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中韩人称代词研究论文

中韩人称代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韩人称代词研究论文

试论中英问候语对比及跨文化交际策略的选择论文

[论文关键词] 问候语 礼貌原则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策略

[论文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问候语存在于所有语言之中。它们为恰当开始谈话并且为建立、维持和商定社会关系提供了手段。它们也是常规用语,构成了礼貌语言的一部分。本文对比了中英问候语内容、结构、人称代词使用上的差异,分析了中英问候语礼貌原则差异产生的深层文化原因,从而说明选择恰当的跨文化交际策略的重要性。

问候语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功能就是运用礼貌的语言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交际中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实现成功交流的目的。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习俗影响问候的不同表达形式。

一、中英问候语差异对比

(一)分类及内容差异

1.祝愿式问候。这类问候表达的是说话人一种良好祝愿,在中英两种语言中都有其表现形式。例如我们所熟悉的“您好”“新年好”、“Merry Christmas”等。但由于语言不同、文化习俗不同,不同语言中问候语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英文中有“Good morning”(早上好) 适用于早上起床后至午饭间这段时间,在正式、非正式场合均可使用,但它与中文的“您早”并不对应,“您早”在中国多用于起床后至早饭前这一短暂时间,“早睡早起”是中国人的养生之道,行为准则之一,因此“您早”在汉语中还蕴含有赞扬之意,如上午10 点见人还说“您早”,则多有挪揄之意了。

2.关心式问候。关心式问候一般体现说话人对对方身体或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关心。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关心式问候在不同语言中表达形式大不相同。我们常以中国普通老百姓日常问候语“吃了吗”、“去哪儿”、“忙不忙”为例,这是极为普通而又随便的问候语,问与答的双方都不把它当成正式的问题,纯打招呼而已。对外国人来说不是这样的,在英语中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个人的隐私,是不能这样发问的。

3.交谈式问候。有时候人们打招呼是以对方正在干着的事情为话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的,这类问候形式在汉语中非常普通。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出去啊?”,“上班去?”“散步啊?”,诸如此类的问候话非常的多,一天中我们不知道会说多少次、听到多少次这样的话。同样的问题在英语中则不宜发问,这跟语言发展的传统密切相关的,中国人人情味浓,较关注他人的生活或工作状况,而西方人多把生活或工作的某些情况视为个人隐私,他们的习俗是避开这类话题。

英语和汉语问候语内容上的差异说明这两种语言的人在礼貌语言策略选择上的差异。人们习惯上认为,英语民族的人比较矜持,除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不喜欢相互表现得很亲昵。而且,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Where are you going ?”或“ What are you doing?”这类听起来有干涉意味的话是不合适的,因此不能作为问候语接受。这一点也许可以说明为什么英语问候语内容具有中性特点,例如谈论天气或其他与个人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另一方面,中国人一般高度重视社会关系,在相互问候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你在忙什么?”这类询问用作问候语,英语民族的人听起来可能觉得奇怪,但在汉语中已经成为常规礼貌用语。

(二)句子结构上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问候语在句子结构上也有差别。例如,在问候过程中谈论天气时,说汉语的人往往使用“天气真好! ”和“天气真糟!”这类感叹句来表达对好天气的喜悦和对坏天气的诅咒,而说英语的人则比较喜欢用“Fine day,isn’tit?”这类附加问句。说汉语的人在问候的时候经常使用重复来增强亲切感,例如“ 你好你好”和“ 再见再见”,而说英语的人则喜欢在问候语中使用缓冲词语来减轻言外之力,例如“ Can I help you at all ?”

(三)人称代词使用上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问候语的差异也可见于人称代词的使用。首先,汉语第二人称代词有两种形式,即“ 你”和“您”,后者更为礼貌,而英语只有一种形式,即“you”。不过,在英语问候语中,人称代词比汉语用得广泛。试比较第二人称代词在这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   最近怎么样? 工作怎么样?

第一人称代词在汉语问候语用得比较少。例如:久仰久仰。上述比较表明,礼貌语言策略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是有所变化的。如果不了解另一种语言的礼貌用语,就有可能引起误言、误解和猜疑。 "

二、中英问候语的礼貌原则对比

顾曰国提出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大礼貌准则为: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德、言、行准则。礼貌准则揭示出英汉礼貌语用文化差异。中国的礼貌尤其表现在“贬己尊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很难理解中国“谦虚”的文化内涵。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中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重视人际关系,群体观念和等级观念,是汉文化的重要特征。而以“个人本位” 和平等为主要取向的西方社会,言语主要用来作为显现平等关系的表达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在交际时已经建立起一种认知的“ 平等关系”,或准备建立这种关系。

交际环境的依赖性。“ 文雅准则”作为一种礼貌现象是有普遍性的。然而,就文雅准则来说,汉语问候语多是内隐的、含蓄的,而英语问候语则多是直接的、外显的。在西方的弱交际环境的文化下,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量的大部分由显性的语码负载。这也意味着在弱交际环境中,人们习惯侧重用语言本身来交际。而在东方的强语境文化中,交际的信息量更多蕴涵在社会文化环境和交际情景中,人们对环境提示具有更大的依赖性和理解度。

三、跨文化交际的策略选择

由于汉英语言的负面迁移和不同语言理解和交际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综合考虑语言背后深层的文化差异,选择恰当的跨文化交际策略。英汉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对跨文化交际造成一定影响和障碍。西方文化体现的是个人价值观念,而集体价值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特点。西方社会中出于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个人隐私权也得到宣扬和保护。在跨文化交际中涉及个人经济方面、婚姻状况、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话题要回避。东方社会里,个人价值常常被淡化,集体价值或社会关系被重视和强化。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注意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注意社会身份和交际对象,文化环境等因素。由于历史变革、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原因,世界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在它们的载体—语言中得到了清晰的反映。因此,说话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入乡随俗”,遵循所使用语言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范,最大限度地避免语用失误。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交流,在中英问候语中英语也吸收了一些汉语和中国文化。而近年来中国的问候语也在不断变化。虽然英汉问候语有互相接近的倾向,但差异仍然存在,今后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研究英汉问候语差异,选择正确的交际策略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能把文化作为一种独立于语言之外的东西。实际上,人类生活各个方面无不受文化影响,并随文化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去探索研究不同的文化内涵,了解文化差异所在、树立文化差异的意识,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求同存异,在交际中采取相应的适当策略,以保跨文化交际渠道的畅通。从而达到最理想的交际效果,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Brown,P.& S.Levinson.1978.“Universals in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A].Esther Goody (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Leech,G.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

[4] 李海琳.问候语与告别语英汉对比研究[J].湖南:邵阳学院学报,2008.

[5] 彭增安.语用、修辞、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6] 王福祯,徐达山.英语惯用法大词典[Z].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7] 张群.从中、英、俄问候习俗和见面礼节论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学术堂整理二十个好写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以《墨子》为例分析古代汉语中的"所"字结构2、《马氏文通》中韵律影响句法现象研究3、"道"的文化阐释4、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类型及规律--以《论语》为例5、关于古代汉语绪论的几个问题6、主观化与古代汉语"N所V"结构的双重身份7、从拉丁语到古汉语--汉译《几何原本》卷一"界说"的翻译分析8、诗语、框架与海外经验--张斯桂《使东诗录》浅论9、评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的编排10、当代文学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11、《世说新语》中程度补语的句法和词性研究12、浅析第三人称代词在汉魏以来的发展13、成语、俗语--学习文言文的新途径14、浅析《马氏文通》对"先置"现象的研究15、浅谈汉语言文学的全球化发展16、如何培养我校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17、古代汉语"远+N"和"N+远"构式的语义与句法历时对比研究18、《论语》同义词辨析19、古诗文吟诵的历史传统与规则要领20、古代汉语字间关系考察--以"薄"与"迫""箔""簿"三字关系为例

方言人称代词研究论文

胡明扬的学术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现代汉语语法、汉语方言并结合汉语实际对语言理论的研究;一是向国内介绍国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他的研究课题多较新颖。1.现代汉语方面的成就在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研究方面,他写有《海盐通园方言的代词》(1957年)、《海盐通园方言中变调群的语法意义》(1958年)、《上海话一百年来的若干变化》(1978年)、《三百五十年前苏州带吴语的一斑》(1981年)、《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1981年)、《关于北京话语音、词汇的五项调查》(1983年)等主要论文及专著《北京话初探》。A 《海盐通园方言的代词》《海盐通园方言的代词》一文,介绍了海盐通园方言的代词分类,并详细介绍了该方言八个人称代词、八个指示代词、八个疑问代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赵元任先生在《中国话的文法》第二章第十三节兼语式中还引用了该文的材料。连读变调在汉语方言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广为人们注意,但与连读变调有关的语法问题,相对说来研究的人较少,《海盐通园方言中变调群的语法意义》是一篇较早地注意到了变调和语法之间的关系的文章,文中介绍了海盐通园方言中双音节至五音节变调群所具有的明显的语法意义,这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B 《上海话一百年来的若干变化》《上海话一百年来的若干变化》,原作于1967年。胡明扬重视方言历史研究,把社会历史和语言变化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上海话在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的若干变化,看出社会因素是语言演变的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C 《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提出了语气和语气调(包括语气助词和叹词)的三分法,即表情语气(如赞叹、惊讶、诧异、不满等),表态语气(肯定、不肯定、强调、委婉等),表意语气(祈求、命令、提问、追诸、呼唤、应诺等)。文章根据调查材料,重新分析了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力图排除句子中其他语词和语调对语气助词本身意义的干扰,即尽可能不把其他语词和语调所表示的语气意义误加在语气助词身上。并且还列举分析了北京话的十七个叹词所表达的词汇意义。D 《关于北京话语音、词汇的五项调查》《关于北京话语音、词汇的五项调查》是一篇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报告。胡明扬就“把、比、论”三个字的读音,“胰子、姆末(我们)、且(从)、伍的(什么的)”四个词的不同风格的同义词的选择、使用情况,北京城里不同地区语言差异,不同民族的北京人语言差异,以及“一、七、八”变调等五项对一百人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列出了二十四张表,观察了年龄、性别、家庭语言环境、文化程度等因素对北京话的影响,提供了处在变化中的北京话的概貌。这种研究工作目前在国内尚未多见,其调查统计方法对有志于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人有一定帮助。E 《北京话初探》《北京话初探》一书198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收了作者写的关于北京话的近十篇论文。其中《普通话和北京话》用大量事实论证今天的普通话在语法和语汇方面,实际上是以书面语和北京话为基础的,在语音方面则是以电台等宣传渠道使用的类似英语的“通行读音”那样一种社会方言的读音为标准的。2.汉语语法方面的成就在汉语语法的研究方面,胡明扬写有两篇讨论性的论文:《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1958年)、《关于汉语词类》(1956年)。3.汉语语音史方面的成就 在汉语语音史方面,胡明扬发表了《〈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所见的汉语、朝鲜语对音》(1963年)、《〈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所见的〈通考〉对音》(1980年)两篇论文。4.词典学方面的成就在词典学方面,由胡明扬主持编写并通改的《词典学概论》(1982年),是国内第一部词典学研究著作,目前在国内还未见有同类著作。该书与国外同类著作不同之处在于,考察了国内近几十年来词典编纂的实际经验,内容包括单语语文词典的资料、选词、注音、释义,双语语文词典的资料和蓝本,词条的组织以及词条的体例、编排法等。因此,对我国的词典学研究和词典编纂工作有参考的作用。胡明扬所写的《说“打”》一文,仿照《牛津英语词典》的体例,分析了从东汉到现代“打”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演变,引例一干多条,义项一百多个,实际上是一条汉语历史大词典的词条。胡明扬还编写过《怎样自修英语》等普及读物。

河山源方言的人称代词.doc一、人称代词的形式 河山源方言人称代词的形式如下表: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 1、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中,由于指称对象的不同,“我”发生 了音变,由[ o44]变为包括式的[ oe5]。 使用包括式的[ oe5]会 使谈话变得亲切、轻松。 2、第二称“你”的音韵地位为止摄开口三等上声字,然而实际 声调却与第三人称保持一致,读为阳平,当受“代词间语音相互吸 引感染”(李荣1965)的影响。 3、第三人称的单、复数都存在 两种形式,不过使用情况依据使用者个人的言语习惯而定,意义与功能差异不大。 4.由于表示复数范畴的虚语素[in42]本字不明,暂用河山源方 言中的同音字替代,在本文中除特殊说明之外,均记为“行”。 二、人称代词的意义与功能 (一)三身人称代词 2.1.1 在句子中一般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 除了第一人称代词 复数形式的包括式[ oe5]之外,其他形式均。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研究论文

语言学 1、《围城》比喻句研究 2、“很十名”现象探析 3、校园流行语研究 4、体态语研究 5、新闻标题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6、关于汉语词类划分原则的再讨论 7、关于字母词的几个问题 8、广告语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9、谈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10、论新兴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 11、汉语缩 语研究 12、“零**”词族探微 13、论大陆汉语和海外汉语的差异与融合 14、**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15、**方言词汇研究 16、**方言人名文化信息解读 17、校园流行词语研究 18、谈修辞与语境 19、析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的差异 20、称谓语的演变及其社会意义 21、浅议流行语 22、X X方言与普通话 23、X X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读 24、从汉语发展史看汉语方言的前途。 25、字与汉语词汇复合词的生成机制。 26、谦词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精神。 27、汉语礼敬语的产生发展及其衰落。 28、佛教文化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29、上古汉语字词所反映的中国远古文化信息。 30、河东方言语词研究 31、“碧落碑”碑文考释 32、司马文公祠“杏花碑”碑文考释 33、《西厢记》中的山西方言词语研究 34、古代汉语中被动句的表示方法 35、古今汉语人称代词的比较研究 36、近体诗的格律研究 37、《诗经》唐魏风的河东文化解读书 38、论薛瑄诗文的语言风格 文艺学 39、略论《文心雕龙》的音训问题。 40、“随性适分”——创作的及至。 41、漱六艺之芳润——略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里的宗经思想。 42、爱奇反经与宗经矩圣 ——略论《史记》和《汉书》的主导思想。 43、《文心雕龙》看刘勰的妇女观 44、“耽思”到“神思” ——略论中古文学想象论的演进 45、从韩语现象看历史上的割裂修辞 46、山西作家对于“风骨”的审美追求 ——X X作品赏析 47、刘勰对河东文学的关注 48、也谈《文心雕龙》之“心” 49、小说叙事与时空观念的变化 50、审美活动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51、虚构对小说的意义 52、网络文学的特点 53、电子书写的特征 54、自然人化与自然美 55、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56、新生代小说创作谈 57、“80年代后”小说写作特点 58、卡夫卡的文学思想 59、文学创作中人文关怀与审美追求的交汇统一 60、试论中国消费时代的文学走向 61、当代女性文学的特点——题材的个人化与表达方式的私语化 62、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流文化 63、走向边缘的知识分子文化 64、红色经典文学中的典型人物 65、文学话语蕴籍的两种典范形态——含蓄与含混 66、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冲突 中国古典文学 67、论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68、比较曹丕、曹植文学观的异同 69、论“魏晋风度” 70、从《诗经》征战诗看中华民族的战争观 71、比较《诗经》与《汉赋》婚恋诗 72、论鲍照的七言乐府 73、宫体诗审美意义的文化解读 74、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的审美理想 75、从《颜氏家训·文章篇》看颜之推的文学思想 76、试论古典诗词中(月、飞鸟、雨等)意象 77、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78、从《史记·货殖列传》看司马光的经济思想 79、陶渊明思想与清淡之关系 80、郭璞“游仙诗” 81、《诗经》现实主义传统 82、《诗经》抒情艺术手法 83、《左传》语言叙事手法 84、《庄子》语言艺术特点 85、《孟子》论辩风格 86、《史记》的记人叙事艺术 87、《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地位 88、《汉乐府》的入乐特点 89、汉大赋的成就与不足 90、《史记》、《汉书》之比较 91、《楚辞》与楚文化之关系 92、柳宗元的柳州诗 93、唐玄宗与杨贵妃题材在文学作品中的嬗变 作者:学院人之鬼 2007-1-21 13:06 回复此发言 2中文系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94、唐代古文运动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不同特点 95、论辛弃疾的苦闷 96、从宋词看俗文学对雅文学的影响 97、关汉卿形象与元代文人的处境 98、《西厢记》与永济普救寺 99、从《金瓶梅》看明代的社会经济 100、《三国演义》的政治观、伦理观、正统观悲剧意识 101、《水浒传》的妇女观 102、《西游记》与道、佛教 103、《三言》的婚姻恋爱观 104、论才子佳人小说的价值取向 105、论某一地方戏 106、《红楼梦》与《金瓶梅》比较谈 107、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 108、中国古代戏曲中“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蕴 109、从《金瓶梅》看明人的戏曲观 110、从《聊斋》看中国民间信仰 111、试论明代拟话本小说反映的市民情绪 112、《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113、唐传奇:小说史上的地位/婚恋作品的伦理观 114、宋元话本:内容和艺术成就 115、《三国演义》:悲剧意识/战争描写艺术/叙事特征/人物论 116、《水浒传》:作者与成书/叙事方式/语言风格/人物论 117、《西游记》:孙悟空人生道路的哲学意蕴/戏剧色彩与幽默风格 118、“三言”“二拍”:市民文学特色/经商题材与文人心态/冯梦龙的俗文学观 119、《儒林外史》:戏剧形式与悲剧内涵/讽刺艺术 120、《红楼梦》:悲剧意义与文化内涵/妇女观/梦幻与色空/叙事方式/语言艺术/宝玉论/钗黛比较/续书与改编得失论 121、《聊斋志异》:痴情女性/书生形象/花妖狐媚与人物塑造 122、论才子佳人小说的价值取向 123、论公案小说的价值定位 124、论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的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 125、 胡适与中国现代新诗 126、 郁达夫游记的艺术魅力 127、 《呼兰河传》文化意蕴 128、 谈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129、 论“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 130、 论穆旦的诗 131、 论郭沫若的历史剧 132、 论周作人早期的散文 133、 爱、美与自由——论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倾向性 134、 “国人灵魂”与鲁迅小说 135、 论“七月诗派”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136、鲁迅《故事新编》的生态意识 137、张爱玲思想中的俄狄浦斯情节 138、李健吾对话剧创作的贡献 139、对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的关系的思考 140、运用影视理论分析一部电影作品 外国文学 141、中西文学比较研究 142、文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 143、说不尽的卡夫卡 144、雨果创作中的人道主义 145、“硬汉子精神”与海明威 146、存在主义哲学对现代派创作的影响 147、西方文学中的宗因素 148、也谈哈姆莱特的忧郁 149、克洛德形象新论 150、简·爱形象的再审视 151、一朵“恶之花”——卡门 152、于连形象探析 153、 娜拉的形象 154、 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 教学论 155、语文的“人化”和“人化”的语文。 156、语文教育文化底蕴的价值取向及培养策略。 157、从语文课程的发展趋势看当代语文教学的特点。 158、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159、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得失。 160、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和人为素质培养 写作学 161、作为系统的写作活动 162、论写作活动中主体的思维建构 163、写作能力与主体素养的关系 164、试论作为文化实践活动的写作特征 165、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66、论语言、形象作为媒体的写作活动 167、写作活动中的想象与存在 168、写作活动中的审美意识 169、文本的结构与内容 170、作为生成活动的写作过程 网络新闻学 171、市场条件下党报经营策略 172、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碰撞融合 173、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发展 174、网络条件下新闻含义的思考 175、重新认识新闻价值 176、山西省网络新闻媒体的现状与前景 民俗学 177、某种民族事项(物质生活、节日、仪礼、信仰等)的探讨 178、某地民俗旅游开发的设想 179、民间工艺的分析与现代应用研究 180、民俗传统与现代化生活双向互动的探讨 181、晋商兴衰原因探析(可选择乔家、王家、渠家等其中一家) 182、晋商走向衰落原因分析 183、儒家文化与晋商精神 184、晋商的家规家风 185、晋商的人才观 186、晋商与传统文化 187、河东裴氏家族兴衰原因 188、河东裴氏家族中某一个历史人物研究 逻辑学 189、交际应答的逻辑技巧 190、演讲与逻辑 191、论辩与逻辑 192、科学假说逻辑结构探析 193、三段论的语言表现形式 194、非逻辑谬误种种 195、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辨析

一、文字部分 《说文》部首的文化学研究(贝部研究、女部、玉部) 《说文》部首研究 《说文》省声研究 《说文》中农业文化探讨 《说文》重文研究 《说文解字》“女”部字研究 《说文解字》“尸”部字研究 《说文解字》“心”部字研究 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 假借字与通假字 古今字和异体字 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 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论汉字的性质 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浅论《说文解字》一书的历史价值 声符表义的成因初探 声符表义的成因初探 试论词义引申的规律与方式 说会意 说假借 探求本义的方法种种 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形声字起源试论 形声字声符说略 形声字义符说略 许慎六书说论评 义符表义与声符表义异同论 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二、词汇研究 《论语》(某个或某些)代词研究 《论语》常用词汇研究 《孟子》(某个或某些)语气词研究 《世说新语》第二人称代词研究 《儒林外史》某类虚词研究。 《诗经》叠音词研究 《诗经》连绵词研究 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 词义引申的原则和方法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 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 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 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原因\规律) 同义词和同源词浅说 先秦偏义复词研究 先秦同义复词研究(《左传》、《论衡》、《墨子》等) 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专书的词汇研究 汉语词汇双音化动因研究 三、语法部分 “是”的用法及其发展 《韩非子》中的被动句 《老子》(某种)句型研究 《论语》句法研究(判断句研究、祈使句研究、疑问句研究) 《孟子》中的“其”字 《孟子》中的“之”字 《史记》(某种)固定结构研究 《荀子》副词研究 《战国策》中的“是”字 《左传》“焉”字研究 《左传》“之”字研究 《左传》被动句研究 《左传》判断句研究 《左传》祈使句研究 《左传》疑问句研究 《左传》中语气词“也” 被”字的词义演变 词类活用问题探讨(起源\新说\评价) 从《韩非子》看先秦的副词 从《庄子》看先秦的宾语前置句 从唐宋元明清的白话作品切入考察近代汉语语法的有关问题 古代汉语“把”字句研究 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 古代汉语“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 古代汉语处置式考察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综述 古代汉语词序研究 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 古代汉语活用现象研究 古代汉语兼语式研究 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 古代汉语连动式研究 古代汉语判断句研究 古代汉语省略现象研究 古代汉语使成式考察 古代汉语双宾语考察 古代汉语重叠词研究 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近代汉语代词研究 近代汉语量词研究 秦双宾语句的类型 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唐诗句法研究 指代性“见”字词性研究 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主谓间“之”字探源 专书的语法研究 四、音韵研究 专书的用韵研究 学习音韵学的心得体会 陶渊明用韵研究 论音韵学在古籍阅读中的作用 联系古音考察现代汉语方音问题 汉语语音演变规律考察 联系汉语语音史研究现代汉语语音规范方面的有关问题 古代韵文用韵考察 五、方言研究 方言词汇研究 方言语法研究 方言音系研究 方言保存的古代汉语特殊成分 六、训诂学研究 标点研究 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试论“据文证义”的训诂方法 试论“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 校勘研究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注释研究 反训研究 七、修辞研究 《左传》的外交辞令研究 杜甫诗文修辞研究 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 《红楼梦》人物语言风格研究 《左传》人物语言风格研究 《水浒传》人物语言风格研究 古今修辞方式的比较 《孟子》论辩艺术研究 《战国策》外交辞令研究 八、其他相关研究 辞典学理论研究 中学文言教学研究 《说文》释义方式研究 古代汉语字词典释义辨正 总之选题尽量对专书、专人进行词汇、语音、语法研究。

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3、第三人称代词:“其”、“厥”、“之”.“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一是“之”和“其”除称代以外,还可以称人或物.二是“之”和“其”除了可以称代第三方以外,有时候也可以用来称代说话人自己或听话的一方.区区、在下、不才、小生、我、1、人称代词(1)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等.(2)第二人称代词:“汝、女、尔、若、而、乃”等.(3)三人称代词:“之、其”.(4)古汉语人称代词的一些特点:1) 形式多,用法复杂.2) 没有单复数的区别.有时也在人称代词后面加“属、侪、曹、辈、等”一类名词以表示多数.汝,余,吾,我,尔,卿等尔,女(汝),朕,哀家你:女、汝、若、而、尔尔、乃子、卿、君、尊驾、阁下、公、足下/汝,尔,女,子,卿,君,尊驾,阁下,公,足下第一人称-我:我、吾、余、予、朕、某第二人称-你:女、汝、若、而、尔尔、乃第三人称- 他/她:其、之、他、伊、渠(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体系还不完备,严格说来,先秦汉语中还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在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单数和复数是同形的.有时,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后面可以加“侪”、“属”、“曹”、“辈”、“等”来表示复数.这些词与现代汉语的“们”不同,它们都是词,而不是词尾

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论文

摘  要 :道德源于对秩序的需要,规范着社会共同体活动,对实现社会存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称谓的失环为实例,对称谓缺环作出理论思考和分析,为新时代师生称谓拟定规范准则,发挥学术精英阶层的德治引领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称谓;德治;社会秩序;伦理道德;研究生教育       称谓语指人们依据亲属、性别、身份、职业等关系形成的特定称呼,其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精神价值和道德观念。随着社会发展,称谓语缺位现象更加突出,研究生教育中称谓语缺位问题已渐显现并成为影响交际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分析澄清研究生教育中称谓的伦理规则,为新时代师生称谓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充分发挥学术精英阶层的德治引领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称谓蕴含的伦理意蕴——社会秩序的维系       语言与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休息相关。“每个语言体系中的称谓系统的确立,都是同其道德伦理密切相连的。”[1]称谓语是伦理道德规范的发端,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人本特性和社会秩序观。       社会秩序,即社会运行的模式。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认为:“在社会行动的范畴中,某些实际上的规律性可被观察到,那就是:同一个行动者或许多人的行动过程会在一种典型的相似的主观意义引导之下重复地发生。”[2]足见社会秩序本质上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范式或原则。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说,道德是“人们用来调节人对人的关系的简单原则”。[3] “道德作为社会生活的准则,直接目的就是在于维护人际行为秩序,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行”[4]。德治即通过制定道德规范构建社会秩序,是从价值维度对社会治理的纠偏。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指出,伦理治理的重点群体为社会精英阶层,尤其是学术精英阶层,没有他们的觉醒就没有伦理治理。[5]研究生教育中相关方正是伦理规约之担大任者。       二、伦理道德失范的消极影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完备的道德规范体系,是调控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侵蚀,我国社会失序风险增加,映照着道德秩序的紊乱,主要表现如下。       1.价值理性的衰微。现代化将人们推入“风险社会”。在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看来,现代性预示着“工具理性”的胜利,价值理性的光辉被遮蔽殆尽。[6]诚然,工具理性过度膨胀,对价值理性构成强劲冲击,其负面影响暴露无遗,造成人性扭曲和“异化”。正如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Willis Harman)所说:“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方面相当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7]工具理性导致人沦为工具,沦为器物存在。人的主体性被漠视和悬置,人的价值被归结为物的价值。       2.道德规则的破碎。道德在公共领域退隐,呈荒漠化趋势。道德失范令人疑虑,同时也使原本坚持道德底线的人开始踌躇甚至放弃已有道德准则,甚至“反道德主义”开始滋生蔓延,道德主体以及道德自身呈“碎片化”趋势。正如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所指:“后现代社会的道德已经成为碎片,整个的道德体系就是道德碎片的拼接。”[8]这里的碎片化,既指道德主体的分解,更指道德本身整体性的瓦解。道德碎片化不仅重创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践踏,导致“道德追求失向,道德行为失范,道德心理失衡,道德评价失准。”[9]我们必须奋力挽救日益破碎的道德现状。       3.社会公德的缺位。公德是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近年来,传统道德受到强劲挑战,其中以社会公德缺失最为显著。公德观念日趋淡化,对不义之举和道德恶行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正义感,麻木地对待传统美德的沦丧。人们日益感到焦虑与纠结,陷入不可自拔的道德困惑和道德冲突,甚至道德“越轨”频发。同时,公德缺位还表现为无视他人失德行为,失德是道德冷漠最显著特征,由于道德教育和文化修养不够,对身边失德行为无原则的“宽容”。       由于受社会伦理道德失范的影响,大学德育滞后及学生素养水平等导致大学德育的实践性和现实性,德性培养与制度规约互动不强,研究生教育中不断涌现的称谓难题就是最直接的表针,必须要引起警惕和重视。       三、研究生教育中的称谓困境       工业文明使人从神圣世界脱域,片面依靠技术,不断远离自然,人与人之间很难达于对话与理解。胡塞尔(Edmund Husserl)讲“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10]即预示着重视人的“对话”时代即将诞生。“话语得体不得体,是否切当,还与社会的道德观念、伦理关系有关。”[11]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呈现新的变化,师生称谓缺环现象更加凸显,从某种意义上已影响到师生顺畅交际。       (一)学生对导师及配偶的称谓困境       1.“传统称谓缺环”型       汉语称谓的缺环问题由来已久,如男性导师的配偶,可称“师母”、“师娘”,而女性导师的配偶,则没有对应合适的称谓,若称之为“师公”(“师公”是师傅的师傅)则不适宜。女性导师的配偶如何称呼确实亟待解决。       2.“师生婚恋”型       中国自古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生情怀,师生关系具有拟亲人性质,其中沉淀的伦理意蕴不言而喻。从师生关系转变为夫妻关系或从夫妻关系转变成师生关系,其他同学如何称呼昔日的老师及配偶,这存在伦理上的困惑,称谓上的纠结。       3.“跨代夫妻”型       随着婚恋观念变化,跨代夫妻已习以为常,但称谓上却面临诸多问题,如杨振宁的学生怎么称呼翁帆,正如杨振宁怎样称呼翁帆的父母一样犯难,若直接称呼“师娘”或“师母”可能对部分学生并不贴切。       4.“晚辈老师”型       受中国“幺房出老辈”历史事实及伦理思想的影响,师生辈分与年岁的矛盾不可避免,亲属称谓与社会称谓在师生之间可能发生冲突;再有,昔日的同学、学生成了自己的硕导、博导,这种新型关系该如何称呼。       (二)导师对学生的称谓困境       1.“长辈学生”型       中国有“幺房出老辈”的现象。师生之间,由于亲缘或地缘因素,导师可能是学生的晚辈,这就决定了导师必须考量师生间社会关系,否则会受地方伦理责难。“幺房出老辈”终将伴随一夫一妻制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而退出历史舞台,然目前导师对“长辈学生”的称谓仍面临抉择。       2.“大龄学生”型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秉持长幼有序,长者为尊,体现在称谓上则是有关长辈的称谓语齐全丰富,而有关晚辈的称谓则明显缺位。当遇到年龄与自己父辈相仿的学生时,如何称呼为妥。       (三)同门之间的称谓困境       德国学者费迪南德·滕尼斯(Ferdinad Tonnies)指出:“共同体是基于情缘关系和邻里关系的人的自然群体,他们有着共享的文化和社会习俗。”[12]若共同体各成员的功能和位置指称模糊,那么交往就会出现混乱,进而威胁到共同体自身存在。同门之间的称谓,根据入门先后为序,一般没有异议。然而随着“大龄”研究生的增加,父子之间可能是同学、也可能是师生。师兄的爱人,成为同学或者“学妹”,如何称呼?导师的爱人,成为同学或者“学姐”、“学妹”,如何称呼?成为同门硕士师兄的博士生,如何称呼昔日的师兄?同学之间的官员或者企业家等,如何称呼?       四、研究生教育中称谓困境的原因       美国著名法哲学家富勒(Lon L. Fuller)认为在共同体中“道德主体按照其道德规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在追求共同利益过程中得到发展。”[13]共同体成员必须使用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媒介,否则就有失去成员资格的可能。伦理作为人际关系的法则,“它必然体现在以对世界的符号化为形态的语言结构体系上面。因此,语言符号中那些代表社会角色的语词,实际上是伦理角色的符号形态。”[14]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角色符号缺失,造成称谓困境使得师生交往存在不适感,主要原因大致如下:       (一)称谓语自身的特点       语言符号同客观世界并非一一对应。称谓语的选择受价值观念制约,价值观念体系又难于达成一致,所以称谓缺环便成为必然。祝克彭讲:“缺位现象是由于社会变迁、人们观念改变,称谓语系统中出现的或系统不对称,或与人们身份、地位、交际语境不切合,从而影响到系统性和交际效果的语言现象”。[15]由于受古代“男尊女卑”历史文化的影响,女性社会泛称缺位及其配偶称谓缺环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有“师娘”没有“师父”,有“军嫂”没有“军夫”,这使得交际常常不畅,反映出我国当前语言内部一些结构性缺损与新旧伦理观念的冲突,即“新的欲立没有完全立,旧的欲废未能彻底废”。[16]       (二)高等教育面临新形势       新时代高等教育年龄结构呈现新趋势。①法律未对高考考生年龄做限制,所以不断有高龄考生见诸报端,如2015年南京86岁高考考生汪侠;2017年一对父女考上同一大学同一专业。②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年龄限制被取消。伴随着众多“大龄”学生跻身研究生教育行列,研究生教育中师生称谓语短缺现象日趋凸显,交际不畅或已成为新常态。       (三)西方文化的影响       称谓语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特点的客观反映,是社会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展示。西方文化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辈分外,对亲疏、长幼、甚至性别皆可以忽略。英语国家直呼其名,以示交际效率。传统伦理道德在西方文化的侵蚀下已大大淡化。学生渴求导师尊重,对等交流,导师也开始与学生讲民主、讲平等,使得师生关系正逐渐演变成一种简单的称谓。       五、研究生教育中的称谓原则       称谓规范是对言语交际进行价值引导,“使言语与言语主体和言语接受者的伦理角色及角色关系相适应,使词语与它所本应该代指的对象相适应”。[17]唯有“认识了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并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作出必要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确立一种道德化的制度体系”[18]方能有效实现道德秩序供给,使师生观念上认可,情感上接纳,从而形成高度自觉。本文拟提出如下建议:       (一)首识原则       首识原则:即称谓以两个人初识结交时确立的关系为基准,并作为相对恒定的称谓。       1.老师、同事、朋友和亲戚成自己的同学或“师妹”,不改变称谓;若自己处于权势上位,则可遵从情感原则,以示亲善。       2.师兄的爱人,成为自己的同学、或者“师妹”,仍称嫂子或“王姐”、“张姐”,不宜姓名称或称师妹。       3.师姐、同学或师妹,成了导师的妻子,仍按照初识时关系称呼,不宜称师娘或XX老师。       4.导师的妻子成为自己的同学或者“师妹”,仍称师娘或XX老师,当导师妻子与自己年龄相仿或比自己小时,称XX老师为宜,而不宜称师娘。       5.老师、长辈成为自己的学生,仍称老师、长辈,不宜姓名称。       6.学生成为自己的导师,当众称老师,私下可姓名称。       (二)等差原则       等差原则:即称谓讲究尊卑贵贱、长幼有序。“称谓语系统也讲究辈分、等级、地位等伦常关系的区分,……保证人们根据其所在的家庭和社会等级系统中自己的位置和相应的角色合理使用称谓,顺利地进行社会活动。”[19]在日本,群体内部的“名分”具有家族性。部下按长幼亲疏排列有序,毕业年限和入职时间决定排序先后。长者意味着经验和地位,对其尊敬源自对权力的尊重。当长者为尊与官本位为尊碰撞时,称谓语选择,年龄原则往往让位于身份原则。1960年,布朗(Roger Brown)与吉尔曼(Albert Gilman)提出了“权势”与“等同”两种基本语义关系。导师处于支配地位,学生称呼导师应体现其权势。同学间等同关系较为普遍,以姓名称见常,但有时也向权势关系转化,面称以敬称为主。       1.成为自己师兄的学生,应称老师,不宜再称师兄。因为师兄原本属于权势上位,自古“长兄如父”,直接改称老师没有障碍。       2.成为自己同学或师弟的学生,当众称老师,私下可姓名称。因此时自己处于权势下位。       3.称比自己稍小的“师兄”,仍称师兄为宜,如确实小一二十岁,可遵循情感原则。       4.称比自己大得多的“师弟”,不宜姓名称或称师弟,应遵循情感原则,称“李兄”、“中华”等。尽管自己处于入学年级的上位,然从人生阅历等方面来讲自己仍处于权势下位。       5.导师在批评“大龄”学生时,可以姓名称,而平时则宜遵循情感原则。直接称呼名,如称“建华”、“国庆”,体现导师亲善。       6.称同学或师弟中的官员、企业家,应以“姓+官衔”称谓或“张兄”、“王姐”称呼对方,不宜姓名称或称师弟。这里仅限高级职务,对于低级职务不宜使用官衔称谓。       (三)情感原则       情感原则:即称谓注重关系融洽、增进情感交流。“天下一家亲”、“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就是亲属称谓泛化的肇始,表达了人们求亲求近及抑己尊人的心理和倾向。言语者根据需要调节与受众的亲疏关系,以达到特定交际效果。一些情况下,情感原则正在逐渐取代等差原则。       1.称呼长辈学生,当众称XX同学,如张兵同学、树林同学,私下可遵循等差原则。       2.先前认识的同事、亲戚、朋友成为同门,遵循首识原则,此时,处于权势上位的同学可以使用情感原则称谓处于权势下位的同学,以示亲和。       3.处于权势上位的官员、企业家称下位的师兄,仍称师兄,称比自己年长的同学和师弟,宜称“张兄”、“王姐”,不宜姓名称或称师弟。       由上述情感原则和等差原则的特点不难得出二者构成了一个称谓悖论,为语言交际造成了困惑,所以需要新的称谓规范予以关照。       (四)模糊原则       模糊原则:即面临称谓语选择困难时,可以采取泛称或零称谓等方式模糊处理,使交际顺畅和谐。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认为,主体可以通过对语言行为的相互理解、沟通、协调克服主体间冲突。[20]       1.用泛称应对称谓语缺环。如导师的配偶,称“老师”更为恰当,这适用于称呼女导师配偶。笔者不同意陈建民先生的观点,“如果对方没文化,称他‘老师’也不合适。事先连对方的姓名都不知道,更不可能知道对方的文化程度。”[21]因为“老师”称谓语义泛化,早已突破常规语域限制。对方文化水准高低,在此已无实质意义,称谓语泛化能促进交往的通畅性。正如姚亚平所言:“称谓语发展的第一趋势就是称谓系统趋向平等化”。[22]       2.年龄差距过大的情况,如翁帆父母可称杨振宁为杨教授,杨振宁可称他们翁先生、翁太太;杨振宁的学生,根据年龄可称翁帆为翁老师或翁女士,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年龄差距过大产生的称谓尴尬。       3.美女、帅哥、亲等称谓语也能解决部分称谓困境。但使用时须考虑权势与等同关系,这类称谓语只适用于等同关系之间或由权势上位方使用,若由权势下位方使用,会显得不尊敬导师、学长,引起他人不适。       4.零称谓即交际时直接招呼,不使用称谓语。如“请问、您好、打扰一下”等。显然零称谓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结论 :       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主张“提高整个人类的道德水平是每个人的最终目标,而学者们应当代表他的时代可能到达的道德的最高水平”。[23]称谓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精神价值和道德观念,需要我们认真继承和发扬,学术精英尤其应成为德治头雁,这对于传承中华文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称谓语描述探讨主要采用列举归纳法,分析中难免存在主观性,是否准确、可行还有待在语言发展中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       [1]曹冠华.中国伦理文化对汉语称谓系统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8.P2.       [2][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8.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99.       [4]赵野田.论生命价值的道德支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0-14.       [5]柴艳萍.当前中国伦理治理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中国伦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州学刊,2013(11).99.       [6]鲍宗豪,赵晓红.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社会秩序重建[J].社会科学,2014(5).87.       [7][美]威利斯·哈曼.徐元译.未来启示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93.       [8]方环非.碎片的道德——后现代伦理透视[J].云南社会科学,2011(6).26.       [9]康镇麟.当前我国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协同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125.       [10]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9.       [11]石华.语言得体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18.       [12][美]赫尔曼·E.达利,小约翰·B.柯布.王俊,韩东筠译.21世纪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175.       [13]李亚美.论富勒道德共同体的构成要素[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6.       [14]方菊华.从称谓语视角对比中西方语言伦理观[J].鸡西大学学报,2010(4).77.       [15]祝克懿.口语称谓语的缺环现象考察[J].修辞学习,2004(1).27.       [16]葛舒菲.汉语称谓语的新变化[D].南京大学,2014.43.       [17]陈汝东.语言论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9.       [18]张康之.论伦理精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94.       [19]曹冠华.中国伦理文化对汉语称谓系统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8.2.       [20]王作亮.从“分离”走向“对话”:共同体的价值诉求[J].学术探索,2011.139.       [21]陈建民.现代汉语称谓的缺环与泛化问题[J].汉语学习,1990(1).22.       [22]李晓文.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缺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28.       [23][德]费希特著.梁志学等译.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4.

父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不好意思才看到你的提问,这是我以前在新浪博客里整理的一些,按照类目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语言语法类:韩国留学生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中日韩三语言“体”的对比母语为英语和韩语的汉语学习者表形量词习得研究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韩国留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三语教育背景下的朝鲜族英语教育韩汉定语对比以及韩国学生的汉语定语的偏误分析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谚语对比研究韩汉生命体量词对比研究中韩名量词对比研究对中国学习者的韩语惯用语、俗语教育研究韩版汉语教材的调查分析汉语存在句在韩语中的对应形式汉韩称赞语及其应答语对比研究少数民族迁移者群体建立及适应韩籍学生使用“以为、认为”的偏误分析基于汉韩对比的现代汉语容器量词研究针对中国学习者的韩国语过去时教学方案汉语词汇与韩国语汉字词的比较研究中韩同形词对比研究汉韩语言中的误导词的对比研究及对韩汉语教学名词性词语的概念转喻研究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韩国学生汉语语气副词习得研究韩国语‘(?)’与汉语‘眼·目’的语义扩张及对比研究关于韩中广告语言的考察韩国学生汉语“了”字用法的偏误分析汉韩形容词重叠对比研究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汉韩成语比较研究汉韩量词对比研究一年制零起点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中韩女性谚语内容比较从学习观念的视角论高职英语折中主义教学汉韩礼貌语对比研究汉韩语触觉形容词对比对韩谦语教学研究韩国语中的汉字词研究韩国和中国汉字音的比较研究韩国学生习得汉语心理动词偏误分析汉韩同形异义词的对比研究青岛市航海运动俱乐部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汉韩量词及其对比研究关于日中韩“拒绝”的表达方式对韩汉语教学中“被”字句、兼语句的比较研究汉韩“比”字句对比分析现代汉韩语社交称谓对比“把”字句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研究汉语波斯语名量词对比分析及教学对策韩国留学生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研究文化类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比较研究韩国的民俗文化中韩生活习惯比较研究韩中民俗对比(物质民俗、精神民俗)中韩文化交流研究关于韩国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影响研究关于中韩大众文化的比较研究从炸酱面看中韩的饮食文化 文学翻译类中韩文学交流研究中韩翻译和中韩翻译的不同之处韩国语中的汉字词韩国语中的外来语中国和韩国近代小说的比较研究中国和韩国现代小说的比较研究梁启超对韩国近代文学思想的影响爱国启蒙时期的小说研究1970年代小说研究黄顺元小说研究或者以下段落能给你韩语论文题目找寻上一点灵感!!艺人?(可以和中国的艺人发展道路进行比较,出道的历程)饮食?(泡菜文化~或者和中国对比,色香味上比较)国际婚姻?(韩国正迈向多元化国际型社会,国际婚姻的比重大幅增加中,原因现象发展未来都可以谈)전혀 관심 없어!就想毕业?(不能这么直接,那也可以谈谈韩国的留学生)再或者,可以看看最近韩国的新闻,有什么吸引眼球的事件会不会给你什么灵感!韩文版韩语毕业论文题目翻译11.한중 언어 속의 높임말에 대한 비교연구12.한중 언어 속에 있는 의미가 다른 한자어13.한자어에 대한 정리 비교연구14.한중 언어 속에 있는 유행어에 대한 비교15.한중 언어 속의 속담에 관한 비교연구16.한중 언어 속의 사자성어에 관한 연구17.영화를 통해서 본 한국인의 민족성18.한중 무역교류의 역사, 현황 및 장래19.한국의 음식문화에 대하여20.한국의 유교문화에 대하여21.한국인의 민족성에 대하여22.한국의 무속신앙에 대하여23.한국의 대중문화에 대하여24.한국인의 기질연구25. 시사용어중의 한자어26.한국어의 접사에 대하여27. 한국어 시간범주에 대하여28.한국어 태범주에 대하여29.한국어 색채형용사에 대한 인지언어학적인 연구30.한국어 공간적 은유에 대하여31.한국의 유교사상 실태32. 햇빛정책과 남북관계33. 한미간의 군사동맹 33.한국어 속담에서 반영된 문화적 이메지34.한국어 축략어에 대한 연구35.한중언어대미연구39. 한국어 어휘 의미론(意味论) 분야 ( 동의어, 다의어, 유의어, 관용어, 외래어 등) 40. 한국어 통사 의미론 분야41. 한국어 화용론 분야42. 한국어 시제 분야43. 한국어 조사 분야44. 한국어 복합어 분야45. 한국어 파생어 분야46. 한국어 피동과 사동 분야 47. 한국어 보조용언 분야48. 한국어 경어 분야49. 한중 언어대비50. 한중 문화대비 更多题目选择参考我的新浪博客博文

现代称谓词语研究论文

父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下怎么写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 :“美女”称呼语语用分析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礼貌原则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变化,日常言语交际中“美女”“帅哥”等称呼语流行起来。文章以汉语中的流行称呼语“美女”为对象,重点从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学视度,解读流行称呼语,旨在指出:流行称呼语在互动性人际交往中,具有很强、很丰富的动态语境特征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流行称呼语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以言行事以及如何进免语用失误。

“美女”作为一个流行称呼语由网络用语“美眉”一词衍化而来,“美眉”是内地将港台式的普通话“妹妹’,一词音译而来的语词。“美眉”的字面含义是指(女人)美丽的眉毛。“眉”亦可意指美女,如文献中记载唐明皇命宫廷画工绘制了一幅叫《十眉图》的画,画的是十个美女。所以后来人们用“美眉”泛称年轻貌美的女性。“美女”逐渐演变成一般的书面用语。尤其是在新闻媒体的用语中如:“央视对话节目的美女主持人沈冰,作为有着亿万观众的《你好,世界杯》节目的美眉主持,与老牌体育主持人刘建宏搭档,……”(《济南时报》2002年6月21日);央视着名主持人李咏在今年的元宵猜灯谜节目上,对即将登台参与节目的四位年轻女性说:“四位美女,请上台!”近年来“美女”一词更被广泛地用作口头称呼语。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解读此称呼语。

1 言语行为理论与“美女”称呼语

言语行为理论主要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兰素·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1962)和美国语言哲学家约翰·J.塞尔(John J·Searle , 1969 )提出来的。奥斯汀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说话和表达一种思想,而是通过说话来实现某种目的—以言行事。他把这种通过话语实施的言语行为分成三种:(1)以言指事行为,即用正确的语法说出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2)以言行事行为,即说话人在说出某些话语时所具有的言外之意的行为;(3)以言成事行为,即听话人在某些言语行为实施之后所受到影响后的行为。在这三类言语行为中,“以言行事行为”是言语行为理论最为关注的方面。对它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说话人是如何通过“字面意义”表达“言外之意”,或听话人又是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意义”中推导出“言外之意”。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当说话人出于某种意图不愿直接使用施为话语时,他就会采用间接的言语手段来实现某种言语行为。

1. 1言语行为理论在“美女”称呼语使用过程中的体现

招呼语的语义信息、理性意义近似于零,也就是说,招呼语只具备酬应功能(孟建安,1995 )但笔者认为,“美女”招呼语的功能并非仅此而已。与其他传统汉语招呼语相比,“美女”招呼语的最大语用特点是具有突出的赞美倾向。在很多消费场合,它还具有鲜明的鼓动意图—推销产品。

1. 2“美女”称呼语使用中的直接言语行为,以言行事直接表达主题—赞美交际对象

通过赞美交际对象达到自己的交际意图。我们在商场收集到这样一则材料,一位男士用了很多方式劝说其老婆为他添置一台笔记本电脑,均未成功。最后他说:“美女老婆(“美女”的一种变体形式),有了它,即使我在外地,也可以欣赏到你的美丽啦!买下吧!”此时,他老婆笑着点头同意。这或许是这位男士虚拟的说服情景,但足以说明“美女”称呼语具有赞美功能和附加价值观。

1.3“美女”称呼语使用中的间接言语行为

人类的任何言语活动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显性或隐性的交际目的(刘戈,2000)。从我们在商场、化妆品卖场、美容院等场合收集的材料中发现:年轻的女性顾客常被称呼为“美女”,常能听到类似于这样带鼓动消费者购买的话,“美女,我们这产品就是为你这样有气质的美女设计的,享受这产品后你会更靓……。”买卖交易往往顺利完成。我们注意到这样一则公共告示,“是MM(“美眉”之的谐音,意指“美女”)就不会让卫生纸堵塞这个坏的抽水马桶,谢谢!”(该告示语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的一办公楼的女卫生间里)这个马桶当然不会堵,因为每位女性都想做“美女”。

2.关联理论与“美女”招呼语

20世纪80年代中期,Sperber和Wilson联合提出了具有重大解释意义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 ostensive一inferential process)。就交际者而言,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交际者通过对交际对象认知状态的假设明白无误地表达出交际意图,明示是交际者的行为,推理是交际对象的行为,就交际对象而言,交际是一种推理过程,交际对象要根据交际者提供的信息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出交际者的交际意图。

2. 1关联理论在“美女”称呼语使用过程中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言语交际行为和现象都可以通过关联理论来加以分析和解释。“美女”称呼语的使用是其中的一种。作为交际者(即“美女”的称呼者)在称呼交际对象为“美女”时,要正确地预设交际对象(即“美女”的被称者)的认知状态。过高估计了对方的知识背景,则可能由于双方的知识层次与结构的不同而无法产生预期语境效果,甚至使得交际对象体会不出言语信息的关联性而感到莫名其妙,导致交际失败。

2. 2有关“美女”称呼语使用的背景知识

“美女”称呼语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的礼貌称呼语是一种挑战,因为笔者认为一方面该称呼语“有一种中和传统礼貌原则和西方原则的趋势”。闭传统中国女性面对西方人“You' re so beautiful/You have a lot of sex appeal"的赞美时,常会不好意思地回应,"No, no, Don' t speakthat.”在我们的调查中,被称呼为“美女”的女性,一般会默认“我是美女”,而不会回应“我哪有那么美”;另一方面,该称呼语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和人类追求自我完美的精神,而人们的这种自我意识的追求与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综上所述,“美女”称呼语的使用者常为城镇居民中的中青年,偶有追求时尚的老年人使用。而“美女”的被称呼者通常是容貌端庄的中青年女性,也偶尔对赶得上潮流的高龄女性使用(当然在农村偶尔也听得到这样的称呼语)。另外,我们注意到,对追求时尚的大龄女性,不能称呼“老美女”,因为女性忌讳别人认为她们老,应称呼她们“大美女”(“美女”的一种变体形式)。这是使用“美女”称呼语的重要的背景知识。

  • 索引序列
  • 中韩人称代词研究论文
  • 方言人称代词研究论文
  •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研究论文
  • 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论文
  • 现代称谓词语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