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紫苏论文的研究意义

紫苏论文的研究意义

发布时间:

紫苏论文的研究意义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在写论文的研究意义的时候作者要根据自己的选题来写,如下:1,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2,前人有研究过,或者阐述过但阐述论证的不全面和有不足的地方,作者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总之就是,所写论文研究的意义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的新意。次也要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是用什么理论证明此观点的,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而且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也要有详实的根据,这样才能衬托出作者的选题的意义所在。其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2.通过分析本地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紫苏的营养价值:

紫苏种子中含大量油脂,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中含亚麻酸62.73%、亚油酸15.43%、油酸12.01%。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占25%,内含18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蛋氨酸的含量均高于高蛋白植物籽粒苋。此外还有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 、缁醇、磷脂等。

紫苏全株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具有低糖、高纤维、高胡萝卜素、高矿质元素等,还含有抑制活性氧预防衰老的有效成分。抗衰老素SOD在每毫克苏叶中含量高达106.2微克,常食紫苏叶可以抗衰老。

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紫苏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B2。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紫苏油在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文献中记载的功效有:1.提高智力与健脑,延缓衰老;2.降低胆固醇含量,降低血脂;3.抗血栓;4.抑制肿瘤;5.提高视网膜反射能力,增强视力;6.有益于优生优育等。因此,紫苏油适用于高血脂人群及孕妇、哺乳期妇女食用。

紫苏的功效:

【性味】 辛,温。

【归经】 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论文苏绣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学术堂分两步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怎么写: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2、目的意义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1、内容不同

研究背景就是主要是国内外现状、发展历程之类的;而意义主要是指这个东西在当下还不行,就诸多不足而言还存在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某些方面可以改进。

2、行文顺序不同

背景就是对现状的描述,而意义则是对背景研究的结果。所以在论文中研究背景在研究意义前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课题背景

浅谈苏绣的传承与创新【内容摘要】苏绣历史源远流长,也是我国刺绣行列的重要成员,现在已经成为“广绣、湘绣、蜀绣、苏绣”这四大明绣之首,《说苑》中便以“精细雅洁”称誉苏绣的美。但苏绣也面临着继承人匮缺的现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我们国家精神文明的基石。传统工艺美术具有很强的地方文化性,也是地方文化艺术的特色。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部分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变得举步维艰,许多地方的传统工艺美术甚至已陷于濒临消亡的困境,发展与创新已是迫在眉睫。本论文即拟从苏绣的传承和创新上浅谈拙见。关键词: 苏绣源流 传承发展 创新应用

研究背景就是主要是国内外现状、发展历程之类的;而意义主要是指这个东西在当下还不行,就诸多不足而言还存在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某些方面可以改进. 背景就是对现状的描述,而意义则是对背景研究的结果.

苏轼禅宗研究背景及意义论文

苏轼《琴诗》若言声在琴匣中,放在墙上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是一首著名而典型的理趣诗和禅理诗。 从哲理方面来说,美妙的琴声既来自于琴,也来自与演奏者精妙绝伦的弹奏技巧,是琴与演奏者的有机结合,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不可缺一。美妙的琴声是琴与手指的主客观的高度民主统一,没有琴的客观存在,就不会有美妙的琴声;没有弹琴者对音乐的精通与演奏技艺的高超,没有其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充分发挥,同样也不会有精美的音乐出现。诗人以琴为喻,说明了一切高超艺术的产生都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物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禅理方面来说,诗人以琴声来解说禅理。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巧妙而形象地说明了是琴与指的结合,才产生了精美的琴声。一方面,不论是从单纯的琴来说,还是单纯的指来说,其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在就能发出琴声来,这就是“有”;但琴与指都是无法独自产生出美妙音乐来的,这就是“无”;另一方面,精妙绝伦的琴声却又是的的确确从琴和手指上发出来的,琴声是潜存于琴与指上的,这就是“有”。缺少了琴与指中的任何一个,也不能发出优美的琴身来,这又是“无”。正是这种“无中生有”、“有来自无”、“有无相生”、“有无结合”才会产生美妙无比的琴声来,从而揭示了“有”与“无”结合、“有”“无”统一才能生成万物的普遍道理。须知,琴声潜在于琴上,要靠指头点拨,即靠“有”的推动才能发出声来,但光有指头也无济于事,“有”必依赖“无”即潜在于琴身的音才可生出声。总之,有无相生是万物生成之本。 这首诗给我们以启示:不论是谁,要想事业上干出一番业绩来,除了客观上要有一定的条件作基础外,还需要自己在主观上的积极进取与努力奋斗,才可能创造出光明美好的人生。

一、苏轼与佛家 苏轼自命为“居士”,自称“洗心归佛祖”(《和蔡景繁海洲石室》),他的禅话被收入禅门语录,他本人也被看作是临济宗黄龙派慧南弟子东林常总的法嗣(陈中浙 著:《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而苏轼的人格和人生确实与佛家的影响有着深切的关联。 首先,佛家对苏轼的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苏轼的思想体系的形成,无疑是吸纳融合儒释道三家的结果,而佛家思想在其中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论及苏轼所学时说:“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谓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由此可见苏轼思想的源流变易,他先是为吸收儒家治平思想,重实用之学,不为无用之空言。后感兴趣于道家,庄子先得其心。而贬谪黄州后,苏轼开始深受佛家影响,终以佛家思想贯通超越儒、道,能够博辩无碍,构建起卓然独立的思想和人生境界。 佛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之一,历代文化人都对其津津乐道,但苏轼对于佛家的参究,决非泛泛而学,确是用过深心、下过苦功的,并有真实所得。下面以苏轼的几个文学作品来说明。59岁的苏轼被一贬再贬,惠州安置。南迁路上,他拜谒了当年禅宗六祖慧能光大禅宗的曹溪南华寺,写下这首《南华寺》: 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 诗中“本来面”“饮水自知”“指月无眩”都是禅门语。苏轼说:为什么要来参拜祖师?是要认取我的“本来面目”。我前生三世本都是佛门中人,可惜一念之差,落入尘世,招来一生忧患。今天,我在祖师面前顶礼膜拜,老泪纵横,要用这曹溪祖庭的清泉,洗尽心中对浮世的留恋。这首诗可以说是苏轼多年皈依禅门的“文字凭据”,赵朴初先生曾为南华寺手书此诗,并在款识中写道:“公作此诗时,殆已了悟前世因缘,故其诗动人,绝非口头禅语”。 贬谪黄州可以说是苏轼生命的转折点,在黄州苏轼真正开始大量接触佛学。离开黄州时,苏轼经过庐山,在东林寺拜访了常总禅师,苏轼颇有所悟,作偈一首: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广长舌”是佛陀善于说法的象征,“清静身”指佛成就的佛体,也可以指众生先天具有的佛性。苏轼在这首诗中说,一点禅心,触目菩提,许多妙悟的偈子,真非言语能道。正如《景德传灯录》中的禅门名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原惟信禅师说自己: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今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首偈子说明苏轼也是得了“入处”的,已非普通参学者矣。 在生命的最后第二年,苏轼得赦自海南北还。归途中,苏轼买了两根大竹子做肩舆.并写了一首《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得两竿时南华珪首座方受请为此山长老乃留一偈院中须其至授之以为他时语录中第一问》:斫得龙光竹两竿,持归岭北万人看。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 苏轼感叹说:我能够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走着坎坷人生路,就是因为这股流淌心中的曹溪清泉。用这首小诗,苏轼对佛家思想在自己人生中起的重要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而本文要分析的佛家思想对苏轼文学的影响,正是佛家思想对苏轼人生影响的一种真实反映。

正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样,北宋时期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期,而苏轼则是此时期当之无愧的巨人。他的存在,是宋代文化丰富意蕴的表征,他的诗、词、文表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在此,笔者尝试从其禅诗词的角度分析其禅思想的发展。苏轼受禅影响颇深,并且深得禅的真味,他把老庄以无限的时空看待人生的痛苦和欢乐以及是是非非的观照方法与禅学以平常心看待人生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结合起来,终于达到了“无缚无解,无乐无不乐”的禅境。苏轼的禅思想由无到有,由浅入深,直至化境,与其仕途经历息息相关。笔者以此为据,将苏轼的禅诗词分为四个时期,浅析其禅思想由种禅因、结禅缘、正式学禅及达到禅境的发展过程。第一期: 从嘉佑六年(1061年)入仕至熙宁四年(1071年)通判杭州前。代表作为《和子由渑池怀旧》、《凤翔八观之四》。此期他尚未习禅,但已种下禅因。第二期: 从熙宁四年(1071年)通判杭州到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发,贬居黄州前,代表作为《永遇乐•明月如霜》、《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此期他仕途顺利,结下禅缘。第三期: 从元丰三年(1080年)谪居黄州至元丰八年(1085年)复官登州前,代表作为《琴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此期他仕途坎坷,开始自称居士,正式学禅。从元丰八年(1085年)复官登州至元佑九年(1094年)再谪惠州前,所作不多,禅思想变化不大,在此不作论述。第四期: 从绍圣元年(1094年)谪居惠州到终,代表作为《独觉》。此期再陷逆境,但却自得其乐,禅思想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至高境界。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所处的北宋,禅宗发生重大变革。一方面,禅宗进一步与儒、道融合,向世俗靠拢;另一方面,从惠能的不识一字转变成禅僧的能诗善画,以有字禅代替了无字禅,以讲禅理代替了讲哲理,以含蓄朦胧代替了直接清晰。这些变革无疑和士大夫的心理、情趣、修养相投合,居士思想极为兴盛。以至苏轼云:近岁学者,各宗其师,务从简便,得一句一偈,自子证。至使妇人孺子,抵掌嬉笑,争谈禅悦……余波未流,无所不至。宋代深厚的学禅之风对于“莫不毕究”的苏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值得一提的是苏轼是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士大夫阶层的一员,是读了《庄子》后大发感慨“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的儒士,禅宗与儒、道进一步的融合为苏轼学禅提供了前因。禅宗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和“明心见性”的自我解脱方式对于不拘一格、不合时宜的苏轼有着强烈的吸引力。除了整个社会风气外,苏家几乎人人学佛或禅的家族环境对苏轼学禅不无影响。其弟苏辙言“老去在家同出家,楞枷四卷即生涯”,被灯录列为上蓝顺禅师法嗣。其父苏洵被僧列为居讷法嗣。母亲程氏也笃信佛,逝后遗言其佛像供奉从林。妾朝云临终仍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苏轼生于景佑四年(1037年),嘉佑二年(1057年)中进士,因母丧回川,嘉佑六年参加殿试,对制策,入三等。初入仕途的苏轼志得意满,诗歌创作进入第一个活跃期。代表作《和子由渑池怀旧》,寓理成趣,预示了禅能入其心。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据查慎行的苏试补注,飞鸿留爪,取自《传灯录》中天衣怀义禅师的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能解向中行。”苏轼借这一禅曲感慨人生如鸿飞,短暂无常。由此诗可见,年轻的苏轼已经思考人生,并体验到人生无常。从意识形态上说,禅宗是一种体悟人生的哲学思想,认为人生本来空寂,皆如梦幻,人应随缘自适。无论苏轼是受禅影响后发出此感还是与禅的不谋而合,都显示了禅对其已经或可能存在的吸引力,换言之,苏轼已具悟根。其实,此期的人生无常之感也是他后一期“如梦”、“安心”等禅思想的源头。正因为思考人生,体验到人生无常,才会感觉一切“如梦”,而在“如梦”的人生中,“安心”才是真正的“道”、“药”。如果说《渑池情旧》一诗尚有可能是苏轼仅有感而发,不谋而合,并未深谙佛典的话,那么同期写下的《凤翔八观》之四——《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则可确定苏轼至少研读过《维摩诘经》。诗中云: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苏轼将维摩诘誉为“外生死”“浮云随”的至人,可见他对这种随缘而安、自然自在的居士风范的向往。而他所向往的这种人生态度正是禅宗所吸收并推行的。可以说苏轼的乐观、洒脱、自在的处世根源之一就在维摩诘居士身上,东坡居士何尝不是第二个维摩诘呢!从对这一时期的分析可见,禅宗和苏轼双方都已有了苏轼悟禅的因。禅宗的发展进一步本土化,其人生观适应士大夫的品味;从苏轼看,他已思考人生并归结到人生无常,崇尚维摩诘居士,有了悟禅的根,禅因已生。二.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榻论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担任杭州通判,并在此结下禅缘。宋时的杭州寺院林立,名僧众多。苏轼向来交游广阔,以至后来苏轼在惠州时曾说“吴越多名僧,与予善者常十九”。这一时期的禅僧,不像六祖惠能那样不通文字,相反,他们是“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就”“学行皆高”,这也是他们能惺惺相惜成为至友的原因。这些禅僧都鄙弃清规戒律,多不拘形式,对“顿悟”的追求,不仅使他们超然、淡泊于世事之外,更让他们投身于现实平常事中,而自得其乐。可以说,顿悟的结果,不是指向彼岸世界,而是指向现实人生,使其在本不满意的现实生活中心理得到平衡。暂且抛开禅僧及其思想对苏轼长期的影响不论,先谈一谈这一时期,苏轼禅诗词特色并由此可见的禅思想倾向。首先,表现诸行无常等禅理的诗词在数量上和内容上比上一时期都有所发展。如《腊日游孤山访惠施惠思二僧》、《泗川僧伽塔》等,从中可见苏轼的禅思想主要体现在“如梦”和“安心”两方面。“如梦”是大乘十喻之一,也是禅宗人生观的体现。禅宗四祖道信对牛头法融禅师说“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作于1087年《永遇乐•明月如霜》云: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异乡羁旅、天涯飘泊的苏轼感叹如此美好夜景却不为人知,触景伤情,慨叹古往今来多少悲欢离合的无常世事,就像是一场幻梦。“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倾去来今”!值得一提的是,苏轼虽有上述长叹“人生如梦”的作品,但这并非完全的消极,相反,苏轼在感受过去的事如梦如烟的同时,依然对眼前和未来的事充满生的热情,如同时期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借写出猎体现作者保卫边疆打击敌人的坚强决心,气概豪迈。其实也正是因为苏轼能感受到人生如梦,才能以豁达的态度对待沉浮人生,而这种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似是而非的境界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才是禅的真味。“安心”是这一时期的又一“悟”。作于1073年的《病中游祖塔院》体现了这一倾向。“安心”是禅语,出自《景德传灯卷》卷三。二祖慧可向达摩求法,“光曰:‘我心未安,乞师与安。’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安心竟。’禅者认为求安心即在自己,不用外求。此时苏轼虽在病中, 依然觉得自然界是绚丽多彩的,有“紫李黄瓜”,更认为“村路香”。“安心是药更无方”,“安心”是一剂良药,让苏轼淡然的看待如梦的人生,安心于这一无常的生活。其次,表现禅家寂静空寒意境的作品也较多,颇得禅趣。此时的苏轼刚过三十五岁,对世事浮尘感受渐深,更注重心灵的体验,寻求心理的平衡和解脱。此期他并未认真、刻意的习禅,但安心于人生使他能清静下来,体味寂静空寒的禅趣。《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们二首》是其中之一:草没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门。拾薪煮药怜僧病,扫地焚香净客魂。农事未休侵小雪,佛灯初上报黄昏。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榻论。长嫌钟鼓聒湖山,此境萧条却自然。乞食绕村真为饱,无言对客本非禅。披榛觅路冲泥入,洗足关门听雨眠。遥想后身穷贾岛,夜寒应耸作诗肩。此诗作于熙宁五年,描写水陆寺幽寂环境和寺们淡雅生活,表现了以豪迈著称的他内心细腻的一面,这种细腻让他能敏感细致的观察周围世界,重视内心感受则令他用理念来体味沉淀它。这和禅者的“向心求法”如出一辙。尚需指出的是,这种“渐识幽居味”“关门听雨眠”的识禅入禅的情趣颇入修禅的物我和一境界。但苏轼习禅却不为禅所缚,即使“冥坐”同样能悟禅,这也是禅能和儒道相融的前提。如果说上二首中的幽寂空寒仅得禅趣的话,那么可以说《书双竹湛师房二首》更显现出他对禅的羡慕,是日后他深入接受禅宗的先声。诗云: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此诗作于熙宁六年。苏轼将自己的仕途比作“高屋”,正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高处不胜寒”一样,是“冷飕飕”的,听着“暮鼓朝钟”和“萧萧雨打窗”,看着“白灰”“红火”,让本欲作“江湖一钓舟”的苏轼感慨羡慕不已。他对这种幽冷清静、简朴淡雅的生活的向往,也正是对以这种生活方式处世的禅宗的向往。由此可见,这一时期苏轼和禅宗开始结缘。一方面,苏轼和诗僧交流唱和,相互影响;另一方面,苏轼写了大量颇含禅趣,羡慕禅者随缘自适、清静淡然生活方式的禅诗。可以说,这一时期完成了他吸收禅思想在感性上的准备,为其日后能和禅宗相融打下了基础。“乌台诗案”后,苏轼开始深入地体味这些禅理。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是一位“一肚皮不合时宜”的人,他“不顾身害,尽言其隐”。正因为他“寒枝不肯栖”才落得“寂寞沙洲冷”。元丰二年(1079年),发生“乌台诗案”,苏轼因诗被陷,于元丰三年贬居黄州。这成为他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逆境的开始。“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五年的谪居生活,苏轼的思想有了较大变化,禅对其影响很大,并正式习禅。1081年,苏轼开始在东坡耕田,作下《江城子》一首后,自号“东坡居士”。“东坡”这一号是苏轼借白居易曾居住的忠州“东坡”之名命名自己垦殖的黄州东门外十余亩的荒地。显然,苏轼很欣赏香山居士淡然的人生态度,曾写“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将自己比作香山居士,认为两人的道根是相同的,皆有佛缘。据《辞海》解,居士一一词来自梵文,是佛教名词,音译“迦罗城”,意译“家士”。原指古印度吠舍种姓工商业的富人,因信佛教者颇多,故用以称呼在家的佛教徒。至今,在家学习佛的男女也称作“居士”。苏轼效香山居士等人的前例,也自称“居士”,可见他此时已正式的居家习禅。此时期,已正式习禅的东坡居士所作的禅诗词更重禅理。他除了依然有表现人生无常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有表现禅趣的“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更突出的是些纯说禅理的诗。作于1082年的《琴诗》是其中一首,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借问琴声的来源,表达人间万事万物要因缘和合才能相生的禅理。可见,作为佛教理论基石之一的缘起说已深入苏轼的心中。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迁汝州,路经庐山,与东林常总长老同游并作下《赠东林总长老偈》,同时作下了著名的禅理诗《题西林壁》和《庐山烟雨》,先看《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该诗历来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这是引禅典,说禅理的诗;一种认为这仅是发自灵性的山水诗。在此我倾向于前一观点,首先,作此诗时的背景适作禅理诗。《东坡志林》卷一“记游庐山”条自述“最后与总长老同游西林”,“西林”指西林寺,是座古刹禅寺。与禅师同游,题于禅院壁上的诗引禅典,讲禅理是很自然的受环境的诱发。其次,诗境和禅境相契合,应是以诗喻禅。“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可指学禅并不在禅中,而在禅外的生活中,正如在庐山并不能识其真面目一样。而《庐山烟雨》则说尽了“平常是道”的禅理。诗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苏轼体悟到,有着种种盛誉的物象本质上是平常的,正如佛也是平常的一样,这平常的物,平常的人,平常的心才是道。有了这份平常心,才会在大喜大悲,宦海沉浮中不沮丧、不颠狂、不颓废、不发热。而他的这种感悟在词《定风波》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诗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该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词中流露出作者豁达洒脱的处世精神,忧乐两忘的开阔胸襟,一个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忧患所扰,以平常心看待一切的居士形象跃然纸上。而这一形象一直贯穿到此生的终结。此期,谈禅理的诗具有突出的地位。一方面,诗的形式更得禅的机诮味;另一方面,诗的内容超出前两期禅诗词的感性的人生感悟,开始进行理性的思索。然而此时的苏轼勤学佛经,体悟禅理,却毕竟“只缘身在此山中”,虽感悟到“也无风雨也无晴”“庐山烟雨浙江潮”,这种平常心乃是道,但依然有“归去”之念,想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在实践上依然处于“求”的阶段,仍未能洒脱地应用于人生。四、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作为“元佑党人”贬至广东高山南郊,谪居惠州,开始了七年的再谪生活。如果说,第一次的贬谪苏轼体悟到“平常心是道”,那么可以说,这第二次的贬谪,从贬居惠州开始的日子就是他实施“平常”的时期。一方面苏轼仍不减幽默和乐观,和朋友继相往来,赠诗酿酒,过着自然悠闲的生活,发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慨。另一方面,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和能力,积极的为百姓做日常的实事,如出资建东西新桥,建议引满涧山滴水岩的水入广州,使居民喝上泉水等,这都是他做平常事的体现,毫无贬居后的消极色彩。可见其悟禅已达到了无乐无不乐的境界。应该说,此期他的禅思想进入了成熟的忘我期,“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成败皆空,荣辱皆忘,已经从禅理中走出来,走入现实生活,是不消反长的表现。苏轼再谪至海南所作的《独觉》是其禅思想达到极致的表现,也是他一生禅思想的终结。诗云:……悠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是其中的精华。该句在《定风波》中曾用过,只不过,当时仍有“归去”之想,而此时则是苏轼自己终其一生后,切身体验的禅境。六十老翁的东坡居士所达到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他在二十五年华所推崇的摩诘居士的“无缚无解,无乐无不乐”的境界何其一致!三四十年前,刚入仕途的他就被这境界,被这种居士风范所折服,随着他对禅学的深入和体验,终点回到起点,他最终达到了这种境界。可见,对这禅境的追求贯穿了苏轼禅思想的始末。“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无缚无解,无乐无不乐”的禅者才能做到的,而达到这一禅境,就是有一颗“平常心”,以这颗平常的心对待顺与逆,忧与喜,最后无顺无逆,无忧无喜,心境平和。也正是因为苏轼有了这颗平常心,他才能在大荣大辱、大喜大悲中保持自身的本性,不为外界所扭曲,依旧幽默,更加洒脱豁达。由此可见,禅宗对苏轼的影响并不是消极的,相反禅宗使他解决了个人与社会、出世与入世、悲与喜等之间的矛盾,使他形成了以“也无风雨也无晴”为经,以“安心”“平常心是道”为纬的特有的禅思想,使他能洒脱地对待生活,笑对人生。当然,苏轼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受传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在他的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从根本上说,苏轼首先是个积极入世的儒者,他从儒家出发的比较现实的生活态度,使他对佛家的懒散和老庄的放逸有所警惕。虽然向往禅境,但他胸膛里却藏着一颗被功名利禄激荡着的雄心,在他的脑海里也翻腾着世俗人情的波澜。因此,虽屡遭挫折,但在文艺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废的道路,应该说苏轼习禅是以不伤其儒学观为条件和范围,或者说,苏轼最终使禅融合入自己的思想,形成独特的儒释道于一体的思想。纵观苏轼禅思想的变化,是一个由感性——理性——实践的三阶段两转变的过程。第一阶段是谪居黄州之前的两个时期,此时,苏轼已能发出“年来渐识幽居味”颇得禅味的感叹,是对禅自然的、感性的体悟阶段。第二个时期是谪居黄州、自号东坡居士至贬谪惠州之前的这个时期,此时,他已经正式从东林总长老学禅,所作的禅诗已是“庐山烟雨浙江潮”之类富含禅理的作品,处于对禅的有意学习、理性的认知阶段。第三阶段是谪居惠州直至一生之终结,此时,苏轼已不仅在理性上悟禅,更在行为上身体力行的实施它,处于重新升华的感性阶段,洗尽了禅理的束缚,行平常之道,达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禅境。实质上,说苏轼学习并吸收了禅宗的观点,倒不如说他吸收并达到了禅宗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即淡泊于世事,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使他一生都能保持乐观,无论多么坎坷依然胸襟坦荡,既不完全的出世避世,也不执著的入世媚世,而是万事皆随缘自适,“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也正是他晚年诗文“不见老人衰惫之气”⑨的原因。禅宗给了苏轼沉静的思考习惯和“平常心是道”的人生哲学,这不仅丰富了其思想体系,而且对其创作的积极作用功不可没。禅的本性是不受约束,自然天成,这也正是苏轼诗文的特色。思想的自由不仅让天纵奇才的他能“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乎踏九州”,更使其最大的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诗、词、文、书、画等各方面都达到了至高的境界。“禅宗没有任何形式的教条,没有至高无上的神,他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行为的方式”。归根到底,苏轼是吸收了这种观察、生活、行为的方式,达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

紫苏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

紫苏叶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

紫苏叶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这种食物还可以降低血压,长期食用能抗疲劳,提高抵抗力,了解清楚食物的本质,身体寒凉的人要尽量少吃,清楚紫苏叶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才能更好地生活。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叶。又名苏叶,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药食两用,嫩时采叶,气浓香,为芳香类调味品,海产品烹调多用。

【成分药理】 时含脂肪、膳食纤维、糖类、维生素E、钾、钙、磷、铁、锌、锰、铜,每100克含钠363毫克,具有维持体内的水平衡、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加强肌肉的兴奋性作用;乙醚提取物,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水提液能部分阻断促癌物巴豆油、正丁酸联合作用激活病毒,抑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升高,故有抗癌作用;所含紫苏醛能抗金葡球菌和真菌,抑制兴奋传导,镇静;迷迭香酸有抗炎作用。薄荷醇有止痒、局部麻醉、防腐及祛风作用;所含石竹烯能松弛气管,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苏叶有抗辐射、抗氧化、止呕、促进肠蠕动和促进血凝作用;所含紫苏油,能升高血糖。

【作用功效与应用】

1、发汗散寒用于外感风寒之恶寒,无汗,头痛,咳嗽,恶心呕吐,伍生姜、红糖,水煎成汤,于饭后一小时分三次服,即《本草汇言》姜糖苏叶饮。

2、理气宽中安胎用于脾胃气滞之胸腹胀满,吐泻,可单用本品煎汤服;妊娠恶阻之胎动不安,伍生姜、砂仁、陈皮,水煎分三次服。

3、解鱼蟹毒用于食鱼蟹中毒之腹痛吐泻,《金匮要略》单用本品煮汤食。

4、芳香开胃、增进食欲民间验方以本品伍鸡蛋、料酒,煮汤食。

现代用于胃肠型感冒、慢性气管炎属外感风寒所致者。

【使用禁忌与注意】 水煮内服,6~9克,不宜久煎。

紫苏叶的药用功效

【性味】 味辛,性微温,无毒。

【归经】 脾、肺经。

【功效】 发表散寒、理气和营,主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

紫苏叶的药用配伍

1、凡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抽,头痛无汗,鼻寒清涕者,可与羌活、防风、白芷等配伍,以解表散寒。

2、凡气滞湿阻,胃气不和,脘腹胀闷,呕恶腹泻者,可与藿香、陈皮、半夏曲、茯苓等配伍,以行气化湿和中。

紫苏叶的相关论述

1、《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

2、《履巉岩本草》: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3、《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紫苏叶的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紫苏叶煎剂及浸剂2克/千克经口服伤寒混合菌苗发热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热作用。

2、抑菌作用: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紫苏叶浸膏对6种真菌琼脂培养物最低抑菌浓度为200-1600毫克/毫升,浸膏中的.紫苏醛起主要抑菌作用。

3、提升血糖:紫苏油0.35毫升/千克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醛制成肟后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

4、凝血作用:紫苏水提液对家兔耳表静脉注射,可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说明紫苏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促进作用。

5、镇静作用:紫苏叶中分离出的紫苏醛有镇静作用,可延长苯 巴 比 妥减少的大鼠的睡眠时间。紫苏水煎剂1:20浓度,对病毒ECHO11株有抑制作用。

紫苏叶的药用选方

1、治伤风发热: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服。

2、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

3、治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

4、治伤寒啘不止: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

5、治乳痈肿痛: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

6、治金疮出血: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

7、治攧扑伤损:紫苏捣敷之,疮口自合。

8、治蛇虺伤人:紫苏叶捣汁饮之。

紫苏叶的功效作用

紫苏叶的功效作用,想必大家都对这种食物的功效和作用不陌生吧,是因为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同种食物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很多人不知道紫苏叶的功效作用,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紫苏,也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中药,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其叶子称为紫苏叶,其茎称为紫苏梗。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产,一般在夏季或者秋季进行采收。紫苏叶,味辛,性温,主要入肺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

1、解表散寒

紫苏叶,味辛性温,发汗解表的力量比较缓和,对于轻微的风寒感冒,可以单用;对于重症,可以配伍其他中药一块调理,比如荆芥,防风,葱白,蝉蜕等药。对于风寒感冒兼有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病症的患者,咱们可以用紫苏叶配伍陈皮,香附,枳壳等药一块应用。对于风寒感冒兼有咳喘,痰多的患者,咱们可以用紫苏叶配伍桔梗,苦杏仁等药一块应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苏叶的水煎液,具有比较缓和的退热效果,还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的效用。

2、行气宽中

本品味辛能行,所以对于脾胃气滞导致的胃脘部胀满,恶心呕吐的患者,如果是偏寒的,咱们可以用紫苏叶配伍丁香,高良姜,砂仁等药一块应用;如果是偏热的,咱们可以用紫苏叶配伍芦根,黄连等药一块应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苏叶的水煎液,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还能起到增强胃肠蠕动的效用。

(一)紫苏的功效

【性味】 辛,温。

【归经】 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孟诜:"除寒热,治冷气。"

《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

《本草图经》:"通心经,益脾胃。"

《履巉岩本草》:"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本草逢原》:"能散血脉之邪。"

(二)紫苏的作用

紫苏有叶、子、梗三类,“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止咳的`功效;紫苏子则主要是下气消痰、润肺;它的梗能和胃降气,治疗胃气上逆。”若是冬季受凉感冒,出现怕冷、四肢僵硬、酸痛、鼻子不通气、流鼻涕等症状,用紫苏叶散寒解表、发发汗,感冒就能更快痊愈。

1、解热作用。

实验表明,适量吃一些紫苏叶,有很好的解热作用。

2、抗菌作用。

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

3、升血糖作用。

吃紫苏叶可以使人的血糖升高。

4、促进肠蠕动。

在实验中,从紫苏叶中分离出的Perilla ketone,对大鼠有促进肠蠕动作用,使其肠内物质运动加速。所以,适量吃一些紫苏叶,可以帮助消化。

5、抗癌。

紫苏油明显抑制化学致癌剂所致的癌症发病率,减少肿瘤的重量和体积,延长肿瘤出现的时间。

6、抗过敏。

据检测紫苏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铁等,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使免疫功能正常发挥的作用,有缓和过敏性皮炎、花粉症等过敏反应的效果。研究还发现,苏梗药效与苏叶相似,苏梗还可用于皮肤病的治疗。

7、抗血栓。

实验证实,紫苏油能抑制血小板和血清素的游离基,从而抑制血栓病的发生,具有抗血栓作用。

8、增强记忆。

动物实验表明,紫苏油能促进小鼠脑内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调节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介质水平,可使小鼠跳台次数明显减少,水迷路测试正确率明显提高,达到终点的时间缩短,并使大鼠视网膜反射能力增强,对亮度辨别学习实验的正确反应率明显增高。也就是说,食用紫苏叶有利于提高人的记忆能力。

9、止咳平喘。

苏叶中的部分酸类物质能够通过缓解平滑肌痉挛,而起到平喘的作用;另外,在其抗过敏过程中,亦可通过减轻炎性反应等,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10、止痒。

如果被蚊虫叮咬了,也可以将新鲜紫苏叶捣烂,敷上止痛痒。

11、治口臭。

紫苏还可以治疗口臭,比口香糖效果好,紫苏和白芷等放一起治疗口臭。

12、其它作用。

苏子中富含的亚麻酸类物质,是降血脂的有效成分之一;紫苏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对抗氧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有抗衰老的作用等。

论文的研究的意义

研究意义是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研究背景的交代,简单来说就是文章为什么选择研究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已经存在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今后的本学科或者本研究领域的发展有何影响,这就是研究意义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其实就说明文章的研究内容是有价值的,但是研究意义的写作也是应当有所侧重的,意义的写作应当更加倾向于体现研究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和推动作用,这里需要作者注意区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的不同之处,研究目的主要交代清楚做这项研究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对研究成果的预期,研究目标则更为具体一些,如通过研究构建某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方法,获得某某规律,揭示某某机理等等。作者写作研究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把握,一个是研究的理论意义,另一个就是研究的实际意义,常见的研究意义可以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理论意义就从本学科理论发展角度来阐述,实际意义既要从工作实践的角度阐述,工作实践活动未来发展趋势、前景等等,将自己的研究融入其中。研究意义的写作也会在开题报告中用到,因此把握研究意义的写作至关重要,以上对研究意义的写作要点汇总,希望对广大作者的写作有所帮助。

问题一:文学类论文的研究意义该怎么写? 两个方面: 理论意义――即该文学给我们的社会、生活、思想等等带来的影响与意义【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实践意义――即该文学对我们现在的指导意义在哪里【比如莎士比亚戏剧对英文词语的扩充影响,更是现在很多应用广泛的名言的来源之类的】。 问题二: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有什么区别 大致的解释 回顾:是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文章进行综述,介绍现阶段的研究进展 背景就是: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现阶段主要的问题等等 问题三:写论文的研究意义可以分成哪些地方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 *** 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八)论文写作的步骤 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希望我们可以帮你。硕士本科开题报告以及论文写作是我们特长,我们的服务特色:支持支付宝交易,保证你的资金安全。3种服务方式,文章多重审核,保证文章质量。附送抄袭检测报告,让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数,再刁难的老师也能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 问题四: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有搐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由于目前学校的考试方法大都偏重于记忆,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致使对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实际运用的能力,难以全面了解。有的学生平时学习马马虎虎,满足于应付考试,很少作课堂笔记和读书札记,对写作知识了解不多,很少进行写作练习,结果,。防到写毕业论文时才临阵磨枪,回头补习各种知识,其写出来的论文连最基本的格式要求都不懂,逻辑上颠三倒四。还有一类学生平时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能力的培养,缺少动手动笔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都会暴露出来。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也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便于发现人才。同时还可以使学校全面考察了解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二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在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至于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神,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一般性的专业工作,又能对人类未知的领域大胆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观察、如何调查、作样本分析;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如何操作仪器等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有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而且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撰写论文是结合科研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 问题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地:就是写你们为什么要研究或探讨、想要得出什么结论!;意义:就憨研究完以后得出的结论以及你们做完研究有什么收获。感想之类!总之最重要的是结论啦 问题六:研究生论文中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有什么不同 研究背景,主要是你的研究内容的发展脉络,现在发展的情况,别人研究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还没有涉及;类似已有成果和现状; 研究意义,是指你的研究内容有什么理论和现实意义,体现你的研究价值; 二者有非常大的不同。但是因为这个研究背景,加上你的研究内容,才可以循序渐进的展示你的研究意义。 望采纳 问题七:毕业论文中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该怎么写? 20分 为了明确认识和加埂福建省国际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实施措施及其对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性而展开了本调查研究课题(这样一句话概括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具体细节可以按照这个目的意义去调查数据统计或比较,例如采取历史对比或城乡对比或大小城市的物流对比及其相应的贸易数量对比,揭示二者的紧密关系,物流是贸易发展的瓶颈或关键)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在写论文的研究意义的时候作者要根据自己的选题来写,如下:1,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2,前人有研究过,或者阐述过但阐述论证的不全面和有不足的地方,作者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总之就是,所写论文研究的意义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的新意。次也要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是用什么理论证明此观点的,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而且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也要有详实的根据,这样才能衬托出作者的选题的意义所在。其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2.通过分析本地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 索引序列
  • 紫苏论文的研究意义
  • 论文苏绣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苏轼禅宗研究背景及意义论文
  • 紫苏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
  • 论文的研究的意义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