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五味,就是指药物的性味。每一药物都有性和味两方面。药物的功效与药物的性味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主要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所谓的“四气”,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药性,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观察,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以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例如:能治疗热症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症的药物,大多属于热性或温性。因此,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言的。药性的寒凉与温热,是绝对不同的两类药性。凉与寒,温与热,仅是区别药性程度上的差异。寒性较小的,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即为温性。所以,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常有微寒、大温的记载。所谓微寒,就相当于凉;大温,即相当于热。寒和凉,温和热,虽然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因其属性是一致的,所以,在作用上则有它一定的共同点:即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性药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常适用于寒性病症。除寒热温凉四性之外,还有一种平性药,由于这类药物寒凉或温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平和,不论寒症热症,皆可配用。所以,按药性来说虽有五气,但一般则常称四气。所谓“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可由舌感辨别。药物除此五味之外,还有一种淡味,因其药味不甚明显,前人将它附属于甘,故历代本草常甘淡并称,因而也就习称“五味”。但按药味及作用来说,实际上是六味。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药物的味和它的功用之间有一定联系,也就是不同味道的药物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从而便总结出来了五味的用药理论。现将辛、甘、酸、苦、咸、淡等味的意义和作用分述如下:辛:就是辛辣或辛凉的滋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一般发汗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有辛味。多用于外感表邪或气血阻滞的病症。如麻黄发汗,木香行气,红花活血等。甘:就是甜的滋味,一般具有滋补、和中或缓急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甘味。多用于虚症或调和药性及某些疼痛的疾病。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酸:具有能收能涩的作用。一般酸味的药物大多数能收敛、固涩。多用于虚汗外泄,久泻不止,遗精带下等症。如五味子收敛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金樱子涩精止遗等。此外,还有不少酸味药物,同时带有涩味,由于涩味作用与酸味相似,故一般均未分列。苦:具有能泻(能降)、能燥、能坚的作用。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泻下、燥湿及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苦味。多用于热性病,大便不通,湿盛中满,咳嗽呕逆等症。如黄连清热泻火,大黄泻下通便,杏仁降气止咳,苍术燥湿建脾,及知母、黄柏降火坚阴(泻火存阴)等。咸:具有能下能软坚的作用。一般咸味的药物,能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或泻下通便。多用于瘰疬、痞块、便秘等症。如芒硝泻下通大便燥结,牡蛎软坚消瘰疬痰核等。淡:就是淡而无味,具有能渗能利的作用。一般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为淡味。多用于湿邪阻滞,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通草等渗湿利水。如上所述,药味不同,其作用也不相同。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药物味道不同,与其所含的化学成份有关,如酸味的多含有鞣质、有机酸等;味苦的多含有生物碱、甙类或苦味质等;味甘的多含有糖类;味辛的多含有挥发油等。药物的成分不同常呈现出不同的疗效。由此可见,前人根据药物不同的滋味,来推断药物对于机体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是有一定道理的。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经过概括起来的五味,一旦形成了用药理论,它的含义就超过了直接的舌觉,所以后来运用这些道理,把具有“收涩”作用的药物,统称为酸味;具有“软坚”作用的药物,统称为咸味等等。所以,有的药味就形成了本草记载与实际口尝不相符的情况。例如:赤石脂味酸,牡蛎味咸,麻黄味辛等,均与口尝不符,这都是参照其疗效而得出来的。气和味是论述和运用中药的主要依据。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两个方面,一般气味相同的药物,往往作用作用相近,如辛温药物,大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 这是它的共性。但每种药物,又各有特性,如紫苏、生姜气味辛温,都能发汗散寒,但紫苏发汗功效较强,并有行气安胎作用,而生姜则发汗功效较弱,另有温胃止呕作用。这是气味相同功效相近而药物作用的不同特点。气味不同的药物,作用则显著不同。如气同味异的黄连、浮萍,都为寒性,但黄连味苦寒,可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则发散风热。又如气味异同的黄芪、石斛都是甘味,但黄芪甘温,可温补阳气;石斛甘寒,则养阴清热。 此外,还有很多一药兼有数味者,如桂枝辛甘,郁金辛苦等,从药物的发展来看,一般味愈多,说明其作用范围相应的愈大。由于药物气味比较复杂,所以,我们不但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和药物的共性,还必须掌握每一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四气、五味,就是指药物的性味。每一药物都有性和味两方面。药物的功效与药物的性\x0d\x0a味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主要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x0d\x0a意义。\x0d\x0a所谓的“四气”,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药性,都是我国劳动\x0d\x0a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观察,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以后,所\x0d\x0a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例如:能治疗热症的药物,大多属于\x0d\x0a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症的药物,大多属于热性或温性。因此,药性的寒、热、温、凉\x0d\x0a,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言的。\x0d\x0a药性的寒凉与温热,是绝对不同的两类药性。凉与寒,温与热,仅是区别药性程度上的\x0d\x0a差异。寒性较小的,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即为温性。所以,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常有\x0d\x0a微寒、大温的记载。所谓微寒,就相当于凉;大温,即相当于热。\x0d\x0a寒和凉,温和热,虽然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因其属性是一致的,所以,在作用上则有它\x0d\x0a一定的共同点:即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性药\x0d\x0a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常适用于寒性病症。\x0d\x0a除寒热温凉四性之外,还有一种平性药,由于这类药物寒凉或温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x0d\x0a比较平和,不论寒症热症,皆可配用。所以,按药性来说虽有五气,但一般则常称四气。\x0d\x0a所谓“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可由舌感辨别。药\x0d\x0a物除此五味之外,还有一种淡味,因其药味不甚明显,前人将它附属于甘,故历代本草\x0d\x0a常甘淡并称,因而也就习称“五味”。但按药味及作用来说,实际上是六味。\x0d\x0a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药物的味和它的功用之间有一定联系,也就是不同味道\x0d\x0a的药物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从而便总结出来了五味的用药理论。现将辛、甘、酸、苦\x0d\x0a、咸、淡等味的意义和作用分述如下:\x0d\x0a辛:就是辛辣或辛凉的滋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一般发汗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有辛\x0d\x0a味。多用于外感表邪或气血阻滞的病症。如麻黄发汗,木香行气,红花活血等。\x0d\x0a甘:就是甜的滋味,一般具有滋补、和中或缓急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甘味。多用于虚\x0d\x0a症或调和药性及某些疼痛的疾病。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x0d\x0a。\x0d\x0a酸:具有能收能涩的作用。一般酸味的药物大多数能收敛、固涩。多用于虚汗外泄,久\x0d\x0a泻不止,遗精带下等症。如五味子收敛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金樱子涩精止遗等。此\x0d\x0a外,还有不少酸味药物,同时带有涩味,由于涩味作用与酸味相似,故一般均未分列。\x0d\x0a苦:具有能泻(能降)、能燥、能坚的作用。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泻下、燥湿及降逆\x0d\x0a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苦味。多用于热性病,大便不通,湿盛中满,咳嗽呕逆等症。如\x0d\x0a黄连清热泻火,大黄泻下通便,杏仁降气止咳,苍术燥湿建脾,及知母、黄柏降火坚阴\x0d\x0a(泻火存阴)等。\x0d\x0a咸:具有能下能软坚的作用。一般咸味的药物,能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或泻下通便。多\x0d\x0a用于瘰疬、痞块、便秘等症。如芒硝泻下通大便燥结,牡蛎软坚消瘰疬痰核等。\x0d\x0a淡:就是淡而无味,具有能渗能利的作用。一般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为\x0d\x0a淡味。多用于湿邪阻滞,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通草等渗湿利水。\x0d\x0a如上所述,药味不同,其作用也不相同。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药物味道不同,与其所含\x0d\x0a的化学成份有关,如酸味的多含有鞣质、有机酸等;味苦的多含有生物碱、甙类或苦味\x0d\x0a质等;味甘的多含有糖类;味辛的多含有挥发油等。药物的成分不同常呈现出不同的疗\x0d\x0a效。由此可见,前人根据药物不同的滋味,来推断药物对于机体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是有\x0d\x0a一定道理的。\x0d\x0a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经过概括起来的五味,一旦形成了用药理论,它的含义就超过了\x0d\x0a直接的舌觉,所以后来运用这些道理,把具有“收涩”作用的药物,统称为酸味;具有\x0d\x0a“软坚”作用的药物,统称为咸味等等。所以,有的药味就形成了本草记载与实际口尝\x0d\x0a不相符的情况。例如:赤石脂味酸,牡蛎味咸,麻黄味辛等,均与口尝不符,这都是参\x0d\x0a照其疗效而得出来的。\x0d\x0a气和味是论述和运用中药的主要依据。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两个方面,一般气味相\x0d\x0a同的药物,往往作用作用相近,如辛温药物,大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这是它的共性。\x0d\x0a但每种药物,又各有特性,如紫苏、生姜气味辛温,都能发汗散寒,但紫苏发汗功效较\x0d\x0a强,并有行气安胎作用,而生姜则发汗功效较弱,另有温胃止呕作用。这是气味相同功\x0d\x0a效相近而药物作用的不同特点。气味不同的药物,作用则显著不同。如气同味异的黄连\x0d\x0a、浮萍,都为寒性,但黄连味苦寒,可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则发散风热。又如气味异\x0d\x0a同的黄芪、石斛都是甘味,但黄芪甘温,可温补阳气;石斛甘寒,则养阴清热。此外,\x0d\x0a还有很多一药兼有数味者,如桂枝辛甘,郁金辛苦等,从药物的发展来看,一般味愈多\x0d\x0a,说明其作用范围相应的愈大。由于药物气味比较复杂,所以,我们不但要熟悉四气五\x0d\x0a味的一般规律和药物的共性,还必须掌握每一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导\x0d\x0a临床应用。
中药的四气五味,能反映中药的性质和功效,了解四气五味,才能更好掌握中药的功效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要想写好论文,就要从定一个好的题目开始。以下是我分享的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起来学习吧!
一、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 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攻下清热活血中药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
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 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
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
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
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拟除虫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三种中药有效成份抗人绒癌耐药细胞JAR/MTX作用的体外研究
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两种中药方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
中药四气理论的现代研究
二、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现状论文主要内容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多具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患者生存期较短,预后差。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高效且不良反应少的系统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是肝癌治疗的.重要课题。
对于肝癌的认识,中医认为属于“症瘕”“、积聚”、“黄疸”、“肝积”的范畴。已有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能有效稳定病情,减轻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另一方面治疗费用相对低廉。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肝癌的病因及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脾胃、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结而成积。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益气健脾和疏肝理气,并与手术、介入、放化疗等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减毒增效之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柔肝止痛等功效的中药经常被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较多为“有毒”中药及活血化瘀中药。
1.1 “有毒”中药与肝癌治疗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与“毒邪”有关,因此“以毒攻毒”为重要治疗方法,即用峻猛中药以攻邪。历代医家有颇多论述,如虞抟《医学正传》中“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药以攻之”[1],明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凡治积非有毒之品攻之则不可”[2]。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目前在肝癌的治疗中也经常应用,常用的此类中药有、蜂房、全蝎、水蛭、蜈蚣、蟾蜍、守宫、常山、半夏、天南星、马钱子、巴豆、附子和乌头等。
1.2活血化瘀中药与肝癌治疗 气滞血瘀证是肝癌患者常见临床症候,历代医家常从气血运行失常而致气滞血瘀来探讨肿瘤形成的病机。如《圣济总录》认为“瘤之为义,留置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平和,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应投隙,瘤所以生”[3]。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4]。
因此行活血化瘀也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常用中药有丹参、赤芍、三棱、水蛭和等。
中药治疗肝癌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不乏与肝癌相关病症的治疗,这些相关病症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对应是否精确还值得商榷。加强文献学的进一步细化整理研究是深入发掘中医治疗肝癌理论基础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增强中医治疗肝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
2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机制,筛选抗肿瘤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2.1中药复方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历代古方中可用于肝癌治疗的中药复方较多,临床上常常根据肝癌的不同证型,选取与之对应的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如李江等[5]通过研究证实,采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从小柴胡汤中获得的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季幸姝等[6]通过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大鼠肝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蛋白及FIEN编码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A kt水平的降低和PT EN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杜标炎等[7]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纯六味地黄丸治疗。进一步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自杀基因系统10% tk/GCV杀伤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疗效不可否认,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性使其作用机制难以应用单一的药理途径阐明。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个体化诊疗要得到推广,必须进行具有统计学说服力的临床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应使临床研究对象的选取进一步细化,在此基础上使中药复方规范化,同时通过网络药理学等方法对中药治疗作用产生的人体综合生物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增强中药治疗肝癌有效性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2.2单味中药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中药单体能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抗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癌基因表达、促进抑癌基因表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多个环节抑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陈小义等[8]研究发现,0.01 mol/L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 772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1wafl/cipl在蟾蜍灵诱导下表达上调,同时受P21wafl/cipl调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下降,二者呈负相关,提示中药可通过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和抑制其增殖而发挥抗癌效应。黄应申等[9]以10 mmol/L脂蟾毒配基处理Bel 7402细胞24 h后,发现癌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变化,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脂蟾毒配基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释放入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增多,促进Caspase 3蛋白活化,抑制Bcl 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黄炜等[10]探讨了18 β-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Bel 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揭示二者有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魏志霞[11]研究发现,川芎嗪可提高SMMC7721/多柔比星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增强多柔比星作用,表明从中药筛选出低毒的多药耐药逆转剂是可能的。
何芳等[12]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发现人参皂苷Rg3能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明显降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人参皂苷Rg3与As203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罗明等[13]通过采用腹腔注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肝表面癌结节数和血清ALT、GGT、ALP 的变化,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组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肝表面癌结节数、肝/体重比和血清ALT、GGT 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 ALP 升高,说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延缓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形成,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较中药复方研究更为深入,其原因在于相对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相对容易确定,其量效关系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较中药复方易进行。目前的问题之一在于此类研究较多采取的是某味中药的提取物。尽管提取物能在某一方面说明该味中药的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但表现的生物学效应与该味中药相比有多少差距尚不能明确;另一方面单味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往往是发现了某一化学成分的生物学效应或临床疗效,如何将其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疗肝癌结合起来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须要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的科学说服力,这仍有不易克服的困难。类似于中药药性本质及其临床效应生物学基础的相关研究为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3.1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 顾本宇[14]通过观察益气健脾疏肝中药联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发现中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组的稳定率为71.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3%(P<0.05);治疗组 12、18、24 个月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尤建良等[15]通过观察中药调气行水方联合顺铂、白细胞介素-2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发现该疗法能有效控制腹水,改善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缓解常见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控制率,提示配合中药能减轻化疗药物及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毒副反应。
目前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主要在临床有效性方面,阐述其有效机制的研究尚少,进一步深入研究须说明为什么联合中药会有较好的效果,这一点须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来寻找中药疗效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这也是今后中药临床有效性的重点研究方向。
3.2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 目前肝癌治疗普遍采用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约30%~40%患者采用此法,肝移植的总体疗效优于手术切除治疗。 现阶段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最佳适应证仍为米兰标准,但由于移植器官不足,对移植适应证的扩大应慎之又慎,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通过使用药物预防或延迟肿瘤的复发,针对肿瘤生物发生途径中的关键分子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使肝癌治疗发展日趋完善[16]。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如陈立武等[17]通过观察中药全身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协同作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手术前1周开始复方中药治疗并于术后续行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只作单纯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生存率及并发症。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36 个月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
提示在肝癌围手术期中应用复方中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及累计生存率。
中药复方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症候的改善、生存率的影响、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相关临床资料的样本数较少;
症候学改善等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未能深入分析其疗效的生物学机制等。进一步的研究须要扩大样本数量,建立症候学统一客观化评价体系,同时深入研究其疗效改善的机制,才能增强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3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晚期肝癌患者常因伴有明显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难以进行手术治疗。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可选择的重要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存在的问题为化疗介入药物多可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介入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严重影响中远期的疗效。因此介入治疗中如何减少肝功能损害是治疗的重点。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目前已筛选出许多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与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结合进行研究,为肝癌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李琦等[18]进行了去甲素微球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此疗法对大鼠肝癌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栓塞肿瘤微血管,缓慢释放去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下调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关。
冯敢生等[19]将白及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与明胶海绵对照。结果表明,白及具有强大的栓塞作用,侧枝循环形成均在6个月以上,介入治疗间隔时间长,肿瘤坏死、缩小率及1、2、3 年生存率均优于明胶海绵。陈武进等[20]研究认为,采用酸钠联合常规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明显降低甲胎蛋白,提高疗效,同时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以上研究表明,中药介入治疗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病毒和促进黏膜修复等作用,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无骨髓抑制,并有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这些优点使中药可能部分或完全取代西药,成为肝癌介入治疗较理想的栓塞剂。
中药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中药介入治疗能减轻不良反应,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而且中药资源丰富,经济合理,有利于减轻治疗负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的介入治疗总体上发展仍不够成熟。进一步的研究可从规范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介入治疗药物,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研发抗癌中药新制剂和新剂型等方面进行。
3.4其他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药用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除口服和介入注射外,还有许多新的途径可用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也被证明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如胡军和瞿晓东[21]每天1~2次以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进行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及内关注射。内关穴1 ml,其他穴位2~4 ml,4穴位交替进行,能够明显缓解晚期肝癌疼痛。中药瘤体内注射也可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如涂小煌和戴西湖[22]曾应用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去甲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
中药治疗肝癌的方法较多,形式多样,从方法学的角度讲,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须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方法进行合理的推广应用,同时临床疗效的观察还须进行严谨的实验设计,以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对于中药治疗肝癌的深入研究,须要更细化更严谨的文献研究为治法用方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运用网络药理学等研究方法,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出发,探寻中药疗效可能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对单味中药及复方治疗肝癌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合理选择治疗药物,规范治疗方案,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深入研发抗癌中药制剂和剂型,充分发挥中药治疗肝癌的优势.
四气、五味,就是指药物的性味。每一药物都有性和味两方面。药物的功效与药物的性\x0d\x0a味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主要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x0d\x0a意义。\x0d\x0a所谓的“四气”,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药性,都是我国劳动\x0d\x0a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观察,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以后,所\x0d\x0a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例如:能治疗热症的药物,大多属于\x0d\x0a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症的药物,大多属于热性或温性。因此,药性的寒、热、温、凉\x0d\x0a,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言的。\x0d\x0a药性的寒凉与温热,是绝对不同的两类药性。凉与寒,温与热,仅是区别药性程度上的\x0d\x0a差异。寒性较小的,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即为温性。所以,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常有\x0d\x0a微寒、大温的记载。所谓微寒,就相当于凉;大温,即相当于热。\x0d\x0a寒和凉,温和热,虽然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因其属性是一致的,所以,在作用上则有它\x0d\x0a一定的共同点:即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性药\x0d\x0a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常适用于寒性病症。\x0d\x0a除寒热温凉四性之外,还有一种平性药,由于这类药物寒凉或温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x0d\x0a比较平和,不论寒症热症,皆可配用。所以,按药性来说虽有五气,但一般则常称四气。\x0d\x0a所谓“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可由舌感辨别。药\x0d\x0a物除此五味之外,还有一种淡味,因其药味不甚明显,前人将它附属于甘,故历代本草\x0d\x0a常甘淡并称,因而也就习称“五味”。但按药味及作用来说,实际上是六味。\x0d\x0a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药物的味和它的功用之间有一定联系,也就是不同味道\x0d\x0a的药物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从而便总结出来了五味的用药理论。现将辛、甘、酸、苦\x0d\x0a、咸、淡等味的意义和作用分述如下:\x0d\x0a辛:就是辛辣或辛凉的滋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一般发汗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有辛\x0d\x0a味。多用于外感表邪或气血阻滞的病症。如麻黄发汗,木香行气,红花活血等。\x0d\x0a甘:就是甜的滋味,一般具有滋补、和中或缓急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甘味。多用于虚\x0d\x0a症或调和药性及某些疼痛的疾病。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x0d\x0a。\x0d\x0a酸:具有能收能涩的作用。一般酸味的药物大多数能收敛、固涩。多用于虚汗外泄,久\x0d\x0a泻不止,遗精带下等症。如五味子收敛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金樱子涩精止遗等。此\x0d\x0a外,还有不少酸味药物,同时带有涩味,由于涩味作用与酸味相似,故一般均未分列。\x0d\x0a苦:具有能泻(能降)、能燥、能坚的作用。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泻下、燥湿及降逆\x0d\x0a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苦味。多用于热性病,大便不通,湿盛中满,咳嗽呕逆等症。如\x0d\x0a黄连清热泻火,大黄泻下通便,杏仁降气止咳,苍术燥湿建脾,及知母、黄柏降火坚阴\x0d\x0a(泻火存阴)等。\x0d\x0a咸:具有能下能软坚的作用。一般咸味的药物,能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或泻下通便。多\x0d\x0a用于瘰疬、痞块、便秘等症。如芒硝泻下通大便燥结,牡蛎软坚消瘰疬痰核等。\x0d\x0a淡:就是淡而无味,具有能渗能利的作用。一般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为\x0d\x0a淡味。多用于湿邪阻滞,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通草等渗湿利水。\x0d\x0a如上所述,药味不同,其作用也不相同。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药物味道不同,与其所含\x0d\x0a的化学成份有关,如酸味的多含有鞣质、有机酸等;味苦的多含有生物碱、甙类或苦味\x0d\x0a质等;味甘的多含有糖类;味辛的多含有挥发油等。药物的成分不同常呈现出不同的疗\x0d\x0a效。由此可见,前人根据药物不同的滋味,来推断药物对于机体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是有\x0d\x0a一定道理的。\x0d\x0a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经过概括起来的五味,一旦形成了用药理论,它的含义就超过了\x0d\x0a直接的舌觉,所以后来运用这些道理,把具有“收涩”作用的药物,统称为酸味;具有\x0d\x0a“软坚”作用的药物,统称为咸味等等。所以,有的药味就形成了本草记载与实际口尝\x0d\x0a不相符的情况。例如:赤石脂味酸,牡蛎味咸,麻黄味辛等,均与口尝不符,这都是参\x0d\x0a照其疗效而得出来的。\x0d\x0a气和味是论述和运用中药的主要依据。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两个方面,一般气味相\x0d\x0a同的药物,往往作用作用相近,如辛温药物,大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这是它的共性。\x0d\x0a但每种药物,又各有特性,如紫苏、生姜气味辛温,都能发汗散寒,但紫苏发汗功效较\x0d\x0a强,并有行气安胎作用,而生姜则发汗功效较弱,另有温胃止呕作用。这是气味相同功\x0d\x0a效相近而药物作用的不同特点。气味不同的药物,作用则显著不同。如气同味异的黄连\x0d\x0a、浮萍,都为寒性,但黄连味苦寒,可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则发散风热。又如气味异\x0d\x0a同的黄芪、石斛都是甘味,但黄芪甘温,可温补阳气;石斛甘寒,则养阴清热。此外,\x0d\x0a还有很多一药兼有数味者,如桂枝辛甘,郁金辛苦等,从药物的发展来看,一般味愈多\x0d\x0a,说明其作用范围相应的愈大。由于药物气味比较复杂,所以,我们不但要熟悉四气五\x0d\x0a味的一般规律和药物的共性,还必须掌握每一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导\x0d\x0a临床应用。
四气、五味,就是指药物的性味。每一药物都有性和味两方面。药物的功效与药物的性味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主要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所谓的“四气”,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药性,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观察,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以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例如:能治疗热症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症的药物,大多属于热性或温性。因此,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言的。药性的寒凉与温热,是绝对不同的两类药性。凉与寒,温与热,仅是区别药性程度上的差异。寒性较小的,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即为温性。所以,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常有微寒、大温的记载。所谓微寒,就相当于凉;大温,即相当于热。寒和凉,温和热,虽然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因其属性是一致的,所以,在作用上则有它一定的共同点:即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性药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常适用于寒性病症。除寒热温凉四性之外,还有一种平性药,由于这类药物寒凉或温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平和,不论寒症热症,皆可配用。所以,按药性来说虽有五气,但一般则常称四气。所谓“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可由舌感辨别。药物除此五味之外,还有一种淡味,因其药味不甚明显,前人将它附属于甘,故历代本草常甘淡并称,因而也就习称“五味”。但按药味及作用来说,实际上是六味。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药物的味和它的功用之间有一定联系,也就是不同味道的药物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从而便总结出来了五味的用药理论。现将辛、甘、酸、苦、咸、淡等味的意义和作用分述如下:辛:就是辛辣或辛凉的滋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一般发汗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有辛味。多用于外感表邪或气血阻滞的病症。如麻黄发汗,木香行气,红花活血等。甘:就是甜的滋味,一般具有滋补、和中或缓急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甘味。多用于虚症或调和药性及某些疼痛的疾病。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酸:具有能收能涩的作用。一般酸味的药物大多数能收敛、固涩。多用于虚汗外泄,久泻不止,遗精带下等症。如五味子收敛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金樱子涩精止遗等。此外,还有不少酸味药物,同时带有涩味,由于涩味作用与酸味相似,故一般均未分列。苦:具有能泻(能降)、能燥、能坚的作用。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泻下、燥湿及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苦味。多用于热性病,大便不通,湿盛中满,咳嗽呕逆等症。如黄连清热泻火,大黄泻下通便,杏仁降气止咳,苍术燥湿建脾,及知母、黄柏降火坚阴(泻火存阴)等。咸:具有能下能软坚的作用。一般咸味的药物,能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或泻下通便。多用于瘰疬、痞块、便秘等症。如芒硝泻下通大便燥结,牡蛎软坚消瘰疬痰核等。淡:就是淡而无味,具有能渗能利的作用。一般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为淡味。多用于湿邪阻滞,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通草等渗湿利水。如上所述,药味不同,其作用也不相同。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药物味道不同,与其所含的化学成份有关,如酸味的多含有鞣质、有机酸等;味苦的多含有生物碱、甙类或苦味质等;味甘的多含有糖类;味辛的多含有挥发油等。药物的成分不同常呈现出不同的疗效。由此可见,前人根据药物不同的滋味,来推断药物对于机体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是有一定道理的。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经过概括起来的五味,一旦形成了用药理论,它的含义就超过了直接的舌觉,所以后来运用这些道理,把具有“收涩”作用的药物,统称为酸味;具有“软坚”作用的药物,统称为咸味等等。所以,有的药味就形成了本草记载与实际口尝不相符的情况。例如:赤石脂味酸,牡蛎味咸,麻黄味辛等,均与口尝不符,这都是参照其疗效而得出来的。气和味是论述和运用中药的主要依据。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两个方面,一般气味相同的药物,往往作用作用相近,如辛温药物,大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这是它的共性。但每种药物,又各有特性,如紫苏、生姜气味辛温,都能发汗散寒,但紫苏发汗功效较强,并有行气安胎作用,而生姜则发汗功效较弱,另有温胃止呕作用。这是气味相同功效相近而药物作用的不同特点。气味不同的药物,作用则显著不同。如气同味异的黄连、浮萍,都为寒性,但黄连味苦寒,可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则发散风热。又如气味异同的黄芪、石斛都是甘味,但黄芪甘温,可温补阳气;石斛甘寒,则养阴清热。此外,还有很多一药兼有数味者,如桂枝辛甘,郁金辛苦等,从药物的发展来看,一般味愈多,说明其作用范围相应的愈大。由于药物气味比较复杂,所以,我们不但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和药物的共性,还必须掌握每一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要想写好论文,就要从定一个好的题目开始。以下是我分享的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起来学习吧!
一、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 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攻下清热活血中药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
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 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
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
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
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拟除虫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三种中药有效成份抗人绒癌耐药细胞JAR/MTX作用的体外研究
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两种中药方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
中药四气理论的现代研究
二、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现状论文主要内容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多具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患者生存期较短,预后差。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高效且不良反应少的系统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是肝癌治疗的.重要课题。
对于肝癌的认识,中医认为属于“症瘕”“、积聚”、“黄疸”、“肝积”的范畴。已有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能有效稳定病情,减轻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另一方面治疗费用相对低廉。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肝癌的病因及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脾胃、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结而成积。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益气健脾和疏肝理气,并与手术、介入、放化疗等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减毒增效之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柔肝止痛等功效的中药经常被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较多为“有毒”中药及活血化瘀中药。
1.1 “有毒”中药与肝癌治疗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与“毒邪”有关,因此“以毒攻毒”为重要治疗方法,即用峻猛中药以攻邪。历代医家有颇多论述,如虞抟《医学正传》中“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药以攻之”[1],明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凡治积非有毒之品攻之则不可”[2]。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目前在肝癌的治疗中也经常应用,常用的此类中药有、蜂房、全蝎、水蛭、蜈蚣、蟾蜍、守宫、常山、半夏、天南星、马钱子、巴豆、附子和乌头等。
1.2活血化瘀中药与肝癌治疗 气滞血瘀证是肝癌患者常见临床症候,历代医家常从气血运行失常而致气滞血瘀来探讨肿瘤形成的病机。如《圣济总录》认为“瘤之为义,留置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平和,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应投隙,瘤所以生”[3]。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4]。
因此行活血化瘀也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常用中药有丹参、赤芍、三棱、水蛭和等。
中药治疗肝癌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不乏与肝癌相关病症的治疗,这些相关病症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对应是否精确还值得商榷。加强文献学的进一步细化整理研究是深入发掘中医治疗肝癌理论基础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增强中医治疗肝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
2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机制,筛选抗肿瘤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2.1中药复方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历代古方中可用于肝癌治疗的中药复方较多,临床上常常根据肝癌的不同证型,选取与之对应的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如李江等[5]通过研究证实,采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从小柴胡汤中获得的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季幸姝等[6]通过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大鼠肝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蛋白及FIEN编码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A kt水平的降低和PT EN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杜标炎等[7]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纯六味地黄丸治疗。进一步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自杀基因系统10% tk/GCV杀伤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疗效不可否认,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性使其作用机制难以应用单一的药理途径阐明。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个体化诊疗要得到推广,必须进行具有统计学说服力的临床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应使临床研究对象的选取进一步细化,在此基础上使中药复方规范化,同时通过网络药理学等方法对中药治疗作用产生的人体综合生物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增强中药治疗肝癌有效性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2.2单味中药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中药单体能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抗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癌基因表达、促进抑癌基因表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多个环节抑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陈小义等[8]研究发现,0.01 mol/L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 772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1wafl/cipl在蟾蜍灵诱导下表达上调,同时受P21wafl/cipl调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下降,二者呈负相关,提示中药可通过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和抑制其增殖而发挥抗癌效应。黄应申等[9]以10 mmol/L脂蟾毒配基处理Bel 7402细胞24 h后,发现癌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变化,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脂蟾毒配基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释放入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增多,促进Caspase 3蛋白活化,抑制Bcl 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黄炜等[10]探讨了18 β-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Bel 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揭示二者有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魏志霞[11]研究发现,川芎嗪可提高SMMC7721/多柔比星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增强多柔比星作用,表明从中药筛选出低毒的多药耐药逆转剂是可能的。
何芳等[12]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发现人参皂苷Rg3能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明显降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人参皂苷Rg3与As203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罗明等[13]通过采用腹腔注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肝表面癌结节数和血清ALT、GGT、ALP 的变化,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组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肝表面癌结节数、肝/体重比和血清ALT、GGT 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 ALP 升高,说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延缓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形成,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较中药复方研究更为深入,其原因在于相对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相对容易确定,其量效关系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较中药复方易进行。目前的问题之一在于此类研究较多采取的是某味中药的提取物。尽管提取物能在某一方面说明该味中药的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但表现的生物学效应与该味中药相比有多少差距尚不能明确;另一方面单味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往往是发现了某一化学成分的生物学效应或临床疗效,如何将其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疗肝癌结合起来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须要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的科学说服力,这仍有不易克服的困难。类似于中药药性本质及其临床效应生物学基础的相关研究为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3.1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 顾本宇[14]通过观察益气健脾疏肝中药联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发现中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组的稳定率为71.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3%(P<0.05);治疗组 12、18、24 个月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尤建良等[15]通过观察中药调气行水方联合顺铂、白细胞介素-2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发现该疗法能有效控制腹水,改善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缓解常见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控制率,提示配合中药能减轻化疗药物及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毒副反应。
目前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主要在临床有效性方面,阐述其有效机制的研究尚少,进一步深入研究须说明为什么联合中药会有较好的效果,这一点须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来寻找中药疗效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这也是今后中药临床有效性的重点研究方向。
3.2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 目前肝癌治疗普遍采用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约30%~40%患者采用此法,肝移植的总体疗效优于手术切除治疗。 现阶段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最佳适应证仍为米兰标准,但由于移植器官不足,对移植适应证的扩大应慎之又慎,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通过使用药物预防或延迟肿瘤的复发,针对肿瘤生物发生途径中的关键分子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使肝癌治疗发展日趋完善[16]。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如陈立武等[17]通过观察中药全身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协同作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手术前1周开始复方中药治疗并于术后续行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只作单纯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生存率及并发症。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36 个月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
提示在肝癌围手术期中应用复方中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及累计生存率。
中药复方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症候的改善、生存率的影响、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相关临床资料的样本数较少;
症候学改善等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未能深入分析其疗效的生物学机制等。进一步的研究须要扩大样本数量,建立症候学统一客观化评价体系,同时深入研究其疗效改善的机制,才能增强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3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晚期肝癌患者常因伴有明显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难以进行手术治疗。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可选择的重要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存在的问题为化疗介入药物多可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介入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严重影响中远期的疗效。因此介入治疗中如何减少肝功能损害是治疗的重点。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目前已筛选出许多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与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结合进行研究,为肝癌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李琦等[18]进行了去甲素微球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此疗法对大鼠肝癌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栓塞肿瘤微血管,缓慢释放去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下调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关。
冯敢生等[19]将白及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与明胶海绵对照。结果表明,白及具有强大的栓塞作用,侧枝循环形成均在6个月以上,介入治疗间隔时间长,肿瘤坏死、缩小率及1、2、3 年生存率均优于明胶海绵。陈武进等[20]研究认为,采用酸钠联合常规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明显降低甲胎蛋白,提高疗效,同时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以上研究表明,中药介入治疗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病毒和促进黏膜修复等作用,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无骨髓抑制,并有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这些优点使中药可能部分或完全取代西药,成为肝癌介入治疗较理想的栓塞剂。
中药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中药介入治疗能减轻不良反应,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而且中药资源丰富,经济合理,有利于减轻治疗负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的介入治疗总体上发展仍不够成熟。进一步的研究可从规范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介入治疗药物,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研发抗癌中药新制剂和新剂型等方面进行。
3.4其他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药用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除口服和介入注射外,还有许多新的途径可用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也被证明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如胡军和瞿晓东[21]每天1~2次以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进行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及内关注射。内关穴1 ml,其他穴位2~4 ml,4穴位交替进行,能够明显缓解晚期肝癌疼痛。中药瘤体内注射也可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如涂小煌和戴西湖[22]曾应用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去甲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
中药治疗肝癌的方法较多,形式多样,从方法学的角度讲,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须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方法进行合理的推广应用,同时临床疗效的观察还须进行严谨的实验设计,以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对于中药治疗肝癌的深入研究,须要更细化更严谨的文献研究为治法用方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运用网络药理学等研究方法,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出发,探寻中药疗效可能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对单味中药及复方治疗肝癌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合理选择治疗药物,规范治疗方案,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深入研发抗癌中药制剂和剂型,充分发挥中药治疗肝癌的优势.
在中药学 毕业 论文中,题目是 文章 的眼睛,既要概括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要简炼,有吸引力。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1. 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 TRIPs协议的药品专利制度与中药专利保护 3. 中药熏洗结合运动手法、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治疗的临床体会 4. 从ADR 报告 谈中药注射剂的问题及对策 5. 用《组合中药学》的理论开发新型中药(英文) 6. 中医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研究探讨 7. 复方中药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8. 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研究 9. 中药治疗硬皮病文献分析 10. 中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 11.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12.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13.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14.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15.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16.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17.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二) 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3.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4.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5.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6.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7.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8.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9.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10.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11.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12. 2007~2008年国内期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 13.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14.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15.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16.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17.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三) 1. 中药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 2. 直肠滴入疗法与中药外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分析 3.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 4. 中药灌肠配合微波治疗盆腔炎临床研究 5. 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预防 6.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 7. 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8. 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9. 中药专利保护制度研究 10. 研究中药注射液临床效果的 方法 11.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2. 一种基于全电性离子色谱的中药药性蛋白质分子标记研究的新方法 13. 抗肿瘤中药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4.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30例观察 15. 不同性味中药复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代谢及病理变化的影响 16. 当前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17. 扫描电镜应用于 植物类 中药鉴定的研究进展 猜你喜欢: 1. 药学毕业论文选题 2. 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3. 药学论文题目大全 4. 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 5. 中药学本科毕业论文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要想写好论文,就要从定一个好的题目开始。以下是我分享的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起来学习吧!
一、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 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攻下清热活血中药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
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 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
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
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
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拟除虫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三种中药有效成份抗人绒癌耐药细胞JAR/MTX作用的体外研究
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两种中药方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
中药四气理论的现代研究
二、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现状论文主要内容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多具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患者生存期较短,预后差。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高效且不良反应少的系统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是肝癌治疗的.重要课题。
对于肝癌的认识,中医认为属于“症瘕”“、积聚”、“黄疸”、“肝积”的范畴。已有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能有效稳定病情,减轻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另一方面治疗费用相对低廉。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肝癌的病因及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脾胃、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结而成积。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益气健脾和疏肝理气,并与手术、介入、放化疗等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减毒增效之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柔肝止痛等功效的中药经常被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较多为“有毒”中药及活血化瘀中药。
1.1 “有毒”中药与肝癌治疗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与“毒邪”有关,因此“以毒攻毒”为重要治疗方法,即用峻猛中药以攻邪。历代医家有颇多论述,如虞抟《医学正传》中“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药以攻之”[1],明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凡治积非有毒之品攻之则不可”[2]。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目前在肝癌的治疗中也经常应用,常用的此类中药有、蜂房、全蝎、水蛭、蜈蚣、蟾蜍、守宫、常山、半夏、天南星、马钱子、巴豆、附子和乌头等。
1.2活血化瘀中药与肝癌治疗 气滞血瘀证是肝癌患者常见临床症候,历代医家常从气血运行失常而致气滞血瘀来探讨肿瘤形成的病机。如《圣济总录》认为“瘤之为义,留置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平和,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应投隙,瘤所以生”[3]。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4]。
因此行活血化瘀也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常用中药有丹参、赤芍、三棱、水蛭和等。
中药治疗肝癌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不乏与肝癌相关病症的治疗,这些相关病症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对应是否精确还值得商榷。加强文献学的进一步细化整理研究是深入发掘中医治疗肝癌理论基础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增强中医治疗肝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
2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机制,筛选抗肿瘤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2.1中药复方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历代古方中可用于肝癌治疗的中药复方较多,临床上常常根据肝癌的不同证型,选取与之对应的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如李江等[5]通过研究证实,采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从小柴胡汤中获得的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季幸姝等[6]通过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大鼠肝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蛋白及FIEN编码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A kt水平的降低和PT EN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杜标炎等[7]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纯六味地黄丸治疗。进一步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自杀基因系统10% tk/GCV杀伤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疗效不可否认,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性使其作用机制难以应用单一的药理途径阐明。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个体化诊疗要得到推广,必须进行具有统计学说服力的临床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应使临床研究对象的选取进一步细化,在此基础上使中药复方规范化,同时通过网络药理学等方法对中药治疗作用产生的人体综合生物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增强中药治疗肝癌有效性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2.2单味中药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中药单体能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抗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癌基因表达、促进抑癌基因表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多个环节抑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陈小义等[8]研究发现,0.01 mol/L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 772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1wafl/cipl在蟾蜍灵诱导下表达上调,同时受P21wafl/cipl调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下降,二者呈负相关,提示中药可通过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和抑制其增殖而发挥抗癌效应。黄应申等[9]以10 mmol/L脂蟾毒配基处理Bel 7402细胞24 h后,发现癌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变化,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脂蟾毒配基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释放入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增多,促进Caspase 3蛋白活化,抑制Bcl 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黄炜等[10]探讨了18 β-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Bel 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揭示二者有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魏志霞[11]研究发现,川芎嗪可提高SMMC7721/多柔比星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增强多柔比星作用,表明从中药筛选出低毒的多药耐药逆转剂是可能的。
何芳等[12]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发现人参皂苷Rg3能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明显降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人参皂苷Rg3与As203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罗明等[13]通过采用腹腔注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肝表面癌结节数和血清ALT、GGT、ALP 的变化,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组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肝表面癌结节数、肝/体重比和血清ALT、GGT 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 ALP 升高,说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延缓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形成,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较中药复方研究更为深入,其原因在于相对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相对容易确定,其量效关系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较中药复方易进行。目前的问题之一在于此类研究较多采取的是某味中药的提取物。尽管提取物能在某一方面说明该味中药的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但表现的生物学效应与该味中药相比有多少差距尚不能明确;另一方面单味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往往是发现了某一化学成分的生物学效应或临床疗效,如何将其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疗肝癌结合起来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须要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的科学说服力,这仍有不易克服的困难。类似于中药药性本质及其临床效应生物学基础的相关研究为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3.1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 顾本宇[14]通过观察益气健脾疏肝中药联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发现中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组的稳定率为71.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3%(P<0.05);治疗组 12、18、24 个月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尤建良等[15]通过观察中药调气行水方联合顺铂、白细胞介素-2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发现该疗法能有效控制腹水,改善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缓解常见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控制率,提示配合中药能减轻化疗药物及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毒副反应。
目前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主要在临床有效性方面,阐述其有效机制的研究尚少,进一步深入研究须说明为什么联合中药会有较好的效果,这一点须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来寻找中药疗效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这也是今后中药临床有效性的重点研究方向。
3.2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 目前肝癌治疗普遍采用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约30%~40%患者采用此法,肝移植的总体疗效优于手术切除治疗。 现阶段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最佳适应证仍为米兰标准,但由于移植器官不足,对移植适应证的扩大应慎之又慎,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通过使用药物预防或延迟肿瘤的复发,针对肿瘤生物发生途径中的关键分子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使肝癌治疗发展日趋完善[16]。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如陈立武等[17]通过观察中药全身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协同作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手术前1周开始复方中药治疗并于术后续行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只作单纯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生存率及并发症。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36 个月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
提示在肝癌围手术期中应用复方中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及累计生存率。
中药复方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症候的改善、生存率的影响、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相关临床资料的样本数较少;
症候学改善等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未能深入分析其疗效的生物学机制等。进一步的研究须要扩大样本数量,建立症候学统一客观化评价体系,同时深入研究其疗效改善的机制,才能增强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3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晚期肝癌患者常因伴有明显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难以进行手术治疗。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可选择的重要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存在的问题为化疗介入药物多可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介入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严重影响中远期的疗效。因此介入治疗中如何减少肝功能损害是治疗的重点。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目前已筛选出许多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与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结合进行研究,为肝癌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李琦等[18]进行了去甲素微球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此疗法对大鼠肝癌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栓塞肿瘤微血管,缓慢释放去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下调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关。
冯敢生等[19]将白及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与明胶海绵对照。结果表明,白及具有强大的栓塞作用,侧枝循环形成均在6个月以上,介入治疗间隔时间长,肿瘤坏死、缩小率及1、2、3 年生存率均优于明胶海绵。陈武进等[20]研究认为,采用酸钠联合常规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明显降低甲胎蛋白,提高疗效,同时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以上研究表明,中药介入治疗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病毒和促进黏膜修复等作用,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无骨髓抑制,并有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这些优点使中药可能部分或完全取代西药,成为肝癌介入治疗较理想的栓塞剂。
中药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中药介入治疗能减轻不良反应,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而且中药资源丰富,经济合理,有利于减轻治疗负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的介入治疗总体上发展仍不够成熟。进一步的研究可从规范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介入治疗药物,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研发抗癌中药新制剂和新剂型等方面进行。
3.4其他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药用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除口服和介入注射外,还有许多新的途径可用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也被证明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如胡军和瞿晓东[21]每天1~2次以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进行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及内关注射。内关穴1 ml,其他穴位2~4 ml,4穴位交替进行,能够明显缓解晚期肝癌疼痛。中药瘤体内注射也可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如涂小煌和戴西湖[22]曾应用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去甲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
中药治疗肝癌的方法较多,形式多样,从方法学的角度讲,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须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方法进行合理的推广应用,同时临床疗效的观察还须进行严谨的实验设计,以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对于中药治疗肝癌的深入研究,须要更细化更严谨的文献研究为治法用方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运用网络药理学等研究方法,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出发,探寻中药疗效可能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对单味中药及复方治疗肝癌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合理选择治疗药物,规范治疗方案,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深入研发抗癌中药制剂和剂型,充分发挥中药治疗肝癌的优势.
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辛、大热,有毒,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历代医家及本草著作皆言附子“有毒”、“有大毒”,用之不当,易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神农本草经》即将附子列为“多毒,不可久服”之下药,并记载其有致“堕胎”作用。为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的运用附子,本文试对其毒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如下:1 药材因素1.1品种及采收因素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尤以四川省江油、彰明两地所产者为道地药材。附子常因产地、采收季节不同及加工过程不规范等因素,导致其质量和药效差异很大,造成临床应用中毒性反应的发生[1]。故唐•《新修本草》谓:“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实非。”附子的采摘季节,各地因客观条件不同,挖掘时间有早晚不同。日本学者研究表明,9~10月采集的附子其总生物碱、次乌头碱及乌头碱含量高并且稳定,主要成分中乌头碱含量11月达峰值。因此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适宜的收获时间[2]。1.2 炮制因素 古人已深刻认识到附子辛、热、有大毒的峻猛之性,内服一般需经过炮制。生、炮附子的临床应用不同,明•李时珍总结出“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的规律,得到许多医家的推崇。附子的炮制方法自汉代演变至今约有70余种。如梁•陶弘景曰:“凡用附子、乌头、天雄,皆热灰微炮令拆,勿过焦”。唐•孟冼在《食疗本草》中云:“黑豆煮食之,杀乌头、附子毒”。由汉代至唐代,附子的炮制均沿用“炮”、“烧”、“煨”、“炒”等火炮方法为主;至宋代在沿用火炮法的基础上发展到用液体辅料制及药汁制;明代以后基本沿用古法,但以蒸煮等湿法为主。因“炮”法的火候和时间不易掌握,常致影响疗效,现几乎已被浸漂法和湿热法代替[3]。杨明等[4]采用多种药理学方法比较附子不同炮制品毒性和药效,发现微波附子毒性最低,但仍具有较缓的强心、抗心肌缺血作用和耐缺氧能力,表明恰当的炮制方法有较好的减毒增效作用。附子炮制的目的皆为减毒,合理炮制后毒性可降低70%~80%。附子中含有的二萜双酯类生物碱水解后含量下降而苯甲酰乌头原碱含量升高,心脏毒性大大降低,按生药计其LD50值提高10-100倍不等[5]。2 临床诊疗因素2.1 剂量过大 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早有“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伤其正也”等论述,揭示了有毒药物治病应中病即止及结合饮食调养的规律。现代研究表明,药物剂量大小与有无毒性反应及毒副反应的强弱程度均有直接关系。瑞士毒理学家Paracelsus早就指出“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没有不是毒物的物质,只是剂量区别它是毒物还是药物。”[6]。甚至有学者认为[7],药物能否充分发挥治疗作用而不引起中毒反应,主要取决于用药剂量。附子中毒问题有短期内大量应用所致者,如有人分析国内因服用乌头类药物而引起中毒者700余例,中毒主要原因是用量过大[8]。也有因长期少量应用附子而致蓄积中毒者,如王新月[9]报道连续服用制附片8g一个月而出现手指麻木等神经末梢损害症状。因此应当注意长期应用附子的蓄积中毒问题,以避免其对组织器官的早期无症状性损害。2.2 药不对证 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医者根据患者疾病的性质,以中药之偏性对其进行纠正的过程。如果辨证失误,运用毒性较大的中药即会出现中毒反应,即使是公认安全的中药,也可能导致毒副反应的发生。故明•倪朱谟《本草汇言》云:“若病阴虚内热或阳极似阴证,误用之,祸不旋踵”。由此可见,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准确与否是导致药物作用向“效”或“毒”转化的重要条件。中药的毒副作用是随着机体状态或疾病状态而发生变化的。根据《黄帝内经》运用有毒中药“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指导原则,在中药毒性研究中应牢固树立“证”和“辨证论治”的概念,研究机体在“证”状态下中药毒性产生的规律是中药毒理学研究的特色。现代毒理学也认为:“药物的任何作用对健康人和非适应证的人都是有毒性作用的;在这种情况下,药物具有毒物的性质。”应准确掌握附子适应证与禁忌证,凡现脉实数或洪大、大便热结、高热、内热外寒、真热假寒的阴虚和热证患者应忌用;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及孕妇应禁用;年老体弱、心功能减退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2.3 配伍不当 恰当的配伍可以减低附子毒性,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有附子配伍以减毒的论述:“俗方每用附子,须甘草、人参、生姜相配者,正制其毒故也”。同时,古人也认识到附子配伍应用不当也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如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附子:“畏绿豆、乌韭、童溲、犀角。忌豆豉、稷米,”若配伍应用不当则易于中毒。据传统经验认为附子辛热有“堕胎”、损害胎元及助阳劫阴的作用,故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附子。附子与麻黄、吴茱萸、威灵仙、蟾酥等配伍时应小心谨慎。如有报道34例附子或乌头中毒病例中就有附子与麻黄配伍中毒或服药期间饮酒中毒,分别停用麻黄、停饮白酒后再服用等量附子而未发生中毒[10]。3 煎煮、制备方法因素 附子毒性的大小与煎煮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煎煮时间不足与煎煮方法不当已被公认为附子中毒的原因之一。如罗显田等[11]即有附子6g煎煮5min内服而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报道。“据统计[12]《伤寒论》运用生附子的方剂中煎煮时间平均用水3.4L,煮取药汁1.4L,平均煎煮耗水2L;而运用炮附子的方剂中平均用水6L,煮取药汁2L,煎煮耗水3.8L。朱祯禄等[13]对不同水解时间的4种附子液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随附子液水解时间的延长有毒成分含量降低,毒性随之减小,而有效成分总乌头碱含量不变。现代药理研究[14]表明附子中所含的生物碱毒性较大,但经较长时间煎煮后,可使毒性很强的双酯类生物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等,而所含强心成份却变化不大。4 患者禀赋体质因素机体因先天禀赋差异、过敏体质或对附子的耐受性不同,也可致中毒。年老体弱者使用附子,即使是按规定剂量有时也可发生中毒,故用时宜从最小剂量开始[15]。不同个体对附子的耐受性不同,如《本草纲目》即记载了多例“体瘦而冷”、禀赋虚寒者长期服用附子汤、丸制剂未见中毒迹象,而“有人才服钱匕,即发躁不堪”,并明确指出“此皆脏腑禀赋之偏,不可以常理概论也”。现代毒理学研究[16]也表明机体的功能状态与毒性作用密切相关。首先毒药对机体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有关,当神经系统处于抑制、深睡或麻醉状态时,机体对毒药的敏感性降低。其次,与机体肝肾功能强弱也有关,如肝肾功能不足,解毒、排泄能力下降,则易于中毒。此外,寒冷、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等因素可以降低机体排泄器官的功能,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和处理毒性成分的能力,故易致中毒。5 其他因素 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还有很多,有研究[17]总结认为用药是否对证、剂量大小、药材品种、药材质量、炮制、给药途径、剂型与制剂工艺、配伍、服药方法、患者个体差异等均为影响中药毒性的重要因素,尚有待进一步探讨。需要说明的是,影响和控制附子毒性的因素众多且各有其特点,任何单因素控制方法都不能完全达到安全、有效用药的目的,必须采取多因素综合控制的方法。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 风 寒 咳逆 邪气, 温中 , 金疮 ,破症坚 积聚 ,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2、《本草乘雅半偈》:“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 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破症坚积聚血瘕,金疮。” 3、《名医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 霍乱转筋 , 下痢 赤白,坚肌骨, 强阴 ,又堕眙,为 百药长 。” 4、《本草崇原》:“主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 拘挛,膝痛不能行走,破症坚积聚,血瘕金疮。” 5、《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 喉痹 。” 6、《本草从新》:“大燥回阳、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7、《 医学启源 》:“《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 8、《本草撮要》:“功专驱风泄湿。熟附得麻黄发中有补。生附得麻黄补中有发,得人参能留阳气,得熟地能固元阳,得干姜、桂枝温经散寒、通经。” 9、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 腹痛 ,胃寒蛔动;治 经闭 ; 补虚 散壅。” 10、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11、《本草分经》:“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能引补气药以复失散之元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在里之寒湿,治督脉为病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生用发散,熟用峻补。” 12、《本草纲目》:“治三阴 伤寒 ,阴毒 寒疝 ,中寒 中风 ,痰厥气厥,柔痓 癫痫 ,小儿慢惊, 风湿 麻痹,肿满 脚气 , 头风 ,肾厥 头痛 ,暴泻脱阳, 久痢 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 反胃噎膈 , 痈疽 不敛,久漏冷 疮 。合葱涕,塞耳治聋。” 13、《 本草备要 》:" 补肾 命火,逐风寒湿。" 14、《本草经解》:“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痿 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破症坚积聚血瘕,金疮。” 15、《本草经集注》:“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 16、《本草蒙筌》:“气因浮中有沉,功专走而不守。凡和群药,可使通行诸经,以为四肢厥逆,去五脏沉寒。” 17、《本草新编》:“无经不达,走而不守,但可为臣使,佐群药通行诸经,以斩关夺门,而不可恃之安抚镇静也。去四肢阙逆,祛五脏阴寒,暖脚膝而健筋骨,温脾胃而通腰肾,真夺命之灵丹,回春之仙药也。用之当,则立刻重生;用之不当,则片时可死。畏之而不敢用,因循观望,必有失救之悲;轻之而敢于用,孟浪狂妄,又有误杀之叹。要在人辨寒热阴阳,而慎用之也。” 18、《本草易读》:“通行十二经。暖肾燥脾,除湿逐冷。退手足之厥逆,舒踝膝之拘挛,回将绝之元阳,降逆上之浊阴。破症瘕积聚,兼治寒疝,疗癫痫麻痹,并息慢惊。呕哕膈噎之疾,沉寒痼冷之 ,泻痢清谷之厄,霍乱转筋之症。通筋脉而坠胎孕,敛疮口而塞耳聋。” 19、《本草择要纲目》:“主治风寒咳逆、温中、散脏腑沉寒、拘挛膝痛、补虚散壅、脊强而厥、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下痢赤白、助阳退阴。” 20、《长沙药解》:“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 21、《得配本草》:“主六腑沉寒,回三阴厥逆。雄壮悍烈之性,斩关夺门之气,非大寒直中阴经,及真阳虚散几脱,不宜轻用。引补气药,追复失散之元阳。引补血药,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祛除在里之冷湿。” 22、《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主风寒咳逆邪气,寒邪逆在上焦。温中,除中焦之寒。金疮,血肉得暖而合。” 23、《新修本草》:“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 ,拘挛膝痛,不能行走。疗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 24、《药鉴》:“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除六腑之沉寒,补三阴之厥逆。” 25、《药笼小品》:“通行经络,无所不至。能引补气药,以复失散之元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祛下焦之寒湿。治中寒中风,心腹冷痛,暴泻脱阳,脾虚久泄,拘挛风痹,小儿慢惊,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症。开关门,消水肿。” 26、《药征》:“主逐水也;故能治恶寒、身体四肢及骨节疼痛,或沉重,或不仁,或厥冷,而旁治腹痛、失精、下利。” 27、《证类本草》:“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 (乌卧切) ,挛膝痛,脚疼冷弱,不能行步,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利赤白,坚肌骨,强阴。” 28、《本草汇言》:“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29、《本草求真》:“为补先天命门真火第一要剂。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用此无不奏效。” 30、《珍珠囊》:“温暖脾胃,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 31、《用药法象》:“除脏腑沉寒,三阳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去甲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还含有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等单酯型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是附子的主要活性和毒性成分。《中国药典》规定:含双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总量计不得超过0.020%,淡附片不得过0.010%;含苯甲酰新鸟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总量不得超过0.010%。 2、本品有强心、扩血管、镇痛、抗炎、抗溃疡等作用。 3、药理:①具有强心作用,动物实验表明,乌头久煎剂及川附子(熟附子)煎剂,对离体心脏(蟾蜍、蛙、豚鼠)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熟附子作用较强,煎煮愈久强心愈显著,毒性愈低。其强心成分般认为是非生物碱部分,其对心脏的作用,部分是由于对迷走神经影响,更主要的是直接对心肌的作用。②对动物甲醛性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消炎作用。③乌头碱有镇痛作用,东莨菪碱能增强其效力,在药麻复方中,其镇痛作用可与洋金花协同。④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能显著降低大白鼠肾上腺抗坏血酸的含量,增加尿中17酮类甾醇的排泄,减少末梢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数。在临床上,对某些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