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焰雪花
1.希帕蒂娅(Hypatia,约公元370-415),她出生在埃及亚历山大,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希帕蒂娅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一些有名的学者常到她家做客,在他们的影响下,希帕蒂娅对数学充满了兴趣和热情,10岁时她应用相似三角形对应成比例的原理,首创了用一根杆子及其在太阳下的影子来测定金字塔塔高的方法。19岁就读完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和阿基米德的《论球和圆柱》,同年,她乘商船去雅典求学,在求学期间她成为受人景仰的数学家。 学成归国后,她教授数学和哲学。并对阿波罗尼斯的《圆锥曲线论》作了详细的注释,这些研究直到 17世纪才重新引起数学家们的重视。除此之外 ,希帕蒂娅还曾设计过观天仪、流体比重计和压力测试器等仪器。公元415年,遭到宗教的残酷杀害。虽然这样一位为数学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数学家一生短暂,但是她的成就,她高尚的思想之光为后来者照亮了前行之路。 2.爱米丽•布瑞杜尔(Emiliede Breteuil ,1706-1749),法国数学家。她出生在上流社会,父亲是国王路易十四的秘书。12岁的时候,爱米丽就已经精通拉丁文、意大利语、希腊语和德语,此后她接受了科学和文学全方位的教育。1733年,爱米丽认识了伏尔泰,在恋爱过程中,伏尔泰将笛卡儿、莱布尼茨和牛顿的科学思想传达给爱米丽。他们合作翻译了牛顿的《哲学基础》,首次将牛顿的理论介绍给还没有高等数学基础的读者。这期间,爱米丽还把一个房间改装成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不久后她参加了科学院举行的“火的自然属性”科学论文大赛,她在征文中首次提出了红外线辐射理论。当爱米丽的科学成就开始超越伏尔泰时,他们的关系却走向了下坡路,不久后她出版了《物理学研究》,她把笛卡儿、莱布尼茨和牛顿的三人的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做了归纳。离开伏尔泰之后,爱米丽又将牛顿的《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l)从拉丁文翻译成法文,翻译版本也是当时最权威的一本。 与她巨大的科学成就对应的,是社会的歧视。法国上流社会中的女性十分嫉妒爱米丽赢得了伏尔泰的爱情,她们常常把她描绘成一个丑陋、粗鲁的女人。在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也就是翻译《数学原理》的同年,她死于难产。在她饱受奚落与误解的一生中,爱米丽依赖她的独立,敢于追求真理和幸福的巨大勇气赢得了科学界的理解和尊重。 3.阿涅西(Maria Gaetana Agnesi,1718—1799) :意大利数学家。她从小便被认为是个天才,在她家里的聚会中,她总是谈及有关逻辑、机械、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以及解析几何等这些广泛的话题。11岁时,她已精通各国语言。阿涅泽生性谦虚内向,勤奋好学又具有奉献精神。1738年加入修道会,后来的十四年里,阿涅泽一直专注在数学的领域里,并写了些令人赞赏的作品,为整个哲学和科学世界开启了一扇清新的窗。她最著名的数学作品《分析讲义》,被认为是第一部完整的微积分教科书。教皇贝内迪克特十四世还颁给她一面金牌,以表彰她在数学上的卓越贡献。 1750年,阿涅泽被任命为波洛尼亚大学的数学与自然哲学系的系主任,然而她仅接受他们所授与的荣誉头衔。1751年,阿涅泽正值数学事业的颠峰时期,她却突然停止了所有数学与科学的研究。她一直照顾她父亲直到父亲去逝,接着便担负起照顾和教育她的二十位弟妹之责任。之后,她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把她的余年都奉献给了穷苦贫困的人民。 4.玛丽苏菲•热尔曼(Marie-Sophie Germain,1776—1831),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出身巴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热尔曼从小热爱数学,但不为家庭所鼓励。身为女性,她被拒于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大门之外,顾虑到当时普遍存在的对女性科学家的成见,她常常不得不以假名和其他数学家(比如拉格朗日和高斯等)通信。热尔曼的求学故事折射出了当时女性求学的困难和自卑。通过不懈的努力,她在声学、弹性的数学理论和数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在1816年1月,热尔曼因提出的“弹性表面理论”的优秀论文第一次挑战了拉普拉斯学派而声名大噪。高斯坚持将她推荐给哥廷根的教授团,请求颁授一个荣誉博士学位给她,可惜迟了一步,苏菲於1831 因乳腺癌去逝。 5.奥古斯特•爱达•洛芙莱斯(Augusta Ada Lovlace,1815—1852),英国数学家,是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虽然爱达•洛芙莱斯的名字在数学史的书上不常见到,但她还是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程序员而载入史册。人们用她的名字艾达(ADA)作为一种计算机语言的名称就是为纪念这位聪明的数学家。 爱达很小的时候的爱达对数学就有强烈的兴趣和热情,拜伦喜欢称呼她为“平行四边形公主”。10岁那年爱达•洛芙莱斯第一次遇到C•巴贝格,那时她跟着一群成年人去参观他的实验室,那些令人惊奇的机器已成为伦敦社会的一种吸引力。爱达使巴贝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她是参观者中少数几个能对他的机器和他的工作提出有理智和思想深度的问题的人之一。在21岁时她写信给巴贝格,鼓励他在分析机方面的工作并请求他作为自己的导师。一年后她承担了一篇论文《论巴贝格分析机》的翻译任务。她的工作不单是翻译,还包括长达论文三倍的注解。她对机器作了详尽的数学解析,描述了它的部件、开列了其可能的用途。她描述的是一台尚未存在的计算机,在注解中她甚至为这台虚有的机器写下了计算贝努利数的计算机程序,更为重要的是,她为了巴贝格的事业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热情。不幸的于1852年罹患了癌症,英年早逝,时仅36岁。 6.柯瓦列夫斯卡娅•索非亚(Vasilyevna Kovalevskaya ,1850—1891),俄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家。卡娅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天性安静温和。17岁时就在彼得堡一位海军学校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微积分。1870年到柏林求学,但当时柏林大学拒收女生,她只好慕名求见名重一时的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后者决定单独为她授课达四年之久。哥廷根大学鉴于其出色的工作,未经答辨,便破格授予她博士学位,使她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 卡娅在38岁时由于对刚体绕定点旋转问题的研究而先后获得法兰西科学院和瑞典科学院的褒奖。刚体旋转问题自欧拉、拉格朗日以来长期停滞不前,法兰西科学院已三次悬赏解决。柯瓦列夫斯卡娅的获奖成为当时的报纸新闻,轰动了巴黎。1889年圣彼得堡科学院选举柯瓦列夫斯卡娅为院士,为此还专门修改了院章中不接纳女性院士的规定。卡娅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对偏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给出了更一般的结果,现称为柯西-柯瓦列夫斯卡娅定理。不幸的是,一年多以后,她就因患肺炎而在瑞典逝世,年仅41岁。 7.埃米•诺特(Emmy Noether,1882-1935),德国数学家,被誉为抽象代数之母。诺特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她通往成功的道路,比别人更加艰难曲折。年少的诺特多才多艺,能歌善舞。 25岁时,她在哥尔丹教授的指导下顺利获得博士学位,不久后凭借数学才能赢得了声誉。1919年6月,她取得哥廷根大学授课资格。在大数学家希尔伯特、韦达等人的力荐,她终于在清一色的男人世界——哥廷根大学中取得了教授称号,从此诺特走上了完全独立的数学之路。 1921年她的经典论文《环中理想论》发表,标志着抽象代数现代化的开端;物理上,她导出了非常关键而且美丽的结果,称为诺特定理。希特勒上台后对犹太人的迫害变本加厉。1929 年,诺特竟然被撵出居住的公寓。1933 年4月,法西斯当局竟然剥夺了诺特教书的权利,将一批犹太教授逐出了校园。后来诺特乘船去了美国,1935 年4月14日不幸死于一次外科手术,年仅53岁。爱因斯坦称赞诺特是“自妇女开始受到高等教育以来最杰出的最富有创造性的数学天才”,诺特的名字,已成为亿万妇女献身科学的象征。 8.玛丽•卡特赖特(Mary Cartwright ,1900—1998),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英国数学家被誉为“混沌理论”的创始人。她的父亲是牧师,在她11岁时才被送往学校学习。玛丽•卡特赖特在中学非常勤奋刻苦,中学毕业之前就已经下定决心终身从事数学研究。1919年10月玛丽顺利进入牛津学习数学,那时整个学校学数学的只有五个女生。在大二时她参加了一个数学会,每天晚上都要和数学家探讨数学难题。大学毕业后任教四年,1930年,她在数论专家哈代指导下拿到了牛津大学博士学位。1935年,她被邀请到剑桥大学讲授数学课程,直到退休。玛丽•卡特赖特是第一位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女数学家,后来还担任伦敦数学学会会长一职。玛丽•卡特赖特在教学和研究期间还出版了许多有关数学分析和复变函数方面的书籍。 9.朱莉娅•罗宾逊(Julia Robinson,1918—1985),她出生在美国圣路易斯市,是美国数学会的首位女会长。1936年她进入圣地亚哥大学学习,1939年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在1975年她成为该校教授。朱莉娅的丈夫早年曾是她的数论教授,帮助她打下了非常扎实的数论基础。朱莉娅从1948年起开始涉足研究希尔伯特第十问题,1961年朱莉娅和戴维斯(Davis)以及普特南(Putnan)三人合作发表论文,使这一难题取得关键性突破。1982年,她被选中成为诺特讲席(Noether Lecturer)。与其他女数学家一样,她一生在追求学术的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坎坷。朱莉娅幼年时屡患疾病,导致身体虚弱,无法生育,这一点曾使酷爱家庭的她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终是数学的力量让她渐渐摆脱了痛苦的阴影。 10.沙菲•戈德瓦塞尔(Shafi Goldwasser,1958— ),以色列密码学专家。沙菲•戈德瓦塞尔在纽约出生,1979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数学学士学位,在198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教麻省理工大学。戈德瓦塞尔曾两次赢得了哥德尔奖。在2001年,她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2002年沙菲•戈德瓦塞尔曾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并在大会上专门做了一个1小时数学报告。戈德瓦塞尔的研究领域包括复杂性理论,密码和计算数论。2007年被选为国际密码学研究协会研究员。
倔强小饭
Emmy Noether. 被公认为抽象代数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代数女皇,1882年3月23日Emmy Noether生于德国埃尔朗根,1900年入埃朗根大学,1907年在数学家哥尔丹指导下获博士学位。Noether的工作在代数拓扑学、代数数论、代数几何的发展中有重要影响。1907-1919年,她主要研究代数不变式及微分不变式。她在博士论文中给出三元四次型的不变式的完全组。还解决了有理函数域的有限有理基的存在问题。对有限群的不变式具有有限基给出一个构造性证明。她不用消去法而用直接微分法生成微分不变式,在格丁根大学的就职论文中,讨论连续群(Lie群)下不变式问题,给出Noether定理,把对称性、不变性和物理的守恒律联系在一起。1920~1927年间她主要研究交换代数与交换算术。1916年后,她开始由古典代数学向抽象代数学过渡。1920年,她已引入“左模”、“右模”的概念。1921年写出的<<整环的理想理论>>是交换代数发展的里程碑。建立了交换Noether环理论,证明了准素分解定理。1926年发表<<代数数域及代数函数域的理想理论的抽象构造>>,给Dedekind环一个公理刻画,指出素理想因子唯一分解定理的充分必要条件。Noether的这套理论也就是现代数学中的“环”和“理想”的系统理论,一般认为抽象代数形式的时间就是1926年,从此代数学研究对象从研究代数方程根的计算与分布,进入到研究数字、文字和更一般元素的代数运算规律和各种代数结构,完成了古典代数到抽象代数的本质的转变。Noether当之无愧地被人们誉为抽象代数的奠基人之一。1927-1935年,Noether研究非交换代数与非交换算术。她把表示理论、理想理论及模理论统一在所谓“超复系”即代数的基础上。后又引进交叉积的概念并用决定有限维Galois扩张的布饶尔群。最后导致代数的主定理的证明,代数数域上的中心可除代数是循环代数。筹算女杰王贞仪 女数学家王贞仪(1768-1797 ),字德卿,江宁人,是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算筹, 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直接在桌上排布。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算筹在中国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现在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称其为“策算”。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03年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00年。 数学会女前辈高扬芝 高扬芝(1906-1978 ),江西南昌人,从小学习勤奋,特别喜欢数学。 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由于学习成绩优秀,1930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上海大同大学担任数学教员,后成为教授、数学系主任。在课堂教学中,她遵循《学记》中所说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高扬芝的数学教学一贯是兢兢业业、讲求实效,深受学生欢迎。 高扬芝长期从事数学分析(旧时叫高等微积分)、高等代数和复变函数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她深知,高等数学比初等数学更加抽象,外行人常常把它看成是由冷酷的定义、定理、法则统治着的王国。因此,高教授常常告诉学生,数学结构严谨,证明简洁,蕴含着数学的美。它像一座迷宫,只要你潜心学习、研究,就能寻求到走出迷宫的正确道路。一旦顺利走出迷宫,成功的愉悦会使你兴奋不已,你会向新的、更复杂的迷宫挑战,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她在上海大同大学工作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自身潜在的科研天赋很快被唤醒催发。经过刻苦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实践,她撰写出论文《Clebsch氏级数改正》,1935年在交通大学主编的《科学通讯》上连载,得到同行好评。解放后,她又著有《极限浅说》《行列式》等科普读物多部。 高扬芝是中国数学会创始时的少数女性前辈之一。1935年7月25日中国数学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成立大会,共有33人出席,高扬芝就是其中的一位。在这次年会上,她被推选为中国数学会评议会评议,后连任第二、三届评议会评议。1951年8月,中国数学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了规模空前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高扬芝出席了大会。她是这次到会代表63人中惟一的女代表。20世纪60年代,她被选为江苏省数学会副理事长。 第一位数学女博士徐瑞云 徐瑞云,1915年6月15日生于上海,1927年2月考入上海著名的公立务本女中读书。徐瑞云从小喜欢数学,读中学时对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因此,1932年9月高中毕业后报考了浙江大学数学系。当时,浙大数学系的教授有朱叔麟、钱宝琮、陈建功和苏步青。此外,还有几位讲师、助教。数学系的课程主要由陈建功和苏步青担任。当时数学系的学生很少,前一届两个班学生共五人,她这届也不过十几人。 当时苏步青才30岁,看上去十分年轻,因此徐瑞云的同学中有人认为苏步青是助教,可是听完一堂课后就不住地赞叹说:“想不到助教竟能讲得这么好。”这件事引起知情者的哄笑。徐瑞云在陈建功和苏步青的教导下,勤奋学习,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她的考试成绩经常是满分。1936年7月,徐瑞云以优异成绩毕业了,被浙大数学系留校任助教。1937年2月,26岁的徐瑞云与28岁的生物系助教江希明喜结伉俪。新婚三个月后,徐瑞云夫妇获得亨伯特留学德国的奖学金,双双乘船漂洋赴德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 徐瑞云有幸被德国著名的数学大师卡拉凯屋独利接受,由他担任她的数学博士指导老师。当时有不少学生想请他作导师,他都没有同意。而徐瑞云这位东方女士因学习勤奋,数学功底扎实,成了卡拉凯屋独利的关门弟子。徐瑞云主要研究三角级数论。这门学科起源于物理学的热传导问题的傅里叶分析的主要部分,是当时国际上研究的热门之一,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 徐瑞云为将来能在分析、函数论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废寝忘食,广撷博采,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图书馆里。1940年底,徐瑞云获得博士学位,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她的博士论文“关于勒贝格分解中奇异函数的傅里叶展开”,1941年发表在德国《数学时报》上。 完成学业的徐瑞云夫妇,随即离德回国,于1941年4月回到母校,双双被聘为副教授,正式登上在战火硝烟的大后方培养人才的讲台。在艰苦的条件下,陈建功和苏步青没有中断在杭州时共创的函数论和微分几何两个数学讨论班,这是一种教学相长、遴选英彦的科研形式,徐瑞云也参与其间。1944年11月,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李约瑟参观了浙大数学系和理学院,连声称赞道:“你们这里是东方的剑桥!”这更加激励了徐瑞云的勤奋工作。她这时教的学生曹锡华、叶彦谦、金福临、赵民义、孙以丰、杨宗道等,后来都成了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1946年,31岁的徐瑞云提升为正教授。 1952年,徐瑞云调入浙江师院,被任命为数学系主任,从此全身投入了艰苦的创建数学系的工作中。在她的领导下,没有几年功夫,数学系已初具规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约有三分之一考取了研究生。他们系也成为全国同行的楷模,进入全国同行前列。徐瑞云在建设数学系的同时,没有忘记科学研究。她翻译了苏联那汤松的名著《实变函数论》。译本于195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一位女数学院士胡和生 胡和生于1928年出生在南京市一个艺术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画家。她从小耳濡目染,聪明好学,画感、乐感很强,祖父和父亲特别喜欢她。读小学和中学时,她不偏科,文理兼优,这些对她后来从事数学事业帮助很大。 胡和生虽然爱好广泛,但她的理想不是成为一位画家,而是考上大学继续深造。抗战胜利以后,胡和生考进大学数学系,1950年毕业,又报考了浙江大学著名数学家、中国微分几何创始人苏步青教授的硕士研究生。1952年院系调整,苏教授与她转入了上海复旦大学。复旦是以苏步青为首的我国微分几何学派的策源地,人才济济,加之老一辈数学家的鼓励指导,同行的互勉竞争,托着这颗新星冉冉升起。 胡和生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在微分几何领域里取得了系统、深入、富有创造性的成就。例如,对超曲面的变形理论,常曲率空间的特征问题,她发展和改进了法国微分几何大师嘉当等人的工作。19 60-1965年,她研究有关齐次黎曼空间运动群方面的问题,给出了确定黎曼空间运动空隙性的一般有效方法,解决了六十年前意大利数学家福比尼所提出的问题。她把这个结果,整理在与自己的丈夫谷超豪合著的《齐性空间微分几何》一书中,受到同行称赞。她早期在我国最高学术刊物之一《数学学报》上发表了《共轭的仿射联络的扩充》(1953年)、《论射影平坦空间的一个特征》(1958年)、《关于黎曼空间的运动群与迷向群》(1964年)等重要论文。至今,她发表了七十多篇(部)论文、论著。她在射影微分几何、黎曼空间完全运动群、规范场等研究方面都有很好的建树,成为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和知名度的女数学家。她的一些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在调和映照的研究中,她撰写的专著《孤立子理论与应用》,发展了“孤立子理论与几何理论”的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82年,胡和生与合作者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4年起担任《数学学报》副主编,并担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1989年被聘为我国数学界的“陈省身数学奖”的评委;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至今选出来的数学家院士,只有胡和生一人是女性。 华裔算杰张圣蓉 张圣蓉1948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出生不久便随父母到台湾居住。她从小聪慧,喜爱读书,对数学情有独钟。张圣蓉中学毕业后考入著名的台湾大学数学系,1970年获学士学位。她不满足于此,又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函数”是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一位著名数学家说过“函数概念是近现代数学思想之花”。它的产生、发展实质上反映了近现代数学迅速发展的历程,同时也与函数论、解析数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张圣蓉选择了现代数学的重要前沿分支之一“函数论”作为攻读对象。她的导师是一位著名的函数论世界大师,她要同函数论专家一道去摘取函数论皇冠上的明珠。 1974年,张圣蓉获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从此在美国从事函数论的研究工作。她对函数论中复平面上的解析函数、多复变函数以及有界函数的解析函数的逼近等高深领域都有涉猎,1976年,28岁的张圣蓉通过对道格拉斯函数的研究撰写了世人没有发现的这类函数特征的论文,这为第二年著名数学家马歇尔解决著名的道格拉斯猜测铺平了道路。张圣蓉一鸣惊人,1977年又撰写出另一篇令函数论专家惊叹的论文,证明了马歇尔攻克道格拉斯猜测中的一个未发现的难题。在清一色的男数学家主导的函数论领域,她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希望能帮到你!!!
一心跟着习大大
1.希帕蒂娅(Hypatia,约公元370-415),她出生在埃及亚历山大,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希帕蒂娅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一些有名的学者常到她家做客,在他们的影响下,希帕蒂娅对数学充满了兴趣和热情,10岁时她应用相似三角形对应成比例的原理,首创了用一根杆子及其在太阳下的影子来测定金字塔塔高的方法。19岁就读完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和阿基米德的《论球和圆柱》,同年,她乘商船去雅典求学,在求学期间她成为受人景仰的数学家。 学成归国后,她教授数学和哲学。并对阿波罗尼斯的《圆锥曲线论》作了详细的注释,这些研究直到 17世纪才重新引起数学家们的重视。除此之外 ,希帕蒂娅还曾设计过观天仪、流体比重计和压力测试器等仪器。公元415年,遭到宗教的残酷杀害。虽然这样一位为数学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数学家一生短暂,但是她的成就,她高尚的思想之光为后来者照亮了前行之路。 2.爱米丽•布瑞杜尔(Emiliede Breteuil ,1706-1749),法国数学家。她出生在上流社会,父亲是国王路易十四的秘书。12岁的时候,爱米丽就已经精通拉丁文、意大利语、希腊语和德语,此后她接受了科学和文学全方位的教育。1733年,爱米丽认识了伏尔泰,在恋爱过程中,伏尔泰将笛卡儿、莱布尼茨和牛顿的科学思想传达给爱米丽。他们合作翻译了牛顿的《哲学基础》,首次将牛顿的理论介绍给还没有高等数学基础的读者。这期间,爱米丽还把一个房间改装成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不久后她参加了科学院举行的“火的自然属性”科学论文大赛,她在征文中首次提出了红外线辐射理论。当爱米丽的科学成就开始超越伏尔泰时,他们的关系却走向了下坡路,不久后她出版了《物理学研究》,她把笛卡儿、莱布尼茨和牛顿的三人的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做了归纳。离开伏尔泰之后,爱米丽又将牛顿的《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l)从拉丁文翻译成法文,翻译版本也是当时最权威的一本。 与她巨大的科学成就对应的,是社会的歧视。法国上流社会中的女性十分嫉妒爱米丽赢得了伏尔泰的爱情,她们常常把她描绘成一个丑陋、粗鲁的女人。在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也就是翻译《数学原理》的同年,她死于难产。在她饱受奚落与误解的一生中,爱米丽依赖她的独立,敢于追求真理和幸福的巨大勇气赢得了科学界的理解和尊重。 3.阿涅西(Maria Gaetana Agnesi,1718—1799) :意大利数学家。她从小便被认为是个天才,在她家里的聚会中,她总是谈及有关逻辑、机械、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以及解析几何等这些广泛的话题。11岁时,她已精通各国语言。阿涅泽生性谦虚内向,勤奋好学又具有奉献精神。1738年加入修道会,后来的十四年里,阿涅泽一直专注在数学的领域里,并写了些令人赞赏的作品,为整个哲学和科学世界开启了一扇清新的窗。她最著名的数学作品《分析讲义》,被认为是第一部完整的微积分教科书。教皇贝内迪克特十四世还颁给她一面金牌,以表彰她在数学上的卓越贡献。 1750年,阿涅泽被任命为波洛尼亚大学的数学与自然哲学系的系主任,然而她仅接受他们所授与的荣誉头衔。1751年,阿涅泽正值数学事业的颠峰时期,她却突然停止了所有数学与科学的研究。她一直照顾她父亲直到父亲去逝,接着便担负起照顾和教育她的二十位弟妹之责任。之后,她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把她的余年都奉献给了穷苦贫困的人民。 4.玛丽苏菲•热尔曼(Marie-Sophie Germain,1776—1831),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出身巴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热尔曼从小热爱数学,但不为家庭所鼓励。身为女性,她被拒于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大门之外,顾虑到当时普遍存在的对女性科学家的成见,她常常不得不以假名和其他数学家(比如拉格朗日和高斯等)通信。热尔曼的求学故事折射出了当时女性求学的困难和自卑。通过不懈的努力,她在声学、弹性的数学理论和数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在1816年1月,热尔曼因提出的“弹性表面理论”的优秀论文第一次挑战了拉普拉斯学派而声名大噪。高斯坚持将她推荐给哥廷根的教授团,请求颁授一个荣誉博士学位给她,可惜迟了一步,苏菲於1831 因乳腺癌去逝。 5.奥古斯特•爱达•洛芙莱斯(Augusta Ada Lovlace,1815—1852),英国数学家,是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虽然爱达•洛芙莱斯的名字在数学史的书上不常见到,但她还是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程序员而载入史册。人们用她的名字艾达(ADA)作为一种计算机语言的名称就是为纪念这位聪明的数学家。 爱达很小的时候的爱达对数学就有强烈的兴趣和热情,拜伦喜欢称呼她为“平行四边形公主”。10岁那年爱达•洛芙莱斯第一次遇到C•巴贝格,那时她跟着一群成年人去参观他的实验室,那些令人惊奇的机器已成为伦敦社会的一种吸引力。爱达使巴贝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她是参观者中少数几个能对他的机器和他的工作提出有理智和思想深度的问题的人之一。在21岁时她写信给巴贝格,鼓励他在分析机方面的工作并请求他作为自己的导师。一年后她承担了一篇论文《论巴贝格分析机》的翻译任务。她的工作不单是翻译,还包括长达论文三倍的注解。她对机器作了详尽的数学解析,描述了它的部件、开列了其可能的用途。她描述的是一台尚未存在的计算机,在注解中她甚至为这台虚有的机器写下了计算贝努利数的计算机程序,更为重要的是,她为了巴贝格的事业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热情。不幸的于1852年罹患了癌症,英年早逝,时仅36岁。 6.柯瓦列夫斯卡娅•索非亚(Vasilyevna Kovalevskaya ,1850—1891),俄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家。卡娅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天性安静温和。17岁时就在彼得堡一位海军学校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微积分。1870年到柏林求学,但当时柏林大学拒收女生,她只好慕名求见名重一时的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后者决定单独为她授课达四年之久。哥廷根大学鉴于其出色的工作,未经答辨,便破格授予她博士学位,使她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 卡娅在38岁时由于对刚体绕定点旋转问题的研究而先后获得法兰西科学院和瑞典科学院的褒奖。刚体旋转问题自欧拉、拉格朗日以来长期停滞不前,法兰西科学院已三次悬赏解决。柯瓦列夫斯卡娅的获奖成为当时的报纸新闻,轰动了巴黎。1889年圣彼得堡科学院选举柯瓦列夫斯卡娅为院士,为此还专门修改了院章中不接纳女性院士的规定。卡娅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对偏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给出了更一般的结果,现称为柯西-柯瓦列夫斯卡娅定理。不幸的是,一年多以后,她就因患肺炎而在瑞典逝世,年仅41岁。 7.埃米•诺特(Emmy Noether,1882-1935),德国数学家,被誉为抽象代数之母。诺特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她通往成功的道路,比别人更加艰难曲折。年少的诺特多才多艺,能歌善舞。 25岁时,她在哥尔丹教授的指导下顺利获得博士学位,不久后凭借数学才能赢得了声誉。1919年6月,她取得哥廷根大学授课资格。在大数学家希尔伯特、韦达等人的力荐,她终于在清一色的男人世界——哥廷根大学中取得了教授称号,从此诺特走上了完全独立的数学之路。 1921年她的经典论文《环中理想论》发表,标志着抽象代数现代化的开端;物理上,她导出了非常关键而且美丽的结果,称为诺特定理。希特勒上台后对犹太人的迫害变本加厉。1929 年,诺特竟然被撵出居住的公寓。1933 年4月,法西斯当局竟然剥夺了诺特教书的权利,将一批犹太教授逐出了校园。后来诺特乘船去了美国,1935 年4月14日不幸死于一次外科手术,年仅53岁。爱因斯坦称赞诺特是“自妇女开始受到高等教育以来最杰出的最富有创造性的数学天才”,诺特的名字,已成为亿万妇女献身科学的象征。 8.玛丽•卡特赖特(Mary Cartwright ,1900—1998),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英国数学家被誉为“混沌理论”的创始人。她的父亲是牧师,在她11岁时才被送往学校学习。玛丽•卡特赖特在中学非常勤奋刻苦,中学毕业之前就已经下定决心终身从事数学研究。1919年10月玛丽顺利进入牛津学习数学,那时整个学校学数学的只有五个女生。在大二时她参加了一个数学会,每天晚上都要和数学家探讨数学难题。大学毕业后任教四年,1930年,她在数论专家哈代指导下拿到了牛津大学博士学位。1935年,她被邀请到剑桥大学讲授数学课程,直到退休。玛丽•卡特赖特是第一位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女数学家,后来还担任伦敦数学学会会长一职。玛丽•卡特赖特在教学和研究期间还出版了许多有关数学分析和复变函数方面的书籍。 9.朱莉娅•罗宾逊(Julia Robinson,1918—1985),她出生在美国圣路易斯市,是美国数学会的首位女会长。1936年她进入圣地亚哥大学学习,1939年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在1975年她成为该校教授。朱莉娅的丈夫早年曾是她的数论教授,帮助她打下了非常扎实的数论基础。朱莉娅从1948年起开始涉足研究希尔伯特第十问题,1961年朱莉娅和戴维斯(Davis)以及普特南(Putnan)三人合作发表论文,使这一难题取得关键性突破。1982年,她被选中成为诺特讲席(Noether Lecturer)。与其他女数学家一样,她一生在追求学术的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坎坷。朱莉娅幼年时屡患疾病,导致身体虚弱,无法生育,这一点曾使酷爱家庭的她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终是数学的力量让她渐渐摆脱了痛苦的阴影。 10.沙菲•戈德瓦塞尔(Shafi Goldwasser,1958— ),以色列密码学专家。沙菲•戈德瓦塞尔在纽约出生,1979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数学学士学位,在198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教麻省理工大学。戈德瓦塞尔曾两次赢得了哥德尔奖。在2001年,她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2002年沙菲•戈德瓦塞尔曾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并在大会上专门做了一个1小时数学报告。戈德瓦塞尔的研究领域包括复杂性理论,密码和计算数论。2007年被选为国际密码学研究协会研究员。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求一篇本科毕业论文便宜的我的要求极低 求思路清晰的lt自然资源核算问题的探讨论文 求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哪里有代写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好是专业的 求中小企业网络设计毕
最早提出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日来纪念的人是毛泽东。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一篇有名的论著—《论持久战》。文章中,毛泽东说:“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
这个代码有两个错误:
我有范文不过我要300金币你能给吗
毕业论文答辩ppt内容怎么写的解决方法如下:一、要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整合,将论文分为引言和试验设计的目的意义、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