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综合征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

综合征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

发布时间:

综合征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

目前专注于代谢性骨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其中在Am J Hum Genet、J Bone and Miner Res、Osteoporosis Int,Bone、Calcified Tissue Int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现担任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Current Osteoporosis Reports等国内外多个医学杂志的编委,及《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副主编和编辑部主任。曾经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主要发表文章:1.Hsieh E, Fraenkel L, Bradley E, Xia W, Qu C, Ling L, Insogna K, Li T. Osteoporosis knowledge, self-efficacy, and health beliefs among chinese men and women with HIV. Ann Rheum Dis. 2014 Mar 1;73 Suppl 1:A62-3. doi: 10.1136/annrheumdis-2013-205124.142. PubMed PMID: 24489269.2: Hsieh E, Fraenkel L, Xia W, Hu Y, Han Y, Insogna K, Yin MT, Xie J, Zhu T, LiT. Increased bone turnover after switch to tenofovir + lopinavir/ritonavir in chinese HIV + patients. Ann Rheum Dis. 2014 Mar 1;73 Suppl 1:A62. doi: 10.1136/annrheumdis-2013-205124.141. PubMed PMID: 24489268.3: Chi Y, Zhao Z, He X, Sun Y, Jiang Y, Li M, Wang O, Xing X, Sun AY, Zhou X, Meng X, Xia W. A compound heterozygous mutation in SLC34A3 causes hereditary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 with hypercalciuria in a Chinese patient. Bone. 2014 Feb;59:114-21. doi: 10.1016/j.bone.2013.11.008. Epub 2013 Nov 16. PubMed PMID 24246249.4: Li N, Wang X, Jiang Y, Wang W, Huang W, Zheng X, Wang Q, Ning Z, Pei Y, Li C, Nie M, Li M, Wang O, Xing X, He S, Yu W, Lin Q, Xu L, Xia W. Association of GALNT3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Chinese postmenopausal women: the Peking Vertebral Fracture study. Menopause. 2013 Sep 16. [Epub ahead of print] PubMed PMID: 24045674.5: Zhao Z, Pei Y, Huang X, Liu Y, Yang W, Sun J, Si N, Xing X, Li M, Wang O, Jiang Y, Zhang X, Xia W. Novel TRPM6 mutations in familial hypomagnesemia with secondary hypocalcemia. Am J Nephrol. 2013;37(6):541-8. doi: 10.1159/000350886. Epub 2013 May 16. PubMed PMID: 23689795.6: Tong A, Xia W, Qi F, Jin Z, Yang D, Zhang Z, Li F, Xing X, Lian X. Hyperthyroidism caused by an ectopic thyrotropin-secreting tumor of the nasopharynx: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yroid. 2013 Sep;23(9):1172-7. doi: 10.1089/thy.2012.0574. Epub 2013 Aug 27. PubMed PMID: 23402621.7: Wang O, Wang C, Nie M, Cui Q, Guan H, Jiang Y, Li M, Xia W, Meng X, Xing X. Novel HRPT2/CDC73 gene mutations and loss of expression of parafibromi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poradic parathyroid carcinomas. PLoS One. 2012;7(9):e45567. doi 10.1371/journal.pone.0045567. Epub 2012 Sep 20. PubMed PMID: 23029104; PubMed Central PMCID: PMC3447805.8: Li M, Zhang ZL, Liao EY, Chen DC, Liu J, Tao TZ, Wu W, Xia WB, Lu YJ, Sheng ZF, Lu CY, Meng GL, Xu L, Zhang WJ, Hu YY, Xu L. Effect of low-dose alendronate treatment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turnover markers in Chinese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enia and osteoporosis. Menopause. 2013Jan;20(1):72-8. doi: 10.1097/gme.0b013e31825fe2e8. PubMed PMID: 22968256.9: Wang O, Wang CY, Shi J, Nie M, Xia WB, Li M, Jiang Y, Guan H, Meng XW, Xing XP. Expression of Ki-67, galectin-3, fragile histidine triad, and parafibromin in malignant and benign parathyroid tumors. Chin Med J (Engl). 2012Aug;125(16):2895-901. PubMed PMID: 22932087.10: Zhang D, Lu L, Yang HB, Li M, Sun H, Zeng ZP, Li XP, Xia WB, Xing XP. 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compound heterozygous PKHD1 mutations as a cause of 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Chin Med J (Engl). 2012 Jul;125(14):2482-6. PubMed PMID: 22882926.[1] 李楠,李春霖,夏维波等.UDP-N-乙酰-α-D-半乳糖氨基转移酶3:一个新的磷调节蛋白的调磷机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05(3):219-224.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2.03.011.[2] WANG Ou,WANG Chun-yan,SHI Jie等.Expression of Ki-67, galectin-3, fragile histidine triad, and parafibromin in malignant and benign parathyroid tumors[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16):2895-2901.DOI:10.3760/cma.j.issn.0366-6999.2012.16.018.[3] 祁燕,卢琳,顾锋等.第276例 乏力—纳差—低钠血症—颈部肿物[J].中华医学杂志, 2012,92(34):2441-2443.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2.34.017.[4] 许建萍,平凡,李梅等.罕见的Proteus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06(13):140-143.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2.13.051.[5] 池玥,夏维波.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J].药品评价,2012,09(19):33-40.DOI:10.3969/j.issn.1672-2809.2012.19.007.[6] 王鸥,王林杰,胡永宾等.骨痛-Fanconi综合征-M蛋白[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 5(2):135-139. 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2.02.011.[7] 孙静,夏维波,李梅等.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及SEDL基因突变分析[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05(1):7-11.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2.01.002.[8] 夏维波.磷稳态的调节与骨骼矿化[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4):217-223.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1.04.001.[9] 李梅,夏维波,徐苓等.中华医学会第6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4):287-288.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1.04.014.[10] LI Mei,XIA Wei-bo,XING Xiao-ping等.Benefit of infusions with ibandronate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osteogenesis imperfecta[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1,125(19):3049-3053.DOI:10.3760/cma.j.issn.0366-6999.2011.19.017.[11] 李梅,夏维波,邢小平等.进行性腰痛、活动困难——胸腰椎多发压缩性骨折[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3):186-189.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1.03.008.[12] 孙晓方,张化冰,李新萍等.阿德福韦酯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9):754-757.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1.09.020.[13] 韩兰稳,李梅,夏维波等.克罗恩病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4):202-205.DOI:10.3969/j.issn.1007-1024.2011.04.004.[14] 陈佳,夏维波,贺良等.北京地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临床危险因素研究[J].北京医学,2011,33(7):525-528.[15] 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联合治疗与序贯治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2):73-81.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1.02.001.[16] 段炼,朱惠娟,韩桂艳等.第244例阵发性皮肤潮红-心慌-发热-骨痛-腹膜后占位[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2):1572-1574.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1.22.018.[17] 李梅,夏维波,邢小平等.佝楼病——胰、十二指肠、胃部分切除术后[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1):60-63.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1.01.010.[18] 陈适,曾正陪,童安莉等.Bartter综合征中的高胰岛素血症[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2):128-131.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1.02.011.[19] 姜艳,柴晓峰,孟迅吾等.以成骨性骨转移致低钙血症为首发表现的前列腺癌[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03(4):298-301.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0.04.012.[20] 李森,姜亚芳,夏维波等.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836-839.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0.09.027.[21] 刘怀成,夏维波,邢小平等.北京地区健康女性跟骨超声速率的正常参考值及其分析[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03(3):168-170.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0.03.004.[22] 李梅,夏维波.中华医学会第二次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分会中青年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03(3):225-226.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0.03.014.[23] 朱燕,张化冰,卢琳等.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患者的肾上腺表现[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8):2689-2692.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0.38.007.[24] 姜艳,夏维波,邢小平等.肿瘤性骨软化症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32(4):477-478.DOI:10.3881/j.issn.1000-503X.2010.04.026.[25] 袁涛,夏维波,陆召麟等.儿童胸腔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致库欣综合征[J].癌症进展,2010,08(4):325-327,334.DOI:10.3969/j.issn.1672-1535.2010.04.004.[26] 付勇,聂敏,夏维波等.DAX1/NROB1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0):2119-2122.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0.30.009.[27] 王林杰,王鸥,姜艳等.低磷血症-骨软化-右股骨头占位[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03(2):117-121.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0.02.008.[28] 杜晓京,杜伟,夏维波等.结节性黄瘤伴睑黄瘤1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0,03(2):118-119.DOI:10.3969/j.issn.1674-1293.2010.02.024.[29] 王春艳,王鸥,聂敏等.散发性甲状旁腺癌一例分子遗传学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4):1694-1697.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0.24.010.[30] XIA Wei-bo,JIANG Yan,LI Mei等.Levels and dynamic changes of serum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in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osteomalacia[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0,123(9):1158-1162.DOI:10.3760/cma.j.issn.0366-6999.2010.09.011.[31] 李森,姜亚芳,夏维波等.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知识、信念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4):249-251.DOI:10.3969/j.issn.1671-315X.2010.04.010.[32] 王鸥,邢小平,孟迅吾等.无症状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3(1):18-22.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0.01.004.[33] 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防治[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18-120.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0.02.004.[34] 何晓东,夏维波,姜艳等.低血磷性佝偻病/骨软化症患者急性磷负荷对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4):243-248.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4.005.[35] 徐燕,朱燕,李乃适等.以骨量低下、多发骨破坏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4):272-276.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4.010.[36] 何晓东,夏维波,姜艳等.Gorham病的发病机制[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9(z1):69-72.DOI:10.3760/cma.j.issn.1673-4157.2009.s1.023.[37] 韩桂艳,王鸥,邢小平等.静脉用双膦酸盐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并高钙危象中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9):729-733.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09.09.005.[38] 李梅,茅江峰,邢小平等.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合并继发性低钾低镁血症1例机制析评[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3):198-202.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3.010.[39] 裴育,孟迅吾,周学瀛等.北京地区汉族女性Cbfa1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3):176-182.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3.006.[40] 夏维波,苏华,周学瀛等.维生素D缺乏与骨质疏松[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3):145-154.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3.001.[41] 李梅,邢小平,夏维波等.伊班膦酸钠间断静脉输注治疗北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的疗效[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8):867-871.[42] 王秋萍,于远洋,夏维波等.绝经后妇女代谢综合征对骨密度的影响[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2):88-92.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2.004.[43] 段炼,袁涛,潘慧等.骨痛、肌无力、PTH水平升高[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2):140-142.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2.014.[44] 姜艳,夏维波,孟迅吾等.FGF23、MEPE和sFRP4在肿瘤性骨软化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9(3):190-192,207.DOI:10.3760/cma.j.issn.1673-4157.2009.03.013.[45] 姜艳,夏维波,孟迅吾等.FGF23、MEPE和sFRP4在肿瘤性骨软化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5):504-509.[46] 李梅,夏维波,胡莹莹等.第177例枕骨、髂骨骨破坏-X线片见局部骨骼溶解——伊班膦酸钠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4):1001-1003.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09.14.019.[47] 何晓东,夏维波,邢小平等.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症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4):983-985.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09.14.014.[48] 夏维波.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相关的骨质疏松症[J].临床内科杂志,2009,26(3):149-151.DOI:10.3969/j.issn.1001-9057.2009.03.001.[49] 李梅,邢小平,夏维波等.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两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析评[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1):65-69.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1.012.[50] WANG Ou,XING Xiao-ping,MENG Xun-wu等.Treatment of hypocalcemia caused by hypoparathyroidism or pseudohypoparathyroidism with domestic-made calcitriol: a prospective and self-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9,122(3):279-283.DOI:10.3760/cma.j.issn.0366-6999.2009.03.008.[1] 黄慧,徐作军,王立等.Gorham-Stout综合征五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1):23-27.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09.01.008.[2] 夏维波.维生素D在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作用[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6):410-413.[3] 孙悦,夏维波.芳香化酶抑制剂与骨质疏松症[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6):463-465.[4] 阳洪波,李乃适,闵寒毅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致双眼致盲性白内障一例[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2):142-143.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8.02.011.[5] 苏华,夏维波,姜艳等.唑来膦酸盐治疗Paget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2):149-151.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8.02.013.[6] 王鸥,孟迅吾,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青年女性钙敏感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2):97-102.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8.02.004.[7] 裴育,夏维波,邢小平等.VEGF通过MAPK途径上调MC3T3-E1及C2C12细胞中Cbfal基因的表达[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2):120-126.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8.02.008.[8] 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上海医学,2008,31(4):229-230.[9] 庞莉,夏维波,龚凤英等.北京地区汉族人FGF23基因SNP与青年女性峰值骨量和血磷的关系[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1):29-33.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8.01.009.[10] 阳洪波,何晓东,王鸥等.高钙危象、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阴性、甲状腺区囊肿[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1):64-66.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8.01.015.[11] 张卓莉,黄慧,侯勇等.结缔组织病合并艾迪生病七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7):503-504.DOI:10.3321/j.issn:0376-2491.2008.07.020.[12] 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联合治疗与序贯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2):1851-1854.DOI:10.3969/j.issn.1007-9572.2007.22.002.[13] 周学瀛,夏维波.骨转换生化标志物[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10):1093-1100.DOI:10.3969/j.issn.1001-6325.2007.10.003.[14] 庞莉,夏维波.钙敏感受体激动剂: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新药物[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7(4):241-243.DOI:10.3760/cma.j.issn.1673-4157.2007.04.009.[15] 王鸥,孟迅吾,邢小平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钙敏感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血钙水平的相关性[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3(3):202-205.DOI:10.3760/j.issn:1000-6699.2007.03.004.[16] 姜艳,孟迅吾,陆召麟等.库欣综合征病人与正常妇女骨密度比较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4):1695-1697.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7.24.011.[17] 陈志科,李伟,王鸥等.库欣综合征、点状色素沉着[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5):593-596.DOI:10.3969/j.issn.1001-6325.2007.05.027.[18] YU Li-yun,PEI Yu,XIA Wei-bo等.Effect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 on Runx2 gene promoter activity in MC3T3-E1 and C2C12 cells[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7,120(6):491-495.[19] 张卓莉,和芳,夏维波等.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一例报告[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07,1(1):105-106.DOI:10.3969/j.issn.1673-8705.2007.01.028.[20] 王鸥,孟迅吾,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年轻妇女钙敏感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血钙水平相关性[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43-47.DOI:10.3760/j.issn:0578-1426.2007.01.015.[21] 邢小平,王鸥,孟迅吾等.北京与纽约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表现的比较[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6):483-486.DOI:10.3969/j.issn.1671-2870.2006.06.007.[22] 宁志伟,王鸥,裴育等.RET基因Cys 634 Trp突变致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6):799-802.[23] 王鸥,邢小平,孟迅吾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密度及胫骨超声速率的改变[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6):499-502.DOI:10.3969/j.issn.1671-2870.2006.06.011.[24] 岳欣,顾锋,夏维波等.胰岛素瘤的术前定性及定位诊断99例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2):1795-1797.DOI:10.3969/j.issn.1005-2194.2006.22.012.[25] 于丽云,周学瀛,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妇女绝经前后护骨素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8):204-207.DOI:10.3321/j.issn:1673-8225.2006.48.012.[26] 王鸥,邢小平,孟迅吾等.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表现的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2):1798-1801.DOI:10.3969/j.issn.1005-2194.2006.22.013.[27] 宁志伟,王鸥,周洁等.第109例发作性低血糖——垂体瘤——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8):2730-2732.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6.38.017.[28] 矫杰,孟迅吾,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妇女PPARγ基因C161→T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4):1078-1080.DOI:10.3969/j.issn.1005-2194.2006.14.013.[29] 夏维波.骨质疏松防治的基本措施[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7):11-13.DOI:10.3969/j.issn.1008-1089.2006.07.005.[30] 周亚茹,曾正陪,张晶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胰岛素抵抗及葡萄糖代谢异常[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3):294-297.DOI:10.3760/j.issn:1000-6699.2006.03.031.[31] 刘怀成,邢小平,夏维波等.胫骨定量超声速率在检测代谢性骨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1):22-24.DOI:10.3969/j.issn.1006-7108.2006.01.006.[32] 李梅,矫杰,孟迅吾等.阿仑膦酸钠减弱甲状旁腺素片段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改善[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04-107.DOI:10.3760/j.issn:0578-1426.2006.02.006.[33] 李伟,向红丁,戴为信等.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1):35-36.DOI:10.3321/j.issn:1006-6187.2006.01.015.[34] 夏维波.骨重建在维持骨强度中的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6):363-365.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6.06.002.[35] 夏维波,顾锋,吴韬等.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三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61-62.DOI:10.3760/j.issn:0578-1426.2006.01.023.[36] 矫杰,李梅,孟迅吾等.人甲状旁腺激素片断1-34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和骨生物力学特性的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3):1794-1797.DOI:10.3321/j.issn:1001-2494.2005.23.009.[37] 夏维波,李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其他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11):6-9.DOI:10.3969/j.issn.1008-1089.2005.11.003.[38] 夏维波.运动对骨骼健康的八大益处——选择运动,防止骨松世界骨质疏松日主题的解析[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5,20(20):7.[39] 徐苓,夏维波.26届全美骨矿盐研究学会年会会议纪要[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5):315-318.DOI:10.3760/cma.j.issn.1673-4157.2005.05.010.[40] 孟迅吾,夏维波.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预防跌倒和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5):292-295.DOI:10.3760/cma.j.issn.1673-4157.2005.05.002.[41] 李乃适,伍学焱,覃舒文等.胰岛素制剂过敏的临床特征与处理--附7例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5):360-362.DOI:10.3321/j.issn:1006-6187.2005.05.016.[42] 张化冰,潘慧,李方等.奥曲肽显像诊断肿瘤性骨软化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3):2375-2376.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5.33.020.[43] 夏维波,王淑雅,孟迅吾等.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6):469.DOI:10.3760/j.issn:0578-1426.2005.06.034.[44] 贾宁,黄程锦,李文慧等.下颌骨肌纤维母细胞瘤合并低血磷抗维生素D骨软化症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3):1655.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5.23.021.[45] 夏维波.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评价[J].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5,28(9):3-6.DOI:10.3760/cma.j.issn.1673-4904.2005.09.002.[46] 夏维波,李梅,孟迅吾等.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3):227-228.DOI:10.3760/j.issn:0578-1426.2005.03.027.[47] 裴育,孟迅吾,周学瀛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影响成骨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基因表达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0):32-34.DOI:10.3321/j.issn:1673-8225.2005.10.025.[48] 王鸥,孟迅吾,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年轻妇女和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钙敏感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血钙水平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1):114.[49] 李梅,矫杰,孟迅吾等.甲状旁腺素片段与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转换和骨密度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5):335-338.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5.05.015.[50] 姜艳,孟迅吾,邢小平等.小儿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61例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2):750-752.DOI:10.3969/j.issn.1005-2224.2004.12.017.

Crigler-Najjar综合征 Authors: Namita Roy-Chowdhury, PhD, FAASLD Jayanta Roy-Chowdhury, MD, MRCP, AGAF, FAASLD Section Editors: Elizabeth B Rand, MD Keith D Lindor, MD Deputy Editor: Shilpa Grover, MD, MPH, AGAF Contributor Disclosures 我们的所有专题都会依据新发表的证据和 同行评议过程 而更新。 文献评审有效期至: 2020-12. | 专题最后更新日期: 2020-10-30. 引言胆红素肝脏代谢由4个不同但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 图 1 )。(参见 “胆红素代谢” ) 从循环中摄取 细胞内存储 与 葡萄 糖醛酸结合 胆汁排泄 在健康人中,约96%的血清胆红素是非结合胆红素。上述任何1个或多个过程异常均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可表现为单纯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也可表现为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均升高。肝炎、肝硬化等复杂临床疾病可影响多个过程,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都蓄积。在这些情况下,血浆中结合胆红素的比例升高。而单纯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胆红素生成过多(如溶血)但无肝脏病变,也可能是明确影响胆红素摄取或 葡萄 糖醛酸化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参见 “黄疸或无症状高胆红素血症的分类和病因” ) 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最常见的病因包括胆红素生成过多、Gilbert综合征和新生儿黄疸。本文将讨论罕见遗传性Crigler-Najjar综合征所致的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其他疾病,以及黄疸患者的诊断评估详见其他专题。(见相关专题)。 分类Crigler-Najjar综合征,也称伴 葡萄 糖醛酸基转移酶缺乏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胆红素代谢疾病。根据严重程度,分为2种类型:Ⅰ型和Ⅱ型( 表 1 )。 Ⅰ型: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引起重度黄疸和神经功能缺损,可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 Ⅱ型:血清胆红素浓度较低,患者可存活到成年,且无神经功能缺损。 Ⅰ型1952年Crigler和Najjar在3个家庭的6例婴儿中报道了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 1 ]。这6例婴儿在出生后几日内出现重度持久性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但没有任何溶血证据。其中5例婴儿在出生后15个月内死于核黄疸。另1例在15岁前未发生神经系统疾病,但15岁时,突然发生核黄疸,并在6个月后死亡[ 2 ]。这种综合征在所有种族中都有发生,且某些患者与血亲联姻有关[ 2,3 ]。 分子缺陷 — 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的表型可由胆红素-尿苷二磷酸 葡萄 糖醛酸基转移酶(uridine-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UGT;UGT1A1)基因编码序列的多种改变引起;该基因控制胆红素结合( 图 2 ) 4-6 。这些突变导致生成异常 蛋白质 ,从而导致肝脏胆红素-UGT(UGT1A1)活性完全丧失或活性非常低( 表 1 )[ 7 ]。这不同于Gilbert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的基因缺陷位于启动子区域,而不是该基因本身;因此,正常蛋白质的生成数量减少,但蛋白质本身并无异常[ 8 ]。(参见 “Gilbert综合征与胆红素生成过多所致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 ) UGT基因存在多种亚型,其中只有UGT1A1(胆红素-UGT1)对人体内胆红素结合有显著作用[ 9 ]。UGT1A1基因发生的缺失、插入、错义突变或提前终止密码子,可位于构成UGT1A1 mRNA的5个外显子中的任何一个( 图 2 )[ 10,11 ]。位于外显子1的基因变异仅影响胆红素-UGT亚型(UGT1A1)的活性;而位于外显子2-5的突变影响UGT1A基因座表达的所有亚型。 由于一般人群中Gilbert型启动子的出现频率较高(51%的西方人至少有1个Gilbert型等位基因),一些Crigler-Najjar综合征致病突变的杂合携带者还在其正常等位基因中携带Gilbert型启动子。这种联合缺陷可导致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因为正常等位基因的活性约降至正常水平的30%[ 12,13 ]。这可解释以下现象:Ⅰ型和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患者的家庭成员中均常见中等水平的高胆红素血症。 1938年首次报道了Crigler-Najjar综合征Gunn大鼠模型,为研究胆红素代谢和该病的治疗药物提供了理想模型。Gunn大鼠出现非溶血性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杂合大鼠未出现黄疸[ 14 ]。该病由共同区域外显子4中单个鸟苷残基缺失引起。血清胆红素均为非结合胆红素,因此尿胆红素阴性,胆汁中也没有结合胆红素[ 15 ]。肝组织学检查结果正常[ 16 ]。 临床表现和诊断 — 在出生后几日内发生间接(非结合)胆红素所致持续性黄疸的婴儿,应怀疑为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这些患儿的其他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可能存在由核黄疸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偶有患者在青春期出现晚发型核黄疸[ 2,17 ]。(参见 “新生儿非结合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机制和病因” ) 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的特征为单纯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胆红素通常介于20-25mg/dL,但也可能高达50mg/dL( 表 1 )[ 1,18 ]。粪便颜色正常,但由于胆红素的结合显著降低,粪便中尿胆素原排泄减少 1-3,18-22 。胆红素生成速度、骨髓形态,以及红细胞形态和寿命均正常[ 23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组织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 24 ]。 尽管其他疾病也可导致新生儿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但根据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可区分开。(参见 “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 ) 单纯溶血性疾病不会使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6-8mg/dL。 生理性黄疸是在东亚人中更常见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短暂性升高,通常在出生后10日内消退。足月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通常低于6mg/dL,早产新生儿为10-12mg/dL[ 25 ]。其中部分患者的黄疸可能是由UGT1A1基因结构区的突变导致[ 26 ]。 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中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与新生儿黄疸类似,但前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更高(如不治疗,最高达30mg/dL)且持续时间较长。血清胆红素浓度通常在出生后2周内达到峰值,维持升高水平4-10日,然后在出生后3-12周内降至正常[ 27,28 ]。(参见 “新生儿非结合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机制和病因” ) 与Ⅱ型的区别 — Ⅰ型与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更难区分。一般来说,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的血清胆红素浓度较低,但可能与Ⅰ型有重叠,尤其是有基础溶血的情况下( 表 1 )。因此,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包括伴或不伴溶血的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 应用 苯巴比妥 有助于区分这些疾病。多数Ⅱ型患者应用苯巴比妥(60-120mg,持续14日)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但该药对Ⅰ型患者无效[ 19 ]。 Ⅰ型与Ⅱ型疾病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胆汁中有无葡糖醛酸胆红素。UGT1A1活性极低或无活性的Ⅰ型患者胆汁中不存在或仅有微量结合胆红素,而Ⅱ型患者的胆汁中可检测到大量结合胆红素,不过单结合胆红素的比例大幅增加( 表 1 )。因此,可使用经口放置的十二指肠导管或上消化道内镜从十二指肠采集胆汁进行色谱分析,来区分Ⅰ型与Ⅱ型。 从外周血白细胞、颊黏膜刮取物或其他组织中提取的DNA可用于在患者和杂合携带者中进行基因诊断。此外,我们发现绒毛膜绒毛样本或羊膜细胞的基因分析可在产前识别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基因型[ 29 ]。 治疗 — 在应用光照疗法和血浆置换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之前,几乎所有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患者均在出生后18个月内死于核黄疸[ 1,30 ]。接受这些治疗的患者大多能存活到青春期之后,且没有明显的脑损伤,但随后仍会死于核黄疸[ 18,20,31,32 ]。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皮肤变厚,导致光照疗法效果变差[ 32 ]。肝移植可使患者长期存活,是目前唯一的治愈性疗法[ 32,33 ]。 1996年发表的一项多中心调查评估了57例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和结局[ 32 ],结果如下: 15例(26%)发生脑损伤; 5例死亡,10例存活但有一定程度的智力障碍或身体残疾; 21例(37%)患者在平均年龄为9.1±6.9岁时接受了肝移植;7例患者在移植时有一定程度的脑损伤,其中2例神经功能改善。 光照疗法 — 光照疗法将一部分胆红素Ⅸ-α-ZZ转化为几何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然后它们从胆汁中排出,该过程不需要以胆红素结合为先决条件 34 。该疗法需要每日暴露于140w荧光灯组12小时,并需要使用遮蔽眼睛的设备[ 32,35 ]。 光照疗法广泛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36 ]。较大儿童和成人应用该疗法的经验有限。在青春期,由于皮肤变厚、皮肤色素沉着增加以及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值降低,光照疗法效果变差[ 30,32 ]。一项病例报告显示,一例接受强化光照疗法且每半个月输注1次白蛋白的女性患者成功妊娠[ 37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母亲相似,在出生后2日需要光照疗法,且并未发生胆红素脑病。 血浆置换 — 血浆置换是危急情况下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最有效的方法[ 20,38 ]。由于胆红素与白蛋白紧密结合,血浆置换过程中清除白蛋白的同时会清除等摩尔的胆红素。 补充磷酸钙 — Gunn大鼠研究支持以下假说:口服无定形 磷酸钙 可捕获肠内非结合胆红素,从而使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20%-50%[ 39 ]。 碳酸钙 可在肠内生成无定形磷酸钙,应用光照疗法的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患者口服碳酸钙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也轻度下降(18%)。而没有应用光照疗法的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红素并未降低,这提示 钙 通过结合胆汁中排泄的胆红素光产物而发挥作用,这些光产物在没有钙的情况下会被重新吸收[ 40 ]。 奥利司他 — 一项Gunn大鼠研究表明,口服 磷酸钙 + 奥利司他 联合治疗比光照疗法能更有效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 41 ]。奥利司他是一种脂肪酶抑制剂,可增加粪便中的脂肪排泄量,并与之成比例地降低血浆胆红素,这支持其能“捕获”肠道非结合胆红素[ 42 ]。 随后一项人类安慰剂对照交叉试验纳入16例患者(7例Ⅰ型,9例Ⅱ型),将其随机分配至应用 奥利司他 或安慰剂,同时联用患者常规治疗(光照疗法和/或 苯巴比妥 )[ 43 ]。最初,奥利司他的成人剂量为一次120mg,一日3次,随餐给药,儿童剂量为一次66mg/m 2 体表面积,一日3次。但采用上述剂量时,3例患者发生腹泻,1例患者的血浆非结合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因此,该研究将剂量降低,成人为早餐和午餐时60mg,晚餐时120mg,儿童为早餐和午餐时22mg/m 2 体表面积,晚餐时66mg/m 2 体表面积。采用该剂量方案时,所有患者的副作用通常为轻度、暂时性且可耐受的。 相比安慰剂, 奥利司他 治疗使粪便中的脂肪和非结合胆红素排泄显著增加。血浆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平均降低9%;16例患者中,7例患者的血浆非结合胆红素水平下降具有临床意义(即,>10%)。膳食脂肪摄入量较低时,疗效更好。 抑制胆红素生成 — 血红素加氧酶的非代谢“死端”抑制剂,如锡-原卟啉或锡-中卟啉,会明显抑制各器官中该酶的活性。研究显示,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给予单剂锡-中卟啉,能使血清胆红素平均降低76%,且不再需要光照疗法[ 44,45 ]。不过,其对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成人患者的疗效短暂。因此,该治疗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肝移植 — 肝移植是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唯一的根治性疗法[ 32,33 ]。肝移植能使血清胆红素水平迅速恢复正常。尽管存在风险,但一些专家仍提倡预防性进行肝移植以避免核黄疸风险,如上所述,一旦出现核黄疸,就可能不能完全可逆[ 32 ]。 肝细胞移植 — 肝细胞移植有望替代肝移植。实验研究中,肝细胞移植是将正常肝细胞注入门静脉[ 46,47 ],或附着于微载体珠后,注入腹膜腔[ 48 ]。一项大鼠模型研究显示,肝切除和放射预处理使得移植细胞优先增殖并纠正代谢缺陷[ 49 ]。肝脏是移植肝细胞长期存活和发挥功能的优选部位,在没有免疫排斥的情况下,这些细胞在肝脏中可长期存活并维持正常功能[ 50 ]。一例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患者接受肝细胞移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至移植前的约50%[ 51 ]。但肝细胞移植近3年后,血清胆红素再次开始升高,该患者采用辅助性肝移植成功治疗(参见 “肝细胞移植” )。也有报道显示,另一例Crigler-Najjar综合征受者在肝细胞移植后高胆红素血症暂时部分缓解[ 52 ]。 基因治疗 — 导入正常的胆红素-UGT基因(UGT1A1),有可能治愈引起Crigler-Najjar综合征的基因缺陷。针对基因治疗的Gunn大鼠实验结果令人鼓舞,因此,正在计划开展人类临床试验。 有几种方法可导入正常的胆红素-UGT基因,包括自体移植体外转导正常基因的细胞,以及通过原位灌注或通过全身性给予能携带基因到肝脏的载体来将基因导入肝脏。 体外基因转导 — 体外基因转导首先通过部分肝切除术获取肝细胞,然后这些细胞在原代培养物中生长。采用基因可稳定表达的方法将治疗基因转导至肝细胞,随后将这些肝细胞重新导入患者体内[ 53 ]。由于这些细胞来自患者自身,不会出现排斥反应,无需免疫抑制。 一项初步报道显示,LDL受体基因体外转导使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胆固醇水平轻微降低。(参见 “药物抵抗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 )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可获取和转导的肝细胞数量有限;此外,获取细胞所需的手术切除较难重复。 载体介导的基因递送 — 目前正在研究利用病毒和非病毒载体将正常胆红素-UGT基因导入Gunn大鼠肝脏的方法。重复静脉注射表达UGT1A1的裸质粒将质粒DNA递送至肌细胞后,Gunn大鼠的血清胆红素下降[ 54 ]。但是,大多数正在进行的研究都是使用重组病毒载体。 腺病毒载体 — 腺病毒载体能高效递送转基因,且在全身性给予后,这些载体还能特异定位于肝脏。相比鼠白血病病毒,腺病毒载体可将转基因转移到非分裂细胞中。可惜,由于这些病毒的基因组游离于细胞基因组之外,所以需要重复注射,但这并不可能,因为重复注射会诱导宿主免疫应答。所有病毒基因都被删除的腺病毒载体比第一代腺病毒载体具有更低的免疫原性。Gunn大鼠研究显示,采用这些载体的基因治疗使黄疸终生缓解[ 55 ]。但在Crigler-Najjar综合征患者中,这种效果不太可能持续到足以对患者有用。共表达UGT1A1和免疫共刺激抑制因子(如CTLA4Ig)的腺病毒载体可重复给予[ 54 ]。腺病毒载体对人类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明确。 SV40和慢病毒 — 重组SV40和重组慢病毒是更新的病毒载体,可将基因转移到非分裂细胞中并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 56 ]。不同于腺病毒,其免疫原性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全身性给予后,这些载体不能定位于肝脏,因而需要经门静脉注入。重组SV40病毒用于Gunn大鼠的初步实验结果令人鼓舞[ 57 ]。 受体介导的基因肝脏递送 — 将全身性给予的DNA递送至肝脏的载体蛋白也已用于Gunn大鼠实验[ 58 ]。以这种方式导入的转基因是瞬时表达的。通过部分肝切除术诱导细胞增殖[ 59 ]或通过药物破坏微管[ 60 ]可将表达延长至几个月。 基因定点转换 — RNA-DNA嵌合分子已用于通过修复致病突变来治疗遗传性疾病[ 61 ]。这些嵌合分子与致病缺陷位点处的特定序列配对,并产生单个错配。这会触发宿主错配修复系统纠正突变。针对这种嵌合分子的初步Gunn大鼠实验显示,通过将缺失的鸟苷残基插入到Gunn大鼠胆红素-UGT基因(UGT1A1)中,可以恢复该酶的活性[ 62 ]。 Ⅱ型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也称Arias综合征,表型与Ⅰ型相似,但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通常较不明显(血清胆红素<20mg/dL)( 表 1 )。Arias于1962年首先报道了8例14-52岁的Ⅱ型患者,阐述了该病的临床表现[ 63 ]。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患者在出生后几日内发生黄疸,而Ⅱ型患者仅有半数在1岁之前出现黄疸,有报道显示1例Ⅱ型患者在30岁后才出现黄疸。尽管患者有胆汁淤积,但由于血清胆盐水平正常,不会发生瘙痒。 此类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为8-18mg/dL。使用胆红素或其他化合物作为 葡萄 糖醛酸受体,所有患者的肝脏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均降低[ 19 ]。所有患者除黄疸外均无其他临床异常,但有一例43岁的女性患者存在类似于核黄疸的神经系统综合征,死于44岁。尸检结果显示其肝脏组织学正常,脑小,无胆红素染色,但有典型的核黄疸组织学表现。随后报道了其他一些神经系统受累的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病例。 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患者肝脏中胆红素-UGT活性显著降低[ 64 ],但该缺陷比Ⅰ型中轻得多(胆红素-UGT的残余活性为2%-8%)。在一些病例中,存在高胆红素底物浓度的情况下体外测量的肝脏胆红素-UGT残余活性可能高达正常酶活性的38%[ 7 ]。但由于该酶对胆红素的亲和力相对较低,该酶仅在有高胆红素血症时才能发挥有效催化作用。胆汁有色素沉着,但生成的胆红素中只有大约50%发生结合并排泄到胆汁中[ 19,64 ]。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中结合胆红素主要为单葡糖醛酸胆红素,而正常人中,90%的结合胆红素为双 葡萄 糖醛酸胆红素[ 64,65 ]。 分子缺陷 — 与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一样,Ⅱ型的基因缺陷位于编码胆红素-UGT的5个外显子之一( 图 1 )[ 4,10 ]。Ⅰ型可由多种基因突变导致,而Ⅱ型的基因缺陷通常为点突变,导致单个 氨基酸 替换,会降低但不会消除酶活性[ 4 ]。酶残余活性能使胆红素部分结合,因而高胆红素血症程度较轻。 如上所述,复合杂合子患者具有中等水平的高胆红素血症;复合杂合子是指一个等位基因上有Gilbert综合征的异常启动子,且另一个等位基因上有与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相关的异常胆红素-UGT(UGT1A1)基因[ 12,13 ]。 诊断 — 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的特征是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胆红素通常低于20mg/dL,但禁食或病程中发生其他疾病时可高达40mg/dL[ 66 ]。其他肝功能检查是正常的( 表 1 )。 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的高胆红素血症程度较低,且发病年龄通常较晚,据此可与Ⅰ型区分开。此外, 苯巴比妥 治疗期间高胆红素血症可降低25%以上,这可能是通过诱导胆红素-UGT残余活性而实现的( 表 1 )[ 19,32 ]。Ⅰ型患者应用苯巴比妥无效。 如果在患者应用这些酶诱导剂后观察到疗效但仍对诊断存疑,通过色谱法分析胆汁色素来测定胆红素结合物可以确诊。UGT活性极低或无活性的Ⅰ型患者胆汁中不存在或仅存在微量结合胆红素,而Ⅱ型患者的胆汁中可检测到大量结合胆红素,不过单结合胆红素的比例大幅增加( 表 1 )。基因检测目前仅用于研究实验室。 治疗 — 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后果的可能性远低于Ⅰ型患者,因此可能不需要对高胆红素血症采取特异性治疗。不过,黄疸影响生存质量的患者可能需要治疗。可给予 苯巴比妥 (60-180mg/d,分次给药),该治疗可使血清胆红素水平至少降低25%[ 19 ]。预计在2-3周内起效, 氯贝丁酯 的效果相似,副作用更少[ 67 ]。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女性患者已有成功妊娠的报道。某些情况下,妊娠患者接受了苯巴比妥治疗[ 68 ]。妊娠期间禁用氯贝丁酯。 总结与推荐 Crigler-Najjar综合征,也称伴 葡萄 糖醛酸基转移酶缺乏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胆红素代谢疾病。根据严重程度,分为2种类型:Ⅰ型和Ⅱ型( 表 1 )。(参见上文 ‘分类’ ) 在出生后几日内发生间接(非结合)胆红素所致持续性黄疸的婴儿,应怀疑为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这些患儿的其他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可能存在由核黄疸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偶有患者在青春期出现晚发型核黄疸。(参见上文 ‘临床表现和诊断’ ) 区分Ⅰ型和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较为困难。一般来说,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较低,但可能与Ⅰ型有重叠,尤其是有基础溶血的情况下( 表 1 )。因此,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包括伴或不伴溶血的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参见上文 ‘与Ⅱ型的区别’ )。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的特征为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胆红素通常低于20mg/dL,但禁食或病程中发生其他疾病时可高达40mg/dL。其他肝功能检查是正常的。(参见上文 ‘诊断’ ) 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后果的可能性远低于Ⅰ型患者。因此,可能不需要对高胆红素血症采取特异性治疗。不过,黄疸影响生存质量的患者可能需要治疗。对于需要治疗的患者,建议使用 苯巴比妥 (成人:60-180mg/d,分次给药;儿童:一次2mg/kg,一日2-3次),这可使血清胆红素至少降低25%。预计在2-3周内起效,苯巴比妥的维持剂量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氯贝丁酯 同样有效(成人:2g/d,分次给药),副作用较少,但妊娠期间禁用(参见上文 ‘治疗’ )。氯贝丁酯治疗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的经验不及苯巴比妥丰富。一旦确诊,通常不需要继续长期使用酶诱导剂。 光照疗法(一日8-16小时)仍是Ⅰ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手段。请注意,荧光灯的照射强度会逐渐降低,要定期检查。日光暴露也是有效的光疗方式。口服 碳酸钙 能轻度提高光照疗法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效果。血浆置换仅用于治疗病程中发生其他疾病时血清白蛋白浓度下降所致的血清胆红素急剧升高。肝移植目前仍是根治性疗法,通常在大约青春期时考虑实施。

肾病综合征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根据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25g/L)、水肿、高脂血症,而又能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作出诊断。Ⅰ型和Ⅱ型鉴别诊断要点:Ⅰ型:无持续性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10个/HP、无贫血、无持续性肾功能异常、蛋白尿常为高度选择性、尿FDP及C3测定值在正常范围。Ⅱ型:常伴有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10个/HP、及肾功能异常,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可以不典型。尿FDP及C3测定值往往超过正常,蛋白尿为非选择性。选择性蛋白尿的检查方法,一般是选择一分子量较大(如IgG或IgM)及分子量较小(如转铁蛋白)测定其肾清除率,然后计算其比值,此比值即为选择性指数,如IgG清除率/转铁蛋白清除率<0.1为高度选择性。0.1-0.2为中度,>0.2为低度选择性,中度和低度选择性均为非选择性。因测定选择性指数较麻烦,目前多以测定尿C3而代之。在诊断时必须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一、紫癜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往往具有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易混淆。紫癜性肾炎一般有过敏性紫癜的病史及过敏性紫斑或皮疹,镜检镜下血尿明显,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经过不一,重者迅速发展成肾功能衰竭,轻者自愈。肾活检可发现小血管炎,这一点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二、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非常相似,但糖尿病肾病者多见于成年。有糖尿病病史及血糖、尿糖、糖耐量异常,同时眼底多有微血管瘤。激素治疗效果差而且糖尿加重。多伴有持续性不同程度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尿红细胞多不增加。 三、红斑狼疮性肾炎某些红斑狼疮主要表现是肾病综合征,而体温、皮肤及关节炎特点不一定存在,尤其是年青女性必须鉴别。狼疮性肾炎病人狼疮细胞及抗DNA抗核因子阳性,血清补体,尤其C3水平降低,易伴有心脏改变及胸膜反应,对难鉴别者作肾活检查组织有助于判别。

心力衰竭是心内科的常见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心衰的概率上升。心衰不仅会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等造成损害,还可能会引起肾脏功能的损害。临床研究发现,心脏和肾脏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约有30%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因此,临床医生需要了解心衰导致肾功能受损的机制,从而更好地治疗,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心肾相互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望采纳

雷诺现象(RP)也称雷诺综合征。特点是肢端接连出现苍白、发组和潮红三相反应,多发生于上肢,两侧对称,也可累及下肢,或同时波及上下肢,偶尔发生于耳朵、鼻端、颊部或领部。常因寒冷或情绪激动而诱发。发作时先手指发凉、皮肤明显苍白、发僵,甚至手指活动困难,同时有麻木和针刺的感觉,继而颜色加深,呈深红色或青紫色,严重时部分指甲也发组,之后皮肤颜色变浅,呈弥漫性潮红,跳动感觉增强,最后恢复正常。反复发生的雷诺现象可使局部发生溃疡、萎缩、硬化以至坏疽。但更多见的是手指(足趾)的各种营养变化,往往指端变尖或柠状,指甲也可以扭曲变形。

个案报道,又称病例报告是医学论文的一种常见体裁,是报道临床罕见病例或新发现的病例的医学论文。我整理了个案报道学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肾病综合征个案报道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感染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44-02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肾脏病理损害而致的蛋白尿及其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大量蛋白尿,定义为≥3.5g/d,伴有低白蛋白血症≤30g/L,高脂血症及水肿。由于该征可由多种疾病、不同病因及病理引起,所以在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等方面又各具特点。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4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2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自诉查小便常规未提示异常,后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水肿逐渐消退。来诊前5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伴腹胀,无发热呕吐等不适,当地查小便常规示隐血2+,蛋白3+,患者未予重视及治疗。来诊前1天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右腹及腰部疼痛、发热,遂来我院就诊。查体:T38.9℃,BP120/75mmHg,颜面浮肿,移动性浊音(+),双肾区叩痛明显,阴囊及双下肢水肿,其他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WBC18.0×10?9/L,N%89.5%,HGB121g/L,PLT343×10?9/L,Cr118.3umol/L,ALB11.6g/L,24h尿蛋白定量>10g,凝血功能:PT16.1s,PTR1.34,APTT98.9s,FIB12.98g/L,血浆D-二聚体(+)。胸片示肺水肿,左侧胸腔中量积液;CT示肺纹理增多,腹腔大量积液,其他无特殊。入院后给与抗感染、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等对症支持治疗,由于患者合并严重感染、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故未予肾穿刺活检。10d后患者一般情况有所好转,感染得到控制,给与甲强龙治疗后患者水肿逐渐减退,小便量增多,血浆白蛋白水平回升,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2 讨论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可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主要是在排除前者的情况下诊断。引起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包括糖尿病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淀粉样变、药物及感染等[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主要以微小病变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病及膜性肾病常见。其中微小病变型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且对激素治疗敏感;膜性肾病主要见于中老年;系膜增生性病变主要以IgA肾病及非IgA型多见,也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改变主要包括:蛋白尿、血浆蛋白浓度改变、高脂血症和水肿。低白蛋白血症主要是自尿中丢失蛋白,但血浆白蛋白水平与尿蛋白丢失量并不完全平行。其他血浆蛋白成分的变化如IgM、纤维蛋白原、a1及a2球蛋白及较大脂蛋白正常或略上升。另外易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第Ⅷ因子水平上升,抗凝血酶Ⅲ水平下降、蛋白C和S的水平及活性均下降;纤溶酶原水平下降、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水平上升、或因白蛋白水平低而引起纤溶酶-纤维蛋白之间的交互作用受损[2]。水肿主要是血管外钠、水的潴留。当组织间液水容量增长大于5kg时可出现临床上可察觉的可凹性水肿。水肿程度一般与低蛋白血症程度一致。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有感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营养不良及肾损伤。发生感染主要是本征时血IgG水平的明显下降[3]、补体成分特别是影响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和D因子下降[4]、白细胞功能下降[5]及低转铁蛋白及低锌血症[6]。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本征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肾病综合症时处于高凝状态[7],加之低蛋白、高脂血症致血液浓缩、粘稠度增加使血栓形成倾向更严重。另外过度使用利尿剂也可加重血液浓缩。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大致分为蛋白尿的治疗、针对全身病理生理改变的对症治疗和保护残存肾功能三个方面。蛋白尿的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ACEI等;对症治疗包括消肿、抗凝等方面的治疗;另外一些中药如黄芪等对慢性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本例患者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同时又合并其他一些临床表现。就诊时已合并严重感染,并且凝血功能有严重障碍,有明显出血倾向,显然此种情况下不适合抗凝治疗,应首先纠正凝血功能及控制感染,同时给与各种对症支持治疗,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感染得到控制后,再给与激素正规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刚,马序竹,邹万忠,等.肾活检患者肾脏病构成十年对比分析.临床内科杂志,2004,21:834-838.

[2] Kaysen GA.Plasma composition in the nephrotic syndrome.A J Nephrol,1993,13:347-359.

[3] Giangiacomo J,Cleary TG,Cole BR,et al.Serum immunoglobulins in the nephrotic syndrome.A possible cause of minimal-change nephrotic syndrome.N Engl J Med,1975,293:8-12.

[4] Anderson DC,York TL,Rose G,et al.Assessment of serum factor B,serum opsonins, granulocyte chemotaxis,and infection in nephrotic syndrome of children.J Infect Dis,1979,140:1-11.

[5] Aube D, Chapman S, Brown Z, et al.Depression of normal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by sera of patients with minimal change nephropathy and other forms of nephrotic syndrome.Clin Nephrol,1981,15:286-290.

[6] Cameron JS.Clin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nephrotic syndrome.In:Cameron JS,Davl’son AM,et al.Oxford textbook of clinical nephrology.1st 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1992:276.

[7]Mehls O,Andrassy K,Koderisch J,et al.Hemostasis and thromboembolism in children with nephrotic syndrome:differences from adults.J Pediatr,1987,110:862-86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个案报道学术论文

肾病综合征论文答辩问题

护理的话一般来说就是护理一些。特殊的疾病呀,或者是护理老人。或者是护理宝宝,可能论文题目会比较好,写一点吧。

不好写。因为只要是论文就不好写,因此儿童肾病综合征方面的论文是不好写的,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护理论文题目供你进行参考:1、协同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2、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3、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构建的研究4、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5、山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研究6、精神病患者照料家属的护理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7、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效果评价8、膜滤对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的去除特性研究9、安徽某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学生无偿献血知识、态度、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10、护理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11、灾害护理专科护士培训课程核心知识体系的构建12、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13、运用ECS评价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14、医院志愿者活动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影响的研究--以某省属医科大学为例15、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认知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一般这类论文都比较好写,我.擅.长.给你出了150个题目 你可以备选的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34、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55、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5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57、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58、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59、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60、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61、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62、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63、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64、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65、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66、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67、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68、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69、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70、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71、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7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74、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75、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7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77、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78、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79、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8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8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82、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83、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84、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8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86、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87、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88、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89、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90、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9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92、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93、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94、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95、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96、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97、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98、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99、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100、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101、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102、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103、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104、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10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106、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107、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108、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109、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110、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111、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12、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1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114、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11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116、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117、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118、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119、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12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21、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122、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12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124、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125、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126、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127、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128、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129、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130、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131、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132、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133、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134、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135、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136、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137、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13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139、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140、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14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142、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14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144、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145、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146、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147、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149、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150、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糖尿病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文献论文

糖尿病诱发的并发症: 一、糖尿病导致视力障碍:这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一个人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例如看书或是计算机等都会引发眼睛劳累,并经常发生视网膜发炎、眼底出血的症状。 二、糖尿病导致牙齿发炎:牙齿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对于儿童来讲在7、8岁的时候出现牙齿脱落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是承认在无意间牙齿会浮会掉落,经常发生牙周炎和牙龈发炎,甚至齿槽时常有结脓。 三、手脚四肢会出现麻木或者抽筋的情况:这也是糖尿病患者常会出现的并发症,很多疾病的发生与各种因素都有明显的联系,其实此病也有病发的因素,例如发生顽固性的手脚麻痹及阵痛感,有些人脚底轻微麻麻而没感觉,也有人夜间小腿经常会抽筋。

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以及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症。一、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患者血糖显著升高,常大于13.9mmol/L-16.7mmol/L。二者都有明显的脱水表现,前者有明显的酮症和酮症酸中毒,后者血渗透压明显升高,常伴有高钠血症。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白内障等等;另外糖尿病引起的广泛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足等。三、低血糖症,常见于糖尿病药物剂量过大,运动量突然增加,饮食量突然减少等情况。

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包括两大类,包括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高渗高血糖综合征,这两个并发症发病比较急,也比较危重,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救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需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管理。它们主要包括:第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涉及到眼睛和肾脏,如果有视物模糊、尿中泡沫增多等症状,要及时前往医院。第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累及到全身的血管,包括颅内动脉、颈动脉、心脏的冠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下肢动脉、足背动脉等。第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麻脚麻,有的人会描述为戴了手套袜套样的改变,有的人还会有蚂蚁爬的感觉,针刺样的感觉,火烧的感觉。第四,糖尿病神经病变,很多人会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早饱感、腹胀,还有人会表现为腹泻、便秘交替,其中植物神经病变,如果累及眼睛的话会表现为特别的眼部神经改变,需要眼科医生来专门整治。第五,最后一个比较复杂的并发症叫做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综合了多种因素,包括感染、血管条件不好、神经病变的因素,因此要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如果有皮肤破溃的情况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会视野模糊,浑身无力,体重迅速下降,会多喝,多吃,多尿,口腔会有异味;饮食上一定要非常的注意,不要吃一些含糖量高含油量高,含盐量高的食物,要有适量的运动,作息要规律,不要熬夜,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急性肾病综合征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可以写具体的某一科室的案例分析,之前也不会,还是学长给的雅文网,帮了大忙居家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调查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基于Beck口腔评分的综合口腔护理干预方案在气管插管病人中的应用研究绍兴地区外籍患者护理服务需求及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民办养老机构护理队伍建设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民办养老机构为例上海市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研究实习期师生关系对护理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为例腹腔镜手术护理中断事件的现况调查与原因分析护理本科毕业生流失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山西某高校护理本科毕业生为例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湖南省医院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心理支持护理对改善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研究基于我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行业品牌塑造策略研究有声思维法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技能素质提升研究现代岗位价值评价在医院护理岗位中的应用研究广东省高职护理专业就业问题研究——以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综合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护理论文哪些题目好写呢

个案报道,又称病例报告是医学论文的一种常见体裁,是报道临床罕见病例或新发现的病例的医学论文。我整理了个案报道学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肾病综合征个案报道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感染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44-02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肾脏病理损害而致的蛋白尿及其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大量蛋白尿,定义为≥3.5g/d,伴有低白蛋白血症≤30g/L,高脂血症及水肿。由于该征可由多种疾病、不同病因及病理引起,所以在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等方面又各具特点。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4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2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自诉查小便常规未提示异常,后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水肿逐渐消退。来诊前5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伴腹胀,无发热呕吐等不适,当地查小便常规示隐血2+,蛋白3+,患者未予重视及治疗。来诊前1天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右腹及腰部疼痛、发热,遂来我院就诊。查体:T38.9℃,BP120/75mmHg,颜面浮肿,移动性浊音(+),双肾区叩痛明显,阴囊及双下肢水肿,其他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WBC18.0×10?9/L,N%89.5%,HGB121g/L,PLT343×10?9/L,Cr118.3umol/L,ALB11.6g/L,24h尿蛋白定量>10g,凝血功能:PT16.1s,PTR1.34,APTT98.9s,FIB12.98g/L,血浆D-二聚体(+)。胸片示肺水肿,左侧胸腔中量积液;CT示肺纹理增多,腹腔大量积液,其他无特殊。入院后给与抗感染、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等对症支持治疗,由于患者合并严重感染、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故未予肾穿刺活检。10d后患者一般情况有所好转,感染得到控制,给与甲强龙治疗后患者水肿逐渐减退,小便量增多,血浆白蛋白水平回升,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2 讨论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可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主要是在排除前者的情况下诊断。引起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包括糖尿病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淀粉样变、药物及感染等[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主要以微小病变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病及膜性肾病常见。其中微小病变型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且对激素治疗敏感;膜性肾病主要见于中老年;系膜增生性病变主要以IgA肾病及非IgA型多见,也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改变主要包括:蛋白尿、血浆蛋白浓度改变、高脂血症和水肿。低白蛋白血症主要是自尿中丢失蛋白,但血浆白蛋白水平与尿蛋白丢失量并不完全平行。其他血浆蛋白成分的变化如IgM、纤维蛋白原、a1及a2球蛋白及较大脂蛋白正常或略上升。另外易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第Ⅷ因子水平上升,抗凝血酶Ⅲ水平下降、蛋白C和S的水平及活性均下降;纤溶酶原水平下降、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水平上升、或因白蛋白水平低而引起纤溶酶-纤维蛋白之间的交互作用受损[2]。水肿主要是血管外钠、水的潴留。当组织间液水容量增长大于5kg时可出现临床上可察觉的可凹性水肿。水肿程度一般与低蛋白血症程度一致。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有感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营养不良及肾损伤。发生感染主要是本征时血IgG水平的明显下降[3]、补体成分特别是影响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和D因子下降[4]、白细胞功能下降[5]及低转铁蛋白及低锌血症[6]。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本征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肾病综合症时处于高凝状态[7],加之低蛋白、高脂血症致血液浓缩、粘稠度增加使血栓形成倾向更严重。另外过度使用利尿剂也可加重血液浓缩。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大致分为蛋白尿的治疗、针对全身病理生理改变的对症治疗和保护残存肾功能三个方面。蛋白尿的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ACEI等;对症治疗包括消肿、抗凝等方面的治疗;另外一些中药如黄芪等对慢性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本例患者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同时又合并其他一些临床表现。就诊时已合并严重感染,并且凝血功能有严重障碍,有明显出血倾向,显然此种情况下不适合抗凝治疗,应首先纠正凝血功能及控制感染,同时给与各种对症支持治疗,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感染得到控制后,再给与激素正规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刚,马序竹,邹万忠,等.肾活检患者肾脏病构成十年对比分析.临床内科杂志,2004,21:834-838.

[2] Kaysen GA.Plasma composition in the nephrotic syndrome.A J Nephrol,1993,13:347-359.

[3] Giangiacomo J,Cleary TG,Cole BR,et al.Serum immunoglobulins in the nephrotic syndrome.A possible cause of minimal-change nephrotic syndrome.N Engl J Med,1975,293:8-12.

[4] Anderson DC,York TL,Rose G,et al.Assessment of serum factor B,serum opsonins, granulocyte chemotaxis,and infection in nephrotic syndrome of children.J Infect Dis,1979,140:1-11.

[5] Aube D, Chapman S, Brown Z, et al.Depression of normal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by sera of patients with minimal change nephropathy and other forms of nephrotic syndrome.Clin Nephrol,1981,15:286-290.

[6] Cameron JS.Clin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nephrotic syndrome.In:Cameron JS,Davl’son AM,et al.Oxford textbook of clinical nephrology.1st 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1992:276.

[7]Mehls O,Andrassy K,Koderisch J,et al.Hemostasis and thromboembolism in children with nephrotic syndrome:differences from adults.J Pediatr,1987,110:862-86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个案报道学术论文

ICU集中收治危重病人,抢救生命是首要任务,因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关注生命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成为最重要的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危重病人的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方法 与途径的效果,方法:对危重病人转运前病情及风险评估,危重病人院内转运途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重视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及管道护理,做好危重病人口头、书面的交接,结果:提高了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护理的安全性,结论:实施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4-4949(2014)02-0228-01

做好各种危重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工作,对病人的治疗、预后和康复都有一定重要性和必要性[1]。我院 2011 年 1 月以来,加强了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和意外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重症医学科每年院内安全转运的危重病人600人,期中: 男 346例,女 254 例; 年龄 16 ~90 岁,平均45 岁; 内科病人80例,外科重大手术病人520 例,病情稳定后转回病房594例,死亡6例,.

2护理方法

2.1. 转运前的护理

2.1.1 转运前向病人及家属做好 自我介绍 ,解释转运的目的及必要性,取得他们最大的配合。其取得配合。

2.1.2. 转运前病情评估 重症病人病情复杂、凶险、变化快,转运途中可能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及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因此,护士在运送病人前准确地综合评估病人病情是安全转送的关键[2]。所有病人转运前当班护士必须对病情充分地了解和评估。根据评估的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

2.1.3对于有潜在危险性的病人,如重症颅脑外伤、大面积脑出血等病人,应尽量去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包括转运前吸净痰液、控制躁动,转运中抬高头部、妥善约束等,并带上便携式吸痰器;对于昏迷病人应备口咽通气管及人工呼吸皮囊、气管插管等用物,对于有气管切开者,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情况,必要时加固,防插管脱落或移位。

2.1.4.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各处连接是否紧密,最好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确保转送途中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

2.1.5转运时所需物品、药品、仪器的准备 根据病人的病情准备不同的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盐酸利多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地西泮、乳酸钠林格液等。同时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袋、简易呼吸气囊、吸痰器等,必要时准备便携式呼吸机。

2. 1.6 加强与ICU的有效沟通及协调 转运前应电话通知ICU做好相应的准备,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病人初步诊断、目前生命体征、需要准备的药物及仪器,以减少等候时间,为病人诊断、治疗争取时间。

2. 1.7转运过程的护理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若病人生命体征不平稳,转运途中至少需2名陪同人员,要求主管医生同往。

2.1.8 接收科室准备。接收科室的准备也很重要。转运前应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做好相应的准备。如病人有人工气道且使用呼吸机,应提早通知,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临出发前,再次确认接收方已做好相关准备,通知病人到达的时间或与检查科室联系确切时间,以保证随到随做。

2.2转运途中护理:

2.2 转运中的护理。

2.2.1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各种管道的情况。查看各管道是否在位,并妥善固定。按从头到脚的顺序逐一检查管道固定是否稳妥,并要求接头、三通管连接处拧紧。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有效、防止扭曲、受压、滑脱。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转运途中要确保静脉输液通畅,以便抢救时用药。对于可暂时关闭的引流管道如尿管、部分腹部伤口引流管等进行夹闭,并将夹闭的管道及引流袋固定于患者腹部。

2.2.2 转运时保持平车车速平稳,防止颠簸,保持头部在大轮端,可因大轮转速慢、稳而减轻震动。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始终在高处端,以免引起患者不适。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雨天为病人遮挡,盖好被子。对烦躁不安的病人,予以镇静、约束,以防病人发生坠落受伤。

2.2.3转运途中出现并发症的处理。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就地抢救,同时与有关科室联系,以便得到专科的救治。

2.2.4 转运途中监测与记录,转运中应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与呼吸形态,同时应记录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转运途中抢救和治疗经过等。

2.2.5认真做好交接班 到达接收科室后,与相关人员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交接的内容包括病人的诊断、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氧流量、各种管道名称及植入深度、引流液的情况、特殊用药及皮肤情况等。

3 讨论

3.1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意义非常重大.危重病人的转运在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操作得当, 既能融洽病人救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还可以减少法律纠纷.作为护理管理,要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有文献报道,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有 11. 6%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通过预见性护理程序可以明显减少坠床、脱管、病情恶化、心跳停跳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我们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液时及时抽吸,防止痰堵引起窒息.颅脑外伤病人转运时要有安全合适的体位,例如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患侧,有颈椎损伤的病人带颈托固定.搬动血气胸患者时,须将胸腔闭式引流管钳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逆流.注意检查胃癌、肠癌术后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打折、扭曲.病人回到科室后由高级责任护士或护理组长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

3.2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前及转运中预处理 对高风险的危重病人进行转运前和转运中预处理是降低风险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 措施 。转运前对气道内分泌物及误吸物的清除,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患者应预先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出血部位的有效包扎止血及输血,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扩容,心衰病人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微泵调整,颅内高压病人的脱水剂的使用,血气胸状态下的胸腔闭式引流,骨折部位的固定等;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气道分泌物,调整呼吸机模式,稳定血压(如加快输液、血管活性药滴数),纠正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等)以及各种管道、夹板的稳固。通过这些预见性的处理,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系数。

4 小结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疗和护理。院内转运可能导致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甚至加重病情,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转运病人必须采用合适、安全的护理方式,确保为病人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安全有效。成功地运送对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冠敏,刘喜英.开胸手术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09,23(增刊1):129.

[2]唐梅宗.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10,24(1):105~106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危重病人施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 总结 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资料所选取的68名危重病人中,有4名患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而中止鼻饲,其余64名患者耐受性良好,68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疗法后2周,测量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恢复到正常。结论临床上及早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内环境紊乱明显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关键词】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护理

研究证明,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肠内营养不仅能够保护胃肠黏膜,维护胃肠功能,还能够维持正常的内脏血流。危重病人的身体状态处在高度分解代谢的状态下,场内营养可以为病人供给充分的能量,以纠正负氮平衡,还能够防止因细菌移位造成的肠源性感染。本文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详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的选取为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68名患者中,男性患者41名,女性患者27名;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的88岁,平均年龄为47岁。在所患疾病上,有39名患者诊断为重度胸腹复合伤,有14名患者被诊断为头胸复合伤,15名患者诊断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68名患者均存在肠胃功能问题,不能经口进食,经专业诊断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长达7天以上。

1.2方法患者在开始肠内营养治疗后,定期对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糖进行连续监测。

1.3营养支持给予途径①经鼻胃管途径:此种营养支持给予途径适用于肠胃功能状态正常,施行期间没有出现昏迷,或者在短时间内尚且可以完成鼻饲给予营养途径到口服饮食这一过渡的病人。②经鼻空肠置管喂养:若患者肠胃功能处于正常状态,且没有昏迷,或者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鼻饲给予营养途径到口服饮食这一过渡,那么可以使用此营养支持给予途径,此方式能够使因导管途径问题产生的误吸和返流发生几率降低。③经胃、空肠造口喂养:这种方式因其具有创伤性,所以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这种方法需要运用手术造口的方式将营养管放置到胃或空肠内。

1.4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肠内营养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肠胃功能,可以选择要素型和整蛋白型两种肠内营养类型。要素型肠内营养剂:百普素、百普力。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使用这类肠内营养供给的患者因要使用安素、能全素,所以患者的肠道功能要处于一种较为良好的状态。在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血糖和电解质的测定,询问患者胃肠道情况,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调整肠内营养液的剂量和浓度。

1.5喂养方式①一次性投给:这种方式是把调配好的肠内营养食物一次性注入,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并发症。②间歇性喂养:就是分次给予所需的肠内营养食物,注入频率为3-4小时给予一次,若需重力滴注,注入频率为30-40分钟给予一次。③连续滴注:这种方式需要借助于肠内营养泵,对患者连续性20-24小时内进行滴注,因为此种方式需要时间较为长久,就要求患者能够具备较好的耐受力。④循环滴注:此种方式需借助于输液泵的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持续泵入。

2结果

在资料所选取的68名危重病人中,有4名患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而中止鼻饲,其余64名患者耐受性良好,68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疗法后2周,测量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恢复到正常。

3讨论

3.1营养支持的基本概念营养支持是指为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的临床效果,而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膳食营养措施,又称治疗营养。所采用的膳食称治疗膳食,其基本形式一般包括治疗膳、鼻饲、管饲膳、要素膳与静脉营养。是维持与改善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与代谢,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主重要措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包括:①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口腔肿瘤、咽喉肿瘤手术后;营养素需要量增加而摄食不足,如脓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及其化疗或放疗时、畏食、抑郁症;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如知觉丧失,脑血管意外以及咽反射丧失而不能吞咽者。②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瘘;炎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短肠综合征;胰腺疾病、肠道准备。③胃肠道外疾病。肿瘤放疗和化疗的辅助烧伤和创伤;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肠外营养的过渡;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肠内营养支持的禁忌症包括胃肠道功能衰竭;完全性肠梗阻;严重的腹腔内感染。

3.2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3.2.1鼻饲管的护理鼻饲管的选择大多数为采用鼻肠胃管或者是鼻胃管,导管放置后,要注意对存在躁动或不配合的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以防导管的意外拔出。导管的固定要使用无侵入性的固定方法,将长方形绷布的上端贴在鼻尖下端,然后再把绷布的下端撕开,左右交叉后螺旋粘于鼻饲管。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鼻饲喂养的时候,要注意检查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并抽取胃液,这样能够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为了防止导管堵塞,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如果持续性输注高浓度营养液,要每隔2-4小时用10-20毫升温开水对导管进行冲洗,间隔24小时要更换体外输注管。②如果需要经鼻饲管给予药物,要注意不同的药物区分输注,这样可避免药物和营养液混合。

3.2.2营养液输注的护理营养液的温度要有效控制在35-37摄氏度之间,如果天气寒冷,要输液时要先加温输注,输液增温器的使用应放置在输液管道上离输入口的段上,还要注意更换增温器的位置,以防局部温度过高。护理人员在进行营养液调配的时候,要注意检查营养液的外包装和出厂日期,避免把过期、污染的营养液输注给患者,在进行操作前,要注意对手部的清洁,营养液要摇匀。营养液开启后的放置条件是,2-8摄氏度条件下不超过24小时。输注营养液时的正确体位是取卧位,头部抬高30-45°,输注后半小时可调整体位。

3.2.3口腔护理经总结及研究,很多肠胃置管的病人,会发生口腔炎。这主要是因为一旦口腔腺体长时间缺乏食物刺激,口腔内唾液分泌会逐渐减少。所以,对于肠胃置管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帮助其进行漱口,一般使用水或者漱口液,昏迷患者要用生理盐水对整个口腔进行擦拭。

3.2.4心理护理有的危重病人实施了气管切开,多个引流管会对患者产生刺激,引发疼痛;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患者也会发生反复性的腹胀和腹泻,这些原因都会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抗拒心理,不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这时候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相关知识给患者及家属。诸如肠内营养的优点、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要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介绍并进行详细沟通,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使患者能够信任和依赖于护理人员。

4小结

危重病人是临床营养支持最重要的群体之一,这是因为患者出现的应激性分解代谢增强,危重病人因为疾病原因很多还实行了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等,其能量消耗增大,对营养的需求也就随之增高;另一方面,危重病人的肝肾功能不全,营养负荷地下,会出现代谢紊乱现象。经研究,临床上及早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内环境紊乱明显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参考文献

[1]严海萍.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应用及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06(36).

[2]张水娇.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

[3]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诊疗技术飞快发展,医学护理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护理综述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护理综述护理论文 范文 篇一:《浅谈肾病综合症护理》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月到2010年1月间,肾内科收治的3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在14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36.5岁。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9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3例。32例患者均符合第十二版《使用内科学》中关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临床护理 2.1合理安排休息 肾病综合征患者不宜劳累,应该安排患者卧床休息,卧床时间的长短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一般至少为2至3周。此外,患者卧床期间,要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保持病房的舒适度,要保持温暖的室温,清新的空气,尽量减少探视和陪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出现特殊情况的患者,要严格控制其行动,避免其过度劳累,例如:出现严重水肿的患者,必须要等水肿和体腔积液消失后,才可以下床活动;出现感染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其活动,感染控制后,才可以下床活动。 2.2饮食护理 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必须严格控制其饮食,提醒并指导患者家属注意饮食中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注重饮食多样化的同时,也要减少对过甚营养的摄取。例如:对于出现水肿、高血压、尿少的患者,要严格将其的钠盐摄入量控制在3g/d以内;尿少、血钾含量高的患者,要限制其使用含钾量高的水果、蔬菜。对于血脂高的患者,要尽量减少食用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的食用量。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依据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规定进食。对于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方面,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于肾功能不正常的患者需要区别对待: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每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在0.8-1.0g/(kg*d)之间,热能摄入量在126-147KJ之间;肾功能不正常者,每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在0.6-0.8g/(kg*d)之间;此外,对于重度水肿且尿少的患者,要严格控制其每天的进水量。 2.3感染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水肿,长期服用、注射大量的含激素药品,造成其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导致各种感染并发症。因此,在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首先要将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病房隔开;其次要保持患者病房的空气清新,最好每天消毒;再次要保障患者自身的卫生清洁,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最后,在对患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此外,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加强营养,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并叮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不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触等。 2.4心理护理 大多数肾病综合征患者其心理上,都存在恐惧、烦躁、忧愁、焦虑等负面心理,这些负面心理会严重影响病情的治疗。对于存在负面心理的患者,医护人员要让患者及其家属及时的了解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特点、过程等,鼓励患者讲出自己承受疾病的感受;针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护理人员要及时的解答,并且注意 言行举止 。因为此时的患者最需要关心和尊重,和蔼的态度、热情服务,能使患者的心理得到安慰。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然后,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结合客观实际,向患者疏导正确的思想;确保患者在院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 2.5药物治疗护理 在药物治疗护理中,医护人员首先要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所用药物的治疗作用、用药 方法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让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对药物治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有知情权,更重要的是,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后,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就可以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争取到急救的宝贵时间。 2.6出院前指导 肾病综合征的基本注意事项是合理饮食、防止疲劳,因此,在患者即将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让患者回家后,根据医嘱服药,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注意合理饮食,注意防风寒,注意在不造成过度疲劳的前提下,加强体格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3结果 我院2007年1月到2010年1月间,肾内科收治的3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22例患者得到治愈、7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3例患者未治愈。 4护理体会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的疾病,在临床用药中喊激素成分的药物较多,在加上此类病症的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较为低下,长期服药容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心理多比较脆弱,因此,在对此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的护理是相当重要的,护理人员要坚持临床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出院前指导等护理相结合,尽量激发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让患者理解病理,懂得出院后的各种自治和护理方法,是减少患者病情复发的重要因素。 护理综述护理论文篇二:《肝癌晚期临终关怀护理医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医治的350例肝癌患者,其中死亡40例,占比11.43%。40例死亡病人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5~82岁,平均年龄55岁。 1.2方法 我院医护人员从医学、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对40例临终患者提供全面、周到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基础护理等。用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法、高超的床边护理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临终者的心理和躯体的痛苦,帮助他们在人生旅程的最后阶段,在充满人性温暖的气氛中充实地、安详地、尊严地离开人间。 2结果 对40例肝癌晚期病人实施临终关怀与护理能有效解除病人的疼痛,使临终病人安详地走过人生最后旅程,同时对临终病人家属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指导,能使其早日从悲伤中解脱,从而达到患者能善终,留者能善留。 3讨论 临终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是每一位晚期癌症患者必须面对的过程,临终关怀是特殊的护理,会因不同的病种、不同年龄、不同的 文化 、不同的性情而有所变化。临终病人的护理一般包括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基础护理等。 3.1心理护理 3.1.1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 临终病人的心理一般分为焦虑心理,忧郁心理,极端否认心理,认可心理。对于焦虑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赢应加强同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的听取患者的诉说,运用合适的口语安慰患者,尤其是在生活上加强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到安慰,稳定。忧郁心理的的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病人遭受到外界的刺激,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使其环境活跃,以便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尽量避免在患者的面前提及病情加重、恶化、转移等刺激性的词汇。认可心理的病者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多抽时间陪伴患者在身边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与鼓励,尤其是为临终的患者给予心理上的安慰。积极开展死亡 教育 ,死亡教育是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外的一些国家死亡的教育较为普遍,甚至还为大、中、小学生开设了死亡的课堂教育。死亡这个现象已经被他们普遍的接受,死亡作为生命循环中较为有意义的连贯性,也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性。对于死亡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在于帮助即将临终的患者树立其正确的死亡观,降低对死亡的不安以及恐惧,一定要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从而达到使生命“活得庄严,死得尊严”,“如春之灿烂,死如秋之静美。”只要能使患者清楚死亡是人生无法避免的必然结果,那么与其现在这么的痛苦,还不如顺应自然的生理现象,这样才能使患者真正的安心,从而消除了患者心中焦躁、恐惧、不安的心理,安心的接受“安乐死”。 3.1.2家属的心理安慰 护理人员不仅要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还要为患者的家属提供一些帮助,主要是为了开导和安慰他们,稳定家属激动的情绪,如实的将患者的病情告知家属,并指导他们进行一些护理,以便他们能在患者的最后时间好好的陪伴他。 3.2症状护理 3.2.1护理临终患者的疼痛 对与肝癌晚期的患者他们在生理上的表现主要是生命体征的紊乱(呼吸、血压、心率变化),体内器官单个或者是多个的功能衰竭。通过情况下表现为:患病部位疼痛不安、烦躁、姿势异常、面容较为痛苦;胃肠的蠕动减缓或者是停止,患者的食欲降低,恶心、呕吐,便秘等;呼吸功能衰竭,通常出现鼻翼、潮式、间歇呼吸等;血液循环衰竭,四肢发绀;意识较为模糊,出现知觉障碍灯;患者的肌肉张力减退,大小便出现失禁,不能自主活动等。出现的症状中,疼痛是较为明显的。目前,控制疼痛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控制和非药物控制,此外催眠术和皮肤按摩术也有一定效果。 3.2.2临终病人的呼吸困难扩理 护理重点应放在指导并协助病人去除或减少诱发因素,如避免痰液过于粘稠,并配合医生给予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可根据需求给予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指导病人做有效呼吸及有效咳痰的锻炼。 3.3基础性的护理 随着患者体内各种器官功能的衰竭,患者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发热、脱水、出虚汗淤积肛门和膀胱括约肌的松弛等病症,以至于患者的大小便失禁,此时应及时的给患者更换衣物和被褥,随时保持患者的清洁卫生。保证全身皮肤避免受到外界压力的损伤、坏死以及发生褥疮,在必要的时候在患者得骨突出处垫上海绵垫,并且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也可以帮助患者按摩受到压力的部位。保证患者的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若是不能漱口的患者可采用1%的盐水棉球或者是盐水纱布擦洗腔内的牙齿、舌根、舌面;若是患者有义齿应取下义齿。便秘者,及时给予灌肠等 措施 ,必要时带上指套为其抠便,保持患者大便通畅。临终意味着死亡。护理人员对癌症晚期病人给予适当的关怀不仅可以解除患者在生理上的痛苦,而且还缓解了癌症晚期病人心理上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并能协助病人完成其社会义务和提高尚存的生命质量,在有限的时光体验到人生的尊严,人间的温情,使患者能善终,留者能善留。 护理综述护理论文篇三:《中医护理特色在临床中应用》 中医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它在其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养病护人的 经验 ,还形成了自己一套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医所强调的重要一点便是三分治、七分养,医护不分家,所以,我们认为,中医的基本理论便是护理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现代医院中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极为相似,所以,现代医院应该充分重视中医护理的重要价值,使其在医院中发挥出其应有的潜力和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病患,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由50例患者组成,治疗组的患者行中医护理,而对照组的患者行西医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等方面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最为常规的西医护理,而给予治疗组的患者中医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1)护理观察: 医院的医护人员应该先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务做好全面、详细的了解,进而做出较为科学、准确的判断,从而为护理活动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首先,护理人员应该在系统掌握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等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来收集病患的病因、病情以及病位等情况,并以此来为辩证施护做好准备。其次,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寒、暑、湿、燥、火,还是喜、怒、忧、思、悲、惊、恐,都是由于内脏受损、过渡疲劳或饮食不规律等原因所导致的。护理人员只有在分清楚病位及病因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的对症下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所以,笔者认为,在整个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运用中医理论做出科学的判断,并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累积经验,以实现中医特色的临床护理。 (2)饮食护理:中医非常重视饮食方面的护理,其中,《内经》上面提到了"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1]。由此可见,饮食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饮食得当,不仅可以达到对身体补气养血、强身健骨的作用,还有助于机体免疫能力的提高,使患者的病情早日痊愈。但如果饮食不当,不仅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还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其他脏腑的损伤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对于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而言,适当、科学的饮食能够起到配合治疗的积极作用。各种疾病都有寒热表里的不同,而食物也存在着辛甘酸苦咸等五味。在食物的性味与疾病的性质相吻合的情况下,该食物便能够起到预防疾病及辅助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反之亦然。此外,食物的四性无味各有归经,可以调节脏腑的阴阳变化,所以,患者应该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切忌不可挑食。 (3)情志护理: 情志护理是通过医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衍生而来的,其主要是指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行为、态度和气质等来影响并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烦恼和忧虑,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使患者能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以达到早日康复目的的一种治疗方式[2]。所以,作为医护人员,应该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不断的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对于失去信心的患者,医护人员则可以安排其与性格开朗的患者居住在一起,让其经常交谈,互相鼓励、互相影响。 (4)生活起居护理: 对患者生活起居的护理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患者自身的卫生、衣着以及生活习惯等,其二,病房的布置与管理。病房内应该保持安静和整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布局合理,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的修养环境,以利于其病情的康复[3]。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而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6%,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一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3.讨论 在这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时代,护理理论与护理手段都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之中,中医的护理方式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临床上得到了大力推广与应用。 这种新型的护理方式,不仅增强了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更加使患者得到了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护理治疗,它在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信心、责任心及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护理人员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4]。 临床实验的结果表明,给予患者科学、适当的中医护理,对其病情的好转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霍玉华.中医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3):298? [2] 李璐彤,毋琪渝,王艳杰,么金红.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28):6020-6023? [3] 张幕珍,刘燕玲.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617? 猜你喜欢: 1. 关于护理论文的范文 2. 护理毕业论文3000字范文 3.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免费范文 4. 护理毕业论文5000字范文 5. 有关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本 6. 护理专业论文完整范文

  • 索引序列
  • 综合征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
  • 肾病综合征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肾病综合征论文答辩问题
  • 糖尿病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文献论文
  • 急性肾病综合征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