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大众研究论文

大众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大众研究论文

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论文

一、理论视野开阔

《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的主题无疑是讨论大众文化,其所采用的方式是研究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作者为什么选择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作为研究的主题呢?在作者自己看来原因有二:其一,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对于分析当代中国文化现象有借鉴或应用价值;其二,费斯克又是当代文化研究转向途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研究他的文化理论必定会从纵横两方面牵涉到国外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其他人物的文化理论[1(]p392)。在这里作者将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置于西方诸多文化思潮的大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大众文化就显得视野更加开阔。法兰克福学派、新葛兰西主义、文化民粹主义、以及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不时在文中被引述并作出评判解析,使读者不仅可以了解这些文化研究学派的思想,而且使读者更加明了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与其他文化研究学派之间的关系。正如作者所说:“本书通过与英国文化研究理论家的纵向关系的比较,以展现费斯克理论的传承关系和变化特征;通过比较与同时代英国文化研究理论家之间的横向关系,以展现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状况;通过与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文化工业理论或群众文化理论的比较,以凸显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与它们的差异;通过与巴赫金、巴尔特、福科、德赛都、布尔迪厄等英国文化研究以外思想家的比较,以发现费斯克与它们的理论源流关系”[2](p47-48)。正是在这种尽量与诸多理论的相互比较的宏大理论背景下,作者解析大众文化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定义式,也不是依从一个大众文化的研究学派的理路展开分析,而是在比较中,以理性反思的方式充分解析不同大众文化理论的利弊得失,从而使大众文化的多维层面被揭示出来。如此立论,使《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就不仅仅作为解读费克斯大众文化理论的著作,而是一部反思整个西方文化理论的著作。正如俞吾金教授在此书序中说评价的那样,这部著作“围绕着英国学者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这一轴心,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出当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的绚丽画卷。这幅画卷内涵丰富、主题突出、色彩缤纷、运思巧妙,是近年来很少见到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方面的力作”[3](p1)。

二、文本解读深入

仅仅有宏阔的理论视野对于一篇好的作品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问题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背景中,必须要深入所面对的论题。陈立旭教授《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所面对的论题是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因此,全书的重点就在于深入解析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作者所采取的解读方式虽然仍然延续着国内通行的文本解读的方式,对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的研究文本展开深入解读,但这种解读又超越了单向度的仅仅停留在文本上的理解,而将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置于整个西方文化研究转向的背景中,并时刻对比法兰克福学派以及伯明翰学派其他人物对相同问题的看法,同时加以比照、分析、评述。因此,这样的文本解读就不仅仅就文本来谈文本,而是就问题来谈文本,跳出文本谈文本。这样开放的文本解读,使读者不仅可以了解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而且在诸多相关理论的比照下,可以深化对费斯克理论文本的理解。作者对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相关文本的深入分析不仅始终是开放式的,而且力趋在整体性上、总体性上把握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观点新颖、创见颇多,而且在文化研究领域对其观点持同情、赞扬、唱和、肯定者有之,对其观点持质疑、批判、非议、否定者亦有之。因此,要想客观公允地解读这样一位争议颇多的思想人物绝非易事。作者面对这样的困难,毅然将诸多争论化解在对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总体性、整体性认识中,以问题为主导线索梳理和剖析费斯克的基本观点和思路。顺着这样的文本解读理路,作者从理解和界定大众和大众文化、财富的流通与意义和快感的流通、大众文本的特征、大众的辨别力和生产力、大众文化的政治潜能等五个方面重新从总体性上勾勒了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基本要点,从而使读者通过这部著作可以拨开诸多迷雾、全面深入地洞悉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精髓。总之,陈立旭教授的《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在西方理论文本的解读方面可以说别开生面,既克服了单向度的就文本谈文本,又克服了不同争论对解读文本的干扰;正是作者坚持的开放式文本解读和总体性、整体性的思想把握使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更加全面鲜活立体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三、反思面向中国语境的大众文化研究

对于一个西方文化理论的研究者而言,能够透彻全面地解读思想文本似乎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一个长期面向中国现实的文化问题展开研究工作的学者来说,这还是远远不够的。陈立旭教授长期从事于中国文化现象和文化问题研究,其时时萦怀的学术兴趣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上”[4](p391),因此,仅仅解读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决不是作者的最终旨趣。正如作者在书的后记中所坦言的那样,其展开费斯克研究的用心在于:把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之文化工业/群众文化理论与费斯克为代表的文化研究之大众文化理论接合起来,将之导入中国特殊语境中以观察大众文化现象[5](p393)。简要言之,以资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成果,展开面向中国语境的大众文化研究正是作者的良苦用心。明了这一点,我们再去阅读这部作品,不由得对作者产生更多的敬意。书中作者不停地解析和评述西方不同的文化研究流派,不断地探究不同思想流派的利弊得失,其最终努力反思的则是这些理论如何才能为面向中国语境的文化研究提供值得借鉴的理论视角。那么,如何才能展开“面向中国语境的文化研究”呢?在作者看来,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其一为单一性引介西方文化研究某一流派,并以此片面的理论资源为圭皋解读中国文化现象;其二为无视中国语境,不经转换而生吞活剥地搬用西方理论分析中国文化现象,以致牺牲中国地方性事实、造成批判语境的错位。第一种错误倾向在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界主要表现在对法兰克福学派过度依从,可以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已经相当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大众文化的研究面貌。然而这种单一的引介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解析中国文化现象,不仅一定程度上脱离中国现实语境,而且也不能为我们分析中国文化问题提供更全面的理论视角。

在西方的文化研究界,伯明翰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具有强烈的互补关系,所以,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领域在引入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同时,显然还需要进一步引入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尤其是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只有这样,才可能对于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现象有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理解。陈立旭教授正是从弥补这一理论缺陷出发,积极引入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以期矫正法兰克福学派对中国理论界的单一影响,从而使中国的文化研究界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并对原来的研究思路和叙事思路做出深刻的反思和必要的修正。至于第二种错误倾向即批判语境错位的问题,作者在整部书中不停地展开反思和追问。近代以来,整个中国的理论界就面临着引介西方理论的困境,这种困境集中表现在:这些引自西方的理论或思想如何与中国语境、中国实情、中国的地方性实证经验相结合并贴切入微地分析中国现实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与否关系着一种来自西方的理论是否真正能在中国落地、生根、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这一问题,《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的作者陈立旭教授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反思意识。他一方面认为,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中国本土化的大众文化理论不可能在自外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明的基础上有所建树,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脱离中国语境、照搬照抄、生吞活剥式地、不经转化地运用西方的某一理论分析中国的现实也必然是错误的。那么,如何真正切实有效地展开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呢?作者的理论探索告诉我们,出路只能是:对诸多引介的西方理论展开全面深刻的反思,并立足中国现实进行面向中国语境的大众文化研究。总之,《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不仅为我们反思如何研究中国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契机,也为我们展开面向中国语境的大众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

论文的结构一般是背景介绍·研究现状现有算法、技术、手段或方法的缺陷和不足提出的新的算法、协议、方法、技术或手段对自己提出的方法、技术或手段进行实践、分析和比较结论和展望20.论文撰写时,一定要注意书面语气,不要有口语化的成分,很多同学没有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写的内容过于口语化,应注意!

一、选题 选题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只有研究有意义的课题,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对科学事业和现实生活有益处;而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研究得再好, 论文写作得再美,也是没有科学价值的。钱学森教授认为:“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国家的需 要。……在研究方法上要防止钻牛角尖,搞烦琐 哲学 。 目前 在 社会 科学中,有的人就古人的 一句话大作文章,反复考证,写一大篇论文,我看没有什么意思。”因此,我们要选择有科 学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和写作。那么,应该根据哪些原则来选题呢?(一)具有科学性。它应包括:急待解决的课题;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创造;学科上短 缺或空白的填补; 通行说法的纠正;前人理论的补充;等等。(二)有利于展开。指的是:要有浓厚的兴趣;能发挥业务专长;先易后难,大小适中; 已占有一定的资料;能得到导师指导;在一定时间内能完成;对题目加以限定。注意事项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我认为:没有实质性论文叫空论!或者可说抄论、空论、仿论、以权代论、无论理之阔谈!终究还是无理之论!还论什么呢?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小论文

1、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2、当个人融入群体之后,会产生一段莫名的兴奋期,既为自己的归属感感到欣喜,也为那种潮水般汹涌的口号、宏大的仪式与场面所感动。

3、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4、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5、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

6、数量,即是正义。

7、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8、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9、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

10、对 历史 而言,个人命运可能隐藏在很小的一个小数点里,但对个人而言,却是百分之一百的人生。

11、一个国家给年轻人什么教育,就能知道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

12、群体不会深思熟虑,群体轻信而易受暗示,群体中有教养的人和无知的人没有区别,群体不允许怀疑和不确定,在感情上总是走极端。

13、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当然名望越高,反应就会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会把末路英雄视为自己的同类,为自己曾向一个已不复存在的权威低头哈腰而进行报复。

14、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 社会 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15、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

16、不要轻易地成为集体的一份子,这样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即使你以为自己只不过是随声附和了一下而已,实际上你已经成了帮凶。

17、一些令人难忘的 历史 事件,只是人类思想无形的变化造成的有形的后果而已。

——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节选)

古斯塔夫·勒庞,法国 社会 心理学家。从1894年开始,勒庞发表了一系列 社会 心理学著作,主要有《民族进化的心理定律》《乌合之众》《 社会 主义心理学》及《战争心理学》等。

在 社会 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恐怕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弗洛伊德曾评价说:“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

这本书也极受中国人的追捧。然并卵,有些人,就是把类似《百年孤独》看一百遍,他也还是冲着瞧热闹去的。

我猜很多人读过之后,大概是一拍大腿:我擦,这写的不就是我本人么?!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换言之,被“打脸”的是,这本书也成了很多“中国式”大佬们在21世纪现时代条件环境下的一本“参考书”,而我们的老祖宗,乃至于后来居上者,也更擅长“统治”大群大群的“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凡是那些需要发动大规模群众参与的行动,诸如政治家煽动民族主义、资本家鼓动群体买买买、无良媒体诱导民众眼球等等,都必然利用了勒庞的思想,很多诸如纲领、金句、广告、口号之类,大概都是参考了勒庞的群体心理分析而制定的。

社会 大众心理特点可以总结为三点具体原因——心理趋同、情绪感染、反复暗示。在群体中,具备足够强大的能力来抵挡 情感 暗示的人寥寥无几,因此易于在趋同的洪流中迷失。比如,房子究竟为何那么贵?既那么贵,你为什么还要买?

就这一点来讲,东西方都一样。只是,东方人更加喜欢搞“个人崇拜”,就比方说关羽吧,这就是一个 历史 物化的典型后果。关羽,我想他是其实是寂寞的。无数人的仰望,成全了忠义之名。然而正与邪、黑与白,皆顶礼膜拜,他也只能——微闭双眼,静观尘世浮华背后,多少枯骨掩埋吧?!

所谓的乌合之众也都是些“无名之辈”的弱势群体,而不择手段获得了名气、地位的“强者”们,都早早的从他们当中“脱颖而出”了,然后再去指责、指导他们。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明的大佬们其实不过是比一般人稍稍聪明了一些,不见得是真的高明,这也解释了中国人为何那么容易就“树倒猢狲散”的原因。比如,范冰冰如今就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乌合之众大抵上从没想过自己要什么,以及应当怎样活的像一个人。只学会了怎么去做一个与别人类似的人。大部分国人都就像是无脑的蚁群中的一员,只要有蚁后的存在,就去迎合、拥护他,哪怕一直劳累、糊涂到死,只为了不要去思考。

这是因为上面不需要他们去思考,而乌合之众的脑子里也早已经被灌满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的概念和暗示。咱们也不稀罕论是非,更喜欢聊八卦。但是,谎言说一万遍,也不会是真理。只是大家都那么说,于是,你便相信了。比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粉丝经济的盛行,这种现象也迁移到了网上,特别是互联网的隐蔽性、匿名性更是助长了“群体暴力”,所以乌合之众更加无处不在。而网络时代的知识与阅读的碎片化和庸俗化,亦愈加使得群众的智商直线下降。

“群众”也是没有观点的。弱者也只知“仁义道德”与眼中的是非,以及选择站在那一边。比如,动不动就集体砸日本车的“泛民族主义”行为就可见一斑。当泛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也就意味着无知的、愚蠢的、从众的思潮蔓延。无知的人如果走上街头,他们的眼中的“敌人”或者“仇人”多半是像我们自己一样手无寸铁的人。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同情大部分弱者,但也同时极端鄙视那些“无畏”的群众。

比如,中国人认为的素质大概就是我年纪大,你就该给我让座,不然就是没素质,我就可以问候你十八代祖宗,然后一堆人就会群起而攻之。推而广之,只要我满口仁义道德,就算是杀人放火那也是替天行道。

电影《搜索》中的叶蓝秋,就因为公交车不让座一事,被人拍成视频发到网上,于是迅速聚集了一群乌合之众,他们不问事实,简单粗暴、情绪化地实施网络暴力,最后逼得叶蓝秋跳楼自杀,可是她没有让座的真正原因是那天她检查出癌症,身心俱疲,那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应激反应。

对于咱们这个世界,对于弱势“群众”我一向宁可持清醒的悲观态度,也从不盲目乐观。中国人其实缺乏自信,所以我们努力追求自信,但是自信不是“大喊大叫”。一旦某个群体变得自信,事情就往往朝着失控和可怕的方向变化,因为他们所谓的自信是虚假的自信,他们认为汇入群体之后,就可以免责,就代表了“正义”。

我们似乎既不善于表达 情感 ,也不善于宣泄。这不好,爱,就要大声喊出来;恨,也要找一个出口。但通常我们都是憋着,曰含蓄,曰隐忍。但这仅仅是个体状态。一旦汇入群体当中,那么情绪化就是催化剂,乌合之众的行动需要极端感情来引爆,在情绪化的裹挟下,事实已经不重要了,或者已经看不到事实了,于是他们就变得非理性了,甚至变得非常暴力,可是乌合之众自己却感觉不到。

就比如,今年的“吴秀波事件”,笔者就曾发表过尖锐评论。当时,我所看到的就是几乎一边倒的抨击、谩骂吴秀波,同情“小三”,似乎只有这样才是符合“正义”的,才是有感情的,而完全罔顾“小三”的趾高气扬与寡廉鲜耻。

其实,可能正如勒庞所言,乌合之众只是将感情错认为是发自我们内心的,其实,我们的 情感 早就被现实绑架的体无完肤了。而时下,大概有两亿的空巢青年和独居者,正在试图抗拒这样一种“绑架”,但这仍然不过是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而非精神与 情感 的独立、自由。

有追求者必有思索,有思考则必孤独。而只有“混迹”在人群中才不用思考,也不会孤独。

大概特别喜欢扎堆看热闹的中国人,最害怕的就是孤独了。“人多力量大”、“少数服从多数”,——那滚滚红尘,熙熙攘攘早就让我们变成了一群最熟悉的陌生人,一群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乌合之众”。

张锋 己亥深秋写于启东翠彧轩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 它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现代我们把这种心理称为“从众心理”,意思是看到群体做某事,也会跟着一起做某事。大多数人觉得“从众心理”是贬义词,其实不然,它是一个中性词。从众并非总是坏事儿。大多数的社会规则都是靠人们共同维护,靠“从众”才能得以维持。优秀的人可以通过融入团体来获得金钱和声望,有实力而且有理想的人可以在团体里面造就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造福整个社会。我们现在谈到的“从众心理”大多是贬义事例比较多。“从众心理”对个人来讲,不管是利还是弊,我们首先都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应该如何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呢?我把它概括为以下几点:001  这件事儿是否能让你个人成长最大化?当我们融入一个团体时,我们要考虑这个团体里面的人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成长,帮助我们碾压过去的自己,能量场很重要。002  查询团体所有资料为了避免加入传销组织,在我们融入一个团体时,应各方面多渠道查询这个团体的资料,再理性判断是否加入,前期做好充分准备。003  众人的选择不特别,也不靠谱 大多数人选择的路会特别拥挤,成功的路上往往不拥挤,因为不是谁都能坚持到最后,也不是谁都具备眼界和格局,问路要找对问路人。004  当一个人试图打断你独立思考时,要特别注意 当你在做重要的选择,而旁边有人在不断催促你快点快点有点类似于销售成交的意思,这时我们就要打起12分的警觉,警惕这个人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005  找到同频的队友 在一个群体,想要有自己的特色,首先就要找到支持自己或者和自己想法一致的人。006  求助专业领域的朋友 在投资当中,我们往往会强调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要去碰,在我们涉足某一新领域时,我们对这个领域的认知不够,这时就应该寻求这方面领域朋友的建议。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从众心理”也是中性的,只有我们认真向内寻求、探索自我,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向内认知,向外行走。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示,一个群体并不是单一的个体与个体的相加,也就是说是数量的总和。而是当一个个体组成一个群体的时候他的影响力以及外部的表现特征,就会出乎人的意料,反其道而行之。群体这个词,首先它得是一群人。再者,它必须要有群体的共性特征,比如说向着某一个相同的目标的一类人群,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而乌合之众这本书主要就群体与个人之间的,差别与联系展开了论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观点就是 现代心理学认为:类同于群体表现的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主要是以女性,野蛮的原始人,以及儿童为主。 群体的思维或行为与原始人非常相似。群体行为是不受大脑控制的,它们之中的每个人的协同一致的行为只不过是他所受到的刺激因素作用于脊椎神经的结果。所谓群体,不过是外界刺激因素的奴隶而已。 群体的情绪是极端情绪化。 当然也发现了其中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研究结果。比如:在群体的灵魂中占上风的,并不是对自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欲望,这就是奴性。 根据我们的经验,在那些容易兴奋的,半癫狂者,神经有毛病的以及一切处于疯子边缘的人中,尤其容易产生这种人物。他们强烈的信仰使他们的话具有极大的说服力。芸芸众生总是愿意听从意志坚强的人。 不管是任何一个种族,都普遍流露出一种女性化特质。 奥地利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之说,断言在每个男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一种弑父而代之的深层欲望。 群体性具有无意识的心理特性,会催生出英雄主义,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个体的话在,单独行动的时候并没有,整个群体那么,有英雄主义气概,也没有那种无惧无畏的精神,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它通常具有一定的毁灭性和破坏性,并且显得一点都不理智,而且是处于一种很盲目的状态。 群体之间的情绪可以互相传染,在这种情况下,群体中的个人一般都很难独立思考问题,就连感官也会变得迟钝,而且容易受到周围人的煽动与蛊惑。让自己变得毫无理智可言,没有分辨事实真相的能力。 凡是领袖,要么就是野心家,要么就是很极端。只有最极端的人才能成为领袖。或者说热爱偏激的群体造就了他们的领袖。群体善于形象性思维,而不擅长于逻辑思维。所以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演说家,必须要抓住,群众的形象性思维,以至于形成鼓动作用。每个民族都拥有其独特的民族性格,现在,我们甚至可以说,每个民族的精神成分中都携带着它命运的定律。比如说拉丁民族普遍具有的特征,就是感性冲动。而英国人相对来讲,民族性格,更加克制,理性,还有严谨。一个群体的特征是怎样的,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环境文化的影响。当然短时间内改变一个群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从一个旧的观念摒弃到一个新的观念是需要漫长的时间,以及足够大的轰动力才可以改变的。法国人民最初热衷于君主制度,对于民主自由,平等是一概不提的,一直到后来这种观念才被慢慢接受,深入人心。所以说要做好一个好的领导者,他必须要深入地了解群体的特征,以及善于利用。当然,群体的存在并不是毫无道理可言的,英雄主义也就是从这里诞生,事实上,历史正是这样被创造的。

大众传播学研究论文

前言: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方法的支持,他是获得知识的途径,是进行研究时所用到的工具、策略和手段,也是架通理论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对于我们学生而言,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对研究方法的学习都将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在课堂上,也有许多老师向我们阐述了学习研究方法的益处与重要性,因此最后一次的读书笔记,我选择了阅读《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这本书,来学习有关研究方法的知识。这本书原是一本教材,其内容很丰富,需要细细研究,因此我在这次的读书笔记只将重点放在最有收获的部分章节,结合作者所写总结知识点也谈谈自己的收获感悟。首先,我结合作者的导论与自己的阅读整理了整本书的大致结构,如下图:一、 研究过程 这个章节的内容对我来说帮助很大,从知识本身来说,是因为对于现阶段还缺乏研究能力与经验的我们来说,能够明白研究的各个具体阶段与需要准备的操作,是一个很明确很重要的指引;从作者风格来说,是因为作者将研究各个阶段要做的事都讲述地很详细,分门别类清楚明了,并且讲解时举了很多研究里的社会现象来让我们理解更透彻,因此我阅读时也不觉得枯燥,受益匪浅。作者将研究的过程归纳为概念化,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总结研究五个部分。在概念化的部分,作者讲解了以研究目的划分的三种不同研究,研究问题的提出过程和具体问题以及与文献综述有关的内容。在研究设计方面部分,作者从分析单位与观察对象,时间维度,研究方案,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讲解了正式收集分析资料与写作之前应做的规划。最后结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总结研究三个部分的讲解,这让我对整个研究过程有了清楚地认知,并且对每个阶段的细节也都有了较为明确的执行方法,让我有一种万事俱备,只欠“实行“的感觉---先概念化提出选题,再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分析二手资料,最后进行研究总结,虽然我可以想象具体研究的过程一定是困难重重的,但这种全局性的把握让我收获良多。除了全局性的把握感以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讲解时的尽可能详尽以及所采用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实例与理论结合的讲解方法,这让我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有了对细节的掌握感,不至于只有整体的框架却未学到实处,比如在讲解以研究目的划分的三种不同研究时,作者举了有关“芙蓉姐姐走红“的传播实例来让我们明白描述性、解释性、探索性研究的不同,探索性的角度是“网友们的具体态度是什么?”,研究者需要去收集探究;描述性的角度是”这个态度是否准确?”,研究者需要去分析证实或推翻;解释性的角度是”为什么大家的态度是这样的?”,研究者需要去解释这一现象。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书里也有地方结合到了我们上课上所讲的理论,比如”沉默的螺旋”理论等,其他这样的具体知识点与例子我在此没有写出来,但阅读的收获却实实在在存在于心中。二、 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在这本书里,作者比较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区别,并结合了具体应用、特点与步骤,从调查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三者来讲解定量研究方法,从定性田野研究,文本分析法,手段和步骤三个方面来讲解定性研究方法,这两大部分内容很多,我想从中挑选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来谈谈感受。作者在定性研究里提到的精神分析,这一部分我很感兴趣,大概是因为我本身就对精神与心理方面的知识很好奇,而我对这种心理与精神上的知识如何和研究分析的理论结合起来的更加好奇,在这一部分作者提到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灵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面,弗洛伊德不是第一个提出潜意识概念的人,但他却是的潜意识成为精神分析理论最基础的概念之一,潜意识被压抑,能够影响和控制意识,联系到大众传播里,比如媒介产品不仅仅是传递信息,也是生产者和接受者在潜意识层面的交流,还有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集体无意识和原型,作者都有提到,这些理论都让我们更加了解潜意识层面的东西,总之,从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就不仅仅能体会到表面,他们能帮我我们了解媒介文本的深层意义,运用到分析文学,广告等领域,我们就能从资料中揭示更深层的意义。作者还很详尽地讲解了许多调查方法,比如调查法里的问卷,其实是我们使用过很多次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也是老师上课讲过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很重要也很有用,但阅读时这些方法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调查过程是很艰难的过程,需要研究人员头脑与身体都保持在线状态,部分方法还涉及到团队合作,在我认为这些方法只是阅读也是不够,我们仍需要实践才能真正学会这些方法,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体会到这些方法各自的好。总结来说,这本书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读这本书我收获很多,不仅仅表现上以上所写。同时我也认为,我还并没有对整本书了解详尽,还有许多知识是我还没有特别深入思考的,还需要我去钻研理解,因此我也把这本书延期借阅了一个月,希望以后能再认真阅读一遍,学到更多更透彻的东西。最后,我也希望在下一次遇到的论文作业时,我能把在书里读到的方法运用到研究中,或许结合具体的实践我又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开展舆论监督是每个新闻媒体的使命和责任,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现实生活的深刻变化,大众对媒体舆论监督越来越关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之处,从而出现了监督乏力、监督不畅和监督不能的情况。面对如此现状,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健康、法制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成为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基本原则;

一、媒体舆论监督的含义与方向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礼仪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1]。

舆论监督的产生与社会制度紧密相连。在我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做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也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责。国务院温家宝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胡锦涛2009年在世界媒体峰会致辞中曾强调:“要鼓励和支持媒体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两位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的鼓励与期许,为我们未来更好地开展新闻监督指明了方向。

二、媒体舆论监督优势与现状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进步,新闻舆论监督也取得了不菲业绩。从最初的小心谨慎到今天的锋芒毕露;从最初的屈指可数到今日的遍地开花,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监督特点看,舆论监督具有几大优势。一是具有很高的受众关注度和影响力;二是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能力;三是具有多样表现形式;四是涉及面广,关系到受众的点滴生活。从监督现状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舆论监督工作配合党内监督、组织监督、制度监督和民主监督,在形成监督合力和实效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对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舆论监督在运行中还有许多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的地方,从而发生了监督乏力、监督不畅和监督不能的情况,甚至存在着损害公民、单位的合法权益甚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有些新闻媒体为制造噱头,引起广大受众关注,竟然违反“真实”这一媒体舆论监督的生命,通过不实报道极大损害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形象及存在价值。

例如2007年3月,广东某媒体报道称,广东香蕉发现巴拿马病,由于难以治疗,被称为“蕉癌”。报道随后被有意无意误读延伸为“吃香蕉会致癌”,香蕉运销商也借此打压香蕉价格,导致海南香蕉滞销,价格暴跌。一个以讹传讹的“蕉癌”事件,使得海南香蕉业几乎遭到灭顶之灾,香蕉种植户损失惨重,教训极其深刻[2]。

三、媒体舆论监督的完善路径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下,面对新形势,如何建立起一个科学、健康、法制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切实反映党和人民的意志,对政府、司法、社会实行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媒体宣传什么、评论什么、批评什么、监督什么都要根据党的政策和国家方针来研究实施,使之有利于党的执政和国家稳定,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党性原则、有利稳定原则、服务大局原则、事实准确原则、客观公正原则、注重效果原则、遵守纪律原则和依法监督原则。遵循这些原则,舆论监督就可以少走弯路[3]。

同时要做到“三个不能对立”。在舆论监督活动中,要把握导向和立场,不能把反映人民意愿与促进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相对立;不能把揭露工作中的问题与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相对立;不能把抨击社会的歪风邪气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对立。

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雨雪冰冻灾害时,尽管灾区群众遇到停电、断水及交通堵塞等重重困难,但各媒体报道的大量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鲜活稿件,既客观报道了灾区困难,又重点报道了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齐心协力、共同奋战、舍己为国、无私奉献的英雄壮举。鼓舞了国人,振奋了民心,树立了政府的威信,体现了百姓的情怀,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不仅如此,还要注意把握大局。舆论监督在大局面前尤其要把握好监督的“度”。要坚持按照法律办事,按照原则开展,否则就可能危害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经常性的、基本任务。”可以说,促进安定团结是舆论监督的一项重要责任,因此在事关国家和社会利益方面开展舆论监督要更加慎重。

四、正确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对策

作为媒体来说,一些盲目追求“噱头”的失实报道绝不能成为其营销手段,否则到头来,损害最大的还是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公信力”。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首先要倡导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强化媒体社会责任感。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信念,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媒介可以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它要求记者在从事新闻报道的时候,遵从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自由性原则。如果在工作中缺乏科学责任和质疑精神,就会让媒体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例如2005年7月,一篇标题为《啤酒业早该禁用甲醛》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报道开头引用了一名被称为“啤酒研究工作者”的来信,信中指出,目前很多啤酒厂为了控制成本,用可疑致癌物甲醛充当稳定剂,并称这是我国啤酒业的“行规”。这篇报道还引用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杜绿君的观点:“就产量比例来看,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4]。虽然事后杜绿君马上发表声明指出,这篇针对她的采访报道是以讹传讹,但由于文章在短时间内已经被迅速广泛转载,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起了韩日等邻国的关注。

最后经多方调查,中国啤酒基本上已实现无甲醛酿造的主流,所以国产啤酒95%甲醛超标是没有根据的。可见,掌握着公共资源的媒体只有秉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才能杜绝以公共利益之名炒作、追求轰动效应、谋求商业利益的可能。报道食品安全事件本是媒体塑造形象,提升公信力的好机会,但媒体只有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以理性、科学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报道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

其次,要加强记者职业道德修养,杜绝恶意新闻炒作。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采访过程中应尽可能查证所有消息源内容,不任意曲解客观事实。如果以舆论监督之名,行恶意炒作之实,则是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恶意炒作对新闻的影响除了制造虚假新闻、愚弄受众以外,更恶劣之处还在于削弱了新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恶意炒作之所以引起社会公众普遍反感,是因为这种操作手法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也使新闻丧失了应有的尊严和存在根据,更遑论新闻功能和作用的实现。因此,媒体应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肩负的社会责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实事求是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再次要培养记者的科学素养,倡导新闻报道的科学精神。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涉及科技、卫生、教育等众多领域的报道工作,要想向公众传达更多、更全面、更科学的信息,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如果在进行专业领域报道时,记者既不去做资料搜集等案头工作,又不去请教相关领域专家,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使命,树立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多请教相关领域专家,增强报道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确保报道出的内容客观真实。

此外,要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过程中,使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舆论监督也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社会公众可以在重大决策制定前后或实施过程当中,对决策进行广泛的评议和论证,为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的民意和社情参照,从而,为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贡献力量。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搭建好大众知情权的信息平台。应充分发挥信息渠道丰富、动作反映灵敏的优势,对社会环境信息实行及时采集,随时发现和掌握各个方面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客观、真实、可靠地提供给广大群众,为他们参政议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保证。无论何时,舆论监督只有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充分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刘九州.新闻理论基础[J].新闻知识,2006(3).

[2] 新华网新华时评.“蕉癌”事件的教训值得深深汲取.

[3] 朱颖.新闻舆论监督与公共权力运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 每周质检报告[R].2005-07-17

浅析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播学

摘要 :媒介素质 教育 理论从受众如何使用媒介和 社会如何干预受众使用媒介的研究,在信道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将传播效果研究推向了全球化的主题,从受众角度,治大众传播之恶、从大众传播之善,使这一学术研究的社会意义远大于理论意义。

关键词: 媒介素质教育传播学青少年

一、着眼于未成年人 发展 和大学生素质教育

中国 大陆地区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课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课题研究和试点运行,2004年,教育部将媒介素养课题列为新闻传播类的重点招标课题。2004年12月12-13日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 论坛 ——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发布了《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和大学生中开展媒体素养教育。主要观点分布在受教育的主体、面临的问题、媒介教育的内容、媒介教育的任务讨论和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

1.受教育的主体:我国的媒介素质教育因该首先从高等院校起步并设立独立的课程,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①

2.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媒介教育面临着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教育的平台的问题,不仅是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②

3.媒介教育的内容(对非媒介人员)研究媒介信息、研究媒介、学会利用媒介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③

4.面临的任务:创建传媒教育学科点,探讨和研究媒介素质教育的理论问题;争取国家的支持以成就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加速培养专业人才。

二、媒介系统变局——行业生态系统

2003年,中国大陆的报纸达2400多家、杂志超过8000种,广播电台1500多座,电视台超过1000座。④中国大陆的传播市场已从卖方(传者)市场转变为买方(受众)市场。因此受众的选择既是传媒的压力,也是传媒竞争的焦点。而受众选择媒介的或然率正比于媒介接触的报偿,反比于费力的程度。对于传者,资讯的表现形式、快餐程度以及易得程度,是传播产品能否大众化的品质要素。因此,传统媒体(尤以电视媒体为重)的传播对策日趋取悦受众并商业化;传播内容的 文化、知识日趋稀释而娱乐化;媒体对于受众的需求,迎合少于引导,导致受众满足于阅听的快感一次性地消费资讯,而不是丰厚自己的文化思想积累。

正如社会学家拉斯非尔德所说:“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来说,如果不加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更大”。传媒产业的平民化浪潮极易造成青少年知识结构的“扁平化”,懒于思考而思想钝化和智力愚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意识而漠视他人痛痒和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生活态度逍遥化,价值观念“电视云亦云”的放任化。因此,媒介系统内演绎的格雷欣法则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密切关注。

2005年,由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组织编写、吴飞主编的传媒三力(《传媒影响力》、《传媒批判力》、《传媒竞争力》),便从学术研究的层面,围绕国内传媒产业 环境、国际传媒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媒体竞争格局等方面解析了中国特殊国情的传媒竞争法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陆续颁发了《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规定》制定了《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希望通过实施“建设工程”、“净化工程”、“防护工程”和“督察工程”,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并强调主持人着装应该充分考虑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审美情趣,不能为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迎合低级趣味,也不要一味追求不符合广大观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审美情趣的极端个性化的主持方式,更不要为迎合少数观众的猎奇心理、畸形心态而极尽夸张怪诞的言行与表情——政府职能部门从传播实践方面整肃业界的不良传播行为。中国的媒介素质教育不仅是传播学界,更得到政府有关部门行政力量的保障,其共识是全社会的。

三、媒介与阅听人的互动——受众生态环境

根据上海团市委与上海社科院最近在3000名未成年人中开展的《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媒体上可以出现性、暴力内容”,33%的未成年人表示赞同,对于“媒体上可以出现挥霍浪废行为和傍大款行为”,48%的未成年人表示赞同。⑤ 2004年1-2月,笔者组织华北科技学院2002级135名新闻专业的学生,利用寒假在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北京、天津、辽宁、湖北、湖南、福建、安徽、新疆等12个省市的102所初中和72所高中,随机采访了553名初中生、581名高中生,采访了原籍是上述省份的580名大学生,对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传播行为、自我表露的心理需要,家长对青少年成长的看法等问题,进行了以口头采访和问卷调查方式的会调查。

调查显示,传播媒介的多样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见习社会生活的途径;就学习资源来说,他们有着可供个性化选择的媒介物;也使得当今的青少年有更加灵活的自主学习条件,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主渠道的教育教学方式已成为过去。在回答“您获取较多有用知识的途径”的问题时,8个选项中占前4位的依次是电视、课堂教学、科普读物和家庭教育;媒介接触的首选为电视。

值得注意的是,有信息价值的信息未必都能实现其使用价值。青少年自主选择和消费的信息也未必是质量较高的信息,由于选择媒介和信源的偏好不同,对于这部分受众来说,信源的利用率与其吸引力成正比。其中,电视仍显示出强势媒介的势头,众所周知的是,导致青少年通过传媒学习尤其是利用电视学习的因素,主要是学习内容的具象和内容表现形式的生动,以及信息的易得性。

电视节目偏好调查显示,高中生对新闻类电视节目的偏好中,《新闻调查》居首位,其次是消息类,反映出他们的知晓欲和 心理参与的要求;对武侠类和言情类电视剧的偏好高于娱乐节目,反映出他们在消费大众通俗类的电视 文化时,情感需求大于娱乐需求,近三分之一的高中生欣赏义士侠客型的英雄,近三分之一的高中生欣赏缠绵忠贞的爱情。

在为中国电视打分时,中国城市电视台台长对中国电视的文化表现和节目质量的评价低于对电视的 发展 和电视频道的打分。而电视的文化表现和节目质量直接作用的对象是 社会系统,且往往表现为道德甚至价值取向问题。“电视把社会生活中物质功利主义的一个个现时典型和美好‘神化’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人们。

同时,电视也把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缺乏伦理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观念严重脱序的状态活脱脱地传播给大众,使从未有过这一社会经历的青少年也经历了这种体验”。⑥ 污染了青少年早期社会化的文化空间。 人生的定向、审美的皈指、心灵的依靠、作为公民的素养和为人的道理等,在电视文化幻化的生活蓝本中,很少为青少年心理注入健康生长的文化基因。对于如何标的和实现自己的抱负,媒介无疑成为他们人生目标和行为的塑造者。因此,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对未来的焦虑也是中国媒介素质 教育 的重要动因。

在信息化社会,受众和国家都有一个兼听则明的甄选问题,使得中国的媒介素质教育不得不考虑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思辩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抗误导能力的培养。

由于不同的传播制度和国情,较之先行提出培养理论的美国,中国的媒介素质教育在学术研究和社会 实践方面,都有望走在世界传播学研究和媒介素质教育发展的前列。

注释:

田维义:《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J],《 现代 传播》,2004,第6期。

臧海群:《媒介素养: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青年 政治 学院,2003/卷第6期。

杨光辉:《走进传媒—如何开展传媒教育 媒介素养 蔡帼芬》。

郑保卫 当代新闻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p180]。

刘炘:《电视重构论》[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 95。

In the era of ma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f book publishing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Research network of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best-selling book ha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best-selling book of fiction published in the situation, the use of basic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network to disseminate knowledge of literature published by the impact of best-selling book. Pap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best-selling book published literatur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he same time, a combination of related papers is also the case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o the spread of self-opinion. In this paper, to study the networks of the best-selling book published literature in favor of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network to spread this type of atmosphere in literature is the development of best-selling book, and book publishers is how to spread the use of big books for environment-related publicity .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is the use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method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dissemination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representation of Literature under the best-selling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conducive to better research networks best-selling book on the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the impact of networks in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sprea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as well as best-selling book on the literature generated by the publication of the pros and cons dissemination of how to use the network more popular and best-selling book help to better sales of best-selling book.

1、《传播学原理》(北京出版社,1990年)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传播学研究专著之一。本人为该书主要作者。该书曾被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列为教材,本人并曾兼职授课一年。该书内容至今为权威性新闻传播学论著所引用,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庆光教授所著《传播学教程》(1999年)中数处引用该书。2、《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本人担任副主编。美国国会图书馆亦收藏该书。3、本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曾取得以下学术成果:(a)组织和参加七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2000年的中国》中《新闻事业与中国现代化》专题研究项目,本人作为主持人之一,任该项目组副组长。该项目为我国首次运用现代传播学理论开展的大规模新闻传播学研究项目,获得一批重要成果,许多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主要研究成果汇集成《新闻事业与中国现代化》一书(新华出版社,1992年)。如其中《我国报业发展的定量分析研究》课题,是我国新闻学界首次采用社会统计学方法进行的宏观研究课题,是本人与钟秉林教授(现任北师大校长)、祝建华教授(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教授、获美国康州大学终身教职)合作完成的。(b)组织和主持全国传播学研究方法讲习班,这次讲习班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邀请美国传播学教授韦佛主讲。这是全国首次举办这类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全国各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新闻和传播学研究人员参加了这次讲习班。讲习班对于加深了解国外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提高中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水平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c)密切参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开拓性研究工作,与甘惜分教授(人大舆论研究所前所长)、喻国明教授(人大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等合作,完成一批在80年代很有影响的舆论调查项目,促进了中国舆论调查事业的诞生和发展。4、译著(a)《采访技巧》(新华出版社,1986年,本人为主要译者)(b)《传播媒介的垄断》(新华出版社,1986年,与他人合译)5、本人自80年代以来撰写过一系列有关传播学和新闻学的论文。如《大众传播学的发展过程》,本文为中我国最早的传播学研究论文之一,写于1982年,后收入《传播学简介》一书。又如1984年撰写的硕士论文《论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是我国最早全面研究论述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文章。6、《再吻中国》(1998年)归国留学生访谈汇编,本人为主要编者之一。7、其他主要新闻作品:(a)《沿江开发新蓝图》(中新社获奖系列专稿);(b)《梦之旅—— 从内蒙古到台湾》(旅行记,1997年《华声》杂志连载);(c)《牛牛牛—— 记著名华人科学家杨向中》(刊于2004年美国《侨报》)等。8、有关网络新媒体的论文(a)《公民新闻网:网络媒体的新天地》(《对外大传播》2005年第十期);(b)《大话 公民新闻运动 》(《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四十二期);(c)博客网传媒系列专栏文章《国际公关:中国人和美国人谁更聪明》等。9、其他《海外华文传媒环境与读者市场研究》(2006年8月)10 新作《拯救报纸》(2011年3月)《拯救报纸》媒体评论当全球报业深受互联网等新媒体惊涛骇浪冲击之际,范东升教授力作《拯救报纸》推窗揽风,鲜活翔实地介绍了当今美欧报界在数字化生存与发展方面的艰辛探索及成败得失,观察极富洞见,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报业提供了难得的镜鉴。该书的问世是业界之幸,媒体人不容错过。——《深圳特区报》总编辑 陈寅对传统报纸来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欲求拯救良方,本书值得品读。——《京华时报》社长、总编辑 吴海民在互联网时代说起报纸,多是“伤逝”和怀旧。范东升教授这部著作没有浸淫在这种情结中。本书以欧美报业数百年的脱胎沿革为脉络,平实叙述和论证。读者可从中发现,传统报业之兴衰,其实仅是人类传播史翻过一页。报纸的真髓,伴随着数字技术,正与新的媒介联姻,实现报纸的“再生”。报纸将死,报纸永恒。做报纸的,管报纸的,研究报纸的,正在新闻业门前徘徊的学生,这本书为你们而写。——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 张力奋全世界的人们认识到报纸的高价值与便利性,报业作为提供信?与愉悦的不易源泉,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地位。然而,报纸在自己的桂冠上栖息得太久,必须开始一场全面的变革。它所面临的威胁并非短期的烦恼,它的从业条件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报纸必须做更多的不同的事情,而不是简单地把相同的事情做得更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胡泳博士拯救报纸的出路在于革新报业:拯救报纸的手段是与新媒体融合:拯救报纸有待于报人与时俱进的探索与努力。这就是《拯救报纸》一书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三点。——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 闵大洪

浅谈大众文化研究论文

先把定义写上,什么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当代西方社会的一种主要文化形态。它是西方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商业化、娱乐化、消费化的文化形态。由于大众文化以满足大众的娱乐、 ...再想一个方向,你主要研究哪方面的大众文化,可以是大众消费,大众眼光,大众。。。有了方向你再深入的去思考,到底要揭示或者说,要表达的你的思想是什么,等等。在此只是给你一个建议。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少年生活于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时代精神更为崇尚世俗与自由。当代青少年很少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就是“文革”也只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朦胧的童年式的印痕,他们天生具有历史记忆的缺失,而改革开放后潮水般一涌而入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成为他们最直接的精神食粮,这种文化形态消解传统权威,对历史上的政治意识形态起到了直接解构的作用。大众文化猛烈的冲击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目标的精英文化和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成为不断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承载者,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下,大众文化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成长。二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作用,这对于人性的重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同时,大众文化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为盈利而制作,大众文化消费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在大众文化的运作过程中,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的通俗,从而滋生出人的浮浅俗气的娱乐需要,这有悖于人性的自觉提升。 正由于大众文化实践功能的二重性,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也具有二重性——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这种双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生活观的影响 1.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赋予青少年乐观的生活观,广阔的生活空间和多样的生活色彩大众文化娱乐活动的多样性赋予青少年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使他们能在娱乐中忘记烦恼,这为青少年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据笔者调查,听音乐磁带,参加其他活动(如跑步、玩其他球类、游戏等)、听CD、看电影、在家看VCD、使用电脑(但不玩游戏)、在家看录像带、踢足球等都属于高参与度的活动,大众文化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各种文化场所与虚拟的网络世界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尤其是电子化生活已成为青少年所追求的时尚,并且开始处于上升的趋势,电脑与网上世界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一种信息收集渠道,而更多的是一种交友娱乐方式。

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论文

一、理论视野开阔

《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的主题无疑是讨论大众文化,其所采用的方式是研究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作者为什么选择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作为研究的主题呢?在作者自己看来原因有二:其一,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对于分析当代中国文化现象有借鉴或应用价值;其二,费斯克又是当代文化研究转向途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研究他的文化理论必定会从纵横两方面牵涉到国外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其他人物的文化理论[1(]p392)。在这里作者将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置于西方诸多文化思潮的大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大众文化就显得视野更加开阔。法兰克福学派、新葛兰西主义、文化民粹主义、以及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不时在文中被引述并作出评判解析,使读者不仅可以了解这些文化研究学派的思想,而且使读者更加明了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与其他文化研究学派之间的关系。正如作者所说:“本书通过与英国文化研究理论家的纵向关系的比较,以展现费斯克理论的传承关系和变化特征;通过比较与同时代英国文化研究理论家之间的横向关系,以展现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状况;通过与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文化工业理论或群众文化理论的比较,以凸显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与它们的差异;通过与巴赫金、巴尔特、福科、德赛都、布尔迪厄等英国文化研究以外思想家的比较,以发现费斯克与它们的理论源流关系”[2](p47-48)。正是在这种尽量与诸多理论的相互比较的宏大理论背景下,作者解析大众文化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定义式,也不是依从一个大众文化的研究学派的理路展开分析,而是在比较中,以理性反思的方式充分解析不同大众文化理论的利弊得失,从而使大众文化的多维层面被揭示出来。如此立论,使《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就不仅仅作为解读费克斯大众文化理论的著作,而是一部反思整个西方文化理论的著作。正如俞吾金教授在此书序中说评价的那样,这部著作“围绕着英国学者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这一轴心,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出当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的绚丽画卷。这幅画卷内涵丰富、主题突出、色彩缤纷、运思巧妙,是近年来很少见到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方面的力作”[3](p1)。

二、文本解读深入

仅仅有宏阔的理论视野对于一篇好的作品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问题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背景中,必须要深入所面对的论题。陈立旭教授《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所面对的论题是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因此,全书的重点就在于深入解析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作者所采取的解读方式虽然仍然延续着国内通行的文本解读的方式,对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的研究文本展开深入解读,但这种解读又超越了单向度的仅仅停留在文本上的理解,而将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置于整个西方文化研究转向的背景中,并时刻对比法兰克福学派以及伯明翰学派其他人物对相同问题的看法,同时加以比照、分析、评述。因此,这样的文本解读就不仅仅就文本来谈文本,而是就问题来谈文本,跳出文本谈文本。这样开放的文本解读,使读者不仅可以了解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而且在诸多相关理论的比照下,可以深化对费斯克理论文本的理解。作者对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相关文本的深入分析不仅始终是开放式的,而且力趋在整体性上、总体性上把握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观点新颖、创见颇多,而且在文化研究领域对其观点持同情、赞扬、唱和、肯定者有之,对其观点持质疑、批判、非议、否定者亦有之。因此,要想客观公允地解读这样一位争议颇多的思想人物绝非易事。作者面对这样的困难,毅然将诸多争论化解在对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总体性、整体性认识中,以问题为主导线索梳理和剖析费斯克的基本观点和思路。顺着这样的文本解读理路,作者从理解和界定大众和大众文化、财富的流通与意义和快感的流通、大众文本的特征、大众的辨别力和生产力、大众文化的政治潜能等五个方面重新从总体性上勾勒了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基本要点,从而使读者通过这部著作可以拨开诸多迷雾、全面深入地洞悉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精髓。总之,陈立旭教授的《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在西方理论文本的解读方面可以说别开生面,既克服了单向度的就文本谈文本,又克服了不同争论对解读文本的干扰;正是作者坚持的开放式文本解读和总体性、整体性的思想把握使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更加全面鲜活立体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三、反思面向中国语境的大众文化研究

对于一个西方文化理论的研究者而言,能够透彻全面地解读思想文本似乎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一个长期面向中国现实的文化问题展开研究工作的学者来说,这还是远远不够的。陈立旭教授长期从事于中国文化现象和文化问题研究,其时时萦怀的学术兴趣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上”[4](p391),因此,仅仅解读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决不是作者的最终旨趣。正如作者在书的后记中所坦言的那样,其展开费斯克研究的用心在于:把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之文化工业/群众文化理论与费斯克为代表的文化研究之大众文化理论接合起来,将之导入中国特殊语境中以观察大众文化现象[5](p393)。简要言之,以资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成果,展开面向中国语境的大众文化研究正是作者的良苦用心。明了这一点,我们再去阅读这部作品,不由得对作者产生更多的敬意。书中作者不停地解析和评述西方不同的文化研究流派,不断地探究不同思想流派的利弊得失,其最终努力反思的则是这些理论如何才能为面向中国语境的文化研究提供值得借鉴的理论视角。那么,如何才能展开“面向中国语境的文化研究”呢?在作者看来,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其一为单一性引介西方文化研究某一流派,并以此片面的理论资源为圭皋解读中国文化现象;其二为无视中国语境,不经转换而生吞活剥地搬用西方理论分析中国文化现象,以致牺牲中国地方性事实、造成批判语境的错位。第一种错误倾向在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界主要表现在对法兰克福学派过度依从,可以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已经相当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大众文化的研究面貌。然而这种单一的引介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解析中国文化现象,不仅一定程度上脱离中国现实语境,而且也不能为我们分析中国文化问题提供更全面的理论视角。

在西方的文化研究界,伯明翰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具有强烈的互补关系,所以,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领域在引入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同时,显然还需要进一步引入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尤其是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只有这样,才可能对于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现象有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理解。陈立旭教授正是从弥补这一理论缺陷出发,积极引入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以期矫正法兰克福学派对中国理论界的单一影响,从而使中国的文化研究界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并对原来的研究思路和叙事思路做出深刻的反思和必要的修正。至于第二种错误倾向即批判语境错位的问题,作者在整部书中不停地展开反思和追问。近代以来,整个中国的理论界就面临着引介西方理论的困境,这种困境集中表现在:这些引自西方的理论或思想如何与中国语境、中国实情、中国的地方性实证经验相结合并贴切入微地分析中国现实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与否关系着一种来自西方的理论是否真正能在中国落地、生根、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这一问题,《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的作者陈立旭教授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反思意识。他一方面认为,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中国本土化的大众文化理论不可能在自外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明的基础上有所建树,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脱离中国语境、照搬照抄、生吞活剥式地、不经转化地运用西方的某一理论分析中国的现实也必然是错误的。那么,如何真正切实有效地展开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呢?作者的理论探索告诉我们,出路只能是:对诸多引介的西方理论展开全面深刻的反思,并立足中国现实进行面向中国语境的大众文化研究。总之,《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不仅为我们反思如何研究中国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契机,也为我们展开面向中国语境的大众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

大众旅游滑雪研究论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整理的滑雪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次来滑雪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耸的山坡上洁白的雪道像瀑布飞流直下,一条索道载着身穿鲜艳滑雪服的人们缓缓登上山顶。有的在上面欢呼雀跃,有的飞一样滑下山坡,激起了层层雪花,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我迫不及待地冲向这冰雪天地!

穿好滑雪板,顿感双脚像绑了沙袋。勉强踱到山顶,我颤栗着俯视下方,茫茫白雪中跃动着蚂蚁般的人影。深呼一口气,将心中的紧张吹走。我学着别人的样子,身体前倾滑了下去。这速度真是惊人啊!我感觉天旋地转,不由自主地叫起来。真不想滑了!可脚下的滑雪板依然像箭一样往前冲,根本收不住。我心想:不行,怎么能遇到一点儿困难就放弃了呢?正想着“啪”的一声,我失去了平衡,跟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想爬起来,可根本没用,这雪地太滑,雪撬太长。一位叔叔跑过来扶我,让我重新站了起来。

叔叔给我讲了滑雪的要领。谢过后,开始照着他说的方法滑。就这么不停的摔,不停的滑,渐渐掌握了要领。疾速下滑的感觉从忐忑不安变成了享受。风的绸带拂过我的脸,带走了紧张,只留下欣喜若狂……

要回家了。我意犹未尽的回望雪山,那样洁白、高大,我终于征服了它。虽然,做每一件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但只要肯努力,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你!

今年冬天可真怪,快过年了还不下雪!!

在寒假的一天,当妈妈问我想不想去滑雪的时候,我不加思索的答应了,离我第一次去滑雪到现在都两年多了。

第二天,我们很快就到了滑雪场,当我们穿好雪鞋、踏好雪板、拿好雪杖,就直奔初级道去了。刚站好就摔了个狗啃雪,我努力站起来,小心翼翼地滑。不知道是哪里个冒失鬼碰了我一下,让我摔一跤,我一次又一次的站起来。这样我的技术越来越高,准备攻克初级道上的小滑坡,我乘坐着魔毯上了滑坡,往下一看,正好看见妈发又摔了一跤。再看看滑道,我觉得也不是太高了,可以全拿下。不料在我飞速滑行的时候不小心与别人相撞。那个姐姐在我要摔跤的时候拉了我一把,让我没摔跤,同时还不停的说:“对不起,对不起!”我呢!就说:“对不起的人应是我。”最后,她还问我:“小弟弟你没事吧?”我连忙说没事没事。我又在初级道上练了一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初级道上已经不摔跤了。

便兴致勃勃的来到中级道上,这次直接就去了中级的大滑坡,在大滑坡上还有一个小滑坡,从小滑坡上一下子连摔带滑的到了大滑坡上。我刚刚站好,不知怎的,就飞速的往下滑,我突然觉得重点不稳,想往后躺,我赶紧把身子调整成往前弯,这样就好多了。

我闭上眼睛,感受滑雪的乐趣,我听到风在我耳朵边呼啸,感觉到我的速度又在,就这样,我滑了一次又一次。

滑雪在欢声笑语中结束,我依依不舍的回了家。

我喜欢雪花纷飞的冬天,因为滑雪、堆雪人、打雪仗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到伏牛山人造滑雪场去滑雪,让我过了一把滑雪隐。

到了目的地,大家在导游的带领下先排队去领羽绒服、棉手套、滑雪鞋和雪橇等滑雪用品。然后我们穿戴整齐,全副武装,走进滑雪场。刚进门,一阵凉风扑面而来,害得我一连串打了好几个大喷嚏。滑雪场正中间有一个很宽很陡的斜坡,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白雪。两旁立着各种各样、五彩缤纷、晶莹剔透的冰雕,一闪一闪,就像一下子走进了童话世界。

正当我们手足无措时,大人为我们每个小孩都找来了滑雪教练,我们就跟着各自的教练,乘着电梯来到“雪山”上。看着又高又陡的滑雪通道,我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教练就鼓励我说:“别害怕,我不会让你摔倒的。”看着其他的小朋友一个个都滑下去了,我犹豫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跟着教练滑了下去。“把你的脚尖往里收,膝盖弯曲一点,上身往前倾,把头抬起来眼向前方看。”教练耐心地给我讲动作要领,我认真的按照教练说的去做,果真慢慢地滑下来了!我也不那么害怕了。有一次,我一不小心从教练两条腿之间钻了过去,当我抬起头却找不到教练了,扭头一看,教练原来还在坡上呢,好险呀!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到了,累得我腰酸背痛、精疲力尽!

晚上,当我们回到家,我一下子就倒在床上进入了梦乡。

冬天到了,我一直就很想滑雪。我的这个愿望终于在寒假里实现了!去滑雪那天,雾蒙蒙的。天上纷纷扬扬的飘起了雪花,我和舅妈来到了名山绿洲滑雪场,准备“驾驭”那“脾气暴躁”的雪板。

一路上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我又可以体验滑雪了,担心的是我就滑过两次雪,能行吗?会跌跟头吗?但是一到了滑雪场,所有的担心都换成了迫不及待的心情。就要进去了,我们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穿上滑雪服,换上滑雪鞋,选好滑雪杖,领好滑雪板。我尝试着在平地上走一小步,可真有些寸步难行,但回想起来电视里的滑雪场面,我还是恨不得马上进入场内。 进入滑雪场后,有个小坡,由于对滑雪的经验不够丰富,一开始就摔了下去,并且一旦摔倒,长长的滑雪板就成了你站起来的最大障碍。我跳到了转送带上,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传送,终于到达了半山腰,忽然脚下一滑,一场惊心动魄的滑雪旅途就此开始了:我飞快地疾驰着,像一只小鸟在天空翱翔,飞过了千山万水。耳边呼呼的冒着风声,那感觉是多么的惬意,可不知道我的腿正在瑟瑟发抖。风声渐弱,坡也逐渐平缓,我也渐渐找到了感觉,一个大拐弯,又回到了传送带上面……

就这样重复着,也不知玩了多少次,寒风像刀片一样肆虐的刮到了我的脸上,脸上如刀绞一般。但对滑雪的热爱远远的胜于疼痛。到了中午,我们恋恋不舍得摘掉了滑雪板,进到了屋里吃完午餐后,我们又玩了一个下午……欢笑声依然荡漾在滑雪场内…… 在落日的余晖中,我们痛快淋漓的结束了这场滑雪活动。滑雪给我们带来了欢笑,又使我们强身健体,真是精神运动双丰收哇!

今天,我们全家要去绍兴乔波滑雪世界滑雪去啦!

因为没去过绍兴,导航又领错了路,因此到了绍兴已经是午饭时间了。心里急着要进去滑雪,所以我们草草地买了一些炒面填饱肚子就冲进了滑雪场。

滑雪场里的教练说初学者不能心急,要我们跟着他先做热身运动,再教我们怎么使用滑雪板。教练终于说完了,我们可以真正自由地去滑雪了。我哎呦哎呦吃力地爬上了斜坡,然后摆好姿势,“唰”地一下滑到了坡底,真是又刺激又好玩。

“扑通”一声,只见妈妈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但妈妈爬起来继续练,经过坚持不懈地练习,妈妈能稍微滑一下了。

滑着滑着,我觉得这条道不够刺激,于是向爸爸建议去边上另外一条更高更倾斜的雪道上去。我乘着长长的电梯到了山顶,心里默数着“一二三”接着像只小鸟一样轻快地“飞”了下来。我极力怂恿爸爸和我一起上去,爸爸一听我邀请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爸爸太重了,滑到一半时就摔倒了,只见爸爸勇敢地爬了起来,继续往下冲,但没多久,他又摔倒了,而且这次是屁股朝下,爸爸爬起来后再也没勇气继续了,他拎着滑板垂头丧气地走了下来。

快乐的时间总是溜走得很快,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滑雪场。但我一定会再来和你一起玩的,亲爱的滑雪场!

大年三十,我和樾樾姐姐去新疆乌鲁木齐的南山滑雪场滑雪,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姨妈为我们请了一位技艺高超的滑雪老师专门教我们滑雪的基础。他带领我们从大斜坡上滑下,刚开始,我还不熟悉,无数次跌倒,但很快,我就学会了控制速度。

老师让我们滑雪板的板尾打开,尽可能慢一点向下滑,重心向前。我反反复复地练习,很高兴看到了自己巨大的进步:渐渐的`能控制速度、方向,还能慢慢刹车。

我十分自豪,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要继续多加练习,争取更多、更大的进步!

经过多次练习,我虽然有了不少长进,却把脚腕给扭了,不好滑雪了,我十分失望,但没有办法呀!

我和樾樾姐姐决定玩儿点别的:滑雪圈!滑雪圈听起来好好玩儿呀!坐在雪圈里,害怕了可以闭上双眼,可以躺着,摔了不会痛,多好!姨妈给我们租了两个滑雪圈,让我们玩儿个痛快!

我们带着无比沉重的雪圈,嗖的一下,从山上滑了下去,雪花呼呼地刮着我的脸,寒风刺骨,非常颠簸!好几次都滑上了陡峭的雪坡!惊险无比!下面就来看看雪地摩托车吧!驾驶员猛地一踩油门,车子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开了出去。好几次我重心偏向了旁边,差点儿倒了下去,却反而没倒。真是又惊险又刺激!这驾驶员,一看就是辛苦训练过的,技术真好!

新疆真多彩!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下一次放暑假,我一定要再去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玩一玩,尝尝那里有名的葡萄!

因为是过年,我每天九点多还不愿意起呢,可今天闹铃七点一响,我就起床了。因为要去人工滑雪场,我心里异常兴奋。妈妈拉开窗帘,“下雪了,真的下雪了。”我赶紧跑过去看,外面白茫茫的一片景象,下雪天滑雪一定很棒!

在去滑雪场的路上,雪还在不停的下着。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头上都是白色的。我在厚厚的雪地上采了许多大脚印,还团了一个雪球,对准爸爸使劲投去。爸爸的衣服上,立刻散出美丽的雪花。我和好朋友团了好多“子弹”,和自己的爸爸开始了“雪球大战”。

不知不觉到了滑雪场,我和好朋友滑圈,大人们滑雪。我们拉着圈往小山上走。到了上面,我们坐在圈里用脚轻轻一登就滑下去了。我们先走上去再滑下来,上上下下玩得可开心了。可总是拖这个大圈往上走,太累了。干脆去大人们那儿看他们滑雪。轮到我爸爸滑了,他用手里的滑雪杖一滑就滑下去了,但是还没滑多远,爸爸就摔倒了。我心想:好笨呀!我也想上去试一试,肯定比爸爸强。妈妈给我穿好鞋子,踩上滑雪板。我使劲扶着缆绳,不一会儿,就把我带到了小山上。然后,我弯着腰,两手扶着漆盖,妈妈轻轻一推我就滑下去了。我心里既害怕,又高兴,心怦怦跳个不停。终于下去了,可是怎么也停不住,和别人撞上了,差点摔倒。我又排着长长的队伍向上去,轮到我滑了,这次就有经验了,顺利过关。老爸该服我了吧!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就下午了。我们又累又饿。每个人的衣服都湿了,再看妈妈,因为没戴帽子,头上都是雪和冰柱,简直是一个大雪人。去饭店吃饭的时候,妈妈的头像刚洗过似的,雪化成水嘀嗒嘀嗒往下流。我们都笑了。

今天我又学会了一样新本领。太棒了!

时间过的真快,一眨眼一学期就结束了,快乐的寒假来临了,我抱着兴奋激动地心情等待寒假的到来。

假期终于开始了,一个月的假干些什么好呢?把学习计划做好的同时,也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我认为这个寒假中最有趣的一件事就是在年前去滑雪吧。

我们去滑雪的那天,天有点阴,但不是很冷。一大早就起床坐车来到了这里。靠近山时,远远地就看到了白茫茫的一片,哇,好白好美啊。我和爸爸妈妈带着兴奋的心情去买票,领雪仗、雪鞋、还有滑板,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进入了滑雪场地。我们来得还算早,雪地还没有几个人,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刻到了,穿上雪鞋,踏上滑板,拿着雪仗,双手使劲,不一会就到了“雪山”的中央,我们决定一起往下滑一次,看底下没人,纵身一跃,滑下去了,看着自己能滑起来,别提有多高兴。可就在这时,由于我不会停下来,“嘭”,一下子摔倒了。可滑雪哪有不摔倒了,摔了才能学会嘛。我又扶着雪仗起来了,又开始往上滑。从别人滑也学到了刹住滑板的窍门——把脚往中间合。我又滑下来了,双脚一合,哈哈,停下来了,真是有一种成就感。有了一次成功之后,我更大胆了,往上走得更高了,往下滑不怕了,把身子一弯,还能减速呢。滑的越来越好。看着身边的妈妈,还不太会呢,我就给妈妈当起了小老师,教妈妈滑雪小窍门,如何停住,如何减速滑的更稳。

我觉得寒假里滑雪这件事让我印象最深刻,毕竟它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的本领。以后我要做的更好,让每一个假期都过得充实、快乐!

时光飞速如电,转眼又到了适合滑雪的冬天,元旦我和爸爸收拾好装备,兴冲冲的前往滑雪场了。

我们换好装备,一走出大厅,只见白茫茫的一片,大山好像是穿上了洁白洁白的大衣,周围的空气骤然变冷,许多人正从高处快速滑行而下,我左顾右盼,手都不知道该放哪里了。

我滑雪水平还算高,初级道对我来说没难度,我本来想去中间道。等我我上缆车,我才知道这是前往顶峰的缆车,许多人都勇敢地从这上面迅速地滑下去,有人英姿飒爽,滑s形的同时,身体几乎都与地面平行了,看到我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信心十足的把雪杖往后一撑,滑了下去,可是不到2秒,咚他摔了个大跟头,雪板、雪杖,散的七零八落,让我有些害怕了,但转念一想:我都上来了,怎么能半途而废呢。而且摔跤了也不太痛,如果我现在没有勇气滑下去,那么将来做事可能就会没有勇气。这样想完,我又坚定了一下滑下去的信念,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地吐出来。

我把滑雪杖轻轻一撑,便滑了出去,我一边回忆的滑雪的技巧,一边紧张地握着滑雪杖,膝盖往前顶,斜向右边,耳边的风在为我鼓劲。这时,我身体往左一扭,将整个身体转向了左边。终于,我成功的滑了下来,我欢欣鼓舞、得意洋洋,一不留神,把自己绊了一跤。不过,我仍旧高兴得手舞足蹈。当我第二次登上顶峰时,我已不再恐惧,迫不急待地滑了下去,滑到一半,我被雪板带着强行拐了个弯,幸好没摔着。我松了口气,可我没想到,这个方向的前面有块固定在地上的硬雪块,一不小心,一下又摔了跟头,不过,这没关系,我还是一路顺风的下来了。

坚持就是胜利,还好我坚持了下来,使我有了神清气爽的感觉,我也是无比自豪,靠着自己的努力,我体验到了滑雪的刺激。

一天晚上,妈妈对我说要不要去滑雪,当时一听我就来劲了,嘿,这滑雪我只在电视上看他们挑战极限,也想去试一试,虽然很怕吧!

“什么时候!”我迫不及待地问。恨不得现在就已经在滑雪场了,不过我有纳闷了,哪来的雪啊?妈妈对我解释说,那是人工滑雪场,听说是新建的。我们明天去吧,我一听就觉得时间过的太慢了,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天傍晚,我几乎是跳下车子的。

那里的衣服可真怪啊,裤子旁还有两条吊带,可能是为了裤子不掉下来吧。还别说,全副武装完以后还真是暖和啊,只不过雪鞋实在是重,简直可以说是绑了一块石头在 脚上走路,不过这可是专门为了穿滑雪板而准备的。一开始那里的教练让我们做了个游戏,就是几对同样人数的小队坐下来,紧紧靠在一起,用屁股移动。虽然这游戏看起来简单,但是到后来可是很累的。我在的那一小队幸运的获得了胜利,我、妈妈、弟弟一共三人,就有三张礼品券,真是幸运哦。

接下来使自己滑雪活动了,还真是恐怖啊,不过,我决心要试试看,哇!从慢到快,风一般的速度,不过,我还不会收脚,差一点,就要摔个屁股开花了。接下来就要向顶峰出发了,不过一到上面,我的腿就发软。不管了,还是一步一步走好了,走了一半,我就有点心动要试试了,我几乎是一路飞奔,不过,我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狠狠的摔了一跤,我的屁股哟!我连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啦!

不过这一点也没影响我玩的性质,我又兴致勃勃地玩了起来。玩好之后,当然是去大吃一顿了。临走时我当然不会忘记三只玩偶的。

初一我和我妈还有小姨一家坐飞机去了东北长白山地区滑雪,一到那,就看到了一片白色的世界,我们原本是想先玩雪的,可是滑雪更好玩,所以我们忍着玩雪的激情,先坐车去酒店放行李,没想到滑雪的地方就在酒店旁边,放完东西我们便直奔滑雪场。

到了领雪具的地方一看,可真是人山人海,排了半个小时才拿到,之后又请来了一个教练教我们。他教我们的过程让我感觉很漫长,他先教我们如何怎样脱和穿雪板,接着教我们如何拐弯,然后教我们然后在平地移动,最后才教我们在坡道太快时该怎样减速(他教的是滑雪板摆A字减速),教练教完后我心想:“天了!就最后教的我不会,其他我都会,这是纯心的浪费我的时间吗?”终于,我踏上了新手赛道。

踏上新手赛道后,我滑了一次又一次,发现其实还有另一种减速办法,就是在下坡的过程中不停的拐来拐去,这是我觉得这个教练太啃爹了,教一堆废话就送了,竟然还有方法没教,滑了一个小时后,我们都觉得这个赛道太无聊,决定做缆车到山腰的初级赛道滑,到了以后我突然发现这个半山腰有点高,一问才知道这是中级赛道,没滑过初级赛道的人不给滑,一问才知道初级赛道在旁边,于是我们的满怀自信,变成了一脸不好意思的下去了。下去后,我们直奔旁边的缆车,没想到我弟的雪杖掉了,没法捡,我小姨父只好把自己的雪杖给我弟,一上去我和我弟直冲下来,没想到滑了一半我弟摔了一跤,我也差点摔倒,不过我用雪杖一撑,又立了起来,等我和我弟滑到下面才发现我妈和我弟的爸妈都没跟上,等了半天他们下来了,发现原来是小姨父把膀子摔抽了,于是我们只好陪他们回去休息。

虽然最后还没玩够,不过还是很开心。

开始滑雪的第一天,滑雪教练教我和家人怎样穿着一只滑板雪往斜坡上走。然后,老师、爸爸和我一起穿着雪具从小小的斜坡上滑了下去。练习了一会儿,老师看我们练习得不错,就让我和爸爸使用魔毯上一个更高一点的斜坡。魔毯是一种类似扶手电梯,方便我们穿雪具上坡的设备。老师看我滑得非常好,就说我们可以放学了。

滑雪的用具有哪些呢?双板滑雪的用具有滑雪板、雪杖和滑雪靴,其中滑雪板是最重的,有10斤的样子。我们抗着雪具从酒店走去滑雪场花了30分钟,你说累不累。

到了下午,我和爸爸一起自己练习,熟练掌握了老师教我们的内容,为第二天坐缆车从山上滑下来了做准备。

第二天老师检查了我和爸爸转弯这个动作是否练好,因为如果转弯转不好就会撞到别人或者被别人撞到。我们把动作练好了,所以教练允许我们坐缆车从山上滑下来。到了缆车站,我穿上滑雪板向前滑去,坐上缆车。我和老师坐在一个缆车上,我教她粤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她说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四”我假装生气地对她“嗯?”了一声,她说我太可爱了。到站之后,我下缆车却不小心向后仰,“咔啦”,我摔了一跤,后面的缆车立刻都停了。然后我奋力地站起来滑走,缆车才重新启动。起初我从山坡上滑下去滑得很快,老师倒着滑给我录视频,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半路上,我也不小心摔了一跤。就在这时候,老师加速追上了我,快到山脚滑雪站的时候老师又摔了一跤,我们俩相视一起哈哈大笑。

滑雪既是一项娱乐项目又是一项体育项目,滑雪作文。既惊险刺激,又可锻炼身体。每年的冬天,都有许多人到滑雪胜地——西岭雪山参加这项活动。我也一直期待着能参加滑雪活动,这次,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滑雪对于像我一样大小的孩子来说是有些难度的,因为光滑雪靴和滑雪板就有差不多十斤左右,何况还要在雪地里行走。开始滑雪前,先由一个教练讲解滑雪的姿势。

滑雪的姿势十分重要,姿势不正确就容易摔跤。上坡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脚呈外八字形,哪一边脚着地,哪一边雪杖就撑地,身体也自然倾向这一边;另一种是侧身对着前进的方向,两脚平行横着走。这样就不容易滑倒。到了坡上,开始滑雪时,要先用雪杖撑住身体,然后将滑雪板转向正对着坡下,滑雪板同肩宽,人向前倾斜,腿紧贴着滑雪靴,雪杖一撑,我就像箭一样向坡下冲去。当要停下来时,赶紧把脚尖向内,脚跟向外,滑雪板就摆成了内八字,这样就不会摔倒。说起来好像很容易,可真正做起来就不简单了。因为控制不好身体和速度,我一遍又一遍的摔倒,可我不怕,摔倒了又爬起来,慢慢地我越滑越好,不仅不摔倒了,还学会了转弯。看着爸爸从最高坡飞快地滑下来,我相信,我也会登上最高峰的!滑雪,它不仅让我快乐,也锻炼了我的意志和身体。我从心底热爱它!

2月11日至2月17日,我和妈妈跟随旅游团去哈尔滨旅游。第三天,我们总算可以去亚布力滑雪场滑雪了,我真高兴,听导游说,那可是全亚洲最专业的滑雪场,国家训练基地!

一路上,我就像个十万个为什么不停地向妈妈发问,因为她五年前来过亚布力滑雪场。我一会儿问:“滑雪会不会摔跤,屁股会不会摔疼?”妈妈回答后我又问:“滑雪容易学吗?教练是怎么教的?”“你不用担心,教练都会帮你解决的。保证你初步学会。”

坐了3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滑雪场,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远远望去,真是雄伟,那雪白的一大片真是雪吗?白色为底,镶嵌上五颜六色的羽绒服,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

在一名女教练的带领下,我马上换好鞋子,这鞋子可真重,穿上它,我都感觉不会走路了。教练一边让我走路脚跟先落地,防止摔倒,一边带着我走下三级阶梯,我跟着教练侧着身子,侧着脚一步一步小心地下了阶梯,终于接触到了洁白的、厚厚的雪了,踩下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使劲地踩着。

接着,教练帮我穿好滑雪板,我想:那滑雪板的长度跟我个子的高度差不了多少吧!穿着它,我连站都站不稳。在教练的帮助下我站直了身子,还做了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以防待会儿运动时受伤。做完运动,教练在平地上教我滑雪的技巧,比如怎样刹车,怎样加速,怎样正确使用雪仗等。

今天的天气格外的暖和,一点感觉不到冬天的寒冷。妈妈说:“难得的好天气,我带你去滑雪运动吧!”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我和妈妈乘车来到了玉泉凤山滑雪运动场。从山脚向山顶望去,一片洁白的世界,整个雪场被阳光照得闪闪发光。

我和妈妈租了一副雪板和一个大轮胎。我穿上滑雪运动鞋感觉重重的,不敢走路,生怕不小心摔倒了。妈妈扶着我,一拐一拐地向半山腰走去。妈妈说:“先在半山腰练习,这里坡度缓不容易摔。”妈妈给我讲了滑雪运动的要领,可我穿着雪板还是一动不敢动。

妈妈找来了滑雪运动教练,教练也给我讲了要领,然后拉着我的手就向下滑,我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只听见耳边呼呼的风声,什么也看不到。一眨眼的功夫已经滑到了山底下。还好,没摔跤。妈妈给我鼓掌,说我真棒。教练又带着我滑了好几次,我的心不那么紧张了,我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能滑雪运动了,你会滑吗?”妈妈笑着说:“等着,瞧我滑一个给你看看。”我一边坐在轮胎里休息,一边等着看妈妈的好戏,心想:“妈妈没有教练带肯定会摔跤。这时,妈妈已经到了山顶的最高处向我挥着雪仗示意她要下来了。只见妈妈轻松的做着回转的动作,从山顶滑下来,像一只轻盈的小燕子在山坡飞舞。我看傻了眼,心想:“妈妈真厉害,什么时候学的滑雪运动啊?”

妈妈扛着雪板上来了,对我说:“怎么样?不借吧?我可是小时候滑雪运动呢,已经快二十年没滑了,不过今天又找到感觉了。”我向妈妈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又玩了一会儿轮胎,直到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今天,我玩得太开心了。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滑雪的感受优秀作文(精选14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家可能还没滑过雪吧?那你们一定感受不到滑雪的乐趣和刺激,我就把第一次滑雪的经过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寒假里,我带着期盼已久的心情踏上去绍兴的动车,动车飞驰了两个半小时,抵达历史古城——绍兴。我们乘出租车到了滑雪场的酒店,急匆匆地放下行李。我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的手兴奋的说:“快点,我都等不及了。”说完,我们迅速地朝滑雪场奔去。

刚跨进滑雪场的大门,一股如冰刺般的寒风朝我刮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只见许多金色的光点在雪地中不断地移动,真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分外妖娆。教练就说几句注意安全的事项就让我们走了,穿上雪橇还是我自己学的呢!滑雪的场地是个斜坡,我和哥哥走上去,累得气喘吁吁,这才叫真正的爬山呢?我们还没有爬到雪山的一半,哥哥说够了够了,低一点,第一次滑雪要先找一找感觉。我们滑下来的时候,只觉得脚底像带轮子一样,迅速地向下滑去。哥哥摔跤翻起了跟头,逗得我哈哈大笑,自己差一点也摔了一跤。滑下来真爽快,风就像从我前面狂奔而来,整个人好像要飞了起来。

我和哥哥体会到了滑雪的快乐,就想从最高处滑下来。到达最顶端,我把滑板夹在屁股底下往下滑。速度实在太快了,我就像在空中飞翔的小鸟,使出全力在雪上飞。和我一起往下滑的哥哥还是先摔倒在地上,并且在雪地上连续滚了两圈。正当我得意洋洋的时候,自己因为没有集中注意力也摔了一跤。刹那间,前面的雪朝我扑来,有些掉到我的衣服里,害得我衣服都湿完了。

滑雪真是一项有趣又刺激的体育活动,我下次还要再玩。

因为今年的雪下的太小了,没有积起来,我要打雪仗的愿望也因此破灭了。妈妈为了让我实现这个愿望就决定带我去绍兴滑雪。

来到了滑雪场,我迫不及待的换了衣服和鞋子。这里的美景把我深深的吸引了,滑雪场很大,而且雪也很厚,不知道要下几场大雪才能够积的这么厚呢?妈妈却告诉我这个滑雪场是人工造雪,我听了大吃一惊。想不到会有那么高明的技术。

第一次滑,心里面十分紧张,虽然凉风呼呼吹来,可脸上去流下了汗珠。因为没有经验没猾几米就重重的摔到了雪地上。我的屁股开了花。脸上身上都是雪,虽然很痛,但心里却是高兴的。第二次,我把身体往前倾,弯下要掌握了平横脚下的滑板慢慢的往前冲,可我还是被重重的摔到了地上。但这次比前一次要滑的远了。我兴奋的又爬了起来。就这样一次一次的摔倒,我却在一点一点的进步。

就这样的坚持不懈的的精神让我学会了滑雪。从中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这次滑学给我的启示让我终生都不会忘记。

春节,我们全家到四川去过年,顺便去了成都附近的西岭雪山滑雪。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描写的西岭雪山。

车开到山中间,我们就发现对面开过来的车顶上都堆了个雪人,真有趣啊!我们还看见山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买好了门票,我们排队坐上了缆车。到了山顶,我们直冲滑雪场。进了滑雪场,我发现滑雪还要穿滑雪的衣服吗?我们换好衣服,就去滑雪。我一走到雪地上,感觉好滑呀。

滑雪场分低坡和高坡。我先上了低坡,因为感觉坡很低,冲击力也不大,一下就冲了下去。最有趣的时,前面他们没有告诉我会摔跤,我就没有摔跤。等我滑到底,他们告诉我滑雪会摔跤的,我第二次滑的时候就摔了一个大马趴。第三次,我和婶婶一起上了高坡。上高坡有专门的缆车,坐在缆车上我觉得很害怕,因为没有安全带,那么高,万一掉下去滚下去怎么办啊。上缆车时,我的脚被婶婶的脚蹩住了,我用手去解开他的时候,我的手杖掉到缆车下面去了。到了高坡,我请婶婶滑下去帮我拿下手杖,可是婶婶不敢滑下去,我还是要她滑下去帮我拿。结果,婶婶滑下去的时候摔了一跤,爬起来刚滑了一点,又摔了一跤,连着摔了五、六跤。这时,我听见广播里喊到:“来自上海的邹子尧、张奇小朋友,请到广播室来,您的家长在这里等你。”我觉得很奇怪,婶婶怎么变成小朋友了?

难道还有一个叫“张奇”的小朋友吗?再一想,肯定是叫我和婶婶。我二话不说,就一步一步往高坡下面走,也顾不上找手杖了,比婶婶走的还快呢。结果,我和婶婶连滚带爬地走下了高坡。到了底下,发现帽子里有一大团冰块,衣服领子里也有一大团冰块。

滑雪真好玩啊,下次我还要去滑雪。

今天,我们怀着兴奋无比的心情,经过二个多小时的飞行终于来到了北京,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北京之旅。下午我们浏览了奥林匹克公园,参观了著名的“鸟巢”和“水立方”。

到了晚上,我们住的是特别安排入住的乔波国际会议中心。吃过晚饭后,听导游说这里面有一个滑雪场,里面非常刺激好玩,可以免费玩一个小时。哇,真是太好了!一来到滑雪场,只见偌大的滑雪场铺满了雪,我们激动得又跳又叫,迫不及待地换好滑雪服和租好滑雪具,进入滑雪场。

滑雪场的雪听说有半米深,温度是零下3度左右,非常的冷,用手摸了一下雪,哇,真的好冷,一会儿手都被冻青了。大家都穿着几十斤的滑雪服和雪具,走起路来个个都笨手笨脚的象企鹅一样,好搞笑。一开始,我们先去新手训练场,从五米高的地方滑下来。我刚走到最高处的时候,要滑下去了,心里有些怕,但是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竟然成功地滑下去,并且没有摔跤,妈妈夸我太棒了,跟着我又大胆地滑了两三次都好顺利地滑下去没有摔跤。哈哈,我可以离开新手训练场去真正40米高的滑雪场滑雪了。我们坐电梯来到了40米高的滑雪坡顶,准备滑下去的时候,往下一看,哇,好高啊,真的有点让人瑟瑟发抖。但我还是勇敢地滑下去,半蹲着身子,眼睛盯着前方,手里紧握雪棍用来保持平衡。速度越来越快了,冷风迎面扑来,好爽啊!我快速地滑到坡底,耶!我又成功了!

今天,是我到北京的第一天,也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我的第一次滑雪可谓是“艰苦卓绝”,让我想起来仍心有余悸,那滑雪场的每一次摔跤,那动人心弦的每分每秒钟已经成为记忆的烙印,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那是在大连旅游的第四天,也是激动人心的一天,我们来到了位于劳动公园的一个滑雪场滑雪。我带着激动不已的心情来到了滑雪场,心中那迫不及待的心情流露而外——这是我第一次滑雪呀!一眼望去,嗬,好大的滑雪场呀,来这儿滑雪的人可真多!脚上踏着柔软的雪地,看着一些人一个个摔跤在地上,还以“姿态优美”地从山坡上滚下来。我真是越看越没底呀!

我开始滑了,一边看着别人的滑雪动作,一边在一旁自己琢磨着,不断反复地复习着,妈妈也在一旁努力给我指点。这时,有一位阿姨在一旁和蔼可亲地对我说:“你真棒!这姿势真标准呀!加油。”我微笑了一下,心中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正当我得意洋洋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摔了一个顶朝天。刚想要起来,却发现脚底的雪橇牢牢地缠绕住了,我无论怎样挣脱也没办法,这时救星来了——妈妈,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终于解脱出来了。经过这次的教训后我再也不敢骄傲了。在我和妈妈的配合下,我接着开始练习了。在训练中,有妈妈的耐心指导;有妈妈坚定的鼓励:有妈妈无时无刻的守候。尽管我一次次摔倒,我还是坚持地站起来。终于在我的努力下,鼓起勇气扶着缆绳,向山顶前进。当我站上山峰俯视下面,心里有些害怕,皱着眉头,索性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脑袋一下子空白,快速地滑了下去。一阵阵寒风袭过脸庞,我感觉在飞翔一般,心胸一下子敞开了,我睁开眼开始滑了起来,身上充满着激情。那一刻我的心中是多么温馨,多么自豪啊!我成功滑下来了,没有一点磕磕绊绊,“我成功了,我真的成功了!”我带着无比喜悦呐喊着。一旁的妈妈也微笑地说:“你真棒呀,你成功了!”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该离开滑雪场了,望着滑雪场上欢歌笑语的人们,我第一次滑雪的经历也该结束了。在我的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来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可真是乐在其中啊!这次的成功我真骄傲!

早上起来,我发现今天的天气格外的晴朗,就像我的心情一样。今天,我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和姥爷去滑雪。

我们来到了欧亚之窗的滑雪场上,只看到天气虽然寒冷,可是到这里游玩和锻炼身体的人却一点也不少。那冻得红红的脸蛋真像两个大苹果。看到人们在滑雪场上自由自在的滑来滑去,我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这时,姥爷取来了我们的雪具,我穿上它,感觉就像一名要上战场的士兵一样,既紧张又兴奋。心中好象有无数只小兔子在跳来跳去。姥爷看到我这个样子,就拍了拍我的`肩膀鼓励我说:

“好孙子,你要坚强,勇敢地面对挑战,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我听完姥爷的话后,感觉浑身都是力气。经过了教练的指导,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勇敢地向下滑去。风在耳边呼呼的吹过,我感觉我真的长出了翅膀飞了起来,终于稳稳的滑了下来。只看到姥爷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知道他在为我高兴。我慢慢地不再害怕了,滑的也越来越好了,连周围的人都在夸奖我学得快。我的心里比吃了蜜糖还要甜.....不知不觉中,我的额头上和鼻尖上都冒出了许多小汗珠。

天色渐渐的暗了,风也刮得更冷了,我怀着意犹未尽的心情和姥爷回家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是自信给我带来了快乐,也让我享受到冬天带来的乐趣。这真是既惊险又刺激的一天!

寒假里,爸爸带我去冰雪大世界感受滑雪。远远望去,雪地上如同铺满了钻石一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不由得感叹:这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我迫不及待地换上雪鞋,爬向坡顶。到了坡顶,我踏上雪板,深吸一口气,一个劲地冲了下去,一开始,我得意洋洋地欣赏着周围的风景,后来,呼呼作响的风令我不禁紧张起来,再加上这是第一次滑雪,我根本不会掌握方向,更不会“刹车”,只听“啪”一声,我摔了个四脚朝天。好不容易停了下来,看看自己,雪板只剩下一个,雪鞋不知了去向。

爸爸见我如此狼狈,便亲自上阵教我滑雪。他说:“滑雪过程中背不能直起来。”于是,我改正了姿势,弯着腰,弓着背,滑了下来,效果果然不错,没有再向后仰去。可速度依然没减慢,刚才滑得太快,差点又要摔跤,爸爸说:“这时,雪杖就要派上用场了,你将两脚撇成内八字,手拿拐杖,两手将雪杖放在雪地上,速度自然就慢下来了。”

我试了一次又一次,累得脸涨得红红的,衣服全湿了,一拧就可以拧出一盆水来,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在夕阳西下时学会了滑雪。

经过这次滑雪,我发现滑雪需要技巧与耐心。

今天我要去滑雪啦!听到这个消息我早就迫不及待了,心已飞向了滑雪场。

我们坐着车兴高采烈地奔向烟台,天公也作美,天上还下着小雪,我想下雪天的滑雪场是什么样子呢,肯定很美。果然,一到滑雪场,整个小山白白的,闪着银光,周围的小树都戴上了小白花,真美!

我急忙穿上滑雪要穿的东西,那是一双又重又笨的雪鞋,我穿上它,就象企鹅一样。我试着滑了一下,太难滑了,根本滑不动,只能笨笨得向前走几步,一不留神就摔倒了,妈妈和同去的阿姨们也东倒西歪的,象一个个小笨熊,乐得我们哈哈大笑。试了几次后,我终于找到感觉了,其实根本不用太费力,把握好平衡,把滑雪杖轻轻一点,两腿保持直线向前滑动就可以了,半个小时后,我就可以在不是太陡的地面上滑行了,我感觉自已像要飞起来似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敢挑战最高点吗?”妈妈问我。看着有很多人从最高坡上冲下来,真威风,但也有的滑到一半就失控摔倒了,一下摔出去老远,我心里又向往又害怕,但我想既然来了就豁出去了,站在最高处,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冲了下来,哇,太快了,滑雪杖不起作用了,我只感觉脚底下不听使唤快快向下滑着,我想停止也停止不了了,最后在半坡的时候我一下子摔出去了,虽然有点疼但心里还是乐开了花。

玩了三个小时,我们要走了,我看着滑雪场真有点恋恋不舍,我觉得这是我最难忘又开心的一天!

兔年悄悄地离我们远去,龙年又到了,龙年的钟声已经敲起,在这新年之际,我们一家和堂哥一家开着车去了竹子之乡——安吉,去著名的江南天池滑雪。

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好似我们的灵魂都卷进了春节的风中,过了不久,就到了安吉,看着绿绿的竹子上面还嵌着一点点的白雪,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想着一会儿滑雪的情景,我不禁咯咯地笑了起来。

在去滑雪场的路上,我看到了一条“龙”,这条“龙”盘旋在山上,说是“龙”,但是它却不会动,其实它是由一辆辆汽车组成的,我们也加入了这队伍中,大家坐在车上等候着,有的说:“是前面撞车了吗?”还有的说:“是前面没车位了吗?”正当我们想着时,爸爸说:“我们走上去!”爸爸带着我和哥哥,迈着轻快的步伐踏上了雪地,走着走着,就到了滑雪场地,我们买好票,穿上滑雪鞋,踩上滑雪板,拿好雪橇,准备进入雪地了。

刚进滑雪场,迎面就吹来了一股冷风,别提有多么爽,哥哥好似一只小巧的燕子,他轻巧的弯下身子,用力地撑着雪橇,滑雪板就向前移动了,而我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移动了一点,爸爸说:“身体往前倾斜。”我尝试了一下,果然成功了。

接着,我去了最高破,爸爸叫我自己试着慢慢滑下去,我拿着雪橇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吃了个狗啃泥,我鼓起勇气将身体往前倾斜,滑雪板就自动往前冲了,我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似的,直冲到雪场的平。

今天,妈妈、赵阿姨带吴抒阳和我一起去江边滑雪圈。我们玩了雪撬、雪圈,开心极了。

来到江边的雪场,雪场很大,比学校的操场还要大,来玩的人也很多,长长的队伍排在雪道的后面,像一条U字形的长龙。滑雪圈时,我们拿了两个超大号的圈,沉得很。我和妈妈先下去了,雪圈在雪道上“嗖”地一下飞快地向下滑,雪道上有一个像楼梯一样的坎,过坎时,我觉得自己要被雪圈上头朝下扣了过来,吓得心要跳了出来。到了雪道下面的冰上时,上面有个人字形的坡,滑过去时,颠了一下,给我都颠麻了。

从下面往上爬的时候最累,去雪道上的坡很陡,雪也很脏,拖着雪圈,我走得很累,走了快10分钟才爬上去,到顶时我已经被累得气喘吁吁。

赵阿姨和吴抒阳下去了,我着急地等待着他们,希望他们快点上来,我好继续玩。可是,正在等待的时候,我发现赵阿姨和吴抒阳的雪圈在雪道上翻了个个,雪圈把两个人埋在地上,他们浑身都是雪,快成雪人了。我先是吓了一跳,后来看到他们成了那个样子,不仅哈哈大笑起来。

我开始独自玩。我下去的时候,速度飞快,雪圈冲到了雪道的尽头,差点撞到尽头的雪堆里面。当我玩第三次的时候,赵阿姨想把我和吴抒阳的雪圈连起来,可是雪圈太大,连不起来,我和吴抒阳下去的时候没连住,一起冲了下去,我在他的前面,他的脚差点踢到我的脑袋。我被吓得不得了。

后来,我们又去玩雪撬。吴抒阳发明了两套懒人滑法。一是躺着滑,躺着滑很累,我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二是趴着滑,这个姿势其实更累,木板压到了肺,喘气都很困难。之后,赵阿姨加入到我们的队伍,我和吴抒阳追赵阿姨玩,还喊着“我们是追“新”族!”赵阿姨也大声喊着,“不玩啦不玩啦,你们滑得比我快,我要去追你们啦!”我们为了躲避赵阿姨的追踪,耍赖跑到冰中间的大雪堆上,笑声回荡在冰面上。

夕阳快下山了,我和吴抒阳一个拿着一个糖葫芦,恋恋不舍地回家了。

你滑过雪吗?滑雪,可谓是一件既惊险又刺激的运动,它能带给你莫大的乐趣!但是在开心之时,这项运动对于自我保护的需求也是极高的。

记得在我四年级的时候,那年冬天,爸爸带我来到了军都山滑雪场滑雪。呵,这儿可真美!到处都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光秃秃的山白了,枯黄的树白了,宽阔的路白了,一切都是那么晶莹,那么玲珑,洁白无暇,粉妆玉砌。在这样的环境中滑雪的快乐可谓是一种享受啊!

穿戴好滑雪的装备,我迫不及待地坐上了二区一号滑道的升降梯,到了滑道的顶端。放眼望去,终点似乎是那么的遥远,我能滑到那里吗?我不禁产生了一种 打退堂鼓的念头。但望着眼前相继跃下的勇者,我一咬牙也滑了下去。突然,我的视线变得麽糊不清,只有无垠的白色;所有的声音在我耳边都化作一股呼啸的风 声。我渐渐地自信起来,并一路滑起了“之”字形线路。正在我左右腾挪躲闪人群之时,忽然余光瞥见了一个黑影。当我意识到是什么的时候,已经晚了,来不及躲 闪,来不及!她便直直地撞到我身上。而后,我赶忙一个蜷身,保护住自己的头部,结果长长的滑雪板严重地妨碍了我,我和她一起四仰八叉地躺倒在雪面上。我艰 难地捡起一根被抛出的滑雪杖,并用它触动了滑雪板上的鞋卡子,解除了鞋卡子对我的束缚。这时,那位女孩也歪歪扭扭地站了起来,并直向我道歉。在确认了自己 没有受伤后,我对她说道:“没关系。不过,你以后一定要多加小心;千万别撞伤别人,这可太危险了!再见!”

我找回了雪坡上的滑雪杖,一溜烟便滑到了终点。爸爸恰好也看到了刚才的那个突发事件的全过程。他表扬我说:“孩子,你知道怎样保护你自己,做得真 棒!你没有受伤吧?”“没有,爸爸。”爸爸放心了,又对我说:“这就好。只有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冷静应对,你才能将这些问题解决好,使得自己和他人都不受到 伤害。”

年前,我们就计划着年初五去浙江大明山滑雪,于是,我天天盼着年初五快点到来。

朝思暮想的年初五终于给我盼来了,可是,早上的天气却是阴沉沉的,好像马上要下雨,把我的心情一下子打到了低谷。爸爸妈妈在一边看出了我的心思,决定还是前往美丽的大明山。

经过几个小时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明山滑雪场。这时,天空开始飘起了晶莹的雪花,我放眼四周,依然是翠绿的松树,隐约可见的大明山,加上游客各种鲜艳的滑雪衣,我好像进入了人间仙境,顿时,心旷神怡,格外兴奋。

我迫不及待地换好装备,首先来到了训练场。因为有了去年安吉滑雪的经验,所以这次我的胆量大了很多,稍微温习了一会儿,就准备前往初级滑雪道,初试我的滑雪水平。

来到半山腰,这里是初级滑雪道的起点。我往山下一看,开始有点害怕了,因为由于下雪的缘故,眼前一片白茫茫,看不见终点,那我不是变成失去导航的飞 机了。正犹豫着,爸爸来到我的身边,鼓励我,让我用在训练场的心态和技术要领慢慢往下滑。于是,在爸爸的保护下,我缓缓地开始出发。但刚出发就开始后悔 了,因为一到滑道,我就开始无法自控地下滑。啊!我像笨笨熊一样摔了个大跟头!此时,我只能继续往下滑,于是,我摇摇晃晃地爬了起来,口中默默地鼓励着自 己,心中想着要领,鼓起了勇气,缓缓下滑,终点在我眼前渐渐清晰,终于安全的到达啦!

有了这次初试经验,心里基本有了底,于是我一次又一次爬到起点,小心翼翼地冲向终点,我的技术越来越熟练,所以紧张的心情开始慢慢放松了下来,速度也开始渐渐变快,我终于品味到了滑雪真正的乐趣。

第二天,我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家了,从这次滑雪活动中我明白,只有掌握了真正的本领,加上坚持不懈的勇气,才能体会到胜利和快乐!

寒假期间,我和妈妈还有许多叔叔阿姨乘车去安吉滑雪场滑雪。我从来没有滑过雪,所以一路上心情特别兴奋和激动。我想啊想:安吉滑雪场里面是什么样子的?那里有山、有树吗?我的心随着飞转的车轮早已飞进了滑雪场。

车子驶到了滑雪场,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像小鸟一样飞进了滑雪场大厅,我们首先来到服务台,对个人的资料进行了登记,电脑马上帮我们测算了所需服装和滑雪用具的大小。服务员阿姨陪同我们到楼上领取了滑雪用具。说起滑雪用具,它可比溜冰复杂多了,首先,需要领取全套的滑雪服装,有专用的滑雪靴、雪撬和雪杖。在穿戴这些用具的时候,我遇到了不少麻烦,在服务员阿姨的帮助下,我好不容易穿上了雪靴,但是下地后,雪靴又重又硬,脚穿在里面一点也不可以弯曲,我抱着雪撬、拿着雪杖好不容易才挪到滑雪场里。一进滑雪场,我们一下子从炎热进入了寒冷,这里白雪皑皑,一片白茫茫。室内还有一座大雪山,真是不可思议!

开始滑雪了,我犹豫了一下,不知道怎么滑,滑雪时如何才能停得住身子,摔倒会很痛吗?看到别人在雪地上滑雪自在的身影,我情不自禁地滑了起来。可是,刚一出脚,我就摔倒了。后来,妈妈告诉我:停下来要,把滑雪板成“八”字形,就可以刹车了。于是,我勇敢地站了起来,按照妈妈说的“身体往前倾,双脚与肩同宽并平行,双手握住雪杖倾斜着往身后推”的滑雪要领,慢慢地在平坡上滑行,渐渐地我找到了感觉,双手轻松了,速度也渐渐快了。也许我有一点溜冰的经验吧,我学滑雪的进度比其他同去的小朋友要快一点。经过近30分钟的练习,一次次的摔倒,一次次爬起来继续滑,我基本掌握了滑雪的技巧,并保持了没有摔倒的记录。后来,我还能从雪山上往下滑呢!

至今,滑雪时的情景,还常常浮现在眼前,不过我从中我也领悟出了一些道理:遇到困难的事情都要勇敢、坚强地面对!

假期里,我们一家人应叔叔的邀请,决定赴神农架旅游。听大人们说,旅游项目里有滑雪运动,我一听甭提有多高兴了!

这一日天气还好,我们就出发了。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着,白皑皑的雪山与远处的墨绿色的森林融为一体,犹如一幅清新的水墨画,又好似童话故事里的仙境。

转眼间我们就到达山顶。只见地上白茫茫一片,到处是等候滑雪的欢乐的人群。一不留神,我踩在了一块碎冰上,只觉得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我们随着人群前行,不知不觉间进入了滑雪大厅。透过大厅里的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外面滑雪场那陡峭的滑道和穿戴齐备的滑雪的人群。我的心顿时雀跃起来,恨不得一下子飞过去跟他们一起滑雪。

在教练们的指导下,我换好滑雪装备。当我真正进入滑雪场,站在滑道上向下望,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只见滑道十分陡峭、崎岖,阳光的照耀下,它显得无比滑溜。突然,身边不知是谁撞了我一下,我脚下的滑雪板立刻向下滑去。我大惊失色,几乎以为自己立刻要摔倒了,可是还好,下意识里我将滑杆一撑,竟然也缓和了我向下滑的冲力,暂时帮我保持了身体平衡。看着周围滑得潇洒自如的人群,我也模仿他们的样子,手脚并用,左右开弓,战战兢兢往前滑。可惜,毕竟是新手上路,滑不过几步远,我便摔倒了。

看到这情景,姐姐在旁边大笑起来。我觉得十分没面子,决定“偷袭”姐姐。趁姐姐不注意,我偷偷爬起来,向她猛撞过去,只听见“轰”的一声,一时间,我和姐姐同时撞翻在地。虽然痛得龇牙咧嘴,我还是忍不住大笑起来。可是摔倒容易,站起来却艰难无比。滑道太滑了,我好不容易站起来,脚下又是一哧溜,我又身不由己、歪歪扭扭地向前冲去。

山下的滑道坡度远不及山上陡,滑到这里我终于缓了口气,慢慢尝试着使用滑雪杆练习滑雪的各种动作来。虽然也有摔跟头的时候,可我还是无比兴奋。

神农架滑雪,真是叫人记忆深刻!

揭示了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丰富我国体育冰雪旅游产业的理论研究,并为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思路。[关键词]冰雪旅游产业...

中国网1月13日讯 近日,中国 旅游 研究院&马蜂窝自由行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根据马蜂窝 旅游 交易平台数据,发布《中国冰雪 旅游 消费大数据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

近年来,随着大众冰雪运动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周末和长假期开启冰雪之旅,交通便利、商业设施完善的冰雪 旅游 目的地受到游客喜爱,冰雪资源集中、美好生活元素集聚、城市品牌响亮等成为吸引冰雪 旅游 的重要要素。数据显示,哈尔滨成为游客喜爱的冰雪 旅游 首选目的地,游客喜爱的冰雪 旅游 目的地前十分别是哈尔滨、牡丹江、张家口、伊春、保定、沈阳、乌鲁木齐、阿勒泰地区、长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东三省冰雪优势明显,北京、河北因为冬奥会热度高,浙江靠滑雪 温泉民宿留住了度假者。数据显示,黑龙江、吉林、北京、湖北、浙江、新疆、四川、辽宁、河北、广东在2021-2022冰雪季冰雪 旅游 热门省份中居于榜单高位。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双重利好推动下,国内冰雪 旅游 持续发展。哈尔滨冰灯游园会是中国冰灯艺术的发源地,是哈尔滨冰雪文化艺术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为全国游客冬季打卡的“大热门”。吉林的查干湖冬捕,早在辽金时期就享有盛名,祭湖、醒网、凿冰、撒网,数万斤鲜鱼脱冰而出,极富民族特色,是冰雪 旅游 体验的不二之选。值得注意的是,浙江不仅有杭州的西湖“断桥赏雪”、临安大明山滑雪场、安吉江南天地滑雪场、绍兴乔波冰雪世界,还凭借网红温泉民宿、异域建筑风格小木屋、古镇风光等,实力“圈粉”了不少亲子家庭游客,来这里享受冬季山水丛林慢生活。(伍策 楠雪)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索引序列
  • 大众研究论文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小论文
  • 大众传播学研究论文
  • 浅谈大众文化研究论文
  • 大众旅游滑雪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