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兰亭序》是王曦之写的。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这个有点难度,我建议还是自己写,我相信这样的论文,自己写下来肯定会有所收获,要相信自己!
<<兰亭集序>>书法鉴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者介绍:王羲之( 303-361),字逸少,晋琅琊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文章鉴赏: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在晋穆帝永和九年( 353)上巳日,这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与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献子、凝之、涣之、玄之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流觞曲水,饮酒赋诗,其间作诗三十七首,结纂为《兰亭集》。五十一岁的王羲之于酒酣之时,用蚕茧纸、鼠须笔趁兴疾书,为此作序,这就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兰亭》。这篇传颂千古的名迹。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势纵横,变化无穷,如有神助。充分体现出行书起伏多变、节奏感强、形态多姿、点画相应等特点。在章法(布白)、结构、用笔上都达到行书艺术的高峰。其特点分述如下:天然的布白。《兰亭序》布局的形式,是采取纵有行、横无列,行款紧凑,首尾呼应的方式。《兰亭序》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偶有宽密。如神龙本的通篇行距,前四行较疏,中幅较匀,末五行紧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不求划一,长短配合,错落有致。保存了起草时随手书写的自然姿态,颇得天然潇洒之美多变的结构。《兰亭序》的结构可说极尽变化之能事,它不求平正,强调欹侧,不求对称,强调揖让,不求均匀,强调对比。结体或修长或浑圆,突破隶书扁平方正的行貌。特别是文中字有重复者,则转构别体,无一雷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二十个“之”字,写法个个不同,或平稳舒放,或藏锋收敛,或端整如楷,或流利似草,变化不一,尽态极妍。 书法鉴赏: 最卓越的艺术品,往往在极小的空间里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兰亭序》就是一座袖珍式的屹立于尺幅之中的辉煌的书艺殿堂。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黄庭坚称扬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兰亭序》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略剖其横画,则有露锋横、带锋横、垂头横、下挑横、上挑横、并列横等,随手应变。其竖画,则或悬针,或作玉筋,或坠露,或斜竖,或弧竖,或带钩,或曲头,或双杈出锋,或并列,各尽其妙。其点,有斜点、出锋点、曲头点、平点、长点、带钩点、左右点、上下点、两点水、三点水、横三点、带右点等等。其撇,有斜撇、直撇、短撇、平撇、长曲撇、弧撇、回锋撇、带钩撇、曲头撇、并列撇等等。其挑,或短或长,其折,有横折、竖折、斜折。其捺,有斜捺、平捺、回锋捺、带钩捺、长点捺、隼尾捺等。其钩,则有竖钩、竖弯钩、斜钩、横钩、右弯钩、圆曲钩、横折钩、左平钩、回锋减钩。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一个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完足的丰驱,且赋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风仪: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虽尺幅之内,群贤毕至,众相毕现。王羲之智慧之富足,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序中有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具独特的风韵。重字尚有“事”、“为”、“以”、“所”、“欣”、“仰”、“其”、“畅”、“不”、“今”、“揽”、“怀”、“兴”、“后”等,都别出心裁,自成妙构.《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我国书法艺术 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参考文献: 经典书法《兰亭集序》赏析 《兰亭集序》赏析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帮忙写一篇欣赏兰亭集序的论文 要求论文格式的,能直接下载的。 谢谢啦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春满人间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春回大地
我练了6年都不敢说我有10分像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欣赏的
读《兰亭集序》有感读到这篇文章是在高中的语文教材上,起初只是觉得里边的文字很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他的并没有太多。这可能也是许多人读书时的第一种感觉。或者说至少我是这样的,先得觉得文章读起来好听,然后才会去喜欢上这篇文章,渐渐地再去更深层次的发掘文章里的精神和气息。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可以说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已足以把人带入一个美好的境界了。有山、有水、有林、有竹,自然的景物给人一种超世脱俗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天朗、气清、暖阳、细风舒爽的天气更是令人神往,文人墨客齐聚一堂,品茗赋诗,做着文人最喜好、最向往的雅事。无拘无束,畅快淋漓。二段可以说是一个急转弯,也是作者由此而发出自己对人生、对生死的感慨。人生是短暂的,短暂到俯仰之间,可以说白驹过隙。然而每个人处世方式却是不尽相同,有人想把有写东西和事物对朋友说出来,有人却把自己的精神和意志寄托到某些真实或虚幻的物体上来表达。在人生旅途中的取舍,在生活中的嗜好也是不同的。但人们得到东西是的欢喜,和面对命运终结时所发的感慨是相同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这是整篇文章我最感觉有意思的话,一句话,不仅道出了人生的短促,也道出了人生向往、追求、喜好、欲望最后的结局。其实拥有再多,最后还要化为尘土,与人一起与草木同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古人对生死的感慨,作者也起了同样的感慨。因此也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兰亭集序》。对于生死的看法,我很赞同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说法“死时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而兰亭集序中的看法我觉得有些悲观,至少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必须有所追求的,因为只有这样,人的生活才会有更多的意义。作者写生活i时代是乱世,并且是在思想和文化都比较闭塞的古代,文人的命运恐怕除了弄几下笔杆子就没别的了。但现在不同了,社会的发展进程是快速的,竞争是日趋激烈的。尽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还是必须去“欣”一些东西的,否则必会被时代飞速旋转的车轮所抛弃。这种抛弃我想会比“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所发的感慨要沉重,要痛苦的多得多!文人在现代除了“文”之外还可以“武”很多的事。把文人扩展到每一个人也是一样,在现实社会里,有所追求,有一定的目标,然后去奋斗,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理!
帮忙写一篇欣赏兰亭集序的论文 要求论文格式的,能直接下载的。 谢谢啦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春满人间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春回大地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练了6年都不敢说我有10分像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欣赏的
学习书法,把唐楷钻研个透之后,要学行书时,马上就会被人提及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神龙本兰亭集序,是唐朝冯承素摹本。纸本,行书,纵,横。存世兰亭集序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以便与其它摹本相区别。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我在这里把原图截成了三份,便于手机浏览。文末附上完整版本,希望对大家有用。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人称“王右军”。在他任职期间同时时常以作书养鹅为乐。晚年辞官隐退,卒年59岁,葬于嵊州市金庭镇瀑布山。羲之生七子,均有书名。幼子献之得羲之真传,书法不下乃翁,世称“小王”。他是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七岁开始学书,先后拜师于出身书法世家的卫夫人和叔父王。他学钟繇,自能融化。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骞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王羲之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用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直下”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十二岁,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王羲之性格耿直,富于创造,以后又博览了秦汉篆隶大师淳古朴茂的精品,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作品流传情况:王羲之非常珍爱《兰亭序》,其后裔也是视作珍宝代代相藏,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交弟子辩才保存,王羲之死后的二百七十年间《兰亭序》珍藏在民间,唐太宗李世民心摹手追王羲之书法酷爱王羲之书法,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用各种方法手段派御史萧翼从辩才处赚得。得到《兰亭序》真迹以后,唐太宗便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命汤普澈、冯承素、赵模、诸葛贞各钩摹数本,分赐近臣。流传至今的冯承素摹本被专家认为最接近王羲之真迹。他说“置之座侧,朝夕观览”,“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唐太宗死后把真迹带进昭陵作为陪葬品。武后时,韫桓掘发,真迹又复出,收入玄宗内府,且刻石置于学士院,称为「定武兰序」,经历宋、金而亡。但此本和今天流传下来的墨本各不相同,很难确定究竟原来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兰亭序》的真迹,只能看到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此后,历代《兰亭序》临摹本层出不穷。元朝,赵孟俯、俞和均临摹过《兰亭序》,赵孟俯传世临本就有多种。而明朝,董其昌、傅山、王铎等都以临《兰亭序》为乐事。传世本种类很多,有木石刻本,或为摹本,或为临本。著名者如传为欧阳询临摹上石,因北牵丝映带,纤毫毕现,数百字之文,无字不用牵丝、俯仰袅娜,多而不觉其佻,其笔法、墨气、行款、神宋时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的《定武兰亭》。传为褚遂良第十九次临摹本的《洛阳宫本兰亭序》,此本为唐太宗赐给高士廉者。褚遂良所临又传有《神龙半印本兰亭序》、《张金界奴本兰亭序》,又有唐太宗朝供奉拓书人直弘文馆冯承素钩摹本,称《神龙本兰亭》,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各半之印,故又称为“神龙本”。此本墨色最活,跃然纸上,摹写精细,韵,都得以体现,基本上可窥见羲之原作风貌。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被视为珍品。此外还有“薛稷本”、“赐潘贵妃本”、“颍上本”、“落水本”,等等。乾隆皇帝收集了唐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柳公权及明代董其昌等人临摹或书写的《兰亭》本子八卷(世称“兰亭八柱帖”),作为宫中珍品。后世学者不断翻刻、临摹,派生出几百种不同版本的《兰亭序》,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种现象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这是《兰亭序》自身魅力所造成的,也与历代帝王的极力推崇分不开的。 作品分析章法结构用笔:《兰亭序》文章不仅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而且书法遒劲飘逸,打破成规,自辟蹊径,不落窠臼。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隽妙雅逸,绘景抒情,令人耳目一新。故古今以为师法”,誉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成为书法家们心摹手追的经典范本,与汉、西晋的其它书法作品相比,《兰亭序》书风的最明显特征即是它的用笔细腻和结构多变,大王以前的墨迹如陆机《平复帖》,吴皇象《急就章》古拙可爱,平和淡怡,颇见内敛之功,但无清雅之巧。存世汉简中倒不乏笔画跌宕纵肆、变化丰富的作品,但在结构上又相对飘散而乏丽趣。王羲之的功劳即在于他把自然的书风引向一个较为精练但又注重技巧华美特征的格局,从而确立了书法艺术强调对审美的主动把握这一时代的基调。在他以前,人们对此是不够重视的。
这个有点难度,我建议还是自己写,我相信这样的论文,自己写下来肯定会有所收获,要相信自己!
浅谈书法艺术的美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人们欣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但是,欣赏书法艺术的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如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相比显得更为抽象,更难捉摸。一幅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结果大相径庭的现象是常有的,即使是对一代书法大师作品的评价,也不一定千口一音。那么,书法艺术的审美是否存在统一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审美者所占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别是自身修养的高低。 艺术上的许多范畴,朴拙与呆笨、凝重与滞涩、豪放与粗野、宽博与松散、飘逸与轻浮、差别都很微妙,在欣赏和评价时把握不住就会产生移位,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有俗话说:“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对书法艺术了解程度不同,审美的结论也不会相同,“观千器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这与审美者自身的修养是分不开的。古往今来,有关书法艺术的审美著作、浩如烟海、今择其要点、归纳如下: 一、线条姿态美 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由线条来完成的,而体现线条美的基本要素,则是要求线条富于变化。而书法使用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以笔锋来说,柔软而富有弹性。书写的轻重、疾快、强弱、顿挫、提按、正偏在纸上留下浓谈、干湿、刚柔、动静、方圆等各种千变万化的线条、它是具有生命力的线条、能够充分体现线条的和谐美和动态美。 1、和谐美。这种美的要素,欧美艺术家讲究得极为精细,作张椅子,也要看长短、疏密、粗细、曲直,作得好就美,作得不好就不美。线的美,在美术中,最为高等,不靠旁物的陪衬,专靠本身的排列。而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线为生命之本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亦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古人曾说“学书贵能通变”,运笔中掌握提按、顿挫、徐疾和某些过渡性技巧,使线条呈现变化的主要方法,通过按笔可以达到“重若崩云”,提笔又使线条“轻如蝉翼”、令人有种时隐时现的变化感和沉浮感,从而突出表现作品独特的美感。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的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使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美。 2、动态美。对于线条,古来有两个美谈,即:“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这是表现线条力度的夸张说法,但说明书法讲究笔力、更能体现线条的力度美、瘦能挺、壮能遒、摇曳生姿、似有飞动之态,那么力感与势态造成了线条的动态美。这种动态之美在书法作品中,你或许感到小桥流水,轻流慢淌,或如飞流瀑布,落于九天,或如林中老树,静谧安祥,或如骇雷惊电,震撼环谷……所有这些感受,都是书家通过用笔的控制,写出神态各异、丰富多变的动感线条,体现笔墨之外十分微妙的精神内涵。从优秀作品中不仅看出书家笔墨技巧的娴熟,更能看到对作品的“韵”的把握。即使人产生抑扬顿挫,似高山流水,时而泻于千里之外,时而旋于险滩之间,起到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二、运笔节奏美 书法美与音乐美、戏剧美、舞蹈美的相似之处是,在于使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以至整幅作品中、富有旋律节奏和诗情画意的意趣。就书法作品而言,笔画的轻重缓急、字形的大小变化、字形的结构、广窄、开合、伸缩、倚正以及自然的牵连飞渡等等的巧妙运用,都能使整幅作品有种自然的运笔节奏感,使欣赏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书法和音乐一样,以抽象的语言创造抽象的形象,这抽象的形象似乎很容易引发欣赏者各种联想,在优秀的艺术家笔下,能创造出使人感到旷远,博大、幽微、深沉、高逸,使人精神得到升华的境界。就象优美的乐曲能激动人的心魄,激励人的情性、激发人的幽思。这抽象形象所表达的虽不是明确的什么,但它仍是和人的审美理想、人的情性修养肯定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就是来自一种修养,一种艺术情志,一种由时代精神折射出来的精神面目,所有这一切铸成的审美内涵,它寓于运笔中的点画、布白之中,让读者通过书家创造的总体形象观赏它,感受它,品味它。 三、形体组合美 书法的形体,由笔画、结构、章法三者组成。笔画上,视其提按、顿挫、疾徐、粗细、浓谈、方圆等用笔自然,变化流畅;结构上视其疏密、错落、承转、争让、欹正等照应周到、匀称生动;章法上,视其大小、高低、宽窄、黑白、虚实等协调统一、行气贯通。中国特有的方块汉字,为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写出来的字,既要符合规范法度,又要富于变化。字体有长有扁、有疏有密、有古朴有奇宕等等,字写得过于平正、则显得板滞拘瑾;结体过于险绝,又易涉怪迁俗。所以应努力做到“平中寓险,险中求平、中宫收紧、左右挥洒、倚侧有正、曲中求直”,才能别有情趣,这样方可称为艺术。人们追求的是真情流露、天趣盎然,符合于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张猛龙碑,点画多变,以点而言,几处无一相同,此碑结字外疏内密,忽大忽小,忽收忽放,欹侧取势,奇丑相生,结体精密有奇趣。《兰亭序》中21个 “之”字,各具情态,形象生动,上下浑然,似天然雕饰,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书品的形体极尽变幻,时整齐匀称,时参差错落,时空旷清朗,时密不透风、形随笔出,字随势生、呈观万千气象,诸多风情,对书法欣赏者来说,书家只有通过形体组合线条,把自己真挚,强烈的感情贯注到作品的境界中去,才能使观赏者而感而动,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四、章法气势美 好的章法布局,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应顾盼映带、气脉相通。一幅书法作品应前后呼应,疏密有致,一气呵成,具有艺术的整体感。 1、相呼相应,相承相接。就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来说,整体布局合理,格调高雅的作品,从欣赏者的眼光来看,章法可以夺主先入,扑入眼帘,能给欣赏者第一眼的印象,能产生第一视觉效果,是关系列这幅字成败得失最关键的地方。在章法布局中,要照顾到每一点画,每一字的安排位置,是否正确,合理和自然、天头地脚,题款用印,字与字相呼、相应,行与行相承相接、达到疏密得体,揖让有致、顾盼生姿、浑然一体。整体布局是否自然生动,使人一眼望去,黑白分明,疏密有致、气势贯通、格调一致,令人有种统一感和整体感,达到相应的审美效果。 2、虚实相生,空灵相映。宋人姜白石《续书谱》曰:“必须下笔动静疏密停匀为佳,当疏不疏反成寒气,当密不密必致雕疏”。 清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通风,常计白当画,奇趣乃出”。由于汉字的自身特点,书法家们可凭借自己的艺术构思和笔墨技巧,创作出千姿百态的作品,来表现自己的独特风格。不同的书法作品体现出作者不同的思维形式,有的作品重虚白,气势宽舒静谧,给人以空灵游逸感,有的作品雍容大度,有大气磅薄,纵横决荡之感; 有的作品苍古秀拔,奇崛危险,有种孤芳自赏感。书法艺术中注重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如在颜真卿《刘中使帖》、怀素《自叙帖》中,虚实相间的例子更为比比皆是。在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看来,虚白之处并非空洞无物,而“虚实相生,皆成妙境”的空间美效果,给观赏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使人回味无穷。 五、内容情感美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以表达感情,抒发性灵为特征的,书法也是如此,书法家们借助抽象的点画,通过艺术加工,并熔进自己的感情,创作出具有情调的作品,从而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作为书法欣赏者,面对一件书法作品,要力图窥见 作者的感情因子。作为形式艺术的书法,它不仅要求洞悉作品书写技巧、风格,又要领会作品的内容,了解创作背景。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在“修契事”时“群贤毕至”“流畅曲水”“惠风和畅”的环境中创作出的。就是用他风度超逸、墨彩飞动的正派书风,表现出东晋文人学士的风流潇洒姿态;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子家庙碑》等,则集中反映出他的端庄、厚重、雄壮的颜家气派。又如岳飞的《满江红》,周恩来的《大江歌》、毛泽东的许多诗词墨迹,从内容到形体都表现出伟人的气势和魄力。 大凡成功的书作,不单是形体秀美、清丽雄劲、峻拔、怡人眼目,更重要的是表现作者情怀志趣,作者凭着与生俱来的审美意识,自然而然地力求使自己笔下的文字形态更有线条美、更和谐流畅、更变化多姿、更参差错落 , 使欣赏者心领神会,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六、心灵意境美 意境,是指人的思维境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形成的。人们的意境是千差万别的, 同样的功底,不同程度的意境,就出现不同样的书法水平。意境美,是对书法作者的气势、骨力、神采、风味的高度慨括。唐太宗说:“夫字以神为精魂”;宋黄庭坚说:“书者能以韵观之”,清姚配中说:“以气为主”。历代书家所说的是“神”、“韵”、“气”。而我们继承了意境美的观点,把它概括为“精、气、神”。 字为心声。凡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包括动态的和静态的,如山水、云雾、日月、星辰、鱼虫、鸟兽、风雨、水火、雷霆、闪电、歌舞、战斗等等,无不给书家某些启迪。作者利用某种特殊的工具,通过书写用点画线条等一系列因素,将心灵中的某种情趣表达出来,这种心灵意境的情趣,往往能使书法作品取得某种神奇的效果。心灵意境美的体现,他决定作者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个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外功”,作者的“字外功”愈深、立意也愈高。他所追求的作品也愈真;愈真则愈美;愈美则愈雅,愈隽永、愈耐人寻味。心灵意境美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只有不断加强“字外功”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可见,意境美是书法家思想感情和修养的流露。思想感情是一切艺术的属性,如“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作者完全陶醉在大自然之中。从书法的内容、线条、结构、章法、体势等体现了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欢乐有尽的感慨。再如清代“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当时提倡馆阁体的书风下,在书法上大胆创造、锐意革新,创造出“板桥体”。他的章法如“乱石铺街”但“乱”出法度,“乱”出神韵、从中可以窥视他高风亮节的卓然傲世的精神;现代书家弘一法师,他的字充分体现了佛教精神,以上书家创造出不同的书法艺术意境美。由此而知,每一个有成就的书家总有自己的个人风格、每件作品都呈现出独一无二的意境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吸收和发展”。如清澈曲折的小溪,多姿多彩的花卉,滔滔不绝的江河,天空飞翔的雄鹰,葱郁有趣的山林等等,都有自身的个性美,同时也有相互间的共性美,那就是自然生动的天趣美,能在书法艺术的点画线条、字体结构、行列安排、章法布局中程度不同地比拟吸收,也能在意趣神采、自然韵律,风姿格调、骨力、气势、气脉相通方面,心须意合,若明若暗地从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成为书法艺术的佳作。用崭新的眼光去看,那些真正的作品中才有可能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作品似乎跟活生生的人一样高深莫测、难以预言。因为那是作品本身的一个动人心弦的世界,它有自己的独特法则和内涵。任何人都很难说自己已经了解了它的一切,因为谁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对待作品如果真的有了如对待人的一种心态,那么便能敏于捕捉作品的细节与内涵,洞见作品的妙处,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欣赏。 综合所述,书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从中品味欣赏可以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就在于你是否掌握书法艺术的审美创作规律。人们普遍认为:书法艺术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谈”,只有书法与欣赏者心贴得紧密,艺术才能保证永恒,才有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书法艺术的博大宏深和价值所在。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人称“王右军”。在他任职期间同时时常以作书养鹅为乐。晚年辞官隐退,卒年59岁,葬于嵊州市金庭镇瀑布山。羲之生七子,均有书名。幼子献之得羲之真传,书法不下乃翁,世称“小王”。他是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七岁开始学书,先后拜师于出身书法世家的卫夫人和叔父王。他学钟繇,自能融化。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骞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王羲之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用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直下”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十二岁,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王羲之性格耿直,富于创造,以后又博览了秦汉篆隶大师淳古朴茂的精品,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作品流传情况:王羲之非常珍爱《兰亭序》,其后裔也是视作珍宝代代相藏,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交弟子辩才保存,王羲之死后的二百七十年间《兰亭序》珍藏在民间,唐太宗李世民心摹手追王羲之书法酷爱王羲之书法,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用各种方法手段派御史萧翼从辩才处赚得。得到《兰亭序》真迹以后,唐太宗便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命汤普澈、冯承素、赵模、诸葛贞各钩摹数本,分赐近臣。流传至今的冯承素摹本被专家认为最接近王羲之真迹。他说“置之座侧,朝夕观览”,“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唐太宗死后把真迹带进昭陵作为陪葬品。武后时,韫桓掘发,真迹又复出,收入玄宗内府,且刻石置于学士院,称为「定武兰序」,经历宋、金而亡。但此本和今天流传下来的墨本各不相同,很难确定究竟原来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兰亭序》的真迹,只能看到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此后,历代《兰亭序》临摹本层出不穷。元朝,赵孟俯、俞和均临摹过《兰亭序》,赵孟俯传世临本就有多种。而明朝,董其昌、傅山、王铎等都以临《兰亭序》为乐事。传世本种类很多,有木石刻本,或为摹本,或为临本。著名者如传为欧阳询临摹上石,因北牵丝映带,纤毫毕现,数百字之文,无字不用牵丝、俯仰袅娜,多而不觉其佻,其笔法、墨气、行款、神宋时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的《定武兰亭》。传为褚遂良第十九次临摹本的《洛阳宫本兰亭序》,此本为唐太宗赐给高士廉者。褚遂良所临又传有《神龙半印本兰亭序》、《张金界奴本兰亭序》,又有唐太宗朝供奉拓书人直弘文馆冯承素钩摹本,称《神龙本兰亭》,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各半之印,故又称为“神龙本”。此本墨色最活,跃然纸上,摹写精细,韵,都得以体现,基本上可窥见羲之原作风貌。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被视为珍品。此外还有“薛稷本”、“赐潘贵妃本”、“颍上本”、“落水本”,等等。乾隆皇帝收集了唐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柳公权及明代董其昌等人临摹或书写的《兰亭》本子八卷(世称“兰亭八柱帖”),作为宫中珍品。后世学者不断翻刻、临摹,派生出几百种不同版本的《兰亭序》,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种现象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这是《兰亭序》自身魅力所造成的,也与历代帝王的极力推崇分不开的。 作品分析章法结构用笔:《兰亭序》文章不仅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而且书法遒劲飘逸,打破成规,自辟蹊径,不落窠臼。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隽妙雅逸,绘景抒情,令人耳目一新。故古今以为师法”,誉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成为书法家们心摹手追的经典范本,与汉、西晋的其它书法作品相比,《兰亭序》书风的最明显特征即是它的用笔细腻和结构多变,大王以前的墨迹如陆机《平复帖》,吴皇象《急就章》古拙可爱,平和淡怡,颇见内敛之功,但无清雅之巧。存世汉简中倒不乏笔画跌宕纵肆、变化丰富的作品,但在结构上又相对飘散而乏丽趣。王羲之的功劳即在于他把自然的书风引向一个较为精练但又注重技巧华美特征的格局,从而确立了书法艺术强调对审美的主动把握这一时代的基调。在他以前,人们对此是不够重视的。
《兰亭序》赏析:这篇文章首先言简意赅的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然后开始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单明了,而且层次井然。描写景物的地方,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兰亭序》是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作者简介: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我练了6年都不敢说我有10分像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欣赏的
魏晋书法艺术,承汉之余韵,又极富有创造力,华美与质朴相结合,这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可以说,魏晋书法“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之朴”。魏晋书法的“韵”,主要表现在自然天成的柔性美。王羲之作为晋代书法的杰出代表,后世尊其为“书圣”,自也是其书法中的“韵”透露出来的耐人寻味的美,而他的《兰亭序》法帖也被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 要对《兰亭序》进行简要鉴赏评析,首先得从其作者王羲之的了解开始。据可查资料得知,王羲之为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居会稽山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从小师从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访各地游名山,博采众长,在充分研习了各家书法字体后融入了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派,达到了其独一无二的“韵”味。 东晋时期,不少名士在会稽山放浪形骸,其风景秀丽,正是谈玄论道的好地方。永和九年,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风雅集会,参加集会的这些名流,有司徒谢安、王羲之的儿子献之、涣之等人。众人参加兰亭“修禊”之典,“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即兴写下的诗篇于集会后汇编成集,《兰亭序》即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与情愫,在其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兰亭序》遒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作品的每一个细部。最卓越的艺术品,往往在极小的空间里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有“韵”味的艺术美。《兰亭序》不仅仅是极小空间中的“韵”美,整体上更是如此,总览全篇,错落有致,挥洒自如,变化多端而神气内敛,自始至终流露着从容不迫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的艺术感受,如此看来,《兰亭序》值得我们去分析,去学习。 王羲之的字内敛中不失含蓄,苍劲中不失秀美,而《兰亭序》通篇潇洒自然,大小参差,形态各异,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出于天然”。每一字都被王羲之赋有了生命力,或静或动,或躺或卧,而其字态中的一颦一笑、一嘻一怒,超然洒脱显于纸上。静态的字,动态的灵魂,可以见得,王羲之书法的功底如何,当时书写的情感如何。尺幅之内,“群贤毕至”。《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更突出地表现在同字别构上。凡重复的字,写法也是各不相同,如据资料显示,五个“怀”字、七个“不”字,各有各不同的形态,千变万化。其中,特别是“之”字,有的洒脱流转,有的工整有序,大小参差,位置各异,千姿百态。 书法值得鉴赏,文章亦如此。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的风格,句式富于变化,在散句中韵律和谐,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当时流行的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兰亭序》表现了晋人特有的超然的风采,而又超越了这种风采,这种风采为后人景仰。《兰亭序》书法“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线条变化灵活,具有对比的美感,更能显出其超然物外、温文尔雅的内在气韵。 王羲之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挥写下千古杰作《兰亭集序》,正如他本人在《兰亭集序》中写到的“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我们对于王羲之这篇《兰亭序》的研究虽不深入,却也能从表面上探得一二,因为他的笔法精严,故能使文字行云流水而形神兼具,不得不说,王羲之笔下的每个字,都被他赋有了生命力,或静或动,形态各异,而《兰亭序》的写作机缘,也正是王羲之笔下精妙绝伦的书法产生的前提,正如沈尹默所言:“当时逸少本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