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狸露宝1234
《一句顶一万句》是我第一本在手机上完成阅读的书。在阅读小说,写了一些解读的文章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想法有些浅薄,于是又读了相关的一些论文。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这本小说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认识。内容比较杂,就算是碎碎念了。曾看过刘震云的一个访谈,他提到,他的创作经常会受到一些批评。 但对于《一句顶一万句》,人们总是难掩溢美之词。无论从思想性、叙事手法还是语言特色,人们都给予这部小说很高的评价。 有学者是这样说的:“应该说,这是最近几年我读过的,最有意思、最有意味、最有想法的小说。这是一部不动声色的作品,是一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大书。它将开启一个小说讲述的新时代。” 刘震云也曾说,这是一部他愿意拿出去送人的作品。 就我而言,在阅读中会感受到作者的游刃有余,而不是那种力不从心。我觉得这是很难得的。一本书,如果能让学者饶有兴趣地研究,能让普通读者乐意读,且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那就算得上是不错的书了。 有论文提到了刘震云对语言的认识。从他的这本小说来看,他对语言有一种不信任的感觉。比如,小说中的人吵架,会从眼前的事扯到很多别的事,吵来吵去越吵越糊涂。 但有趣的是,作为一个小说家,他虽看破了语言的局限性,却还是要用语言去表达对语言的这种不信任。 这本小说很有意思,主要人物塑造得不错,为数众多的次要人物也个个鲜活。次要人物既为主要人物服务着,又有着比较强的独立性。 比如小说一开始提到的铁匠老李,作者既写了老李和母亲之间的隔阂,又借着老李的事,写出了老杨和老马的隔阂,在这个过程中,前半部的主要人物杨百顺也很自然的出场了。 但是当第一遍读这本书时,还是建议先关注主要人物,要不然容易有迷失在人群的感觉。 因为读的是电子版,所以可以看到其他读者对小说的评论。我看到一个读者说,作者爱用的“不是……而是……”这种句式,正是河南话的一个特点。(河南的读者们,真的是这样吗?) 以上这点我不是很确定,但是作者大量使用这种句式一定有他的目的。在看论文时,我又找到另一种说法: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还原现实世界的“绕”。 感觉这样解释很有道理。我之前觉得作者对再现现实世界有一种执着,但那时我还没想到,作者会通过使用某种句式去还原现实。(真的很佩服!)刘震云曾说他喜欢赵树理的作品,喜欢赵树理的幽默和乡土气。对于写《一句顶一万句》这种表现底层人民的小说而言,学习赵树理,那真是找对了师傅。 人们一直说这本小说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我一直以为作者受外国文学影响较大,没想到他学习的范围如此广泛。 看书时,我一直看不起老杨,也可能是受了老马和杨百顺的影响。可有一次我重看老杨瘫痪在床和大儿子说话那一段,我心里竟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 谁都知道老马看不起他,他自己也生气,可提起老马,他又忍不住为老马叹息,说老马明明可以当杀人放火的陈胜吴广,却偏偏天生是个胆小的。说完不忘骂老马几句,说他也看不上老马。 原本我以为杨百业是个窝囊的。可他听了老杨的这段话后,倒觉得老杨和老马“一辈子应该成为朋友”。 原来,老杨懂老马,杨百业懂老杨。 小说算是一个开放式结局,只写了牛爱国要去找章楚红,也没写到底找没找到。说实话,习惯了作者的讲故事的絮叨和有趣,看到结尾的戛然而止,倒让人有点失望(因为没看够)。 我觉得结尾之所以如此设置,有两个原因。 一是,牛爱国人生的钥匙在姥爷杨百顺那里,他去异乡寻找的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明白自己的心,当他完全意识到他的心结是放不下章楚红时,他寻找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是,可以把小说看作一个循环,就像电视剧《开端》那种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要寻求改变的循环。牛爱国有着和姥爷杨百顺相似的人生经历,但相似不是为了重复,而是为了寻求改变。一旦重大的改变出现了,那这个循环就结束了。(《开端》中男女主不断进入循环,不断寻找问题所在,最终成功,而成功后也就出了循环。当然这二者没有直接关系,只是这样比较好理解。) 就我而言,我感觉小说前半部分人物更多更丰满,主要人物杨百顺的经历更坎坷,而后半部中的人物有明显的复制粘贴的感觉(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牛爱国的人生经历也比杨百顺更简单。 那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前半部的丰富是为了铸造出“钥匙”,而后半部的简化和复制是给主角“降低难度”,让他“轻装上阵”,快速找到人生答案。 前几天看一个读者评论,他说看了电视剧很想看小说,我才知道原来小说还被翻拍成了电视剧。之前我只知道有电影版的。不过,据说电视剧版改动较多。昨天看了刘震云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延津与延津》,里面写了小说里的延津和现实的延津的关系。 读小说时,我很信任作者,慢慢地就以为小说里的延津就是现实中的延津。看了《延津与延津》我才如梦初醒,感觉自己很可笑,怎么会混淆小说与现实,犯这种错误。 后面11条下期再发,欢迎关注~ (对小说感兴趣的话可以读读原著,也可以看看一心书屋往期的解读~)
紫色的花瓶
高中语文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板块,怎么教育教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和学。那么要怎么样更好地教学呢?相信大家在这方面都需要做不少的研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200个,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题目一
1.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为中心的分析
2.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4.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
5.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6.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分析
7.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
8.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市育才中学教学实践为例
9.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10.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矛盾及解决策略
11.例谈高中语文选修课“诗歌与散文”系列的教学策略
12.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的理论解释和实践策略
13.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教材编写实践的理性反思——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
14.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
15.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16.高中语文教师文学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查与分析
17.高中语文教学应开拓优质高效的科学发展之路
18.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9.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特征及其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20.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之我见
21.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分析
22.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研究
23.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探究
25.文感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之途
26.浅议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7.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28.美国高中的“选课指导”及语文选修课实施的对策
29.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30.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建议——基于江苏实验区的调查研究
31.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
32.论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3.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34.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应重视四个策略
35.我国大陆与台湾高中语文课程文件比较研究
36.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37.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38.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39.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问题研究
40.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
41.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
42.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4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六大困惑
44.基于新课标课堂教学有效性视角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45.基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46.新中国成立后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变化的历史研究(1949-2000年)
47.谈高中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运用
48.优化教学设计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49.高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初探——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阅读”课教学实践为例
50.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5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
52.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
5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评价方案构想
54.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
55.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56.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57.探析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58.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思考
59.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之我见
60.微探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61.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62.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63.试论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
64.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变革、困惑与反思
65.关于高中语文口语训练教学的一种构想
66.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探讨
67.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及实践
68.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69.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70.高中语文古文诗词教学模式创新初探
71.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
72.关于高中语文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73.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74.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评价
75.高中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
76.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概述(上)
77.高中语文阅读审美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78.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有效实施策略
79.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究
80.浅析当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问题和设计改革策略
81.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82.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83.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84.从教材讲授看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与高考脱节现象
85.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措施探讨
86.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87.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估工具与使用策略
88.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89.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90.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
91.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探讨
92.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
93.走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误区
94.阅读之钥:关注文本细读——也谈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
95.高中语文泛化的介入性学科审理体系
96.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97.高中语文课堂构建中彰显语文魅力的思路探索
98.对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反思
99.论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现状及思考
100.浅议高中语文早读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题目二
1、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探析
2、中学语文“任务诱导”教学模式研究
3、语文课堂互动研究
4、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中学文学教育
5、语境与中学作文教学
6、高中古诗词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效传承
7、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与革新策略
8、改革开放以来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观的变迁
9、多元取向下的迷惘与坚守
10、高中语文教科书写作教材比较研究
11、香港《中国语文课程指引》与内地《语文课程标准》比较 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教研
12、语文课程中的语文知识建构摭谈 语文课程的多媒体教学
13、基于体验的语文情感教育研究 语文教师现代信息素养研究
14、感悟式学习是生成和建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15、近二十年语文中考命题发展研究
16、一位农村语文特级教师发展需要及生活经历的叙事研究
17、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实践知识研究
18、在新课标指导下培养高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9、对话式阅读教学实践的反思及改进
20、中学作文主体情感趋动的探析
21、职业高中写作课程的反思
22、叙事学与中学小说教学内容的构建初探
23、中学语文教师教育信念的个案研究
24、论李镇西生活化语文教育经验
25、论绿色作文教学
26、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祝福》
27、高中作文训练序列与学生的心理发展
28、新课程评价标准下的作文评语研究
29、英语记叙文图式训练对中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
30、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31、中职语文发展性学习评价的探究
32、优化语文课堂情境改革与实践:课程与教学整合新视点
33、儒家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关系探考
34、高中生语文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实验研究
35、人教社三套高中语文课本阅读部分比较研究
36、建构中学文言文教学文献学知识背景初探
37、中学语文课堂活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8、论“个性化阅读”教学
39、新课程与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
40、中学语文情境教学初探
41、中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42、高中小说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4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现状分析与研究
44、中学生课外阅读常规化探索及实践
45、一体两翼: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的双向培养
46、关于高中语文“发展性课堂助学”实践活动的研究
47、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48、中学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方式研究
49、广元本土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50、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提高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51、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52、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53、中职校商贸专业语文教学现状及其改进策略研究
54、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特点及实施研究
55、试论中学语文专题教学模式
56、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
57、文化变革视野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研究
58、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体性学习活动设计
59、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研究
60、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作文评改策略研究
61、高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实验研究
62、论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研究
63、承德市乡镇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调查与反思
64、刘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65、对吕叔湘语言教育思想的再思考
66、苏教版国标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及其教学现状研究
67、高中开放式作文教学研究
68、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改革研究
69、“南通乡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70、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思想研究
71、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72、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73、基于案例的语文教师校本培训策略研究
74、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系统选编特点及教学实施研究
7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研究
76、中职校旅游专业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77、高中高效语文作业实验研究
78、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79、唐彪《家塾教学法》阅读思想研究
80、“当代孔子”-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81、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初探
82、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究
83、作文合作学习探究
84、写作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85、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
86、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87、高中文言文学习策略教学研究
88、职校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探析
89、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
90、论审美理论在高中文学课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91、黎锦熙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92、《千字文》教材模式及教学意识流变研究
93、建国以来中学语文语法意识变革研究
94、《古文观止》语文教学思想研究
95、《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语文教学思想及现代意义
96、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隐性教育观念的研究
97、语文教师实践性学识养成研究
98、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99、中等师范学校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100、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泛语文化的原因及其对策
论文题目是论文的名片,可以一眼让人看出这篇论文主要讲述什么内容。所以论文题目切记不能假大空,而要浓缩其精华准确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
迷糊喵星人
(润言 #20210114#Day31/100) 在你的人生中有没有因为一句话让你茅塞顿开?有没有在你情绪低落时给予你重新振作的力量?有没有在你巅峰时点醒你戒骄戒躁? 我之所以喜欢上看书,是因为在那浩如烟海的书海中,我总能看到给我指明方向的明灯。我的烦恼古人早已有之,他们也曾像我们一样困惑迷茫过,只是他们的高明之处在于最后找到了答案。我也最终领悟到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这个世界,读书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我曾在小马宋写的书《朋友圈的尖子生》中看到很多让我受益匪浅的语句,它在冥冥中给我指明人生前进的方向,以下摘抄供大家赏析。 人生感悟篇: ●如果今天或者明天你找到了人生目标,将会发生一些什么:一、即使你内心已经明确地知道你想要什么,依然会有一些更为社会认同的东西来诱惑你,要永远记得坚持。二、如果你坚持了,你一定会经历一个学习自己写程序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是痛苦并漫长的。 ●有一天你将破蛹而出,成长得比人们期待的还要美丽,但这个过程会很痛,会很辛苦,有时候会觉得灰心。面对汹涌而来的现实觉得自己渺小无力。但是,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都将孤独地长大,不要害怕。 以上两段话让我当下意识到没有目标的人有多可悲,只有强大的自驱力才能抵达人生的彼岸。在这过程中还会遇到重重险阻,外界的干扰诱惑。所有外在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自己的内心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找目标找方向应该是我当下最该做的事,没有十年的愿景那我就找一年的目标,没有一年的目标我就找当下最想干成的事。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也许目标就在其中,只是等待着我去寻找。 技巧篇: ●写作是件麻烦事,不过反正都很麻烦,干吗不做点有难度的呢?有难度是有价值的前提,那些难度不大的事留给平庸的人做吧,费这个劲干什么。要写一本内容和形式天衣无缝的书,我的建议就这么几条:第一,一定是自己说话的德行,既不是S的,也不是B的,更不是SB的,只是自己的;第二,想想自己在干的事和价值目标,要全面匹配;第三,想想目标读者,他们都在你笔记本的对面,对着他们说话,掏心窝,捞干货,亮绝活。 高考结束后我再也没怎么写过作文,印象中只在大学毕业时写过论文。之所以再次提笔写作,是被那段话击中内心。既然写作是个有难度的事,那就去做吧,让自己成为不再平庸的人,特别有成就感。其次写作融入了思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自己的所思所想,吸引同道中人共同成长也不失为一件乐事。一个人的皮囊存在于世是有期限的,而好的思想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被后代代代相传,这绝对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 被书中的话一击即中,并按照它的方式行动,在行动中去证伪,我的人生就是这样被一点一点改变。感谢那些年读过的书,看过的金句。。。
论文查重,把自己写好的论文通过论文检测系统资源库的比对,得出与各大论文库的相似比。 论文检测服务也可以称为论文查重,一种为了应对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发
一、能通过改变句子中的几个词组降低重复率吗? 有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疑问,明明有大多数的内容都是自己写的,为什么在查重的时候重复率依旧那么高呢?首先呢,论文存在的
大学生论文通过抄袭检测系统得出文字重合率,一般高校将重合度30%以上定为抄袭的文章,即论文审核不通过。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连续13个字相似或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
1.多用逗号,少用句号。2.如果专业名词太多用别的词替换不了,就扩句,降低你的专业名词在那句话中的比重。3.修改的时候不要只对着标红的句子改,同时要看系统认为你
《一句顶一万句》是我第一本在手机上完成阅读的书。在阅读小说,写了一些解读的文章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想法有些浅薄,于是又读了相关的一些论文。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