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生京三郎
枣庄学院简介 枣庄学院位于枣庄市市中区北郊,九龙山 南麓,郭村水库之畔,依山傍水,风景独好; 建筑错落有致,新老校区浑然一体。校园三季 有花,四季常青,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枣庄学院的前身是1971年创立的枣庄市教师 进修学校,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枣庄师范 专科学校,1999年枣庄电大、枣庄教育学院并 入枣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 建为枣庄学院。 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数学家、 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先生 为名誉校长。 学校占地面积1083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仪器设备总值7000万元,图书108万册;设 有文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外国语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化学与材 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 学院、体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 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 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传 媒学院等16个院,35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 业;教职工988人,其中专任教师653人,教师 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388人,在读硕士、 博士教师11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58人 ,省市两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 省级教学名师2人;有来自美国、俄罗斯、韩 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外籍教师多名;在校生 来自美国、韩国和全国24个省12000余人。 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 、加拿大、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 和台湾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十所大学建立了 友好关系。与澳大利亚南岸技术学院、加拿大 联邦技术及应用学院举办了合作办学项目,与 澳大利亚南岸技术学院、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 立技术学院、日本清风工科情报学院、韩国马 山大学、韩国平泽大学实现了互访,还与韩国 平泽大学达成了互换留学生的协议,目前双方 已有多名学生正在对方学校学习。 现有省、校两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特色专 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5个;第一批山东省研究 生联合培养基地,现与聊城大学联合开展全日 制硕士研究生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 生与培养工作。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973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山东 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教师 发表学术论文36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0 余部,获得国家专利成果40余项,获山东省社 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 奖等高级别科研奖励多项。建有“墨子研究院 ”、“学习科学研究所”、“运河文化研究院 ”、“古文化研究所”、“煤化工学院”等科 研院所多个。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把教学质量放在学校 一切工作的首位,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教育教 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达 到90%以上,研究生考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50 %以上,近年来考入国家“985”高校的学生 占考取研究生的四分之一,多名学生被中国科 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录取。毕业生质 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涌现出了“考研、选 调生、公务员”连中“三元”的毕业生潘柳欣 同学。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内涵 提升、质量立校,科技强校、服务地方,错位 发展、特色办学,扩大视野、国际化办学”的 办学理念。明确了“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 办学定位:在办学模式的区域定位上,坚持地 方性;在办学目标的价值定位上,坚持有特色 ;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上,坚持应用型。确 立了“哑铃式”的发展战略,走“两头发展, 中间紧缩”的发展道路(“两头发展”,是指 学校事业的发展要分两头,“前一头”是指前 向一体化战略,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发展 本科教育、留学生教育和争取举办研究生教育 ,巩固和提高本科生的考研率,在部分科研领 域,做好基础理论的研究,努力实现“三高计 划”。即向上发展,可谓“顶天”。“后一头 ”是后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战略,大力发展 适应枣庄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大力发 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和职业 技能化的短期教育与培训,整合区域办学资源 ,扩大区域办学市场的占有率,为地方提供多 样化的社会服务,加强学生的应用型技能的实 训,即向下发展,可谓“立地”。“中间紧缩 ”,是指学校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充分利 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传递信息,实行工作目标责 任制与追究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学效益,逐 步实行“扁平化”管理)。秉承“兼爱、尚贤 、博物、戴行”的校训,教学、科研、育人、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学校科学发展、创 新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学校以其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和 管理水平,先后荣获“枣庄市突出贡献单位” 、“山东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 ”、“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省级“花 园式单位”;连续1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16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 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连续16年保持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 号。
小不娃娃
关于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结果的公示经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我校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推荐工作已经完成。现将推荐结果予以公示: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序号姓名论文题目学科名称1田晨璐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建筑用能数据分析研究建筑学(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序号姓名论文题目学科或专业学位名称1魏方旭框架结构外围护墙酚醛板保温饰面层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工程2周子尧基于双重治理视角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组织韧性影响机制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3袁鹤桐行业转型背景下工程总承包企业能力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工业工程4刘丰盛MOFs固体酸的调控合成及其催化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特性研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5徐君污水换热管内污垢沉积特性及对热泵性能影响研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6路伟多井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暖通方向)7唐文捷炭素生产工艺能效分析及余热换热器设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8李沛洁PAC吸附-催化氧化对超滤净水效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市政方向)9李亚男两亲性壳聚糖改性微气泡强化气浮除藻效能及机理研究市政工程10徐凯鲁中南地区典型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建筑学11武文婷基于图式语言的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城镇型运河聚落景观体系研究风景园林12王永华基于GIS的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与生态补偿研究——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风景园林13林瑞枫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园景观优化设计研究——以大庆市黎明河公园为例艺术设计14陈晨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高速电梯轿厢系统水平振动鲁棒控制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15王红高速电梯轿厢系统水平振动预测滑模控制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16王恒斌基于多特征融合和深度学习的纹理图像检索研究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17周长庚深度堆栈模糊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18刘慧莹BiFeO3基多层铁电薄膜老化机制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19刘依凡几种新型二维材料的电子结构、输运及光学性质研究凝聚态物理20殷成龙城市建成区边界提取与时空演化研究—以中国中东部地区为例测绘工程注:按电话簿内学院排序,学院内排序不分先后。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推荐名单序号姓名成果名称学科或专业学位名称成果类别1曹清双功能纳米材料消除复杂组分废气污染物原位吸附/催化反应机理研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学位2杨霄王乐天许传臻多模态医学图像表示学习方法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术学位3薛洁新型气浮与紫外高级氧化工艺研发应用市政工程学术学位4任晓倩预制装配式桥梁连接构造力学性能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5汲永帅于钰隆孟宋萍中央空调机组优化控制与智能故障诊断研究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6郭妍馨安淇何心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绿色基础设施格局构建与优化调控研究风景园林学学术学位7赵小茹建设工程项目组织韧性涌现多重复杂性的形成机理、测度模式与作用机制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8连锦川基于高价态铁中间体的藻源膜污染缓解技术市政工程学术学位9杨哲夏冲王玉帅高速公路采空区新型水泥粉煤灰-改性水玻璃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10李兆通冯燕吴忠林高性能热挤压模具表面激光增材修复及强化研究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11陈曦李冬雁生物信息识别预测算法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12王博瀚 吴雨航 付延新主题性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学位13巩汝龙赓续大河文明,传承齐鲁风韵风景园林专业学位14谭霄鹏郭文尧景鹏虎分级多孔碳应用于储能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土木水利专业学位15王晗东营市东郊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16王港地下支护自动化安装装备研发关键技术土木水利专业学位注:按成果类别专家评审结果排序。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名单序号姓名性别政治面貌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学院专业1李坤男中共党员副教授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2井敏女中共党员副教授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学注:按电话簿内学院排序。公示时间为2022年12月3日—12月5日。公示期间若对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研究生处实名反映。监督电话:86367551 研究生处 2022年12月3日
文哥哥哥哥哥
枣庄学院简介枣庄学院座落在享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美誉的鲁南明珠─枣庄市。学校位于九龙山南麓,校园依山傍水,建筑错落有致,文化氛围浓郁,风景典雅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首届“七七级”大专班,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枣庄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枣庄电大、枣庄教育学院并入枣庄师专,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数学家、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先生为名誉校长。学校占地面积1183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000万元,图书120万册;设有文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体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传媒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大学英语教学部等23个教学单位;现有8个联合培养硕士专业,41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法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教职工1017人,其中专任教师701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388人,在读硕士、博士教师11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58人;教师中有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9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省市两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8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有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0余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全国25个省的在校生14000人。学校牢固树立质量强校意识,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推进教学研究,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不断提高,每年有十余篇学士学位论文在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中获奖;近三年,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各项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国际级奖励3项、国家级奖励10余项、省部级奖励160余项,30余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研究生考取率连续多年保持在40%以上,近年来考入国家“985”“211”工程院校的学生占考取研究生的四分之一,多名学生被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录取,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现有省校两级重点学科20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有5个实验教学中心、9个基础实验室、14个专业实验室;是第一批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与聊城大学联合开展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工作。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973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科技部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77项,企事业委托的横向课题20多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高级别科研奖励5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成果40余项,建有“区域(鲁南)文化研究院”、“资源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院”、“鲁南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墨子研究院”、“学习科学研究所”、“中兴文化研究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太阳能光伏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煤化工技术研发中心”、“ 煤化工研究所”等科研院所11个。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出台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行动计划,成立了服务地方科研机构和科研创新平台,启动了“化学化工研发、机械制造研发、生态枣庄建设与生物技术研发、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和推广、城乡发展与旅游规划、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城市名片和文化建设”等服务地方项目和由校领导分工主抓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区域文化研究、古城文化及场馆建设研究、农业农村改革研究、城乡发展与旅游规划、煤化工技术研究、中小数控机床研发、生物工程与制药”的服务地方重点项目;承担了“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电源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枣庄市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改造工程项目”等服务地方专项课题;全面参与台儿庄古城文化与场馆建设,加入了山东省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成为理事单位;与枣庄市化工、能源、生物、食品、机械、建材等领域的多家企业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十六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与加拿大联邦技术及应用学院、韩国三育大学联合举办了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平泽大学、韩国三育大学、加拿大联邦技术及应用学院达成了互换学生协议,并开展教师及学生交流项目。学校自2006年起招收留学生,并开展了学生海外带薪实习项目,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内涵提升、质量立校,科技强校、服务地方,错位发展、特色办学,扩大视野、国际化办学”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办学方针:在办学模式的区域定位上,坚持地方性;在办学目标的价值定位上,坚持有特色;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上,坚持应用型。确立了“哑铃式”的发展战略,走“两头发展,中间紧缩”的发展道路。学校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教学、科研、育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学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关于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结果的公示经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我校2022年
关于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结果的公示经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我校2022年
枣庄学院简介 枣庄学院位于枣庄市市中区北郊,九龙山 南麓,郭村水库之畔,依山傍水,风景独好; 建筑错落有致,新老校区浑然一体。校园三季 有花,四季常青,是读书治
需要。优秀毕业论文需要二辩的原因是为了学校论文质量更高,论文答辩审核更加严格,二辩后的优秀毕业论文,也会更有公正性、严谨性。首先,能被评为优秀论文,是对论文本身
高博文博士学术简历 高博文,男,副教授,现任泰山学院光伏材料与建筑一体化研究所所长。2014年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专业是电子科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