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妈祖文化,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都曾涉猎这个领域,现代专家学者也进行认真的研究,1987年,莆田举行妈祖千年祭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着重从妈祖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进行研讨。 从妈祖文化的内涵来说,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的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妈祖牺牲之后,人们就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为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其目的仍是为了化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这是宋代状元黄公度的诗句;“但见舢舻来复去,密俾造化不言功”──这是宋代学者陈宓的诗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这是元代诗人张翥的诗句;“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是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题诗。以上这些诗名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又说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这一民间信仰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从妈祖文化的外延来说,则是指妈祖信仰持续一千年来形成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和借鉴的相关学术文化课题。 在中外关系史上,妈祖信仰与我国古代许多和平外交活动有密切关联,诸如宋代的出使高丽,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历访亚非40多国,明、清两朝持续近500年的对古琉球中山国的册封等等,都是借助妈祖为精神支柱而战胜海上的千灾万劫,圆满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务。外交使节们为报答妈祖神功,写下了大量颂圣文章,而这些原始资料对澄清一些历史遗留的争议很有作用。即如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详细记录七下西洋的过程,对史书记载的讹误和不足起到了订正和补充的作用。清康熙二十二年中国册使汪楫所著《使琉球杂录》详述在妈祖庇佑下,封船如“凌空而行”,飞速通过钓鱼屿、黄尾屿、赤屿而进入琉球国境的姑米山、马齿山海域,使迎接天使的大夫郑永安惊叹如“突入其境”。由此记载可证,钓鱼岛列岛自古就是跟台湾连结在一起的中国领土。 在反侵略战争史上,有关古籍曾记载中国水师将领依恃妈祖庇护多次把殖民主义者驱逐出澎湖海域的史实。澎湖妈祖庙迄今尤存一块“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的石碣,这是明万历三十二年(1640年)荷兰殖民者企图强占澎湖,沈有容从厦门率船队抵达澎湖,令其无条件撤离后的刻石纪功。明天启四年(1624年),中国水师复在澎湖克敌制胜,迫使侵略军首领牛文来律在妈祖庙签字投降。至于妈祖助潮让郑成功的舰队顺利进入台湾鹿耳门港的传说,则在台湾已家喻户晓。 在海上交通贸易及沿海港口开发的历史上,更与妈祖信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从东北至华南,许多著名的港口城市的开发史几乎都跟妈祖庙息息相关。“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这句谚语是对天津港口起源的形象化说明。宋代华亭(即上海)、杭州、泉州、广州四大市舶司均与妈祖庙建在一起。还有营口、烟台、青岛、连云港等都是以妈祖庙的兴建为标志,使荒凉的渔村变为繁荣的港口城市。香港北佛堂摩崖石刻和《九龙彭蒲罔村林氏族谱》关于妈祖信仰自南宋传入的记载,则成为香港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笔。澳门地名的葡萄牙语称作MACAU,就是粤语“妈阁”的音译。台湾同胞把早期的分灵妈祖称为“开台妈祖”,这更充分说明妈祖渡台和宝岛开发是直接关联的。 在科学技术史上,妈祖庙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古代一种航海习俗:在新船下水出航时,必须同时制作一只模型供奉在妈祖庙内,这样妈祖就会时刻关心此船的安全。所以许多妈祖庙内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山东长岛庙岛与妈祖庙的古船模多达350多只,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威远号”军舰模型。这些船模成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一批妈祖庙古建筑,如福建泉州、山东、江西景德镇、广东澄海、贵州镇远和宁波庆安会馆等天后宫,从庙宇结构造型到各类雕刻构件,都是极为珍贵的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此外,各地妈祖庙还保存一些特殊的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后宫存有一幅明代星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利用星图定向航海的难得实物资料。天津天后宫所存的灭火“水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机械消防器材之一。 妈祖文化的外延仅直接记载妈祖信仰的历史文献资料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一百万字。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的许多课题,内容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 妈祖民间信仰的学术价值在本世纪70年代起就引起学者的注意,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客肇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天后》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反响。台湾学者李献璋自60年代起,经过20年的研究,终于写成了《妈祖信仰研究》一书,成为妈祖研究第一部学术性较高的专著。 妈祖故里的学者自80年代起,掀起了妈祖研究热潮,先后举办了五次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厦门、宁德等地方也举办过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妈祖文化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先后出版了《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妈祖研究论文集》、《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祖庙》、《湄洲妈祖》等;在澳门出版了《澳门妈祖论文集》;在台湾出版了《妈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还有《两岸学者论妈祖》、《妈祖信仰》(李露露)、《天后妈祖》(曾昭璇)、《江海女神妈祖》(吴金枣)等对妈祖文化进行深刻的研究。也有《妈祖》、《林默娘》、《妈祖传奇故事》、《妈祖的传说》、《中华与妈祖文化》、《湄洲妈祖千年祭》、《妈祖祭拜宴会》等一大批文献资料、学术专著、文学作品、大型画册等。莆田还举办《妈祖信仰源流展》从神的角度讲,妈祖已是千岁高龄。千余年沧海桑田,中国变了,世界变了,人类文明进步了,科学技术发达了,然而,作为一种信仰——对妈祖的崇拜及其研究,却没有因时代的推进而泯没。今天,我们对妈祖文化的形成及其信仰作一番讨论,不说没有必要。
(2015·新课标)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妈祖生平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褒称。妈祖姓林名默。关于她的生平,说法不一,一曰唐天宝年间生人,另说生于宋建隆年间,但有一点确定无疑:妈祖是人,而且是一位普通的渔家姑娘。据史料较多的宋代记载,林默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一个美丽的岛屿——湄洲岛。林姓是福建望族之一。闽林始祖林禄,在晋永嘉元年(307)以黄门侍郎琅琊王司马睿渡江镇建业(今南京市)。妈祖的高祖林圉,五代时仕闽。曾祖林保吉,仕后周,显德元年(954)任统军兵马使,鉴于天下纷乱,弃官归隐。祖父名孚,官福建总管。妈祖的父亲名林愿(一说名惟悫),宋初官都巡检,母亲王氏,生一男(名洪毅)六女。妈祖为家中之小女。 妈祖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生前,父母已有五女,切盼再生一男,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然终胎又是一女婴,父母大失所望。在她即要降生之傍晚,邻里乡亲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映得岛屿上之岩石红光四射,父母察觉此婴必非等闲之女,遂关怀备至,疼爱有加。因其出生至弥月间均不啼哭,故取名林默。 林默幼时聪明颖悟,胜于姐妹,八岁入塾师读书,勤学强记且过目成诵。她年小志弘,不满封建婚姻,立志不嫁。自小钻研医道,妙手回春,教人防疫消灾。她性情和顺、热情,排难解纷,行善济世,均乐事为。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一次在海上搭救遇险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头部,落水身亡,后人缘以“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视她升天为神,专门到海上抢险助人去了。此后妈祖经常显灵,乡亲亦时常见她于山岩水洞之旁,或盘坐彩云雾霭之间,或朱衣飞翔海上,常示梦显圣,救人急难,嗣后,乡里之人便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后人前来朝觐祭祀者络绎不绝。 妈祖一生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济险拯溺,护国庇民,福佑群生,航海人敬之若神。死后,她仍以行善济世为已任,救逢凶遇难于众,人们最终将妈祖奉为名副其实的“海上女神”。妈祖传说与显灵 湄洲之西,有一地方叫文夹(今名文甲),为湄洲湾出入之要冲,礁石夹杂。一次,一艘商船经过此地遭遇巨风袭击,船角触礁,海水涌进船舱,危急中传出求救哀号。妈祖闻后,焦急地对村民说:前头商船即将沉没,应速往援救。可是大家捏摄于狂风巨浪,不敢向前。紧急关头,妈祖信手将脚边小草抛向大海。刹时间,小草变成大杉,排驾流向船旁,商舟缘于大杉相附,不致沉没。小可,风平浪息,船上的人相庆大难不死,都以苍天相助,互相庆贺。待到船将靠岸,忽发现大木不知去向,经询问乡人,才知化草成杉附舟,乃是妈祖的神奇功力。这即是传说中的《化草救商》。妈祖平生勇敢善良,聪明颖悟,普渡众生,济世利人,死后,人们对她的仰慕和爱戴较之生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此,有关妈祖的传说愈演愈众,愈演愈神。据《天后志》记载的有十五则,据《天妃显圣录》记载的有十六则。它们分别是:莱屿长青,祷雨济民,挂席泛搓,化草救商,降伏二神,解除水患,救父寻兄,恳请治病,收伏二怪,窥井得符,妈祖诞降,湄屿飞升,驱除怪风,铁马渡江,收伏晏公,收高里鬼。 传说北宋宣和五年,宋朝派使者率船队出使高丽(今朝鲜),于东海遇到风浪,八船七沉,仅剩下使者所乘的船还在风浪中挣扎,忽见船桅顶上闪现一道红光,一朱衣女神端坐于上,随即风平浪静,使者所乘之船转危为安。使者惊奇,船上一位莆田人告说是湄洲神女搭救,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妈祖显灵《神女救船》。较为有名妈祖显灵说有甘泉济师、澎湖助战、托梦建庙、圣泉救疫、神女救船、保护使者、天妃神助、庇佑漕运、官员脱险、庇佑致胜、使节脱险、旱情解难、神助修堤、神助擒寇、神助宋师、护助剿寇。 传说也好,显灵也好,都是人们海上遇难危机情形之中,为求生而借助于妈祖化险成祥的一种心理反应,如其说妈祖救难,不如说是“精神胜利法”,而精神的作用往往在一定的境遇是其它力量无法替代的,这就是“信仰”的奥秘之所在。 三、妈祖的称谓和民间信仰功用 妈祖有许多名称,如“林氏女”、“神女”、“默”、“默娘”、“妈祖”、“婆祖”、“灵女”、“林夫人”、“天妃”、“天后”等等,这些名称不是一时造成的,而经历了几个阶段。妈祖的称谓 称谓解释出现 娘林默娘、默娘按闽南风俗,女孩子名字前加“娘”已示尊称。这个命名已是在妈祖死后几百年后的事。 妈妈祖在闽南方言中,“妈”示对女性长者或德高望重者女性的最高尊称。妈祖一词也较晚出现,是民间尊称的一种。 夫人、妃,后夫人、灵女、天妃、天后 妈祖未婚而加封为妃,是基于古代天神信仰而来的,把海神列于地神之后,同嫁于天,故为天妃。统治阶级加封后而出现,且先有“灵女”、“夫人”,后有“天妃”、“天后”之称。 其它名称 海神娘娘 山东、辽东称之天上圣母 台湾称之雨妈、过水妈 因妈祖主宰雨水而称之
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口,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叫湄洲岛。岛上有一座巍峨雄伟、金碧辉煌的庙宇,供奉着世界闻名的“海神”妈祖娘娘。妈祖娘娘出生于仕宦之家,是福建晋代晋安郡王林禄的二十二世孙女。是当地的望族。她原名林默,妈祖娘娘的父母二人多行善积德。妈祖娘娘曾祖父莆田人林保吉,参加北宋军队,林保吉参与了作战指挥。妈祖娘娘的祖父莆田人林孚,妈祖娘娘父亲莆田人林愿,林愿后辞官回乡。一天晚上,王氏梦见观音大士慈详地对她说:“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你一丸,服下当得慈济之赐。”于是妈祖娘娘的母亲王氏便怀了孕。到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将近分娩,见一道红光,从西北射入室中,光辉夺目,香气飘荡,久久不散。又听得四周隆隆作响,好似春雷轰鸣,地变紫色。王氏感到腹中震动,妈祖于是降生。因生得奇,甚为疼爱。她出生至满月,一声不哭,因此,父亲给她取名“默”。关于妈祖,最早史料记载于,南宋廖鹏飞于绍兴廿年所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谓:“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能预知人祸福……”同样的记载也出现于明代的《三裁搜神大全》卷四:“林默母陈氏,尝梦南海慈航,与之优钵花,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始娩身得妃,诞之日异香闻里许,经旬不散。”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八按《莆田县志》这样写道:“林默出生时,而地变紫,有祥光异香。林默则满周岁时,在襁褓中看见诸神像,叉手作欲拜状。五岁能诵《慈航经》,十一岁能婆娑按节乐神。少年时,一日在家静思熟读诗书,偶见一怪异道人从门前过,心中顿悟,拜之为师,得‘玄微真法’。故长大后,能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乡民若以病告,辄意。”这些都是说她有生有异能,少年慕道,精于占卜,长于医术,为民解忧;成年后的妈祖娘娘,这些特点更是突出,立志普济众生,坚决不嫁,父母最终也都顺从了她的意愿,使她更能专心致志地做慈善事业。由于平素精研医理,常为众人治病,教众人防疫消灾,也就赢得了大家的钦佩尊重,人们无一不感颂她的功德。林默素来性情和顺,热心助人。不图回报的为邻里乡亲们排忧解难,更是常引导人们趋吉避凶,预防海难。邻里乡亲遇到困难,都愿意跟她商量,请求帮助,久而久之,林默大仁大义的事迹也就逐渐的传开了.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通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不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测吉凶,必会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海神……”。987年(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羽化飞升之日。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纷纷看见,妈祖同诸姐登高于湄峰之巅,告别亲人们之后,独自乘长风驾祥云,翱翔于苍天皎日之间,忽见彩云布合,人亦不可复见。此后,航海的人又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妈祖娘娘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普救众生,护佑渔民,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历代对妈祖的赐封根据史料,北宋、南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最终列入道教祭典和国家祀典。妈祖娘娘乡人感其治病救人的恩惠,于同年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湄洲妈祖庙(道观)。祖庙于公元1023-1032年(天圣年间)扩建,日臻雄伟。1403年-1424年(明永乐年间),航海家郑和曾两次奉旨来湄屿主持御祭仪式并扩建庙宇。至清康熙时,已形成了具有五组建筑群的“海上龙宫”。可惜,原有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已废圯,现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规模较小。湄洲祖庙进行了大量的复原修建工作,另投资1亿多元兴建了妈祖新殿,新殿宏伟壮观,被世人誉为“海上布达拉宫”。经过千百年的分灵传播,随着信众走出国门,妈祖也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一尊跨越国界的国际性神祇,并对于东亚海洋文化及中国沿海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被学者们称为妈祖文化。除莆田湄洲岛的上妈祖庙外,泉州的天后宫,宁波庆安的天后宫,天津的天后宫,澳门的妈祖阁,台湾北港朝天宫和鹿港妈祖庙,汕头妈屿岛的天后古庙,汕头市区升平路的老妈宫,漳州漳浦的乌石天后宫为中国天后宫有名的大庙。道教封号:辅兜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被誉为“海上明珠”的湄洲岛是闻名遐迩的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拥有独特的妈祖文化。湄洲妈祖庙分灵遍布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四千多座,信众达二亿多人,仅台湾就有八百多座妈祖庙,信众达一千四百多万人,占岛内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对外开放以来,每年赴湄洲岛进香朝圣的人数都超过百万,其中台胞达十万人之众,尤其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和九月初九,分别是妈祖的生日和升天羽化纪念日,朝圣旅游更是规模空前。 林姓是福建望族之一。闽林始祖林禄,在晋永嘉元年(307)以黄门侍郎琅琊王司马睿渡江镇建业(今南京市)。十年之后,司马睿于建业即帝位,是为东晋元帝,林禄以招远将散骑常侍领合浦太守。太宁三年(325),林禄奉敕守晋安(今福建省之闽中、闽西和闽南沿海地区,治所在福州),卒赠晋安郡王。林禄的十世孙林茂,于隋代迁居莆田北螺村(今西天尾紫霄山一带)。迨至十六世孙林披,又迁澄渚(今西天尾镇澄渚村)。 ( 林披于唐天宝十一年(752)明经出身,官终检校、太子詹事、苏州别驾,赐紫金鱼袋、上柱国,生九子,名苇、藻、著、荐、蕴、蒙、迈,皆官至州刺史(即州牧),世称“九牧林”。) 妈祖的七世祖林蕴,在“九牧”兄弟中排行第六,唐贞元四年(788)明经出身,辟为西川节度推官。元和元年(806)西川 节度使刘辟谋反,派刽子手持刀胁迫林蕴随他反叛,林蕴毫无畏惧地叱骂“死即死,我颈岂顽奴砺石耶?”刘见其大义凛然,终不敢杀。川乱平后,擢为邵州刺史。卒后赐谥“忠烈”。 林蕴后裔有一支居湄洲湾沿岸,地名叫忠门,即表其“忠节”之意,现在地名仍旧。妈祖的高祖林圉,五代时仕闽。曾祖保吉,仕后周,显德元年(954)任统军兵马使,鉴于天也纷乱,弃官归隐。祖父名孚,官福建总管。 妈祖的父亲名惟愿(一说名惟悫),宋初官都巡检,母亲王氏,生一男(名洪毅)六女。妈祖是这个家庭中的最小女儿。 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口,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叫湄洲岛。岛上有一座巍峨雄伟、金碧辉煌的庙宇,供奉着世界闻名的“海神” 妈祖。 妈祖出生于仕宦之家,是福建晋代晋安郡王林禄的二十二世孙女。是当地的望族。她原名林默,妈祖父亲林惟悫,母亲王氏,人多行善积德。一天晚上,王氏梦见观音大士慈详地对她说:“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你一丸,服下当得慈济之赐。”于是便怀了孕。到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将近分娩,见一道红光,从西北射入室中,光辉夺目,香气飘荡,久久不散。又听得四隆隆作响,好似春雷轰鸣,地变紫色。王氏感到腹中震动,妈祖于是降生。因生得奇,甚为疼爱。她出生至满,一声不哭,因此,父亲给她取名“默”。 妈祖有一个哥哥和五个姐姐。八岁时到一所私塾读书,老师所教文章她能很快融会贯通。十岁余,她信佛焚香念经,早晚不懈。十三岁时,有一位老道士玄通经常往来她家,对她说:“你具仙性,应得渡入正果。”于是授以“玄微秘法”。她依法修炼,均能领悟要旨。 妈祖十六岁时,与群女闲游,照妆于井中。忽见神人捧铜符一双,拥井而上,后有仙班簇拥着,把铜符授给她,女伴们都骇得跑开,妈祖则受之不疑,不一会便灵通变化。此后,她虽身在室中,却能时常神游方外,谈吉凶祸福,无不奇中。能驾云飞渡大海,拯救海难,还经常为人治病消灾,远近的人都很感激她,并称她为“神姑”、“龙女”。 妈祖16岁这年秋天九月,有一天,她的父与兄驾舟渡海北上,当时妈祖正在室中精心织布,忽然伏在织布机上闭起眼睛,脸色突变。一手抓梭,一手扶抒,两脚紧踏机轴,拼尽全力在挣扎扶持,惟恐有失。其母发觉后,十分惊恐,急忙把她叫醒。妈祖于是失手将梭掉在地上。她睁开眼睛,顿足高声哭说:“我父得救,哥哥坠海死了!”其母听罢,十分惊慌,连忙差人打听消息。不一会儿有人来报,妈祖所言果然属实。当时其父在怒涛中,仓皇失措,几次将翻船,若似有人稳住其舵,与她哥哥的船靠近,无奈其兄已是舵摧舟覆了。当时妈祖闭着眼时,脚踏着的是父亲的船,而手抓的是兄船的舵,母亲把她叫醒,梭坠地,兄船舵摧倾覆了,父亲脱险返航,而其兄则被汹涌的浪涛所吞没。兄溺水后,妈祖陪着母亲、嫂嫂和几个村民一道驾船径往茫茫大海寻找哥哥的尸体去了。当时海水汹涌,他们突然发现一群水族聚集海面,大家不由得害怕起来。妈祖说,不要怕,并告诉水族不必迎接。突然水色变清,她哥哥的尸体已浮于海面。这时大家才知道是水神护尸来了。终于把兄尸载回,湄洲岛民无不称赞她孝顺和慈善。此后凡遇妈祖诞辰,半夜即有大鱼成群,环列于湄屿之前,好像拜舞的样子,黎明始散去。 湄洲之西,有一个地方叫文夹(今名文甲),为湄洲湾出入的要冲。礁石夹杂,分布其地。有一次有艘商船经过这里遭到巨风袭击,船角触礁,海水涌进船舱,情况十分危急,船中人哀号求救,妈祖知道后,非常焦急,忙对村民说:哆头商船即将沉没,应赶快前去援救。可是大家看着狂风巨浪,不敢向前。在这紧急关头,妈祖信手将脚边小草,找了几根,抛向大海。刹时间,几根小草变成大杉,排驾流向船旁,商舟有大杉相附,于是不致沉没。不一会,风平浪息,船上的人相庆大难不死,都以苍天相助,互相庆贺。待到将船靠岸,忽发现大木不知去向,经询问乡人,才知化草成杉附舟,乃是妈祖的神奇功力。这就是传说中的《化草救商》。 话说当时湄洲屿西北方有二神:一聪而善听,号顺风耳。一明而善观,号千里眼。二神经常出没作崇,村民甚受其苦,祈求妈祖惩治。神姑于是混杂在妇女当中上山采摘,经十余日,方与之相遇。二神误以为妈祖是民间女子,将近前,经妈祖将手中丝帕一拂,遂霾瘴蔽空,狂风卷地,两怪仍持斧疾视。妈祖说:敢掷下你们手中的斧么?他们竟然丢下,但再也收不起来,因而咋舌伏法。两年后,二神又出来作崇。这次是在水上出现,乘涛骑沫,沉浮滚荡。当时巫觋都治不了它们。妈祖说:“江河湖海,水德攸钟,彼乘旺相之乡,须以土木方可克之。”于是演起神咒,林木震荡,呼呼作响,沙石飞扬,二神无处躲闪,于是拜伏在地,愿归依妈祖。神姑乃将他们收之为徒,作为耳目,为拯救海难,驱恶扬善效力。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妈祖时年二十八岁。在重阳节的前一天,妈祖对家中人说:“我心好清净,不愿居于凡尘世界。明天是重阳节,想去爬山登高。预先和你们告别。”大家都以为她要登高远眺,不知将成仙。第二天早上,妈祖焚了香,念了经,与诸姐说:“今天要登山远游,实现自己的心愿,但道路难走而且遥远,大家不得与我同行,”诸姐笑着安慰她说:“要游去游就是了,何须多虑呢!”妈祖于是告别诸姐,直上湄峰最高处,这时,只见湄峰顶上浓云四合,一道白气冲上天空,仿佛听见天空有丝竹管弦奏起的仙乐声,直彻云天,彩虹辉映,妈祖乘长风驾祥云,翱翔于苍天皎日间。俯视人世,若隐若现。忽然彩云布合,不可复见。湄洲人仰头望去,无不欷嘘惊叹。此后妈祖经常显灵,乡亲们时常能看到她在山岩水洞之旁,或盘坐于彩云雾霭之间,或朱衣飞翔海上。常示梦显圣,救人急难,护国佑民。于是乡里之人就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后人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 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亲昵称呼。据宋代的文献史料记载,她是莆田湄洲一位姓林的女子。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的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妈祖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人对于女性奉为最高地位“天后妈祖”的诞生地。妈祖文化-内涵妈祖文化从妈祖文化的内涵来说,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的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妈祖牺牲之后,人们就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为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其目的仍是为了化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这是宋代状元黄公度的诗句;“但见舢舻来复去,密俾造化不言功”──这是宋代学者陈宓的诗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这是元代诗人张翥的诗句;“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是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题诗。以上这些诗名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又说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这一民间信仰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妈祖文化-传播妈祖文化的传播得益于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妈祖的出现不负众望。明万历年间高澄前往琉球,在他的《使琉球录》一书中有一段生动的记载,说:“船摇荡于暴风雨中,篷破、杆折、舵叶失、舟人号哭、蕲于天妃,妃云立即换舵可保平安。在巨浪中舵叶重二三千斤,由于神庇,力量倍增,平素换舵须百人以上,今日船危三数十人举而有余”。南宋开禧元年的紫金山击金和合肥的解围,也是以妈祖的精神作用来鼓励士气的。自南宋起,例定舟内载海神航行,朝夕拜祈。元代采取丞相平章国耶律楚村和名相伯颜的“南粮北调”的主张,起初官方造舟把国家粮食直接由江南粮区海运到直沽,后来改雇用民间舟舶包运,有私商兼任海上运输,一时间自广州至天津天妃宫接踵而起,足窥航海者对妈祖的信仰程度。郑和七下西洋,亦祷于祖庙,明清大量汉人向南洋群岛进军,均舟载妈祖神像以行,这说明妈祖这位“女海神”是中国传统航海业的保护神。另外,日本本土接受妈祖的传播后,发展为“妈祖会”,以宗教形式规定朝拜制度。台湾同胞家家户户信仰妈祖,称为“开如妈”,海峡两岸共同信奉妈祖的俗例一样。故此,妈祖又是中外交流和沟通海峡两岸,密切同胞往来的和平女神。这里需要一提的是,作为古代北方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蓬莱阁天后宫和登州港在妈祖文化的北上和中国与东方诸国的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妈祖文化-发展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古代登州是广州至京津海漕运输和朝廷与东方诸国交流的中枢,是承担北方贸易、外交、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港口,其地位远远高于后来的广州、泉州、明州、扬州“四大名港”。首先,妈祖是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沿广东、福建至京津及东北的海上漕运航线传到渤海湾沿岸,并与地方文化相融合,与城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妈祖文化迅速得以传播,逐渐成为当地的民众信仰,以致“航海者祀之极为虔诚,一般人民亦渐信仰……天后遂成为掌司各事之神”。2001年天津首届“妈祖文化旅游节”举办的“妈祖文化与沿海城市的兴起”学术研讨会,有学者在考察妈祖文化落户天津并对这个城市进行孕育和催生的过程后,发现其沿革轨迹是“先人后庙,以庙聚人”;接着“以庙兴城,以庙兴市”,形成庙旺城兴的良性互动态势。如果说天津当初是“以庙聚人”,那么登州可以说是“以城兴庙”。登州是当时连接中国南北尤其是出入津京的海上交通枢纽,为北方第一大港,航海与妈祖又密不可分,故此,妈祖文化由南传入后迅速被当地文化和民众信仰所接受,继尔借港口特殊的地理和海上交通优势得以消化、容纳,逐渐成为当时北方海洋文化的主导。同时,妈祖文化的传入也为登州聚集了人气,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庙与城良性互东,相得益彰的势态。蓬莱阁天后宫建于宋徽宗第一次(宋元明清四朝共36次)对妈祖褒封的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建庙之早,即使在妈祖文化的滥觞福建沿海地区也是凤毛麟角,无疑为北方建造最早、当时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加之登州港无以替代的区位条件,如此说,登州及其蓬莱阁上的天后宫是中国古代北方妈祖文化的渊薮不足为过。妈祖文化-影响妈祖文化由南至北,再由北沿“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东北亚国家,最终北上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洲地区,作为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妈祖信仰与妈祖文化传播中心的登州古港,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登州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载:“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是以登州港为起点,分为两条,一条是从登州港出发,渡渤海海峡到辽宁旅顺口,再沿辽东半岛到鸭绿江口,然后沿朝鲜半岛南下,过对马海峡到日本;另一条从登州港出发,经八角、芝罘,再渡黄海,到朝鲜仁川,然后沿朝鲜半岛南下,过对马海峡到日本。隋唐是我国古代海上贸易和对外交流的鼎盛时期,尤其唐中期以后,登州以其特殊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在唐廷与朝鲜半岛及周围诸国的外交与贸易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宋时辽国屡屡北犯,但由于内地通往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陆路交通被阻隔,两国间的交流势必靠海上船队来完成,加之宋代的造船水平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及指南针的发明与使用,航海更加安全,航线距离明显缩短,两国的使臣和贸易来往频繁,锐势不减。北宋灭亡,南宋与金争战于山东半岛,海上航线南移,元朝主要发展陆上交通和海上漕运,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束缚。但是,由于从松都附近港口横穿黄海至朝鲜半岛的航线太长且十分危险,曾多次遭遇海难,定都南京的明廷接受高丽国王的请求,答应改道经辽南渡海至登州,并于1376年升登州为府。《明实录》中提到建立登州府原因时载曰:“时以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非建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故此,明初登州古港仍然是高丽使者上路和起航的主要海港……那里有船,那里就有妈祖,那里有华人,那里就有妈祖庙。信仰无国界,“海上女神”由蓬莱随船沿登州海道飘洋东渡,为远行者送上一方平安,一份祥和。妈祖文化研究在科学技术史上,妈祖庙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古代有一种航海习俗,新船下水出航时,必须同时制作一只模型供奉在妈祖庙内,这样妈祖就会时刻关心此船的安全,许多妈祖庙内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山东长岛庙岛与妈祖庙的古船模多达350多只,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威远号”军舰模型。这些船模成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一批妈祖庙古建筑,如福建泉州、山东、江西景德镇、广东澄海、贵州镇远和宁波庆安会馆等天后宫,从庙宇结构造型到各类雕刻构件,都是极为珍贵的古代建筑艺术精品。此外,各地妈祖庙还保存一些特殊的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后宫存有一幅明代星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利用星图定向航海的难得的实物资料。天津天后宫所存的灭火“水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机械消防器材之一。妈祖文化的形成其本身也给人类留下了相当的精神财富。目前,仅直接记载妈祖信仰的历史文献资料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一百万字。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的许多课题,内容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客肇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天后》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反响。台湾学者李献璋自60年代起,经过20年的研究,终于写成了《妈祖信仰研究》一书,成为妈祖研究第一部学术性较高的专著。自80年代起,台湾、澳门、厦门等地掀起了妈祖研究热潮,举办多次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妈祖研究论文集》、《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祖庙》、《湄洲妈祖》等近百余篇学术专著。近年来,各地的“妈祖文化旅游节”亦似雨后春笋,如天津、澳门、福建等地大有“妈祖文化,独占鳌头”之势,可见妈祖文化的生命力。妈祖文化-价值妈祖文化千余年来,无论朝野和民间怎样对妈祖崇拜无限,爱戴有加,从今天唯物论角度讲,妈祖信仰是无法避忌“迷信”之嫌的。但是,抛去其“升天”、“显灵”等纯唯心思想,从妈祖人文层面看,其信仰的当代功能还是显而易见的。1、弘扬爱国思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之功能。大陆和台湾,同根共祖,千余年文化传承,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民族意识。妈祖是中国的“神”,妈祖之爱国也决定了其信众的爱国。1989年5月6日,200余名台湾同胞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乘船直抵湄洲朝拜妈祖祖庙;1997年1月至5月,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103天,驻跸36个宫庙,接受台湾妈祖信众1000万人次的朝拜,在台湾岛内引进了巨大反响。2002年7月25日,妈祖金身直航澎湖,万人朝拜,其情景使人热泪盈眶。2004年10月21日早上8点,湄洲妈祖金身从莆田市湄洲岛妈祖祖庙起驾,在54位护驾团的陪同下,从长乐国际机场乘飞机飞往澳门,参加第二届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2005年,连战和宋楚瑜先生分别为湄洲妈祖祖庙题词:“神昭海表”,和“圣德配天”。这就是妈祖信仰的凝聚功能。如今,妈祖已成为海峡两岸通商、通航的和平象征,成为统一祖国,沟通两岸往来的和平女神。妈祖信仰中的这一功能还将继续发挥作用,直至祖国的完全统一。2、传播博爱精神,教化众生向善的功能。浩瀚宇宙,苍莽无垠,而人却是宇宙的主宰。尽管因地域,种族,文化根柢的差异,派生出审美观、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但作为“生”的本能,人性对于善恶美丑之认知却趋于大同。妈祖信仰在诸多方面适应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认同,如扶危济困,治病救人,赐人以平安吉祥等等。这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更是一种观念的教化。“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义,有授,有传。言则宣,教则告,因言而悟教明理,理明则忘言”(张君房《云笈七签》),当一种理念为民众所接受后,教化则退居其次,而观念(对真、善、美的认同)则生根、开花、结果。3、启迪良知,树立珍惜自然、回归自然的功能。千余年来,人类面临旱涝蝗灾,瘟疫流行时,往往把祛灾的希望乞求于神灵,妈祖之平息海啸、张天师之祈禳瘟疫、龙王爷之普降甘霖……人类在对神灵的不断祈祷中逐渐地得到启发:众生平等、万物有灵,道法自然……。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回归自然已成了全球、全人类的呼声,谁能说,这当中没有神的启示?妈祖文化-传说妈祖阁生平传说A:莱屿长青: 湄洲岛旁边有一个小屿,传说有一天,妈祖到小岛上游玩时将菜子撒在地上,不久菜子奇迹般成长,花开满地。随后,每年无需耕种,自然生长。当地人视仙花采之。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菜子屿”。B:祷雨济民: 相传妈祖二十一岁的时候,莆田地方出现大旱,全县百姓都说非妈祖不能救此灾害。于是,县尹亲往向妈祖求救,妈祖祈雨,并说壬子日申刻就会下大雨。到了那天,上午晴空无云,丝毫没有要下雨的征兆,申刻一到,突然乌云滚滚,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雨,大地恢复往日生机。?C:挂席泛槎: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天,海上起风浪,妈祖要渡海,岸边船只是有,但是船上没有船桨,也没有船篷,加上风急浪大,船手不敢开船,妈祖对船手说:你只管起船。随即叫人将草席挂在桅杆上用作船帆。船开上海面,乘风破浪,飞弛而去。D:化草救商: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屿西边有个出入湄洲的要冲叫门夹(就是今天的文甲),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风袭击触礁,海水涌进船舱,即将沉没,村民见狂巨浪,不敢前去营救。在这紧急时刻,妈祖信手在脚下找了几根小草,扔进大海,小草变成一排大杉划到并附在即将沉没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沉没,船中人免难。?E:降伏二神: 相传在妈祖二十三岁时,湄洲西北方向有二神,一为顺风耳,一为千里眼。二神经常出没贻害百姓。百姓祈求妈祖惩治二神。为了降服二神,妈祖与村女们一起上山劳动,这样,一直过十多天,二神终于出现了,当二神将近时,妈祖大声呵斥,二神见妈祖神威,化作一道火光而去,妈祖拂动手中丝帕,顿时狂风大作,那二神弄不清所以,持斧疾视,妈祖用激将法激二神丢下铁斧,丢下铁斧之后二神再也收不起铁斧,于是认输谢罪而去。两年后,二神海上再次作崇,十分厉害,妈祖用神咒呼风飞石使二神无处躲避,二神服输,愿为妈祖效力,于是妈祖收二神为将。?F:解除水患: 相传妈祖二十六岁时,那年上半年,阴雨连绵,福建与浙江两省倍受水灾之害。当时当地官员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雨,但祈求毫无改观。当地请求妈祖解害,妈祖道:灾害是人积恶所致,既然皇上有意为民解害,我更是应当祈天赦佑。于是焚香祷告,突然天开始起大风,并见云端有虬龙飞逝而去,天空晴朗了。那一年百姓还获得了好收成,人们感激妈祖,省官于是向朝廷为妈祖请功并准得到褒奖。 ?G:救父寻兄: 相传妈祖十六岁那年秋天的一天,其父兄驾船渡海北上之际,海上掀起狂风恶浪,船只遭损,情况危急。这时妈祖在家织布,忽然闭上眼睛,使劲全力扶住织机,母亲见状,忙叫醒她,妈祖醒来时失手将梭掉在了地上,见梭掉在了地上,妈祖哭道:父亲得救,哥哥死了!不久有人来报,情况属实。兄掉到海里后,妈祖陪着母亲驾船前去大海里寻找,突然发现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众人十分担心,而妈祖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来迎接她,这时海水变清,其兄尸体浮了上来,于是将尸体运回去。此后每当妈祖诞辰之日,夜里鱼群环列湄屿之前,黎明才散去,而这一天也成为当地渔民的休船之日。H:恳请治病: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年,莆田瘟疫盛行,县尹全家也染上了疾病,有人告知县尹妈祖有解难之法力。于是,县尹亲自拜请妈祖,妈祖念他平时为官不坏,加上他是外来官,告诉他用菖莆九节煎水饮服,并将咒符贴在门口。县尹回去后遵嘱施行,不日疾病痊愈。I:收伏二怪: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有嘉应和嘉佑二怪,经常出没害民。有一天,一位船客遭怪物作怪,船将沉没。妈祖见之即化作一货船,前去救难。嘉佑见货船前来,立即来追货船。妈祖口念神咒,将其制服。嘉佑当即叩首服罪,妈祖将其收入水阙仙班。为制服嘉应,妈祖施计,于山路独行,嘉应以为只是民间美女,便起歹心前来触犯,妈祖一挥尘拂,嘉应见之不妙逃去。时隔一年,嘉应又出来为害百姓,妈祖说:“这个怪物不归正道,必然扰害人间。”于是叫村民带符焚香斋戒,自己则乘小舟,到海上出其不意,降服嘉应。妈祖也将嘉应收为水阙仙班一员。J:窥井得符: 相传妈祖十六岁的时候,有一次,与一群女伴出去游玩,当她对着井水照妆时,一位后面跟着一班神仙的神人捧着一双铜符,拥井而上,把铜符授给她,一起玩得女伴们都吓跑了,而妈祖则接受铜符,并不怀疑。妈祖接受铜符后,灵通变化,符咒避邪,法力日见神通,以至她常能神游,腾云渡海,救急救难,人门称她是“神姑”,“龙女”。K:妈祖诞降: 妈祖父亲林惟悫(讳愿),母亲王氏,二人多行善积德。惟悫年四十多岁时,已生有一男五女。但担忧一子难保传宗接代,所以经常焚香祷告,想再生一个儿子。惟悫夫妇的虔诚感动了南海观音,一天晚上,观音托梦给王氏并对王氏说:“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你一丸,服下当得慈济之赐。”不久王氏便怀孕了。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分娩时,西北处一道貌岸然红光射入屋中,并伴有隆鸣之声,妈祖降生了。因妈祖是女孩,父母非常失望,但妈祖生得奇异,因此十分疼爱。妈祖从出生到满月,一声不哭,所以,其父母给她取名林默。相传妈祖诞生在湄洲岛。L:湄屿飞升: 宋太宗雍熙四年,妈祖时年二十八岁,重阳节的前一天,对家人说:“我心好清净,不愿居于凡尘世界。明天是重阳佳节,想去爬山登高。预先和你们告别。”家人都以为她要登高远眺,不知将要成仙。第二天早上,妈祖焚香诵经之后,告别诸姐,一人直上湄峰最高处,这时,湄峰顶上浓云重重,妈祖化作一道白光冲入天空,乘风而去。此后妈祖经常显灵显圣,护国佑民,救人危难,当地百姓感激她,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供奉。据传祖庙后的摩崖“升天古迹”处就是妈祖飞天的地。M:驱除怪风: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对面吉蓼城西面,有一座跨海石桥,是当地百姓南来北往的要道。有一天,忽然怪风刮起,刮断了全部桥桩,一时交通断绝,人们无法过往。百姓以为是风神所为,于是祈求妈祖解难。妈祖到石桥处察看,见远处天空一道黑气,知道是有怪所为,于是施展灵术将怪驱逐远去,从此石桥通畅无害。N:收伏晏公: 相传妈祖在世时,海上有一怪物叫晏公,时常在海上兴风作浪,弄翻船只。有一天,妈祖驾船驶到东部大海,怪物又开始兴风作浪,妈祖乘坐的船只摇晃的非常厉害。妈祖即令抛锚,见前方波涛中一舟上有一金冠绣袖、掀髯突睛之神在作怪。妈祖不动声色,掀起狂风巨浪与之抗击,晏公害怕妈祖的神威,叩拜荡舟离去。但怪物一时为法力所制有所不服,于是变成一条神龙,继续兴风作浪,妈祖说到:“此妖不除,风波不息”,在中游抛锚,制服神龙。妈祖命令晏公统领水阙仙班(共有十八位),护卫海上船民,后来晏公成为妈祖部下总管。O:收高里鬼: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个叫高里的地方出了一个妖怪,当地百姓受其害,染上百病,当地百姓前去求妈祖医治,妈祖给求治者一符咒,叮嘱百姓回去后,将符咒贴于病人床头上。妖怪知符咒法力巨大,于是变成一只鸟逃去,妈祖追出,见鸟藏在树上,鸟嘴还喷出一团黑气,妈祖口中念到:“此怪物不能留此,为患乡里”,追击并将鸟抓获。原来是一只鹪鹩,妈祖用符水喷洒小鸟,小鸟落地变成一撮枯发,妈祖取火烧之,枯发现出小鬼原相。小鬼忙叩请妈祖收留,妈祖于是将它收在台下服役。P:铁马渡江: 相传有一天,妈祖要渡海,可是没有船只,这时候,妈祖见旁边屋檐前悬有铁马,于是灵机一动,取之挥鞭,铁马奔海对面风驰而去,待人上了对岸,忽然之间,铁马无影无踪,旁边的人无不惊叹“龙女”的神通广大。
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 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妈祖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甘三日,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林愿(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检。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有些失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弥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 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不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之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妈祖时年二十八岁。在重阳节的前一天,妈祖对家中人说:“我心好清净,不愿居于凡尘世界。明天是重阳节,想去爬山登高。预先和你们告别。”大家都以为她要登高远眺,不知将成仙。第二天早上,妈祖焚了香,念了经,与诸姐说:“今天要登山远游,实现自己的心愿,但道路难走而且遥远,大家不得与我同行,”诸姐笑着安慰她说:“要游去游就是了,何须多虑呢!”妈祖于是告别诸姐,直上湄峰最高处,这时,只见湄峰顶上浓云四合,一道白气冲上天空,仿佛听见天空有丝竹管弦奏起的仙乐声,直彻云天,彩虹辉映,妈祖乘长风驾祥云,翱翔于苍天皎日间。俯视人世,若隐若现。忽然彩云布合,不可复见。湄洲人仰头望去,无不欷嘘惊叹。此后妈祖经常显灵,乡亲们时常能看到她在山岩水洞之旁,或盘坐于彩云雾霭之间,或朱衣飞翔海上。常示梦显圣,救人急难,护国佑民。于是乡里之人就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后人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因默娘生前与民为善,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后屡显灵应于海上,渡海者皆祷之,被尊为“通灵神女”,庙宇遍海甸。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一千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其他民间崇拜所不曾妈祖节有过的。历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使妈祖由民间神提升为官方的航海保护神,而且神格越来越高,传播的面越来越广。由莆邑一带走向五湖四海,达到无人不知,无神能替代的程度。宋代以前提到妈祖的显圣,始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丽,“感神功,奏上。立庙江口祀之,(徽宗)赐顺济庙额。”其后宋·妈祖的加封原因皆为“神雾神济兴、泉饥”,“以神助火焚强寇”(《湄洲屿志略·卷二·封号》)。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起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册封,封号由2字累至64字。爵位由“夫人”、“妃”,明永乐封“天妃”,立庙京师,而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年)封“天后”。并列入国家祀典,进行春秋祭祀。因而民间对妈祖的信仰愈加固定,“海神”的地位愈加牢固。千年来,在莆田民间保留了不少有关妈祖的民俗,反映了妈祖信仰的具体特点。其信奉礼俗及妈祖的言行、品性等逐渐被民间吸收,形成许多俗例。妈祖,作为民间神祈,护航海神,自宋经元、明、清等几代传播迄今已历千年以上。奉祀妈祖的宫庙,在中国沿海各省、市,以及内地除青海、新疆、西藏等3省、区以外的其他省份,都有妈祖庙。《妈祖宫集成》乃汇集全国30个省、市(包括港澳地区)500多县、市有关节妈祖宫庙的记载而成。随着元明清之间航泫交通的日益发达,也随着华人足迹遍及全球,其中包括日本、东南亚、加拿大、美国乃至法国巴黎等。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位于湄洲岛外的妈祖庙闻名海外,目前已成为全世界华籍船员顶礼膜拜、海内外同胞神往的圣地。妈祖庙常年香火经年不衰,每逢他的诞辰之日和忌日,庙宇内外,人山人海,香火鼎盛。妈祖灯笼、妈祖舞、船帆式发髻、龙舟挂彩等妈祖习俗反应了妈祖文化的深远影响。湄州妈祖节位于福建省湄州,每年的4月25、10月4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和九月九日,分别被封为妈祖的诞生日和忌日。每到这两日,数以万计的民众都要前来祭拜妈祖。节日期间还要开展妈祖文化研究、民间歌舞表演、工艺品展销。一千多年来,妈祖由人变为神,又从道教女仙中脱颖而出,由“夫人”升为“天妃”,又升到“天后”,信众之多,影响之大,传播之广古所罕见,岂能简单用封建迷信和宗教信仰诠释。妈祖死后,人们按自己愿望和理想,把她塑造成慈悲博爱、护国庇民的女神,目的是教化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这是宋代状元黄公度诗句;“但见舢舻来复去,密俾造化不言功”,这是宋代学者陈宓诗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这是元代诗人张翥诗句;“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是明成祖永乐皇帝题诗。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十分重视妈祖教化功能和“民族认同”信仰作用,希望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明万历三十二年(1640年)荷兰殖民者企图强占澎湖,中国水师将领沈有容依恃妈祖庇护从厦门率船队抵达,把殖民主义者驱逐出澎湖海域,澎湖妈祖庙迄今尤存“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石碣。又如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中国册使汪楫所著的《使琉球杂录》详述在妈祖庇佑下,封船如“凌空而行”,飞速通过钓鱼屿、黄尾屿、赤屿进入琉球国姑米山、马齿山海域,使迎接的大夫郑永安惊叹如“突入其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原始资料还澄清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如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详细记录七下西洋过程,对史书的讹误和不足起了订正和补充作用。由此可证,钓鱼岛列岛自古就是与台湾连结一起的中国领土。在海上交通贸易及沿海港口开发史上,更与妈祖信仰密不可分。从东北至华南,我国许多著名港口城市开发史几乎都跟妈祖庙息息相关。“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这句谚语是对天津港口起源形象说明。宋代华亭(即上海)、杭州、泉州、广州四大市舶司均与妈祖庙建在一起。营口、烟台、青岛、连云港等亦都以妈祖庙兴建为标志,使荒凉渔村变为繁荣港口城市。香港北佛堂摩崖石刻和《九龙彭蒲罔村林氏族谱》关于妈祖信仰自南宋传入记载,则成香港历史文献第一笔。澳门地名的葡萄牙语称作MACAU,就是粤语“妈阁”音译。台湾同胞把早期分灵妈祖称为“开台妈祖”,更充分说明妈祖渡台和宝岛开发直接关联。在科学技术史上,妈祖庙也有独特地位。古代有一种航海习俗,新船下水出航必须同时制作一只模型供奉在妈祖庙,这样妈祖就会时刻关心此船安全,许多妈祖庙便留下大量古代船模。山东长岛庙岛妈祖庙的古船模多达350多只,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威远号”军舰模型,成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历史重要资料。现存一批妈祖庙古建筑,如福建泉州、山东、江西景德镇、广东澄海、贵州镇远和宁波庆安会馆等天后宫,从庙宇结构造型到各类雕刻构件,都是极为珍贵古代建筑艺术精品。此外,各地妈祖庙还保存一些特殊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后宫存有一幅明代星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利用星图定向航海难得实物资料。天津天后宫所存的灭火“水机”,是迄今发现最早机械消防器材之一。妈祖文化形成本身也给人类留下相当的精神财富。目前,仅直接记载妈祖信仰历史文献资料最保守估计已超过一百万字,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许多课题,内容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客肇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天后》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反响。台湾学者李献璋60年代起20年研究,终于写成《妈祖信仰研究》,成为妈祖研究第一部学术性较高专著。自80年代起,台湾、澳门、厦门等地掀起研究热潮,举办多次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妈祖研究论文集》、《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祖庙》、《湄洲妈祖》等百余篇学术专著。
八闽文化·八闽的宗教和民间信仰·民间信仰
(1) 海神妈祖林默 在闽人信仰的众神中,最负盛名的是妈祖。妈祖信仰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较大的影响。 福建莆田湄洲湾口的湄洲岛是海神妈祖的故乡。闻名海内外的“妈祖庙”,便座落在该岛上,人们称其为“湄洲祖庙”。庙后崖上刻有“升天古迹”四字,相传妈祖就是在这里登山升天为神的。 相传妈祖姓林名默(明末清初《天妃显圣录》中,称她“生至弥月,不闻啼声,因命名曰默”),又称林默娘。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卒于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对妈祖身世,史籍记载十分简略(南宋绍兴二十年廖鹏飞撰,见《妈祖文献资料》)。《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被认为是目前有关妈祖资料中最早一篇。其文曰:“……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圣墩去屿几百里,元祐丙寅岁,墩上常有光气夜现,乡人莫知为何祥。有渔者就视,乃枯槎(“浮木,槎同楂”。”引者注),置其家,翌日自还故处。当夕编梦墩傍之民曰:‘我湄洲神女,其枯槎实所凭(信物),宜馆我(“要求建庙祀我”。引者注)于墩上。’父老异之,因为立庙,号曰圣墩。” 此文记载了妈祖信仰源于湄洲屿,“显灵”于圣墩。“墩”是莆田沿海较常见的地名之一,有的文献又写作“屯”、“堆”,实为同一地方。圣墩古属莆田宁海镇(今属涵江区)梧郊村(《一篇最早的妈祖文献资料的发现》认为“圣墩”在南埕村,载《妈祖研究论文集》,鹭江出版社,1989年)。文中指出妈祖姓林氏,湄洲屿人,生前是位女巫,巫术高明,能预言人的祸福,因其灵验,故深受人们的信赖。北宋雍熙四年(987)“羽化”(去世)后,乡人感其生前为人治病及从海上救人的恩德,在湄洲岛立庙以祀。但因湄洲岛在宋代开发不久,与内陆交通十分不便,妈祖信仰也传播得不广。据《八闽通志》载,咸平二年(999),与湄洲岛隔海相望的平海卫(今平海乡)建造了一座妈祖宫,这是妈祖信仰传播最早的分庙。 妈祖死后一百年,元祐丙寅岁(1086),其信仰才从海岛上扩大到陆地,即距岛百里外的莆田宁海圣墩。这是妈祖信仰广为传播的关键一步。妈祖在宁海圣墩“显灵”,并非偶然。因宁海(今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当时是一个渔业和商业集散的港口,桅墙林立,当地人忙于捕鱼和北上南下经商希求平安的心理,成为妈祖在此“显灵”的原因。随后各地陆续有妈祖“显灵”于沿海沿江的传说,其影响越来越大。 宁海圣墩庙号“顺济”的原因是北宋宣和五年(1123)给事中路允迪取道东海出使高丽,“中流震风,八舟溺七”(《莆阳比事》卷七),唯独路允迪乘坐的船只避开风浪,安全到达。脱险后船上的宁海人保义郎李振说,这是莆田宁海圣墩妈祖女神“显灵”护航之故。路允迪返朝复命时,李振特意将此事上奏,徽宗大悦,赐封宁海圣墩妈祖庙为“顺济”庙,开历代妈祖褒封之先。也使圣墩庙在北宋妈祖信仰活动中成为引人注目的中心。故廖民《顺济庙记》说:“神女生于湄洲,至显灵迹,实自墩始;其后赐额,载诸祀典,亦自此墩始。” 湄洲神女妈祖以航海功业受封后渐渐成为航海者海上活动的精神支柱。“自北宋末年褒封,后经南宋、元、明、清,历代皇帝出于政治需要,都对妈祖尊崇备至,封号由‘崇福夫人’,进而‘天妃’、‘天后’,直到‘天上圣母’。封建 *** 还不断遣使致祭,甚至列入国家祀典。历代帝王对妈祖的加封,对于民间妈祖信仰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参看张桂林:《福建妈祖信仰》,载《八闽文化概览》,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 妈祖信仰先在莆田地区流传,除宁海圣墩外,还有百湖的顺济庙,涵江的灵慈庙等。后以莆田为中心向仙游、泉州、金门、长乐、霞浦、南平、邵武、惠安、漳州、浦城、福鼎、永定等地扩散并波及到广东、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台湾等省的沿海一带。 台湾的妈祖信仰,其渊源来自湄洲祖庙,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至清代已建有二百二十多座妈祖庙,可见影响范围之广。澎湖马公镇妈祖宫是台湾最早的妈祖庙。明天启年间,董应举致福建巡抚南居益书(董应举:《崇相集·与南二太公祖书》)中就提到澎湖天妃宫的事。此宫“为澎湖最古之寺庙,亦为全台湾最古之妈祖庙,虽有北港与台南二庙,当以此庙为总本山庙”(《台湾省通志》卷一《土地志·胜迹篇》)。澎湖是祖国大陆开发台湾的重要基地,据德化使星坊南市《苏氏族谱》载,宋代澎湖已有德化苏姓移民。元代移民人数有所增加,至明代后期,海禁松弛,漳泉百姓捧持妈祖造像横渡海峡,开拓澎湖,建妈祖宫。 北港位于台湾西部,是台湾早期与大陆联系的主要港口。明末,龙溪人(今龙海县)颜思齐、泉州南安人郑芝龙等为首的海上武装集团占据北港之后,漳、泉人至者日多。清康熙年间,僧树壁自湄洲奉神像来,结庐祀之,香火日盛。雍正八年(1730),乃建朝天宫。因朝天宫的神像来自妈祖故乡,是为“真神”,故在台湾威望极高,成为全台妈祖信仰的中心。台湾主要的妈祖庙还有台南的天后宫,系由康熙二十三年(1684)靖海将军施琅改明宁靖王府而成,是为台湾最早的官建妈祖庙。其他还有鹿港天后宫、大甲镇澜宫等。 台湾的妈祖信仰,跟福建移民息息相关。明清之际,福建民众有两次移居台湾的 *** ,妈祖信仰即跟随移民传入台湾。而台湾的妈祖信仰则基于当地百姓怀祖寻根的思想感情。 莆田湄州妈祖庙、台湾北港妈祖庙、天津妈祖庙并称三大祖庙。 (2) 临水夫人陈靖姑 唐代的临水,在今古田县大桥镇。镇上有个临水宫,相传为唐朝末年陈靖姑斩白蛇处。这个临水宫就是临水夫人的祖庙。 南宋理宗淳祐年间,皇帝加封陈靖姑为“崇福昭惠慈济临水夫人”,敕赐庙额曰:“顺懿春秋”,命有司致祭。“临水夫人”陈靖姑,系闽县(今福州仓山区下渡街道)人,“家世巫觋,祖玉、父昌、母葛氏”(万历《古田县志》卷七《秩祀志》),传说她生于唐大历二年(767),后嫁古田刘杞家。贞元六年(790)古田大旱,田地干裂,乡亲请她祈雨。当时她已怀孕数月,却毅然堕胎作法,不幸劳伤而终,年仅二十四春秋。她为百姓祈雨献身,自然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和纪念,被后人奉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陈靖姑死后不久,临水蛇妖作怪,有朱衣人执剑斩之,其怪遂绝,朱衣人自称是闽县下渡陈昌之女显灵。这一传说促进了陈靖姑女神信仰的进一步发展。 据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古田人张以宁撰写的《临水顺懿庙记》判断,古田临水庙始建于唐代。民国《古田县志》进一步确认该庙建于唐贞元八年(792),也就是陈靖姑逝后不久落成的。临水庙也叫临水宫,其建筑模仿皇宫,布局谨严,规制宏伟。宫门额上有“敕赐临水宫”牌匾,旁书联句:“庙貌壮千秋鼎新有象;母仪昭百代坤厚无疆。”主殿正中塑有陈靖姑神像,两旁有林夫人、李夫人像陪祀。左边有太和殿、软身殿,右边是三十六宫婆娘殿,后面是夹奶殿。张以宁是元明之际著名诗人,曾任元朝大学士,入明为朱元璋的文学侍臣之一。像他这样的人物为顺懿庙的建造撰写碑记,充分反映了临水夫人在民间的影响。 南宋朝廷加封陈靖姑为“临水夫人”,并敕赐庙额,使陈靖姑由一个普通的民间女神一跃而成为钦定的神明,此后便“英灵著于八闽”(张以宁:《临水顺懿庙记》),其信仰范围扩大到福建各地。元代,这一信仰仍在扩大,如古田临水人集资扩建临水宫,浙江行省官员荐请朝廷为临水夫人加封等。 明嘉靖年间的《罗川志》(罗川,即福建罗源县旧名)称陈靖姑嫁与罗源县黄演为妻,原先从事巫道活动,死后为神,乡人立庙祭祀。这一说法与稍后刊印的《古田县志》、万历年间编纂的《福州府志》。明代颇有影响的地方通志《闽书》《八闽通志》所叙不同,故此说不传。 明万历年间编撰的《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把陈靖姑说成是观音娘娘剪一指甲点化赐生的,赋她以佛性,使之具有菩萨的保育功能。同时又说陈靖姑曾前往闾山学法。相传说闾山是道教传奇人物徐真人炼法隐身的圣地。后来这座山沉在闽江河底。凡人庸夫无缘入此山。陈靖姑能够下河进山,说明她是道中之人,陈靖姑学得诸多法术,练就高强武艺,但未学得扶胎救产之术。遂又受异人传授,以致“神通三界,上动天将,下驱阴兵,威力无边”。又把陈靖姑装扮成具有道教天性的女神。明代《晋安逸志》中将陈靖姑的家庚从世代巫师变为世代为道,又将其生活年代从唐代中叶后移至五代闽国时期。书中又把五代闽中著名道士陈守元说成陈靖姑的哥哥,并说陈守元的道术得自陈靖姑。从而肯定了陈靖姑的道教身份。此外,该书还用诸多笔墨描述了陈靖姑如何送饭伺候、尽心照料老妪的故事,突出了陈靖姑尽善敬老的高贵品质,这又是儒家思相的直接反映。可见明代,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用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重新塑造出一个完美而具地方特色的女神形象。其后,对陈靖姑的信仰翻过了仙霞岭和太姥山传入浙南温州、青田、丽水、瑞安和平阳等地,在那里也建起了永瑞宫或广应宫,奉祀陈靖姑。 清初出现了《陈靖姑传》和《临水平妖记》两部专题通俗白话小说。乾嘉之际,福州刻印了一部长篇野史《闽都别记》,其中六人二十万字撰叙陈靖姑传奇。在这些文学作品中陈靖姑形象又有发展。 乾隆后期,随着福州入台移民数量日益增多,临水夫人作为扶胎保育女神的信仰在台湾岛逐渐传播。台湾不仅建有临水庙,而且还奉祀临水夫人陈靖姑、义妹林夫人纱娘、义妹李夫人三位女神合一的“三奶夫人”。由于临水夫人影响的不断扩大,雍正七年被加封为“天仙圣母”,道光年间称其为“太后”,咸丰年间又封为“顺天圣母”,几乎可与妈祖海神封号相比美。 (3) 保生大帝吴本 被明代永乐皇帝敕封为“恩主昊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见同治《泉州府志·方外》)的吴本(音tāo),又有“吴真人”、“吴真君”、“英惠侯”、“花桥公”、“吴公真仙”等名号(台湾版《全国佛刹道观总览》),俗称“大道公”,是闽台最有影响的民间奉祀神之一。 现存最早记载吴本生平的两块碑刻,一是杨志的《慈济宫碑》,一是庄夏的《慈济宫碑》。杨志是南宋龙溪(今龙海)县人,进士出身。该碑为嘉定二年(1209)撰写,立于青礁慈济宫。青礁原属漳州府龙溪县,现属厦门市同安。庄夏是南宋永春人,曾任漳州太守。该碑为嘉定十二年(1219)前后撰写,立于白礁慈济宫。白礁原属泉州府同安县,今属漳州市龙海县。 综观两碑所载,可知吴本为白礁人,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农历三月十五日生于一个渔民家里。其父吴通,母黄月华。吴本自幼随父下海打渔。十五岁时,父染瘟疫而亡,母亦悲痛而逝。于是吴本立志学医。先随本村蛇医学以草药治病,后遍访名山古寺,拜方外异人为师。学成归来,在东鸣山下的青礁结茅为庵,炼丹采药,普济众生,活人无数。人们赞誉他是“华陀再世”。宋景祐三年(1036)五月初二,他只身上山采药,从危崖坠落受伤,回到住处即逝,享年五十八岁。乡民将其故居改建为“龙湫庵”,塑像祭祀,私谥为“医灵真人”。到了南宋时期,医神吴本逐渐被塑成消灾除患、无所不能的地方守护神,变成既能呼风唤雨,又善御寇弥盗的形象。 随着吴本从人到神的演化,祭祀吴本的庙宫也被逐渐建造起来了。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传吴本显灵而使盗寇被官兵击溃,青礁百姓对吴本的信仰更加虔诚。青礁人颜师鲁(南宋绍兴二十二年进士,累官监察御史,国子祭酒、吏部尚书、大中大夫。晚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泉州),倡议百姓捐资建造庙宇专祀吴本。庙宇建成,四方香火不绝。宋乾道元年(1165),孝宗赐该庙名“慈济”,赐吴本为“大道真人”。青礁建庙的同年,近在咫尺的白礁也建起庙宇供奉吴本。此后,福建许多地方又建造了一些庙宇,信徒也不仅仅限于闽南地区。 南宋淳祐元年(1241),朝廷下诏改“慈济庙”为“慈济宫”。南宋奉祀吴本的建筑物由“庵”变为“庙”,又改称“宫”,反映出这一信仰的道教色彩在逐渐加深。元代,闽南兴建了长泰慈济宫、南安慈济真人祠等。明清两代,吴本的神格进一步提高。明代朝廷四次诰封吴本,最后两次都敕封为“……保生大帝”。一个地方神,其封号达到“大帝”的神格,确为罕见。同时对吴本的身世及其在世时的各种“神通”和去世后的种种灵异,又编造出大量神话故事,大大地丰满了吴本的神灵形象。 明清时期,随着漳泉人移民台湾,吴本的信仰传入我国的台湾省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在台湾省影响相当大。台湾最早的吴本庙建于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即今台南县新化镇的“大道公”庙,亦是目前所知道的福建民间神明在台湾落户的第一座神庙。1661年4月,白礁许多乡勇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大军,带着保生大帝二大帝(白礁慈济宫供奉的保生大帝开基神像共三尊,俗“一大帝”、“二大帝”、“三大帝”。一大帝与三大帝,今仍分别供奉于白礁慈济宫和青礁慈济宫)神像,率先在台南头前寮将军溪登陆,并在台南学甲镇创建慈济宫奉祀。到清康熙统一台湾时,共建二十一座保生大帝庙。据1930年对台湾寺庙的调查,全岛有保生大帝庙一百一十七座,居全岛诸神庙宇的第七位。可见其影响之广泛。
母亲的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亲的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母亲的 作文 ,欢迎阅读。
母亲作文篇1
我有一位朴实、善良的母亲。为了我她放弃了事业,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我的学习和生活上。
母亲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之后就开始了她一天的劳做:洗衣、做饭。管理家务。还要照顾我,每天都累的精疲力尽。
听爸爸说,以前的母亲身体苗条,脸庞细嫩,弯弯的眉毛下面还嵌着一双有神的眼睛。
每当推开门,一眼就能看见挂在墙上的照片,照片里的母亲穿着洁白的婚纱,手捧鲜花,是那样的雍容华贵,美丽大方。每当此时,再回头看一眼正在为我准备饭菜、每天为我洗衣叠被、接我上下学、操心的母亲,我才真正理解“母爱大于天”这句话的含义。是啊!在天下所有母亲心里,最重要的不是金银好珠宝,而是有一个聪明、懂事、健康的好孩子。为此,她们宁肯失去金钱、地位、青春、甚至生命。
面对伟大与无私的爱,我们要心存善良和感恩,生活很平凡,但因有母亲的爱,才让世间平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母亲,您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 我最好的老师。我真心的祝福您永远健康,快乐永伴。
母亲作文篇2
有人说:母亲的爱是那潺潺的流水,无比柔和;也有人说:母爱是一座大山,时时刻刻保卫着你。是啊,母亲,就是这么伟大!
那是个考试失利的日子。满分100,我只考了79分,我的心情十分沮丧,等待着母亲一顿暴风雨般的责备。可事实并非如此……
“妈,我考得很不好,没有发挥好,只考了79分。”我的声音像蚊子哼。
“哦,没事,这次没发挥好下次注意就行了。”
母亲那柔和的、慈爱的目光“纯”得让我不敢直视。我觉得妈妈这一两句安慰的话语胜过几十句责备。妈妈的话鼓舞了我,同时也给予了我向前的动力。
一个月后,我兴冲冲的跑回家向妈妈 报告 一个喜讯:
满分100分,我考了94分!虽说不是满分,却也进步了不少呢!
“妈,我考了94分”语气中带点儿冲动和骄傲。
“嗯,真不错,不过也不要太骄傲哦,争取向满分冲刺!”
“嗯!”我听从妈妈的话,不骄不躁,于是成绩稳中有升。无论我考得好还是不好,妈妈都不会生气,只是始终给我以鼓励。
天下的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做子女的不要因为母亲的责备而怨恨母亲。母亲给予了我们许多,却从不求回报。
感谢母亲吧!因为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母亲,就是这么伟大!
母亲作文篇3
母亲的爱的伟大的,母亲的爱是无私的。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每当想起这首歌,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唱上两句。对啦!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感恩伟大母亲的—— 母亲节 。
本来,我是想送上一份名贵的礼物给妈妈。但是,她会喜欢吗?母亲,她要得不是荣华富贵,她最想要的而是我的快乐!!
有一次,我测试成绩不理想,当我把试卷交给母亲看的时候,母亲并没有骂我,而是握着我的手说:“孩子,虽然你这次测试成绩不理想,但是只要是你自己尽力啦,你考得不好,妈妈也会永远的支持你……母亲说的这句话刻在我心目中,我会永远记住。
感谢我那心胸宽大的母亲!您像一首甜美的诗歌,时刻吹指着我的心;你是大海,我是海中的小鱼,欢快地游来游去。您是蓝天,我是小鸟,在您的怀抱里飞来飞去。
俗话说,滴水之恩定将涌泉相报。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这份恩情怎么能回报呢?
母亲节的到来,我会送上最真挚的礼物——妈妈,谢谢您一直关心我,鼓励我。母亲节,快乐,亲爱的妈妈!!
妈妈我爱您!!!
母亲作文篇4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写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这首诗让我不禁想起我的母亲,想起她孜孜不倦的教诲,想起她无微不至的关爱。
那天晚上,我正在写作业,妈妈正坐在椅子上为我织毛衣。过了一会儿,我的作业写完了,便走向前对妈妈说:“天都黑了,你赶紧回屋休息吧。”妈妈微笑着说:“我在织一会儿,等你睡了我再睡。
我爬上了床,不一会儿,我就进入了梦乡。
我在梦中梦到了:屋外寒风呼啸,妈妈每织一会儿,都会哈哈自己被冻红的红彤彤的双手。她一针一针地织着,她织的不仅仅是毛衣,她织的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她对我的爱,对儿女的心,对我的期盼。
过了很长时间,我被屋外的声音吵醒了,我刚刚想睁开朦胧的双眼,就被那强烈的灯光照的睁不开眼睛,等我揉了揉眼,这才有点看得清楚。妈妈竟然还在织毛衣,她的一根根银发,一条条皱纹,都是每天辛苦劳累而换来的。我看看了看手表,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二点钟了,母亲真是太辛苦了,看到这儿我热泪盈眶。
我要谢谢您,伟大的母亲!
母 亲作文篇5
如果说我是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那么母亲的爱就是辽阔无垠的天空;如果说我是在狂风暴雨中生长的小草,吗么母亲的爱就是风雨过后的第一束温暖的春光;如果说我是水中生长的鱼儿,那么母亲的爱就是纯洁的水源。
四年级的上学期,我的数学第三次测验考砸了,只考了七十六点五分。我回到家,以为妈妈又会骂我,可是妈妈这一次的举动令我大吃一惊。当我把时间给妈妈看的时候,我把头埋得低低的,看着妈妈皱着眉头把我的试卷看完,然后又轻轻地对我说:“孩子,这一次没有考好下一次继续努力,千万别灰心,妈妈已经改进了对你的 教育 方式,你别担心啊!妈妈再也不会骂你了,你能原谅妈妈吗?”,我抬起头,眼睛湿润了,我抱着妈妈说:“妈!谢谢你为了我而改变,我早就原谅你了!”。
这件事过去之后,我的数学成绩一直没有低于九十分,这就是母爱的力量啊!
母爱,可以化解一切,他可以让你感受到永远不会失败的力量;母爱,是世界上最纯洁的爱;母爱,是用世界上所有的金银珠宝都换不回来的。你拥有了母爱,就如同拥有了一个坚硬无比的后盾,无论发生什么,你的母亲永远都会支持着你;无论怎样,母亲永远都不会改变她对你的爱。
母亲作文篇6
有一个人,她最伟大。有一个人,她最神奇。有一个人,她最勤劳。有一个人,她最细心。她是谁?她就是——我的母亲。
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在我们还是小树苗的时候,她们会像辛勤的园丁,认真仔细的修剪着我们、精心的呵护着我们。为了让我们成为参天大树,不管多么艰难的事,只选择前进,而不是退缩。
我的母亲就是这些母亲中的一位。平凡的长相下面却有一颗不平凡的心,她是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能缺少的一个人,她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她使我明白了面对困难时要相信自己,她使我明白了为人处事,她使我明白了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总之使我明白了很多很多。
在喧嚣的城市里,她显得那么渺小。为了不让我们上学迟到,她每天必须早起给我们做早饭,还要做家务。岁月的流逝,使她那曾经白皙的脸上也爬上了皱纹,乌黑的头发里也藏有几根刺眼的白头发,但在我眼里,那是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我的母亲在我的眼里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可能是因为性格,所以决定了她的命运。她可以吃其他女人吃不了的苦,做其他女人做不了的事。
这就是我的母亲,不平凡的母亲,总之还是那句话:“她是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能缺少的一个人。”
关于母亲的作文400字6篇相关 文章 :
★ 我的妈妈作文400字合集
★ 关于母亲的400字作文大全
★ 关于母爱的优秀作文400字
★ 母亲的作文400字
★ 我的母亲作文400字精选中小学生作文
★ 有关母亲的文章400字
★ 我的妈妈400字六年级作文
★ 母亲节作文400字5篇
★ 关于母亲节的作文400字
★ 母爱的作文400字5篇
也许不明白大想法,所以妈妈想法可不在逻辑范围内,真。诚然,怕影响学,可妈还别想法,所以妈想法对。学重要,把主要精力花在学上,至于
天下最伟大的爱,就是妈妈的母爱,妈妈的心很纯洁,每一个妈妈都是至高无上的,隐藏着一种真挚的爱。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我的妈妈五年级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我的妈妈以前一直剪着短发,因为工作忙留了长发,但也总是梳一个发髻,很简单,很朴素;她那细细的眉毛就像弯弯的月亮;她有一双丹凤眼,一副眼镜挂在高高鼻梁上;微笑时嘴巴就像沾了蜜一样的小樱桃,生气时却又板起脸来,眉头皱得特别夸张,很可怕。
她是一个唠唠叨叨的妈妈。比如:吃饭时老是叫我快点,快点;我做错事时更是讲个没完没了;我想懒床时又催来催来;我想半途而废时她总是加油,加油;还老是烦我让我洗澡,说再不洗澡就生虱子了。她是一个既温柔又暴躁的妈妈。我喜欢妈妈细声细气地跟我讲道理,教我做作业,和我一起看书。我讨厌她发脾气和爸爸吵架,好在他们吵架之后又会和好如初,说实话我做错事时也爱顶嘴,可能是遗传吧。她是一个广交朋友的妈妈。她常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所以我们家经常很热闹,妈妈一有空就会烧一大桌的饭菜请大伙吃,我和小伙伴们可喜欢吃我妈烧的菜了!所以妈妈不在家时我和老爸绝对不会饿肚子,照样有“妈”管。
这就是我的妈妈,她不仅关心我的生活,也关心我的学习,她虽然爱唠叨,但我知道那都是为了我好,我爱我的'妈妈。
曾经有一首歌传遍大江南北,“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每当这首歌一响起,就会想起我那慈祥的妈妈。
我的妈妈留着一头乌黑的短发,她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浓浓的眉毛,高高的鼻梁上带着一副学究眼镜,妈妈不仅对工作一丝不苟,还对我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特别的关心。
记得我小时候那年春天,都是因为我贪玩,天上下起倾盆大雨,妈妈看见我在外面,匆忙把我拉回来,后来我感冒了,躺在床上浑身冰冷,特别地难受,连喘口气的力气也没有,爸爸上班还没有回来,妈妈看到我病得很厉害,妈妈很着急,连忙披上雨衣,骑着自行车去医院,我没有力气地抱着妈妈的腰,虽然烧得很厉害,但是心里感觉到妈妈对我的关爱。
天下最伟大的爱,就是妈妈的母爱,妈妈的心很纯洁,每一个妈妈都是至高无上的,隐藏着一种真挚的爱。
妈妈像个辛勤的园丁,辛辛苦苦地培养着我,整天日夜操劳我,不断地鼓励我,只希望有朝一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总之,妈妈为我付出太多的心血,是难以衡量的。我要努力工作,好好地孝敬妈妈。
天下最伟大是,是发自母爱的爱。母亲心是纯洁的,至高无上的每一个母亲,都有一果肉最虔诚的爱心。隐藏着一种真挚的爱。
我的妈妈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头乌黑的头发中夹杂着几根银发,那也许是她劳累一生的见证。
别的妈妈对自己的子女都很关心,我的妈妈也不例外。记得那是冬天的一天下午放学回家时,天正下着大雨,我上楼梯的时候,总觉得头重脚轻,一到家,便倒在床上。傍晚,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来,见我躺在床上,摸摸我发烫的额头,看着我痛苦的神情,又望了窗外的大雨,二话没说,披上雨衣背着我向医院走去。一路上,风叫吼得更厉害了,雨下得更大了,风雨无情地向我们袭来。到医院后,妈妈给我挂了一个号,医生给我打了针,我迷迷煳煳地睡着了。我醒来时,发现妈妈正坐在床边。见我醒了,妈妈嘴终于露出了笑容,我望着妈妈湿漉漉的衣服和头发,点了点头,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妈妈像个辛勤的园丁,不辞辛苦地培育我。妈妈为我操心为我辛劳,不断地鼓励我,只希望有朝一日,我能成为平凡中不平凡的人。总之,妈妈为我付出的心血,为我付出的爱,是难以衡量的。我要努力读书,孝敬妈妈。
母亲如伞,不管人生有多少风霜雨雪,有多少骄阳烈日,多少曲折坎坷,只要母爱依存,伞下就永远是一方温暖的天地。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感恩母亲的 作文 ,欢迎大家来阅读。
感恩母亲的作文1
十三年来,从幼稚的我到青春的.我,母亲为我花了多少心血?当我取到好成绩时,妈妈欣慰的背后又有多少酸楚?
小时候,我什么也不懂,不懂妈妈的爱,不懂妈妈的希望,更不懂世故人情。我在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妈妈日夜不辞辛苦的守着我,给我端茶倒水,我想吃什么,妈妈就给我买什么。可那是我还小啊,并不懂妈妈的爱。
上大班时,我并不知道上学有什么好处,总听妈妈对我说:“小晖,咱要好好上学,争取考上清华、北大这种好大学。”清华,北大?听起来挺陌生,这是什么东西。妈妈叹了一口气,说:“你还小,不懂,等上一年级就知道了。”
从此以后,我焦急的等待着上一年级,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在班上表现不错,还是班长呢!妈妈很高兴,让我继续努力。
不料好景不长,二年级两次期末考试成绩都考砸了,碰巧对门司凡考了两个第一名,妈妈就拿她来 教育 我,说了我一顿。现在我已经懂点事了,听妈妈这样说,心里很不服气,说:“一次的失败算什么?一次的成功又算什么?难道会永远成功,永远失败?”于是我加倍努力学习,妈妈也给我指点,不会的题问妈妈,妈妈耐心给我讲解。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连续考了好几个第一名。
现在我上五年级了,经常跟妈妈开玩笑说:“想当初二年级您说我不如司凡,我说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嘿嘿,司凡现在不如我学习好了吧!”老妈捏着我的鼻子笑着说:“小鬼,竟说起你老妈来了,要不怕你考不上好大学,我才不说你呢!”“嘻嘻,老妈,不要怕,我一定会给你考上好大学的。”我嬉皮笑脸的说。
妈妈,养育之恩,何以回报?我只能以我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您。妈妈,谢谢您的我的爱;谢谢您对我的关怀;谢谢您对我的照顾;谢谢您对我的教育……妈妈,千言万语都表达不了我对您的感激,只能用一首歌来感激您:“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定会珍惜……”将此歌送给我亲爱的妈妈!
感恩母亲的作文2
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谁帮助我解决了困难是我那慈爱的母亲。
到了寒冷的冬天,又是谁一针一线地为我织了一件漂亮,舒适又温暖的新毛衣是我那慈爱的母亲。
记得有一天早晨,母亲刚刚把我送到学校,就下起了大雨,这时我到是平平安安地到了学校,可是母亲还得顶着大雨回家,我看着母亲在雨中的背影,心想:如果我是母亲头顶上的一把小花伞,为母亲遮雨,那该多好啊!可我只能看着母亲在雨中独行,我大声对妈妈喊:"妈妈,您快点回家,别被大雨淋感冒了!"我急急忙忙的跑进了教室,带着沉重的心情上课,到了放学的时候,我看见妈妈平安无事,没有生病,我心里的这块石头才放了下来,这时,我情不自禁的把小脸蛋藏进了母亲的怀里,感觉母亲的心可真温暖。
还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老师让同学们告诉家长在校服上缝一块白布,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号码。我回家后,立刻让妈妈给我缝白布,妈妈找来两块洁净的布,认认真真地缝起来,一不小心,尖锐的针把妈妈的手给划破了,我赶紧找来了创可贴,小心翼翼的为妈妈贴上,这时,妈妈的眼眶湿润了,说道:"儿子,你可真孝顺。"这时我想到了孟郊写的《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有一天,我想:妈妈为了我,花费了毕生的心血,我该怎么报答她呢于是我去问妈妈:"我长大了,您最想要什么东西"妈妈却说:"我最想你长大以后当个国家有用的人才。"
啊,妈妈,您为我付出了这么多,却毫无怨言,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一定会孝敬您的。感谢您这么多年给我的爱。
感恩生育我的母亲,感恩祖国我的母亲,感恩地球我的母亲。您们的孩子,要用智慧,科学,勤奋,勇敢来报答母亲,让您们的微笑更甜蜜,山河更壮丽,环境更美好。
感恩母亲的作文3
说到感恩,我最先感恩的就是我的妈妈,她为我付出了那么多,妈妈,您辛苦!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想到了妈妈爱我的那一幕妈妈是用眼睛爱我的,当我生病时,妈妈的眼神是焦灼的;当我熟睡时,妈妈的眼神是慈祥的;当我学习时,妈妈的眼神是自豪的妈妈是用手爱我的,当我跌倒时,妈妈用手扶起我,拍拍我的身体;当我背着沉重的书包时,妈妈会豪不犹豫地拎过去;当我遇到困难懈气时,妈妈拍拍我的肩,让我觉得有一股力量我知道,我在妈妈眼里是千金换不来的千金,我是她的一切。
可是又有多少人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呢?有的人总是不断地报怨自己的父母这样不好,那样不对,对父母的行为和做法挑三拣四,横加指责,甚至于直接与父母顶撞!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父母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有的连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在哪都不知道,想想看,父母为我们付出那么多精力和心血啊!
母亲给与我们生命,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从我们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母亲就开始照顾我们、看护我们、爱护我们、给与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了。只要我们健康、开心,母亲就会比我们更开心。母亲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她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如何在社会生存。所以我们都是受母亲的直接影响,才会有开心的今天、安逸的今天;父亲给与我们做人的道理、生存的技巧,教会我们要坚强、要率真、要有毅力。所以我们今天的坚强、毅力、生存之道都有父亲的影响。让我们以感恩的心来回报我们亲爱的父母。
您还常常带我参加一些 户外运动 ,如打 乒乓球 、打 羽毛球 、打 网球 、打 篮球 等,因为您知道:身体的健康是生命的基础,而全面发展一个孩子的 兴趣 爱好 ,才会对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有极大的帮助。
妈妈对我的爱,比山高,比海深,我要对所有人说一声;我爱我亲爱的妈妈!
感恩母亲的作文4
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是 感恩节 。当我看到“感激”这个词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母亲。我一生都要感谢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外表和其他母亲一样,但她的内心却与众不同。她对我的爱可以从她的童年时代看出来。我这个年龄的孩子在他们父母的心目中是“小皇帝”和“小公主”,但我的母亲并不那么宠爱我。
我上小学的时候,妈妈给我讲了一个 故事 。现在我想起了这个故事:“一个善良的人看到一只蝴蝶挣扎着想破茧而出。他想帮助它,所以他轻轻地打开了茧。蝴蝶自由了。它从茧里出来,拍打着翅膀,但它不会飞。善良的人不明白,只有通过生命的奋斗,才能展翅高飞。这只蝴蝶只能在地上呼吸;它从来不知道自由的滋味,从来没有真正地生活过。我母亲把这种爱叫做放手,但当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真相。从那以后,我不得不自己做一切。我的母亲,如果她有的话,会指导我去做,但从不帮助我完全完成它。那时,我对母亲有些抱怨。在那之后,我有了一个妹妹。我有时觉得我是她生的。
我是在母亲对放手的爱中长大的,这与我的同龄人不同。当我九岁的时候,我去了城市的寄宿学校,我独自回家,而其他的学生不敢自己开车回家,让他们的父母来接我。当我独自回家时,我经常听到别人的称赞。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我母亲的训练。
现在我想起来了,我责怪母亲是荒谬的。此刻,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对母亲的谢意。我也明白这句话并不能完全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但我还是想说——谢谢妈妈。
感恩母亲的作文5
温暖的阳光沐浴着大地,一阵凉飕飕的风吹入衣领里。从门口向房间里望去,空荡荡的房间显得非常单调。因为爸爸带着爷爷奶奶出远门儿啦?就我和弟弟,妈妈在家。
妈妈今天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由我来做中午饭。我听了,不以为然地走向厨房,从柜子上拿出白菜、鸡蛋、西红柿和挂面,暗自得意的说道:“那就让我今天来露一手吧!”说完拿起菜刀开始切菜了, 炒菜 ,下面……费了一番功夫之后挂面终于做好了,闻着香喷喷的挂面,我感到幸福极了。
我给弟弟弟弟小虎盛好饭,只见他拿起筷子夹起一根挂面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那样子能看出来真的很好吃,我再把目光投向妈妈,只见她大口大口的吃着挂面,仿佛那就是吃着什么佳肴美味一般,我看着看着口水竟然流了下来,也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我一边吃着挂面,一边想:想不到做饭这么不容易,那每天早晨是谁那么早起来给我们做饭呢,中午和晚上又是谁忙完了工作还要给我们做出可口的饭菜呢?当然是妈妈!
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你们的衣服是不是妈妈洗的,你们的作业是不是总是让父母操心呢,如果你回答是“是的”,那么试着改变一下吧!
如果有一天你的母亲慢慢的变老了,你还能依赖家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你应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学到更多的知识,来报答你的父母。如果你的成绩不是很好,或很差,我想告诉你一句:“不要放弃”,在家帮妈妈洗碗,擦桌子……这些都是好的开始,你会变得更好。父母帮你洗衣服,吃完饭帮你洗碗,这些都是为什么,他们不是你的佣人,只要让你慢慢明白亲情的可贵!
因此请你永远记住这句话:“感恩你的父母!”
感恩母亲的作文6
安步当车,漫步在和谐湖畔,吮吸着爱的甘甜;落叶成舟,载我驶入爱的港湾。
往事如潮,不小心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尘封的旧梦也全在这一刻挣脱心灵的枷锁,翩然而飞,勾起了我对爱的思索。爱,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人生的大门;爱是一把油布伞,遮住风雨的吹打;爱是一种付出,让我懂得了感恩。
寒梅斗雪,爱是如此的坚贞;叶飘似舞,爱是这样的美丽。我自小就有胃病,都是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才让我躲过了疼痛的__。可是有一天夜里,我吃不下,睡不着,辗转反侧,心里有一种恶心想吐的感觉。过了一会儿,痛得更猛烈了,我趴在床上吐了一阵便晕过去了。第二天早上,睁眼一看,我早已躺在病床上了。
后来才得知,母亲为了送我去医院,冒着大雨,连夜送到医院,我这“小命”才算保住了。可是母亲呢?由于淋了一场雨,正在发高烧……这是爱的力量,这是爱的足迹。
我在医院里待了几天便出院了。回家后,眼看着母亲一天比一天衰老,岁月无情地在她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皱纹,我的心里一阵酸痛,泪花不时地在眼眶里打转。
为了回报母亲,我趁她过生日那天出去的时候,灵机一动。在大纸上写着:“祝您生日快乐”,然后贴在墙上,我又学着母亲的样,把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母亲快回来时我关上灯。门一开,我便唱着生日歌,亮起了灯,母亲甚是高兴,走近我亲吻了我一下,我当时比吃了蜜还甜。
母亲每天都要去发传单,我为了感谢她的养育之恩,便掏出100元钱在纸上写着:您辛苦了。然后我又帮母亲发完了传单。妈妈收到100元钱和纸条,眼泪就往下掉,我知道母亲流下的是高兴的泪水。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这首歌唱出了爱的情怀。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我那是充满了爱,而我在爱的成长下,学会了感恩。
爱是一颗珍珠,闪耀出璀璨的光芒,爱是一曲优柔的曲子,唱出人生真谛;爱是一面明镜,折射着我的卓越人生。
感恩母亲的作文6篇相关 文章 :
★ 描写感恩母亲的作文600字5篇
★ 关于母亲节感恩母亲的作文精选5篇
★ 感恩我的母亲优秀作文500字5篇四年级精选
★ 感谢妈妈400字作文6篇
★ 感恩妈妈作文800字优秀范文
★ 初中精选作文《感恩母亲》作文5篇
★ 有关感恩母亲作文600字
★ 母亲节感恩母亲的一封信优秀作文15篇
★ 母亲节感恩作文4篇
★ 感恩母亲优秀作文1000字
论文其实就是一种文章,就一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它有自己独有的论文格式。 下面就是标准的论文格式: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按照上边的论文格式来写,可以使你的论文更加容易被读者了解,被编辑采纳。 相关文章: 英语论文格式 一些写论文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合理利用论文格式获得高分 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模板 毕业论文格式(撰写规范) 常见毕业论文评分标准 常见毕业论文学生答辩资格审查 常见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轻松统一Word论文格式 论文写作的准备
毕业论文格式第一、构成项目 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内容: 封面、内容提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其中“附录”视具体情 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 第二、各项目含义(1)封面 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学校名称、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日期等项内容组成。(2)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关键词是 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 超过 7 个。(3)目录 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对应的页码。(4)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 、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 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5).注释 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6)附录,以及毕业论文结论 附属于正文,在毕业论文结束语中出现,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 字、表格、图形等形式。(7)参考文献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4、毕业论文格式编排 第一、纸型、页边距及装订线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家标准 A4 型纸 (297mmX210mm) 打印。 页边距为: (上) 天头 30mm, 地脚(下)25mm,订口(左)30mm,翻口(右)25mm。装订线在左边,距页边 10mm。 第二、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倍行距。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 汉字。忌用繁体字、异体字等其他不规范字。 第三、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1)文头 封面顶部居中, 小二号行楷, 顶行, 居中。 固定内容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2)论文标题 小一号黑体。文头居中,按小一号字体上空一行。 (如果加论文副标题,则要求:小二 号黑体,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论文标题以下的行距为:固定值,40 磅。 (3)作者、学院名称、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日期 项目名称用小三号黑体,后填写的内容处加下划线标明,8 个汉字的长度,所填写的内 容统一用三号楷体,各占一行,居中对齐。下空两行。 (4)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紧接封面后另起页,版式和字号按正文要求。其中,“内容提要”和 “:” 黑体,内容用宋体。上空一行,段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关键词”与 “内容提要”间隔 两行,段首空两格。“关键词”和 “:” 用黑体,内容用宋体。关键词通常不超过七个,词间空 一格。 (5)目录 另起页,项目名称用 3 号黑体,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小 4 号仿宋。 (6)正文文字:另起页。 (7)论文标题:用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排列,上空一行;下标明年级、专业、作者, 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四号楷体,居中排列;下空两行接正文。正文文字一般用小四号宋体, 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二)”,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以下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1) ,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为避免与注释相互混淆, 不可用“①”。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 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9)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统一为“①”,同时在本页留出适当行 数,用横线与正文分开,空两格后定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 注文各占一段,用小 5 号宋体。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某 年第几期〈例如 : ①龚祥瑞: 《论行政合理性原则》, 载《法学杂志》1987 年第 1 期。); 引用著作时, 注文的顺序为: 作者、 著作名称、 出版者、 某年第几版、 页数 ( 例如: [ 英 ] ② 威廉•韦德著: 《行政法》 ,楚剑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5 页。)。(10)附录 项目名称为小四号黑体,在正文后空两行空两格排印,内容编排参考“示范文本”,也可 附上毕业论文致谢词。(11)参考文献 项目名称用小四号黑体, 在正文或附录后空两行顶格排印, 另起行空两格用小四号宋体 排印参考文献内容,具体编排方式同注释(参考的著作可不写第几页) 。(12)页码
毕业论文格式标准1.引言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省电大财经类专科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5篇,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排).2.编写要求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
毕业论文网,可以去参考下
妈祖汉族民间信仰的学术价值在本世纪70年代起就引起学者的注意,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妈祖故里的学者自80年代起,掀起了妈祖研究热潮,先后举办了五次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厦门、宁德等地方也举办过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妈祖文化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先后出版了《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妈祖研究论文集》、《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祖庙》、《湄洲妈祖》等;在澳门出版了《澳门妈祖论文集》;在台湾出版了《妈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还有《两岸学者论妈祖》、《妈祖信仰》(李露露)、《天后妈祖》(曾昭璇)、《江海女神妈祖》(吴金枣)等对妈祖文化进行深刻的研究。也有《妈祖》、《林默娘》、《妈祖传奇故事》、《妈祖的传说》、《中华与妈祖文化》、《湄洲妈祖千年祭》、《妈祖祭拜宴会》等一大批文献资料、学术专著、文学作品、大型画册等。莆田还举办《妈祖信仰源流展》.世界最高妈祖圣像在天津落成9月28日,参观者在天津滨海旅游区妈祖文化经贸园观看妈祖圣像安座大典。当日,高米的妈祖像在天津滨海新区落成。两岸四地上千名妈祖信众、游客当天相聚在渤海之滨,参加了妈祖圣像安座大典。妈祖像坐落于天津滨海旅游区妈祖文化经贸园,采用大理石和钢筋混凝土建造。该文化经贸园由台湾妈祖联谊会发起,台湾大甲镇澜宫财团投资兴建。按照规划,除了建妈祖像外,还将建妈祖庙、妈祖阆苑、禅居会馆、津台文化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民艺大街、商贸大楼和台湾美食广场等。妈祖文化的神格内容涉及神话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海洋学、建筑学、考古学、版本学、文学、艺术等学科领域,同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与道教、佛教、儒学等文化有机地结合,汲取其 精华,兼收并蓄,逐步形成独特的妈祖文化体系。宋代崇道促进了妈祖文化与道教文化的结合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政权后,他的身边总有位华山道士张持的身影。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把君权与神权结合起来,崇道风气越演越神化,宋太祖惧怕天下人对他得皇位而不服,编造所谓“一担两天子”的神话故事。而妈祖短暂的一生也正处在这样充满道气的时代,由此造就了妈祖其生前死后不少浓厚的道教色彩。妈祖在世时,身为女巫,实际上是与宋代道教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广为流传的“窥井得符”、“灵符回生”故事,尤其是神人授予的铜符,从此妈祖神通广大,奔波海上,法力玄通,人称“神女”。这是典型的由巫得道而成仙的道教神话故事。宋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云:“独为女神人壮者尤灵,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元祐丙寅岁、墩上常有光气夜现,乡人莫知为何祥。”从中可知,自元祐丙寅(1086)妈祖汉族民间信仰形成开始,至宣和五年(1123)“赐庙额曰顺济”,表明仅仅过了三十七年官方就对妈祖信仰的首肯认可。宋徽宗本身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他对妈祖首次封号,起因于北宋末高丽国王俣病死,其子继位,派使者来宋告哀。“宣和四年,俣卒。初,高丽俗兄终弟及,至是诸弟争位,其相李资深立俣子楷,来告哀。诏给事中路允迪、中书舍人傅墨卿等尉。”(《宋史》卷四八七)路允迪在途中遇险被妈祖显灵得救,才得以平安到达高丽。他回国后将妈祖显灵护佑一事上奏朝廷,宋徽宗赐匾“顺济”于莆田圣墩庙,开了官方妈祖信仰之先河,无疑对汉族民间信仰起了巨大的推动。由于朝廷对妈祖的首肯,妈祖神话中带有道教色彩愈加浓厚,如明代《三教搜神大全·天妃娘娘》把妈祖列入道教诸神之中,在妈祖“俨然端坐而逝”后,“见其舆从侍女,拟西王母云。”把妈祖的舆从车仗,直接与道教尊神西王母相提并论。明代《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中,又把妈祖说为“北斗降身,三界显迹,巨海通灵,神通变化”,这些著作把汉族民间信仰的妈祖逐渐纳入庞杂多端的神仙谱系,提高妈祖信仰的深信度。总之,妈祖信仰之所以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这完全与宋代崇奉道教有关,这是因为道教与汉族民间信仰的关系最为密切,它的神仙谱系中不少来源于汉族民间信仰。而妈祖传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神话,其信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与道教有密切关系,她汲取了道教文化中的精华,逐步形成独特的妈祖文化体系。元代妈祖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结合蒙古贵族长期崇奉藏传佛教,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便以藏传佛教喇嘛教为国教。之后元代诸帝出于统治需要,对佛教崇奉至极。而出于漕运海运保泰的需要,对妈祖也是崇奉有加。甚至水旱之灾,也离不开妈祖的庇佑。特别是元代“修佛事”的记录比比皆是。如《元史》载:“至治元年(1321)春正月丁丑,修佛事于文德殿。”元黄渊《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厘殿记》记载:“湄洲故家有祠,即姑射神人之处子也。泉南、楚越、淮浙、川峡、海岛,在奉尝,即普陀大士之千亿化身也。”将妈祖第一次赋予佛教中观音之角色。《元史》卷云十五《河渠志》:“文宗天历元年(1328)十一月,都水庸田司言:‘八月十日至十九日,正当大汛,潮势不高,风平水稳。十四日,祈请天妃入庙,自本州岳庙乘海北护岸鳞鳞相接。”由于元代这种兼容并重的宗教政策,为妈祖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结合造就了机缘。明代《三教搜神大全》中《天妃娘娘》中就有不少佛典故事。如:“母陈氏尝梦南海观音与以优钵花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免(娩)身,得妃……异香闻里许,经旬不散。幼而颖异,甫周岁在襁褓中见诸神像,又手作欲拜状,五岁能诵观音经。”汉族民间中也有传说妈祖母亲梦中吃了南海观音的“优钵花”而怀孕。观音本是佛国菩萨之首,原名观世音,唐时因避讳李世民的“世”字而称观音。“观世音”之意,是说尘间的芸芸众生在危险之时,观音会普渡众生的幸福。妈祖也是如此,“元朝,每岁漕运经涉海洋,当惊风怒涛,仓卒无措之庥,楫上柂师叫号灵妃,廷颈俟命,忽桅樯之颠有绛炬木妻集,则神至而无虞矣”(明卢熊《灵慈宫》)。这些故事与观音救人的故事极为相似。《七修夹稿》中云:“舟将覆矣,举船大呼天妃,但见火光烛船,船即少宁,明日有粉蝶绕舟飞,不去。黄雀立柁楼食米,顷刻风又作,舟行如飞,彻晓至闽,午后入定海也,神实不可掩也。”类似故事太多,大都说明妈祖显灵先兆的出现有“红灯”、“红火”、“神鸟”、“黄雀”、“粉蝶”等等,这些都与观音显身大有相似。难怪有人称妈祖为“南海女神”。以上这些包蕴着佛教文化的妈祖传说,大都出于元代及以后的明清时代。也就是说妈祖文化随着元代漕运发展一百多年后才逐渐形成的。说到“忠”,自然离不开“孝”。“孝”是儒家伦理的集中表现。《天后圣母幽明普度真经》也提到“子臣弟友、忠孝节义”思想。文中有“为子尽孝,为弟尽悌,行动天地,德通神明,善之至也”,认为只有孝敬双亲,尊敬长辈,爱老扶幼、矜孤恤寡,谦良恭让,才算达到道德的标准。在妈祖传说中,“伏机救父”的故事,也正是突出“孝”德这一主题。在《天上圣母经》中有许多“忠、孝、节、义、信”之内容,如有“孝父母,守伦规”、“一等人,忠烈士,曰成仁,曰成义”,“求忠臣,宜孝子,克孝人”,“三从训,四德备”,“廉说尽,讲节义”、“百善行,孝为先”等等。这些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成为妈祖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于妈祖文化,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都曾涉猎这个领域,现代专家学者也进行认真的研究,1987年,莆田举行妈祖千年祭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着重从妈祖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进行研讨。 从妈祖文化的内涵来说,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的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妈祖牺牲之后,人们就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为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其目的仍是为了化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这是宋代状元黄公度的诗句;“但见舢舻来复去,密俾造化不言功”──这是宋代学者陈宓的诗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这是元代诗人张翥的诗句;“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是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题诗。以上这些诗名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又说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这一民间信仰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从妈祖文化的外延来说,则是指妈祖信仰持续一千年来形成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和借鉴的相关学术文化课题。 在中外关系史上,妈祖信仰与我国古代许多和平外交活动有密切关联,诸如宋代的出使高丽,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历访亚非40多国,明、清两朝持续近500年的对古琉球中山国的册封等等,都是借助妈祖为精神支柱而战胜海上的千灾万劫,圆满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务。外交使节们为报答妈祖神功,写下了大量颂圣文章,而这些原始资料对澄清一些历史遗留的争议很有作用。即如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详细记录七下西洋的过程,对史书记载的讹误和不足起到了订正和补充的作用。清康熙二十二年中国册使汪楫所著《使琉球杂录》详述在妈祖庇佑下,封船如“凌空而行”,飞速通过钓鱼屿、黄尾屿、赤屿而进入琉球国境的姑米山、马齿山海域,使迎接天使的大夫郑永安惊叹如“突入其境”。由此记载可证,钓鱼岛列岛自古就是跟台湾连结在一起的中国领土。 在反侵略战争史上,有关古籍曾记载中国水师将领依恃妈祖庇护多次把殖民主义者驱逐出澎湖海域的史实。澎湖妈祖庙迄今尤存一块“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的石碣,这是明万历三十二年(1640年)荷兰殖民者企图强占澎湖,沈有容从厦门率船队抵达澎湖,令其无条件撤离后的刻石纪功。明天启四年(1624年),中国水师复在澎湖克敌制胜,迫使侵略军首领牛文来律在妈祖庙签字投降。至于妈祖助潮让郑成功的舰队顺利进入台湾鹿耳门港的传说,则在台湾已家喻户晓。 在海上交通贸易及沿海港口开发的历史上,更与妈祖信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从东北至华南,许多著名的港口城市的开发史几乎都跟妈祖庙息息相关。“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这句谚语是对天津港口起源的形象化说明。宋代华亭(即上海)、杭州、泉州、广州四大市舶司均与妈祖庙建在一起。还有营口、烟台、青岛、连云港等都是以妈祖庙的兴建为标志,使荒凉的渔村变为繁荣的港口城市。香港北佛堂摩崖石刻和《九龙彭蒲罔村林氏族谱》关于妈祖信仰自南宋传入的记载,则成为香港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笔。澳门地名的葡萄牙语称作MACAU,就是粤语“妈阁”的音译。台湾同胞把早期的分灵妈祖称为“开台妈祖”,这更充分说明妈祖渡台和宝岛开发是直接关联的。 在科学技术史上,妈祖庙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古代一种航海习俗:在新船下水出航时,必须同时制作一只模型供奉在妈祖庙内,这样妈祖就会时刻关心此船的安全。所以许多妈祖庙内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山东长岛庙岛与妈祖庙的古船模多达350多只,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威远号”军舰模型。这些船模成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一批妈祖庙古建筑,如福建泉州、山东、江西景德镇、广东澄海、贵州镇远和宁波庆安会馆等天后宫,从庙宇结构造型到各类雕刻构件,都是极为珍贵的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此外,各地妈祖庙还保存一些特殊的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后宫存有一幅明代星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利用星图定向航海的难得实物资料。天津天后宫所存的灭火“水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机械消防器材之一。 妈祖文化的外延仅直接记载妈祖信仰的历史文献资料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一百万字。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的许多课题,内容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 妈祖民间信仰的学术价值在本世纪70年代起就引起学者的注意,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客肇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天后》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反响。台湾学者李献璋自60年代起,经过20年的研究,终于写成了《妈祖信仰研究》一书,成为妈祖研究第一部学术性较高的专著。 妈祖故里的学者自80年代起,掀起了妈祖研究热潮,先后举办了五次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厦门、宁德等地方也举办过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妈祖文化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先后出版了《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妈祖研究论文集》、《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祖庙》、《湄洲妈祖》等;在澳门出版了《澳门妈祖论文集》;在台湾出版了《妈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还有《两岸学者论妈祖》、《妈祖信仰》(李露露)、《天后妈祖》(曾昭璇)、《江海女神妈祖》(吴金枣)等对妈祖文化进行深刻的研究。也有《妈祖》、《林默娘》、《妈祖传奇故事》、《妈祖的传说》、《中华与妈祖文化》、《湄洲妈祖千年祭》、《妈祖祭拜宴会》等一大批文献资料、学术专著、文学作品、大型画册等。莆田还举办《妈祖信仰源流展》从神的角度讲,妈祖已是千岁高龄。千余年沧海桑田,中国变了,世界变了,人类文明进步了,科学技术发达了,然而,作为一种信仰——对妈祖的崇拜及其研究,却没有因时代的推进而泯没。今天,我们对妈祖文化的形成及其信仰作一番讨论,不说没有必要。
八闽文化·八闽的宗教和民间信仰·民间信仰
(1) 海神妈祖林默 在闽人信仰的众神中,最负盛名的是妈祖。妈祖信仰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较大的影响。 福建莆田湄洲湾口的湄洲岛是海神妈祖的故乡。闻名海内外的“妈祖庙”,便座落在该岛上,人们称其为“湄洲祖庙”。庙后崖上刻有“升天古迹”四字,相传妈祖就是在这里登山升天为神的。 相传妈祖姓林名默(明末清初《天妃显圣录》中,称她“生至弥月,不闻啼声,因命名曰默”),又称林默娘。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卒于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对妈祖身世,史籍记载十分简略(南宋绍兴二十年廖鹏飞撰,见《妈祖文献资料》)。《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被认为是目前有关妈祖资料中最早一篇。其文曰:“……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圣墩去屿几百里,元祐丙寅岁,墩上常有光气夜现,乡人莫知为何祥。有渔者就视,乃枯槎(“浮木,槎同楂”。”引者注),置其家,翌日自还故处。当夕编梦墩傍之民曰:‘我湄洲神女,其枯槎实所凭(信物),宜馆我(“要求建庙祀我”。引者注)于墩上。’父老异之,因为立庙,号曰圣墩。” 此文记载了妈祖信仰源于湄洲屿,“显灵”于圣墩。“墩”是莆田沿海较常见的地名之一,有的文献又写作“屯”、“堆”,实为同一地方。圣墩古属莆田宁海镇(今属涵江区)梧郊村(《一篇最早的妈祖文献资料的发现》认为“圣墩”在南埕村,载《妈祖研究论文集》,鹭江出版社,1989年)。文中指出妈祖姓林氏,湄洲屿人,生前是位女巫,巫术高明,能预言人的祸福,因其灵验,故深受人们的信赖。北宋雍熙四年(987)“羽化”(去世)后,乡人感其生前为人治病及从海上救人的恩德,在湄洲岛立庙以祀。但因湄洲岛在宋代开发不久,与内陆交通十分不便,妈祖信仰也传播得不广。据《八闽通志》载,咸平二年(999),与湄洲岛隔海相望的平海卫(今平海乡)建造了一座妈祖宫,这是妈祖信仰传播最早的分庙。 妈祖死后一百年,元祐丙寅岁(1086),其信仰才从海岛上扩大到陆地,即距岛百里外的莆田宁海圣墩。这是妈祖信仰广为传播的关键一步。妈祖在宁海圣墩“显灵”,并非偶然。因宁海(今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当时是一个渔业和商业集散的港口,桅墙林立,当地人忙于捕鱼和北上南下经商希求平安的心理,成为妈祖在此“显灵”的原因。随后各地陆续有妈祖“显灵”于沿海沿江的传说,其影响越来越大。 宁海圣墩庙号“顺济”的原因是北宋宣和五年(1123)给事中路允迪取道东海出使高丽,“中流震风,八舟溺七”(《莆阳比事》卷七),唯独路允迪乘坐的船只避开风浪,安全到达。脱险后船上的宁海人保义郎李振说,这是莆田宁海圣墩妈祖女神“显灵”护航之故。路允迪返朝复命时,李振特意将此事上奏,徽宗大悦,赐封宁海圣墩妈祖庙为“顺济”庙,开历代妈祖褒封之先。也使圣墩庙在北宋妈祖信仰活动中成为引人注目的中心。故廖民《顺济庙记》说:“神女生于湄洲,至显灵迹,实自墩始;其后赐额,载诸祀典,亦自此墩始。” 湄洲神女妈祖以航海功业受封后渐渐成为航海者海上活动的精神支柱。“自北宋末年褒封,后经南宋、元、明、清,历代皇帝出于政治需要,都对妈祖尊崇备至,封号由‘崇福夫人’,进而‘天妃’、‘天后’,直到‘天上圣母’。封建 *** 还不断遣使致祭,甚至列入国家祀典。历代帝王对妈祖的加封,对于民间妈祖信仰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参看张桂林:《福建妈祖信仰》,载《八闽文化概览》,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 妈祖信仰先在莆田地区流传,除宁海圣墩外,还有百湖的顺济庙,涵江的灵慈庙等。后以莆田为中心向仙游、泉州、金门、长乐、霞浦、南平、邵武、惠安、漳州、浦城、福鼎、永定等地扩散并波及到广东、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台湾等省的沿海一带。 台湾的妈祖信仰,其渊源来自湄洲祖庙,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至清代已建有二百二十多座妈祖庙,可见影响范围之广。澎湖马公镇妈祖宫是台湾最早的妈祖庙。明天启年间,董应举致福建巡抚南居益书(董应举:《崇相集·与南二太公祖书》)中就提到澎湖天妃宫的事。此宫“为澎湖最古之寺庙,亦为全台湾最古之妈祖庙,虽有北港与台南二庙,当以此庙为总本山庙”(《台湾省通志》卷一《土地志·胜迹篇》)。澎湖是祖国大陆开发台湾的重要基地,据德化使星坊南市《苏氏族谱》载,宋代澎湖已有德化苏姓移民。元代移民人数有所增加,至明代后期,海禁松弛,漳泉百姓捧持妈祖造像横渡海峡,开拓澎湖,建妈祖宫。 北港位于台湾西部,是台湾早期与大陆联系的主要港口。明末,龙溪人(今龙海县)颜思齐、泉州南安人郑芝龙等为首的海上武装集团占据北港之后,漳、泉人至者日多。清康熙年间,僧树壁自湄洲奉神像来,结庐祀之,香火日盛。雍正八年(1730),乃建朝天宫。因朝天宫的神像来自妈祖故乡,是为“真神”,故在台湾威望极高,成为全台妈祖信仰的中心。台湾主要的妈祖庙还有台南的天后宫,系由康熙二十三年(1684)靖海将军施琅改明宁靖王府而成,是为台湾最早的官建妈祖庙。其他还有鹿港天后宫、大甲镇澜宫等。 台湾的妈祖信仰,跟福建移民息息相关。明清之际,福建民众有两次移居台湾的 *** ,妈祖信仰即跟随移民传入台湾。而台湾的妈祖信仰则基于当地百姓怀祖寻根的思想感情。 莆田湄州妈祖庙、台湾北港妈祖庙、天津妈祖庙并称三大祖庙。 (2) 临水夫人陈靖姑 唐代的临水,在今古田县大桥镇。镇上有个临水宫,相传为唐朝末年陈靖姑斩白蛇处。这个临水宫就是临水夫人的祖庙。 南宋理宗淳祐年间,皇帝加封陈靖姑为“崇福昭惠慈济临水夫人”,敕赐庙额曰:“顺懿春秋”,命有司致祭。“临水夫人”陈靖姑,系闽县(今福州仓山区下渡街道)人,“家世巫觋,祖玉、父昌、母葛氏”(万历《古田县志》卷七《秩祀志》),传说她生于唐大历二年(767),后嫁古田刘杞家。贞元六年(790)古田大旱,田地干裂,乡亲请她祈雨。当时她已怀孕数月,却毅然堕胎作法,不幸劳伤而终,年仅二十四春秋。她为百姓祈雨献身,自然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和纪念,被后人奉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陈靖姑死后不久,临水蛇妖作怪,有朱衣人执剑斩之,其怪遂绝,朱衣人自称是闽县下渡陈昌之女显灵。这一传说促进了陈靖姑女神信仰的进一步发展。 据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古田人张以宁撰写的《临水顺懿庙记》判断,古田临水庙始建于唐代。民国《古田县志》进一步确认该庙建于唐贞元八年(792),也就是陈靖姑逝后不久落成的。临水庙也叫临水宫,其建筑模仿皇宫,布局谨严,规制宏伟。宫门额上有“敕赐临水宫”牌匾,旁书联句:“庙貌壮千秋鼎新有象;母仪昭百代坤厚无疆。”主殿正中塑有陈靖姑神像,两旁有林夫人、李夫人像陪祀。左边有太和殿、软身殿,右边是三十六宫婆娘殿,后面是夹奶殿。张以宁是元明之际著名诗人,曾任元朝大学士,入明为朱元璋的文学侍臣之一。像他这样的人物为顺懿庙的建造撰写碑记,充分反映了临水夫人在民间的影响。 南宋朝廷加封陈靖姑为“临水夫人”,并敕赐庙额,使陈靖姑由一个普通的民间女神一跃而成为钦定的神明,此后便“英灵著于八闽”(张以宁:《临水顺懿庙记》),其信仰范围扩大到福建各地。元代,这一信仰仍在扩大,如古田临水人集资扩建临水宫,浙江行省官员荐请朝廷为临水夫人加封等。 明嘉靖年间的《罗川志》(罗川,即福建罗源县旧名)称陈靖姑嫁与罗源县黄演为妻,原先从事巫道活动,死后为神,乡人立庙祭祀。这一说法与稍后刊印的《古田县志》、万历年间编纂的《福州府志》。明代颇有影响的地方通志《闽书》《八闽通志》所叙不同,故此说不传。 明万历年间编撰的《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把陈靖姑说成是观音娘娘剪一指甲点化赐生的,赋她以佛性,使之具有菩萨的保育功能。同时又说陈靖姑曾前往闾山学法。相传说闾山是道教传奇人物徐真人炼法隐身的圣地。后来这座山沉在闽江河底。凡人庸夫无缘入此山。陈靖姑能够下河进山,说明她是道中之人,陈靖姑学得诸多法术,练就高强武艺,但未学得扶胎救产之术。遂又受异人传授,以致“神通三界,上动天将,下驱阴兵,威力无边”。又把陈靖姑装扮成具有道教天性的女神。明代《晋安逸志》中将陈靖姑的家庚从世代巫师变为世代为道,又将其生活年代从唐代中叶后移至五代闽国时期。书中又把五代闽中著名道士陈守元说成陈靖姑的哥哥,并说陈守元的道术得自陈靖姑。从而肯定了陈靖姑的道教身份。此外,该书还用诸多笔墨描述了陈靖姑如何送饭伺候、尽心照料老妪的故事,突出了陈靖姑尽善敬老的高贵品质,这又是儒家思相的直接反映。可见明代,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用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重新塑造出一个完美而具地方特色的女神形象。其后,对陈靖姑的信仰翻过了仙霞岭和太姥山传入浙南温州、青田、丽水、瑞安和平阳等地,在那里也建起了永瑞宫或广应宫,奉祀陈靖姑。 清初出现了《陈靖姑传》和《临水平妖记》两部专题通俗白话小说。乾嘉之际,福州刻印了一部长篇野史《闽都别记》,其中六人二十万字撰叙陈靖姑传奇。在这些文学作品中陈靖姑形象又有发展。 乾隆后期,随着福州入台移民数量日益增多,临水夫人作为扶胎保育女神的信仰在台湾岛逐渐传播。台湾不仅建有临水庙,而且还奉祀临水夫人陈靖姑、义妹林夫人纱娘、义妹李夫人三位女神合一的“三奶夫人”。由于临水夫人影响的不断扩大,雍正七年被加封为“天仙圣母”,道光年间称其为“太后”,咸丰年间又封为“顺天圣母”,几乎可与妈祖海神封号相比美。 (3) 保生大帝吴本 被明代永乐皇帝敕封为“恩主昊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见同治《泉州府志·方外》)的吴本(音tāo),又有“吴真人”、“吴真君”、“英惠侯”、“花桥公”、“吴公真仙”等名号(台湾版《全国佛刹道观总览》),俗称“大道公”,是闽台最有影响的民间奉祀神之一。 现存最早记载吴本生平的两块碑刻,一是杨志的《慈济宫碑》,一是庄夏的《慈济宫碑》。杨志是南宋龙溪(今龙海)县人,进士出身。该碑为嘉定二年(1209)撰写,立于青礁慈济宫。青礁原属漳州府龙溪县,现属厦门市同安。庄夏是南宋永春人,曾任漳州太守。该碑为嘉定十二年(1219)前后撰写,立于白礁慈济宫。白礁原属泉州府同安县,今属漳州市龙海县。 综观两碑所载,可知吴本为白礁人,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农历三月十五日生于一个渔民家里。其父吴通,母黄月华。吴本自幼随父下海打渔。十五岁时,父染瘟疫而亡,母亦悲痛而逝。于是吴本立志学医。先随本村蛇医学以草药治病,后遍访名山古寺,拜方外异人为师。学成归来,在东鸣山下的青礁结茅为庵,炼丹采药,普济众生,活人无数。人们赞誉他是“华陀再世”。宋景祐三年(1036)五月初二,他只身上山采药,从危崖坠落受伤,回到住处即逝,享年五十八岁。乡民将其故居改建为“龙湫庵”,塑像祭祀,私谥为“医灵真人”。到了南宋时期,医神吴本逐渐被塑成消灾除患、无所不能的地方守护神,变成既能呼风唤雨,又善御寇弥盗的形象。 随着吴本从人到神的演化,祭祀吴本的庙宫也被逐渐建造起来了。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传吴本显灵而使盗寇被官兵击溃,青礁百姓对吴本的信仰更加虔诚。青礁人颜师鲁(南宋绍兴二十二年进士,累官监察御史,国子祭酒、吏部尚书、大中大夫。晚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泉州),倡议百姓捐资建造庙宇专祀吴本。庙宇建成,四方香火不绝。宋乾道元年(1165),孝宗赐该庙名“慈济”,赐吴本为“大道真人”。青礁建庙的同年,近在咫尺的白礁也建起庙宇供奉吴本。此后,福建许多地方又建造了一些庙宇,信徒也不仅仅限于闽南地区。 南宋淳祐元年(1241),朝廷下诏改“慈济庙”为“慈济宫”。南宋奉祀吴本的建筑物由“庵”变为“庙”,又改称“宫”,反映出这一信仰的道教色彩在逐渐加深。元代,闽南兴建了长泰慈济宫、南安慈济真人祠等。明清两代,吴本的神格进一步提高。明代朝廷四次诰封吴本,最后两次都敕封为“……保生大帝”。一个地方神,其封号达到“大帝”的神格,确为罕见。同时对吴本的身世及其在世时的各种“神通”和去世后的种种灵异,又编造出大量神话故事,大大地丰满了吴本的神灵形象。 明清时期,随着漳泉人移民台湾,吴本的信仰传入我国的台湾省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在台湾省影响相当大。台湾最早的吴本庙建于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即今台南县新化镇的“大道公”庙,亦是目前所知道的福建民间神明在台湾落户的第一座神庙。1661年4月,白礁许多乡勇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大军,带着保生大帝二大帝(白礁慈济宫供奉的保生大帝开基神像共三尊,俗“一大帝”、“二大帝”、“三大帝”。一大帝与三大帝,今仍分别供奉于白礁慈济宫和青礁慈济宫)神像,率先在台南头前寮将军溪登陆,并在台南学甲镇创建慈济宫奉祀。到清康熙统一台湾时,共建二十一座保生大帝庙。据1930年对台湾寺庙的调查,全岛有保生大帝庙一百一十七座,居全岛诸神庙宇的第七位。可见其影响之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