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哈佛研究论文资料

哈佛研究论文资料

发布时间:

哈佛研究论文资料

哈佛框架下集团财务分析论文

提要: 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是投资者的投资依据,传统的财务分析仅以财务报表及数据为基准,不能全面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本文以哈佛框架财务报表作为分析框架,对绿地集团进行战略、财务、前景分析,以期对房地产行业财务分析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哈佛框架;财务报表;绿地集团

一、战略分析

绿地集团专注房地产开发主业深耕不辍,以世界高度构筑全产业链,以世界宽度拓展全球版图,以世界速度领先技术潮流。

(一)超高层

绿地集团在超高层建筑开发领域有着高超的经验水准,建造规模和设计水准都是全国顶尖的。足迹遍布全球,每一幢都成为当地新地标。

(二)城市综合体

绿地集团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开发集住宅、商业、办公、酒店等功能于一身的现代服务业综合体,为各地城市面貌和人居生活水平提升不断努力。

(三)产业新城

绿地集团凭借超强的开发实力和产业运营能力,为各大省市建造“生态、产业、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二十四小时活力新城。

二、财务分析

本文应用哈佛财务分析框架对公司的年报进行财务数据分析,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选取绿地集团2016、2017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

(一)偿债能力

近两年,绿地集团流动比率呈下降趋势,但速动比率呈上升趋势,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差别是关于存货,速动比率的上升说明绿地集团存货或者待摊费用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有下降趋势,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正在增强,绿地集团有一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从产权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的变化趋势来看,绿地集团的整体偿债能力有所上升,在企业的资本构成中,负债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债权人的风险较以前有所下降,从长远看,绿地集团面临良好的发展趋势。[1]

(二)盈利能力

20xx年绿地集团销售净利率增加0.88个百分点,说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创造利润方面的能力有所加强。净资产报酬率同销售净利率一样都微弱的上升趋势,说明企业创造效益和给股东报酬的'能力有所上升。总资产报酬率也是略微上升,说明企业运用效率较好,盈利能力也趋于平稳。

(三)营运能力

近两年绿地集团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呈下降趋势,较20xx年下降3个百分点,说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变慢,流动性下降,同时应收账款变成坏账的风险变大。存货周转略微上升,总资产周转率不变,这与房地产企业的特殊性质有关,资产的主要构成中存货占了较大比重,绿地集团现在正处在战略转型期,在国家近几年对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企业的收账政策以及信用政策可能有所改变,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

三、前景分析

作为房地产行业顶尖的绿地集团,在行业中有较高端的发展战略,也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认可和支持,坚持转型走创新路线,对接国内外两个市场,使用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两种手段,聚焦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组产业集群,绿地誓以澎湃魄力再度挑战自我,成为一家持续成长、效益卓著、全球经营、多元发展、不断创新、引领时代的跨国公司,全面完成从“中国绿地”向“世界绿地”的重大转变。[2]

四、结束语

本文应用哈佛财务分析框架在战略、财务、前景几个方面对绿地集团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采取宏观调控政策下,绿地集团能够把握机会,辨认方向,采取相关战略调整,竞争优势显著。经过分析,绿地集团目前发展状况,盈利能力较强,偿债能力较好,创造股东财富的动力较强。但是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有待提高,相关政策也有待调整。

参考文献:

[1]杨凡.基于哈佛框架的万科股份财务分析[J].品牌研究,2018,(06)

[2]张永川.我国房地产企业海外投资发展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5,(05)

英国论文中哈佛注释体系的起源哈佛参考文献注释体系起源于美国,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流行,尤其在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使用最多,近年来在社会科学中也开始流行。怎样呈现参考文献呢?参考文献的呈现方式有一定的规范,本文就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哈佛体系(Harvard System)来为大家作简单的介绍:因为在我们的学术研究中,参考了许多国外的文献或期刊,所以我们有必要熟悉它的要求并遵守其中的规范,否则当我们向国外的学术刊物投稿时,会因为参考文献不合规范而不被录用;同时,也不能为国内外的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信息。以上就是为大家所讲述的关于哈佛注释体系的起源和运用,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了解哈佛注释体系和其运用方法,在英国留学期间对于这些问题的接触是比较多的,同学们如果在留学期间遇到这类问题而无法及时向老师进行咨询的话,可以咨询一些国内较为知名的留学服务网站,例如:51Due、留学府都是非常不错的留学服务网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哈佛大学发表的研究论文

橄榄油一直被称为“液体黄金”,因为它含有一种成分,叫做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橄榄油含油酸高达75.1%,远远超过花生油、大豆油、香油等油类,这种成分对心脑血管、血脂,甚至血糖都有益处。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员更是发现一个实操性强的成果: 每天7克橄榄油,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是的,每天7克橄榄油。7克大概是多少?一枚鸡蛋大概50克,其中大约含7克蛋白质!

哈佛:橄榄油降低心脏病、癌症、痴呆症等风险

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近日,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员更是发现它的医学新功效。

2022年1月10日,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 JACC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Consumption of Olive Oil and Risk of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 每天食用超过7克橄榄油,降低心脏病、癌症、痴呆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如果用橄榄油替代黄油和乳脂等,还将各种原因早逝的风险降低多达34%。

该研究数据分析发现,与从不摄入橄榄油的人相比,每天摄入超过7g橄榄油的人,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19%,癌症死亡风险降低17%,神经退行性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9%,呼吸系统死亡风险降低18%。

问题来了,如何科学地吃橄榄油?

既然橄榄油能够降低癌症死亡风险,还能改善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和血脂、血糖等问题,那么 该如何科学地吃橄榄油呢?

听说橄榄油加热致癌,不能炒了吃?

可以炒!

“听说橄榄油加热会致癌,只能拌沙拉?”没那么夸张!实际上,橄榄油酸度低,烟点高,性状较其他油品更稳定,用特级初榨橄榄油炒菜,不但不易产生致癌物,而且风味好、油腻感低,安全 健康 。但是也要控制温度和火候,不要太高太大哦。

橄榄油可做调料和酱汁?

是的,混合橄榄油的调料和酱汁,非常美味,是火锅“好佐料”!

特级初榨橄榄油是做酱料最好的油脂,它可保持新鲜的色泽,更易呈现出食物的本来味道。春天就要来了,在火锅调料中加入适量的橄榄油,可以使食物口感更细腻爽滑。

凉拌菜加橄榄油,绝佳!

橄榄油是最好的食用油,将各种果蔬、香草用简单的盐、醋和橄榄油拌制,油脂清澈但闻不到一丝的油腥味,品尝的时候也会觉得非常滋润。

用于中式凉拌菜中,色泽鲜亮,风味清爽。

橄榄油+黑醋,用于烘培!

本文前头的研究提到: 如果用橄榄油替代黄油和乳脂等,还将各种原因早逝的风险降低多达34%!

很多国家,用美味的橄榄油和意大利黑醋结合直接代替黄油和人造黄油,已经成为 时尚 。味道比黄油更好,也更 健康 。

如何科学储存厨房里的橄榄油?

橄榄油最怕的是太阳的直射、氧化和温度的骤变。

未打开的大包装橄榄油阴凉处存放即可;打开的大包装橄榄油可以分装到深色瓶体的小玻璃瓶中,使用方便并能降低橄榄油接触空气的机会,避免香气流失。

存放橄榄油的周围环境温度最好是在10 左右,这样橄榄油的保质期可以达到20个月左右 ,也不用担心橄榄油的营养流失了。

橄榄油,可搭配哪些油一起吃?

既然橄榄油那么好,是不是可以多吃?我甚至看到有些肿瘤患者吃个面包都蘸着橄榄油,这倒是大可不必。橄榄油虽好,也不宜摄入太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为25克。 家里的白瓷汤勺,大约是两勺半到三勺的量。不能因为是橄榄油,就可以摄入五勺、六勺甚至更多。上文的哈佛研究建议每天摄入7克,余下的油量也可补充其他油。

橄榄油还可搭配哪些油?

写在最后

橄榄油虽好,切忌贪多。所有的油,要最大化发挥益处,前提是每天的总摄入量必须符合国家推荐的每天烹调用油总量25克。

参考文献

【1】Marta G F , Li Y , Walter W , et al. Consumption of Total Olive Oil and Risk of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US Adults[J].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 2021(Supplement_2):Supplement_2.

# 健康 真知计划#

医学 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BIDMC) 布莱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BWH)剑桥健康联盟(Cambridge Health Alliance,CHA) 波士顿儿童医院(Children’s Hospital Boston)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福塞斯研究院(Forsyth Institute)哈佛朝圣者医疗保健院(HarvardPilgrimHealthCare)希伯来老化研究所(Hebrew SeniorLife) 乔斯林糖尿病中心(Joslin Diabetes Center) 马萨诸塞州眼耳医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贝克法官儿童诊疗中心(Judge Baker Children’s Center)马萨诸塞州中心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麦克林医院(McLeanHospital) 黄山医院(MountAuburnHospital)斯格本斯眼科研究院(Schepens Eye Research Institute) 斯波尔丁康复医院(Spauldi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退伍军人事务部波士顿医疗保健机构(Veterans Affairs Boston Healthcare System) 馆藏资源 哈佛大学拥有美国最大的学术图书馆,规模为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中央系统位于哈佛庭院的怀德纳图书馆(Widener Library)内,整个系统覆盖80所不同的图书馆,整体馆藏量超过1600万册,使其成为全美最大的学术图书馆网络,同时位居全美第三(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不同的图书馆适合不同类型的读者进入:位处于剑桥市本部的加博科学图书馆(Cabot Science Library)、拉蒙特图书馆(Lamont Library)及怀德纳图书馆为本科生最常去的图书馆;霍顿图书馆(Houghton Library)及亚瑟·伊丽莎白施莱辛格图书馆(Arthur and Elizabeth Schlesinger Library)专门收藏有关美国女性地位发展的历史参考;哈佛大学数据库搜罗了各种珍贵的书籍及手抄搞;美国一些最古老的地图、地名册等能在哈佛的蒲赛图书馆(Pusey Library)内找到;而哈佛燕京图书馆内则保管与东亚古老语言相涉的文献。 博物馆 1、卡本特视觉艺术中心(Carpenter Center for the Visual Arts):由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为大学电影及艺术部的数据库。2、哈佛艺术博物馆(Harvard ArtMuseums)一、亚瑟·M·萨克勒画廊(Arthur M. Sackler Museum),内藏亚洲艺术品。二、布什雷辛格博物馆(Busch-Reisinger Museum),内藏中欧及北欧艺术品。三、佛格艺术馆(Fogg Museum of Art),内藏西方中世纪艺术品。3、哈佛艺术博物馆在线展览馆(Harvard Art Museums Online Collections)4、斯特劳斯保存中心(Straus Center for Conservation)5、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Harvar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6、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Harvard University Herbaria)7、矿物与地理博物馆(Mineralogical & Geological Museum)8、比较动物学博物馆(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9、阿诺德植物园(Arnold Arboretum)10、科学仪器(历史)典藏馆(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Scientific Instruments)11、哈佛林之费雪博物馆(Fisher Museum at the Harvard Forest)12、毕巴底考古与民族博物馆(Peabody 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Ethnology)13、闪族博物馆(Semitic Museum)14、华伦解剖学博物馆(Warren Anatomical Museum)15、动物标本数据库(Database of Zoological Collections)16、数字哈佛(Digital Harvard)17、皮博迪数字博物馆(Peabody Museum Online)18、哈佛科学文化博物馆(Harvard Museums of Science and Culture)19、metaLAB (at) Harvard 科研经费 哈佛大学受捐资金居于世界科研机构之首,在2013年已经累计达到320亿美元,是仅次于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最大捐赠基金;哈佛年平均科研经费超过7亿五千万美元,为14个学院上百个研究机构提供支持。 影响因子 2014年3月27日《自然》杂志发布年度报告,2013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高质量论文的贡献指数,哈佛大学位列第一,中国科学院在这份榜单上居于全球第6位。 在《sciencewatch》发布的1999-2009十年间论文引用排名中,哈佛大学同样高居首位。 RankInstitutionCC3Articles41.Harvard University, USA158.993872.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USA84.682283.Stanford University, USA80.211704.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USA73.461815.Max Planck Society, Germany70.652166.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China63.151657.French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NRS), France59.372978.Th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57.19128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CSF), USA49.8110710.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48.52151The Most-Cited Institutions Overall, 1999-2009RankInstitutionPapersCitationsCitationsPer Paper1HARVARD UNIV95,2912,597,78627.262MAX PLANCK SOCIETY69,3731,366,08719.693JOHNS HOPKINS UNIV54,0221,222,16622.624UNIV WASHINGTON54,1981,147,28321.175STANFORD UNIV48,8461,138,79523.316UNIV CALIF LOS ANGELES55,2371,077,06919.57UNIV MICHIGAN54,612948,62117.378UNIV CALIF BERKELEY46,984945,81720.139UNIV CALIF SAN FRANCISCO36,106939,30226.0210UNIV PENN46,235931,39920.14重大成果 1922年,医学院于英格兰首次完成胰岛素注射。1954年,波士顿儿童医院科学家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及其团队因成功以人为方式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获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60年,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首次完成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1961年,盖欧尔格·冯·贝凯希因发现内耳耳蜗分析和传送声音的物理机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62年,分子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因提出DNA的双螺旋模型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64年,康拉德·布洛赫因胆固醇及脂肪酸生物合成方面的发现,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65年,物理学教授朱利安·施温格与理查德·费曼、朝永振一郎共同分享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三人在量子电动力学及粒子物理学方面作出的基础性贡献。1965年,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伍德沃德获诺贝尔化学奖。1967年,眼科学家乔治·沃尔德因视网膜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71年,国民生产总值之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获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72年,肯尼斯·约瑟夫·阿罗因在一般均衡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与约翰·希克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73年,华西里·列昂惕夫因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76年,无机化学家威廉·利普斯科姆因对硼烷结构的研究获得当年诺贝尔化学奖。1977年,因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约翰·凡扶累克与内维尔·莫特一同获得197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79年,史蒂文·温伯格因实验验证了由于Z玻色子与电磁作用混合引起的宇称破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与他一同获奖的还有大统一理论的开创者、同为哈佛大学教授的格拉肖。1980年,巴茹·贝纳塞拉夫因发现了控制免疫反应的、遗传的细胞表面结构,获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年,因为发展了测定DNA序列的方法,沃特·吉尔伯特与弗雷德里克·桑格获诺贝尔化学奖。1981年,大卫·休伯尔因为视觉系统方面的研究(用视皮层细胞解释视网膜的编码脉冲信息的能力),获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84年,卡罗·鲁比亚因为在发现弱作用传播子W±和Z°的大规模实验方案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获同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化学教授达德利·赫施巴赫因为研究化学基元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与李远哲和约翰·波拉尼(John Polanyi)共同分享了198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89年,诺曼·拉姆齐由于研发超精密铯原子钟和氢微波激射器而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0年,约瑟夫·默里由于在“人体器官和细胞移植的研究”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年,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因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获诺贝尔化学奖。2002年,里卡多·贾科尼因在X射线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贡献,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2004年,琳达·巴克由于在嗅觉方面的卓越研究与理查德·阿克塞尔一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5年,罗伊·格劳伯因“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获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09年,杰克·绍斯塔克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与两位科学家一同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3年,马丁·卡普拉斯因“为复杂化学系统创造了多尺度模型”,获当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然专门研究了张继科的球是怎么旋转的。做张继科粉丝这么久,第一次觉得自己不够格……论文作者是HF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一位博士,论文题目《Bend it like Zhang Jike:Spin in Table Tennis》与2002年的一部英国电影《Bend it like Beckham》异曲同工,只不过电影中讲述了印度裔少女追求足球梦想的故事,而这篇论文则非常严肃认真的在讨论学术问题。作者通过建模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张继科发球的旋转……厉害了我的哥。放眼望去,各种看不懂的单词与方程式。这可苦了文科出生的各位迷妹。什么时候追星的粉丝门槛变得这么高了?不仅要英文好,还得掌握力学知识……这是要逼着文科生脱饭吗?不过,还好张继科文武兼修,给文科迷妹留下一线生机。看不懂方程式不要紧,会写诗也行啊!毕竟张继科已经在诗坛“小有建树”,连诗友会都有了。诗友们的创作热情那是相当高涨,堪比继科~现代诗、古体诗应有尽有……“文科理科都不好怎么办?”还不赶快去学习!

哈佛大学经济学研究论文

1928年武汉省立第一中学初中毕业(武昌区昙华林117号,现武汉市第十四中学);1934年武汉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1934年毕业后即被选送到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工作;1941年考取清华庚款留美公费生;1941年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并于一年后转入文理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经济学学位;1943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哈佛期间,师从熊彼特、张伯伦、布莱克、汉森、厄谢尔、哈伯勒等大师,深入学习和研究当时世界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1946年张培刚回国,担任母校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47年,他的博士论文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农业与工业化)获得1946-1947年度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最佳论文奖“大卫·威尔士奖”,该文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以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为主题的专著,并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上提出许多独到而精辟合理的观点,后该文被收入《哈佛经济丛书》,这本书使他斐声于西文经济学界,也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早从历史上和理论上比较系统地探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经济学家,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1948年任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及研究员;1949年再次回国,继续在武汉大学经济系担任系主任;1951年秋至次年夏在北京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53年调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任建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兼基建办公室主任;文革结束后,张培刚在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成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并总结出版了《新发展经济学》,1998年,在其带领下,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获得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点,85岁的张培刚成为博士生导师。

从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探讨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化是现代化过程中最富生气和活力的形态之一,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化浪潮靡满全球的社会现实已充分证明其本身的普遍性。与此同时,在人文社会科学界,至少有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此给予热情的关注。纷繁复杂的城市化理论,林林总总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又使“城市化”概念本身显得模糊不清,甚或无所适从。大体而言,社会学家从人类行为方式的角度考察,认为城市化是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过程;人口学家强调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地理学家视城市化为一种地理景观,认为城市化是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化过程;经济学家侧重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认为城市化是人们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转变的过程;历史学家则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农业社会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过程。应当说,从不同学科的基本特征出发,给予“城市化”不同的概念和内涵,是学术史上的正常现象。值得重视的是,无论学者们给予“城市化”多少不同的概念,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已被多数学科所接受,这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因为,社会是一个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口集团,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元,必定集中一定数量的人口;而人口集中的来源必然来自农村。较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埃尔德里奇(H.T.Eidridge)认为:人口集中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就不断发展。人口停止向城市集中,城市化亦随即停止。(注:参见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17-18页。)《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是指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这个集中化的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个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充。(注: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城市研究室选编:《国外城市科学文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由此可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乃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城市化也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城市史 研究在国内外的普遍展开,人口流动与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应的成就,对此进行学术史意义上的检讨,或许会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一检讨中外学者关于中国近代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研究历程,以本世纪70年代为分界,我将此分为两个阶段。早在本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现象即已引起学界重视。然而,直至70年代初的整整半个世纪中,本领域的研究仍然主要停留在有关资料的整理方面,“足够系统的研究”尚未出现。著名社会学家陈达先生在其“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中”的英文本《现代中国人口》中如此写道:国内的迁徙运动,是最普通的一种移民运动。在近几十年来,一直进行着乡村与都市的人口移动,这种移动的结果,不断地使许多年青人从乡村徙入都市里,包括长江流域和沿海各城市如上海、无锡、汉口、广州及天津等地。潮水似的继续不断的徙民都是来自乡间的。虽然移民运动的进行,其吸引力及离心力究是如何,还没有足够系统的研究,但大量人口朝向都市流入,确是普遍的事实。(注:陈达:《现代中国人口》,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7-88页。)国内对本研究领域的关注首先出现在20、30年代活跃的社会学界。1929年由世界书局出版的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首开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先河,该书简明扼要地指出了都市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介绍了西方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对都市经济、人口、区域和控制进行了初步论述。一些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的著作也开始涉及此一领域,如1922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印行的黎世衡的《历代户口通论》,就有根据海关报告整理的各商埠人口资料和10万人口以上都市表。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许仕廉《中国人口问题》(此书为作者在燕京大学所讲“中国社会问题”之一部分),列有“城乡人口之分布”一节并对当时中国城乡人口比重作出估计。20年代以降,农民离村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严重问题之一,初步统计对此进行研究的论文至少在20篇以上。其中最有份量者,乃是《东方杂志》第三十四卷,第十五号(1937年8月),第二十二——二十四号(1937年12月)连载的吴至信的《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专文。该文分农民离村之时代背景、原因、数字分析、出路、社会影响、展望、结论七部分,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另一篇重要的研究论文是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东方杂志》第二十三卷,第一号1926年1月),该文在研究江浙两省人口密度的基础上,对江浙地区人口在一万至十万以上的城邑进行统计分类,并与全国及世界主要国家进行了对比。日本学者对本领域的研究具有自己的学术风格。20-70年代,加藤繁、佐伯富、中村治兵卫等人对明清乃至民国时期中国的集市作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其中一些论文对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集市人口作出了统计或估计。(注:参见(美)施坚雅(Skinner)“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注释20,原文载Skinner.G.W.ed: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Staofard University Press,1977。按,笔者至少见到施坚雅此文的三种中译本,即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2辑;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 城市史 研究》第1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式》。惟《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有注释译文,后两种均删去未刊(或未译?),亦属憾事。本文以下引用施坚雅此文者,均依前者。)加藤繁的《清代村镇的定期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该文根据康熙、乾隆以来,以至光绪、宣统和民国时期的大量方志,考察了直隶(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福建、广东、广西七省各州县的定集市,并尽可能地估计了各州县定集市的平均人口。(注:原文载1936年2月《东洋学报》第23册第2分册,中译文见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另一位不应忘记的日本学者是饭田茂三郎。1934年10月,根据饭田茂三郎在“望月军四郎氏基金中国问题讲座”的演讲稿,由洪炎秋、张我军合译《中国人口问题研究》由北平(北京)人人书店刊行,该书专辟“中国人口的都市和村落别的构成”一节,对30年代初的中国都市化提出看法。另外,在1929年《社会月刊》第一卷第六号上,还刊登过曾任上海《每日新闻》及《上海周报》记者的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一文,该文分农民离村的沿革、农民离村的数量、农民离村的质量,农民离村的原因、农民离村的类别、农民离村的时期、农民离村的职业、农民离村的影响,共八章近两万言,对此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比吴至信同题文章早8年)。大洋彼岸美国学者也对本领域资料的整理和初步研究作出了贡献。笔者所见最早的此类资料整理是夏之时(Father Richard)的《中华坤舆详志》,辑录范围主要限于20世纪头十年。(注:Father Richard:Comprehensive Geographyof Chinese Empire.)此后40年均有城市人口资料的论著出现:如史杜弗(stuffer)在《中华归主》中辑录了1922年的数据;(注:Stuffer:The Christion Occupation of China.)杜格谢夫(Boris. p.Torgasheff)在其论文《中国城市人口》中辑录了1920年代末的城市人口资料;(注:Boris P. Torgasheff:TownPopalation in China,The China Critic April 3.1930)Gleen T·Trewartha则综合40年代以前的各种资料,著有《中国城市:数量与分布》;此类资料集大成者乃为莫里斯·B·厄尔曼(ullman,morris B)的著作《大陆中国的城市1953-1958》。施坚雅和珀金斯(Dwight H·perkins)均认为此书是此类资料最为完整的一部。(注:参见施坚雅“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二辑,第54-55页,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86页。)70年代以前,美国对中国近代城市研究中最富理论色彩的是施坚雅的集市体系理论。1964-1965年施坚雅的长文《中国农村的集市贸易和社会结构》连载于《亚洲研究学刊》(注: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AsiaStudies 24.1-3。),在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walter chirstaller)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施坚雅根据其在1949-50年间在四川成都东南25公里处的集市高店子所作的田野调查以及对许多定居海外的大陆移民的采访,并参阅各地方志和其他出版物,提出了这样一个基本论点:同下一级的中心地相比,上一级的中心地能够提供更为专门化的货物供应,并拥有更为广阔的腹地。据此,施氏还划分出了五个等级的中心地:基层集市、中型集市、中心集市、地方城市、区域城市。应当说,40年代陈达先生概括的本领域缺乏“足够系统的研究”局面一直沿续到70年代。1966年,新当选的美国亚洲研究会主席奈特·毕乃德在其题为《现代化与近代初期的中国》的就职演说中,仍然不无遗憾地讲道: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近代交通运输和商业的扩展以及十九世纪末以来近代工业的扩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非同一般的刺激。虽然这种发展与现代化的大部分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首先出现在外国控制的通商口岸,但在1919年以前,纯粹的中国城市也在一定程度上成长起来。遗憾的是,这个时期中国人口的可靠数据几乎没有,也几乎没有人去把分散的资料收集起来,以说明城市化的趋势。(注:奈特·毕乃德《现代化与近代初期的中国》,译文见(美)西里尔·E·希等主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版,第218页。)二七十年代后,本领域研究开始打破长期沉寂的局面,而新局面的出现首先来自美国汉学界。大体而言,七十年代以前,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主要受费正清(John k.Fairbank)为代表的“冲击——反应”模式(Impact-respense model)和利文森(JoesphR.Levenson)为代表的“传统——近代”模式(tradition-modernity model)的影响,认为中国社会基本上处于一个长期停滞的状态,循环往复而缺乏突破传统社会框架的内部动力,只有到19世纪中叶遭遇西方冲击后,才发生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剧变,柯文(PaulA. Cohen)批评其为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六、七十年代之交,在美国方兴未艾的历史反思潮流中,年轻一代的史学家一面尖锐地批评“西方中心论”的弊端,一面又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以实证的研究成果向其发起挑战。柯文将此概括为“中国中心观”(china-centered Approach),并将其特点归纳为四点:(1)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2)把中国按“横向”分解为区域、省、州、县与城市,以展开区域与地方历史的研究;(3)把中国社会再按“纵向”分解为若干不同阶层,推动较下层社会历史(包括民间与非民间历史)的撰写;(4)热情欢迎历史学以外诸学科(主要是社会科学,但也不限于此)中已形成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巧,并力求把它们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注: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5页。)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的“怪杰”施坚雅先生是“中国中心观”的代表人物,而其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注:G.William Skinner,The Cityin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97.)则将晚清 城市史 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该书按不同主题分为三编,每编各收入论文五、六篇,并冠以施坚雅所撰的专题导言,其中施氏本人的《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城市与地方体系层次》、《中华帝国的城市发展》等重要论文均收入其中。芝加哥大学教授诺顿·金斯伯格(Norton Ginsburg)评论道:“此书标志着对中国城市的研究,已经跳出了晦涩难懂的传统汉学的窠臼,开始进入了历史社会科学的比较城市研究的轨道。”(注:引自陈桥驿:《读〈中国王朝时代晚期的城市〉的两篇书评》,载《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施坚雅对晚清城市史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其提出的区域体系理论(regional system theory),在他看来,“工业化前期,以中国作为整体的全国城市化率实际上几乎毫无意义,要重新系统地阐述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各个区域出发。”(注:《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二辑,第1页。)按照河流系统从支脉到干流的层次,施坚雅将中国划分为九大区域:长江下游、岭南、东南、西北、长江中游、华北、长江上游、云贵及东北(施氏认为,19世纪90年代以前,此区尚在开发之中,不宜列为完整地域进行系统分析)。施坚雅的这种划分,不仅打破了传统以政治边界(即省份)划分中国的方法,而且改变了自2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认为中国城市化无从谈起的韦伯模式,其意义重大且影响巨深。施坚雅的理论并没有停止于此,他还在其宏观区域理论中引入了中心边际论,即每一个宏观区域都包括中心和边际两大部分。中心地区是人口众多,耕地面积较大,交通运输发达的大城市所在地;而边际地区则是较中心地区各方面均为萧条的、联系较为松散的地区。换言之,人口和资源往往集中在中心地区,并随着从中心向边际地带外移越来越稀落。柯文对此评论说:“在我看来,施坚雅取向的最大优点在于他同时突出了各个区域之间以及每一区域内部的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带之间,在空间与时间上存在的差异。”(注:柯文前揭书,第145页。)应当说,施坚雅的理论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例如许多学者对施氏理论忽略各巨区(macroregion)间的联系,忽略全国性因素在区域研究中的重要性就提出过尖锐的批评。(注:Barbara Sand. Ramon H. Myers,The Spatial Approach to Chinese Hstory: a Test.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Aug,1986). Gilbert Rozman,Population and Marketing in China.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不能忽略的是,施坚雅的理论受到过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兹曼(Glbert Rozman)的影响。(注:有关罗兹曼的介绍,可参见郑羽:《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吉·罗兹曼教授》,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3期。)罗兹曼在1973年出版的《清代中国和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的城市网络》(注:ClbretRozman,Urban Networks in Ch'ing China and Tokugawa Japan.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73.此书由罗兹曼先生赐寄,谨致谢意。)中创立了城市空间网络学说。罗兹曼认为,在中日两国的工业化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明显落后于日本,在此书的扉页,他特别绘制了两个金字塔形的图形来说明中日两国城市结构的差异。罗兹曼强调,由于中国人口集中于城镇和乡村,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寥寥可数,因而金字塔的形状是“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这种城市网络,使中国难以形成一体化的城市体系,从而削弱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日本的情况则恰恰相反,19世纪初期开始,伴随着各地大城市的出现,农村的集市却呈衰微之势,日本的城市网络表现为规格的金字塔形状。中日两国城市网络的差异,正表现在城市化指数的巨大差异,罗氏认为,18世纪日本的城市化指数已是中国的两倍多,之后的一个多世纪内,这种差距愈发加大。还应注意的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珀金斯的相关成果。珀金斯在60年代末出版的《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注:Perkins.Dwight,Agricultural Dverlopment in China,1368-1968,Chicago:Aldine,中译本由伍丹戈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出版。)一书中,曾专辟《城市人口资料,1900-1958》一节作为附录,罗列了约1900-1910年、20年代初期、1938年、1953年、1957年、1958年6个年份(代)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据,并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教授赵冈先生长期致力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据笔者陋见,80年代后赵冈先生对中国 城市史 研究给予关注,1983年作者的长篇论文《中国历史上的城市人口》在台湾《食货月刊》第13卷第3-4期发表,可以视其为城市人口的代表作。该文估算了自战国迄至近代的城市人口,并判断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的发展有两个重大的转折点,即十二世纪的南宋和十九世纪的清末。他认为,南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2.4%是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至19世纪中叶降至最低点。90年代初,《历史研究》杂志又发表了赵文《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史》(注:《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1995年,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又出版了赵冈先生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收录了他有关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主要成果。最后,有关美国对中国近代城市研究的个案著作,最应注意的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教授罗威廉(wlillan,T. Rowe)有关汉口的两本著作,即1984年的《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1989年的《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1976-1985》。(注:William T.Rowe,Hankow:Commerceand andSociety in a ChineseCity,1796-1889,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4;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95,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其中,在1989年的著作中,罗威廉在第一个部分就将“城市人口”作为重点首先进行了讨论,涉及到汉口城市人口总量、人口移动、人口异质度增强等问题,以便展开对其冲突与社区主题的讨论。罗威廉此书还以汉口为个案深入探讨了八、九十年代以来风靡美国汉学界的“市民社会公共领域”范畴,正如杨念群先生概括的那样:“罗威廉的汉口研究以史实勾勒出了一幅国家向社会公域让渡权益的斑斓画面。”(注:杨念群:《“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中国案例——有关两本汉口研究著作的论评》,载《中国书评》,1995年5月总第5期。)台湾学者刘石吉对江南市镇研究多有贡献,其《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收入作者有关江南地区专业市镇、太平天国后市镇发展、市镇数量分析三篇论文,其中即有“市镇人口的一个估计”。又,台湾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项目,迄今所出版的湖北、山东、闽浙台、湖南、江苏、安徽六种,均有对人口及城市化的专门论述。三七、八十年代之交,伴随着国内史学研究新局面的出现,“中国 城市史 研究进入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张仲礼语)。“七五”期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将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四城市历史列为重点研究课题。进入90年代,大部头的四城市研究专著陆续问世;有关城市史的学术论文10年间已超出千篇;各种有关城市史的学术讨论会在各地相继召开;专门的《城市史研究》杂志应运而生。有学者预言,城市史有可能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突破口。虽然本领域的研究只被视为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一项内容,但其成果也足以令人欣喜。除“七五”期间被列为重点研究的四城市史均辟专章或专节对城市人口以专门论述外,(注: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99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罗澍伟主编《天津 城市史 》,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还出版了对上海、天津、北京三大城市人口研究的专题著作:邹依仁的《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1980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李竞能主编的《天津人口史》1990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韩光辉的《北京历史人口地理》199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拙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六卷、史明正《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唐振常主编《上海史》、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茅家琦主编《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以及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何一民《中国 城市史 纲》、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胡焕庸等《中国人口地理》、王育民《中国人口史》等专著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了本领域的研究。有关江南市镇研究的论著也有两部: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陈学文《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与有关专著相比,本领域的学术论文相对为少,初步统计不过30余篇。1989年拙文《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或许是最早涉及本领域的学术论文,此文初步论述了中国古代城市化水平领先,近代落伍的史实,并对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及城市化与近代化的关系提出了拙见,虽不免粗略缺陷,似亦抛砖引玉。90年代后,本领域的学术论文逐渐增多,其中乐正先生的《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1840-1911)》及《近代城市发展的主题与中国模式》对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启动与迟滞、近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及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对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的概况、原因、特点也有粗略的罗列和论述;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地区流动》,以人口城乡流动为主线,论述了人口流动的形式及流动者身份、流动人口的归宿及地域构成两个问题;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也对此期人口城市化的加速与社会经济的近代化趋势有概略阐述;张庆军《民国时期都市人口结构分析》就民国时期都市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婚姻结构、职业结构、教育结构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有关农民离村问题的研究则有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和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两文。(注:以上可谓本领域的综合研究成果,分见《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中山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天津社会科学》1992第2期;《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6期;《人口经济》1991年第4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近代中国》第3辑;《民国档案》1992年第1期;《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个案的城市人口研究论文也时有发表,主要有:周源和、吴申元《上海历史人口研究》、王跃生《清代北京流动人口初探》、戴一峰《近代福建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沈毅《近代大连城市人口略论》、竺菊英《论近代宁波人口流动及其社会意义》、吕实强《清末民初期间四川城市的发展》、何一民《近代成都城市人口发展述论》、徐曰彪《近代香港人口》、王笛《清代重庆移民、移民社会与城市发展》、吉石羽《传统期之天津城居人口探析》、张利民《论近代天津城市人口的发展》、许擅《16-19世纪山东人口的非农业化趋势》等。(注:分见《复旦学报》1995年第4期;《人口经济》1989年第6期;《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2期;《江海学刊》1993年第5期;《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3期;《 城市史 研究》第1、2、4、11-12辑。)另外,笔者所见的未刊论文尚有杜语博士的毕业论文《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夏明方博士的毕业论文《灾害、环境与民国乡村社会》、马学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368-1911年江南地区分析》等,也对本领域问题有所研究。对于明清以来城镇的研究,尤其是对江南城镇的研究可谓成果斐然。涉及本领域的两篇综论性的城镇研究论文是黄苇《中国近代集镇墟集的兴衰存废问题》和慈鸿飞的《近代中国镇、集发展的数量问题》。(注:分见《学术月刊》1979年第3、4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至于地区性和个案城镇的研究论文至少在数百篇以上,兹不赘录。四对本研究领域作上述扫描式的回顾之后,这里有必要就城市发展史与城市化史的区别稍费笔墨。笔者认为,城市史与城市化史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研究范畴。就联系而言,二者研究的对象都离不开历史存在的城市客体;就区别而言, 城市史 要回答的问题是城市本身发展的历史,而城市化史回答的重点则在城市的“化”这一过程,当城镇或城市出现于地球之时,并不意味着城市化的历史已经开始,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城市化乃是一个发端于18世纪后期产业革命而迄今尚未完成的历史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的城市化”,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上述回顾主要限于本领域的研究,而没有宽泛到整个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领域。(注:有兴趣全面了解国内外有关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状况的读者,可参见刘海岩《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王笛《近代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史明正《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5期)。详细的论著目录则见《 城市史 研究》第1辑,第11-12辑附录。)

哈佛大学研究生论文答辩

什么是DBA?根据国际工商管理博士委员会(Executive DBA Council)的权威解释,DBA中文翻译成工商管理博士,是面向有经验的高层管理人才的博士学位项目,一般是在职项目。DBA也叫DPA,DPS是Doctor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in Business的简称,译成中文为工商管理博士。 DPS在美国有的州也称之为DBA,Doctor of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DBA是专业博士学位项目,较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一个世纪前的一项联合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项目,目前全球范围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人员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工商管理博士DBA是具有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而被授予的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是专门为工商界高层管理人员、董事长、CEO等高层设计的全面系统的管理课程,体现工商管理最高学术水平,如波兰热舒夫信息技术与管理大学免试dba博士。

工商管理博士,英文为Doctora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英文缩写为DBA,也有译作Doctor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in Business,英文简称DPS ,是专门为工商界高层管理人员设计的全面系统的管理课程。当今的DBA致力于培养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卓越能力的高级商业管理人才。与传统博士教育模式不同,DBA教育着重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效果,学生一般都以在职学习替代“全日制学习”。比如,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DBA、 中欧国际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瑞士欧洲大学 、比利时联合商学院、英国诺丁汉商学院、法国马赛商学院、法国尼斯大学、美国福坦莫大学 、法国诺欧商学院的工商管理博士(DBA)学位课程的设置。

来这里问这种问题的人 恐怕是没希望上哈佛了该怎么申请都写在官方网站上 如果连去官方网站找资料都做不到 你怎么做研究...

哈佛大学博士申请条件本科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GPA 3.5+(特别是专业GPA成绩)TOEFL 100+GRE 1300-1350+GMAT 700+本科生一般要有足够的研究经验和背景并在专业领域内有出色表现。研究经历和论文,专业相关的实习,最好是带有研究性质的,能体现科研能力的实践。学校对国际会议论文这一项看得很重。申请人的学习背景,研究经验,还有申请人发表的论文什么,参加的研究项目什么的。

哈佛体论文格式

英国essay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引导语:对于一名英国华人留学生而言,在留学期间每门课结束后都要写下大量的各科essay,但往往对于华人留学生而言,到底essay写作格式是什么样的?会在写作essay格式上面遇到一些什么问题?下面我就这对这一问题做一份essay格式 ,并与留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叫大论文(dissertation)的格式进行相比较区别!

英国essay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一、英国essay格式主要有哪些要求

第一条:字体格式,包括:字体的格式,常见的统一格式是: 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

第二条:排版格式,包括:1.5倍行距以及常见的 Harvard格式(哈佛格式)或者是APA格式、Oxford格式(牛津格式)

第三条:用词格式,包括:不能使用的一些词汇与不用缩写的词汇。不能使用的词汇包括:I,WE,OUR,YOU,YOUR等使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保持论证的客观性,否则会造成学术论文不严谨;不能缩写的词汇包括:can’t, don’t, didn’t, wouldn’t 应该写成cannot,do not,did not, would not。

第四条:行文格式,包括:一篇合格的英国essay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已引言部分(Introduction),主体部分(Main Body), 结论部分(Conclusion),参考文献(referencing)

二、英国Essay四个部分的作用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介绍一篇essay选题的背景介绍与此篇essay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字数通常不多,大约占全文的10%左右。

主体部分(Main Body):利用大约80%的文字去一一讨论essay选题所描述的相关问题(利用数据库文献进行参考)或者结合自身的理解去写作,保证essay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结论部分(Conclusion):同引言部分(Introduction)类似,大约字数在10%左右,去提炼整篇essay问题以及核心内容的总结分析与归纳概括。

参考文献(referencing):参考文献是作为一名英国essay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出现引用不标注,很有可能会判定为学术抄袭。

以上便是一篇合格的英国essay论文格式,但笔者之前就言明,本文就针对英国essay论文格式与dissertation毕业论文格式有什么区别进行讨论,下文就进行一个简单对比。

三、Essay格式和Dissertation格式的异同

那一个合格的Essay格式跟一篇毕业论文(Dissertation)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首先说下英国essay论文格式和dissertation毕业论文格式的相类似地方,包括:字体格式、排版格式、用词格式三部分;其次说下英国essay格式和dissertation毕业论文格式区别:

第一条:字数格式,一篇英国essay论文字数往往在2,3千左右;但一篇dissertation毕业论文字数要求至少8000字(本科:文科或者商科),大部分在12000-15000字之间。

第二条:行文格式,所有dissertation毕业论文行文格式有7个大部分,其中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ology, Data findings and analysis,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其中几部分的字数分配如下:通常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部分占总字数的25%、Literature Review占35%、Methodology占15%、Data findings and analysis占25%!

第三条:参考文献(referencing),一篇dissertation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referencing)数量至少是50篇以上,而一篇英国essay的参考文献(referencing)的数量最多20篇!

第四条:目录格式,往往一篇英国essay是不需要目录的,但一篇dissertation毕业论文格式中必须自动生成一份目录(强调不是手动输入目录,而是自动生成)!

综述所述,我就大致把一篇英国essay论文格式和dissertation毕业论文格式的相同与区别做了一个简单的描述,相信各位英国留学生看到后有所帮助!

[知识拓展]

论文的写作要求、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我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一、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二、写好论文的关键

(一)论文写作——材料、观点和文字

材料是写好论文的基础,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文字是论文的外在表现。材料和观点是论文的内容,文字是论文的形式。形式是表现内容的,内容要通过形式来表现。三者的完美结合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材料来源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材料获得的效率与质量。整篇论文是由若干工作单元组成的,每一工作单元又是由每次实验材料积累起来的。因此要善待每天的实验。每天工作时都要考虑到这一数据在将来论文中的可能位置,对每一张影像记录都要认真收集保存。材料要真实可靠,数据要充足。有了异常,要及时分析处理,要保证所得结果可信,排除假象。一篇论文总要有新现象、新处理、新效果、新观点。

观点应明确,客观辩证。不要、也不能回避不同观点。从论文定题到结论,处处有观点,所以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是贯穿始终的。讨论观点时不要强词夺理,不要自圆其说,力戒片面性、主观性、随意性。要和国内外文献上的观点相比较,也要和自己实验室过去的观点相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异同,提高认识。也不要怕观点错误,不要怕改正错误。要百家争鸣,通过争鸣,认识真理。

论文的文字要自然流畅,“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但也不要华丽雕琢,目的是“文以载道”。论文叙述要合乎逻辑,层次分明,朴素真实,分寸恰当。

(二)论文写作——准备和动笔

论文写得好坏,关键在于准备。会写论文的人,一般总是三步过程。论文写前深思熟虑,全局在胸;充分打好论文腹稿,提起笔来,一气呵成;写出论文初稿后,放一段时间,反复吟读,千锤百炼。

不会写论文的人相反。肚子里空洞洞,脑子里乱烘烘,笔头上千斤重。他们拿起笔来就写,写几下就停。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忽儿找材料,忽儿查数据,忽儿补实验。忽儿撕掉一页,忽儿抄上几句。忽儿哀声叹气,搔头摸耳,咬笔杆,踱方步。这两种人的差别在于准备状况的不同,这是很多初写论文的人意识不到的。写论文的良好准备应该有三个阶段。

1.论文写作——近期(写时)准备

是指实验结束后到着手写作论文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应该收齐材料,处理好数据,制备好图表,完成统计处理。然后打好论文腹稿,列出 论文提纲,明确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与指导者和合作者讨论,取得共识。深思熟虑后,一气呵成。其中“打腹稿”是写论文的关键阶段。这时应将所有工作和数据通盘考虑,全局在胸。这就像战斗打响前的运筹帷帽一样,是作者脑力劳动最紧张的时刻。

2.论文写作——中期(做时)准备

会写论文的人不是做完实验后才开始考虑写论文的,而是在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中都考虑着写论文。论文“题目”和“引言”是论证时各种思考的凝炼。“材料和方法”是在找方法、建方法时形成的,写论文时只要如实叙述就可以了。“实验结果”是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阶段归纳、资料整理等过程中不断积累、整理而来的。“讨论”是综合平时的思考,同周围人员经常讨论商量,查阅和分析文献等过程后最后归纳而成的,是将平时思考过的众多问题集中几个主要观点以讨论的形式表达出来。“结论”则只须将最终结果归纳一下就可以了。所以会写论文的人,是在做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自然形成着最后的论文。这整个过程就是论文的中期准备。可见,中期准备以论文题目之始为始,以题目之终为终。题目结束之日,也就是论文中期准备完成之时。

3.论文写作——远期(学时)准备

如果只是着力于做好论文近期准备和中期准备,往往还不能写出上乘的论文,这就要看论文作者的远期准备,也就是学习阶段的基础准备了。这种准备是指对研究动态的掌握,专业基础的积累和逻辑思维、文字表达、分析综合等各方面能力的总体水平。这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企及,而是终生积累训练而就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了。这些平时积累的功夫,决定着作者 论文的写作水平,而论文写作水平又影响着论文的传播。这种能力不是临用时提得高的,而是要作者从年轻时就下苦功的。

(三)论文写作——审稿与修改

一气呵成写好论文稿件后,是要反复修改、千锤百炼的。不仅自己应该反复锤炼,还应请有关人员提意见,最后还要通过编辑部请相关专家审阅。 论文修改时凡是属于写作规格和篇幅方面的问题应按刊物规定的要求修改。作为论文作者,自己辛勤努力取得的实验数据当然十分珍惜,总希望在论文中尽量表达。但 论文审稿者旁观者清,往往提出一些合并或删除的意见。这时作者应该冷静考虑,该列入论文的列入,不必列入的不要列入。写论文只有“删繁就简三秋树”,才能“领导标新”地开出“二月花”。

论文审稿者也常会对所论观点提出意见。这是需要认真推敲决定是否采纳修改的。论文作者毕竟对自己的工作己有过长期实践和思考,逐渐形成了观点。应该说这些观点是有相当根据的。只要言之有理,述之有据,可以对审稿人的意见进行解释,保留自己的观点。但有时 论文作者自己局处一隅,想法越来越钻牛角尖。论文审稿人从更高的角度宏观审视,一针见血地指出论文立论和观点中的问题,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时论文作者就应该认真思考意见的实质,调整思路,反复推敲,决定取舍。既不固执己见,也不曲意迎合。抱着探讨真理的态度,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论文通过审稿,有些意见不大,稍事修改即可发表。有些要有较大的改动才能发表。有的论文甚至认为基本事实不可靠或基本观点有误而无法发表。论文作者应冷静分析这些意见,妥善处理。一切都应坚持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自己确认结果和观点无误,那么可以在 论文退稿后改投他刊。同一时候是不能一稿二投的。

要用APA格式,APA格式使用哈佛大学文章引用格式,通常来说,一个引用包含了作者名和发表日期,以括号夹注(有时会再加上页数),放在引用文字或句子之后。APA格式规定“参考文献”部分的人名必须以名的字母顺序来排列,包括姓氏的前缀。譬如,JamesSmith应被改成“Smitm,J.,”;SaifAlFalasi则改成“Al-Falasi,Saif.”。(阿拉伯文名字通常在姓氏和前缀之间加上连字号“−”,所以姓氏和前缀自成一体。)纸本文献单一作者著作的书籍:Sheril,R.D.(1956).Theterrifyingfuture:Contemplatingcolortelevision.SanDiego:Halstead.两位作者以上合著的书籍:Smith,J.,&Peter,Q.(1992).Hairball:Anintensivepeekbehindthesurfaceofanenigma.Hamilton,ON:McMasterUniversityPress.文集中的文章:Mcdonalds,A.(1993).Practicalmethodsfortheapprehensionandsustainedcontainmentofsupernaturalentities.InG.L.Yeager(Ed.),Paranormalandoccultstudies:Casestudiesinapplication(pp.42–64).London:OtherWorldBooks.期刊中的文章(非连续页码):Crackton,P.(1987).TheLoonie:God'slong-awaitedgifttocolourfulpocketchange?CanadianChange,64(7),34–37.期刊中的文章(连续页码):Rottweiler,F.T.,&Beauchemin,J.L.(1987).DetroitandNarnia:Twofoesonthebrinkofdestruction.Canadian/AmericanStudiesJournal,54,66–146.月刊杂志中的文章:Henry,W.A.,III.(1990,April9).Makingthegradeintoday'sschools.Time,135,28-31.报纸中的文章:Wrong,M.(2005,August17).Misquotesare"Problematastic"saysMayor.TorontoSol.p.4.政府官方文献:RevenueCanada.(2001).Advancedgouging:Manualforemployees(MP65–347/1124).Ottawa:MinisterofImmigrationandRevenue.线上文献针对电子文献、网站和线上文章,APA格式的网站上有订定一些基本的规则,第一就是提供读者详细的文献内容来源,第二为提供其有效的参考来源。网络文章的打印版本Marlowe,P.,Spade,S.,&Chan,C.(2001).Detectiveworkandthebenefitsofcolourversusblackandwhite[Electronicversion]。JournalofPointlessResearch,11,123–124.电子期刊的文章(只有网络版的期刊)Blofeld,E.S.(1994,March1).ExpressingoneselfthroughPersiancatsandmodernarchitecture.Felines&Felons,4,Article0046g.RetrievedOctober3,1999,from网页地址电子短信(newsletter)的文章Paradise,S.,Moriarty,D.,Marx,C.,Lee,O.B.,Hassel,E.,etal.(1957,July).Portrayalsoffictionalcharactersinreality-basedpopularwriting:Projectupdate.Offthebeatenpath,7(3).RetrievedOctober3,1999,from网页地址单篇线上文献(无作者及著作日期)WhatIdidtoday.(n.d.).RetrievedAugust21,2002,from网页地址从大学课程或系上网站取得的文献Rogers,B.(2078).Faster-than-lighttravel:Whatwe'velearnedinthefirsttwentyyears.RetrievedAugust24,2079,fromMarsUniversity,InstituteforMartianStudiesWebsite:网页地址从数据库搜寻的期刊文章的电子复制版本(3至5位作者)Costanza,G.,Seinfeld,J.,Benes,E.,Kramer,C.,&Peterman,J.(1993).Minutiæandinsignificantobservationsfromthenineteen-nineties.JournalaboutNothing,52,475–649.RetrievedOctober31,1999,fromNoTHINGJournalsdatabase.电子邮件或其他个人通讯(限定文字)(A.Monterey,personalcommunication,September28,2001).储存于光碟的书籍Nix,G.(2002).Lirael,DaughteroftheClayr[CD]。NewYork:RandomHouse/ListeningLibrary.储存于录音带的书籍Nix,G.(2002).Lirael,DaughteroftheClayr[CassetteRecordingNo.]。NewYork:RandomHouse/ListeningLibrary.

  • 索引序列
  • 哈佛研究论文资料
  • 哈佛大学发表的研究论文
  • 哈佛大学经济学研究论文
  • 哈佛大学研究生论文答辩
  • 哈佛体论文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