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奶牛病毒性腹泻的研究现状论文

奶牛病毒性腹泻的研究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

奶牛病毒性腹泻的研究现状论文

606446

单从症状上是不好区分的,好多时候还会混合感染,除非进行血清学检查和细菌分离培养。但是如果在治疗中采用抗生素无效,就应该考虑是否为病毒感染。

诊断治疗1.犊牛腹泻的鉴别诊断根据各种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病理变化等可做出初步诊断,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室诊断。2.及时合理治疗无论腹泻是由何种病原微生物引起,其临床表现大体一致,即脱水,酸中毒和排出稀粪。因此,要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为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注意掌握以下几点:①把握两个时机,初期缓泻和适时止泻。缓泻是当病犊排粪迟滞,胃肠鼓胀,或虽排恶臭稀粪但排粪并不通畅时采取的措施。缓泻可应用人工盐、大黄苏打片或石腊油等加适量防腐消毒药内服。止泻适用于肠内积粪已基本排除,粪便臭味不大而仍泻下不止。病犊明显脱水者,可用收敛药如鞣酸蛋白或吸附剂木炭末内服。对于腹泻时间较长,粪便虽有恶臭味,并混有脓血时不宜用泻剂,也不宜止泻,应当着重消炎和补液解毒。②坚持三个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③加强四项措施。消炎,强心,补液,护理。实践证明,补充体液防止犊牛脱水,会大大提高治愈率。补液要注重抓住“早”和“足”两个环节,即早补液补足液。每日3次~4次每次1500毫升~3000毫升,并注意补碱,当发生酸中毒时,在输液时加入1.1%氯化钾100毫升,可解除犊牛低血钾症,提高治愈率。④注意中西医结合。对于饮食性腹泻(伤乳泻)可用焦三仙10克,枳实、厚朴各6克,栀子、黄芩各9克,水煎灌服,并绝食或减食8小时~12小时。对犊牛副伤寒、大肠杆菌感染等宜用葛根、黄连、黄芩各10克~15克,乌梅(去核)、诃子、姜黄各10克,车前子40克,甘草5克水煎灌服。配合消炎补液。对于病毒性腹泻可用苍术10克,厚朴、陈皮、干姜、白术、茯苓、泽泻、猪苓各9克,甘草6克,诃子5克水煎取汁灌服。配合强心补液。此外,后海穴(肛门与尾根间的凹陷处)注射10毫升~30毫升黄连素也有较好疗效。亦可取母牛血液100毫升~2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或用20毫升~30毫升一

治疗可采用体液疗法: 凡腹泻的犊牛,都有程度不同的脱水。在重剧脱水和肠道感染的情况下,患犊常处于脱水性休克和中毒性休克状态,或二者并存。因脱水所致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而损害生命重要器官(心、肾、肺)所致死亡,所以脱水性休克是致死的主要原因。1、根据脱水程度确定补液量脱水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档次,补液量按30—100毫升/公斤体重计算。本病脱水性质为缺盐性脱水,输液选用复方生理盐水为主,再适当输入5%葡萄糖或10%葡萄糖液。如不能确定脱水性质,可按等渗性脱水补充,通常选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各半。2、正酸中毒重度脱水犊牛,一般都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当犊牛处于躺卧和衰竭状态,特别是失水量≥体重的8%时,应立即输碳酸氢钠液,2—7毫升/公斤体重(用5%糖稀释到1.5%浓度)。严重酸中毒时,机体处于高钾血症状态,此时不宜补钾,以免引起心脏骤停。轻微酸中毒,补离子溶液(生理盐水)即能改善肾脏灌注量,当肾功能得到恢复,肾脏即能调节酸碱平衡,不需要输碳酸氢钠。3、适时补钾当大量输液,酸中毒纠正以后,可引起低钾血症。患犊表现四肢无力、腹胀、心搏增数、房室传导阻滞、多尿。此时,适宜补钾,剂量为10%氯化钾0.3—0.5毫升/公斤体重。补钾时,每次少量,连续使用。在少尿或无尿的情况下,不宜补钾。4、选用低分了右旋糖酐当患犊血管通透性增强,输液和脱水在治疗中出现矛盾时,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充血容量效果较好。临床多采用晶体(生理盐水、林格氏液)、胶体(血浆、右旋糖酐)并用,一般按低分子右旋糖酐1份、林格氏液5份、葡萄糖2份、碳酸氢钠1份的比例输入。切记,不可单独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以防加重低钠血症。在补盐时,需注意检查病犊的心肺功能,切忌输盐过多、过速,以免引起肺水肿和心肾衰竭。当感染性休克伴有脑水肿和肾功能障碍时,可采用“边补边脱”的原则。即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用甘露醇脱水以促进排尿排毒素,对保护心、脑、肾、肺器官有益。5、应注意的问题①及时补液,提倡应用中草药制剂(如双黄连、黄芪、板蓝根注射液)。必须用抗菌素时,在未做药敏试验之前,可选用磺胺嘧啶、氨苄青霉素,或喹诺酮类药物。②加强护理,减少应激反应。提倡高质量的营养支持,给以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和应用免疫增强剂。③必要时要选用糖皮质激素,有抗炎、抗毒素、抗过敏、抗休克、解毒、免疫抑制等作用。④为了减轻毒血症,应该早期、短程,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如能同时使用维生素C,效果更好。⑤适时禁食及口服补液盐水。适时禁食8—24小时(包括饮奶、饮水),一切液体均由静脉供给,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当患犊能主动饮水时,停止静脉输液,给其饮口服补液盐水(精盐3.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也可用白糖代替、氯化钾1.5克、温开水1000毫升),口服量为50—150毫升/公斤体重,让犊牛自由饮用。

牛病毒性腹泻诊断研究进展论文

在自然条件下,病毒是经口、鼻侵入宿主体内的。病毒首先在甲状腺腺窝上皮细胞中繁殖,病毒或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转移到导管淋巴组织。犊牛经口、鼻人工感染后2-4天可从血液中查到病毒,感染后2-3周内可产生很高的抗体水平(1:100-1:10000),在抗体出现11天后,感染力主要存在于白细胞中,病毒是以这种方式躲避了中和抗体的作用,但是在检测到中和抗体后,血浆中的感染力迅速消失。最后由于抗体的出现,病毒似乎从各感染的组织中消失了,但是在此之前,感染牛可经排泄物和分泌物向体外排毒。感染本病的公牛,精液中也有病毒存在;病毒还可通过胎盘发生垂直感染。缺乏BVD病毒抗体的怀孕母牛,在怀孕后头四个月内,如感染N-CPE病毒,母牛将发生急性BVD,并可在感染后2-3周内产生抗体,并最终康复。但是,在感染后母牛处于病毒血症时,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此时胎儿还不具备对病毒的免疫力,胎儿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病毒,不产生免疫应答,而将病毒接受为“自身物”在胎儿体内保留下来,形成了持续感染。这样的胎牛不产生抗体,而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持续感染胎儿可正常分娩,出生时表现正常但却是持续感染牛,并可终生保持病毒血症状态。持续感染母牛的后代将是持续感染的,持续感染公牛的精液中也存在有病毒,但其后代的持续发生率较低。由于持续感染牛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对某些CPE BVD病毒是敏感的,出生后特别是6-18月龄时,如受到CPE BVD病毒攻击将不产生免疫应答,病毒将大量繁殖,而爆发致死性BVD-MD。再次感染的CPE BVD-MD病毒可能是来自其它动物或疫苗,也可能是N-CPE病毒变异而来。犊牛吸吮初乳后获得的母源抗体滴度可达1:1024,由于持续感染时,病毒主要存在于白细胞中,母源抗体不能改变病毒血症状态,但可抵抗CPE病毒的攻击。28周龄时母源抗体滴度下降到1:16以下,此时不能抵抗CPE病毒的攻击。这就说明了为什么8月龄以下的犊牛很少发生慢性BVD和MD。引发MD或慢性BVD时,N-CPE病毒和CPE病毒及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有限的研究表明引发MD或慢性BVD的N-CPE病毒和CPE病毒在与中和作用有关的病毒膜上的位点的抗原性是相似的,当存在这样的相似性时持续感染牛体内的N-CPE病毒导致感染牛的免疫抑制,使宿主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CPE病毒,在CPE病毒感染后不产生抗CPE病毒抗体,CPE病毒将大量繁殖引发致死性的BVD-MD。反之如CPE病毒的抗原性与持续感染的N-CPE病毒的抗原性不同时,持续感染牛的免疫系统仍能识别CPE病毒,在CPE病毒攻击时,持续感染牛的免疫系统将会发生应答反应,而产生抗CPE病毒的抗体,在临诊上感染牛可能发生急性BVD但不发生MD。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些持续感染牛血清中有BVD-MD病毒的抗体存在。在怀孕中后期(大约180天以后),怀孕母牛感染BVD病毒时也会发生垂直感染,但此时胎儿已具备免疫应答能力,感染20-30天后胎牛可产生抗体,随后病毒将从体内消失,而不发生持续感染。这样的胎儿出生后,在哺乳前可检测到BVD-MD抗体。BVD-MD的病理变化依感染的病程不同而有所不同。在重度病例中见到上呼吸道和消化道前段粘膜的广泛性溃疡或弥漫性坏死。组织病理学检查会发现溃汤部位的粘膜下血管有血栓形成,瓣胃和幽门到直肠间的肠段小动脉有玻璃样栓塞。由于白细胞的浸润和环绕性坏死引起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及心包炎。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基质中单核细胞明显减少,这一现象也可见于脾脏,表现了淋巴细胞的衰竭。呼吸系统的弥漫性损伤包括腹侧胸膜和气管粘膜的无炎症迹象的点状或瘀斑状出血。10%的病例表现有喉、气管水肿。亚急性、慢性和恢复期病例,大体及显微变化最为明显,但疾病的早期病理学变化不明显。MD和BVD的病理损伤部位及特性是相似的,但MD比BVD的病理学变化严重的多,主要表现在消化道淋巴组织的糜烂、溃疡和破坏。但试验条件下所致的病理学变化都是温和的。上皮的坏死首先是从粘膜下层开始的,基层表现出退化性变化而不出现表面的坏死,但坏死通常可延伸到上皮组织的深层。在怀孕前三分之一时间,BVD-MD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时引起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小脑和眼睛的退化和畸形。胃肠粘膜固有层的循环障碍导致粘膜的充血和出血,表现为出血点和瘀血斑。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简称牛病毒性腹泻或称牛黏膜病,是牛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以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及消化道黏膜糜烂、坏死和腹泻为特征,但大多数牛是隐性感染。本病呈世界分布,1980年以来,我国从美国、丹麦、德国、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引进种牛,均分离鉴定出了该病的病毒。

【症状】

潜伏期7~14天,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型。

(1)急性型

常见于幼犊,死亡率很高,病犊发病初期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体温升高(40~42℃),双相热。流鼻液、咳嗽、呼吸急促、流泪、流涎、精神委顿等,白细胞减少。以后口腔黏膜发生糜烂或溃疡。多有腹泻症状,稀粪呈水样,初期淡黄色,后期常伴有肠黏膜和血液,粪恶臭。病犊食欲减少,消瘦,精神倦怠。有的不出现腹泻而突然死亡。乳牛泌乳减少或停止,孕牛可发生流产或产下先天性缺陷的犊牛,如小脑发育不全,共济失调。有的发生趾间皮肤溃烂、蹄冠炎、蹄叶炎和角膜水肿。重症病牛5~7天内因急性脱水和衰竭死亡。病理剖检变化表现口腔、食道、胃肠黏膜出血、水肿和糜烂。其中以食道中成纵行的小糜烂最具特征。肺部多有大片的出血病灶,肾脏包膜下、肾皮质多有出血斑变化。

(2)慢性型

多由急性型转来,很少有明显的炎症症状。口腔黏膜很少发生坏死和溃疡,但齿龈通常发红。间歇性腹泻,流鼻液,鼻镜干燥,后变成鼻镜糜烂,可连成一片。眼睛流泪或流黏糊透明分泌物,有的角膜混浊,有的表现青光眼,有的发生慢性蹄叶炎和严重的趾间坏死,病牛跛行。有的还表现局限性脱毛和表皮角化,病牛发育不良,衰竭死亡。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必要时做病毒分离鉴定及血清学检查。应注意与牛口蹄疫、恶性卡他热鉴别。病毒分离应于病牛急性发热期间采取血液、尿、鼻液或眼分泌物;剖检时采取脾脏、骨髓、肠系膜淋巴结等病料,人工感染易感牛犊或乳兔来分离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为血清中和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等。

【防制】

(1)治疗

止泻,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并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可用下列处方治疗:含糖盐水1000~2000毫升,海达注射液8~18毫升,维生素C 2~4克,5%碳酸氢钠200~400毫升,混合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4天,还可应用板蓝根、大青叶等抗病毒药肌内注射。

(2)预防

加强免疫,可用黏膜病弱毒疫苗或猪瘟弱毒疫苗进行免疫。对发病牛进行隔离或急宰,严格消毒,限制牛群活动,防止扩大传染。

仔猪病毒性腹泻研究论文

[摘要] 仔猪腹泻是猪的常见多发病,易造成仔猪死亡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危害较大。在规模养猪生产实践中,仔猪腹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防治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据统计,仔猪的死亡率一般为20%-30%,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于仔猪腹泻的占总死亡数的49%左右,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如措施得当,防治及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避免疫病带来的损失。本文简单对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规模猪场;仔猪;腹泻;防治 仔猪腹泻是仔猪饲养阶段相当普遍的问题,特别是中小规模猪场。此类症候发病率常常在20%-30%左右,严重的小猪场甚至到70%-100%发病,并引起一定量的仔猪死亡,痊愈猪生长缓慢,推迟出栏时间,给养猪业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们在实践中对该类症候采取预防、治疗、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整理出来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以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 一、病因 我们认为仔猪腹泻是一类综合症候,多种原因引起的仔猪腹泻、下痢,甚至脱水、水肿的仔猪疾患。 1.病原微生物,细菌以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大肠杆菌常见,病毒类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饲料、饲喂方式的改变,也能引起内源性感染引起腹泻。 2.饲养管理方面,补料、断奶、转圈等因素引起仔猪应激;母猪少乳、缺乳也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仔猪怕冷,如不能搞好保温工作,铁、硒等微量元素不能及时补充也是此病的诱因。 二、防治措施 采用加强饲养管理,综合防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1.疫苗预防注射,针对本场常发生的仔猪腹泻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注射,如用大肠杆菌四价基因苗或自家苗在母猪产前20d接种可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注射疫苗使仔猪获得主、被动免疫是一种经济、方便可行的方法。 2.抓好母猪产时管理。母猪进入产仔栏(床)前应对产房彻底消毒,可用2%烧碱液消毒产房,对产栏、产床可用1‰碘黄金消毒液消毒。产前对母猪的腹部、乳房、外阴部用1-2‰温热的高锰酸钾水擦洗,然后用温开水洗净,用干净的干毛巾擦干,保证卫生接生。 3.母仔一针保平安。仔猪出生后未吃乳前口喷2mL鱼腥草加2万单位的庆大霉素,同时母猪注射800万单位青霉素、100万单位链霉素,20mL鱼腥草。可防治母猪产后感染仔猪奶源性腹泻和清理仔猪胃肠道预防仔猪腹泻。 4.搞好仔猪管理。正像我们分析病因时,仔猪刚出生时是怕冷的,仔猪出生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0℃,以后逐步降温至22℃左右,简单的可用灯箱保温,有条件的小猪场自制应用电热保育箱也取得明显的效果。及时补料,仔猪出生后5d开始诱食,也可人工塞入仔猪口腔2粒颗粒料,不但可使仔猪胃肠尽早适应饲料,还可明显提高断奶重。注射铁、硒针剂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仔猪抵抗力。仔猪刚断扔时应限饲,并采取少添勤喂避免腹泻。为预防细菌感染可在仔猪3、7、21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0.5mL、1mL、1.5mL;此方法在多个中小猪场应用效果很好。 5.抓好卫生防疫和消毒工作,根据附近村及本村养猪场疫情情况,依照《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场的饲养管理,制订疫病防疫和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按计划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对猪舍、场地、用具、饮水进行定期消毒,无疫情时7d消毒一次,疫情临近时,每天消毒一次。有条件的猪场建沼气池对排泄物进行处理。发生仔猪腹泻时,及时隔离病猪,及时清洗、消毒被污染的圈舍、场地。 6.饲喂添加剂:由于仔猪消化器官发育尚不完全,消化机能不健全,就需要添加助消化类添加剂如柠檬酸、酶制剂、益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剂保证正常消化,增强机体抵抗力。如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1%柠檬酸维持胃内正常PH值,保持一定的酸度,可以激活消化酶,有利于乳酸杆菌的繁殖,提高消化能力,并且对有些病毒的生长繁殖起到抑制作用。 三、药物治疗 正确用药、早用药、用对药是减少患病仔猪死亡的重要方法。 1.对因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母猪可采用饥饿疗法,即减一顿料即可,但是应保证有清洁的饮水,母猪、仔猪同时注射鸡新城疫I系50羽/头干扰病毒繁殖可起很好的治疗效果。 2.仔猪后海穴注射十滴水每头5mL,一天一次,一般2次可痊愈。 3.土霉素0.15g,SG0.25g,Tmp0.05g,次碳酸铋0.2g,VB10.2 g共研末,加水少许拌成糊状,用器具送入仔猪口中每天2次,2d仔猪可痊愈。 4.用去氧氟沙星口投,连用两天,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5.调节生理机能,对症治疗,缓解症状。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mL,维生素B12mL,30%维生素C2mL混合后采用腹腔注射。仔猪体型小,静脉注射有一定难度;腹腔注射部位一定要准确,避免扎伤肠等器官。 6.中药防治。仔猪白痢散由白头翁、黄连、车前子等组成。 以上药物方法可选用一至二种使用,减少仔猪死亡,提高养殖场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国汉,阙俏敏.规模猪场仔猪腹泻综合防治措施初探.畜牧市场,2009(07) [2] 王红宁.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中国畜牧杂志,2006(06) [3] 高广生,孙放.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介绍.养殖技术顾问,2011(03) [4] 李兵,韩建强.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病因与防治对策.农技服务,2009(02)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类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胃肠病变为主的传染病。母猪的发病率为15%~90%,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病的潜伏期,新生仔猪为24~36小时,育肥猪为2天。临床表现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大小猪均可发病,年龄越小,病情越重。粪便稀薄、呈水样,淡黄绿色或灰色,体温稍高或正常,精神、食欲变差。哺乳仔猪发病表现呕吐、水泻,肛门周围皮肤发红,1周龄内的仔猪常在水泻后3~4天因严重脱水而死亡;断奶后的仔猪与育肥猪的病程约持续1周左右。成年猪一般症状不明显,有时仅表现呕吐和厌食。主要病理变化是小肠绒毛萎缩,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肠内容物呈水样。[防治措施](1)目前可利用细胞弱毒苗来预防,在母猪分娩前5周和2周,分别口服疫苗。母源抗体可保护仔猪4~5周龄内不发病。(2)对病猪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温暖、清洁、干燥,供足饮水可减轻病情和降低死亡率。

仔猪腹泻研究现状论文

仔猪频繁腹泻怎么办?浅析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与治疗方法

本文着重探讨仔猪营养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配套保健防控方案。1 营养性腹泻发生原因1.1 母猪因素 母猪乳汁是仔猪主要营养来源,因此,母乳对仔猪营养性腹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母猪过肥或临产前饲喂大量精料,饲料中蛋白质或脂肪含量过高,使乳脂或乳蛋白含量过高,导致仔猪消化不良引起腹泻。(2)初产、老年母猪由于泌乳不足,无法满足仔猪对免疫球蛋白和营养的需要,导致仔猪免疫力低下,营养消化不良,发生腹泻。(3)母乳成分的突然变化,导致仔猪消化吸收不适应,引发腹泻。1.2 仔猪因素 仔猪的生理特点:(1)胃肠功能不健全消化系统不完善,消化酶、胃酸分泌不足;(2)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没有建立;(3)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4)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能力差。由于上述营养生理特点的限制,导致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低,免疫水平低下,对环境变化敏感,从而使得营养性腹泻发病率高。1.3 日粮和饮水因素1.3.1 日粮营养搭配不合理日粮中营养物质的缺失或搭配不合理也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如日粮的能量或蛋白质浓度过高,严重影响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此外,仔猪日粮中添加矿物质元素(铁、硒、铜)和维生素(VBi),对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高铜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有促进作用。因为铜可显著提高仔猪小肠脂肪酶和磷脂酶的活性,从而提高饲料脂肪的消化率,促进断奶仔猪健康生长,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1.3.2 日粮电解质不平衡、pH值过高日粮中的电解质平衡可直接影响仔猪体内和消化道内的电解质平衡,电解质不平衡极易造成仔猪体内和消化道内电解质的不平衡,导致仔猪消化吸收紊乱,从而引起腹泻。断奶仔猪本身就因胃底腺不发达,胃与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尚未完全建立,胃腺功能差,导致胃内pH值较高。再加上日粮中pH值过高更会导致胃内酸度下降,为病原菌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进而大量繁殖,引起肠壁发炎、水肿,消化吸收能力降低,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积聚肠腔,从而引发仔猪腹泻、脱水,甚至死亡。1.3.3 日粮中蛋白质比例过高饲粮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不仅引起仔猪消化不良,还会增加日粮抗过敏的发生。未消化的蛋白质进入仔猪后段肠道内,会被有害细菌降解产生氨、胺类、酚类、吲哚、硫化氢等腐败产物,导致腹泻的发生。1.3.4 日粮抗原的过敏反应仔猪断奶后切断了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的来源,但由于主动免疫,尤其是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饲料中的抗原物质(包括无害的蛋白质)通常可激发系统的免疫反应,在获得免疫能力之前,饲料抗原容易引发仔猪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过敏反应可使仔猪肠黏膜损伤、绒毛变短、隐窝增生,吸收功能降低,从而引起腹泻。其中植物性蛋白质是引起仔猪肠道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抗原物质。1.4 断奶应激仔猪断奶后,要经历从分娩栏到保育栏,母仔分离,使仔猪失去了母猪的保护,由依附母猪生活变成了猪独自生活的心理应激过程;还要经历环境应激,新组合的群体在新的环境中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可能发生情绪焦虑、咬斗等现象,加上自然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易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2 仔猪营养性腹泻调控仔猪腹泻应“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在仔猪未发生腹泻时,就应因地制宜分析可能导致仔猪营养性腹泻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就能达到防患于未然。“防”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在母猪妊娠期,加强对其的饲养管理,杜绝母源性腹泻的发生;(2)配制合理的日粮,以提高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饲料添加剂促进仔猪肠道健康发育,有效降低营养性腹泻的发生。2.1 母猪饲养管理 首先,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要给予优质稳定的饲料,从而保证母乳质量和产量的稳定。其次,保持母猪舍的干燥卫生,严防母猪疾病的发生,切断母乳向仔猪传播病原的途径,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另外,吃奶仔猪乳头,让其吃到充分的初乳。母猪在怀孕后期80天左右,在饲料中添加1%牲命一号,有效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提高仔猪出生重及抗病力同时可有效防止母猪产前产后瘫痪; 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2%,可有效提高泌乳质和量,促进子宫复旧,明显减少仔猪腹泻情况。2.2 仔猪营养调控2.2.1 配制合理的仔猪日粮 针对仔猪消化机能发育不健全这一特点,配制营养全面、营养素比例适当的日粮。选用蛋白含量较低的饲料,一般蛋白含量18%-20%为最佳。同时建议在仔猪断奶前一周及断奶后半个月内在饲料中添加使用“护仔康1号”,可有效防控仔猪断奶应激腹泻及营养性腹泻。假若,断奶时仔猪已经出现腹泻或腹泻时间较长,则建议同时还建议在日粮中添加“抗腹泻急救包”,可有效解决腹泻问题。同时根据仔猪在3-4周龄时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生理特点,提前给初生仔猪补充外源性铁元素,可有效防止仔猪因贫血而导致的腹泻发生。在生产实践中,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d内就应补铁,每头注射铁剂180 mg。在补铁的同时每头仔猪肌肉注射亚硒酸钠I mL,既可解除动物对铁的敏硒在机体中的有益作用。2.2.5 采取补饲措施,防止日粮过敏 提前补饲,减少日粮抗原过敏反应,一般在7日龄左右即可进行补饲,使仔猪的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在断奶前,得到锻炼,促进相关酶的分泌,加强对饲料蛋白质尤其是植物蛋白质的免疫耐受性,以适应断奶后采食。,断奶前采食少量补料的仔猪不仅腹泻率高于突然断奶仔猪,而且腹泻暴发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由此可见,仔猪在7日龄补饲效果最为明显,但是前提是一定要使仔猪有足够的采食量,若非如此仔猪腹泻率、腹泻频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升高。3 结论仔猪营养性腹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单一的调控措施都是片面的,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腹泻,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真正有效防控好仔猪营养性腹泻疾病。

一、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论文写作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论文写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二、设计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

用龙达的肠毒特效一针灵吧,用过你就不会再为仔猪腹泻烦恼了。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因研究论文

可以轻轻按摩孩子的腹部,给孩子补充一些生理盐水,可以多给他喝一些热水,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使用相应的药物;可能是宝宝的肠胃功能比较弱,吃了不健康的食物,消化不良,从而引起腹泻。

一般孩子腹泻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吃得量过多或吃得次数太多,加重了婴儿胃肠道的负担。2、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太多,宝宝消化不了这些食物。3、喂养不定时,胃肠道不能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条件反射,导致宝宝消化功能降低。4、由于食物或餐具污染,让宝宝吃进有细菌的食物,引起胃肠道感染。5、宝宝患上消化道以外的疾病,比如感冒、肺炎等。6、宝宝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7、环境温度过低和过高时,宝宝都有可能出现腹泻。

吃药,看医生,做好防护,及时热敷,按揉肚子;抵抗力问题,环境问题,通风问题,生冷的食物,体质问题。

小孩拉肚子一直不好可能是平时饮食不当导致,同时还可能是出现了肠炎、消化不良等问题。1.饮食不当:如果平时经常给小孩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或生冷食物,可能会导致小孩的胃肠道受到刺激,因此会出现小孩拉肚子一直不好症状。2.肠炎:如果小孩患有肠炎,可能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受到炎症刺激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症状,同时还有可能会产生一直拉肚子反应。3.消化不良:如果平时不注意小孩的饮食,一次性给小孩进食过多,可能会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食物堆积,因此可能会产生拉肚子一直不好症状,同时还会伴有上腹疼痛、烧灼感等反应。如果小孩子经常有这种症状出现,建议及时带小孩子就医检查治疗,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

  • 索引序列
  • 奶牛病毒性腹泻的研究现状论文
  • 牛病毒性腹泻诊断研究进展论文
  • 仔猪病毒性腹泻研究论文
  • 仔猪腹泻研究现状论文
  •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因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