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科学观这本书是美国营养界第一把交椅阿德勒-戴维斯 学的
自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和马铃薯以来,近十年来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发展非常迅速。种植了100多种植物,包括水稻、玉米、土豆、棉花、大豆、油菜、亚麻、向日葵和经济作物西红柿、黄瓜、芥菜、甘蓝、花椰菜、胡萝卜、茄子、生菜、芹菜和其他蔬菜作物; 苜蓿、白三叶草; 苹果、核桃、李子、木瓜、瓜类、草莓和其他水果; 矮牵牛、菊花、康乃馨、加兰花和其他花卉和杨树品种。应该说,转基因植物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突破。在中国,粮食和豆科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以水稻和大豆为例,介绍植物基因工程的新进展。
1] 祝威. 挤压蒸煮法改善玉米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03 .[2] 魏丹. 荸荠果皮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7 .[3] 李凤敏. 微生物酶法生产高活性膳食纤维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3 .[4] 庞钰. 苜蓿蓟马的防治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6 .[5] 欧高政. 橄榄膳食纤维等功能性成分的研究与利用[D]福建农林大学, 2006 .[6] 金建昌. 茭白壳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7] 姜亚东. 紫花苜蓿膳食纤维化学提取方法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8] 谢晓琼. 橄榄[Canarium album(Lour.)Raeusch]果实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7 .[9] 许鹏. 苜蓿栽培适应性及生产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10] 张雪梅. 柠檬皮膳食纤维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 2006 .1] 冯志强,李梦琴,刘燕燕. 生物酶法提取麦麸膳食纤维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 2006,(01) .[2] 张熊禄,张盛泉. 膳食纤维的制备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3] 潘英明,唐旭杰,黄志清,杨林,姜宝新. 花生麸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J]广西轻工业, 2003,(04) .[4] 濮荷娟,骆少君. 茶叶中纤维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中国茶叶加工, 1995,(01) .[5] 张庆,金少华. 膳食纤维的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0,(01) .[6] 杨正兴,吕桂善,黄伶俐. 柿子膳食纤维饮料加工技术研究[J]广西园艺, 2002,(06) .[7] 马冰洁,唐洪波,马玲,韩晓迎. 羧甲基大豆膳食纤维的制备及性能[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12) .[8] 汤照云,刘彤,谢小燕. 紫花苜蓿叶黄素的提取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3) .[9] 艾启俊,张德权. 膳食纤维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农牧产品开发, 1997,(02) .[10] 邵佩兰,徐明. 麦麸膳食纤维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3,(10) .[1] 程安玮, 杜方岭. 膳食纤维抗氧化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09, (01) :67-68,71[2] 马嫄, 孟晓, 蔡自建. 酶法提取鹰嘴豆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的研究[J].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9, (01) :29-31[3] 朱会霞, 孙金旭. 大豆豆渣膳食纤维的制备条件研究[J]. 中国酿造, 2008, (24) :78-80[4] 余海霞, 刘成梅, 万婕, 刘伟, 张兆琴, 吴伟.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改性膳食纤维对酸奶流变学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08, (12) :227-230[5] 丁志民. 膳食纤维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05) :1070[6] 王丽, 戚军. 膳食纤维奶片配方的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12) :132-134[7] 杨芙莲, 任蓓蕾. 酶法提取荞麦仁中膳食纤维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 (12) :198-201[8] 韦玉芳, 王立升, 覃斐章. 灵芝型优良膳食纤维方便食品的研制[J]. 食品科学, 2009, (02) :275-278[9] 林文庭, 洪华荣. 胡萝卜渣膳食纤维的润肠通便作用[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 (06) :522-525[10] 万婕, 刘成梅, 蓝海军, 涂宗财, 刘伟. 动态瞬时高压作用对膳食纤维酶解速度的影响[J]. 高压物理学报, 2008, (04) :439-444[1] Charles W. Weber, et al. Binding Capacity of 18 Fiber Sources for Calcium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ry. 1993,48, (48) :1931~1935 .
1、杨贵仁,廖文科。《重视学生营养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郝明。《关于加强高校学生食品营养与卫生教育的探讨》
3、林芃,李清。《结合实际进行《营养学》知识教学的探索》
4、吴天宇。《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健康教育的调查与应用研究》
5、王修祥。《在农村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营养健康教育的研究》
扩展资料:
健康食物:
1、大豆与豆制品,大豆含有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的相接近,且富含有健脑功效的赖氨酸。黄豆中丰富的卵磷脂是补益大脑物质。大豆制品如豆腐、豆芽都是良好的健脑食品。
2、水果类,健脑水果首推柑橘、柠檬。柑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C,是优良的碱性食品。此外还有含维生素C较多的草莓、金橘、鲜枣等等。
3、谷物类,麦芽是补充大脑磷、钙质的食物,还含有能使人保持良好记忆的镁。麸皮亦是,麸皮面包是优良的健脑主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食健康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重视学生营养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就看你论文中引用了什么然后把他的文章的出处位置标明,格式可以参考一下百度,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杂志要求这么写: 杂志:[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年份.卷(期):起页—迄页。 书籍:[序号]主编者.书名[M].版次.卷次.出版地:出版者,起页—迄页。 解析: 论文参考文献,就是你所写的论文中引用的其他资料中的内容,如数据、概念及别人的研究成果等。不能随便写,是要写出准确出处的。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要求。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5、专利文献 〔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 2 〕 仲前昌夫, 佐藤寿昭. 感光性树脂〔 P 〕. 日本, 特开平09-26667.1997-01-28 〔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 1999-11-22 〔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 6、技术标准文献 〔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7、报纸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8、报告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9、电子文献 〔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杨贵仁,廖文科。《重视学生营养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郝明。《关于加强高校学生食品营养与卫生教育的探讨》
3、林芃,李清。《结合实际进行《营养学》知识教学的探索》
4、吴天宇。《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健康教育的调查与应用研究》
5、王修祥。《在农村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营养健康教育的研究》
扩展资料:
健康食物:
1、大豆与豆制品,大豆含有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的相接近,且富含有健脑功效的赖氨酸。黄豆中丰富的卵磷脂是补益大脑物质。大豆制品如豆腐、豆芽都是良好的健脑食品。
2、水果类,健脑水果首推柑橘、柠檬。柑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C,是优良的碱性食品。此外还有含维生素C较多的草莓、金橘、鲜枣等等。
3、谷物类,麦芽是补充大脑磷、钙质的食物,还含有能使人保持良好记忆的镁。麸皮亦是,麸皮面包是优良的健脑主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食健康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重视学生营养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5、专利文献 〔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 2 〕 仲前昌夫, 佐藤寿昭. 感光性树脂〔 P 〕. 日本, 特开平09-26667.1997-01-28 〔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 1999-11-22 〔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 6、技术标准文献 〔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7、报纸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8、报告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9、电子文献 〔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需要帮你做吗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黑柳彻子在其儿童文学作品《窗边的小豆豆》中,以自己的童年往事为素材,细腻生动的在作品中塑造了小豆豆、小林校长和其他与小豆豆或巴学园相关的人物角色。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巴学园”还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节课,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课和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都写在黑板上,于是小朋友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慢慢地老师就会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
《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也就是小豆豆在成年后经常想起巴学园、小林校长对她的影响,在某一天晚上就总是在想这些,然后半夜她从床上跑下来。她就忽然想起要写一本关于巴学园,关于小林校长的书,于是在那个夜晚奋笔疾书,写了满满几页三百格,写成了《窗边的小豆豆》的第一章《第一次来车站》。“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门,它是由两株矮树组成的,树上还长着绿油油的叶子,用小豆豆的话就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校门呀”。“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室,它们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是小豆豆的电车教室。
黑柳彻子,日本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代表大使。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之后,不仅在日本,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这个人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因而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是继奥黛丽·赫本之后第7位、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
作者简介:黑柳彻子,(1933年8月9日——)是日本的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畅销书作家,最受欢迎的电视人物之一,“社会福利法人小豆豆基金”理事长、“社会福利法人 小步的箱子”理事、“日本文学俱乐部”会员、“世界自然保护基金”日本理事、“岩崎画册美术馆”馆长。1984年2月,她被任命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之后,不但在日本,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售量最大的一本书。该书已被译成了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后,《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不仅在她之前没有人获得过,在此之后也没有第二人。该书的英文版仅日本国内销量就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这个人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因此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是继著名国际影星奥黛莉・赫本之后第7位、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内容梗概:《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一年级时,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很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写作意义:1,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关键在于,你的爱是孩子们需要的吗?你的爱是不是扼杀了孩子们的童真?《窗边的小豆豆》能够引起无数人共鸣,在儿童教育的方式上,给成人提供了深刻的启示。2,孩童在成长过程中所有可贵的天真特质也都是被漫不经心地遗失和随意处置的。没有多少人能像小豆豆一样长大,“小豆豆”在成长的话题上便显示出了她独有的意义。3,巴学园是一个理想的校园,小豆豆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如梦似幻般的地方,使小豆豆的童年充满了美好韵律,也使她从曾经的调皮、淘气,成长为一个可爱、懂事、善良、快乐的好孩子。
主要写了一个淘气调皮的孩子--小豆豆,因为古怪的表现被学校开除,然后来到了巴学园--一个由许多巴士组成的学校。在这里的学生都与小豆豆一样淘气,但是校长先生对待他们友好,教育他们许多道理,像他们的大朋友一样。
巴学园的教育非常独特,善于因材施教,有许多能培养人好的品行和品性的游戏。小豆豆在这里茁壮成长着,后来因为战争等其他原因,巴学园关闭了。
扩展资料: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通过描述和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表达整部作品的内容和中心主自,儿童文学作品也不例外。黑柳彻子在其儿童文学作品《窗边的小豆豆》中,以自己的童年往事为素材,细腻生动的在作品中塑造了小豆豆、小林校长和其他与小豆豆或巴学园相关的人物角色。
并通过在文学作品中对于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充实作品内容,直接或间接、正面或侧面的表现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其中在《窗边的小豆豆》中,对于小豆豆和小林校长的人物角色的刻画生动形象,极为准确的描绘了以“小豆豆”为代表的“顽劣”的学生以及“因材施教”,具有新现代教育理念的小林校长。对于这两个主要人物角色的刻画,作者黑柳彻子从人物的语言、行为等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描绘,使人物形象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的特点。
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技巧
每临毕业季,大学生即将迈出学校的大门,这时候一个头疼的问题也随即而来,就是毕业论文。下面是我分享的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一、熟悉内容
作为将要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首先,必须对自己所著的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论文有横向的把握。这两方面是为回答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提出的问题所做的准备。
二、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答辩成绩。
三、语速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第一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在众人面前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答辩委员会听不清楚,影响了答辩成绩。故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答辩过程中的语速,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的轰向听众。
四、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开工,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接触,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的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你的思路一起走。
五、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答辩,使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答辩过程中始终如一地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体态语。
六、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时间要求,因此,毕业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时间的掌握。对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应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
七、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论文内容都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化,对你的论文加以首肯。
八、人称使用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人称使用问题,小律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出自哪里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是你自己写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这样做会使答辩委员会成员有这样的印象:东西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 !
论文答辩会问的问题是选题的原因、意义以及目的是什么、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一、选题的原因的写法。
1、选题原因可以写是由于看到与论文中观点一致或相反的资料、事例引发的思考,或者是由于所研究的内容具有明确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2、选题要从观点的由来和研究历程着手,提出论文是对以往研究的总结还是创新,并且研究有利于完善或是明确这一观点,而且可以指导实践,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二、意义以及目的是什么的写法。
1、写目的方法是重在阐述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即为什么选这样一个题目进行论述,要论述出什么东西。
2、写意义的方法是重在表明论文选题对理论研究有哪些贡献,或对实践具有哪些帮助和指导。在明确两部分的区别之后可以对选题的相关领域进行搜索。
3、明确当下该选题有哪些研究成果,还有哪些部分是你的选题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对选题的价值有一个综合性的判断。
三、论文中的核心概念的写法。
1、论文的核心是基础知识、结构、论证、提问。论证是作者能够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证明中从论据到论题的推演,通过推理形式进行,有时是一系列的推理方式。
2、在写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时,要注意基础知识和论证的占比是否合适。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
1、认识四中常见蔬菜的外形特征,按食用部分进行归类。
2、知道蔬菜营养丰富,教育幼儿要多吃蔬菜。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重点:
知道从蔬菜的食用部分,比较异同点,形成蔬菜概念。
活动准备:
与内容有关的课件,西红柿、白菜、土豆、萝卜等实物若干、展板一张,蔬菜图片与幼儿相等
活动过程:
1、今天有赵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来上课,小朋友们高兴吗?(高兴)
2、刚才老师接到了一个电话,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给老师打来的?(想)是蔬菜王国的国王给老师打来的,它告诉老师说他们蔬菜王国给咱们小朋友寄来了许多东西,放在了咱们活动室里,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是什么?(想)那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3、展板、实物(各种蔬菜):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那些蔬菜?你喜欢吃哪一种蔬菜?你知道你是吃它的哪一部分?
4、我们先来看看蔬菜都是有哪部分组成的?(大屏幕)(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5、小朋友知道了蔬菜都是有那几部分组成,那么小朋友就该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6、猜谜语:又红又圆象苹果,酸酸甜甜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能当水果。(西红柿)谁能说一说西红柿是什么样子的?大;考吧。幼,师网出处(颜色、形状、皮是怎样的、还有小坑、味道、可以做菜也可以生吃)那我们应该吃西红柿的哪一部分?(果实)还有什么蔬菜是吃它的果实部分?(茄子、辣椒、南瓜、冬瓜、胡子)。
7、还有一个谜语猜猜看:一个胖娃娃,埋在地底下,头顶绿巾穿红褂,夏天播种秋天拔,我们人人都爱它。(萝卜)说一说萝卜的样子?(形状、颜色、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菜)老师告诉小朋友萝卜还有“土人参”之说。因为萝卜中含有淀粉酶,能助消化,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民间自古就有“萝卜是土人参”之说。我们应该吃它的哪一部分?(根)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可以吃它的根?
8、看图中有哪些蔬菜?(白菜、菠菜、油菜)老师可以说说白菜的样子。我们该吃它的哪一部分?(叶)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
9、这是什么?(土豆也叫地蛋或马铃薯)土豆的样子。土豆发了芽时有毒,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和周围的肉削干净,才可以吃。我们吃它的茎。老师还有一个关于土豆的儿歌:老师说一遍,课下再教小朋友说。
10、考考小朋友:小朋友们,平时吃我的哪一部分(屏幕)
11、谁在一拽老师的衣角,摸出来瞧一瞧,哦,是一一封信,看看上面写的什么?是蔬菜王国给小朋友的信:(我想考考小朋友对我们蔬菜的了解,呀,还有小奖品呢?谁答对了给谁一个)看看都有什么问题?
12、问题:
(1)哪些蔬菜既能生吃又能熟吃?
(2)哪些蔬菜既能当水果吃又能当蔬菜吃?
(3)为什么称萝卜为土人参?
(4)发芽的土豆为什么不能吃?
(5)为什么要小朋友们多吃蔬菜?
13、小朋友都累了咱们来休息一下,做个游戏:找朋友
小朋友拿着自己手中的图片找自己的朋友。(老师讲评)
14、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出示蔬菜拼盘)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制作蔬菜拼盘。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主题目标:
1、在观察、探讨、实验、操作中勇敢尝试,大胆探索,体验探索与创造的乐趣。
2、能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尝试用多种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并会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新发现。
3、认识豆的种类,会运用测量、排序、磅秤等方法进行比较,感知各种豆的大小、形状、颜色、重量、粗细、软硬等,并能根据豆的种类特征分类。
4、了解豆浆、豆花等豆制品的制作过程,体验劳动的乐趣。知道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发对豆及豆类食品的兴趣。
5、尝试创编有关豆的故事、儿歌或谜语,并能在集体面前讲述或朗诵,体验创造性表达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快乐。
6、能用贴、画、剪、喷、印等方法塑造豆的艺术品,培养协商合作能力及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豆子已有一定的了解。
2、物质准备:各区角 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如自然角展示各种豆子的品种;班级种植角展示几种常见豆子的生长过程;各区域活动场地配有相关的背景图;语言区 提供豆豆娃娃指偶、表演台、卡片、照片等;操作区 提供天平、各种大小不一的容器、记录本等;科学区 提供各种豆子、锅、盘、油、糖、石磨坊、豆浆机、盐卤等;美术区 提供彩泥、火柴棒、吸管、各种豆子、广告颜料、毛根、卡纸、白乳胶等。
活动实录: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的豆豆家族可热闹呢,小朋友想不想继续探究豆豆娃娃的秘密呢?(老师让幼儿按意愿选择区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并提醒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用心观察,认真记录,把自己的发现与同伴分享。)
二、幼儿以区域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1、科学区:
①请幼儿园厨房的童师傅介绍豆浆变成豆花及花生酱等豆制品的制作方法。
童师傅: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黄豆是怎么变变变,变成香喷喷的豆花吗?请小朋友注意看,待会儿告诉童师傅,你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老师:请小朋友用笔记下童师傅的操作过程,等一会儿我们再来交流。
郭晓涵:我发现黄豆经过加工会变成豆浆,豆浆再放一点盐卤过一会儿就变成了豆花,真有趣;
方籍苑:我发现用石磨坊磨出来的豆浆和用豆浆机加工出来的豆浆的香味和口感不一样;
邱佳悦:我发现花生油炸后,花生膜的颜色发生了变化,香味也变得更香了;
洪煜:我发现花生豆油炸后捣碎,再配上调味品搅拌均匀后就变成好吃的花生酱……
童师傅:小朋友都很棒,童师傅还会用其它的豆子变成好多好多的豆制品,你们想吃吗?不过,你们以后不能偏食,也不能挑食,要做到样样都吃,身体才能长得壮壮的,知道吗?
老师:童师傅教我们学了很多本领,让我们知道了豆制品的来之不易,今后我们不能随便浪费豆制品,要懂得尊重农民伯伯和工人师傅的辛勤劳动,以实际行动做个爱惜粮食,爱惜农作物的好宝宝。
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一起制作、品尝豆制品,并互相介绍豆制品的口味,好一幅开心、欢乐的场面。
②幼儿在自然角、种植角观察豆子发芽的生长过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他们的发现。
2、美术区:老师启发幼儿选择各种豆进行“豆豆艺术品”创作
幼儿有的画画,有的制作,有的拓印,还有的粘贴。老师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并根据需要给以帮助或指导。最后师生共同布置、参观、讲述作品展。
李正丰:我这一幅作品的名字叫“我和豆豆娃娃做游戏”,我用四个黑豆做娃娃的眼睛,用好多好多的红豆做娃娃的口袋,用黄豆粘贴成一个蝴蝶结装饰娃娃的辫子;
洪煜:我设计的是“豆豆娃娃去旅行”。我用豇豆粘贴成船,用豌豆做成帆,用甜豆做娃娃的帽子……
苏泽宇:我用四季豆做成篱笆,用黄豆、红豆、花生豆等分别做成各种形状的花,用豌豆做花的叶子……我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豆豆娃娃和花儿交朋友”;
邱佳悦:我的作品名字叫“豆豆娃娃上月球”。我用橡皮泥和各种豆子做火箭,用绿豆、蚕豆粘成月球,用卡纸、花生豆、青豆做娃娃;
李灿雨:我和张宏毅一起合作,我负责拓印,他负责粘贴豆豆,我们作品的名字叫“豆豆娃娃遨游天空”。
陈品辛:我和腾杨合作,我们的作品叫豆豆娃娃上公园……
老师:今天,小朋友都很棒,有的自己设计,有的合作设计,每一幅作品都不一样。等下爸爸妈妈来接你们时可邀请他们参观,回家后也可与爸爸妈妈合作设计,比一比,哪个家庭最能干。
3、数学区:玩豆豆棋、秤豆豆的重量、比较豆豆的大小,给各种豆豆排序等
老师启发幼儿说出各种豆豆的名称及他们的数量关系,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与排序;提醒玩棋的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想出各种不同的玩法。
①幼儿通过用天平秤豆豆,感知豆豆的重量;
②幼儿用各种大小不一的容器盛豆豆,感知、比较豆豆的大小、多少;
③幼儿通过玩“豆豆棋”,进一步认识豆豆的种类及用途,同时也增强了对数概念的形成。
4、操作区:豆豆找家、给小动物喂食、拨豆、夹豆
⑴、豆豆找家
①、老师为每一组幼儿 提供一盆各式各样的豆子,让其分工合作,给豆子分类,分类好
后送至豆豆家园,看哪一组又快又好。
②、幼儿戴上头饰,分组玩豆豆找家游戏。
③、老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并有针对性地指导。
⑵、通过给小动物喂食,幼儿练习了数数,同时发展了手部小肌肉的协调性。
⑶、幼儿通过拨豆活动,感知豆豆的形状、颜色、大小、软硬等关系。
5、语言区:创编豆豆娃娃的故事等
师:豆豆家族里的娃娃本领可大了,小朋友想不想把它们的本领告诉大家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告诉大家?
幼儿有的说可以用画画的形式,有的说可以编成好听的儿歌或故事……经过协商大家决定采用创编故事的方法来告诉大家。
王晨旭:《谁的本领大》:有一天,绿豆娃娃出去玩,碰见了黄豆哥哥和黑豆姐姐在吵架,它们都说自己的本领大,于是绿豆娃娃赶紧请来豌豆奶奶当裁判……
邱佳悦:《豌豆的故事》:豌豆妈妈有两个女儿,姐姐叫阿黄,妹妹叫阿绿。有一天,吃完饭,她俩要出去玩,妈妈却对她们说:“你们不要整天光想玩,从今天开始要好好地练功。每天在水里泡六个小时……
刘佳琪:《快乐的豆豆家族》:有一天,黄豆娃娃过生日,来了许多的亲戚朋友,黄豆爷爷向大家介绍着它们家族的成员,这是黄豆娃娃,别小看它年纪小,个头矮,它的本领可大呢……
方籍苑:《豆豆圆舞曲》:听说新疆歌舞团到我们同安电影院演出,蚕豆爷爷高兴极了,他邀请所有的豆豆娃娃们都到电影院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豆豆家族的所有成员们都上台跳起了圆舞曲,红豆与青豆手拉手在台上滚来滚去,不时地引来了观众的阵阵笑声……
活动反思:
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能以支持者、合作者、鼓励者、指导者的身份介入幼儿的活动,以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和有效发展。活动中老师能 提供给幼儿充足的、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豆豆的认识与喜爱。并且教师能为
幼儿 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操作性材料,因此幼儿在活动中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作品都体现了鲜明的`个性,孩子们真正体验了活动的快乐。在探究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以及探究的乐趣,而我们也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体验到了成功!
橘子是秋季水果中较典型的一种水果。我在设计此活动前,考虑到幼儿虽然对橘子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午点时已多次吃过、剥过橘子),但对橘子的观察还不够细致,不会用语言来描述橘子的主要特征(内外),因此,活动中我重点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观察橘子、剥橘子的活动,鼓励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帮助幼儿进行经验梳理,让他们对橘子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现对本次活动反思如下:
一、优点
1.目标合理:目标制定全面、具体,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也能紧紧围绕目标来开展每个环节。
2.环节紧凑:整个活动设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从开始的桔子丰收引起孩子的兴趣,到随后通过看看、摸摸、闻闻、尝尝、说说等多种形式进行观察、探索,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习得桔子特征的经验,幼儿至始至终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探索兴趣。
二、不足之处
1.探索不够扎实、引导不够到位:这是我本次活动最大的缺憾。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儿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本次活动结束后,我经过回想和反思,发现自己有些心急,缺乏等待,感觉幼儿探索不扎实,教师引导不到位。如:在引导幼儿观察桔子外部特征的过程中,缺乏运用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孩子继续细致观察探索的话(如:“桔子是圆圆的,除了像皮球还像什么呢?”)这样的引导将更有效。活动的后半部分也是老师讲述的比较多,没有给幼儿充分观察、探索、发现、讲述的时间和机会。
2.缺乏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对于小班孩子而言,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激励性语言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但在教学中我只注意运用简单的语言激励幼儿,如:你真聪明,你真棒等,像“老师喜欢你,抱抱你”等激励性语言或肢体动作则运用的非常少。
总之,科学活动应注重过程的探究,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并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操作过程、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讲述给大家听,今后在组织科学活动时我将谨记这一点,将《指南》精神、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实现“孩子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这一理念,力争使自己在科学活动的教学组织方面有更大进步、更多收获!
一、活动背景
启东意即启吾东疆。它三面环水,形似半岛,犹如一艘巨舰,从广袤无垠的苏北平原挺起,直指大洋,把祖国的东部海疆辟为黄海和东海。启东,东濒黄海,南临长江,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这里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让幼儿了解家乡,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既是“养成幼儿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的过程,又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开始。因此,我们根据新《纲要》的精神,结合幼儿思维特点,从他们能够理解的具体事物出发,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的教育。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了解缸爿饼的来历,亲自制作缸爿饼品尝缸爿饼等活动,让幼儿知道家乡的地方特产,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缸爿饼的来历,知道它是家乡吕四的地方特产。
2、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活动准备
1、面粉、火腿肠、肉松、花生、芝麻、水果、紫菜、榨菜及其它蔬菜。
2、录像机、录像带。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快乐厨师坊”,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它(出示缸爿饼)
提问:谁知道这个叫什么?有谁吃过的?
小结:这个是我们启东吕四的特产小吃,叫缸爿饼,它不仅好吃,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在很久以前,吕四那边发生大海啸,很多土地、房子都沉没到大海里。原来住在海边卖盐的人们就没有了家,很多人只能挤在一块小地方上。时间长了,食物快没有了,大家都很饿,为了争抢食物就互相打了起来,甚至把别人的孩子杀死吃掉。有一位神仙叫吕洞宾,从海边经过,看到这一切,就扮作老爷
爷,对大家说:“你们把家里的米缸敲碎,到晚上9:00-11:00时,那些碎缸爿就变成大饼”。说完就不见了。晚上,大家把米缸敲碎,那些碎缸爿真的变成了香喷喷的大饼了。这个缸爿饼就传下来了,一直传到现在,前几年,吕四缸爿饼在南通参加小吃制作大赛还得了奖。
(二)、观看缸爿饼的制作
师:看来,这个缸爿饼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现在,我们看看这个缸爿饼是怎么做的呢。
放录像,教师边看边讲解,将面团搓成条状,用擀面杖来回几下,加上葱花,抹上素油、撒上盐、芝麻,很快做成一块块大饼,然后将大饼一块接一块地贴在火炉里,不一会儿,就闻到香味,出炉了,大饼色泽金黄,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三)、制作特色缸爿饼
1、讨论如何制作特色缸爿饼
师:小厨师们想不想试试、做做呀?我们可以想办法做更好吃的缸爿饼,加上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更香更出色了,说说你们想做什么样的缸爿饼?
幼儿制作特色缸爿饼
(四)品尝缸爿饼
幼儿品尝自己做的缸爿饼
教学目的:
1、根据大小、颜色、形状三个特征标记找相应的图形。
2、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操作材料,并遵守操作活动的规则。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概括图形特征的能力。
教学准备:
二种特征标记及相应的图形若干;三种特征标记骰子各一个;数字骰子一个;人手一份图形片;小动物两个。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场
小朋友,今天我们去游戏城玩好吗?(开飞机进场)
二.游戏:找座位(根据二种特征标记找图形)
幼儿人手一份图形片,根据图形找相对应的二种特征标记座位就座,并互相检查根据图形找特征标记是否正确。
三.游戏:投骰子(根据三种特征标记找图形)
1.出示三个骰子,认识大小、颜色、形状三种特征标记。
2.请幼儿投三种特征标记骰子,并请幼儿说出是什么图形。
四.游戏:接龙说图形
人手一块图形板,幼儿接龙说图形的三个特征。
五.游戏:图形棋
分两组玩图形棋游戏,每组每次出来两人,一人投骰子,另一人走小动物棋子,并说出棋子停的位置上的图形的三种特征,说对了前进一格,说错了后退一格,先走到终点的一队为胜。
六.颁发奖品,结束游戏。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中班工作计划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活动内容:幼儿早操。
二.活动目标:提高我园保教学工作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给全园教师创设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激励教师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共同为幼儿园的繁荣而努力。
三.活动时间:20xx年4月28日
四.活动地点:幼儿园操场
五.参加人员:全园师生
六.评 委:王淑英、王丽娟、董玉玲、段春辉、各班班主任
七.获奖等次设置:同级部中评选一个优胜班级为“运动快乐奖”。
八. 评分标准:
1、教师示范指导:精神饱满、活泼自然,教师动作熟悉,到位,感染力强。(25分)
2、服装:教师着装整洁、大方得体,适合运动,幼儿服饰适宜、整洁。(15 分)
3、队列队形:队列整齐、疏密得当、队形变化合理。(20分)
4、动作发展:动作准确、有力到位、动作与音乐节奏一致。(15分)
5、主配配合:教师分工合理,配合默契,注重个体差异。(5分)
6、幼儿情绪:注意力集中,参与早操情绪高,能大胆的表现动作。(10分)
7、整体效果:整体协调、幼儿注意力集中,参与积极。(10分)
九.活动具体安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经过中班第一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和学习,在原有水平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已初步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主题活动的意识;在主题:“老朋友、新朋友”中,已初步建立与同伴交流、分享的意识,愿意帮助他人,与人合作,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了明显进步。通过“运动会”系列活动,班上幼儿在动作协调方面有了较大提高。自理能力逐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也有较大进步。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根据第一学期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在主动学习和思维的创新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但是爱护图书、遵守规则和思维的逻辑、推理方面相对较欠缺。根据上学期出现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将在如何把握规则与自由合作适度方面做努力,创设既宽松、愉悦、又相互尊重、遵守一定规则、有序的学习、生活的环境,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让孩子真正成为我们共同的骄傲!
二、教育教学工作:
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及本年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围绕以下教育工作目标开展本学期的各项工作。
A、社会
1、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养成乐于与人交往合作的态度。
2、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
3、了解并尊重自己与别人的异同,初步学习正确认识自己。
4、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保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6、与家庭社区合作,了解与自己有关的人们的劳动。
7、适当向幼儿介绍中外民族文化,初步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B、艺术
1、能对周围环境中美的事物有好奇心,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艺术活动,学习
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
3、尝试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物品来美化环境。
4、能初步感受和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情感和想象,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C、健康
1、喜欢幼儿园的生活,积极愉快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2、学习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和轻声说话、倾听的习惯。
5、加强幼儿基本动作的训练,使其动作较灵敏,姿势较正确。
6、喜欢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7、学习脚踏车、运球走和投掷等技能。
8、能较灵活地开展各种小、中型材料的活动。
D、语言
1、在语言交往过程中,乐意叙述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见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
2、能较安静、专注地听别人说话,养成尊重他人的品质。
3、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能有序地阅读。
4、提供英语等多种语言环境,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
5、引导幼儿初步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多种活动使之感受语言的优美。
6、能较正确地传达简短的口信。
E、科学
1、引导幼儿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3、在探究活动中,能操作实验工具,并学习主动地与他人合作,乐意与他人交流、分享。
4、学习收集、统计、表征的方法进行记录。
5、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字的乐趣。
6、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境意识和行为。
F、英语
1、较熟练掌握所学的词汇。
2、较熟练地运用简单的日常口语。
3、能说、会唱所学的英语童谣和歌曲。
G、数学
1、喜欢数学
活动,会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操作。
2、认识里外。能进行长短、高矮、粗细厚薄的正逆排序。
3、学习目测、判断数群。
4、认识10以内的数字,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5、学习6——10以内的形成。
6、学习10以内的序数。
7、会比较、判断几种常见图形并会进行图形的拼搭、变换和判断。会准确按物体三个特征进行分类。
8、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搜集。
三、卫生保健工作:
1、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学习收拾和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品。
2、建立周值日生制度,树立每个幼儿为同伴服务的意识和任务意识。
3、每天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形式丰富多样,动静交替。
4、注重教室的空气流通,用品的卫生消毒工作,预防交叉感染和流行病的'传播。
5、注重安全教育,杜绝事故的发生。
6、协助医生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护齿、体检、吃药等)。
四、家长、社区工作:
1、 利用每天接送幼儿或其他合适的时间与家长沟通,交流。
2、 利用通知、调查表、专栏、幼儿个人档案等,帮助家长了解班级的工作、教育教学以及幼儿学习与发展等情况。
3、 举办专家讲座、家教交流等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
4、 通过亲子活动、热点话题的讨论,使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园的全面情况,共同探讨家园教育一致的重要性。
5、 结合课程的需要,尽量利用社会,社区的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并利用家长的资源,特长及兴趣,让他们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
6、 与幼儿园配合,在家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引导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幼儿15名,都在3--4岁,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作为班主任,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性格爱好要掌握的一清二楚,为全面发展幼儿素质,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幼儿的特点发展幼儿特长。
二、 学生成长情况分析
中班大部分幼儿受过半年幼儿园教育,经过半年的观察,他们都有自己的爱好与特点:
(1)多数孩子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但语言表达能弱,有年龄个别小的幼儿智力较差、胆小不爱交往,不合群。
(2)大部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这就需要老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给予极大的关心与帮助。
(3)作为中班来说相对调皮孩子多,有的好动、有的说脏话,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加强教育,使各种不良习惯有所好转。
(4)针对农村孩子卫生差:指甲长、脚脏、衣服脏、头发长等,教师利用每周一查卫生。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采取的措施
经过近半年的训练,幼儿口吃,吐字不清,这一情况经过老师的努力有了很大改变,提高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会着重训练他们的普通话,从一个字一句话开始,让每个孩子对所说的每句话每个字做到准确的发音。为让每个孩子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打好基础。 总之,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尽量做到面面俱到,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使每一位幼儿均衡发展,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经过小班一学年的教育,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语言方面,班级幼儿学会了安静的倾听,能用普通话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的连贯性及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大多数幼儿喜欢幼儿园,愿意亲近老师,能主动参加集体活动,乐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并且尝试与同伴一起分享玩具,并体验其中的快乐。 在科学方面,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欲望不断增强,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乐意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的事物,通过上个学期总结,我班还存在问题:
1、安全情况存在隐患,所以这学期本班教师应该继续把幼儿安全放到首位,把事故降到最地点,时刻给自己敲警钟;
2、区角创造不够完美,在区角创设中我们会修改去年的不足,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出更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区角活动。
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主题有《我长大了》《豆子大家族》《轮子滚滚》《红红的新年》《鸟儿飞飞》以及数学资源包《认知与探究》,根据这些主题我特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
幼儿需要在适宜的情境中,在与环境,材料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因此我将充分利用资源包让幼儿多动手操作,实验,让幼儿去探索问题的答案;教学时一个教室与儿童积极互动,合作建构的过程。其中既有儿童独立完成的部分,又有儿童必须借助教室的支持才能完成的部分。因此,我们要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自主的探索,主动地构建,教室也要适时的,恰当的为孩子提供一种暗示性,建议性的知道,并不断的调整和修改提供给幼儿的支持的内容和形式。
幼儿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学习:一是操作探究,自主建构,即幼儿再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在对各种事物的探究中自主的建构关于自然的经验;二是对话协商,社会建构,即幼儿在与他人的互动与协作中,进一步深化着自己关于自然的经验的建构,同事也建构者自己关于社会的经验;三是了解体验,文化建构,即幼儿在对丰富,多元的社会文化的认识与体验中,建构自己关于文化的经验;四是探索经历,自我建构,即幼儿在对自我与自我成长历程的探索总建构关于自我的经验。除此之外,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将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使用日常英语常规,注重幼儿的情感培养。
主题性目标:
主题《我长大了》以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作为教学目标。引导幼儿学会与人分享,学会关注周边的环境;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及与他人相处的快乐;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言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主题《豆子大家族》以豆子大搜索、豆子的生长、好吃的豆子和豆豆玩游戏等线索展开。让幼儿了解豆子的用途及生长过程,积极运用豆类进行艺术创作,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主题《轮子滚滚》以各种各样的车辆为切入点,引领幼儿走进轮子世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启发幼儿去运用多种感官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初步了解乘车、过马路等简单的交通安全知识,在体育游戏中,进一步感受轮子滚动的特点,体验团队协作,客服困难的喜悦心情。
主题《鸟儿飞飞》引领幼儿走进鸟的世界,了解一些常见的鸟的形态和习,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知道我们应该保护鸟类朋友。
主题《红红的新年》让幼儿体会红色搜象征的喜庆热闹,吉祥祝福的含义,了解各地传统的民间习俗,感受中国特有的年文化,学习一些基本的拜年礼节,感受春节的喜庆气氛。
以上便是我这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会认真的书写教案,准备教具,上好每一节课并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积极配合,做到家园共育。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44名幼儿,有七名插班生。通过小班一年的学习,我班的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一定的进步,他们有礼貌,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幼儿还能主动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幼儿的行为常规还需要培养,幼儿的身体健康还需要老师的关注等等,再加上新插入七名幼儿。较难融入在集体生活中,将尽快让其适应与班集体中,另外本班幼儿个性鲜明,活泼开朗,在活动中主动,易接受新事物,但是他们自控能力较差,比较好动,,课上习惯也不好,这些都是需要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要长抓不解的 工作。
二、本学期工作总目标:
以《规程》为指针,贯彻《新纲要》精神,根据园务工作计划,扎扎实实做好保教工作,家长工作。规范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增强幼儿体质,做好品德教育工作,发展幼儿智力,开展民间文学,民间体育游戏以及班级特色“泥塑”培养正确的美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健康方面
1、有初步的保护自己身体进行安全活动的意识和技能。
2、走、跑、跳、爬、攀登、平衡动作协调、稳定。初步能运用小肌肉进行协调活动。
3、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愉快情绪,较正确地选择方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4、能较独立的穿脱秋冬服装,学习整理床铺,系鞋带。
5、巩固保持已形成的良好生活习惯。
语言方面
1、喜欢与人交谈、讲故事、听见闻、爱提问。
2、能注意倾听别说话,听懂别人说话的意思,并能按成人的要求办事。
3、正确地使用普通话,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愿望与要求。
4、能进行简单的文字阅读。
科学方面
1、会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
2、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特性,初步了解有关自然现象。
3、会动手操作,能比较两种差异不明显物体的异同。
社会方面
1、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学习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学习自己解决交往中的小纠纷。
2、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爱护用具,知道保护环境整洁、美观,讲实话,不拿别人的东西,不任性。
3、热爱家乡,尊敬周围的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愿意为同伴和服务。
艺术方面
能运用绘画、美工、音乐、舞蹈等技能表现和创造自然美的艺术美。
三、各项工作具体措施
(一)班级管理
1、定期召开班务会,发挥班级各位老师的所长,对班上的各种事项进行商议、寻找解决办法,使我班的各项工作能达到最佳效果。
2、合理摆放班级物品,分工合作,培养幼儿物归原处的习惯,爱护公物,节约用水用电等。
3、在完成班级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接受家长和同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二)教育工作:
1、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
根据幼儿园新《纲要》的教育宗旨,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教育教学计划;以整合课程为主,再根据学期计划认真制定月、周、日计划,精心设计各种活动,并在具体实施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手段,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以新颖、直观、富于启发的教学方式进行各种活动。另根据每月的目标,组织孩子一起布置班级的主墙饰,让主墙饰充满童趣,注重精神环境的创设,使幼儿能在轻松、自如、愉快的环境氛围中参与各项活动。
2、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本学期继续加强幼儿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礼貌习惯:结合日常的晨检、散步、参观及社会性教育活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2)耐性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的直观教具,结合故事、游戏及竞赛等活动,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的耐性。
(3)收放玩具的习惯:通过帮助、提醒、督促以及故事、游戏等其他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爱护玩具,玩具玩完应该放回原地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4)自信心的培养:班上有些幼儿由于缺乏自信心,在遇到困难时就退缩,经常把家长搬出来,请家长跟老师说;为此,我们将采取多鼓励、多肯定的教育手段,对有进步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增强其自信心。
3、注重教育行为的观察,从观察中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写好观察察记录,利用最切合幼儿发展的手段来影响幼儿,使其得到最大的提高。
4、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各项活动:
开展各项兴趣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并且继续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作为日常教育的一部分在工作中体现出来。邀请家长参与和指导我们的教育活动,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通过对家长开放的活动使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方式,理解我们的教育观念,使家长更加主动、积极地配合我们的工作。为创出我班的特色,还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让社区生活、环保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让每一位幼儿都能成为一名环保小卫士。
5、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首先,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编出一套适合孩子的早操。其次,积极开展每天的户外体育活动,保证每天1个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门的训练活动,促使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增强幼儿
一、指导思想:
为配合幼儿园推普工作,积极广泛开展语言文字宣传活动和竞赛活动,努力提高中班级教师与幼儿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特制定以下推普计划。
二、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各班语言文字规范化。
配合健全语言文字辅导队伍的建设,定期召开推普工作例会,有序实施推普计划。
(二)加大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
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和语言文字宣传标语的张贴,每班开辟推普角,使语言文字宣传落到实处,并由教师、幼儿向家长、社区延伸、辐射,深入、广泛开展语言文字宣传。
(三)培训好语言文字工作者队伍,促进校园文字净化工作。
通过语言文字推普员向教师们进行定期的培训、比赛等活动,使教师们在语言文字工作的落实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同时要求教师必须使用规范字、说标准的普通话。
(四)抓好常规推普工作。
规范运用语言文字,贵在平时落到实处,抓好幼儿园的常规推普工作。因而要注重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生活、学习、运动、游戏等环节的教育主渠道以及对教师、幼儿使用普通话的督岗检查,从而达到抓常规促实效。
(五)推进校园文字教科研工作,建立激励机制。
大力开展我园语言文字科研工作,加大语言文字与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力度,从而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教研组相互监督,提醒激励教师、幼儿、家长踊跃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去。
(六)语言文字工作和信息工作结合,相辅相成。
本学期将把语言文字工作和信息工作相结合,让它们相辅相成,发挥更大的作用,把其他幼儿园的各项活动用绚丽的文采和图片展现出来。走进社区,为我们幼儿园做宣传,提高信息的作用。
三、具体安排
二、三月份:
1、制定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进一步提高教职工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的意识。
四月份:
1、幼儿“诗歌朗诵”比赛。
2、教职工从不同途径自学各类有关规范字的资料。
五月份:
1、各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经验交流。
2、教师“规范字测试(1)”活动。
六月份:
1、“六一”庆祝活动,促进家园共育,提高家长普通话规范。
2、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3、资料的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