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7

静婷雅香
首页 > 期刊论文 > 英汉动物谚语的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美吻臭臭

已采纳

一、对比含有动物名词的英汉谚语 先以英文中“dog(狗)”一词所构成的谚语为例,再结合我国相应的谚语加以比较,来学习谚语,使人们全面理解,正确使用。⑴ Every dog has its day. (又作All dogs have their days.) 人人皆有得意时。这里的day,是指opportunities,即成功的机会,而dog则泛指那些地位低下,似乎没有出息的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落魄的人若发奋图强,总会有出头之日。eg: —Do you know which proverb means“A time of good fortune comes at least once to everyone”?—Yes. It’s“Every dog has its day”.⑵ You can’t teach old dogs new tricks.这句谚语说的是:人老了思想容易僵化,对新生事物很难接受。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如:老狗学不会新把戏。/人老不学艺。/老顽固难接受新事物。eg: Don’t forget Grandpa is already 80. At his age, you can’t expect him to do everything perfectly. You can’ t teach old dogs new tricks, you know.⑶ Dogs bark but the caravan moves on . 群犬吠不停,商旅依然行。这句谚语很有趣,意思是“说者自说,做者自做”,“我行我素,人言何防”。伟人不会因为一般人的反对而放弃自己的主张。然而当今世界,由于传播业的发展,舆论的力量大大加强,任何领袖或政党都不得不借助和倚靠舆论来实施自己的纲领。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⑷ If you lie down with dogs, you will get up with fleas.这是一句很经典的谚语,也就是我们中文里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句英文谚语中体现出来的只是“近墨者黑” 的一面。虽然中文里还有成语“出淤泥而不染”之说,但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小视。⑸ The dog returns to his vomit.如果说“Old habits die hard” 可以作为一种委婉的托词来自嘲的话,那么“The dog returns to his vomit”就比上句激烈得多了。说起来有点恶心,vomit是呕吐物,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话虽是粗俗了一点,但道理都是千真万确的。eg: A week after Peter was released from prison, he was caught killing again. The dog returns to its vomit. Peter is a perfect example of that proverb.⑹ It is easy to find a stick to beat a dog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们总会犯一些错误,也许做者无心但观者有意。有些小人,自己抱残守缺,不干实事,却挖空心思,找别人的缺点和麻烦。欲加之罪,何患无辞?⑺ 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这句谚语可以这样解释:Once a person has lost his reputation, it is difficult for him to regain it because others continue to condemn or suspect him. 一朝坏名声,十年洗不清;名誉一毁,万难挽回。人言可畏,一个人一旦恶名在外,就很难再在社会上有立锥之地。在中国文化里,“一世英名毁于一日”无疑是一件令人扼腕叹息的憾事。古来以死以证清白者有之,不堪毁谤之辱而自赴黄泉者有之。西谚又说:He that has an ill name is half hanged. 可见“名节”一词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的词典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⑻ Love me, love my dog.这句谚语的意思是:If one loves sb, one will or should love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associated with him. 爱吾及犬;爱屋及乌。⑼ Let sleeping dogs lie.这句谚语可以这样解释:Do not try to change a situation that could become a problem if sb interfered. 我们知道,一旦惊动了睡着的狗,就会引起狗的愤怒,遭到痛苦的结果。这与中文里的“别惹事生非”、“别自找麻烦” 完全吻合。所以,若遇类似事件,我们最好Leave alone things which may cause : We decided to let sleeping dogs lie and not take them to court.除了“dog (狗)”以外,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很多具有其他动物名称的谚语。现选择含有几种动物名词的英汉习语进行对比。“Dragon(龙)”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的位置,有关“龙”的成语非常多,且含有褒义。如“龙跃凤鸣”、“龙骧虎步等”。在外国语言中,赞扬“龙”的词语非常之少,且含有贬义。“Dragon”指凶暴的人,严厉的人,凶恶严格的监护人,凶恶的老妇人(尤指很少给在其看管下姑娘自由的老妇人)等。以“dragon”组成的词组也多含贬义。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排列或多层的楔形反坦克混凝土障碍物。the old Dragon:魔鬼。 “Tiger(虎)”指凶恶的人,虎狼之徒;英国人指穿制服的马夫;口语中常指比赛的劲敌。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常以paper tiger(直译为“纸老虎” )比喻貌似强大而实质虚弱的敌人。词组ride the tiger表示过着非常不确定或危险的生活方式。涉及“Ox(牛)”的汉语成语很多,如“对牛弹琴”、“牛蹄之涔”等。英语中涉及“ox” 的表达方式则不多。 用ox-eyed形容眼睛大的人;用短语The black ox has trod on sb’s foot表示灾祸已降临到某人头上。二、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从以上含有动物名词的英汉谚语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民族心理英、汉两民族形成和发展有自己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心理状态。从他们对某些动物的不同态度即可以看出不同的民族心理,比如说,二者对“dog(狗)” 的态度是不同的。在英汉语中,用“dog”作喻体喻人喻事的习语或成语数量不少。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狗”是卑贱的动物,常常受到人们的鄙视与诅骂,具有贬义色彩,因而汉语中以“狗”喻人喻事的习语多会引起贬义的联想,其形象自然就不受人恭敬。如:走狗、狗东西、狗财主、狼心狗肺、狐朋狗党、狗头军师、狗急跳墙等。郭沫若说过:“我是中国人,很不喜欢狗,这种情结似乎是一种国民的情绪。” 相比而言,“狗” 在英语中就幸运多了。“Dog”一词在英语文化背景中多被视为宠物与伙伴,就像中国的熊猫一样备受人们的关爱。西方人经常用狗来比喻人,“dog”是“家伙”的意思,其本身并没有贬义,视其前面的修饰语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例如:a water dog(水性好的人),dog tired(非常疲倦,形容人像狗一样疲倦),sick as a dog(像狗一样病,形容人病得很厉害)等。不仅如此,英国民族对狗还怀有喜爱的感情。如:His bark is worse than his bite(口恶心善)等。而在汉语中,有不少涉及狗的谚语和成语都是贬义的,如:“挂羊头卖狗肉”、“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汉语中常用“狗”比喻人,如:“忠实走狗”、“看家狗”、“狗苟蝇营”、“狗彘不若”等。在英语中除了喻人外,还有丰富多彩的词组、谚语等。“dog”作名词时指无赖汉、坏蛋、废物、不受喜爱(或欢迎)的人。有时加形容词修饰可指各种人,如:You dirty dog! (你这个坏小子),a dumb dog(沉默不语的人),a sly dog(暗中寻欢的人和暗地里偷鸡摸狗的人)。当然,英文中“dog”一词有时也带有贬义,但往往含义与中文不尽相同,我们使用时切忌望文生义。如,It is a dog’s life Chris is leading. 某位教授认为“a dog’s life”的意思是“悲惨的生活”,因而在一篇论及中英文化差别的文章中将其译成“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其实,“a dog’s life”是指“争吵不休,过着不安宁的日子”。这类成语很多,如go to the dogs(每况愈下),dog-eat-dog(狗咬狗的,损人利已的),dog in the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还有一些没有任何褒贬涵义的用法,如dog days(大热天),doggy bag(餐馆里的打包袋)。据说,早先人们碍于面子,不愿明说要把剩菜带回家吃,佯称要带给狗吃,所以叫doggy bag。在英国,“马”的作用高于其他动物,人们对马的特殊感情在习语中常常流露出来,如:(1) a willing horse(译成“俯首甘为儒子牛” ),(2) an iron horse(本意是“火车头”或“自行车”,译成“铁牛”或“拖拉机” ),(3) 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not make him drink(译成“牛不喝水强按头” )等。又如: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be on the high horse (趾高气扬,盛气凌人);hold your horse(不要急,镇静);eat like a horse(大吃大喝,狼吞虎咽);horse of another color(截然不同)等。可见,由“马”构成的英语习语是很多的。而汉语以“马”构成的习语多与军事、象棋有关。来自军事的如“马到成功”、“马不停蹄”、“马首是瞻”;来自象棋的如“马后炮”、“马前卒”。对中国农民来讲,最好的帮手莫过于牛,他们质朴的语言道出了牛在心中的地位:“牛是农家宝,有勤无牛白起早”、“一头牛,半个家”、“点灯省油,耕田爱牛”。甚至以上由“马”构成的英语习语(1)、(2)、(3)都要译成汉语中的“牛”。这是因为英国人选择了“horse”做喻体,因为他们早期用马耕地,而中国人则说:“像老黄牛一样干活”,因为我们用牛耕地。由此看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语言中反映出来。在英、汉习语中,由不同的动物名称构成的习语还有很多,都是英、汉民族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心理倾向,其特殊的民族色彩也是外国人学习的难点所在。2、审美习惯由于不同民族受其民族个性的影响,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习惯与审美情绪。在这一点基础上,中西方对周围的事物价值认识不同。特别明显的是在英汉谚语中,虽然都常常借用动物来喻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但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一些动物的感情色彩和认识却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特别值得说的是“dog”一词,应该说西方国家特别是说英语的国家比我们更爱狗。在英美国家,人们喜欢养狗,因此常以“dog”来自称或互称,却不含卑劣之意。狗在英美国家还有着“人之良友” (Man’s best friend)之美称,故英语中有诸如“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 seldom bite” (嘴硬者手软),“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等说法。其中大部分不含贬义;而在中国,狗往往使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娘养的”,“狗东西”,“狗改不了吃屎”等,人们对狗好象没有什么好感。甚至今年招聘单位提出不要属狗的,虽然是就业歧视,但至少反映出人们对狗的不好印象。在对待年龄问题上,英美人与中国人的态度可谓大相径庭。在英美国家,年龄成为极具代表性的隐私之一,人们对于年龄讳莫如深。英语谚语“You can’t teach old dogs new tricks(年愈花甲不堪教)”就带有对年老的悲观和无奈色彩。在中国传统的排资论辈观念上,老年人常与老资格、老经验联系在一起,称呼上就有“老王”、“老李”等,从这层意义上讲,年老在中国逼供内不完全是一件憾事,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语中就有“莫到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说法。英中审美习惯的不同还体现在谚语比喻修辞格中喻体选择的差异上。例如,英谚“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the net”与汉语“抓到篮子里便是菜”、英谚“To 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与汉谚“挂羊头,卖狗肉”、英谚“Love me, love my dog”与汉谚“爱屋及乌”、英谚“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与汉谚“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等等,其喻体的选择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汉民族的不同审美习惯。三、结束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文化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了该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是英、汉两个民族各自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这些习语生动形象,寓意深刻,韵味隽永。既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闪耀着语言艺术的光彩。换句话说,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因而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比其它语言成份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对其差异性的探讨与研究,将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谚语丰富独特的内涵。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把握这两种谚语必须建立在多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其蕴涵的哲理以及幽默所在。

282 评论

卫浴小哥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ability totranslate figurative speech was studied, using sentences con­taining metaphors, dual function words, and proverbs, aspresented in classroom workbooks. One hundred twentychildren from first, third, fifth, and seventh grades wereasked to describe the meaning of each figurative word orphrase placed in context. Responses were scored on a four­point scale indicating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hild used aliteral or figurative translation. Significant effects betweengrade levels and figurative conditions were found, indicatingthat the ability to translate figurative speech proceeds alonga developmental hierarchy of language comprehension. Themajority of third grade children were able to translate meta­phors and dual function words into figurative language suc­cessfully. The ability to translate proverbs required a levelof comprehension that does not appear in most childrenuntil seventh grade, as suggested by recent review of the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onmetaphor suggest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metaphor comprehension and Piaget's cognitive stagesof thought development (3). Piagetian theory suggeststhat children from seven to twelve years of age developa broad range of transformational skills that allows themto operate on reality, building a repertoire of symbolsand signs (8). This display of cognitive growth representsan enormous expansion of power and abstraction in thatit frees children from the literal aspects of their percep­ and Piaget suggest that the capacity for poeticusage and the ability to operate on linguistic elementsmay be the last facet of language to develop (3). Theauthors' experiences in third grade classrooms, whileobservi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figurative speechas presented in reading workbooks, revealed a wide rangeof abilities in the children's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and proverbs at the concrete operations period of develop­ment. Some children had an immediate grasp of the mul­tiple meanings of terms, while others, regardless of theamount of explanation given, could not override theircognitive ties to the literal suggests that the capacity to understandmetaphoric speech occurs at an age beyond the preschoollevel (5). An early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ofchildren's ability to understand dual function words,terms that have a joint reference in language to both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ata (1). For example, suchwords as "cold" and "warm" denote thermal propertiesand can serve a dual function in describing psychologicalaspects of people.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these termsare an elementary instance of metaphorical thinking andinvestigated the order in which children's understandingof dual terms emerg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ildrenfrom three to seven are sensitive only to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while seven- to eight-year olds demonstrate thebeginning of the ability to use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the terms. The ability to state the dual function of theterms was clearly developed in the twelve-year-old group(for example, "hard things and hard people are bothunmanageable").Further work examined the ability of preschool child­ren to make metaphoric links, to perceive relationshipsamong disparate phenomena (6). Children, ages three tonineteen, were asked to indicate their knowledge ofliteral meanings of word pairs and then project them ontosensory domains using metaphoric skills. In contrast toearlier finding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apacityfor metaphoric association between sensory modalitiesand adjectives was evident in young recent investigation found a developmental trendtoward the comprehension of metaphors, though it con­cluded that not until the age of ten were children ableto demonstrate metaphoric understanding of dual func­tion words (12).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proverbs has been explainedby Piaget as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think­ing (10). He proposed that children from nine to elevenyears of age use a simple projection of the proverb intosentences by process of immediate fusion. At this level,there is no analysis of detail in comprehending proverbs,but a general fusion of two propositions without analysisof their meanings. Piaget believed that this phenomenonprecedes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al thinking, that theability to translate proverbs does not occur until theformal operations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metaphors, dual function words, and proverbs, specificallylooking at children's ability to translate classroom materialpresented in context. Context has been cited as an impor­

210 评论

宝宝囡囡

汉语谚语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近几年来对汉语谚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主要涉及从本体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目前汉语谚语研究中仍旧存在的问题,哪些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

关键词 汉语谚语 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

谚语是流传于群众之中的通俗易懂而含义深刻的现成语句,它用通俗、简练的语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并且含义深刻。谚语概括了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经验和客观真理,对他人和后人都有长久的莫大教益。汉语熟语数量极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极富有民族特色,所以,相关学者越来越重视汉语谚语的研究。本文基于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对汉语谚语做一个综述,探讨目前汉语谚语的研究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

一、从本体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

钱玉莲在《现代汉语词汇讲义》中提到了汉语谚语的性质,并对谚语的内容作了归纳总结,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各个不同的领域。除了谚语的性质和内容,书中还提到了谚语的结构特点和意义,作者在书中对汉语谚语做了总的概括,有利于后人在研究谚语时寻求理论依据。

在由浙江省温州大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上,付乔的《浅析关键性语素的解释在谚语释义中的重要性》一文,从编写谚语辞书的实践中总结归纳出谚语语目中可能成为关键性语素的常见类型,并从不同角度剖析了解释好关键性语素在谚语释义中的重要性。大会中,史素芬的《谈谚语的变异问题》通过大量例证,对谚语的变异现象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这对人们理解谚语的含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兵的《汉语熟语的民族特色研究》一文,主要从数量、内容、来源、形式上对汉语谚语的民族特色做了研究,作者指出在数目庞大的汉语熟语体系中,谚语占着很大的分量。

该文指出汉语谚语大都是来源于民族语言的历史遗存,是汉民族自己创造的。笔者从形式和内容上对汉语谚语作出总结,说明谚语是极富有民族特色的。

付平平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的解读》中介绍了如何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的意义构建进行动态分析,作者提出之前人们对汉语谚语的解读一般都是关于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很少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从一个全新的认知角度去解读汉语谚语,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语言现象进行阐释,这又开拓了汉语谚语研究的新空间。

刘微微、刘洪泉的《汉语谚语的文化含义及翻译》和王岩在《汉语熟语文化学研究的现状和框架》都是从文化学角度研究汉语谚语,主要阐述了汉语谚语的文化属性及其民族文化特征,分析透视谚语中所蕴涵的文化,这些后者在研究汉语谚语的时候都是可以借鉴的。

王鸿雁在《汉语谚语的句法形式特点分析》中研究分析出了谚语在性质、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按学术界公认的一种说法即是“词的等价物”,指出谚语具有不同于一般词语的外显特征,同时又讲到了汉语谚语的功能。他的研究还分析出了谚语的形式:单句形式、紧缩句形式和复句形式,以及汉语谚语的省略形式,这体现了谚语的口语风格,形式上实现了谚语简约的价值。

二、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

研究谚语对比的学者也比较多,在众多的研究中,英汉对比占大多数,主要是因为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有很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汉英谚语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近几年来,学者的主要成果是分析两者的异同,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以求更好地为跨文化交际服务。

刘微微、刘洪泉主要从宗教思想、人文思想、道德观念三个方面阐述了汉语和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指出了两者的异同点。文中介绍了汉语谚语英译的四种方法:再现汉语谚语中的形象直译、转换汉语谚语中的形象套译、舍弃汉语谚语中的形象意译、借用英语谚语中的形象套译,强调谚语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处理。

林安洪、姜诚指出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稳定性、地理位置、历史习俗及宗教方面,揭示出汉语谚语比英语谚语固性定强。由于地理位置、历史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反映了各自的民族文化。

沈奇在《论英语谚语的汉语翻译方法》中通过对比提出了汉英谚语互译的几种方法:套用现成的汉语谚语、“客随主便”与“主随客便”、“直译”与“意译”。

杜金有指出谚语是语言文化世界里的奇葩,在各民族语言文化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文章从谚语的来源和修辞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英汉谚语的异同,揭示出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谚语来源或衍生于外来语。周玉亮在《英汉谚语对比研究》中指出汉语谚语和俗语的关系,分别从主要来源、句法特点和语体特点等方面对英汉谚语进行了对比研究,讨论了英汉谚语在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对应、半对应与不对应情况,并且提出了文学作品中谚语翻译的主要原则,体现了英汉谚语对比研究的现实意义,即它对翻译活动的借鉴作用。同时作者还指出英汉谚语对比研究,仅有一些相关的论文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或论文集当中,专论性著作尚未问世,与英汉成语(或习语)对比研究相比显得尤为滞后。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有待后者的研究。

薄鲜娥、冯建民、许丽红、高小燕、王清宁等学者也从汉英谚语对比的角度研究汉语谚语的,笔者在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还有一些学者,如张宜波(《英汉植物词语的国俗语义对比研究》)、孙永红(《中英文动物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及差异》)、周昆翔(《从概念隐喻看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异同》)等,从带有动植物词语等词语的谚语入手,对汉英谚语做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的文化差异。

三、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研究

谚语作为一种口承语言文化现象在语言学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留学生学习汉语谚语,可以深入了解汉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及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对提高汉语口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汉语热的逐流,一些学者开始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研究汉语谚语,试图从中找出汉语谚语教学的好方法。

赵现琦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重要作用》中揭示出留学生学习汉语谚语可以深入了解汉民族的独特文化以及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学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谚语可以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使自己的汉语说得更加地道。同时作者提出了谚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如教学应该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谚语,语交际实践中学习和训练谚语等,笔者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在汉语教学中借鉴和注意的。

林安洪、姜诚在《英汉谚语的差异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指出把民族谚语的差异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还能提高他们的涵养,笔者的方法在对外汉语谚语教学中也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我们借鉴。

王振来的《熟语的文化附加义》指出初级留学生和谚语接触较少,中高级阶段与谚语的接触逐渐增多,留学生学习谚语难在文化附加义上。笔者就留学生学习汉语谚语难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留学生要想学好汉语谚语,就要了解谚语的文化附加义,正确使用谚语。笔者的见解对对外汉语谚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对从事对外汉语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性。

四、结语

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对谚语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发现谚语研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专门研究汉语谚语的论著还不多,很多都是随着汉语熟语的研究出现的,而且研究都是从大的方面入手,还不够细化。谚语的对比研究成果虽多,但是大部分都是汉英对比,汉语谚语与其他语言谚语对比的很少,而且很粗化。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研究汉语谚语起步比较晚,虽然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谚语找到了一些谚语教学的方法,也行之有效,但是不够系统化,比如说对外汉语教材中该选择什么样的谚语,专门的谚语教材如何编撰等问题涉及的很少。总之,汉语谚语研究的空间还很大,无论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去分析,我们都可以找到切入点,这些都有待学者们去研究.

352 评论

8668神淡淡

在前面的帖子中,我提到一句中国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帖子发表后,网友vmax给我留言,问我这个谚语是否可以翻译成下面的句子。我回答他说,当然可以,但我不鼓励您这样做,主要原因是:您的译文,我们中国人看得懂,但外国人看不懂,他们根本不知道诸葛亮是什么人,如果您想让外国人也能看得懂,您就必须在译文的后面,额外增加一段注释,介绍一下《三国演义》,再介绍一下诸葛亮,只有这样,外国人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谚语,您说麻烦不麻烦?! Three cobblers are more clever than Mr. Zhuge Liang.(三个皮匠会比诸葛亮先生更聪明。) 其实,我们中国的许多谚语,都有对应的英语谚语,两者意思相同或者相似,完全可以互相代替,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我们自己翻译。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谚语,就有一个对应的英语谚语,请看下面第一行。另外一个与《三国演义》人物有关的谚语“说曹操,曹操到”,也有对应的英语谚语,请看下面第二行。 ①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个脑袋比一个脑袋更好。) ②When we talk about the devil, he will appear.(当我们谈论魔鬼的时候,他将会出现。)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对应的英语谚语呢?我曾在北京王府井的外文书店中,看到过这方面的书,书名好象叫做《汉英谚语词典》(时间长了,记不清楚了),我们可以从这种词典中,查出大多数中国谚语的对应英语谚语。现在国内是“英语热”,英语图书(包括英语词典)多如牛毛,我想这种词典应当不难找到。 一个中国谚语,只有在词典中找不到对应的英语谚语时,我们才考虑自己翻译,不过这种情况好象并不多见。比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谚语,我就一直没有找到对应的英语谚语,因此我把它翻译为: One is willing to sell, and the other is willing to buy.(一个人愿意卖,另外一个人愿意买。)

149 评论

夏初哥哥

名词化的语篇功能330诺曼时期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339浅谈英语虚拟语气的语用功能340浅谈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语用功能345浅析二十世纪计算机英语词汇的构成特点346浅析汉英动物谚语中的文化348浅析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根源349浅析英语禁忌语及其发展352浅析英语无标志被动句356浅议译者能力359认知语言学角度下“within” 的空间隐喻意义365商标英语汉译的原则和方法384体育新闻英语文体研究375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418新闻英语中的语法特点研究423颜色词在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性425移就的审美价值和生成基础426以认知为基础的颜色隐喻研究428隐喻认知功能研究的新视角429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438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439英汉宾语类型差异的认知原因440英汉动词非谓语用法之比较研究442英汉否定问句的答句对比研究443英汉汉英双关语及其翻译研究444英汉合成词构词对比研究446英汉名词短语修饰模式比较447英汉拟声词异同探讨448英汉人称代词运用对比研究449英汉人名的比较研究450英汉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比研究451英汉习语的文化共性和个性的研究453英汉颜色词的引申义的文化差别454英汉颜色词跨域对比分析?—以RED和红为例458英汉隐喻性词汇对比研究462英汉语中红绿色文化比较468英语道歉方式研究

34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日动物谚语对比研究论文

    一只刺捕(昆虫名)害一镬羹。 公鸡斗,头对头;夫妻吵,勿记仇。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叫唤的雀儿不长肉。 人熊有人欺,马瘦有人骑。

    橘子哈哈1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英汉动物谚语的研究论文

    一、对比含有动物名词的英汉谚语 先以英文中“dog(狗)”一词所构成的谚语为例,再结合我国相应的谚语加以比较,来学习谚语,使人们全面理解,正确使用。⑴ Eve

    静婷雅香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汉语和英语的比较研究论文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言特征往往反映着不同地域、民族的思维习惯差异。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

    小公举A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英语谚语的国内研究现状论文

    在前面的帖子中,我提到一句中国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帖子发表后,网友vmax给我留言,问我这个谚语是否可以翻译成下面的句子。我回答他说,当然可以,

    晓峰1124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汉语谚语名句翻译论文格式

    汉语谚语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近几年来对汉语谚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主要涉及从本体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和有关

    水墲月心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