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当代观赏石审美研究论文

当代观赏石审美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当代观赏石审美研究论文

我们所说的石文化;简言之,石头离开了文,就无所谓化了。虽说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一点东西,但比起我们今天的需求来,那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古代的达官贵人,权贵富商所把玩的石种也远没有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这么丰富。而他们所创造的理论也不过是一种历史的局限,完全不能左右今天的奇石文化。这就需要我们的美学家,理论家和评论家为我们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指导和适应时代的文化食粮。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散落在深山老林,河沟渠坝,长眠于地下,是因为有了现代的文明,才使我们重新认识了它并给了它生命。众所周知,社会进步的文明程度越高,奇石的地位就逾加显赫。人类的物质生活越富裕,奇石领域的流通就越活跃。 搞书法的强调字外工夫,搞绘画的强调画外工夫,写诗词的讲究古文工底,唱歌跳舞也离不开台下的十年磨砺。那么玩石呢?应该同样离不开文、史、哲的文化修养。比喻题名,配坐、赋诗,评估,论价,品赏都需要文的水份和文的含量,只有加上了文化的内含才可称之为石文化,才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那种文人精神。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发现风砺石的粗旷豪放和傲骨铮铮的性格,就不会认识太湖石的斑剥古朴和历经沧桑的亘古情怀,也不可能青徕雨花玛瑙楚楚动人的姿色和令人陶醉的娇柔。更不可能体会到顽石中那种坚韧不跋,不屈不侥的英雄气慨和象征中华民族的傲然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把奇石和普通石区别开来,就象人们区分雅和俗一样,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含量在质上的反映。如果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低下,那就很难说清他在玩石方面有多大的来性?一种低品味的把玩与一种高质量的精神获得是玩石中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观赏石的类似的论文我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就上面这类的介绍有一点,另外如果是只要写法的话,你可以参考下面这个,这个是观赏树木的写法,石头的也应该是类似的结构。

Blending of culture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stone appreciation

文/杨松年

by Yang Songnian

中国观赏石.3

【名称】孤台清江水

【取材】山水盆景

【规格】盆长150cm

【作者】符灿章

东西方赏石文化由于双方具有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及生活习惯有着许多差异之处。但是,东西方赏石文化也有许多相同之处,而且相同点在不断扩大,差异点在不断缩小。东西方赏石文化在冲撞中得到交融,在发展中得到交融。不断扩大东西方赏石文化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是双方赏石文化交融的切入点。

从东西方赏石文化的异同中看交融

东西方赏石文化有很多差异之处,例如东方赏石以岩石为主,注重主观体验、形象思维,讲求诗情画意;而西方赏石以矿物晶体及古生物化石为主,强调远观陈列。

东方赏石文化诞生于中国魏晋,成熟于唐宋,并影响到东南亚等国;它是一种文人、士大夫感性的文化活动,追求其形似、神似,甚至把赏石神秘化;它是一种个性化、个体化的审美体验。

西方赏石文化诞生距今已有200年的时间,基于工业革命时诞生的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等科学理论而产生的,所以一开始就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更注重赏石本身的科学内涵,强调美感与科学的统一,容易普及并建立通行的鉴评标准。

东西方赏石文化从本质上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欣赏的对象都是天然的岩石、矿物晶体和古生物化石,关注的是天然性和独特性,强调天然成趣、原始完整,不允许拼凑嵌接,刻意加工。而西方赏石则以矿物晶体、化石为主。中国至少从宋代起,矿物晶体中的玛瑙、化石中的硅化木等早已成为特定的赏石对象,一直延续至今。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欧美国家也开始对东方赏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出现了许多赏石组织和爱好者;而东方赏石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赏石者对矿物晶体和化石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说明东西方赏石相互具有渗透性与亲和力。

东方赏石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是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与西方社会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是相通的。上述这些相同之处,也是东西方赏石文化相融之基础。

东西方赏石文化在冲撞中交融

东西方赏石文化存在很多的差异,必然带来相互的冲撞。西方人虽然接受了中国的庭园艺术,但从来没有接受过中国的供石艺术。直到20世纪60年代,继承了中国传统供石的日本赏石家,有独创性地发展了日本的盆栽、水石艺术,并致力于在世界各地推广,为东西方赏石文化交融做出了贡献。

中国的赏石文化在冲击中继承传统赏石文化的精华和吸收日本、韩国及欧美的赏石理念,最终才形成自己系统的理论体系,并与西方赏石文化互相交融。

东西方赏石文化在发展中交融

中国的赏石文化要发扬光大,不但要古为今用,而且还要洋为中用,东西方赏石文化必须在发展中得到交融。

1985年,美国纽约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中国赏石为主题的展览并发表了相关论文,这代表了早期西方学界从文化内涵方面对中国赏石所做的研究。在过去的20余年里,伴随收藏、展览和出版,以美国学界为主的对中国赏石所进行的文化、历史、断代、分类、欣赏、功能、地质诸方面的研究,将有关赏石的认识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相比之下我们在赏石理论研究方面尚不够深入。

自唐宋以来,涌现了不少关于赏石方面的书评论著,但是流传下来的甚少。直到1990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观赏石观摩研讨会”,是观赏石理论研究的新纪元,会上共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这些论文虽有一定的广度,但其深度尚不够。近年来对观赏石鉴评标准的研究,为推动观赏石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开拓发展观赏石品种,能有效促进东西方赏石文化的交融。随着爱石、觅石、玩石、藏石者不断增加、发展,越来越多的赏石新品种不断涌现。如今,东方赏石已不再局限于古代的“五大名石”、“四大玩石”,所谓东方国家喜欢造型石、纹理石,西方国家推崇矿物晶体和古生物化石的传统观念,开始趋于淡化,二者已有逐步交融的趋势。

发展与创建国际性的赏石组织、举办国际赏石博览会,对我国观赏石资源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东西方赏石文化在发展中交融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中国的赏石文化要得以发展与创新,必须走向世界。

1990年7月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观赏石观摩研讨会图片提供/蔺红婴

On Western stone appreciation——Art of stone appreciation and non-art

文/马鸿斌

by Ma Hongbin

中国观赏石.3

【名称】家在呼唤

【石种】对节白腊石 龟纹石

【规格】盆长150cm

【收藏】冯连生

众所周知,尽管“赏石”(也称观赏石、奇石、雅石等)的概念与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赏石”的概念与界定至少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大自然天然形成的(而非人为加工制作的)岩石、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本文探讨的领域只局限在“大自然天然形成的岩石类的赏石”这个范围,未包括对矿物晶体和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赏石界关于“赏石艺术与非艺术”的论述,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西方赏石学术理论的研究现状,以便开阔视野,并期待在今后的东西方赏石理论比较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美国主流赏石界的多元化观点:盆栽和水石是两种艺术相关联的艺术形式,赞成水石是一门艺术认为具有底座的赏石整体是艺术品;以对中国古典赏石的文化艺术关联的深入研究为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国古典赏石以及底座进行研究受到日本人赏石观念的影响,间接承认观赏石是艺术。

中国观赏石.3

西方世界称中国古典赏石、中国文人石为“Spirit Stones of China”或者“Chinese Scholars Rocks”,而称呼现代奇石为“Rock”或“Enjoying Rock”。笔者认为,目前,美国主流赏石界对赏石文化与艺术方面的研究呈现多元化,主要分为以下四支:

水石是艺术,盆栽和水石是两种艺术相关联的艺术形式

根据2002年秋季出版的欧洲水石协会英文版《水石期刊》报道,2002年5月17日至19日,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植物园举办了一场盆栽与水石的专题研讨会,论坛的主题是盆栽和水石这两种艺术相关联的艺术形式。举办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更加深入的有关盆栽科学和水石艺术,以及相关艺术形式的历史与发展的各种资讯。美国国家植物园理事Thomas Elias博士、Petedel Tredici博士、Bill Valavanis先生、Robert D Mowry先生和Larry Ragel先生分别以《盆栽:西方的发现与传入》《Larz Andersen及其盆栽》《盆景介绍》《中国传统供石》和《美国加州景观石欣赏的发展》为题做了演讲。盆栽与水石历史学家Hideo Marushima先生讲述了盆栽与水石两种艺术形式。Arishige Mstsuura先生认为:“没有一件东西比得上自然的石头,但是有可以允许的人为加工的范围……水石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石头,美石(优美的石头)就是这些没有任何人为加工的石头。因此,我认为石头是可以使之成为水石的,除此之外,人为加工石头顶部或者加工太多而使石头成为了人造制品。在天然石头与人为加工石头两者之间,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石头。因此,我认为一些石头可以切割某一部分而且也应该切割和加工才更好看。”显然,美国部分赏石家认为水石是一门艺术。遗憾的是,对于水石是否是艺术品,他们没有做深入的论证。

中国观赏石.3

赏石整体是艺术品

1 996年开始,美国雕塑艺术家Richard Rosenblum的文人赏石收藏开始在纽约、波士顿、西雅图、苏黎世、柏林等欧美的大博物馆、美术馆巡回展出。1997年,他出版了研究专著《Worlds Within Worlds:The Richard Rosenblum Collec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Rocks》(《世界中的世界:理查德·罗森布鲁姆的中国传统供石收藏》笔者译,下同)。该书汇集了文物、历史、绘画、雕塑、地质诸方面的专家为本次展览所撰写的论文。该书被认为是代表了近期西方学界将赏石作为艺术,并从美学欣赏的角度对赏石所做的研究。罗森布鲁姆认为,奇石底座是文化与自然的巧妙结合,“拿走底座,奇石还原为自然物体;把它放回座子上,它又从石头变成了艺术品。”罗森布鲁姆逝世后,他生前捐赠给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数方藏石,至今还在该博物馆亚洲馆展出,供游人参观。

对中国古典赏石的文化艺术关联的深入研究

根据丁文父著《中国古代赏石》(三联书店2002年9月版)“绪论”,他对中国古典赏石与现代西方世界赏石做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有一种艺术”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悠久的绘画、雕塑、园林以及工艺历史,但又突显于西方的艺术学界并引起强烈的震撼,它就是“中国的古典赏石”。美国主流赏石界对中国古典赏石所进行的文化、历史、断代、分类、欣赏、雕刻、功能、地质诸方面的深入研究,不仅将中国古典赏石的认识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对国际赏石界有关赏石与艺术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启示。

中国观赏石.3

美国赏石界关于中国古典赏石的文化艺术关联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中的赏石”和赏石作为文化

根据丁文父“绪论”的介绍,1985年,美国纽约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中国古典赏石为题的展览。这次展览的副标题是关于“艺术中的赏石”(Rock in art),而非“作为艺术的赏石”(Rock as art)。美国美术史学者John Hay先生撰写的论文《Kernels of Energy, Bones of Earth》(《精神之魂 地球之骨》),代表了早期西方学界从文化内涵方面对中国古典赏石所做的研究,论述了赏石在园林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995年,John Hay先生发表了《The Culture of Rocks in China and Japan:Meaning and Context》(《中国和日本的石文化:内涵与联系》)一文,以东西方以及中国和日本不同的宗教体系为背景,通过比较,再次阐述了古典赏石的文化涵义。这一次的研究,作者径直把赏石作为文化现象(Rock as culture)。因此,可以说美国赏石家将“艺术中的赏石”和赏石作为文化。

二、具有暗示能力的艺术形式及抽象的和表现的现代艺术的意味

也有美国赏石家认为,赏石“具有暗示能力的艺术形式及抽象的和表现的现代艺术的意味”,比如:1997年,美国学者Claudia B rown在论文《Chinese Scholars Rocks and the Land of Immortals: Some In Sight from Painting》(《中国人文石及其永恒主题:绘画之我见》)中认为,虽然中国的赏石不全然是象征的,至少也是具有很强的暗示能力的艺术形式。

Robert D Mowry所撰写的《Chinese Scholars Rocks:An Overview》(《中国人文石概论》)文章认为,以灵璧石和英石为主的、供文人在室内欣赏的所谓文人石充满抽象的和表现的现代艺术的意味。

三、关于中国古典赏石“天成”与“人为”的关系研究

Jan Stuart在其论文《Where Chinese Art Stands:A History of Display Pedestal S for Rocks》(《中国艺术的底座:人文石陈列几座的历史》)中,首次全面地阐述了底座在赏石展示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底座成为附属赏石而又独具一格的艺术品。艺术家Richard Rosenblum (1940-2000)在《An Artist Collects》(《艺术收藏》)中强调,赏石曾经雕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对于赏石“天成”与“人为”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探讨,把一直到Auguste Rodin仍在争论的艺术创作问题引申到中国古典赏石的评介中。

中国观赏石.3

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国古典赏石以及底座进行研究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国古典赏石以及底座进行检测,恐怕是美国人最先的研究。比如:美国哈佛大学Eugene Farrell等人运用扫描电镜(SEM)、X光衍射法(XRD)、散能光谱电子微探分析(EMPA-EDS)以及傅立叶转换光谱(FT-IR)技术对中国古典赏石进行研究,证明有多种雕琢、打磨、涂色手段。但是,自然和人为作用的痕迹通常很难准确区分。Alan Jay Kaufman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还表明,灵璧石和英石的碳氧比率变动很大,比较而言,灵璧石可能有单一产地而英石可能是多源的。美国赏石界对中国的古典赏石进行技术研究,有助于鉴定人为和天成的赏石,以便于理解历史上的赏石文化和赏石艺术及其流变历程。

五、受到日本人赏石观念的影响,间接承认观赏石是艺术

根据美国赏石家彼得·阿拉迪和艾伦·沃克在《当代世界赏石概况》中的介绍,日本移民盆景大师Yuji Yoshimura与美国学者Vince Covello合著的《日本观赏石艺术》一书于1 984年出版,被认为是西方玩石的入门书籍,影响了西方人的赏石观念。可以认为,它影响了一些西方赏石家间接承认观赏石是艺术的观念。

英国、德国及其欧洲赏石界的观点

根据丁文父“绪论”的介绍,1995年,英国文物专家Paul Moss和Brian Harkins出版了《When Men and Mountains Meet:Chinese and Japan Spirit Rocks》(《人与景观的对话:中国赏石和日本赏石》)一书,该书著录了中国赏石和日本赏石各大约三十件以及其他三十余件与赏石相关的作品,并就赏石的形象、种类以及底座的样式和年代做了简要说明。美国赏石家彼得·阿拉迪和艾伦·沃克在《当代世界赏石概况》中介绍,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将两件体积庞大的中国文人石“作为中国艺术品收藏整体的组成部分”(见上海《环球赏石盆景》创刊号)。

根据《赏石文化》(总第7期)刊登的德国水石协会主席、欧洲赏石协会副主席Willi Benz (威廉·本茨)在所撰写的《水石——亚洲美石的艺术》中指出“在许多远东国家,这样作为艺术品具有很高的价值的石头具有不同的称谓。”德国赏石家指出:具有很高价值的石头可以作为艺术品。

意大利赏石家Marco Favero也指出:“在欧洲,石头当作水石来欣赏的主要是那些美丽的石头,除了很少的石头外,我还没有见到过任何有灵性的盆石。无论如何,在欧洲,我可以作证,对水石的痴迷令我感到疑惑。”

由于笔者掌握的资料的局限,也由于英国、德国和欧洲赏石界涉入赏石文化的时间还很短,他们对赏石是否是艺术的观点的论述,我们仍然知之甚少。

是中国与世界接轨,还是世界与中国接轨

2006年5月3日,在云南昆明“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赏石展”上举办了“国际赏石高峰论坛”。欧洲赏石联合会主席、国际赏石博物馆副主席、国际赏石收藏联合会副主席、德国赏石协会名誉顾问威廉·本茨先生在“论坛”上介绍了欧洲赏石文化的历史、分类以及艺术鉴赏等内容。他说,赏石文化在欧洲最大的困难有两点:一是欧洲没有赏石文化的背景,二是不懂中文。在欧洲,将赏石分为四类:景观类、象形类、抽象类和色彩类。欧洲人赏石受日本人的影响最大,他本人最喜欢景观类的赏石。他们后来了解到日本很多文化艺术(包括赏石文化)的根源在中国。笔者联想起1997年10月31日在上海“第四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及展览会”上举办的“赏石研讨会”,当时的欧洲赏石联合会副主席、德国赏石协会主席威廉·本茨先生也介绍了欧洲水石文化的情况,认为赏石在欧洲还是一门很年轻的艺术形式。令人遗憾的是,威廉·本茨先生在1997年10月的演讲和9年以后的2006年5月的演讲内容,除了承认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之外,两次演讲的内容几乎没有太多的变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欧洲赏石界在学术性研究方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创新与突破。相比之下,北美洲赏石界似乎在赏石学术研究方面做得更深入。

中国观赏石.3

【名称】腾飞

【品名】附英德石榔榆盆景

【规格】树高45cm

【作者】薛平

目睹了目前日本赏石界“渐次开始出现衰退迹象”的状况,反观中国赏石界理论研究出现的空前活跃状况和中国赏石界取得的许多理论研究成果,佐藤观石先生发出了“果然我充分地领会中国是汉字之国、语言之国”和“在中国赏石的观赏态度实在是‘美学般的’且‘哲学般的’”的感慨。然而,笔者曾认为,就算在中国,相对于当代的主流文化而言,赏石文化是介于“主流文化”“亚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亚主流文化”或“准主流文化”。

笔者认为,赏石是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无可非议,然而“赏石是艺术”似乎没有完全得到认同。“赏石是否是艺术”,问题本身并不重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赏石家有着不同的回答。重要的是,我们对赏石文化的应有态度以及运用科学发展观正确对待。日本赏石史上曾经出现的认为赏石不是艺术而不租给展览场地的做法以及“赏石非理论”态度或者将赏石视为一般文化行为等做法不应该在当代中国赏石界再重演,日本赏石界“渐次开始出现衰退迹象”也不应在当代中国赏石界发生。

我们认为,中国作为赏石文化的发源地,既不可夜郎自大,也不要盲目崇洋媚外,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对侧重于科学性的矿物晶体类赏石文化而言,与世界接轨似乎无可厚非;然而,对于侧重于审美艺术性的岩石类赏石文化而言,不是中国要与世界接轨,而是世界在与中国接轨!

东西方赏石文化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将有助于把21世纪中国赏石文化和世界赏石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高峰!

观赏石论文研究

——记赏石家刘水先生

Giving expression to the feeling of Yu Hua stone

—Record of an expert of Shui,the expert in the visual stone

刘水先生,年过七旬,因患中风,半身不遂,现客居在临江的燕子矶公园内,伴着峭壁悬岩和奔腾不息的长江,健身、读书、赏石、写作,笔耕不辍,过着一种陶潜式的隐士生活。初识刘水先生,和常人一样,无特别之处。然而当我们走近刘水先生心灵世界,你会感受到一个平淡如水、波澜不惊的赏石大家背后,涌动着的生命激情与勤奋的活力。

如果你去问刘水先生,这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美?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雨花石最美;如果有人间他,你为雨花石事业呕心沥血,不图名利,是否值得和后悔?他会坦然地说,我很高兴,因为我从事的是一项值得为之付出毕生精力的美好事业。

是呀,多好的回答。这是一个赏石家的胸怀,也是一个事业家的痴情!对雨花石文化的探求,对雨花石事业的执著,是他人生奋斗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六合是雨花石的故乡,刘水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六合人。少年时代,他就爱上的美丽的雨花石。参加工作后,走南闯北,但始终不忘故乡情雨花缘。到了知天命之年的上20世纪80年代,他几乎舍弃一切,与老伴李菊荣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雨花石王国,为弘扬雨花石文化,历经各种艰难,冲破阻力,扎实工作,无私奉献。1987年,他和几个志同道合者,征集雨花石收藏者的藏石,拍成照片,分为山水、花卉、人物、动物、抽象、奇巧6大类,送到江苏古籍出版社,得到当时高纪言社长的支持,当即聘请他为特约编辑,与该社美编郭宝林、章跃达合作,经过两年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1989年国庆40周年前,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大型图集《雨花石珍品集》,此书先后在香港、华东和江苏三次获奖,并被文化部外联局选为对外文化交流图书。

1989年,在南京博物院举办“雨花石收藏家珍品暨雨花石艺术家作品联展”开幕新闻发布会上,刘水首次提出弘扬“雨花石文化”这一主题。1990年,他与主办单位工作人员一道,到北京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艺术节“中国雨花石展”,他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和文字工作;这次石展观众络绎不绝,好评如潮,享誉京华。

刘水先生藏石

为了使自己真正成为雨花石赏石园地的行家里手,他既注重理论学习,又重视收藏研究,从实践到理论去发现和探求雨花石的审美价值。他认真学习一系列美学、文学、地质学等相关书籍,走访王朝闻等美学大师,加强与地质教授和全国石友的交流,拓宽视野,博采众长;而且还与石农打成一片,成为好朋友,注意与他们进行赏石心得体会的交流,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积于时日,他的收藏和研究达到较高水平。

1990年,在首届全国观赏石研讨会上,他宣读了《雨花石的观赏价值》论文,首次提出了雨花石“六美”,即质地美、形态美、纹理美、色彩美、呈像美、意境美;此后,他又提出了“雨花石三胜”的观念:不是艺术品胜似艺术品,不是宝石胜似宝石,不是文物胜似文物;继而又提出赏石“十德”:为仁、益智、砺志、怡情、养性、寻乐、交友、弘文、健身、悟禅。1992年,他把多年的赏石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了《雨花石鉴赏》一书,这是一本研究雨花石成因、文化历史和审美特征的学术著作,特别是他提出的“六美”、“三胜”、“十德”和“天为艺术、人为艺术、天人合一艺术”三类艺术的观念很快在观赏石界流行,并在赏石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著名美学家王朝闻题字褒扬他“对美学提供新贡献”、“对群众美育提供独特贡献”;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武中奇赠他“雨花魂”墨宝;著名人士廖静文题字称他是“研究雨花石的专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均刊专文介绍他的事迹。1995年,他撰写《雨花石》电影剧本,由文化部投资,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译成10种外国语言,由文化部外联局,发至驻外使领馆宣传。1989年,他在《南京日报》刊文,建议创办“雨花石节”;1999年,应雨花台烈士陵管理局邀请,起草了“南京首届雨花石艺术节方案”,参与策划在南京雨花台举办的“南京首届雨花石艺术节”;此后,每年举办一次,形成节日化。长期以来,他还为中国观赏石协会的成立,做了一系列有效的促进工作。

由于他为弘扬石文化尤其是雨花石文化,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因而荣获中国石文化专家研讨会贡献奖。先后被中国观赏石协会、江苏省观赏石协会、南京雨花石协会、北京大学奇石协会聘请为顾问。

刘水先生,历经沧海,保持本色,任凭乱云飞渡,坚守矢志不移。目前他正在撰写一本观赏石专著,用一颗赤子之心,孜孜不倦为观赏石事业作贡献,在润物细无声的悄无声息中,诠释着观赏石那无言而坦诚的旷世之美和奋斗不息的永恒信念。

刘水先生工作、生活的地方——南京雨花石文化研究院

中国观赏石.5

Blending of culture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stone appreciation

文/杨松年

by Yang Songnian

中国观赏石.3

【名称】孤台清江水

【取材】山水盆景

【规格】盆长150cm

【作者】符灿章

东西方赏石文化由于双方具有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及生活习惯有着许多差异之处。但是,东西方赏石文化也有许多相同之处,而且相同点在不断扩大,差异点在不断缩小。东西方赏石文化在冲撞中得到交融,在发展中得到交融。不断扩大东西方赏石文化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是双方赏石文化交融的切入点。

从东西方赏石文化的异同中看交融

东西方赏石文化有很多差异之处,例如东方赏石以岩石为主,注重主观体验、形象思维,讲求诗情画意;而西方赏石以矿物晶体及古生物化石为主,强调远观陈列。

东方赏石文化诞生于中国魏晋,成熟于唐宋,并影响到东南亚等国;它是一种文人、士大夫感性的文化活动,追求其形似、神似,甚至把赏石神秘化;它是一种个性化、个体化的审美体验。

西方赏石文化诞生距今已有200年的时间,基于工业革命时诞生的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等科学理论而产生的,所以一开始就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更注重赏石本身的科学内涵,强调美感与科学的统一,容易普及并建立通行的鉴评标准。

东西方赏石文化从本质上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欣赏的对象都是天然的岩石、矿物晶体和古生物化石,关注的是天然性和独特性,强调天然成趣、原始完整,不允许拼凑嵌接,刻意加工。而西方赏石则以矿物晶体、化石为主。中国至少从宋代起,矿物晶体中的玛瑙、化石中的硅化木等早已成为特定的赏石对象,一直延续至今。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欧美国家也开始对东方赏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出现了许多赏石组织和爱好者;而东方赏石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赏石者对矿物晶体和化石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说明东西方赏石相互具有渗透性与亲和力。

东方赏石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是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与西方社会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是相通的。上述这些相同之处,也是东西方赏石文化相融之基础。

东西方赏石文化在冲撞中交融

东西方赏石文化存在很多的差异,必然带来相互的冲撞。西方人虽然接受了中国的庭园艺术,但从来没有接受过中国的供石艺术。直到20世纪60年代,继承了中国传统供石的日本赏石家,有独创性地发展了日本的盆栽、水石艺术,并致力于在世界各地推广,为东西方赏石文化交融做出了贡献。

中国的赏石文化在冲击中继承传统赏石文化的精华和吸收日本、韩国及欧美的赏石理念,最终才形成自己系统的理论体系,并与西方赏石文化互相交融。

东西方赏石文化在发展中交融

中国的赏石文化要发扬光大,不但要古为今用,而且还要洋为中用,东西方赏石文化必须在发展中得到交融。

1985年,美国纽约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中国赏石为主题的展览并发表了相关论文,这代表了早期西方学界从文化内涵方面对中国赏石所做的研究。在过去的20余年里,伴随收藏、展览和出版,以美国学界为主的对中国赏石所进行的文化、历史、断代、分类、欣赏、功能、地质诸方面的研究,将有关赏石的认识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相比之下我们在赏石理论研究方面尚不够深入。

自唐宋以来,涌现了不少关于赏石方面的书评论著,但是流传下来的甚少。直到1990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观赏石观摩研讨会”,是观赏石理论研究的新纪元,会上共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这些论文虽有一定的广度,但其深度尚不够。近年来对观赏石鉴评标准的研究,为推动观赏石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开拓发展观赏石品种,能有效促进东西方赏石文化的交融。随着爱石、觅石、玩石、藏石者不断增加、发展,越来越多的赏石新品种不断涌现。如今,东方赏石已不再局限于古代的“五大名石”、“四大玩石”,所谓东方国家喜欢造型石、纹理石,西方国家推崇矿物晶体和古生物化石的传统观念,开始趋于淡化,二者已有逐步交融的趋势。

发展与创建国际性的赏石组织、举办国际赏石博览会,对我国观赏石资源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东西方赏石文化在发展中交融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中国的赏石文化要得以发展与创新,必须走向世界。

1990年7月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观赏石观摩研讨会图片提供/蔺红婴

On Western stone appreciation——Art of stone appreciation and non-art

文/马鸿斌

by Ma Hongbin

中国观赏石.3

【名称】家在呼唤

【石种】对节白腊石 龟纹石

【规格】盆长150cm

【收藏】冯连生

众所周知,尽管“赏石”(也称观赏石、奇石、雅石等)的概念与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赏石”的概念与界定至少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大自然天然形成的(而非人为加工制作的)岩石、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本文探讨的领域只局限在“大自然天然形成的岩石类的赏石”这个范围,未包括对矿物晶体和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赏石界关于“赏石艺术与非艺术”的论述,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西方赏石学术理论的研究现状,以便开阔视野,并期待在今后的东西方赏石理论比较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美国主流赏石界的多元化观点:盆栽和水石是两种艺术相关联的艺术形式,赞成水石是一门艺术认为具有底座的赏石整体是艺术品;以对中国古典赏石的文化艺术关联的深入研究为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国古典赏石以及底座进行研究受到日本人赏石观念的影响,间接承认观赏石是艺术。

中国观赏石.3

西方世界称中国古典赏石、中国文人石为“Spirit Stones of China”或者“Chinese Scholars Rocks”,而称呼现代奇石为“Rock”或“Enjoying Rock”。笔者认为,目前,美国主流赏石界对赏石文化与艺术方面的研究呈现多元化,主要分为以下四支:

水石是艺术,盆栽和水石是两种艺术相关联的艺术形式

根据2002年秋季出版的欧洲水石协会英文版《水石期刊》报道,2002年5月17日至19日,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植物园举办了一场盆栽与水石的专题研讨会,论坛的主题是盆栽和水石这两种艺术相关联的艺术形式。举办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更加深入的有关盆栽科学和水石艺术,以及相关艺术形式的历史与发展的各种资讯。美国国家植物园理事Thomas Elias博士、Petedel Tredici博士、Bill Valavanis先生、Robert D Mowry先生和Larry Ragel先生分别以《盆栽:西方的发现与传入》《Larz Andersen及其盆栽》《盆景介绍》《中国传统供石》和《美国加州景观石欣赏的发展》为题做了演讲。盆栽与水石历史学家Hideo Marushima先生讲述了盆栽与水石两种艺术形式。Arishige Mstsuura先生认为:“没有一件东西比得上自然的石头,但是有可以允许的人为加工的范围……水石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石头,美石(优美的石头)就是这些没有任何人为加工的石头。因此,我认为石头是可以使之成为水石的,除此之外,人为加工石头顶部或者加工太多而使石头成为了人造制品。在天然石头与人为加工石头两者之间,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石头。因此,我认为一些石头可以切割某一部分而且也应该切割和加工才更好看。”显然,美国部分赏石家认为水石是一门艺术。遗憾的是,对于水石是否是艺术品,他们没有做深入的论证。

中国观赏石.3

赏石整体是艺术品

1 996年开始,美国雕塑艺术家Richard Rosenblum的文人赏石收藏开始在纽约、波士顿、西雅图、苏黎世、柏林等欧美的大博物馆、美术馆巡回展出。1997年,他出版了研究专著《Worlds Within Worlds:The Richard Rosenblum Collec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Rocks》(《世界中的世界:理查德·罗森布鲁姆的中国传统供石收藏》笔者译,下同)。该书汇集了文物、历史、绘画、雕塑、地质诸方面的专家为本次展览所撰写的论文。该书被认为是代表了近期西方学界将赏石作为艺术,并从美学欣赏的角度对赏石所做的研究。罗森布鲁姆认为,奇石底座是文化与自然的巧妙结合,“拿走底座,奇石还原为自然物体;把它放回座子上,它又从石头变成了艺术品。”罗森布鲁姆逝世后,他生前捐赠给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数方藏石,至今还在该博物馆亚洲馆展出,供游人参观。

对中国古典赏石的文化艺术关联的深入研究

根据丁文父著《中国古代赏石》(三联书店2002年9月版)“绪论”,他对中国古典赏石与现代西方世界赏石做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有一种艺术”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悠久的绘画、雕塑、园林以及工艺历史,但又突显于西方的艺术学界并引起强烈的震撼,它就是“中国的古典赏石”。美国主流赏石界对中国古典赏石所进行的文化、历史、断代、分类、欣赏、雕刻、功能、地质诸方面的深入研究,不仅将中国古典赏石的认识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对国际赏石界有关赏石与艺术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启示。

中国观赏石.3

美国赏石界关于中国古典赏石的文化艺术关联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中的赏石”和赏石作为文化

根据丁文父“绪论”的介绍,1985年,美国纽约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中国古典赏石为题的展览。这次展览的副标题是关于“艺术中的赏石”(Rock in art),而非“作为艺术的赏石”(Rock as art)。美国美术史学者John Hay先生撰写的论文《Kernels of Energy, Bones of Earth》(《精神之魂 地球之骨》),代表了早期西方学界从文化内涵方面对中国古典赏石所做的研究,论述了赏石在园林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995年,John Hay先生发表了《The Culture of Rocks in China and Japan:Meaning and Context》(《中国和日本的石文化:内涵与联系》)一文,以东西方以及中国和日本不同的宗教体系为背景,通过比较,再次阐述了古典赏石的文化涵义。这一次的研究,作者径直把赏石作为文化现象(Rock as culture)。因此,可以说美国赏石家将“艺术中的赏石”和赏石作为文化。

二、具有暗示能力的艺术形式及抽象的和表现的现代艺术的意味

也有美国赏石家认为,赏石“具有暗示能力的艺术形式及抽象的和表现的现代艺术的意味”,比如:1997年,美国学者Claudia B rown在论文《Chinese Scholars Rocks and the Land of Immortals: Some In Sight from Painting》(《中国人文石及其永恒主题:绘画之我见》)中认为,虽然中国的赏石不全然是象征的,至少也是具有很强的暗示能力的艺术形式。

Robert D Mowry所撰写的《Chinese Scholars Rocks:An Overview》(《中国人文石概论》)文章认为,以灵璧石和英石为主的、供文人在室内欣赏的所谓文人石充满抽象的和表现的现代艺术的意味。

三、关于中国古典赏石“天成”与“人为”的关系研究

Jan Stuart在其论文《Where Chinese Art Stands:A History of Display Pedestal S for Rocks》(《中国艺术的底座:人文石陈列几座的历史》)中,首次全面地阐述了底座在赏石展示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底座成为附属赏石而又独具一格的艺术品。艺术家Richard Rosenblum (1940-2000)在《An Artist Collects》(《艺术收藏》)中强调,赏石曾经雕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对于赏石“天成”与“人为”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探讨,把一直到Auguste Rodin仍在争论的艺术创作问题引申到中国古典赏石的评介中。

中国观赏石.3

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国古典赏石以及底座进行研究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国古典赏石以及底座进行检测,恐怕是美国人最先的研究。比如:美国哈佛大学Eugene Farrell等人运用扫描电镜(SEM)、X光衍射法(XRD)、散能光谱电子微探分析(EMPA-EDS)以及傅立叶转换光谱(FT-IR)技术对中国古典赏石进行研究,证明有多种雕琢、打磨、涂色手段。但是,自然和人为作用的痕迹通常很难准确区分。Alan Jay Kaufman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还表明,灵璧石和英石的碳氧比率变动很大,比较而言,灵璧石可能有单一产地而英石可能是多源的。美国赏石界对中国的古典赏石进行技术研究,有助于鉴定人为和天成的赏石,以便于理解历史上的赏石文化和赏石艺术及其流变历程。

五、受到日本人赏石观念的影响,间接承认观赏石是艺术

根据美国赏石家彼得·阿拉迪和艾伦·沃克在《当代世界赏石概况》中的介绍,日本移民盆景大师Yuji Yoshimura与美国学者Vince Covello合著的《日本观赏石艺术》一书于1 984年出版,被认为是西方玩石的入门书籍,影响了西方人的赏石观念。可以认为,它影响了一些西方赏石家间接承认观赏石是艺术的观念。

英国、德国及其欧洲赏石界的观点

根据丁文父“绪论”的介绍,1995年,英国文物专家Paul Moss和Brian Harkins出版了《When Men and Mountains Meet:Chinese and Japan Spirit Rocks》(《人与景观的对话:中国赏石和日本赏石》)一书,该书著录了中国赏石和日本赏石各大约三十件以及其他三十余件与赏石相关的作品,并就赏石的形象、种类以及底座的样式和年代做了简要说明。美国赏石家彼得·阿拉迪和艾伦·沃克在《当代世界赏石概况》中介绍,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将两件体积庞大的中国文人石“作为中国艺术品收藏整体的组成部分”(见上海《环球赏石盆景》创刊号)。

根据《赏石文化》(总第7期)刊登的德国水石协会主席、欧洲赏石协会副主席Willi Benz (威廉·本茨)在所撰写的《水石——亚洲美石的艺术》中指出“在许多远东国家,这样作为艺术品具有很高的价值的石头具有不同的称谓。”德国赏石家指出:具有很高价值的石头可以作为艺术品。

意大利赏石家Marco Favero也指出:“在欧洲,石头当作水石来欣赏的主要是那些美丽的石头,除了很少的石头外,我还没有见到过任何有灵性的盆石。无论如何,在欧洲,我可以作证,对水石的痴迷令我感到疑惑。”

由于笔者掌握的资料的局限,也由于英国、德国和欧洲赏石界涉入赏石文化的时间还很短,他们对赏石是否是艺术的观点的论述,我们仍然知之甚少。

是中国与世界接轨,还是世界与中国接轨

2006年5月3日,在云南昆明“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赏石展”上举办了“国际赏石高峰论坛”。欧洲赏石联合会主席、国际赏石博物馆副主席、国际赏石收藏联合会副主席、德国赏石协会名誉顾问威廉·本茨先生在“论坛”上介绍了欧洲赏石文化的历史、分类以及艺术鉴赏等内容。他说,赏石文化在欧洲最大的困难有两点:一是欧洲没有赏石文化的背景,二是不懂中文。在欧洲,将赏石分为四类:景观类、象形类、抽象类和色彩类。欧洲人赏石受日本人的影响最大,他本人最喜欢景观类的赏石。他们后来了解到日本很多文化艺术(包括赏石文化)的根源在中国。笔者联想起1997年10月31日在上海“第四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及展览会”上举办的“赏石研讨会”,当时的欧洲赏石联合会副主席、德国赏石协会主席威廉·本茨先生也介绍了欧洲水石文化的情况,认为赏石在欧洲还是一门很年轻的艺术形式。令人遗憾的是,威廉·本茨先生在1997年10月的演讲和9年以后的2006年5月的演讲内容,除了承认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之外,两次演讲的内容几乎没有太多的变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欧洲赏石界在学术性研究方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创新与突破。相比之下,北美洲赏石界似乎在赏石学术研究方面做得更深入。

中国观赏石.3

【名称】腾飞

【品名】附英德石榔榆盆景

【规格】树高45cm

【作者】薛平

目睹了目前日本赏石界“渐次开始出现衰退迹象”的状况,反观中国赏石界理论研究出现的空前活跃状况和中国赏石界取得的许多理论研究成果,佐藤观石先生发出了“果然我充分地领会中国是汉字之国、语言之国”和“在中国赏石的观赏态度实在是‘美学般的’且‘哲学般的’”的感慨。然而,笔者曾认为,就算在中国,相对于当代的主流文化而言,赏石文化是介于“主流文化”“亚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亚主流文化”或“准主流文化”。

笔者认为,赏石是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无可非议,然而“赏石是艺术”似乎没有完全得到认同。“赏石是否是艺术”,问题本身并不重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赏石家有着不同的回答。重要的是,我们对赏石文化的应有态度以及运用科学发展观正确对待。日本赏石史上曾经出现的认为赏石不是艺术而不租给展览场地的做法以及“赏石非理论”态度或者将赏石视为一般文化行为等做法不应该在当代中国赏石界再重演,日本赏石界“渐次开始出现衰退迹象”也不应在当代中国赏石界发生。

我们认为,中国作为赏石文化的发源地,既不可夜郎自大,也不要盲目崇洋媚外,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对侧重于科学性的矿物晶体类赏石文化而言,与世界接轨似乎无可厚非;然而,对于侧重于审美艺术性的岩石类赏石文化而言,不是中国要与世界接轨,而是世界在与中国接轨!

东西方赏石文化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将有助于把21世纪中国赏石文化和世界赏石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高峰!

观赏石斛研究的论文

青春与责任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英】一位哲人曾说:“强烈的责任感能战胜一切”。 有责任感的人,生命是奔跑的、燃烧的,永远腾跃的,永远年轻的。年轻的圣农中就有这样的一群让我们感动的人,他们正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圣农的脊梁,正用他们如火般燃烧着的心向我们诠释着什么叫责任!当你走进圣农霍山石斛栽培基地的时候,你总会看到一个背影,他时而扛着一个大麻袋,时而驮着一个灭菌箱,穿着雨靴穿梭于大棚之间。他的身影总是那么的强健有力,他总是充满着朝气和活力,他的名字叫黄跃华。他是个刚刚走出学校大门的大学生,期待着用自己所学的换来一份高薪,快乐而又让人羡慕的职业,来体现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理想!于是一年前他背着行囊毅然来到了圣农,当了一名无菌操作车间的技术员。可是突然有一天接到上级领导下发的选调单,从无菌操作车间的技术员中挑选一名男生去筹建霍山石斛栽培基地。这是一条充满艰辛与荆刺的道路,去了栽培基地就意味着整天与那些沟沟壑壑打交道,面对的是那些树皮、泥巴和毒辣的烈日。当大家都在思虑着是否能承受这份重担时,该不该接受这份挑战时,黄跃华却毅然站出来:“我来,我可以,我一定会做的很好”。领导问他:“你能吃得了这个苦吗?”他坚定的回答:“请领导放心,我以后一定以基地为家,石斛在人在。”一年多过去了,看着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棚,看着一片片长势喜人的石斛苗,我们知道,他做到了,他实现了对领导、对圣农的承诺,他在用他的行动诠释着责任的真谛!从被调到栽培基地的那一刻起,他就将一切精力全部投入栽培基地,他开始起早贪黑的穿梭于大棚之间,他顶着烈日将一袋又一袋的树皮扛进大棚;让一株株幼小的霍山石斛苗住进了新家,在炎热的夏日他每天坚持给小苗浇水,冰天雪地他就将一捆一捆的稻草扛进大棚轻轻的铺在小苗身上让它们冬眠,他用他年轻的肩膀撑起了整片栽培基地。如今霍山石斛正在园区茁壮的成长着,每一株苗都充满着顽强的生命力。如今他正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开辟另一个战场——黑石渡基地,如今他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履行着对圣农的承诺。在圣农,在精工这样的大家庭里面有多少像这样的员工,他们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自己的追求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霍山石斛的基础研究,他们跑遍全国各地,向资深的石斛专家请教,在实验室一遍又一遍的做实验,当万家灯火点亮时,他们在研究,他们在思考!当夜晚恢复沉寂时,他们仍然在思考,在构思!因为在他们身上背负的不仅仅只是写一篇论文,不仅仅是研究石斛组培配方,而是为了日后圣农公司的知名度提高,产品可信度提高,为了霍山石斛品牌体系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曾几何时,办公室留下他们的身影,厂区有他们的汗水,实验室里有他们不屈不挠的执着!他们没忘记他们的责任,没忘记他们的使命!更没忘记精工的誓言!这就是我们的圣农人,这就是我们年轻的精工人。他们用青春燃烧着年轻的梦想,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在圣农的这片土壤上撒下了自己的汗水,履行着对精工的承诺,用激情描绘着精工明天美好的蓝图。带着自己的责任,踏着青春的步子,走自己的路吧!

他也是一种日本的一种中药 你强壮身体

石斛是一个被誉为“仙草”的草药 1、养颜润肺。食用石斛可以增加我们肺部的细胞弹性,对于提升身体免疫力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特别是日常生活中有经常抽烟的人群,肺部受损比较严重,可以在生活中多吃一些石斛来改善。吃石斛有利于排出肺部毒素,起到很不错的润肺效果。2、降低血糖。石斛有很好的养阴清热效果,从古时候开始就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之一。有研究表示,石斛不仅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活性,并且可以起到明显的降血糖效果,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是很有利的。3、抑制肿瘤。石斛对于肺癌、卵巢癌以及白血病等一些恶性的肿瘤细胞可以起到一定的杀灭作用,它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在临床上很经常用它来辅助治疗肿瘤,食用石斛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症状,对于放化疗给身体产生的副作用,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的时间。4、调节阴阳平衡。在中医上是非常讲究阴阳平衡的,在调理身体的时候需注重保持阴阳平衡,不能过于阴寒。现在的生活条件普遍都比较好,很多年轻人都因为营养过剩而导致体内的阳气过重,这对于身体而言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对于这类人群而言,在日常可以多食用石斛,可以有效的生津补阴,去除体内的燥热,恢复身体本身的阴阳平衡

石斛的药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石斛兰的“斛”字,普通话读“胡”,粤语读“合”音,以前是一种计量器,五斗为一斛。古人把石制兰当作药材。据《本草备至》叙述,它对人体有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诸如“石斛夜光丸”就是用“美花石斛”等制成的,历来远销国内外。随着花卉产业的兴起,人们发现它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而归入洋兰的范畴,逐渐从草药圃跨进到大花园中去,成为当今非常时兴的新花。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石斛的药用价值和市场前景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石斛是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兰科植物。

它花色品种繁多,千姿百态。比如串珠石斛,形似佛珠和珍珠项链,开花时又以似多新疆姑娘的小辫;鼓鎚石斛丛生如石林,花期如石中花。石斛中不乏兰中珍品,为野趣圣贤。目前在花卉市场仍是少见的。野生石斛由于长期采挖,有些品种已面临灭绝的境地。植物界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医学界称为“药界大熊猫”。1987年后,药用石斛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等名单中。国内有些客商开始人工培植。现已有一些台商进入内地进行开发利用。

二、石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它在中国传统中医中被列为“九大仙草”之首。又有“千金草”、“软黄金”之称。许多具有影响的医学专著和药典中将它收入其中,并阐述了其神奇的作用。

石斛对咽喉、肠胃、心血管等疾病及抑制肿瘤均有显著疗效,在增强免疫力、抗疲劳、延缓衰老等方面有明显作用。

石斛对眼科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半乳糖性白内障不仅有延缓作用,而且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保持晶状体的百分率为。

目前有,糖尿病逐渐成为人类的第一号杀手。而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石斛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胰高血糖素,增加胰岛素、C肽的分泌,抑制胰岛素降解,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抑制游离脂肪酸的分泌并能显著降低肥胖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肿瘤坏死因子α。这无疑是件巨大的`喜讯。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一直有饮用石斛的习惯。用于泡茶的枫斗就是中国人独创的一种保健茶。民间还流传着各种药膳的做法。

三、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是一个理想的种植和商品花卉新品种。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石斛是个传奇的植物,它溶于中国医学和饮食文化之中。对于许多花商来讲,这无疑是致富的门路。目前政府也大力支持农民种植。

四、实际上药用植物是众多植物中的一种,能赏花又能治病的花卉很多,如蕨类等。这里只向大家介绍一点,想必大家都知道。

石斛:铁皮石斛(含组培苗)、紫皮石斛(紫瓣-实际叫齿瓣,其药用价值和价格仅次于铁皮石斛,现在有的铁皮枫斗实际上就是它做的。)、金钗石斛、霍山石斛、细茎石斛、鼓鎚石斛、密花石斛、美花石斛、黑毛石斛、串珠石斛、喉红石斛、聚石斛、苏瓣石斛、肿节石斛、束花石斛、矮石斛、报春石斛、杯销石斛、滇桂石斛、虫草石斛,以及不明品种的石斛(其中有来自缅甸的),等几十个品种。现在上述许多品种已经进入抽花和开花时期。

蕨类:铁角蕨、狗脊、贯中、金毛狗、石韦、凤尾蕨、光叶蕨、桫椤、凤尾草、乌韮、红毛蕨。等多种蕨类植物。

兰花:蜈公兰、石头兰(有整片,十分漂亮)、春兰、红柱兰、虎头兰、蟹脊兰、独蒜兰等多种

另有地涌金莲、白及、黄精、玉竹和药用百合等。

当代美术现状研究论文

建立系统的创作理论 郑工 【报纸】中国艺术报 2011-03-02“十一五”期间中国美术研究现状基本分析 郑工 【期刊】艺术百家 2011-01-15论文化立场及创作的“取向”——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刍议 郑工 【期刊】艺术评论 2010-10-04从“印象”到“影像”——兼及新中国六十年油画的当代问题 郑工 【期刊】荣宝斋 2010-08-15中国当代漆画中的图像与技术 郑工 【期刊】艺术百家 2010-05-15“民族复兴”中的新中国油画创作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2009-05-15新时期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论述 郑工 【期刊】艺术评论 2008-12-15“父”之为父——石鲁《转战陕北》一画的图像学分析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2008-09-15“美术理论批评化”的困顿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2008-03-15问题域、核心概念与话语谱系——有关中国现代美术思潮的研究方法 郑工 【期刊】美术研究 2007-11-15细节:偶然的和必然的——谈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的写实性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2007-02-28论吕澄的“‘生’之扩充”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2006-07-30中国画学“传统论”——传统的认定与批判之二(下) 郑工 【期刊】福建艺术 2006-07-20中国画学“传统论” ——传统的认定与批判之二(上) 郑工 【期刊】福建艺术 2006-03-20中国画学“正宗”论——传统的认定与批判之一 郑工 【期刊】福建艺术 2006-01-20“去政治化”的后谎言时代美术的趋向及其影响力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2005-12-10诗书画印古韵浓——《潘主兰国画》序 郑工 【期刊】福建艺术 2005-07-20自由的维度与限度——论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运作与“刘令华现象” 郑工 【期刊】文艺研究 2004-03-21人间正道是沧桑——访美术研究所四位学术老人陈志农、王树村、华夏、毕克官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2004-01-10不在形迹:“自我”的沉迷与体验——关于中国古代书画的哲学笔记 郑工 【期刊】文艺研究 2003-11-20美术理论的学科概念和学科建设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2003-03-10维护与拓展——中国美术学前沿问题研讨会述评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2003-02-10在重返经典的途中——论黄坚的“逆动”与“超越” 郑工 【期刊】福建艺术 2002-09-20论社会主义美术对民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2002-03-10在文化整体互动关系中研究中国现当代美术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2001-05-15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 郑工 【期刊】艺术探索 2001-04-30自设与自叙的中国现代美术 郑工 【期刊】艺术探索 2001-04-30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理论视角及分析图式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2000-09-15中国现代美术三大学派的文化整体观 郑工 【期刊】美苑 2000-05-20“闽习”与“闽派”之辨 郑工 【期刊】美术研究 2000-05-1520世纪中国美术的“文化眼光”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2000-01-15“闽习”与“闽派”之辨 郑工 【期刊】东南文化 1999-12-10生命的远行——王肃健的西藏之旅与西藏组画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1999-11-15闽东畲族家居建筑的调查与研究 郑工 【期刊】装饰 1999-10-15杏花春雨看江南——浙江八人画作点评 郑工 【期刊】美术观察 1998-03-15读书·作画 郑工 【期刊】福建艺术 1996-08-15明代曾鲸绘画研究二题 郑工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4-02“解衣般礴”引论 郑工 【期刊】美术 1988-08-28

一 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概念反映 艺术—名词,可以作宾语 设计—动词,可以作主语 偶然在《苏大艺苑》报上阅读了一篇“艺术是我,设计是他”的文章②,其中所表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艺术与设计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含义。从而也使我部分的明确了作为艺术和设计的模糊认识。早在几年前(或者说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国的艺术工作者已经针对这两者之间关系有所争执,到底设计是不是艺术,设计和艺术能否同一而论的观点一直也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美术观察》也曾经围绕这一问题作了的讨论。综观几十年来,国内工艺美术界对“装饰”、“装饰艺术”、“工艺美术”、“实用美术”、“艺术设计”等概念的逐步过渡和划分,体现了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对艺术与设计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有人说设计本身就是问题,而艺术不需要解决问题。这个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分歧,与“艺术是我,设计是他”有同工之妙。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在何方呢?又该如何深入认识和重新定位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呢?在这篇文章中,本人斗胆谈一下自己的认识,虽然有兔子谈论死亡的嫌疑,但还是要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本人就三个概念:“艺术设计”、“设计艺术”和“艺术与设计”谈一谈看法。在英文中我们很难看到“Art Design”或“Design Art”,而“Art and Design”倒是用得很多,如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美国哥伦布艺术与设计学院(Columbu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等。如果照国外的说法应该是“艺术与设计”较为准确。由此看来国际上将艺术与设计并列而立,体现了两个学科领域既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的特点。在这里,艺术涵盖了美术、建筑、戏曲、影视和音乐等等的大艺术范围,设计则包括了从手工艺到工业设计的所有设计范围。这样的名称涵盖较广,也比较合理。而且在英文中“Art与“Arts”也有微妙的解释,西方院校名称中采用的大都是“Art and Design”,而不是“Arts and Design”,实际上在英文里“Arts”体现的是手工艺而不是艺术的多种类。当然,中国自有中国的国情,也不必一切都要以直接翻译过来为准。 (参考: 《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思考》,蔡军 ) 对目前我国对“艺术设计”的说法,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对“艺术与设计”的简称或模糊化思维,省略了其中的“and”,这种方式比较概括,但对于艺术和设计的关系表达不明确。一种则是在当前中国特定阶段,设计教育者们对设计的“国情化”解释。所谓“国情化”解释,是在人们还停留在“工艺美术”的概念上,对“设计”的定义缺乏全面理解的情况下,在“设计”前面加注“艺术”二字,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一概念。然而在“艺术设计”一词中,“艺术”只是定语,它本身成了对“设计”的装饰。同时“艺术设计”还是对过去“装饰”概念的最好演绎,比如过去的室内装饰系就改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从更深层看,这一概念反映了中国当代一批工艺美术界学者们对设计的认识。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只有工艺美术,没有设计,所谓设计只不过是“现代工艺美术”。虽然这一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变化,但认为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部分,要将其纳入“设计”范围还不如称其为“设计艺术”为好。 这只是从单独层面上划分,对直截了当的采用“设计”这一概念具有严重的妥协态度。忽略了设计艺术基因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催化和促进作用。设计艺术与艺术设计,虽然常常被当作同义术语即使在一些正式的学术讨论中也常被交互使用,但要研究设计艺术,首先要追寻即成事实的真相,但在我国的文化含义中,设计艺术有相对的界限,那界限可以涵概精神的艺术和物化的艺术的领域。从文化发展的观点来看,设计艺术是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从原料加工程序到成品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存在方式,他同人的视觉思维、审美观点、生理需求一样,贯穿于艺术作品创造的始终。从古到今,从原始到成熟,在发展形式上,属于时间维的纵向状态,趋向于潜伏期。与设计艺术相区别,艺术设计更多属于现状的研究范畴。属于空间维的横向状态。趋向于爆发期。可以说当设计艺术处于空间维的横向发展机会中关注的越多,受重视的程度就越大,那么潜伏期也就相应的爆发,其实目前我们所处于的中西文化的碰撞,正是设计艺术的发展爆发期,也正是为什么会产生艺术与设计的争论的原因之一。 二 从早期的设计与艺术的关联性来看二者今天所承载的任务 艺术为我——十分个性的自我表达行为。 设计为他——立足于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③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也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原始时代大多数人工制品既是工艺品又是艺术品。这一时期的人工制品大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的,着重考虑的是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可用性。而后者是主要的,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中世纪文艺复兴前的艺术可以说大都体现在建筑上,而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是教堂建筑,它综合了诸类艺术。教堂建筑中所使用的彩绘玻璃、祭坛画、壁画、复制画及佛像、雕刻、曼陀罗等,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同时也被当作一种符咒、信仰的对象。此时的艺术和工艺与生活之间始终是不可分离的一体。 人类生产和创造活动中,实用与美观相结合,赋予物品物质与精神双重作用,这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持点。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设计与艺术开始分离走向互有区别的两个独立体系。但无论从设计或从艺术发展轨迹来看,设计与艺术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相互作用的。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达芬奇,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雕刻家、建筑学家、气象学家、物理学家、工艺师等。同一时代的米开朗基罗、丢勒等都属于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的全才。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工艺在分离的同时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时间维和能量态在共同的空间行为下,艺术逐渐转变为独立的意识形态,尤其在所谓多元化的今天,他更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一种意识表现形式。(甚至不乏一些伪艺术打着艺术的旗号所作的一系列的艺术的艺术)既然是意识就需要表现形式的存在,这也就客观的要求受众群体的存在通过两者之间的交流过程产生艺术的共鸣。从而进一步的深掘人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把它释放出来。说的明确一点,就是这种声音就是感情,释放这种感情就是的解放思想。不管这种思想是中庸的、颓废的、条件的、压抑的、痛苦的还是激进的、进步的、偶然的、兴奋的。都是形成人类感情的一份子。使个性寓于其性之中。没有个性也没有其性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一提到“个性”人们也许就会直观的认为是艺术家应具有的天性,或天赋。没有个性的艺术家只被人称作行家,匠人,甚至难登大雅之堂之说,这样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盲目的追求个性,以怪异、有邪,有意识的人为的结果不能寓于共性之中的个性,不能算是艺术行为,这是生理上的问题,是医生要解决的,在艺术上是没有出路的。 记得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著名画家史国良在一次聚会中其中有位风格怪异的女画家(听说还很有名气)带着她的女儿,她女儿当然长的很漂亮。于是她笑着问史,说:你看我女儿长的漂亮吗?史说:“就像你的画。”当时那画家便一脸不高兴。从这当中不难看出这位女画家所谓的绘画语言是什么了。她是在为别人而自己,是哗众取宠,是顾弄玄虚,其中不无炒作的嫌疑。艺术为我而他,为共性而个性,从而达到人类精神升华,这才是艺术的真正目的。 画面(或场面)效果空洞的追求视觉效果,受众者只是承担了一份凑热闹的角色,我想这种艺术家们的追求的个性也就很难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更不必说艺术的共鸣了。 艺术是我为他,设计是他有我。任何有价值的事物都有其使用价值,在艺术上也同样如此,只是价值表现形式不同罢了,艺术作品的价值是通过使用价值来实现、完成。艺术的使用价值就是作品受众时产生的时代共鸣过程或认知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反映其价值。即无价值的存在物。艺术只为我,设计只为他。单方面的体现,很难做出对艺术和设计二者各自的独立概念。事物是矛盾的,在矛盾中寻求统一,方为万物发展根本。古来中国主张“阴阳互补”方可万物归一,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设计在我国是近二三十年来才出现的名词,以前,称之为“经营、布局、营造”。前面我曾提出了设计是解决问题,设计本身就是问题,说白了就是解决人类生活的问题,是为他,--为目标群体。因此要想做出设计就必须了解市场、了解科学、了解目的群体。单凭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加上设计者的个性思维和设计提炼,即为他而我,合二为一。否则,只为他没有我,那么,我想信市场上、生活中的一切设计只会产生一个模式,缺乏变化性。正因为艺术上的为我而他、设计上的为他而我的存在,才有人类精神的丰实。知识结构的多元,生活才尽可能的丰姿多彩。 三 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设计思维的影响 进化论---西方思辩文化的十字架 循环论---东方中庸文化的太极图 艺术的发展苟合于文化的发展,众所周知,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于人们的认识论依据和行为的不同。中国的文化在大一统的中庸思想里面潜伏了几千年,道、儒两大思想主使着东方文化主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这种原始认识论在“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模糊逻辑方法中得到精确的认同。完成并履行着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循环论。这种生死轮回的思想,不正是古代乃至近代唯心主义艺术论的动力之源么?艺术发展随着时间维的运动循环向前发展。应和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古代朴素哲学思想、图形1中的第一阶段我们称之为草创期,接下来是成熟期、升华期,最后回到式微期。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轮回。这是丛剖面形式上来分析,但我们的古人更为馄沌,把这种言、象、意的结果--自然转接的的弧线组合成无始无终的太极图。如果说太极图是东方文化的徽标,那么西方进化论文化的徽标可以用十字架表示,这种象限式的思维方式恐怕很难说明新老历史交替再轨迹上的决定论,对于习惯于东方“球体说”的人来说是难以适应的。然而有得必有失,有失方有得,象限论通过形式演变和坐标式的直观框架。揭示了文化发展过程的历史象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又只能在人的自身活动中得到理性的答案。设计艺术在西方的最早形成与发展,正是这种理性答案的结果。人们在理性的基础上看待艺术创作,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的在这种历程、过程和活动中感应、寻找某种确定不变的终极因素。这种思维方式,在“球体说”的文化环境里,人们不会这样考虑,也不愿去考虑。这样,在一定历史意义上说,西方设计艺术早于我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把二者放在同一界面上比较,循环论看到的是运动的相对性,这种两维的运动反映在一维中是同向的,也可以是异向的,这种意识形态只能被人们的直觉感悟,主客观的关系是体验的,不规定的,带有唯心主义的成分。进化论看到的是运动的绝对性(物质是运动的),十字交叉的图形,就映象来说,对立面很明显的不可调和的出现,既有上升,又有下降,既前进,又后退。这种绝对永恒的运动属性,必须用理性的思辩来把握,主客体的关系是规定性的,肯定的。物质和意识之间,再这种进化论的驱动下,变的清晰,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色彩。唯物主义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种意识动态量的反作用,目的就是立足于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即设计,一种具象的,容易被逻辑感知的基因基因。 在古老的东方文明中,从未出现过物质与精神这两极对立的哲学。印度的梵的统一,中国的阴阳与道的对立统一,成为思辩的主力。对于梵与阴阳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也没有这种要求。通过进化论和循环论这两种文化现象,我们可以简单做出对文化本质的理解,一般来说,东方人重感性而西方人重理性,这也是近代科学都出自西方的原因之一,西方人喜欢用统计、计算、归纳、演绎或综合来分析事理,而中国人偏爱吟诗作赋思维无边联想,以求感性收获。但有一点我们要承认,虽然没有这种要求,不能说明就没有这种意识的存在,只不过是没有形成条文、形成体系记录罢了。以下部分的分析也许可以从中看到这种基因的存在。 四 设计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纵横关系 艺术—--最初是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加工而成的“设计”。 设计---始终是由艺术审美做指导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形式”。 看了上面这两句话,你也许还不会感觉到艺术与设计之间的互补关系,要知道,不论是艺术还是设计,它都是为人的艺术和设计,贡布里希曾说过这样一句极端的话:“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有的只是艺术家而已。”(《艺术的历程》)毋庸置疑,艺术的主体只能是艺术家或者艺术作品,艺术史的规律只能是艺术家参与艺术、干预艺术的规律。不论是在洪荒时代的原始艺术,还是在现今文明时代的现代艺术,都是建立在人与人、时代与时代、人与时代的共通共融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没有哪一位艺术家能代表其所处时期的艺术风格,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受时代政治、经济以及艺术家自身的局限因素所制约,毕竟,艺术不是无目的的产物。从最初的艺术动机可窥一斑。从人类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开始,艺术审美性便随着第一件工具的创造体现出来。砍砸器、投枪、骨针、兽皮衣裙、陶器等等大多数人工制品既是工艺品又是艺术品(现在仍把人工制品和手工艺品统称为装饰工艺)。但这一时期的人工制品大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的,着重考虑的是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可用性。而后者是主要的,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冶金、造纸、印刷、纺织、航海、机器工业直至现代的电子工业的逐步产生,同时反映在艺术上的也是轰轰烈烈的变革与创新。因此,在不同的时空态的质点上会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设计”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室内)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和“都市设计”的概念为人们所熟悉。因此,纵观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设计与艺术经历了最初的一体化,逐渐形成各自不同的专业领域,直至发展为当今设计与技术和艺术之间建立的新融合,设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渗透着艺术的存在,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强调功能主义,而忽略艺术对产品本身的影响,同时也不能过分为表现艺术而忽略功能性,艺术与设计必须完美地结合。 以上是从纵的方向来看,那么从横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在现今的艺术时间维上剖一个截面来研究一下。 设计始终是由艺术审美做指导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形式”。是在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基础上着眼的,基因与媒介、观念与形式 、感觉与表现、主体自由化与客体自由化等等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动态表现。屈指可数的八大艺术分类彼此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这些联系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犹如发酵粉一样,伴随引发着艺术动机的草创、成熟、升华。在时间维和能量态的共融交替下形成共通的意识形态,在这里暂且把这种意识形态叫做艺术的血缘关系,或基因关系。它是非物质的,以意识的形式存在,如果说的明确一点,这种基因感觉,就是设计因素的关系存在。他表现在艺术形态上就是设计艺术,表现在思维上就是设计理念。 图中独立的圆代表一门艺术门类(为方便识别起见,用三个表示),但是每一种艺术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这种环环相扣的存在形式暗示了艺术与艺术之间的暧昧关系。在认识、伦理、审美三种存在方式所构建的整个文化格式塔中,同样也可以解释这个暧昧关系。我们的认识角度要从组成艺术品的物质材料开始,这是表象的,直观的存在,如绘画中的颜料、纸张;建筑的石材、木材、钢材的结合;影视的声、光、电等等,所以在这一物质材料的角度上是独立存在的,是以具象的形式存在,是可以被视知觉的或听知觉的,但是看到这里,我们依然还不能说明设计始终是由艺术审美做指导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形式”。现在让我们继续望中间看那块最小、也最集中的部位---审美角度. 马克思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型的”,④这一论点既包含了肯定美的客观存在,是熟悉的:又包含了人是按照美的客观法则和规律去创造这样一种即唯物又辨证的思想。是陌生的.这种即熟悉又陌生的体会,恰当的揭示了具有现代因素的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对于具有再现因素的优异作品可以产生某种审美经验的感召力.,所以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作为欣赏者,经常触及再现性以及典型化的艺术所带来的特殊的审美动情力.这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经验感知就是潜伏在内心深处的美的作用力表现。是属于人的自身因素。 这种是抽象的,是需要一定的文化层次和心理经验感知的,不同的人文层次产生不同的经验感知。但是,这个过程同样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够维系艺术形式成立的技术手段,这也就是我们主要所谈论的伦理角度。伦理角度上可以看出它包含很多方面,是最不稳定,也是最复杂的部分,它是一种能量态因素,对不同的艺术分类产生不同的能量,为艺术的再生输送新鲜的血源。它是无形的,但又指导着有形的存在,它是有形的,体现着一种无形得力量。每件艺术品或多或少所包含的这两种作用,起到一个传乘精神与物质的功能。一个立足于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功能。 但要研究设计艺术,首先要追寻即成事实的真相,但在我国的文化含义中,设计艺术有相对的界限,那界限可以涵概精神的艺术和物化的艺术的领域。从文化发展的观点来看,设计艺术是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从原料加工程序到成品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存在方式,他同人的视觉思维、审美观点、生理需求一样,贯穿于艺术作品创造的始终。从古到今,从原始到成熟,在发展形式上,属于时间维的纵向状态,趋向于潜伏期。与设计艺术相区别,艺术设计更多属于现状的研究范畴。属于空间维的横向状态。趋向于爆发期。可以说当设计艺术处于空间维的横向发展机会中关注的越多,受重视的程度就越大,那么潜伏期也就相应的爆发,其实目前我们所处于的中西文化的碰撞,正是设计艺术的发展爆发期,也正是为什么会产生艺术与设计的争论的原因之一。

关于中外美术院校之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周浩然黄婵(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101)摘要中外当代美术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校与社会、社会与艺术本质的关系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文章通过比较中外美术高等教育的现状, 尤其是俄罗斯美术教育,对我国美术高等教学进了改革的设想,期望能给予我国美术高等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中外美术高等教育改革文章编号1671-0703(2010)10-198-03由于我国“美术学院”作为我国现代专门的艺术教育机构,无论是从其名称还是其制度来看,都属于西方的“舶来品”。自上世纪50 年代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长期受苏联契斯恰科夫体系影响,虽然在美术改革期间,我国美术高等教育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进行了相关的改革,但是大部分高等美术院校的美术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仍因循守旧, 学生依然在进行所谓的技术、技巧方面训练,很少地从艺术本质上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来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生活的艺术成了少数人的“技巧”,这种趋势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中外最著名的一些美术院校的研究,试图通过中外美术高等教育现状的比较、分析,为我国美术高等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一、我国美术高等教育现状我国的美术院校从八大美院到综合性大学的美术学院或者美术系,美术课程的设置大同小异,除了必修的政治理论以及外语等,在专业课上主要开设艺术史论、美术学、各种设计专业,包括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等课程。如上所述,技法、技巧的训练以及计算机的运用依然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时间安排上,前一到两个学年主要是基础课,以素描、色彩为主,同时开设国画、油画、设计辅修,目的是学习巩固一些基础知识。后两个学年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一般分为美术学、设计、史论三个专业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能力自主选择。创作课几乎没有作系统、整体地安排,大多数学院只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里进行毕业创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于创作少之甚少。当然比较可观的是创作形式现在相对比较自由。古典、现代、抽象、具象乃至装饰画、多媒体可以全面地运用。优点是相比以前丰富了形式,但是缺点依然存在:对于审美规范、审美的标准莫衷一是。对于中国传统的、民间的艺术几乎在学院难以推广,这是中国美术教育的一大憾事,学院派排斥民间艺术,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虽然艺术史论等课程普遍开设, 但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开设时间过短,教学模式的僵化等原因,一般每门课程只开一个学期,每周一到两节,学生囫囵吞枣,浅尝辄止,仅仅记住一些艺术家和作品的名字,对艺术品的美学内涵和文化脉络缺乏明确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深刻领会作品所传达的艺术精神,甚至只是简简单单地应付考试,所以面对艺术以及艺术作品常常感到茫然,言之无物甚至不少学生感觉到自己只能机械地做选择题。加之学生亲临美术馆、艺术博物馆的机会非常少,学生很少有机会看到艺术品原作。同时学生外出写生、实践的机会非常少,缺乏文化内涵、缺失艺术标准、匮乏源于生活的元素是高等美术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所谓的到实践中去,也成了一种简单的形式。本应该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的照本宣科,有的敷衍了事,甚至有的直接弄虚作假,从而实习失去了实践的真正意义。虽然有关部门意识到了这点,集中安排学生实习,但由于实践基地匮乏,实习学生过多,部分学校老师的片面追求完成任务,最终也没有取得好的成效,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二、俄罗斯美术高等教育现状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国立美术学院是俄罗斯最好的美术学院,它们的美术系代表了俄罗斯美术的最高水平。美术学院最主要的教学任务是:从事严格的美术专业教学活动和培养俄罗斯一流的美术家。主要有绘画系、建筑系、雕塑系、版画系和美术理论系。主要开设素描、色彩、装饰艺术、金属工艺、陶艺、雕塑、造型艺术教学法、电脑绘画、俄罗斯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俄罗斯历史、哲学等课程。在教学安排上,素描和色彩教学(主要指油画)是最主要的学习任务。从大一到毕业都有。一般是早上9 点至11 点进行素描教学,在短暂的午饭时间后,接着进行色彩方面的教学,下午3 点至5 点又是再次素描教学。素描教学活动主教育广角2 0 1 0 年第10期安徽文学199要在室内进行,因为在圣彼得堡漫长的冬季使得他们不得不选择室内教学。解剖课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安排在一张纸上画同一个人头部的正面、侧面和3/4 面,或者在一张头像边上画骨骼和肌肉。学校有一个专门的解剖教室,陈列着人体骨骼的各个部分以及一部分动物骨骼,学生可以随时来此写生,有专门的教师指导,素描作业一般都用索斯、歇比亚、桑基那做底子,做成各种深度的灰调子,人像与环境融为一体,空间感极强,这也是为了与油画课程进行很好的衔接。而在绘画材料上也非常广泛:从炭笔、木炭条、炭精棒到俄罗斯特有的索斯、歇比亚、桑基那,包括色粉笔、蜡笔等。美术教学对构图课极为重视,构图要符合美的规范,反复权衡修改以求获得最佳效果。创作课从大一开始设置,方式是课上辅导、课下画构图、期末总评,手法要求用现实主义方法,题材范围是现实生活、个人生存体验、普希金诗歌、卫国战争、俄罗斯历史与宗教,绝对不允许进行现代艺术以及一些“非艺术的艺术”尝试。教学大纲是高等美术教学的“最高准则”,教学中出现偏差,马上就由教学大纲来纠正,学生学习也有矩可循,老老实实按教学大纲学就是了,可叹的是这种大纲几十年不变。这也和俄罗斯这个民族的传统息息相关。学校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美术系设有工业造型、陶艺、雕塑、木工等实习车间,从图纸设计到制作完成都一丝不苟,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学生严谨、扎实的学风,这种对学生严肃认真作风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制作一两件作品,更是为了让学生形成优良的工作品质与生活品质。其中,他们对中国这种绝大部分的室内教学也曾提过建议,因为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而不同于俄罗斯。所以他们建议我们国家的美术院校学生,应该把素描、色彩教学更多的集中于室外,感知大自然最纯真的艺术。每年6 月,是毕业生的答辩时间,学生作品分成两部分:一是自己的毕业创作;二是在教学实习中收集的中小学生完成的作业。这是对创作能力和教学能力两方面进行评估。列宾美院还和各地美术院校进行交流,互派学生,反馈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改进和调整。三、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为世界美术最高学府,始创于1339 年,是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开创世界美术教育先河,1562 年正式建立。他们在学院门类较多,有艺术视觉学院、应用美术与设计学院、交流与教育学院、裸体学校。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上课是丰富多样的。学院安排的课程宛如宴席,学校会统计学生的“消费”,如果达到学校的标准,就准予考试和毕业。学校平时上课时间很多,艺术形式已经不局限于传统,当代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有表达和涉及。学校会安排很多活动、画展开幕、电影会、讲座,等等。作为一个学生,必须除去上课之外还得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在各个场所里,这些场所里面有学校的签名单,签名表明学生参加了,然后一块汇总到学院或老师,然后老师和学院再评估学生吸收的养分够不够,作为依据评判、考核学生。表达形式也是各种各样,有动画设计、行为艺术、灯光、理念。在这里一切都是开放的,当然日常的固定上课也是必须的,不过课程会分布在佛罗伦萨各个地点,如博物馆、当代艺术馆、画廊等等。在考试上,每次考试大概有3 名以上的教授在场,然后出示作品、问答、表达观念,教授再讨论、评估、给分。主要考察各个方面,如学生参加课程以及活动次数的多少,学生艺术作品的层次,对艺术作品理解的观念等。另外,学院的老师也非常严谨,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让学生很难“走后门”,蒙混过关。四、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是法国在美术界最知名的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家。该校除了美术、油画之外,还开设有雕塑、计算机图像与录影图像等专业,学制5 年,学生毕业时可以获得DNSEP,国家承认大学四年级文凭(homologubac+4)。学校里传授传统和现代艺术的技巧与理念,目的是培养高水平、多能力的艺术家。学校有1/3 的学生是外国学生,这使得各国的艺术得以充分交流,并积极地影响着学生的艺术水平。学生在画室中工作,每个学生都有专门的教授指导。学生在素描、油画和多媒体3 个方向中选择1 个或多个专业。第一年学生要完成4 个学分,其中一个由教授指定,两个是绘画技术,另一个是艺术理论。学生在5 年内要修完12 个学分才能毕业,其中包括1 篇论文和答辩。同时学校招生非常严格,700 名考生中只有150 人被录取。要求上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8~24 岁之间。首先要提交自己的作品集,作品应在20 份左右,其中至少10 份为原作。在通过对作品的选拔后,学生还要经过3 个考试:实物素描、对一件作品的文字描述与评论、面试。学校接收资格入学,如果考生不到26 岁而且已经完成了大学二年级的学业,那么可以向招生委员会提交自己的作品集,学校根据学生作品的水平在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中选择一个适合的年级。五、英国皇家美术学院英国皇家美术学院,自从1768 年成立以来迄今已有237年,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法国巴黎美术学院,俄罗斯列宾美院并称世界最杰出的四大美术学院。皇家美术学院表示有意申请的国内外学生必须具备绘教育广角2 0 1 0 年第10期安徽文学200画、雕刻、数码印刷或摄影专业的学士学位。该校是英国提供这些领域三年进修课程唯一的艺术学院。有数据表明目前该校仅有一名华人学生就读。进入的难度可想而知。这所学校所开设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美术以及相关门类。他们追求在于不同寻常地表现在它的艺术并置在一个特定的设计环境和设计在艺术环境。艺术和设计的原则,是对知识的进步,他们的关注到工业和商业的具体流程并认为知识可以产生信念。他们的学生通过分析和问题回答获得奖学金。在学校里,他们不断试验和艺术品和设计创新例子,注重发展的基础项目的研究,鼓励跨学科学习,以促进了快速增长的研究实效。以上是该学校的总体理念。学校的师资要求也很高,绝大多数全职教师,在大学里首先是专业艺术家和设计师。正是这种高要求,在他们学校,作为艺术和设计工作的专业人士认为,只有不断拥抱和不断发展的新思路,才能够将他们的学术工作向前推进。学校每年提供各种讲座,研讨会,大师班,以及个别辅导。他们包括前著名艺术家,设计师,来自在国际舞台的全国知识分子和商界人士会来到大学,因为他们喜欢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他们认为学生会从中找到灵感,并受益匪浅。这所学校正是采用这种高强度,同时也是高度自由的学习、教学模式。使得他们学制成为世界上最短的。六、我国美术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设想了解中外美术高等教育现状,旨在为我国美术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推进我国美术高等教育。针对我国当前美术高等教学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1、文学修养的培养。对于艺术史、文化史,尤其是中国艺术史、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让学生对人类各种视觉艺术语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知晓”这个表面层次上,而是深入了解它的社会背景,分析它的艺术时代语言、造型特点,分析画家的思想,为什么要这样创作,懂得这些造型语言在表达现代人的精神感受上的潜在价值。应该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修养,经常阅读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理解并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2、关于绘画题材、内容,我们更应该关注画面所应达到的精神高度,人类艺术从诞生发展到现在,风格手法层出不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根本的东西没变,那就是质朴、大方、纯正的品格,这种品格在不同的时代通过不同的形式得以体现,每一种形式都烙刻着深深的时代印迹。无论是造型艺术还是非造型艺术,这是一个真理性的共性。3、美术基础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把视觉艺术史上的一切经验和创造全部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看到造型艺术的多元性。应试教育下的考试制度,使学生过早地甚至一味地陷入单一化、重复化的教学模式中,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但通常是闭门造车,形成一种人为的封闭环境。写实造型训练依然是今日艺术院校美术基础教育的最主要内容,这种严格的规范性教学是必要的,通过写实的训练,培养学生把握控制造型语言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能厚古薄今,但也不能反之。我们应该用更宽泛的眼光审视造型的基础教学,把注意力从准确地再现转移到现代造型语言的认识和掌握上去。对于诸如素描、色彩、速写等,我们除了关注其本身的语言外,更应该注重其精神表达。这些应该不只是是在大学低年级反复强化训练的东西。基本功训练不仅仅是能够准确地再现物象,还应包括结构画面、结构色彩、经营材料的能力,这是当代美术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能力。比如,作为油画专业的学生,坦培拉技法、古典油画技法、直接画法等专业语言更是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自由开放的造型训练,使学生在技能训练中逐步摸索适合个人精神表达的语言手段,把学生潜在的艺术想象力诱发出来。又如雕塑、建筑等,我们除了掌握最基本的手法、技巧外,应该鼓励学生走出去,学习国内外好的范本,去粗取精,而不是一味地走“样式主义”路线,同时也不是盲目的创新。应该体现民族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正是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总的说来,作为美术专业大学生应该掌握以下三种能力:(1)一般具象造型能力,这是指有价值的具象——真正能反映生活的,有价值的特性。(2)对造型中的抽象规律的掌握,严谨、准确地抽出最基本的绘画语言规律。(3)认识当艺术世界的能力,通过学习艺术史了解艺术家如何认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又是怎样表现那个时代的生活的,并把这种规律运用到认识当代生活中去。(4)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将文化和艺术高度统一。4、应把传统民间艺术列入必修课程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劳动生产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5、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使美术高等院校与各种艺术单位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及时了解中社会的艺术需求,相应调整学习的教学思路和方向。6、提升师资队伍自身的素质,只有老师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熟练的美术技能,才能将其所学传道授业。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参考文献:[1]邢莉.自觉与规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李平.俄罗斯学院派素描技法.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3]孙韬,叶南.涅瓦回望.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4]常锐伦,唐斌.美术学科教育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5].

当代美国研究论文题目

论文的题目不仅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的核心内容,也是读者最先映入眼帘的内容。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美国文学论文选题目录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美国文学论文选题目录(一) 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 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 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 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 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 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 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 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 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 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 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 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 1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心理冲突 17、浅析中西方喜剧文化---以《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为例 18、从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9、《瓦尔登湖》中自然主义的现实意义 20、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美国文学论文选题目录(二) 1、《红字》中海丝特白兰不理智的一面 2、《董贝父子》中的矛盾冲突 3、论文化不同对联想意义及翻译的影响 4、美国教育的衰弱 5、世纪欧洲移民对美国工业化的积极影响 6、朱丽叶之人物分析 7、主述理论在文学中的运用 8、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理论 9、英语语音简析及对提高初学者口语的指导 10、比较两种对于哈姆雷特复仇的评论 11、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12、英语的学与教 13、由美国年总统选举所想到的 14、论腐朽世界中的纯洁品质——关于《雾都孤儿》的赏析 15、论理智与情感之关系——对《理智与情感》的人物分析 16、入世对中国银行业的挑战 17、西进运动对美国的影响 18、史蒂芬?克拉申的听读假设和二语习得 19、艾巴辛格——犹太文化的守护者 20、二十世纪年代美国妇女运动的派别 美国文学论文选题目录(三) 1. 中印关系新纪元 2. 希兹克利夫的复仇 3. 弗洛伊德理论对美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4. 论萨姆一家人之“变形” 5. 亚伯拉罕林肯的民主思想初探 6. 评析《傲慢与偏见》的男主人公达西 7. 《简爱》的圣经情书 8. 库区三角浮出水面——万州、开县、云阳经济宏图 9. 会话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10. 浅析海明威笔下圣地亚哥与其它主人公之异同 11. 对嘉尔曼的偏见 12. 简爱——关于简爱的性格评论 13.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和希斯克力夫之间的苦痛恋情 14. 简评妥协——研究《傲慢与偏见》 15.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面面观 16. 试论简奥斯汀生活对其小说的影响 17. “真实的诺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简析“真人秀”的实质和本地化过程 18. 从台湾问题看中美关系 19. 《傲慢与偏见》的生命力 20. 平凡中的不平凡——《傲慢与偏见》 21. 萨皮尔沃夫理论 猜你喜欢: 1. 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 2. 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 3.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4. 浅谈英美文学论文 5.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我是英语翻译方向的硕士,给你一些个人意见吧。美国文化很广,可以集中到某一点,比方说美国的青少年美化。因为很多批评家都在讨论的是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堕落,所以可以考虑这个方面。当然也可以把青少年文化再细分:亚文化(subculture),音乐摇滚文化,青少年语言表达方式(涉及到语言学了)等等。反正题目不能大,要能扩展开来。弄大了就不好收场了。还可以写亚裔移民怎样融入美国文化,美国文化的大熔炉(melting pot)形象解析,美国的政治文化,好莱坞电影文化。太多太多的东西都和文化相关,所以只要你感兴趣的东西几乎都可以往文化上靠。再说语言方面,那就太多了。我本身是学语言的,颇有感触。你可以写中英思维差异的对比,中文英文互译的问题,这些资料应该都是比较好找的。但是请注意的是:写语言或者语言学方面的东西往往需要定量研究,积累很多一手资料才能让你的论文可信,所以也是比较有挑战的。而做文化研究则不需要定量,可能需要定性研究,可就某一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就行。希望你能早日定下论文方向。其实论文题目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去把握住你想写的东西,祝好运!

米国崛起于20世纪上半叶

试论柯立芝繁荣背后的经济危机隐患与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 索引序列
  • 当代观赏石审美研究论文
  • 观赏石论文研究
  • 观赏石斛研究的论文
  • 当代美术现状研究论文
  • 当代美国研究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