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结果的公示经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我校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推荐工作已经完成。现将推荐结果予以公示: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序号姓名论文题目学科名称1田晨璐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建筑用能数据分析研究建筑学(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序号姓名论文题目学科或专业学位名称1魏方旭框架结构外围护墙酚醛板保温饰面层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工程2周子尧基于双重治理视角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组织韧性影响机制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3袁鹤桐行业转型背景下工程总承包企业能力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工业工程4刘丰盛MOFs固体酸的调控合成及其催化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特性研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5徐君污水换热管内污垢沉积特性及对热泵性能影响研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6路伟多井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暖通方向)7唐文捷炭素生产工艺能效分析及余热换热器设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8李沛洁PAC吸附-催化氧化对超滤净水效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市政方向)9李亚男两亲性壳聚糖改性微气泡强化气浮除藻效能及机理研究市政工程10徐凯鲁中南地区典型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建筑学11武文婷基于图式语言的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城镇型运河聚落景观体系研究风景园林12王永华基于GIS的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与生态补偿研究——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风景园林13林瑞枫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园景观优化设计研究——以大庆市黎明河公园为例艺术设计14陈晨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高速电梯轿厢系统水平振动鲁棒控制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15王红高速电梯轿厢系统水平振动预测滑模控制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16王恒斌基于多特征融合和深度学习的纹理图像检索研究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17周长庚深度堆栈模糊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18刘慧莹BiFeO3基多层铁电薄膜老化机制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19刘依凡几种新型二维材料的电子结构、输运及光学性质研究凝聚态物理20殷成龙城市建成区边界提取与时空演化研究—以中国中东部地区为例测绘工程注:按电话簿内学院排序,学院内排序不分先后。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推荐名单序号姓名成果名称学科或专业学位名称成果类别1曹清双功能纳米材料消除复杂组分废气污染物原位吸附/催化反应机理研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学位2杨霄王乐天许传臻多模态医学图像表示学习方法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术学位3薛洁新型气浮与紫外高级氧化工艺研发应用市政工程学术学位4任晓倩预制装配式桥梁连接构造力学性能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5汲永帅于钰隆孟宋萍中央空调机组优化控制与智能故障诊断研究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6郭妍馨安淇何心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绿色基础设施格局构建与优化调控研究风景园林学学术学位7赵小茹建设工程项目组织韧性涌现多重复杂性的形成机理、测度模式与作用机制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8连锦川基于高价态铁中间体的藻源膜污染缓解技术市政工程学术学位9杨哲夏冲王玉帅高速公路采空区新型水泥粉煤灰-改性水玻璃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10李兆通冯燕吴忠林高性能热挤压模具表面激光增材修复及强化研究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11陈曦李冬雁生物信息识别预测算法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12王博瀚 吴雨航 付延新主题性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学位13巩汝龙赓续大河文明,传承齐鲁风韵风景园林专业学位14谭霄鹏郭文尧景鹏虎分级多孔碳应用于储能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土木水利专业学位15王晗东营市东郊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16王港地下支护自动化安装装备研发关键技术土木水利专业学位注:按成果类别专家评审结果排序。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名单序号姓名性别政治面貌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学院专业1李坤男中共党员副教授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2井敏女中共党员副教授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学注:按电话簿内学院排序。公示时间为2022年12月3日—12月5日。公示期间若对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研究生处实名反映。监督电话:86367551 研究生处 2022年12月3日
2022年山东硕士论文抽检时间为了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加学位论文评阅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我校对不低于10%的硕士学位论文和100%的暂不公开硕士论文进行盲评。盲审使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抽检通讯评议平台”进行,请参加盲审的硕士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将学位论文以两种格式(Word、PDF)上传至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被抽查盲审的硕士学位论文上传(含导师审核及学院审核环节)时间为:2022年9月23日8:00 - 2022年10月9日15:00。经随机抽签,2022年秋季学期硕士盲审名单见附件。
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之沃土,汲取泉城人文之灵韵,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谱写了以教书育人、创新发展为主旋律的华美篇章。 办学历史沿革 山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山东师范学院成立于1950年10月,是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和山东省行政干校的基础上组建的,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1958年,学校的体育系、艺术系相继分离出去,建成山东体育学院、山东艺术学院。1970年,学校机关及部分系部迁到聊城办学。1974年,机关及大部分系部迁回济南,同时筹建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即聊城大学的前身)。1981年8月,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成为山东省属高校的排头兵,进入全国师范院校的先进行列。建校57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75800多名合格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1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133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8130人。 文化底蕴深厚 齐鲁大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源头,具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成长在这片文化沃土上的山东师范大学,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发展并举,追求科学真理,传承齐鲁文化,培育优秀人才,熔铸了“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形成了“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和“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彰显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现已成为齐鲁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和山东人文学术重镇,为全国、山东省的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科教兴鲁、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办学条件完备 学校分校本部、长清校区两个校区办学。校本部位于风景秀丽的千佛山脚下,环境优美,古朴典雅,学术底蕴丰厚;长清校区湖光山色,气势恢宏,现代气息浓郁。学校总占地面积近4000亩(约258.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0.6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748.46万元。有各类本科教学实验室78个。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4个,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实验室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校级实习实训基地330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4870平方米,藏书330多万册。建有电子文献检索中心、高速宽带校园教育科研网。校园网光缆140千米,信息点30000个。建有多功能体育馆、田径场、足球场等各类现代化体育设施。学校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都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或示范学校,已成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的学校。 学科门类齐全 学校现设有23个学院,67个本科专业,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相协调、结构合理、特色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布局和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原理)、17个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培养单位。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山东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农药、医药中间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山东培训中心。设有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山东省外语培训中心、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山东省盐生植物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光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信息管理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城市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地方史研究基地、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山东高校师德建设研究基地等18个省级研究、培训机构。 师资队伍精良 建校以来,章益、傅统先、田仲济、薛绥之、庄维石、严薇青、冯中一、秦西灿、刘祚昌、安作璋、管梅谷、王明德、留润洲、张鹤云、陈龙飞等一批名家专心执教,潜心学术,奖掖后学,精诚奉献。今日的山东师大,荟萃,人才济济。现有2602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809人,教授、研究员33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4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812人。设有5个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校有1人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获得教学奖,13人分别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3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81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人获得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8人获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10人被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人获得省级教学奖,17人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41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获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学校先后有6人当选为全国党代会代表,5人11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4人8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徐至展、郭柏灵、李振岐、王家耀、佟振合等5位院士为学校双聘院士。聘任冯之浚、王蒙、钱中文、杨国桢、龚昌德、陆大道、顾明远、薛荣久、杜维明、李学勤、庞朴、林崇德、牟钟鉴、周小燕、欧阳中石、张增辉、朱健康等100多位国内外学者专家为兼职教授。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整体办学实力提供了可靠保障。 教学成果丰硕 学校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效果显著。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学改革,以系统的教学改革工程培育教学成果,获得教学成果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0项,获奖总数位居山东省属高校首位。建成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品牌专业5个。主编、参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564部,其中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28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5部,有126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等。 科研实力雄厚 学校把科学研究作为促进教学、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突出成绩。“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14项,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25项。出版学术专著805部,发表学术论文4888篇。高层次获奖成果数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先后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55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1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7项。唐波教授主持研制的“磷矿粉直接法生产硫基或氯基三元复合肥新工艺”和“重要农药、医药中间体的绿色化工生产技术集成”分别于2001年和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吴义勤教授的长篇论文《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于2005年获鲁迅文学奖。2005年度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国际引用数量,分别居全国高校第63位和第55 位。学校主办6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核心期刊5种,尤其是与国家科委于1991年共同创办、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学术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英文版),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中国核学会计算物理学会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及山东植物学会、山东地理学会、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等19个省级以上学会我校。学校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与教育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00多项,与企业联合建立8个研究所和中试研究基地,与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建立了中国千亩盐生植物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社科研究管理先进集体。 校园文化繁荣 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齐鲁文化,熔铸校园精神,形成了健康高雅、诚信和谐、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已连续举办5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8届人才素质培养百优学生大赛、10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16届“山东师大之春”系列校园文化活动。1999年启动的“新世纪讲坛”活动,成为学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品牌,获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全省高校文明校园建设评估、德育工作评估、就业工作评估、平安校园建设评估。连续17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00年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04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全省大学生文化艺术体育竞赛中,获得各种奖励738项,其中获得全国特等奖、一等奖96项,山东省特等奖、一等奖213项。2006年,学校组队参加第五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获得亚军。 交流合作广泛 学校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科研单位的交流不断加强。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朝鲜等13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51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在联合办学、教师和学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等方面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成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学校成立了中韩合作国际商学院。举办“植物耐逆基因: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前景”国际研讨会、偏微分方程及数值分析国际会议、国际心理学家委员会第62届学术大会、齐鲁文化国际研讨会、儒家思孟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作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在校留学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育人质量过硬 严谨治学、从严执教的优良传统,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高水平。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学校党委被山东省委命名为“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荣获“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历次全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中,学校学士、硕士论文获奖的数量、层次均列山东省属高校首位。近年来,先后有3个班集体获“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1名学生获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5名学生获全国三好学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涌现出省级先进班集体31个,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1427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奖励48项。1名学生获第12届雅典残奥会男子乒乓球冠军,实现了中国队残奥会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近年来学生平均考研录取率为24%,个别专业达到50%。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在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全国优秀教师、知名学者、劳动模范、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文化艺术体育精英、优秀企业家,广大毕业生在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建功立业,为国家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学校正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开拓创新,为建设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关于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结果的公示经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我校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推荐工作已经完成。现将推荐结果予以公示: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序号姓名论文题目学科名称1田晨璐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建筑用能数据分析研究建筑学(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序号姓名论文题目学科或专业学位名称1魏方旭框架结构外围护墙酚醛板保温饰面层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工程2周子尧基于双重治理视角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组织韧性影响机制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3袁鹤桐行业转型背景下工程总承包企业能力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工业工程4刘丰盛MOFs固体酸的调控合成及其催化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特性研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5徐君污水换热管内污垢沉积特性及对热泵性能影响研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6路伟多井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暖通方向)7唐文捷炭素生产工艺能效分析及余热换热器设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8李沛洁PAC吸附-催化氧化对超滤净水效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市政方向)9李亚男两亲性壳聚糖改性微气泡强化气浮除藻效能及机理研究市政工程10徐凯鲁中南地区典型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建筑学11武文婷基于图式语言的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城镇型运河聚落景观体系研究风景园林12王永华基于GIS的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与生态补偿研究——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风景园林13林瑞枫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园景观优化设计研究——以大庆市黎明河公园为例艺术设计14陈晨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高速电梯轿厢系统水平振动鲁棒控制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15王红高速电梯轿厢系统水平振动预测滑模控制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16王恒斌基于多特征融合和深度学习的纹理图像检索研究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17周长庚深度堆栈模糊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18刘慧莹BiFeO3基多层铁电薄膜老化机制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19刘依凡几种新型二维材料的电子结构、输运及光学性质研究凝聚态物理20殷成龙城市建成区边界提取与时空演化研究—以中国中东部地区为例测绘工程注:按电话簿内学院排序,学院内排序不分先后。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推荐名单序号姓名成果名称学科或专业学位名称成果类别1曹清双功能纳米材料消除复杂组分废气污染物原位吸附/催化反应机理研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学位2杨霄王乐天许传臻多模态医学图像表示学习方法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术学位3薛洁新型气浮与紫外高级氧化工艺研发应用市政工程学术学位4任晓倩预制装配式桥梁连接构造力学性能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5汲永帅于钰隆孟宋萍中央空调机组优化控制与智能故障诊断研究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6郭妍馨安淇何心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绿色基础设施格局构建与优化调控研究风景园林学学术学位7赵小茹建设工程项目组织韧性涌现多重复杂性的形成机理、测度模式与作用机制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8连锦川基于高价态铁中间体的藻源膜污染缓解技术市政工程学术学位9杨哲夏冲王玉帅高速公路采空区新型水泥粉煤灰-改性水玻璃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10李兆通冯燕吴忠林高性能热挤压模具表面激光增材修复及强化研究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11陈曦李冬雁生物信息识别预测算法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12王博瀚 吴雨航 付延新主题性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学位13巩汝龙赓续大河文明,传承齐鲁风韵风景园林专业学位14谭霄鹏郭文尧景鹏虎分级多孔碳应用于储能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土木水利专业学位15王晗东营市东郊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16王港地下支护自动化安装装备研发关键技术土木水利专业学位注:按成果类别专家评审结果排序。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名单序号姓名性别政治面貌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学院专业1李坤男中共党员副教授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2井敏女中共党员副教授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学注:按电话簿内学院排序。公示时间为2022年12月3日—12月5日。公示期间若对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研究生处实名反映。监督电话:86367551 研究生处 2022年12月3日
枣庄学院简介 枣庄学院位于枣庄市市中区北郊,九龙山 南麓,郭村水库之畔,依山傍水,风景独好; 建筑错落有致,新老校区浑然一体。校园三季 有花,四季常青,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枣庄学院的前身是1971年创立的枣庄市教师 进修学校,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枣庄师范 专科学校,1999年枣庄电大、枣庄教育学院并 入枣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 建为枣庄学院。 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数学家、 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先生 为名誉校长。 学校占地面积1083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仪器设备总值7000万元,图书108万册;设 有文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外国语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化学与材 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 学院、体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 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 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传 媒学院等16个院,35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 业;教职工988人,其中专任教师653人,教师 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388人,在读硕士、 博士教师11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58人 ,省市两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 省级教学名师2人;有来自美国、俄罗斯、韩 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外籍教师多名;在校生 来自美国、韩国和全国24个省12000余人。 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 、加拿大、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 和台湾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十所大学建立了 友好关系。与澳大利亚南岸技术学院、加拿大 联邦技术及应用学院举办了合作办学项目,与 澳大利亚南岸技术学院、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 立技术学院、日本清风工科情报学院、韩国马 山大学、韩国平泽大学实现了互访,还与韩国 平泽大学达成了互换留学生的协议,目前双方 已有多名学生正在对方学校学习。 现有省、校两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特色专 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5个;第一批山东省研究 生联合培养基地,现与聊城大学联合开展全日 制硕士研究生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 生与培养工作。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973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山东 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教师 发表学术论文36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0 余部,获得国家专利成果40余项,获山东省社 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 奖等高级别科研奖励多项。建有“墨子研究院 ”、“学习科学研究所”、“运河文化研究院 ”、“古文化研究所”、“煤化工学院”等科 研院所多个。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把教学质量放在学校 一切工作的首位,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教育教 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达 到90%以上,研究生考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50 %以上,近年来考入国家“985”高校的学生 占考取研究生的四分之一,多名学生被中国科 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录取。毕业生质 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涌现出了“考研、选 调生、公务员”连中“三元”的毕业生潘柳欣 同学。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内涵 提升、质量立校,科技强校、服务地方,错位 发展、特色办学,扩大视野、国际化办学”的 办学理念。明确了“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 办学定位:在办学模式的区域定位上,坚持地 方性;在办学目标的价值定位上,坚持有特色 ;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上,坚持应用型。确 立了“哑铃式”的发展战略,走“两头发展, 中间紧缩”的发展道路(“两头发展”,是指 学校事业的发展要分两头,“前一头”是指前 向一体化战略,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发展 本科教育、留学生教育和争取举办研究生教育 ,巩固和提高本科生的考研率,在部分科研领 域,做好基础理论的研究,努力实现“三高计 划”。即向上发展,可谓“顶天”。“后一头 ”是后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战略,大力发展 适应枣庄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大力发 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和职业 技能化的短期教育与培训,整合区域办学资源 ,扩大区域办学市场的占有率,为地方提供多 样化的社会服务,加强学生的应用型技能的实 训,即向下发展,可谓“立地”。“中间紧缩 ”,是指学校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充分利 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传递信息,实行工作目标责 任制与追究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学效益,逐 步实行“扁平化”管理)。秉承“兼爱、尚贤 、博物、戴行”的校训,教学、科研、育人、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学校科学发展、创 新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学校以其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和 管理水平,先后荣获“枣庄市突出贡献单位” 、“山东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 ”、“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省级“花 园式单位”;连续1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16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 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连续16年保持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 号。
关于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结果的公示经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我校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推荐工作已经完成。现将推荐结果予以公示: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序号姓名论文题目学科名称1田晨璐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建筑用能数据分析研究建筑学(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序号姓名论文题目学科或专业学位名称1魏方旭框架结构外围护墙酚醛板保温饰面层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工程2周子尧基于双重治理视角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组织韧性影响机制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3袁鹤桐行业转型背景下工程总承包企业能力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工业工程4刘丰盛MOFs固体酸的调控合成及其催化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特性研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5徐君污水换热管内污垢沉积特性及对热泵性能影响研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6路伟多井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暖通方向)7唐文捷炭素生产工艺能效分析及余热换热器设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8李沛洁PAC吸附-催化氧化对超滤净水效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市政方向)9李亚男两亲性壳聚糖改性微气泡强化气浮除藻效能及机理研究市政工程10徐凯鲁中南地区典型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建筑学11武文婷基于图式语言的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城镇型运河聚落景观体系研究风景园林12王永华基于GIS的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与生态补偿研究——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风景园林13林瑞枫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园景观优化设计研究——以大庆市黎明河公园为例艺术设计14陈晨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高速电梯轿厢系统水平振动鲁棒控制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15王红高速电梯轿厢系统水平振动预测滑模控制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16王恒斌基于多特征融合和深度学习的纹理图像检索研究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17周长庚深度堆栈模糊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18刘慧莹BiFeO3基多层铁电薄膜老化机制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19刘依凡几种新型二维材料的电子结构、输运及光学性质研究凝聚态物理20殷成龙城市建成区边界提取与时空演化研究—以中国中东部地区为例测绘工程注:按电话簿内学院排序,学院内排序不分先后。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推荐名单序号姓名成果名称学科或专业学位名称成果类别1曹清双功能纳米材料消除复杂组分废气污染物原位吸附/催化反应机理研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学位2杨霄王乐天许传臻多模态医学图像表示学习方法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术学位3薛洁新型气浮与紫外高级氧化工艺研发应用市政工程学术学位4任晓倩预制装配式桥梁连接构造力学性能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5汲永帅于钰隆孟宋萍中央空调机组优化控制与智能故障诊断研究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6郭妍馨安淇何心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绿色基础设施格局构建与优化调控研究风景园林学学术学位7赵小茹建设工程项目组织韧性涌现多重复杂性的形成机理、测度模式与作用机制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8连锦川基于高价态铁中间体的藻源膜污染缓解技术市政工程学术学位9杨哲夏冲王玉帅高速公路采空区新型水泥粉煤灰-改性水玻璃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10李兆通冯燕吴忠林高性能热挤压模具表面激光增材修复及强化研究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11陈曦李冬雁生物信息识别预测算法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12王博瀚 吴雨航 付延新主题性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学位13巩汝龙赓续大河文明,传承齐鲁风韵风景园林专业学位14谭霄鹏郭文尧景鹏虎分级多孔碳应用于储能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土木水利专业学位15王晗东营市东郊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16王港地下支护自动化安装装备研发关键技术土木水利专业学位注:按成果类别专家评审结果排序。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名单序号姓名性别政治面貌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学院专业1李坤男中共党员副教授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2井敏女中共党员副教授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学注:按电话簿内学院排序。公示时间为2022年12月3日—12月5日。公示期间若对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研究生处实名反映。监督电话:86367551 研究生处 2022年12月3日
枣庄学院简介枣庄学院座落在享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美誉的鲁南明珠─枣庄市。学校位于九龙山南麓,校园依山傍水,建筑错落有致,文化氛围浓郁,风景典雅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首届“七七级”大专班,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枣庄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枣庄电大、枣庄教育学院并入枣庄师专,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数学家、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先生为名誉校长。学校占地面积1183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000万元,图书120万册;设有文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体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传媒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大学英语教学部等23个教学单位;现有8个联合培养硕士专业,41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法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教职工1017人,其中专任教师701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388人,在读硕士、博士教师11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58人;教师中有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9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省市两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8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有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0余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全国25个省的在校生14000人。学校牢固树立质量强校意识,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推进教学研究,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不断提高,每年有十余篇学士学位论文在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中获奖;近三年,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各项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国际级奖励3项、国家级奖励10余项、省部级奖励160余项,30余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研究生考取率连续多年保持在40%以上,近年来考入国家“985”“211”工程院校的学生占考取研究生的四分之一,多名学生被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录取,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现有省校两级重点学科20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有5个实验教学中心、9个基础实验室、14个专业实验室;是第一批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与聊城大学联合开展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工作。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973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科技部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77项,企事业委托的横向课题20多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高级别科研奖励5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成果40余项,建有“区域(鲁南)文化研究院”、“资源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院”、“鲁南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墨子研究院”、“学习科学研究所”、“中兴文化研究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太阳能光伏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煤化工技术研发中心”、“ 煤化工研究所”等科研院所11个。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出台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行动计划,成立了服务地方科研机构和科研创新平台,启动了“化学化工研发、机械制造研发、生态枣庄建设与生物技术研发、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和推广、城乡发展与旅游规划、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城市名片和文化建设”等服务地方项目和由校领导分工主抓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区域文化研究、古城文化及场馆建设研究、农业农村改革研究、城乡发展与旅游规划、煤化工技术研究、中小数控机床研发、生物工程与制药”的服务地方重点项目;承担了“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电源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枣庄市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改造工程项目”等服务地方专项课题;全面参与台儿庄古城文化与场馆建设,加入了山东省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成为理事单位;与枣庄市化工、能源、生物、食品、机械、建材等领域的多家企业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十六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与加拿大联邦技术及应用学院、韩国三育大学联合举办了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平泽大学、韩国三育大学、加拿大联邦技术及应用学院达成了互换学生协议,并开展教师及学生交流项目。学校自2006年起招收留学生,并开展了学生海外带薪实习项目,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内涵提升、质量立校,科技强校、服务地方,错位发展、特色办学,扩大视野、国际化办学”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办学方针:在办学模式的区域定位上,坚持地方性;在办学目标的价值定位上,坚持有特色;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上,坚持应用型。确立了“哑铃式”的发展战略,走“两头发展,中间紧缩”的发展道路。学校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教学、科研、育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学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2012年 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11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2010年12月 铝、镁基合金的去合金化及纳米多孔金属的形成、结构和性能研究;2010年 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第1位;2010年9月 电化学去合金化法制备纳米多孔金属的研究,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2009年3月 Fabrication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porous metals through chemical/electrochemical dealloying of Mg-based alloys,Renewed research stay,德国洪堡基金会;2005年5月 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004年9月 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04年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3年8月 德国洪堡奖学金(Alexander von Humboldt Fellowship);2003年8月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奖学金(放弃);2002年11月 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奖学金;2001年11月 山东大学鲁光(工科)奖学金;2000年10月 山东大学研究生校长奖学金.
在CSSCI 核心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外国语》、《外语学刊》、《外语界》、《外语教学》以及各类刊物、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有的论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和教育部办《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发。出版《认知语言学研究》等专著3部,著作、教材等近20部。三、科研项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持:国家留学基金项目主持: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课程建设项目主持: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主持: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主持: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子项目主持: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主持: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子课题四、主要获奖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山东省外语专业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优秀作品奖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泰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泰安市“十佳社科人才”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青岛开发区青年学术工程技术带头人青岛开发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012年 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11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2010年12月 铝、镁基合金的去合金化及纳米多孔金属的形成、结构和性能研究;2010年 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第1位;2010年9月 电化学去合金化法制备纳米多孔金属的研究,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2009年3月 Fabrication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porous metals through chemical/electrochemical dealloying of Mg-based alloys,Renewed research stay,德国洪堡基金会;2005年5月 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004年9月 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04年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3年8月 德国洪堡奖学金(Alexander von Humboldt Fellowship);2003年8月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奖学金(放弃);2002年11月 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奖学金;2001年11月 山东大学鲁光(工科)奖学金;2000年10月 山东大学研究生校长奖学金.
关于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结果的公示经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我校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推荐工作已经完成。现将推荐结果予以公示: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序号姓名论文题目学科名称1田晨璐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建筑用能数据分析研究建筑学(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序号姓名论文题目学科或专业学位名称1魏方旭框架结构外围护墙酚醛板保温饰面层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工程2周子尧基于双重治理视角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组织韧性影响机制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3袁鹤桐行业转型背景下工程总承包企业能力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工业工程4刘丰盛MOFs固体酸的调控合成及其催化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特性研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5徐君污水换热管内污垢沉积特性及对热泵性能影响研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6路伟多井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暖通方向)7唐文捷炭素生产工艺能效分析及余热换热器设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8李沛洁PAC吸附-催化氧化对超滤净水效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市政方向)9李亚男两亲性壳聚糖改性微气泡强化气浮除藻效能及机理研究市政工程10徐凯鲁中南地区典型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建筑学11武文婷基于图式语言的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城镇型运河聚落景观体系研究风景园林12王永华基于GIS的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与生态补偿研究——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风景园林13林瑞枫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园景观优化设计研究——以大庆市黎明河公园为例艺术设计14陈晨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高速电梯轿厢系统水平振动鲁棒控制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15王红高速电梯轿厢系统水平振动预测滑模控制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16王恒斌基于多特征融合和深度学习的纹理图像检索研究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17周长庚深度堆栈模糊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18刘慧莹BiFeO3基多层铁电薄膜老化机制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19刘依凡几种新型二维材料的电子结构、输运及光学性质研究凝聚态物理20殷成龙城市建成区边界提取与时空演化研究—以中国中东部地区为例测绘工程注:按电话簿内学院排序,学院内排序不分先后。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推荐名单序号姓名成果名称学科或专业学位名称成果类别1曹清双功能纳米材料消除复杂组分废气污染物原位吸附/催化反应机理研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学位2杨霄王乐天许传臻多模态医学图像表示学习方法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术学位3薛洁新型气浮与紫外高级氧化工艺研发应用市政工程学术学位4任晓倩预制装配式桥梁连接构造力学性能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5汲永帅于钰隆孟宋萍中央空调机组优化控制与智能故障诊断研究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6郭妍馨安淇何心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绿色基础设施格局构建与优化调控研究风景园林学学术学位7赵小茹建设工程项目组织韧性涌现多重复杂性的形成机理、测度模式与作用机制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8连锦川基于高价态铁中间体的藻源膜污染缓解技术市政工程学术学位9杨哲夏冲王玉帅高速公路采空区新型水泥粉煤灰-改性水玻璃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10李兆通冯燕吴忠林高性能热挤压模具表面激光增材修复及强化研究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11陈曦李冬雁生物信息识别预测算法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12王博瀚 吴雨航 付延新主题性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学位13巩汝龙赓续大河文明,传承齐鲁风韵风景园林专业学位14谭霄鹏郭文尧景鹏虎分级多孔碳应用于储能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土木水利专业学位15王晗东营市东郊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16王港地下支护自动化安装装备研发关键技术土木水利专业学位注:按成果类别专家评审结果排序。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名单序号姓名性别政治面貌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学院专业1李坤男中共党员副教授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2井敏女中共党员副教授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学注:按电话簿内学院排序。公示时间为2022年12月3日—12月5日。公示期间若对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研究生处实名反映。监督电话:86367551 研究生处 2022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