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4

luclmars明尼苏达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关于西域文化论文范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纯洁的毛灾灾

已采纳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和以后中外交流的重要通道。

中国的丝织品、凿井等技术传人西方。西方输入中国的有毛织品以及胡麻、胡萝卜、大葱等作物,水仙、茉莉等花卉;还有佛教、魔术、音乐、舞蹈等,这些都对中国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丝绸之路的开通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

先秦时期,连接中国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已经存在,丝绸正式西传始于西汉通西域,丝绸之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

这个时期,丝绸的传播源、传播的目的地、传播的路线都非常清楚,有史可依,有据可查,传播的数量也非常大,东西方是有计划、甚至是有组织的进行丝绸贸易,所以丝绸之路真正开辟于西汉武帝时期。

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随从大将军窦固出击北匈奴,并奉命出使西域。他率吏士36人首先到了鄯善,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使鄯善为之震服。

之后他又说服于阗,归附中央政府。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丝绸之路,并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班超在西域经营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276 评论

迷茫的前途

这本书主要是描述了对西域各国的地方权利作出了明确的划分,同时也从西域的经济、农业、宗教等各方面体现西域的自然风情、人文信息和统治者对西域地方统治的疆土意识和民族观念。汉代,新疆起初被称为“西域”。当时,在塔里木盆地周围以及天山山谷地带,分布着许多小国,包括以定居农业为主的“城郭诸国”和以游牧为主的“行国”,西域不同时期存在的“国”只是中国疆域内的地方政治形式,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众所周知,古代北方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而这恰恰决定了夺取地方政权的军事实力,北方匈奴不仅擅长于骑马而且熟知西域的地理文化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匈奴控制西域有一定的帮助。而当时汉朝的实力不足以统一西域,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是“和亲政策”,经过长年的休养生息,汉朝逐渐提升了国力,但是还是没有摆脱西域匈奴的威胁。因此,汉朝采取了一系列军事和政治上的措施来抵御匈奴。为了统一西域,汉武帝派遣张骞联络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但结果不如人意。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通过张骞的所见所闻,汉武帝首次了解到西域的地理文化和社会现状,虽然匈奴控制了西域,但与各“国”的关系较为松散,没有赢得当地各族很高的信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汉武帝统治西域的步伐。由于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东方通往西域的道路,许多国家常常派遣使者来汉朝,了解到了此时汉朝的辽阔富庶。而汉朝同时不仅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各国去了解各国的真实状况,而且也与多国进行“和亲”来牵制他们。而此时的匈奴,自从与汉朝抗击失败后,就出现了局势不稳的状况,统治内部出现了分裂,最终降服于汉朝。自此,西汉完全统一了西域。   先秦时期,新疆地区就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汉朝统一西域,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在农业方面,大力开展大规模屯田与水利设施建设,减轻了当地的经济负担,带动了当地农业的迅速发展。我们都知道过去的新疆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和对种植技术知识的匮乏,所以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常常也会面临转季时的缺粮问题,而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统治者政权和社会稳定,但是汉朝在农业上采取的措施解决了当地民族的粮食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当地民族对汉朝的信赖度和巩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其次,在经济方面,随着社会日趋稳定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民族社会活动的地域空间也不断扩大,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原地区生产技术、打井技术、铸铁技术输入新疆地区,提高了当地农业生产力水平和促进了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与新疆地区的商业交流活动比较频繁,出现了各种的商业城镇和以商业活动为主的集市,推动了新疆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这一切有赖于汉朝对西域的统治,这体现了统治者对地方政权所具有的疆土意识和民族观念。再者,在文化方面,礼仪文化、玉器文化、舞乐文化等不同类型文化的交流渗透交融。关于礼仪文化,我们都知道北方民族由于受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大多性格为豪爽洒脱、不拘小节和做事不讲究规矩,而礼仪文化的传入针对个人方面来说对约束自我行为和提高自我修养有一定的帮助。上升为政治问题来看,简单来说就是了解统治集团内部的典章制度。关于玉器文化,在古代我们都知道玉器不仅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高低的象征,而且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当然对于统治者也不例外。而新疆自古都是以产美玉响彻各国,统治者为了体现统治阶级的身份和地位,派遣中原地区具有制玉技术的人到新疆制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疆玉器文化的发展。以玉制作的各类器物成为了重要的文化载体,对中国古代有一定的影响。最后,在军事方面,设立最高的军政机构--西域都护府和西域长史符。西域都护或西域长史驻西域的军队,并在奏请朝廷批准后,可调遣西域各城郭的军队,以保卫地方安宁。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辖,充分反映了边疆各族人民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和反映了统治者对边疆政权的边疆意识和民族意识。综上所述,新疆地区文化的孕育离不开汉朝在农业、经济、文化和军事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在中华民族持续不断的发展与整合过程中,新疆地区各民族与中原诸民族往来日益密切、交流频繁,形成了血浓于水、休戚与共的关系,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缔造了灿烂辉煌的边疆文化。

162 评论

若曦0518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1)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嘉峪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汉武帝以前,那里小国林立,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国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汉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 经过:公元前138年,他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十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和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4)西域都护的设立: 2、 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3、班超经营西域: 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他在西域经营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湾。166年,大秦使臣来到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商品交流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象征。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有效手段。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令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乃至东亚是一个物产丰盈的富裕地区。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 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技术西传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印刷品:唐代的《金刚经》就发现于敦煌。造纸术曾经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种技术似乎只有东亚及南亚部分国家才有发达的造纸工业。随著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人们已在在楼兰遗迹的考古发现了2世纪的古纸。而中亚地区虽然也是用纸,但没有发现造纸工业的证据。很多人认为造纸术的西传为欧洲及中亚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而最初这场变革却是残酷的:唐朝与新兴的阿巴斯王朝在中亚的势力摩擦不断。在对中亚政治格局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怛罗斯战役中,阿拉伯人将中国战俘沿着丝绸之路带回撒马尔罕,而这些战俘中就有长于造纸术的中国工匠。最终造纸术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西域地区沙漠密布,各国的繁荣与水往往是脱不开关系的。天山与昆仑山溶化的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然而收集这些雪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溶化后积聚在山脚的水很短时间就会被蒸发或渗入地下。自汉朝派遣军队囤积在西域发展农业时,流传于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被同样需要水源的军人使用在西域,并逐步流传至更远的国家。早先西域地区坎儿井技术究竟是由中国还是波斯传入西域一直事件有争议的问题。不过井渠技术和穿井法被证实是用中国传向西方:《史记》中记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攻打大宛,利用断绝水源的方式围困城市。然“宛城中新得汉人知穿井”,令大宛人坚持了很长时间。 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著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已经发现了用于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纸制品。其中唐代的《金刚经》雕版残本如今仍保存于英国。这说明印刷术在唐代至少已传播至中亚。13世纪时期,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15世纪时,欧洲人谷腾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一部《圣经》。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令这种便于文化传播的技术很传遍了整个欧洲。 宗教思想交流 唐朝(7世纪)时在中国北方发现的西方传教士像东汉初期,佛教自于闻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侧之“丝绸之路”子孔道,全面传到西域各国。关于佛教传人西域地区,目前尚有许多说法。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纪以后,晚在公元前1世纪末已传入西域了”。据此,佛教公元前87年传入西域于阗以后,公元前60年至公元前10年左右自佛教圣地于阗向西或北方向传播到叶城、莎车、塔什库尔干、喀什、阿克苏、库车、焉首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北路各地和向东北方向传播到且末、若羌、米兰、楼兰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南北路诸地是理所当然之事。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仰。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 拜火教(一名为祆教)是中国人对波斯琐罗亚斯德教(这可能与西域地区与拜火教敌视的伊斯兰教有关。)的称呼,该教于前5—前1世纪沿丝路向东方传播,被认为是最早传入西域的宗教。拜火教曾是波斯的国教,在阿拉伯帝国兴起后被迫东移。有记载当时西域各国都信仰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受到当时南北朝时代的北方各国皇帝的支持,唐朝时也有许多祆祠以备“胡商祈福”,地方统治者为控制拜火教的发展,设立萨薄一职,试图将宗教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中。但该教宋朝以后则基本消失。其宗教风俗则被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所保留,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风俗。 景教则是叙利亚基督教聂斯脱里教派的一个分支,史料记载景教在唐代初期搏得皇帝好感,李世民曾批准教徒在长安兴建庙寺一所,初称“波斯寺”,后更名为“罗马寺”、“大秦寺”;到唐高宗年间,阿罗本被奉为镇国大法主,往后教堂亦挂上历代唐朝皇帝像。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景教徒伊斯曾协助郭子仪平乱,后被赐紫衣袈裟。从635年开始,景教在中国顺利发展了150年,与祆教及摩尼教并称唐代“三夷教”。在会昌法难之后,景教慢慢走向衰弱,但一直延续到明朝天主教进入中国时。 从西方到东方丝路在元朝之后的逐渐不受注意后,间接刺激了欧洲海权兴起,马可·波罗的中国游记刊行后,中国及亚洲成为许多欧洲人向往的一片繁荣富裕的文明国度。西班牙、葡萄牙国家开始企图绕过被意大利和土耳其控制的地中海航线与旧有的丝绸之路,要经由海路接通中国,并希望能从中获得比丝路贸易更大的利润。一些国家也希望将本国的所信仰的宗教传至东方。1492年,哥伦布远航的一个目标就是最终能到达中国,并开创另一条比丝路更好的贸易要道,但他却在大的失望中带领欧洲发现了美洲这一块新大陆。于是哥伦布之后的探险家在美洲开启了新世界的殖民地时代,17世纪之后,荷兰与英国也陆续在非洲、美洲、南太平洋扩展他们的势力。19世纪初期,尽管欧洲强权已在海上遍布,中国依然被西方认为是向往之地,是最兴旺与古老的文明,学者多认为这是丝路在中西交流史上所带来的精神性影响,也造成西方在近代200年期间,认为与中国交易能获得巨大利润的印象。

289 评论

阿哥丶WLy

丝绸之路对于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沟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也促进了东西方双向的文化交流。

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好的时候,文化的交流会通过官私渠道,畅通无阻;有的时候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因为政治或其他原因断绝了关系,但文化是流动的,并不因为政权的敌对而完全断绝交流,文化的因子会通过其他途径输入或传出。

而且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

随着唐朝的势力进入西域,汉化佛寺系统也在西域地区建立起来,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阿克贝希姆遗址的碎叶城中,就有武周时期敕建的大云寺,一些西域官寺的三纲领袖,还来自长安的大寺。

随之而来的是汉译佛典,在当时中原流行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维摩诘所说经》汉文文本,都在西域地区流行,甚至一些中原内地的禅宗经典如《神会语录》,也都传播到了遥远的西陲。

代表着儒家文化的《尚书正义》《经典释文》《切韵》,道家的《刘子》,史部的《史记》《汉书》等,也都传抄到沙漠绿洲;唐朝学生习字的标本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尚想黄绮帖》,也都成为西域地区儿童的习字范本。由此可见最具汉文化特征的典籍在西域的传播程度。

虽然我们目前在更遥远的中亚、西亚没有看到类似新疆古代遗址出土的汉文典籍资料,但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文、阿拉伯文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西渐的深度和广度。

随着大量考古新发现、墓志的出土和发表,以及传世文献的数字化,我们今天对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物质文明和宗教文化如何沿丝绸之路向东方传播,有了比前人更加清楚的认知,特别是对于中古时期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的重要性,所知更为丰富多彩。

敦煌长城烽燧发现的粟特语古信札,记录了粟特商人在丝路沿线建立的贸易网络和经营方式;吐鲁番出土的高昌王国称价钱文书,表明粟特商人用中转贸易的形式经营丝路上的贵重商品交易;安伽、史君等北朝末年粟特领袖墓葬的出土墓志与图像,表现了粟特商队首领萨保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他们使用的器皿,他们歌舞、宴饮的情景。

这些都让我们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活动与他们带来的粟特、波斯文化。在9、10世纪粟特人逐渐失掉他们在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垄断地位后,一些丝路沿线的绿洲王国或地方政权,开始经营传统的中转贸易。

敦煌文书的记载表明,中原以及西域王国生产的丝织品,依旧是丝绸之路上最为畅销的商品之一,“丝绸之路”的名字,可谓名实相符。

扩展资料:

保护丝绸之路的意义

1.从一个角度上来讲,丝绸之路的申遗,实施的是“一带一路”最为重要的文化和历史的基础,同样也是深化民心相通,包括民心相融的关键所在。

2.丝绸之路是跨国申遗,本身就是在国际规则框架下面加强国家间文化交流的平台。

3.丝绸之路的保护以及价值,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这个地区的历史,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文明。

4.丝绸之路的跨国联合申遗,有助于文化遗产促进在地区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丝绸之路的文物保护工作,应该成为我们“一带一路”建设的非常重要的内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35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全域旅游论文范文资料

    乡村旅游开题报告范文 导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这一理念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而随着旅游产业的日益发展壮大,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乡

    林佳(林巧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People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dress differently,such as the dressing be

    小小小黄鱼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港域论文范文资料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的脱离海洋而独立于世界之上,即便内陆国家依然如此。海权紧密的联系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具

    guodong93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海域论文范文资料

    同是伤不起的路过…

    Gemini9524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论文范文

    我也是这个专业的,去年写的论文,记得当时还是找品学论文网的老师帮忙的,很不错,从开题报告到最后的修改定稿,帮我省了好多事,老师一会让我改任务书,一会让我给他看修

    上官雨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