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生白术治便秘研究论文

生白术治便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生白术治便秘研究论文

【刘华一运用生白术治疗便秘经验】用生白术治此症须用大剂量方能奏效,轻者可用 10g 20g,重 者 可 用 40g 50g。若 兼 气 虚 明 显者,可酌加黄芪、太子参、党参; 若兼腹胀者,可酌加木香、槟榔; 若兼血虚者,可酌加熟地黄、当归; 若兼肾阳虚者,可酌加巴戟天; 血瘀甚者加桃仁、红花,脾阳虚者加干姜。{贾宇静。刘华一运用生白术治疗便秘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4):399} *** 【单兆伟治疗老年性便秘临证多加用莱菔子、决明子 2 味药】其中,莱菔子归肺、脾、胃经,能行气消胀,导滞化积。《医林纂要》曰:“莱菔子熟用,下气消痰,攻坚积,疗后重。”而决明子归肝、大肠经,能益肝阴,清肝明目,又能清热润肠通便,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所含蒽醌类物质有缓和的泻下作用。总之,单老治疗便秘不离“通降”二字,又能结合老年人的特点,与五脏相结合,虚实兼顾,阴阳并调,从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孙宏文。单兆伟治疗老年性便秘临证经验撷菁[J]。江苏中医药,2012,44(1):12-13} *** 陈潮祖治水津不布慢性便秘重用桂枝】水津不布所致之慢性便秘,临床并不少见,但往往容易被忽略。此类患者多有长期服用寒凉泻下药物的用药史,多伴脾肾功能失调,水湿为患的表现,如身肿、困重、眩晕、吐涎,口不干或口干不欲饮,舌淡或淡胖,苔白,脉缓或弱等。此系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肾的气化不及,以致水津不能四布,五经不能并行所致。患者虽有湿滞体表征象,肠道却现燥涩。治宜温阳化气,运脾除湿。常用五苓散化气行水,令其水津四布,内渗肠道,大便自然归于正常。《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五苓散中白术运脾燥湿,助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茯苓、猪苓、泽泻利水而不伤阴,通调水道,令水津下流于肾;桂枝温阳化气,使津化为气,从而方能敷布水津。医者但知五苓散能治气化失常的泄泻,却不知能治气化失常的便秘,是对《素问》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之理犹未透彻理解,亦治病求本之旨尚未彻底明了。陈氏可谓参透了仲景五苓散之真谛,擅用五苓散治疗阳虚湿困,肠道失濡之便秘,疗效显著。且陈氏体会,用此方时,桂枝的用量宜重,至少不应少于12g,否则全方振奋阳气,化气输津之力太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阳虚严重,兼见形寒怯冷者,还可选用真武汤加减,以温阳利水通便。{叶俏波,陈西平。陈潮祖从气津论治慢性便秘经验[J]。四川中医,2009,27(11):9-10}。 *** 【蔡淦辨证治疗顽固性便秘用活血药经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机体津液的正常疏布运行有赖于气之推动,气滞日久,推动无力,血行不畅,则瘀血内停;津液疏布失常,则易生湿化热.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更加阻碍肠腑气机,大肠积滞益甚。久病成瘀,多数顽固性便秘患者除见有上述气滞腑行不畅症状外,尚可见腹痛胀满、口气秽浊,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等肠腑血瘀、湿热内蕴表现。其病机属于瘀血阻滞肠腑,湿热蕴结大肠,腑气通降不利。故而蔡师在行气通腑导滞的基础上,多加桃仁、虎杖、路路通、当归、郁金等活血通便药,及苍术、黄芩、石菖蒲、蒲公英等清热化湿药物,以使瘀血散、湿热去,气机流通恢复顺畅,则便秘可除。{丛军。蔡淦辨证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11-12}。 *** 【蔡淦辨证治疗功能性便秘用宣肺药经验】中医学认为,忧思多虑、脾伤气结,或抑郁恼怒、肝郁气滞,或久坐少动、气机不利,均可导致腑气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司,糟粕内停,或欲便不出,或出而不畅,而成气秘。《金匾翼·便秘》曰:“气秘者,气内滞,而物不行也。”部分患者久服泻药,使气机枢转不利,气结为患,脾胃失和,升降失司,腑气不通,便秘益甚。本证临床多表现为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胀,胸胁满闷、嗳气食少:舌苔薄腻,脉弦。蔡师认为,治疗气秘当以调畅肠腑气机为要,应谨遵《内经》“土得木则达”之义,疏肝健脾、温中行气、通腑导滞;处方时可法宗六磨汤,药用川厚朴、枳实、木香、槟榔、乌药、沉香、柴胡、木蝴蝶、香附等疏肝行气,通腑导滞;辅以党参、获荃、生甘草、半夏、陈皮之类健脾助运。“肺与大肠相表里”,上窍闭则下窍不通,肺之肃降与大肠传导息息相关,肺失清肃则肠腑闭塞不通。故蔡师治疗气秘亦酌情使用桔梗、杏仁、瓜英、苏子等具有宣肺作用的药物,使脏腑气机升降有序。{丛军。蔡淦辨证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11-12}。 *** 【步玉如辨治气虚便秘重用生白术】张洁古认为:“实秘者,秘物也,虚秘者,秘气也。”统之或由中气不足,推运无力而导致气虚便秘,以老年患者多见。临床表现为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便后乏力,粪便不干结,体质虚弱,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或舌体胖大,苔白,脉弱。治以益气健脾。步老治疗气虚便秘常重用生白术,每剂必大剂量用生白术 45 g,且与枳实相伍,先补其虚,后行其滞,配归、芍之养血;麻仁、肉苁蓉之润燥以治本;厚朴行气;酒大黄缓降,不后下以免其致泻伤中。步老认为,生白术既能燥湿健脾,复能缓脾生津,“利腰脐间血”,生白术 15 g 健脾利湿,30 g以上就有很强的通作用。另外,还加用威灵仙,因其能“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滞,心腹痰水”,通气利脏腑以治标,对胸腹不利、脏腑不通之证皆有良效。{赵一丁。步玉如辨治便秘经验拾萃[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0 , 17 (8):75· -76},

白术 熟地 治便秘有特色。 便秘分虚实,急慢。 白术与熟地配合,调理便秘,以腹胀口干为主症状表现,或各方面不很明显也可,即以便秘出现即可使用。 1.现代人便秘现象较为常见。青壮年多以排便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善,情志不遂为主要原因。 2.老年人多因器官功能退化,排粪便无力,或肠道津液干涸,逐渐演变为无力排而秘。 大体归脾虚或肠湿,津亏或燥,二者为引起便秘为主体主题责任。 当然也存气机郁滞,脾肾阳气不足者。 临床常用生白术与熟地黄治便秘,白术、熟地治疗便秘,大有特色。 生白术能健脾益气化湿,滋肠运化,为补脾运湿之要药。 熟地黄味甘微温,有养血滋阴,补肾益髓,功效用于便秘如增液行舟。 3.孕妇,产后便秘可参考,辩证使用。气滞严重便秘者,可加枳实或枳壳。本文为知识共享。 如使用不用,概不负责,并保留相关法律事项。

便秘论文研究现状范文

我知道,护理我知道怎么做我来安排的

老年人便秘的护理我给你一篇

中医护理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 方法 ,对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一些护理副高职称论文 范文 ,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探讨中医护理中便秘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便秘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训练组42例从入院起除按常规护理外,还加入了中医护理,对照组42例按传统常规护理进行,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及恢复情况。结果 运用中医护理训练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结论 便秘患者通过中医护理后,能够减轻或解除患者因便秘带来的困扰、提了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便秘;中医;护理

便秘是指气阴不足,或燥热内结,腑气不畅所致,以大便干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排便困难或排便不畅等临床表现[1]。引起便秘的因素有外感寒邪、不良的生活习惯、情志失调、年老体弱、阴阳气血不足等导致大肠传导失调。

1临床资料

选择本病病例为2012年5月~2013年8月在我科住院中的便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训练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35~78岁。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38~68岁。两组病例病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均具有可比性。2护理方法

在对如何缓解便秘的诸多研究中多数人认为可内服中药汤剂、内服西药缓泻剂、外用润肠剂、灌肠剂等均可治疗。但是这些方法很容易形成依赖、只能够暂时缓解达不到长期解决目的。现将我科中医护理本病的方法 总结 如下:

2.1情志护理 七情是导致便秘的因素之一,便秘患者由于病久痛苦,情志多为忧伤,因此向此类患者讲解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心胆火旺等情况容易使大便干结的道理,指导患者调节情志的方法,使之 消除紧张 、焦虑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可减轻患者因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引起的神经功能紊乱,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对改善便秘症状非常重要。

针对长期需要卧床的患者,我们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讲解一些成功的案例,再结合患者本身的具体情况共同制定并实施护理方案,能较好的解决便秘情况。

2.2饮食护理 合理的营养饮食搭配,对治疗便秘患者也很重要。现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三餐要定时、定量、定餐营养摄入搭配合理。

2.2.1多食含粗纤维较多的蔬菜、谷物、水果等如芹菜、香菜、韭菜、香蕉、苹果、红薯、五谷杂粮等,忌食生、冷、油炸、辛辣、熏烤等刺激之品。同时还要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与嗜好如,过饥或过饱、偏食、吸烟、饮酒等。

2.2.2便秘患者需多饮水,使肠道保持充足的水分,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蜂蜜水、或温开水、很谈的盐开水、酸奶等,可预防便秘的发生。

2.2.3胃积热的患者饮食宜多选用清凉润滑的食物如,慈菇、黄瓜、苋菜、莴苣、苹果、等。忌食辛辣、厚味刺激之品,如辣椒、狗肉、酒等,以免加重大便燥结.

2.2.4肠道气滞便秘患者饮食则宜选用行气润肠之品,如香蕉、花生、柑、海带等。忌食栗子、白果、莲子等,以免加重便秘;脾虚气弱者宜多食用芝麻、松子、蜂蜜、胡桃等健脾益气通便润肠.

2.2.5血虚肠燥者可多食滋阴养血生津之物、润燥之品,如桑葚、蜂蜜、海蜇、芝麻等;忌食辛辣燥热之品,脾、肾阳虚者可多食韭菜、羊肉通润便之品,忌食生、冷、寒凉之品,以免阳气不运,寒气瘀结使大便不畅。护理人员可通过中医辨证方法针对不同的辩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饮食指导。

3对症护理

3.1对于年老、体弱、盆底肌肉较松弛的患者可制定有规律性的排便训练如收复提肛缩阴运动训练增强腹肌张力,通过对盆底周围肌肉的收缩训练刺激肠道运动使之形成排便条件反射,可诱导排便推动大便的排出。

3.2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从旁协助或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腹部按摩法,患者可取平卧位,双手重叠抚按脐周,以顺时针方向从右至左、由轻至重做环形按摩,促使肠道蠕动,每日至少早晚饭后30min按摩2次,15~25min/次,以调节肠道助消化,健脾胃。

3.3对于精神过度紧张、恐惧的患者可进行松弛训练,如聊d、听音乐、打太极、散步等每天至少坚持20~30min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可有效的缓解因便秘产生的紧张、焦虑、恐惧症状。

3.4对便秘患者要给予足够多的水分,每天至少摄入2000ml水,清晨可空腹喝1杯白开水或淡盐水,或在睡觉前饮1杯白开水或蜂蜜水,使肠道保持充足的水分。

3.5可辅助中医特色治疗如耳穴埋豆,取脾、肝、三焦、直肠下段、腹、肾等穴位,按压3~5次/d,2~3min/次,以耳廓充血发热为宜。按摩法运用点按法强刺激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穴。针灸治疗法,实证者可取曲池、内庭、支沟等穴,以清热理气。虚证者可取大肠俞、脾俞、足三里、上巨虚等,以健运脾气,温阳通便。

3.6对于严重便秘者,可遵医嘱内服用通肠润便药物、外用润肠剂或灌肠、人工取便等,孕妇、年老体弱者慎用,发热、腹痛不明时禁用导泻剂,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不可随意使用泻药,以免发生意外。

4健康指导

4.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运动方式、滥用药物、精神等因素与便秘之间的关系,指导患者生活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注意避外邪、畅情志。

4.2指导患者适当的进行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4.3与患者及家属分析导致排便困难的原因,以减轻患者急躁、焦虑、恐惧的心理压力,指导及协助患者或家属做腹部按摩、收复提肛缩阴运动。

5结果

42例便秘患者通过两组对比,运用中医护理训练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早期推广中医护理便秘技术能够尽早的让患者解除因便秘带来的困扰。

6结论

我们通过中医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本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诱因及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主动治疗并配合锻炼。可减轻或解除患者因便秘带来的困扰、提了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临床病证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护理副高职称论文范文

儿童便秘中医研究论文

前面我们介绍了小儿食积的诊治,并且知道了如果长期喂养不当,小朋友脾胃容易受损,这个时候食积就容易反复发生,就会有各种身体不适。

一、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久之正气不足,这类小朋友抵抗力较弱,经常感冒,感冒后也很久才恢复,有的咳嗽缠绵不愈,有的扁桃体、咽喉、鼻腔经常发炎。

二、反复食积,最易引起的就是胃肠道不适了,这些小朋友往往食欲不佳,伴口臭,腹胀,腹痛,大便稀黏臭秽、夹有食物残渣或大便干结。

三、脾胃功能受损严重,生长发育也会受限,这类小朋友身形瘦弱,精神萎靡,毛发稀黄,有的甚至肚子胀大、四肢瘦小,这就是中医儿科疾病里的“小儿疳积”。

以上就是反复脾虚食积的常见表现,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第一种情况,因脾虚食积而导致反复感冒的诊治。

今天我们学习 第二种情况:因反复食积,脾胃受损,而导致的胃肠道不适。

这类小朋友往往食欲不佳,伴口臭,稍微吃点东西就腹胀,还经常说腹痛,大便稀黏臭秽、夹有食物残渣或大便异常干结,难以排出。

治疗思路

第一步:消食导滞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朋友会有疑问了,你前面不是说小朋友如果是脾虚引起的食积发作,采用消食导滞的方法后,过几天又会复发吗?不是应该补脾胃吗?

其实不全对,当小朋友体内有食积时,就好比狭窄的道路上堵满了 汽车 ,这个时候我们直接去扩充道路,会造成道路更加拥挤,此时先疏导交通,用消食导滞的药物,疏通肠道气机后,在健脾养胃。

消食积方:

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鸡内金

中成药:

保和丸、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

食疗:

白萝卜,切成细丝挤出汁,炖热后内服。

第二步:巩固调理

治法:健脾养胃同时消食导滞

方药:消食饼加减

常用药:怀山药、莲子肉、茯苓、薏米、芡实、焦三仙、炒鸡内金。

2岁,3周前出现精神欠佳,随后午觉时突然全身抽动3分钟,继而体温38度,治疗后好转出院。

现症见 :食欲不佳,睡眠不安,偶趴睡、睡觉常大汗出、踢被;幼儿从出生1月后至今,大便异常干结,3-7天一行,抽搐前大便异常干结;4月前,发热后,残留双脸颊发红,出疹,至今未愈。

分析: 肠道积滞,郁而化热,故见诸多热证表现,治以升降散清宣郁热,辅以理气导滞通便之药,待诸症缓解后调补脾胃。

10付

服药3天后,大便基本每天一次,偶干结,双脸颊未发红、出疹,未出现“撅屁股睡觉”,家长诉脸上皮肤没这么干燥了、汗出情况亦减少。予以健脾消食导滞之法

10付后诸症痊愈

随访1年,大便正常。

小儿食积相关内容往期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由「远行中医」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普,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因平台规定,发文须 隐藏中药剂量 ,如需学习者,请私信。

关注@远行中医 ,让我伴你 健康 前行!@快问中医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学位论文

针灸是一种我们中医的治疗方法,它有许多神奇的作用,可以治疗便秘肠胃积热,早在《内经》、《灵枢·杂病》篇就有记载,如“腹满,大便不利……取足少阴”,“腹满食不化,腹响响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阴”,“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等,以后《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历代针灸医籍都有记载,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便秘的病因病机归纳起来不外四方面:第一肠胃积热,第二气机郁滞,第三气血津液亏虚,第四阴寒凝滞。根据病因病机选择适宜的穴位,采取一定的手法进行针灸治疗,可以起到通腑泄热、顺气导滞、益气养血、滋阴润肠及温阳开结等作用。

如采用泻法针刺天枢可以疏泄阳明腑气而通积导滞;针刺大肠俞,采用泻法、平补平泻法可以调理大肠气机而润燥通便;针刺合谷、曲池以清泄大肠实热;采用补法针刺照海以滋阴生津等。

便秘有多种原因,在采用外治疗法治疗时,只要是对因对症,就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1、热结:主要用食疗方法。用牛奶半斤、蜂蜜60克、葱汁少许,煮熟,早晨空腹时服用。面赤可用土豆一个去皮,捣成糊状,冷开水冲服。

2、气滞:用针刺疗法和推拿疗法。

(1)针刺疗法

取穴: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大横穴。方法:每日1次,留针15分钟,用弧度提拉刮针,中等刺激手法。

(2)推拿疗法

在大腿部内侧大筋(股内侧肌群)外,以手握住,用力捏动,每侧2~3次,至病人感到有肠鸣音增加为至,每日1次。

3、气虚:用针刺疗、气功疗法。

(1)针刺疗法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脾俞、阳关、中髎。方法:每次取2~3个穴,留针15分钟,手法同上。

(2)气功疗法

揉腹功、大便气通导引功。

4、血虚:用食疗、耳针疗法。

(1)食疗法:蜂蜜5匙、香油1匙,开水冲服。

(2)耳针疗法

取穴:大肠、直肠下段、肝、心穴。方法:王不留行籽压迫,每周更换1次。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病症,临床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以及排便困难或不尽感等。便秘不仅影响食欲及肠道营养的吸收,而且是诱发或加重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重要原因。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可能与心理因素、先天性异常、生活方式、炎症刺激、滥用泻药及长期有意识抑制排便,或与支配肛门内外括约肌的神经功能异常有关。总之,排便生理过程任一环节出现故障均可引起便秘。此外,粪便的容积和稠度、直肠顺应性、内外括约肌功能、耻骨直肠肌与肛直肠角、直肠感觉等均可影响排便过程。有了便秘,不要紧张,越是紧张越容易造成结肠的蠕动失常或痉挛性收缩,从而加重便秘。要首先自身进行调节:(1)注意饮食调整,忌食厚味辛辣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还有粗粮。(2)平时应多饮水,尤在夏季应注意补充体内水份分。(3)应劳逸结合,多做适合自己的户外运动,增加肠蠕动。还可以按摩腹部,被动增加肠蠕动。(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应养成晨起定时大便的习惯。晨起没有便意也要多蹲一会儿,坚持日久,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便秘不能长期依靠泻药,这样产生依赖性,就更难治疗了。如果通过自身调整不能起到明显的疗效的话,可以采取针灸治疗,针灸通过整体调整,刺激穴位,促进胃肠蠕动而起到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如果您是上班一族,没有足够的时间到医院接受针灸治疗可以采取穴位埋线的方法。穴位埋线是针灸的一个分支,将可吸收的羊肠线埋植在穴位里,需要10-20天才能吸收,在这段时间里羊肠线一直良性刺激穴位,产生生化物理作用,促进胃肠蠕动,而起到治疗便秘的作用。穴位埋线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像药物一样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通过整体调理可以治愈便秘。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薛生白辨治湿热病研究论文

湿温病是感受湿热邪气所引起的,多发于雨湿季节或我国长夏阴雨季节。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症见身热不扬,头晕沉重,胸脘满闷,一身酸楚乏力,舌苔白腻滑润,脉象濡软缓弱等。特点是发病缓,传变慢,病势缠绵而病程较长。因为湿盛最伤中阳,所以脾胃症状明显。现代医学的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夏季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急性血吸虫病等病的某些阶段,也属于湿温的范畴,都可以参考本病的辨证与治疗及其饮食禁忌等。 有关对湿温的论述,在《内经》中有“湿盛则濡泄”的描述。在《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宋代朱肱对本病的因、证、脉、治有较详的论述。在《类证活人书》中指出“病人伤于湿,中于暑,湿暑相搏,则为暑湿”,并指出,本病多汗,脉濡,治疗方法为,“治在太阴,不可发汗”。清代医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雷少逸等对湿温病的研究极为深刻,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湿温病的病因可有两个方面,一是外感湿热之邪,二是中焦脾胃功能受到损害。在夏秋暑湿炎热之时,或阴雨绵绵,地湿上蒸,热蒸湿动,此时若人体正气不足,防御机能相对减弱,脾胃的运化失健,湿邪困脾,久则产生湿热病;若人体强实,中气旺盛,虽然有外界的湿热环境,中阳尚能运化水湿,不一定发病。如因饮食不节,恣食生冷肥甘,或久居湿地,则中阳气机失健,易损伤脾胃,内湿产生,蕴久化热导致湿热病的发生。 湿温病发病 湿温病是人体感受两种不同的邪气,故既有湿邪又有热邪的特点。由于病邪的特异性,决定了其转化特点。湿温病转化有:一为从阳化热,一为从阴化寒。 临床上出现的症状,如湿热蕴蒸肌腠外发白;内蒸肝胆而发黄疸;湿热酿痰,上蒙清窍,神志昏蒙;湿热下蓄,小便不利;湿热郁阻骨节经络,可致湿热痹痛,或下肢浮肿;或湿热阻滞经络而发动风;或湿热下迫大肠,可致大便不爽等,但是由于湿与热的特点,证候表现往往有其特殊性。如身热不扬,这是湿温典型的热型,体温虽然很高,但扪之皮肤并不灼手,或手足发凉,这是热处湿中,湿遏热伏,热被湿邪所遏,不能将热发越于外,故扪之则不灼手,若久扪则灼热甚重。其他还可见以下症状: 发热而脉缓濡一般说体温与脉率是正比,但湿温病则不然,在湿温(肠伤寒)中是常见的。“相对缓脉”,所谓相对,即对发热而言,高烧病人,脉率相对慢一些。因湿邪阻遏阳气,气血运行涩滞,湿邪阻遏其热,故脉搏相对缓慢。 发烧面反淡黄温热病发热则面红目赤,但湿温病患者体温虽高而面色淡黄,不红反见垢暗,这也是湿热交蒸,气机不畅,气血阻滞不能上荣于面所致。 发热而表情淡漠一般说发热烦躁,但其高烧往往不烦躁,反而表情呆滞。这是因为湿热郁蒸,气机阻滞,清阳不升,清窍蒙蔽所致。 口干不欲饮或竟不渴温热病中由于热伤津液,故口干渴饮,但在湿温病中可见到口干,但不欲饮,或竟不渴。因为这种口干,不是津液不足,而是湿邪阻碍气机,气不化津,津液不能上润于口。治疗一不可清热,二不可生津,三不可增液,四不可苦寒攻导,只要气机通调,津液得致,三焦输布则口渴自除。 汗出而热势不减湿温病不论汗出多少,不论在何部位,总之是汗出而热势不减。这是热蒸湿邪阻而不畅的结果,不是阳气通、三焦畅的正汗,这是湿热交蒸的病汗。 大便数日不下,但并不干结这也是湿温的特点。由于湿郁内阻,气机不畅,肠间传导不利,大便不爽,难以畅通,但非燥屎内停不下,且舌苔不老黄垢厚,没有腹满燥实,临床时,切不可误认为燥屎内结,而苦寒攻下,反伤中阳。 湿热轻重的程度及其用药 湿郁热蒸,湿热弥漫于三焦之中,留连在卫气之分,热处湿中,湿热裹结,如油入面,难解难分,热以湿为依附,湿不去则热不清,湿去则热不能独存,故如何有效地使湿热分离,则是治疗湿热的关键。 治湿热两感之病,必先通利气机,俾气水两畅,湿从水化,热无所结,湿浊化则热清易,切忌湿未化而过早误投寒凉,因寒则涩而不流,湿因寒而凝涩。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湿热的多少,阻滞程度的重轻,可分为湿阻、凉遏、寒凝、冰伏四个阶段,分述如下。 湿阻 湿之邪犯人,初起即阻滞气机,病在上焦。若太阴脾困内湿不化,则邪多湿阻中焦难运。湿郁于上,初起为湿热邪气困于肌表,营卫失和,周身困重酸楚,湿热蔽阻清阳,阳气不升而头晕且沉。其壅遏阳气,肺气不宣,升降失常而胸闷,咳嗽,喘息。舌苔白滑润腻,脉象滞涩而缓濡。 治宜轻扬宣郁化湿。肺为华盖,其位最高,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湿热之邪上受肺必先伤,肺受邪则郁闭,其气化不利,湿邪留滞,治宜先宣肺气。正如吴鞠通所说:“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用药宜大豆卷、炒山栀、前胡、杏仁、浙贝母、芦根等,或以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等方加减选用。以轻扬宣肺化气祛湿,肺开湿宣,热随湿去。所以湿热郁阻上焦,不用发汗,以轻扬宣肺,湿即化肺气开,正如徐灵胎所谓:“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宜化淡渗之药,疏肺气而利膀胱以为良法”。 若湿邪阻中,脾胃受病,气机升降之枢纽失灵,人体之气机升降,权衡在于中气。章虚谷说:“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动,中焦和,则上下顺”。中焦和即脾胃和,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升则健,胃降是和,所以中焦气和,脾胃升降皆得适度,则心肺在上,行营卫而光泽于外;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壮于内;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溉四旁,人体保持正常的气机升降运动,是为无病。 若脾运失司,则内湿停留。脾本主湿,以升为主。湿邪最易损伤脾阳,脾为湿困,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水湿内聚,气机不畅,可见胸脘痞满,大便溏滞不爽。湿热阻中,热蒸湿浊,常可弥漫表里上下,兼见倦怠乏力,四肢沉重,面色光亮而淡,头晕且胀,舌苔白腻润滑而液多,脉沉濡而软,或沉缓而迟。 湿热阻滞于中焦,当运脾气,宜苦燥泄热法,药如半夏、陈皮、厚朴、杏仁、大腹皮、黄芩、黄连等,以燥湿清热。正如章虚谷所说“脾气弱则湿自内生,湿盛而脾不健运,浊壅不行,自觉闷极,虽有热邪,其内湿盛而舌苔不燥,当先开泄其湿,而后清热,不可投寒凉以闭其湿也”。 凉遏 感受湿热之邪,又恣食生冷,或贪凉过度,或误服寒凉之药物,或感受湿热之邪而湿重热微者,因寒凉凝涩,遏阻中阳,脾胃升降之机为寒凉湿浊阻滞,则全身气机不畅。症见胸脘痞闷,憋气堵胀,叹气,周身酸软,大便溏薄,小便不畅,面色淡黄,舌质略红,苔滑而腻,脉缓软,或沉缓且濡。治宜苦微温法,开湿郁畅中阳以利三焦。若湿邪凉遏一化,气机宣畅,热邪随湿而去。药如半夏、陈皮、杏仁、白蔻仁、苍术、木香、草蔻等。 寒凝 素体中阳不足,复感湿热之邪,邪从湿化而归太阴。又因饮冷或服药偏凉,或用滋腻之药,湿盛阳微,湿本为寒水之类,遇寒则凝滞。症见胸脘痞满,堵闷异常,喘息腹痛,大便稀,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腻滑润,脉沉软而涩。寒凝涩滞,非温不能驱寒,以开凝通闭法。药如桂枝尖、苏叶梗、草蔻、生姜等。用辛温之品先祛其寒凝,可暂而不可久,待寒化凝开,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否则热增,不利于病。 冰伏 冰伏较寒凝更甚,多见于素体阳虚,又患湿热病,暴进冷饮,或过服寒凉重剂。寒冷入胃,中阳重伤,湿盛阳微,湿热之邪为寒凉所凝,深伏于内,导致冰冻,气机为寒邪所遏,阴阳不相顺接,阳气不能达于四末。症见面色苍白,胸脘痞闷加重,四肢逆冷且少腹绞痛,舌淡润液多,大便稀,溲清长,脉沉迟。非辛温燥热之品,不能缓解冰伏,以散寒开郁而通阳,急用四逆汤、理中汤,药如桂枝、肉桂、干姜、生姜、川椒、草蔻等。俟冰解、寒散、面润、脉起,即刻停服。不可过服久用,防其热势加重。 总之,湿热病的治疗,应以化湿、祛湿、渗湿为主,切忌早投寒凉之品。否则若误治,湿未去而热反恋。治湿必先化气,“气化湿亦化”。湿在上焦,则化肺气;在中焦,则运脾气;在下焦,则化膀胱之气。湿郁开则热随湿去,湿郁开再议清热,非热重湿轻者莫用苦寒。

在长夏时节,也就是夏季和秋季的交替时间,常常感觉到头部疼痛,身上困重,同时精神也会感觉疲惫不堪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了,这可能是体内湿热病邪在作祟,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了。 其实对于这些症状,在中医的范畴有专门的说法,就是湿温初起,又或者是暑温夹湿,体内的湿气太重,而且还是湿大于热的病证,这主要是因为 卫阳之气被遏制,不能顺畅的运行,脾胃两个脏腑之间相处的不融洽,出现了“失和”所导致的。 尤其是在夏秋交际,夏季的暑热邪气还没完全褪去,外界的湿气逐渐加重,我们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受到湿热病邪的侵袭,再加上体内的脾胃受到湿邪内阻,影响了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也就出现了“外邪入里,里湿为合”的湿温病症。 医家薛生白也曾在《湿热论》中提到,当人体的太阴经脉受到损伤,湿邪困阻脾胃,容易导致内在的邪气残留,热邪与湿邪相互交合,造成病症。 温热病邪初起的时候,卫阳之气不畅,所以患者才会出现头部的疼痛,并且害怕寒冷;体内的湿气过重,身上就会出现身体沉重,疼痛难忍,肢体也会倦怠无力,并且湿邪太重,会影响气机的运行,造成胸部气运不畅,出现胀满。 湿邪属于阴邪,湿气滞留在体内,会导致热邪的生成,因此患者会出现午后的身上发热;患者的面色淡黄,舌苔发白,但是不口渴,这些均是体内的湿气在作祟,气机的运行被阻,湿邪重于热邪的特征。 因此在治疗上需要宣畅气机,清热利湿。 其实在清代的温热大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早就已经收录了一剂可以有效缓解此类症状的方子,这就是接下来的主角——三仁汤。 三仁汤是祛湿利水的代表方剂之一,不仅有着疏通气机运行的作用,还可以清解体内的湿热病症,是很多医家用来治疗湿温初起、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 主要由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一共8味中药配伍而成。 其中的“三仁”主要是薏苡仁、杏仁、白蔻仁这三种植物, 薏苡仁是我们生活中用来淡渗利水的常用中药,同时还可以健利我们的脾胃,让湿热病邪从下焦而去;白豆蔻具有芳香的药性,芳香能够化湿,还能行气,所以本药物可以疏通中焦的脾胃之气,来帮助祛除体内的湿邪;杏仁宣利上焦的肺气 ,在《温病条辨》中也提到过,肺主司我们一身的气机,气机舒畅了,湿气病邪也就消除了。这三种中药,宣上、畅中、渗下,三者同时进行,让体内的三焦湿热上下分消。 半夏和厚朴辛开苦降,能够行气除满、化湿和胃,增强这个良方理气除湿的功效,竹叶和通草甘寒淡渗,可以加强清热利湿的能力。 原本的方剂很多医家会用甘澜水来煎药,所谓的甘澜水又被称为“劳水”,用此煎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药方利湿的功效,但是因为甘澜水的获取太麻烦,所以现在主要是直接水煎。 这个药方将芳化、苦燥、淡渗同用,让残留在身体表里的湿气都能化解,热邪被除,暑热自解,水道通利了,体内的湿温病症也就被治愈了。 虽然这个方剂可以很好地治疗体内的湿热病症,但是对于舌苔黄腻,热邪重于湿邪的患者,并不适合,使用后,有可能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 索引序列
  • 生白术治便秘研究论文
  • 便秘论文研究现状范文
  • 儿童便秘中医研究论文
  •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学位论文
  • 薛生白辨治湿热病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