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干部两地分居问题研究论文

干部两地分居问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干部两地分居问题研究论文

办理了结婚证,就是法律上承认的夫妻关系了单位是不能无故和员工约定违约金的,除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三种情况(服务器、保密义务、竟业限制)。你女朋友可以要求和单位解决劳动合同,单位不肯的话,可以去劳动仲裁那解决。

关于进一步做好解决干部夫妻两地      分居问题工作的通知      人发〔1999〕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人事劳动)、公安厅(局),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      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发〔1998〕24号)精神,做好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的工作,对于体现党和政府对广大干部的关心,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进一步做好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优先解决有突出贡献者和业务骨干的夫妻两地分居问题。对于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者、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的主要完成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被聘任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被聘任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三年的人员、处级以上管理人员、博士学位获得者及工作满三年的硕士学位获得者的夫妻两地分居问题,不受年龄、分居时间、指标方面的限制,及时予以解决。      二、调整有关政策,加大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工作力度。中小城市可逐步放开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政策;有条件的大城市要逐步放宽条件;对于人口压力较大的特大城市,在严格控制人口迁移性增长的同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缓解当地干部夫妻两地分居的矛盾。      三、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及其所属在京单位的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既要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又要严格控制北京市城市规模的精神,除符合第一条规定条件的外,要继续坚持有出有进的原则予以办理。对因指标限制、分居时间长、有特殊困难的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采取总量控制,分期办理的方式逐年予以解决。      四、对于因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而在城市落户人员,各地区、各部门均不得收取城市增容费和类似增容费的费用。各地公安部门应凭县(市)以上人事部门出具的工作调动证明和户口迁移证件办理落户手续。      五、各地要按照本《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人事部、公安部备案。      人事部      公安部      一九九九年七月十三日

国家政策有时候在地方不一定适用我曾经告诉你了 这个问题很复杂你所在的地方有接收单位是最关键的一环另外 还要有接收学校所在区的一把书记的签字 这个最难关于你女朋友现在所在学校是否放人 这都好办关键是需要 签字这一关办办看吧 好事多磨我当初给我老婆办 唉 不堪回首啊好在 办成了法律有时候是没有用的 祝你好运吧

法律分析:一、对在国内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和获得国家级奖励的专业技术干部(科技项目的主要完成者),其夫妻两地分居要及时给予解决,不受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专项户口指标的限制。

二、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务聘任制后,对被聘为中级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干部的夫妻两地分居,要在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专项户口指标范围内优先予以照顾。

三、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凡是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的调动,任何单位不得收取城市人口增容、城市建设、城市综合开发补偿等类费用。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的通知》

一、对在国内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和获得国家级奖励的专业技术干部(科技项目的主要完成者),其夫妻两地分居要及时给予解决,不受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专项户口指标的限制。

二、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务聘任制后,对被聘为中级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干部的夫妻两地分居,要在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专项户口指标范围内优先予以照顾。

三、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凡是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的调动,任何单位不得收取城市人口增容、城市建设、城市综合开发补偿等类费用。

四、为严格控制大中城市人口,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要坚持大城市就中小城市,一、二类地区就三类地区,内地就边疆的原则。在调配干部时,要坚持夫妻同去同留,尽可能将夫妻双方一同调动。在学生分配时,对已确定恋爱关系的毕业生,如符合上述流向的,应尽量照顾,避免造成新的夫妻两地分居。

五、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涉及面广,各级人民政府要做好调查研究,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规划和措施,认真组织落实;要严格审批制度,严防弄虚作假行为,对不符合政府规定擅自办理调动的,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

班干部选拔问题研究论文

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要有较高的威望,能耐心细致地做学生工作,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问题,多取得其他科任教师的配合和支持,实现共同管理。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自管自治,培养一个强有力的班干部集体,协助班主任做工作。这既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也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干部是班集体中表现突出,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代表,是学生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和课余生活等各项活动的参加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级集体的核心。能否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是衡量班级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经常探讨的问题。 一、要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尽量挑选品学兼优、而且热心工作的学生当班干部。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工作热情和组织能力等的了解,是选拔班干部的关键。因为班干部要在班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要在学生群体中有一定的威信和号召力,这就要求班干部不但要成绩好,也要思想好,品行好,而且要热心助人,乐于为同学们服务,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在班级的学生群体中,他们各方面都是佼佼者,是学生群体的领头羊。这样的班干部集体一旦形成,对于营造良好的班风,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让各位班干部明确自己的具体职责,调动班干部工作的主动性。 1、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分工到人 新学期开始,本人总是先向同学们了解班级的实际情况,介绍本学期本人对班级工作的设想,让同学们讨论,然后召开班干部会议,搜集同学们的好建议来确定班级工作计划和各项奋斗目标,再明确安排班干部中班长、副班长、各委员、组长、科代表等人的具体职责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让每一位班干部深知自己身上所负的责任。 2、实行系统管理,做到既分工又合作。 所谓“系统”,是指由一个共同目标联合起来的许多互相依赖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管理就是要对各个环节实行有效控制、监督和调节,从而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因此,本人经常向班干部强调:每位班干部时刻都要把自己看作是一位普通同学,班级管理工作分工不分家,既分工又合作,人人都要爱班如家。同时,在班干部中专门设立一名纪检委员,由主要班干部来担任,负责检查班级各部门工作情况,及时向班主任汇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协调、健康发展,有效地增强了班干部工作的主动性,显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使班级管理更富有成效。 三、在实践中教给班干部管理班级工作的方法,激励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班干部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深受同学们的尊重,因此,班主任可把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交给他们去做,培养他们自治、自理、自立的能力。如班级日常工作安排,班务日记的填写,代表值周同学上台总结发言及团队活动等工作均可由班干部管理或主持,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班主任的工作则主要放在了解情况、及时点拔和指导上,起主导作用。 四、坚持表扬奖励为主的原则,培养班干部工作的创造性。 当班干部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时,本人即恰当地给予表扬,让他们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勉励他们继续攀登高峰,让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比、学、赶、超、帮中营造“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良好氛围,提高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 由于班干部都受同学们的信服,工作上大胆主动地去开展,班上很快形成了很好的班风和学风。此时,本人深有体会:班级所取得的成绩与这群可爱的班干部付出的心血是成正比例的。因此,本人注重从工作上激励他们,在他们为班级取得好成绩时给予大力表彰,激励他们为班工作的热情。例如:班上的劳动委员,工作积极负责,任劳任怨,在学校的检查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受到了多次表扬,结果他主动找工作做,带领同学们修桌椅,定期抹门窗,擦黑板,帮助值日生清洁,使教室时时都整洁有序,深受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本人深深地认识到:班主任只有选拔好班干部,充分调动起班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班干部真正地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才能使班级管理获得成功,以达到“教是为了不用教”的教育目的。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能外显出良好的学风、班风。而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班干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见,建设优秀班集体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挑选、培养、使用好班干部。班主任在工作当中,要有计划的培养班干部的服务意识、主人意识、创造意识和效率意识,使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作用、地位以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才能不断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培养他们从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同学为同学服务的精神。 一、班干部的选拔。 选拔班干部,班主任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和观察。例如,阅读学生的档案资料、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参加劳动、召开竞选班会、举行演讲会等。通过开展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在活动中发现人才。从中选拔那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热情、办事认真、愿意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同学担任班干部。具体地说就是通过任命或民主选举产生班长,由班长根据工作的需要选用其他的班干部。采用这种方式,在更大程度上保证班干部之间的相互配合,顺利完成班级工作任务,实现班级的发展目标。我所管理的班级,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发展,我们实施了竞争制。班长组织实施,班主任辅导。竞选前的准备工作:(1)竞选前召开班干部会议,了解学生对竞选的方法是否认可,举手表决一致通过进行改选。(2)今后对落选的班干部进行开导说服,明确竞选的目的意义,是促进大家的工作实践和能力。(3)全体同学申报班干部竞选名单。(4)要求申报学生写好演讲稿。(时间一周)并告诉他们及时了解同学想要什么样的班干部,能为班级实现哪些梦想。通过竞选的方式产生其他的班干部,使班级管理逐步迈向科学的轨道。采用这种竞争方式选拔班干部,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班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利于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实现班级的管理目标和发展的目标。 二、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选拔出来以后,要对班干部进行系统地培训,培养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主人意识、创造意识和效率意识,使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作用、地位以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对班干部的培养,不但要使班干部明确班级的管理工作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班干部懂得怎样管理班级,如何开展工作。 首先应当指导他们确立班级发展的总体目标,因为有了目标,学生才有努力奋斗的方向,才能沿着已经确定的方向不断取得进步;然后要指导班干部根据班级发展的总目标具体制定每个学期的 工作计划 ;最后指导班干部坚持按照班级工作计划的要求,认真开展班级的管理工作;并且要在工作方法上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关于班干部的培养,我们班制定了班干部培养计划。制定班干部培养计划,才能更有效的实施,才能有的放矢。班干部培养计划制定后,关键在于实施,班主任根据计划,进行了安排部署。1、在责任意识培养方面,学习了《班干部职责》,明确了各自的在班级中的职责,强化了学生的责任,避免了盲目性,而且班干部之间还能有效的配合。2、在培养榜样意识方面,班长组织了一次班干部会议,主题是《我心中的榜样》,班干部各自述说了他们心中的榜样,并决心把他们心中的榜样作为指引他们前进的明灯,使自己成为班级中的“榜样”,以他们的榜样力量带领整个班级不断前进。3、在自我自主管理意识方面,班长组织干部学习了《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干部根据这两个规则,和自己一一进行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和成功处,对自己进行了客观的自我评价。以身作则是班干部应该具备的品质。它可以引导班级舆论,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有利于教育者的教育要求转化为班级内部的需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班级气氛。因此,班干部要求广大同学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反之,广大同学就会拒绝班干部的指挥,在言行和行动上与班干部对立。所以,班干部都能以身作则。比如,组织同学去拔草,班干部都很早来到操场,毫无怨言的在操场先干起来,其他同学看班干部都在干,他们也都跟着干。一会儿,操场上的草就拔完了。4。在服务意识的培养方面,我们学习了翁向新的《为人民服务是学生干部的宗旨》,其中讲到忠诚的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螺丝钉---雷锋,从心里只有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碌。作为学生干部,在初步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信念之后,更重要的是要自觉的养成为人民服务的好习惯、好品德,自觉锻炼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勇于奉献,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钦佩。5。在主人意识培养方面,我们开展了“主人的自述”演讲会。学生们和班干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我骄傲---我是**班的主人, 我要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6。在效能意识方面,学习了美国戴尔。卡耐基的工作效率一章。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高效率的完成任务。能力培养上,分为学习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我们都分别做了系统的培训,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班干部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还定期让学生对班干部进行评议或投信任票,让学生干部随时感受到同学的鼓励与监督,又以此引导学生公正无私地评价班干部;期末发动全班同学民主选举“优秀学生干部”;对少数工作不佳的学生干部,一方面要进行个别的帮助与指导,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们发现其工作中某一点可取之处,然后在班上大力表扬,以鼓起这些学生干部的热情与信心,使他们的工作能力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所提高。总之,要培养班干部独立思考和大胆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培养他们从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同学为同学服务的精神。 经过班主任的认真选拔和精心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从班级中脱颖而出,组成班级的领导核心。他们的独立的工作作风和富含创造性的工作内容对于推动班级的发展、提高班级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班主任千万不能因此可以高枕无忧了,把培养班干部看成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事实上,在班干部的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发展。这些问题有些来自班干部不当的工作方法,有些来自班干部自身行为的不检点,有些来自班干部与广大同学不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求班主任把培养班干部看成是一个连续持久的过程,并在使用班干部的实践中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选拔问题研究论文范文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对完成 教育 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班级管理3000字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班级管理论文3000字篇一 《浅谈班级管理艺术》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渐突出。传统的一整套高度集中的班级管理模式,日益受到挑战,推进班级的管理民主化势在必行。班级的民主化改革是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过程,推行班级民主化管理首先要调整班主任的角色、组建班级自主运作的核心,然后形成班级自主运作机制才能初步实现班级工作学生自主化,最后向班级民主化目标迈进。 【关键词】为人师表 班级管理 民主化 自主化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而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集体的情况,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陶冶审美情趣,形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有重大的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渐突出。传统的一整套高度集中的班级管理模式,日益受到挑战,推进班级的管理民主化势在必行。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这样可加大班级的凝聚力,那么作为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出适合本班的奋斗目标。对一个班集体来说,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特别是近期目标要切合实际,学生易于接近,易于实现,只有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近期目标,才能引导学生实现其理想的远大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所以我们需要发挥整个集体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促使其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科学地管理班级,创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1. 积极调整班主任角色。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班级管理的一个要紧的原则:凡是老百姓能干的事普通班委不干,凡是普通班委能干的事班长不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当班主任的不去干。因此,在班级民主化的改革中,首先应强调班主任的“无为”,即:避免包办或过多地干预学生,要留给学生更广阔的自由发展和调节空间。应抛弃那种“警察加保姆”式的管理方式,把对班级高度集中管理改为宏观调控和指导。 2. 班级民主化要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班务的决策、调整等一系列与全体同学密切相关事务,一定要公开。如:通过“班务分开栏”公布班级的 规章制度 ,重大活动安排、 总结 ,班级的好人好事,违纪现象及处理意见,班干部的变动,三好生、优秀班干、积极分子的评定等。通过公开,让全班同学都能享受到“班级主人”应有的权利。其次,班级性突发问题时,如学校、班级紧急事务的安排、班级学生的违纪行为的处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意见和矛盾的调解和处理等。应强调以“班级利益”为出发点,以“平等互让”为原则,处处维护班级的利益和形象。形成“班级的事务就是我的事务”“班荣我荣、班辱我辱”的观念。对于一些有损班级利益和形象的现象,要由学生及时自主处理,包括自我反省、相互批评帮助。对做出维护“班级利益”、提高“班级形象”的好人好事,及时宣传、表扬或嘉奖,以弘扬班级正气。 3. 身教重于言教。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是职业道德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担负着塑造几十名学生灵魂的重任,也就要求其具有真诚、善良、正直、谦虚、勤劳、朴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品质,而且要求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叫学生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做到。我深知无声命令的威力,语言有时在行动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要学生做到的,我一定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我每天早晨都要提前半个小时站在教室里;要求学生间相处要坦诚,我对学生从不虚伪;我时刻与学生换位思考,以身正以求影随。正是自己始终如一组建和培养班干部队伍,才营造了良好的集体氛围。 4.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老师有了服务的思想,学生才感觉到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主人,才敢说话,敢出主意,敢参与管理,敢负责任。一个班级不是老师说了算,而是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不同学生的性格,不同学生的起点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既要为学习好的听话的纪律好的学生服务,也要为后进的学生服务。班主任从为学生服务的角度出发,就总也不会埋怨学生,而是研究这样的学生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再低一些的学生我提供什么条件的服务?于是,老师和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和谐。老师就是服务生。老师不是来管学生的,而是来为学生服务的。 5. 建立互助的关系。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得建立互助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互助的关系。老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帮助老师学会教书、学会管理班级。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运用“退三进一”的 方法 ,先表扬他的三个优点,再做批评,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这样,老师的威信很快就树立起来。同时,老师“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不管后进生多么的不听话,他内心深处真的有向真、向善、向美、积极乐观、向上、学习、劳动的一面。当老师真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帮助人家真的、善的、美的、想上进的脑神经兴奋起来,帮助这些幼芽成长起来。老师与学生的互相帮助这个班集体自然就和谐了。 三、开展多姿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团结的班级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的班级同学之间很生疏, 拧不成团。我们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开展活动。确立了班集体的目标之后,就要组织同学们围绕这一目标,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增强班级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开展各类活动,预先要设计好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目的。活动目的明确了,活动的设计才能有的放矢,活动才能有实效。活动很多如节日联欢、体育比赛、各类社会调查、兴趣活动,教育活动(如学习讲座、道德讲座,法律学习,参观烈士纪念馆)等,我们要搞一些有益于班级团结,有利于融洽班级氛围的活动, 要征求同学的意见,保证参加的人数和活动的质量。通过各项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可以使同学们认识到个人与集体是紧密相连的,认识到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以实现,使他们为集体而努力工作,为集体的进步而欢欣;为集体的困难而焦虑。从而培养“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思想。 四、加强家校联系的纽带,形成教育的合力 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单靠班主任显然是不够的,而要先靠各种力量的齐抓共管。通过班主任的工作,把学校、社会、家庭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教育的合力,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在上学期期中考试后,学校召开了一次隆重的家长会,这次家长会对我触动很大,它给了我很多工作的灵感和动力。为了和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步调一致,我对每个孩子都做了细致的分析,在我发言时,我着重介绍了我们班每个孩子参与的活动及成绩,当我了如指掌地罗列着每个孩子的特点时,可以观察到孩子家长表情上的细微变化,这说明,从某些方面来说,我比他们更了解这些孩子,当家长们检查自己孩子的每门功课的作业本和听完家长代表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 经验 之后,他们纷纷参与交流。平时,我常与学生家长联系,通过谈话,推荐其阅读一些教育刊物,力求纠正其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其达成教育共识,与学校步调一致,协调地促使其子女发展,并及时反映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我定期家访,或电话联系,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式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构建好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意如主编. 德育改革的思路与探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吕西忠主编. 教育与管理艺术. 三秦出版社,1998. 班级管理论文3000字篇二 《小学班级管理方法》 摘要:提到小学生的班级管理,我的体验是由于现在的学生班额大,教师工作压力大,各种活动和工作繁杂,因而很大程度上都存在教师疲于应付,教育情感缺失等问题,在育人方面缺少耐心和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对少年 儿童 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基于以上小学班级管理的种种现状,我在班集体建设中特别注意实效性与针对性,不断地摸索和总结了一些浅显的经验。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 方法 一、有效激励诚信第一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而言,教师的威信是最具权威的。如果一个懂得把握威信的教师从小就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那么他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非常顺利。为此,我不但在班级设立了激励制度,而且每学期都要变变花样,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竞争热情,更要在每学期给那些在竞争中表现突出的孩子以各种奖励,只要是我承诺过的,哪怕是自己掏腰包也在所不惜。因为教师的诚信度决定了你的威信度,不要说空话而不履行诺言。如果有一次欺伤了孩子的感情,那么今后的各种竞争对他们而言都失去了意义。一个没有斗志的集体将是死气沉沉的可怕的集体。 今年在我所教的这个班,我曾经答应孩子们要在六一 儿童节 送他们一件特别的礼物。条件是要他们认真学习,把期中考试努力考好。孩子们都很卖力,期中考试成绩都很理想。于是我给六十个孩子每人买了一个储蓄罐,还在每个罐里面偷偷放了一张小纸条,写上“在我心中你是最重要的”,“你是最棒的孩子,加油!”,“你能成为最优秀的学生”等祝福的话。许多孩子回去发现了这个秘密,非常激动。并且用“我们非常爱您”“老师我喜欢你”“老师我一定听你的话”“我一定好好学习”等让人动情的话回报我。有个孩子在放学的时候还主动跑到我身边拥抱我,亲我的脸颊,这些二年级的孩子的举动证实了我的预见,说话算数,孩子信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二、合理示弱激发责任感 对于当前独生子女的骄傲与蛮横,不知道让多数教师束手无策,他们不怕权威,对老师的说教毫不感兴趣,大错小错一起犯,屡教不改,让人头疼。对于这样的学生,刚开始,我也是一筹莫展,后来,我发现放下教师的威严和架子,在这类学生面前表现出你的无助与柔弱,会大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不由得长大,成为你的依靠。尤其是对于那些讲义气的孩子更是非常奏效。 我记得今年六月份,临近期末考试,我身体很疲惫,有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一次下课,我坐在椅子上喘着气,假装不行了,对下面正在玩闹的孩子们说“谁能帮老师一个忙,借你的肩膀靠一会,我快不行了。”话音刚落,几个平时最淘气的男孩都纷纷跑到我跟前,伸着脖子,把肩膀凑到我的跟前,我也没客气,顺势把头靠在班级中一号淘气包的肩膀上,他则一动不动地站在我身边,乖极了。我看时机到了,假装有气无力地说:“孩子,你们长大了,老师以后全靠你们了,以后少给老师惹祸,少让老师操心,老师没力气管你们了。行吗?这个孩子还真听话,连连点头。上课后,他一改常态,和其他学生一起认真学习起来,后来,这个孩子仿佛真的长大了,什么事只要商量就能解决。其他孩子也都争着抢着为班级做事,我可以歇歇了。这真是意外的收获。 三、“懒惰”的老师 勤快的学生 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都好,在家都是“太上皇”什么都不会干,在学校更是老师服务于学生,让本来就不强壮的孩子更弱了,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差。我记得这个班的孩子刚入学时,有的孩子连书包都不会包,放学时我要提前十多分给他们整理自己的文具和衣物,结果到了外面还有孩子丢这落那,回去现找。更有学生连鞋带都得爷爷亲自帮着系。 针对当下的孩子自理能力差的特点,我一改往日的工作作风,只要孩子能通过学习和锻炼学会的劳动任务,坚决让孩子动手自己去干,哪怕慢些,老师需要返工也无所谓,让他们去体验才是真正的目的,也许再大些,他们就能很熟练了。因为以往我总是把事抢在学生前面做,剥夺了孩子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许多家长也是怕浪费时间而不让孩子动手,这实际上是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孩子干脆不想动手,更不能形成动手能力,所以在班级中,所有的劳动都要让学生参与体验,最后达到人人会干,即所谓懒惰的教师才能带出勤快的学生。 虽然我们的孩子还小,但从小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是必须的,我班的孩子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知道自己去楼下抬饭盆,抬纯净水,几个人轮番上阵,七手八脚,渐渐地现在两个人就可以搞定了。刚开始时我真的是很担心,很心疼,现在看他们生龙活虎渐渐强壮的身体,真的感觉自己的做法没错。成长是需要磨练的,现在的孩子就缺少磨练,而我们教师就要狠下心来给孩子磨练的机会。 四、班队建设 模拟社会 现如今整个社会的竞争氛围越来越激烈,在任何地方任何单位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竞争,合理和公平的竞争能激发人的向上的欲望。为了我们的孩子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从小养成公平竞争的心态,在干部任用制度上,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采用每学期公开竟聘上岗的制度。 学期初召开一次动员班会,让更多的孩子有信心和时间准备参加竞选,然后两周后召开班会,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到前面演讲,集体举手投票,当众宣布每个人的票数,根据个人的情况确定工作范围和责任。这个办法让许多想借机会走关系的家长免开尊口,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更给孩子们公平竞争的机会。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班干部要及时找谈话,给机会改正错误。在期末还要进行民主测评,对不胜任的干部,大家心中有数,下学期就要另行换人。给当选的干部以紧迫感和压力,保证班级干部队伍的正常工作和质量是保证班集体建设的前提条件。因此,这个做法使班级始终保持鲜活的竞争氛围,充满活力。 五、自我管理 自我总结 在干部培养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的原则是要使班级体朝着自我管理的方向发展,在小干部的工作中,我只起组织协调的作用,在各项工作任务划分明确之后,其他的监督权给全班学生,每周的班会由班长来总结本周的工作,每天由体委来总结站队情况,由劳委总结值日情况,并实施奖惩制度,学习委员检查预习情况记录在案,每个干部手中都由一份名单,期末家长会,我会让小干部们自己总结工作,公布表现突出和优秀的名单,颁发奖状和奖品。我在幕后监督检查,更多的时候是全班同学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管理。 班集体建设能够实现自我管理是我最大的愿望,这需要时间和漫长的过程,也许用不了多久,我的班级就会实现这个目标。人人都是主人,人人自我管理。 班级管理论文3000字篇三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 措施 ,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1]目前大部分高校取消了班主任,主要由辅导员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辅导员应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策略,创新班级管理方法,营造良好的班风,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氛围。 一、目前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用于班级管理的精力有限。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辅导员坐班制,要求上班时间辅导员必须在办公室,办公室事务繁多,不但要处理学生的各项事务,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还要协助处理办公室其他事务、开会、培训等诸多事宜。一名辅导员通常管理5、6个班,大约200-250名学生,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各类问题均需辅导员亲力亲为,占用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了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还需承担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党务工作等等,事务繁杂,任务繁重。 (2)缺乏固定的场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级凝聚力不强。大部分高校班级没有固定的教室,不同的课在不同的教室进行,课余时间可自行选择教室上自习。辅导员召开班会只能根据教室空余情况临时选择,开展班级活动没有统一的地点,不利于开展教室 文化 建设。很多高校实行选课制度,学生可自行选择上课时间、地点,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不够,班级凝聚力不强。 (3)任课教师普遍缺乏班级管理的意识,认为班级管理与自己无关。很多高校认为班级管理是辅导员的职责,与其他人没有关系。普通教师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通常采取汇报给所带班级辅导员的方式,由辅导员处理班级的一切事务。很多高校辅导员未承担教学任务,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均在课外,时间有限,相关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的策略 (1)培养一批优秀的班干部,协助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学生干部扮演了受教育者、自我管理与服务者的多种角色,[2]在班级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应健全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选拔出能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会议,加强学生干部工作技巧的培训,注重工作能力的提升。 (2)新媒体环境下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班级管理。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当代大学生喜欢的交流方式。高校辅导员应建立班级QQ群、飞信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一方面及时将学校的各类通知迅速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了新的平台。辅导员可针对近期的 热点 问题以及班级状况与同学们讨论,经常性与同学们互动聊天。通过查看学生的微博、QQ空间、朋友圈信息了解学生的行踪、思想动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3)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应把理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集体荣誉感等教育融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任课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多交流沟通,让学生感受到众多老师的关爱,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4)关注贫困生,关注问题学生。贫困生及问题学生是班级管理的难点,也是重点。贫困生在学习期间承受家庭经济压力,大多心理脆弱,较为自卑。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期间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中途退学。在评选奖助贷补时应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情况,让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资助。另外,班级管理尤其要重视存在厌学情绪、抑郁症、网瘾等问题学生的管理,严防恶性事件的发生。应关注问题学生的思想动向,找到问题的根源及时开导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走向阳光。 (5)健全班级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班级制度为班级成员提供了行为准则的依据,让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3]班级制度应该涵盖日常管理、奖助贷补、惩处措施等各个方面,应做到细化,可行性强,并严格执行。制度的制定应该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班级管理力求制度化,组织学生定期学习制度,让学生真正做到心中有制度,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行为。 猜你喜欢: 1. 班级管理论文1500字 2. 班级管理论文范文 3. 班级管理论文2000字 4. 浅谈班级管理论文 5. 班级管理的论文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班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心理文化建设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策略

一心理文化建设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中职班级的建设主要包括班级文化建设、精神建设以及心理文化建设等。心理文化建设是最重要的,因为健康的心理是开展一切活动的保障,良好的心理可以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风气,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者和辅导者,教师应该在学生进入中职院校的时候就开始开展班级的心理文化建设,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建立良好的基础。心理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也能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开展班级心理文化建设的策略

1.将班级心理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个性意识比较强,对于不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主张,班级管理就是对班级环境的布置、班风建设的活动等。教师要根据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班级的心理文化建设,在班级中要通过学生的自我激励,实现自己的价值,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心理。

2.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积极引导作用。人格高尚的教师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是积极建立班级心理文化建设的前提,教师应该要有健康向上的思想和心理,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不要刻意批评,耐心地为他们解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创设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轻松氛围。

3.开展班级活动实现心理文化建设。有效的班级活动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在班级集体活动中,教师要及时鼓励参与活动的学生,表扬他们的拼搏精神,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也是可以的。在集体活动中,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要每周都安排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放松身心的机会,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深化师生之间的感情,消除学生烦躁的心理,形成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理。

二、结语

在中职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将班级的心理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有效利用心理文化建设,创设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样既有利于班集体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也能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达到学生愉快学习和生活的目的。

一、采取民主管理,提高管理实效

“专制式”管理对于高中生而言起到的作用不大,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高中生处于叛逆期,对于传统班主任采取的“专制”管理漠然不顾,甚至深恶痛绝,往往还会与班主任对着干,唱反调。面对这样的状况,班主任不能一味地按照传统思想进行班级管理,而应适当“放手”,从“专制”走向“民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从而突出生本理念,全面提高班级管理实效。首先,以民主的方式选出班委会。班级管理中,起核心作用的是班委会。只有以民主方式成立的班委会,学生才会心服口服。因此,在选举班干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推荐、发表竞选演说、全体学生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产生。这样的方式公平公正,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班委会的一员。当然,班委会成立后,其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实行轮换制,让学生有均等的机会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同时,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长、性格特点等,优化分工,明确职责,共同为建立和谐的班集体而努力。其次,在班级内设立“值日班长”和“值周班委”。通过这一途径,学生真正直接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民主意识不断强化,责任感不断增强,并从中学会管理。“值日班长”按照学生的座位排序,由“值周班委”负责协调工作,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最后,民主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确保依“法”治班。民主管理停留在口号阶段毫无意义,民主管理要落实到实处必须让学生成为行动的主人。每一个班级都是不同的集体,因此,班主任要“放权”给学生制定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从学生角度出发。但民主管理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它必须是在班主任的有效管理调控下进行的。

二、掌握批评艺术,保护学生自尊

有扶有放,有刚有柔,这才能体现出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对于班级中犯错的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地呵斥,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批评艺术。高高在上,指责唾骂并不能使班主任在班级中树立绝对的威信,反而让学生觉得自身与班主任的距离越来越远,并且启用师生间的矛盾。面对学生不经意的犯错,教师要批评恰当,从个性入手,针对启发,保护学生自尊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错误,促进学生改进、调整、提高。例如:本班有一名学生经常在值日时“偷懒”,将自己的任务无形中加到其他学生身上。前期阶段,班主任实施批评教育,但是却毫无效果,这名学生对于班主任的批评置之不理,仍然我行我素,而且“偷懒”行为愈加严重,导致与其一起值日的学生抱怨声不断。为此,在该名学生值日当天,班主任特意接过这名学生的扫帚,并说著:“扫地这事确实有点辛苦,你先歇著,我来扫扫”。班主任扫著的同时与其他学生一起欢快地聊天,不一会便扫完了。平日里“偷懒”的学生惭愧地低下头,一开始是感到尴尬,继而顿悟。在这之后,这名学生非常积极地融入值日活动,不再偷懒,表现得更加积极。如果班主任仍然不改变策略,不照顾学生的“爱面子”心理,只能使班主任与这名学生的关系不断恶化,学生的偷懒行为也不会改变。但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批评艺术,运用稍微“刻意”的行为与语言,点醒学生,保护学生自尊的同时融洽与学生的关系,让班级管理更人性化。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包含着极大的学问。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既要“扶”,也要“放”,既要“刚”,也要“柔”。班主任面对的每一个班集体都有一定的“个性”,为此,班主任还必须区别对待,实施“个性化管理”。

机构整合干部融合问题研究论文

探讨地方高校办公室的职能及行政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探讨地方高校办公室的职能及行政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

高校办公室是连接学校、教师、学生的桥梁,起沟通、协调、执行等作用。文章先分析地方高校办公室的职能,再探讨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应对措施。

关键词:

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职能;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地方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的办公室业务逐渐增加。地方高校的办公室是连接学校、教师、学生的桥梁,是连接高校各部门的纽带,是高校的对外窗口。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多,直接影响学校教学秩序和正常运转。做好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职能

(一)管理职能。

高校办公室是学校、院、系管理工作的执行者,负责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办公室的管理职能包括院系对学校布置工作执行的管理,学校、院、系固定资产及办公资产的管理,院系宣传及信息化建设,院系财务管理及日常综合管理等。除此之外,办公室管理职能还包括对高校决策及部署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的职能,目的是维护高校决策的权威性,保证各部门能及时高效执行相关部署。

(二)协调职能。

高校办公室是高校、院、系的核心部门,是各项事务的协调者。办公室在高校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且负责沟通内外,承担着联系、沟通、协调的责任。办公室是高校信息和事务的中转站,需要上传下达,需要倾听意见,需要反馈协调,以保障高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办公室的协调职能涉及党政协调、领导协调等,主要是依托党的政策、方针,依照正确的方向,从高校发展全局出发,对高校中所有发生的事务进行协调。

(三)保障职能。

高校办公室是学校教学秩序运转的保障者,为院、系等提供舒适、便捷的办公环境和条件,保证院、系的所有工作顺利开展。办公室为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属于后勤服务部门。

办公室随时关注学校师生的思想动态及反馈的问题,并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办公室随时关注师生的需求,并提前布局;办公室以服务为基本宗旨,以师生为本,为广大师生排忧解难。以人为本是办公室保障职能落实的前提,办公室的保障工作应以尊重广大师生为基础,目的是保障校内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高效服务意识、良好组织协调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都能为保障职能的落实奠定基础。

二、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不重视。

高校办公室虽然是高校运转的核心行政部门,从宏观上参与高校发展决策与规划的制定,从微观上处理领导、部门之间的矛盾,保证各类大小文件的上传下达。但整体来说,师生对办公室工作还是不重视、不认可,不能积极配合办公室完成各项任务,使办公室工作不能顺利有序开展。

(二)目标不明确。

地方高校在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办公室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行政管理工作范围在不断拓展。新拓展的业务内容虽从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具体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新拓展的业务导致办公室日常行政管理目标被打乱,如果学校领导直接将某项业务交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处理,会导致办公室工作秩序混乱。长此以往,办公室工作人员将分不清本职工作与领导工作的界限,会导致办公室工作没有明确指标,进而使得办公室工作效率低下。

(三)素质能力不强。

地方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思想素养、技能素养,并以服务意识投入工作中。但实际情况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办公室业务增强,办公室工作人员也在增加。办公室工作人员素质能力不同,工作态度、处事方法不同,影响办公室工作效率。部分办公室工作人员存在"双面"的情况,对上级领导一副笑脸,对下面师生一副冰面,这严重影响办公室在师生中的声誉,进而影响学校的发展。

三、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创新对策

(一)重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

地方高校要重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确定办公室的服务职责。一是上传下达,构建学校与教师、学生沟通的桥梁;二是监督学校各项政策、制度的落实;三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解决师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高校办公室要以学校发展全局为核心,将管理职能、保障职能、协调职能落实到位,将学校各部门的关系协调好,依托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开展工作。

(二)转变理念,明确目标。

在新时期,地方高校办公室要做好日常工作,就要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明确工作目标,依托管理制度使办公室工作职责清晰,杜绝推诿现象。高校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办公室的业务进行明确,对办公室的职责进行明确,按照岗位制定责任目标,保证每名工作人员都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工作目标,在工作时能按照轻重缓急开展工作。

在完成日常工作,没有最新指示的情况下,办公室工作人员能及时与领导进行沟通,能为后续工作做准备。办公室领导者要根据学校布置的任务进行会议的召开,目的是使所有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和义务,并倾听工作人员对工作开展的想法,目的是依托众家思想将目标分解,最终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三)依托培训,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素质。

为了提升办公室行政管理效果,要依托高校的顶层设计对办公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高校要建立办公室工作人员培训制度,依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服务能力、专业能力。在参加培训后,高校要对参培人员进行考核,要在学校范围内组织工作交流会,将自己的培训内容、培训感想进行分享,目的是通过交流提升其他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考勤、反馈制度。

除高校层面对办公室工作进行制度约束外,办公室也要依托实际工作的开展进行制度的制定,目的是通过框架制度和细化的制度对办公室进行约束和监督。首先,依托制度加强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监督。办公室可以设置监督人员,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等进行监督。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监督,可以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并使其长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养成良好的服务与工作习惯,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其次,设置考勤工作制度。

考勤工作制度是依托学校大政策的背景下,办公室进行的细化考核。依托考勤能合理制约办公室工作秩序,能通过对办公室工作内容的合理分配,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依托考勤制度,可对办公室工作进行合理规划,让两人或多人协同完成一项工作,一是在最短耗时内完成最大量的工作,二是帮助工作人员养成集体意识和互助的习惯,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针对类似的事件依托合作解决,最终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设置反馈机制。反馈能让办公室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有直观的了解,进而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反思,并能依托创新提出解决方案,最终促进办公室服务水平的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反馈进行会议的召开,通过集思广益,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稳定开展。

(五)强化办公室内部机构设置。

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涉及的事务非常繁杂,每项工作都要细致完成,目的是保证学校层面的政策落实到位,保证对师生的服务到位。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执行职能、协调职能、管理职能等助力高校教学秩序等顺利进行。办公室要做好自身结构的建设,规定工作人员的职责,并要求工作人员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基础上随时可与其他同事进行协作,以提高工作效率。高校办公室是一个综合部门,肩负高校正常运转的重任。

办公室要根据工作类型进行结构的设置,目的是通过不同关系的处理,高效完成工作。首先,处理好服务中心与日常事务的关系。中心工作是学校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日常工作是依托中心工作开展的,目的是通过预见性的意见为后续的工作做指导。其次,处理好参与决策和抓好落实之间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办公室要对各项工作的新情况进行分析,依托主要矛盾落实好中心工作。再次,处理好政务服务和事务服务的关系,依托事务保证政务的落实,进而提高工作质量。最后,处理好行政工作和单位组织的关系。办公室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在维护好领导权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作用。

四、结语

总之,作为地方高校的管理核心,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范围广,工作内容多。高校要重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要从学校的角度和办公室自身的角度制定办公室行政管理制度,加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办公室内部机构的优化,通过监督、考勤、反馈制度等明确办公室行政管理目标,提升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通过办公室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发挥办公室枢纽和桥梁的作用,促进地方高校有序运转。

参考文献

[1]程特立浅谈高校学院办公室行政创新管理[J]办公室业务,2020(16):11-12.

[2]江利平.高校行政办公室管理工作中的创新人文关怀[J].现代企业,2020(6):132-133.

[3]付皓轩,王希蒙高校办公室行政精细化管理工作研究[J].才智,2020(17):247.

[4]王珊珊。高校行政办公室管理服务水平优化升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2):109-112.

[5]李雷.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J].成才之路,2019(13):6-7.

[6]李锋.人本管理模式在高校行政办公室中的应用[J].长江丛刊,2018(23):164.

[7]周声宇.高校行政办公室的人本管理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4);:248-249.

[8]庞宝鑫.管理学视野下高校院系办公室提升行政工作效能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1):44-47.

随着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提高,打破现有课程教学的学科界限和壁垒,探索基于学生完全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实践创新素养培养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已成为教育时代的需要。什么是跨学科的融合教育? 其本质是通过多学科课程资源的介入和融通,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本学科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学者舒梅克( Shoemaker )于1989年提出了跨学科教育的定义。 教学跨越学科边界,将课程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建立有意义的联系,让学生在广阔的领域学习。这样,校际融合教学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孤立甚至对立的现象和问题,通过校际融合,将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整合到教学实施过程中,从而打破知识教育碎片化、学科课程孤立化的局面,从整体上实现多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综合、综合关系一、跨学科融合教学问题跨学科融合教学以其不同于孤立学科分科教学的独特价值和显著优势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青睐,在一些地区、学校的教改实验和课程改革活动中,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经验探索备受关注。但总体而言,其效果还不够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 .学科课程固守传统的教学思维,在跨学科融合意识尚未确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分科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同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科思维相对独立,教师习惯以固定的学科教学思维方式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学生接触的教学方法、 由于学习方式比较单一,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内容、学科思维、课程资源未能形成有效的相互融合互通,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观念尚未真正树立。2 .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只是单纯的重叠,学科间的知识并没有加深学科间的融合,主要目的是应用学科间的知识内容和教学思维,进行学科间的知识协作、方法的融合和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从而更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然而,在一些教师所谓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中,课堂上往往出现不同学科知识的随意积累、简单拼凑、“暴力”的叠加,是为了“跨越”而“跨越”的半机械式“融合”3 .跨学科融合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因此知识学习无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过程的要求,绝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所有知识的学习都应该转移到解决现实问题中去应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如果没有对所学知识的转移和应用,知识就会成为与现实生活隔离的孤立存在,知识学习就会成为刻板固化的认知活动。然而,在当前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中,课堂并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跨学科知识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存在脱节,导致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知识学习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也难以发挥4 .学科教学的孤立性和知识学习的碎片化导致学科知识能力与完全问题解决能力不相匹配,孤立的学科教学和碎片化的知识学习是当前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学生很难形成符合通过知识学习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的综合、完整、开放的问题解决能力。如:钻木取火是一个需要融合多学科知识共同解决的问题。木质如何,什么样的植物从生物属性来看容易点燃,这需要学生具备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为什么能点燃,这与温度、闪点、反应等因素有关,需要学生调用相关化学学科的知识如何树当然整个过程的背后离不开运算等数学学科的能力。所以,即便只是钻木取火这一简单的事情,仔细研究也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等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和能力来有效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孤立的学科教学和碎片化的知识学习已经难以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有效突破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施跨学科的融合教学。二、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打破学科课程教学的封闭性和孤立性,克服知识学习的碎片化和分散化,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学,实现学生多维度、系统化、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现实要求为了解决低层次、浅层次的跨学科融合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综合、完整、开放的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对跨学科融合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思考1 .聚焦实际解决问题,建立开放包容的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首先需要变革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指师生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传统课程有很多常见的教学方式,如讲课、讲解、示范、模仿、演习等。运用这些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向学生展示学科教学内容,明确和突破教材中的各类知识点。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解决具体单一的知识点问题上,可以说在实践中是有效的。但必须指出,学生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并不等于现实中具体问题的解决,不能与学生综合、完整、开放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得划上等号。新时代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聚焦解决现实情境下的问题,建设开放现实的学习领域。真正的问题,开放式的领域,这才是适应跨学科融合学习的教育方式。笔者认为,校际融合教育应该有两种最基本的价值观。 其一,校际融合教育教学情境真实,应来源于生活实践,立足学生思维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只有聚焦于现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通过迁移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求真、求真的实践品格和创新素养。第二,跨学科融合教育应着力构建开放现实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的核心是学生之学。在这种学习领域,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学情,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 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智力因素的叠加,还应伴随着情感、意志、精神、德性、品质、灵性等学习者的诸多内在特质。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积极开放包容的学习领域,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学习领域中,自主、自愿、自由地表达和应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和技术,构建多学科内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有效融通。2 .为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综合育人功能跨学科课程建设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的一种新的育人观,旨在培养能促进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核心使命和价值追求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是什么? 核心素养与跨学科融合教育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将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界定为“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通过特定的学习方式培养出的(横向)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横向)学科知识与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内在动力系统的综合可见,核心素养实际上是个人在面临复杂不确定的情况下,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跨学科知识与思维的融合。核心素养内容的总体特性不仅决定了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和价值意义是综合的、系统的、整体的,也决定了学生掌握核心素养的过程和方式应是跨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交叉、整合和共同作用。可以说跨学科融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学活动越来越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综合育人功能的跨学科课程建设。在《意见》中,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统一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协作,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地区、学校课改活动中,教育工作者通过学科融合、项目探索和实践创造,相继提出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动手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项目式学习( PBL )等新的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3 .探索多样的学习实践,赋予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的更大空间意义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认知、思维、情感、意志、动机、精神乃至身体等全方位的投入过程,使学生不断认识自己的内在特质,挖掘自身潜力这样的学习活动终将使人成为千差万别的人,成为与众不同的人,成为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特征的人这种“全面而有个性”的生命体,不能生长在纯粹孤立的学习实践“土壤”上,而需要接受多种“养料”的滋养,实现跨学科的融合性学习。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不可能通过僵化、死板、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出富有个性特征、充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是积极探索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多样化学习实践传统的课堂学习过于注重学科知识演习、学科技能训练和考试对策训练,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情感和差异化的认知经验,难以真正挖掘学生的内心感受和生命体验,无法实现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只有实施多样化的学习实践,引导学生进入跨学科融合的综合化学习空间,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质,创造思维和综合能力。跨学科融合教学以整合学科相关内容为基础,打破知识内容边界和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素养。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统筹校内外各种资源,探索多种学习实践,为学生营造跨学科融合学习的空间。跨学科融合教育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局限在学校课堂内,而应该充分利用校园外社区、博物馆、实践基地、虚拟空间等多种资源,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这些“大课堂”鼓励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项目探索、动手合作、实践创造,使学习活动既有自主性、合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又有趣4 .为了建立协同评价机制,倡导多维学习评价模式的学习评价是收集学生、课堂相关信息,通过比较形成判断,实施反馈,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服务,促进学生的学习。类似的说法有“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学习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课程评价”等。学习一定有反馈,反馈一定有评价。跨学科融合教学需要建立协同评价机制,倡导多元多维的学习评价模式。跨学科融合教学要针对评价主体,积极开展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在评价形式上,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特别是学生在实际或模拟的生活环境中,运用跨学科知识和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以及解决问题所体现出的交流合作、质疑反思、批判性思维等多种复杂能力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对跨学科知识流动和运用的评价,而且关注不同学科思维技能、问题解决方式、学科素养融合的评价; 学生对智力因素的评价(如知识学习、观察力、理解力、创造性等)和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情感、动机、意志力、参与),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思维过程、技能提高的评价,还要关注对精神品质、价值观的评价在评价对象上,不仅要评价学生个人、小组团队在跨学科融合教育中的学习成绩,还要评价班级、学校乃至地区实施跨学科融合教育的整体水平,形成从起点看变化、从现状提高、从结果改进的增值评价模型跨学科融合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整体设计、深度融合,使知识应用具有灵活性、迁移性,使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系统性,使问题解决能力具有综合性、完整性,使人才培养具有复合性、创新性。跨学科融合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必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实施路径,深化改进策略。出处丨《中国教师》作者丨张嫂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专业技术干部安置问题研究论文

1、问:沈阳市每年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有多少数量?他(她)们的职务构成比例是何状况? 答:众所周知,由于沈阳的驻军多,各军兵种大机关也多,所以每年转业到沈阳市安置的军转干部数量也相对较多。正常的年份,每年会有700-800人左右,如遇到国家裁减军队员额,每年将会有1000-1700人左右。这些军转干部的职务构成大约是:除少量的师职干部外,团职干部约占总数的18%;营职干部约占总数的20%;连排职干部约占总数的25%;专业技术干部约占总数的37%左右。 2、问:进沈阳市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都需具备哪些条件? 答:根据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的规定,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由沈阳市接收安置: (1)原籍或入伍地是沈阳市的(即该干部入伍时其户口在沈阳市某区、县(市)注销,但不含外省原籍在沈阳就读大中专院校毕业入伍的); (2)结婚配偶系沈阳市原籍或出生地为沈阳市且有沈阳市常住户口的; (3)配偶系外省原籍,已随军或购房到沈阳市居住,取得沈阳市常住户口满2年的; (4)双军人双转,一方入伍地为沈阳市的;双军人双外省原籍,在沈阳驻军,一方转业,留队一方符合沈阳驻军配偶随军条件的; (5)军队转业干部系外省入伍或其配偶为独生子女,其父母或岳父母在沈阳市定居且有常住户口,年事已高,身边确无其它子女照顾的(含未婚的军转干部); (6)符合《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十九条范围内的及第二十一条所列情况的军转干部,经省、市军转安置主管部门同意批准的。 转业干部符合上述接收条件,但有下列状况之一者,原则不予接收: (1)年龄超过50周岁(含50周岁)的; (2)二等甲级以上伤残或患有严重疾病正在住院治疗期间以及患有慢性疾病、传染病不能适应地方正常工作的; (3)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丧失干部资格条件的; (4)受党籍处分期限未满,权力未恢复的; (5)双军人单转,转业一方系外省原籍,留队一方虽为沈阳市入伍地,但不符合沈阳驻军配偶随军条件的; (6)在部队有问题尚未结论或个人问题尚未结清的(如婚姻纠纷、经济问题等); (7)提升职务或技术等级不符合期限规定的; (8)人事档案残缺不全或提干、升学、任职手续不符有关规定的。 3、问:沈阳市对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原则和分配办法及其待遇是怎样规定的? 答:由于国家从2001年开始,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了自主择业和计划分配两种形式进行安置,所以沈阳市也存在对自主择业的和计划分配的军转干部不同的安置原则和分配办法。总的指导原则是: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服务的宗旨,稳定安置政策,明确分配办法,公开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千方百计把每一名军转干部安置好,使其各得其所,人尽其才,达到部队组织、军转干部和接收单位“三满意”。 对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市军转办和其下设的“沈阳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办公室”全权负责,采取提供政策咨询、组织就业培训、纳入人才市场等措施,对其退役金的发放调整,医疗保险,冬季采暖,自主就业,档案存放、职称评定、出国政审、组织生活、社区活动等事宜全面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目前沈阳市已有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2300多名,他(她)们享有以下各项待遇: (1)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调整增加退役金和年增资档次; (2)与公务员一样参加沈阳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并享受大病重病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 (3)按有关规定报销冬季取暖费。团职按105平方米待遇报销,营职按85平方米待遇报销; (4)自愿参加“市自主择业办公室”举办的专项培训和招聘活动; (5)从事个体经营的,按有关政策、规定、手续免三年营业税和所得税以及享受优先贷款等。 对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在工作安排上采取“计划分配与按比例选要相结合、政策体现与平等竞争相结合、服务基层与分担困难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指令性计划分配指导下的考试考绩与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分配办法,使每一名军转干部都能各得其所。具体是: (1)由市内和平、铁西、沈河、大东、皇姑、东陵、于洪、沈北、苏家屯九个区入伍的军转干部,其爱人常住户口在上述地区的,均可在市内安置,并打开上述九区的地界限制,实行交叉分配安置; (2)由新民市、辽中县、法库县、康平县入伍的军转干部,其配偶常住户口也在上述四县(市)或由上述地区随军、或是外省、市原籍随军的,均回上述各自入伍地安置; (3)由上述四县(市)入伍的副团职以上军转干部,如在市内有接收单位,有住房,可照顾在市内安置且配偶、子女可同时随迁市内; (4)对获得战时三等功、平时二等功,在边远艰苦地区或从事飞行、舰艇工作连续满10年,因战因公致残,在海拨3500米以上地区连续工作满5年的军转干部,在分配去向方面给予照顾;担任团职主官的军转干部,在职务安排上给予照顾; (5)团职军转干部是军转安置工作的重点,担任领导职务满最低年限的团职军转干部,一般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可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接收团职军转干部安排非领导职务的,当年不占接收单位地方处级非领导职务职数,以后也不作为本单位地方干部晋升处级非领导职务的基数; (6)对要求进入市直如公安、司法、工商、税务等热点部门的军转干部,采取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考试与考绩相结合的办法予以接收安置。热点部门及其接收名额由市军转办协商后报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领导确定,市军转办同时负责考试的报名及全部的考务工作。试题及考试日期由省军转办全省统一确定,计算机统一判卷,具体详情,请参考沈阳市每年度的《军队转业干部考试简章》。 (7)其他市直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和各区接收军转干部,要按市里下达的分配计划,50%由接收单位自主选要,50%由市军转办指令性分配。军转干部可分配进入各级党政群机关工作,也可分配进入各级各类的事业单位工作。对各种类型的企业,在非军转干部本人意愿的情况下,不指令性分配军转干部。军转干部本人可以结合自身素质条件及特长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接收单位和工作岗位或通过双向选择推荐自己,达到进入理想接收单位工作的目的。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配办法,目前遇到了如何与国家《公务员法》对接的突出矛盾。因此,要等待国家有关新的政策、措施、办法出台后,才能最后修改、确定我市的具体办法; (8)中央直属驻沈的机关、事业、企业单位,要按市里下达的分配计划分担困难,承担和完成接收安置军转干部的任务。省直在沈的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接收军转干部,从沈阳市接收的军转干部中选调或通过考试接收,具体事宜请参考省军转办的实施办法; (9)对国家按照接收军转干部计划数所增加的行政编制,采取带编分配的办法,全部用于安置师、团职干部和营职主官,同时要与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通盘考虑,选调优秀的师、团、营职军转干部进入各级各类领导班子任职。对专业技术干部,一般对口安置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工作需要的,可以安排相应的行政职务。军转干部安置到事业单位的,给予三年适应期,进入企业的给予二年的适应期。非本人原因,企业、事业单位不得违约解除与其签定的聘任合同或辞退军转干部; (10)进入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的军转干部,按其军队的职务等级安排地方平级职务,其政治、生活、工资、福利待遇不低于所接收单位与其军队职务等级相应或同等条件人员的标准。退休时享受所在单位与其转业时军队职务等级相应或同等条件人员的退休待遇,但此规定不适用于到地方后受到降职以上处分的军转干部。 4、问: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随迁配偶、子女的有关事宜,沈阳市是如何规定和办理的? 答: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随迁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人员要按照《军队干部转业审批报告表》和本人档案材料中的记载确定。原则上按以下规定办理: (1)已婚或有正式工作的子女不能随迁;大中专院校或职业技工学校的在校学生不能随迁;但确属军转干部的独生子女的,经审查核实并有部队师以上政治机关和当地县以上政府证明的可办理随迁和转学(含已婚子女的配偶); (2)由军转干部赡(抚)养并长期在一起生活的年高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岳父母以及父母双亡又无劳动能力的兄弟、姐妹有随军和移交手续的,经审查复核后可随迁; (3)军转干部的配偶和不满十五周岁以下的子女可随军转干部一同迁入本市(或配偶随调); (4)随调配偶是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的,干部录用手续、任职、级别等材料必须真实、齐全、符合有关规定,其工作安排纳入市人事局每年对部队现役军官随军家属的安置计划中一并随调对等安置;各类企业自行聘任的干部或其他的以工代干人员及工人,都按工人对待,纳入市劳动力市场,由市场统筹解决其工作就业问题; (5)随调配偶已达到退休年龄或患有严重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不能随调。要由原单位办理退休或病休手续后,可来沈落户。 5、问:沈阳市目前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的形势如何?存在哪些矛盾和困难? 答:沈阳市目前安置军转干部的形势是相当严峻的。主要的表现是:军转干部的安置渠道越来越窄,全市接收军转干部的能力越来越弱。特别是2007年,如果说已经到了“没有地方再接收安置军转干部”的地步和程度也不为过。这主要是由于连续多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部队裁减员额,大批的军转干部进入我市安置,已经将市直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区直机关、事业单位直到各街道办事处的编制吃空占满。目前最突出的矛盾和困难,一是接收军转干部的数量与实际安置能力不协调;二是军转干部对职务岗位的期望值过高,(大多数人都想进党政机关当公务员)与实际空余编制不匹配;三是师团职军转干部的安置及职务安排的规定与各接收单位的实际需要不一致;四是地方党政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及事业单位调整改制、精减人员的政策与指令性接收安置大批军转干部的政策相抵触;五是地方对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及对人员构成比例的要求与接收的军转干部比例条件不相符合。 6、问:沈阳市将如何克服上述的矛盾和困难,进一步把每一名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好安置好? 答:首先是依靠市委、市政府对接收安置军转干部工作的坚强领导。沈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军转干部的接收安置工作历来都非常重视,做为政治任务要求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组织、人事、劳动、教育、编制、军转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工作。要求各接收单位、各部门、各地区都必须无条件按分配计划完成接收安置军转干部的任务。这也是我市历年来都能够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军转安置任务的根本保证。 其次是继续挖掘安置潜力并继续延用过去成功的“挤指标、占编制、拓渠道、带编分配、双向选择、考试考绩、合理推荐、按比例选要和指令性分配的办法,千方百计地安置好每一位军转干部。同时也要引导军转干部树立积极正确的择业观,确立在广阔天地、各行各业都能闪光发挥作用的正确思想理念,避免千军万马挤机关的现象。 第三,要根据国家、省出台的有关军转干部接收安置的新政策、新办法、新措施,结合我市实际,探索、确定、创新我市有关的政策、措施、办法,合理消除矛盾、积极化解困难。 第四,市军转办要继续坚持在整个安置过程中贯彻的“八公开”做法,即随着军转安置工作的进度向全社会、部队组织、广大军转干部,A、公开接收安置政策和办法;B、公开当年接收军转干部的名册及档案编号;C、公开全市分配计划和各接收单位联系电话;D、公开军转安置工作程序;E、公开各单位接收军转干部的岗位用人信息;F、公开《考试简章》和考试考绩录取结果;G、公开军转办内部人员分工和办公电话;H、公开每名军转干部的最后的分配结果和去向。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军转办要自觉地接受社会各界、部队组织及广大军转干部的监督,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会得到上述人员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进而创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帮助军转工作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了解军转、方方面面参与军转,上下联动,为完成军转安置任务,安置好每一名军转干部而共同努力的良好局面。 7、问:沈阳市对军队转业干部的培训工作是怎样进行的?都发给什么证书? 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沈阳市对已接收安置的军转干部除对口安置的专业技术干部外,都要进行上岗前的适应性培训和专业性培训。正常情况下一般要保证近三个月左右的培训时间,由市军转办统一组织,在报到后上岗前进行。经考试考核,对各科成绩合格者,发给岗前培训合格证书,做为上岗任职的依据。从2000年开始,我市还专门对军转干部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培训课程,经考试合格者,发给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认可的计算机应用二级合格证书。此外,为帮助广大参加热点部门考试的军转干部更好地掌握、理解考试教材的重点,我们还在考试前举办考前辅导班,这些都受到了广大军转干部的欢迎。军转干部参加培训期间,享受本单位在职的同等级同条件人员的工资、福利、补贴待遇。军转干部应克服困难,服从安排,积极参加培训。军转干部的接收单位要妥善安排好他们的时间,创造条件积极支持他(她)们参加培训。 8、问:军转干部及随调随迁家属接到通知后,到地方报到都需要哪些证件手续?有哪些应注意的问题? 答:军转干部须持以下证件报到: (1)部队师(旅)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行政介绍信; (2)部队师(旅)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党、团组织关系介绍信; (3)部队师(旅)以上后勤机关出具的人员供给关系介绍信; (4)投奔沈阳市某地区配偶或父母、岳父母、子女、亲属的常住户口本,或师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户口证明。 (5)军转干部本人的军官转业证或自主择业证。 随调随迁家属须持以下证件报到: (1)县以上人事、劳动部门出具的行政(人事)调转介绍信和工资(供给)关系介绍信; (2)当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户口迁移证; (3)是党、团员的要同时携带组织关系介绍信; (4)随迁的在学子女须携带转学证明。 报到地点和地址: 回新民市、辽中县、法库县、康平县安置的军转干部及其随调随迁家属可持上述手续直接到所属四县(市)人事局报到; 市内九区和市直安置的军转干部及其随调随迁家属,持上述手续到市军转办报到。地址:沈河区北京街16号(人才大厦10楼),电话:62238468。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军转干部及其随调随迁家属,无正当理由或未经市军转办同意,超过规定时限而逾期不前来报到者,军转办不再负责接转各种手续,退回原部队和原地; (2)军转干部和随调配偶,报到后未经接收单位同意,无正当的理由一个月内不前往上班工作的,退回原部队和原地; (3)军转干部在部队犯有错误受到处分,转业前擅自将处分材料撤出档案被查出者,退回原部队。同时,凡属违背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已向地方移交档案之后补办的提职、调级材料,地方不予承认也不予装入本人档案。 (4)军转干部报到后,暴露或发现其在原部队尚有遗留问题未处理结清者(如婚姻纠纷、经济问题等),退回原部队。 9、问:沈阳市对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时间进度是怎样掌握和安排的? 答:一般在正常的情况下: 三月份以前,市军转办要深入各有关部队及地方接收单位进行摸底调查和汇集,研究当年一系列有关工作; 四月中旬或五月初,与部队、省军转办进行军转干部档案的移交、接收工作,随后审档并公布当年我市接收的军转干部名册及档案编号; 五月份,组织军转干部考前辅导班;参加全国及全省召开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会议;研究制定我市的具体政策措施办法; 六月-七月,召开全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会议;下达和公开全市军转干部分配计划及有关政策、措施、办法、要求;公开《军转干部考试简章》;按省军转办确定的时间,进行军转干部考试的报名及考务考试工作并公布考试录取结果;同时积极推进“双向选择“工作;力争完成全体军转干部的市级分配; 八月份,完成每位军转干部的下一级分配及在各自接收单位中的定岗定位定职工作,期间允许个别军转干部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调整到理想的并同意接收自己的单位、部门和地区去任职工作;向部队发出该军转干部来地方报到的通知; 八月-九月(或按省军转办的规定),组织军转干部及随调家属来地方报到、接转各种关系;明确报到的时间、时限及各种手续要求; 十月-十二月,组织军转干部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专业性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进行全年工作总结;其中十一月中旬,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在参加地方体检合格后,可按时间、时限的要求到地方报到并办理退役金领取卡、医疗保险等事宜。 10、颁布实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答:一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中国特色的退役军官安置制度的具体步骤,也是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一步。 二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 三是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客观需要。 11、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贯彻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原则。 12、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方式有哪些? 答: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是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 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地方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 13、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时完成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 军队转业干部应当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14、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退役金的调整和增加是如何规定的? 答: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退役金,根据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退休干部生活费调整的情况相应调整增加。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会同人事部、财政部、总政治部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 15、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答:(1)负责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退役金的统计、预算、申报、审核、核拨和调整等工作。 (2)协调办理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等问题。 (3)指导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就业。 (4)指导和协助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培训。 (5)负责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档案接转与存放。协助办理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因私申请出国、出境等有关手续。 (6)指导街道、乡镇做好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等。 总之,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工作难度也大且各方要求也高的工作。作为政治任务,其关系到地方经济建设、部队建设和国家的稳定安全,意义十分重大。作为军转干部第二次择业,其涉及到每位军转干部的人生旅程和根本利益,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然而,军转干部本人如何在转业的过程中,正确地把握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实事求是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与岗位,也是决定自己一生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希望广大军转干部与我们一齐共同努力,把自己的军转安置之路走宽走好,达到自己意想的境地。如果部队组织、军转干部本人还有哪些不明之处,可以直接到军转办进行政策咨询。 咨询电话:62238230 62238468(计划分配) 62238227 62238478(自主择业)

9级对应公务员为副处。一般降一格安排,应该是正科。还要看当地和用人单位的用意。可了解一下之前当地、本系统转业的战友。。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文件 中发〔1998〕7号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做好一九九八年和军队裁减员额期间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各大军区党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各人民团体: 1985年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全国共安置了93万余名军队转业于部,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提出,人民解放军在八十年代裁减员额100万的基础上,将在今后3年内再裁减员额93万。这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党中央的这一决策,近3年内军队将有一批干部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工作,其中1998年有5万人,明后两年的数量更多一些。妥善安置这批军队转业于部,对于保证党中央战略决策的顺利实现,推进军队的改革和建设,维护稳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这批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工作,是在国家深化改革和军队体制编制调整精简、裁减员额的新形势下进行的。党的十五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国家行政机关正在进一步精简机构和人员,国有企业将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军转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置任务十分艰巨。中央认为,军队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宝贵财富。军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军转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军队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把安置军队转业干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妥善安置这批军队转业干部,是保证裁减军队员额50万顺利实现的关键所在,是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际行动。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执行各项安置政策,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每一个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好、安置好、培训好、使用好,使军队转业干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为了确保1998年和军队裁减员额期间转业干部安置任务的圆满完成,推动军转安置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这批军队转业干部原则上仍由其原籍或人伍时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安置。到非原籍或非入伍地安置的接收条件,仍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现行的规定执行。对夫妇同为军队干部的转业问题,要统筹考虑。双方同时转业的,可到任何一方的原籍或入伍地安置。一方转业,留队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转业一方可到留队一方所在地安置;留队一方以后转业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二)这批军队转业干部采取指令性计划分配的办法进行安排。需要加强和充实人员的政法、安全和有关执法监管等部门,要优先接收安排军队转业于部。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些特殊的保障措施和优惠政策,鼓励转业干部到企业去工作。凡有增员计划的部门和单位,接收军队转业干部的数量不得少于其增员计划的15%。各级行政机关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所需编制,一般应在本单位编制员额中解决;编制满员或超编的,所需编制仍执行《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关于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会议情况报告的通知)(国发〔1986〕98号)的规定。对于安排进人国家行政机关的转业干部,接收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可进行必要的考试、考核,择优选调。所有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都有责任和义务接收安置转业干部,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完成安置转业干部任务。中央国家机关在各地的直属单位,要加强同当地军转安置部门的配合,积极完成转业干部分配计划。中央国家机关要支持在各地的直属单位认真完成安置任务。(三)对于这批军队转业干部,应根据本人德才条件和地方工作需要,根据其在军队的职务等级、贡献和专长进行安排。要重点安置好师、团职转业干部。对担任领导职务的师职转业干部,一般要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少数接收数量较多的地区,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也可安排与其原军队职务相对应的非领导职务。对任现领导职务满4年的团职转业于部,仍按照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总政治部《关于做好团职转业干部职务安排工作的通知》( 〔1990〕国转联字 3号)的规定安排。各地区、各部门按规定增加的行政编制,要优先用于安排师、团职转业干部;接收师、团职转业干部较多的地区和部门,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经省(部)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可适当增加首次任命的相应的非领导职务职数。师、团职转业干部未安排相应职务的,分别享受当地市(地)、县级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对自愿到国家规定的边远艰苦地区工作和获二等功以上奖励、因战因公致残、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及从事飞行和舰艇等工作的转业干部,除按现行规定给予优待外,应在职务和工作安排上给予照顾。对在西藏服现役满15年的师、团职转业干部的职务安排,可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西藏干部队伍、领导班子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1994〕120号)中关于安排西藏内调干部的规定执行。对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尽量按其专业对口安排。凡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有关资格考试合格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或经军队各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并按规定任命的专业技术职务干部,按照原在军队的专业技术职务等级优先聘任。事业单位因职数限制,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确有困难的,可报经省(部)级职改部门核准,适当增加专业技术职务数额。实行劳动合同制、聘任制的企业事业单位,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应当参照其原军队职务,聘任到领导和管理人员工作岗位上,并给予2至3年的适应期。适应期内,非本人原因不得随意解聘、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转业干部按自愿原则,可以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或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四)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仍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确定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待遇的见知》(国发〔1998〕19号)的规定执行。在确定转业干部工资待遇时,应按照转业干部转业时军队的职务(含技术等级)和工资,根据国发〔1995〕19号文件的规定进行套改。原在军队担任中等学校教员或护土工作,转业后继续从事该职业的,其在军队的教龄或护龄应连续计算,并享受同类人员的有关待遇。军队转业干部退休时,所任职务等级低于转业时原军队职务等级的,按照与其原军队职务等级相对应的地方干部职务等级办理退休手续,享受相应待遇。军队转业干部享受与其原军队职务等级相对应的地方同职级干部的医疗待遇。军队干部转业后,按照当地规定参加医疗保险,享受与其军队职务等级对应的地方同级干部的医疗保险待遇。转业干部的军龄计为所在单位的连续工作时间,享受所在单位同等人员的同等待遇。对分配到企业的军队转业干部,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军队转业干部参加养老保险时,其军龄应视为缴费年限。军人保险制度建立后,转业干部在服役期间的保险基金,转移到接收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五)军队转业干部在上岗前要进行专业培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安排,按专业编班,采取适当集中、条块结合的办法进行,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培训要坚持以转业干部上岗后急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贯彻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转业干部培训作为开发人才资源的重要途径,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干部教育规划。要积极支持和鼓励转业干部参加各类成人教育和培训。有关院校和培训机构,要积极承担军队转业干部的培训任务。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要坚持为培训转业干部服务的方向,军转部门要加强和培训中心的领导和管理。培训中心从事社会服务的收入,主要用于弥补转业干部培训经费的不足。1998年中央财政和军队(含武警部队)分别按每名转业干部570元和330元的标准拨发培训经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补助。军队转业干部在培训期间,享受本单位在职人员的同等福利待遇。(六)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继续贯彻“以地方解决为主,中央财政补助为辅”的方针。为了保证三年军队裁减员额期间转业干部安置任务的顺利完成,国家要增加对建房经费的投入。1998年中央财政按全迁户转业干部每人3500元,其余转业干部每人3000元的标准拨付建房补助费。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解决转业干部住房经费的投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助的建房经费应落实到接收转业干部的部门和单位。转业干部自己解决住房的,建房补助费可以发给本人。各地区应根据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结合实际,切实解决好转业干部的住房问题。对转业干部中的全迁户,应采取各种形式在报到前落实他们的住房。要把转业干部住房纳入当地住房制度改革的规划,优先加以解决。接收单位向职工分配或出售住房时,对军队转业干部应优先安排。凡现任职务低于原在部队职务的,应参照原在部队时的职务享受所在单位相应职级干部的住房标准和优惠政策。要继续抓好解决转业干部住房试点工作。为转业干部集资建房的,按《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人事部、总政治部〈关于做好一九九三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1993〕36号)的规定享受有关政策,所需建房用地由各级政府采取行政划拨的办法给予解决。住军队营房的转业干部,在地方未解决住房前,军队应当允许其居住。地方已解决住房的转业干部,应当及时搬出军队营房。(七)各级政府对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应当与转业干部同时接收安置,同时发出报到通知。调入调出单位相应增减工资总额。地方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对已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转业干部随调家属,要做好其养老保险档案和基金的转移工作。军队转业干部的配偶及未参加工作的子女随同转业干部调迁,当地政府应予落户。转业干部身边无子女的,可以随调一名已工作的子女及其配偶。各地接收安排转业干部(含因工作需要经军转部门批准的)及其随调随迁的配偶子女,不得收取国家政策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军队转业于部随迁子女需要转学、入学的,由当地教育部门负责安排,任何单位不得收取国家规定之外的费用。(八)1998年分配到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转业干部9月至12月的行政事业费,由军队(含武警部队)按照转业干部分配计划数的60%和财政部规定的各地标准,在本通知下发后一次拨给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由该办公室转拨各地;1999年的行政事业费从当年1月起,由财政部门按转业干部分配计划数的60%拨发。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的各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各级审计、财政部门对安置经费的使用情况应加强监督、审计。(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于1998年7月底以前,做好今年转业干部的分配工作并发完报到通知,整个安置工作于8月底基本结束。(十)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应当积极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当地政府下达的分配计划和要求,积极完成安置任务。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拒绝接收转业干部。各地区要在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各项安置政策规定的同时,积极研究探索军转安置工作的改革。各级组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军转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廉政勤政,恪尽职守,切实保证安置任务的完成。部队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要切实加强对转业于部的管理教育,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广大军队转业干部要保持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安排,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做出新的贡献。 一九九八年四月十八日

担任团级以下职务(含处级以下文职干部和享受相当待遇的专业技术干部,下同)的军队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列入军队干部转业安置计划:(一)达到平时服现役最高年龄的(二)受军队编制员额限制不能调整使用的(三)因身体状况不能坚持军队正常工作但能够适应地方工作的(四)其他原因需要退出现役作转业安置的。法律依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十二条担任团级以下职务(含处级以下文职干部和享受相当待遇的专业技术干部,下同)的军队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列入军队干部转业安置计划:(一)达到平时服现役最高年龄的(二)受军队编制员额限制不能调整使用的(三)因身体状况不能坚持军队正常工作但能够适应地方工作的(四)其他原因需要退出现役作转业安置的。

  • 索引序列
  • 干部两地分居问题研究论文
  • 班干部选拔问题研究论文
  • 班干部选拔问题研究论文范文
  • 机构整合干部融合问题研究论文
  • 专业技术干部安置问题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