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古今对梦境的研究论文

古今对梦境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古今对梦境的研究论文

是!原生思维学梦理论能回答这种现象~

梦是第六意识的另一方面,独头意识一种 而我们平常的神识又是第六意识清醒面.. 第一部分 医学如黄帝内经: 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短虫③多则梦聚众,长虫④多则梦相击毁伤。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 【按语】 本条自开始至“梦哭”一段文字,亦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淫邪发梦》。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借,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此皆五脏气虚,阳气有余,阴气不足。 《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 【按语】 神秘莫测的梦境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不同的梦境是否各自说明些什么、预兆着什么?数千年来,各个国家、民族的人们一直试图用各种学说来解开这个谜。显然,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生现象,它的形成原因也是极其复杂的。以上《素问》的两则论述,从人的身体状态,从阴阳脏气的盛衰,来说明一些梦的形成,无疑深刻地揭示了部分梦境产生的根源。人们若能正确地通过梦境检查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必将对养生发生重要的意义 ③短虫:蛲虫。《说文解字》:“蛲,腹中短虫也。” ④长虫:蛔虫。《说文解字》:“蛕,腹中长虫也。”蛕即蚘,或作蛔。 《列子》①曰: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焫②;阴阳俱壮,则梦生杀。③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是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沉实为疾者,则梦溺。藉带④而寝者,则梦蛇;飞鸟衔发者,则梦飞。心躁者梦火,将病者梦饮酒歌舞,将衰者梦哭。是以和之于始,治之于终,静神灭想,此养生之道备也。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养生禁忌》 ①自“一体之盈虚消息”,至“将衰者梦哭”,见《列子·周穆王》,文字稍有歧异。 ②燔焫(ruò弱,又读rè热):烧灼。 ③人体以阴阳调和适中为佳,如阴阳都很亢盛,则产生冲突,所以梦见生死相杀。 ④藉(jiè介)带:睡在衣带上。藉,坐卧其上。 第二部分 梦是可以自己控制的: 1.醒与梦 昔人云:“浮生若梦”。然则人生而有梦,殆乃梦中说梦耳。佛法常引梦以为喻,古今论此者,多矣。《礼记》列梦为数十种,《列子》亦为梦作分类。《黄帝内经》亦有梦与病之分类。现代心理学,谓梦乃潜意识之作用。亦有谓乃心理病态之现象,如“梦游症”、“离魂症”等,皆属梦之所摄。洪迈《容斋随笔》曰:“汉《艺文志·七略》杂占十八家,以黄帝、甘德占梦二书为首。其说曰:杂占者,纪百家之象,候善恶之证,众占非一,而梦为大,故周有其官。周礼太卜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郑氏以为,致梦夏后氏所作,觭(ji)梦商人所作,咸陟者,言梦皆得,周人作焉。而占梦专为一官,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其别曰正,曰噩,曰思,曰寤,曰喜,曰惧。季冬聘王梦献吉梦于王,王拜而受之,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舍萌者,犹释菜也。赠者,送之也。 《诗》、《书》、《礼经》所载,高宗梦得说。周武王梦帝与九龄,伐纣梦叶朕卜宣王考牧,牧人有熊罴(pi)虺蛇之梦,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左传》所书尤多。孔子梦坐奠于两楹。然则古之圣贤未尝不以梦为大,是以见于《七略》者如此。魏晋方技,犹时时或有之,今人不复留意,此卜虽市井妄术,所在如林,亦无以占梦自名者,其学殆绝矣。” 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经验影像),五行引起(未来事实)。梦之起作用者,乃独头意识,亦称独影意识。相当于心理学上之潜意识。意识具分别明了功能,独头意识乃意识之影子。 独于睡眠昏迷,乃至静定境中,自起作用。兹分论五种梦缘。 一、想梦者:如思想专精,意思胶着于人事物欲等,于睡眠时即现梦境。但只能影射事物,或梦境独影中,联合生理病态,以及过去经验等,支离破碎之残存记忆,而构成梦境。其最明显之例,如男女相思,易形梦寐。此皆想之成梦也。 二、忆梦者:亦近于想,而忆之与想,功能不同。想者,意识起思想作用;忆者,于人事物欲,或见、闻、觉、知之事,习惯已深,无须意识运思,不期然如有事存心。例如陆放翁诗云:“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唐人诗云:“行过疏篱到小桥,绿杨阴里有红娇。分明眼界无分别,安置心头未肯消。”此等所谓心头未肯消者,即忆念现象也。复如李后主词云:“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皆忆念至深之现象也,凡此形梦寐者,忆梦也。 三、病梦者:如饮食停滞,生理障碍而梦重魇,或被人追逐而足步艰难。又如血液不清、湿盛者,则梦水。生理发炎、火盛者,则梦火。血液循环太速、风气盛者,则梦飞翔。如血压高而梦冲举,血压低而梦下堕,肝病梦色青蓝,心病梦色红紫,脾病梦色黄,肺病梦色白,肾病梦色黑,乃至恐怖惊悸而梦恶,喜悦欢欣而梦祥,皆可统摄于病。亦可通于前之二者。 四、曾更梦者:即于前三种梦象,或牵连过去经验而成梦,或前尘影事,于梦中重温,故梦中之见、闻、觉、知,绝少有超过平常知识经验之印象者。有之,则非梦所诠矣。 五、引起梦者:非常情所可测,如梦入素未历之境,素不相识之人,素无经验之事等,但经若干时日,身之所接,悉与梦符,此即梦有引起之作用也。此种梦理,须研究佛法,知夫“三界唯心,一切唯识。”“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究明此理,方知心意识与如来藏性之用,具足一切,遍含三际,含裹十分方矣。 知梦之成因若此,然后可知吉祥善梦与惊怖恶梦,皆属意识之变现,来因去果,自有蛛丝马迹可寻,实无奇特之处。观乎世人常有因吉梦而欣悦,或凶梦而忧惧,其实同一颠倒也。庄子不云乎:“吾固不知蝶之梦周?抑周之梦蝶?”岂非一大痴事乎!既知为梦,早成过去之幻影,孰此以求验,其与刻舟求剑,事将毋同。藏密中有修梦成就之法,以梦为入道之门。又如判刑待决之囚,一切希望已绝,当亦无梦。佛道中人,知见工用有得者,夜眠往往无梦;或虽在梦中,仍历历耳,盖已达醒梦一如之境地矣。有谓庄子曰:“至人无梦”,即误谓圣人皆无梦;实则,非无梦也,醒梦一如耳!苟绝无梦,何以释迦犹梦金鼓,宣尼犹梦周公、奠两楹。庄周梦蝴蝶,此岂非至人之梦欤!其义可深长思也。寻常所谓梦者,皆在睡眠昏迷状态中。梦境所起作用,现代生理学者,谓乃脑神经尚未全部休息所致。唯心唯物,姑置勿辩。其所谓梦者,乃人于醒后,五官感觉依然起用,意识分明时,能记昨梦。凡梦中一切,不可捉摸,不可控制,故称之曰梦。孰知我人日常生活,六根运用,迁流不停,例如眼之视色,一转动间,刹那即逝,与梦无别也;耳之闻声,鼻子辨气,舌之尝味,身之运动,意之思惟,皆无常存之可把捉,其无梦也何别?一日作为既毕,双眼闭而入睡,一切了不可得,则日间之所为,非即所谓梦乎!已去者不复来,未来者尚未至,年之与月,日之与时,分之与秒,刹那变易,安有一事一法之可得;所谓现实者,不过一刹那间之缘会,缘灭即散矣!若能仔细观察,昼之与夜,梦固无别也。 人如能常空其意念,如庞居士所云:“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念念之间,于过去不留,未来不逆,现在不住,忽然三际托空,意识不行,则于应缘动作间,但前五识(即五官直接感觉,不再缘意识分别之知觉),对境起用,则此心如无,此身如一真空之球或瓶等,即唯识学所谓之现量境,小乘之人空境,可得现前。此时对缘外境,一切皆如梦中。视山河大地人物动作声音等,皆如活动影象。不但对外境他物觉其如梦、如幻、如影,即我此身心亦同于诸梦。动静行为,皆能行所无事,如永嘉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岂不乐哉!虽然,此犹梦语。必曰“百尺竿头须进步,空花镜里莫藏身。”迨至远离颠倒梦想,得究竟涅盘,方可出世入世,一切自在矣。但于圣凡情断、超佛越祖之地,尚须痛吃辣棒。云门云:“此即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若欲究明斯事,当复观云门语:“扇子①跳上三十三天,触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如倾盆。”毕竟如何?曰:参!(①左足右孛) 南怀瑾《禅海蠡测》 2、如何训练梦 、认知梦境 、改变梦境 、光明梦境 、骨肉情深泪撒中阴界——聂达沃兹上师梦境经历 、人间天上任我游——乔美仁波且梦境经历 、超越时空的旅行——多钦则仁波且梦境经历 、发现新世界·小兜率天——法王晋美彭措梦境经历 改变梦境 在认知梦境获得稳固之后,就可继续下一阶段的训练——改变梦境。 在梦中,已能觉知自己正在做梦,此时,马上提醒自己:“我现在已经具备改变梦境的能力。”然后,自己可以变化成天人或者佛菩萨……这样,逐步训练自己达到随意变化的水平。 为了提高改变梦境的能力,我们可以应用“交替变化法”。例如:将自己先变化成文殊菩萨的形象,随之又由文殊菩萨变成观音菩萨的形象,再由观音菩萨变回文殊菩萨。另外,从起初的自观一尊文殊菩萨到变化成无数尊文殊菩萨,再从无数尊文殊菩萨合为自身一尊文殊菩萨,也就是由一变多,由多变一。 依照这种修法,经过反复习用,修到一定层次,就可以去改变其它事物。例如:把火变成水,把水变成火;将虚空变成大地,将大地变成虚空…… 在梦境之中,如果出现象征妖魔鬼怪的东西,比如:人形物和狗等(这种东西一出现,往往自己心感不安),自己就应当立即变成愤怒本尊,以凶猛之势调服它们……此类变化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可以在无限自由的领域中,随心所欲地去改变。 此外,还有一个改变梦境的修法,那就是冒险习练法。在已然觉知是梦境以后,自己有意到江河险滩边。先提醒自己:“现在我是梦境意形身,根本不会被河水冲走的。”随之猛然跳入河中……结果,不仅未被河水冲走,反而有可能产生乐空无别的觉受。同样,不论是熊熊烈火之中,还是悬崖深渊,只要是有危险恐惧的地方,都可以进行冒险练习。最终,能将一切恐惧现象完全转变成禅定。 我们要想扩大梦境训练范围,在梦中就可以到神山圣地和佛国刹土去观光朝拜。方法是在白天时,自己经常提醒自己这是梦。在临睡前将自己要去的地方或刹土观想在喉间,聚精会神地渐渐进入梦乡。在梦境中认知梦以后,提示自己:“光是认知梦是远远不够的,意形身应当离开血肉之身,到神山圣地或佛国刹土去。”自己专心一想,就很容易到达目的地。在观览朝拜之后,自己思量一下:“现在我应该回到家中神识入窍。”就这样,自己返回住处…… 初次前往佛国刹土等地方,在开始时,景象有可能模糊,不过,随着训练的深入,会逐渐地显像清晰的。在这些修法修行时,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歪拐、弯曲和蜷缩,否则,会影响风脉正常畅通,对训练梦境不利。我们不仅需要有正确的睡卧姿势,而且,呼吸要缓慢、神志要清醒…… 对于梦游佛刹,难免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在梦中所去的刹土,象极乐世界或铜色吉祥山等是否是真实的?” 就此问题,我觉得,若没有有关变化梦境与光明梦境的殊胜窍诀,这样的人在梦中所去的地方,不一定是真实的佛刹。因为,根据密法理论所说:风涌而动,意识随之进入身体脉络之中,则产生梦境。其中,风入明净脉中,就会出现“前往佛国刹土”的感觉。宗喀巴大师针对这类情况曾指出:“利用风的力量和‘想去刹土’的意识力量,所能见到的清净刹土,只不过是真实刹土的影像而已。‘看到真实刹土’的说法难以成立。” 欢��切┠芄怀浞衷擞帽浠�尉秤牍饷髅尉车母卟愦涡扌姓撸��堑囊庑紊砑�锌赡芾肟��庵���酱镎媸档姆鸸�餐痢9ぶ袢什ㄇ姨傅剑骸懊尉骋庑紊砝肟�臀蠢肟�硖逵写肆街帧!彼��档摹袄肟�笔蔷驼媸档执锓鸸�餐琳庵智榭龆�缘摹R虼耍��行扌忻尉承薹ɑ竦贸删偷娜嗣牵�嗷ピ级ㄍ�皇奔淙ネ�簧餐粒�罄捶⑾郑��撬��榫耙荒R谎�?br> 以前,乌金巴大师④、达丝巴大师和察琼巴喇嘛三位一同相约,在当天晚上共赴兜率天。两位大师因梦修成就甚高,所见景象别无二致。而察琼巴喇嘛梦修成就水平一般,他之所见与他们略有出入…… 梦游佛国刹土,在佛菩萨座下祈闻佛法或者梦中获得善知识传法加持等等……对于此人来说,是否真实得到佛法受用?答案是肯定的。以前,有位弟子向噶玛巴(第三世)让雄多吉求法。噶玛巴先让他回去,答应在梦里传法。后来在约定的时间里,噶玛巴真的向他传授了佛法。第一世噶玛巴曾祈问冈波巴大师说:“在梦中所得到的灌顶传承有否真实意义?”冈波巴大师回答道:“只要你具足信心,梦境所得灌顶传法不仅具有真实益用,而且较之现实灌顶传法更为殊胜!”有关这类教诲在达龙夏仲·扎西巴珠善知识⑤回复乔美仁波且的信件中也谈了同样的观点…… 变化梦境不仅可以获得求法灌顶,而且还可以给自己提供有利方便。例如,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梦境学习经论。以前,若必多吉(第四世噶玛巴)大师,在自己的寝室中堆满经书,他利用夜晚的时光,在梦境中广学经论。他不仅通晓经义,而且还对经论文句记忆犹新…… 以上仅仅讲述了几种改变梦境的技巧与相关若干实例,其实,梦境修法是可以应用到各种领域的。比如,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激发我们潜在的生命原动力,修补前世与今世的某些残缺,恢复生命生机……诸如此类的应用是极其广泛深入。其中,一些方法已被西方一些专家学者开始采用。 例如,美国休士顿有一个改梦学讲习班,就改梦学的应用,曾有一份这样的资料:“改梦学的应用,小则可将恶梦改为美梦,大到能将整个醒时的‘梦’改善:梦可利用作人生预演和实验的场所。某女士每年都作恶梦,梦中被凶恶的妖怪追赶,每次从恶梦中惊醒后,感到难过。但在参加改梦学训练后,他在恶梦中知道是在作梦,因此改变她以往的反应,她不但不逃跑,而且勇敢地面对着凶恶的妖怪,没想妖怪竟化成一团烟消失了,她从此再也不作这种恶梦。在梦中可开始改变一个人习惯性的反应或缺点,比如某人脾气不好,对不如意的事,总是怒气相应,因为反正是梦,何必那么认真?慢慢地在醒时的反应也会有改善。再举一例,假如有人怕在公众场合中发言,在梦中有这机会则可大胆地练习。慢慢地我们会发觉‘人生如梦’,生活中的一切,也会因我们行动思想态度的改变而不同,一如梦中的恶梦可改为美梦,人生的‘梦’也就同样可由恶梦变成美梦。” 对于这份资料所提的观点,我表示极为赞赏。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梦境与醒时之间的确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如此,如果能够随意变化梦境,那就可以改变现实境遇,这是很符合逻辑的。这些道理,从个人经验中也能得到证实。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梦境与醒时两者之间是存在着宛如幽明之隔的距离。然而事实并非这样,二者除了搀杂与未搀杂睡眠成份之外,它们的基质是别无二致。正因二者相互关联,有时还会出现梦境与醒时几乎混杂的现象…… 著名佛学家更登群佩⑥曾对饶活佛讲述了一次非常有趣的经历:“在梦中,有时我能够高翔于空中。当时,我可以随心所欲选择方向,只要稍微用点力,就能立即调转过来……这种飞翔之梦,真正能够梦到的话,心里的感觉非常快乐惬意。有时我在梦境里能认知梦,而且,还能分辨探知梦中所梦的纸与白天所见的纸二者有何差异。梦境中我试试用火烧纸,很奇妙,闻到烧纸的味道与白天的完全一模一样。有时我从梦中醒来,梦里所见到的东西在屋里仍历历在目。可是当我的身体稍微动一下,或者眨一下眼睛,那些景象就消失无迹了。 这一例子,阐明了在似睡非睡假寐状态,可以将梦境功能引用到醒时(初醒阶段)中的道理。 而那些变化与光明梦境已然成就的人,他们不仅能将梦境功能引用到醒时状态,甚至在白天也能充分利用。布顿仁波且⑦有位弟子名叫喇嘛,他与其它几人同去冈底斯山闭关。在路上,他们要趟过冈底斯山北部的哲达布热河。由于喇嘛旅途劳累,再加上体质虚弱,他在过河时被水冲走了……此时此刻,他觉得这是梦,于是从容自若地金刚跏趺坐,身浮水面,随波漂流……同伴们见他一起一浮,被水流冲走了,心急如焚,一边追赶一边向他甩过一根绳子。喇嘛接住绳子,忽然感觉不是梦,从禅定中惊怔而出,一下子沉入水中……经过同伴们的奋力抢救,他才幸免于难…… 3.红教六种中有 我们有的同学修过红教,红教里面讲六种“中有”(生死中有、梦境中有、妊娠中有、禅定中有、法性究竟期、转生中有)。比如说,我们人从死后到重新投胎是一段中有,这段的中有身也叫中阴身,死后灵魂重新投胎,变成胎儿出来。我们活著的这一段也是中有,从白天醒著到夜里睡著了,这个中间又是一个中有。所以我常常问一般参禅用功的人,你知道自己是怎么睡著的吗?注意啊,当你靠有枕头上要睡著的那一刹那是什么样,你知道吗?一般人听了我的话就去注意了,结果又睡不著了。不注意呢,就又昏沉了,一般人就是这样。 我们的念头在梦与醒之间也是一段中有。一个念头过去了,后一个念头还没有生起,有时候好像楞住一样,这一段也是中有。我们呼吸一进一出之间也是中有,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告诉我们,有个“中间息”,指的就是这个。修安那般那修止息,我所以常常骂你们修数息观都在乱修,不是叫你光数呼吸啊!又不是学会计!中有认识清楚之后,你就可以把握昏沉与散乱中间是什么了。 如果拿本体来讲,散乱不是定,昏沉也不是定,散乱与昏沉都是本体来的,就好像黑暗与光明都是一个东西所变的。不过我们现在是讲功夫,不管你本体不本体,黑暗就是黑暗,光明就是光明。那么在黑暗与光明中间是不是也有一段中有呢?那个好像亮又好像不亮的东西是什么?认识清楚这个,你就懂得用功了,上起路来就快了。 : 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 戕人慧命,甚于砍人脑袋/ 如能随顺诸位之愿望,甚至启发道心,实乃诸佛菩萨之加庇/ 其功德尽皆回向一切众生,若有错误,还望诸位善知识指正/ 1 活着做什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 生:本来清静圆明,为何产生世界: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文殊 3 死:A业果成熟直接去净土或地狱 B 其余,先经过中有身(免强说是灵魂)大约最长49天,再投胎或化生。 C 去净土的学业成就,还要回来度众生;去地狱的灵光闪现,还会上来重新修行。 4 梦为何物——独影意识——第六意识的反面 5 学人为什何不能有显著的成就——玩弄佛法,拿佛法来消遣。 6 菩萨:大道心众生,古译;玄奘以后翻作觉有情。大心凡夫就是菩萨。 觉有情:有情就是有烦恼;觉悟,是方向对准。航海,方向准,暂不见彼岸,必到彼岸。 7本愿:世世都发这个愿。本是真如本性。没见性人,从识里面建立愿心。法身菩萨本愿,不为外境所动。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他也如如不动。 8如想去除病痛,摆脱烦恼,实现愿望,乃至明心见性,了脱生死,内圣外王请先阅读 南怀瑾,净空法师的著作/因为容易看进去,然后再阅读原文大藏经

梦·幻·真——试论“梦境”意象与《红楼梦》的小说创作 摘 要 本文在“梦境”意象的文学回溯中揭示中国古典文学的“梦文化”背景。结合这一背景提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梦境”意象运用的扛鼎之作。进而通过考察《红楼梦》“梦境”意象的创作方式、创作成果,及其在推动情节结构、刻画人物性格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来论证这一观点。最后从《红楼梦》“梦境”意象的悲剧意识、象征意义、阴阳观念及潜意识四个方面考察其审美价值。关键词 “梦境”意象 梦文化 审美价值 悲剧意识 象征意义 阴阳观念 潜意识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梦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意象,一直受到作家的垂青,更有学者将其称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梦文化”背景。①而对于《红楼梦》“梦文化”的研究,学界长期以来存在“宏观”和“微观”之分。所谓“宏观”研究,甲辰本《红楼梦》梦觉主人序言曰:“辞传闺阁而涉之于幻者,故是书以‘梦’名也……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作书者藉以为此之‘红楼梦’”。此类研究偏重“红楼一大梦,繁华迹已陈”的理解。这种研究方向一直占据着“梦文化”研究的大片江山,并被广为接受。但不足之处在于往往会将受众的理解导向一种消极的“虚无主义”和轮回之说,这一点是不值得提倡的。所谓“微观”研究,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其通过分析文本中切实描述的“梦境”意象,并借鉴心理学和审美学的理论,以达到进一步深入解读《红楼梦》情节结构、人物刻画及审美价值的目的。目前“微观”方向的研究,多侧重于“贾宝玉梦游太虚境”和“秦可卿托梦凤姐”两个重要的“梦境”意象,并且无论从人物性格、情节结构、主旨揭示等各个角度来看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可是笔者遍阅资料后发现,对于《红楼梦》文本中除上述两回之外的其余三十处“梦境”意象,几乎鲜有人问津。这显然影响了对于《红楼梦》“梦境”意象的全面解读。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沿袭了“微观”研究的套路,试图在中国古典“梦文化”的背景下,将注意范围扩展到《红楼梦》全文涉及的三十二处“梦境”意象的解读上,讨论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在“梦境”意象创作上的突出成就及审美价值。一、“梦境”意象的文学回溯《红楼梦》开卷第一回,作者依据《淮南子·览冥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记载敷衍而生一则“顽石被弃”的神话。而这则神话用甄士隐的南柯一梦来表现,确是意味深长。梦,《说文》注为“ ”。《墨子》解为“卧而以为然也。”科学地讲,梦是大脑皮层与中枢神经共同作用与人而产生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从这个意义出发,梦就是人类的影子,见证了人类的进化与繁衍。从梦境产生的心理依据和现实依据出发,可以寻找到梦境与神话的连接点。神话本来就是人类童年的梦。随着大脑思维的进化与发达,人类产生了“梦”这一在当时看来无法解释却又神奇的现象。先民们坚定地认为,梦中出现的人的形象是灵魂与肉体的暂时性分离。于是乎产生了这样一种观念:人的思维可以不依赖肉体而单独存在,灵魂这个“魅影”只是寄居在肉体之中。在这样一种“灵魂不灭”的观念下,先民们将变幻莫测的自然力统统人格化,自然而然地构想出种种“神灵”。由此开始,人类童年时期的集体无意识信仰——即“万物有神”的神话便产生了。因此,“梦境——灵魂——神灵——神话”,这个公式真实地记录了神话的产生过程。在此过程中,当然地充斥着先民们原始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但梦境催生了神话这一文学最初形态的说法,也是完全可以成立的。由此顺着文学的发展脉络前进,我们不难发现,先秦时期的《诗经》与《楚辞》歌咏了许多梦占之事,而《离骚》完全是以一半的篇幅来叙述梦幻之境。随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魏晋以后,“梦境”意象的创作更是频频现于当世。以诗词曲赋而言,阮瑀的《止欲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贺的《梦天》、苏轼调寄[江城子]的《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陆游的《我梦》、郑光祖的[双调·蟾宫曲]《梦中作》等等,皆为不世名篇。而在小说、戏曲领域,从唐传奇《枕中记》、《南柯太守传》,到明中叶的风俗史《金瓶梅》,再到“康乾盛世”的世情书《红楼梦》;从元人杂剧《蝴蝶梦》,到明代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临川四梦”,再到清初的“戏剧双璧”《长生殿》、《桃花扇》。“梦境”意象,连缀着中华五千年的漫漫文学史,支撑起一片“梦文化”的广阔天空。而《红楼梦》“梦境”意象的创造,更是同类作品中的扛鼎之作。 二、《红楼梦》——“梦境”意象创造的扛鼎之作承接上文对中国古典文学“梦文化”背景的梳理,笔者认为,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在“梦境”意象的运用方面,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以下试作分析。1. 数量众多、人物复杂《红楼梦》全著共创造了三十二处梦境(本文后附全书所摘三十二处梦境),涉及书回共二十九回,仅从数量上就是其它历代作品所无法比拟的。其中前八十回中大小各异共写了二十个梦,同一回写了两个梦的有四个回目(十二回、十三回、三十四回、七十七回),一个梦跨两回的有两次(二十四至二十五回、四十八至四十九回)。在后四十回中共写了十三个梦,其中一回两梦的有两次(一百十三回、一百二十回)。书中人物做梦次数最多的是宝玉,共十一次;其次是凤姐,共五次,黛玉两次;此外尚有甄士隐、贾瑞、秦钟、小红、香菱、柳湘莲、尤二姐、贾母、妙玉、马道婆、甄宝玉、袭人、贾雨村、一个小丫头等十四人各一次。关照此前的文学作品,其中多是描一梦之境,或是书一人之梦,而像《红楼梦》这般写梦如此之多、人物关系如此之复杂的作品,的确为古今中外所仅见。 2. 梦笔生花、构思精妙《红楼梦》的梦境描写,或长或短,或详或略,或直接铺开,或间接对比,灵活自如。例如最长的一处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长达五千余字,另有较长的包括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五十六回的甄贾宝玉梦中梦,八十二回的黛玉惊梦等等。而最短的是第十三回,“宝玉梦中听闻秦氏死了”,只十来字。间接写梦的包括九十三回包勇转述之梦,一百十七回马道婆梦见妙玉被杀等等。再例如五十一回和七十七回中“宝玉梦中叫袭人”与“宝玉梦中叫晴雯”的两段一正一反对比式的梦境描写,极见作者用笔之妙。晴雯袭人皆为宠婢,贾宝玉与花袭人早已“偷试云雨情”,而晴雯却到死都担着虚名。然此梦境对比之下,宝玉心中孰轻孰重,作者笔端孰褒孰贬,立现分明。小说构思了一个带有梦幻色彩的楔子式的结构,用“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为开篇,从甄士隐这样一个引场人物的角度为故事整体框架打上了一条因果链。这条因果链起自“以泪偿灌”,结自“林黛玉归位”,以梦起,至梦结。其实,这种以“梦境”创造楔子式的结构并非《红楼梦》始,《三国志平话》中司马貌阴间断狱、《西游记》中魏征梦斩老龙等等已经开过先河。但《红楼梦》技高一筹之处在于,作者更注重“楔子”和整个故事框架的缜密联系,更注重“楔子”的首尾贯穿。清代红学家王希濂在《红楼梦总评》中说:“《红楼梦》也是说梦,立意作法,别开生面,前后两大梦,皆游太虚幻境,而一是真梦,虽闻册听歌茫然不解;一是神游,因缘定数,了然记得。” ②这里所涉及的所谓“前后两大梦”,正是《红楼梦》梦境描写最精妙的构思之处。作者用宝玉这“前后两大梦”,又为整个故事设置了一条兴味线,借“梦境”描写,一再伏笔,制造预警和悬念,以吸引读者的关注。从人物名称的设计,到诗词歌赋中的隐意,这些伏笔和悬念在书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蓄势和铺垫作用,和后续情节时时呼应,前顾后注,梦笔生花,足见作者的功力与用心。相比较此前的同类作品,多是将“梦境”意象单纯地作为情节结撰的一部分,很少设计如此精妙的伏笔构思。这也是《红楼梦》成功的一大亮点。《红楼梦》中有这样一部分文字,严格来讲并不能划为“梦境”意象的范畴,因此笔者也并未将其收入文后三十二处“梦境”描写中。但这一部分文字所书的人物状态,是颇值得细玩的,笔者试将其称为 《红楼梦》中的“白日梦”。例如二十八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一节中宝玉的一“呆”一“怔”;三十回“龄官画蔷,痴及局外”,“里面的原是早已痴了,已经画了有几千个蔷字,外面的不觉也看痴了,两个眼珠儿只管随着簪子动”;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宝玉站着只管发起呆来”,把袭人当成了黛玉,“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待袭人说他中了邪“方才如梦初醒”。这些“白日梦”,皆为一种入迷的幻觉。歌德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就在于通过幻觉产生一种更高于真实的假象。”③《红楼梦》正是妙笔生花地运用这种“白日梦”,创造出了一种“更高真实”的“梦境”意象,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3.“梦境”意象与小说情节结构的发展学界普遍认为,《红楼梦》比较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接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④。青埂峰下的顽石由一僧一道携入红尘,经历悲欢离合,又由一僧一道携归青埂峰下,这是统盖天地的神话世界;另一方面,宝黛爱情起承转合的悲剧线则是以大观园这个理想世界为舞台上演的;第三,贾府及整个社会由盛而衰的过程,才是现实世界的照应。全书由神话世界、理想世界、现实世界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重叠的宏大结构。在这三条线索并进交叉的过程中,“梦境”意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神话世界:回顾全书,我们不难发现,《红楼梦》在神话世界这一层面大抵包括了“青埂峰僧道”和“太虚幻境众仙”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在文中恰恰是依托了甄士隐和贾宝玉的梦境来表现的。“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这一梦如前文所讲,是一个楔子式的总括全文。书起第一回,便有甄士隐伏几入梦,见一僧一道携石入世,遂引出了其下一系列的悲欢离合。这一僧一道,更是在书中多次成为宝玉梦中的“惊梦人”。“贾宝玉梦游太虚境”则更是曹雪芹精心雕琢出的一个奇幻神话世界。在此一梦中,警幻以金陵上中下三等女子的终身册籍令宝玉熟玩,更“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梦中的神话世界,预示了书中主要女性的生活道路和结局,定下了“悲金悼玉的红楼梦”的全书基调。因此,《红楼梦》的第一重线索——神话世界,可谓完全是由“梦境”意象创造并展开的。作者用一种匠心独运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在神话世界这一层面上,推进了小说情节结构的发展。(2)理想世界:在以大观园为背景的理想世界中,曹氏着力表现的是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以悲剧。宝黛之爱,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之爱。而“梦境”意象,就像一个一个的关节点,被牢牢地卯在了这条爱情线上。请看:第一回目中“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以泪偿灌”无疑就是宝黛爱情前世今生的起笔,这才有了第三回宝黛初见时“何等眼熟到如此”、“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几番笔墨,才有了三十二回宝玉“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的肺腑直言。三十六回“绣鸳鸯惊梦绛芸轩”,一句“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因缘’”的梦语,更是绛珠仙子与神瑛侍者“以泪偿灌”的殷殷前盟。八十二回,“病潇湘痴魂惊噩梦”,八十九回黛玉梦中听人叫宝钗“宝二奶奶”,这些“梦境”意象都是宝黛爱情悲剧而终的预言和标志。九十八回“宝玉梦至阴司”,追访黛玉香魂,将这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哀痛之情,渲染到了极至。直至书末一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林黛玉归为仙位为止,宝黛的这条爱情线才趋于完整。通贯全文,作者在表现《红楼梦》的第二重线索——理想世界的时候,以一次又一次的“梦境”意象,将宝黛爱情的前世今生、起因发展,连贯成形,最终导向无能为力的悲剧。(3)现实世界:作者在《红楼梦》开篇第一回即明白说明:“曾经历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梦境本是虚幻,原无真实可言,但文学作品中的“梦境”艺术,是把现实生活梦幻化或把梦幻境界现实化,用荒诞离奇的手法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表现作者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意蕴,《红楼梦》亦是如此。以现实层面论,《红楼梦》最大的现实性就在于其对于封建制度本身的强烈批判。这种批判性通过宝黛爱情的生离死别、十二金钗的红颜薄命和贾府的衰败没落得以全方位表现,同时也达到了揭示这种制度必然灭亡趋势的效果。而“梦境”意象由于渗透了这种强烈的批判性而具有其他作品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例如,第十三回秦可卿托梦王熙凤一场,这一梦境虽然不长,但在内容上却十分重要。借秦氏之口,道出贾府这一家世显赫的百年旺族,目前虽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但不过是瞬间的繁华,“盛宴必散,乐极生悲”,已成为贾氏门庭必然的发展趋势。面对这种“大厦将倾”的危机,退步之计应该在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和家塾所需之资,不能“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其实这就是现实中贾府这个“百足之虫”垂死挣扎的照应。再例如,第十六回秦钟临终梦鬼判一梦,刚开始鬼判们还假装铁面无私,似乎公正,可是听到“贾宝玉”的大名,都忙了手脚,吓得露出真相现了原形,也肯通融了。这是在讽刺鬼判们同现实中人一样,溜须拍马,惧怕显贵。小说本身的现实意义决定了“梦境”意象的创造,类似这样的“梦境”描写在《红楼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从现实层面上讲,“梦境”意象的创造的确大大地推进了小说情节结构的发展。 4.“梦境”意象与人物性格的刻画《红楼梦》构思了近百个人物作不同程度的刻画,以人物思想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来展开故事情节。《红楼梦》大量“梦境”意象运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出于塑造和深化典型人物的思想性格,从性格逻辑为情节发展寻找内因。一方面,通过“梦境”描写,可以使人物的显性性格层面更加清晰化与明朗化。最典型的例子莫如尤三姐的两次入梦。尤三姐是一个社会下层妇女,却不甘被纨绔玩弄,努力捍卫自己的人格,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婚姻,由于柳湘莲的误解,她不惜以死抗拒社会的不公,维护自己的尊严。六十六回,柳湘莲梦见尤三姐手捧鸳鸯宝剑的一番倾诉,更有力地表现了这位女性对爱情和尊严至死不渝的追求。六十九回,尤二姐被王熙凤迫害致死之前,尤三姐托梦所谓“将此剑斩了那妒妇”的一席话,鲜明地表现出尤三姐强烈的反抗精神。因此,平心而论,无论抽去哪一个梦境,尤三姐的形象都不会如此光彩照人。另一方面,通过“梦境”描写,能够发觉人物的深层心理,揭示人物性格的隐性层面。例如五十六回甄、贾宝玉互梦的一场梦境描写,有学者撰文指出,这一梦境反映的是宝玉性格中相对隐秘的孤独个性。⑤正如前文所指出的,作家往往从人物性格逻辑出发去虚构情节,而人物的性格轨迹常常是延伸到“梦境”中去的。《红楼梦》正是从传统“梦文化”背景中吸取了这种把“梦境”与人物整体性格相联系的创作方法,以“梦境”作为开拓人物思想性格的“行为场”,展现人物全面而深邃的思想特征。

《周公解梦》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对于梦境的分析是比较到位的,而且通过梦境分析现实中的境遇也是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梦境是神奇的,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梦境的探索,《周公解梦》便是人类探索梦境的历程之一。《周公解梦》这部典籍距离我们也比较遥远,其内容更多的是将梦境与现实之间进行联系和探测,即使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其依旧对人们的心理产生着很大的作用,一些人人们会将现实与《周公解梦》中所说的内容靠近。对梦境比较感兴趣的人,都是可以参考《周公解梦》中的价值的。

梦境是不可猜测的,较为杂乱的,人们目前所知的梦境的意义仅仅为人类内心的一种反照。梦境是神奇的,古往今来一直存在着很多对梦境的研究,古今中外都有着很多解梦的说法。人们喜欢将梦境与现实进行联系,人类对梦境的探索却只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阶段,很多梦境都反应了人们内心真实的想法。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解梦的说法,人类对梦境的研究又少有科学依据,梦境依旧十分神奇。

梦境是神奇的,对于《周公解梦》中的说法,对于当代人来说只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

古今中外对于红楼梦的研究论文

查看刘心武的书

《红楼梦》研究论文“开篇不读《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开口不谈《红楼梦》,此公缺典定糊涂。”,《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涉及面广,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意义深刻,其在民间的流传之广、影响力之大也是其它古典小说难以比拟的。从思想内容看,《红楼梦》是非常成功的。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对封建社会中种种矛盾的揭示,反应出那个时代社会的罪恶及其不可避免的分崩离析的命运。作品以栩栩如生的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及其尖锐的矛盾冲突鲜明的表现了被压迫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尖锐斗争,揭露了腐朽害人的封建制度必将衰亡的事实,如贾府的最终衰落;赞颂了勇于反抗的新生力量,如晴雯、鸳鸯的的斗争,宝玉终不愿做克绍箕裘的孝子,终离家出走;揭发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如司棋、晴雯的牺牲,四儿、芳官被赶出贾府,宝黛的爱情悲剧,十二女统归薄命司;褒扬了自由、平等的新生思想,如宝玉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简直是对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男尊女卑”的颠覆,宝黛爱情早以不是停留在《西厢记》中张生、崔莺莺郎才女貌、一见钟情之类的陈词滥调之上,更多的是思想上的认同——对四书五经的排斥等。表明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残害以成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说明曹公的创作早已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红楼梦》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要算是对人物之间性格矛盾的细致刻画,曹公将这些冲突巧妙的连接起来,情节感人,扣人心弦,从而彻底的暴露出封建礼教制造的种种恶果,有力的鞭挞了旧社会的罪恶,将一个又一个悲剧赤裸裸地揭穿出来,进而完成《红楼梦》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对于环境的描写更是为《红楼梦》这一伟大不朽作品的成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贾宝玉心中,女儿是世界上最可爱、最可敬、最纯洁的人。无论在那个方面都远在男人之上,所以是“人上之人”,这一点尽人皆知不必废话。同时,宝玉更进一步的认为女儿是不能出嫁的,否则便变了质。由纯洁无暇的自由身、被压迫者转变为压迫者,固然可恨,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可悲,大观园自然而然的成为保护女儿们的庇护所,希望女儿们永远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以免染上男子龌龊的气味(电视剧中女主角常说的“天底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由此一定程度上符合事实),男人自然是不能进入的(除宝玉和稚嫩的贾兰外,其他男性最多也只进入怡红院,而高鹗的伪作中,贾琏、王大夫竟大摇大摆迈进潇湘馆,荒唐!),园中的逍遥日子近乎完美,继而为查抄大观园的悲剧发生起到了对比和铺垫的作用,让人感伤极深,不禁潸然泪下。而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后,宝黛爱情的成熟则标志着僵持局面的基本形成:家长方面坚持薛宝钗,而贾宝玉不愿放弃林黛玉,贾府的决策者——贾母也陷入了犹豫当中。随后的人情世故的变化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发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各种矛盾爆发,贾家渐渐以无法维持,贾宝玉走什么路子转而成为挽救贾家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只有稳重大体、家境富裕的薛宝钗才能扶持宝玉走上封建主义所谓的正路就顺理成章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不少典型人物。如平等待人的宝玉、成熟端庄的宝钗、多愁善感的黛玉、满腹心机的凤姐、逆来顺受的迎春、憨厚可爱的史湘云、情傲孤高的妙玉、善良朴实的刘姥姥等等,每个人物的性格、每桩人事和人情,都描绘的十分细腻、十分真实。宝玉是一个敢于反抗的典型。宝玉的性格是及其难得的,受周围出身低下的丫鬟们影响,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公子哥儿,却讨厌士大夫。统治者与被压迫者,本是对立的阶级,而贾宝玉却站在被压迫者一边,几乎有些恋母情结的他,很少有主子架子,以伺候丫鬟为乐。摆在封建地主阶级少爷贾宝玉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去研究四书五经做官,否则便同丫鬟、“戏子”门在一起,走下坡路,他选择了其二,十分尊重和体贴女性。另一特点便是不遵守封建制度的一般规矩,不愿与官宦往来,只要将怡红院门一关,那便是一个世外桃源。对于反对四书五经与科举这样原则性的问题,即使是宝钗、湘云劝他注意仕途经济他也立刻回斥,虽然他的恋爱婚姻问题依然等待家长为他做主,但毕竟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一个人不可能抓着自己的头发里看地面”,作者也给予一定的肯定。林黛玉则是另一个精神反叛的典型。她幼时丧母、弃父进京,从不像薛宝钗那样以扼杀自己的个性为代价来讨好众人做一个所谓的封建淑女,也不像贾探春那样抛弃亲情以保证封建主子的威仪,更不像王熙凤那样灭绝人性来满足自己的权利欲。她至纯至善、崇尚真情却要独自面对这个充满虚伪、邪恶、贪婪、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的社会;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而命运却没有给予她丝毫同情;她坦读《西厢记》,酒后任意挥洒自己的才华。面对这样的环境,她怎能不多愁善感?不是小气、心胸狭窄,只是为唯一的知己---宝玉献出了全部,怎能不患得患失?只是百年后,孰知葬花悲?而与以上两者不同的是,薛宝钗则是封建礼教思想下的一个正面悲剧。她十分推崇那些封建思想,把其当作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追求的最高理想,完全沉浸在为自己编织的网中她遵守作为一个封建淑女所有规则,刻意求工的要求自己成为典范,甚至到了不惜一切的地步,不做一件封建礼教所不允许的事。她把自己全部的爱藏于心中,一切去等待家长的抉择乃至支持黛玉和宝玉的结合。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遵守封建礼教的少女,最终却并没有的属于自己的爱情,反倒给予她的是一个悲惨的宿命。进一步的证实封建礼教的虚伪性。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是一个迷恋金钱和权力、自尊心极强的女人。其实她是一个对平等和幸福的追求者,面对无耻的贾瑞,她选择了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而她有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贾琏在自己生日时出去偷情这件事上所做的是错误的。封建男权蹂躏了无数女子,要求女性遵守所谓的三纲五常,把原本的夫妻的转化成妻妾矛盾,逼得凤姐去迫害尤二姐等原本无辜的人,但在那个时期,这不是可悲、可怜反倒是可恶、可恨、该千刀万剐的。男权的衰落并没有给这位女强人带来空间与理解,贾府衰亡的一切责任竟都归咎于她,是“哭向金陵事更哀”的凄凉。《红楼梦》无论是在题材、体裁、形式、内容、思想等方面都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曹公以优秀的文笔,将种种背景、各色人物、各种事件巧妙地贯穿起来,结构严谨,层层递进,紧凑而完整几乎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愧为一部既可读、又耐读的经典名著。

红楼梦》这部千古传奇,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文人学者乃至普通读者都对《红楼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每以论红、评红为时尚,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红楼梦学术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试论《红楼梦》

【摘要】《红楼梦》这部千古传奇,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文人学者乃至普通读者都对《红楼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每以论红、评红为时尚,它以一部小说成就了一门学问——“红学”。本文对主要红学派别进行了综合概括,并针对索隐派、考证派的谬误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不是传记,也不是 历史。作为文学作品的研究,重在研究作品本身,重在研究它的思想文化内涵、 艺术成就,而不是去探佚、猜谜或毫无意义的考证。

【关键词】《红楼梦》研究;索隐;考证;思想内涵;艺术成就

《红楼梦》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文人学士的极大兴趣,研究、评论《红楼梦》开始盛行,点评是研究《红楼梦》的最早形式,点评者人数众多,点评者旨趣也不尽相同,其中最重要最神秘的是脂砚斋,其点评已成为《红楼梦》的一部分,是研究《红楼梦》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资料。至光绪年间,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已成为显学,随着《红楼梦》的广泛流传,对《红楼梦》的研究日益 发展。“清末的民族主义思潮,激励着索隐红学的兴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民族与 科学精神,激励着新红学的诞生……1954年由毛泽东亲自介入并领导的批俞运动,使得红学的显学地位达到空前的显赫状态。此后,学者、作家、艺术家、学生乃至普通读者都以论红、评红为时尚”。

1 《红楼梦》研究之红学派别

《红楼梦》它以一部小说成就了一门学问即“红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去研究《红楼梦》,产生了不同的红学派别:

索隐派

顺治董鄂妃故事说。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说《红楼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兼及当时的诸名王奇女”。并且说董鄂妃是秦淮名妓董小宛,本是明末名士冒辟疆的爱妾,后来清兵南下把她掠夺了去,送到北京,得到了清世祖的宠爱,封为贵妃,后来董妃夭亡,清世祖非常悲痛,就跑到五台山做了和尚,遂以为宝玉即清世祖顺治帝,黛玉即是董小宛。

民族主义小说,影康熙朝 政治状况说。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认为:“《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既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事本之上,加以数层障幕,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状况。”主张贾宝玉即为康熙帝废太子胤礽,金陵十二钗为拟清初江南之名士。书中“红”字多影“朱”字,“贾”字为斥伪朝。

历史小说,影康熙诸皇子争储说。寿鹏飞《红楼梦本事辨证》认为:以余所闻,则《红楼梦》一书……,与其谓为政治小说,毋宁谓为历史小说,不如迳谓为康熙季年宫闱秘史之为确也,盖是书所隐括者,明为康熙诸皇子争储事,只以事涉宫闱,多所顾忌,故隐约吞吐,加以障幕,而细按事实,皆有可证。

明珠家事说。陈康祺《郎潜纪闻》、钱静方《红楼梦考》认为:《红楼梦》一书即记故相明珠家事,宝玉即纳兰成德,成德乃康熙朝宰相明珠之子,金陵十二钗,皆纳兰侍卫所奉为上客者也。

金陵张侯家事说。周春《红楼梦随笔.》认为:“相传此书为纳兰太傅而作,余细观之,乃知非纳兰,而叙金陵张侯家事也。忆少时见《爵秩便览》,江宁有一等侯张谦(一说张勇),上元人,癸亥甲子间,听父老谈张侯家事,约略与此书相符,再证以《曝书亭集》、《池北偶谈》、《江宁通志》、《随园诗谈》、《张侯行述》诸书,遂决其无疑。”

考证派:曹雪芹自传说。胡适《红楼梦考证》,说《红楼梦》记的是曹雪芹的自叙传,贾政即是曹頫,宝玉即是曹雪芹。雪芹一生的事实,原是很合乎全书的故事的,作者在卷首自己也这样说:“因曾经历过一番幻梦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又云:“今日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厌肥之日,背父兄 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已告天下。”主张贾宝玉即曹雪芹缩影,书中事迹,乃备记其身历风月繁华之盛。考证派代表人物还有俞平伯、周汝昌、顾颉刚等。

新索隐派:“”结束,红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红学也呈现出市场化、普及化、大众化、消费化的特点,各种新旧流派纷纷登场,其中最引人注目、在社会上不时引起轰动效应的是索隐红学。新索隐派的代表人物是霍国玲和刘心武。索隐红学与曹学合流成为这一时期索隐红学的新趋势。

雍正、曹雪芹、竺香玉故事说。霍国玲的《红楼解梦》将《红楼梦》索解为雍正与曹雪芹和香玉三人之间的故事:康熙朝,曹雪芹家三代四人袭任江宁织造之职,享尽荣华富贵,雍正即位后,不仅结束了曹家的富贵荣宠地位,而且在雍正六年抄了曹家,雍正八年宫中选秀女,又把曹雪芹倾心爱恋的竺香玉夺入宫中,纳作妃子,后封为皇后。为了抗议这种****,曹、竺二人合力将雍正毒死,最后香玉以身殉情。

曹雪芹家族参与皇权争斗说。《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索隐出的“本事”则是曹雪芹家族参与康、雍、乾三朝宫廷内部争夺皇权的故事:《红楼梦》中秦可卿的生活原型,就是康熙朝两立两废的太子胤礽的女儿。曹家与胤礽关系密切,为了潜在的政治资本,将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偷运出来,藏匿曹家,并隐瞒其身世。而曹家当选为王妃的女儿,即书中的元春,为了保护家族和自己的地位,向皇帝告发了“秦可卿”身世秘密,这位废太子的女儿只好上吊自尽。后来曹家又参与了谋刺乾隆的“弘皙逆案”,事败,王妃“贾元春”被缢杀,曹家遭到毁灭性打击。

除上述红学派别外,还有运用西方 哲学和文学理论对《红楼梦》的思想性、艺术性、主题、人物、语言等进行研究者,代表性作品,如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李长之的《红楼梦批判》、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等等。

2 我对《红楼梦》研究之拙见

索隐派是《红楼梦》早期研究的主要派别,但他们既不讲究科学逻辑,也不尊重客观事实和材料,他们可以把事实和材料任意剪裁、组合使其成为符合自己主观需要的东西,甚至可以制造出事实和材料,以证明自己的主观猜测。他们用测字猜谜的方法,牵强附会地构想出人物和事件的某种关系。正如刘梦溪先生所说,索引派是“起于猜测,止于猜测,辗转相传,缺乏论证”。胡适先生认为,索隐红学属于“附会的红学”,其索隐工作是“猜笨谜”。王昆仑先生说:“《红楼梦》索引派不是从作品内容去说明作者的创作思想和人物故事的真实意义,偏要按照书中人名、故事、用字用语,穿凿附会,证明他是影射清初某些政治历史上的个别事实,或怀着善良的动机,力求说明作者以民族思想侧面宣传反对满清皇朝统治 中国,这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意义,可是毕竟武断的歪曲了作者自己的写作目的,抹杀了她的社会的艺术的价值。”

以胡适先生为代表的考证派,其实与索隐派没什么本质区别,二者都认为《红楼梦》作品中隐匿或如实记录着历史事件,企图从作品中还原出历史本事来,只不过索隐派提出了所谓“明珠家事说”,“顺治董鄂妃故事说”,而胡适提出了“曹雪芹家事说”罢了。黄乃秋先生认为:“胡君考证《红楼梦》,范围限于着者与本子,不容以史事附会书中之情节。”“然胡君虽以此律人,其自身之考证,顾仍未出此种谜学范围,如谓甄贾两宝玉即曹雪芹,甄贾两府即曹家,又谓两府之接驾,皆曹家事。”“其以不相干的零碎史事来附会《红楼梦》的情节”,与索隐派如出一辙,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文学创作要求的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不是简单的生活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作家认识生活、概括生活的产物,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家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加工、提炼的结果,是通过艺术形象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本质的真实,是生活真实的概括与升华,所以文学作品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李辰冬先生也说:“以创作家的惯例而论,他们的着作绝不是实际事物的抄写。”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要塑造一个典型人物或安排一套故事,并不拘泥于生活真实,不一定仅仅根据一位模特或一件实在的事件照抄下来,他需要观察许多同类的人物和同类的故事。当他开始之时,可能是从一位模特或事件观察起,但久而久之,观察思考得多了,就会把原来真正的模特或事件忘记了,而只凝成为一个普遍的共性的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所以对于一部伟大的作品的典型人物和故事,固然无从考证出其模特是谁,故事是哪一实事,即使作者自己恐怕也难于确凿的指出来。高尔基曾说:“文学者描写他所熟悉的商人、官吏或工人……如果作家从二十个至五十个,不,从几百个商人、官吏或工人每个人当中,抽出最特质的阶层特征——习惯、趣味、动作、信仰、言论等,而能够将他们统一在一个商人、官吏或工人身上,那么,作家就会由这样的手法而创造成典型。”鲁迅先生也曾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像这样,我们如何叫鲁迅先生能如实的指出他的“阿Q”或“孔乙己”的模特究竟是谁来呢?曹雪芹在下笔写《红楼梦》之前,他一定不知观察和研究过多少实在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以及一切其他人物,然后才能产生他想象的笔下的人物,所以你现在想指出他们的生活原型是谁,那是徒劳无益的。

夫《红楼梦》者,小说也。他只是一本由许多素材综合而成的小说,而不是为一家一人作传,贾宝玉是许多贵公子性格所组成的典型,他代表着不热衷功名、贪图安乐、为祖母所宠爱的聪明温柔的贵族公子。这里面有纳兰容若、有和珅的公子玉宝,有其他我们所不知道的人物,也有部分是曹雪芹自己。这部混合体的伟大人情小说,目的只是寄托作者自己的出世的消极的愤慨,以及幻想的繁华梦。他是一本小说,一本利用各种材料和想象组织的小说,不是传记,也不是历史。所以李渔说:“凡阅传奇必考其事从何来,人居何地者,皆说之痴人,可以不答者也。”

不少研究者指出,“《红楼梦》只不过是一部小说”,“ 《红楼梦》首先是一部小说”,呼吁回归到《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上来,回归到《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和文化中地位研究,回归到作品的艺术分析,把《红楼梦》当小说来读。启功先生说:“我以为与其费劲炒作这种没有意义的发现,还不如好好读读《红楼梦》本身,体会一下书中丰富的内容。”如果抛开作品本身而去研究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去索隐作品影射谁,这是本末倒置,舍本而求末。离开了《红楼梦》这部小说,研究其它又有什么意义?研究曹雪芹及《红楼梦》版本对帮助作品的理解有一定作用,但没有弄清曹雪芹及其家族史,并不会影响《红楼梦》成为一部伟大作品,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由作品本身的成就所决定的。至于索隐是自传说、顺治董小宛故事说等,这原本偏离了小说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完全没有实际意义,对小说的研究也没有任何作用。如果研究某一部作品都要这么研究的话,那么“阿Q”是不是也要研究一下影射谁,“孙悟空”又是影射谁?吴俊升先生认为:“我们所以读此书,是因为艺术之美的欣赏,而此书美之所在,并不在乎勾心斗角,影射史事,而在乎即此人,即此事,写的入情入理,为深刻呈露的表现。所以读此书,只要就其本体欣赏,已便得其神髓,不必另下索隐的功夫。”

当然为满足公众对古典文学的娱乐需求,作为一种娱乐、消遣,就好像听故事,这种索隐也未尝不可,如刘心武先生的《揭秘红楼梦》。但这仅仅是一种娱乐,就好像“戏说”一样,不是学术研究,已偏离了学术研究的范围。

3 结语

《红楼梦》首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他伟大就伟大在有深邃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鲜明的人物形象、复杂的结构、写实的手法、个性化的语言。作为文学作品的《红楼梦》,对它的研究应该重在研究作品的本身,重在研究它的思想意义、艺术成就、语言、结构、人物塑造、文化内涵等等。正如黄乃秋先生所说:“是故居今日而读《红楼梦》,首当体会其所表现之人生真理,如欢爱繁华之为梦幻,出世解脱之为究竟……。次当欣赏其所创造之幻境,如布局之完密,人物之敻绝,设境之奇妙,谈话之精美等。不此之务,而尚考证,舍本逐末,玩物丧志,于己徒劳,于人鲜益。”冯其庸先生也明确指出:“把《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社会内涵的文学作品小说来研究,而绝不是把它当做‘清宫秘史’或‘谜语大全’,文学就是文学。”

参考文献

[1] 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何安萍.《红楼梦研究ABC》.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李长之,李辰冬.《李长之李辰冬点评红楼梦》.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启功.《启功给你讲红楼》.北京:中华书局,200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红楼梦学术论文

梦境的研究论文

白天比较兴奋或是比较累

我有《红楼梦》的论文,“曹雪芹不是《红楼梦》的作者”。

《红楼梦》研究论文“开篇不读《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开口不谈《红楼梦》,此公缺典定糊涂。”,《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涉及面广,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意义深刻,其在民间的流传之广、影响力之大也是其它古典小说难以比拟的。从思想内容看,《红楼梦》是非常成功的。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对封建社会中种种矛盾的揭示,反应出那个时代社会的罪恶及其不可避免的分崩离析的命运。作品以栩栩如生的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及其尖锐的矛盾冲突鲜明的表现了被压迫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尖锐斗争,揭露了腐朽害人的封建制度必将衰亡的事实,如贾府的最终衰落;赞颂了勇于反抗的新生力量,如晴雯、鸳鸯的的斗争,宝玉终不愿做克绍箕裘的孝子,终离家出走;揭发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如司棋、晴雯的牺牲,四儿、芳官被赶出贾府,宝黛的爱情悲剧,十二女统归薄命司;褒扬了自由、平等的新生思想,如宝玉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简直是对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男尊女卑”的颠覆,宝黛爱情早以不是停留在《西厢记》中张生、崔莺莺郎才女貌、一见钟情之类的陈词滥调之上,更多的是思想上的认同——对四书五经的排斥等。表明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残害以成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说明曹公的创作早已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红楼梦》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要算是对人物之间性格矛盾的细致刻画,曹公将这些冲突巧妙的连接起来,情节感人,扣人心弦,从而彻底的暴露出封建礼教制造的种种恶果,有力的鞭挞了旧社会的罪恶,将一个又一个悲剧赤裸裸地揭穿出来,进而完成《红楼梦》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对于环境的描写更是为《红楼梦》这一伟大不朽作品的成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贾宝玉心中,女儿是世界上最可爱、最可敬、最纯洁的人。无论在那个方面都远在男人之上,所以是“人上之人”,这一点尽人皆知不必废话。同时,宝玉更进一步的认为女儿是不能出嫁的,否则便变了质。由纯洁无暇的自由身、被压迫者转变为压迫者,固然可恨,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可悲,大观园自然而然的成为保护女儿们的庇护所,希望女儿们永远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以免染上男子龌龊的气味(电视剧中女主角常说的“天底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由此一定程度上符合事实),男人自然是不能进入的(除宝玉和稚嫩的贾兰外,其他男性最多也只进入怡红院,而高鹗的伪作中,贾琏、王大夫竟大摇大摆迈进潇湘馆,荒唐!),园中的逍遥日子近乎完美,继而为查抄大观园的悲剧发生起到了对比和铺垫的作用,让人感伤极深,不禁潸然泪下。而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后,宝黛爱情的成熟则标志着僵持局面的基本形成:家长方面坚持薛宝钗,而贾宝玉不愿放弃林黛玉,贾府的决策者——贾母也陷入了犹豫当中。随后的人情世故的变化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发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各种矛盾爆发,贾家渐渐以无法维持,贾宝玉走什么路子转而成为挽救贾家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只有稳重大体、家境富裕的薛宝钗才能扶持宝玉走上封建主义所谓的正路就顺理成章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不少典型人物。如平等待人的宝玉、成熟端庄的宝钗、多愁善感的黛玉、满腹心机的凤姐、逆来顺受的迎春、憨厚可爱的史湘云、情傲孤高的妙玉、善良朴实的刘姥姥等等,每个人物的性格、每桩人事和人情,都描绘的十分细腻、十分真实。宝玉是一个敢于反抗的典型。宝玉的性格是及其难得的,受周围出身低下的丫鬟们影响,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公子哥儿,却讨厌士大夫。统治者与被压迫者,本是对立的阶级,而贾宝玉却站在被压迫者一边,几乎有些恋母情结的他,很少有主子架子,以伺候丫鬟为乐。摆在封建地主阶级少爷贾宝玉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去研究四书五经做官,否则便同丫鬟、“戏子”门在一起,走下坡路,他选择了其二,十分尊重和体贴女性。另一特点便是不遵守封建制度的一般规矩,不愿与官宦往来,只要将怡红院门一关,那便是一个世外桃源。对于反对四书五经与科举这样原则性的问题,即使是宝钗、湘云劝他注意仕途经济他也立刻回斥,虽然他的恋爱婚姻问题依然等待家长为他做主,但毕竟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一个人不可能抓着自己的头发里看地面”,作者也给予一定的肯定。林黛玉则是另一个精神反叛的典型。她幼时丧母、弃父进京,从不像薛宝钗那样以扼杀自己的个性为代价来讨好众人做一个所谓的封建淑女,也不像贾探春那样抛弃亲情以保证封建主子的威仪,更不像王熙凤那样灭绝人性来满足自己的权利欲。她至纯至善、崇尚真情却要独自面对这个充满虚伪、邪恶、贪婪、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的社会;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而命运却没有给予她丝毫同情;她坦读《西厢记》,酒后任意挥洒自己的才华。面对这样的环境,她怎能不多愁善感?不是小气、心胸狭窄,只是为唯一的知己---宝玉献出了全部,怎能不患得患失?只是百年后,孰知葬花悲?而与以上两者不同的是,薛宝钗则是封建礼教思想下的一个正面悲剧。她十分推崇那些封建思想,把其当作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追求的最高理想,完全沉浸在为自己编织的网中她遵守作为一个封建淑女所有规则,刻意求工的要求自己成为典范,甚至到了不惜一切的地步,不做一件封建礼教所不允许的事。她把自己全部的爱藏于心中,一切去等待家长的抉择乃至支持黛玉和宝玉的结合。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遵守封建礼教的少女,最终却并没有的属于自己的爱情,反倒给予她的是一个悲惨的宿命。进一步的证实封建礼教的虚伪性。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是一个迷恋金钱和权力、自尊心极强的女人。其实她是一个对平等和幸福的追求者,面对无耻的贾瑞,她选择了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而她有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贾琏在自己生日时出去偷情这件事上所做的是错误的。封建男权蹂躏了无数女子,要求女性遵守所谓的三纲五常,把原本的夫妻的转化成妻妾矛盾,逼得凤姐去迫害尤二姐等原本无辜的人,但在那个时期,这不是可悲、可怜反倒是可恶、可恨、该千刀万剐的。男权的衰落并没有给这位女强人带来空间与理解,贾府衰亡的一切责任竟都归咎于她,是“哭向金陵事更哀”的凄凉。《红楼梦》无论是在题材、体裁、形式、内容、思想等方面都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曹公以优秀的文笔,将种种背景、各色人物、各种事件巧妙地贯穿起来,结构严谨,层层递进,紧凑而完整几乎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愧为一部既可读、又耐读的经典名著。

Spanos, .(1982).Hypnotic behavior: A cognitive, social, psychological Communications in Psychology, Psychiatry, and Behavior, 7,199-213.       我们都非常清楚意识状态的改变与睡眠和梦有关。另一种与意识状态改变有关的现象就是催眠。催眠常常被人们认为是对人的心理有控制作用的神秘过程。“沉迷”、“昏睡状态”等与“催眠”有关的词语都暗示着催眠是一种与清醒和睡眠都不同的独特意识状态。很多心理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同意这种观点。然而,尼古拉斯·斯潘诺斯(Nicholas Spanos,1942年~1994年)却持相反意见。他认为,催眠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提高了执行某些特定行为的动机状态,无须依靠“昏睡状态”或意识状态的改变就可以完全将其解释清楚。       最初的催眠术要追溯到18世纪中叶,那时候人们才第一次把精神疾病归因于心理而不是机体病变。弗朗兹·安东·麦斯麦(Franz Anton Mesmer,1733年~1815年),是帮助心理学从巫术领域中脱离出来的传奇人物之一。他认为“癔症”是体内一种流经全身的磁性体液失去平衡的结果。他在实验室举行特殊的聚会,音乐缓缓响起,灯光逐渐变暗,麦斯麦穿着邓布利多(Dumbledore)(系列丛书、电影《哈利·波特》中的人物)一样的衣服,从装有各种化学药品的瓶子中取出沾有药液的小棒触碰被痛苦折磨的病人。他相信这将把那些化学药品中他称为“动物磁性”的东西传递到病人那里,以使他们的病症得到缓解。有趣的是,历史上记载了很多用此方法治疗成功的个案(可能是安慰剂效应)。正是从麦斯麦那里,我们获得了“麦斯麦术”(mesmerize)这个名词,许多人认为这种治疗方法包含了很多与现代催眠术有关的技术。       纵观心理学的历史,特别是在心理治疗领域,催眠术(以希腊睡神Hypnos命名)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它还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人认为催眠是一种改变了的心理状态,欧内斯特·希尔加德(Ernest Hilgard,1904年~2001年)则始终站在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的前列(Hilgard,1978;Kihlstrom,1998)。他和其他一些人都认为催眠术包括了如下特征:对暗示的敏感性提高、不由自主地做出某种行为、记忆力提高、视觉表象急剧增加、意识分裂(能意识到某些经历,而对另一些却毫无意识)、痛觉缺失(对疼痛的感受性很低),等等。直到上20世纪70年代,人们关于“催眠可以让人产生正常状态下不可能有的想法、念头和行为”以及“催眠是一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的观念仍然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科学家们必须经常用批评的眼光来看待研究现状,一旦看到问题,就有可能推翻一些共识。社会心理学家尼古拉斯·斯潘诺斯(Nicholas Spanos)提出,希尔加德等人构建的有关催眠的主要假设应受到质疑。斯潘诺斯在文章中写道:“主张催眠行为受控于特殊过程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可能是一种误解……催眠行为基本上与其他社会性行为没什么区别,并且像其他社会性行为一样,催眠行为可以说是有策略或有目标的。”()换句话说,斯潘诺斯主张催眠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为求达到特定结果的自主行为,被催眠者借助这种行为以达到所需要的结果。他进一步指出,如果这种行为可能由较高的动机水平引起,那么催眠就不涉及对意识状态的改变。       斯潘诺斯推论,那些所谓催眠状态下的行为,实质上都在人正常的自主能力范围之内。他指出,一个人确定自己被催眠的唯一原因是:他们在催眠条件下的行为与自己期望在这种状态下会出现的行为相一致。在斯潘诺斯看来,催眠的过程是西方文化中一种具有多种含义的仪式。被试希望放弃对自己行为的控制,随着催眠过程的深入,他们开始相信他们的自主行动开始转化为自发的不随意活动。斯潘诺斯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在催眠过程的初期,给被试一些随意活动的指导语,如“放松你的腿部肌肉”,但后来就变成一些不随意活动的暗示,如“你的腿感觉到沉重无力”。       在1982年发表论文之前,斯潘诺斯和他的同事、助手研究了近十年,力图证明常见的催眠效应可以通过并不神秘的简单方式来加以解释。       本文并不介绍某个特定实验,而是总结了斯潘诺斯等人在1982年以前的很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支持了斯潘诺斯等人的观点,反驳了希尔加德的论点(以及人们的普遍看法)——催眠是一种独特的意识状态。在此报告中,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分别来自于斯潘诺斯直接参与的16项研究,它们对催眠所产生的行为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因此,与前面关于梦境研究的论文一样,研究的结果和讨论将合并论述。       斯潘诺斯声称,催眠术中有两个关键因素,致使人们相信催眠是一种“改变了的意识状态”:一是被试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是由别的什么东西引起的,而不是他们自己引发的,这样就会使某些动作看起来是非自主行为;二是前面已谈到的观点,即催眠仪式让被试产生了一种期望,这种期望就促使被试以与期望相一致的方式表现某种行为。在本文中,斯潘诺斯将研究焦点集中在怎样对那些常被引用的催眠术观点提出质疑。       当被试被催眠时,主试会经常要他们做各种测试,以确定是否已进入了催眠状态。斯潘诺斯称这些测试经常使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诱使被试确信自己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正在发生。催眠测试包括如下暗示:“你的胳膊很沉重,你无法抬起它”;“你的双手正被某种力量拉到一起,而你无法把它们分开”;“你的胳膊会像铁棒一样僵直,无法弯曲”;或是“你的身体太沉,你无法站起来”。斯潘诺斯解释说,这些测试中的暗示包含了两个相关的要求:一个是要求被试去做某些动作,另一个是要求他们把这些动作解释为不随意行为。这些暗示对有些被试完全不起作用。斯潘诺斯称这些被试并不知道他们必须要随意地做一些动作才能引发暗示所指的行为,而不只是等待胳膊或身体自己开始运动。虽然另一些被试对暗示作出了反应,但他们发现这些行为是随意的。最后,也有一些被试满足了这两种要求,他们对暗示作出反应,并认为它们并不受他们控制。       斯潘诺斯提出,被试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随意的还是不随意的,这主要取决于暗示性指导语的措词方式。在另一项研究中,斯潘诺斯让两组被试通过诱导进入催眠状态。对其中的一组,主试给予多种行为暗示,例如,“你的胳膊很轻并正在抬起”。对另一组被试则直接指导他们做出同样动作,如“举起你的胳膊”。随后询问被试,他们的行为是否是随意的,受到暗示的那组被试与接受直接指导的那组被试相比,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随意的。       读到这里,请你马上向前伸直你的左臂并保持几分钟。你会发现它开始渐渐变沉。这种变化不是由催眠引起的,而是重力的作用!所以,如果你被催眠,并受到暗示说你那伸直的手臂开始变沉,你就会很轻易地将它归因于某种不随意的力量(无论如何,你是自己想把胳膊放下来的)。但是,如果你受到的暗示是你的胳膊很轻并正在抬起的话,又会怎样呢?如果你抬起了胳膊,那你就很难把那个动作解释为不随意的,因为你无法忽视重力发出的矛盾反馈。斯潘诺斯检验了这种想法,并发现这样的解释是非常困难的。相信自己被催眠的被试,在把放下胳膊与抬起胳膊的动作相比较时,显然更倾向于认为放下胳膊的动作是不随意的。传统的催眠理论认为,催眠暗示中胳膊运动的方向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胳膊的动作总被认为是不随意的。       用暗示催眠被试,常常要求他们去想象特定情境以便他们产生主试想要的行为。如果你是一名被试,你可能会接受这样一个暗示:“你的胳膊很僵硬,不能弯曲。”为了强化这种暗示,主试还可能会加上“你的胳膊涂上了石膏一样沉”。斯潘诺斯相信,某些人比其他人更会被这些雕虫小技所影响,从而相信他们的反应(胳膊不能活动)是不随意的。他的理由是,如果你高度专心于此,你就无法注意到另外一些信息,而只有那些信息才会提醒你这些幻觉并不真实。你把胳膊上的石膏想象得越生动,精确到它的质地和硬度,以及它是如何被装到胳膊上去的,等等,你就越不会想到这只是你的想象力在起作用。如果你深深地专注于想象中发生的这些事情的细节,就更有可能倾向于相信僵直的手臂动作是不随意的,尽管事实并非如此。为了支持这一观点,斯潘诺斯发现,在要求被试评价自己对想象情景的专注程度时,对专注程度评价越高的人,就越容易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随意的。斯潘诺斯也注意到,对催眠很敏感的人与他(或她)沉醉于诸如读书、听音乐或做白日梦等活动中的倾向密切相关。因此,这些人更乐于接受催眠中的暗示。       斯潘诺斯宣称,大多数相信催眠的人,也恰恰容易使他们产生典型的催眠行为。他进一步提出,用于诱发和研究催眠的方法能加强这种信念。他举了三个研究实例,这些例子都证明人们之所以在催眠状态下做出某种特定行为,是因为他们相信催眠就应该是那样,而不是因为催眠改变了他们的意识状态。       斯潘诺斯首先提到一项研究是给两组学生做关于催眠术的讲座。讲座中,除了告诉其中一组学生胳膊僵直的感觉是在催眠过程中不由自主出现的现象以外,其余内容完全相同。随后,两组学生都被催眠。在讲座中听到有关胳膊僵直的信息的那组学生,在没有给出任何指导语的情况下,就有人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了这种行为。然而,在另一组被试中,无一人胳膊变得僵直。按照斯潘诺斯的观点,这就说明在催眠中,人是按自己对催眠的想象来行动的。       支持斯潘诺斯观点的第二项研究有以下发现:被试声称他们在催眠状态下产生的视觉表象要比未被催眠时产生的更为强烈、生动和真实。实质上,从这些研究的实施过程就能得到答案。主试要求被试想象他们正在某种背景或情景下完成特定动作,然后对相同被试进行催眠,要求他们再去想象相同或相似的情景(催眠和不催眠的实验次序可任选)。这些被试普遍报告在催眠条件下产生的表象更为强烈。然而,斯潘诺斯及其助手们发现,若使用两组被试,一组被催眠,另一组不催眠,其视觉表象的平均强度值近乎相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这一现象可以这样解释,即后一种方法使被试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来作对比。然而,如果我们在两种测试条件下使用同一被试,那我们才能够将两种条件下的感受进行比较,并依据一个来评价另一个。因此,既然被试几乎总是把催眠状态下的表象评价为更强烈,那么这是否说明催眠的确是一种“改变了的意识状态”呢?如果你问斯潘诺斯,他会说:“不!”按照他的观点,参加了两种条件测试的被试期望着催眠过程会带来更强烈的表象,因此,他们是根据自己的期望作出评价的。       由斯潘诺斯援引的第三项研究对催眠的解释也许是最有趣的,即催眠可以使人们对疼痛变得不敏感(痛觉缺失效应)。通过“冷加压测试”可以在实验室中检测出被试的疼痛情况,但又不会对被试造成任何伤害。如果你是这项研究的被试,主试就会要求你把自己的胳膊浸入冰水中(零摄氏度),并坚持到你不能忍受为止。约经过10秒左右,胳膊的痛感明显加强,大多数被试会在1到2分钟内把手臂移开。希尔加德(1978)指出,在两种状态下接受痛觉缺失训练的被试报告,他们在催眠状态下感觉到的冷加压疼痛显著小于清醒状态。他对此的解释是,在催眠状态下,人可能会把疼痛从意识中分离出来。希尔加德强调,人的一部分意识体验到疼痛,但“健忘障碍”却将这种意识隐藏起来。       斯潘诺斯又一次对痛觉缺失的催眠性解释予以驳斥,并提供证据证明,在催眠时被试疼痛感的降低是他们动机和期望作用的结果。所有催眠研究使用的被试都是在受催眠影响的敏感性测量中获得较高分数的人。斯潘诺斯认为,这些人“非常投入,希望自己在催眠实验中成为一个好的被试”()。这些被试知道主试正在把清醒状态与催眠状态做比较,被试们想证明催眠的确有效。斯潘诺斯完成了一项含有冷加压疼痛的类似研究,但与前面的研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主试告诉所有被试,他们将先使用清醒时的痛觉缺失技术(例如自我分心),然后告诉一部分被试,还将进行催眠状态下的疼痛减轻测试,但另一部分被试不被告知这一点。       图2—7是对斯丹姆斯潘诺斯研究发现的总结。当被试期待着催眠状态下的测试时,清醒状态下的测试完成后,他们会把痛觉缺失的效果评价得更低,正如斯潘诺斯所言,他们是为了给催眠状态下测试效果的提高“留有空间”。斯潘诺斯指出,这就证明了对疼痛不敏感的催眠行为可能是由于被试需要对情境要求作出反应,而不是自动产生的一种意识分离状态。       围绕着斯潘诺斯所报告的这些实验结果,最重要的疑问是: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评价所谓的“催眠”现象。如果我们确认催眠不是像一般人和很多心理学家描述的那样,是一种有力的心理改变力量,那么它又将意味着什么呢?       评价斯潘诺斯的研究时,必须记住他的目的不是要证明催眠现象是不存在的,而是要证明催眠影响的行为是一种由较高的动机和目标驱动的社会性行为,而不是意识状态的改变或者催眠是一种独特的意识状态。有一点已经被大多数行为科学家所接受,即人不可能违背自己的愿望而被催眠。并且,在催眠状态下,被试不会做出他们认为是反社会的行为,也不可能表现出超人的力量或耐力。斯潘诺斯在本文中已证明,催眠现象的很多微妙内容都可以用并不神秘或更为直接的方式来解释,而不再以催眠后的意识状态来解释。       接受斯潘诺斯的“催眠并不存在”的观点意味着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也许不意味着任何东西。”无论催眠的效果是由一种改变了的意识状态产生的,还是由提高动机水平产生的,均不会改变这样的事实,即催眠常是一种帮助人们改善生活中某些方面的有效方法。毫无疑问,催眠的作用已为人们广泛接受,其原因之一是,如果其他改善生活的方法都失败了,它就是人们最后一种解决其问题的途径——它的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能使人迎着自身对这种变化的抵抗而进行改变。       有关催眠是否是一种“改变了的意识状态”的争论仍在继续。但无论催眠是什么,它毕竟不是大多数人乐于寻找的灵丹妙药。多项研究均表明,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催眠在帮助人们戒烟戒酒、提高记忆力或者减肥等方面并不是特别有效(研究回顾见Lazar & Dempster,1981)。       如果有一个机会,你会愿意被催眠,还是拒绝被催眠?有人(Capafons et al.,2005)在斯潘诺斯研究的基础上,对那些对催眠持怀疑态度的人进行了一项研究。正如你将要看到的,这项研究结果的发现既能用来反驳斯潘诺斯的观点,也能用来支持他的观点。对于这些犹豫的被试,一旦他们确信同意参加催眠的实验,就会被分为三组:第一组被试几乎不提供任何在之后的催眠过程中会经历什么的信息(作为控制组);第二组会提供关于随后催眠过程的“认知-行为”信息,即在随后的催眠过程中如何思考和如何活动的期望;第三组中为意识恍惚组,告知被试催眠是由于认知分离所造成的一种意识状态的改变(相对于正常的意识状态来说是一种独立的意识状态)。       在催眠开始的阶段,这些被试中哪些更有可能表现出回避反应呢?有些人可能认为,认知—行为组和意识恍惚组更有可能对催眠过程产生抵抗,催眠结果也会更加不明显(或者不能被催眠)。但是,令人惊奇的是,结果却与一些人的推测相反。认知-行为组和意识恍惚组都比控制组表现出了更高的接受催眠的暗示性。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呢?结果的意义也许并不明确。这可能印证了那句老话“知识就是力量”,体验到了一种更强的控制感,在催眠的过程中更能对自己进行“控制”。       另一项研究引用斯潘诺斯的催眠理论,对有些心理治疗师在咨询实践中的行为提出批评。这些治疗师常诱导来访者回忆出表面上“被压抑的”自己过去遭受性虐待的记忆(Lynn et al.,2003)。作者认为,催眠以及其他有争议的治疗技术可能会歪曲记忆,甚至创造出受虐待的记忆。实际上,这些记忆中的事情可能从来没有发生过,特别是在儿童早期的经历中(要了解更多内容,请阅读第4章Elizabeth Loftus关于记忆恢复的问题)。研究者指出,根据斯潘诺斯的研究,“成人对两岁或者更早之前事情的记忆,可能代表了早期事件的虚构、浓缩和构建,也代表当前所关心的内容以及所听到的关于早期事件的故事”(Lynn et al.,2003,)。换句话说,认为催眠技术可以使来访者提取出自己早期创伤性经历的准确记忆是一种误导,这种记忆会像在非催眠状态下的记忆一样,出现各种错误。作者认为,这可能导致对从未发生过的受虐事件错误的记忆和指控。斯潘诺斯在他1994年出版的书《多重身份和错误记忆:社会认知观》(Multiple Identities & False Memories: A Sociocognitive Perspective.)中阐述了他关于催眠技术中滥用潜意识的观点。       显然,争论仍在继续。斯潘诺斯在1994年6月由于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在此之前,他一直在继续他的研究(见McConkey & Sheehan,1995)。在他1988年的著作《催眠:认知行为观》(Hypnosis:The Cognitive-Behavioral Perspective)一书中,可以找到其早期催眠研究的总结。尼古拉斯·斯潘诺斯是一位成果丰富、令人尊敬的行为科学家,他的同事和那些受益于其研究的人们都将深深地怀念他(见Baker,1994,缅怀尼古拉斯·斯潘诺斯)。显然,人们会继承他的遗志以及他留下的宝贵遗产。他那关于催眠的研究改变了心理学,因为在将近二百年的时间内,对人类意识和行为这一方面的认识从未受到过任何实质性的挑战,而斯潘诺斯基于实验对此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 Baker, R.(1994).In memoriam: Nick Inquirer,18(5), 459. Capafons, A., Cabañas, S., Alarcón, A., Espejo, B., Mendoza, ., Chaves, ., & Monje, A.(2005).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eparatory information on attitudes toward Hypnosis, 22, 67-76. Hilgard, E.(1978).Hypnosis and Nature,1, 42-51. Kihlstrom, .(1998).Attributions, awareness, and dissociation: In memoriam Kenneth ,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 40(3),194-205. Lazar, B., & Dempster, C.(1981).Failures in hypnosis and hypnotherapy: A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 24, 48-54. Lynn, S., Loftus, E., Lilienfeld, S., & Lock, T.(2003).Memory recovery techniques in psychotherapy: Problems and Inquirer, 27, 40-46. McConkey, K., & Sheehan, P.(1995).Nicholas Spanos: Reflections with Hypnosis,12, 36-38. Spanos, N.(1994).Multiple identities & false memories: A sociocognitive ,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panos, N., & Chaves, J.(1988).Hypnosis: Thecognitive-behavioral York: Prometheus. Stam, Spanos, N.(1980).Experimental designs, expectancy effects, and hypnotic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9, 751-762.

古今异义词汇研究论文

讲论文义:古义,谈论诗文;今义,讲解文章意思。旨:古义,甘美;今义,主旨,主题。长:古义,促进;今义,增长。盖:古义,大概;今义,盖子。但:古义,只;今义,但是。是非:古义,这不是;今义,正确和错误。

对于古今异义的分类,大致有那么几种:词义扩大,词以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词义强化,词义弱化等。举一个常见的例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提到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其中“妻子”一词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词义所适用的范围也从原本的“妻子和儿女”缩小为“妻子”。 从上一个例子中,很简单就可以推断出“词义缩小"的概念,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范围大,而在汉代汉语中意义范围变小了。又如出自《周易.系辞》中的“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在古时香气或是秽气都称之为臭,而不同于我们现在对于它的第一印象,即“臭豆腐”之中的臭,也就是难闻的味道。再如,“让”,古代既可以表示谦让退让之义,又有责备的含义。《庄子.逍遥游》中,“尧让天下于许由”,此处即可理解成退位让贤;“二世使人让章邯”中,很明显就要理解成责备、谴责的意思了。至于今义,则是多取不争、谦让之义。 相对而言,何为“词义扩大”也就不言而喻了。如《荀子.富国》中“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这个“菜”字的古义仅有蔬菜之义,而到现如今我们的饭桌上,则是涵盖了主食以外的食品,荤素全有,也就是包含肉、蛋、奶以及熟食在内。又如,“亲戚”的古义为父母兄弟等亲属,通指家里的亲人,“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正是如此。今义则是泛指旁系亲属,比如叔叔,舅舅之类的。再如,《吕氏春秋.分职》一文曾写道:“叶公入,乃发太府之货予众,出高库之兵以赋民”,“库”在当时特指的是收藏兵甲战车的地方,而今则是成为一个更大众化意义的词汇,比如货物仓库,图书的库藏等等。 由于古时多使用单音节,而现今人们更习惯于双音节词语,这其实也是词汇形成古今异义不得不说的原因之一。先看《夸父逐日》一例,“欲得饮,饮于河、渭”,此处的“河、渭”,特指黄河与渭水;再看另外一例中,“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腾文公下》)中,“河”依旧是黄河,“江”则特指长江,两词的今义则更多用于泛指,是河、江的统称。由此可以见得人们的使用习惯在其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当然,词汇总的演变趋势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丰富。尽管有些一般词汇还处于经常地变动中,但它消亡了的字体本身或是含义仍旧还保存在我们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中,仍然可以被我们咀嚼、消化和回味。“霾”不正是鲜明一例吗?本义即是落黄沙,出自《诗.邶风》的“终风且霾”。随着各地天气状况的恶劣,大量烟尘等微颗粒悬浮于空气中,“雾霾”“灰霾”也随即出世。这个词古已有之,又为后人所借用、创新,体现出它所代表的具体含义,所以古人的智慧真的是不可小觑。因而,前人和现在的人总是不断地研究、总结经典文献中的精华,这也有助于后代更好地掌握这些荟萃中华文明的知识。 总之,不论是词义的扩大、缩小,还是转移等其他其他演变方式,都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变化脱不了关系,与我们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紧密相连。它潜层面所涵盖的范围更为广阔,反映着这个时代的荣辱兴衰。人们总说“字如其人”,词汇又何尝不是呢?

浅谈古代白话作品中的古今异义词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已经不用了。文言作品如此,古代白话作品亦是这样。造成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原因,常见的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包括褒义贬用,贬义褒用,中性或褒或贬),名称说法改变,即由单音节词转变为双音节词。但是,我们认为,造成古代白话作品中的词古今词义不同或古义消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词义的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种对象,就叫词义的转移。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不妨将其概括为常见的两种类型。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如“涕”古义指“眼泪”,今义一般作“鼻涕”。《林黛玉进贾府》:“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就是“眼泪”的意思,说得更准确些就是“流眼泪”。再如“面”,古义多指“脸”,而现代汉语则多指“面子”。如古代白话小说在描写女子的容貌时,常常用“面若三月桃花,暗藏风情月意”。这其中的“面”即“脸”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汤”多指“热水”,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多指“煮东西的汁液”。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去里面换汤水时,看见管营手里拿着一封书。”其中的“汤”即“热水”。2、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由甲义转移到乙义时,有时词性也产生了转移。如《林黛玉进贾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风流”古义是“风韵”,属于名词。今义转移为“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如“数风流人物”;或转移为“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如“风流才子”;或转移为“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如“风流韵事”,都属于形容词。再如“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语言”在此是“说话”的意思,属于动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属于名词。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 如:“太丘舍去”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 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词义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词义缩小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对困境的研究论文

道德困境在存在于个人现实生活的抉择当中,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困境论文:论中国的道德困境 摘 要:中国正在处在社会的转型期,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人民的道德也潜移默化的发生的巨变。现今,中国的道德正在处在滑坡的时期,在道德问题面前,人们在选择时候出现茫然。道德困境主要表现在诚信与感恩的缺失。作者通过现象看本质,致力于探讨出现道德困境的原因。 关键词:道德 道德困境 反思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从孔雀石绿的鱼到红心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发霉馒头,人造鸡蛋,毒胶囊……连食品安全也变得不安全的时候,人拿生命开玩笑,完全漠视生命的存在,我们还可以相信这个这个社会,相信这个民族吗?面对这个食品问题,我们的公民一边在网上和报纸上抱怨,骂商家的无良,骂政府的不作为,骂社会的道德滑坡,另一边却毫无所动,一次次原谅和纵容这些行为的发生。我们的公民在面对这个的道德问题上,陷入了循环的怪圈。我们该如何去思考当前社会的道德困境呢? 一、道德困境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道德困境的定义杂而乱。第一种定义是,道德困境是一个难题。第二种定义是,道德困境是道德悖论种的一种。第三种定义是,对一项道德义务的履行就是对另外一项道德义务的背弃。第四种定义是,道德困境是道德失范的一种状况。第五种定义是:对道德困境的理解应从道德选择入手,因为道德困境是行为者在做道德选择时才有可能会遇到的一种特殊情境。这个情境用西方学者的话说就是: 面临令人困惑的两者取一的抉择。这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道德困境的复杂性。我自己则更多的理解为第五种,面临一种两者取一的抉择。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选择都是在道德与不道德、价值与无价值的、善于非善之间的选择,只要我们有向善的的意识和识别善恶的能力,我们就不难作出选择。 二、道德困境的表现 道德困境在存在于个人现实生活的抉择当中,有些例子是我们鲜少遇到的。著名的电车事件就是其中的一例。但更多时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与利益的抉择 诚信是我们当今这个社会非常缺失的品德。我们是一个病态的社会,我们的诚信,良心通常在追逐利益的道路上丧失。前人常讲一诺千金,但是我们现在签订合同都会出现背信弃义的状况发生。就连我们大学这一方净土也没有放过。现在普遍存在的论文抄袭问题。近年来大学有一股抄袭、剽窃之风,“ 文章 就是搜寻、复制,粘贴”“论文就是移花接木,偷梁换柱,东拼西凑”。无数学子把它当作是常识纷纷利用。学术腐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困扰学术障碍和笼罩在校园象牙塔的阴影。尽管绝大多数同学对于大学校园存在的论文抄袭,剽窃持否定态度,但是同学也表示态度和做法是两码事。 (二)感恩的缺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就讲究孝道,讲究感恩。现在我们的学校每个学期主题班会都将感恩,但是不知道有谁听得进耳朵。我们的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会举行一次感动中国的评选活动。为什么要举办,就是生活中缺少,所以才要使劲地挖掘,使劲地宣传。 三、道德困境出现的原因 一个个“我”构成了这个社会,社会的状况如何都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表现。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责任推给组织,政府,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行为,道德困境不是精英分子的事情,不是某个英雄的事情,而是是关每一个公民相关的事情。因此我们要从个人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一)自我与角色的抽离 当今社会,许多人都认为,“我”就是“我”,“我”是先于一切的角色。我与角色是相抽离的。“我”的责任就是“我”的责任,“角色”的责任是角色的责任,“我”可以不对“角色”责任负责。这直接导致了责任的推脱与道德的弱化。纵使很多人说我不是,这只是你没有反思而已,你的行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抽离了角色的我。我们在承担责任是会悄悄地选择一部分,或者选择比较轻易的部分,因为我们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理由就是那不是我的责任。我们都遵从与内心的本我,追求理想的自我主义,抛弃了角色责任,我们只是随意的依靠自己的理性或者感觉来判断,因此我可以随意选择自己认为是恰当的责任。 (二)道德约束力的弱化。 “范跑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一问题,就是在人民的心目中,道德约束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道德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下来,约定俗成的惯例。一旦我们打破了这个惯例,就因该受到谴责或者惩罚。我们现在的道德机制都是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这个规范与当今社会倡导的公民 教育 存在着悖论。一旦我们触犯了这个惯例,我们受到的仅仅是舆论的惩罚,或者是其他无关痛痒的小结果。 (三)道德教育的缺失 从传统社会向市场社会的转型意味着人们从熟人社会转向了陌生人社会。人们所打交道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熟人,二是扩展到陌生人。在这样的社会,要使市场交易有序而不乱,就需要一种新的道德,即共鸣道德。它是用于调节人与他人之间的公共关系的道德。这种道德应该明确界定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多久不太重视公民道德的建设,市场转型缺乏道德的支撑。虽然我们过去在市场经济是非常提倡,如“大公无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道德困境是一个选择善的过程。它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道德已经全面衰落,也不是说我们的道德全面停滞。这只能说明我们的道德处于一个阶段的困难期。因此,我们要对道德困境有清醒的认识。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道德困境论文:“扶不扶”现象背后的社会道德困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人民物质需求获得极大满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社会道德领域问题却层出不穷,中国社会道德正在遭遇改革的“阵痛”。 关键词:“扶不扶”;社会道德;道德困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中,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社会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现实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变,但社会道德领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新旧价值观念及道德规范的冲突,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毒奶粉”、“小悦悦”事件、“潜规则”、“学术不端”等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 一,社会道德问题的典型――“扶不扶” 2014年央视 春节 联欢晚会,小品《扶不扶》着实火了一把,一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直指当下社会 热点 问题之一――路遇摔倒老人,扶还是不扶? 早在小品《扶不扶》之前,社会舆论就已经开始关注“扶不扶”问题,2006年“彭宇案”的发生如蝴蝶效应般扩散开来,此后“许云鹤”“殷红彬”等案件的发生使社会更加关注此问题,诸多因搀扶摔倒老人而被讹诈以及遇到老人倒地围观不救等新闻屡见报端。2012年8月,上海一名老人倒地,围观路人无人敢扶,引来过路外国女子大骂;2013年6月,四川三名小学生扶起摔倒老人被讹,最终诬陷者遭刑拘;2014年广东一男子因扶摔倒老人被讹诈,选择以死证明清白;2015年2月,浙江一名老人摔倒在地,23人经过却无一人搀扶,最终导致老人被汽车碾压而死;2015年5月四川一名小学生在扶起倒地老人后,却被诬陷是撞人者,在目击者的证明下才还以清白。 2014年,四川日报发起“雷锋日・雷锋精神问卷调查”,在“当街遇见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跌倒了,你会不会扶?”这一话题网调中,的网友选择了“少惹麻烦,装作没看见”,的网友把票投给了“不扶,直接拨打110或120”,的网友表示会扶起老人。[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会扶起老人的受调查者中,只有的人会毫不犹豫地上前扶起老人,的人选择找到证人后再去扶起,则鼓励周围人一起扶起。一个简单的“扶不扶”问题,折射出我国当前社会道德在社会转型期遇到的困境。 二,当前社会道德困境的成因 社会道德就其意义来说具有三个要素,一是一定社会在其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道德,即具有社会性、过程性;二是为协调各社会群体、各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而形成的道德,即具有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三是道德规范体系、道德价值观念、道德实践活动的总和,即具有观念形态、实践形态双重特性。[2] 就经济方面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合理的分配方式、公平的竞争方式等关系着人们的道德需求和愿望,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政策影响,造成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其次,市场经济体制为个人、集体的经济行为设定了更为自由的空间,所有经济行为、经济手段都是为自己、自身集团获取更多利益。商品交换活动不再真正遵守价值规律,竞争的方式也不再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再次,市场经济发展和运行的盲目性、波动性造成众多个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抛弃社会公德。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片面追求效率至上和经济利益,而忽视对市场经济的管理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公民素质等,造成了市场经济发展中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 就社会制度方面来说。转型时期的中国之所以会出现道德失范现象,制度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因素。一是制度的缺乏,二是现有制度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三是制度更新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制度是道德实践的有力保障,转型期社会制度不完善必定造成社会生活多方面的道德失范。 就个人方面来说,一是道德信念的缺失。道德信念是个体对社会道德所倡导的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正确性、正义性深刻而理性的笃信。[3]道德信念缺失,首先是道德主体对某种道德理想目标及精神基础的怀疑、动摇甚至否定。转型时期,不论是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政治、 文化 等方面,还是从社会形态、精神状态看,都对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对原有道德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评估,已有的道德理想目标被怀疑、动摇甚至否定的时候,道德规范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其次,道德情感的冷漠、缺失。道德情感是道德主体对善恶判断引起的内心体验,是从自己内心深处形成的道德倾向性。[4]当道德主体对道德理想目标产生怀疑、动摇甚至否定时,道德行为处于被迫状态,人们对原有价值体系的崇拜、尊重淡化甚至消失,道德情感也就出现冷漠、缺失状态,道德失范现象也随之产生。如现实生活中,见死不救、见义不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冷漠,社会责任感的丧失等。 二是心理结构失调、主体意识强化。中国的社会转型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让个体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方面 传统文化 重集体轻个人的观念、重义轻利的观念、公平观念等受到强烈挑战,人们私欲膨胀;另一方面,利己主义观念、个人主义观念等个体主体意识不断强化,过度强调个人利益、以个人为中心,进而造成一系列社会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 三,社会道德困境的解决途径 党的 报告 指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5] 一要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调控最主要、最基本的调控方式。一是要重视 家庭教育 。家庭道德教育是一个人整个人生道德教育的起点,在培养个体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方面,起着学校和社会无法起到的奠基作用。二是重视社会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首要是必须认识到整个社会应当承担的教育责任,加强伦理道德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注重伦理道德思想的实践和运用。重视转型期多种文化交融,新旧文化交替下,道德教化对引导受教者和调适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三是重视道德教育的方式、 方法 。加强道德教育除重视实践中的教育活动外,也要对转型时期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样转变引起的新的道德问题进行关注,寻求与新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的道德教育方式。将个体的独特性与终生教育相结合,培养个体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让道德教育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二要完善法制和道德机制。一是道德法制化。就是要把广泛性的基本道德行为列入立法范围,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关系中,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确定为法律条目,使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更具有权威性。二是道德规范化。法律在道德体系中,是保障性的底线,但实践生活中更多的道德行为并没有达到法律制裁的程度,更多的是处于违背道德但不足以法律惩治的位置。这就需要把道德规范融入到行业、地方风俗中去,让道德行为更加明确、准确。其次,运用多角度、多媒介的传播方式,让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播更深入、更广泛。三是建设道德监督机制。道德的法制化、规范化,都离不开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这样说,合理、完善的监督机制,为道德法制化、规范化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要积极发挥先进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加强社会道德的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要提升社会道德的水平和实力,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并批判和反思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一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民族的道德修养。它使人们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检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理念。在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是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环境,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树立正确导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6](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安微,《老人摔倒扶不扶 近五成网友选择“扶”》《四川日报》,2014年3月5日,第008版 [2][3][4]王立东,《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要义》,岳麓书社,2014年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 [6]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是》,2014年02期 道德困境论文:浅论现代人的道德困境与道德文明建设 摘要: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了社工论文—浅论现代人的道德困境与道德文明建设,欢迎阅览!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道德基础的国家,在近代以前,是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且最成熟的部分。古代经济、政治、教育、文学、艺术、哲学乃至宗教,无不打上道德的印记。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和整个封建文化的衰落,传统道德文化也渐见式微和衰败。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道德文化在中国发生了整体性危机。传统的道德哲学受到了人们的怀疑与否定,不再能为人们提供普遍有效的价值意义和道德信念;传统的道德秩序也日益受到新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准则的挑战;在几千年漫长岁月中形成的道德禁忌,日益受到破除和亵渎。传统道德律令不仅难以成为人们行为“合法性”的根据,而且它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似乎也成了问题。 传统伦理的蜕变与现代伦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充满矛盾的过程。“五四”时代人们提出的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历史任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方面,旧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会随着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的变革而立即消亡,即便是表层的道德秩序、道德规范发生了变化,而深深积淀在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中的“道德无意识”(道德心态和习惯)却很难一时改变。另一方面,新道德的建构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因为新道德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不会被历史现成地“给予”,它需要经过现代化过程的再塑造,更主要的是现代道德和伦理精神要真正建立起来,也应像传统道德那样,不仅要建立显性的道德关系、道德秩序和道德理想,而且需要渗透到人们的深层心理结构中,内化为隐性的道德心态、道德信念和道德美感。目前存在的道德困境的实质在于:一方面传统道德文化和伦理规范已经解体,另一方面,现代道德体系和伦理原则尚未完整地建构起来;传统伦理已经无力给中国人提供终极的价值意义。现代中国人生活在新旧道德的历史嬗变期,承受着新旧道德的冲突,陷入无法回避的道德困境。这种困境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道德价值上的困境。道德价值即道德主体对自身行为合理性、正义性、崇高性的理解,是人们对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的道德品质、崇高的道德理想所产生的“敬意”,对卑下的行为、庸俗的品质、低级的趣味所产生的“耻感”。在道德价值整合度较高的社会中,人们对何者为荣,何者为辱;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何者为洁,何者为污;何者为美,何者为丑;何者为高尚,何者为鄙俗等等,是不言而喻的,或者是约定俗成的。人们能不假思索地作出符合多数人普遍接受和认可的道德原则的判断。而在道德转型的过渡时代,人们受双重标准或多元标准的影响,似乎无论那一种标准都有一定的“合法性”。这种情境使当今道德评价变得模棱两可,流荡失据。人们在道德评价上不再相信有一个普遍有效的恒定的标准,常常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其二,道德选择上的困境。在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的社会评价系统下,任何一种活动,一种现象,都会因价值标准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评价。而评价失范必然导致道德选择迷惘。任何一种选择,都可获得一种价值观的文化支援,受到一种价值标准的肯定或赞扬,同时又会受到另一种价值标准的否定和讥评。这种选择矛盾冲突在今天渗透到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人们常常感到它的存在。例如,人们的职业选择、婚姻选择、人际关系选择、行为方式选择、理想人格选择,总难以找到一种最具有充足理由的方向。选择失衡使人们普遍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丧失信心和诚心。文化和道德选择仿佛成为钱钟书笔下的那座“围城”,里面的人想爬出来,外面的人想挤进。 其三,各式各样的非道德主义泛滥。非道德主义是这样一种倾向,即反对任何道德约束,主张放任自流,用虚无主义来对待社会提倡的道德理想和行为规范。非道德主义的实质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和颓废主义的结合体。在现代变迁中,中国人的伦理精神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嬗变,人们的传统道德意识相对松弛,非道德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抬头和泛滥。社会越轨和失范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况表现在道德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职业道德松驰和行业不正之风泛滥,以权谋私、以职谋利;商业活动中的见利忘义和以坑、蒙、拐、获取暴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家庭婚烟方面的“第三者现象”、“性自由”、“形式夫妻”往往受到某种程度的宽容。 甚至许多在新中国本来已经绝迹的罪恶现象又死灰复燃,沉渣泛起,给社会生活、个人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其四,社会道德控制机制低效,道德评价和舆论监督弱化。一个社会要形成稳定的道德秩序,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保持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有效的道德控制机制。社会道德的控制,一是要有社会舆论监督,二是要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良知”自律。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大众传媒做好道德导向,宣扬具有时代精神文明价值的新人、新事、新观念、新生活方式,批评和谴责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阻碍现代化建设的非道德行为,批判与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价值相背反的封建道德遗毒,批判腐朽颓废的道德虚无主义。良知自律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监督。它能通过自我反省、 自我评价 来净化人格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理想境界,从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需要。然而,由于我们面临着道德价值观上的新旧交替,执行着双重的价值标准,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道德理想,必然造成舆论监督的混乱和道德良心的淡化,使社会道德控制系统无法发挥其职能。人们做了正义牺牲和奉献,却得不到社会赞美,而做了道德上有歉的事,又不感到羞辱和惭愧。这是今日中国人无法解脱的又一道德困境。 其五,道德教育扭曲变形。道德品质是后天培养的结果,而不是人的先验本质。要使人类养成高尚优美的人格,离不开有效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道德价值对社会成员进行的关于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和形成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人们的道德活动。在道德价值整合度极高的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个人自我教育在道德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这保证了传统道德教育的成功。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双重价值标准并存,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缺乏一致性和稳定性,有时出现把相互对立的东西一起向受教育者灌输的现象。道德教育的理想性与现实生活中的非道德性之间的巨大反差,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往往使道德教育流于形式,甚至助长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对道德教育产生排拒和抵触。道德教育缺乏一致性,道德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严重降低了道德教育的水准和影响力。 现代中国人的道德困境,妨碍着21世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序发展。道德价值新旧交叉造成现代人的价值紊乱和道德选择上的迷惑,人们无法为自己的存在找到圆满的“善”。21世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具有内在活力的完整的文明主体。他们不仅要有现代知识技能,而且要有现代生活方式、现代道德心态和现代人格理想。这就需要走出自相矛盾的道德困境,重建与现代化目标一致的新型的道德文明。 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体现时代精神的伦理精神,是每一个现代中国人面临的道德选择的必然趋向。这种选择的根本出发点应是对现代中国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的性质和时代主题的把握。现代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主题是全方位的现代化。因此,我们的道德选择,我们的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的重建,就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一时代主题和历史发展趋势,确立现代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建立适应现代化需要并能促进其发展的道德文化与伦理精神。这种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的基础原则应是:(1)自强不息的敬业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奋斗精神的统一;(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的价值准则的道德规范体系;(3)事业上崇尚竞争,和生活上相互理解、支持和宽容;(4)尊重自我,理解他人,个人生活的多样性与社会团体生活同一性相结合;(5)外在的实用功利性与内在的道义圆满性相结合。这五项原则是与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开放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目标相一致的,也是与现代中国人渴望走出道德困境的要求相吻合的。 建设中国道德文化的伦理精神,必须牢固把握现代价值目标,服务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建设中国的现代道德文化,必须对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加以认真的清理和批判继承。取传统精华而用之,弃传统糟粕而废之。在重建现代伦理精神的今天,我们应该把反省传统的着眼点放在继承与弘扬这一方面。在现代价值理想的导引下,让传统美德为现代生活服务,这同样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必须做出的选择之一。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对策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勤劳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素质重要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不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困境,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基本素质。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1.教育手段的局限性

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从本质上来看,还是应试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由教师不断讲解和学生课后自学来不断获取的,但是从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毕竟还是十分有限的。从大学语文的教材可以看出,大多数课文是古代文学名篇,但数量少,有的还是阅读课文,教师一般不会进行详细的讲述,学生掌握自然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其在编排上存在着衔接的问题,很多篇目比如《蜀道难》和《将进酒》等名篇在中学阶段已经出现过,大学教材中还会继续出现。很多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对古代文学名篇篇名的认知之上,在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考核之时,很多大学生采取复制粘贴的方式来对待,其缺乏程度令人堪忧。

2.教育定位的不科学性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校关注的是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与学生今后的就业情况,并没有重视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这导致很多大学生除了将主要的时间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还要抽出时间去考各种证件,比如四六级外语证、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种实际情况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想去看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也没有时间,长此以往,很多大学生不仅是淡忘传统文化知识,甚至会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在当代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导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的鸿沟,将传统与现代分割开来。

二、 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多管齐下抓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编写工作,编写适合大学阶段使用的大学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其次,教师要鼓励大学生多读书。教师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引路人,需要不失时机地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让大学生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读,并通过网络、电话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与大学生开展交流,让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感兴趣,并加深了解。最后,对于传统文化的考查,要从实际出发。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去,并能为以后的生活提供理性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考核之时,注重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文化连接,让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也能在当代中发出光彩,重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2.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

一所好大学看的是其文化的底蕴,这一文化底蕴,是在不断地继承与创新之间形成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时,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还没有定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去形成自身的'“三观”,而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念,教育了无数大学生不断去积极进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定时代精神的精髓,其形成的过程必然会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但是不同的时代已经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其所包含的文化范畴方面,其内容则因不同时代的生产关系与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所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不存在一个大的鸿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关键点就在于古为今用,不断去发展创新,在传统文化之中注入新时代的气息。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教育手段的不科学性与教育定位的不明确等不足,面对现实之中存在的困境,应采取多管齐下抓传统教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等措施,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当作学校的重要事情来抓。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让全体大学生树立传统文化方面的意识,肩负起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苏宝梅.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2] 陈晓芸.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综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当你有勇气抬起头了,你会看到彼岸上花的微笑。”这名话始终萦绕在我耳过,让我有信心走出逆境。

六月的阳光总是那样热情,温暖着大地,同时也温暖着我的心,将它温暖到熔化。

风扇“呼呼”的转动声夹杂着我的抽泣声,在空气中传播。雪白的墙壁让我感到压抑,紧绷的神经使我快要不能呼吸。呆坐在窗前,看着窗外花红柳绿,热闹繁华的世界,仿佛我不属于那里。那年夏天,我生病了,很奇怪的病,只能休学在家养病。

那段日子,度日如年。我无法忍受伙伴们带刺的话语,邻居鄙夷的目光。游走在崩溃边缘的我,以泪洗面,每每在小窗口看到身穿校服,神采飞扬的同学走过,心就兀自地痛。

那是我人生的低谷,一次刻骨铭心的逆境。所有的人都像躲瘟疫一样避着我,拒我于千里之外。昔日的朋友也对我冷若冰霜,另眼相待。不论走在那里,我都会觉得人们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用针尖一样的目光盯着我,使我如芒刺在背,使我不寒而栗。于是,我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不再相信人间的友情。我感觉自己是被太阳遗忘的角落,是被世界抛弃的生命。我开始有意识的封闭自己,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从此,像蜗牛般蜷缩在自己密闭的小空间里……

窗外,下起了雨。当太阳战胜了乌云露出笑脸时,一条灿烂的彩虹挂在天际。爸爸推开我的屋门,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抬起头看着天上的彩虹,你可以告诉我它是怎么形成的.吗?”我懒散地看了一眼炫丽的彩虹,平淡的说:“是因为阳光被水滴折射得到的。”“对,是折射。对于阳光来说,那是一次挫折,一次逆境,一种促使它飞跃的伟大力量。所以才有了连接天堂与人间的美丽桥梁——彩虹。你明白了吗,生病,休学,是你人生中的一次小小风雨,你要学会坚强,逆流而上,你会看到彼岸上花正在向你微笑。相信爸爸,每个人都是爱你的。”

望着天边的彩虹,泪水充盈眼眶,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是啊,小小风雨怎能能让我低头,我要坚强,只要我勇敢地抬起头来,阳光就能照进我的心田,我要把逆境化做伟大的力量,送我纵横天涯。

擦干眼泪,露出久违的笑容,我看到彼岸花正在向我绽放。

人生不可能总会一帆风顺,总会有些逆境。不少人被逆境所打败,我也曾一度被打败,但我却学会了面对逆境。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激怒你。这时,人需要寻找另一片风景。

“要想改变我们的人生,第一步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心态。只要心态是正确的,我们的世界就会的光明的。”

其实人与人之间本身并无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在面对心理低谷之时,有的人向现实妥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的人没有低头认输,他们不停审视自己的人生,分析自己的错误,勇于面对,从而走出困境,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态。

有心无难事,有诚路定通,正确的心态能让你的人生更坦然舒心。当然,心态是依靠你自己调整的,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给自己的一个正确的心态。

心态是人真正的主人。改变心态,就是改变人生。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要想改变我们的人生,其第一步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心态。只要心态是正确的,我们的世界也会是光明的。

“人活着就是为了解决困难。这才是生命的意义,也是生命的内容。逃避不是办法,知难而上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手段。”

人生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遇上顺境,也会遇上逆境。其实,在所有成功路上折磨你的,背后都隐藏着激励你奋发向上的动机。换句话说,想要成功的人,都必须懂得知道如何将别人对自己的折磨,转化成一种让自己克服挫折的磨练,这样的磨练让未成功的人成长、茁壮。所以,当你遭遇厄运的时候,坚强与懦弱是成败的分水岭。一个生命能否战胜厄运,创造奇迹,取决于你是否赋于它一种信念的力量。一个在信念力量驱动下的生命即可创造人间的奇迹。

在困难面前,如果你能在众人都放弃时再多坚持一秒,那么,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你的。坚定的信念是获取成功的动力。很多的时候,成功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蹒跚到来。因此,做任何事情,我们都不应该半途而废,哪怕前行的道路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这样才不会在自己的人生里留下太多的遗憾。

精彩的人生是在挫折中造就的,挫折是一个人的炼金石,许多挫折往往是好的开始。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禀赋发展自我,不断地超越心灵的绊马索,你就不会发现自己生命中的太阳熠熠闪耀着光彩!

“要想赢,就一定不能怕输。不怕输,结果未必能赢。但是怕输,结果则一定是输。”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不过,人生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是在于谁是最后的胜利者。没有走到生命的尽头,我们谁也无法说我们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所以我们在生命的任何阶段都不能泄气,都要充满希望!

不要因为痛苦而放弃你的选择。所谓的成功人士,无非是比别人多付出,多经历了磨难的人罢了。不因痛苦而放弃你的选择,你才能成功。

微笑让人变得美丽,真诚让人变得高尚,而挫折让我的生命散发光彩。

人的一生不会总是那么的一帆风顺,而我们所经历的种.种挫折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苦不堪言,也许正式因为挫折的存在,我才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记忆中最深的一次创伤应该是中考吧。现在回头想想,还是有难过和遗憾。还依然清晰的记得那些日子我为中考而奋斗的点点滴滴。每天都会看书看到深夜,每天都会坚持6点早起背书,在学校会寸步不离的在座位上呆一个早上,中午还常常牺牲午休时间来看书,任凭妈妈怎么劝说我都依然坚持,还有我9年来一直热爱的数学,我总会反复的做题,为一道难题苦思一整天,模拟考的时候也会努力尝试着克服粗心的坏毛病……这一切的一切也许只是为了能考上一所好高中,为了让妈妈开心,我都觉得值得!

终于到了中考,我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挑战。尽管有紧张,我还是会克服着,沉着应对,我一很努力了,尽力用初三一年的时间去补过去两年我所浪费掉的时光,可是我还是失败了,当我听到我总成绩为B+,数学B+的时候,就如一颗炸弹在心里爆炸了一样,很痛很痛,有着很沉重的挫败感,难过极了,如泉涌般流下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颊,虽然知道无法改变,但还是无法掩饰内心的悲伤。这就是我用汗水换来的结局?我无奈地笑了,是那么的无助!原来梦想和显示有着那么大的差距,原来并不是只要努力了就能做到,总有些差距,总有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哭过了,泪干了,心也渐渐平静下来,尝试着反思自己。虽然我尽力做了最后的冲刺,可是比起别人,我出发得太迟,虽然我流汗了,但也许别人流得更多,虽然我也有着很别人一样的梦想,但和别人相比,我却还有着那么多的不足。虽然我输掉了这场比赛,可是我坚信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总有一天我会赢回属于我的那份光彩!

挫折总是客观存在的,当你重新站起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苦不堪言,有了它才有前进的动力,有了它生命才更有意义!

挫折,生命给我的礼物,有着浓浓的苦涩,也有着香香的甜!

俗话说,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唯有经得起逆境的考验,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人上之人。

巢穴里的鹰雏,无法傲视大地;不经脱茧的蝴蝶,只能仰望苍穹。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就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很好地说明了逆境对人才的磨砺作用。其实人生好比水中泛舟,但凡顺顺利利,顺风顺水的,都飞快地朝着下流而去;唯有那些搏击风浪,不惧艰险,逆流而上的人,才能力争人生的上游。

盛唐时期的李白,是天降奇才,然而其一生郁郁不得志。虽然豪笔一挥,书就千般壮丽,张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到心高气傲的他,有怎能同流合污,摧眉折腰而事权贵呢?故得连遭贬迁。然而身处逆境的李白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仰天大笑出门去。他没有惧怕困难,却把困难踩在脚下,放情于山水之间,书就了千般壮丽篇章。试想李白若是留在宫廷贪福享乐,人世间无非多了一个肥头大耳之辈。所幸李白被砭在外,才有了千年传奇的浪漫诗仙。

相比之下,西楚霸王项羽一生则顺顺利利。从起兵到将军,从将军到霸王,他几乎百战百胜,无一败绩。“力拔山兮气盖世。”表面上看视平平静静,实则早已风起云涌。不经逆境的坚强,在逆境面前迅速退化成脆弱,土崩瓦解。垓下一战,四面楚歌,美人自刎,霸王也意气将尽了。滚滚的乌江水里传来项羽千年不息的声音,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天?天!或许确实是天,没有让项羽遭遇更多的逆境。

而今,历史长河依旧奔流不息,岁月早已铭记了各种风流倜傥之人。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唯有经过风雨的天空,才能出现彩虹;唯有破茧化蝶,才能翩翩起舞;也唯有经历过逆境的人,才能成为人上之人。

对于我们这种在知识的大海里徜徉的学生来说,的困难莫过于那一个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了,我总是绞尽脑汁把它们攻克。明白了一个真理:只要尽自己所能,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尝到成功的喜悦!你也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人生道路上,有苦有甜,有哭有笑,有失败也有成功。面对一个挫折,一次失败,也许有人会一蹶不振,因此而自卑,自暴自弃。但是,你是否知道沙子成为珍珠的过程是多么艰辛,世界上不存在一帆风顺的人。相信自己:你也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一番寒彻骨,才有梅花扑鼻香。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勇敢地面对困难,最终会苦尽甘来的。

着名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时,经历了一千二百多次,但他从未放弃过,仍然埋头苦干。面对别人的嘲笑与讽刺,他从不自卑,反而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每一次失败,每一次嘲笑与讽刺。最终他成功了,他把光明带到了世界,带给了人类,成为了一颗闪亮的珍珠。

是的,成为珍珠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那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过不断的迷恋,不断地塑造,把自己塑造得更加完美,才能展现出珍珠应有的风采。作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鲁迅,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他曾经彷徨过,呐喊过,但他并没有被黑暗的社会所埋没。他重新站起来,凭着满腔的热血和斗志,他用笔作枪,直指敌人心脏,写出一篇篇烩炙人口的绝作佳篇,为后任所传颂,成为历一颗璀璨的珍珠……

纵观历史,每一位名人与伟人,他们的成功背后有着不可言喻的辛酸与痛楚。其实,我们的成功也一样。要想成为一颗闪亮的珍珠,就不要害怕道路上的荆棘与坎坷,即使被它刺伤,刺痛,那也是值得的。因为,你也是一颗闪亮的珍珠,珍珠就要经受住磨练。作文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因为,胜利的桂冠是用荆棘编成的,成功的道路是从失败中延伸而来的。经历失败原本就是一种成功,正如人要学会走路,就不要怕摔跤。其实,你也是一颗闪亮的珍珠,承受住困难,勇敢面对它,发出珍珠应有的光彩!

人生有许多挫折,但这些挫折却能历练我们,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近。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崎岖和坎坷挫折,许多人会向它屈服,因为,挫折会使人悲观消极,丧失信心,甚至是萎靡不振,课外却觉得没有挫折,那么多姿多彩的生活将会枯燥乏味。假如你把挫折当做一种动力与警戒,那么你就可以克服重重困难,越过道道坎坷。没有了挫折,那么成功将离我而去,所以当你取得成功时,不妨回头看看,成功的过程中往往充满挫折,而让你坚持走到胜利的一步不正是挫折给予了你勇往直前的力量吗?挫折是成功的前奏,冲锋的号角!因此,我们应该感谢挫折!

法国的一位科学家,居里夫人也曾经经历过挫折,当她面对性别歧视与环境的各种力量的相交夹迫,她几乎相信自己成为了无用之人,甚至想要-,但终究紧守着自己的原则:“绝不让自己被其它的人或者事件所屈服,击倒!”她忍受了无数次令人交悴的丑闻,从事研究新的“放射性之域”,她以凡人望尘莫及的毅力克服了接踵而来的种.种打击,最终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并澄清了自己的名声,她还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你看的居里夫人不也是遇到了挫折,自强不息,锲而不舍,越过坎坷,最终到达胜利的顶峰吗?

因此我又想起了我自己,我在三年级的一次期中考试,我的语文成绩直线下降,当语文试卷发下来时,我就吃了一惊。

鲜红的九十分在我眼前晃着,那一个个红叉叉如同一把把利刃锐剑,刺痛了我的眼睛,刺伤了我的心,老师也批评我,我更伤心,灰心了丧气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各种情绪在我的心里交织开来。

放学了,老师讲的课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我害怕地走进家门口,心想:哎,爸爸会骂我吧。这是我迄今为止最不想回家的一次。我咬紧牙,“叮咚,叮咚”的门铃声响了起来。“怎么样,成绩怎样?”爸爸满脸微笑地问道。我轻轻地说:“只有九十分。”爸爸的脸阴沉下来,他数落了我一顿,后来我们和往常一样分析题目。

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我重新振作起来。想尽办法让自己不粗心,并每天多读半小时课文,认真复习预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这不归功于挫折吗?

从所周知,生活中没有永久的捷报频传,总或多或少地给予人们一些挫折,大家都知道,挫折可以使人坠落深渊,但是,挫折也是一笔财富。

挫折。辉煌

古今成大事者,大都经受过挫折,例如西汉的司马迁,少有大志,博览群书,官至太史令。他的同僚李陵出征匈奴时被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消息传到长安,武帝大怒。朝廷文武百官都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司马迁不作声,武帝问他有什么意见,书生气十足的司马迁直言不讳地说:李陵转战千里,矢尽道穷,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尚属情有可原,臣以为他不死,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盛怒中的武帝听了司马迁的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解,所以判他腐刑,身受腐刑,何等屈辱,何等痛苦。若是常人,早已坠入了痛苦的深渊,但他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几度寒暑,终于,一部<<史记>>流传与世。

挫折。灿烂

在峭拔的岩壁上,偌大的巢穴里有只小鹰刚刚出世,它是那样弱小,还没来得及受到母鹰的爱抚,可母鹰去做出了惊人的一举,他猛的把小鹰推下巢穴,小鹰划过一道小小的弧便抖然下坠,它的心顿时迷茫,仿佛已经听到了死神的召唤,小鹰本能地用尽全身的力气,抖动翅膀。就在那一瞬间,羽间在水面掠起一串珍珠,噢,小鹰飞起来了。这时,它才发现阳光如此灿烂,它才明白没有刚才生与死的痛苦考验,没有他一出生就被推下悬崖的挫折,就不会有如今搏击长空的快感。

挫折。美丽

在一个森林里,有一棵老树,老树上的树梢上挂着一个蛹,风儿吹过,那个蛹随着风儿轻轻摇摆。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这天清晨,这个蛹终于要开始了它那危险而奇妙的破蛹。慢慢地,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过了好久,这个蝴蝶好象累了。没有力气再挣扎了,风儿吹过,似乎在为它惋惜。这时,这只蝴蝶用尽全身的力气,只听啪的一声,它出来了,它抖动着自己的翅膀,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翅膀上美丽的花纹,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只有体验过痛苦的人,才能懂得人生的价值。

挫折磨砺人生。人生的坚韧,勇敢,顽强,能力,才华以及一切伟大品格都是在体验挫折中磨砺出来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挫折是天才灵感的来源,人的创造冲动唯有在挫折的刺激下才能汹涌的奔突。真正的挫折可以使人冷静,使人深邃,使人清朗。有了挫折的经历,人生才会变得更有深度。有人曾说过:

贝多芬倘若不是双耳失聪和贫痛交加,我们也许听不到他雄浑有力的<<命运交响曲>>;海伦。凯勒倘若不是盲人,没有经历黑暗的折磨,她的作品也就不会有着充满爱心的感染力。挫折是阶梯,一步一步的踏过去,便能把人推向辉煌,美丽与灿烂!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的泪,继续前进吧!

这本书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匹半大的骆驼因为从小受到家人们的溺爱,导致自己的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勇气。在驼群受到雪豹的袭击时,也是因为骆驼王子的懦弱使得整个家族四分五裂,在身边无人照顾的环境下,骆驼王子艰难的生存着,最后它失去了自由,由一匹珍贵的野骆驼变成了一匹普通的家骆驼,一辈子为人类驮运行李。

到底是什么使骆驼王子落得如此下场?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杀人犯,在他即将走向刑场的时候,他向法官提出了一个要求:他想见他母亲最后一面,法官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他的母亲被带到了儿子面前。面对悲痛欲绝的母亲,儿子向其母提出了最后的请求:妈妈,我能不能再吃您最后一口奶?欲哭无泪的老母默然地点点头。随后是一声惨叫,只见这位母亲的奶头被其儿子咬了下来。接着儿子说道:妈,你为什么从小不好好地教育我,为什么你对我如此溺爱导致我今天无法无天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你要对我的死负责!母亲鄂然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欲辩无词。

是啊,如果从小就给予孩子过多的溺爱,并且不顾原则的宠爱下去,那么孩子便会缺乏他应有的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成为一个“废人”,永远只能依赖别人生存下去,而不能独立自主,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

所以,我们才需要在逆境中成长。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看来,不经过风浪,就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不经历风雨,就不能看到彩虹;不经受磨难,就不能成大事。所以,同学们,如果你身处顺境,请走出”温室“,拿出勇气迎接困难的挑战;如果你身处逆境,也不要气馁,要勇敢地克服困难。

正如人们说:”苦难是所学校。“而学得好坏要看自己,在逆境中成长吧!

人的一生总是神密莫测,道路上有逆境也有光明;没有逆境就没有思想之美,就没有光明;我们必须要学会接受逆境。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坎坷,勇敢面对逆境,你便能迎来光明。就像无臂钢琴师———刘伟。他认为:“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他的一生是凄惨的,在他十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外而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双手,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活下去的希望;在12岁时,加入了残疾人游泳队,他用自己的双脚去开始本应用手开的事,用双脚练出了演奏钢琴的7级水平,与刘德华同台演出。只有经得起逆境考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逆境也是人生中的一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只有经过逆境的考验,才能迎来光明。

“乐圣”,也就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的一生经历也是非常艰辛的。他的父亲是一个酒鬼,母亲早年去世,父亲常在半夜把他拉起来上课,直上到天亮。好不容易有了一些名声后,晚年失聪,但他却还是没有放弃,用嘴叨住木棍的一头,另一头放在钢琴上继续完成自己来完成的著作,他的大多作品在失聪后完成,每个成为妇孺皆知的名人,他们都在我们看不见的背后默默扛过一个个逆境,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这话在贝多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陶渊明是古代文豪之一,但却几次被贬,他的生活总是处于逆境之中,但他却闲适淡远,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才使得他的诗能流传百年。

“月有阴晴圆缺”,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那些能流传至今的文人,他们的一生都是充满坎坷与荆棘的,人生的道路是那么的漫长,免不了要遇见那些逆境,我们不能轻易的被那些困难而击败,我们要勇于面对,只有如此,你的人生道路上才会推开一扇又一扇光明的大门。只有在逆境中经过一次次磨练,才会迎来光明与希望。

  • 索引序列
  • 古今对梦境的研究论文
  • 古今中外对于红楼梦的研究论文
  • 梦境的研究论文
  • 古今异义词汇研究论文
  • 对困境的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