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Ms,Miss,Mrs,Madam,具体用法如下。
1、Ms
从礼貌角度而言,第一次见到女士时,或者不清楚对方的婚姻状况,都可以用这个称呼,可用于商业场合。
如:Ms Zhang is a beautiful lady.
2、Miss
如果称呼未婚的女性,可以用Miss。
如:Miss Li,can you show me your resume?
3、Mrs
如果称呼已婚的女性,可以用Mrs。
如:He and Mrs Stein have a plan.
4、Madam(缩写Ma’am)
一般是对年纪较大的女士的敬称。但正因为这个词过于正式了,显得古板过时,并不适用于大部分生活场合。
扩展资料:
英语中其他称呼
1、怎样称呼陌生人
为表示尊敬,对成年男性称sir(对两位以上的称gentlemen ),对中年以上的妇女称madam,对青年妇女称miss,也可用lady 或ladies 作为对女性的客气的称呼。年长者对青年小孩,可用young man, man, son, boy, kid等。
2、怎样称呼长辈、 上级、或不十分熟悉的人
对成年男性用“Mr +姓氏”;对已婚妇女用“Mrs +姓氏(丈夫姓氏)”;对未婚妇女用“Miss +姓氏”;对婚姻状况不明的妇女或不喜欢别人用Miss /Mrs 相称呼的,用Ms。
3、朋友之间怎样称呼
朋友之间常互以“名字”相称,以示亲密无间,如:Hi,Bill.(你好,比尔。)有时用名字的昵称,则显得更加亲密,如:Hi,Sue. (Sue 是Susan 的昵称)。
如果对方是有博士或者硕士学位的,称Dr(Doctor)XXX博士 或者(Master)xxx硕士。如果对方是普通的女性,Madam 是成年人的礼貌用语。而Lady 或者 Young Lady 是给年青的女士用的礼貌用语。
英语中我们称呼女性最常用的有Miss,Madam,Ms,Mrs等。但还有一些词在口语和俚语中也常用到,例如: Mistress, girl, dame, female,broad等。
1、Miss常和姓连用,大写,表示未婚小姐。例如:
Miss Smith is an unmarried lady.
史密斯小姐是位未婚女士。
2、lady常用于正式英语中,有以下几种用法;
(1)对妇女的尊称,译成女士、夫人。例如:
When we speak to a lot of men and women we start with “Ladies and Gentlemen.”
当我们对许多男性和女性讲话时,我们以“女士们,先生们”开头。
另外,美语可以说“Come this way, lady.”译成“夫人,请您这边走。”而英式英语则说“Please come in, madam.”译成“夫人,请进。”
(2)指上层或贵族妇女、有教养的女性,例如:
Because she has a rich husband she lives like a lady.
因为她有个有钱的丈夫,所以她生活得像个贵妇人。
3、Madam是一种对妇女比较尊重的称谓,特别是对年长的女性,在信函及商店中使用的较多。该字经常缩写为ma'am,例如:
May I help you, Madam?
夫人,我能帮助您吗?或:夫人,请问您想要点什么?
4.、Mistress女主人、主妇、女雇主等。Mistress常缩写成Mrs.,用在已婚妇女的夫姓前或姓名前。译成“……夫人。”例如:
Mrs Smith史密斯夫人。
5、girl常用于非正式英语中,特别是美语中,可以指已经结婚的,也可以指未婚的女性,表示褒义的。例如:
Jean Smith? Yes, she is a local girl.
琼·史密斯?是的,她是本地的一个女子。
More than 1,200 representatives of China's 650 million women will discuss women's progress over the last five years at the Tenth National Women's Congress from Oct. 28 to 31. 本月28日至31日,第十届妇女代表大会将召开,届时将有超过1200名出席者代表全国6.5亿的妇女,参会讨论近五年来妇女的发展.In September 2004,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6th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stressed the training and selection of women cadres. 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16大4中全会,着重指出加强培训机制和妇女骨干的选拔.The Law on the Protection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men, which was amended in 2005, stipulated that "gender equality is a basic national policy". 2005年修改的"妇女利益权力保护"法律中,规定了"性别平等是基本国家政策".Last year,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ordered an end to sex discrimination and demanded better education on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women and children's rights during family planning work. 去年在家庭计划工作会议上,国务院下令禁止性别歧视,并要求妇女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力的相关法律规范出台.Training centers and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provide services for migrant women workers. 建立了培训中心和机构,为外来务工妇女提供服务.Women account for 45.4 percent of China's total employed population and for more than 40 percent of all public servants. 在中国总务工人口中,妇女占了45.4%,有超过40%的从事公众服务型行业.Female deputies comprise 21.33 percent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up 1.09 percentage points from the previous congress, and women make up 17.7 percent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11th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up 1 percentage point.女性代表占与会人数的21.33%,比上届会议增长了1.09个百分点. 同时,在第11届政协会议中,妇女人数占17.7%,比上届增长1个百分点.
【学年论文的题目其实很随意的,可以写一篇影评或者书评,下面是我们毕业论文的选题,你也可以提前看一看,如果有兴趣更早开始准备以后优势多多 O(∩_∩)O~ ,新年快乐!希望对你有帮助 :)】网络英语新词的构成及功能性特点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语言特征研究英语演讲对英语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英语化妆品说明书的语用分析1)英汉比较(如:比较句研究、祈使句研究、形容词比较研究等)2)语言与文化(互动的机制等)3)网络学习和语言能力的提升植物词汇及其隐喻意义的探究 Research on the Metaphoric Meaning of Plant Words修辞格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Rhetoric Devices in English Advertising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中情感因素调查研究Research on the Affective Factors in English majors' Learning论英语影视教学与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On English Movi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Major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Leech的七类意义理论在商标品牌命名中的运用弱势群体身份表征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新闻语篇中的评价上海世博会报道中的中国形象语言学理论及应用的相关话题多模态话语分析相关话题语用学合作原则在英语会话中的应用日常会话中语境与会话含义的关联研究大学女性教师与男性教师课堂话语分析违背合作原则产生的会话含义探析从系统功能角度看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与礼貌原则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研究博客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模式研究中介语研究,二语习得中情感因素,动机研究母语对英语语音及写作的影响(正迁移负迁移研究)"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小说研究(George Eliot,Charles Dickens)/英国现代小说家作品研究(John Galsworthy,H. G. Wells)"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研究英美作家作品研究莫泊桑的作品研究英美文学从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看其君王观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道德主题评《威尼斯商人》 ——夏洛克复杂的人物性格威廉·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及其艺术特色英美文学少儿科普读物翻译策略研究英语科技新词的翻译策略科技语篇翻译的情感因素体裁分析与科技语篇翻译科技术语翻译中的常见错误和翻译原则文学翻译研究(某个作品翻译研究,或者某作品的几个译本对比,或者小说,诗歌,散文的翻译问题等研究)译者(某个著翻译家)风格研究或者俩译者翻译特点对比研究跨文化翻译研究(新词,典故,修辞,委婉)语言的模糊性和译者主体性翻译过程中各因素(译者,发起人,目的语读者等)对翻译的影响英汉互译中的衔接和连贯学生英译汉与汉译英过程对比研究翻译与意识形态中西文化差异对于翻译的影响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英语成语翻译中的对等原则及具体应用基督教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文化差异和翻译中的文化移植翻译研究翻译视角研究政治文本中的模糊语从关联理论视角探讨翻译标准旅游翻译经贸翻译英汉语新词翻译翻译理论(流派、概念、人物)翻译与文化的相关话题网络新词的翻译电影字幕的翻译研究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英语教学英语教学法研究英语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个体差异与英语学习效果研究性别与英语学习效果焦虑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研究网络英语与英语教学英语教学法高考英语试题,专业英语四级试题,雅思试题比较(方面:听力,阅读,写作,词汇)国内外刊物的摘要比较研究词块理论和化工英语/商务英语需求分析和英语教材评析监查理论和语言的流畅度/精准度网络与语言教学(如:教师角色的转换,课堂任务的设计)任务型课堂教学与语用能力的发展语言错误分析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宗教、教育、风俗习惯等)隐喻与英语教学,二语习得的研究教学法研究英语口语学习方法的研究透过雅思听力浅析专业英语听力的教与学1)商务活动(促销、广告、商标、谈判)中的语言现象2)商务英语或科技英语(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研究商务英语函电与对外贸易网络营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国际民商事法律问题商务跨文化交际,市场营销、商务翻译、英汉语对比研究英文商务信函文体特征分析中美跨文化交际中时间观念差异商标翻译的策略研究商务英语词汇特征分析中美称谓比较研究中西非言语交际比较中英文化对比研究中英文化偶合现象研究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法律文化研究中西方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语言文化和文化差异
以下意见仅作参考:笔者/作者,直译the writer/author.文章中用于代替I,me表示写这句话的人,本文(本书)的作者。另一些句式供参考,表达自己的观点,In my opinion.../ I think that... 描述一个事实或者观点,It is proved that...or it is reported that...
英语专业本科生语言学习焦虑研究 英语专业本科生语言学习策略研究 英语专业本科生对待第二外语学习的态度研究 英语会话中称谓语的变化及其动因研究——以《窈窕淑女》为例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湘潭大学校园行话研究 网络语体特征研究 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词的态度研究 英汉数量名词短语的比较研究 大学生英语冠词的习得研究
Appellation in english translation
父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下怎么写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 :“美女”称呼语语用分析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礼貌原则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变化,日常言语交际中“美女”“帅哥”等称呼语流行起来。文章以汉语中的流行称呼语“美女”为对象,重点从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学视度,解读流行称呼语,旨在指出:流行称呼语在互动性人际交往中,具有很强、很丰富的动态语境特征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流行称呼语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以言行事以及如何进免语用失误。
“美女”作为一个流行称呼语由网络用语“美眉”一词衍化而来,“美眉”是内地将港台式的普通话“妹妹’,一词音译而来的语词。“美眉”的字面含义是指(女人)美丽的眉毛。“眉”亦可意指美女,如文献中记载唐明皇命宫廷画工绘制了一幅叫《十眉图》的画,画的是十个美女。所以后来人们用“美眉”泛称年轻貌美的女性。“美女”逐渐演变成一般的书面用语。尤其是在新闻媒体的用语中如:“央视对话节目的美女主持人沈冰,作为有着亿万观众的《你好,世界杯》节目的美眉主持,与老牌体育主持人刘建宏搭档,……”(《济南时报》2002年6月21日);央视着名主持人李咏在今年的元宵猜灯谜节目上,对即将登台参与节目的四位年轻女性说:“四位美女,请上台!”近年来“美女”一词更被广泛地用作口头称呼语。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解读此称呼语。
1 言语行为理论与“美女”称呼语
言语行为理论主要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兰素·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1962)和美国语言哲学家约翰·J.塞尔(John J·Searle , 1969 )提出来的。奥斯汀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说话和表达一种思想,而是通过说话来实现某种目的—以言行事。他把这种通过话语实施的言语行为分成三种:(1)以言指事行为,即用正确的语法说出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2)以言行事行为,即说话人在说出某些话语时所具有的言外之意的行为;(3)以言成事行为,即听话人在某些言语行为实施之后所受到影响后的行为。在这三类言语行为中,“以言行事行为”是言语行为理论最为关注的方面。对它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说话人是如何通过“字面意义”表达“言外之意”,或听话人又是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意义”中推导出“言外之意”。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当说话人出于某种意图不愿直接使用施为话语时,他就会采用间接的言语手段来实现某种言语行为。
1. 1言语行为理论在“美女”称呼语使用过程中的体现
招呼语的语义信息、理性意义近似于零,也就是说,招呼语只具备酬应功能(孟建安,1995 )但笔者认为,“美女”招呼语的功能并非仅此而已。与其他传统汉语招呼语相比,“美女”招呼语的最大语用特点是具有突出的赞美倾向。在很多消费场合,它还具有鲜明的鼓动意图—推销产品。
1. 2“美女”称呼语使用中的直接言语行为,以言行事直接表达主题—赞美交际对象
通过赞美交际对象达到自己的交际意图。我们在商场收集到这样一则材料,一位男士用了很多方式劝说其老婆为他添置一台笔记本电脑,均未成功。最后他说:“美女老婆(“美女”的一种变体形式),有了它,即使我在外地,也可以欣赏到你的美丽啦!买下吧!”此时,他老婆笑着点头同意。这或许是这位男士虚拟的说服情景,但足以说明“美女”称呼语具有赞美功能和附加价值观。
1.3“美女”称呼语使用中的间接言语行为
人类的任何言语活动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显性或隐性的交际目的(刘戈,2000)。从我们在商场、化妆品卖场、美容院等场合收集的材料中发现:年轻的女性顾客常被称呼为“美女”,常能听到类似于这样带鼓动消费者购买的话,“美女,我们这产品就是为你这样有气质的美女设计的,享受这产品后你会更靓……。”买卖交易往往顺利完成。我们注意到这样一则公共告示,“是MM(“美眉”之的谐音,意指“美女”)就不会让卫生纸堵塞这个坏的抽水马桶,谢谢!”(该告示语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的一办公楼的女卫生间里)这个马桶当然不会堵,因为每位女性都想做“美女”。
2.关联理论与“美女”招呼语
20世纪80年代中期,Sperber和Wilson联合提出了具有重大解释意义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 ostensive一inferential process)。就交际者而言,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交际者通过对交际对象认知状态的假设明白无误地表达出交际意图,明示是交际者的行为,推理是交际对象的行为,就交际对象而言,交际是一种推理过程,交际对象要根据交际者提供的信息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出交际者的交际意图。
2. 1关联理论在“美女”称呼语使用过程中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言语交际行为和现象都可以通过关联理论来加以分析和解释。“美女”称呼语的使用是其中的一种。作为交际者(即“美女”的称呼者)在称呼交际对象为“美女”时,要正确地预设交际对象(即“美女”的被称者)的认知状态。过高估计了对方的知识背景,则可能由于双方的知识层次与结构的不同而无法产生预期语境效果,甚至使得交际对象体会不出言语信息的关联性而感到莫名其妙,导致交际失败。
2. 2有关“美女”称呼语使用的背景知识
“美女”称呼语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的礼貌称呼语是一种挑战,因为笔者认为一方面该称呼语“有一种中和传统礼貌原则和西方原则的趋势”。闭传统中国女性面对西方人“You' re so beautiful/You have a lot of sex appeal"的赞美时,常会不好意思地回应,"No, no, Don' t speakthat.”在我们的调查中,被称呼为“美女”的女性,一般会默认“我是美女”,而不会回应“我哪有那么美”;另一方面,该称呼语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和人类追求自我完美的精神,而人们的这种自我意识的追求与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综上所述,“美女”称呼语的使用者常为城镇居民中的中青年,偶有追求时尚的老年人使用。而“美女”的被称呼者通常是容貌端庄的中青年女性,也偶尔对赶得上潮流的高龄女性使用(当然在农村偶尔也听得到这样的称呼语)。另外,我们注意到,对追求时尚的大龄女性,不能称呼“老美女”,因为女性忌讳别人认为她们老,应称呼她们“大美女”(“美女”的一种变体形式)。这是使用“美女”称呼语的重要的背景知识。
《贵妇画像》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探讨 章汝雯 提要: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专家学者已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女主人伊莎贝尔·阿切尔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跨文化交际角度,剖析伊莎贝尔在婚姻方面所作的选择。文章指出她是该小说中跨文化交际的最大失败者,并对其失败原因作了分析。希望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都能从伊莎贝尔的生活经历中得到某种启发。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高语境文化 低语境文化 容纳 作者章汝雯,女,1964年生,浙江财经学院外语系副教授。(杭州 310012) 亨利·詹姆斯1843年出生于纽约,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和文体家。他的家庭背景比较特殊。父亲是当时文化圈的名人,哥哥是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哈佛尔大学教授。老亨利·詹姆斯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教育,认为他们应该接受欧洲的文化与生活,并把这看成是孩子们生活的基本部分,所以在亨利·詹姆斯还是婴儿时就把他带到欧洲去了。1855年亨利·詹姆斯和其它几个孩子又回到欧洲,分别在日内瓦、伦敦、巴黎接受三年教育。1859至1860年,他们又回到欧洲,生活在日内瓦和波恩。1869年詹姆斯去了欧洲,此后大多数时间生活在伦敦,不过在巴黎、罗马及欧洲的其它一些城市也生活过,间或回美国看看。亨利·詹姆斯跨两大洲的生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也像他本人一样往往穿梭于欧美两大洲之间,所以不可避免地涉及跨文化交际问题,但遗憾的是他们并非都是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者。相反,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许多美国人到了欧洲后无所适从,或在社交场合出尽"洋相",或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戒心重重,或在婚姻生活中作出错误选择,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贵妇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以细腻的心理刻画而著称,被认为是英美文学的上乘之作,倍受评论家们的关注。文学评论界已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沃伯顿勋爵、卡斯珀·古德沃特、吉尔伯特·奥斯蒙及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作了深刻分析,尤其对本书的结尾--伊莎贝尔决定回到丈夫奥斯蒙身边的原因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有人认为伊莎贝尔回到丈夫身边是因为她曾答应继女番茜要照顾她,对她负责,所以必需信守诺言;也有人认为伊莎贝尔追求自己理想中的自由与独立,所以只能回到奥斯蒙那里。笔者认为上述的观点不无道理,但若能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就更能理解伊莎贝尔的最终选择。她很想生活在古老文明的欧洲,但又无法接受欧洲的某些文化习俗及社会制度,而在欧洲生活多年的吉尔伯特·奥斯蒙身上既有她熟悉的美国人的影子,又有她向往已久并一直追求的欧洲人的高贵典雅,所以她只能回到奥斯蒙身边去。
Studies on,绝对这个啦,你可以查阅很多相关论文,基本是以On居多的。我也做过翻译的哟,相信我!
中间如果有“的”的话,应该用studies of women如果没“的”的话,就用studies on women
The portrayal of women’s images in magazine advertisements: Goffman’s gender analysis revisited期刊 Sex Roles出版社 Springer NetherlandsISSN 0360-0025 (Print) 1573-2762 (Online)期 Volume 37, Numbers 11-12 / 1997年12月DOI 10.1007/BF02936350页 979-996学科分类 行为科学SpringerLink Date 2008年10月9日Mee-Eun Kang1(1)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2020 Frieze Build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48105 Ann Arbor, MIAbstract The research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was to study the specific behaviors mentioned above and determine what gender behavior patterns have been most prevalent in magazine advertisements in 1979 and 1991. In this research, comparisons were made regarding gender displays between the years of 1979 and 1991 with random samples of print advertisements. The basic and essential starting question of this research project is: What messages about women have been given to society through magazine advertisements? This study was intended to be a conceptual replication of Erving Gofian’s study of Gender Advertisements to see how gender images in print advertisements have changed since Goffman’s study. For this research, advertisements were analyzed the gender behavior portrayed, utilizing Goffman’s categories of decoding behavior: relative size, feminine touch, function ranking, ritualization of subordination, and licensed withdrawal. Body display and IndependencelSelf-assertiveness categories were added. Advertisements that featured human subjects were collected from 1979 and 1991 women’s popular magazines. The random sampling procedure resulted in 252 samples in 1979 magazine advertisements and 252 samples in 1991 counterparts. T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few chang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images of women in magazine advertisements since Goffman’s 1979 study.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images of women in 1991 advertisements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from the images found in 1979 advertisements. However; distribution or dispersion of stereotypical portrayal of women did change. In the categories of licensed withdrawal and body display, the magazine advertisements from 1991 showed more stereotyping of women than those from 1979. Two of Goffman’s categories-Relative Size and Function Ranking-were not prevalent depictions in magazine advertisements.--------------------------------------------------------------------------------Women's Magazine Fiction: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Roles, Attributes, and Occupations of Main Characters期刊 Sex Roles出版社 Springer NetherlandsISSN 0360-0025 (Print) 1573-2762 (Online)期 Volume 37, Numbers 7-8 / 1997年10月DOI 10.1023/A:1025663103892页 581-593学科分类 行为科学SpringerLink Date 2004年11月3日UniSA FindIt添加入标记条目中添加入收藏条目中Permissions & Reprints推荐此文章PDF (871.8 KB)Women's Magazine Fiction: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Roles, Attributes, and Occupations of Main CharactersKate Peirce1(1)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Southwest Texas State University, San Marcos, TX, 78666Abstract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fiction stories in seven national women's magazines revealed that the primary problem for most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s romantic. Most of the characters are atractive, single, white Americans younger than 45. They live in the city, have zero to two children, are middle class, and college educated, and they have careers or jobs. Less than half of them are able to solve their own problems, and occupations are assigned sterotypically by gender. The conclusion drawn is that the fiction in these magazines is, in many ways, as traditional as has been found in the past.还有些别的给我邮箱吧 我发给你
父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下怎么写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 :“美女”称呼语语用分析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礼貌原则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变化,日常言语交际中“美女”“帅哥”等称呼语流行起来。文章以汉语中的流行称呼语“美女”为对象,重点从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学视度,解读流行称呼语,旨在指出:流行称呼语在互动性人际交往中,具有很强、很丰富的动态语境特征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流行称呼语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以言行事以及如何进免语用失误。
“美女”作为一个流行称呼语由网络用语“美眉”一词衍化而来,“美眉”是内地将港台式的普通话“妹妹’,一词音译而来的语词。“美眉”的字面含义是指(女人)美丽的眉毛。“眉”亦可意指美女,如文献中记载唐明皇命宫廷画工绘制了一幅叫《十眉图》的画,画的是十个美女。所以后来人们用“美眉”泛称年轻貌美的女性。“美女”逐渐演变成一般的书面用语。尤其是在新闻媒体的用语中如:“央视对话节目的美女主持人沈冰,作为有着亿万观众的《你好,世界杯》节目的美眉主持,与老牌体育主持人刘建宏搭档,……”(《济南时报》2002年6月21日);央视着名主持人李咏在今年的元宵猜灯谜节目上,对即将登台参与节目的四位年轻女性说:“四位美女,请上台!”近年来“美女”一词更被广泛地用作口头称呼语。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解读此称呼语。
1 言语行为理论与“美女”称呼语
言语行为理论主要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兰素·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1962)和美国语言哲学家约翰·J.塞尔(John J·Searle , 1969 )提出来的。奥斯汀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说话和表达一种思想,而是通过说话来实现某种目的—以言行事。他把这种通过话语实施的言语行为分成三种:(1)以言指事行为,即用正确的语法说出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2)以言行事行为,即说话人在说出某些话语时所具有的言外之意的行为;(3)以言成事行为,即听话人在某些言语行为实施之后所受到影响后的行为。在这三类言语行为中,“以言行事行为”是言语行为理论最为关注的方面。对它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说话人是如何通过“字面意义”表达“言外之意”,或听话人又是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意义”中推导出“言外之意”。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当说话人出于某种意图不愿直接使用施为话语时,他就会采用间接的言语手段来实现某种言语行为。
1. 1言语行为理论在“美女”称呼语使用过程中的体现
招呼语的语义信息、理性意义近似于零,也就是说,招呼语只具备酬应功能(孟建安,1995 )但笔者认为,“美女”招呼语的功能并非仅此而已。与其他传统汉语招呼语相比,“美女”招呼语的最大语用特点是具有突出的赞美倾向。在很多消费场合,它还具有鲜明的鼓动意图—推销产品。
1. 2“美女”称呼语使用中的直接言语行为,以言行事直接表达主题—赞美交际对象
通过赞美交际对象达到自己的交际意图。我们在商场收集到这样一则材料,一位男士用了很多方式劝说其老婆为他添置一台笔记本电脑,均未成功。最后他说:“美女老婆(“美女”的一种变体形式),有了它,即使我在外地,也可以欣赏到你的美丽啦!买下吧!”此时,他老婆笑着点头同意。这或许是这位男士虚拟的说服情景,但足以说明“美女”称呼语具有赞美功能和附加价值观。
1.3“美女”称呼语使用中的间接言语行为
人类的任何言语活动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显性或隐性的交际目的(刘戈,2000)。从我们在商场、化妆品卖场、美容院等场合收集的材料中发现:年轻的女性顾客常被称呼为“美女”,常能听到类似于这样带鼓动消费者购买的话,“美女,我们这产品就是为你这样有气质的美女设计的,享受这产品后你会更靓……。”买卖交易往往顺利完成。我们注意到这样一则公共告示,“是MM(“美眉”之的谐音,意指“美女”)就不会让卫生纸堵塞这个坏的抽水马桶,谢谢!”(该告示语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的一办公楼的女卫生间里)这个马桶当然不会堵,因为每位女性都想做“美女”。
2.关联理论与“美女”招呼语
20世纪80年代中期,Sperber和Wilson联合提出了具有重大解释意义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 ostensive一inferential process)。就交际者而言,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交际者通过对交际对象认知状态的假设明白无误地表达出交际意图,明示是交际者的行为,推理是交际对象的行为,就交际对象而言,交际是一种推理过程,交际对象要根据交际者提供的信息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出交际者的交际意图。
2. 1关联理论在“美女”称呼语使用过程中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言语交际行为和现象都可以通过关联理论来加以分析和解释。“美女”称呼语的使用是其中的一种。作为交际者(即“美女”的称呼者)在称呼交际对象为“美女”时,要正确地预设交际对象(即“美女”的被称者)的认知状态。过高估计了对方的知识背景,则可能由于双方的知识层次与结构的不同而无法产生预期语境效果,甚至使得交际对象体会不出言语信息的关联性而感到莫名其妙,导致交际失败。
2. 2有关“美女”称呼语使用的背景知识
“美女”称呼语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的礼貌称呼语是一种挑战,因为笔者认为一方面该称呼语“有一种中和传统礼貌原则和西方原则的趋势”。闭传统中国女性面对西方人“You' re so beautiful/You have a lot of sex appeal"的赞美时,常会不好意思地回应,"No, no, Don' t speakthat.”在我们的调查中,被称呼为“美女”的女性,一般会默认“我是美女”,而不会回应“我哪有那么美”;另一方面,该称呼语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和人类追求自我完美的精神,而人们的这种自我意识的追求与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综上所述,“美女”称呼语的使用者常为城镇居民中的中青年,偶有追求时尚的老年人使用。而“美女”的被称呼者通常是容貌端庄的中青年女性,也偶尔对赶得上潮流的高龄女性使用(当然在农村偶尔也听得到这样的称呼语)。另外,我们注意到,对追求时尚的大龄女性,不能称呼“老美女”,因为女性忌讳别人认为她们老,应称呼她们“大美女”(“美女”的一种变体形式)。这是使用“美女”称呼语的重要的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