而且经历过长征的红军女战士,革命和战斗,才是自己的不懈追求和为之奉献终身的事业。

刘少奇和谢飞这两个人同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同样是信念无比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只是一个深沉如海,另一个却却热烈如火。

刘少奇的性格沉稳、内敛、寡言,而谢飞的性格却泼辣、直爽、快言快语。

在延安马列学院的时候,院长张闻天评价谢飞“八个理论家也比不上你的一张嘴”。

赤卫队长出身的她,行为干练、意志坚定,敢说敢做,敢作敢当,甚至为了内心的追求与信仰,宁为玉碎。

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此话用在谢飞身上,是一点都不假,这样刚烈和决绝的性格,注定了谢飞的命运。

在和刘少奇分开后,谢飞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革命斗争中。

这时候的谢飞,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羁绊,在 担任路东特委宣传部长兼江南社副社长的时候,谢飞带领江南社同志穿梭在水网地带,泛舟于芦苇荡中,躲避着敌人的追捕。

她和编辑们一起调查研究,亲自写评论,宣传中央抗战方针,报道抗日成果。

到了1942年底,根据组织安排,谢飞被派往浙东,担任余上县委书记、浙东纵队余上特务营政委。

此时,谢飞来到了对敌作战的第一线,在同日伪军的作战中指挥果断,有勇有谋。其中有一次战斗就消灭敌人100多人,俘虏顽军大队长以下30多人。

而谢飞麾下的特务营也由原来的200人,扩大为600多人,成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实力最强的部队。

至此,曾经的海南女孩儿“阿香”已经完全的成长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谢团长”。

建国后,谢飞已经不需要再拿着枪同敌人去战斗了。

而此时的谢飞开始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谢飞在1953年考取人大法律系研究生,谢飞研究生毕业,谢飞被周总理任命为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法学教育家。

对于谢飞来说,这又是一次新的战斗,她深知加强法治建设任重道远,这副担子无论多重也要挑,自己必须要出色的完成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

此后的岁月里,在政法公安教育战线上,谢飞呕心沥血、默默耕耘,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司法干部。

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当年的学员大多数成为公检法司领导骨干,国家建设的栋梁。

1982年,中国法学会成立,谢飞被选为第一届理事。她积极工作,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在法律学术刊物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晚年的谢飞仍然继续为革命忙碌着,1984年6月,年逾古稀的谢飞就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顾问。

1991年9月,为表彰谢飞对公安、法学教育工作作出的卓越贡献,公安部授予谢飞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奖章。

这是对于谢飞女士一生奉献最好的认可。

离开刘少奇的谢飞,终身没有再次组建家庭,也没有子女。

她将自己的生命全部的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上,谢飞选择了将自己的生命进行这样的升华。

2013年,2月14日凌晨,谢飞同志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101岁。一时间举国震动,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表示了沉痛的哀悼。

而谢飞老人的离世,也代表着红一方面军里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中全部都离开了人世。

从此,这些巾帼英杰,都成为了世世代代的传奇,永远的活在人民的心中。而我们,也将一直传颂她们的故事,直到永远。

  • 索引序列
  • 谢飞毕业论文没过
  • 谢菲尔德毕业论文没过
  • 谢飞毕业论文挂科
  • 谢飞毕业论文重修
  • 北师大谢飞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