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录用书和劳动合同薪酬不同

录用书和劳动合同薪酬不同

发布时间:

录用书和劳动合同薪酬不同

当然是劳动合同了,劳动合同上面的薪资节后是个人与公司入职前协商好的,有法律效应的,而工资薪酬确认单的个人工资的一个细化单,就是工资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如果薪资对不上可以跟财务部门或经理进行确认,如果工资被少算了可以要求补工资。

录用通知书并没有多少法律效力,你还没有就职签正式劳动合同之前,人家就可以这么玩你,你有维权那点精气神,不如拿去抓紧时间再找下家,消费者维权都是千难万难呢,劳动者维权难度只会再上一个数量级。不合理的社会现实,那也是现实。

录用通知书和劳动合同薪资不符

有没有谈试用期的事情,假如没谈新人三个月试用期,试用期期间按正式待遇80%扣发。可以去劳动局投诉。

签订了合同可以告他,没签的就无法。

工资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实际约定为准,并非以招聘信息为准。用人单位公布的招聘信息相当于广告,你可以追究用人单位招聘欺诈的违法责任,但是不能据此作为用人单位违反承诺的依据,这是两个法律问题。对于劳动而言,无论招聘信息写的怎样,都要与用人单位事先确认实际工资是怎样的,而非看招聘信息。

录用通知和劳动合同薪资不一样

当然是劳动合同了,劳动合同上面的薪资节后是个人与公司入职前协商好的,有法律效应的,而工资薪酬确认单的个人工资的一个细化单,就是工资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如果薪资对不上可以跟财务部门或经理进行确认,如果工资被少算了可以要求补工资。

如果有录用通知函,且注明了薪资待遇的话,那么这种约定是合法的。实际上很多录用通知函并不明确注明薪资待遇。尽管如此,不明确约定工资的违法责任并不重。

录用协议书和劳动合同

1、适用范围不同。狭义劳动合同适用的主体为企业,聘用合同适用的范围主要为事业单位。2、政府干预的程度不同。国家在一些重要方面对事业单位仍实行宏观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编制管理。目前由国家核拨经费的事业单位仍实行严格的编制管理;(2)经费管理。(3)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向聘用人员支付的工资报酬,主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3、管理监督部门不同。按照国务院各部门的职能分工,目前,事业单位和企业分别由国务院人事部和劳动保障部对其进行宏观政策指导和监督。劳动合同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4、二者的用工招聘方式不同。劳动合同的签订没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而聘用合同关系的建立,有着严格的招聘程序要求。5、试用期期限不同。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聘用合同的试用期可以为12个月。6、用人单位存在处罚权上的不同。在劳动合同主体上,双方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一方无处分另一方的权利。在聘用合同主体关系上,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聘用人员错误程度,给予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和录用通知书

录用通知书不等于劳动合同它们是两个概念,录用通知是指你的身体健康状况、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符合公司的岗位要求,所以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部门的用人要求标准通知你被录用。劳动合同是国家劳动法规定的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的一个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那是对用人单位的约束也是对劳动者的一种约束,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是没有法律效应的,就应该签正式的劳务合同,这样才有法律效应,而且这样做对你来说也是一种保障。

有。找工作后没过试用期,没有转正是可以随时离职的,所以这时候的录用通知是具有法律效应的,这是本人的选择。

是有法律效应的,这个通知也就证明着自己已经可以进入到公司里面的,只要自己愿意,就已经可以初步确定为公司的正式员工。

  • 索引序列
  • 录用书和劳动合同薪酬不同
  • 录用通知书和劳动合同薪资不符
  • 录用通知和劳动合同薪资不一样
  • 录用协议书和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和录用通知书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