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经济新常态论文参考文献英文

经济新常态论文参考文献英文

发布时间:

经济新常态论文参考文献英文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在各领域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用Times New Roman.每一条目顶格,如某一条目超过一行,从第二行起“悬挂缩进”2字符。参考文献中所有标点与符号均在英文状态下输入,标点符号后空一格。

参考文献条目排列顺序:英文文献、中文文献、网络文献。分别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文献前不用序号。

1)英文参考文献:

(1)专著与编著

排列顺序为:作者姓、名、专著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例如:

Brinkleyork: Knopf, 1993.

专著名中如果还包含其他著作或作品名,后者用斜体。

例如:

Dunn, Richard J ed. Charlotte Bront: Jane EyreNew York: Norton, 1971.

A、两个至三个作者

第一作者的姓在前,名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其余作者名在前,姓在后,中间无逗号;每个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作者的姓名前用“and”,后用句号。

例如:

B、三个以上作者

第一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中间加逗号)后接“et al.”,其他作者姓名省略。

例如: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C、同一作者同一年出版的不同文献,参照下例:

Widdowson, Henry G1998a.

Widdowson, Henry 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b.

(2)论文集

参照下例:

Thompson, Pett. “Modal Verbs in Academic Writing”. In Ben Kettlemann & York: Rodopi, 2002: 305-323.

(3)百科全书等参考文献

参照下例:

Fagan, Jeffrey. “Gangs and Drugs”. ork: Macmillan, 2001.

(4)学术期刊论文

参照下例:

Murphy, Karen. “Meaningful Connections: Using Technology in Primary Classrooms”.

(5)网络文献

参照下例: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URL”.

(6)专著:

参照下例:

皮亚杰.结构主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期刊文章

参照下例:

杨忠,张韶杰.认知语音学中的类典型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1-3.

(8)学位论文

参照下例:

梁佳.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试题现状的理论分析与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2.

(9)论文集

参照下例:

许小纯.含义和话语结构[A].李红儒.外国语言与文学研究[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5-7.

(10)附录

2)中文参考文献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着,着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 :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67.

2.专着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

[4]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 [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专利

【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8.标准

【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举例】

[14]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S].

9.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10.电子文献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举例】

[16]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17] 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 1993)。英文版 [DB/CD].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11.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特别说明:凡出现在“参考文献”项中的标点符号都失去了其原有意义,且其中所有标点必须是半角,如果你的输入法中有半角/全解转换,则换到半角状态就可以了,如果你的输入法中没有这一转换功能,直接关闭中文输入法,在英文输入状态下输入即可。

其实,很多输入法(如目前比较流行的搜狐输入法)都提供了四种组合:

(1)中文标点+ 全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而这时,我没有找到哪个键可以输入 / 符号)也就是说,这些符号是一定不能出现在“参考文献”中的;

(2)中文标点+半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这时,我还是没有找到哪个键可以输入 / 符号)也就是说,这些符号也不能出现在“参考文献”中的;

上面列出的符号,中间没有任何的空格,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我看只是-的宽度有一点点不同,其它都一样

(3)英文标点+全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

(4)英文标点+半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

从这两项可以明显的看出,半角和全角其实最大的差别是所占的宽度不一样,这一点对于数字来说最为明显,而英文标点明显要比中文标点细小很多(也许因为英文中,标点的功能没有中文那么复杂,就是说英文中标点符号的能力没有中文那么强大)

所以,很多人在写“参考文献” 时,总是觉得用英文标点+半角很不清楚,间距也太小,其实这点完全不用担心如果你觉得真的太小不好看,就用英文标点+全角吧而在[1] 之后,一般也都有一个空格。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应置于本页页脚,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参考文献表中,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或相应的的外文;作者姓名之间不用“和”或“and”,而用“,”分开;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西文作者的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

[1]刘颖,欧阳斌. 金融危机背景下协调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冲突的法治对策[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2]林明凤.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J]. 现代交际,2010,(6). [3]曹东勃,秦茗. 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兼论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J]. 财经科学,2009,(1). [4]丁化美. 在金融危机中加快推进我国金融创新——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辩证关系[J]. 山东经济,2009,(4). [5]王惠凌,滕进华.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及金融监管的启示[J]. 特区经济,2009,(6). [6]王海军,姜磊.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J]. 金融发展研究,2010,(12). [7]王海军,姜磊.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J]. 区域金融研究,2011,(1). [8]张细松. 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与资本市场——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分析的视角[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3). [9]陈强. 后金融危机时代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J]. 价值工程,2011,(33). [10]李向军,解学成. 引入金融创新的IS-LM模型:金融危机求解[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2). [11]陈光华. 美国金融危机战略成因及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J]. 滨州学院学报,2010,(1). [12]李翰阳.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问题[J]. 国际金融研究,2009,(2). [13]秦建文,梁珍. 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稳健推进中国金融创新[J]. 国际金融研究,2009,(7). [14]吴文平,刘颖,欧阳斌. 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5]秦建文,梁珍.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的启示[J]. 金融论坛,2009,(7). [16]张华荣,陈伟雄. 金融危机下对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过度的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阈的分析[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6). [17]吴丽红.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J]. 改革与战略,2010,(1). [18]刘红. 基于金融危机视角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D].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经济学院,2010. [19]岳彩申,张晓东. 金融创新产品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反思[J]. 法学论坛,2010,(5). [20]狄瑞鸿. 透视美国金融危机中的金融创新“蝴蝶效应”[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4). [21]周逢民.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创新——在哈尔滨金融学院建校60周年金融高端论坛上的演讲[J]. 黑龙江金融,2010,(11). [22]吴云峰.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监管的法律因应之道——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视点[J]. 北方法学,2011,(4). [23]张梅.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金融创新策略与风险监管[J]. 上海金融,2010,(2). [24]黄嘉仪. 金融危机成因中的金融创新因素分析[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10. [25]记者 姜欣欣. 在改善风险监管的基础上加快银行创新[N]. 金融时报,2010-02-01(008). [26]祁绍斌. 从迪拜金融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关系[J]. 生产力研究,2011,(4). [27]王海波,尹晓海.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J]. 中国经贸导刊,2010,(11). [28]李若璇. 金融危机警示我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应该相匹配[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6). [29]盛硕.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与金融创新[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7). [30]皮天雷.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当前金融危机下的解读[J]. 西南金融,2009,(6). [31]沈联涛. 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此次金融危机的联系及其改革方向[J]. 国际金融研究,2010,(1). [32]胥爱欢. 金融创新的激励机制与金融危机形成机制——基于异质信念、创新脆弱性的分析[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5). [33]记者 姜微姚玉洁. 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上海一年疾升25位[N]. 新华每日电讯,2009-11-11(006). [34]刘畅.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J]. 时代金融,2010,(11). [35]昌忠泽. 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金融创新角度[J]. 天津社会科学,2010,(6). [36]王晖. 浅议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银行管理与金融创新[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2). [37]冯振伟. 浅谈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2). [38]李昌镛. 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之于亚洲[J]. 中国科技财富,2011,(11). [39]樊鑫. 试论金融危机下当前我国的金融创新[J]. 中国外资,2011,(10). [40]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昌镛 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J]. 中国高新区,2011,(6). [41]韩骏.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J]. 投资研究,2010,(10). [42]郑惠文.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风险监管理念及金融创新策略[J]. 金融经济,2011,(14). [43]孙松,李栋. 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J]. 东方企业文化,2011,(6). [44]千珊珊,苏季萍. 浅析国际金融危机下金融创新之利与弊[J]. 思想战线,2011,(S1). [45]常霞. 美国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创新[J]. 品牌(理论版),2009,(Z2). [46]周静,王冀宁,茅宁. 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创新[J]. 现代管理科学,2010,(1). [47]张志杰,刘力铭.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反思[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3). [48]王侨钰. 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启示[J]. 华北金融,2010,(2). [49]郑卫国,潘望春. 金融危机视角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J]. 福建金融,2010,(2). [50]刘明辉,何敬. 自由与罪恶——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J]. 财务与会计,2010,(1).

经济新常态论文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非常丰富的劳动力。然而,因受80年代后为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现在劳动人口正逐渐向负增长转变,而且工业化的推进和户籍制度的放宽促进了以年轻人为主的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中国已经迎来了充分就业的发展阶段(即“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从过剩变为短缺。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和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所产生的影响,不仅限于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而且波及到工资、物价、收入分配、经济结构、政府经济政策、贸易和直接投资。劳动力从过剩变为短缺中国迎来了劳动年龄人口从增加向递减的转变,经济发展过程从不充分就业向充分就业转变的两个转折点,劳动力已经从过剩转变为短缺首先,1980年代初期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例在2010年触顶后下降,预计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也将于2015年前后开始减少,同时,老龄化将会日益严重其次,由于以年轻人为主的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迅速转移,导致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消失殆尽。2011年离开户籍所在地外出打工的农民已经多达1.59亿人(中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已经到达了意味着实现充分就业发展阶段的“刘易斯转折点”。尽管现在经济增长减速,但与2008年雷曼危机后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失业、不得不返回家乡的上次经济衰退期截然不同,此次并没有发生严重的失业问题。此外,截至1997年实际工资上涨一直大幅度低于实际GDP增长率,而在1997年以后的大部分年份,两者出现逆转一般来说,劳动年龄人口从增长转变为减少的时期与从不充分就业转变为充分就业的时期各不相同。例如日本,1960年代初期实现了充分就业(南亮进《日本经济的转折点:劳动力从过剩转向短缺》,创文社,1970年),1995年前后才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联合国,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0 Revision)。中国与此不同,两个转折点几乎同时到来,因此劳动力短缺的程度及其带来的经济冲击力均大于其他国家。工资上涨及其影响劳动力从过剩转变为短缺将通过工资上涨给中国经济带来以下影响。首先,劳动分配率上升,促进改善收入差距。劳动市场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不仅会带来工资上涨,而且可以带来劳动时间缩短和户籍制度改革等劳动者权利的改善。这些将在降低失业率的同时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其次,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在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更为显著,因此,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心,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的产业转移不断加速。这种可称为国内版雁行模式的动向,自2007年以来已经带来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高于沿海地区的“西高东低型”增长。因此,至今一直持续扩大的地区差距也逐渐开始缩小。再次,通货膨胀压力增高。实际上,通货膨胀率是经济景气的滞后指标,如果以1998年以后的数据为对象,把本期通货膨胀率作为因变量,把三个季度前的经济增长率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可以看到两者间具有紧密的相关性。但受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影响,2010年以后的数据基本处于回归线的上方(参见图4)。迄今中国政府担心出口减速会给就业带来负面影响,对人民币升值采取谨慎态度,但如果实现了充分就业,就没有必要再为此担心,为了抑制伴随工资上涨而来的通货膨胀,政府对人民币升值将会变得较为积极。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那会计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会计专业 毕业 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梁凤梅。 总预算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影响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7,01:175-176.

[2]杨春霓。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浅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4:26.

[3]张圣男。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7,03:163-164.

[4]李学敏。 新环境下绿色会计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17,01:151-153.

[5]王榕。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17,01:154-156.

[6]余宥作。 分析云会计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安全[J]. 劳动保障世界,2017,03:57.

[7]胡其勇。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完善方式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7,03:38.

[8]李依琳。 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J]. 当代经济,2017,02:104-105.

[9]苏清朗,蔡智眀。 浅析网络会计信息 系统安全 对策[J]. 科技展望,2017,05:10.

[10]孙中芝。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思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07:59+24.

[11]甘其华。 战略管理会计助推施工企业财务转型探讨[J]. 中国总会计师,2017,02:38-40.

[12]马浚洋,傅颖诗,张曾莲。 媒体关注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的重难点及解决路径[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01:91-95.

[13]张立峰。 浅谈科研机构面向管理会计的财务转型[J]. 财政监督,2017,05:95-99.

[14]侯义,李霞。 管理会计的变迁与理论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总会计师,2017,02:51-54.

[15]高逸凡。 司法会计审查介入经济犯罪初查之必要性及运用[J]. 净月学刊,2017,02:38-42.

[16]吴彬。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电商会计人才培养探讨[J]. 国际商务财会,2017,02:69-73.

[17]徐佳。 浅议如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 教育 [J]. 经营管理者,2017,04:323.

[1]李靠队,沈晓峰,刘小娴。 基于责任分散效应视角下的政府环境会计研究[J]. 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01:34-51.

[2]贾希玲。 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其风险防范[J]. 经济研究导刊,2016,08:138-139.

[3]王艳。 会计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培育--基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视角[J]. 会计研究,2016,02:89-94+96.

[4]刘福东,王素敏。 服务型政府会计改革的驱动因素及技术分析[J]. 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02:25-33.

[5]周卫华,杨周南,库甲辰。 二元结构体系下政府会计技术改进研究--基于事项会计理论的探讨[J]. 会计研究,2016,02:14-21+95.

[6]王欣。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J]. 财经 界(学术版),2016,11:282-284.

[7]金玫。 浅析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 [J]. 时代经贸,2016,12:30-32.

[8]彭宏超。 浅析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及影响[J]. 财会月刊,2016,19:92-94.

[9]应唯,张娟,杨海峰。 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视角[J]. 会计研究,2016,06:3-7+94.

[10]刘光军,彭韶兵,王浩。 网络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的影响研究[J]. 财会月刊,2016,25:3-7.

[11]金荣安。 加强我国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 财经问题研究,2016,S1:62-65.

[12]陈广涛。 会计司法鉴定意见的法律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

[13]徐甜。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农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14]孙宗国。 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D].华东理工大学,2016.

[15]杜思。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D].山东财经大学,2016.

[16]翟文彬。 ZX银行日照分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

[17]胡静慈。 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

[18]高冉。 NJ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6.

[19]钱大伟。 云计算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京大学,2016.

[20]赵奇。 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6.

[21]王娟。 火电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6.

[1]帅勇。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1:135-136.

[2]李星宇。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J]. 中外企业家,2016,03:49-50+53.

[3]戚艳霞,荆新。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对财政透明度影响的跨国实证分析[J]. 财经论丛,2016,01:29-37.

[4]裴晋崧。 浅谈建筑企业营改增后对会计核算及财务指标的影响[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47-48.

[5]段倩。 浅析收入会计准则的修订及其对企业的影响[J]. 财会学习,2016,03:148-149.

[6]沈双,涂建明。 供应链管理情境下跨组织管理会计研究[J]. 新会计,2016,01:46-49.

[7]姜明辰,张征超。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J]. 中外企业家,2016,04:83-84+105.

[8]许汉友,姜亚琳,张蓓。 “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视角[J]. 新会计,2016,01:28-32.

[9]马瑛。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6,01:129+138.

[10]韦玮。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的影响探析[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2:226-227.

[11]李博伦。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预防对策[J]. 中国林业经济,2016,01:46-47+96.

[12]刘颖斐,郑丹妮。 伦理道德发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学研究探讨[J]. 经济评论,2016,02:151-160.

[13]李敬涛,陈志斌。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政府会计治理效应[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40-46.

[14]冯巧根。 论管理会计范式的形成规律[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01:15-23.

[15]冯巧根。 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创新[J]. 会计之友,2016,07:128-133.

[16]郑玲,王培培,周瑶。 价值链发展视角的管理会计演变进程探讨[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01:30-38.

[17]甄红线,刘珊珊。 经济新常态下管理会计的创新--基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视角[J]. 财务与金融,2016,01:37-41.

[18]高瑞雪。 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发展分析[J]. 财会学习,2016,06:128-129.

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

这个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客观的去看待经济的增长。而经济放缓只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示例或一段时间内的。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呈现的一种状态,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四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如果中央政府选择现在出手应对通胀和抑制资产泡沫膨胀,将不可避免地对保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反过来,如果为避免打击经济复苏而对目前政策不做出适当调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膨胀的危险就会不断累积加剧,将来出手应对的难度会更大。 保增长任务依然艰巨 2009年,在历史罕见的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所幸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救市政策支撑下,中国经济率先反弹,将继续保持8%以上的增长已成定局。尽管如此,展望2010年的中国经济,诚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当前形势时所指出的那样,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严峻,2010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 首先从内部看,2009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的拉动,特别是政府和国有企业主导的投资,消费需求的增长却仍然不见明显起色。在大规模投资中,银行信贷的超常增长又发挥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然而,无论是过高的投资比率还是过快的信贷增长,且不论其所蕴含的风险,其本身就注定是不可持续的。2010年中国经济不可能再单单依靠投资的拉动来支撑增长目标的实现。 因此,消费需求方面能否有切实的改善和提升,就成为明年保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消费需求不足是中国经济近十多年来的一个老问题,造成消费不足的原因很多也是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这些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因此消费需求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大幅度的提升。 再从外部环境看,尽管美国经济第三季度已经走出衰退,实现2.8%的正增长,但其中三分之二也要归功于政府投资,特别是对更换汽车和对首次购房者的补贴政策,距离恢复到依靠市场自身推动的增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美联储以及各大机构大都对美国经济前景持审慎乐观的态度,甚至一些学者和投资者预测美国经济将呈“W型”走势,即可能会出现二次探底的情形。可以说,美国经济复苏之路仍然漫长。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其经济真正转好,特别是其国内消费水平恢复之前,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复苏。 综合内外因素,2010年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平稳增长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保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 通胀与资产泡沫威胁显现 中国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通货紧缩的状态,但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却不断增强,加上不断膨胀的资产泡沫问题,给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带来威胁,也给宏观经济政策带来难题。 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和资产泡沫膨胀,主要来自于信贷超常增长所导致的流动性泛滥。尽管人们普遍预期今年出现的天量信贷现象不会在2010年再度上演,但即便降低到7至8万亿的规模,与历史水平相比仍是不小的规模,近乎2008年水平的两倍。况且,今年放出的信贷有很大一部分还没有真正变成投资,而是变成了企业存款,这部分资金形式的转换也将增加明年的流动性。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热钱涌入,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或吸收市场过多的流动性,通胀加速和资产泡沫膨胀也将无法避免。 然而,如果中央政府选择现在出手应对通胀和抑制资产泡沫膨胀,将不可避免地对保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反过来,如果为避免打击经济复苏而对目前政策不做出适当调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膨胀的危险就会不断累积加剧,将来出手应对的难度会更大,更有失控的危险。 调结构不可能一蹴而就 2009年中国经济“保增长”的任务胜利达到,但“调结构”的目标却未能实现,这并不意外,也无可厚非。因为结构问题本来就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个长期性矛盾,不要说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难以解决,即便在条件好的时候解决起来也并不容易。 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即经济增长过于依靠投资来拉动,而居民消费增长缓慢,贡献率偏低。其他结构性问题,如产能过剩、对外依赖度过大等,都与这一核心问题有关。投资比例过大、投资增长过快,必然导致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国内需求的增长,产生产能过剩问题。过剩的产能在内需无法全部吸收的情况下,只能向外部寻找需求,靠大规模出口来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这就形成了对外部需求的强烈依赖,进出口占GDP的比重过高。 调结构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从长期看,如果中国经济要在未来几十年中仍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结构性矛盾就必须得到解决,并且现在就必须开始着手解决。越是往后拖,矛盾越是突出,也就越是难以解决,或许解决起来的代价就越大。 保就业始终是核心问题 就业本身也是中国经济的长期性矛盾之一,毕竟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规模,也是劳动力数量最多的国家。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提供的数字,中国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劳动力有2,400万,而在农村还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800万到900万到城镇就业,劳动力就业的压力非常大。 过去许多人批评,中国在宏观政策目标上总是盯着GDP增长,其次是盯着通胀或是通缩,而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把就业纳入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之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作为一个落后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的就业政策其实就隐藏在发展政策之中,“发展是硬道理”,有发展,才会有就业,才会有更多的就业岗位来吸纳新增劳动力,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把经济增长作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第一位的目标,是完全正确的,保增长就是保就业。 但是,结构调整,无论是降低投资率,还是压缩产能过剩,以及降低外贸依存度,都可能对就业带来影响。如何在调整结构的同时,不对劳动就业产生大的负面影响,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另一个难题。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努力保增长、保就业的同时,还要保民生,做好失业救济工作,做好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 宏观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与灵活性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果断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调整,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年多来,这一政策组合发挥了威力,成功实现了2009年保增长的目标。 目前,在经济回升基础还不巩固、外部环境仍然严峻的情况下,还是应该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这一方面是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显示中国将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助于鼓舞市场信心和稳定预期;另一方面,也是要保证已投项目的后续资金需求,避免投资后继乏力,也避免出现烂尾工程和坏账增加。 同时,面对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和不断膨胀的资产泡沫问题,在政策执行中还需密切注意情况的变化,灵活运用各种措施手段,针对具体问题,在政策措施的重点、力度、节奏等方面做出适当调整,在保增长与遏制通胀和资产泡沫膨胀之间取得平衡。 货币政策回归适度宽松 尽管中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2009年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却显得过度宽松,出现信贷“井喷”的现象,全年信贷规模比年初的预计高出一倍。货币政策的过度宽松导致了流动性的泛滥,进而导致资产价格迅蹿升,引发对于通胀和资产泡沫膨胀的忧虑,也引发对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心。 在目前情况下,货币政策应回归“适度宽松”,在执行中真正落实“适度宽松”的方针。在短期内不对利率政策做出调整的情况下,一方面要保持信贷的适度增长,另一方面也要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并采取措施逐步回收过多的流动性。特别是要针对热钱流入和“存款搬家”等问题,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等措施来对市场流动性进行有效管理。 保增长应以财政政策唱主角 与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财政政策的执行却显得不够“积极”,截至前三个季度,财政支出仅完成了年初预算的七成,财政收支仍有大量盈余。虽然财政政策不够积极,但在危机年代中国能将财政状况保持在比较健康的状态,也是一件好事,为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政策空间。 2009年在货币政策回归“适度宽松”的情况下,应该切实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让财政政策取代货币政策成为保增长的主角。在将财政赤字和负债比率控制在警戒水平之内的前提下,中央政府可以进一步推出一些税收减免和增加支出的措施来带动经济增长,确保增长目标的实现。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是调结构的需要,应当兼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长期目标的实现。一是在投资的方向上,重点应为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提供资金支持,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打下基础;二是在财政资金的分配上,应当经济建设与改善民生并重,拿出更大比例的财政资金用于补贴,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刺激消费。

中国的经济思想有着自身的渊源和久远的历史,也曾世界经济思想体系中有一席之地;而中国的经济学却是近代以来受舶来经济学影响的产物。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历史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就是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曾经贯穿着中国传统的古旧经济思想与西方引进的新鲜经济思想之间的较量和斗争。其总的趋势,大致表现为传统经济思想在舶来经济思想所取代而退出其统治地位。而舶来经济思想的内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伴随着其在中国传播的不断展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即从最初的一般经济常识逐步深入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领域。较量和斗争的结果是以舶来经济思想战胜传统经济思想告终。传统经济思想的失势,也并不意味着消失,它以成百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为其底蕴,仍会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显示其传统力量,但无论如何,经过舶来经济思想的冲击,国人在思考和讨论经济问题尤其是经济理论问题时,已经从思维方式、逻辑体系、理论原则、研究方法和名词术语上,逐渐完成了由其传统古旧形式向新型科学形式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舶来经济思想的传播,实际上是为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中国经济学的创立,解除了束缚,扫清了障碍。近代舶来经济思想的引进,起始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政府在外国列强的炮舰威逼下,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打开国门对外开放。最初,人们通过旅欧中国人和来华传教士的猎奇式观感介绍或新闻性零星报道,接触到一些肤浅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常识。到19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有中国留学生运用所学习的西方经济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问题;也有在华外籍人士为了办西学开课的需要,由人代笔翻译引进了一些西方经济学著作等等。但这一时期延续到19世纪末,仍基本上停留在支离琐碎地应用西方经济理论,或用传统经济概念和术语来生搬硬套地解释和转述理论的阶段。直到20世纪初,以严复翻译亚当.斯密的名著《国富论》于1902年正式出版为标志,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引进才突破以往局限于一般经济知识的窠臼,形成西方各种经济学科的系统理论,以翻译或本国人自撰的形式,被大量介绍到国内的局面。1903年还出版了系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史的书籍,一本是梁启超编写的《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另一本是美国人C.兰德著、陈昌绪译的《计学平议》。这两本书介绍了英国正宗学派和德国历史学派。其出版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在中国的流传已经引起了人们了解其学说源流的需要。“五四”后,西方留学

新经济论文文献参考

内容摘要: 本文对新经济时代设计艺术理念,格罗佩斯现代设计理论的开放性特质,以及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为大众设计 艺术与技术 纯艺术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现代设计是构建在现代工业化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之上的,其最终目的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全社会的大众消费者。

早在80年前,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现代设计理论和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就提出“设计为大众服务”的基本理念。他明确指出:“艺术不能再仅仅为少数人提供快乐,而是为所有人的生活带来快乐。”他强调现代设计必须把艺术理想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与经济世界、工业技术的结合,并“通过艺术设计来改变环境,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正是格氏的革命性理念,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基础,使艺术设计不再是“为我”的,而是“为他”的;不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是为全社会大众服务的。格氏设计理念从根本上阐明了现代设计的基本性质:首先是现代设计不再是为艺术而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精神享受。它要求反映时代的精神,满足大众的审美需要;它必须具备现代性和普遍性的基本特质。因为现代设计的产品本身,其服务对象就是普通大众,它的艺术性既要具有时代的前瞻意识,引导大众消费潮流的趋向,又要为大众喜欢,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要求。

现代设计产品是通过大批量工业化加工、生产的,其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广大消费者。从本质上讲,现代设计仍是人类的一种生产活动,它服务于经济,同样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了“让德国公民的每个家庭都能享受6个小时的阳光”(格罗佩斯语),现代设计强调设计结合实践,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功能,这与传统艺术、纯艺术有很大的区别。后者虽然同样具有经济价值,但它不是以经济发展或普通大众为最终目的。所以,现代设计以科学、理性的思维取代了自我表现的艺术观,迅速适应了现代经济的发展。今天,现代设计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产的广泛领域,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

科学技术因素,这是又一个反复强调的重点,而且往往是我们容易忽略的。格罗佩斯明确提出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艺术非常需要技术,还进一步阐明:“只有持续地去追寻新科技的发展,跟上新材料和新创作方法的发展,设计者本人才可能获得注入传统设计新的活力的能力,形成全新的设计态度。” 此前,艺术躲在精神的象牙塔里,技术似乎只是它的仆人或帮工。格罗佩斯颠覆了这个观念,把材料学、机械学、工业技术,甚至光学、声学的法则纳入现代设计的体系,奠定了现代设计发展的科学基础,使现代设计从单一的艺术范畴向更宽广的领域发展,激发出强大的活力,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特别值得提及,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数码、多媒体等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些传统的艺术、学科领域呈现出日渐萎缩的状况,与此相关的理论和观念也愈显陈旧。与此现象相反,现代设计却在这些新兴的技术革命领域获得了极好的发展机会。

—方面是计算机软件设计,数码图形技术及多媒体、数码技术等在现代设计领域的介入和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却是现代设计在互联网络、动画游戏、影视媒体、电子出版物等领域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例如,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的开发,极大地提高了设计制图的劳动效率,不仅如此,它还极大地丰富了设计表达的视觉领域,随着计算机智能化的进程,它还必然介入到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而恰恰是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的介入,使现代设计掌握了数字图像等新的视觉语言,并因此迅速进入到互联网、动画影视、多媒体数码等新兴领域。由此可见,现代设计非但没有衰落,恰如格氏所言,因它始终追寻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吸收它的成果,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反而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概括地讲,格罗佩斯构建的现代设计体系中,这些基本要素都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质。它要求“为大众设计”,体现时代精神,要求设计贴近生活,满足社会需要;强调设计与新科技、新技术的结合。使得现代设计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始终处在开放、吸收和不断丰富的动态中,不断开拓着新的领域和空间,始终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

令人遗憾的是,作为现代设计的人才资源基础,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却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主体至今承续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套教育体系。其状况是:“从30年代、60年代,一直延伸到90年代,乃至跨入了21世纪。这种教育固然是有它无可厚非的—面——逼真,但它也有极可怕的副作用,那就是它将美术对社会关注的方式僵滞化了。”首先是纯艺术,“自我表现”的艺术观念未曾离去,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纯绘画越来越呈现出自我、主观的倾向。设计艺术教育不同,它不可能是创作者个人的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它的服务对象是大众,本质上是“为他”的。因此在整个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中,创作者是自由的但又是受对象限定的,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这与纯绘画艺术教育存在很大的区别。而我们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都仍处在“为艺术而艺术”的主观状态,缺乏“为大众设计”的现代设计观念。其直接的后果,是“天马行空”的纸上谈兵,必成自我欣赏的艺术,学生进入社会后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适应普通大众的要求。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继续在为广告公司、装饰公司、生产企业培养成批的“画家”;而企业因为缺乏自主创新的设计,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继续接着外来加工的大批订单。高雅而又封闭的艺术设计教育,隔离于市场经济,脱离普通大众的消费需求。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它是为介入生产消费领域的设计培养人才,它“应该把设计教育的起点与终点连接起来,把社会生产活动的起点与社会消费终点连接起来,把生活的现实与期望的未来联系起来”。

再谈科学技术因素。现代设计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单一的艺术门类,它横向交叉于生态学、材料学、人体工程学及心理学诸多学科;它的设计最终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来实现;甚至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已经介入到它的视觉语言表现和创意思维的过程中。它带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性质,正逐渐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学科体系。用格氏的话说:是艺术非常需要技术。可是我们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至今仍是,硬件设备:画室、教室、画板、画架、丁字尺、绘图仪;软件系统:画石膏头像、画静物、画人体、绘设计效果图。在此我们不想否认艺术设计需要具备造型基础能力和艺术素养,问题是一味地追求造型能力,大课时量的造型基础训练,可怜的相关学科知识,其结果必然是学服装设计的认不出几种服装面料,学环艺的识别不了几种建筑材料,更谈不上熟悉工艺技术和加工手段。殊不知,现代艺术设计的大多数领域已经与现代科技、新材料及计算机数字化融为一体。许多学艺术设计的毕业生,为找工作不得不花上三五千元,再去进行诸如广告师、室内设计师或计算机软件设计的培训,这不能不是我们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悲哀。90年代中期,笔者在东京造型艺术设计学院参观,看到的是—排排计算机室,一间间印刷排版设备的车间,一个个灯光照明影棚,这些给笔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如果说,在现代设计的服务理念上我们尚存差距的话,那么在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及应用上,则有更长的路要走了。

现实情况是,虽然过去的几十年,格罗佩斯倡导的包豪斯现代设计理念已经深刻影响着西方现代设计教育,推动着现代设计的全方位发展,但在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仍是举步维艰,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一是作为主流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仍滞留在前苏联的“纯艺术”模式之下,积重难返;二是许多教育者本身是“象牙塔”中人,不愿下嫁到市场经济中去,不去研究新科技、新技术的发展,拘泥于“纯理论”的研究,造成教学与社会实践、市场经济的脱离。倘若不转变观念,不尽快改革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使其在新经济社会的框架中重构,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其发展前景令人堪忧。试想,如不做一些积极的改变,我们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将如何应对已经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和新经济时代!

参考文献:

[1]Frank Whitford,Julia Englehartdt, 《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 陈江峰、李晓隽译,艺术与设计杂志社,2003

[2]《岁月铭记》论文集(白马设计学丛书),主编:邵宏、严善醇,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4

中国经济发展的参考文献有以下几种。1、《中国对外贸易》2021年第004期,期刊论文《城市群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中国经济带来新机遇》。2、《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年第005期,期刊论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就业问题研究》。3、《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21年第003期,期刊论文《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的实证分析》。4、《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1年第002期,期刊论文《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回顾、逻辑与前瞻》。

新经济论文的参考文献

如果你想要经济的参考文献的话,那么你可以去京东或者是淘宝上面去搜索,一般的京东或者淘宝上面都有这类的,参考文献你也可以去选择的去购买。

有关经济的参考文献很多,你可以在以下数据库网站查找:一、Econlit经济学全文数据库二、锐思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三、ProQuest ABI/INFORM 经济管理期刊全文数据库四、wind金融终端五、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六、Elsevier Science / North-Holland的经济数据库七、美国经济协会AEA八、美国金融学会九、Altaplana国际经济学门户十、seek68文献馆综合各科领域的数据库文献。包括各个经济学数据库。十一、BVD——ORBIS Bank Focus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分析库十二、RePEc全球最大的在线经济学工作论文、期刊文献和软件收集的网站。十三、普林斯顿大学Pliny Fisk经济学和金融图书馆

新经济下的企业员工激励有效措施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新经济下的企业员工激励有效措施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新经济环境下,员工激励是企业管理中常见的重要工作。但仍然有不少企业还存在着员工激励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致使员工的潜力没有完全被挖掘,员工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企业的凝聚力不强,创新力不强,竞争力不强。本文探讨了新经济环境下激励机制的内涵与作用,分析了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提升;企业员工;激励效果;

新经济环境下,员工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只有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把员工智慧与力量凝聚到企业发展的步伐上,保持一个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激励机制的内涵与作用

(一)激励机制的内涵

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激励机制是企业将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连接手段。激励机制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和工作激励。通常包含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幅度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二)激励机制的作用

1、激励机制的助长作用

助长作用表示的是激励机制能够适合企业发展实际需求,能够充分挖掘企业在激励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员工在良性的激励机制作用下,能够充分激发出主观能动性并发挥积极的作用,由此可以促进企业实现良性的发展。

2、激励机制的致弱作用

致弱作用表示的`是激励机制未能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甚至对激励产生反向的作用,抑制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对员工的主动性产生了一定的削弱作用,这种致弱作用是有损于企业的实际需求的,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应该予以剔除,重新构建良性的激励机制。

二、企业员工激励的常见问题

(一)对激励机制的认识不足

1、对员工的嘉奖侧重于物质奖励。

通常在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同时,也制定了一些员工在技术技能、培训教育和荣誉称号方面的制度,最终还是落到了员工的薪酬兑现上,几乎都是奖金,并没有真正从精神层面考虑对员工的肯定,对优秀的员工没有进行通报表扬、培训深造或者是职务晋升之类的精神嘉奖,忽视员工通过企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久而久之,不利于引导员工的精神发展,导致多数员工对企业缺乏责任感和归属感。

2、对员工的考核侧重于负面激励。

在企业的考核体系中,对照企业管理制度制定的考核细则或条款,几乎都是扣款项目,涉及到员工奖励方面的规定很少,负面激励占主导地位。这样的激励机制很容易让员工产生对工作的抵触情绪,有些还让员工产生不公平感,慢慢地,员工对企业发展也就失去了信心,没有归属感。

(二)激励机制的设计缺乏系统性

1、激励机制单一化。

在激励机制内容上,注重奖与罚的问题,直接与工资挂钩,对员工的学习提升、典型选树、职业发展上缺乏深度思考,对员工的精神情操陶冶、企业的文化发展也没有同步考虑。在激励机制层次上,欠缺对知识型员工、技能型人才的奖励与价值肯定,薪酬设计没有突出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2、激励机制不均衡。

由于对激励机制的认识有误差,存在片面性,所以激励机制有不均衡的现象,这也就成为很多员工感到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此外,在考核体系上,员工奖励的金额的比重要小于罚款的金额比重,没有实现奖与罚统一的标准。

(三)忽视了企业文化对丰富员工精神涵养的作用

工作激励是将工作本身变成一种激励方式,使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从而获得最大的满足。然而,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忽视了企业文化对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丰富员工精神涵养的作用,员工的潜意识中产生了“认钱”的想法,认为只要公司发得出工资,就跟公司好好干,发不出就另谋出路,企业员工对企业没有归属感,就谈不上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力了。

三、新经济环境下提升员工激励的有效措施

(一)正确认识员工激励机制

1、加强员工的学习借鉴。

与同行业或先进企业进行对标,到先进企业进行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参考借鉴行业企业在员工激励办法方面的一些先进方法或经验,建立贴近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让激励机制有内容、有活力,激励措施有制度可循、可依。

2、注重员工的精神需求。

定期开展员工思想动态调查与分析,经常性地与基层一线员工进行交流与谈心,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所需、所想。在进行员工表扬与嘉奖时,侧重于员工精神的满足与愿望,从而牢牢坚定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信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让企业真正成为员工的“大家庭”,使员工真正地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一份子。

3、注重员工的正面激励。

修改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在进行员工考核时,要关注员工的正面激励,减少负面考核,要注重消除干部与基层员工之间的等级差距,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通过一种积极向上的考核激励,引导员工对工作任务有一个正面的认识,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挖掘员工的工作创新潜力,最终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二)健全员工激励机制

1、完善激励机制体系。

企业要把精神奖励列入激励机制内容,并且根据不同层次员工的特点,完善激励机制,增加员工的精神激励、荣誉激励和工作激励。在工作激励方式内容上,加重正面激励措施的比重,减少考核罚款等负面措施,使用树立正面的典型案例,以精神奖励为主,加大正面激励力度,对员工进行关爱与表扬、信任激励、荣誉激励、成长激励。提供职业培训、晋升机会、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对自身岗位发展、改善工作环境的愿望,也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打好基础。

2、注重激励的长期性。

在企业中,核心人才较为突出,因此企业在设计激励机制时,要落脚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抓好企业激励机制的长与常,才有利于激励机制助长作用的发挥。在设计激励机制时,不仅要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文化层次、技术技能、精神需求、特长发展等方面,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储备与培养,使他们能充分感觉到个人发展方向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让员工个人与企业成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自然而然,员工的归属感也就增强了。

(三)注重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

1、建立企业文化理念的体系。

认真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系统性地挖掘、总结、提炼,形成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促进人才理念、价值取向、经营理念、安全理念等价值观的形成,将公司的精神、经营理念、价值取向等贯穿、渗透在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建设出一支有较高管理能力、勇于创新、具有高度事业心和使命感、清正廉洁的管理团队,有一支精通业务、诚实守信、严于律己的中层管理队伍,一支敢打硬仗、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富有蓬勃向上精神的员工队伍,创造出一种敢于坦陈自己观点、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我完善的文化氛围,缔造出一个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都在进步的企业。

2、在制度建设上完善薪酬体系。

在薪酬体系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对标行业标准,对区域内具有同等类似产业的行业薪酬体系有概况性的了解,这是建立企业内部薪酬制度的基本参考。其次在企业内部对于薪酬体系方面要尽可能的减少工资等级,从员工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将职务工资、职级工资、职称工资、学历工资等多方位综合优化,促进员工通过提升跟职业技能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称的形式来调整工作结构,以此强化个人技能的提升,通过完善的薪酬构成体系以及增长体系来改善当前薪酬激励机制的作用,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注重员工的文化情操培养。

加强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学习宣贯,以专题培训、班组班前班后会、企业文化演讲比赛、企业文化征文、企业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新老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从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可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定期开展员工文体活动,成立职工文体协会,通过职工运动会、职工书画摄影作品展、职工文艺演出等方式,增强员工在文化、体育方面的特长培养,放松员工工作压力。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通过心理健康辅导,正确的引导和疏通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一些抵触心理、畸形想法,缓解精神压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要不断强化激励机制的助长作用。通过引导员工正确认识激励机制,并在实践中注重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由此构建出适宜的激励机制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参考文献

[1]张舒鹏.工厂管理机制[M].东方出版社,2013.

[2]王吉鹏.企业文化建设[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

  • 索引序列
  • 经济新常态论文参考文献英文
  • 经济新常态论文参考文献
  • 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
  • 新经济论文文献参考
  • 新经济论文的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