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马斯洛理论论文文献

马斯洛理论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马斯洛理论论文文献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该理论问世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在人力资源行业,教育行业,流动人口管理,青年教师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心理学,薪酬制定等方面都有运用。

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是论文的有力辅助。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缪清照 刘焕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培训的变革.石油教育,2003(1).

[2]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小勇:100个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2-213.

[5]章景萍.企业员工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07.

[6]崔毅: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李浩:企业培训与企业创新.成人教育,2001年第10期.

[8]陈良政黄俭: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张晓彤:员工关系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罗伯特L马希斯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2).

[11]朱钧侃现代企业人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12]郁义鸿著.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8-79.

篇二:参考文献

[1]蔡防.关于中国人口及相关问题的苦干认识误区.国际最济评论,2010 (6),81-94.

[2]奥尔淼.集体行动的`逻辑.上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8-14.

[3]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3,88-102.

[4]白菊红.农户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14.

[5]卞萤萤,韦丽军和杨徼等.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户收入来源的影响因素分析.千单区资源与环境,2009(2),78-83.

[6]朝前.村民自治中的非正式制度.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 (4),77-79.

[7]白晋湘.潮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农并经济问题,2003(11),47-50.

[8]陈勇勤.论中国小农经济的劳动投入问题.求索,2006(9),1-5.

[9]陈宝胜.非正式制度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机制.行政论坛,2008 (2),45-47.

[10]曹阳,李庆华.我国农户劳动力配置决策模型及其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1),48-53.

[11]陈瑜琦,李秀彬和朱会义等.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对农户耕地利用决策的影响一一以河南省睢县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10(9),369-377.

[12]陈绪敖.基于生态保护视角的秦巴山区林权制度改箪探析.生态经济(学术版),201 1 (2),293-295,303.

[13]Anderson,J.E.,& Bandiera,0.Private enforcement and social efficienc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5(77),341-362.

[14]Brauw,A.D,Huang,J.,Zhang,L.X“ et aL The feminization of agriculture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FPRl Discussion Paper 01189,2012(6),1-24.

[15]Barmtt,C.B.,Sherlund,S.M.,& Adesina,A.A.Shadow wages,aUocativeinefficiency,and labor supply in smallholder agriculture.AgriculturalEconomics,2008(38),21--34.

[16]Biener,C.,& Eling,M,Organization and efficiency in the internationalinsurance industry: a cross-frontier analysi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Research,2012,221(2),454-468.

篇三:参考文献

[1]马斯洛着.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王朱信息技术的采纳和使用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3),48-55.

[3]李怀袓.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鲁耀斌,徐红梅.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 (10) : 176-179.

[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陈明亮.客户重复购买意向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3,24(1):110-115

[7]陈文波,黄丽华.组织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软科学,2006,20(3),1-4

[8]Berlyne,D.E.Curiosity and exploration.Science,1966,153,25-33.

[9]Adams,A.,Nelson,R.R.& Todd,P.A.Perceived usefulness,ease of use,and us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replication.MIS Quarterly,1992,16(2),227-247.

[10]Ajzen,I.& Fishbein,M.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behavior.Inc-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80.

[11]Deci,E.L.Effects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1,18(1),105-115.

[12]Deci,E.L.Intrinsic motivation,extrinsic reinforcement,and inequity.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2,22(1),113-120.

[13]Anderson,R.E.Consumer Dissatisfaction: The effect of disconfirmedexpectancy on perceived product performance.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3,10(1),38-44.

[14]Ajzen,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Decisi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篇四:参考文献

[1]黄林华,顾戛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监督[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10)

[2]戴中亮。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商业研究。2004(19)

[3]王丽莉,田凯。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05)

[4]常畅。论创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的财政政策选择[J].中国科技产业。2004(09)

[5]秦文志。论树立服务理念和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J].行政论坛。2004(03)

[6]刘俊生。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基础与理论基础[J].南京社会科学。2004(05)

[7]尹素琴,黄辉。服务型政府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8]迟福林,方栓喜。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24条)[J].经济研究参考。2004(13)

[9]侯玉兰。论建设服务型政府:内涵及意义[J].理论前沿。2003(23)

[10]政府公共供给指标体系研究[J].行政论坛。2003(05)

[11]沈荣华,周义程。善治理论与我国政府改革的有限性导向[J].理论探讨。2003(05)

[12]郁建兴,吕明再。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J].求是学刊。2003(04)

[13]何亚东,胡涛。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03)

[14]向荣,贾生华。对代理理论的综述与反思[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08)

[15]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06)

[16]陈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07)

[17]木坤坤。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郑州大学2014

[18]崔海燕。山东省沂源县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燕山大学2014

[19]王宇博。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行为的法律规制[D].湘潭大学2014

吗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 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 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文献综述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大类:一、生理需要。它是指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不、住所等。例如,经常处于饥饿状态的人,首先需要的是食物,为此,生活的目的被看成填饱肚子。当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生理需要就不再是推动人们工作的最强烈的动力,取而代之的是安全需要。二、安全需要。安是指保护自己的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这种安全需要体现在社会生活中是多方面的,如生命安全、劳动安全、良好的社会。反映在工作环境中,员工希望能避免危险事故,保障人身安全,避免失业等。三、社交需要。它是包括友谊、爱情、归属、信任与接纳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是独立进行的,经常会与他人接触,因此人们需要有社会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爱,在组织中能得到他人的接纳与信任。四、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两方面。自尊是指自己的自尊心,工作努力不甘落后,有充分的自信心,获得成就后的自豪感。受人尊重是指自己的工作成绩、社会地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一需要可概括为自尊心、自信心、威望、地位等方面的需要。五、自我实现需要。它是指个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认知的需要

(6)审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有高一级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基本需要,也叫缺失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成长的需要。

评价

①优点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成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并把它们纳入到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中,克服了原先需要理论的笼统性、模糊性,使人对需要的认识清晰化、具体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②缺点

a.需要层次理论在许多方面尚有假设性质,缺乏实验依据和客观指标。

b.马斯洛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的需要和人的自我实现,则是不可取的。

c.马斯洛认为从低级到高级需要的基本需要都是天生的,从而混淆了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的界限,忽视了人类基本需要的社会性。

d.下一层需要的满足是上一层需要产生的条件,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才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的说法不够确切。

e.对需要在高低层次间的转化研究较多,但对需要在同一层间的转化则研究不够。

f.比较关注低层次对高层次需要的基础作用,但对高层需要对低层次需要的影响则探讨不够。

主要内容: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理论评价:

一、积极方面

1.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对于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

二、消极方面

1.需要层次理论存在着人本主义局限性。

2.人的动机是行为的原因,而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

3.需求归类有重叠倾向。

4.需要层次理论具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5.需要满足的标准和程度是模糊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理论解析:

1.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3.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4.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5.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

扩展资料: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

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综述论文范文

e push of the mental forces to accomplish an action or goal willingly without being forced or told to do so.It is an unsatisfied need that drives human behavior to exert effort to reach the goals.For example we study because we are lack of knowledge; we work because we are lack of money.We will in turn be motivated by what we are lack of.Motivation techniques in the past were very different from today.Many people are questioning on whether the motivation techniques of yesterday are still useful today.With a stable economy,high standard of living,and a low unemployment rate,it may seem that there are not many things that can motivate employees today.However,greediness is part of human nature.People always want more and never seem satisfied with what they have.Nelson (1996) states that most motivational techniques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in previous years.Perhaps,however,basic physical needs do not have as much impact in motivating employees today.Other factors that have a tremendous impact are recognition,respect,involvement,advancement,and interesting and meaningful work.Although there are several theories on motivation,we are now looking at Abraham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o acquir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otivation.This diagram shows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represented as a pyramid with the more primitive needs at the bottomAbraham Maslow developed the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This theory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individuals are motivated to satisfy their needs and within every individual there are five needs and they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in the form of a hierarchy.They are the Physiological needs,Safety needs,Love/Belonging needs,Esteem needs and Self actualization needs.根据自己水平和实际情况修改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ABC.Snap】动机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overe,意为“移动。 ”动机的推动是精神的力量来完成一个动作或目标心甘情愿没有被迫或要求这样做。 这是一个不满足需要,驱使人类行为施加努力达到的目标。 例如我们学习,因为我们缺乏知识,我们因为我们是缺钱。 我们将被我们缺乏动力。动机技术在过去非常不同于今天。 许多人质疑是否昨天今天仍然有用的动力技术。 随着经济稳定,高的生活标准,和低失业率,似乎没有很多事情,今天可以激励员工。 然而,贪婪是人性的一部分。 人总是想要更多,从不满足于他们所拥有的。尼尔森(1996)指出,大多数激励方法本质上是与往年相同。 也许,但是,基本的生理需求没有影响当今激励员工。 其他因素产生巨大影响识别,尊重、参与,进步,有趣和有意义的工作。 虽然有几个理论动机,我们现在看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获得更好的理解的动机。这个图表显示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示为一个金字塔底部的更原始的需求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这个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个人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动机是在每一个人有五种需求和他们彼此相关的形式层次结构。 他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根据自己水平和实际情况修改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ABC.Snap】

主要内容: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理论评价:

一、积极方面

1.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对于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

二、消极方面

1.需要层次理论存在着人本主义局限性。

2.人的动机是行为的原因,而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

3.需求归类有重叠倾向。

4.需要层次理论具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5.需要满足的标准和程度是模糊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理论解析:

1.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3.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4.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5.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多层次。有最基本的生理满足。有情感的需要等等,它适合于教育。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最广为人知的动机理论。他认为每个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1、生理需要,包括食物、水、栖身之地、性以及其他方面的身体需要;2、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同时能保证生理需要得到持续满足的需要;3、社交需要,包括爱情、归属、接纳、友谊的需要;4、尊重需要,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等,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同和关注等;5、自我实现需要,成长和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在动机方面,马斯洛指出,每个需要层次必须得到实质的满足后,才会激活下一个目标。同时,一旦某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实质的满足,它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了。换句话说,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下一个层次就会成为主导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具有的现实意义有:1、如果你想激励某人,就必须了解这个人目前处于哪个需要层次上,并重点满足这一层次或这个层次之上的需要。如果管理者们都在试图改变他们的组织或者管理活动,就必须使员工的需要得到满足。2、五种需要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较低级的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较高级的需要。高级需要通过内部使人得到满足,低级需要则主要通过外部使人得到满足。3、强化激励作用。针对员工的当前需要,提供相应的奖励可以强化激励。比如,对于比较低层次的员工,物质的奖励可能更具有激励作用,而对于高层次的员工,如高级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和成就感则更具有激励作用。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文参考文献

第一层次是生理需要,第二层次是安全需要,第三层是归属需要,第四是尊重需要,最高层就是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安全需求(健康,不失业等等);社交需求(亲情友情爱情,归属感);尊重需求(荣誉);自我实现需求(自己的理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揭示人类复杂的需要的普遍规律性做出了贡献,且具有直观、易于理解、相对较合理等特点,因此成为国内外许多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础。但在心理学界,对该理论还是存在比较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该理论过分强调了人的生理属性,并且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横向联系,即同一时间内一个人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这些需要相互矛盾,导致动机的斗争;有些人认为该理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人的需要是复杂的,往往不能机械地、绝对地按层次进行划分,也并不一定严格地按上述各个层次逐级去满足。例如,会有这样的人,在其温饱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却一味地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等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最广为人知的动机理论。他认为每个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1、生理需要,包括食物、水、栖身之地、性以及其他方面的身体需要;2、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同时能保证生理需要得到持续满足的需要;3、社交需要,包括爱情、归属、接纳、友谊的需要;4、尊重需要,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等,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同和关注等;5、自我实现需要,成长和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在动机方面,马斯洛指出,每个需要层次必须得到实质的满足后,才会激活下一个目标。同时,一旦某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实质的满足,它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了。换句话说,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下一个层次就会成为主导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具有的现实意义有:1、如果你想激励某人,就必须了解这个人目前处于哪个需要层次上,并重点满足这一层次或这个层次之上的需要。如果管理者们都在试图改变他们的组织或者管理活动,就必须使员工的需要得到满足。2、五种需要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较低级的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较高级的需要。高级需要通过内部使人得到满足,低级需要则主要通过外部使人得到满足。3、强化激励作用。针对员工的当前需要,提供相应的奖励可以强化激励。比如,对于比较低层次的员工,物质的奖励可能更具有激励作用,而对于高层次的员工,如高级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和成就感则更具有激励作用。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毕业论文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但是,马斯洛是离开社会条件、离开人的历史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实践来考察人的需要及其结构的。其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学说,即人的本质是超越社会历史的,抽象的“自然人”,由此得出的一些观点就难以式和其他国家的情况。

内容摘要:心理学与市场营销有着紧密的联系,消费者的心理影响着整个营销管理过程,本文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从市场营销角度分析了消费者心理,探讨了消费者心理对市场营销中产品设计、目标市场确定及营销策略选择的影响,只有迎合消费者心理的产品才富有生命力,才能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之上实现企业最终的存续与发展。 关键词:消费者 心理需要 营销管理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以及个体如何作为一个整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而人正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主体,也是市场营销学研究的对象之一。由于心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存在相同之处,因此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心理学的应用贯穿了整个市场营销管理的过程。 人们一般都认为,成功的营销取决于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广告宣传以及营销人员的营销技巧等,但往往却忽视了一个潜在的最重要的深层因素——消费者心理。而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经常借助的手段是进行市场调研。首先,市场调研充分利用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市场调研中,通常所采取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深层交谈和投射法等等,都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其次,在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分析中,应用了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通过分析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知觉、注意、态度、兴趣、体验和记忆等认知过程以及消费者购买动机,解释为什么消费者愿意购买这种产品而不愿意选购其他产品。成功的营销一般都是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及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从而了解产品的销售市场,进行产品设计、包装、销售等环节。 消费者的心理需要 心理学告诉我们,需要是人类维持生命、延续种族而产生的一种必然要求,是人们在生活中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人为了满足需要有时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克服种种困难。可见,需要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现象,是人的积极性的内在源泉。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为生理的、安全的、爱与归属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以上五种需要是相互联系的。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商品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任何企业只有了解和掌握消费者需求心理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而达到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续和发展。 消费者心理需求对其购买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在一定的购买动机的作用下产生的,而购买动机又产生于某种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生理方面的需要,又包括心理方面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心理方面的需要较之生理方面的需要对购买动机及其购买行为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分析,人们在生理的、安全的物质需求满足后,社会的、自我的、自我表现的精神需求的满足就日益重要。 当前,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观念变了,他们既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更重视购买商品的心理享受与精神满足。如今的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更加重视通过消费获得个性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舒适及优越感。这些特征说明人们的购买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购买热点发生了转移。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产生的好奇心理、求新心理、求名心理、求美心理就说明了这一点。 好奇、求新心理。通常人们对新鲜事物往往总是有一种好奇感和新鲜感,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新奇的商品交易可以使消费者产生一种强烈的购买兴趣和欲望,新的东西往往很容易在人的心目中达到“先入为主”的效果,而对已有的事物往往觉得习以为常而不会给予很多的注意。这种“喜新厌旧”的心理,恐怕难以改变,然而正是这种需求心理,成为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具有这种心理的消费者崇尚个性化的独特风格,作为经营者来说,就只有去满足消费者这种心理需求而不是去违背它。这就要求经营者必须有一种市场领先的勇气和追求第一的精神,而不是在领先者后面进行模仿,即要求企业经营者要有创新精神,并要立志于“永远争第一”。 求名心理。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很多高收入者和赶时髦者,在购买商品时追求名牌,信任名牌,甚至忠诚于名牌,而对其他非名牌的同类商品,往往不屑一顾。同时他们对商品的品牌往往非常敏感,名牌形象一旦受损,他们就可能放弃购买此类商品,而转向购买另外的名牌。新一代的消费者有强烈的品牌意识,求名心理一般来说最多表现在人们对轿车、服饰、烟酒等品牌的追求上。消费者一旦形成了对某个品牌的认知,就能从品牌中满足自我形象、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需要,同时通过移情作用,,,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认知的需要

(6)审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有高一级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基本需要,也叫缺失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成长的需要。

评价

①优点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成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并把它们纳入到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中,克服了原先需要理论的笼统性、模糊性,使人对需要的认识清晰化、具体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②缺点

a.需要层次理论在许多方面尚有假设性质,缺乏实验依据和客观指标。

b.马斯洛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的需要和人的自我实现,则是不可取的。

c.马斯洛认为从低级到高级需要的基本需要都是天生的,从而混淆了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的界限,忽视了人类基本需要的社会性。

d.下一层需要的满足是上一层需要产生的条件,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才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的说法不够确切。

e.对需要在高低层次间的转化研究较多,但对需要在同一层间的转化则研究不够。

f.比较关注低层次对高层次需要的基础作用,但对高层需要对低层次需要的影响则探讨不够。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其基本内容是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理论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 索引序列
  • 马斯洛理论论文文献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文献综述
  • 马斯洛理论综述论文范文
  •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文参考文献
  •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