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的辨析如下:
Qperty, feature, characteristic, peculiarity, trait, attribute, character这些名词均有“特性、特点、品质”之意。quality〓最普通用词,既可指有形或无形的特性,又可指个性或共性的特征。properity〓多指同类事物所共有的特性,一般不用于指人。feature〓指事物突出引人注目的特点。多用来说明人的容貌特征或地理特征。characteristic〓指某人或某物天生有别于他人或他物的内部特质或外表特征。
peculiarity〓指人或事物独具的或奇怪的特点,常带感情色彩。trait〓多指人的性格、心情的特征,尤指先天秉赋的持久的行为模式或性格特征。attribute〓通常指人主观赋予某事物的属性,可指典型事物。character〓多指一类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典型的特征。quantity, amount, number, sum这些名词均有“总数、总量”之意。quantity〓书面用词,指事物的总量和总数量,侧重大批计量,含准确测量的意味。amount〓普通用词,与quantity近义,但强调整体,指把所有数量、重量及度量归并在一起得出的总数。number〓普通用词,指人或物的数目,强调数的概念。sum〓普通用词,指简单加算的结果。
Learnt是英式英语的词,learned是美式(也是通俗)的用法。通常(除非是地道的英国人)从来不用“learnt”,而且写出来也怪怪的。还有就是在过去时的用法也不一样:美式英语中的learned任何时候(只要是简单的过去时)都可以用,而learnt则必须是soon, later,等之后(例如he soon learnt, she later learnt)。英式英语大部分时间都是用learnt(不分场合),而learned则是有学问的意思(形容词)。
learned和learnt的区别:
1、二者虽然同是learn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但是应用于不同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通用美式英语,在那“learned”是公认的拼写。美国英语将不规则动词变成普通动词的倾向为-ed。而其他英语国家通用英式英语,那里的人更喜欢“learnt”。
2、同为过去式的时候,在英美两式英语中的用法不同。
美式英语中的learned任何时候(只要是简单的过去时)都可以用,而learnt则必须是soon, later,等之后(例如he soon learnt, she later learnt)。
3、二者词性不同。
learned除了是learn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还有形容词性。翻译为有学问的;博学的;学术上的;精通某门学问的。
扩展资料:
以下是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learned、learnt的使用案例:
“Ackerman has learned from user feedback that many of his listeners fall asleep during the twenty-minute introduction, and I’m usually one of them.”—The New Yorker
阿克曼从用户反馈中了解到,他的许多听众在20分钟的介绍中都睡着了,我通常就是其中之一。—The New Yorker
“CBC News has also learned a number of Conservative MPs will be called to testify by the Crown.”—CBC
CBC新闻还获悉,一些保守党议员将被国王传唤作证.—CBC
“But, sometimes, these ‘agents’ learn to override this, they say, giving an example of a 2013 AI taught to play Tetris that learnt to pause a game forever to avoid losing.”—BBC
“但有时,这些‘代理人’会学会无视这一点,他们说,举个例子,2013年,一名人工智能学会了玩俄罗斯方块,学会了永远暂停一款游戏,以避免失败。”—BBC
Learnt是英式英语的词,learned是美式(也是通俗)的用法。通常(除非是地道的英国人)从来不用“learnt”。
在过去时的用法也不一样:美式英语中的learned任何时候(只要是简单的过去时)都可以用,而learnt则必须是soon, later,等之后(例如he soon learnt, she later learnt)。
英式英语大部分时间都是用learnt(不分场合),而learned则是有学问的意思(形容词)。
扩展资料:
learned的其他意思:
1、adj.博学的;
2、vi.学习;
例句:
an article in a learned journal
学术期刊上的一篇文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
1)意义的多少不同。一个词有本义,有引申义,一个词的古今意义的多少,往往会产生变化,有的旧义消亡了,有的新义产生了。如“池”在古代意义是a护城河b池塘。现代意义是a池塘b旁边高中间洼下的地方。古今相比,“池”的意义一增一减。另外还有:国、防、家、列、怜、仇、除、仅、书、信、将等。
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售”,古义侧重行为的结果,指把商品卖掉,今义侧重行为的本身,是卖。“再”,古义是侧重行为的数量,是两次是第二次。今义侧重于行为的重复,是“又”。
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一些词在发展中意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如“恨”的古义轻,是遗憾、不满,今义重,是仇恨、忿恨。“怨”的古义重,是恨的意思,今义轻,是埋怨和不满。还有一些词在发展中褒贬意义发生了变化。
如“谣言”古义是中性的,今义是贬义。另外“下流”古中今贬,“吹嘘”古褒今贬,“谤议”古中今贬,“爪牙”古褒今贬,“锻炼”古贬今褒。
4)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如“布”古指麻布、葛布。今指棉布。“坐”古指两膝着席或床榻,臀部压在脚后根上,今指臀着席位上。
掌握词的古义的方法:
我们必须勤查有关的工具书与阅读古代作品相结合,对词义的古今义例反复参证比较,还可以通过一些文字的和语言的手段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古义。分三方面谈:
1)从字形上分析。如“劝”从“力”,可见本义是勉力、奋力。“醒”从酉,本义是酒醒。
2)从语境上分析。如“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证明“睡”的本义是“打瞌睡”。
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治--乱”。
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如“款待”中的“款”古义是诚恳。“捐躯”中的“捐”古义是舍弃。“呼天抢地”中的“抢”古义是触、碰。“举世无双”中的“举”古义是“全”。等。
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
1.管理:governance、management、administration 2.鼓励、促使:cheer、encourage、motivate、prompt 3.脆弱:vulnerable、weak、feeble、fragile(脆的,易碎的)、susceptible(易受影响的=subject to) 4.考虑到:given, considering, in view of, with a view to 5.抓住:grasp、capture、seize(区别:size尺寸) 6.主张:claim(区别:acclaim欢呼、称赞)、proclaim、remark、advocate、allegation、comment、review(评论), argue, hold, assume 7.智力:wisdom、intelligence、wit 8.部分:component、portion、element、proportion、percentage, section 9.直觉的,本能的:intuitive, instinctive 10.提升:lift、elevate, promote 11.承认:admit、acknowledge, recognize 12.永恒:eternal、permanent、everlasting 13.谋生:earn one’s living、make one’s living、live off 14.值得尊敬:worthy、respectable(区别:respective分别) 15.遵守:comply with、conform to, observe, abide by 16.探测:detect、investigation, probe, explore 17.获得:gain、acquire、achieve、fetch、obtain 18.高估:overestimate、overrate、overvalue (区别:overlook忽视) 19.培养:nurture(区别:nature自然)、foster、cultivate 20.怀疑:skeptical、suspicious, doubtful 21.奇怪:weird、odd、peculiar、strange, queer 22.模糊:dim、vague、obscure、loom, indistinct, fuzzy 23.收入:salary、pay、wage、income、revenue、gain、earning 24.津贴:subsidy、pension、allowance、grant(拨款) 25.高贵:noble、royal(区别:loyal忠诚), dignity, privilege 26.谦卑:humble, modest 27.告示:announcement、notice、poster、bulletin、report 28.想象: visualize , imagine, suppose, envision, 29.会议:conference、meeting、convention 30.引用:cite、illustrate(举例说明=exemplify)、quote 31.挑出:single out、sort out、pick out 32.限制:limit、restrict、constrict、discipline、confine、hold back、scale back、curb on 33.利用:usable、available、applicable 34.use→ utilize、adopt、take、employ、apply 35.偏见:bias、prejudice、discrimination、inequality 36.组成:consist of、be made from/of、include (exclude)、constitute、 37.发行:issue、release、distribute、launch 38.结束:fulfill、finish、accomplish、carry out、achieve、complete 39.能力:ability、capability、potential, power 40.交易:deal、trade、exchange、transaction 41.以前:previous、former、latter、prior to(priority优先 → primary初级的、重要的 → primitive原始的) 42.加强:promote、facilitate、enhance、strengthen、reinforce, aggravate 43.前景:prospect、future、expectation、outlook 44.保守:conservative(conservation保存)、traditional、custom,激进:radical 45.顾客:customer、client、consumer、guest 46.暂停、延期:suspend、phase back、put off、stop、postpone、delayed 47.信息:information、message、data、figure、statistics 48.公司:enterprise、firm、company、corporation(区别:cooperation合作) 49.故意:deliberately、intentionally、purposely、on/in purpose 50.吸引:appeal (吸引、呼吁、起诉appeal to)、attract、fascinate、tempt(区别:contempt蔑视), absorb 51.有希望的:promising、hopeful、brightening 52.对手:rival、equal、comparative、competitor、opponent、adversary, enemy 53.灭亡:perish、die (out)、extinguish(distinguish区别) 54.消失:disappear、vanish、diminish(减少)、gone 55.方法:ways、means、approach、solution、remedy(补救措施)、measure 56.财产:estate、real estate(房地产)、property、asset 57.放弃:abandon、give up、desert(区别:dessert甜点) 58.悲观:pessimistic,negative, 乐观:optimistic,active, positive 59.地区:regions、scope、range、sphere 60.拒绝:reject、refuse、turn down、decline 61.保留:preserve、reserve, retain, persist 62.公平:fairness、impartial, justice, equality 63.同伴:partner、companion, peer, colleague 64.保护:protect、guard、safeguard、defend(defendant辩护,被告)、shield(区别:yield产出,屈服) 65.生产:yield、manufacturer、generate, produce 早检测论文查重系统我祝大家顺利通过~~~
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1、可以先自查,然后 把红色标注的原文反复修改
2、增减小段落
3、外文翻译
4、问同学朋友的修改建议
论文查重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测出相似内容,然后以通过论文降重进行修改,达到合格比例。论文降重分为机器降重和人工降重,机器降重速度快,质量没有保障,人工降重速度慢,有质量保证。常用论文降重方法如下:
人工降重方法:
1、变换表达。先理解原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
2、词语替换,在变换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同义词替换,效果更好。
3、变换句式,通过拆分合并语句的方式进行修改,把长句变短句,短句变长句。
4、图片法,针对专业性太强不好修改的语句或段落(比如计算机代码,法律条款,原理理论等),可以适当把文字写在图片上展现,但是这种方法不宜用的太多。知网查重系统不太合适,可以识别图片,公式,表格,其他查重系统可以适当使用。
5、翻译法,用百度翻译或谷歌翻译,中文翻译成英文,英文翻译成日语或其他语种,再从日语翻译成中文,这种看似不错,还得需要人工润色,感觉效果还是鸡肋,适当用用也无妨。
机器降重方法:
论文降重软件只是辅助手段,最后还得人工润色一下,完全降重有效的没有。
PaperBye论文查重系统里有自动降重功能,可以作为你查重后修改参考的一种辅助手段。
关于效果,针对专业不同效果也不一样,比如理工科或专业术语比较多的,改的效果不太好。如果一些文课类文章,改好后语句还是蛮通顺的,效果没有人工修改好,但是可以给一些修改建议提示,也是不错的,主要看怎么使用。看看下面修改的例句,降重效果还算满意。
最后提醒一句,软件论文降重,只是辅助,即使改好了,也需要人工去复核修改一遍,因为毕竟是软件,有的表达上会欠缺妥当,需要人工润色。同时也不要过度依赖软件降重,目前还是没有人工一字一句修改的效果好,只能作为一种改重的辅助手段,不要期望过高。
1、同义词替代在论文查重检测报告中,代表引用片段的为蓝色字体,如果没有一个大的区域,只有一个或两个词是蓝色,可以不用修改。标记为红色的区域是关键修改单词的同义词的区域,部分文字可采取同义词方式来修改它。2、改变句子的主动被动语态不好修改文字,我们可以改变句子的语态,如果句子是被动句,我们把被动改为主动。3、调整顺序同一句话有顿号,或同一层次的多个方面的内容相似度较高,我们可以调整句子的一些顺序。
PaperFree为用户人性化地完美实现了“首次免费论文检测―高效在线改重―智能机器人降重―全面再次论文检测―顺利通过论文检测“的整个全过程。除机器降重以为官网还有人工降重
无论您是多么出色的研究工作者,您都必须能够有效地撰写您的研究报告,以对科学界产生影响。不幸的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研究和写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能。即使是最有才华的研究人员,要想把自己的工作写得清楚扼要,也可能会遇到困难。对于非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这一负担是双倍的。虽然英语被广泛接受为全球的科学语言,但它也是一门难学的语言。“put on”和“put off”有什么区别?您是“take”样品还是“make”样品?当你需要英语写作的帮助时,你可以去哪里? 语言语料库 是一种鲜为人知、未被充分利用的帮助学术写作的资源。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这一资源来提高你的写作能力和增强你对英语的信心。 什么是语言语料库? 语言语料库是用于研究目的的电子文本的集合。语言语料库最初是由研究人员(通常是语言学家)为研究目的创建的。一些流行的语料库包括 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COCA),美国历史英语语料库(COHA),谷歌Books Ngrams viewer,密歇根大学英语口语语料库,Hyper Collocation 等等。这些语料库提供了可搜索的英语集合,供母语使用者在不同环境中使用。在英语课堂上,它们经常被老师用作工具,向学生展示一个单词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被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使用。 语料库和字典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非英语为母语的人要求助于语料库而不是词典来寻找答案呢?首先,虽然词典可以为你定义一个词,但它通常不会包含很多 用法示例 。“extract”一词的意思是“to remove or take out”。但如果我需要知道如何解释我在研究中采取的一个身体行为,我会说“extract to”还是“extract from”?字典可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语料库可以。 熟悉一些简单的语料库 搜索函数 将为您提供一系列新的工具。许多语料库允许搜索同义词和不同的单词形式。例如,您可以使用COCA搜索“extract”的动词形式,并返回“extract”、“extract”、“extracted”和“extract”。您还可以为您的搜索字符串选择“collates”,并返回一个经常与单词“extract”一起找到的 单词列表 。点击“帮助”图标将为您提供多种搜索功能方法。例如,如果您输入[=extract],您可以找到单词的 同义词列表 ,如remove、separate、get、fetch等。 语言库的另一个优势是它们比字典 更新 得更 频繁 。如果在2019年初用韦伯斯特词典搜索,就不会得到“生物可吸收”这个词的结果。但由于2019年出现的新技术进步,这个词得以使用和普及。该词于2019年年中正式加入韦氏词典。如果你在寻找如何使用这个词的例子,语料库会为你提供当代用法的例子。 如何使用语言语料库? 学习在不同的语言语料库工具上搜索一开始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但是不用担心——很快就会变得容易。现在让我们看看如何选择一个语料库,以及如何在这些网站上搜索不同的单词来获得有用的结果。 您应该根据您的目标选择语言语料库。如果您正在寻找如何使用与您的学科无关的单词,那么 COCA 将是一个不错的起点。假设您想知道应该说“extract to”还是“extract from”。您可以输进入COCA网站,然后在搜索栏中输入术语“extract to”。然后,您将点击“ find matching strings ”。 当我们搜索“extract to”时,我们仅返回52个 运用 ,而“extract from”则返回233次。 我们可以单击“ context ”以查看其用法。基于此搜索,我们将确定“extract from”是要使用的 正确单词形式 。 想要了解更多与学科相关的词汇,你可以试试 密歇根学术英语口语语料库(MICASE Corpus) ,那里提供了一些有限的 示例 。密歇根大学这个工具的优势在于,你可以根据 学科或学术活动 的类型进行搜索。如果你写作是为了准备一个特定类型的事件或分支到你的领域的一个新的部分,这个工具对你特别有用。 你可能还想知道 美式英语 和 英式英语 之间的差异。不用担心——也有语料库可以帮助你进行这些搜索。 BYU语料库 网站有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语料库的链接,你可以搜索和比较,看看在哪一种风格中使用的术语或短语。我们应该说" in hospital "还是" in the hospital " ?搜索语料库后发现,美国人喜欢用“in the hospital”,而说英国英语的人只会说“in hospital”。 注意事项 语言语料库在为您提供现实世界中很难找到的语言示例方面可能会格外有用。字典和谷歌搜索提供的细节和上下文远不及语料库。然而,在依靠语料库来提高写作水平时,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 语料库不会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它们只是告诉你常用的用法。你可以使用语料库来提高你的写作水平,但你可能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并将来自语料库的数据与其他来源进行比较。 也就是说,语言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要记住的关键是语言是交流的。当你想知道如何使用某些词时,现实世界的例子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让你对这些词有一个新的更深的理解。因此,当你需要提高学术写作水平时,语料库是你工具箱里一个很好的工具。 你是否使用语料库来帮助你进行学术写作?你觉得哪个语料库最有帮助?还有什么其他的资源可以帮助ESL作者提高他们的学术写作呢? END
SCI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于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CPCI(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SCI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SCI中自然科学数据库中有5000+种期刊,其中1350种属于生命科学系列,1030种属于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系列,临床药物类别的有990种,950种期刊被列入农业和生物环境科学系列,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系列有900种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