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茯苓的研究概述论文

茯苓的研究概述论文

发布时间:

茯苓的研究概述论文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骨蒸湿热。

茯苓被可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痰饮、黄疸、泄泻、湿疹、妇女白带过多等症状,同时,又具有健脾作用可用于虚证而不伤正气,用于实证又不影响祛邪。此外,茯苓还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主要针对功能性的而不是器质性的,如心气虚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心烦等。

1.可以利尿茯苓利水渗湿,而且茯苓药效平和,一些水肿或排尿不畅的人可以服用茯苓,有很好的利尿效果,并且不会对脾胃造成伤害。2.治疗脾虚泄泻茯苓健脾和渗湿的功能显著,所以对脾虚引起的泄泻有治疗效果。茯苓常与白术、山药、党参等同用,可以补脾肺、治气虚,疗效显著。3.可以抗肿瘤茯苓富含丰富的茯苓多糖,可以起到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肿瘤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对鼻咽癌、胃癌、肝癌、皮肤癌等都有治疗效果。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广西、湖北、河南、云南、四川、安徽等地,每年的7到10月份采挖,除去泥沙杂质,堆置“发汗”后,推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多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后,阴干,或将鲜茯苓切制阴干。生用或与朱砂拌用。

【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三经,适用于痰湿体质;

【功效主治】

1 、利水渗湿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及停饮等水湿证;

2 、健脾和中 用于虚不运,水湿内停所致的食少、泄泻、痰饮等证;

3 、宁心安神 用于心脾不足的心悸失眠等证;

茯苓甘淡渗利,药性缓和,药食兼备,补益心脾,而且茯苓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有扶正法邪的功效,是日常生活中用于平补的佳品。入膳时,经常食用可奏补五劳七伤,开心益智,止健忘,暖腰膝,安魂养神,因此是健体 养生 的好物。

此外,茯苓在外用之时还有润泽肌肤,美容袪斑的功效。研究证明,茯苓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营养血流、保护毛细血管、保肝、降低转氨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用法用量】 入药内服煎汤、作丸、散剂,如果入药时每天建议最大用量15-20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入膳宜煮粥、泡酒、炖炒、茶饮或是制作糕点等,每天常用量10-15克;

【使用注意】 阴虚无湿热、虚寒滑精、小便不禁、气虚下陷、肾虚、小便过频者慎服,茯苓不能与秦艽、地榆、白蔹、牡蒙、雄黄、鳖甲、米醋同用。

【成分药理】

1 、成分 茯苓含β-茯苓聚糖,占干重约93%左右,另含茯苓酸,块苓酸、去氢齿孔酸、蛋自质、脂肪、卵磷脂、胆碱、组氨酸、麦角甾醇、腺嘌呤、葡萄糖及钾盐等;

2 、药理 茯苓对正常人及实验动物有显若利尿作用。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并有保肝作用,茯苓煎剂有镇静作用,对戊巴比妥钠和硫喷妥钠的麻醉作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茯苓各种提取物还有强心作用,茯苓能升高实验大鼠白细胞,小分子多糖能使离体 健康 人及小鼠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上升。茯苓对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又能预防实验大鼠幽门结扎所致的溃疡,降低胃酸。茯苓又有一定抗衰老作用,能竞争性抑制酷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生成量,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并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其乙醇提取物体外能杀死钩端螺旋体,有降血糖作用。茯苓素与细胞蛋白结合,能改变膜酶活性,影响膜蛋白功能;

【附】茯苓皮、赤苓、茯神

1 、茯苓皮 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性味同茯苓。功效为利水消肿,多用于水肿,常配桑白皮、生姜皮,大腥皮、陈皮同用。大致用量10-20克;

2 、赤茯苓 为茯苓菌核近外皮部的红色部分,性味同茯苓,功效为渗利湿热,多用于小使短赤或淋漓不畅,用量同茯苓;

3 、茯神 为茯苓菌核中间天然的抱有松根的白色都分。性味同茯苓。功效以宁心安神为主,多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健忘失眠之证,常配龙齿、远志、朱砂等同用,用量同茯苓。

茯苓相关的方剂

1 、【健脾渗湿汤】

材料:生黄芪、茯苓皮各30克,淡附片15克、大腹皮12克、防风、防已、陈皮、白术、生姜各9克,,炙桂枝5克;

制作:将以上材料洗净后,放置于砂锅中,加上适量的水,煎好后取其汁;

功效:温阳化气、补气行水、健脾渗湿,用于水湿泛滥;

2 、【四神汤】

材料: 猪小肠150克左右,芡实、薏米、干品莲子各100克,茯苓、山药各50克,盐与米酒适量;

制作: 先将猪小肠清净放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沸腾后,捞起倒掉水,剪成一段段的,再将除盐与米酒的其他材料与猪小肠一起入锅,加入适量水以大火煮沸后,再转小火炖上约半个小时左右,起锅时加入盐,浇淋上米酒即可食用。

茯苓的药理研究论文

养生导读 :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肝、肾经,具有补脑健身、健脾和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的功效,被誉为“八珍”之一。的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

一、饼的传说

传说康熙皇帝年幼时体弱多,脾胃不和,但不肯吃药,太医们束手无策。庄太后十分生气,要治罪于太医,这时苏麻喇姑对太后说有一个民间的老中医医术精湛,何不请来试一试。于是,庄太后下诏请这位老中医进京治。老中医奉诏进京为小皇帝治病,认为只有茯苓一味即可治愈,为难的是如何能够请这位小“万岁”服用。

茯苓饼 二、功效与主治

中医认为,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有健脾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水肿及失眠等证。茯苓药性平和,既能健脾渗湿,又可,有补而不峻,利而不猛的特点,且无明显的,适宜长期服用。

茯苓中还含有许多营养物质,能够补充机体的营养并能。老年人多有脾虚、湿盛、多痰等病证,适量地服用茯苓有利于的健康长寿。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茯苓含有多糖类、三萜类及麦角甾醇、卵磷脂、胆碱、组氨酸、腺嘌呤、多种酶及等。茯苓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并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实验证实其既有直接的抑瘤作用,又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来间接地抑制肿瘤。

肺癌患者服用茯苓多糖后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能提高多项免疫指标,特别是对细胞免疫功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茯苓还有强心、保肝、治疗胃下垂及胃等作用。

三、茯苓药膳

1、茯苓饼

白茯苓、大米粉、白沙糖各250~500克。先将白茯苓研细粉,过100目筛;再将白茯苓粉、大米粉、白沙糖倒人面盆搅匀,加水调成糊状, 用平底锅,以微火摊成薄煎饼。此饼有健脾益气之功,尤适于老人日常食用,气虚体弱、纳少、便溏者亦可食用。每疗程5~7天,随意食之。

2、茯苓贝母梨

茯苓16克,川贝母10克,梨1000克,蜂蜜500克。把茯苓切成小块,贝母洗净,梨切丁。将茯苓,贝母放人铝锅内加适量水,煮至茯苓、贝母熟透,加入梨与蜂蜜,煮至梨熟。本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癌的作用。

茯苓贝母梨 3、茯苓酒

茯苓60克,米酒1000克。先将茯苓洗净,研碎,人米酒中,加盖密封,浸泡7天即可饮用。本酒有健脾利湿、益气安神之功,可用于慢性泄泻,等。每次饮20~30毫升,每日1~2次。

四、养生经验方

1、茯苓蜂蜜面膜

茯苓粉15克,蜂蜜30克。将茯苓粉与蜂蜜调成糊状,晚上睡前敷于面部,翌晨用清水洗去。此方具营养肌肤、消除老年斑和黄褐斑的功效。

2、苓粉治脱发方

茯苓500~1000克,研为细粉,每天6克,开水送服。已故名老中医岳美中认为脱发是水湿上行所致,故用茯苓健脾渗湿,使水湿从小便排出。从药性分析,茯苓所治此类脱发应为。

茯苓粉 3、

茯苓12克,桂枝、白术各9克,炙甘草6克。此方具有健脾渗湿、温化痰饮的功效,是中医治疗咳喘病的主方,主要用于、心脏病哮喘以及部分痰湿型疑难杂病。

五、服用茯苓注意事项

1、茯苓为利水渗湿之品,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用。

2、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尿者不宜用。

3、茯苓块煎煮时有效成分不宜煎出,故应打碎成小块,或用薄片。

茯苓 4、应将茯苓放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茯苓不仅是良药,还是延年益寿、抗衰老的佳品,近年药理研究证明,茯苓中富含的茯苓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防病、延缓衰老的作用。虽然茯苓即是良药又是保健佳品,但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茯苓是一种中药,有很多的功效,调理很多疾病都会用到,那茯苓究竟有哪些功效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1.调理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能利水渗湿,而且药性平和,利水但是不伤身体,为利水渗湿要药。

2.健脾良药,如果一个脾虚的人经常吃一些茯苓,症状就会改善,茯苓既能渗湿,又可用为补肺脾,是治气虚之辅最好的佐药。

3.缓解咳嗽,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

4.改善心悸,失眠等症。茯苓离有一些成分能养心安神,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的作用,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5.抗癌、抗肿瘤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6.提高体液免疫功能。茯苓还有很多特有的成分,临床上曾经用小白鼠做过实验,将茯苓多糖、羟乙基茯苓多糖-3、羟乙基茯苓多糖-4、腹腔注射,结果发现可以明显增强小鼠腹膜渗出细胞(PEC)的细胞毒性作用,从而增加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而羟甲基茯苓多糖能明显增强小鼠脾抗体分泌细胞数(PFC)以及特异的抗原结合细胞数(SRFC);茯苓多糖体能增强淋巴T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即增强细胞免疫反应,并因此而激活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督系统,这与其抗肿瘤的活性密切相关。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小白鼠的免疫力。

7.对血液系统也有影响。可以增加血细胞生成。

1、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且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是预防肿瘤的食品。

2、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增加排尿量。

3、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

4、茯苓还用作茯苓饼、茯苓酥和茯苓酒等。有的国家将茯苓作为海军常用药物及滋补品的原料。在温度较大的地区和场所,茯苓可作为重要的食疗品种,经常食用可健脾去湿,助消化,壮体质,有延年益寿之效。

茯苓,含有茯苓多糖、蛋白质、卵磷脂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物质,能利尿,能降血糖、能除湿气。常用的食用方法有做汤,做粥,做茶饮,做饼,做酒,和做茯苓膏等。当然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风味和效果。

1、开胃汤

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2、茯苓豆腐

茯苓粉20g、豆腐500g、胡萝卜、香菇适量。将茯苓粉与豆腐伴和均匀,用盐、料酒调味,再将胡萝卜和发好的冬菇放入锅内炒至半熟,然后将豆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小火慢慢焖煮,最好调味起锅食用。

3、荷叶茯苓粥

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适量。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叶渣的汤中;同煮成粥,出锅前加白砂糖调味即食。

4、茯苓薏米饼

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

5、茯苓陈皮姜汁茶

茯苓的发展与研究论文

茯苓产区全国有2大块。A鄂豫皖大别山地区,以岳西为集散地。B云贵地区,鲜茯苓运往湖南靖州。另外四川,广西,江西,福建也有。不过量不是特别大。关于质量:云南的大部分地区,茯苓都很好。这是毋庸置疑的。另外,安徽岳西县,湖北罗田县的茯苓质不逊于云南茯苓。甚至还略好一些。自然环境上来说云南最适合茯苓生长,而岳西和罗田地区人工种植和加工茯苓的技术要领先很多。以后的发展趋势应该在云南,因为云南自然资源更丰富一些。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土茯苓全年可采,以秋末冬初采收比较好。土茯苓除掉残茎和须根,洗干净泥土,然后再晒干;或者新鲜面切成薄片,然后再晒干用。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土茯苓的简介与临床应用。

土茯苓,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

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本草纲目》认为土茯苓能祛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

中医认为,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功效。

西医认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

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与金雀根、山稔根、徐长卿、红藤等同用。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本草从新》指出,“肝肾阴亏者勿服。”

1、防治钩端螺旋体病

预防:每日1两,1次或2次煎服,每周连服3日,共服5周。2000余人服药结果表明,服药组与未服药组发病率之比为 1:5.58。治疗:土茯苓100克(病情重而体质较好者可用至5两),甘草15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

同时可根据病情辨证加减;对高热、重症者给葡萄糖液及维生素丙,个别有出血倾向者加用激素。治疗18例均愈,16例于服药2~3剂、3例于服药4~5剂后症状消失。平均住院时间3.6天。或用土茯苓4 两,地榆、青蒿、白茅根各50克煎服。每日1~3剂,热退后每日1剂,4次分服。同时配合对症处理,如镇静、止血、补液等。治疗14例,失败4例。其中血培养阳性者9例,5例治愈,4例失败。治愈病例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在1~7日内,主要症状随体温下降而逐渐减轻或消失,大部分病人头痛、身痛、球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血痰等均于1~2天内消失。治疗中少数病例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

2、治疗梅毒

土茯苓据早年临床观察报告,以土茯苓为主,配合银花、甘草,或配合苍耳子、白藓皮、甘草,或配合忍冬藤、蒲公英、马齿苋、甘草。煎服。 治疗现症梅毒及隐性梅毒,其血清阴转率在90%上下。其中晚期现症梅毒的治愈率为50%左右。对晚期麻痹性痴呆,不仅脑脊液康、华氏反应转阴,而且精神症状亦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小儿先天性梅毒性口腔炎效果亦佳。用量:成人每日用土茯芩75~100克,水煎,2~3次分服,以10~20天为一疗程。但亦有每日量用至100~400克的,疗程有长达2个月的。

3、治麻疹

预防用100%煎液内服,3岁以下每日30~50毫升,3~6岁50~60毫升,分3次服,连服3日。或制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以上剂量亦可作为治疗之用。

4、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每日用200~400克煎服,或再以煎液作保留灌肠,7天为一疗程。

5、治疗急慢性肾炎

每日150克,水煎,分3次服。退肿作用较好,服后,小便增加。亦有用于治疗肾盂肾炎、肾结核的报道。

6、治疗颈淋巴结核

每日用鲜品500克,水煎分2次服。

7、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

用土茯苓50克,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200克、四物汤50克、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8、瘰疬溃烂

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平摆在两段木间的新口处,危害严重。接种后当年7~9月和第二年5-6月份地温高,白蚁繁殖快。

防治方法:发现蚁路,使菌丝蔓延在木材中旺盛生长,是当前广泛应用的最好方法。菌种是用小松木块(长宽厚1.2厘米*O.2厘米*1.0厘米)装瓶消毒,待敲之发出清脆响声、心悸、眩晕。一般每窑15-20千克段木约收鲜茯苓2.5~15千克,高产可达25~40千克。

(2)加工

将采收茯苓堆放室内避风处,用稻草或麻袋盖严使之发汗(一)概述

别名云苓,削皮要露出木质部,顺木将树皮相间纵削(不削不铲的一条称为筋),各宽4~6厘米,削皮留筋后全株放在山上干燥。经半个月以后,过长即截断不要;把“肉引”接种于段木,待菌丝充分生长后挖起,然后将菌种分别接种在新口处,一捏就碎,表示养料已尽。性味甘,将木料锯成长约80厘米的小段,然后就地在向阳处难叠成“井”字形、松茯苓,利水消肿,用于水湿浮肿等症。最好选生荒土或放荒3年以上的庄稼地。温度以10~35℃为宜。

(四)栽培技术

1.备料

茯苓生长的营养主要靠菌丝在松树的根和树干中蔓延生长、上松下实、含水量25%,使之带回窑内互相传染中毒死亡,或用煤油或开水灌水蚁穴,并加盖砂土,灭除虫源,上面可再放一条段木(若两段水重20千克以上,菌丝生长受到抑制,但尚能忍受-1—-5℃的短期低温不致于冻死。

土壤以排水良好。

栽培茯苓所用的苗种,历来沿用菌核组织,大段木后成熟。宜成熟一批收获一批,不宜拖延,整个窑面成龟背形。每窑需菌种1/3~1/。第二阶段是菌丝至中后期聚结成团,其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菌丝(白色丝状物)阶段和菌核阶段。菌丝生长阶段。各国各地均有分布。

(二)植物特性

茯苓多寄生于马尾松或段木上。

(1)段木备料

每年10~12月松树砍伐后,立即修去树桠及削皮留筋,具体要留几条筋,要看树的大小而定,锯成小段作种的称“木引”。用“肉引”和“浆引”栽种一窑要耗费茯苓0.2~0.5千克,检查时若发现段木上不长菌或污染杂菌即应进行补缺。

为多孔菌科卧孔属植物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菌核、小便不利、泄泻,苓体不断增大或因大雨冲刷表土层而露出土面,使茯苓停止生长。故要勤检查,发现窑土裂开或苓体露出要及时用细立培土,同时还应注意拔除杂草和防止人畜进入地内踏踩。

4.病虫害防治

茯苓的本草学研究的论文

茯苓是什么 茯苓是多孔菌科茯苓菌的干燥菌核,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径达20~30厘米,或更大。它的黑褐色的外皮称茯苓皮,用于利水消肿;内部淡红色者称赤茯苓,用于清热利湿,内部白色者称为白茯苓,用于健脾渗湿。值得注意的是,土茯苓和茯苓完全不同,土茯苓属于清热解毒类药物,应区别对待。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记载茯苓为:味甘,平。主胸肋逆气,忧恚(hui),惊邪,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一名茯菟。其有抱根者,名茯神。简言之,茯苓主治胸肋间气逆上行,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安神的功效。功效与作用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也提到,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那么,在其他的古籍中,又是怎样记载茯苓的功效和作用的呢?一,养心安神。《本草经疏》记载:茯苓可“开胸腑,调脏气,……补心益脾……”中医常用茯苓调理心神不安、心悸、抑郁、失眠、多梦等症。二,健脾补气。《本草衍义》记载:茯苓“益心脾不可阙也。”《用药心法》记载:茯苓“益脾逐水,生津导气。”中医认为,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等症,有标本兼顾的功效。所以茯苓常用做健脾,补气虚的辅佐药。三,调理痰湿。《世补斋医术》记载:“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润。”茯苓可以有效排解体内的湿气,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等症状,具有显著作用。四,补中健胃。《本草正》记载:茯苓能“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藏”,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所以茯苓是调理胃肠疾病的一味良药。五,利尿。《本草纲目》记载:“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所以中医常用茯苓来调理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并且茯苓药性平和,利水而又不伤身体。六,促进造血。茯苓含有丰富的茯苓多糖、维生素、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功能,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养生吃法茯苓山药薏米粥原料:茯苓、山药、薏米各20克,红枣5枚,大米适量。做法:将茯苓、山药研成粉末;红枣洗净,去核;薏米、大米淘净;大米、薏米入锅加水煮至半熟,放入山药粉、茯苓粉、红枣煮熟即可。功效:此品具有健脾化湿、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茯苓饼原料:白茯苓、大米粉、白砂糖各250-500克。做法:先将白茯苓研细粉,再将白茯苓粉、大米粉、白砂糖倒入面盆搅匀,加水调成糊状,用平底锅,以微火摊成薄煎饼。功效:此品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尤适于老人日常保健食用,气虚体弱、纳少、便溏者亦可食用。茯苓膏原料:茯苓(净,去皮)、松脂24斤,松子仁12斤,柏子仁12斤。做法:上药皆依法炼之。松、柏仁不炼,捣筛,白蜜2斗4升,纳铜器中汤上,微火煎1日1夕,次第下药,搅令相得,微火煎7日7夜止,为丸如小枣大。功效:此品可轻身明目,发白更黑,齿落重生,延年益寿。(摘录自《千金》卷二十七)处方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四苓汤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剂。 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功效与作用:

1、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2、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_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

3、茯苓含蛋白质、卵磷脂、胆碱、茯苓多糖等有效成分,能够增强机体组织的生理活性,促进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iknow-pic.cdn.bcebos.com/7a899e510fb30f24413a0f77c695d143ad4b0325"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7a899e510fb30f24413a0f77c695d143ad4b032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a899e510fb30f24413a0f77c695d143ad4b0325"/>

扩展资料:

茯苓的禁忌:

1、茯苓对于一些常见的阴虚无湿热、虚寒患者以及气虚下陷的情况是不适合食用的,同时对于肾虚,小便不禁或虚寒滑精的也是不可以服用的。

2、茯苓不同的病症搭配的中草药也是不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肾虚、小便频数、小便不禁或虚寒滑精者不可与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同用。

3、一旦过量服用,那么就会导致小便次数过多,从而伤了身体的根本,令人元气大伤。同时肾虚患者食用之后,会加重疾病症状。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8%8C%AF%E8%8B%93?timestamp=1554188414692"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茯苓">百度百科-茯苓

桂枝茯苓丸新用途研究论文

?姓蛲矗?蚓玻?怪琢龅茸饔谩D敲矗?鹬?蜍咄柚瘟剖裁床≈ⅲ?菩Ш寐?桂枝茯苓丸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公元前206年)。桂枝茯苓丸是中医临床常用传统名方。桂枝茯苓丸单味药材的药理研究表明,桂枝对子宫有特异性充血作用,对毛细血管有扩张作用,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此外还有较强的抗过敏反应和抗菌作用。茯苓可镇静、利尿、抗肿瘤、抑菌。桂枝茯苓丸以桂枝、茯苓、牡丹、桃仁为主要原料制成,为包糖衣薄膜衣或包炭衣浓缩水丸,除去包衣后显黑褐色;味甜、微辛辣。桂枝茯苓丸具有有活血,化瘀,消症的功效。桂枝茯苓丸适用于妇人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桂枝茯苓丸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属淤血阻滞者。桂枝茯苓丸是中医临床常用传统名方,效果很好。相信很多女性患者想知道哪里能购买到同仁堂的桂枝茯苓丸。一般来说,正规的大药店和医院都会出售同仁堂的桂枝茯苓丸,患者朋友可以选择到这些地方购买。

桂枝的功用包括:解表和营,通阳散寒,温化水气,补益里气,平降冲逆通瘀活血等六大方面.配伍应用方面:桂枝配芍药,调和营卫;配麻黄可增强发汗作用;配生姜有两个作用:一是协同辛散外邪,一是温散胃中寒饮;配干姜也有两种作用:一是温化上焦水饮,一是温散下寒;配甘草,在用量差距不大时,都是取甘草之甘以缓桂枝之性,在心阳虚而心悸怔忡,欲桂枝,甘草以复心阳时,桂枝用量须较大于甘草,但在心阳既虚而心血亦虚时,必须以甘草为主;配人参,一是补虚解表,一是补益气虚;配黄耆补虚;配附子,一是温阳解表,一是温经散寒,一是温补肾阳;配白术化湿;配茯苓治水气内停;配龙骨,牡蛎,养心阳,安心神;配地黄,用于阴阳两虚;配当归,主治血虚寒滞;配防己温行水气;配桃仁通瘀活血;配黄连,取其寒热相并,以治寒热错杂之症;配石膏,一是解表清里,一是清透里热;配大黄,一是解表攻下,一是温下太阴寒实,一是攻瘀泻热.温病化燥必须禁用桂枝.意见建议:1,抗菌作用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毫克/毫升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2,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和孤儿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剂作用较好.3,利尿作用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克/公斤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单用桂枝静注(0.029克/公斤)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药单用显著,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桂枝茯苓丸由桂枝、牡丹皮、茯苓、桃仁、白芍中药组成。《本经疏证》云:桂枝利关节,温经通脉,其用之道有六曰通阳,:曰和营,曰利水,曰行瘀,曰下气,曰补中。其功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所谓桂枝能温通经脉,即是和营、通阳、行瘀等功能的体现。《本经疏证》又云:桂枝能于阴中宣阳,实际上就是入血通阳的意思,方中丹皮性味辛寒,本善通血脉中热结,桂枝配丹皮,寒温相济,性较平和;且桂枝配芍药调理阴与阳,茯苓配丹皮调理气与血。至于桃仁,尤能消散凝血,溶化血块。实验证明,桃仁有阻止血液凝固的作用,诸药配伍,共凑活血,化瘀,消症的功效。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桂枝有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可见,调和气血就是通过桂枝扩张血管、调整血液循环的功能,以促进炎症的消散吸收。所谓通阳,即宣通阳气,因阴血有赖于阳气的推动功能得以运行,亦即调整血液循环的作用。桂枝茯苓丸 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附件炎、月经不调、痛经、流产后阴道出血、子宫肌瘤、宫外孕、卵巢囊肿、不孕症等,疗效非常好,副作用极小。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卷下。其原方组成以桂枝、茯苓、牡丹、桃仁去皮尖、芍药各等分。 可治妇人宿有瘕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瘕痼害;妇人小产,下血至多,子死腹中,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白、面色黄黑,或胎上抢心,则闷绝欲死,冷汗自出,喘满不食,或食毒物,或误服草药,伤胎动气,下血不止者。清周扬俊曰,桂枝、桃仁、丹皮、芍药能去恶血;茯苓亦利腰脐间血,即是破血。然有散有缓、有收有渗、结者散以桂枝之辛;肝藏血,血蓄者肝急,缓以桃仁、丹皮之甘;阴气之发动者,收以芍药之酸;恶血既破,佐以茯苓等之淡渗,利而行之。 本方为化瘀消症之缓剂。方中以桃仁、丹皮活血化瘀;则等量之白芍,以养血和血,庶可去瘀养血,使瘀血去,新血生;加入桂枝,既可温通血脉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调和气血;佐以茯苓之淡渗利湿,寓有湿祛血止之用。综合全方,乃为化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剂。制作蜜丸,用法从小量开始,不知渐加,亦有下症而不伤胎之意,更示人对妊娠病证应持慎重之法。如此运用,使症消血止,胎元得安,故本方为妊娠宿症瘀血伤胎之良方益法。 吾取先贤之验,总结桂枝茯苓丸临床之效,本方与益母草煎剂可治症瘕(宫外孕),下血后可服加减胶艾汤;产后之恶露不净,可用桂枝茯苓丸(或按比例作汤剂)加益母草炒蒲黄类,如瘀滞已消,后宜用十全大补汤类气血双补而善后;女人有亚急性盆腔炎疼痛者,或输卵管有堵塞者,可用本方伍败将草米仁炮猪甲者,或联合大量红藤灌肠,可取良效!桂枝茯苓丸,实有下其瘕,化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功,且活血化瘀,缓消症块之效。为治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月经困难;经停腹胀痛;难产;胎死腹中;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

  • 索引序列
  • 茯苓的研究概述论文
  • 茯苓的药理研究论文
  • 茯苓的发展与研究论文
  • 茯苓的本草学研究的论文
  • 桂枝茯苓丸新用途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