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6

TTTTTTTT醬
首页 > 期刊论文 > 紫苏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elinda麒儿

已采纳

紫苏叶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

紫苏叶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这种食物还可以降低血压,长期食用能抗疲劳,提高抵抗力,了解清楚食物的本质,身体寒凉的人要尽量少吃,清楚紫苏叶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才能更好地生活。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叶。又名苏叶,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药食两用,嫩时采叶,气浓香,为芳香类调味品,海产品烹调多用。

【成分药理】 时含脂肪、膳食纤维、糖类、维生素E、钾、钙、磷、铁、锌、锰、铜,每100克含钠363毫克,具有维持体内的水平衡、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加强肌肉的兴奋性作用;乙醚提取物,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水提液能部分阻断促癌物巴豆油、正丁酸联合作用激活病毒,抑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升高,故有抗癌作用;所含紫苏醛能抗金葡球菌和真菌,抑制兴奋传导,镇静;迷迭香酸有抗炎作用。薄荷醇有止痒、局部麻醉、防腐及祛风作用;所含石竹烯能松弛气管,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苏叶有抗辐射、抗氧化、止呕、促进肠蠕动和促进血凝作用;所含紫苏油,能升高血糖。

【作用功效与应用】

1、发汗散寒用于外感风寒之恶寒,无汗,头痛,咳嗽,恶心呕吐,伍生姜、红糖,水煎成汤,于饭后一小时分三次服,即《本草汇言》姜糖苏叶饮。

2、理气宽中安胎用于脾胃气滞之胸腹胀满,吐泻,可单用本品煎汤服;妊娠恶阻之胎动不安,伍生姜、砂仁、陈皮,水煎分三次服。

3、解鱼蟹毒用于食鱼蟹中毒之腹痛吐泻,《金匮要略》单用本品煮汤食。

4、芳香开胃、增进食欲民间验方以本品伍鸡蛋、料酒,煮汤食。

现代用于胃肠型感冒、慢性气管炎属外感风寒所致者。

【使用禁忌与注意】 水煮内服,6~9克,不宜久煎。

紫苏叶的药用功效

【性味】 味辛,性微温,无毒。

【归经】 脾、肺经。

【功效】 发表散寒、理气和营,主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

紫苏叶的药用配伍

1、凡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抽,头痛无汗,鼻寒清涕者,可与羌活、防风、白芷等配伍,以解表散寒。

2、凡气滞湿阻,胃气不和,脘腹胀闷,呕恶腹泻者,可与藿香、陈皮、半夏曲、茯苓等配伍,以行气化湿和中。

紫苏叶的相关论述

1、《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

2、《履巉岩本草》: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3、《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紫苏叶的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紫苏叶煎剂及浸剂2克/千克经口服伤寒混合菌苗发热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热作用。

2、抑菌作用: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紫苏叶浸膏对6种真菌琼脂培养物最低抑菌浓度为200-1600毫克/毫升,浸膏中的.紫苏醛起主要抑菌作用。

3、提升血糖:紫苏油0.35毫升/千克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醛制成肟后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

4、凝血作用:紫苏水提液对家兔耳表静脉注射,可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说明紫苏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促进作用。

5、镇静作用:紫苏叶中分离出的紫苏醛有镇静作用,可延长苯 巴 比 妥减少的大鼠的睡眠时间。紫苏水煎剂1:20浓度,对病毒ECHO11株有抑制作用。

紫苏叶的药用选方

1、治伤风发热: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服。

2、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

3、治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

4、治伤寒啘不止: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

5、治乳痈肿痛: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

6、治金疮出血: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

7、治攧扑伤损:紫苏捣敷之,疮口自合。

8、治蛇虺伤人:紫苏叶捣汁饮之。

96 评论

吃遍全宇宙!

紫苏叶的功效作用

紫苏叶的功效作用,想必大家都对这种食物的功效和作用不陌生吧,是因为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同种食物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很多人不知道紫苏叶的功效作用,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紫苏,也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中药,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其叶子称为紫苏叶,其茎称为紫苏梗。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产,一般在夏季或者秋季进行采收。紫苏叶,味辛,性温,主要入肺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

1、解表散寒

紫苏叶,味辛性温,发汗解表的力量比较缓和,对于轻微的风寒感冒,可以单用;对于重症,可以配伍其他中药一块调理,比如荆芥,防风,葱白,蝉蜕等药。对于风寒感冒兼有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病症的患者,咱们可以用紫苏叶配伍陈皮,香附,枳壳等药一块应用。对于风寒感冒兼有咳喘,痰多的患者,咱们可以用紫苏叶配伍桔梗,苦杏仁等药一块应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苏叶的水煎液,具有比较缓和的退热效果,还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的效用。

2、行气宽中

本品味辛能行,所以对于脾胃气滞导致的胃脘部胀满,恶心呕吐的患者,如果是偏寒的,咱们可以用紫苏叶配伍丁香,高良姜,砂仁等药一块应用;如果是偏热的,咱们可以用紫苏叶配伍芦根,黄连等药一块应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苏叶的水煎液,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还能起到增强胃肠蠕动的效用。

(一)紫苏的功效

【性味】 辛,温。

【归经】 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孟诜:"除寒热,治冷气。"

《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

《本草图经》:"通心经,益脾胃。"

《履巉岩本草》:"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本草逢原》:"能散血脉之邪。"

(二)紫苏的作用

紫苏有叶、子、梗三类,“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止咳的`功效;紫苏子则主要是下气消痰、润肺;它的梗能和胃降气,治疗胃气上逆。”若是冬季受凉感冒,出现怕冷、四肢僵硬、酸痛、鼻子不通气、流鼻涕等症状,用紫苏叶散寒解表、发发汗,感冒就能更快痊愈。

1、解热作用。

实验表明,适量吃一些紫苏叶,有很好的解热作用。

2、抗菌作用。

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

3、升血糖作用。

吃紫苏叶可以使人的血糖升高。

4、促进肠蠕动。

在实验中,从紫苏叶中分离出的Perilla ketone,对大鼠有促进肠蠕动作用,使其肠内物质运动加速。所以,适量吃一些紫苏叶,可以帮助消化。

5、抗癌。

紫苏油明显抑制化学致癌剂所致的癌症发病率,减少肿瘤的重量和体积,延长肿瘤出现的时间。

6、抗过敏。

据检测紫苏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铁等,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使免疫功能正常发挥的作用,有缓和过敏性皮炎、花粉症等过敏反应的效果。研究还发现,苏梗药效与苏叶相似,苏梗还可用于皮肤病的治疗。

7、抗血栓。

实验证实,紫苏油能抑制血小板和血清素的游离基,从而抑制血栓病的发生,具有抗血栓作用。

8、增强记忆。

动物实验表明,紫苏油能促进小鼠脑内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调节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介质水平,可使小鼠跳台次数明显减少,水迷路测试正确率明显提高,达到终点的时间缩短,并使大鼠视网膜反射能力增强,对亮度辨别学习实验的正确反应率明显增高。也就是说,食用紫苏叶有利于提高人的记忆能力。

9、止咳平喘。

苏叶中的部分酸类物质能够通过缓解平滑肌痉挛,而起到平喘的作用;另外,在其抗过敏过程中,亦可通过减轻炎性反应等,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10、止痒。

如果被蚊虫叮咬了,也可以将新鲜紫苏叶捣烂,敷上止痛痒。

11、治口臭。

紫苏还可以治疗口臭,比口香糖效果好,紫苏和白芷等放一起治疗口臭。

12、其它作用。

苏子中富含的亚麻酸类物质,是降血脂的有效成分之一;紫苏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对抗氧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有抗衰老的作用等。

205 评论

相关问答

  • 白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

    白芍是一种传统常用植物药。 其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 主含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牡丹酚等有效成份。 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一、

    哆哆的卷妈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树叶杀菌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

    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树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主要器官。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释放场所:气孔),提供食物,遮风挡雨。树叶光合作用是通过叶

    小米一箩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黑木耳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的论文

    黑木耳并非越黑越好,真正的黑木耳正面是黑褐色,背面是灰白色。一些不法商贩经常使用墨汁将普通地耳染黑冒充黑木耳,因此黑木耳不是越黑越好。

    丛林穿梭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荷叶药理作用研究论文范文

    荷叶的功效与作用-荷叶的药用价值 荷叶,中药名,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其常生于水泽、池塘、湖沼或水田内,野生或栽培。荷花一般长到150厘米高,横向扩展到3

    我是睡觉大王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山药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论文范文

    山药味甘性温。功能补脾胃、益肺气、强肾固精、治带下。1.补脾胃:配白术,党参,茯苓、扁豆,莲子肉、炒芡实等,常用于脾胃虚而大便虚泻难愈、四肢疲乏无力,脉虚等症。

    大坏蛋mak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