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擒丈”;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 汉赋在结构上,一般都有三部分,即序、本文和被称作“乱”或“讯”的结尾。汉赋写法上大多以丰辞缛藻、穷极声貌来大肆铺陈,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只在结尾处略带几笔,微露讽谏之意。 汉赋分为大赋和小赋。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西汉时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杨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大赋的行家、小赋扬弃了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创造出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赵壹、蔡邕、祢衡等都是小赋的高手。 汉赋形成于汉初。贾谊首开汉赋先风,其代表作为《吊屈原赋》和《鹏鸟赋》。真正创立汉赋体制的是汉初辞赋大家枚乘。《七发》是枚乘的代表作,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汉武、宣、元、成帝时代,汉赋达到全盛期。这一时期成就了名望最大、在汉赋史上占有“赋圣”地位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作赋29篇,现仅存《子虚》、《上林》、《大人》、《长门》、《美人》、《哀二世》6赋。其中,他的《天子游猎赋》包括《子虚赋》和《上林赋》两篇,代表了汉大赋的最高成就。司马相如在两赋中基本规定了汉大赋的模式:先是连篇累牍地堆砌辞藻,极尽夸张美饰之能事,最后以淫乐足以亡国,仁义必然兴邦的讽谏作为结尾,铸成“劝百讽一”的体制。 自西汉末期至东汉中期,汉赋基本定型,后辈汉赋作者无法超越前人,故模拟之风大盛,汉赋进入模拟期。这时的汉赋作者以扬雄、班固为最著名。 从东汉中期至末年,汉赋进入转变期,即朝着接近现实的方向转化。张衡的《归田赋》,抨击社会政治,表现不满倾向,初步奠定小赋基础。蔡邕的《述行赋》使之成为汉赋第二大家。他的赋作内容深刻,用词得当,鞭笞了社会的丑恶,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出同情和关怀。 汉赋至魏晋定型于小赋,至南北朝演化成骈赋,至唐宋转变为律赋与文赋
好多。每年不一样的
到主考的学校网站上去看有公布的参考。自考办也有文本。报名的时候他会给你看选一个。我也刚报名
这个补充,很猛!!!
作为一位千古帝王,伟其大功绩有两桩,一是解除了匈奴威胁,二是打通了与西方世界的联系。前者稳定了边疆的治安,巩固了政权;后者促进了汉与外部的联系。武帝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统一货币,盐铁收归,平抑物价,独尊儒术等等。为汉的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然而武帝也有其过失,汉武帝晚期由于连年对匈奴和西域用兵,并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加重,致使大量破产流亡。汉武帝时代,西汉盛极而衰,由于连年的战争,使得文景之治时积攒下来的财富消耗一空。 我们在评价武帝的时候,也要从其功过中得到教训,正视这位千古帝王的功绩与过失。
秦皇汉武功过之我见秦始皇,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姓嬴,名政。汉族,出生于赵国。13岁即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汉武帝,汉族,名刘彻,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后人有云: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可见这两位古代君王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凡功绩。秦史皇及汉武帝对于历史发展的主要功绩有:政治方面:秦始皇:1.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确立至高无上无上的皇权. 3.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4.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有很大的影响.汉武帝:1. 设置内朝,控制外朝2.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王侯的权利3. 创设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控4. 加强和巩固自己的同时,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对后世的历史产生了长久的影响。经济文化方面:秦始皇:1. 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2. 统一了度量衡. 3. 统一货币. 4. 统一车轨,修驰道. 5. 开挖灵渠6. 书同文,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汉武帝:1. 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2. 开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西南各少数民族和汉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3. 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4. 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军事方面:秦始皇:1. 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迫使其退往阴山以北2. 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3. 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汉武帝:1. 出兵抗击匈奴,使西汉王朝的政权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秦史皇及汉武帝对于历史发展的主要过错有:秦始皇:1. 焚书坑儒使得许多重要文献失传,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莫大损失。2. 为了显示自己建立的大帝国的强迫人民出力替他建造一所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花费极为庞大,内部布局极为奢华。3. 征用了七十万犯罪的人,替自己建造一所规模十分宏大的俪山坟墓。4. 刑罚及其严酷残忍。其中死刑就有弃市、腰斩、车裂等等名目,罪名比较中的犯人,他们的亲属也要被一并处死。5. 赋税苛重,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残酷,把赋税的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导致底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汉武帝: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2. 好大喜功,连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虽然是匈奴再不能与西汉抗衡,保护了中原农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巨额沉重的军费,增加老百姓的负担。3. 及其奢侈,宫殿、苑囿建了很多,对外国的使者和来汉贸易的商人也摆大国的架子,任意赏赐。4. 年老之后,和秦始皇一样也想长生不老,相信鬼神,相信仙药。晚年的时候犯了一些错误,主要是方士栾大之祸和江充的"巫蛊"之祸。秦始皇和汉武帝一直都是历史上颇受争议,却又常常被摆在一起比较的两个帝王,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间一些微妙的相似之处。秦始皇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他焚书坑儒,开辟疆土,横扫六合,可谓雄才大略;他又穷及奢华,为自己建造阿房宫,骊山墓,实施苛政,使百姓民不聊生。汉武帝刘彻文韬武略,欲有一翻作为,他尊崇儒术,国势强盛,消弱封国加强中央集权,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大败匈奴,结束了汉前期忍让的和亲政策,巩固了边疆,稳定了朝野;但他广敛钱财,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唐朝诗人李祈在其作品《古从军行》中也有过“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之词对汉武帝讽刺,汉武帝本人晚年也有自悔之意。两位皇帝在文治武功上都很有建树,在横征暴敛上也是可以比肩,在迷信方士上亦是不相上下,而残暴的秉性更是如出一辙。但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以片面的成败来凭断而需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看待:毛泽东曾评价过汉武帝“雄才大略”;孙中山曾将秦皇汉武、拿破伦、元世祖相提并论,称之为“有志之士”;宋朝学者朱熹说过“武帝天资高,志向大,足以有为。末年海内虚耗,去秦始皇无几。轮台之悔,亦是天资高,方能如此。”;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汉武帝堪称中国的凯撒、亚历山大或屋大维。史学大家吕思勉在他的《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其推行的法律规定确有后人值得借鉴的价值。综上所述,从凭断一个人的总体素质上,秦皇汉武在性格上确有人性中残暴等缺点,甚至也犯下过不可弥补的重大错误;但从凭断一个帝王的角度上看,秦皇汉武不失确为成功的帝王,他们伟大的功绩,帝王的风采,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试论《汉书》的文学个性潘定武(黄山学院文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摘要:自历史散文的进程观,《汉书》在文学史上与《史记》同样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汉书》具有严谨有度而又曲折多变的结构,其语言典则而不乏灵动,情感虽内敛而仍然丰富,其刻画人物,每于细微处显精神。《汉书》在叙事体例、叙事内容及语言锤炼方面更为精当。与《史记》雄放酣畅的风格不同,《汉书》整体上呈现一种在严格法度之下具有的从容娴雅之美。关键词:历史散文;《汉书》;文学个性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794(2008)02-0004-03作者简介:潘定武(1967-),男,安徽舒城人,讲师,博士,黄山学院文学院。《汉书》作为《史记》之后又一部杰出的史著,在史学上的创新之功和文化上的巨大意义有目共睹。自先秦两汉历史散文的进程观之,《汉书》在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然而,对《汉书》的文学评价在当代总体显得低调,文学研究目前仍基本局限于少数名篇,整体性架构相对缺乏,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汉书》的文学成就尤其是文学个性认识不足。从《春秋》到《史记》,历史散文多不同程度地显示了各自的文学个性,有着各自不可抹煞的文学价值,《史记》尤具有无法重复性。因而,恰如诗歌在唐代取得极盛而宋诗不得不另辟蹊径一样,《汉书》只有以其不同于《史记》的面目出现方才有其独立的文学与审美价值。人们对宋诗的认识在经历了一系列曲折之后,以新的眼光的审视与评判,终于肯定其艺术上虽稍逊于唐诗而仍可与唐诗双峰并峙。同样可以相信,当我们以不同于鉴赏《史记》的眼光来品评《汉书》时,也会看到《史》、《汉》在历史散文上的双峰并峙。对《汉书》独特的文学个性,下面试从六个方面予以概述。一、结构于严整中见通达因草创所致,加之司马迁本人多浪漫情怀,《史记》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sk308) 收稿日期:2007-03-05-4结构虽宏伟而史体时有疏漏。班固经过精心调理,使《汉书》的形式更加整齐,体制更加严密。当然,这也正是《汉书》被人批评为谨固以至板滞的原因。其实,《汉书》的整体结构是严整有度而又通达圆融。《汉书》以高祖创汉始,以王莽覆汉终,且《高祖纪》和《王莽传》无疑正是班固最为着力的两篇。《高帝纪》写得严正雍穆,最能体现天汉气象;《王莽传》则“为全书中第一巨篇,亦为全书中第一变体”[1](《汉书评议》,P258),其体例集本纪与列传为一身,结构宏大而脉络清晰,传末结以“天下悉归汉”一语一锤定音,不但为一传总结,而且也使全书首尾圆融。通观全书,结构上整饬有度而又不乏通达变化。就单篇来看,《王莽传》洋洋四万言,而以“以诈立心”贯串始终,分言之,又以“外交英俊”、“内事诸父”、“匿情求名”三方面写其“诈”;—自欺以“欺人—— 欺人————自欺”一脉承之,全文结构收放自如。《汉书》中,如《王莽传》一样结构既谨严明晰而又曲折有致者并不少见。《东方朔传》曾被刘知几批评为“委琐烦碎,不类诸篇”[2](卷 16《杂说上》),然东方朔实为西汉“滑稽之雄”,班固此文也别具风韵。传中所叙诸事,无不理正而语谐,作者将东方朔左右圣主、吞吐古今的滑稽才能置于武帝政治的大背景中多方刻画,无疑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而绝无委琐烦碎之嫌。通篇结构行文奇正相生,堪称《汉书》人物传记之别调。二、叙事于平实中生姿与司马迁相比,班固更具有严谨笃实的个性,创作上追求一种稳重平实的风格。《汉书》叙事追求的是一种典正无华的风格,无论写人述事,都不以铺张扬厉、跌宕雄肆见长,然而,班固的文学才华仍能充分地表现于创作之中,与《史记》相比,《汉书》叙事虽总体平实而仍不乏多姿多彩。《张禹传》只是闲闲道来,但因精选材料,善用白描对比,无限意蕴寓于平淡之中。尤其是张禹分别接待彭宣、戴崇及为幼子求官二节,前一节寥寥数语就典型地刻画出一个官场两面人的形象,而补缀以“及两人闻知,各自得也”,意味更加深长。后一节写张禹趁成帝前来问病之机为其幼子求官,仅“禹数视其小子”一语,就将其身居高位而心底龌龊的实质揭露无疑。《孙宝传》则善于在复杂矛盾中刻画人物,特别是写侯文一段,于极复杂的人情关系之中,将孙宝、侯文、杜稚季均刻画得有声有色。三、写人于细微处见风神《汉书》重点描写人物在百人以上,其中多数个性较为鲜明,不少已成为典型的人物形象。班固同样注意以代表性的事件、在复杂矛盾中表现人物个性,然与《史记》相比,《汉书》叙事不但风格平实,而且更善于叙写琐碎之事,往往捕捉看似微不足道的细事。《汉书》细腻的笔触往往直达人物的灵魂深处,具有传神入画之功。《孔光传》写有人向孔光探问宫中树木如何,而孔光竟以他语答之。表现孔光守法不泄,可谓即小见大,平中见奇。《霍光传》写霍光为人,仅写其日常行止,见之以细微之事,且只有“止进有常处”、“不失尺寸”数字,然而,霍光的端正不苟已有充分表现;又写霍光谒见宣帝,仅以“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一语,就尽现宣帝对霍光的畏忌之深,也为霍氏家族的诛夷作了暗伏。《王莽传》写王莽成名前的曲己邀誉,也是通过其妻布衣迎客这件小事来展现的。尤为精彩的是《外戚传》叙写史皇孙王夫人外家母女相失复相得之经过,将琐琐小事叙述得历历如画,而小人物命运之凄惨与作者无言的感慨也就蕴含其中。四、语言之亦雅亦俗对《汉书》语言工雅精练的特点,古人颇多称道,如刘知几赞其“言皆精炼,事甚该密” [2](卷 1《六家》);刘熙载则许其“尔雅深厚” [3](《文概》,P15)。现当代以来,多数学者则评价较低,甚至完全否定其语言成就。或认为 “《汉书》喜用古字,崇尚藻饰,倾于排偶,文辞艰深” [4](P162),或称“在语言上,《汉书》也不如《史记》自然流利,骈化和雕琢的辞句很多,风格陷于平板沉滞” [5](P162)。诚然,《汉书》语言不及《史记》口语化,但绝非一味雕琢与追求雅化。受时代风气和作者个性影响的《汉书》,风格严谨醇厚,写人叙事往往以白描见长,语言尔雅而不艰深,句式多整散结合,且大量引用俗语民谚等口语材料,以增加其语言的生动风趣性,整体上可谓雅俗兼得,而很少有板滞之嫌。五、情感之内敛而丰富班固在作史时也是伴随着复杂的情感以至矛盾的心态的,由于政治的高压和班固自身个性的醇谨,形成了《汉书》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除了个别篇章,如《王莽传》情感表露直接鲜明外,总体而言,显得相对平和内敛,与《史记》的激烈外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论者因此批评班固在著史时不甚动情,甚至贬《汉书》为历史的帐单,这无疑是极为片面的观点。在《汉书》之中,班固内敛而丰富的情感可谓充溢各篇,几乎表现于每个重要的历史人物身上。对于苏武,班固怀有极大的崇扬心情,但《苏武传》中,除末尾论赞引孔子“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之语以直接赞颂外,其余均是通过对苏武自身言行的刻写和与卫律、张胜、李陵等的对比中表现人物并将丰富的情感寓于其中的。通读《苏武传》,使我们不但感受到苏武人格的伟大,而且也感受到作者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颂扬以及班固自身的爱国思想。而与苏武形成对照的李陵,班固对其抱则有相当复杂的感情,《李陵传》中,作者既通过客观的叙述,将李陵与匈奴之战的险恶环境以及李陵抗敌的壮烈生动展现出来,又对其兵败而未能杀身成仁表示了极大的遗憾,然而,无论是作者对李陵的同情,还是对他的批判,在传记中都没有直接的流露,只是《汉书》这种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丝毫也不影响我们对其丰富含义的理解。六、娴雅蕴藉的美学风格与雄肆豪放的《史记》相比,《汉书》的美学风格则是娴雅蕴藉,同时在典重之中又不乏灵动之美。《汉书》典重含蓄的特点是与时代风气以及班固严谨的作史态度密切相关的,东汉前期士风儒雅厚重,影响到文风也以醇厚相尚。作为严肃的史家,班固更是本着切于世用的原则,努力客观地展示西汉一代兴衰成败的历史画卷,以垂鉴当世。《汉书》对《史记》文字的改造尽管受到种种批评,但从史学角度观之,不能不说要较《史记》更加严谨。其语言较《史记》为雅洁,其情感较《史记》为含蓄,特有一种文质彬彬之美。如果说《史记》以夺人的气势胜,《汉书》则以沉稳的风度胜。 -5《汉书》在典则之中不时散发出灵动的韵味,自臻其特殊的妙境。林纾曾评论 “《汉书》叙事,较《史记》稍见繁细,然其风趣之妙,悉本天然”,又称 “《汉书》中之情韵,虽偶然涉笔,亦断非他史所及” [6](《应知八则》),并非虚誉。无可否认,《史记》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而令后世历史散文难以追模,更无法超越,就总体文学成就而言,《汉书》实逊于《史记》。然而,《汉书》独到的文学价值不在对《史记》的模仿与步趋,而在体现时代(下转第 14页)(上接第 5页)与个性特色的创新。文学发展与时代风气实不可分,时运交移,文学风貌也会随之而变。对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论断,人们往往只对其作宏观方面的理解,其实,从相对微观的角度来看,也应当如此。如以汉代文学为例,西汉后期文学不同于西汉前期,东汉晚期文学也不同于东汉早期。评判不同时期的文学,应当有历史、辨证的眼光,而不便揆之以简单划一的标准。就总体风貌观,《史记》如浪漫热情之少年,《汉书》如成熟有味之中年;《史记》如挥毫泼墨之写意,《汉书》如精雕细刻之工笔。《史记》如龙门黄河,恣肆腾跃,束缚不住;《汉书》如石雕卧虎,内敛沉静,活力深藏。二书可谓各逞其能,各具特色,各臻其妙,相对于《史记》的纵横疏宕与浪漫奔放,《汉书》最突出的文学个性则是典雅雍容、平整精密,同时又不乏多样的风格。内敛而不滞重,沉静而有活力,谨严之法度凸现,感情之波澜深藏,《汉书》可以当之。而《汉书》文学成就的取得是在东汉经术与谶纬笼罩的氛围之中,在严格的法度制约之下,较之《史记》,更加难能可贵。历来虽注意到《史》、《汉》创作背景及马、班个人等因素的不同,却又往往无视《汉书》历史散文的独立性,这无疑是研究《汉书》文学的最大误区。撇开这一误区的干扰,我们就会看到《汉书》之中自有一片独具特色的文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 [1]李景星 .四史评议 [M].长沙:岳麓书社, 1986. [2]刘知几 .浦起龙通释 .史通通释 [M].上海:上海书店, 1988. [3]刘熙载 .艺概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4]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5级集体 .中国文学史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5]吉林大学中文系 .中国文学史稿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61. [6]林纾.春觉斋论文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审稿:江文贵;责编:曹小云 ] -6
可就齐桓公、管仲的改革的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当代的改革进行论述, 论文题目要尽量简介明了的讲清楚你要说的主要内容,需要包括论文中的关键词,至于类似作文一类的题目可以免了
1、试论朱里亚-克劳狄王朝时期近卫军与皇帝的关系2、马尔克与5-9世纪的法兰克社会3、曼与马尔克的比较研究4、论林志纯关于中国城邦制与封建制的研究5、高中历史必修Ⅰ中的公民教育研究6、白月桥历史教育思想研究7、苏州市历史中考试卷发展研究(2009-2015)8、沪台两地最近版本初中历史教材对比研究9、近年(2010-2015)高考历史选择题量化统计研究10、江西历史高考选择题的变化走向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11、2011-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1卷历史选择题分析12、建国初期(1949-1953)中学历史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13、阶级斗争史观的式微对高中历史教材的影响探究14、高中历史教材静态难度的定量比较研究15、高中历史教材中历史地图的比较研究16、中美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17、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材中世界史体系的演变分析18、社会转型视野中的罗马帝制研究19、试论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与教学的衔接20、新课程背景下亚非拉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现状分析研究二十个好写的历史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从清末民初服饰变化看妇女自主意识的增强
你可以去看下(历史学研究)~里面已经发表的论文你可以看下论题,好好学习参考下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3)清初: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同步导学中国古代对治国思想的选择: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活原始粗放,民风淳朴,没有私有观念,人人平等相亲,过着一种美好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事务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靠部落联盟首领的智慧和美德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随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了宗法等级制度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一方面以武力作为统治的后盾。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西汉建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农民流亡,经济凋弊,府库空虚。鉴于这种形势与秦之败亡,汉初统治者便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以巩固统治。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奖励耕织”以及缓刑等政策,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在当时郡国并行的制度下,对地方诸侯王采取不过多干涉的政策,以巩固封建统治。与这种形势相适应,黄老思想也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对中国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响。每当大的政治动乱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道家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以蓄国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除汉初以外,唐、宋初年也有相似的做法。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法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需要理解的是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范文二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涉及宗教、教育、书法、思想、音乐、文学等方方面面。自古至今无一人可统一而论,又岂我一凡夫俗子可为之!凡事必有线索或言核心。 五千年来,经济最繁华时莫过于唐朝,军事鼎盛时当属元朝。其主要不分都是封建王朝,他们奉行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如罢黜百家,独尊儒学。此时也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仁者爱人,修身崇德;贵和尚中,推崇和谐……这些宝贵的文化精神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汉朝,绝对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朝代,一个纯平民阶层出身的屌丝刘邦,竟然创造了中华民族世界性的符号—汉人!从今天开始,聊一聊汉朝的故事。 大汉王朝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到公元8年王莽篡汉成功,总共210年的西汉;一个极具现代思想的神奇男人—王莽,创造了约15年的新朝;公元25年刘秀恢复汉朝,到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称帝,享国195年的东汉。 先看实现汉族荣耀的西汉王朝,西汉总共十四个皇帝,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汉高祖刘邦建国,奠定汉朝四百年长存基础。 刘邦经过四年卓越斗争,击败了楚国贵族出身的项羽,建立了汉朝,这个“汉”的名字起源于当年的封地,陕西汉中。这个地区恰恰是西楚霸王项羽封给刘邦的,由此可见项羽的眼界,之后的争霸失败,真是咎由自取。 刘邦做了皇帝,“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休养生息。也是吸取秦朝灭亡教训,刘邦坚持“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于民生养,恢复国力。战乱时期出现大量荒田,刘邦拿过来奖励授田,培育出稳定的自耕农阶层。 第二把火:郡县与分封并存。刘邦认为秦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搞分封,打起仗来没人卖力保护,所以他就大量分封同姓王,立下誓言“非刘姓王者,天下共击之”;同时也坚持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亲自选拔刺史,到地方监督郡守和诸侯国。 第三把火:与匈奴和亲。北方的匈奴,逐水草,习射猎,全民皆兵,刘邦刚与项羽打完仗,根本无力抵挡匈奴的骚扰,却发现另一条和平之道—“送你新娘子,换我好日子!” 刘邦出身平民,建汉初期,开国功臣大多亡命之徒。因此汉朝上至天子,下至王侯将相,大出身平民,汉初就是一个平民化的社会,加上奖励授田形成的自耕农阶层,整个社会阶层非常稳定。人心齐、泰山移,汉朝迅速稳定发展起来。 第二个时期:吕后专权到文景之治,汉朝开始强大。 刘邦之后,嫡长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但当时的大权,实际上都掌握在他的母亲吕后手中。汉惠帝最著名的功绩,就是任用曹参为相,萧规曹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是吕后经过残酷斗争才保住的,刘盈登基后,吕后报复曾经对手戚夫人的手段非常残忍,天性仁慈的汉惠帝深受刺激,在位七年就去世了。 吕后立了汉少帝刘恭做傀儡,自己直接临朝改制。做了太皇太后的吕雉,开始分封吕姓王。好在执政方针上,沿用高祖刘邦的思想,无为而治,还算有所发展。刘恭长大后,想要改变傀儡面貌,结果被吕雉直接废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 之后吕雉,命汉惠帝刘盈的儿子刘义改名为刘弘,继承皇位,也称汉少帝,为了和前少帝刘恭区分,史称后少帝。刘弘老实听从吕雉摆布,做了四年多有名无实的皇帝,熬到吕雉病亡,结果汉初老臣周勃、陈平借机清除吕族势力,迎立刘邦的另一个儿子,汉惠帝刘盈的弟弟刘恒来当皇帝,处死了刘弘。 刘恒就是著名的汉文帝,文帝非常节俭,他的皇后就是电视剧《美人心计》的主角,平民出身,衣着朴素的窦漪房;文帝身具孝心,曾经亲自为母亲尝药,成为二十四孝里“亲尝汤药”的主角;文帝心地善良,因著名的“缇萦救父”,废除了肉刑。 刘恒和窦漪房的长子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景帝登基后,继续沿用父亲的政策,勤俭治国,巩固中央集权,然而,三年后就发生了吴王刘濞带头的七国之乱,七个刘姓诸侯国背弃刘邦誓言,帅兵反叛。一方面七国举兵不义,另一方面文帝和景帝积德累善,十个月就平定了此次危机。 景帝利用这个时机,抑贬诸侯王地位,削弱诸侯国权力,收回官吏任免权,夺取诸侯国盐铁铜等租税,迅速解决了王国问题,使汉朝郡县数量,大大超过诸侯国郡县数量。这个政策,对于国家统一,意义十分重大。 文帝和景帝执政时期,沿用编户制度,奠定农业基础地位,兴修水利,发展教育,使汉朝进入强盛时期,史称“文景之治”。当时人口比秦末汉初增加数倍;国库内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粮仓堆满了,只能露天存放,有些都发霉了。这大概是历史上最早的小康社会了吧! 第三个时期:汉武帝刘彻显威到外戚乱政,西汉盛极而衰。 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五十四年,推动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他的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公元一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世界文明的中心;他给了一个民族前所未有的自信,成为中华民族最值得自豪的伟大时代! 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强行要求诸侯国,把自己的封地和权力分给各自后代,削弱诸侯国势力。同时收回相权,增加刺史,加强监察制度,建立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 军事方面:改革兵制,大力发展骑兵,派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河西走廊,著名的丝绸之路逐渐形成;建立水军,配合大军向东灭了卫氏朝鲜;南面的东越、闽越、南越等夷族都被打得不轻,两广地区被重新纳入版图,汉朝的疆域版图也进入鼎盛时期。 经济方面:设立平准法、均输法,由官府统一经营运输和贸易,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奸商,平抑物价;禁止郡国铸钱,政府铸造五铢钱,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推行“代田法”,移民西北屯田,拓展农业生产的的规模。 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正统思想,在长安设太学,大力推行儒学,加强思想层面的统一,这个当然就有利有弊了,但在当时,对国家的统一和强盛起到更多的正面作用。 人才方面:确立察举制度,配合军工授爵制,开拓了儒生群体的上升通道,丰富了系统的人才选拔制度,增强了社会各阶层的团结,聚齐人心,蒸蒸日上。 五十年的四处征战,穷兵黩武,也使得农民徭役加重,赋税增高,出现破产流民。汉武帝晚年梦想长生不老,求神仙不成,又经历父子相残、太子自杀的人伦悲剧后,开始悔悟,发布《罪己诏》,承认自错误,强调怀柔养民、停止战争、发展农业,汉朝又逐渐归于和谐发展。 刘彻选择了最像自己的幼子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昭帝不负父亲所望,重新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少赋税,在首辅大臣霍光的辅佐下,百姓生活富裕,实现了汉朝的中兴稳定。只可惜英年早逝,汉昭帝在位十三年就暴病而亡。 汉昭帝刘弗陵没有子嗣,霍光为首的群臣,只好选择刘彻的一个孙子—昌邑王刘贺,把他过继给昭帝,继承帝位。结果这个刘贺在位二十七天,随意征调索取物资,丧失礼义,搅乱朝政。霍光奏请汉昭帝的皇后,当时年仅14岁的皇太后,废黜刘贺,贬为海昏侯,刘贺一个月之内,从王爷到皇帝,又贬到侯爷,真是大起大落,太刺激了! 刘贺被废后,霍光找到汉武帝刘彻的曾孙刘询,从民间迎入宫中,封为阳武侯,同年7月登上皇位,创造升迁最快的纪录,刘询就是著名的汉宣帝,民间的疾苦生活,使他非常注重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吏治,任用贤能。宣帝刘询堪称西汉王朝最后的荣光,创造了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的“宣帝中兴”。 宣帝刘询的长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元帝性格柔弱,优柔寡断,完全没有他父亲的雄才大略,西汉也此开始走向衰落,土地被豪强兼,外戚和宦官集团成形,社会危机加深。著名的“昭君出塞”就是汉元帝时期,与匈奴重新开始和亲政策的无奈之举。 汉宣帝刘询之后,太子刘骜继承皇位,是为汉成帝。汉成帝是典型的昏君代表,荒淫无道,宠幸“环肥燕瘦”的赵飞燕姐妹;不理政事,尊自己的母亲王政君为太后,将朝政之事,委托给诸位舅舅,外戚王氏一家“七弟封侯”,掌控国家大权,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开始崭露头角。 汉成帝为爱美人,不惜处死自己本就不多的儿子。只好立侄子定陶王刘欣为太子。刘欣就是后来的汉哀帝,哀帝即位之初,很想有一番做为,然而在整肃王氏家族的斗争中失败,同时身患疾病,两足不能并行,被群臣嘲笑,转而加封男宠董贤,留下“断袖之好”的同性恋别称。 汉哀帝病逝后,王莽独揽大权,为了便于控制,王莽迎立9岁的刘衎为帝,就是汉平帝,并且让自己的女儿,做了汉平帝的皇后。王莽则称“宰衡”,地位超越所有的王与百官,向皇帝的宝座逼近。五年之后,汉平帝莫名其妙地“病逝”,王莽开始由“摄皇帝”走向“真皇帝”。 西汉的兴盛,是平民阶层的胜利,是功臣、贵族和皇权利益制衡的结果;西汉的衰弱,是外戚和宦官集团与皇权矛盾斗争的开始;新的社会问题需要政治大变革,太平盛世的大汉王朝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呼唤改革!
这是资料。 主题就是南越王墓的重要价值呗。开头就写发现震惊世界,然后稍微写一下开采经过。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市区北部的象岗山上,是 1983年6月9日在该地动工修建楼宇开挖地基时偶然发现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占地14000平方米。整体布局以古墓为中心,上盖覆斗形钢架玻璃防护棚,象征汉代帝王陵墓覆斗型封土。墓的东边为三层的综合陈列楼,北边为两层的主体陈列楼,用环绕的回廊上下沟通将三座建筑物连成整体。现在,全馆共有10个展厅,4800多平方米。现在,南越王墓博物馆已被选进世界80个著名博物馆之中。该馆是广州越秀山一象岗文化史迹游览线的主要景点,建筑以轴线对称布局,按参观路线依山建馆,拾级而上,把展馆、墓室及扩建之展室连成有机整体。南越王墓是西汉早期建都番禺的南越国第二代王、秦统一岭南的将领赵佗之孙、自称文帝的赵眛的陵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赵眛,史书称赵胡,公元前137——122年(汉武帝建元四年至元狩元年)在位,约16年。赵眛在位期间和称“南越文帝”,死后谥曰南越文王。这一时期,南越国名为汉朝藩属,实则保持独立王国的地位。全墓由750块大石砌建,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共7室,前部三室为前室和东、西耳室;后部四室为主棺室、东西侧室及后藏室。由两道石门隔开,各室有各自的功能。经过数年挖掘,现已出土珍贵文物1000多件(组),有15位殉葬人。这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陪葬物最丰富的汉初古墓,也是惟一的一座全用石块砌建而成的、首次出现壁画的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尤以铜器和陶器最具南方越族文化的特色,有青铜编钟乐器3套,铜鼎36个,铜镜36面,以及金印3枚(广州市汉代考古至今发现西汉时期金印仅有4枚),出土玉器240多件。墓主身穿的玉衣殓装已复原,它是我国目前发现完整的西汉玉衣中年代最早又是惟一的"丝缕玉衣"。墓中出土蓝色平板玻璃、世界第一套套色印花铜版模、非洲象牙等,都是一批有意义的稀世珍品。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自考毕业论文选题目录一、现代汉语部分二、写作部分三、文学理论部分四、美学部分五、现代文学部分六、古代文学部分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八、语言学概论部分九、外国文学部分十、民间文学部分十一、古代汉语部分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一、 现代汉语部分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4.“是”字用法研究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6.新兴词缀研究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10.新兴辞格研究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14.代词的语用研究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17.时下新词描写18.句型的语用研究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 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2.论小说的误乐性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21.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22.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23.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24.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25.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26.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27.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28.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29.意识流写法的魅力30.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31.文学创作情感论32.论张洁小说的艺术 三、文学理论部分 1. 论艺术真实 2.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4.论艺术直觉5. 论艺术虚构6.论典型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11. 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12.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13.论审美变形14.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15.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16.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 四、美学部分 1.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2.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3.论朴素美4.蔡仪美学思想述评5.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6.评李泽厚美学思想7.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8.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9.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10.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11.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12.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13.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14.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15.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16.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17.审美与文化的关系18.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19.论宗白华美学思想20.论审美现代性21.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22.论诗歌语言 五、现代文学部分 1.冰心小诗研究2.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3.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4.《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5.《故事新编》研究6.“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7.《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8.《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9.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0.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11.吴荪甫的悲剧特征12.《腐蚀》的艺术特征13.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14.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15.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16.《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17.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18.《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19.《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20.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21.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22.“五.四”乡土小说研究23.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24.林语堂的散文艺术25.新感觉派小说艺术26.“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27.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28.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29.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30.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31.胡风的诗和诗论32.路翎小说艺术研究33.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34.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35.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36.瞿秋白杂文论37.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38.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39.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40.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41.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42.试论高觉新形象43.《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44.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45.苏青小说研究46.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47.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48.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49.论徐志摩的诗50.论闻一多的诗51.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52.论穆旦的诗53.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54.论沈从文的《边城》55.萧军小说研究56.论田汉的戏剧57.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58.丁玲小说研究 六、古代文学部分 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4.论《诗经》中的史诗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6.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7.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8.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9.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10.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11.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12. 《吕氏春秋》与杂家13.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4.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15.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16.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7. 《战国策》名篇研究18. 老子的思想19. 《老子》的艺术特色20. 《庄子》的艺术特色21.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22.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26.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28.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29. 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30. 曹操与诗文革新31.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32.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33.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41.论曹丕的文学成就42.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43.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44.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45.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 46.论陶渊明的田园诗47.谢灵运与山水诗48.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49.《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50.《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51.《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52.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53.论李白的自由精神54.论李白的情感世界 55.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56.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57.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58.论王维的“诗中有画”59.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60.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61.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62.唐诗的精神风貌6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64.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65.论李贺诗的怪诞66.李贺诗与屈原赋67.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68.论白居易的新乐府69.论白居易的感伤诗70.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71.杜牧的史论诗72.论韩愈散文的“气”73.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74.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75.唐传奇与佛教76.唐传奇与道教77.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78.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79.唐传奇的审美风格80.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81.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82.唐传奇的叙事特征83.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84.唐传奇的抒情特征85.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86.唐代小说专书研究87.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88.唐代各体散文研究90.唐代散文家研究91.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92.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9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94.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95.苏洵散文研究96.论苏轼的“超然”97.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98.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99.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100.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101.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102.论王安石的咏史诗103.论杜牧的咏史诗104.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105.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106.苏轼各体词研究107.苏词的风格108.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109.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110.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 111.论咏物诗112.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113.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114.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115.《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116.《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117.《三言》思想倾向研究118.《三言》创作技巧研究119.《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120.《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121.《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122.《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123.明代散曲与民歌124.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125.《郁离子》研究126.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127.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128.《花间集》风格论129.《花间集》题材论130.《花间集》与唐宋词史131.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132.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133.《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134.《水浒传》风格论135.《水浒传》接受史136.《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137.《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138.《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139.《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140.《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141.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42.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43.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1.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2.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3.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4.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5.《茶馆》简论6.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7.金庸小说主题论8.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9.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10.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11.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12.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13.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14.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15.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16.余华小说艺术探讨17.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18.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19.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20.《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21.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22.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23.试论王安忆《长恨歌》24.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25.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26.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27.张平《抉择》的意义 28.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 29.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30.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31.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32.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33.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34.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35.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36.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1.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2.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3.汉语词义的演变4.××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5.××话一般词汇的消长6.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7.试论词义的模糊性8.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9.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10.××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11.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 九、外国文学部分1.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2.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3.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4.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5.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6.评普希金的抒情诗7.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 8.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9.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10.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11.评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12.评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13.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14.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15.评《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16.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17.评《简爱》的爱情主题18.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19.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20.评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21.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十、民间文学部分 1.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2.当代社会顺口溜论3.当代笑话论4. 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5.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6.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7.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8.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9. 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10. 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11.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12.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13.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14.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15.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16. 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17. 论洪水神话18. 论神话的艺术特征19.论神话的影响20.论×地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21.论×地的人物传说22.论×地的能工巧匠传说23.论×地的英雄传说24.论×地的历史传说25.论×地的地方传说26.论×地的风俗传说27.论×地长工与地主的故事28.论×地的劳动故事29.论×地的家庭故事30.论×地的爱情故事31.论×地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32.论×地的嘲讽笑话33.论×地的幽默笑话34.论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35.论民间笑话的美学意义36.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内容37.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分类38论×地的精灵童话(故事)40.论×地的人物童话(故事)41.论×地的童话的艺术特色42.论×地的民谣43.论×地的民歌44.论×地的山歌45.论×地的民间小调46.论×族民歌47.论×地的劳动歌48.论×地的农民苦歌49.论×地的长工歌谣50.论×地的工人苦歌51.论×地的妇女苦歌52.论×地的讽刺歌谣53.论×地的情歌54.论×地的仪式歌55.论×地的儿歌、童谣56.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57.论×地的政治谚语58.论×地的劳动谚语59.论×地的谚语的艺术特点60.论谜语的历史61.论×地的谜语内容62.论×地的谜语分类63.论地的谜语艺术特征64.论×地歇后语分类65.论×地民间长诗的艺术特色66.论×地相声67.论×地快书、快板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1.论汉字的性质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3.许慎六书说论评4.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11.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12.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13.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14.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15.汉字考释方法述评16.汉字析形方法研讨17.汉字教学方法研究18.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19.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20.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2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22.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23.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24.形声字起源试论25.甲骨文形声字研究26.《说文》省声研究27.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28.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29.汉字前途讨论述评30.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31.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32.论汉字的音义联系33.江永“女书”源流研究34.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35.主谓间“之”字探源3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3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1.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2.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3.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4.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5.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6.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7.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8.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9.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10.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11.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12.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13.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14.论阅读题型的设计15.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16.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17.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18.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19.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20.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21.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22.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23.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24.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一、文字部分 《说文》部首的文化学研究(贝部研究、女部、玉部) 《说文》部首研究 《说文》省声研究 《说文》中农业文化探讨 《说文》重文研究 《说文解字》“女”部字研究 《说文解字》“尸”部字研究 《说文解字》“心”部字研究 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 假借字与通假字 古今字和异体字 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 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论汉字的性质 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浅论《说文解字》一书的历史价值 声符表义的成因初探 声符表义的成因初探 试论词义引申的规律与方式 说会意 说假借 探求本义的方法种种 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形声字起源试论 形声字声符说略 形声字义符说略 许慎六书说论评 义符表义与声符表义异同论 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二、词汇研究 《论语》(某个或某些)代词研究 《论语》常用词汇研究 《孟子》(某个或某些)语气词研究 《世说新语》第二人称代词研究 《儒林外史》某类虚词研究。 《诗经》叠音词研究 《诗经》连绵词研究 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 词义引申的原则和方法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 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 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 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原因\规律) 同义词和同源词浅说 先秦偏义复词研究 先秦同义复词研究(《左传》、《论衡》、《墨子》等) 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专书的词汇研究 汉语词汇双音化动因研究 三、语法部分 “是”的用法及其发展 《韩非子》中的被动句 《老子》(某种)句型研究 《论语》句法研究(判断句研究、祈使句研究、疑问句研究) 《孟子》中的“其”字 《孟子》中的“之”字 《史记》(某种)固定结构研究 《荀子》副词研究 《战国策》中的“是”字 《左传》“焉”字研究 《左传》“之”字研究 《左传》被动句研究 《左传》判断句研究 《左传》祈使句研究 《左传》疑问句研究 《左传》中语气词“也” 被”字的词义演变 词类活用问题探讨(起源\新说\评价) 从《韩非子》看先秦的副词 从《庄子》看先秦的宾语前置句 从唐宋元明清的白话作品切入考察近代汉语语法的有关问题 古代汉语“把”字句研究 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 古代汉语“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 古代汉语处置式考察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综述 古代汉语词序研究 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 古代汉语活用现象研究 古代汉语兼语式研究 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 古代汉语连动式研究 古代汉语判断句研究 古代汉语省略现象研究 古代汉语使成式考察 古代汉语双宾语考察 古代汉语重叠词研究 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近代汉语代词研究 近代汉语量词研究 秦双宾语句的类型 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唐诗句法研究 指代性“见”字词性研究 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主谓间“之”字探源 专书的语法研究 四、音韵研究 专书的用韵研究 学习音韵学的心得体会 陶渊明用韵研究 论音韵学在古籍阅读中的作用 联系古音考察现代汉语方音问题 汉语语音演变规律考察 联系汉语语音史研究现代汉语语音规范方面的有关问题 古代韵文用韵考察 五、方言研究 方言词汇研究 方言语法研究 方言音系研究 方言保存的古代汉语特殊成分 六、训诂学研究 标点研究 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试论“据文证义”的训诂方法 试论“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 校勘研究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注释研究 反训研究 七、修辞研究 《左传》的外交辞令研究 杜甫诗文修辞研究 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 《红楼梦》人物语言风格研究 《左传》人物语言风格研究 《水浒传》人物语言风格研究 古今修辞方式的比较 《孟子》论辩艺术研究 《战国策》外交辞令研究 八、其他相关研究 辞典学理论研究 中学文言教学研究 《说文》释义方式研究 古代汉语字词典释义辨正 总之选题尽量对专书、专人进行词汇、语音、语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