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校对排版是什么工作

校对排版是什么工作

发布时间:

校对排版是什么工作

我以前做过,流程是老师把手稿写出来,再由排版员打出来,校对员就是把排版员打出来的材料里面的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地方纠正出来,这个工作蛮累的,一直低着头找错误,我做了2个月就犯颈椎病了!

文字校对是指原稿经过文字翻印(重新抄写、数字化录处电脑)后,进行校正错误的工作。 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将各种差错消灭在书刊印刷之前,从而保证书刊的质量。校对工作在现代出版中处于对编辑工作进行补充或完善的地位。负责校对工作的人,亦称为“校对员”。本质上,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是一种文字性、学识性的创造性劳动。校对工作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校异同 段玉裁说:“照本改字,不讹不漏”。现代学者陈垣认为是“机械法”,“长处在不参己见”,“其短处在不负责任”。 现代指以原稿为唯一依据(或标准)来核对校样,分辨二者的异同:同则通过,异则以原稿为准对校样进行订正。 工作时对照原稿仔细查看校样,查出校样与原稿在内容和格式批注方面的不相符合之处,予以订正,是校对工作的基本要求。 工作内容主要是根据原稿,核对并清除校样上的差错,包括检查多、漏、错文字及标点、符号错误;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等。 二、校是非 段玉裁说:“定本子之是非”。 现代指校对者凭借自身储备的知识或其他权威资料来判断原稿中的是非,确认其是“是”就通过,确认其“非”就提出疑问,请编辑部门解决。又称作“活校”,是一种层次更高、难度更大的校对功能,目的在于弥补作者的疏漏和编辑加工的不足,提高书刊质量。 工作时发现原稿上存在的错讹或格式批注疏漏,提请编辑解决,是校对工作的较高要求。 工作内容包括改正在政治思想上和科学性上遗留的不准确的提法和词句、清除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清除错别字、解决和消除任何疑点等。 此外,还需要对版式进行校对: 1.检查版面、格式,图表位置及表题、图题,字体、字号、字距和行距。 2.检查标题位置、层次及转行,注释、参考文献及序号,核对中英文目录及页码与文章的一致。 3.检查目录及对应的页码、刊眉、页码顺序、版权,封面、封二、封三、封底的文字、刊号、年月期号。

是一个瞒费眼力的工作,要对准备出版的图书进行文字、标点、格式以及语句是否合理通顺等进行细致的校对,很辛苦、很枯燥。

排版校对是什么工作

依照原稿及设计要求在校样上检查、标注排版差错。“校对”也用来指称负责校对工作的人,亦称为“校对员”。

我觉得校对工作不难,但是知识面要丰富,要耐得住性子。楼上说的很详细了,通俗地说,就是图书、报刊、影音制品大批量复制前,那些在文字、内容、形式里找茬的人。你的提问就有好几个错别字:请教了,校对工作难么(吗)?什么是校对,都需要掌握什么知识么(呢)?谢谢,(。)那(哪)位各个(哥哥)姐姐指点一下!

是一个瞒费眼力的工作,要对准备出版的图书进行文字、标点、格式以及语句是否合理通顺等进行细致的校对,很辛苦、很枯燥。

古人讲:“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要把好文稿最后一道关口,争取做到“零差错”“零失误”,就要在校对文稿上下足功夫,哪里容易出错,要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校对的过程,要不厌其烦、反复推敲。找什么——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寻错字。再好的文稿,读时如果发现一个错别字,就会像正在津津有味享受美食的人,突然发现饭菜里有一只苍蝇,令人恶心。例如,“安装”误写成“按装”,“艾滋病”误写成“爱滋病”,“经典”误写成“精典”,“美轮美奂”误写成“美轮美换”。还有一种常见的错误是数字错,主要是阿拉伯数字的误用。如“八月十五中秋节”误写成“8月15中秋节”,“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误写成“太平天国庚申10年9月24日”,“六方会谈”误写成“6方会谈”,等等。具体可以参照《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查多少。主要是检查字词、标点是否多了或者少了。现在写材料主要依靠电脑,一不留神就可能出错。有少字的:有人在写年度总结报告时,将年度销售收入“5亿元”写成了“5元”,缺了一个字,让人啼笑皆非。也有多字的:如“我真的非常喜欢写作用”,由于“作用”是词组,不注意就多打了一个“用”字。核事实。主要是检查文稿的表述是否准确,这类错误屡见不鲜。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错写成“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错写成“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错写成“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看逻辑。这里主要指的是表述矛盾或重复。如“目前,某市常年交通拥堵”,“目前”与“常年”前后矛盾,应改为“目前,某市交通拥堵”;“2018年,镇级和镇政府共收到群众来信200件”,“镇级”和“镇政府”重复,应改为“2018年,镇政府共收到群众来信200件”。怎么找——不厌其烦、反复推敲朗读校。朗读是简单却有效的校对方法,而且长期坚持可以形成良好的语感。晚清名臣曾国藩曾说:“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指出,“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念文稿时,要把自己想象成发表讲话的领导。语速要张弛有度,该快的地方快,该慢的地方慢,不能一带而过,“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语调要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如果念到某处磕磕巴巴,说明可能埋有“地雷”,要停下来用笔标一下,等稿子念完后,再细致检查,往往会发现问题。协作校。在定稿前,找来同事,一个读稿、一个看稿,读着读着就能发现问题。实践证明,在这样的相互协作下,一些不容易看出来的问题,甚至“潜伏”下来躲过多次校对的错情就能“浮出水面”。反复看。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一篇文稿形成后,已是头昏脑涨、疲惫不堪,校对的效果并不好。这个时候最好把文稿放一放,去做其他事。等夜深人静回过头再来看一看,也许就会找到文稿中的不足或错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编辑校对是什么工作

何止是看一篇文章,何止是挑错别字?我就是做这个的。一本合格的书籍就要至少校对3次(校一次,印一次样本,反复三次),从标点到样式,烦着呢。

Word的文字校对就是对里面不对的词语组合进行检查的功能。以前打字经常用,那时候只用WPS,现在打开快了,熟练了,就没再用这个功能。如果打英语试卷也会把校对自动打开,让它自己检查。其实也好久没打卷子了。

编辑:按照定的方针来设计、组织、选择、加工来为复制、发行所准备的工作。校对:指校对人员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或通读检查,将一切差错消灭在出版之前的工作。

排版校对是做什么的

比如别人写了篇文章,让你看看里面有没有错字之类的等等吧

很普通的职位,相当于公司里的文员,工厂的车间工人。

我觉得校对工作不难,但是知识面要丰富,要耐得住性子。楼上说的很详细了,通俗地说,就是图书、报刊、影音制品大批量复制前,那些在文字、内容、形式里找茬的人。你的提问就有好几个错别字:请教了,校对工作难么(吗)?什么是校对,都需要掌握什么知识么(呢)?谢谢,(。)那(哪)位各个(哥哥)姐姐指点一下!

就是在开印书刊报纸之前,进行逐字检查看有没有错别字,逐句检查看有没有病句或者两句之间有没有逻辑错误,逐段检查,整篇检查。最后,有的地方还要负责排版的检查。

电子书校对排版的工作

报纸印刷不同于传统商业印刷,报纸印刷承印物为新闻纸,多采用高速轮转印报机,网点的扩大及纸张的扩张度都和商业印刷有着本质的差别,因此在印报前端图像及排版上,要调整以适应印刷要求。层次的调整层次调整的目的首先是要满足印刷要求,根据报纸印刷网点增大率高的特点,对网点的增大进行补偿,将主要层次集中在中间区域,即20%~60%的视觉敏感区,使原稿的阶调最大限度地与印刷所能再现的阶调相对应,以使图像清晰真实。其次,根据原稿内容及层次分布情况,保证重要部位阶调的准确,如人物脸部等一定要层次清晰,调整极高光或极暗调的数值,不可大面积绝网。模式转换印刷所用的图像模式必须为CMYK模式。注意图像处理软件中的分色设置选项,正确地设定这一参数,对得到合格的印刷颜色至关重要。网点增大为30%左右,总墨量为220%~260%,采用GCR,黑版为中调,黑版起始为30%以上,黑版最大限量为85%。调整图像大小在组版过程中,不要在组版软件中随意把图像放大或缩小,这样做会丢失很多图像信息,导致印刷的图像发虚或暗调并调。如果一定要改变图像尺寸,应该回到图像处理软件中进行编辑处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图像的信息。小号字体处理报纸印刷速度快,网点扩张率大,没有商业印刷那么高的套印精度,如果在版面设计时使用多色小号字体容易产生字体因套印不准导致字体模糊有重影,同理不宜在多色套印的图像上使用反白的小字。组版版面套色套色要以亮色调为主。新闻纸无涂层,有底色,亮色调有利于给版面以明丽的感觉。色彩要饱和。新闻纸粗糙,印刷用的网目粗,饱和的色调较醒目。现在很多报社购买了数码打样系统,此系统一般使用国际通用的ICC方式校色,颜色转换中充分考虑到报纸印刷的色域,结合报纸印刷的特点,保证打印彩样的色彩、层次细节、明暗对比等与最终印刷的报纸高度一致。上海名片印刷在调整好图像组版后可以利用这一检测手段来提高整个报纸的图像及组版的质量,尤其是可以预知广告图片的印刷效果。当然制版也是影响报纸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现在报社制版一般分为两种工艺。一种为照排机输出菲林片后晒PS版。使用这种工艺我们要严格控制几个重要的数据,分色片的实地密度值应在2以上,片基的灰雾度(包括多层片基叠加后的)应小于15,分色片的线性误差应为正负1%。图像调整的色彩模式为尽可能还原图像的真实色彩及丰富的层次,图像色彩必须在RGB色彩模式下进行调整。使用Photoshop处理图像时,选择RGB模式的效果要强于选择CMYK模式的效果。在RGB模式下处理好,再转换为CMYK模式。在使用Photoshop扫描时只要选择色彩设置选项中的RGB设置选项,通过扫描仪输入的彩色图像即为RGB模式。因为RGB模式的色域比CMYK模式色域大得多,色彩信息能充分体现,以RGB模式处理图像会得到更宽的色彩空间和更多变的处理效果。清晰度的调整新闻纸的印刷适性决定了彩色报纸中图片的挂网线数不可太高,一般90线~110线左右,所以图像调整时需要用锐化来提高图像清晰度。锐化程度与原稿图像的类型及缩放倍率有关,通常,人物图像锐化度小一些,而风景稿则可大一些;图像越大,锐化度要越大;放大倍数越高,锐化程度也要越深。另一种工艺是计算机直接制版。它突破了传统制版工艺要经过激光照排输出软片和人工拼版、晒版两个工艺过程的局限,避免了晒版过程中印版曝光时间差异而导致的花痕、网点变异、网点不一致及手工拼、晒版引起的失误和误差。彩报需要更高的套印精度,制版速度快,缩短印刷时间,延长报纸新闻截稿时间。因此,该项技术在各个报社迅速普及,这种制版工艺不可确定的因素少,在制版环节真正实现了数据化、标准化。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制版机的输出线性,确保输出的网点百分比,正确的控制冲版药液的温度和补充量就可以了。直接制版系统是由数字工作流程、直接制版机、数码打样、全自动弯版打孔机组成的全数字操作制版流程,这种工艺的推出对报纸印刷的质量标准化、数据化控制起到了推动作用。

我以前做过,流程是老师把手稿写出来,再由排版员打出来,校对员就是把排版员打出来的材料里面的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地方纠正出来,这个工作蛮累的,一直低着头找错误,我做了2个月就犯颈椎病了!

校对员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员,依照原稿及设计要求在校样上检查、标注排版差错。出版社、报社、期刊等新闻出版相关单位多有校对员编制。图书校对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相当于公司、单位的文员职位,在车间相当于流水线的工人。  一、图书校对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负责校对、录入英语翻译;  2、校对时应以原稿为主要依据,凡编排、排版上的错误均必须改正;  3、校对时发现原稿中的问题,应与稿件的编辑商议改正;  4、与出版社沟通校稿中出现的问题,协调解决,保证各环节质量达标;  5、书稿校对完后清点归档,编号入柜,以备查用;  6、与印刷部门的外联对接及跟踪,保证稿件正确无误的输出;  7、完成领导交办其它的工作。  二、图书校对员岗位要求如下:  1、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2、文字功底深厚,具有较强的编校能力,在文字处理方面耐心细致认真;  3、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能吃苦;  4、有当地户口及有图书编校经历者优先;  5、年龄在45岁以下。

校对员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员,依照原稿及设计要求在校样上检查、标注排版差错。出版社、报社、期刊等新闻出版相关单位多有校对员编制。校对员的工作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查出校样与原稿在内容和格式批注方面的不相符合之处,予以订正(即校异同,对照原稿仔细查看校样,是校对工作的基本要求);二、发现原稿上存在的错讹或格式批注疏漏,提请编辑解决(即校是非,凭借自己的学识并善于作综合判断才能做到,是校对工作的较高要求)。扩展资料:校对地位作用: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古代校雠学将“校勘”的目的界定为:改正书面材料上的错误。多出善本,不出错 本,是中国出版工作的优良传统。做好校对工作,是出善本、不出错本的基本条件,这是既对作者负责,又对读者负责,功在当代、利及后人的事。图书是一种思想文化信息载体,其作用在于将负载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并作为文化遗产积累传承。实现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最重要的条件是“保真”,即准确无误,完整无缺;失真的、残缺的信息是没有传播和积累价值的。图书是通过文字符号传递和贮存信息的,信息的“保真”,有赖于字、词乃至标点符号使用的准确无误。真理与谬误之间,有时只是一字或一点之差。图书出版过程存在的价值,在于以作者的原创作品为对象,在作者劳动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贯穿于图书编校工作的全过程。在校对过程,再创造的表现有二:其一,消灭书稿在录排过程中出现的错漏,保证作者劳动成果不错、不漏地转换成印刷文本;其二,发现书稿本身可能存在的错漏,弥补作者创作和编辑加工的疏漏。校对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的编辑工作,是学识性、文字性的创造性劳动。“校对是简单劳动”的观点是错误的。校对在图书出版生产流程中,处在编辑后、印制前的关键环节,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防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对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对

  • 索引序列
  • 校对排版是什么工作
  • 排版校对是什么工作
  • 编辑校对是什么工作
  • 排版校对是做什么的
  • 电子书校对排版的工作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