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什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与本质问题

什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与本质问题

发布时间:

()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与本质问题

善良,正直,爱国,爱家,孝顺。

中华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中华传统道德是以人为本的道德。有两个基本观点: 第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尊严。孟子讲过两句话:“所欲有甚于生者”意为我所要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即人格尊严;“所恶有甚于死者”,意为我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甚的,就是丧失人格。坚持人格尊严,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不能受别人的侮辱:另一方面要尊重别人的人格尊严,对于别人要加以尊敬,这是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观点。 另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注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古代就叫做“人伦”,所谓人伦就是人与人关系的次序。孟子概括了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夫妇有别”。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和重视父母子女之间的人伦关系。“父子有亲”就是“父慈子孝”,把“孝”看作一切道德的根本。“父子有亲”在今天看起来应该是肯定的,长幼有序,在今天也是应该承认的。朋友有信,就是人与人之间不能说假话,不应该欺,这在今天也是应该加以肯定的。总的来说,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可以从五个方面来体会和把握。(一) 强调为民族、为整体、为国家的整体主义精神。整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核心。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尽忠保国”、“先公后私”、“一心为公”已成为人们所尊奉的崇高的道德要求。 中华民族的这种为国家、为民族的整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的凝聚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石。(二) 推崇仁爱原则,强调“推己及人”和人际和谐。“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就是人们在处理个人同他人关系时所依据的原则。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和而不同”、“人和”、“和谐”和“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思想。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的传统道德又特别强调“待人以宽,责已以严”、“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等道德要求,以调节人和人的关系。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发展中,这种思想对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发生了重要的作用。(三) 重视人伦关系,提倡人伦价值。中国古代特别强调“孝”,即对父母尽孝,这是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孝敬父母有两个要求。一是要赡养父母,供给父母的生活。二是尊敬父母。(四) 追求精神境界,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中国古代道德教育,首先是注重改变人的气质,培养人的品德,即学习怎样做人。中国传统道德对于高尚的道德境界的追求,总是同一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哲学相联系,总是同“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态度共同发展。从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出发,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特别强调要从儿童起,就注意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由于注意了从少年儿童时就对人们进行必要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各种礼仪的教育,力求使他们自幼就熟习这些原则和规范,也就使他们在长大后不会对这些规范礼仪产生抵牾的逆反心理,也就能够收到教育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五) 强调修养践履,注重知行统一。首先,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特别强调“为仁由己”的道德主观能动性。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其次,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重视“知行合一”。“吾日三省其身”,“三人行必有吾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等,都同道德的修养践履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还强调“慎独”的思想。 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我们今天重视道德修养问题,包含着重新认识道德的社会作用的深刻用意。我们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还需不需要道德呢?一段时间来,“道德无用论”、“道德代价论”等观点引起广泛的争论,但社会道德状况严重滑坡的教训使我们上了深刻的道德教育课。虽然道德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道德作为社会关系的强有力的调节器,那么,这个社会就连正常的生活都难以保障。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法制社会,也需要建立一个道德社会。基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重视道德品质的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从少年儿童抓起,才有可能使之潜移默化,化道德认识为道德行为。所以有必要在中小学进行中华传统道德教育。那么,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哪些基本内容呢?一是正义。“正义”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道德规范。儒家认为,“义”有正当、公正、应当、符合原则的意思。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总是把“义”和“利”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即所谓“义利之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君子只知道去追求“义”,小人只知道去追求利。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些话说明孔子并不反对个人的利益和富贵,只是强调利益的取得必须合于义。而孔子也认为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首要的是要使老百姓都能富起来。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由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下,在一部分人中滋生了享受主义、拜金主义,出现了损公肥私的现象。因此,怎样对待义和利的问题,在义和利不能兼顾的情况下,怎样取舍,是判断人们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正义和义利之辩的教育,对他日后处世,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作出正确选择,具有现实意义。二是仁爱。仁是中国古代最基本、最高的道德要求,也是一切其他道德规范的根本。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对不同的人,仁爱有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如对父母要孝,对朋友讲忠信。等等。父母对子女的爱,表现于抚养、爱护、教育等方面,是慈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则表现于感恩、尊敬、赡养等方面,是孝敬。仁爱精神的一个基础,是恻隐之心,另一个基础是报恩的心理。报恩心理是孝的基础。墨子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都是说,知恩图报,对别人给予自己的爱利恩惠给予回报,是人之常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一个精神,就是“推己及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就是为仁的方法。凡事想到他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是爱人的出发点。推己及人,时时事事顾及自己言行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也是社会公德的基础。推己及人也渗透在对日常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推己及人。这是仁爱的基本精神,这一点最简单,人人都能够做到。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没有做到。所以,对仁爱精神的提倡、培养,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事情上,一点一滴地去做。三是宽恕。宽恕这一道德规范,大致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其一,要宽容、宽厚待人,不要过分地挑剔人;其二,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要有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量,允许别人有不同的意见。其三,要容许别人有过错,宽容人、谅解人、饶恕人。其四,要有仁爱之心,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四是礼仪。礼仪与道德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仁就是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人际交往中,有一定的礼仪形式。如朋友见面要握手问好,早上见面道“早安”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言行举止、衣着打扮、行走坐卧等都要讲究礼仪。礼仪习惯的形成,要靠在日常生活中点滴地积累和养成。要从幼儿园起,从小学起,对儿童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我们提倡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你好、再见十个字,这是礼仪建设的重要方面。但实际使用的情况并不好。礼仪和道德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要从小进行养成教育,一方面又要进行道德教育,使人人都了解礼仪的思想内容,保证礼仪不流于形式。五是勤俭。勤俭美德有两层含义,一是勤劳,一是节俭。勤劳与安邦定国相联系,如“克勤于邦”;勤劳与“自强不息”相联系,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节俭与“俭以立德”相联系,如司马光认为,俭是大德,一切德行皆从节俭中来;奢是大恶,所有恶行都从奢侈发端;俭与“持家治国“相联系。中华民族的勤俭美德从古至今是一以贯之,但近年来也确实出现了某种不良现象。尤其中小学生不经历创业的艰苦,坐享父辈的劳动成果,再加上长辈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勤俭教育已是势在必行了。六是爱物。爱物是仁爱规范的进一步延伸。保护生态环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自然、取物以时、取用有度、物尽其用、保护野生动物。等等。现阶段最重要的认识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七是自强。中国传统道德所讲的自强,是立志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自强,是“以天下为已任”的自强,而不是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的自强,这是中国传统道德自强的基本精神。要自强就必须有理想,立大志。自强还必须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增强本领。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自强还要注意加强团结。国家和民族的自强,固然要靠每个人的自强,但还必须有人们的团结合作,自强才有保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更强。八是诚信。处世待人,诚信为本。老子也强调“言善信”,就是我们所说的“说话算数”。近些年来,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由于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消极影响,这一道德要求经常受到破坏。我们要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诚信教育,以诚信自我约束,会使我们社会文明程度有更大的提高。九是谦虚。“谦虚”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一大美德,也是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一个重要规范。谦虚道德表现在待人接物上,应当尊重别人,对人恭敬有礼。谦虚道德表现在学业方面,则应当采用诚恳虚心地向他人学习的态度,以不断地增进自己的学问和才干。《周易》说:“谦,亨。君子有终”意为谦虚能使人亨通,能使人顺利办好事情,君子之行必有好结果。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充分体现孔子的谦虚好学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发扬中华民族的谦敬美德,虚以处己,敬以待人。十是孝行。孝是做人的起码的道德。在中小学生中加强孝行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独生子女受父母的宠爱,但如果没有孝的教育势必使学生养成自私的毛病,再加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子女赡养老人的困难加重,如果不进行孝行的教育,也许今后会出现不“能养”的情况。进行孝行的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感恩的心,使之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与人和谐共处。

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与本质问题

忠孝悌信礼义廉耻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内容丰富,多姿多彩,良莠并存。其中,虽然有受到一定的历史的、阶级的、社会的局限的道德旧识;但更有反映中华民族道德上的文明进步,体现全人类道德文明的具有长久思想价值的道德智慧。1,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从《诗经》提出的“夙夜在公”,《书经·周官》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直到王夫之的“以身任天下”、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替众人服务”,都奔涌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为国家、民族而献身的精神。也正是在重视整体精神的影响下,出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历经磨难,长兴不衰,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伟力,就在于我们民族有着这种“廓然大公”、爱国、爱民的崇高道德精神。正由于这种重视整体利益,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的根本道德价值取向,中国传统道德在个人与他人、社会、群体的关系问题上,始终强调“舍己从人”、“先人后己”、“舍己为群”。在“义”与“利”的关系上,把代表整体利益的“义”,放在代表个人利益的“利”之上,强调“义以为上”、“先义后利”、“义然后取”,主张“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尽管董仲舒和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家的“义利之辩”进行歪曲,主张“重义轻利”、“贵义贱利”,但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是主张在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应以义为重,以国家、民族之大义为先,牺牲个人的私利。今天,要把相对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只有在全民族中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倡导重视整体利益,把国家、民族的繁荣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放在个人利益、个人享受之上,才能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只有发扬重视整体利益的道德精神,发挥道义的巨大力量,才能帮助人们克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斤斤计较个人私利、见利忘义,“一切向钱看”的倾向,自觉关心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鼓励“先富”带“后富”,“先发展”带“后发展,走“共同富裕”的民族振兴之路。2,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仁爱”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又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智慧。孔子说,仁者“爱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做到“仁”,就应当做到“恭”、“宽”、“信”、“敏”、“惠”。我们知道,所谓道德即是要求人们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考虑到他人与社会的利益。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即是要求人们替别人着想,同情人,敬重人,相信人,关心人,帮助人,待人以诚,施人以惠。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道德精神。尽管在存在阶级对立的情况下,普遍的“人类之爱”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但是,人类的“仁爱”精神作为一种积极的、健康的道德信念,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起着协调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积极作用。3,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应有道德义务《尚书》提出“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孟子提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礼记·礼运》主张“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些都从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传统人伦关系中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无疑应当予以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只要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崭新涵义,对于改善当今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这种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有些人视道德精神为草芥,私心膨胀,物欲横流,在“一切向钱看”的歪风中成为利欲熏心、丧失人格、国格的势利小人。理想道德人格是国民道德精神的一面镜子。一个国家的民众的普遍道德精神面貌,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今天和明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正呼唤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道德宝贵遗产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提高民众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境界,重新确立新型的具有现代思想特征的理想道德人格~

什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与本质问题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内容丰富,多姿多彩,良莠并存。其中,虽然有受到一定的历史的、阶级的、社会的局限的道德旧识;但更有反映中华民族道德上的文明进步,体现全人类道德文明的具有长久思想价值的道德智慧。1,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从《诗经》提出的“夙夜在公”,《书经·周官》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直到王夫之的“以身任天下”、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替众人服务”,都奔涌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为国家、民族而献身的精神。也正是在重视整体精神的影响下,出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历经磨难,长兴不衰,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伟力,就在于我们民族有着这种“廓然大公”、爱国、爱民的崇高道德精神。正由于这种重视整体利益,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的根本道德价值取向,中国传统道德在个人与他人、社会、群体的关系问题上,始终强调“舍己从人”、“先人后己”、“舍己为群”。在“义”与“利”的关系上,把代表整体利益的“义”,放在代表个人利益的“利”之上,强调“义以为上”、“先义后利”、“义然后取”,主张“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尽管董仲舒和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家的“义利之辩”进行歪曲,主张“重义轻利”、“贵义贱利”,但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是主张在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应以义为重,以国家、民族之大义为先,牺牲个人的私利。今天,要把相对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只有在全民族中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倡导重视整体利益,把国家、民族的繁荣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放在个人利益、个人享受之上,才能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只有发扬重视整体利益的道德精神,发挥道义的巨大力量,才能帮助人们克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斤斤计较个人私利、见利忘义,“一切向钱看”的倾向,自觉关心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鼓励“先富”带“后富”,“先发展”带“后发展,走“共同富裕”的民族振兴之路。2,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仁爱”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又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智慧。孔子说,仁者“爱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做到“仁”,就应当做到“恭”、“宽”、“信”、“敏”、“惠”。我们知道,所谓道德即是要求人们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考虑到他人与社会的利益。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即是要求人们替别人着想,同情人,敬重人,相信人,关心人,帮助人,待人以诚,施人以惠。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道德精神。尽管在存在阶级对立的情况下,普遍的“人类之爱”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但是,人类的“仁爱”精神作为一种积极的、健康的道德信念,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起着协调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积极作用。3,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应有道德义务《尚书》提出“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孟子提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礼记·礼运》主张“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些都从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传统人伦关系中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无疑应当予以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只要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崭新涵义,对于改善当今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这种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有些人视道德精神为草芥,私心膨胀,物欲横流,在“一切向钱看”的歪风中成为利欲熏心、丧失人格、国格的势利小人。理想道德人格是国民道德精神的一面镜子。一个国家的民众的普遍道德精神面貌,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今天和明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正呼唤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道德宝贵遗产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提高民众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境界,重新确立新型的具有现代思想特征的理想道德人格~

忠孝悌信礼义廉耻

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与本质问题

爱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节气。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成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现了岳飞的“精忠报国”、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利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义”是指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利”是指个人利益,而得是指得到的。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这是一种植根于社会文化的群体精神,进而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仁爱孔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提倡美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人类社会道德关系的具有科学性的优秀的遗产。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但就其思想、精神和信仰之“形而上者”之道的层面来说,其主要反映在核心价值观里,而这些核心价值观往往是通过诸多美德体现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所积淀着的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所包含着的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所代表着的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帜都要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来具体表现。换句话说,如果要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以及精神追求、精神基因、精神标志有全面又深入地了解和把握,那一定要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国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仁德”当包括忠、恕、宽诸德,并反映出仁爱的精神,所以,无需专门再论及“忠恕”二德及“仁爱”诸德。换句话说,在论述“仁”德中,一定是要通过对“忠恕”二道的论述才能说清楚“仁”德。也就是说,“忠恕”二道是“仁道”的具体表现,所以说,无需再将它们单独抽出来加以讨论。2、“义德”当包括正义、公平、节操之德,并反映出正义的精神。“义”德虽然有众多含义,但“平”“和”“正”“公”则是它的本质内涵,所以,无需专门再论及“节”、“和”、“平”诸德。也就是说,“节义”“节操”之德所宣扬的道理和精神,在“义”德当中既已存在。孟子的所谓“舍生取义”“穷不失义”都是在这个意义上立论的。还应指出的是,与忠孝相联的“忠”德,其实也包含着“节义”的道理和精神。我们在讨论“义”德和“忠”德时会专门论述包含在其中的“节操”精神的。3、“礼德”当包括恭敬、谦让之德,并反映出礼敬的精神。所以,无需专门再论及“恭”、“敬”、“让”诸德。在中国古人看来,虽然礼有成百上千种,但“可以一言蔽之曰:毋不敬”。孟子也认为,“有礼者敬人”。礼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征对对象的庄敬、恭敬、尊敬、崇敬之情之意。所以,“敬”构成礼之纲要和要旨。4、“智德”当包括温和、良善之德,并反映出向善的精神。所以,无需专门再论及“温”、“良”、“和”诸德。当然我们会在论述“智德”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强调“智”不能从聪明、智慧意义上去理解它,而是明确指出“智”是良心、良知的同义词。它是一切道德所由产5、“信德”当包括“诚”之德,并反映出诚信的精神。我们虽然特别注意到了,在研究中华传统美德的成果中,“诚”德往往被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来加以研究和弘扬,但我们又知道,“诚”与“信”二德是可以相互诠释的。“信,诚也”(《说文解字》),此之谓也。所以,当你发现和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的候,你就需要在论述某个德目时特别要将与此相关的德目进行必要的交代。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归纳如下: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团结友爱,励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攻坚,勤劳节俭, 建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

什么是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与本质问题

善良,正直,爱国,爱家,孝顺。

我觉得,道德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种社会规范或者行为规则。社会中,文化中,有很多现成的道德准则,我觉得那只不过是一些例题的答案而已,是参考性标准,不属于遵守性的标准。你要是讲了一大堆道德理义,做得漂漂亮亮的,但是问题没有解决,这样的道德意义是什么呢?《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以德,是以无德”,真正的道德,不是去遵守一些什么准则,而是切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把问题解决掉,那些拿着道德准则套用的,反而忽略了问题的真正解决。《老子》:“失道而后德”,不懂得客观规律是怎样的,才会去利用一些道德礼教说事,懂客观规律的,直接解决问题,而不用遵守死规则。

仁义礼智信其实这是五常,还有三纲,即君父夫,这里包含忠、孝,其实离开五常谈不上三纲,仅有五常没有三纲五常没处落实,但是这个很多人都容易误解,所以这里就不提三纲五常,只讲仁义礼智信就好。

即道德至上论 唯道德主义强调道德的各种作用 望采纳

  • 索引序列
  • ()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与本质问题
  • 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与本质问题
  • 什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与本质问题
  • 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与本质问题
  • 什么是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与本质问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