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大龄女人心智退化研究论文

大龄女人心智退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大龄女人心智退化研究论文

读书少了,叫他没事多看书

也许你的心智成熟得早,和那个年龄段的人接触较多,对她们比较了解的比较透彻,也有着共同语言。

30岁女人心智不成熟说明这个女人生活环境优越,无忧无虑,童心未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早熟的女人一般经历都比较坎坷你要是喜欢这个女人,就好好对她,不要让她受到伤害

开头点题: 我作为一个自认为还算成熟单身男士,我对成熟单身女士没有任何看法。在单位,我们是好同事;在生活上,不打扰成熟单身女士的隐私,不打听别人私生活,不八卦别人。在爱情上,相信缘分,眼缘,相信心动,相信一见钟情。在学习上,向所有人学习,包括成熟单身女士。焦虑上,我觉得成熟单身男士和单身女士,都不焦虑。都在过好自己生活的同时,尽量寻找三观,志趣相投且互相有感觉的另一半。睡前看到让我眼前一亮的一段话:一个中式“平成废宅”的觉悟:我活着的目的是开心,不是为了婚育,婚育的人那么多,又不差我一个。我没有什么优点,没权没势,躺平了就可以了,主要就是这辈子不后悔,乐观快乐积极的生活。追求世俗的东西,跟别人比过得怎么样,孩子争气与否,我将输得一塌糊涂,活着如果是游戏的话,我可能早就弃坑了,但是人生不是游戏,又没法弃坑,我就不走主线剧情,走支线剧情,以省钱,极简为快乐,追求自由和小确幸,但同时也会努力赚钱,为自己积累保障,不成功是正常,成功了就是上天给我的恩。八个月,2000多回复。这里我要澄清几个词汇的定义:1.悲观。什么叫悲观?不生孩子就是悲观?这社会真的病了。照这样,我司35岁不结婚的女孩,40岁不结婚的女孩,都是有病吗?这么说,我司结婚和不结婚各一半,结婚的生育和不生育又各一半的情况,是大家都病了?你的圈子都结婚生育,是你圈子的现象,不要觉得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现象。一个人,或者一个丁克家庭,只要一直平和、快乐,上班,健身,养一只宠物,做温馨家庭可以做的事情,那就是乐观生活。2.生活。什么叫生活?2点一线就不是生活了?单身坚持过好自己的35,40岁男男女女,就不是生活了?住在北边的学校宿舍,就算住在廉租房,但是努力考着各种含金量高的证书,或者努力学习出国的大龄人,就不是生活了?非要结婚生孩子才叫生活?人生有不同的活法,每个人考虑问题不一样,不要一叶障目。3.社会的看法。社会看不惯你不结婚不生孩子,但是你结婚生孩子社会就给你一分钱了?一些人闲着叨叨你,影响你么?你结不结婚管他们啥事?所以无视社会,你就成熟了。4.奋斗就一定要有结果?认识一个北大教授,起点是一个师专,然后自己考上本科,读研,去英国,然后回北大。他一路都在拼搏,甚至已经60多了每天还在实验室。一个教授都如此,普通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奋斗呢。5.普通人。普通人就得结婚生子?谁告诉你的?我翻遍字典,对普通人的定义也没有一定要怎么样。收起你的个人经验。那不适用每个具体的人。最新:今年尤其感觉逐渐挤不动地铁了,也开始厌倦这样的生活。打算再工作五年,归隐田园。以下正文————————————————————————————————————我个人意见,30岁以上的人更要慎重考虑结婚和生育,不要将就,不要凑合。凑合和将就并不能改善你的处境。父母的催逼,不能代替你自己的判断,因为父母不能陪你一辈子,他们一旦身体出问题就会先顾着自己,没人能代替你做后半生的决定。生育建立在,谁能看孩子,谁能有时间教育,谁能保证持续教育医疗费用支持,而这些都不是你的年龄决定的。这些决定于你的经济能力,如果18岁你能达到上述条件,你照样可以生一堆孩子。这次疫情,多少幼儿园和幼托机构停止了服务,但是小孩的父母还需要上班,听单位的同事叹了多少口气。我们国家的幼托无论是立法、还是减轻年轻父母负担这块做的非常差。房贷,事业,加上高昂幼托费用,并不值得30多的你去生育,除非你和未来另一半满足了上述条件。作为一个35岁大龄剩男。北京第4年。户口难拿么,拿到了;车子呢,买了。房子呢,虽然不大,南五环外,南六环外鄙视链底层,两套小两居,好歹是上车了,就是房贷有点多。努力攒房车老婆本。发现房子不是学区房,距离市里上班单程一个多小时地铁,早出晚归,到家已经精疲力竭,睡上一个小时,起来下口面,或者炒两个菜,喝点粥,看看新闻就差不多该睡了。80平两居室没有三居,生了孩子也没有独立空间。还想给自己整个书房健身室,只能放弃生孩子了。早,有多早呢,每天5点半起来,5点50就得出门;晚,有多晚呢,每天5点半下班,7点半到家。父母都身体不好,明确表示不会给我照顾小孩。周六日还经常要去单位加班。这样育儿,和留守无异。所以坚决不会要小孩。作为农村出身普通一流学科的硕士生,我觉得我一毕业下黑非洲,挣钱,买房,尽孝,已经做到自己35岁可以做到的极限。生在一个普通五线山村贫困之家,中学成绩优秀被人顶替了好班名额;高中到市重点被富裕家的孩子欺负;大学谈对象,别人嫌弃穷,不跟你谈;读研时候,考GRE分数不够公费,也不敢报去美国自费;没钱买房,自己去非洲打拼了五年,就为了凑个北京买房的首付;一晃已经35了。错过了谈恋爱的最佳年纪,但是因为不愿意生孩子,所以到也看得开。否则小孩还得和自己一样,在这个社会继续被有钱人欺负,被有权有势人压榨。虽然从河南五线山村到北京远郊区,但依然没有进入二环内的核心教育地段,依然负担不起一年十几万的育儿、托儿费。父母早已年迈而孱弱。焦虑?是不焦虑的。早就想明白了。水平一般,奋斗之路漫漫,养活自己简简单单,一家三口实在麻烦。double income no kid,不失为一条明路。几个问题的回答:1。为什么不去其他城市。我在北京还有14年房贷,而且我认可大兴机场建好以后大兴的发展,还房贷款,在卖房,再去其他城市比较合适。我并不觉得不够优秀就不能呆在北京。这个城市有太多的不是高学历,不是好相貌,不具备大家看好潜质的人在这里生活。[%你我来自湖北四川广西宁夏河南山东贵州云南的小镇乡村,曾经发誓要做了不起的人 , 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某天夜半忽然醒来 ,站在寂寞的阳台 ,只想从这无边的寂寞中逃出来%某歌如是说。2.对生孩子的看法养孩子就像投资一个长达20多年的大项目。如果你有足够的钱去投资,不用在乎回报率,不用在乎良品率,那你可以投资一个或者2个,甚至多个。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比如连续至少22年,长可能28年的连续投资能力,还要花大量精力去维护项目不走偏,关心项目成长,精心培育项目的时间,你有么,金钱,你有么。项目如果投资失败了,跑偏了,能否接受,这都是需要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合二为一的你,应该考虑的。我始终认为,如果自己没钱,没有良好社会关系,没有三室一厅,没有一个稳定,收入比较好还不太忙的工作,还是不要孩子。因为我从小就是留守儿童,老人看大的。学校是铁路矿中,治安极差,小时候被欺负过,却找不到朋友和家长倾诉,那种没钱孤零零的感觉,让我一想起小时候就觉得灰暗。不想自己孩子将来也没有自己的爱护。我早5点半起来,晚上7点多才回家,一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外出差,顾不了家的话我选择不要孩子。观摩了北京同事的育儿竞赛,深感自己无力参与,还是不生了。一想那竞争流程,培养路径,学而思,各种按小时算的补课。觉得深感无力。每天5点半起来,六点去地铁站坐车,21站7点10分到单位食堂,8点开始工作,6点下班,路上21站地铁,7点半到家,睡半个小时休息8点起来做饭,吃好饭刷完碗9点。看书到11点,睡觉。这日子我过了5年了,非洲每天也是不到6点起来。如果来个小孩,会崩溃。3。关于有一定岁月、经历的女人和合适结婚我从不认为女生有剩女一说,女孩子大了,不将就,本就不是错。可以理解她不想看着自己的下一代吃苦,想找个条件好点的。但是她们又不想随便找个人,或者没感觉,或者条件不好,就选择单着。这本身不是错。工作中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一些政府部门谈判,他们公务员队伍中30,40多,50都的女的没结婚,没生孩子的有的是。所以习以为常后并不觉得是问题,只是国内很多地区还不发达,还认为人生必须传宗接代,这种思想代表不了所有人,这是一个开放而包容的社会,迟早会随着人文,经济发展而改过来。我始终认为,男女都不该将就,找到合适的人,灵魂契合的人,然后结婚,长久,比所谓年龄到了赶紧结婚这种落后封建守旧思想好得多。而且。。即便降低标准结婚了,那养育孩子的高成本,养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婆媳关系,女方不成器的弟弟,或者妹妹,或者男方父母大病,如果都来自村里,异地报销困难,这些问题,怕是将就中的男男女女都没考虑到的吧?如果老家没有殷实收入,在北上广打拼,有房子还好,没房租房加上高育儿成本,恐怕这时候很多夫妻会后悔将就。因为无爱只是凑合在一起是不能忍受生活的这些乌烟瘴气和柴米油盐的,好不容易结婚的妻子看看朋友圈女朋友们嫁的越来越好,出入大房子到处飞旅游,怕是内心不能平衡吧。然后家里带孩子跟着“无能老实男人”怄气,在厨房忙里忙外,厕所洗衣服,半夜起来给小孩冲好几次奶,很快步入手忙脚乱捉襟见肘的生活。“不“将就”,真的是救了“剩男”,至少不会因为本来不爱的“将就”,产生孩子这种不可后悔的“后果”。到时候一地鸡毛,离婚,伤害的不仅是两个成年人,还有那个可怜的“祖国的花朵”(男孩子很大几率是未来的韭菜,女孩子很大几率是未来的高阶层短期择偶的对象)。这时候,两个人回首往事,说不定“剩男”会希望所谓的大龄女没有降级标准,没有看上自己。4。关于个人经历我小时候接触的是社会最底层,舅爷酗酒,喝醉了就打我。赌钱。从小到大就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面打工挣一点微薄收入,舅爷,爷爷,奶奶带着我长大的。我已经受够了当留守儿童的生活。家里老人也是认为人生必须结婚生孩子,斤斤计较,别人有钱就眼红。而工作后去非洲接触的普通工地人也大多是这样。但是,回北京后,逐渐开始接触企业家,政府干部,事业单位的老师,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素质和理念。他们大多很包容,果然底层是不能呆的,如果小城市缺乏包容,我是不会回去的。那种压抑,只有自己从小懂得。5.关于人生目标和意义很多评论让我把房子卖了转战二线结婚生子,还说我不生孩子人生那么累干嘛。我只想说,在北京目前从事的是我喜欢的工作,换一份工作的代价太大。为此我可以放弃生育。婚还是要结的。我不愿意为了养一个所谓的后代而放弃我在北京的生活。推荐大家看看,北京二三本院校 有关的帖子,真正了解下这个城市残酷的教育分区和竞争。而且北京生育率只有0.6_0.7。还没算外地在京的人拉高了生育率,本地人更低,原因不用说了吧。最后,我觉得北京有我想要的工作,但是孩子不是我想要的。6.什么叫真正的贫富差距当你奋力想给自己莫须有的下一代创造好的生活条件时。周围同事大一些的孩子已经在C9,或者国外学校开始了学习。他们当中,有些孩子明明考的不错,他自己却觉得羞愧难当,因为考的不如周围同学(同一所高中)考得好。再比如,单位一普通领导,有三套房子,分别为南二环周围200平米一套,北五环回龙观170平米一套,南三环90平米的房子一套,他们夫妻加起来年收入将近200万,依然觉得给孩子的不够,当然他们的孩子自己在澳洲工作,早就在悉尼买房,此为“普通”的领导想给孩子提供的。-----这些看多了,时间久了,真的觉得自己的奋斗非常的苍白无力。7.关注了几个B站UP,看看优秀的人是什么样的。纽约算法交易员girl的上班日常vlog 程序员小姐姐: 我是如何从文科转专业到CS的?8.奉劝那些想生育的同学,给自己列个单子,头脑清醒一下,很多有条件的人生,和你没条件的生,那种难度差距不是一点半点:8.1你有房子吗?如果没有房子,有稳定的租赁三居室的能力吗?8.2 你或者你对象的父母,有能力,时间,精力,身体条件,意愿,甚至更好点的,财力,帮你们看孩子吗?或者你们小夫妻两个可以允许其中一个不上班,或者有意愿不上班,或者可以雇得起育儿嫂和保姆的财力吗?8.3 你的通勤时间是怎么样的?是否早上6点走,晚上7点才能到家?这样,你晚上是否有精力辅导孩子的作业,纠错,并在上面进行家长签字?8.4 你周末有能力带孩子去游乐场,或者培训机构学习的财力,时间,精力吗?8.5 如果你老婆没有母乳,你有能力半夜爬起来3,4次为婴儿冲奶的精力,并且任劳任怨吗?8.6 你有能力处理因生育导致的你媳妇的产后抑郁,或者脾气不好,或者爆发粗口时候你能不上火,可以圆滑调解让火气消失于无形的能力吗?8.7 你有负担英语培训、乐器培训、体育培训、其他学习培训的金钱吗?8.8 你有在孩子发生突发事件时候,从单位快速赶回家的能力吗?8.9 即使一个人工作一个人顾家,假如收入不够,顾内的心智不够坚强,困难并不会一分为二,或许会加倍这九点想清楚,你就能明白很多姑娘为什么要找条件好的那部分土著居民。为什么有钱人总是和漂亮的姑娘谈恋爱,却和门当户对的结婚。只恋爱,或者结婚的丁克夫妇,根本不涉及夫妻关系中最难的那个部分,就是孩子。所以30岁单身的成年人,根本没啥好焦虑的,因为你享受的是其他没有条件硬生娃日子过的焦头烂额的人所不具有的祥和宁静。

退休年龄改革研究论文

我认为最佳退休年龄的话,男的60岁,女的55岁就差不多了。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都会下降。不能因为人们的平均年龄增长了,就要延长退休年龄。年龄都那么大了,在工作岗位上根本就不能做什么事情了,还特别容易突发疾病。

对于年龄,民众自然是反对的,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即将要退休享几年清福的时候,被告知一则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4的消息,恐怕一时还接受不了。 一边是民众发对,一边是专家学者的理论,两者孰轻孰重,小编不敢断言,大众心里有杆秤。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渐进式延迟退休无疑为延迟退休年龄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出路,对民众的反对声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明确了顶层设计,下面就要看怎么来具体实施了。 关于延退,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身居要职、油水丰厚之人必然是举双手赞成,辛苦劳作、期待退休之众大部分表示反对。小编认为,延迟退休政策可以实施,但是应该区别对待,严控官员退休年龄,这样才能维护社会公平。 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4,关于2014年是否开始施行延退政策,众专家有不同的观点,民众更是有不同的吐槽,“延迟退休冲击5成就业,延退就是让该工作的人无工作可干,让该退休的人被逼工作。”一位网友这样吐槽道。 前段时间,网上疯传着一个段子“假如延迟退休年龄到65岁”,大致是这样讲的。六十几岁的老爷爷被迫早起去上班,老奶奶在家做饭,二十几岁的孙子早上起来去公园晨练、然后提着鸟笼悠哉闲逛……看似可笑的段子,里面蕴藏着无限的嘲讽。 渐进式延迟退休的过渡期尚不确定,但从延迟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4中,我们可以看出,延退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 退休年龄推迟的影响 人社部对退休年龄推迟的政策做出了正面的回应,其负责人表退休年龄推迟是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关于该政策我们该如何对待呢?这一政策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就为您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退休年龄推迟到多少岁 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就要从现如今我们还在计划执行中的退休年龄来看,当时在规定男60周岁、女55周岁的时候我国的平均寿命为50岁左右,而根据调查显示现如今我国的人口平均年龄能达到73岁左右。从这一角度而言也可以看出退休年龄推迟似乎有其必然的理由,也能说退休年龄在其延长的岁数限额也一定会与平均寿命的岁数相近。 二、退休年龄推迟的影响 (一)反对方的观点 退休年龄推迟就会延长老员工的工作年限,一定情况下就不可能有相应的更多岗位空缺。对于现如今的严峻就业形势而言无疑就会雪上加霜,让就业率更低。如果就企业而言也会得不到更多的新鲜血液的注入,从而降低企业的创新力和更好的发展。 (二)赞成方的观点 随着我们现如今平均人口年龄的提升,对于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人而言有时候过早的退休似乎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为许多人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推迟退休年龄会让更多的人领到更多地高薪工资和相对更多的养老金

10篇太多了,再说你也没留联系方法

我是楼主...我的邮箱是最好是10篇呢 谢谢大家了

人口老龄化论文研究背景

写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研究任务书方法如下:本文围绕养老事业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以期对当前养老事业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消费结构面临转变 老年人口的增加,对消费总的影响不大,但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消费支出,用于医疗方面的会大幅度上升。同时,旅游、老年服务消费、休闲等相应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将加大,大量资金转向老年人消费,将直接导致从事生产方面的投资相对下降,经济增长的速度比将放慢。 (二)科技创新遭遇浅滩 老年人口的增加,会降低整个社会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的速度,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下降,从而诱发采取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劳动力市场,削弱了技术进步和灵活劳动力市场对长期增长的贡献作用。从科技方面来讲,目前提倡的创新型社会,中青年的创新能力较老年人要强,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正是劳动力人口中中青年比例下降。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 (三)劳动力比例下降 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劳动年龄人口决定劳动力供给,而劳动力供给又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设备的闲置,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这从欧洲发达国家就可以看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正成为制约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就是由于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结构老龄化所造成的。 (四)养老、医疗保障压力加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露,在退休人员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正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与此同时,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基本没有养老保险。据统计,1980年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而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变到3:1,预计到2020年,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者将超过l亿人,届时抚养比例将达到2.5:1。老年人群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费对象。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可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为突出。

你还是改成高悬赏的吧!这样太慢了。西西~~没想到做作业还有这方法,聪明!

第一:养老资金;第二,医疗保障;第三:人口稳定性……反正还有很多影响,你可以找些(老龄化研究)这样的资料去找下你的写作思路呗

人口老龄化论文研究内容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老年人和人口老龄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的人。人口老龄化是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和过程,即指一个地区(或国家)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根据国际社会通例,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社会被称为老龄社会或老年型国家。 当前,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我国1999年60岁以上人口总数为1. 26亿, 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0%, 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我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且发展迅速。我国用少于20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发达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从成年型社会向老年型社会的转变。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导致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首先会造成: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减少,即劳动力短缺。按照分析来看,由于劳动适龄人口减少,直接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降低社会生产的经济总量,于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即劳动力老化。劳动力老化对总体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抑制作用较大,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成为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决定因素之一。总之,人口老龄化导致了劳动生产率下降。 2、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导致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老年人口大量增加,其物质和精神需求增长,市场机制将引导社会资源向开发老年人生活用品、保健产品、医疗设备以及老年大学、老年旅游等产业转移。社会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将会明显增大。人口老龄化带动第三产业大发展,从而有助于调整国民经济增加值的产业结构,并且有力促进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实质上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实现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3、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模式的影响 。“老有所养”主要包括:①经济保障。②生活照料(包括精神慰藉)。从经济层面看,我国城乡供养模式呈相反的态势。城市老人以社会养老为主,农村老人则以家庭养老为主;从生活照料面看,我国主要由家庭承担。与家人共同生活,便于子女供养、照料老人,这也是我国老年人较认同的方式。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家庭养老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①生育率的下降使家庭供养资源的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421的家庭模式对供养问题发起了严重的挑战。②空巢老人家庭增多加剧了家庭养老的难度。③人口寿命的延长,高龄老人不断增多。421的模式趋向于8421,加剧供养难度,家庭供养能力会有所下降。三、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实行合理的人口政策,协调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发展。 处理好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政府应采取合理的人口政策,协调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目前中国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防止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和老年人口比重过高。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也为将人口老龄化纳入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提供了良好契机。 2、合理配置和利用劳动力资源 。针对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应尽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老年型地区可以为年轻型和成年型地区提供老年智力人才和解决老龄问题的经验,年轻型和成年型地区可以为老年型地区输送劳动力以填补其“年轻人赤字”,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重视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口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机会,特别是加强对年长劳动力的培训,加快其知识更新,提高就业竞争力,充分开发老年劳动力资源,为老年人口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 3、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与子女同住,老年人心态普遍较好,吃饱穿暖就很满足,对子女要求也不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绝大多数老年人还都将在家庭中度过自己的晚年,因此家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养老作用,家庭作为提供感情和心理需要的最基本单位,是养老理想的场所。同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尽快建立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社养和家养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 提高认识,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步伐晚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老年人人口的养老问题正在迅速地由传统的家庭问题演变成社会问题,农村老年人口对社会化养老保险的需求日益迫切。 4、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老龄产业收益低、政府相关政策缺位以及老龄市场需求不旺是限制老龄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在促进老龄产业发展方面,必须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①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通过专项拨款、补贴等财政优惠,激发企业涉足老龄产业的积极性;通过税收优惠或减免,减少老龄产业的成本支出,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对老龄产业贷款的规模、期限、利率等方面优惠,鼓励其实施规模经营,做大做强。②不断提高老年人的保障性收入。政府要通过做实养老金帐户以保障养老金的可持续供给,努力使老年人的“腰包’’也鼓起来,进而切实将老年人的各类潜在需求转化为针对老龄产业的有效需求,进而形成养老需求有效拉动老龄产业发展的生动局面。

你还是改成高悬赏的吧!这样太慢了。西西~~没想到做作业还有这方法,聪明!

第一:养老资金;第二,医疗保障;第三:人口稳定性……反正还有很多影响,你可以找些(老龄化研究)这样的资料去找下你的写作思路呗

社会人口老龄化研究论文

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主办的“21世纪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与经济分析”国际研讨会上,一份CSIS提交的最新调研报告《银发中国》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该报告称:“35年前,中国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是6:1,而往后的35年,这个比例将颠倒过来,老年人口将是儿童人口的2倍。人口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41岁延长到了现在的70岁。另一方面劳动人口的数量也急剧下降,到2050年左右,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将比目前减少18%-35%。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寿命延长是推动中国老龄化和劳动人口相对数量下滑的两股基本力量。” 并且它还严肃指出:“中国即将经历一次惊人的人口转变,一个原本年轻的国家即将老龄化。”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我国2003年,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11%,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将很快成为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国家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确定了老龄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政策;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把老龄事业明确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城市初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和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许多地方还对救助贫困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采取了特殊的措施。老年服务事业发展迅速。中国政府修订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障碍设计规范》等相关条例,方便老年人的居住与出行。社区卫生站、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老年休闲广场等老年服务设施逐渐增加,服务老年人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你还没做好啊。我租好了,需要就发。来。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但是我国现阶段针对老年人的社会工作方面的服务还远远不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年人社会工作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居家养老中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果我国和吉林省老龄化严重,许多乡村已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农民收入和居住现状良好为居家养老创造了条件。农村养老需求多样,无子女老人倾向居家养老。但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低,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尚处于初始阶段。结论引入老年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是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进程、提高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效性、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的有效途径,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居家养老的应用有待推进。

【关键词】 老年社会工作;农村居家养老

近年来,学者进行了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中的应用,分析了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趋势,并提出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关注并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居家养老的问题;指出农村居家养老需要强有力的道德支持〔1〕,要加强农村的老年社会工作,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2〕。本文基于对吉林省农村居家养老状况的调查,提出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居家养老中应用的路径。

1资料与方法

通过文献法收集我国和吉林省老年人口信息,了解吉林省养老服务的经验和不足,以及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客观条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010年1月,课题组在吉林省农村开展了“农村居家养老需求情况”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围绕对居家养老的选择意愿、养老中的需求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没有接受过老年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为核心问题展开。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式确定吉林省不同地区农村村屯为调查范围,如农安县三岗乡、辉南县抚民镇七社、兴隆山镇杏花村、三岔河市西三家子村、榆树县陈家村、高家村、龙井镇村、珲春市马川子乡等共计20个村。调查对象限定在60岁及以上的农村村民,以偶遇抽样结合判断抽样的方式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员由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组成。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57份,问卷回收率为89.25%。由于有无子女照顾对于养老的选择差别很大,所以,将调查对象分为两类:有子女照顾老人为子女与其同住一院之内或者在同一村里;无子女照顾老人为子女在城里安家的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的留守老人或没有子女的老人;分别对有子女照顾老人和无子女照顾老人调查200人。其中前者收回有效问卷160份,后者收回有效问卷164份,共计有效问卷32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1%。在发放和回收问卷的同时,通过访谈法,了解农村老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情况。

2结果

2.1我国和吉林省老龄化严重,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具备客观条件通过文献查询,截止2006年6月1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4657亿人,其中城市老年人3 856万,农村老年人1.080 1亿;2006年末,吉林省60岁以上老龄人口321万,占总人口近 12%,其中农村老年人口144万〔3〕。截止2005年末,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307.7万,老年人中生活在农村的为134.6万,占全省老年人口的43.73%;在有老人的家庭户中,有一个老年人的占57.30%,有两个老年人的占42.18%。 在有老年人口的家庭户中,老年人口与成年子女或其他亲属共同生活的家庭占70.10%,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照顾。无人照顾老人户占29.90%,其中:单身老人户占8.37%,一对老年夫妇户占19.51%,老年人口与未成年的亲属共同生活的家庭占1.50%〔4〕。截止2009年末,吉林省兴办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福利院657所,床位数4.37万张,入住老年人2.72万人,服务人员3 748人;全省建有农村老年活动室5 936个,总面积28.55万平方米,平均每个活动室面积48.1平方米;吉林省老龄办在延边州和白城市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试点工作,以村屯养老服务大院为载体,依托老年人协会为村屯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临时托养、文体娱乐、学习教育、卫生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在村老年协会中,建立3 065个老年文艺活动组织,3 150个老年体育健身活动组织〔5〕。珲春市马川子乡是吉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工作的试点乡,目前,全乡9个村分别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大院,以各种方式开展起为老服务工作并取得了实效。吉林省将在2010年底有30%的村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大院,2011年底有60%的村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大院,2012年底全省所有的村都将建有居家养老服务大院〔6〕。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266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02.90元,增长13.4%;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2.79平方米,增加0.86平方米;农村低保标准和年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1 200元和760元,同比增长41.0%和40.7%,有效保障了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48.37%的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7〕。由于居家养老服务是政府扶持的福利性服务,许多乡村已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即便有收费项目,费用很低。农民收入和居住状况良好为农村居家养老创造了条件。

2.2农村养老需求多样,无子女老人倾向居家养老问卷调查表明农村老人喜欢住在自己家里养老,包括传统家庭养老(这里指仅依靠子女提供帮助的养老方式)和居家养老的占多数;选择机构养老的很少;大多数人希望来自子女或社会的帮助(愿意接受帮助指遇到困难时是否会期望得到帮助的情况),有9%左右的老人有“遇事宁愿靠着不求人”的心理;无子女照顾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迫切。见表1。表1农村老人主要需求和养老意愿

2.3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低、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尚处于初始阶段通过入户访谈,除有子女在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大学生家长的老人和少数文化程度稍高的老人知道社会工作这个新兴职业外,90%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不知道社会工作和老年社会工作是怎么回事;老年社会工作的实践体现在村委会为老人问寒问暖、提供各种帮助中,但是缺乏专业的理念和方法;目前调查所在的农村还没有专业的老年社会工作者在农村从事精神慰藉,维权等养老服务;在介绍了老年社会工作的理念、作用和具体做法后,90%以上的老人愿意接受老年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但是他们担心服务费用的支出。

3讨论

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是符合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对于有子女照顾老人,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仍在延续,愿意到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去主要是参与娱乐活动、满足人际沟通、消磨时间的需要;无子女照顾老人采取居家养老的方式更为迫切,其中子女在城里安家的老人认为农村的住房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宽敞、空气清新,老年人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比起住进城里儿女家里那较小如“鸽笼”的房子里,他们感到憋屈、不舒服;即便老年人子女住房宽敞,他们常觉得生活习惯不同、长期住不方便;对于进养老院养老,只有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和儿女双方均有现代意识的,觉得去养老院是不给子女添麻烦的好的选择,但是,又担忧养老院的服务质量,这种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黑养老院”事件的曝光,反映了“黑”养老院不善待老人,侵害老人权益的恶劣行为。这种严重不道德行为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反映出养老服务机构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职业道德〔8〕;多数老人认为去养老机构养老会丢子女的面子让人笑话或者令儿女不高兴,因为在他们眼里养老机构都是无儿无女老人的归宿或是那些有残疾没有自理能力的、儿女没有时间照顾的老人的选择;老人对权益保护咨询的关注主要涉及农村医疗保险、低保政策等;无子女照顾老人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排解孤独;文化娱乐;解决留守老人代际隔阂、赡养等纠纷;权益保护咨询;排除年老恐惧等方面的需求明显多于有子女照顾老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适合吉林省农村社会状况、适应中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老年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个人自决原则、赋权和发展的原则、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原则,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助人自助,能够被老年人接受,在解决养老中出现的问题上具有优势和可行性;农村老人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并具备居家养老的居住条件,具备大力开展居家养老的客观基础。由于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还不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低和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程度相对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的原因,专业的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尚处于起步阶段也是正常的,这同时也为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吉林等省已有很多为老服务实践经验和政府规划,这为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居家养老奠定了基础;可见,老年社会工作理念的引入和方法的应用对于满足农村养老需求,改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提高养老服务实效性,解决农村居家养老问题是必要和可行的。

3.1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个案工作老年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观指导下,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帮助和支持,以使当事人减轻压力、解决问题和达到良好的福利状态的服务活动;针对农村“农村留守老人”,因子女成年累月在外打工,很长时间才能回家看望老人一次,老年人会出现孤独寂寞、对年老恐惧,渴望与人沟通的现象,老年个案工作者深刻理解老人的需求,运用会谈的技巧,专注、主动倾听老年人的心声,使老年人心理上得到支持,并对老年人模糊不清的问题进行澄清,给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鼓励老年人勇敢面对老年的身心变化,引导他们进入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氛围,协助老年案主认识及接受老年,帮助老年人建立科学、健康的晚年生活方式和心理准备,积极地应对人生晚年期各种生活事件,如有的子女干涉丧偶独居老年人再婚、家庭经济赡养中出现纠纷等问题,工作者针对不同的个案进行区别性的工作,站在老人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帮助老人解决矛盾。

3.2开展主题突出的老年小组工作

老年小组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与指导下,利用老年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小组凝聚力,帮助老年组员学习他人的经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确面对困难,恢复自己

论文关键词:城市化家庭养老社区服务社会工作者

论文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是解决中国老龄问题的基拙和核心问题二家庭养老仍然是主要的养老形式,但在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减弱的情况下,急需发挥社会养老的功能,其中,社区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的新载体几本文提出社区要在政府的支持之下,拓展社区服务项目,引进社会工作者专业人员,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建立社区服务发展指标体系,从而加强社区养老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7%,标志着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亿以卜,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5,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 / 4。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已经成了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间题,在养老的方式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争议:

一、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传统农业文明产物的当代城市家庭养老方式正面临着来自人口条件、家庭结构、居住方式和文化观念等方面的挑战,其脆弱性已开始显现,非家庭养老方式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老年家庭增多,家庭功能弱化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尤其是城市的出生率降低,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核心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生育率下降、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还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子女多意味着老年人有较多的支持来源,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

社会发展推动住宅购买人群的变化,家庭两代分居现象逐渐增多。按照人口学家最近做出的家庭人口预测,我国老年人和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比例将逐渐降低,独居或只与配偶居住的65岁以上老人占老人总数比例将由1990年10%迅速上升到2050年的27 %,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明显

(二)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速度如快,竞争日益激烈

科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村的人

口越来越多地涌向城市,城市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少年轻人陷人了角色困境,他们要同时扮演好成功人士的角色、合格父母的角色和孝顺子女的角色是勉为其难的。例如,工作的压力日益沉重,还要教育儿女,使一些子女没有精力照顾父母又如目前社会对文化知识的要求增高,青年人需要再学习来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或者去寻找更多发展的机遇,远离年迈的父母,使得家庭人口外流。这些都使得现有的家庭的模式受到强烈冲击

(三)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同时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这一切必将加大家庭的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消极拒养老人情绪的增加了各种挑战因素的结合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瓦解和分化,这就是子女养老和在家养老相分离的态势,而且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和慰藉也不像过去传统模式下那么密集和经常了,这是传统家庭养老制度在现代化冲击下的一种新的变革:

由此可见,养老间题在家庭养老所不及之下,就需要社会的力量来解决了

二、社区养老顺应时代潮流,必须加强社区服务的质量

(一)社区服务的概念

社区服务是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依托街道和委员会,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可以在社区发展这种大趋势之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发展社区服务事业和改善老年人的处境:

(二)建构社区服务养老体系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社区养老服务成为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的重要保证,社区成为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最佳载体。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我国城市养老问题的重大战略性选择。社区对于老年人来说又是最重要的聚居地,所以老年人对社区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这种以社区为依托的服务,可以及时地给老年人以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慰藉,身体上得到锻炼,在互相交流中情感得到倾诉,这也就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所以发展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是改善养老条件的有效途径。

1.发挥社区功能,扩展养老服务的项目

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区老年人在生活方面和精神方面都不能得到良好的照顾,有的老人即使和子女住在一起,子女也没有很充足的精力来照顾老人,相对来说老人就会倾向于对社区的依赖。 在老年人生活照料方面,可分为居家服务和家外服务。居家服务是对居住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服务。家外服务包括托老所和敬老院。托老所这种模式既减轻了子女照顾的负担,又没有将老人完全隔离于“家”之外,对增进老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意义的;敬老院,被大众接受为直接的养老设施,应提高其分布密度,分散在社区内.这样老年人可以不必离开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也便于子女、亲戚探视,加强亲情的交流。

在改善老年人精神状况方面,可以采取直接和间接两者结合的方式。

直接方式可以通过建立“聊天站”“畅谈角”,让老年人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间接方式可以加大娱乐设施的建设,开设“老年之家”“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还可以开展文体活动,举办春游和夏令营活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老年人在社区内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转移心中的不快。

2.在政府宏观管理下提高社区的自身经济能力

政府宏观管理,就是政府通过制定有关社会福利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并且总结、加大推广先进经验的宣传,做好服务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营造引导社区服务福利机构发展的大环境。

养老金社会化的发放使得老年人可以就近领取,形成了社区服务网络。但是政府的功能毕竟是有限的,在政府和企业不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保障的时候,社区可以发挥其有效的功能,充分利用其社会资源,通过发展社区经济,大量吸收和安置退休人员,使退休人员在为社区创效益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必要的劳动补偿,实现双赢。老年人工作退休之后,产生心理落差,感到自我价值丧失,会产生消极的生活态度以至不利于老年生活。而这些老年人中很多人依然有工作能力,有的文化水平很高,由此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实现他们的“再就业”,这种“再就业”可以“一带一”或“一带多”的方式,使大家产生互动,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这既是对他们自身的补贴,又能实现社会价值

3.提升社区服务人员素质,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提高服务质量

社区老人的服务人员不仅仅要掌握照料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常识,还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为此要抓好在职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的工作,加强专业教育和技能的培养,灌输专业的理念,用专业社工的标准来衡量。

社区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标志之一,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兴起也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社会工作者不仅仅需要基本的照料技能,更多的是要有心理咨询的技能,并受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持有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资格证。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除了理论知识之外,更多的是实践的积累,结合理论与实践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道路之上,社会工作者有了一片土壤来发挥其专业的特长,实现其专业的价值,也有利于实现社区的稳定。当然,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也需要社区合适的机制和模式来启动,只有在相关政策支持之下,社会工作的有效性才可以发挥出来,因此,专业社会工作者是社区服务的执行者,社区和社会工作者是紧密相连的,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是完善社区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4.发挥社会集体意识,争取广泛的支持

社区服务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的意义上取决于社区的力量,社区的发展是顺应市场经济的结果,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发挥集体的意识,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携手共进,才能走上良性化的发展道路二从政府方面来说,民政部门要发挥规划、检查、监督的作用,社会保险局也应该参与规划、检查、监督和酌情划拨养老保险基金,以及关注养老保险受保人。从社区协调委员会方面来说,要发挥所在社区的企业、有关单位的作用,加强对社区成员的关心和支持。

(一)消费结构面临转变 老年人口的增加,对消费总的影响不大,但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消费支出,用于医疗方面的会大幅度上升。同时,旅游、老年服务消费、休闲等相应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将加大,大量资金转向老年人消费,将直接导致从事生产方面的投资相对下降,经济增长的速度比将放慢。 (二)科技创新遭遇浅滩 老年人口的增加,会降低整个社会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的速度,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下降,从而诱发采取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劳动力市场,削弱了技术进步和灵活劳动力市场对长期增长的贡献作用。从科技方面来讲,目前提倡的创新型社会,中青年的创新能力较老年人要强,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正是劳动力人口中中青年比例下降。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 (三)劳动力比例下降 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劳动年龄人口决定劳动力供给,而劳动力供给又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设备的闲置,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这从欧洲发达国家就可以看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正成为制约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就是由于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结构老龄化所造成的。 (四)养老、医疗保障压力加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露,在退休人员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正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与此同时,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基本没有养老保险。据统计,1980年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而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变到3:1,预计到2020年,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者将超过l亿人,届时抚养比例将达到2.5:1。老年人群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费对象。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可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为突出。

  • 索引序列
  • 大龄女人心智退化研究论文
  • 退休年龄改革研究论文
  • 人口老龄化论文研究背景
  • 人口老龄化论文研究内容
  • 社会人口老龄化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