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研究玛格丽特杜拉斯论文选题

研究玛格丽特杜拉斯论文选题

发布时间:

研究玛格丽特杜拉斯论文选题

zhongguoqikanwang.

玛格丽特·杜拉斯简介 Marguerite Duras其作品对中国著名网络作家安妮宝贝影响深远。1914年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于交趾支那(现为越南南部)嘉定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1921年她父亲去世。1924年她住在金边、永隆、沙沥。她母亲在波雷诺(柬埔寨)买了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1939年她同罗贝尔•昂泰尔姆结婚。1940年~1942年她同菲利普•罗克合作,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法兰西帝国》.在书业俱乐部工作,《塔纳朗一家》遭到伽里玛出版社的拒绝。 她第一个孩子夭亡。她的小哥哥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去世。同迪奥尼斯•马斯科洛相识。1943年她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笔名发表《无耻之徒》。参加莫尔朗(即弗朗索瓦•密特朗)领导的抵抗运动的活动。1944年R.昂泰尔姆被捕并被放逐到布亨瓦尔德,然后放逐到达豪(参见《痛苦》)。她加入法国共产党,任维斯孔蒂街党支部书记,成立寻人处,出版《自由人报》,刊登战俘和被放逐者的情况材料。发表《平静的生活》。1945年R.昂泰尔姆回来。同R.昂泰尔姆一起成立万国出版社。1946年她夏天在意大利。同R.昂泰尔姆离婚。1947年她的儿子让•马斯科洛出生。1950年她发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被开除出法国共产党。1957年同D.马斯科洛分居。1958年发表《琴声如诉》。她从1955年起反对继续进行阿尔及利亚战争,后又反对戴高乐政权。为各种周刊和杂志撰稿。1959年为阿兰•雷内写《广岛之恋》电影剧本。1960年当选为美第奇奖评委,但于几年后辞职。“如果存在一个否定的评委会,我就参加。”1961年她为亨利•科尔皮的影片写《长别离》,这个电影剧本是同1963年美第奇文学奖获得者热拉尔•雅尔洛合作的结果。1968年她参加了五月风暴的那些事件。在《绿眼睛》中可读到关于大学生和作家行动委员会诞生的政论文,该文被委员会否定,委员会也在不久后解散。1975年,《印度之歌》在戛纳电影节期间获法国艺术片影院及实验电影院协会奖。1976年,《整天在树木之中》获让•科克托奖。1982年在纳伊的美国医院进行戒毒治疗。1984年《情人》获龚古尔奖。1985年发表《痛苦》。 7月 17日在《解放报》上发表一篇文章,玛格丽特•杜拉斯在“魏尔曼案件”中所持的立场引起一部分读者的敌对情绪和好几位女权主义者的论战。1986年《情人》获里茨——巴黎——海明威奖,是"当年用英语发表的最佳小说"。1988年~1989年严重昏迷。住院。 1990年R.昂泰尔姆去世。1991年发表《华北情人》。1996年玛格丽特•杜拉斯逝世。作品目录《厚颜无耻的人》 1943年/小说 布隆,1992年伽利玛出版社再版。《平静的生活》 1944年/小说 伽利玛出版社《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1950年/小说 伽利玛《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年/小说 伽利玛《塔吉尼亚的小马》 1953年/小说 伽利玛《树上的岁月》,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1954年/短篇小说集 伽利玛《街心花园》 1955年/小说 伽利玛《琴声如诉》 1958年/小说 子夜出版社《塞纳-瓦兹的高架桥》 1959年/戏剧 伽利玛《夏日夜晚十点半》 1960年/小说 伽利玛《广岛之恋》 1960年/电影脚本 伽利玛《如此漫长的缺席》 1961年/电影脚本 与热拉尔·雅尔罗合作,伽利玛《安德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劳儿· V·斯坦茵的迷狂》 1964年/小说 伽利玛《戏剧——卷一:水和森林——广场——音乐之一》 1965年/戏剧 伽利玛《副领事》 1965年/小说 伽利玛《音乐》 1966年/电影 与保尔·瑟邦合作执导《英国情人》 1967年/小说 伽利玛《英国情人》 1968年/戏剧 伽利玛《戏剧——卷二:苏珊娜·安德莱尔——树上的岁月——是的,也许——莎伽王国——一个男人来看我》 1968年 伽利玛《毁灭吧,她说》 1969年 子夜《毁灭吧,她说》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阿邦.萨芭娜和大卫》 1970年 伽利玛《爱》 1971年/小说 伽利玛《黄色太阳》 1971年/电影 伽利玛《娜塔丽·格朗热》 1972年/电影 伽利玛《印度之歌》 1973年/戏剧,电影 伽利玛《恒河女子》 1973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娜塔丽·格朗热》 1973年 伽利玛《谈话者》 1974年/与克萨维耶尔·高提埃的对谈 子夜《巴克斯泰尔,蔽拉·巴克斯泰尔》 1976年/电影 伽利玛《加尔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树上的岁月》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卡车》 1977年/电影《卡车》,收有与米歇尔·波尔特的对谈 1977年 子夜《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领地》 1977年/与米歇尔·波尔特合作 子夜《伊甸影院》 1977年/戏剧 商神出版社《黑夜号轮船》 1978年/电影《塞扎蕾》 1979年/电影《墨尔本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温哥华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薇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滩》 1980年 信天翁出版社《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说 子夜《80年夏》 1980年 子夜《绿眼睛》 1980年 《电影日志》《阿加莎》 1981年 子夜《阿加莎或无限的阅读》 1981年/电影《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年轻姑娘和小孩》 1981年/录音磁带 扬·安德烈亚自《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斯朗读《罗马对话》 1982年/电影《大西洋人》 1981年/电影《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说 子夜《萨瓦纳海湾》 第一版1982年,增补版1983年 子夜《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戏剧——卷三:<丛林猛兽>,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改编,詹姆斯·洛德和玛格丽特·杜拉斯合作改编;<阿斯珀恩文件>,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改编,杜拉斯和罗伯特·安泰尔姆合作改编;<死亡的舞蹈>,根据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小说改编,杜拉斯改编》1984年/戏剧 伽利玛《情人》 1984年/小说 子夜《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音乐之二》 1985年 伽利玛《契河夫的海鸥》 1985年 伽利玛《孩子们》 1985年/电影 与让·马斯科罗和让·马克·图里纳合作制片《蓝眼睛黑头发》 1986年/小说 子夜《诺曼底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物质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爱米莉·L.》 1987年/小说 子夜《夏雨》 1990年/小说 P.O.L.出版社《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说 子夜《扬·安德烈亚·斯坦纳》 1992年 P.O.L.出版社《写作》 1993年 伽利玛《一切结束》 1995年 P.O.L.出版社《小说,电影,戏剧,1943年~1993年回顾》 1997年 伽利玛文/玛格丽特·杜拉斯A:“不喜欢那种让所有男人神魂颠倒的狐狸精式的女人, 那种女人只有在制造悲剧的时候才可爱,在重罪法庭上她们才会令人敬仰。”B:“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任何一对夫妻,哪怕是最美满的夫妻,都不可能在爱情中互相激励;在通奸中,女人因为害怕和偷偷摸摸而兴奋,男人则从中看到一个更能激起情欲的目标。”C:“对付男人的方法是必须非常非常爱他们,否则他们会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我爱男人,我只爱男人。我可以一次有50个男人。”D:“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激情,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但她又认为,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爱的位置,没有期待的位置,那是无法想像的。”E:“任何一个女人都比男人神秘,比男人聪明、生动、清新,从来也不想做男人。”F:“如果一个女人一辈子只同一个男人做爱,那是因为她不喜欢做爱。但发生一次爱情故事比上床四十五次更加重要、更有意义。 ”G:“同性恋像癌症一样是一种必死无疑的疾病。”H:“喜欢只写过一部小说的作家。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圣经》、米什莱、夏多布里昂、卢梭、帕斯卡尔、勒南的《耶稣传》、《克莱芙王妃》、拉辛、波德莱尔,觉得萨特和波伏瓦都不是作家。”I:“作家是难以忍受的,他杀人、做坏事。”N:“我生活的故事不是存在的。它是不存在的。它没有中心,没有路,没有线。有大片地方,大家都以为那里有什么人,其实什么人都没有。”

情人,王道乾乌发碧眼

不可模仿的玛格丽特·杜拉斯要做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的读者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对语言的敏感,对激情的欣赏能力,怀有深刻而复杂的心理体验,对于异类形象的理解与包容……是,又不是。即使在那本轰动全球的《情人》出版以后,即使有大多数人终于认识这位晦涩难懂的女作家原来是当之无愧的大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作品的那种深情与多义性仍使透彻了解与评介作家的工作成为一种不可能。 杜拉斯的文笔与独特风格使许多当代女作家为之着迷。她们拜倒在杜拉斯的脚下,把她的作品当作《圣经》,她们因为有一些令人心碎的感情经历与生活痛苦而自以为在杜拉斯的作品中找到了一种源于女性的姐妹般的共鸣,她们写作时把杜拉斯的作品放在工作的桌子上,她们刻意模仿杜拉斯式的优美、绝对而神秘的句子:“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这个形象,我是时常想到的,这个形象,只有我一个能看到,这个形象,我却从来不曾说起。”“我的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那是不存在的,没有的。并没有什么中心。也没有什么道路,线索。” 她们模仿的诸如此类的句子与腔调,事实上只是王道乾的译笔。一个作家与另一个作家有足够的距离,语言的障碍更成距离。自始至终,杜拉斯是一个法语作家,一个典型的感性而又不可捉摸的法兰西女性。在阅读那些拙劣的杜拉斯文本的仿制品时,不由自主感叹:读懂她才是真正的敬佩。法国的评论家米雷尔·卡勒一格鲁贝尔称“承认或者隐而不说,是形成杜拉斯作品风格的魅力之所在:意指的震颤波动。”“意指的震颤波动”,它来源于灵魂的力量,而灵魂附属于一个特定的肉体,老天,它怎么可以被随意模仿呢? 1984年玛格丽特·杜拉斯写出了自传体性质的小说《情人》并凭此获法国著名的龚古尔文学奖,其时,她已70岁了。对于15岁半在印度支那湄公河的渡船上与中国情人相识相爱的那段经历,70岁的女作家仍写得饱含激情。因为时间的尘封、记忆的积压以及作家对历史俯瞰式的洞察力,这激情被表现得丰富深邃、充满张力。这种非线型的、把故事寓于情绪之中的如泣如诉的写法对传统的文学阅读是当头一棒,全世界的读者都惊奇于这种杜拉斯式的写法。爱情故事之中交织着在殖民地家族创业失败的背景、对母亲与兄弟的爱与恨,青春的希望与绝望……所有的这些形象这些感情都以极端而惨痛的语言来表现,悲怆而低沉。它们使人想到当作家年轻时,或者盛年时,未必能获有如此表达悲剧的力量。一个女人在她白发苍苍时回首她的青年时代,对爱的恨的可能都付之平静而温厚的一笑,时间打磨、削平了一切极端化的情绪。如果是一位女作家就不一样了。爱的更爱,恨的更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写法其实就是诗。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使这诗显出一种隧道般的幽深与霹雳般的亮度来,简直能杀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一个少女时,曾经美丽动人,中年始却因酗酒而形容枯槁。是否像她在《洛尔·瓦·斯泰因的谜狂》中写的那样,“这个女人是自己毁了自己,又是为了什么要毁了自己?”在《情人》里,杜拉斯说:“现在,我看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十八岁,十五岁,就已经有了以后我中年时期因饮酒过度而有的那副面孔的先兆了。”“在酗酒之前我就有了这样一副酗酒的面孔。”总是这样,总是这样认为,这样说:绝望先于存在而存在。因为绝望才存在,才感知存在。一切从绝望开始。这是杜拉斯式的句子,她的感受方法与思考方法。要么她想得到的无限的多,要么她从未得到过。 为什么要酗酒?杜拉斯说:“饮酒使孤独发出声响,最后就让人除了酗酒之外别无所好。饮酒也不一定就是想死,不是。但没有想到自杀也就不可能去喝酒。靠酗酒活下去,那就是死亡近在咫尺地活着。狂饮之时,自戕也就防止了,因为有这样一个意念,人死了也就喝不成了”。“人们缺少了一个上帝。人们在青年时期,一旦发现那是一个虚空,又对之无办法,因为那本来就是子虚乌有。醉酒于是用来承受世界的虚空,行星的平衡,行星在空间不可移动的运行,对你来说,还有那痛苦挣扎所在地专有的那种默无声息的冷漠。”《物质生活》极端的行文风格来源于极端的个人活法。对于激情的拥有者来说,虚无主义是他们最乐于接受的,虚就是不被限定、肯定的实,死亡是最大的激情。愿意以一死来求证生被毁灭的激情。杜拉斯因酗酒成疾病情严重被送入巴黎的美国医院治疗,陷入昏迷,清醒;再昏迷,再清醒。在她几次短暂的清醒中,那个名叫扬·安德烈的年轻人总是守在她的身旁。杜拉斯对他说:“这样昏迷过去,你不知道我会活下去,你还会要我。”他对她说:“是,真是这样。”她甚至一把调羹也拿不住,口液不停地流出来,弄得到处都是,走路也不行,不能走了,而这个叫Y·A·的年轻人依然爱着她。 扬·安德烈比杜拉斯年轻40岁,因为阅读杜拉斯的作品而惊喜入迷,因为惊喜入迷开始给她写信,信写得十分精彩。杜拉斯像对待别的来信者一样没有回信。可是有一天她给他写了信,对他说“生活下去是多么困难。”告诉他自己喝得太多因此住进医院。信来往写了两年,后来安德烈听杜拉斯在电话上对他说:来。然后他放弃他的工作,离开他的家,成为杜拉斯的写作帮手与生活伴侣,一直到她死。 要么没有,要么就是奇特的。湄公河上15岁半的白人小姑娘与中国北方的黄皮肤男人的爱情是一次。杜拉斯说:“没有爱情,留下来不走,是不可能的。即使其中有的只是词语,事情也永远是这样。最坏的那是不存在的。”忘年恋的爱情就是对于灵魂的欣赏。灵魂与灵魂超越时空与肉体在那儿对答和歌,死亡在爱意下屈服。 杜拉斯18岁离开出生地越南赴巴黎读书时,念的是法学、数学与政治学,但不久迷上了文学。其实还是在小姑娘时,她就对她的母亲说,她想写作,她要的就是这个。而她的母亲因贫困对此不屑一顾。1943年,杜拉斯29岁时发表处女作《无耻之徒》,步入文坛,遂成为职业作家。写小说也写电影剧本。著名的《长别离》、《广岛之恋》在搬上银幕后轰动影坛,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杜拉斯的作品是极适合拍成电影的,它们线索单纯背景清晰感情的渊源却极为深邃而对话又生动富有韵致。《长别离》、《广岛之恋》压抑深挚感人,它们是诗的银幕化。 听听这些小说与电影的名字就有一种诗意的美丽:《琴声如诉》、《蓝眼睛黑头发》、《她说毁灭》、《黄色太阳》、《恒河女人》、《印度之歌》、《死之舞蹈》、《夜船》、《痛苦》、《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有谁能按著作年表真正读懂杜拉斯作品的意蕴?欣赏是做得到的,对于不理解的,也可以欣赏。杜拉斯说“宁可让人不理解”。宁可难懂也要保持美。通俗是杜拉斯不齿也是做不到的。要么空白要么出其不意。杜拉斯是一位实验型的作家,追求表达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视风格与独特为至高无上。或者遇到知音,或者让人咒骂。他们法国人都是如此。杜拉斯是法国之中的法国,先锋之中的先锋,高傲得像一座自由之神。她自编自导过一部叫做《卡车》的电影,2个小时甚至没有一个人物出现过。在中国放映时,电影院里只有几个人。在法国不知命运如何。 本世纪早期,法国,一个出生农家品学兼优的少女在大学毕业后,在受到“到殖民地去发财”的宣传影响后,婚后与丈夫一道移居印度支那殖民地。丈夫病死在那里。她生下一儿一女一个人挑起家庭重担。她教法文、教钢琴、到电影院当钢琴师,她含辛茹苦、节俭度日,然后用十年赚下的血汗钱向殖民地当局购买了一块土地进行耕种。她想留给儿女一点财产。因为她没有贿赂土地管理局的官员,也没有钱贿赂,所以他们给她的那块租借地是太平洋岸边的一块盐碱地,长不出庄稼,备受海潮的侵蚀。这是一块不毛之地,一片废土。她没有丧失信心,她想凭自己的努力再次向命运抗争。她抵押房屋购买木料雇当地农民修筑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她自己也干。但是堤坝在海潮来临的一夕之间被海水冲毁,它们本来已被当地土蟹啄得千疮百孔,海水一来,溃然而倒。她衰老而疲弱,贫病交迫,终于忧郁死去。 这个女人就是杜拉斯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的母亲形象,这个母亲基于杜拉斯的母亲原型。像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情人》是自传体作品一样,杜拉斯的成名作《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也是一部自传体作品。文学是从抒写自我的痛苦开始的。作家若不是出于抒写痛苦而成为作家,那他就不成其为作家,或者他只是轻飘飘的文字游戏者。作家的生活只有一种,那就是他内心的生活。所以真正的作家从来不会发生资源枯竭的问题。除非他死了,除非他拿不动笔,否则他一直会写下去。内心生活是一条涌动不息的河流,水是一样的水,但是每一个浪花、这一波浪潮与那一波浪潮是不同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的母亲比起《情人》中的母亲带着更多来自生活的记忆、粗犷又清晰的真实。杜拉斯的毁灭感源于她母亲的被毁。在她毁灭之前,她生存的世界已被毁灭。她的家园亲情她对生活的热情与信心已被毁灭。这又是一个杜拉斯式的句子。 苏珊、约瑟夫、母亲以一种狂笑的方式对苏珊的爱慕者、那中国富商的儿子讲述堤坝的故事,讲述他们令人心酸的失败。可怖的就是那种狂笑。可怖的是母亲在抢了苏珊追求者送她的钻戒时双眼迸射希望的凶光:生活可以重新开始,这个钻戒值2万法郎。可是生活不能重新开始。母亲的青春与健康已经耗尽。 生活中唯一的温柔就是约瑟夫了。在母亲拿了钻戒又痛斥毒打女儿“和他睡觉”时,约瑟夫轻声对母亲说:“你再碰她一下,我就和她离开这里到朗镇去。你是个老疯婆。现在,我完全可以肯定了。”苏珊在发现了这深藏在严厉之下、克制已久的温柔的同时也发现了要迫使这种温柔流露出来所需要的耐心和打击。 母亲在看着孩子们吃饭时,流露出特别宽容好脾气。 是那种令人绝望的平原,单调而肃呆,吊脚楼孤独地立在河滩中,没钱翻新的草顶有白蚂蚁不住落在床单上、饭桌上。饭是有得吃的,只有米饭、涉禽肉,千篇一律令人作呕。平原上不断有光屁股的小孩玩泥巴,因吃青芒果害霍乱一茬茬死去,再一茬茬出生。死孩子被父亲埋在泥土里用脚踩平。母亲不停地种植,种植每一种结果甚至不结果的东西:香蕉、稻、树,什么都种。当她不再种什么以后她就死了。 约瑟夫留下了母亲要他寄给土地管理局的信,这样的信她写了几十封,这是最后一封长信,是愤怒与卑屈的奇怪的混合体。悲怆呼号得令天地为之落泪的她,要求土地管理局能把大片盐碱地中那五公顷高原上的好地长期租给她的孩子们,她的一生已经完了。约瑟夫在离开平原离开家之前给苏珊看了这封信,约瑟夫说一定要杀掉土地管理局的那三个人,哪怕死。他活着,是因为怯懦。约瑟夫要求妹妹苏珊以后无论干什么,都一定要与母亲是相反的。 关于传统的故事,关于原始的痛苦,杜拉斯在这本《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是写尽了。她一出手,就将这些素材处理得出奇简练,既简练又命中要害。简练是命中要害的必要手段。她是一位高手。她说“小说要么是诗,要么什么也不是。”诗,就是简练的。杜拉斯的小说是简练的复沓。悲惨的图景寥寥几幅就成咏叹,眼泪在平静的叙述之下是多余的。难过在阅读完毕之后更深更猛烈地席卷而来。 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写作14年之后,杜拉斯又写了另一本重要著作:小说《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这个叫斯泰因的18岁的年轻姑娘在一次舞会上被未婚夫抛弃了。她的未婚夫迷上了领事的妻子,变卖家产之后去异国追求别人的妻子。斯泰因在这次舞会上发了疯,她被毁了,尽管她以后结婚生女,但她的一生已被毁了。杜拉斯说她在她所有书中写的女人,不论她们年纪有多大,她们的来源无不是出自洛尔·瓦·斯泰因。她们对自己都有某种遗忘。她们没有一个不是她们自己给自己造成生活的痛苦和不幸。《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写得更加抽象而飘忽,这对杜拉斯是必然的。传统的现实主义的目标已成了她的起点,她的处女作已经写得这么出色,她只能越过传统,寻求别样的表达途径。既然杜拉斯已饱受过痛苦的实质,她只能以“异化”的方式来表达痛苦更深刻的一种意境。斯泰因的正常就是她的不正常。 这个苏珊 ,这个斯泰因,这个在湄公河渡船上和中国情人相爱的白人小姑娘,都是杜拉斯。结过几次婚、生过一个儿子的杜拉斯很容易令人忘记她的真实足迹。杜拉斯的读者们记住的是文学中的杜拉斯,文学塑造成的杜拉斯。杜拉斯说:“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己。”—— 那个被贫困伤害出卖肉体早熟的少女(《情人》)、那个陷在太平洋堤坝之害中的苏珊、那个永不能与丈夫团聚的少妇(《长别离》)、那个因爱上德国兵被剃光头、对爱情再无信心的法国女人(《广岛之恋》)、那个被未婚夫抛弃的斯泰因(《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那个久久等待丈夫从集中营回来的妻子(《痛苦》)就是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那个永恒的女人:她是在受尽伤害之中成熟的。不管杜拉斯的文本有怎样的多义性复杂性,关于女人她是这么认识的。 还是没有钱。写了这么多书,仍然经济拮据。有人说她小气,偏执乖戾,为了钱而重复同一题材的作品,穿得怪模怪样。与有钱的萨冈一起上电视,萨冈的华丽衣衫正衬出杜拉斯男装打扮的穷酸。不仅仅因为个子小,杜拉斯穿一件黑色制服有十五年之久吧!一件黑色坎肩,一条筒裙,卷领套衫,和一双冬季短筒靴,这就是M·D(杜拉斯名姓的缩写)制服。杜拉斯说“确实没有必要把美丽的衣装罩在自己的身上,因为我在写作”。曾经那么美丽的杜拉斯只能把才华当作她的衣衫。她的美丽被贫困窘迫消灭了,被酗酒杀害了。为什么仍然那么穷?为什么没有富裕过?为什么一直要体现这种生之挣扎?冷静是有的。冷静在杜拉斯从容不迫的叙述中,她在文字之中华贵。 1992年,78岁的杜拉斯在闻知她的中国情人去世之后,黯然神伤,灵感奔涌,她把她与中国情人半世纪前的恋情故事再写了一遍,把《情人》再写了一遍,这就是《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是为了钱再写一遍吗?她已经78岁了。有人告诉我,仍然好,写得奇异,更加简练了。内心生活就是一条涌动不息的河流,它会停止但不会枯竭。像玛格丽特·杜拉斯这样的人,会写到死。一生都在回忆。在回忆之中,过去的一切都是活的,它们是河流之中的水。坟墓中的杜拉斯会如此感叹:关于回忆,关于她,关于她和他的故事,最好的东西还没有写出来。它们有更出色的形式存在着,但这次、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杜拉斯论文文献综述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太平洋大堤》(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被译成40多各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 1996年3月3日,星期天。深受欢迎的法国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走完了81年的生命旅程。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具有一个预言般的名字--《这是全部》。 1943:《厚颜无耻的人》(小说) 1944:《平静的生活》(小说) 1950:《太平洋大堤》(小说) 1952:《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小说) 1953:《塔尔基尼亚的小马》(小说) 1954:《林中的日日夜夜》(小说)附:《蟒蛇》、《多丹太太》《工地》(小说) 1955:《广场》(小说) 1958:《如歌般的中板》(小说,中译本题为《琴声如诉》) 1959:《塞纳-瓦兹的旱桥》(剧本) 1960:《夏夜十点半》(小说)《广岛之恋》(电影剧本) 1961:《长别离》(电影剧本,与钱拉·雅罗合作) 1962:《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小说) 1964:《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小说) 1965:《戏剧第一集》:《河流与森林》、《广场》、《音乐喜剧》;《副领事》(小说) 1966:《音乐》(电影剧本) 1967:《英国情人》(小说) 1958:《英国情人》(剧本)《戏剧第二集》:《苏珊娜·安德雷》、《林中的日日夜夜》、《是的,也许是这样》、《萨加语》、《一个男人来看我》。 1969:《她说毁灭》(小说)《她说毁灭》(电影) 1970:《阿巴恩,萨巴纳,大卫》(小说) 1971:《爱情》(小说)《黄色的,太阳》(电影) 1972:《娜塔丽·格朗热》(电影) 1973:《印度之歌》(电影剧本)《恒河的女人》(电影)《娜塔丽·格朗热》附:《恒河的女人》(电影剧本) 1974:《说话的女人》(同扎维埃·戈蒂耶谈话录) 1975:《印度之歌》(电影) 1976:《巴克斯泰尔,维拉·巴克斯泰尔》(电影)《她在威尼斯时的名字在荒凉的加尔各答》(电影) 1976:《林中的日日夜夜》(电影) 1977:《卡车》(电影)《卡车》,附:《同米歇尔·波尔特谈话录》(电影剧本) 《玛格丽特·杜拉笔下的地点》(同米歇尔·波尔特合作写成的谈话录)《电影伊甸园》(剧本) 1978:《夜船》(电影) 1979:《夜船》,附:《凯撒城》、《反面的双手》、《奥雷丽亚·斯代内》(电影剧本) 《凯撒城》(电影) 《反面的双手》(电影) 《奥雷丽亚·斯代内,奥雷丽亚·梅尔布尔纳说》(电影) 《奥雷丽亚·斯代内,奥雷亚而·旺库韦说》(电影) 1980:《维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滨》(小说)《坐在走廊里的男人》(小说)《80年夏》(随笔)《绿眼睛》(电影剧本) 1981:《阿加塔》(小说)《阿加塔与没完没了的阅读》(电影)《外界》(随笔)《年轻姑娘与男孩》(录音磁带,扬·安德烈根据《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朗读)《大西洋人》(电影) 1982:《罗马对话》(电影) 1982:《大西洋人》(小说)《萨凡纳海湾》(剧本)《死亡的疾病》(小说) 1984:《戏剧第三集》:《丛林困兽》、《阿斯贝尔思的证件》、《死之舞蹈》;《情人》(小说) 1985:《痛苦》(小说)《音乐续集》(剧本)《契诃夫的海鸥》(随笔)《孩子们》(电影,与让·马斯科洛和让-马克·蒂里纳合作) 1986:《蓝眼睛黑头发》(小说)《诺曼底海边的妓女》(小说) 1987:《埃米莉·L.》(小说) 1987:《物质生活》(随笔) 1990:《夏雨》(小说) 1992:《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小说)《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电影剧本)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作家、电影编导。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出生于法属印度支那。十八岁时定居巴黎。自1942年开始发表小说,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使杜拉斯成名。这段时期的作品富有自传色彩。自1953年的《塔基尼亚的小马群》起,杜拉斯探索新的叙事语言,逐渐抹去小说情节,更强调主观感受和心理变化。1955-1965年是她创作上的高峰期,代表作有小说《如歌的中板》、《副领事》,以及剧本《广岛之恋》等。1984年发表《情人》,获当年龚古尔文学奖。1914年,玛格丽特·杜拉斯生于印度支那嘉定市(即后来越南的西贡/胡志明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波雷诺(柬埔寨)是当地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1921年她父亲去世。1924年她住在金边、永隆、沙沥。1930年左右,杜拉斯16岁那年遇见了一个中国男人李云泰 ,帮助她家渡过难关,也成为她的第一个也是终身难忘的情人。这段情感往事埋藏了50年后才向世人吐露。[1]18岁首次返回祖国--法国。在巴黎大学攻读法律、数学、政治学,但却立志要做小说家。毕业后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政府殖民地部当秘书。[2] 1939年她同罗贝尔·昂泰尔姆结婚。1940年-1942年她同菲利普·罗克合作,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法兰西帝国》.在书业俱乐部工作,《塔纳朗一家》遭到伽里玛出版社的拒绝;她第一个孩子夭亡;她的小哥哥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去世;同迪奥尼斯·马斯科洛相识。1943年她参加莫尔朗(即弗朗索瓦·密特朗)领导的抵抗运动的活动。同年她自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Duras(杜拉斯)。她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笔名发表《无耻之徒》。1944年出版《自由人报》,刊登战俘和被放逐者的情况材料,发表《平静的生活》。R·昂泰尔姆被捕并被放逐到布亨瓦尔德,然后放逐到达豪(参见《痛苦》)。她加入法国共产党,任维斯孔蒂街党支部书记,成立寻人处,出版了《自由人报》。1945年R·昂泰尔姆回来。同R·昂泰尔姆一起成立万国出版社。1946年她夏天在意大利。同R·昂泰尔姆离婚。[27]1947年,她的儿子让·马斯科洛出生。[27]1950年,发表小说《太平洋大堤》,该作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当法国掀起新浪潮后,法国文坛也随而产生了新小说运动。她也因在1958年出版的小说《麾狄拉特干达毕业》而被誉为新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55年,被开除出法国共产党党籍。她从1955年起反对继续进行阿尔及利亚战争,后又反对戴高乐政权。为各种周刊和杂志撰稿。[27]1957年,同D·马斯科洛分居。[27]1959年名导演阿仑·雷乃请她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广岛之恋》(1959)撰写电影剧本。这部作品在法国大受欢迎,创下很高的票房纪录,而她的名字也传遍世界。1960年,当选为美第奇奖评委,但于几年后辞职。[27] 1961年她为亨利·科尔皮的影片写《长别离》,这个电影剧本是同1963年美第奇文学奖获得者热拉尔·雅尔洛合作的结果。1968年,她参加五月风暴。在《绿眼睛》中可读到关于大学生和作家行动委员会诞生的政论文,该文被委员会否定,委员会也在不久后解散。[27]1974年,创作《印度之歌》,该作品于1975年在戛纳电影节期间获法国艺术片影院及实验电影院协会奖。1976年,《整天在树木之中》获让·科克托奖。1982年,在纳伊的美国医院进行戒毒治疗。1984年发表小说《情人》,该作获龚古尔奖,[27] 并于1986年获里茨一巴黎一海明威奖,被译成40多种文字。1985年发表《痛苦》。书中记录了她在'二战'期间的个人经历以及对战争问题的思考和她如何等待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丈夫的归来。[3]1985年,发表《痛苦》,7月17日在《解放报》上发表一篇文章,玛格丽特·杜拉斯在"魏尔曼案件"中所持的立场引起一部分读者的敌对情绪和好几位女权主义者的论战。[27]1988年-1989年昏迷住院。1991年发表《中国北方的情人》。[27] 1996年3月3日(星期天),玛格丽特·杜拉斯逝世,享年81岁,葬于蒙帕纳斯公墓。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台港澳地区译为玛格丽特·杜拉, 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法国作家。 1914年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于印度支那嘉定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人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在印度支那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成了她创作灵感的源泉。1943年她自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杜拉斯。 杜拉斯的在大学里学过数学、法律和政治学。毕业后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政府殖民地部当秘书,后来参加过抵抗运动并加入共产党;1955年被共产党开除党籍。 她的成名作是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年)。在她后来的作品中通常描写一些试图逃脱孤独的人物的故事。她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新的内涵,给小说写作带来了革新,常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1984年,她的《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杜拉斯的文学作品包括40多部小说和10多部剧本,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如《广岛之恋》(1959)《情人》(1992)。同时她本人也拍摄了几部电影,包括《印度之歌》和《孩子们》。 杜拉斯的一生就是一部小说,她不停的创作的正是这部小说。这个故事里充满着酷热、暴风雨、酒精和烦躁不安,对话和失语、闪电般的爱情等等。杜拉斯很难描述,温柔还是暴躁?天才还是自恋狂?(参看劳尔·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玛格丽特·杜拉斯》)首先我们应该相信她自己写的:“我是作家。其它的都尽可忘掉”。她在作品中叙述了“说”的需要、艰难和恐怖。 为了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忘掉纠缠我们的烦恼。可是写作既能掩盖也能曝露。所以杜拉斯在试探,重复,在寻找恰当的词语,“试着”写作,就像“试着”去爱一样,心里明知道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不可能的爱情和对爱情的追求是杜拉斯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她的小说经常围绕着一个爆炸中心,通常由一个瞬间的暴力场面引起叙述。广岛与爱情,死亡和肉欲象征地的糅合在一起。“毁灭,她说”。这种语言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大海一样的音乐,围绕一个主题无穷的变幻,倾诉和欢庆,控制和失控…… 玛格丽特·杜拉斯与1996年3月3日逝世,葬于蒙帕纳斯公墓。 杜拉斯的作品 《厚颜无耻的人》 1943年/小说 布隆出版社,1992年伽利玛出版社再版 《平静的生活》 1944年/小说 伽利玛出版社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1950年/小说 伽利玛 《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年/小说 伽利玛 《塔吉尼亚的小马》 1953年/小说 伽利玛 《树上的岁月》1954年/短篇小说集 伽利玛,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街心花园》 1955年/小说 伽利玛 《慢板如歌》 1958年/小说 子夜出版社 《塞纳-瓦兹的高架桥》 1959年/戏剧 伽利玛 《夏日夜晚十点半》 1960年/小说 伽利玛 《广岛之恋》 1960年/电影脚本 伽利玛 《如此漫长的缺席》 1961年/电影脚本 与热拉尔·雅尔罗合作,伽利玛 《安德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劳儿·维·斯坦茵的迷醉》 1964年/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一》 1965年/戏剧 伽利玛 《副领事》 1965年/小说 伽利玛 《音乐》 1966年/电影 与保尔·瑟邦合作执导 《英国情人》 1967年/小说 伽利玛 《英国情人》 1968年/戏剧 伽利玛 《戏剧——卷二》 1968, 伽利玛 《毁灭,她说》 1969年 子夜 《毁灭,她说》 电影 伯努瓦·雅戈 《阿邦.萨芭娜和大卫》 1970年 伽利玛 《爱》 1971年/小说 伽利玛 《黄色太阳》 1971年/电影 伽利玛 《娜塔丽·格朗热》 1972年/电影 伽利玛 《印度之歌》 1973年/戏剧,电影 伽利玛 《恒河女子》 1973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娜塔丽·格朗热》 1973年 伽利玛 《谈话者》 1974年/与克萨维耶尔·高提埃的对谈 子夜 《巴克斯泰尔,蔽拉·巴克斯泰尔》 1976年/电影 伽利玛 《加尔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树上的岁月》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卡车》 1977年/电影 《卡车》1977年/剧本 子夜 收有与米歇尔·波尔特的对谈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领地》1977年 子夜 与米歇尔·波尔特合作 《伊甸影院》 1977年/戏剧 商神出版社 《黑夜号轮船》 1978年/电影 《塞扎蕾》 1979年/电影 《墨尔本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温哥华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薇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滩》 1980年 阿尔巴特罗斯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说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绿眼睛黑头发》 1980年 《电影日志》 《阿伽达》 1981年 子夜 《阿伽达或无限阅读》 1981年/电影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 《年轻姑娘和小孩》 1981年/录音磁带 扬·安德烈亚根据《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斯朗读 《罗马对话》 1982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1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说 子夜 《萨瓦纳海湾》 第一版1982年,增补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三 1984/戏剧 伽利玛 《情人》 1984年/小说 子夜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音乐之二》 1985年 伽利玛 《契河夫的海鸥》 1985年 伽利玛 《孩子们》 1985年/电影 与让·马斯科罗和让·马克·图里纳合作制片 《蓝眼睛黑头发》 1986年/小说 子夜 《诺曼底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 《物质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 《爱米莉·L.》 1987年/小说 子夜 《夏雨》 1990年/小说 P.O.L.出版社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说 子夜 《扬·安德烈亚·斯坦纳》 1992年 P.O.L.出版社 《写作》 1993年 伽利玛 《一切结束》 1995年 P.O.L.出版社 《小说,电影,戏剧,1943年一1993年回顾》 1997年 伽利玛 参考书目 劳尔·阿德莱尔.《玛格丽特·杜拉斯》.伽利玛.1998.

玛格瑞特杜拉斯,作家.幼时生活在越南后移居法国.代表作<情人>,因被拍成电影而走红.时至今日,杜拉斯热依旧未退去.

特斯拉战略布局研究论文

组长:王晨12011248690小组成员:梁云鹏12011241063王策12011241124特斯拉汽车公司战略分析1 PEST分析1.1政治环境分析近年来,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国际社会共同意识到,汽车尾气的排放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的因素,鉴于此,美国政府计划在2019之前投资75亿美元发展电动汽车,特斯拉汽车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政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A New System of Alternate Current Motors and Transformers》1888年《Phenomena of Alternating Currents of Very High Frequency》1891年《The Tesla Effects With High Frequency and High Potential Currents》《Experiments with Alternate Currents of Very High Frequency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Methods of Artificial Illumination》1891年《Experiments with Alternate Currents of High Potential and High Frequency》1892年《On Light and Other High Frequency Phenomena》1893年《On the Dissipation of the Electrical Energy of the Hertz Resonator》1892年《Tesla's Oscillator and Other Inventions》1895年《Earth Electricity to Kill Monopoly》1896年《On Electricity》1897年《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s for Electro-therapeutic and Other Purposes》1898年《Plans to Dispense With Artillery of the Present Type》1898年《Tesla Describes His Efforts in Various Fields of Work》1898年《On Current Interrupters》1899年《The Problem of Increasing Human Energy》1900年《Tesla's New Discovery》1901年《Talking With Planets》1901年《Inventor Tesla's Plant Nearing Completion》1902年《The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Without Wires》1904年《Electric Autos》1904年《The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Without Wires as a Means for Furthering Peace》1905年《Tuned Lightning》1907年《Tesla's Wireless Torpedo》1907年《Possibilities ofWireless》1907年《The Future of the Wireless Art》1908年《Mr. Tesla's Vision》1908年《Nikola Tesla's New Wireless》1909年《Dr. Tesla Talks of Gas Turbines》1911年《Tesla's New Monarch of Machines》1911年《The Disturbing Influence of Solar Radiation On the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Energy》1912年《How Cosmic Forces Shape Our Destinies》1915年《Some Personal Recollections》1915年《The Wonder World To Be Created By Electricity》1915年《Nikola Tesla Sees a Wireless Vision》1915年《Tesla's New Device Like Bolts of Thor》1915年《Wonders of the Future》1916年《Electric Drive for Battle Ships》1917年《Presentation of the Edison Medal to Nikola Tesla》1917年《Tesla's Views on Electricity and the War》1917年《Famous Scientific Illusions》1919年《The True Wireless》1919年《Electrical Oscillators》1919年《Rain Can Be Controlled and Hydraulic Force Provided》1920年《When Woman is Boss》1926年《World System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Energy》1927年《Nikola Tesla Tells of New Radio Theories》1929年《Our Future Motive Power》1931年《Tesla Cosmic Ray Motor May Transmit Power 'Round Earth》1932年《Pioneer Radio Engineer Gives Views On Power》1932年《The Eternal Source of Energy of the Universe, Origin and Intensity of Cosmic Rays》1932年《Tesla 'Harnesses' Cosmic Energy》1933年《Tesla Invents Peace Ray》1934年《Tesla on Power Development and Future Marvels》1934年《Dr. Tesla Visions the End of Aircraft In War》1934年《The New Art of Projecting Concentrated Non-dispersive Energy Through Natural Media》1935年《A Machine to End War》1935年《Tesla Predicts Ships Powered by Shore Beam》1935年《Tesla Tries to Prevent World War II》1944年《Mechanical Therapy》 《My Inventions》是特斯拉在63岁时完成的自传,1917年8月~1919年7月,在《Electrical Experimenter》发表,共分为6篇文章,里面回忆了他60余年来的部分生活和经历。1、My Early Life(我的少年生活)2、My First Efforts At Invention(我早期的发明努力)3、My Later Endeavors(我是如何构想旋转磁场的)4、The Discovery of the Tesla Coil and Transformer(发明特斯拉线圈和变压器)5、The Magnifying Transmitter(放大发射机)6、The Art of Telautomatics(自动遥控的艺术) 早在1894年,特斯拉就在《纽约时报》上首次论述他的关于光、物质、以太和宇宙的理论。1931年,特斯拉在75岁生日之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正试图驳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证明那是错误的。特斯拉说,他的解释没有爱因斯坦的那么复杂,一旦准备完毕可以完全公诸于世时,大家将会看到他的结论是有根有据的。1936年,80岁寿辰之际,特斯拉发表了一份共计10页的论文。这份论文从未全文出版过,它是特斯拉的大统一场理论。他说,这一理论“对天体在其影响下的运行,给予了如此令人满意的说明,以致那些毫无根据的推测和错误的概念,诸如弯曲空间,可以就此终结”。然而,在他的关于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力学的众多论著中,这一引力理论从未被阐明过。在论文中特斯拉阐述道,弯曲空间是完全不会发生的,因为作用和反作用是共存的,一个弯曲会被拉直所抵消。不承认以太的存在以及它必不可少的作用,想解释任何关于宇宙的现象都将是不可能的。尽管爱因斯坦带来了一场革命,但特斯拉仍然确信,“物质当中没有能量,能量是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他认为,这既适用于最庞大的天体,也严格适用于分子和原子。然而,这一次,他错的离谱。这份论文题为《The Dynamic Theory of Gravity》,就是所谓的《引力的动态理论》,其实正确译法应为《引力的动力学理论》,这个理论被誉为是大统一场理论的先驱。另外,特斯拉在81岁时发表了一份声明《Prepared Statement by Nikola Tesla》来宣传《引力的动态理论》。 与爱因斯坦的理论不同的是:特斯拉的理论是一个基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延伸出来的理论。这个理论从没被正式出版过,而在特斯拉逝世后美国政府将他的研究报告列入绝密档案。虽然我们仍然能够找到少量曾引用过这篇论文的内容,但其整体内容还是未知。特斯拉这个理论的中心思想,认为以太是存在的,而且是引力的存导介质,而不是引力场;而透过电磁场的高速转动,可以带动以太旋转,从而改变引力的大小与方向。

特斯拉论文答辩ppt

其实啊,反重力飞行器并不难,它主要靠的是用了电磁铁,强大的排斥力,还原这个飞碟,根本就是个小事一桩,因为他是用了地核的排斥力,之所以能达到光速,还是得要用到强大的磁力,首先这个电磁铁,首先这个电磁铁,必须是相斥的,并且磁力是非常非常大的,其次呢,就是能源问题,因为你要知道能造出这么强大的磁场,能花呗,说这么强的磁性,首先你得要能花呗,说这么强的磁性,首先你得要有电力,其次呢?我们必须要依靠新能源才能发电,并且这个新能源的发电量,不是一般的强,是特别特别的强,才能推动这强大的电磁铁,其次,这个反重力飞船里面也是有磁力的这样的才会出现必须是相反的磁力这样才会被吸住,不过呢,这个磁力并没有那么强,只要不妨碍到走路就没问题了,只要磁力和能源的问题搞定了,那么恭喜你,你成功造出飞碟了。

在人类的历史上,曾经有3个人被评为“最接近神的人”,他们分别是达芬奇、成吉思汗和我们今天文章的主角——尼古拉·特斯拉。在他的一生中,他一共获得了大约1000项的专利发明,可以说,他将自己的所有时间都用在了科学实验上。被称为现代版钢铁侠的马斯克,就视特斯拉为偶像,很有名的“特斯拉汽车”,就是为了纪念马斯克而命名的。

马斯克的贡献有多大呢?他主要致力于无线电领域的研究,世界最著名的水电站——美国尼加拉瓜发电站就是由他设计制造的发电机组,而这已经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了。此外,收音机、雷达、X光摄影技术、传真机、飞弹导航等等,都是他的发明。还有曾经震惊世界,被评为未解之谜的“通古斯大爆炸”,很多人猜测幕后的制造者,可能就是特斯拉。

不过,特斯拉却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专利发明而变得富有,一直到去世,他都过着很清贫的生活。而在特斯拉去世后,特斯拉也烧毁了自己全部的手稿,要知道这些手稿都是特别有价值的,如果留到现在,肯定可以为后世的科学研究做出杰出的贡献。

真的是特斯拉自己毁掉了手稿?很多人在惋惜的同时,也对此表示怀疑。特别是后来人们发现,CIA频繁的出现在特斯拉的故居,很快就公开发布了特斯拉手稿被毁掉的消息。于是,人们开始怀疑,或许是CIA拿走了特斯拉的手稿,毕竟其中很多科学研究和伟大的构想,都是价值连城的,任何一个可以看懂其中玄机的人获得,都可以因此获得巨大的成就。

在特斯拉去世前,他曾经表示自己对于反重力飞行器的研究上,有了很大的进展。这种一直到今天都仍然属于科幻领域的飞行器,或许在上世纪初期,特斯拉就已经设计出来了。特斯拉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到:不需要任何的化学能推进,反重力飞行器就可以在空中保持静止,这是不是看起来很像是UFO?

一开始,人们都认为特斯拉疯了,不过,现代研究却发现,反重力飞行器是完全有可能被制造出来的,因为地球的磁场真的可以通过“量子悬浮”来达到理想的静止状态。所以,通过特斯拉生前发布的论文,人们猜测,或许特斯拉关于反重力飞行器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思路,都写在了自己的手稿笔记中,然后被CIA拿走,进行研究了,甚至有可能已经制造出来了,只不过尚未发表而已。

当然,这也只是人们对于特斯拉手稿被毁这件事,进行的一些猜想。毕竟,时过境迁,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谁也无法乘坐时光机回到特斯拉临终前,去看看手稿到底是被CIA拿走了,还是被特斯拉给毁掉了。不过,很多人仍然相信真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为特斯拉可是最接近神的人!大家觉得原因会是什么呢?

《A New System of Alternate Current Motors and Transformers》1888年《Phenomena of Alternating Currents of Very High Frequency》1891年《The Tesla Effects With High Frequency and High Potential Currents》《Experiments with Alternate Currents of Very High Frequency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Methods of Artificial Illumination》1891年《Experiments with Alternate Currents of High Potential and High Frequency》1892年《On Light and Other High Frequency Phenomena》1893年《On the Dissipation of the Electrical Energy of the Hertz Resonator》1892年《Tesla's Oscillator and Other Inventions》1895年《Earth Electricity to Kill Monopoly》1896年《On Electricity》1897年《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s for Electro-therapeutic and Other Purposes》1898年《Plans to Dispense With Artillery of the Present Type》1898年《Tesla Describes His Efforts in Various Fields of Work》1898年《On Current Interrupters》1899年《The Problem of Increasing Human Energy》1900年《Tesla's New Discovery》1901年《Talking With Planets》1901年《Inventor Tesla's Plant Nearing Completion》1902年《The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Without Wires》1904年《Electric Autos》1904年《The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Without Wires as a Means for Furthering Peace》1905年《Tuned Lightning》1907年《Tesla's Wireless Torpedo》1907年《Possibilities ofWireless》1907年《The Future of the Wireless Art》1908年《Mr. Tesla's Vision》1908年《Nikola Tesla's New Wireless》1909年《Dr. Tesla Talks of Gas Turbines》1911年《Tesla's New Monarch of Machines》1911年《The Disturbing Influence of Solar Radiation On the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Energy》1912年《How Cosmic Forces Shape Our Destinies》1915年《Some Personal Recollections》1915年《The Wonder World To Be Created By Electricity》1915年《Nikola Tesla Sees a Wireless Vision》1915年《Tesla's New Device Like Bolts of Thor》1915年《Wonders of the Future》1916年《Electric Drive for Battle Ships》1917年《Presentation of the Edison Medal to Nikola Tesla》1917年《Tesla's Views on Electricity and the War》1917年《Famous Scientific Illusions》1919年《The True Wireless》1919年《Electrical Oscillators》1919年《Rain Can Be Controlled and Hydraulic Force Provided》1920年《When Woman is Boss》1926年《World System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Energy》1927年《Nikola Tesla Tells of New Radio Theories》1929年《Our Future Motive Power》1931年《Tesla Cosmic Ray Motor May Transmit Power 'Round Earth》1932年《Pioneer Radio Engineer Gives Views On Power》1932年《The Eternal Source of Energy of the Universe, Origin and Intensity of Cosmic Rays》1932年《Tesla 'Harnesses' Cosmic Energy》1933年《Tesla Invents Peace Ray》1934年《Tesla on Power Development and Future Marvels》1934年《Dr. Tesla Visions the End of Aircraft In War》1934年《The New Art of Projecting Concentrated Non-dispersive Energy Through Natural Media》1935年《A Machine to End War》1935年《Tesla Predicts Ships Powered by Shore Beam》1935年《Tesla Tries to Prevent World War II》1944年《Mechanical Therapy》 《My Inventions》是特斯拉在63岁时完成的自传,1917年8月~1919年7月,在《Electrical Experimenter》发表,共分为6篇文章,里面回忆了他60余年来的部分生活和经历。1、My Early Life(我的少年生活)2、My First Efforts At Invention(我早期的发明努力)3、My Later Endeavors(我是如何构想旋转磁场的)4、The Discovery of the Tesla Coil and Transformer(发明特斯拉线圈和变压器)5、The Magnifying Transmitter(放大发射机)6、The Art of Telautomatics(自动遥控的艺术) 早在1894年,特斯拉就在《纽约时报》上首次论述他的关于光、物质、以太和宇宙的理论。1931年,特斯拉在75岁生日之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正试图驳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证明那是错误的。特斯拉说,他的解释没有爱因斯坦的那么复杂,一旦准备完毕可以完全公诸于世时,大家将会看到他的结论是有根有据的。1936年,80岁寿辰之际,特斯拉发表了一份共计10页的论文。这份论文从未全文出版过,它是特斯拉的大统一场理论。他说,这一理论“对天体在其影响下的运行,给予了如此令人满意的说明,以致那些毫无根据的推测和错误的概念,诸如弯曲空间,可以就此终结”。然而,在他的关于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力学的众多论著中,这一引力理论从未被阐明过。在论文中特斯拉阐述道,弯曲空间是完全不会发生的,因为作用和反作用是共存的,一个弯曲会被拉直所抵消。不承认以太的存在以及它必不可少的作用,想解释任何关于宇宙的现象都将是不可能的。尽管爱因斯坦带来了一场革命,但特斯拉仍然确信,“物质当中没有能量,能量是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他认为,这既适用于最庞大的天体,也严格适用于分子和原子。然而,这一次,他错的离谱。这份论文题为《The Dynamic Theory of Gravity》,就是所谓的《引力的动态理论》,其实正确译法应为《引力的动力学理论》,这个理论被誉为是大统一场理论的先驱。另外,特斯拉在81岁时发表了一份声明《Prepared Statement by Nikola Tesla》来宣传《引力的动态理论》。 与爱因斯坦的理论不同的是:特斯拉的理论是一个基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延伸出来的理论。这个理论从没被正式出版过,而在特斯拉逝世后美国政府将他的研究报告列入绝密档案。虽然我们仍然能够找到少量曾引用过这篇论文的内容,但其整体内容还是未知。特斯拉这个理论的中心思想,认为以太是存在的,而且是引力的存导介质,而不是引力场;而透过电磁场的高速转动,可以带动以太旋转,从而改变引力的大小与方向。

特斯拉1911年的几篇论文中提到了反重力飞行器,这不是传统的化学能动力,可以在空中相对静止,所以人们第一猜测就像是飞碟。

特斯拉管理模式优化研究论文

当其他车企纷纷效仿特斯拉在商超开店卖车时,特斯拉却悄然变革渠道模式,网点形态开始回归到类似传统车企的4S店模式。 “特斯拉现在找的场地都集中在传统 汽车 商圈附近,找了很多传统 汽车 经销商的投资人进行谈判,想要租他们的场地,建设‘前店后厂’的网点。前面的展厅可以进行体验和销售,后面的场地用来维修保养。”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形态类似于传统 汽车 4S店,但特斯拉依旧采用直营模式,即没有中间代理商环节,新建的网点均由特斯拉直接管理。此外,这些网点没有建设交付功能,以上海为例,交车、金融、上牌、车主培训仍集中在外高桥的交付中心。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特斯拉有意把上海市19家体验店缩减至10家左右,减少一半左右的体验店。至于为什么不建设更多的交付中心,是因为集中式交付既可以降低成本,也便于服务过程和质量的管理。 特斯拉是 汽车 直营模式的开创者,传统 汽车 公司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交给代理商,以4S店的形态提供包括展示、销售、交付和售后为一体化的服务。特斯拉则把展示、销售、交付和售后功能拆分,在城市里建设体验店、体验中心、交付中心和售后中心,通过商超的高流量来实现更大的用户触达和销量规模。 不过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销量规模的扩大,特斯拉开始调整策略。 “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特斯拉现在品牌知名度起来了,不再需要商超的高流量来触达用户。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商超太贵了,像上海徐家汇片区的商超一天的租金要达到20多元/平方米,但4S店每天每平方米只要几块钱。二是随着销量规模的提高,特斯拉售后服务能力有些跟不上,需要建设更多的售后中心来维护这个体系。既然建售后中心,前面的场地摆几台车进行展示和销售其实也很方便。”上述知情人士说,按照规划,特斯拉计划在上海每个区建设1~2个类似于4S店的网点。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逐步减少商超体验店的同时,中国造车新势力以及其他传统车企打造的智能电动车品牌仍在积极抢占商超的店面,并且积极地选择与特斯拉等头部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做邻居”。 这也导致部分商超的店租水涨船高。据国内媒体报道,小鹏 汽车 位于北京三里屯近500平方米的旗舰体验中心,年租金在一千万元左右。蔚来 汽车 位于北京王府井,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的蔚来中心年租金更是高达7000~8000万元。 该人士同时表示,特斯拉有时候也会选择错误的开店地址,但是其他品牌仍会跟风过来,花的价钱还特斯拉还高,“我觉得它们并没有理解选址的内在逻辑,而是跟风去模仿,觉得特斯拉就是对的。” 他认为,特斯拉在全国不同层级的市场会采取不一样的策略,比如在继续下沉的三四线城市,特斯拉的首选仍是商超,这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图片上传失败...(image-1f063b-1610184147588)] 第一枪:Roadster的悲喜命运 2003年7月1日,马丁·艾伯哈德与长期商业伙伴马克·塔彭宁合伙成立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 第二枪:Model S的福兮祸兮 2012年,Tesla Model S 登陆,Motor Trend杂志将北美2013年度车型授予了Model S,击败了包括保时捷911、凯迪拉克ATS、雷克萨斯GS等在内的强劲对手 第三枪:IPO的顺势而为 2010年6月29日,特斯拉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截止到2017年底,特斯拉的研发投入共计44亿美金 第四枪:充电桩这一盘棋 目前已经在全球布置了 1261 座超级充电站,10021 个超级充电桩,较去年同期几乎翻倍 第五枪:Model 3的至暗时刻 2016年3月31日,特斯拉发布了Model 3,基础售价是3.5万美元,补贴后的最低价格约为2.5万美元,比本田雅阁还便宜,几乎和雪佛兰科鲁兹的价格相当。 第六枪,抢占中国市场 2019年1月7日,工厂正式开工,埃隆·马斯克出席开工仪式。具体地址为上海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同汇路168号D203A,占地86万平米。 现有产品 特斯拉没有走这样的老路,它决定打造一款可以持续升级的硬件。这种商业模式意味着 马斯克必须拿出一个完美整合的集中式 IT 架构,即“车辆围绕计算机打造”的方案。其优势在于,作为消费者车子能常开常新,甚至完全不会过时。也就是说,车库里的特斯拉不会用某个年份来定义,而是由软件版本定义。 2020年第三季度交付13.93万辆车,为特斯拉创造87.71亿美元营收,更重要的是,这份营收让特斯拉获取了史上首次巨额盈利—净利润3.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1%,环比增长218%。 三大核心竞争力构筑坚固壁垒。 核心竞争力之一:硅谷极客的品牌印记。 马斯克的个人魅力和超强产品力都塑造了一个富有硅谷特色的“锐意进取、改变世界”的品牌形象,是其他任何品牌都不具备的。 核心竞争力之二:坐拥两大核心技术。 强大的电池管理系统和基于视觉的低成本路线的自动驾驶是特斯拉的核心技术, 核心竞争力之三:供应链扁平化削减生产成本,“直营+线上”创新营销模式。 三大核心竞争力被赶超的风险;豪华品牌纯电动车竞争加剧,销量不及预期风险;上海工厂投产效果不佳风险,国产版 Model 3 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成本费用上涨风险;特斯拉电动车烧车风险; 电动化是汽车变革的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预计在2300万辆左右。 特斯拉目标市场空间预计在2400万辆左右。 1)全球人口持续增长 2)2017年全球调整后的国民净人均收入为8743.139美元,对应人群的人均收入和购买力也随之增长。 3)换购需求,车主会在一段时间后存在换购需求,对应人群也存在一定的换购需求。 4)消费升级,J.D. Power在去年公布的一项数据调查显示,近年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低,对质量、安全、颜值、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则越来越高,30万以下市场的需求可能涌入特斯拉市场。 购买渠道 官网,线下店 model3竞争优势 三大核心竞争力构筑坚固壁垒。 核心竞争力之一:硅谷极客的品牌印记。 马斯克的个人魅力和超强产品力都塑造了一个富有硅谷特色的“锐意进取、改变世界”的品牌形象,是其他任何品牌都不具备的。 核心竞争力之二:坐拥两大核心技术。 强大的电池管理系统和基于视觉的低成本路线的自动驾驶是特斯拉的核心技术, 核心竞争力之三:供应链扁平化削减生产成本,“直营+线上”创新营销模式。 价格定位:预计售价3.5万美元的 Model 3。 目标消费者定位: 大众消费者 品牌定位: 不仅仅是让大众消费者接受纯电动车,它还要改变普通民众消费能源的方式。 市场营销渠道: 特斯拉方面介绍,和全球市场一致,线下实体门店主要提供展示、体验、试驾等服务,国产特斯拉汽车销售渠道仍为统一在官网预订。 营销方式: 特斯拉最关键的商业模式创新,便是其颠覆式的营销模式。它的销售渠道包括:体验店和网络直销。购买模式为先预定再制造。这怎么看都像是一家科技电子企业而不是一家车企。然而正是这种营销模式,给特斯拉的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特斯拉采用的小米式的网络直销以及苹果式的体验店。 它体验专卖店都开在大型高端商场的底层,装修炫目而时尚,除了内设展示汽车动力的平台外,顾客还可以在店中央巨大的屏幕上定制专属车型。 体验店里面的销售人员不会像4S店里的销售人员不断给你推销某一款产品,而是像苹果体验店一样让你更好的体验这款产品。你的单可以在网络上下单,最后车会直接从厂家寄来。 先预付后制造耳的购买模式,为其创造了大量的现金流。 2021年计划生产约55万辆汽车,包括30万台Model 3车型,25万台Model Y一事,特斯拉中国官方对新浪科技回应表示,中国工厂进展顺利,具体的产能等数字现在无法对外公布。 我们持续为中国市场提供优质产品,扩大服务。

如果你是特斯拉的管理层,应该如何应对和补救特斯拉的管理模式一句话概括,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模式。特斯拉从车辆生产开始,没有一级二级经销商,而是从车间出来直接交付给购买的客户手中。目的在于省去中间经销商赚取的利润,而直接惠及给购买客户。

由于受到上海疫情的影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也是面临着非常大的考验,在3月16日停工两天之后,3月28日又再次停工,不过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4月19日已经再次开始复工,由于现在上海的疫情依旧比较的严峻,所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是准备采取闭环生产管理的措施。所谓的闭环生产管理,就是让所有的员工吃和住全部都在厂里面,每天24小时都要在厂里面,说白了其实就是封闭式的管理。除此之外也会定期的给员工做核酸检测,同时也会按照政府的要求来做好各项工作。

其实在决定复工之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就已经为所有员工提供好了相应的物资,比如说公司为每个员工都提供了床垫以及睡袋,也就是说员工必须要在公司里面吃住。除此之外特斯拉也是为员工提供了现金的补贴,同时一日三餐都是有免费供应的。

为了能够让员工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所以公司也是建设了娱乐设施以及淋浴区,所以我们压根不用担心员工24小时待在公司会觉得特别的无聊,因为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娱乐设施来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除此之外,公司还要求员工在回场之前需要去做一次核酸检测,在回到公司以后每天都要去接受核酸检测。同时每天还要做好体温的测量,在进入车间和离开车间之后都必须得洗手。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对反感的工人也是有要求的,只有那些居住在低风险地区,并且也是接种了疫苗的工人,才可以进入公司重新返回岗位工作。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反感的工人已经达到了400人以上,在正式上岗之后,这些工人们将会按照闭环管理工作到5月1日。

  • 索引序列
  • 研究玛格丽特杜拉斯论文选题
  • 杜拉斯论文文献综述
  • 特斯拉战略布局研究论文
  • 特斯拉论文答辩ppt
  • 特斯拉管理模式优化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